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十篇

时间:2023-07-10 17:19:05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1.私人银行的来源及发展

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更多的时候它就像客户的管家,据查阅资料了解到它来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目前以日内瓦、苏黎世、纽约、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等为发展中心。兴起于欧洲,是国内外许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针对其高端客户提供的一项服务。私人银行,在国外的发展有300多年的历史,已形成了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大主要区域市场。通俗的讲,它是一个专门为富人设计进行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私密性极强,银行都设计的投资理财的产品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制定,要对富有的人及家人、生活方式、子女教育进行规划,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i

2.中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之比较

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群体巨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刚起步,缺乏人才、技术和经验,需要借鉴国外私人银行的发展经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下面将从服务对象、服务产品、服务质量、服务方式四个方面来对中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

2.1服务对象方面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针对的客户范围从中产阶级到富人家庭都有,可以说是涵盖了各个阶层。除此以外,本国的中产阶级也得到了私人银行量身定做的很多业务产品。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私人银行业形成较大冲击,导致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以及盈利水平都出现较大下降,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引国外的客户进入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得不把目标投向海外市场,确保客户资源,大力发展私人银行离岸市场。高净值人群已成为各家银行力争的“资源”。据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的《亚洲财富报告》预测,截至2015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积累将从2010年的2.627万亿美元增8.764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其中,北京以46万人居中国富裕人士数量的首位。我国私人银行的核心内容就是替高净值人群进行财富管理。据调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共同的《中国私人银行发展报告2012》预计,到2015年,我国高净值人群(指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的人群)数量将达到219.3万人,同2011年相比增长85%。截至2011年底,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18.5万人,高净值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由私人银行来打理个人财富,私人银行筹建势在必行。

2.2产品服务方面

国外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业务品种十分多样化、个性化,几乎客户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我国私人银行为客户服务的核心是为客户赚钱,即为客户的财产增值。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务针对性很强,例如,管理客户的资金和不动产,客户出国旅行的计划。由于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持续低靡状态,国外私人银行开始将产品转型为独具特色的另类产品。相比之下,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产品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产品,尚未能做到为其“量身定做”,还存在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即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真正符合客户的产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市场的形式推出合理的一系列投资理财组合产品,通常大部分采用的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但是,随着私人银行的不断兴起,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私人银行ii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不同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与期权、期货等相挂钩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不同需求的客户带来不同的产品服务。这种服务方面的创新与进步将会对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

2.3服务质量方面

据国外统计数据反映,私人银行业务的年均利润率可达到35%,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国外私人银行已形成个性化的方案服务、品牌化的经营管理、多元化的业务发展、全球化的区域布局等一整套成熟的发展经验。近年来在全球私人银行评选中瑞士信贷、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花旗集团私人银行、汇丰私人银行等均名列前茅。据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目前尚没有显现出普遍的盈利性,而是停留在占领市场阶段。我国由于国内的金融体制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样比较割裂的金融体制,限制了商业银行直接从事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经营管理,这样使国内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营销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私人银行普遍存在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代销产品的存贷利差和手续费的情况,银行业依旧没有改变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的局面,利润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私人银行业务创造的。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发展丰富客户专享产品线,全权委托资产管理,发展证券类产品与金融服务机构合作等方面。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私人银行 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200-02

一、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市场供求分析

(一)私人银行业的需求因素分析

1.中国私人财富的增长产生巨大的财富管理的需求。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2008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接近38万亿人民币,同比2007年末增加约5%。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①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其中,超高净值人群②也接近1万人的规模。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

根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③,2009年,中国内地有875000个千万富豪和55000个亿万富豪,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7.8%,有1900位10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其中,北京有151000位千万富豪和94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一。广东省有145000位千万富豪和82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二。上海有122000位千万富豪和7300位亿万富豪,排名第三。

根据调查,近八成的高净值人群开始接受多元化的投资,接受资产配置的理念,对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转移产生巨大的需求。

2.银行业自身业务发展需求。步入21世纪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部挑战,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如何面对日益走进的利率市场化,如何面对愈来愈严格的资本金管理,这些都迫使银行提高其零售业务的战略地位。

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马特莱法则即二八定律: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20原理,即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值来自80%的因子。即经营好20%的重点客户,能够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英国银行学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的零售银行客户中,只有20%富裕客户为银行创造利润;美国的零售银行,90%的利润由10%的富裕客户所贡献;高盛的调查指出,贡献最高的20%富裕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是全体客户的1.7倍。因此能否抓住这20%的高端优质客户是银行发展的关键。这就使得银行产生了巨大的为高端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需求。

(二)私人银行业的供给因素分析

1.中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需求,二是非金融需求。金融需求的满足体现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上,如果是一个非常落后的金融市场,则无法实现。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还较为落后,但是目前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金融产品,进行资产配置,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2.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私人银行相关业务的开展有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 65号第20条规定: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不受本通知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限制。(十八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理财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十九条: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这就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发展空间。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症结

(一)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国内银行在2007年开始涉足私人银行业,在2008年开始扩大,截至2010年12月,内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有,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8家银行。尽管目前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够占据市场领先优势,但是仅仅几年的发展,各家银行在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截至2010年6月,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10415,管理资产总量2169亿。2010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群增长幅度达到42%,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增长幅度达到49%,截至2010年底,已经在全国16个重点城市设立20家私人银行中心,进一步扩大了私人银行客户服务覆盖率。

工商银行在2010年末,私人银行客户突破1.8万户,管理资产3543亿元。成立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分部,形成覆盖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业务布局。

中信银行在2010年年报中称其成功构建了有中信银行特色的“五型私人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实现盈亏平衡。其私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10055户。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1.文化和思维方面的障碍。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中国国内个人财富的拥有量随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而不断增长,但社会各方面往往更多的只是关注财富增长问题, 财富管理理念相当单一,理念缺失是当前私人银行业举步维艰的基础因素。尽管具有高净资产值的个人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财富管理需求事实上已经从单一的财富积累转向了财产保护与传承等综合性需求,但是普遍的理念单一导致私人银行客户对自身的财富问题不够敏感, 难以主动提出需求,培育财富管理价值链的理念在中国国内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私人银行业需要的是私人银行家,不仅熟知国内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且精通法律、信托、保险、外汇的规则和运作,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有足够的知识;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有相应资格和资历,一个出色的私人银行家通常都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而我国目前的本土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大多二三十岁,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还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需求,很难能够得到高端客户的信任。尽管国内部分银行在人才培养上已经投入相当大的力度,但是,真正私人银行专业团队的构建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3.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障碍。私人银行业务广泛,对产品创新有着特殊的要求,同时为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进行风险的经营与管理,既能够管理好风险,又能够支持产品创新?如何在每一个具体的业务环节把控风险?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这些挑战。

4.制度及市场环境的障碍。私人银行业务涵盖极为广泛,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限制、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以及法律、法规的尚不完善都使得私人银行业务难以迅速开展。例如2007年5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投资于境外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但是仍然不允许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及对冲基金,对股票投资也有很多限制,国内私人银行客户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资产配置。同时,我国对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客户构成、产品定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

三、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发展思考

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发展已经数百年,为银行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成为国外一流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尽管我国居民财富增长速度极快,财富管理市场空间极大,利润丰厚,但是从文化理念、市场环境发展、人才储备、风险控制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认清我国财富管理现状,对财富管理市场供求状况进行深入剖析,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1.认清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阶段。中国目前的私人银行业务严格的说还不能叫做私人银行业务,只能说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向上延伸,或者说是一些零售业务较为成熟的银行为其高端客户打造的一个特别的财富管理业务。因此,在目前,零售业务有一定基础、中小企业业务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都可以考虑建立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或高端财富管理业务,但是要认清发展阶段,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身的特点,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及远期目标,以期在完整的框架下,分阶段实现高端财富管理的目标。

