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业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0:03:38

私人银行业务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1

关键词:新时期;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在国民经济稳步提升的同时,居民个人财富的增加导致拥有金融财富新人群出现。私人银行业务主要围绕这类人群的财富管理工作展开,主要内容就是为此类高端客户提供私人财富管理方案,涵盖资产配置、财富动态管理等服务。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处在初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善。

一、新时期限制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1.金融服务与消费理念缺乏正确认识。在逐渐扭转的社会新财富格局下,对改变人们对私人银行业务观念上存在些许困难。“私人银行”作为新生物在互联网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受传统“仇富”心理影响,矛盾直指私人银行的服务对象:富裕人群。实际上,若广大群众能正确认识和理解金融服务的特性,便不难用理性眼光看待私人银行。银行业务主要来源是客户,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客户服务。通过为客户提供符合客户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以此带动客户消费,促使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提高银行收益。在此之上,银行为相对高端用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私人银行业务,实际上是对客户需求的细分,提高客户金融分层服务水平,在本质上是抱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需要加以支持和鼓励[1]。2.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不够清晰。传统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是通过扩大规模、吸收存款、推销信贷为主要业务核心;把利差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这种统一、单调的业务发展手段适应了当时比较稳定和竞争力低下的市场形势,但在新时期的逼迫下,不得不进行转变。为了及时改善银行业务发展模式,重点必须放在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在中国推行放宽利率、汇率管制政策的有利条件下,个人银行业务前景一片光明,将有广阔的上升空间提高经济效益。但我国大部分银行还在秉承“产品为中心”的业务发展理念,在研发新产品时常常出现不考虑质量与成本甚至不考虑市场的现象。一是满足不了客户需求,二是导致产品重叠。各个银行在发展私人业务时,推出产品不相尽同,没有形成对比优势,从而导致没有市场竞争力,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模糊不清,没有具体实施道路可寻。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需要提高。私人银行是我国新兴产物之一,是综合了知识与技术含量的行业,是毫无疑问的高新技术产业。其服务对象不是普通人群,而是财富丰厚的高端人群。私人银行业务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银行、证券、期货、外汇市场等,还需要拥有税务、保险等专业知识。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有广阔的知识面,超强的业务能力、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从业经验与管理经验,敢于面对压力,勇于挑战困难。这种人才配备不单单应用于领导层,包括一线员工都需要拥有相关能力。而目前我国这种综合性人才十分稀缺,不能满足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队伍,需要加强培训工作。

二、新时期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具体策略

1.转变发展观念。要想为高端客户提供高端服务,服务观念的加强与服务文化的塑造成为首要工作。私人银行服务具有高端性和全面性,打造新时期最先进的服务观念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客户经理要积极主动与客户深入沟通,推倒把产品为核心的传统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商业银行要根据客户特点为客户定制专属服务方案,抛弃传统产品推广方式,实现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与人性化服务的有效结合。在转变经营发展观念的同时,更要加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要性的认知,改变重视批发轻视零售,重视销售轻视服务等落后观念,把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重点工作,无论是在用人方面还是资金投入方面都要给予全力支持。此外,还要注重梳理私人业务流程,使其具有科学合理性,划定服务范围,将分散的业务和分离的部门进行有效结合,建立专业部室,编制完善的管理和联动机制,保障私人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2.明确市场发展模式。因为我国居民消费习惯不同、所在地域特点不同,所以商业银行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开展市场调研活动,找到合适的市场方向,结合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与规划。第一,要明确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包括联动营销的财富顾问模式,买断独立营销的客户经理模式,不直接进行营销的机关管理模式,每种模式各有利弊,需要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第二,要根据不同客户制定不同方案,提高高端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根据客户年龄阶段、职业、文化层次、家庭情况等,将客户进行客群细分,针对不同客群和客户个体,提供不同的服务模式。第三,在私人银行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时,应尽可能的减少业务风险,选择在沿海发达城市等财富人群集中,客群整体接受能力较强的地区,有针对性的进行私人财富管理、私人客户经理等业务的试点工作,并且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找准时机扩大推广规模[2]。3.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对人才要求比较高,因为私人银行产业有些知识在书本中无法获得,只有通过不断尝试总结经验才能得到,所以要想成功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打造一支具有综合实力的专业性团队显得尤其重要。在目前相关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我国银行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甚至可以聘用国外相关专业管理人士,学习国外的新技术与管理模式,从而加快私人银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银行要有选择的储备具有相关金融知识,销售技巧、沟通技巧的人才,对人才加以大力深造,设置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等措施,打通人员晋升通道,培养出一批兼具管理能力、市场触觉能力、客户开发能力的中国本土“私人银行家”。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银行进入全面开放新时代,私人银行的出现是必然产物,转变发展观念、认清市场发展模式、培养专业人才成为新时期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工作,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快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促进银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涵睿.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创新发展及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2017(10):71-72.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2

关键词:私人银行;客户挖掘;产品多元化;信息技术

近年来,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国民财富的积累,同时涌现出许多财力雄厚的群体,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产品配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净值客户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私密性、家族管理式的资产管理服务,于是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推动轻型化转型、转变对存贷业务路径依赖的有效方法[1]。中国银行作为国内最早开设私人银行业务的国有银行,在客户体量、客户资产、产品类型、管理服务等方面都走在业界前列,对其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进行研究和改革建议有一定意义。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私人银行业务源于16世纪的欧美国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2007年3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设立了私人银行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由此正式起步。私人银行业务是金融机构以高净值客户为对象展开的专业性资产管理服务,我国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开展该项业务。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规定,私人银行服务主要有五个类型:资产配置服务、财富传承与保障服务、跨境金融服务、法律和税务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2]。(一)具有大量潜在客户,私行需求潜力大。从贝恩公司与招商银行联合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获悉,2018年和2019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情况如下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的规模较为可观,高净值人群的人均可投资资产远远超过国内私行客户的门槛标准。2018年到2019年间,增长率较为平缓,即便如此,现有的财富规模已经给私行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伴随着财富的增长和资本的洗礼,财富的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更加受到重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私行业务更是2007年才开始陆续发展起来,很多高净值客户选择了将资产委托海外的私人银行进行打理,他们拥有更丰富的产品和经验。而近年来国际市场动荡不安,国内的资本市场却在不断地提升开放程度,高净值资产的客户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国内财富管理机构,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借此机会,我国的商业银行应积极挖掘这些潜在的高端客户,提升私行管理服务水平,争取赢得更好的效益。(二)客户需求挖掘不足,私行水平待提高。在社会整体财富规模上升的情况下私行业务的需求却不旺盛,商业银行对客户需求的挖掘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筛选客户的方式主要以资产量为主,以此选择出来的高净值客户划入私行潜在客户名单,再统一对这批客户进行产品的宣传。这种传统的筛选、营销客户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在对客户的需求挖掘中,除了资产规模外,还有投资需求的差异,比如中老年客户偏重于资产保值,而年轻客户更富有挑战性,风险偏好更强。还有客户服务偏好等的不同。因此,商业银行在客户分类上应该更加细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行业、企业发展阶段等高净值客户都应该有针对性的定制服务,而不是传统的一刀切营销。(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层次较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资管新规后产品不再刚性兑付,更真实反映市场投资变化的情况,对于私行级客户的产品设计来说具有更大的风险性,这就对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有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同时,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在资产配置上受到较大的束缚,保险、证券等产品只能与找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较为被动。由于经验不足,产品的创新性也不够,这使得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产品严重同质化。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更多的私行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选择海内外金融机构提供私行服务,较之于国内商业银行的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私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竞争力。

