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底蕴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4:53

传统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底蕴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散的精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它以“仁”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哲学根基,以“和为贵”为价值取向,融“天、地、人”为一体,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它以追求社会和谐为旨归,意在培育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情怀,深为人们所推崇、留恋和怀念。正因为如此,从东方文字到日韩的生活习惯,从武术精要到儒家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宛如涓涓溪流流淌其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正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理在事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塑造有和谐思想的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固然倡导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和谐底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启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势必在广度、深度和速度上大打折扣。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任何执政方略,要想取得生命力,一定不可忽视时间沉淀下来的民族智慧,所谓“合则未必成、离则必然败”,故而大凡兴盛的历朝历代大都对文化采取了“逆取顺守”之策。

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化育思想与和谐社会健全人格主体的培育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化育思想,闪耀着真善美,凝聚着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传统文化认为,社会的稳定靠家庭的和睦相处,而家庭的和睦靠个人的身心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即形体与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天下大同的首要条件,所以古人一直倡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要实现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求得身心的和谐。孔子把“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看作是君子的五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基调。

今日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期,旧有的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规范和平衡尚未建立。面对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的鸿沟,个人心态失衡在所难免。富人骄横,贫者仇富,人人心里充满怨恨和忿忿不平。孔子倡导富而好仁,贫而无怨,以平衡个人心态。因为为富不仁易引起众怒,招致杀富济贫,好仁能缓解社会矛盾。贫者存在怨恨心理,妒火中烧便会犯罪,甚至揭竿而起,故孔子教人贫而无怨。

在古代,面对阶级社会的压迫、剥削和苦难,传统文化教人保持心态平衡,弥合灵与肉的冲突,不为物欲所累,坚守孔颜乐处,使身心各得其所。中国传统文化无意泯灭人的求生向上的本性和抗争精神。面对人类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而“铁定”的人的不自由状态,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超越精神,求得身心和谐,这并非是阿Q式的自我麻醉。笔者曾见一“成事在天与在人”的争论。“天成论者”与“人成论者”各执一端,争论的焦点是一件事情的成败,到底是决定于天(客观条件)还是决定于人(主观谋事)。在此,且不争事之成败到底在天还是在人,如果一件事情失败了,败局已定既成客观事实,若一味追究人的过错势必把人弄得追悔莫及、生不如死,到头来可能会是人事两空。项羽兵败之际曾言:天亡我,非用兵之过耳!项羽作为一个军事家必定会去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但他说出这样的话,求得一种心灵的超脱未尝不可。现代社会压力重重,有些很有才华_的人成就斐然,可谓“精英”,但仍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对自己过于苛刻、自责,最后把自己逼上绝境,自杀风波屡屡见诸报端,这就是“人成论者”掘起的坟墓。中国传统文化抛开唯物与唯心的争论,专注人的身心愉悦与和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普通民众的和谐思想和行动,对执政党采取什么样的执政方略也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一个人,不仅是当朝的政治领袖还是过往的世纪伟人,无不先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后接受政治思想的灌输,传统文化必然会影响甚至左右执政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和谐目标的提出、和谐战略的实施都取决于执政的党、执政的领导有没有和谐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思维。党员、党的领袖、国家的领导以和谐的行为方式和姿态面对民众,将直接起到率先示范的效应。

二、群我和谐思想与社会整体和谐的建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更多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和”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人自身的和谐,从更高意义上看,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一)在中国社会,中华民族以家族为中心、为本位,和谐社会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为社会和谐,故仁爱精神的最原始体现是在家庭和家族成员中。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关注社会细胞——家庭和谐,倡导孝悌为根本、父慈子孝的孝经。“兄友弟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仁也。”“仁之实,争亲是也。”现代社会日益开放,家庭关系难敌冲击:“商场无父子”的激烈竞争弱化了父子情深、民工潮苦了村头守望的老人;包二奶和家庭暴力强烈冲击着现代家庭,夫妻共苦却不能同甘,婚姻关系频频告急,单亲家庭数量一再上升。中国传统文化“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对于调整现代家庭伦理、关爱老人、倡导夫妻和衷共济极具启发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孝经其实有它更高的境界、更深的意蕴。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后矣。”是说慎重处理前辈人的后事,追思远去的祖先,为后人留下德行榜样,讲究孝亲、尊师、敬祖。过去,前人更多的是从家祖、榜样的角度来讲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温这一古训,便有了更深的现实意义。前人辞世,后代人如何定论、追忆前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追忆他为伟人,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的一生及其理论的光辉所在,借此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继续发展。在中国,人们祭拜炎帝、黄帝,凝聚起了中华魂,提供了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孔子、老子、墨子崇尚尧帝,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敬祖观念。尤其是在对待前代领导的问题上,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在民众心里产生强烈的震荡。如果人们一贯崇敬的领袖一夜之间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的信仰信念会轰然倒塌,进而产生否定自己、怀疑过去的强烈冲击。

(二)万物和谐,贵在人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思想资源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疑也是社会和谐的主体。远离人际交往,脱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必成空谈。中国古代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同时又列出了序列之别。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战争频繁的战国,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在三大因素中居于首位。只有“人和”,才能“和以处众”、“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心平气和”,才能取得“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则强,强则胜物”的功效。