2.培养储备人才。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即便是国外发达国家,私人银行家仍然是短缺的人才。银行及相关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培训、考试、进修等手段和途径持续的培养专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同时还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和私人银行家进行指导,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专家和私人银行家需要熟悉中国国情。在当前人才不能够快速达标的背景下,组建团队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思路。例如可以通过聘请学者及顾问搭建非常设性顾问平台,充分利用社会高端资源,一方面可以满足当前开展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员。

3.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加强对客户信息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从而将私人银行客户与其他客户有效地区分出来,深入了解私人客户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高质量的资产管理等精品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应当充分发挥公司或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主要来自客户转移和产品交叉销售。在客户转移方面,国内商业银行有覆盖范围非常广的网点,深厚的客户基础,尤其是理财客户中有大量优质客户,从分支行和理财中心挖掘和转移客户是迅速扩大客户群的有效方式;在交叉销售方面,银行综合化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使交叉销售成为可能。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有个强大的系统共享和支持。

4.提高内部风险管控能力。私人银行的业务风险和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风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

私人银行的操作风险是非常显著的,因此,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尤为重要。需要制定一套识别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在私人银行部门设置独立的内部风险控制单元,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流程之中,对待每一个环节及风险易发点都需要建立操作准则加以预防。有关反洗钱、产品规范性、人员资历达标、客户准入条件等等内容都需要有明确的内部控制条例,并通过严谨的操作程序给予有效监控。

私人银行的业务极为广泛,其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都较高,私人银行业务范围中,中间业务比重极大,因此建立完善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革命。彻底打破商业银行把法律部门的工作重心定位在以处理银行诉讼事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对法律风险的事后救济功能上,这种理念既模糊了银行法律工作与资产保全工作的界限,又使银行法律工作滞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无暇顾及为快速发展的银行业务创新和变革提供事前防范、控制和化解经营法律风险的保驾护航功能。其次,必须循序渐进的完善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方能能动地控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一是要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管理制度。既要重视发挥中间业务相关合同的能动作用,即通过建立中间业务合同文本库,公平、合理安排中间业务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架构,使中间业务相关合同具有稳定性、可预见性和确定性,又要重视对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修订和使用管理,以充分发挥合同文本对中间业务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功能。二是要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法律专题研究,提前介入中间业务,充分论证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公平、合理地设计和安排中间业务的法律框架,研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并予以积极预防。三是建立中间业务法律风险后评价制度,研究、中间业务法律咨询中的疑难、有价值的法律问题,进行后评价,形成法律指引,规范相关中间业务的发展。

注释:

①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个人。

②超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个人。

③富豪是指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收藏品。

参考文献:

1.本・爱德华兹.许文卿.私人银行放弃它们的唯一标签.经济资料译丛,1995(4)

2.郭田勇,邓伟.中资银行如何拓展私人银行业务.西部论丛,2007(1)

3.郑荣年,陆磊.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监管研究.经济纵横,2008(8)

4.曹彤.关于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考.银行家,2009(3)

5.连建辉,孙焕民.走进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6.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2010年中报及2010年年报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3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内涵

历史上对私人银行起源的说法不一,但大致都归于欧洲古老而显贵的家族需要值得信任的专门人员帮助打理大笔的财富,于是就出现了一批忠心耿耿的会计师、律师、银行家等为这些贵族提供投资、避税等一系列规划。这些专门人员逐步形成了第一代的私人银行家。

2005年5月2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正式提出了私人银行的概念,并做出如下定义:“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依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私人银行主要是为最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细分为四个大类:对现有财产的保值、增值;提供独特的金融解决方案;退休计划;财富的延续。

目前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门槛高。与针对普通个人客户的个人银行业务不同,私人银行业务的进入门槛较高。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私人银行开户“门槛”最低为5O万美元,最高为500万美元,且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规定也有差别。一是服务个性化。为满足高端客户群的特殊需求,私人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更注重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服务私密性。私人银行面对的客户,大多坐拥亿万财富,协助管理如此庞大的财富,自然要求保证其私密性。西方私人银行通常为客户提供具备高度技巧、训练有素的客户关系经理(relationship manager),由客户经理针对客户的所有需求提供全方位与专业化的财产管理服务,并设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四是明显的批发业务性。据世界银行估计,全球高净值财富的总人数约700万,持有 27万亿美元资产。其中私人银行存款规模约1/:请记住我站域名/7万亿美元。从交易角度看,通常一笔交易的金额都以几十万美元为单位,私人银行业务毫无疑问是零售领域的批发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私人银行服务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需求早已出现,然而尚没有一家商业银行能够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服务。尽管国内也出现了不少为不同客户度身定制的差别化理财产品,但是多数个人理财品种内容相近、投资品种有限、收益和投资期限相近、创新品种也相对较少,不能满足高收入群体多元化的理财需求。而且,现有的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比重较低。这种品种与结构上的缺陷,导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缓慢。

(二)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进程的加快,个人金融产品尤其是私人银行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专业人士提供详细的解释。而国内银行过分依赖固定的柜台服务来推销产品,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加之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落后,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前售后服务严重滞后,使得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一知半解,不能正确认识其风险收益特征,甚至于一些客户忽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客观规律,认为私人银行的业务一定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对银行提出过高的回报率要求。同时,在当前以客户为导向的新时代,私人银行业的经营核心在于收集潜在客户的信息并充分挖掘、调整,设计出高附加值、富有个性的金融产品。但目前我国国内银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普遍还处于初始阶段,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存储和处理技术仍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要求。

(三)人才不足,制约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综合性的财务规划服务,需要从业者掌握关于税收、法律、金融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从业者的要求比一般业务要高。另外,私人银行业务进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经理与客户的交流过程,在交流中打动客户,使客户产生共鸣和信任才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众所周知,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客户对象往往都有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要使他们产生沟通的,增进其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无疑对客户经理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而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尚属新兴业务,国内缺乏对此有较深研究的专业人才。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虽然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储备了丰富的专业管理人才,然而因其法律、金融、税收等诸多方面均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国外人才在我国开展业务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人才不足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分业经营所带来的业务限制

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是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富裕阶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综合服务,这不仅意味着服务的非标准化,也意味着服务的全面性,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不同金融领域。但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领域金融服务的顺利开展。以商业银行为例,尽管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了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机构,但其所能提供的产品还是非常有限的,主要仍为储蓄、信贷和各类代销产品,并且这些产品都具有标准化或格式化的特点,无法与私人财富管理中所强调的个性化要求相吻合。正是由于这一技术的存在,商业银行在提供高端服务时往往过分强调服务形式,如专人配备、专属场所、优先服务、亲情服务等,对服务的内容及质量并不能做出有效的承诺,而这些正是客户最为关注的。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4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是指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人士提供的一揽子专业化金融服务,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以研究分析为手段,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是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值链的财富管理业务。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当今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并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国际著名商业银行都将此业务作为拓展业务、扩大市场领域的切入点。近两年来,被誉为“富人俱乐部”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开始在我国崭露头角。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背景及现状

世界领先财务管理和顾问公司美林集团,联合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技术服务与外包服务提供商凯捷咨询,连续10年《全球财富报告》,该报告每年针对富裕人士(即不包括个人居住的房产、收藏品及耐用消费品,拥有个人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人群)进行定向研究,并进行大量严密的数据和区域分析,如今已成为业内最具权威的财富报告之一。该报告从2003年起,对中国内地富豪人数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统计。

如图所示,2002~2005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富豪人数和平均资产拥有量逐年稳步增加,到2005年达到32万,人均资产高达500万美元,成为全球富豪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是亚太地区除日本之外富裕人士的第二大集中地。2005年,由于中国股市的持续不景气,导致该年富豪人数增长率放缓。而2006年至今,中国股市一举告别了长达4年多的熊市,开始步入牛市周期。股市效应带来了金融财富的迅速集中,富豪人数的增长率和财富的积累速度进一步增加。