二、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的优劣势

2007年中国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3],在2020中国私人银行大奖中获得了“最佳国有银行”“最佳全球合作网络”两项荣誉,这是对其业务发展水平的肯定。它的私人银行准入门槛是金融资产在600万以上。截至目前,中行的私人银行遍布5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个城市,海外分支机构578家。纵观中行十几年来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情况,有其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些许不足需要改进:(一)优势。1.网点覆盖面广,潜在客户资源丰富。通过中国银行2019年年报的数据可知,到2019年底为止,中行国内设立的中银理财中心有8215家,财富管理中心1107家,私人银行46家,私人银行客户的资产规模达到了1.6万亿元。遍布的服务机构有助于客户基数的积累,扩大贵宾理财客户群体。同时,作为我国主要的外汇交易的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较为广布且发展成熟,拥有良好的口碑。国内外网点覆盖面广,积累了较多的客户基础,为中国银行挖掘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了较好的客群。2.产品结构多元化,服务渠道多样。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通过“1+1+1”模式,开展个性化的管家服务。通过定制客户需求的中银理财产品,结合其他金融机构保险、证券等服务提供个性化资产管理设计,主要包括专属理财定制、信贷资产类、证券投资类、股权质押类和另类投资的专属产品、综合融资产品等,产品结构多元化,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的投资需求。同时,做好投资顾问角色,提供税收筹划、海外投资移民、法律事务、房地产投资等咨询服务,帮助私行客户设计专属投资方案、提供投资分析等。为了方便私行客户中行提供了远程交易服务功能,解决了私行客户平时工作繁忙无法到银行办理业务的问题。同时,在出行、医疗健康、子女教育、品质生活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为中国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增色不少。(二)劣势。1.相较于外资银行产品丰富程度不足。相较于外资银行起步很晚,在服务创新性、业务经验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加之我国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让商业银行不能同时开展保险、证券等业务。虽然中银集团中有中银保险、中银证券,但是跟银行之间是独立系统,不能由银行进行统一的综合性产品搭配,而要跟这些金融机构进行业务的配合,使得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能力受到限制,业务服务的效率也受到影响。加之我国目前仍然是外汇管制的国家,配置海外产品的范围有限。而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发展了百年,储备了丰厚的专业人才,服务体系完善,经营和交易限制较少,产品较为丰富,这是目前所有的中资银行都难以达到的水平。2.相较于股份制银行灵活性不足。近年来股份制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比如招商银行,从其2019年的年报中可知,其私人银行客户已达8.17万户,总资产2.23万亿,已然超过了中国银行2019年的私行客户资产量,是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观其原因,招商银行的零售金融是业内翘楚,创新性强、运作成熟的零售业务是私行业务快速发展的一大助力。反观中国银行,经营上仍有比较重的行政痕迹,定制类产品的审批流程需层层上报,效率较低。再者,信息技术更新较慢,在上门服务上仍然需要配置电脑、刷卡机等传统的移动终端,而股份制银行早已实现二维码、平板电脑等便捷式服务。目前网上银行个人入口只设有个人网银和贵宾网银,没有私人银行的专门通道,没有给予高净值客户独有的尊享服务体验。因此,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其业务灵活性有待提高。

三、中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路径

(一)深耕客户需求分类,定制个性化服务。依托大数据做好客户细分,做好个性化服务。比如,中老年客户其事业相对稳定,财富积累到达一定高度,更注重的是家族财富的传承,应围绕家族核心目标进行服务打造;年轻客户,事业正在起步发展阶段,财富积淀初期,有更大的风险承受能力,于是在产品的配置是上可以综合信托、股权投资、REITS等资产证券化服务。同时,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富有创造力,热衷于通过互联网来自主决策,这就需要中行强化信息化技术,提升线上平台的功能;女性群体,可以倾向于子女出国留学、婚姻资产保全、养生美容、艺术品鉴赏等品质服务。总之,中行应该在挖掘客户需求上更加细致、精准,才会更具吸引力。(二)结合自身禀赋寻求差异化定位。中行的外汇业务在我国是居于首位的,发展时间长、海外网点多、经验丰富。中行要抓住这一优势,在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环境下,开辟出一条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依托外汇业务的优势在加强原有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海外投资产品,寻求同海外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合作。除了投资方面,还有海外留学、海外移民等家庭发展需求,比如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海外包机回国服务等。把外汇相关业务拓展的更为全面,让私行客户感受到其他行没有的便捷海外服务,通过差异化的定位提升竞争力。(三)强化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数字化产品服务。中行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相较于一些股份制银行有待提高。运用数字化工具搭建私行专属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高端的服务。一来,可以让私行客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就能自主完成线上产品的选择和定制,节约时间和营销成本。二来,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分析私行客户的风险偏好、投资偏好等,能够资产配置上更好的与客户需求进行匹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运用,私行客户投资金额巨大,而且更注重私密性,在风险控制上更应严谨。(四)优化私人银行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需要更加专业客户经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一是需要扎实的金融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要求考取CFA、CPA等专业证书;二是要有较长的从业经验,最好是有海外从业经验或者提供海外业务培训机会;三是要有加强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交流技巧、商务礼仪规范、品酒品茶、艺术鉴赏等高端社交能力,才能与客户较好地进行沟通。除了银行内部选拔之外,也可以对外招聘有私行服务经验的人才。人才水平的提高,才能带来整个中行私行服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戴祁临.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9(16):44-45.

