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教学十篇

时间:2023-06-18 10:54:12

音乐课的教学

音乐课的教学篇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更应当具有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意志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反复性大。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加以巩固强化。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教学活动中,兴趣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为,兴趣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2.趣味导课。一节快乐的音乐课,我认为它的导课相当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产生乐学的情绪。怎样让导课变得有生动有趣呢?我认为可以采用讲故事、朗诵儿歌、猜谜语、做游戏、观看精彩片段、情景导入等等。例如:在上《在动物园里》通过讲故事及生动的画面导入,学生产生极大兴趣。再如《数蛤蟆》歌曲的学习,通过用本地方言与四川方言朗诵儿歌,使学生立刻产生乐学情绪。

3.巧妙设问。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针对目前课堂中出现的提问现象,要加以改变、解决。我认为首先要抛弃为提问而提问的思想,而应把“提问”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要有宽松的课堂氛围,有敢于质疑和提问的学生,它不应是肤浅的、单向的,而应该是深邃的、多向的活动。例如在上欣赏课《鸟店》时,当播放第三段音乐是,我先提出问题:请你们听听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当学生听到这段音乐时许多同学反应相当强烈。有的抱头大叫,有的仓皇逃跑,有的捂着耳朵……都能踊跃地举手回答出:这段音乐紧张、恐怖、好吓人。

4.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体的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例如在进行歌曲《机器猫》学习时,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城里的动画片段,学生兴趣高涨,开心十足……教学效果良好。

5.创编童谣及自制打击乐器。小学生正处在幻想的年龄,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人人是创作之人,天天是创作之时,处处是创作之地。”创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在上音乐课中可以启发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物和事作为题材,自己创作一首童谣。这样学生始终充满着激情,让他们有事可做,而且十分愿意做,也就没有时间吵闹了。

二、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亲切的笑容、婉转的语言、平易近人的动作都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孩子乐于亲近、善于表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互动。

1.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学习中关心,爱护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缺点,采用多鼓励、多表扬、指出不足之处共同改正,善于察言观色 ,注重小节,让学生感觉到你处处在关心着他,爱护着他。例如拍拍小肩膀,摸摸小脑袋等等课间参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跳皮筋、踢毽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是个可亲近的人,只要教师拥有“爱心和耐心”这两颗心,一定会是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音乐课的教学篇2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表现思想感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音乐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文化史,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多姿多彩、贴近生活等特点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很快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尤其是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但是有这么一种现象:大部分乡村中小学学校的音乐课内容严重缺失,学生们喜欢听音乐却往往上不了音乐课。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的发展。音乐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完善人格的目标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但对于乡村小学来说,由于受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无法完成这一系列教学任务。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亟需改善,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才能使乡村小学的音乐课变得普遍而易于接受呢?

一、乡村学校中孩子的特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让大部分乡村音乐教师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尽管教师们使尽浑身解数,变着法儿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还是没有被带动起来,学生对音乐课还是缺乏兴趣,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引导他们。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乡村中小学中的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比较少,形式也很单一,除了在电视上,就是偶尔能在录音机上听到音乐;他们父母对音乐的认识也不足;所以他们从小受到的音乐影响并不多,认识也不够。这样,就给大部分音乐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经常表现为课堂氛围不够浓,学生兴趣提不起来,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乡村孩子缺乏对音乐的新鲜感,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乡村的学生更需要不失时机的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

二、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音乐教育抓得很紧。普通百姓对音乐艺术也十分崇尚,但广大农村地区在音乐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有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然订了音乐课本、排出了音乐课表,但很少有教师认真地上音乐课,反映少年儿童生活,表现传统爱国主义等健康向上的歌曲也很少听到。在通俗音乐、快餐文化铺天盖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所听所唱的不是庸俗的流行歌曲,就是“另类”的怪腔。并且,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现状让人担忧:教学设备的不足、师资力量的欠缺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现状一:磁带和录音机成了音乐课的“老师”