如果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未来将会有更多富人从金字塔的中部向顶端挪移,并最终构成私人银行业务的主体客户。正是看到了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这块诱人的蛋糕,2005年9月27日,美国国际集团(ATG)旗下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这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私人银行。国际私人银行在国内的正式登陆,引起了国内金融界的高度关注,由此拉开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之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商业银行和国内部分商业银行也宣布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使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进入了新的纪元(表1)。

(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国内居民家庭财富的积累,特别是高收入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私人银行服务必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必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结合近两年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状况,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从发展历程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与国外相比,业务也比较简单,还谈不上是用综合性的“一揽子”金融产品提供高端服务。从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几百年的发展实践来看,中资银行经验比较缺乏,人才尤其缺乏,国内的商业银行目前经过系统培训、可以提供真正意义上投资理财顾问的人才极其有限。另外,私人银行的客户真正看重的应该是银行的专业理财能力,正是缺乏这样的能力,很可能将使中资银行在高端理财市场的竞争中短期内处于下风。

2.从服务对象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以高额净资产客户为服务对象,门槛很高。国外私人银行客户最低金融资产规模为20万美元,高的可达500万美元。我国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是高端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富豪服务的。

3.从服务内容看,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更高的个性化、差异化、长期的全方位服务。私人银行允许私人经理上门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做投资规划、税收、信贷等资产管理专业化的服务,独具尊贵性和私密性。

4.从发展地域看,国内私人银行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北京、上海和深圳使我国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型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财富的聚集地和金融机构的聚集地。经过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也造就和聚集了一大批超级富豪。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富人阶层的出现提供了土壤,而中国富人阶层的崛起又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机遇。

二、发展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成熟的商业银行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可是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其科技系统支撑的先进性以及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象征之一。要想打造一流的商业银行,不能没有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加快银行业务转型,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

目前,我国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客户资源缺乏特色、业务发展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缺失以及金融创新能力的薄弱的问题,这些都将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为了促进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着重从理念、产品、组织、人才等方面人手,多管齐下,有序推进。

1.树立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理念。私人银行服务是一种根据客户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需求设计出的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的金融产品或者金融产品的简单堆积。产品仅仅是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而非解决方案本身。私人银行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不是应客户一时一刻的需求而定,而更多的是考虑和规划客户较长一段时期甚至一生的金融需求。针对客户在事业发展或人生的不同阶段,依据其收入、支出状况的变化以及各自的风险偏好、投资偏好、资产多少、个人意愿,制定出合理的储蓄计划、投资计划、保险计划、税金对策甚至消费计划等理财方案。国内银行发展私人银行服务,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尽快树立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理念,彻底摈弃简单的产品推介的传统做法。

2.提供综合多元的金融产品。这既包括那些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包括替资品,如艺术品、马匹、古玩、美酒等交易不活跃但具有较大增值潜力的实物以及与金融市场联系密切的风险资本、私人股权、对冲基金和房地产基金等金融产品。另外,在私人银行解决方案的设计中,客户还经常存在着对利率联接产品、股权联接产品、信用联接产品、外汇联接产品以及保险联接产品等一些结构金融产品的需求。

3.建立事业部制的组织体系。对私人银行而言,客户分布广泛,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层次要求很高,自身的业务独立性也比较强。私人银行业务流程的设计要简捷、快速、方便,而且要高度人性化,充分人文色彩,也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因此,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尤其需要高效的资源配置行动、灵活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集约的经营管理控制,这就对构建一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提出了迫切要求。根据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国内银行发展私人银行,应该加快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纵向组织管理体系。

4.加快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金融人才。财富管理者所具有的典型的个性化、专业化、综合化、信息化和私密性等特征,对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内银行要以注册理财规划师(CFP)为标准,逐渐建立一支产品经理队伍,培养熟悉外汇、证券、基金、保险等方面的投资专家队伍。同时还要在私人银行的产品研发、营销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加大引进国际化优秀金融人才的力度。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汇丰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发展战略 法人制私人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12-054-04

2009年10月13日,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了2009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报告统计显示,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富裕人士数量比2008年减少了11.85万至36.4万人,但依然排名全球第四。报告同时预测,在未来十年,中国富裕人士的财富成长率增速每年约12%,远高于全球7.1%的平均水平。该报告公布时,笔者正好在伦敦参加交通银行总行组织的汇丰高管人员领导力培训班,这使得笔者有机会对汇丰的私人银行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并对中资私人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进行积极的思考。

一、汇丰私人银行业务较快发展的动因

(一)汇丰私人银行的战略地位

汇丰银行集团提供私人银行业务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汇丰真正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从10年前创办环球私人银行服务才开始的。目前私人银行业务是汇丰银行集团四大业务支柱之一(其他三类业务包括个人理财及消费金融、工商业务、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等)。汇丰集团私人银行(HSBC Group Private Banking)主要包括汇丰银行(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汇丰特林一布克哈特银行和汇丰私人银行控股(瑞士)(HSBC Private Banking Holding(suisse)),为高资产净值的人士及其家族服务。汇丰私人银行被《欧洲货币》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前三名。

(二)汇丰私人银行的基本状况

截至2008年末,汇丰私人银行业务遍布42个国家和地区共93个办事处,覆盖欧洲、美洲,亚太区、中东及非洲,员工超过7300多人;2008年实现税前利润14.47亿美元,资本回报率约20%;旗下管理的综合客户资产达4,330亿美元,为全球第三大私人银行。汇丰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提供三种服务(私人银行服务、私人财富服务和私人财富方案)(见图1)。

(三)汇丰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原因

1,80/20原理。研究表明,全球的管理资产额高度集中在小部分家庭中。2007年,全球82%的家庭为非富裕家庭,仅持有12%的全球财富。富裕家庭占全球家庭总数的17%,拥有53%的管理资产总额。只有0.8%的家庭是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却拥有35%的管理资产总额。

2,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同质化竞争、边际利润下降,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高速增长,收入波动性小,对汇丰集团的利润贡献率较大(见表1)。

汇丰私人银行的税前利润自2000年以来年保持了17.4%的高复合增长率(如图2所示)。汇丰私人银行在汇丰集团的利润贡献度大幅提升,2008年比2002年的利润贡献度提升了近3倍。尽管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汇丰的个人理财业务出现了110亿美元的亏损(主要是美国按揭业务的影响),但由于私人银行业务中手续费收入占比较高,其影响不大。从ROE角度来看,汇丰私人银行2008年的ROE是20.18%(2008年汇丰集团的ROE是4.7%),2007年是18.08%(2007年汇丰集团的ROE是15.7%)。

3,新兴市场客户需求推动。总结汇丰近年来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突飞猛进的经验,主要原因在于汇丰私人银行保持与汇丰国际化市场战略相一致的发展策略,即接近亚太等新兴市场国家私人银行客户,了解客户满足客户的全面金融需求,与客户共同成长。在过去10年,大部分欧美传统的私人银行仅注意欧美传统私人银行的领地,忽略了新兴市场的私人银行业务蓝海,而汇丰真正把“环球金融、本地智慧”的集团战略贯彻到私人银行业务中去,从而充分把握了在新兴市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10年的机会窗口期。

4,随着科技进步,某些私人银行业务定制的服务、管理、产品开发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可以标准化并复制到汇丰为贵宾客户服务的卓越理财业务上,大大提高卓越理财客户的客户体验,有利于提升卓越理财的核心竞争力。

二、值得中资私人银行借鉴的主要经验

(一)从战略、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方面高度重视私人银行业务

在新兴市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难点:投入期长、进入成本高(一般要至少三到五年才能建立起平台),缺乏高素质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监管及政策的变化,客户需求差异大等。而汇丰之所以能够在十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私人银行并为汇丰集团的整体利润作出较大贡献,其主要原因是:汇丰高层一开始就排除万难,从战略、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方面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私人银行业务。从汇丰把私人银行业务列为四大业务支柱并成立独立的私人银行就可以看出汇丰私人银行在其集团中的地位。