[2]周琰.私人银行业务助推零售转型———基于商业银行视角[J].发展研究,2019(07):26-34.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问题;完善策略

私人商业银行业务是为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富裕人群提供的个性化、针对化的金融服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私人商业银行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拥有了更多支持者和使用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达到了中外银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高度。但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起步较晚,和国外先进私人银行业务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加上人们财富管理理念的落后、社会金融管制的束缚、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等,我国私人商业银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规范和促进我国当下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研究。

一、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述

1.内涵。私人银行是商业银行下属的一个业务分支机构,主要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社会高净值人士。在现阶段,私人商业银行是众多银行业务中的最高级金融服务银行,是专门为富人进行一对一服务的银行。2.特点。第一,以高净值资产群体为基本服务对象。私人银行主要是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在开展私人银行服务的时候需要对客户的可投资资产进行审核,在审核成功之后客户才能开通私人银行。第二,以财富管理为基本发展关键。私人银行发展的主要业务是财富管理,具体是以私人银行客户为中心,通过专业团队来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理财顾问等综合性服务。第三,投资回报率高。私人银行业务盈利主要体现在手续费收入和管理费收入,在其不断发展中还出现了佣金收入这一形式,具有中间业务成本低、利润高的特点。

二、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1.客户和服务机构数量增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私人银行占据了商业银行发展的大部分,各个私人银行调动一切可能性抓高净值客户群,私人银行发展业务规模和客户人群不断扩大。私人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利益,因而,在新时期,各个商业银行也开始建立私人银行服务网店和各个理财中心,同时,完善私人银行发展设施。2.业务发展速度趋于稳定,股份制银行降速幅度大。虽然各个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准入门槛不同、统计口径不同,但是一样的是我国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开始选择私人银行进行理财。但是伴随我国经济增长步伐减慢,高净值客户数量增长也趋于稳定,私人银行资产规模减慢,私人银行业务增长速度降低。3.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占据发展主导。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重点控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管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发展规模成为股份制银行的1.8倍,可见,国有银行是人们选择私人银行的主要方向。但是从实际发展速度来看,股份制银行的资产管理增长速度比国有银行快。

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认识不够、客户基础薄弱。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和国外私人银行相比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一些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等认识还存在偏差,不了解私人银行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范畴、内容、性质等,片面的认为私人银行是个人办的银行。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的错误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私人商业银行的发展。受传统金钱观念的影响,富裕人士十分重视个人财产的私密性,不喜欢外露自己的财富,由于他们对金钱的过度保护,即希望自己亲自打理金钱,不希望他人干预自己的理财,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思想本质上没有接受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另外,私人商业银行发展对营业网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除了国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之外,私人银行的机构网点数量较少、发展规模有待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发展。2.私人银行服务产品形式单一、服务缺乏创新。私人银行金融业务发展需要考虑不同阶层客户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的、丰富的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但是从我国私人银行经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私人银行发展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私人银行金融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缺乏创新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私人银行发展。同时,私人银行产品服务缺乏创新,局限在信托、基金、保险代销、个人理财升级等方面,这些私人金融服务内容缺乏自身特色,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富裕人士的需求。3.私人银行基础管理发展落后。私人银行发展信息技术薄弱。私人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技术这一因素,借助技术打造私人银行服务系统,对不同客户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私人银行营销管理、私人银行统计分析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一些私人银行发展没有打造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不利于实现私人银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4.私人银行联动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能够进一步实现金融服务产品的升级,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但是从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私人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科学的联动机制,金融服务综合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私人银行没有实现一站式发展服务。5.私人银行监管制度不健全。私人银行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发展模式,在发展的过程的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的规定。私人银行保函投资、融资、保险、咨询等方面的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在缺乏法律的规定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领域拓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中资银行怎样开展投资管理、财务咨询、委托信贷理财等私人金融业务缺乏必要法律的保障,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发生了冲突。6.私人银行缺乏专业人才。私人银行发展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高层次、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专业性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需要具备全面的金融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私人银行工作人员还需要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经济制度、税收政策、法律等。但是私人银行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早,属于一种新型业务形式,专业人才认证体系也刚刚引入,私人银行发展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储备不完善,人才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为私人银行发展带来了障碍。同时,现阶段我国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大多来自商业银行的各个理财业务部门,理财观念比较落后,相关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不符合高净值客户的要求。

四、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完善策略

1.完善私人银行客户基础,确定目标客户。私人银行发展需要了解富裕人士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针对富裕人士在金融服务需求的一致性上,即注重财富保值增值、注重财富信息安全保密等,私人银行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客户基础,确定目标客户,科学细分金融市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资信优良的个人客户和会员客户进行细分,选择具有财富管理需求的富裕家庭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主要目标客户,借鉴发达国家私人银行发展建设经验,整合营销,打造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管理系统,积极研发能够满足不同富裕人士需求的私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2.创新私人银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私人银行发展经验,金融产品的研发和金融服务的实现要充分考虑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借助最新科学技术形式对传统的金融业务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具时代特点、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私人银行可以积极发展以下几种类型的金融产品:第一,“涨跌双赢”型金融产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种经济发展背景,私人银行发展需要推出一种符合时代变化特点的“涨跌双赢”型金融产品,从而满足偏好金融投资中等风险或者期望较高汇报的富裕人士。第二,股指期货类理财产品。股指期货业务的开展使得很多高净值投资者关注到这一金融业务形式。为此,私人银行可以积极开发股指期货类理财产品,为客户推出挂钩股指期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3.加强私人银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基于私人银行发展专业性、私密性、差异性的特点,私人银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建设需要凸显出安全性、效率性的特点。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下,私人银行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复杂,私人银行金融管理服务和全球性金融产品相挂钩,为此,私人银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建设需要得到更强大网络系统的支持。为此,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私人银行发展需要加快打造和完善私人银行系统平台,增金融服务的隐私性、方便性、科学性。另外,私人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利用,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打造具备分析、管理、协同、沟通等能力的私人银行业务IT应用,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不断挖掘更多潜在的客户。4.加强私人银行专业协同联动机制的建设。私人银行的发展需要加强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专业联动,在各部门的联动配合下实现对各部门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加强金融服务资源的整合,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改变当下私人银行金融服务产品类型、内容、种类单一的问题。在新时期,私人银行专业协同联动机制的建立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私人银行金融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联动,打造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主要目的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出私人银行在融资方面的优势。第二,加强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机构业务、投资业务等协同联动发展,从而实现项目拓展发展和私人银行资产配置的共赢。第三,加强私人银行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的协同联动发展,比如加强私人银行和国外银行开展国际结算、贵金属、油期货等,通过私人银行和其他企业投资的融合不断提升客户对私人银行发展的满意度。5.加强对私人银行发展风险的监控管理。私人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以下三种风险的关注,包括:因为私人银行业务不精通、不规范出现的操作风险;因为不了解客户需求、盲目争夺客户出现的客户违约信用风险;因为缺乏经验出现的私人银行产品研发设计风险。面对这些问题,私人银行发展需要加快建立一个风险监控环境,制定一套识别、评估、监控、度量、报告等操作完成的风险管控流程,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负责风险管控工作,制定专业的预防机制,有效防御金融发展风险的发生。另外,为私人银行发展初期阶段为了能够防止出现洗钱、产品违规、任命人员不当等操作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声誉风险,相关人员还需要制定一个防范声誉风险的准则,在准则中指出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设立严谨的金融操作程序。6.完善私人银行人才结构。第一,私人银行发展要积极聘请经验丰富和人脉广泛的专家。高端金融用户在金融理财投资的时候依赖专家的判断和分析,他们希望能够从专家那里得到合理的建立,从而节省自己的金融理财、投资时间。为此,私人银行发展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可能聘请专业的、经验丰富、人脉广泛的专家,在专家的分析指导下为私人银行发展吸纳更多的客户。第二,积极发展私人银行金融顾问。私人银行从业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公司治理、证券交易、资本市场运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在金融管理和理财投资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税收、法律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为此,私人银行发展需要加强对内部人才的培养,从内部选拔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顾问队伍。第三,私人银行要积极发展善于维护客户关系的经理。私人银行从业人员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是一个全才,即能够广泛的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和高端客户交流沟通的时候充分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打造和谐的管理,从而为高端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在阐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对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问题对应的私人商业银行发展对策。私人商业银行发展起步较晚,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发展缺乏经验,竞争力不足,在一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私人银行发展,需要相关人员从完善私人银行客户基础,确定目标客户、创新私人银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强私人银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加强私人银行专业协同联动机制的建设、加强对私人银行发展风险的监控管理、完善私人银行人才结构等方面思考促进私人银行长远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莹莹.合肥市某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安徽大学,2016.