在某个村镇中的一所小学,一间空荡荡的教室,后面角落的小柜子里放了几样简单的打击乐器,除此之外,只有黑板上的五线谱格和门口一个“音乐室”的标识牌,表示着这里是上音乐课的地方。这就是在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一所乡村小学看到的一幕,这并非是个别现象,此现象堪称普遍。而这所学校已经是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小”了,在这所学校的音乐课,往往由老师示唱,孩子们一句句跟着学,或者是用一台录音机和一卷磁带便构成乡村小学一节音乐课的全部内容,磁带和录音机成了乡村学校音乐课的主角。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则可以放映音乐碟片,孩子们可以视唱,或者跟着学习舞蹈动作。条件再好些的学校,有架电子琴,便成了老师孩子们眼中的“大件儿”,而钢琴,在多数孩子的脑海中,还只是一个名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相关的实际概念,并无具体印象。

孩子们往往是兴奋无比而又小心翼翼亲手触摸着电子琴,碰一下又立刻松开,生怕碰坏了,类似的情景,总是出现在乡村学校的课堂中。“城里的孩子因为不满家长逼着学音乐,常把怒气发泄在昂贵的乐器上,对乐器摔摔打打。看着这些农村的孩子对乐器的陌生与珍惜程度,差别太大了,真让人心酸。”一位参加援建的爱心人士感慨道。

现状二:硬件提升,教师却堪忧

如果说硬件设施是制约乡村音乐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专业音乐教师的匮乏则无疑是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很多农村小学翻新了校舍,逐步增加硬件设施,其中,也包括钢琴。可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钢琴往往成了昂贵的“摆设”。目前乡村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普教专业毕业,主要都是教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稍有一点音乐方面的特长,就成了学校的“香饽饽”。老师唱一句,孩子学一句的“唱歌课”,就已经很受欢迎了,如果再有个能弹电子琴,哪怕是只能弹简单曲调的老师,简直让孩子们“震惊”,对这位老师也格外心生崇拜。

据调查,乡村的小学,尤其是下属的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也就导致了师资分配的困难,尤其是音乐、美术等这些专业教师的缺失,成为村小普遍的现象。“每年分配的时候,人家一听说分到这么远的地方,都不爱来了。”大连普兰店教育局张老师介绍说,“其实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待遇都是统一的,可人家都想往‘好地方’去,宁可不报到。”再加上,每年退休的老师多,补充的老师少,便造成了乡村教育资源缺失的现状。

三、揭示乡村中小学音乐课中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过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提出相关的工作思路与要求,使得城镇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不过,对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说,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和异常艰难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音乐课程为“搭头课”

众所周知,音乐课在很多家长眼中都是一门“副课”,因为不涉及到升学和考试,这就使得音乐课成为了一门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课程,城市中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农村的学校了。并且一些学校将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导致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造成了音乐教师成为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更造成了音乐教师的流失,完全遏制了音乐教学的发展。而在许多乡村中小学,更严重的问题是音乐教师的缺乏,没有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所以在课程安排时,就把音乐课分给班主任或者语文、数学老师兼教,成为所谓的“搭头课”。这些“兼职”的音乐老师,他们要抓主课的成绩,繁重的压力让他们很少重视音乐教学,负责的老师一学期还教几首歌,不负责的老师干脆就在音乐课时上语文或数学,音乐课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摆设。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课”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乡村学校中屡见不鲜。 

2.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设施落后

音乐课的教学篇3

作为对高师学生的培养,内蒙古师范大学提出的培养目标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即指首先在专业技能上要有很大提高,同时须在有关音乐基础、文化素养等课程上有全面的提高,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与互补性。殊不知,担负文化内涵的这些基础课程往往决定学生毕业以后的艺术水准和素养。西方音乐史课在高师院校音乐专业中是专业公共必修课,由于课时短、任务重,显然对全部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是做不到的,只有挑选重点内容,加以讲解,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作曲家及代表性作品及贡献等,形成点线交叉的线索。在讲解音乐贡献之余,还渗透着每个国家、民族的概况,时代的特色,文化的差异等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所以,对于本专业学生而言,学习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还有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民族知识等等。高师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要突出“师范”特色。所谓师范特色,是指具有人文素质、专业知识与社会文化氛围相吻合的教育模式[1]。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已经趋向于将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作为“文化中的音乐”来界定,这显然是比原来“唱歌或演奏”单纯的音乐技术教育更为完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具备音乐教学和开展社会艺术实践的能力,才能承担起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重任。