(二)善于理解并把握新兴市场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

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涌现了大量的高净值人士和超高净值人士。但是新兴市场的富裕人群大多数是自我成长性的(其中约有60%是企业的创业者),他们的理财观念(即所谓的“新钱”)与欧美传统富人的理财观念(即所谓的“老钱”)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汇丰业务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业务围绕让客户满意而展开。具体实施手段则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采取“开放式产品构建方法”,在为一般个人理财客户群包括卓越理财客户提品时,尽可能选择本集团产品实现交叉销售,提升综合效益,而在为私人银行客户设计适当的产品组合以达成其投资目标的过程中,是本着捕捉市场上最好的或最恰当的产品作为部件来构造,而不仅限于选择本行的产品和服务作为部件。二是“扮演客户信任的顾问角色”,即指以负责任的态度为客户提供投资和其他金融咨询,始终以客户的利益为重,而不以推销本行或本集团产品为业务主旨,虽然可能因此牺牲银行和个人的部分短期利益,但希望由此建立长期信任关系,赢得客户的心,却可以为集团带来更大、更长远的价值回报。

(三)充分利用综合经营的优势,实现差异化经营

传统的私人银行一般只注意管理客户的资产,而汇丰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更看重创造一种最大的可能性,去实现与现有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借贷、替代性投资及信托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其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全球经营的能力,拓展在岸私人银行业务

汇丰一直认为在岸市场是私人银行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当前,就全球而言,离岸市场只占所有财富的17%,北美市场占在岸财富的40%,欧洲占32%,亚太地区占23%,但亚太地区是在岸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汇丰因有在岸本地的特许经营许可,所以比大部分全球性竞争对手都有优势。

(五)建立集团内的合作伙伴关系

能否在集团内部建立有效的客户推荐与业务协同系统,包括激励机制和跨越不同行业的核心业绩指标等体系,是私人银行独立运作成功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探索,汇丰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形成了一套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相对合理的私人银行同集团其它业务模块的合作模式。比如,个人理财客户群和工商业务客户群向私人银行转移客户+环球银行和资本市场向私人银行提品,在汇丰集团内部均通过推荐和转移系统和有效公平的激励机制。私人银行与其它业务模块的协同扩展了客户群,增强了产品供应能力,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

(六)适时进行合理并购,获得核心技术并形成规模效应

汇丰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并购异常活跃,这也是其成功之处。1998年汇丰收购了德国著名私人银行Guyerzeller并使之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999年收购美国的纽约共和银行,同年又收购欧洲的Safra共和控股,2002年,收购安达信下属私人税收顾问业务;2003年又以14亿美元收购了百慕大银行。2004年,汇丰把上述收购获得的私人银行业务,充分吸收精华,为汇丰所用,与其本身在香港、欧洲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过全面整合,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新品牌实体汇丰私人银行。

三、中资私人银行的现状、问题和难点

(一)中资私人银行的发展状况

自2007年3月中国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之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数十家银行快速出击,在中国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国内各家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很快,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主要问题和难点

1,如何解决私人银行业务在银行中的定位问题和理顺个金条线与私人银行的内部机制问题

目前中资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并不能适应未来私人银行业务大发展的趋势。私人银行的发展应该具备独立的品牌,独立的战略及战略支撑体系。但是目前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基本上与零售或个金条线融为一体,体制机制上尚未做好独立的准备。

2,如何解决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严重缺乏的问题

中国目前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最大瓶颈是缺乏私人银行顾问和私人银行家,这是业内的共识。因为中国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们大多阅历较浅,知识结构不够完整,也缺乏长时间服务富裕客户的工作经验,在赢得私人客户信任、理解私人客户需求等方面存在困难。

从目前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可以依靠内部培养,但往往质量和数量难以跟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如果通过外部招聘,薪酬水平又不一定具有竞争力。私人银行业务属于中长线投资,如何培养、招聘和使用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并维持其相对稳定性,这需要较为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作为支撑。

3,如何解决投入金额较大、投入期过长的问题

尽管私人银行业务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是目前仍是新生事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私人银行前期投入比较大,一般要5年后才能初现雏形(一定的物理网点,高昂的IT投入,品牌建设和客户经理的培养等)。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才能取得规模效应,实现良性循环,而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这个过程是中资商业银行需要重视的。

4,如何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与中小企业及零售信贷、基金、信托、保险以及海外机构的业务联动

私人银行业务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发展壮大、它的特色形成,均离不开银行集团自身的客户基础和业务特点。根据目前我国实际情况,67%的私人银行客户来自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如何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与中小企业业务的联动是关键。同时如何将银行集团中现有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信托理财业务、保险服务与私人银行业务联动起来,如何发挥好国际化战略的成果,通过与海外业务联动服务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和设计。因此,要用整合贯通的理念,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业务协同机制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前提,也是难点所在。

5,如何推动监管政策、创造有利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大环境

目前,我国还没有私人银行的监管制度。原有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办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所服务的客户和大众理财所服务的客户有很多不同,他们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家,认知、理解、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同于大众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对私密性要求很高,同时,他们也要求获得个性化及针对性很强的金融产品。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法规及监管手段去加以规范,维护其私密性,并出台有利于个性化产品开发的相关政策制度。

四、中资私人银行发展战略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境外私人银行合资成立法人制私人银行可能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中资银行与境外私人银行合资成立法人制私人银行是较为可行的战略选择。原因如下

1,借鉴汇丰经验,成立私人法人银行,有利于品牌建设,强化财富管理的重要地位。

2,成立合资私人法人银行,有利于获得外方在运营模式、服务模式,产品设计、差异化服务。人才招聘和培训、流程设计、IT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经验和支持,摸索出符合中资银行实际情况的客户推荐及业务协同系统,解决业务联动问题。

3,有利于建立较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能够吸引并留住私人银行客户经理。

4,私人银行业务前期投入较大,且回报期较长。因此,通过引入外资合作伙伴,有利于加大投入力度,抢占未来的发展先机,同时分散投资风险。

5,一旦在合资过程中获得产品开发、管理(包括客户推荐及业务协同系统)及服务上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某些私人银行高端业务和服务定可以复制到中资银行零售及个金条线的理财业务上,甚至复制到集团各条线各机构的联动机制上,有利于提升理财业务及集团各项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外资的选择问题

考虑到文化协同与技术转移的因素,中国的私人银行客户与新兴市场的私人银行客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以自我成长性的富裕客户为主,在选择私人银行合资战投时可以优先在亚太地区能力和技术水平高的外资私人银行中进行选择,当然也可在与中资银行合作的现有战投中选择。

2,客户的所有权问题

由于私人银行客户是中资银行的重要客户,因此客户的所有权应由中资行独享。因此合资的最佳模式是外方参与投资,参与董事会的决策、给予合资公司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能力转移,但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3,建立并完善与中资银行现有客户推荐与业务协同系统

对于私人银行来说,建立综合的推荐协同系统是关键。借鉴汇丰银行集团内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中资私人银行应当着力建立与商业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各子公司之间的推荐与协同系统。比如在客户推荐方面,内部推荐包括把客户从其它业务领域介绍过来或在境内和境外私人银行业务间互相介绍客户,也包括把不再符合私人银行标准的客户推荐到个金零售业务条线,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服务、维护和发展。外部推荐来自于现有客户和其他中介人,如律师、外部资产管理机构或房地产经纪人等。这样既可以解决中资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资源不足的困境,又可以有效解决私人银行属地化经营激励与业务倾斜不够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集团内全面业务联动破题。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机遇 挑战 对策

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是指商业银行以富人阶层客户为目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向社会富裕人士所提供的一揽子顶级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起初,私人银行业务只是向皇室成员提供服务,内容也只是单一的财富管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范围涵盖资产管理、投资、资金转移、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

2007年3月28日,中国银行与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率先在北京、上海推出私人银行服务;6月2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在北京正式启动私人银行业务;同年8月,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相继正式推出私人银行业务;2008年3月,交通银行私人银行管理中心成立。与此同时,国内多家银行正在积极筹备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成为了当今国内外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也成为了全球金融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本文根据国内目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做出了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监管法规不断改进,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和金融环境。