[2]陈潜.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探究[D].安徽大学,2016.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4

(一)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外资银行凭借多年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丰富经验,面对我国潜力巨大的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展开了凌厉的攻势:2005年9月2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成为中国银监会首批批准的境外私人银行国内代表处。随后,花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也都高调推出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

(二)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始起步

各中资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高端客户对于自身经营利润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面对外资银行的咄咄攻势开始了反击,从2007年开始在贵宾理财业务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私人银行业务。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信誉度,外资银行更受金字塔顶端的青睐。然而,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竞争格局。由于投资理财亏损等问题,现在外资银行的客户纷纷往中资银行转移。除了中国客户,甚至一批外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选择跳槽到国内银行。

二、客户回流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使外资银行的信誉遭到挑战,中资银行的信用优势凸显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蜚声国际的金融机构宣布破产,这使国内客户在对外资银行美誉度不断下降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对本土银行的信任度。更多投资者考虑将财产留在境内,选择大银行和稳健的产品。毕竟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中国,中资银行尤其是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几乎形成垄断地位,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联系,相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外资银行,中资银行更有保障。

(二)外资银行的产品优势下降

在中国,由于政策、体制等因素,金融产品数量和种类有限,整体上缺乏个性化、量身订做的专属产品,而且外资私人银行擅长的许多投资领域尚未开放或完全开放,如黄金钻石投资、艺术品投资等,导致外资银行的产品优势得不到发挥。

而且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时候,没有按照私人银行最本质的发展逻辑,太注重销售产品,却没有为客户平衡地配置资产。不仅如此,外资银行与投资银行结合得太紧密了,由于投资银行的目的就是销售产品,这种作风无疑会影响到私人银行的运作,也埋下了风险隐患。外资银行这次出问题并不是在产品上,而是把错误的产品销售给错误的对象,导致客户损失,信誉受冲击。

(三)中资私人银行拥有雄厚的客户基础

雄厚的客户基础无疑是本土银行最大优势。在当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银行之间争夺客户的筹码,往往不是基于产品是否丰富,服务是否更具竞争力,更多的是基于客户与银行之间良好的信用关系。在这方面,本土的私人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土银行有比较丰富的高级客户资源,也更为熟悉国内市场和客户的特性,并且与客户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客户关系。

金融危机固然是中资银行发展的机遇,但是这个机会能持续多久引人深思。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综合各项宏观因素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影响,预计2009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在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然蕴含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可观的增长潜力但受限于人才、产品以及法律等因素,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还刚刚起步,硬件是建立得相对比较豪华的银行中心。银行中心里面,有桥牌室、室,甚至有红酒屋、雪茄吧,但提供的服务于贵宾理财区别不大。员工没有足够的培训,服务水平和咨询水平还不是很高。从服务内容上来看也是以产品销售为核心,投资咨询类服务还是停留在顾问阶段,仅仅是服务理财的升级版。像遗产的筹划、信托、艺术品、奢侈品投资类的顾问还没有提供。产品方面基本没有差异,同质化比较严重,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金融危机过后,外资行的汹汹来势依然不可阻挡,中资行应抓住当下的良机,扬长避短,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抢滩中国的巨大财富市场。

【摘要】私人银行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一直是国内银行的“老师”,但现在双方竞争格局已经转变。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私人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正在出现微妙的变动。随着外资银行纷纷陷入危机,高净值人群(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对外资银行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其中部分人撤资或正考虑撤资转回中资银行。本文从客户回流这个现象的原因切入,探讨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私人银行金融危机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怡静.从国际私人银行发展的最新趋势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华北金融,2009,(1).

[2]彭博.对发展我国私人银行的若干思考.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5

关于私人银行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各权威机构的表述如下:美国众议院有关法律规定,私人银行是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接受存款、贷款、个人信托、遗嘱处理、资金转移、开立转付账户、在外国银行开立账户以及其他不向一般公众普遍提供的金融服务。

在Wikipedia百科全书中,私人银行一方面是指银行向高端客户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是指向上述客户提供支票、储蓄、贷款等业务的机构。“私人银行”中的“私人”,主要是指通过资产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人的税负。离岸银行账户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私人”还暗含着私人股权,一种社会公众难以在股票市场上买到的公司股份,私人银行客户经常会获得这种机会,以及特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购买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为高净资产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服务。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客户需求,由专家团队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的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

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财富管理,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实际上属于混业经营,它涵盖的领域不仅包括传统零售银行的个人信用、按揭等业务,更提供包括衍生理财产品、离岸基金、保险规划、税务筹划、财产信托,甚至包括客户的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诸多产品和服务。

二、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1.为商业银行改革及经营转型服务

首先,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角度看,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内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市场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私人银行业务因其服务于高净资产客户,因而能获取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高额回报。

其次,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业务模式的重要途径。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大多是重视批发业务而轻视零售业务,有些银行的收益几乎完全依赖公司客户。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和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已经减弱,分业经营又使一部分本来由银行直接经营的资产从银行分离了出去,所有这些都使得银行经营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业务拓展举步维艰。私人银行业务利润稳定、风险性小,是商业银行增收的一个较佳的新渠道。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改变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赢利模式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现实战略选择,是现代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和拓展中间业务的基础和平台。

2.应对外资私人银行的冲击

为应对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领域的冲击,中国的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为实现统筹和整合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目标。根据2006年12月1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规定,即日起,将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在承诺和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外国商业银行将正式成为中国银行业市场中的一员,全面参与境内银行业的本外币业务。面对中国拥有巨大潜力的理财市场,外资银行欲抢占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几家国际性大银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中,均前所未有地提高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比重。根据银监会公布的2007年报,截至2007年底,银监会批准2l家外资银行将境内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银行,其中17家完成了改制开业,4家正进行改制筹建。2008年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网点扩张速度持续加强。例如,汇丰银行2007年在14个城市设有35个网点,目前这一数字已经扩展到超过17个城市的60多个网点。其他外资银行的扩张也不逊色,东亚银行近期连续获准合肥、天津、乌鲁木齐等几家分行,花旗则获准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增开网点。实际上,外资银行正掀起一场在国内“跑马圈地”建设网点的高潮。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全面进入银行业市场。中资银行原先垄断的高端客户服务市场和财富管理等领域将面临外资银行的激烈争夺。毫无疑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将会集中于高端客户领域。外资银行开拓在华业务时,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发达地区的重点客户上,其中包括富裕的尖端客户。因此,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尽快拓展个人金融业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就很有可能面临失去这些客户的危险。