那么,如何做到“人和”?儒家的“仁学”便是一种专门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从字形上看,“仁”由“二”和“人”组成,意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标准,讲究自我修养。要做到“仁”,就要遵从“忠恕”之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得到满足,也要推己及人,使别人事事通达,即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觉得不合理的、不讲人性的事情,就不要将这样的东西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做到心平气和,这就是“恕”。“忠恕”的综合便是为仁之方。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仁爱,从而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忠恕”之道使个体超越自我而指向对群体的认同,道德上的完善最终实现了群体稳定发展的社会价值。孔子主张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还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与人交往时,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固步自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早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了色彩多样、内涵丰富的大社会。今天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正是和合文化和前人这种“忘我”的为人处事的宽阔胸怀,才保证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使古代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传统文化还是一门丰富的“人和”艺术,遵循“和而不同”的团结和斗争哲学。“和”的本质在于统一体内多种矛盾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只有这些矛盾的因素处于和谐状态时,事物才会发展。“不同”而能够“和”,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和谐统一;如果不讲“和”而只去求“同”,势必一事无成,事与愿违。孔子还将能否做到“和”上升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这一宝贵思想体现了积极地看待社会中的差异和矛盾,主张发挥不同个体各自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整体和谐与发展的理念。中国秉承“道并行而不悖”的理念,以“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概接纳和包容了外来宗教,并且实行了自由的政策,实现了不同宗教团体、的和平共处。正是古代“和而不同”的思想,奠定了今天我们处理不同宗教集团之间关系的基础。在北京宣南地区,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的寺庙毗邻而居,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历史上,由于不能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曾有过无数血腥的宗教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的苦难。中国的改革发展走到今天,各类人际关系冲突增多,不同群众之间、团体之间、阶层之间、党派之间、党群之间、官民之间、民族之间利益纵横交错,矛盾在所难免,如何处理,需要大智大勇,关键在于对致“和”之道的把握: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实现人际关系和谐。构建“和谐”,就要承认差别,讲究宽容,求同存异,厚德载物。人们发现的差别越多,能够承认和尊重的差别越多,就越能更好地相聚在一种互相理解的氛围之中。

在当代环境下,“和”的本义是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和”的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期间,奉行“斗争哲学”,为斗争而斗争,斗天、斗地、斗人,斗得“其乐无穷”,毫无善待、亲和可言。当然,和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和放弃斗争,而是恰恰要通过斗争来获取,但和谐遵循的斗争哲学应是“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忍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斗争仅仅是手段和过程而不是目的。对于各类腐败现象、腐败分子,需要铁腕除恶;对于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努力排除;对于社会不公,需要有效地解决;对于民主法治,需要努力推进等等,所有这些不和谐的问题都需要通过不断磨合与协调来解决。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斗争,就没有和谐;而且随着和谐的范围和层次的不断提升,斗争也会不断地变化。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更高层次的群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最终要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的不断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发展过程。当前社会上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音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内耗,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只有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将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惟一参照物,要求社会成员通过道德修养,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需要,在维护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所谓“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及“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的观点,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千多年前已经蕴含的儒家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虽然免除不了许多空想的成分,但它承载着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折射出理性的光芒。

三、“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追求

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天”在中国的涵义,主要是指自然的意思。“天人合一”的观点起源于西周,后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圣人因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就能知道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因为知道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所以也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达到人的认识与世界的统一。总之,在张载看来,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与人是统一的。“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天地是人和万物的父母,人是藐小的,与万物混然共处于天地之间。天地既为万物父母,人们就应“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为,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日月、四时、神妙的屈伸往来等高度和谐、有序、协调,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动态展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中,除了协调、和谐外,最重要的是要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培育双方生命的生生不息,只有天地合德方才会孕育出新的事物。

怎样做到“天人合一”呢?首先,应该普爱众生,泛爱万物。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要求人要热爱自然。其次,要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相互协调。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尚自然。”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态度去处理问题。老子还言:“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是慈爱,即爱心和同情感,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相处的动力;“俭”是指含藏培蓄,不肆为、不奢糜;“不敢为天下先”,乃谦和不争之意。这“三宝”所体现的“法自然”的精神,是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最普遍的价值导向。孔子以自然为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主张敬天法天,提出“畏天命”和“惟天为大”之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范围天地之化”是对天地之化加以制约,“曲成万物”,就要对万物委曲成就。强调人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发展的愿望。陆游有诗云“我见青山多妖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生动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即“顺应自然”,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王夫之发挥了中国历史上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提出“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的思想。只要遵循自然法则,即“受命”,就可以“造命”,掌握自己的命运。

古代的圣贤们在与外部自然界的交往和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体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和征服,必须爱护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达到“万物并行而不相害”的境界。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的国家,对自然资源缺乏合理利用和浪费的现象相对更为严重。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工作,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拯救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四、结语

文化有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各异。就时间而言,文化有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和当代文化之别;就性质而言,文化有先进与落后、激进与保守、革命与反动、精华与糟粕之分。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是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而言的,不存在着相互矛盾和冲突。传统文化内涵着先进文化的因子,先进文化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故而不能以此优彼劣而论称,二者各具不同功能。先进文化是时展的产物,它因适应了现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了先进性,故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以社会主义的价值核心体系为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唱响主旋律。

但先进文化并不排斥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它的穿透力,它能超越历史的时空、在大浪淘沙中积淀下来自有它顽强的理由。在西方国家,科学甚为发达,无神论可谓文明的一大进步,但民众十之八九仍信奉宗教神灵。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社会变迁,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持久的影响力跨越五千年的时空,渗透到人们的灵魂深处、行为的点点滴滴。中国传统文化和合中庸的思想,强调统一、兼容共生与和解,为当代中国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智慧;古人对致和之道的把握,为今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统筹兼顾的辩证观念;它所反复倡导的和谐、仁爱精神为构建诚信友爱、“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了某种伦理启示;它所勾画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讲信修睦”、“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孜孜以求。去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和空想成分,作为一种思想资源,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和谐发展,显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底蕴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 中国 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散的精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它以“仁”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哲学根基,以“和为贵”为价值取向,融“天、地、人”为一体,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它以追求社会和谐为旨归,意在培育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情怀,深为人们所推崇、留恋和怀念。正因为如此,从东方文字到日韩的生活习惯,从武术精要到儒家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宛如涓涓溪流流淌其中,那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正是上应天理、下合人伦、贯穿于万事万物之根本的一个“和”字。“理在事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塑造有和谐思想的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固然倡导先进文化的主旋律,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和谐底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启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势必在广度、深度和速度上大打折扣。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任何执政方略,要想取得生命力,一定不可忽视时间沉淀下来的民族智慧,所谓“合则未必成、离则必然败”,故而大凡兴盛的历朝历代大都对文化采取了“逆取顺守”之策。