怎样有效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呢?怎样解决学生学习上的上述问题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音乐作品,课后完成单元作业或撰写主题论文、这样就会形成思维的主动性,进一步深化知识点,通过理性的分析与总结,深入理解和掌握要点,学习效果就会显著提高。除此之外,任课教师应该主动地在教学中介绍与渗透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结合课程实例,由浅入深地进行讲授,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教学效果则会更好,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伍国栋所著《民族音乐学概论》中讲到学科的方法论观念时,有一对学术词语,即“共时”与“历时”,属于方法论观念之三的“时空观”中的名词。所谓音乐事象①的时间观念,是指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对某一音乐事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时所树立的一种“历时”的和“共时”的观念。“历时”观念主要引导研究者去注重音乐事象纵向的历时发展过程,视音乐事象为一种持续存在的音乐形式;“共时”观念主要引导研究者去注重音乐事象横向的共时构成关系,视音乐事象为一种广延存在的音乐实体。在现代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历时”构成关系是对音乐事象进行的“历史构成”与“未来构成”的考察与研究,而“共时”构成关系则是对音乐事象进行的“现时构成”的考察与研究[2]。首先,在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学习材料)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并运用研究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巩固和延伸的学习。在讲到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晚期的几位大师,有三位大师出生同年,即J.S巴赫、G.F亨德尔、D•斯卡拉蒂。其中两位大师巴赫和亨德尔,比做巴洛克宏伟建筑宫殿中的两根支柱,代表着巴洛克音乐的伟大成就,二人同出生于1685年,都为德国人,但从各自创作经历和风格上却迥然不同。在论及巴赫或亨德尔的个人生平、创作阶段时,这是一条纵向的线索,属于“历时”研究;如果把二人放置在同一个时代中进行比较,可从社会环境、创作经历、音乐风格、作品特征等方面做细致的比较。如,巴赫的主要贡献在宗教音乐和器乐领域,偏爱复调音乐的创作;亨德尔的主要贡献则是倾向于舞台艺术,主要在歌剧、清唱剧领域,偏爱主调音乐的创作[3]。这样的研究属于“共时”研究,也是比较音乐学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又如,在讲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会依次介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在讲到古典主义音乐特征时,会提到三位大师在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上的一些共性特征,即音乐语言的质朴与逻辑性,结构的严谨和匀称等,而在剖析各自成就及贡献时,更会提到三位大师在各自创作领域的个性差异。譬如,就个人音乐语言的表达和精神内涵而言,简言为海顿的淳朴、保守、乐观,莫扎特的睿智、华丽、快乐,贝多芬的深刻、内在和英雄性等等。这样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三位大师不同的创作风格、个性特征等等。

再如,讲到浪漫乐派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强力集团”时,会依次介绍五位作曲家的作品和贡献。五位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和职业都各不相同,但在前辈以及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格林卡的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感召下,有着共同的音乐审美追求、艺术理想、创作愿望,都怀着振兴民族音乐文化的共同目标而走到了一起。在当时,他们和其他国家民族乐派一样,在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背景下,积极地学习民间,从民间音乐中吸取主题元素,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涌现出了钢琴组曲、管弦乐、民族歌剧等各种体裁。但是在分析每位作曲家的作品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个人的创作魅力,比如在音乐风格的感受方面,我们会领略到包罗廷的诗情画意、穆索尔斯基的俄罗斯式感情的狂野和宣泄、里姆斯基-戈萨科夫的极具东方色彩的神秘旋律等等,又在总的艺术风格下显示出强烈的个人色彩,可谓五彩斑斓,光彩夺目。上述教学实例可以看出,由于运用了“共时”与“历时”的研究方法,即采取了横向和纵向相互交叉的线索式的考察,学生们在学习中由任课教师引导,掌握“音乐事象”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对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增加兴趣,对人物的形象和作品的内涵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和透彻。此外,还可以尝试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文化中的音乐研究”、“局外人的音乐研究”等原则立场,从一种与传统史学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西方城市艺术音乐,使音乐史成为一部音乐社会史,而不只局限于少数大作曲家的历史等等[4]。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理论课程的最终考察学习方式,不能只限于单一的考试模式,否则往往会形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掌握和总结知识要点。考试形式可以结合卷面考试或撰写论文等形式,由任课教师决定,只要能够达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即可。笔者认为,抓好课堂教学,是解决当前音乐史论课教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手段。要注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营造课堂中学习讨论的环境,以达到深化记忆,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并贯穿有益的理论研究方法,是实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如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蒙古族音乐史、三少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课程。在教学中,通过从各门学科繁杂的知识库中提炼出框架性、基础性的知识点(材料),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加以指导,这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紧紧抓住知识的要点,不会盲目地进行教与学,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可信度和学习的效度,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打好基础。