(二)中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可行性

1.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发展空间巨大

私人银行业务是为富裕阶层服务的,因此一定数量富裕人士的存在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先决条件,它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客户源。私人银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在中国,富有人群即高端客户群体每年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增长,国内财富保有量庞大。2008年6月24日,凯捷与美林证券联合《2008年全球财富报告》[2],指出2007年世界高净值财富个人(HNWIs)的资产在新兴经济体的市场资本值增长驱动下增加了9.4%,达40.7万亿美元。2007年世界高净值财富人数增加了6%,达到1010万,超高资产净值人数增加了8.8%,并且世界高净值财富人均持有资产值有史以来首次超过400万美元。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口增长速度为20.3%,居世界第二位,是其市场资本值增长291%和实际GDP增长11.4%的结果。预计到2012年,高净值个人(除去其主要住宅,拥有净资产至少达100万美元的人)将拥有59.1万亿美元的全球资产,平均一年增长7.7%。中国拥有可支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41.5万,是世界上最大的绝对数量。

2009年3月30日招商银行和全球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联合《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3],报告称,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约30万人,超过1亿元人民币资产的接近1万人,15%的千万富翁来自广东省。就私人财富规模而言,2008年千万富翁共持有达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这相当于中国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万亿元的29%。报告预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千万富翁人群将达到32万人,增长6%;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同比增长7%。报告的结果显示,这些高资产人群投资态度以保守或中等风险为主(约占受访人群的80%),股票、现金储蓄以及房地产是该人群最为青睐的投资工具,不过有近20%的人主要靠专业建议进行理财,同时有超过50%的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和经验但是仍然需要专业投资建议。2.受危机影响较小,但投资理念日趋成熟

在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高资产人群对市场的风险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考虑,45%~55%左右的中低风险投资者表示会更趋于保守,纷纷转投低风险性、高流动性的投资,甚至撤资变现。近八成高资产人群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表示会进一步将投资组合调整得更加多元化。

高净值客户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高净值客户,尤其是家族企业主,更加关注财富的保值增值。他们不仅需要资产管理服务、投资管理服务和家庭资产的传承,同时也需要高品质的生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对国内的商业银行来说,由于与客户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已经有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最好机会。这些客户关心的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理财业务,更关注综合的金融服务,所以银行就应该是他们的财富管家、世代传承可信赖的知情人。于是本着“业务专业、着眼长远和为客户着想”三大基本客户要求,私人银行不仅要有提供国内、国际高端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而且要具备对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研判能力财富的积累使金融服务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以往简单地通过银行储蓄存款获得利息并保障安全,已经发展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3.金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很快,尤其是这两年,随着股票市场的火爆,资本市场更是发展迅猛,有大批产品推向市场,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已经有了股票、基金、QFII、QDII、权证、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分离债、商品期货等和新近推出的股票指数期货。除了产品的不断丰富外,分层次的市场也在建设中,股票市场除了主板市场外,还有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票据、债券、股票、基金、外汇和黄金等,基本涵盖了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这些都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所必需的产品和交易市场。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监管

2007年,因三家中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相继成立私人银行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而被银行业称为中国“私人银行元年”。今年,国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陆续开展了这一业务。可见,私人银行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又一个重点。与业界的趋之若鹜相比,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出台专门的监管法规。那么,私人银行业务这一金融创新有哪些特点,其面临的风险有哪些,出现这些风险的原因是什么,现有的针对理财业务的监管制度是否适用于私人银行业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完善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促进业务的稳健发展。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私人银行(privatebanking)的发展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它通过客户经理向拥有高额净资产的私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高质量、专业化金融及相关服务获取收入。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客户的特殊性。其目标客户群不是一般大众客户,而是高额净资产客户(HNWIs);二是服务多元化、个性化。私人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三是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易导致利益冲突。由于银行无法完全掌握客户的准确信息和客户无法了解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信息,存在较高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利益冲突问题的产生;四是服务期限长、私密性高;五是账户复杂、交易金额巨大。私人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不是同一个范畴,私人银行业务更为广泛,包括投资、融资、保险、咨询顾问等多项业务在内,跨多部门、多业务领域;而理财是纵向的,理财服务只是私人银行业务的一小部分内容,所以不能将私人银行业务规范划归到理财业务框架之中。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的特点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与理财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特点表现为:一是面临的风险多。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范围远远丰富于理财业务,因此其面临风险更多。二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大。私人银行业务更复杂,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事件和风险点,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但作为一项新兴业务,银行相应的内控管理较弱,因此更容易引发风险。三是风险复杂,有较强的关联性。私人银行业务集多种风险于一体,各种风险的抵补或交叉关系更为复杂,更容易相互传染、转化。四是风险计量难度大。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是针对极少数的客户,面临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许多新型风险,传统的计量方法较难预测和计算。五是从风险分类来看,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是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最大风险。

私人银行业务由于其组织形式和业务特点,导致了其风险生成有如下特殊的原因:一是私人银行业务与利益冲突。私人银行的存在和发展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改善了市场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但私人银行的中介地位决定其难以规避利益冲突,由于私人银行获得信息的机会和能力远胜于客户,客户不得不依赖私人银行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当一项交易为客户服务而可以有两种解决方式时,私人银行可能会选择从自己的利益角度看更为有利的方式,进而引发“利益冲突”。“回扣”是利益冲突的典型表现形式。私人银行可能会选择给予自己回扣多的产品与服务推荐给客户。私人银行给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时,利益主体也随之多元化,利益冲突就更为激烈。二是私人银行业务与合谋行为。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合谋主要是指私人银行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客户从事“洗钱”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社会福利。

三、我国现有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私人银行业务实施的监管主要是依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进行的。尽管他们都是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手段、指标设定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性,但对私人银行来讲,它毕竟与理财业务有不同的业务特点,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对它的监管还应考虑其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否则监管就极可能出现低效率的情况。具体来说,私人银行业务在风险监管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没有针对私人银行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暂时采用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这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理财业务只是私人银行业务的一小部分,因而不能将私人银行业务划归到理财业务框架之中。二是上述的管理规定与办法,或主要针对某一种产品,或主要针对某一种风险,而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产品多元化且具有复杂风险的业务,这些规章制度不能替代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

(二)监管主体多元化,重复监管与监管真空并存。从监管部门来看,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进行监管。但从整个业务范围看,涉及的部门更多。如,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反洗钱,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外汇,证监会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等。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须与不同监管部门沟通,得到不同部门的许可,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管职能的重复与真空,造成商业银行的被监管成本提高或是逃避监管。因此,私人银行这一金融创新实际上对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三)缺乏风险监管,监管能力和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对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客户构成、产品定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对风险性监管和规范性监管涉及不多,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来抑制利益冲突与共谋行为引发的风险。从风险监管角度分析,这样的监管措施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一旦私人银行业务出现经营风险,监管部门只能被动地事后处理,这影响了私人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四)与国际监管标准还没有接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私人银行业务已从传统的自律型监管向政府型监管方向转化,各国监管机构出于保护消费者、控制业务风险的角度提高了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要求。如,欧盟2007年11月1日开始生效的“金融工具市场法规”,几乎涉及到私人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国内目前较为宽松的监管要求易使中国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洼地”,对业务发展迅速、业务范围相对复杂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难以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四、改进私人银行业务监管的建议