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化育思想与和谐社会健全人格主体的培育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化育思想,闪耀着真善美,凝聚着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传统文化认为,社会的稳定靠家庭的和睦相处,而家庭的和睦靠个人的身心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即形体与精神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天下大同的首要条件,所以古人一直倡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要实现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求得身心的和谐。孔子把“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看作是君子的五美,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基调。

今日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期,旧有的秩序已被打破,而新的规范和平衡尚未建立。面对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的鸿沟,个人心态失衡在所难免。富人骄横,贫者仇富,人人心里充满怨恨和忿忿不平。孔子倡导富而好仁,贫而无怨,以平衡个人心态。因为为富不仁易引起众怒,招致杀富济贫,好仁能缓解社会矛盾。贫者存在怨恨心理,妒火中烧便会犯罪,甚至揭竿而起,故孔子教人贫而无怨。

在古代,面对阶级社会的压迫、剥削和苦难,传统文化教人保持心态平衡,弥合灵与肉的冲突,不为物欲所累,坚守孔颜乐处,使身心各得其所。中国传统文化无意泯灭人的求生向上的本性和抗争精神。面对人类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而“铁定”的人的不自由状态,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超越精神,求得身心和谐,这并非是阿Q式的自我麻醉。笔者曾见一“成事在天与在人”的争论。“天成论者”与“人成论者”各执一端,争论的焦点是一件事情的成败,到底是决定于天(客观条件)还是决定于人(主观谋事)。在此,且不争事之成败到底在天还是在人,如果一件事情失败了,败局已定既成客观事实,若一味追究人的过错势必把人弄得追悔莫及、生不如死,到头来可能会是人事两空。项羽兵败之际曾言:天亡我,非用兵之过耳!项羽作为一个军事家必定会去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但他说出这样的话,求得一种心灵的超脱未尝不可。现代社会压力重重,有些很有才华_的人成就斐然,可谓“精英”,但仍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对自己过于苛刻、自责,最后把自己逼上绝境,自杀风波屡屡见诸报端,这就是“人成论者”掘起的坟墓。中国传统文化抛开唯物与唯心的争论,专注人的身心愉悦与和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普通民众的和谐思想和行动,对执政党采取什么样的执政方略也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一个人,不仅是当朝的政治领袖还是过往的世纪伟人,无不先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后接受政治思想的灌输,传统文化必然会影响甚至左右执政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和谐目标的提出、和谐战略的实施都取决于执政的党、执政的领导有没有和谐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思维。党员、党的领袖、国家的领导以和谐的行为方式和姿态面对民众,将直接起到率先示范的效应。

二、群我和谐思想与社会整体和谐的建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更多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和”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人自身的和谐,从更高意义上看,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一)在中国社会,中华民族以家族为中心、为本位,和谐社会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为社会和谐,故仁爱精神的最原始体现是在家庭和家族成员中。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关注社会细胞——家庭和谐,倡导孝悌为根本、父慈子孝的孝经。“兄友弟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亲亲,仁也。”“仁之实,争亲是也。”现代社会日益开放,家庭关系难敌冲击:“商场无父子”的激烈竞争弱化了父子情深、民工潮苦了村头守望的老人;包二奶和家庭暴力强烈冲击着现代家庭,夫妻共苦却不能同甘,婚姻关系频频告急,单亲家庭数量一再上升。中国传统文化“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对于调整现代家庭伦理、关爱老人、倡导夫妻和衷共济极具启发意义。

传统文化底蕴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哲学;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源于欧洲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而20世纪初的中国是政治、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当时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逐步中国化,首先归结于传播信源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冲击力和感染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离开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而产生的偏狭理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取得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认同。“社会群体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它们相吻合。”根据本文的需要,我们将致力于对后一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一致性,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探索、寻找。张岱年、程宜山认为: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吴雁南等人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中留下不少民主性的精华,懦家的大同思想,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追求,讲求群体的观念以及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社会主义的因素,尽管这些因素是空想的、主观的,乃至宗教性的。这些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认知障碍,奠定了他们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心理基础。”事实正如他们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许多相融、相通之处,如中国人民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一分两合”的辩证思维传统、“知行之辨”认知论传统、“重民”和“大同”的社会历史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契合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观、辩证法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观与中国传统哲学朴素唯物论的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而中国哲学具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殷周时代,《尚书·洪范)就阐述了“五行”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五种物质元素组成的,开创了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先河。老子“道”论的提出和阐述,引发了人民对宇宙本源的哲学思维,把人民的思想从神学的笼罩下解放出来。《管子》、《易传》、《韩非子》等均发挥了老子的“道”论思想,并将其改造成为唯物论。荀子是先秦时期最伟大的唯物论者,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其最高理想是“制天命而用之”,最后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汉代王充以“元气”为始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在《论衡·自然篇》中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和气,子自生矣。”魏晋时期的杨泉推进了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提出了“水土之气,升而为天”的观点;唐代的刘禹锡总结历史上关于“天人之辨”的规律,认为天是“有形之大者”,而人是“动物之尤者”月,提出了“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发展了荀子的唯物思想。宋代张载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对佛教唯心论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太虚即气”、“凡有皆象,凡象皆气”的唯物主义观点,建立了气一元论的理论体系。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和王夫之则把张载的“气一元”论进一步发展,最终建立了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契合。中国传统哲学不仅有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成熟的辩证法思想。发达的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与各国哲学比较中更显得早熟、丰富与深刻。成书殷周之际的《易经》,就用吉凶、祸福、上下、生死、损益等对立的范畴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矛盾对立现象。《易传》进一步将这种对立思维体系化,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不仅如此,中国的先哲们还具有“否极泰来”的矛盾转化思想。管子曰:“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孙子将这种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战争中,指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老子更是将这种矛盾的转化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认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随着历史的发展,辩证法的思想也在不断前进,如宋代张载的“两一”学,明清之际方以智的“表一必有二,二本一”,“尽天地古今皆二”的思想等,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辩证思维传统。正如科学史专家李约瑟所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国化的结晶。“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就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同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事实,要求人们如实地把握世界。正如方东树所说:“夫即物穷理,非即实事求是乎?”口枞而将实事求是由考据学命题转变为哲学认识论命题。总之,“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正如章太炎所说:“国民党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务实精神,成为毛泽东讲究实事求是的直接的民族思想来源。