作者:庆歌乐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音乐课的教学篇4

一、听一听,从听中感受音乐。“听”便是听音乐、欣赏音乐;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在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而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聆听。任何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认识字、会写字,都是从听觉开始,首先听会了才会认、会写。因此,孩子学习音乐也应该遵循这一认知事物的规律,从听觉开始,只有听之熟之才能够进一步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的内涵、体验音乐的美,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例如:在一个欣赏音乐的过程或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播放一段音乐———《小袋鼠》(欢快活泼跳跃),请孩子描述自己从音乐中听到、想到、“看”到的音乐形象,并说说为什么?目的是要求孩子关注音乐,把孩子带入音乐中,促使孩子在听的活动中熟悉音乐。

二、动一动,从动中体验音乐。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也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和音乐知识的学习。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能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音乐教学审美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师也常常因为孩子们课堂上好动,不专心听讲而烦恼。为什么不将孩子的这种天性运用于课堂活动之中呢?在一节音乐课中,为了组织学生仔细听音乐并分辨出其中的主题音乐,我让学生每人手里拿着一张旧报纸,听着音乐,并随着音乐的节奏有规律地抖动手中的报纸,当听到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时,则撕开手中的报纸,撕了几次则表明主题出现了几次,这时孩子会精神高度集中听音乐而完成手中的动作。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们生活中喜欢玩的游戏,将它运用于音乐课堂中,既让学生玩得高兴,又完成了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出发,贴近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从先前的生活经验里获得音乐情感体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一定能碰撞出音乐情感的火花。

三、画一画,从画中理解音乐。让孩子接近音乐,喜欢音乐,欣赏音乐,必须打破孩子对音乐的神秘感,用极易理解音乐的手法帮助孩子理解音乐,使孩子们能真正听得懂音乐,喜欢听音乐,用心用情去听音乐,再理解、评价、分析音乐,逐步成为一个学会使用音乐的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画”音乐,是一个容易使孩子进入音乐的过程,在画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记忆音乐、理解音乐,这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效果最好。如教《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根据此歌内容绘制了一幅红领巾荡桨戏水的彩图。图中那绿树红墙、巍峨的白塔、蔚蓝的水面、划桨的少年、飘荡的小船,为祖国山河增添了壮美的景色,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营造了愉悦的氛围。我让他们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听着录音范唱和老师生动而富于情感的语言描述。在彩图的视觉形象中,随着歌曲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孩子们完全沉浸在审美情境之中,思维进入了音乐想象的空间。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体验到歌曲特定的情绪和旋律的内在美。从而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丰富的联想、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了他们音乐艺术素养的提高。