1、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数量已从2001年的12.4万上升到2006年底的32万,跃居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同时,中国市场现有65%的所有资产是以现金的方式持有,是世界上现金持有率最高的国家。2007年12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论坛活动中,人们再次将视线注视到了私人银行这个话题上来,目前中外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争取已有高净值客户、发展和挖掘潜在的客户。

2、外资银行的广泛进入,给中资银行带来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发展私人银行的经验

外资银行在传统银行业务和新兴银行业务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金融全面开放必将打破中国银行业的低效率均衡,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成为中资银行在变革过程中选择的可行性路径,目前我国已有20家多中资银行先后接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的入股,在改变单一股权结构、提高了自身经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做到了与国际接轨。通过与外资银行的深入合作,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从传统上过分依赖存贷款利差而生存转为更注重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并更注重私人银行业务的开拓,在一定的程度上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金融服务水平上的差距。

3、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种力量的共同推动,金融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非利差收入业务的拓展,许多银行都纷纷组建了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理财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衍生金融业务等得到快速发展,资金运用渠道日益多元化,综合化经营进一步显现,这些做法在某些程度上恰恰迎合了对私人银行业务全能化、复杂化的要求,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内银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与获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4、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范围扩大了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

近两年,中国银监会逐步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相关政策,允许商业银行代客投资,并已与银监会签订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机构监管的股票市场,以及上述境外监管机构所批准、登记或认可的公募基金。截至目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境外投资范围扩展至香港、英国、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底,共有23家中外资商业银行取得了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这对于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是一个好消息。

二、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

富裕人群的急剧增长给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带来诱人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不容忽视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配套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大踏步发展仍面临人才、法规、产品及市场观念等障碍。

1、专业人才缺失是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重要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最关键的环节是发现客户需求,并做出满足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这就有赖于高素质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及其背后的专家顾问团队,而目前我国私人银行领域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招募到足够的专业人才。由于专业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要求很高,客户经理必须根据客户的资产、性格、风险偏好等情况,当好客户的“财富管家”,这就要求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须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了解保险知识,熟悉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熟悉信托计划的规则和运作,同时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前国内能达到此要求的专业人才缺乏。

2、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影响私人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目前,国外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对私人银行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户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享受包括基金、股票、证券、保险外汇等多种投资组合,而我国一直是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 ,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相互分离,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流转,银行无法开展涵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类别的综合业务,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有限的变通方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这势必影响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水平。

3、对私人银行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

在监管方面,由于私人银行是一个全新的业务模式,目前国内所有的银行法规中均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和约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状态。2005年5月25日,中国银监委会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第九条中首次提出了私人银行的概念,但同年9月正式出台的《办法》最终删掉了私人银行服务条款。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产品不同于普通理财产品,大多是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而创新和监管之间的矛盾也将凸现出来。私人银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识别难度大,金融监管还有待加强。

三、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及对从业人员高素质的要求,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须结合我国银行的经营环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道路。

1、优化客户结构,对客户进行有效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长期以来,国际私人银行业细分客户的基本思路是基于财富水平标准,即“财富金字塔”,但由于目前财富水平相似的客户可能需求根本不同,近年来国际私人银行机构又开始不断开发应用各种新的客户细分标准,如财富来源标准、财富管理参与程度标准、多重细分标准等。对于我国商业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来讲,应首先找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在重点突出富裕认识阶层的同时,应兼顾中产阶级的需求,不宜将服务门槛定得过高,首先,在可选择的经济金融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试点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其次,在对目标客户进行细分的时候,应考虑多种维度,如金融资产、风险承受度、年龄和人生阶段、职业与工作特征、金融需求的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细分的难易程度,采用几个维度进行客户细分,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2、拓展丰富的私人银行业务品种,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

外资银行在国外投资工具多,手段多。在目前我国投资工具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利用现有资源,力争帮助客户找到市场上最好的投资产品,同时确保投资组合的运作效果达到客户想要的理想效果。为满足我国私人银行客户的需求,必须学习和移植西方私人银行业务的财富管理产品,在我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金融产品。

3、防范风险,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

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其涉及的投资产品日益复杂化,而国内对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金融监管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交易风险在一定程度内存在,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议银监会尽早推出包含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金融监管相关办法, 统一制定私人银行业准入标准、业务范围, 提出明确的风险管理和对客户了解的详尽规范, 制定私人银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和从业规范;其次,立法部门应加快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立法工作,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法律保障;再次,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证私人银行业务在规范和低风险下运行。

4、培养和引进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

由于目前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具有高标准、多元、全面化的特点,服务高端客户必须是精通银行、财务、税收、不动产策划、会计、法律等领域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非一味地推销银行自身产品的一般银行的理财经理。在国外加拿大皇家银行、百达银行等外资银行中,从事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理财师大多拥有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注册金融分析师(CFA)、认证财务顾问师(RFC)等国际通用的理财师认证资格,目前国内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分别举办了认证私人银行家(CPB)培训班,学员大多是全国的理财人员中层层选的理财精英。在今后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方案。

5、与外资金融机构构建战略联盟

国内银行的薄弱环节是管理、经验、人才等。同时,受国内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限制,将制约着私人银行业务全面开展。通过战略联盟,商业银行可以与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形成中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而具备全能银行的业务功能。另外,合作后,资源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成本降低和客户基础分享,更快地培养专业人才、积累经验,从而扩大商业银行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

【参考文献】

[1] 王志军: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 王元龙、王艳: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若干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财富管理 高净值客户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的今天,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依靠存贷利差的传统存贷业务收入已不能支撑其发展壮大的需求。商业银行必须在金融监管的约束下、外部竞争的压力下,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通过金融创新推出适合于当前经济环境中的产品与服务,以多元化的经营战略提升利润,增加竞争力。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的新引擎。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2016年6月23日的报告《中国私人银行2016:逆势增长 全球配置》中指出私人银行业务收益率高,且拥有连接财富端和资产端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点。国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得益于发展早,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与成熟的框架。而国内商业银行虽然纷纷进军私人银行领域,在扩大业务规模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根据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前景设计有特色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对促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私人银行概述

(一)私人银行业务概念

私人银行是公认的顶尖财富管理机构,但目前国际上关于私人银行业务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银行业实践表明,私人银行业务面向高净值个人和家庭,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投资组合管理、投资、家族信托等金融服务,子女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健康管理等非金融服务,涉及范围广、产品服务多样。

(二)私人银行业务特征

(1)定位于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准入条件很高,主要针对社会上的富裕人士,即那些高净值客户。因为私人银行业务强调服务的增值效果,因此,只有客户的资金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银行才能通过提供这种服务方式盈利,客户也能够承受相应的成本,从而产生的收入成本配比之后的净收益能够优于其他的资产管理方式。各银行通过对自身业务能力、业务范围和经营战略的考察,确定各自的目标客户群。因此,对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客户的最低准入条件也不同,一般来说,最低要求为100万美元。

(2)专业与个性化的服务。通常来说,银行会为每一位开通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安排顾问专家,根据客户的财产状况、风险偏好、生活目标和预期的收益水平制定合适的财富管理计划,提供一系列的投资解决方案,包括现金、固定收益、股票和另类投资。因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会涉及到税务、保险、投资、不动产、动产、法律等各方面内容,因而对投资顾问的专业性要求极高。

(3)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私人银行业务是以财富管理为核心开展服务的,主要包括:投资管理服务,这是私人银行业务中最基础的服务,指客户在与银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约定的投资计划和目标,由银行选择投资工具进行投资服务;信托服务,即在一个标准的信托契约下,客户委托银行按照信托人的要求代为经营和管理财产;税务规划,指通过最佳的税务形式尽可能的为客户减少税务负担;保险服务,银行可以为开通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等。