毛泽东在1941年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经毛泽东这样的阐释,“实事求是”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就获得了充满生命火力的崭新含义,并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成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新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和学风。对“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又是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化的典范。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正确地回答了人类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使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得到科学解决。它的基本观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于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前提和来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关于认识的过程,列宁指出:从感觉到思维,从思维到实践,就是“认识客观实在辩证的途径”。这种认识过程,“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三是关于认识的目的,马克思指出:认识不只是用来“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关于真理的标准,马克思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应该在实践中证明”。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与现实相符合的“唯一标准”。

认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之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探讨。《左传·昭公十年》中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说命》中也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提出了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探讨知行关系的哲学家,他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追求知和行的统一,认为君子之所以“讷于言而敏于行”,是因为“耻躬之不逮也”。墨子提出“言有三表”法,作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荀子集中论述了知和行的关系,他尤其重视行,指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故“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宋代以后,知行之辩问题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学家朱熹建构了较为完整的知行关系学说。他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因此,“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总结前人知行之辩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提升到最高水准。首先,他明确提出了“行先知后”这一著名命题,认为“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闭其次,他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思想,断定“知有不统行,而行必统知”;最后,他对知行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科学阐释,认为知和行是“始终不相离”的,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资互用,“并进而有功”。

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对知与行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类的知与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从“不知而行”到“行而后知”再到“知而后行”。从总体上看,孙中山先生的知行观不仅超越了古代认识论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比较地接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可见,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从先秦、两汉、宋明、一直到近代,不间断地传递着“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优秀传统。这种“知行统一”的认识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等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认识论的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其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来源。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二是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三是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规律和检验的标准。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给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至于真理的检验标准,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社会历史观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客观必然,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详尽的描绘,但还是确立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全民公有,“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脑力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等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决定力量,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诚如列宁在分析历史上一切唯心史观之所以失足的原因时所指出的:“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也有一种“大同”思想,并且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就对各自的大同世界进行了描绘。孔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同思想对中国人民的影响非常深刻。到了近代以后,民族的灾难与人民的痛苦更加深重,中国人民对大同世界的追求和探索也就更加积极。洪秀全设计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天国。康有为“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构思出了一个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的大同社会。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自勉,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轻重厚薄,无有不均”。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大同理想无疑与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是以“大同”来指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在“民、食、丧、祭”这些世间大事中,将“民”列为首位。孟子则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荀子亦主张民为邦本,他的君舟民水理论至今仍振聋发聩。不仅儒家提倡以民为本,道、墨、法诸家都有这种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尽管这种思想还没有达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高度,但它毕竟是达到这个高度的必经阶段。所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社会历史观的契合,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就注重把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融会贯通,如毛泽东在宣传共产主义时。把共产主义描绘成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村,公共工作,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希望通过“民众的大联合”来实现他人世救民的目的。

传统文化底蕴篇4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传统;文化

1前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在近二十几年里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与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设计种类。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传统文化亘古绵长,古代的室内设计必然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其自身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特质而独树一帜。设计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人类从蒙昧混沌开始走向文明的标志。

2室内设计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室内设计属于建筑的一部分,设计工作囊括了内檐装修、陈设两部分内容。装修是指“在房屋工程上抹面、粉刷并安装门窗等设备”,突出的是室内设计的功能性;陈设包括了装饰品和家具的摆放,注重艺术性。

然而在近代,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加深专业化与细化,室内设计逐渐从建筑行业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室内设计这个专业名称开始在国内广泛应用。室内设计是在给定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中展开,利用自然光和照明条件,建立在满足与平衡人们精神与心理的需求的理性创作与感性表现并重的一种活动,更是一种国计民生文化水平的象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使中国有了其独特的风格,中式风格。良好的室内设计是精神与物质、理性与感性、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3中国古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室内设计亦是如此。中国古代室内设计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而来,博大精深。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思想的产物,精神文明的体现。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源头始于原始社会,在生产水平低劣的条件下,原始人群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所,到了后期才开始出现矮小的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住穴,形成了聚落。这不仅是中国民居的基本形式,也为日后的园林和皇家宫殿奠定了基础。西安的半坡村以方形和圆形作为居住空间,考虑了按使用需求将室内做出划分,将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合理布置。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有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设备。原始陶器的出现,满足了他们的渴望,使人类对设计有了新的提高,翻开了人类辉煌的一页,是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之一。早期人类对陶瓷的运用表现于装饰上,图腾成了原始社会的精神文化,审美思维在模仿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奴隶社会的商周时代,已经能建立规模相当宏大的宫殿和陵墓了。建筑空间井然有序,规整严谨,与原始社会时代的巢穴相比,已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周以后,春秋时代的统治阶级建造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初步形成,简单的木架和草泥建造的简单住穴,经过商周时代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的结构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是封建制的上升时期,对于建筑可以说是一个高潮。秦朝时期的建筑活动,如筑长城、开灵渠、修驿道、建阿房宫和骊山陵等,虽然有些宫室建筑早已灰飞烟灭,但从出土的瓦砾、器皿等实物的制作,和至今尚存的秦始皇陵、长城等,以及从墓室石雕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无一不显出了当时的室内设计气势的宏大和装饰的精致与华美。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到了汉代,统治者进一步对宫殿、陵墓进行营建。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到了汉代已基本确立。装饰和纹样也被更广泛的应用于门窗、墙柱、瓦件等方面。