(一)制定私人银行监管条例,加强协同监管。监管的宗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内。银监会应尽快制订私人银行业务监管条例,在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信息披露、监管流程等方面参考国外立法做出相应规定,使金融监管有法可依。同时,应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助监管和补充监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提供监管对象的活动情况和通报监管要求的变化与考虑。

(二)加强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准入监管。监管当局应通过一系列定性和量化指标,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监管。其中,最重要的市场准入标准有三方面:一是银行的准入标准。由于银行经营私人银行业务后其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加大了,因此可考虑对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提出资本充足率要求、合规记录要求、经营范围要求等,以保证银行的安全与稳健经营。二是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制订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高层管理人员、客户关系经理的任职资格提出严格要求,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三是客户的准入标准。监管当局应规定私人银行客户的最低个人净资产要求,并要求商业银行实施“认识你的顾客”(KYC)的测试。

(三)强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并举。私人银行最大的责任是充分的信息披露、确保交易的公正及良好的风险控制。监管当局的监管不能有效替代私人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与合规职能,监管当局应对私人银行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服务提供方的行为,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促使服务提供商高度重视业务流程,严密监控主要的风险集中及其传递,保护消费者利益。

(四)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目前,银监会正积极推进与国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与英美等国的监管机构达成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建立监管高层的互访和磋商机制,实行跨境联合现场检查。同时,还应努力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促进监管制度国际化,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新规则的形成与发展,以适应金融监管新形势的需要。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7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理念、营销战略、科技支撑、业务创新、人员素质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对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部分商业银行仍忽视私人银行业务,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理论上没有做好大力开拓个人金融领域的充分准备,缺乏科学的长远的业务发展规划,措施不完备,工作中盲目性较大,影响了产品的推广及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二,私人银行业务品种单一、规模有限、结构不合理。一是品种单一,缺乏广度和深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仅仅是以储蓄、基金、保险、银行理财等的产品形式,与发达国家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二是规模有限,绝对规模小。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此外,其他私人银行业务指标如代收付业务结算量、个人消费信贷总量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营销体系不健全,售后服务不到位。目前仍有商业银行对营销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设置专门的金融产品营销部门与金融产品宣传机构,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和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此外,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相关的业务宣传、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后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许多居民个人对个人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服务。

第四,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电子业务开发进程慢。我国的ATM、多功能自助终端的功能开发缓慢,ATM机客户使用较多的功能为取款业务、转账业务使用较少,多功能自助终端功能集中于缴费业务,没有开发与多功能借记卡配套业务(理财业务、定期存款)功能,这样形成了业务开发与自助服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相称局面。

第五,人员素质尚需提高。私人银行业务是国内新兴的金融业务,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法律、懂财务、懂风险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以及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及操作技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

第六,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尚未做好。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也没有全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银行间信息无法共享,造成银行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过程中难以对借款人信用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保证贷款质量,降低信贷风险,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过程中从受理客户申请,到调查、签合同、办理公证,手续繁琐,步步谨慎,费时、费力,大大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二、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1.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首先,各家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商业银行在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时也要防止重“资产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的倾向或将私人银行业务简单地等同于居民储蓄、消费信贷等一般性个人金融业务,要注重拓展服务深度,提高服务层次,并以此增加银行自身的经营收入,提高经营效益。再次,私人银行业务涉及银行内部机构多、服务范围广、业务专业性强,因此,世界各知名银行都设立了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

2.加强市场调研,明确市场定位

根据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在资产结构、地域分布和客户群体方面的差异和特点,各家商业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制订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一是根据我国私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实际情况,找准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目标市场。二是根据沿海发达地区个人收入水平较高,外资银行机构较多的特点,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若干经济金融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开展私人资产管理、私人客户经理制等业务的试点,突出重点地区,而不必一开始就大规模铺开。三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顾客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3.加大科技投入,实现资源配置合理

中资商业银行应抓住传统银行服务向3A式银行转型的机遇,加大科技投入,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尽快构建起高起点、符合国情的个人金融业务技术平台。中资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尽快实现以银行卡为载体,依托ATM、多功能自助终端等设备,实现储蓄业务、理财业务(如基金业务等)、缴费业务、汇款业务等非现金业务的自助操作,银行有限柜台可以进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大额现金业务等高附加值得业务,有效实现优质资源服务优质客户以及高收益业务等。中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城市的大小建立若干独立贵宾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储蓄、信贷、理财等综合性业务的网点。中资商业银行贵宾服务中心可以理解为私人银行初级阶段,可以为积累优质客户奠定良好基础。

4.提供综合化、全能化、个性化的私人金融服务

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宗旨,也是信誉的保证,一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业务经营管理中。二要细分客户群体,提供差别化服务。银行称之为优质客户,包括三资企业员工、个体营业主、金融证券业、律师、经纪人等高收入行业的从业人员、政府中高级公务员以及演艺界知名人士、体育明星等,优质客户是同业争夺的重要目标。商业银行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方针,研究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投资理财方案,实施优质客户发展战略,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贵宾式服务,以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手段的不断丰富,吸引和留住客户。同时完善客户经理制,由客户经理直接为优质客户群提供面对面、“一站式”的全程综合服务,通过接近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捕捉市场信息,创新和推广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由于现阶段国内各银行对高端个人客户所能提供的服务相差并不大,但各银行的合作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或者是优惠政策却有很大不同,因此银行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对满足高端个人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尤为重要。银行应选择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珠宝经销商等作为合作伙伴,为高端客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增值服务、经济常识等,以满足高端客户受尊重的心理需求和旺盛的理财需求等。此外,银行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人队伍,这是实施银行业高端个人客户满意度的管理的基础。员工在与客户的交往中,不仅代表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着银行。创新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对客户经理要实行分类管理与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商业银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摘要】现如今,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中资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对策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市场资源对策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8