音乐课的教学篇5

一、音乐教师要认真研读《音乐课程标准》,吃透音乐课本,明确教学目标。《音乐课程标准》是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的行动准则,它具体规定了不同的阶段,学习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而音乐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排与编写的,音乐教师只有弄清楚这些关系,才能认识到音乐教学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音乐知识的学习,让音乐文化去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音乐教师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将德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起来,有效对学生进行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足以看出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到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需要音乐教师的高超艺术,将德育与美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创设平台,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因此,音乐教育首先需要音乐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三、音乐教师要将生动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应该体现为,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需要音乐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学生,让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更加融洽。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学生就更能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如果音乐教学活动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四、音乐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环节,激发学生创造性。《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准备教学环节时,必须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如指掌,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类,每一类教师都应该落实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体现出“分层目标,分层教学”的新课程理念,这样,教师可以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能够获取音乐知识,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把音乐的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音乐教学能够创造性得到极大发展,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坚持将引导学生的创造性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音乐课的教学篇6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教师情感投入 综合文化 多媒体运用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人们以声音为物质材料,利用声音所具有的高低、长短、强弱和各种不同音色等特点,经过挑选、组织,构成千变万化的印象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内心的感情体验。因此,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结合多媒体教学,融入课程所需要的人文知识,使课堂更有人文气息。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本文就一节课真实案例,对该理念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一、美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

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和特殊学科,这是由音乐艺术的纯抽象性决定的。在这一点上,是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也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它是一门“声源于形,形发于声”的艺术。还可以理解为表现者在运用过程中将抽象的事物通过手法转化为感受者所能体会的形象事物。不管对于表现者还是感受者来说,都需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才能受其感染,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和革命家蔡元培曾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首先,它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音乐欣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了他们的音乐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追求美的欲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音乐这种特性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良好感受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方面技能打下基础。

二、教师情感投入合理可以带动学生情绪

课堂上,在我介绍完蒙古族长调特点,让大家哼唱歌曲《牧歌》的时候,在音乐的带动下,大家显得很投入,富有感情,旋律节奏准确。在学唱新疆民歌《一杯酒》时,我原本很担心学生能否将歌曲中的装饰音唱准确,但是通过激情翻唱和情绪带动,同学们学得很开心,唱得也比较准确。这说明,只要学生投入了或感兴趣了,就能学会和学好。相反,一旦扼杀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怎么教他们都无济于事,这就说明教师的引导性很重要。只有教师投入了,学生才容易被感染,也会主动学。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但是也有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课的容量较大,对风俗文化知识的介绍应再紧凑些,对时间的把握也应更得体。

三、多媒体运用是关键

音乐是通过聆听使接受者感受其特有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合他们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质即为审美教育。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调动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节课的得失,一是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二是要有专家的点拨;三是要用心地去反思。倘若能将每个问题放大来看,并辩证地看待它,相信一定会有莫大的收获。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的教学篇7

一、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我在上《唱脸谱》一课时,当学生一开始听到是戏歌显得都没精打采。然而当我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许多生动的脸谱图,一下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又给学生范唱A段的旋律,学生一听歌曲中还有英语单词加之歌曲变化的节奏,在我范唱第二遍时大多数学生就跟着模唱了。在表演这一环节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将本节课推向了高潮。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积极的创设课堂情境

我在引导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中我利用讲故事、猜谜、游戏等,加强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时的让学生编一编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求异思维。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首先,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自主深入课堂学习。其次,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最后,我有效组织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表演创作、节奏创作、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三、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上《牧场上的家》一课时,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最多的是“老师听到几句唱得很不好”“还不太好”“你们想不想再唱一遍”,学生在这种语言的引导下变得有些失去信心,对一遍遍重复欣赏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导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课下来,不仅歌曲没学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因此在上人教版第12册《三拍子舞曲》一课时,教师充分就了解六年级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教师通过“谁敢来试一试”、“老师想请一个舞伴”等各种引导和激励的语言,使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最终,学生放下了羞涩跟着教师一起舞起了三拍子的华尔兹,学习欧洲宫廷中王子与公主的礼仪,感受不同三拍子舞曲的风格。整堂课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的利用课堂评价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我总是面带微笑和学生共同参与歌舞表演或音乐游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我力量以及存在的价值,这样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的学生在歌表演或者律动中,动作笨重、呆板,便引起学生哄堂大笑,我及时制止其他学生的取笑行为,并给予学生耐心辅导,纠正动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还有,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回答得好的学生要肯定性语言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赞誉的喜悦,回答得较差的学生,尽量不用否定性语言加以评价,而是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并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热切期望。