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是隋唐时期,继承了前朝的建筑的成就,融合了外来建筑的特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灿烂时期,更注重于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唐朝以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艺术加工真实成熟。唐代向来被人们认为国泰民安、大唐盛世,与这种社会状况对应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就表现为规模宏大、规划严整、色彩丰富、装修精美,建筑群处理日趋成熟,单体建筑形式成熟,群体建筑轴线组成,主次明确,并体现出一种浓重的艺术风格。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并对日本、朝鲜甚至更远的国家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时至封建社会后期,宋代更繁华的城市生活,改变了封建的城市布局。宋朝建筑与社内设计受唐朝影响很大,对唐朝有着继承与发展,但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想,因此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唐朝平和安逸,艺术风格雍容华贵,注重的是贵气与大度;宋朝虽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总体上却又比唐朝精致,在艺术形式上追求朴素自然,空灵简意,比唐朝更显典雅质朴,清新大方。概括来讲,宋朝的装饰风格简单生动、娟秀严谨。元代时期营建大都及宫殿,我国建筑和室内设计的总体风格上没有根本性变化,由于统治者为少数民族,各个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吸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融入了伊斯兰、喇嘛教以及中亚一些民族的地方风格,在内容上趋向多元化,为中国古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上增添了一笔色彩。

明清时期的工程制度日趋严密,营造了南、北两京及宫殿,为我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建筑群的布局,比宋朝要来的成熟合理。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形成了新的木构架,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逐渐定型化、标准化。

清朝在园林上有较高的成就,官式建筑进一步制度化,但是民间建筑的特色明显,清朝的建筑和装饰基本全盘继承了明朝的传统,然而清朝宫廷装饰受西方“洛可可”风格影响,从圆明园就不难看出,典型的中西合璧实例。令人惋惜的是,精美的园林最后在侵略军手中付诸东流。

中国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里,中国建筑除了按自身规律发展外,还受到了大量西方文化的影响,于是建筑和室内设计便出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筑和室内设计有了长足发展。随着相应学科与专业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室内设计也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

纵观中国室内设计史的发展规律,生活需要是设计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而设计与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且设计与审美观念的同步发展。

4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运用与影响

中国传统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通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文化内涵具象化,比如空间中家具的摆放方式、色调的配比、材料的选用及饰物的点缀等;另一种是将传统文化图像化,这些图形一般表现为人物、动植物、图腾或者几何符号等形式,既可使室内具有传统艺术氛围,又符合了现代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更多人选择新中式风格的原因。

传统文化中的外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现代室内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室内设计更深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气息。我们常常能在生活、照片中看到一些用几何形状的瓷砖拼贴而成的背景,用来做一些造型、背景墙,又或是在走廊墙壁三三两两的组合,表达出一种随意的意境,形成一种装饰感极强的效果。这些设计和元素中,无一不透露出传统的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装饰元素,也成为了表达信仰与审美的主要手段。我国的图腾元素常常在各种设计中见到。

在空间分割方面,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依然沿用了古人留下来的方式,例如屏风、博古架、帷幕等。

5结语

传统文化富有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设计,并巧妙地的将人与自然相结合,达到“天人合一”,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研究传统文化,应用其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代室内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元素已是一个时代的要求,西方设计界甚至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了贵气”。

我们应该时刻审视华夏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室内设计艺术联系起来,并将传统理念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去,形成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霍维国、霍光.《中国室内设计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传统文化底蕴篇5

【关键词】 书籍设计;文化意蕴

书籍是人类的智慧积淀、流传与延续。书籍装帧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戏曲的开场锣鼓,既以热闹火红的声响来招徕和吸引观众,又引导读者进入剧情。

书籍设计具有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特征,书籍设计不只是简单的视觉形式上的元素堆砌,而是设计者对书籍的二度开发和艺术创作,是设计者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展现着设计者的个性和文化底蕴。

我国是书香之国,我国古代早就存在悠久的书籍设计艺术和丰厚的书卷文化。我国的古典书籍从色彩调赋、材料应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今天,在经历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设计正在向传统回归,把握这种时代特征,设计师更需认真学习和融合本土的文化艺术, 既要不失中国气质、中国味道的含蓄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设计的审美要求。

一、传承具有东方的、中国气质的书籍设计。

从外观上看,书籍设计也是一种“形式”设计,包括开本的形式、纸张的形式、装订的形式、工艺的形式等等。

1, 中国传统书籍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形式之精华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展示着民族智慧的足迹:中国最早的书籍――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青铜器铭文、竹简、帛书、石经也是古代书籍的载体形式,纸成为书籍载体的主要材料后,纸质写本书籍的装帧形式丰富且变化多样,最早的写本书延用了简策和帛书的形式,即卷轴装。紧随其后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相继出现,各领,均别具韵味。线状书的出现终达到了我国书籍设计水平的高峰。线装是我国传统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其整体形态具有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装帧特征:书的封面及封底材料多用纸或织物,封面左边大多有白色签条,右边订口处以清水丝线缝缀;版面分行、界、栏、牌。行分单双,界为文字分行,栏有黑红之分的乌丝栏及朱丝栏,牌为记刊行人及年月地址等,并且大多书籍配有插画,墨香纸润,版式疏朗。素雅而端正,不刻意追求华丽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凝聚了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线装书的出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

纵观我国古代书籍设计的各种形式,分析和研究当时这些优秀的创新之作,对当下的书籍设计者来讲是文化对心灵的滋养,是本土设计的源泉。

2,现代书籍设计形式上的文化意蕴与传统文化继承间的和谐统一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只局限于简单地使用几个中国元素,传统文化传承真正的核心是文化,需要设计者用心的研究、理解和提炼。明代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古雅, 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中国传统书籍,其装帧多“大美”而空灵,渗透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现代装帧设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味道呢? 一味地追求古典,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一味地追求现代,又缺失传统文化的“气韵”, 也会偏离现代人对装帧美的需要。只有不懈地追求“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争取做到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完美融和与追求,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书籍装帧形式的精华,使具有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典雅的气韵, 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才是设计者追寻的方向。