(4)低资本占用,利润高。私人银行业务核心是财富管理,因此投资时对银行自有资金要求较低,即使成本收入比很高,银行也能从中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而投资管理服务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占比为70%―80% ,并且大部分的高净值客户都属于优质客户,有着很好的信誉,不用像零售业务一样需要计提坏账准备。据统计,美国私人银行业务每年的利润都高达35%,增速维持在12%―15%。

三、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一)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1)发展历史。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十六世纪的瑞士,与专门向贵族和富人阶级提供的私密性极强的金融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后得益于工业革命,私人银行业务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得以发展,伦敦成为了国际贸易和个人财富中心。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私人银行业务在美国兴盛起来,以摩根和花旗银行为代表的美国银行开始为社会上的富裕人群管理巨额财富。

(2)发展现状。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有着极高的私密性,其市场规模具体有多大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结果。从社会高净值人士所拥有的财富总额来看,据管理咨询公司凯捷2016年的报告显示,全球财富增长4%至58.7万亿美元,亚太地区高净值人士的资产几近飙涨10%至17.4万亿美元,超过北美的16.6万亿美元,欧洲财富增长4.8%至13.6万亿美元。

从私人银行市场总规模来看,根据Scorpio Partnership的数据,2014 年末全球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AUM)达 20.6 万亿美元。全球top3私人银行管理资产总额超6万亿美元,top10私人银行市场份额占47%,top15拥有的市场份额达54%。

(二)国内私人银行发展概况和前景

(1)发展历程。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外虽然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却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进入时间较晚。2005年9月,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的开业标志着外资私人银行正式进入中国。2007年3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的私人银行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业,由此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正式拉开帷幕。

(2)发展前景。私人银行业务进入国内时间不长,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是未来银行的利润增长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内高净值人群增长迅速,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条件。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内高净值人群正稳步增长。据兴业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6月的报告显示,预计高净值人群的可投资金融资产2015-2020年年均增速约为15%,高于同期预设6.5%的GDP增速及整体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12%的增速。至2020年,高净值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占比将达51%。预计到2020年底,高净值家庭的数量将自2015年的207万户增长到388万户,保持年均13%的增速。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净值客群市场之一。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收益率高,盈利水平有望提升。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整体业绩下滑,而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绩效在稳健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5年,在12家披露业绩数据的私人银行中,9家的管理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其中两家的增速更是超过40%。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2015年银行从私人银行理财产品获得收入大幅上升至157亿元,涨幅约1倍,各大私人银行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甚至全行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民生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非利息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65.52%,占税前利润的5.87%,占营业收入的2.31%;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净收入为48.21亿元,同比增长31.97%,占税前利润6.42%,占营业收入2.4%。这些与花旗银行8%的占比相比较低,但增长迅速,未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经济形势推动私人银行业务。2015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期,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波动剧烈。在这种经济形势的推动下,促使高净值人士更加理性、多元化投资。据统计,绝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对2015年的投资收益较为满意。自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的推进掀起了境外投资的热潮。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外收益率差距的扩大都使得高净值人士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这表明中国境外资产投资的热潮已经开启,为私人银行业务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服务。据各家银行年报显示,各银行都在不断扩大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截至2013年底,建行私人银行AUM较上年增长35.89%,中信、民生、平安和浦发私人银行管理金融资产规模分别达50.82%、49.76%、49%和40%。但众多客户表示,私人银行业务缺乏专业的服务。与国外为客户定制服务相比,国内私人银行更多的是在卖产品。从国内银行业的实践来看,目前从事财富管理的客户经理大多是从传统储蓄业务和对公业务的转岗人员,对税务规划、信托服务鲜有涉及,他们的专业技能远不及客户对财富管理的要求。

(2)缺乏产品创新。受传统业务影响,我国银行提供的保值和交易产品较多,较少涉及增值产品。而私人银行业务强调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为客户带来增值效应。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既要有现金、固定收益等产品,还会有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品等产品。投资的模式与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如果只停留在传统的投资工具上,将会大大限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相比于国外而言,在房地产、税务、艺术品等方面的服务都较为缺乏,产品创新不够,不能为客户业务扩展提供有效的工具。

(3)缺乏细分的客户群体。虽然私人银行业务针对高净值人群,但面对1000万的客户和5000万以上的客户有必要制定不同的服务准则。尤其是对高净值个人和高净值家庭,由于其财富水平与类型不同,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因此,不仅仅需要对客户财富水平进行细分,更重要的是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来细分客户群体,打造以财富规划为中心的,包括财富保护、财富传承的服务链。

(4)缺乏外部环境支持。首先,我国一直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模式,虽然各金融机构都在探索混业经营,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分业经营的框架仍难以突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其次,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无法适应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要求,受外汇管制等的影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再者,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私人银行业务存在一定风险。私人银行业务强调银行与客户的信任关系,只有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产状况、收入情况等才能定制适合的财富管理方案。

五、对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1)培养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商业银行在现有基础上,应该培养一批精通财富管理、资本市场交易、资本运作规则、保险、信托、法律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服务人员。另一方面,也可引进稀缺人才,短时间内提升服务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顾问专家的客户关系不应该过多,私人银行业务不同于零售业务,给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服务具有长远性,每一顾问专家管理较少的客户可以保证服务的全面性。

(2)健全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日益多样化,会面临同商业银行类似的风险,且私人银行业务包含法律、税务等各方面内容,因此对防范风险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仍是分业经营模式,造成私人银行投资范围相对较窄,风险对冲的难度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对私人银行业务运作进行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及时发现防范风险。

(3)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私人银行业务需要有一套安全高效的IT系统作为支撑,因此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发展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等服务手段,建立包括记载客户详细信息、交易记录、风险偏好等方面的系统。这样在满足客户私密性要求的情况下方便顾问专家进行跨区域的服务,能够大大加强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中的竞争力。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业务 个性化服务

一、私人银行业务理论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涵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伴随着个人财富集中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来说没有确切的定义,通俗的讲它是一种金融化服务,是专门针对富人进行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要对富人及家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的服务。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特征

①进入门槛高。从已有的资料看,开户”门槛”最低为50万美元,最高为500万美元,且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规定不同。②服务个性化。为满足顶级富裕阶层的各种需求,私人银行业务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③服务私密性。私人银行面对的客户,大多坐拥亿万财富,协助管理如此庞大的财富,自然要求保证其私密性。

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

根据2007年凯捷顾问公司和美林集团的研究,中国富裕人士财富总量为1.59万亿美元,1%的家庭拥70%的国民财富,其富裕程度居亚太地区第二位。2009年4月,招商银行我国首份私人银行业相关报告,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达到了约30万人的规模。这批逐渐增长的富裕人群,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悄然兴起。

(二)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开端于2005年,刚开始由外资银行引入。2005和2006年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开放,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等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机构,拉开了中国大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这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式进入私人银行领域。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业务发展面对的机遇和障碍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200倍,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社会财富总量的扩大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在崛起的中高收入阶层的家庭财产迫切需要管理,这就需要国内商业银行认准当前形式,把我时下的机遇,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满足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的理财需要。

(二)中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政策方面的限制。虽然中国金融业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政策及监管方面的限制,外资私人银行目前能提供的服务仍有局限。另外,私人银行在中国所受到的政策限制还与我国的外汇制度密切相关;但中国目前对外汇的自由流动实行控制,所以,一些较高层级的服务目前在内地仍缺乏外部环境。②专业人才的缺乏。从事私人银行的一般都是资深银行业人士,但由于国内银行业仍处在转型改革之中,精通银行业的本土专业人士的储备还处在积累阶段,专业人才的匮乏给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③灰色资金风险。灰色的资金来源加大了私人银行的风险,中国处在转轨时期,腐败、走私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大量黑钱,非常希望借助私人银行的网络渠道流向国外。这种情况为私人银行设下了陷阱,稍不留意,就会成为非法资金外逃的帮凶。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1)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私人银行业务组织架构。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资组建私人银行,作为国内银行的子公司(或子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战略伙伴,借鉴外资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发展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二是在总行设立私人银行部,在资源丰富的部分城市设立支行,独立开办私人银行业务。