音乐课的教学篇8

一、给学生一个舞台。提高教学效益

许多在外面学习音乐的孩子尽管声乐水准达到九级、器乐达到十级了,但是从来没有上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就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舞台,每节课利用下课前的五分钟请一位同学演唱、演奏或是舞蹈。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表演很精彩。有时,我也把这种表演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例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请两个学生现场演奏(一个拉小提琴,一个钢琴伴奏)了这部作品。这种形式产生的效益是多元化的:表演的孩子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信心;欣赏的孩子拓宽了视野,也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比单一听音响资料的效果好得多;同时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巧妙设计环节,关注全体学生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激发音乐修养较浅的孩子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是我们的责任。而技能性、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往往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这门学科丧失信心,为此,我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了一些适宜的教学环节。

如在《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课中,我请学生进行歌词创编,主题是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思念自己的祖国,然后请歌唱水平欠佳的同学改用朗读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倾诉着思乡之情……最后师生一起在钢琴的伴奏中哼唱改写的歌词。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不仅不会因歌唱水平欠佳而自卑,反而看到了自身在音乐学科中除了歌唱以外的潜质和能力,从而喜欢上音乐课。

又如在学习歌曲《七子之歌》时,同学们都唱会之后,我出示了《七子之歌》的简谱旋律,并分成了几部分,请平时对视唱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唱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歌曲已经唱会,对音高有概念了,所以这些孩子唱得都很好,让他们感到视唱并不是一件难事,这在无形中树立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再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这个作品之前,我请学生们回去查一查《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具体都唱了哪些内容。学生们上网查资料,精心准备。课堂上,我主要提问那些在音乐技能上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因为没有“唱”的内容,只要“说”就可以了。他们口若悬河,回答得头头是道,非常有成就感。针对孩子们的具体程度设计不同的问题,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找到自信心,认识到自身价值。

三、培养小老师,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课程的价值之一是社会交往价值,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上,对于音乐基础较好的孩子善加利用,不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使这些孩子的音乐修养更上一层楼,取得双赢的效果。

在进行节奏、视谱等技能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请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指导并检查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这种做法提高了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情。当然,对于“小老师”究竟怎么教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这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并最终使他们自身也得到提高。

四、因材施评,多元化评价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没有智能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类型的差异。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音乐,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学习音乐,所以不能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应以“因材施评”的评价取代“一锤定音”式的评价。如进行考评时,可请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歌唱、舞蹈、器乐、朗诵等等,给予多元化的评价。

音乐课的教学篇9

关键词:加点盐;放块糖;洒些酒

在我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感到很痛心:那是2012年9月的一天,由于天天忙着艺术节节目的排练,又要每天上四节课,我的嗓子哑了、腿都肿了,自己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心情烦躁。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我的做法如下:

一、加点盐

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事,三年级时学生就学过了,可学生百听不厌,我利用校外学生较多的情况,请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进行自我介绍,一时间河南话、四川话、东北话从学生的口中溜出,我马上请出几位学生做现场模仿,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个个跃跃欲试。我抓住时机就问:“为什么聂耳能模仿的惟妙惟肖,而我们却不行?”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用心的道理,同时我也做了检讨:“以前老师每节课都要不停地重复乐理知识的讲解,没有考虑到你们的感受,是老师的错,今后一定多加注意。但有些学生上课只带耳不带脑,也请今后能改正,我们共同努力把音乐课上成你们喜欢的课堂,好吗?”学生大声应和,声音在教学楼的上空久久回荡。看着他们神采奕奕,兴致勃勃的神情,我知道这点“盐”已经入味了。

二、放块糖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骨架,把节奏训练编成“小兔找家”游戏,每一只小兔身上都有着不同的节奏,每组根据教师所敲击的节奏帮小兔找回自己的家,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忙在其中,乐在其中。下课了,学生久久不愿离开,围着我问:“陈老师,下节课还让我们给‘小兔找家’行吗?”望着学生期盼的目光,我激动地说:“行,以后的音乐课就这样上!”学生欢呼雀跃,鸟儿般地飞出教室。这一幕令我流下了眼泪,我知道是这块“糖”发生了质的变化。