当代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已经趋向了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设计水准,但是如果没有东方的、中国的气质和文化意蕴作为支撑,会是苍白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要在国际设计界扎根和立足很难。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先生结合传统装帧形式和现代工艺创作出的夹板装《朱熹千字文》,就是以现代设计工艺完成了对古代木板印刷形式的演绎,像这样的作品,它的创作根基就是来自传统,又有时代感。在书籍设计中寻求传统文化与创新的平衡是每一个设计者都应研究的课题。

二、书籍设计中的文化意蕴与设计者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

书籍设计虽然具有从属性的一面,但它并不是简单的书稿内容的模拟,一个书籍设计师,要想用视觉设计抓住书魂,他首先就必须是一个爱书的人,是一个能够真正把握书的本质的人。设计者的文化底蕴,是设计成功必备元素的基底,文化意蕴是受文化熏陶所禀赋的知识内涵与品位,其意义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涵养,是灵魂的诗意的栖居。知识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突击学习和提高的,而文化博大精深,漫无边际,只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可能达到一定的造诣和功力。

纵观书籍设计的发展史,对书籍设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均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与深厚文化内涵的大文人、大学者等。是鲁迅先生率先大力倡导和实践现代书籍装帧艺术,作为诗人、学者、战士的闻一多,也是一位书籍装帧大师,《红烛》就是他自己苦心构思设计的,《猛虎集》是徐志摩生前的最后一本诗集,闻一多选用鲜黄的底色、浓黑的花纹,恰似一张虎皮,咄咄逼人,强烈鲜明,很具气势。钱君先生是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前辈,丰厚的文化底蕴、诗文书画和音乐方面的修养融汇于心,使他的作品别具韵致,更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穿透力。当代设计师只有明确自己所担负的文化责任,并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来设计未来,才是新的时代赋予设计者的光荣使命与职责。

综上所述,传统与现代交替、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交替,书籍设计只有踩在历史文化意蕴的传统上,才会迈出强有力的设计的步伐;书籍设计师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使用作品产生更具涵义的艺术张力,才能使当代书籍设计更具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日)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传统文化底蕴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建筑

0前言

本文研究的方向是在建筑设计上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其重中之重在于构思建筑及文化,而并非传统一词。中国传统元素是极其繁多的,而且范围相对较广,其定义可以分为很多项来列举。在中国元素的设计领域中,建筑有着传奇且悠久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受文化、地域、气候、史实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经研究后阐述了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1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传统一词是各个因素和各个民族之间相互磨合产生的结果,之后虽受印度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但并未影响中国根基性的东西,传统文化依旧流传,也表现出了中国的伟大之处。元素可称之为要素,是由一个一个的事物组成的形态,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下逐渐保留和继承下来的。同时,文化、精神、信仰等也是中国传统保留的成果。从古到今,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发展趋势,传统元素得以保留并继承,固有其存留的意义与原因,其目的是普及并弘扬文化,使其可以在现代人们的心中上升一个高度,以便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当中。

2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才是根本。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注定是蕴含底蕴与功底的,那么中国建筑中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必然包含本土的底蕴,以至于成为独立的一套体系。然而,并不是说每个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都要大体相同,这是个错误的理论,文化与底蕴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每个个体做成的作品,所蕴含的底蕴与意境也会大不相同。换一种说法就是,可以称建筑设计的方案是文化的延续与产物。开始,只是古人们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并且由于沿用时间较为久远,逐渐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并且这种思想也在不断影响着当代对于建筑的设计。正是由于这种设计方案的出现,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2.1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道家的文化与底蕴可谓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的根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在知识层面上的一种体现与表达。道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是我国宗教的代表,道法自然,其表达的喻义也拥有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家思想比儒家思想更严格地遵循自然的规律,对顺其自然之法更是有相对的含义,顺应天地万物,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道,道也是万物的始端。由于道家思想中原有避世的思想,其在宫廷并不被推崇,无宜于战事。但是道家思想延续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原因,其中很多思想观念和现代的思想观念是很多相辅相成的,如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之相对应的在建筑上也能体现出来,尤其在节能减排上其并不是凑巧思想和建筑的结合,如果没有长期的底蕴存在,又怎么会有这些想法呢?

2.2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在汉朝时期,儒家文化成为典型的流派,可以说,其对我国未来在文化上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儒家的思想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君主治国方面,更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底蕴与造诣上,这方面在建筑上也是较为显著的。例如,如今在北京的四合院,采用了“忠、义、礼、孝”的思想,其来自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另外,“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也来源于此,再加上建筑本身构造应有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建筑在造型上大同小异,而西方建筑在造型上却形态百样,一方面是因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儒家文化对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不是说中西方差异在于西方要比中国先进,而是说中国建筑相比于西方建筑有着更深厚的底蕴与历史背景。经研究,在中国建筑设计遵循儒家思想,更多体现在顺其自然。例如,山体或者湖边就是遵循自然的构造,顺势而做成的,这都是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

2.3佛家思想

佛学思想对我国建筑设计及文化的影响。佛学并非中国本土宗教与学派,但佛学思想与文化在古代的权位之上和群众中十分有影响力,“三教并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出现过,可得知,佛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造诣是极大的。在中国古代,寺庙的形象非常多,如白马寺(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四百八十寺(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等,佛学从古至今一直都被保留,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看出,佛学的文化仅次于儒家文化。经研究后,中国的佛学演变至今,可谓独树一帜,更多的是追求心灵上的纯净与意境上的突破,人得以升华。而这种心灵与意境上的洗礼同样也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笔者认为,它是一种拥有自己风格的建筑体系。并且,佛学有着亲近自然的喻义,将其带入建筑中就会发现,很多寺庙都是在顺应自然而没有人为所建的建筑群的地方,如少林寺以及清凉寺等寺庙。思想的几经演变,使追求意境到达了一种新的层次,多会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使现代的城市生活与工作所带来的压抑与不满在寺院可以解脱,有一种遁入空门的感觉。

3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在论文或是演讲上展示的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引导,国人和世界都应该重视中国传统元素为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本文希望能对读者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然后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在建筑方面的知识。建筑设计讲究一定的内涵和观点,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社会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不同观念下的设计方案体现出的风格也不一样,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新,曹梓煜.现代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1(04).