(2)进一步宽松政策和法律环境。早在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正式《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针对个人高端客户推出理财产品,这只能算是私人银行的雏形。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政府鼓励并有意规范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逐步宽松化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良好起步创造了外部环境,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是私人银行加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3)加快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我国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理财专家。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积极抢占私人银行业务的人才高地。

(4)灰色资金的有效监控。联合国曾发表的全球研究报告中专门提到:“私人银行业务是构成不透明障碍的另一个例证。这种服务对腐败收益的洗钱是有特殊意义的。私人银行业务给洗钱活动提供了易于利用之处会被腐败的官员所利用。”如何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前提之下,有效地监控和杜绝灰色资金是影响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反洗钱的同时还要解决如何保证私人银行业务私密性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

五、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收入阶层的人群不断增多,私人银行业务的开通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银行的其他业务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增加理财产品的类型,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量身定做理财产品,尽量把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弥补现在诸多的法律空缺,从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9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广阔。过去五年,中国家庭财富总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4%,而同期全球平均增长水平仅在8.6%左右。根据凯捷与美林最近联合的《2008亚太区财富报告》,至2007年底中国拥有100万美元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富裕人士达到41.5万人,比2006年增长20.3%;富裕人士的平均资产达到510万美元,远高于340万美元的亚太地区平均值,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到2007年底,中国大陆富裕人士拥有的财富总值达2.12万亿美元,占亚太地区财富总值的22.3%,仅次于日本所占的40.1%。同时,中国富裕人士的财富集中程度也非常高。据统计,除香港、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外,目前拥有3000万美元资产的超富裕人士已达6000多人,其中高达70%以上的富裕人口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

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将在未来5~10年成为世界上私人银行客户量最大的国家。预计中国家庭金融资产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个人财富的膨胀,这些富有客户群体愈加重视财富的保值增值,期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同时,并享有商业银行传统零售银行服务和贵宾理财服务无法提供的各类金融和非金融增值服务。2006年以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之后,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汇丰等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部,拉开了中国大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2007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国内商业银行先后开办了私人银行业务,业务区域主要为北京、上海、深圳及其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心城市,门槛标准一般为100万美元或800万元人民币以上。总体看,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私人银行业务需要专业化经营。从国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实践来看,私人银行业务具有客户信息的私密性、私人银行家的职业化、私人银行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私人银行服务区域的全球化、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化等特点,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零售银行服务以及财富管理的范畴,延伸到私人银行客户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和人生的不同阶段,国外成熟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保险规划、税收规划、资产传承服务等都是典型的私人银行服务。一些领先的国际私人银行还向客户提供包括企业托管、并购、改制、出售以及境内外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等提供财务方案的投资银行业务。因此,深入了解客户的私密性要求、风险偏好、收益预期、流动性偏好、资产配置需要、未来生活规划以及其他非金融服务需要等,全面实行客户关系管理是成功服务私人银行客户的关键。正是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国内商业银行必须以专业化、功能强大的新型私人银行服务模式为发展方向,不断寻求体制突破或创新。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国际先进私人银行的组织机构模式基本分为三种,即以瑞士为代表的独立法人型的私人银行,以美国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型的独立运作的私人银行机构,以及作为隶属于商业银行的事业部制形式的私人银行或私人银行子公司。无论哪种形式,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的专业性,服务和产品的个性化,经营实体的独立化都是其共同特点。

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竞争的市场上,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独立运作模式,具有的竞争优势相当明显,以致存在着“只有在外资银行才能真正享受私人银行服务”的说法。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践经验,专业人才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从组织形式来看,目前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一般只是作为总行一级部门或准一级部门,在这种模式下,设在总行的私人银行中心(部),一方面要行使私人银行业务条线的管理职能,比如制定全行私人银行发展战略、规划、制度、政策、业务流程规范,指导全行各分支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另一方面,私人银行中心又类似于经营单位,须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业务经营指标。私人银行中心这种双重职能定位与分行和分行级专营机构的模式非常接近。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在日常经营管理、满足客户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方面确存在着诸多体制障碍。例如,私人银行中心业务功能与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无法加入全国联行清算系统,不能开立独立的费用账户,在对外开展业务中不能使用私人银行业务印章。在与各分支行合作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也存在利益分配冲突、资源配置低效和开发维护客户难度大等多方面问题。随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全面深入展开,这些瓶颈问题势必影响到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纵观国际先进私人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国内银行一级法人和总分支行管理的体制现状,建立依附于商业银行母体的分行级专营机构已成为私人银行组织模式的最佳选择。实践证明,只有形成以私人银行机构自营为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促进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中小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符合国内银行的总体战略和发展规划,有利于全面完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提高银行整体竞争力。

第一,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低、中、高端客户相结合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

一方面,经过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国内银行已找到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售银行发展道路,一些银行将市场目标定位于中高端客户,逐步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从国内银行整体利益出发,建立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可以丰富零售银行战略的内涵,银行除帮助客户管理庞大的资产外,还通过提供收购兼并的建议和咨询,甚至提供收藏鉴定,代表客户到拍卖场所竞标古董等,提高客户忠诚度,形成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局面,实现共同增值的目标。

第二,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有利于改善国内银行的收入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

业务收入来源和资产分布的多元化,是商业银行长久稳健经营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关键。事实上,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最赚钱、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统计表明,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利润能够达到银行普通零售银行业务的10倍左右。西方国家私人银行实现专业化经营后,其业务利润率近年来高达3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私人银行机构提供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服务以及各类非金融服务属于风险级别很低的中间业务,资本消耗低,股本回报率相对较高,比如在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中,资产管理费收入占45%、经纪费收入占20%,净利息收入仅占25%,都远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而且私人银行专营机构作为完全独立核算单位和利润中心,不必承担传统商业银行的各种包袱和风险,可以为银行带来大量管理费、手续费、咨询费收入。

第三,设立私人银行分行级专营机构并实行垂直管理,是建立健全私人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

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日益复杂化,面临与传统商业银行类似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等。同时,由于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和非金融的众多领域,其风险状况必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我国有关私人银行业务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银行采取分业经营,外汇管制比较严格,从而造成私人银行投资范围狭窄,风险对冲难度较大,给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控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风险控制对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成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有利于通过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从而化解和防范传统零售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未曾经历的风险模式。例如,有的私人银行客户定制产品与特定国际市场的特定标的挂钩,并指定特定的产品净值观测期,相应的特定市场风险对私人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比较高。实行私人银行业务全行的垂直管理,各经营单位可以按照统一的风险管理类别要求,进行风险控制与管理,严格操作和服务流程,保证私人银行业务规范和稳健运营。

第四,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是加强国内商业银行成本控制和核算管理的需要。

当前,一些国内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与其他的银行业务交织在一起,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业务划分界限,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独立核算。与私人银行业务相关的费用成本开支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确认,很多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按比例在经办分支行与私人银行机构之间进行分摊。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准确核算私人银行业务的各项财务收支和损益结果,也不利于对私人银行营销团队及各分行客户经理有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提高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第五,设立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营销队伍的需要。

私人银行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是制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私人银行服务几乎是全方位的,除了为客户设计财富管理规划,购买合适的理财产品外,还要为客户提供纳税筹划、保险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从而为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从财富管理岗位转岗过来的,非常缺乏精通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国内外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资本市场运作规则、保险、税收和移民政策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只有成立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专门化私人银行经营机构,加强私人银行人才资源培育和开发力度,吸引和培养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职业化的私人银行服务和销售团队,才能真正提高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准。