音乐课的教学篇10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只管教,不论学生学得怎样,整节课都在反复机械地学唱一首歌曲或乐曲,直到学生学会为止。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真正地掌握,只学会表面的内容,感觉枯燥、素然无味。二十一世纪音乐课改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会学生识谱,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无疑是授他们以“渔”。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识谱教学走进学生心中,真正为他们所接受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学唱歌曲,尤其是直接学唱歌词的能力是相当强的。不少学生甚至能将电视剧里的歌曲或是比较热门的流行歌曲唱得有滋有味。他们之所以能准确演唱难度较大的通俗歌曲,就是因为他们听得多。这也说明他们的音高概念是相当不错的,可让他唱出曲谱来却十分困难,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学生都是“音盲”或“五音不全”。

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的过程进行分析,识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是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视唱。当然,这是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在识谱过程中是不能分开的。

上述三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对学生来说最难以掌握的是“听觉反应”。首先,它要求音的绝对高度的准确性,唱不好就“跑调”了;其次,音准概念的形成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量的音乐是用不着乐谱的歌曲或器乐曲,除了在音乐课上,他们几乎是接触不到“乐谱”的。如果在音乐课上我们很少进行“唱谱”训练,那么,学生不能掌握“音高概念”是很自然的。因此,音乐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以使学生打好识谱技能的基础。这一点和学习线谱或简谱是完全一样的。

如何使学生获得“唱名音程感”?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唱唱名,也就是在歌唱教学中多唱歌谱。具体来说,就是在低年级教歌时加入“唱名模唱”的练习,高年级教歌时加入“唱名背唱”的练习,以及穿插使用“唱名唱歌”(唱谱)等方法。

练习使用唱名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结合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的方法;另一种是专门训练的方法,即使用听音(听辨)、视唱(视唱练习曲)的方法。就普通音乐教育的中小学音乐课来说,主要是采用结合音乐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学习唱歌、演奏器乐等过程中,进行“唱名”练习。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地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是一种自然的、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方法,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专门训练的方法,因为它容易变成枯燥的、机械的技术操练,学生没有兴趣,效果就不会好。即使稍作一点短时间的专门练习,也必须带有游戏性,以保证学生的兴趣为前提。

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得最快的,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唱名音程感”训练的时候,不必使用乐谱。因为,不用乐谱只用听唱的方法学习“唱名”,减少了学习识谱的难度,使儿童集中于听觉方面的学习(充分利用最佳期),识谱的视觉反应训练,则留待以后(中年级开始)逐步进行。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听唱法进行唱歌等音乐教学,在听唱的过程中大力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可为今后的识谱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先不用谱,多唱唱名”这个既有重要意义又简单易行的方法,还有不少教师未予以应有的重视。当然,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实验,但是面对我国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水准偏低和音乐教育研究薄弱的现状,学习借鉴国外现成的经验是必要的。

在小学低年级没有牢固地建立“唱名音程感”的班级,在中高年级甚至初中阶段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结合唱歌教学等,有意识地进行“多唱唱名”的“唱名音程感”训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必要的“补课”。这种“补课”训练同样必须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与小学生不同,但也不能采用成人的、专业的那套方法。那种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忽视青少年的特点,采用成人化、专业化的方法的做法,我们应避免。

即使在低年级进行了较好的“唱名音程感”训练的班级,也要进行“多唱唱名”的练习,因为每个学生个体都有差异,即使已经掌握的也需要复习巩固。

器乐教学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名音程感”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凡是进行器乐教学的教学班,学生的识谱能力大部分都得到发展。在对大量学生进行识谱能力测验后证明,凡是班上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都是在课余学习乐器的学生。

在实际唱歌教学中怎样将唱歌谱和唱歌词相结合起来学习,是唱歌教学方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方法的设计,要考虑各年级段学生的识谱能力和歌曲的难易、长短、熟悉程度等因素。根据这些情况,灵活运用,经常变换,循序渐进。切不可因为强调“多唱歌谱”而违背“唱歌教学首先必须把歌唱好”“通过唱歌教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原则。

如果我们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认真地进行“模唱唱名”和“唱名背唱”的练习,使学生比较牢固地确立“唱名音程感”,那么以后音乐课的识谱教学将会进行得比较顺利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