[2]王文刚.中西传统建筑浅谈[J].科技信息,2011(15).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庄裕光.物宇霓裳: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吕洪波,于洪坤.图说中国建筑艺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伍联德.老照片•中华景象[M].南京出版社,2015.

[7]雷东霞.中国古典建筑图释[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传统文化底蕴篇7

【关键词】朝鲜族;民族舞蹈;民族特点;历史底蕴

中图分类号:PD94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59-01

朝鲜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发展、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等一直是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其中,朝鲜族舞蹈更是代表了当地的民族特色。朝鲜族舞蹈种类多,民族特征显著,因此被列为我国十大民族舞蹈之一。被各大艺术院校纳入教学范围中。朝鲜族舞蹈强调的是动静相融,以内在气息和内心的意念来引导舞蹈肢体动作。其舞蹈动作优美,又不失力量。朝鲜族舞蹈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和本土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研究意义在于研究舞蹈中的动作及特点,从而研究其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对民族舞蹈的研究还有助于分析舞蹈学领域的基本理论,有助于舞蹈形式的创新和对历史文化底蕴的研究。

一、朝鲜民族舞蹈

(一)朝鲜民族舞蹈探究。建国初期,朝鲜族舞蹈开始转变为歌舞剧形式,以歌舞剧形式来庆祝抗战胜利。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将当时朝鲜族人民的生活特点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建国初期到目前为止,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舞蹈大致分为假面舞、扇子舞、刀舞、巫舞和杖鼓舞等。其中扇子舞、杖鼓舞等在我国民族舞蹈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朝鲜族舞蹈动作主要以体现女性的美为主,以舞蹈的形式让人们感受到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朝鲜族舞蹈随着社会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基于民族风俗之上,通过舞蹈将生活环境和情绪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的社会环境和朝鲜族人民的民族向往。

(二)朝鲜族舞蹈民族特点。朝鲜族舞蹈根据其历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舞蹈初期形成阶段、舞蹈形式固定阶段、舞蹈稳定发展阶段和舞蹈形式转换阶段等四大阶段。舞蹈初期的形成阶段处于中国封建主义统治时期。因此其舞蹈形式大多以农家乐为主。讲述朝鲜族人民勤劳务农的民族特点。农乐舞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勤劳互助的民族特点,也是目前传播最为广泛的朝鲜族舞蹈之一。

到了舞蹈形式固定阶段,其舞蹈主要以柔美、展示女性美为主。当时的舞蹈形式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非常显著的民族特征,而是以爱国、教育为主,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舞蹈的民族特色。进入舞蹈发展阶段后,其历史背景处于改革开放的稳定时期,因此舞蹈模式受到了现代舞的强烈冲击。舞蹈逐渐转向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舞蹈形式强调凸显自我个性,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歌舞剧、双人舞等舞蹈形式。

朝鲜族舞蹈进入了复兴时期,逐渐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在基于其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具有现代特色元素的舞蹈。其舞蹈形式虽然还是基于扇子舞、杖鼓舞等传统朝鲜族舞蹈形式,但是在其中加入了现代化元素,将场景融入舞蹈中,体现出舞蹈所蕴藏的情感。

二、结语

民族舞蹈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风情。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针对朝鲜族舞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在朝鲜族舞蹈发展的四大阶段中,所体现出的民族特点。从舞蹈初期形成阶段到舞蹈模式稳定阶段,再到舞蹈稳定发展阶段,最后到舞蹈形式转换阶段,分别体现出朝鲜族人民勤劳、爱国、敢于斗争、民族凝聚力强等民族特点。

朝鲜族舞蹈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反映了其民族的历史底蕴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朝鲜族舞蹈在其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模式多元化的发展,实现了民族舞蹈的舞台化和艺术化。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朝鲜族人民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刘青戈.中国舞蹈通史・隋唐五代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2]袁禾.舞蹈与传统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音乐和舞蹈人类学:关于表演人类学的研究一安东尼・西格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报告[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2).

[4]朴永光.韩国传统舞蹈的沿革与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传统文化底蕴篇8

一、在古诗文中挖掘民俗文化元素

文化可以理解为被社会成员广泛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最基本的体现为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忠、孝、节、悌、温、良、恭、俭、让等行为规范相关联的,抽去了社会教化,缺少了这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就无以传承。不能进行历史传承, 就会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更谈不上文化的弘扬。因此,想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在古诗文中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这样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一首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唐代重阳节风俗诗,王维除了在诗中写出每逢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山东家乡亲人的心情,还记录了当时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在这些习俗中蕴涵的丰富内涵不可漠视。据资料记载,重阳糕最多有九层,取重九之意,一层比一层小,远看像座小宝塔。“糕”与“高”谐音,象征高寿千年、步步高升。插茱萸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人们可将茱萸叶切碎或用茱萸子装在小袋中系在手臂上,也可以头戴,其意与插茱萸相同,祈望避凶增福,健康长寿。

风俗习惯背后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故而在教学中可以大讲特讲,还可以让学生们做相应的古诗词积累。例如:杜牧的《清明》,欧阳修的《元夕》,《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让学生对清明、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进行积累整理。

二、在古诗文中培养审美情操

中国文化常常流淌于文学这条河流,传统文化元素汇聚成了文学作品的意象。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作品通过所描述的物或事来寄托作者的“情”、“理”、“美”等主观情感。借助古诗文的意象,可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

月、花、鸟、水、山、木……这些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群体,对这些意象的审美挖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月文化”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曹操的《观沧海》……很多篇目都出现。

月,是存在于广阔渺远中的冰镜玉璧般的自然之物,亘古不变,清辉永存。面对皓月当空,自然勾起人们飞跃的神思,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妙。再者由于传统美妙动人而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的叠加,更加辉映出“月”意蕴丰富的内涵,比如中秋节,起于古人祭月节,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祟拜。碧空如洗,圆月如盘,赏月之余,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包含着一份深切的思念,是最具人情味,最有诗意的节日。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中国人的某些文化特质。在中国文学中,它是有生命的,不但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感情,而且也最善解人意,无论你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你的朋友,中国文人自然喜欢借月抒怀。