私人银行(privatebanking)的发展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它通过客户经理向拥有高额净资产的私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高质量、专业化金融及相关服务获取收入。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客户的特殊性。其目标客户群不是一般大众客户,而是高额净资产客户(HNWIs);二是服务多元化、个性化。私人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三是信息不对称程度高,易导致利益冲突。由于银行无法完全掌握客户的准确信息和客户无法了解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信息,存在较高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利益冲突问题的产生;四是服务期限长、私密性高;五是账户复杂、交易金额巨大。私人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不是同一个范畴,私人银行业务更为广泛,包括投资、融资、保险、咨询顾问等多项业务在内,跨多部门、多业务领域;而理财是纵向的,理财服务只是私人银行业务的一小部分内容,所以不能将私人银行业务规范划归到理财业务框架之中。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的特点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业务,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与理财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特点表现为:一是面临的风险多。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和服务范围远远丰富于理财业务,因此其面临风险更多。二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大。私人银行业务更复杂,存在更多的潜在风险事件和风险点,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但作为一项新兴业务,银行相应的内控管理较弱,因此更容易引发风险。三是风险复杂,有较强的关联性。私人银行业务集多种风险于一体,各种风险的抵补或交叉关系更为复杂,更容易相互传染、转化。四是风险计量难度大。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是针对极少数的客户,面临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许多新型风险,传统的计量方法较难预测和计算。五是从风险分类来看,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是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最大风险。

私人银行业务由于其组织形式和业务特点,导致了其风险生成有如下特殊的原因:一是私人银行业务与利益冲突。私人银行的存在和发展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改善了市场和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但私人银行的中介地位决定其难以规避利益冲突,由于私人银行获得信息的机会和能力远胜于客户,客户不得不依赖私人银行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当一项交易为客户服务而可以有两种解决方式时,私人银行可能会选择从自己的利益角度看更为有利的方式,进而引发“利益冲突”。“回扣”是利益冲突的典型表现形式。私人银行可能会选择给予自己回扣多的产品与服务推荐给客户。私人银行给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时,利益主体也随之多元化,利益冲突就更为激烈。二是私人银行业务与合谋行为。在私人银行业务中,合谋主要是指私人银行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客户从事“洗钱”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损害社会福利。

三、我国现有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私人银行业务实施的监管主要是依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进行的。尽管他们都是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手段、指标设定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性,但对私人银行来讲,它毕竟与理财业务有不同的业务特点,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对它的监管还应考虑其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否则监管就极可能出现低效率的情况。具体来说,私人银行业务在风险监管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没有针对私人银行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暂时采用理财业务的监管规定,这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理财业务只是私人银行业务的一小部分,因而不能将私人银行业务划归到理财业务框架之中。二是上述的管理规定与办法,或主要针对某一种产品,或主要针对某一种风险,而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产品多元化且具有复杂风险的业务,这些规章制度不能替代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

(二)监管主体多元化,重复监管与监管真空并存。从监管部门来看,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进行监管。但从整个业务范围看,涉及的部门更多。如,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反洗钱,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外汇,证监会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等。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须与不同监管部门沟通,得到不同部门的许可,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管职能的重复与真空,造成商业银行的被监管成本提高或是逃避监管。因此,私人银行这一金融创新实际上对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三)缺乏风险监管,监管能力和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对于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条件、客户构成、产品定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循,对风险性监管和规范性监管涉及不多,特别是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来抑制利益冲突与共谋行为引发的风险。从风险监管角度分析,这样的监管措施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一旦私人银行业务出现经营风险,监管部门只能被动地事后处理,这影响了私人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四)与国际监管标准还没有接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私人银行业务已从传统的自律型监管向政府型监管方向转化,各国监管机构出于保护消费者、控制业务风险的角度提高了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要求。如,欧盟2007年11月1日开始生效的“金融工具市场法规”,几乎涉及到私人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国内目前较为宽松的监管要求易使中国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洼地”,对业务发展迅速、业务范围相对复杂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难以真正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四、改进私人银行业务监管的建议

(一)制定私人银行监管条例,加强协同监管。监管的宗旨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金融风险,而是要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内。银监会应尽快制订私人银行业务监管条例,在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信息披露、监管流程等方面参考国外立法做出相应规定,使金融监管有法可依。同时,应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助监管和补充监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提供监管对象的活动情况和通报监管要求的变化与考虑。

(二)加强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准入监管。监管当局应通过一系列定性和量化指标,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监管。其中,最重要的市场准入标准有三方面:一是银行的准入标准。由于银行经营私人银行业务后其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加大了,因此可考虑对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提出资本充足率要求、合规记录要求、经营范围要求等,以保证银行的安全与稳健经营。二是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制订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对高层管理人员、客户关系经理的任职资格提出严格要求,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三是客户的准入标准。监管当局应规定私人银行客户的最低个人净资产要求,并要求商业银行实施“认识你的顾客”(KYC)的测试。

(三)强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并举。私人银行最大的责任是充分的信息披露、确保交易的公正及良好的风险控制。监管当局的监管不能有效替代私人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与合规职能,监管当局应对私人银行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服务提供方的行为,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促使服务提供商高度重视业务流程,严密监控主要的风险集中及其传递,保护消费者利益。

(四)加强国际监管合作,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目前,银监会正积极推进与国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与英美等国的监管机构达成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建立监管高层的互访和磋商机制,实行跨境联合现场检查。同时,还应努力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促进监管制度国际化,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新规则的形成与发展,以适应金融监管新形势的需要。

(五)加强监管人才培养和对金融消费者的知识普及。监管当局应加强对监管人才的培养和对金融消费者的知识普及,提高私人银行监管的效率。监管机构对监管人员要加强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的培训教育,增加员工对被监管机构创新产品的理解和熟悉程度,培养熟悉业务运作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监管队伍。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消费者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风险认知水平,以提高对金融机构选择能力,消费者在信息披露充分的情况下,理应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

(六)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现场检查。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现场检查,力求保证业务发展是在谨慎经营和真实管理各种风险的前提下进行。银监会应对私人银行业务实施持续跟踪监控,确保业务依法合规,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保障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9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高净值客户;问题及对策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面向高净值客户及其家庭和企业的系统财富管理业务,它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方位的一揽子金融及非金融服务。包括财富规划、资产配置、投资管理、信托、遗产规划、保险计划、收藏、拍卖、离岸金融等业务。以为客户保有财富和创造财富为目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私人银行业务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它涵盖了多个领域。

二、我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人民币,私人财富得到了迅速积累,财富管理意识也在逐步加强。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格局,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新常态”格局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根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的《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统计,2014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突破已达到112万亿元,2012年--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014年,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10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千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达32万亿人民币。中国私人财富市场持续释放着可观的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对理财投资、信托基金、财富继承、子女教育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财富管理需求。这就更进一步促进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金融管制的缺陷

(1)分业经营带来的业务限制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为满足高净值客户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客户庞大的私人财富要在多个领域进行配置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分散风险。私人银行为高净值客户进行财富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如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外汇等多个市场。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证券、银行和保险业这三个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制度,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公司等无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商业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业的产品和服务来拓宽其经营渠道,而证券和保险业也无法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来壮大其业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分业经营限制了金融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的创新,以致无法使得客户的资金在其他市场上完成财富的增值。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间进行公平的国际化竞争,尤其是面对发展较完善的国外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单一化阻碍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业务的健康发展。(2)外汇管制带来的障碍合理的资源配置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为客户有效的规避金融风险,私人银行业务利用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自由、出入自由、兑换自由就可以很好的为客户做到这一点。风险总是无处不在,系统风险存在于各个经济体之中。高风险会带来高收益,但是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私人银行为其财富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分散其投资风险。但是,我国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大大限制了对冲产品市场的发展,导致高净值客户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受限,无法有效的实现对冲和分散金融风险。而私人银行提供的多样化的高端金融服务产品也因此无法满足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