国内商业银行实施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可行性

一是通过股改上市,国内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各项业务发展迅速,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银监会监管要求,具有拨付营运资金的能力。国内商业银行完全可以依靠自身资金实力,根据监管当局的准入要求,向私人银行专营机构拨付营运资金,并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随时给予资金和其他支持。在决策机制方面,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流程。比如,2008年中信银行成立了由主管行长和总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向总行行长办公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协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跨部门的事项,推动私人银行业务按计划实施,监督指导私人银行中心的各项工作。

二是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产品和品牌受到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同。从体系建设来看,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依托于现有零售银行体系,在产品与服务开发体系、业务支持体系、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及市场营销和业务推广体系等已基本形成。在探索私人银行营销模式的过程中,国内银行除通过各分支行和零售业务条线进行市场开发和理财产品销售外,先后成立了由私人银行中心直接管理的分中心,私人银行销售团队,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总资产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从产品和服务能力看,国内各家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自主研发的产品均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比如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就先后设计推出了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留学移民咨询、高尔夫免费畅打和医疗健康顾问等颇具特色的增值服务,并先后赢得了国内外的各种奖项,市场冲击力和品牌美誉度初步建立。

三是国内私人银行经营的资产风险相对较低,科学管理已渗透到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为存贷款利差收入和向投资者销售理财产品形成的各项中间业务收入。客户贷款主要以个人抵(质)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等低风险贷款为主。国内银行的各私人银行中心都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国际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已初步建立健全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中心制定的各类操作流程和制度办法,基本涵盖了业务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涉及产品审批流程、业务操作、财务预算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国内的私人银行中心目前已经建立的产品研发的立项审批制度,投资产品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产品存续期间的每月监控制度以及产品到期后的评估制度等,已对产品涉及到的市场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客户“KYC(了解你的客户)”制度的建立,客户开户流程、客户开卡、制卡和客户档案资料管理等审批流程规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私人银行中心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在借款人属地分行的配合下按授信申请,授信调查等前台操作流程规定开展信贷业务。贷款的审批由属地分行按权限进行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私人银行中心已建立起以“授权和分级审批”为框架和基本原则的财务管理体系,为降低操作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具体体现在财务支出的事前审批制度,会计出纳岗位分设等。

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篇10

摘要: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私人财富亦不断增长,个人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强劲,私人银行业务正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应该通过增强产品创新,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加强风险控制、增强混业合作,采用多形式、全方位的产品销售等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综合化服务

财富的集中和富裕阶层的增加是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潜力巨大,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向这部分高净值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服务的私人银行。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业务收入由于相对收入稳定,利润率高等特点,必将成为内外资金融机构争夺的热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中国个人银行存款的60%以上。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上,目前约有25万人,掌握着185亿美元的外汇。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富豪拥有的外汇占全中国外汇储蓄总额的60%;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现金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总而言之,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催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2.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贷差将逐步缩小,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垄断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9.96%,远远高于存贷业务,各大金融机构注重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因为其高额回报率。

3.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自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共8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中更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已初露端倪

为了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平,国内各银行纷纷从高端理财服务展开竞争。2005年6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高端客户部,率先在国有银行中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总行一级管理部门。高端客户部负责主管全行“富裕客户”的营销管理,其客户的流动性金融资产门槛达到300万人民币元以上,而一般大众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则分置于原有的个人银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账户”正式面市,传承招商银行一贯“鼠标十水泥”模式的营销理念,它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等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并突出了综合投资理财的服务功能。中国民生银行则以重金购入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RM),并欲寻找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础上开发非常先进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台,图谋以高起点进军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2.我国商业人银行私人业务水平低

对国内银行来说,所开展的私人金融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匾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银行缺少私人银行要求的人才机制

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一般来说,私人银行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专职客户经理,每个客户经理身后都有一个投资团队做服务支持;通过一个客户经理,客户可以打理分布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基金市场和房地产、大宗商品、私人股本等各类金融资产。但在中国,这还完全做不到。转贴4.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

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营销部门,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应用,个人金融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而往往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使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往往无人问津。此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个人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

5.客户对对金融机构的信任程度不高

在西方,全权委托理财是盈利最大、成本最低的服务项目,因此往往被作为推销的重点和客户服务的目标。但在中国,金融机构的专业理财水平和信誉还没有达到令客户全权委托的程度。

6.开展私人银行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尚未做好

例如,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银行间信息无法共享,整个金融系统又缺乏一套合理的个人信用衡量监督制度.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

三、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截止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共管理着超过7万亿美元的资产,分布在日内瓦、苏黎世、伦敦、纽约、迈阿密、新加坡和香港等金融中心。其中,瑞士是最早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的离岸私人银行中心,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对我们具有较多的参考价值。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开始时间较瑞士晚,但美国却是当前世界最大的在岸私人银行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代表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和分析西方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为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得出以下启示:

(一)发展以零售业务为基础的私人银行业务

美国20世纪发展私人银行的环境与目前的中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金融行业的分业监管,居民个人财富大幅增加,个人理财方兴未艾等。从2004年开始,我国银行业务出现了大举由批发向零售转移的趋势,个人理财业务得到迅猛发展,个人理财产品不断丰富,各商业银行开发了大量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个人理财业务经验,为将来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应以发展在岸私人业务为主

瑞士是全球富人的“避税天堂”,几个世纪以来能够一直保持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绝非偶然。仔细审视瑞士私人银行的成功要素,显然其中有很多条件都是目前的中国所不具备的,比如说政治中立,客户保密制度,低税收体制,货币的自由兑换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的

银行业声誉等,而这些都是开展离岸私人银行业务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客观的说,我国银行

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暂时尚不具备开展离岸私人银行业务所必须的一些基本条件。

四、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

由于我国市场的特殊性,全套照搬目前西方的服务模式、业务种类和组织架构是不可行的,发展西方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在短期内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采取措施,逐步提供西方成熟的“个人银行服务”。

(一)增强产品创新

由于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比较晚,在产品创新方面也应该循序渐进。首先应该完善各种产品体系,包括:优化普通银行产品服务、完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专业化高端产品、咨询顾问服务等。

(二)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

首先,是建立市场营销新机制。银行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在今后的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必须争取相当的富裕私人客户群,而为获得这组客户群,就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主动的市场营销新机制,并配套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

其次,是建立金融产品信息反馈体系和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体系.由于现代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因此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应适应发展,从以产品管理为主转向以客户管理为主,从无差异服务转变为差异化服务。

(三)加快培养和引进私人银行业务专业人才

目前国际私人银行业务中的许多产品都涉及相关的专业人才,如证券人才、会计师人才等。对我国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业队伍,积极引入和完善国际个人理财规划师(CFP)资格认证制度,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我国金融机构如何保证私人银行业务私密性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加强风险控制

2004年9月,花旗银行因涉嫌从事洗钱等多项违法业务被日本金融厅勒令关闭其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2004年10月,花旗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在韩国也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调查。因此,面对未来中国私人银行的迅猛发展,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依法规范私人银行业务,严格控制经营风险。

(五)加强混业合作,拓展金融产品

在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必须努力加强与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服务的范围,提升服务的层次。商业银行应按照营销管理的思想,以差别服务为特色,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为依托,由银行专家型人才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种个人金融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组合和创新,开发出能够满足中高层个人客户增值、保值资产及安全、方便投资需求的个人综合金融产品,努力为客户提供综合化、全能化、个性化的私人银行服务。

(六)多形式全方位进行产品销售

在银行的各种业务中,由于私人银行私密性、个性化的特点,其对营销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可以说,如果没有卓有成效的营销,发展私人银行只能是纸上谈兵。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私人银行的产品大多是新产品,被人们所接受更要建立在营销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杜芹平,张洪营.商业银行服务营销[M].上海:上海财经人学出版社,2005.

[2]任丁秋.私人银行业与资产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连建辉.走近私人银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王金龙.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龚明华.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

[6]丁秋.私人银行业与资产管理—瑞士的范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邢天才.中外资本市场比较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小詹姆斯,法雷尔,沃尔特.雷哈特.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M].北京:机械业出版,2004.

[9]JaneE.Hughes,scotB.MacDonald.国际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