对这一意象的挖掘有助于奠定学生的审美底色。而学生有了基本的审美底色,他们就能结合生活实践中的物质文化,更好地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养。

三、挖掘体现科学思维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教化功能。以文教化,就是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其中蕴涵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挖掘弘扬。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语录中关于学习的辩证思维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等。这里的“时习”、“温故”是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温习,也可以理解为要多实践,在生活实际中多体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体现了“先学后教”、“先思后得”的教学理念。这些至理名言,就是与“功到自然成”、“随性而为”相对举的。强调教化作用,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可在教化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优化。

此外,语文课程不仅强调实践性,还提倡综合性。在开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时, 我们需要注意到学科的跨越性、综合性。

传统文化底蕴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设计 现状 融合应用

艺术设计的问世,是人化与物化的高度融合,它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使人类文明摆脱了黑暗,走向了光明。通过调查,任何好的艺术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风格、满足国民审美需求的作品,同时还能够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目前我国公共艺术设计的观念、思维受到西方设计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导致设计者不能够注意到传统文化,不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使设计出的作品失去了民族特性,更使作品缺乏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浅探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1 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髓,更是价值观的表现。而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产物。可见,传统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从表面来看,传统文化制约着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但实质上,传统文化能够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使整个作品富有意义与价值。艺术设计不能够否定传统文化,而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拥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才拥有设计魅力,而艺术设计也要不断吸收西方国家新进的设计理念与思想。

概括来讲,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又高于传统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传统文化与创新借鉴,使两者之间能平衡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2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

通过调查分析,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融合,确实能够赋予公共艺术设计生命力,使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必须要恰到好处,不能够给人生硬的感觉,否则会使得其反,同时还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1)公共艺术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三大特性:整体性、辩证性以及因果循环性。一般较为注重事物内部的辩证统一关系,更为注重综合与归纳。公共艺术设计中要顾全大局,把握平衡,才能够使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避免公共艺术设计失去意义。

(2)公共艺术设计需要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文化底蕴,就要注重文化符号的运用,因为文化符号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象征意义和传承性与生命力。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将其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能够使人们的内心情感得到宣泄,增强公共艺术设计的舒适感,更能够体现现代生活的古朴典雅。

(3)公共艺术设计要融合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我国的陈设艺术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能成功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要原因就是它蕴含两大品质:庄严典雅的气度和潇洒飘逸的气韵。无论何种设计都是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因此必须要注重人性化。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换言之就是要融合传统文化,但是不能够照搬,而是要继承与创新。

3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艺术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也就是说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公共艺术设计要想有可能成为经典,就必须要具有民族文化。

(1)传统材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当前,人们生活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快,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材质的运用。将传统材质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倡导的绿色生活的理念,还能够给予人们返璞归真的感觉,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运用传统材质制作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与思想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时代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得到发扬与传承,使整个设计具有文化底蕴。

(2)传统图形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传统图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留给后代无限的想象之美,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意义和当代的设计观念。传统图形是我国人民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文化,通过传统图形的运用,可以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无限的想象空间,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能够停下脚步,歇一歇,更能够使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象征性,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我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5000年发展的精髓,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中要融合传统文化,且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为公共艺术设计注入生命力,使设计具有民族风格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底蕴篇10

一、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现如今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多方面研究,专家学者们总结出了当前的古诗词教育普遍存在的客观性问题,具体包括两方面问题:第一,教师对诗词的引导不充分。过于重视背诵古诗词,缺少引导,孩子们只知道为了背诵而背诵,并不能真正理解一首古诗词的真正文化底蕴和文化背景。古诗词教学需要深入诗词中感受其音乐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朗读,逐渐增添他们的文化底蕴。因此老师应该重视朗读的巨大作用,要让学生们自主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寻找诗词带给他们的文化熏陶。目前,只有少数老师能够意识得到朗读的重要作用,绝大部分老师仍然只是一味让学生背诵,缺乏引导。第二,针对片面知识学习,缺乏体会诗词本身的意境。学生偏向于注重对诗词内容的片面理解,而忽略了作者创作诗词的创作背景。教学过程中只是要求背诵、默写和理解诗词内容,而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未被当作重点,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和体会到诗词中作者寄托的情感。很多老师对待古诗词如同对待其他文言文,一味采用程序式的教学方法,如介绍作者背景、诗词的表达方法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往往直接导致诗词教育的具体内容功利化,只需背诵与默写就能完成教育任务;其次,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孩子们只对新世纪的先进多媒体读物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诗词读物的热爱;再次,教育方式程式化,方式被固定,所有诗词在老师看来都只需要一套固定的讲解流程,导致学生逐渐对古诗词失去兴趣,达不到古诗词本身传达的情感效果;最后,教育工作者对待古诗词的态度不明确,学生本应该带着赏析的态度去学习古诗词,应该带着欣赏艺术品的眼光去学习,而不是一味背诵朗读。

三、解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的方法

第一,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修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充实自己,特别是语文老师,专业素养可以说就等于是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自身的底子足了,才能以一名合格教师的身份来感染与熏陶自己的学生,文化修养是没法通过单纯的说教方式去传递的,只能逐渐感染,逐渐熏陶。因此,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有义务和职责将知识传播给下一代,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人民教师也要对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改革,适应发展。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时刻跟上教育改革的脚步,才能跟上学生思维的脚步。

第三,提高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意味悠长,耐人寻味,并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是小学生接触我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教材。因此,必须提高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正_认识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古诗词并非易事,现如今我们的周围生活环境已经被视频、漫画等资源所充斥,这些资源看似简单方便、易学易懂,但是相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文化底蕴和魅力十分浅薄。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如今孩子们对国外的快餐式文化,包括动画、漫画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远远大于国内传统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应当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谋求更好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宏霞.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情感读本,201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