2.专业高素质人才匮乏

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缺失是国内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屏障。私人银行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多样性的行业。面对高净值客户个性化、专业化的财富规划需求,私人银行要求客户经理和理财顾问不仅要熟知国内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且还要精通外汇、法律、保险、信托等相关专业知识,甚至要求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要有所熟知。及时、准确地发掘高端客户的投资需求,是私人银行业务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并且及时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理财方案必须有赖于一群高素质专业化的私人银行业务人才。然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失是目前我国私人银行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作为客户的“理财管理师”,要了解客户的方方面面需求爱好,这就要求私人银行的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在熟知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政策的前提下,更加精通我国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运行规则,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稳定的职业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3.产品创新开发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金融业监管和外汇管制的制约,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金融服务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存在不足,产品结构及创新能力比较单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赢得重要的地位,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大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不断研发推出种类多样的投资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的多样性财富管理需求,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也得到更大提高。但是,多种监管制约造成其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投资组合缺乏吸引力,解决方案过于低效。推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之间本质上并无根本差别。研发推出独具特色和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资产管理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难题。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1.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1)严格实施金融监管始终以稳步持续发展为前提,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提升监管水平。建立完善的公司规章和内控体系,并加强执行力。实行奖惩并重的管理制度,对违法违规的操作和经营行为严惩不贷,有效地监控和杜绝灰色资金影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开展。在风险监控方面,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独立运行监管体系,不受公司内部部门的控制,有效负责监测整个流程的执行。(2)适度放宽外汇管制,发展离岸业务国家应当适度的放宽外汇管制,要保障居民海外投资的资金能够自由进出,所得财富可以迅速兑换。要加强立法来打击资本外逃,并且要慢慢收缩为为避开监管而采取的金融资产和所得的资本流出。如此一来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就有了大量的财富基础。因此适当放松外汇管制有利于发展离岸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2.培育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借鉴于国外私人银行的发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在其中担任最重要角色,人才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我国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组建一批熟悉不同金融产品、具有敏锐的金融嗅觉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高度负责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开设专项的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培训班。另一方面,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积极的引进国外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私人银行业务人才,这样可以快速提升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当为金融业营造一个优质的政策环境以及制定激励制度,依靠制度吸引激励人才。

3.加强产品创新、提供多元化服务

目前我国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加大产品研发创新是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一是要努力拓展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的渠道,通过相互合作,开发交叉性金融产品,以丰富投资产品和优化投资工具,从而为高端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二是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方针,积极研发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制定更为优化合理的投资理财方案,吸引目标客户以在私人银行市场上行成竞争力。另一方面,银行也应该审时度势,认清私人银行业务特殊的发展规律及其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尽快形成独具自身发展特色的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针对不同高净值客户的自身需要,配备专业人才专门为其设定一套专业高效的、符合客户需要的服务流程,,使私行客户得到全方面的服务。

作者:张献礼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招商银行--贝恩公司.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向大江.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私人银行业务范文篇10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一、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西方国家把银行业划分为四类,分别是大众银行、贵宾银行、私人银行和家族传承工作室。其中私人银行是面向富裕群体,为其财产提供投资与管理等服务的金融机构。私人银行的服务对象不是一般的大众客户,而是具有富裕的资产或很高收入的私人顾客,一般称其为高净资产客户,这类客户的金融资产一般在100万美元以上。像我国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四大国有银行,均要求私人银行业务最低的金融资产开户金额要达到800万元人民币以上。私人银行服务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是财富管理,除此之外还有税务咨询、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等多种金融服务,这些业务的年均收益率可达35%,远远高于其他一般形式的金融服务利润率。一般来说,私人银行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专属客户经理,每个客户经理背后都有专门的财富管理团队做相应的投资与服务。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西方国家的私人银行起步时间较早,如美国的私人银行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私人银行的成立时间较晚。近些年来,我国富裕阶层的兴起及财富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对私人银行业务潜存着巨大的需求。在此推动下,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设立了私人银行部,填补了中资银行在国内银行体系中私人银行的空白,随后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其他银行也纷纷开设了私人银行业务。目前根据12家中资私人银行公开披露的信息,其总客户数量已经超过50万人,管理的客户资产数额近8万亿元。截至到2016年底,共有22家商业银行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

三、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业经营所带来的业务限制。我国在1993年3月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即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不得相互间持有股份、参与经营,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不能经营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等其他金融业务,只能经营银行业务。这一限制使得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金融服务,投入的资金只能在单一的体系里面运行,这不仅限制了投资产品组合的开发与选择,同时也影响了客户资产的增值速度,因此客户会把金融资产从银行转出,选择其他具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方式,金融资产的流失会进一步制约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二)私人银行服务品种单一,创新不足。虽然我国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早已出现,但当前我国金融业受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制约,使得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不足,只能在银行类金融服务中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投入了不少资源进行产品的开发,但多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较为单调,且缺少创新特色,与面向大众推出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分不是很明显,并无法满足高净值人群对多元化理财的需求。而西方银行更注重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可满足客户不同的财富管理需求。可见,我国私人银行服务品种单一的局面将有碍于私人银行的发展。(三)缺乏专业人才。私人银行业务不同于一般的储蓄业务,其涉及的范围广,对从业者的资质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及其团队不仅要熟知信托、保险、基金、法律、税收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善于营销、业务能力强等综合素质。国际上如瑞银集团,其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其客户经理一般都具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同时也储备了大量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尚属新兴业务,客户经理一般都是由零售业务部的客户经理、理财经理进行转岗,专业人才的缺失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借助以下几点对策来加以解决:(一)废除分业经营管制,实施混业经营。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一方面限制了多样化金融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私人银行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历史上曾实施分业经营的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已纷纷废除了分业经营的管制,我国有必要尽早废除分业经营,早日实现混业经营,这样银行可开放与证券、保险等非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发出新型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满足其不同的投资需求,提高其财富收益率。(二)提高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能力。我国私人银行在目前已有的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需要加大对新型金融产品的研发投入,并且要注重客户的反馈与需求,同时可学习和借鉴西方私人银行业务的理财产品和研发经验,不断更新、创新与开发出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形成较大梯度的理财产品,从而满足高净值客户日益复杂的金融需求。(三)培养和吸引复合型专业人才。从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状况来看,具备各方面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的高素质客户经理人员及其团队是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所在。而我国面临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要想在短期内解决这一发展瓶颈又是不现实的。为此,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培养熟悉金融产品、懂投资、具有营销能力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团队;另一方面,我国私人银行可通过高薪的形式,吸引和聘请国际上优秀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业者来担当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其对整个团队的建设,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私人银行从业队伍。

参考文献:

[1]罗军.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西南金融,2015(11):6-8.

[2]杨升.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4(1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