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十篇

时间:2023-06-16 17:38:24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1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XX09【原刊页号】26~30,70

【分 类 号】g1【分 类 名】教育学【复印期号】XX11

【 标 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作 者 】栾传大

【作者简介】作者系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 课题负责人、 研究员。长春130021

【 正 文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于1990年提出,并展开研究,至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十年来,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广大实验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与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厚成果,为学校德育内容系统化、民族化、科学化,为丰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作出了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对学校德育内容是一项重大改革,是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十年来,课题组根据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确定实验研究内容与目标,组织实验区点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系列概念、重要意义、实验原则、德目内容、实验方法、运行模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方案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什么叫区域传统美德教育?本课题在研究中对这三个新概念界定如下。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她不仅包含古代传统美德,亦包含近代革命传统美德和当代英模美德。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所谓区域传统美德教育,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其宗旨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通过大面积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拉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体系

本实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批判与继承、发展与创新为原则,以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为实验内容,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结合实际,从整体上研究探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规律,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新的历史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着“历史存在,现实需要”的原则,课题组系统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并依据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原则,对传统道德德目进行了筛选、概括、凝炼、重释,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内容体系并根据伦理学的理论和分类,依据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按学段、分层次,把18个相互联系的德目归纳系列,构成整体,使之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简约性。

为使这些德目与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我们采用表格方式,将18个德目、德目的隐含与现行德育内容对接,渗透现代意识,编制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纵横》,如下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构建纵横

德目 隐含儒家 与现行 渗透现代意识

伦理道德 德育对接

孝敬父母 孝、慈、敬、恭 伦理道德教育 人伦意识

尊师重道 礼、天地君亲师、忠 尊师爱生教育 重教意识

团结友爱 仁、协作、和谐、 团结友爱教育 平等、博爱意

信、义、和、平 识

立志勤学 智、毅、敏、学、思 前途理想教育 科学意识

自强不息 拼搏、进取、砺志 挫折(吃苦)教 拼搏意识

谦虚礼貌 礼仪、温、良、恭 文明礼貌教育 民主意识

诚实守信 诚、信、守诺 诚信教育 信誉、承诺意

严己宽人 宽恕、公正、克己 修养教育 自责自律意识

、容忍、豁达

人贵有耻 行己有耻、知耻近乎 知耻教育 荣辱意识

见义勇为 义、勇、无畏 情感教育 惩恶、扬善意

整洁健身 正心、修己、养生、 健身教育 生态、环保意

贵己 识

求索创新 勇毅、求索 创新教育 创造、竞争意

勤劳节俭 节约、勤劳、戒奢、 艰苦奋斗教育 效率、效益意

朴素 识

见利思义 利益、义然后利、义 义利教育 法制、道义意

利并重 识

敬业尽责 鞠躬尽瘁、一饭三吐 敬业教育 事业、现任意

哺 识

清正廉洁 廉、忘私、正直 反腐教育 廉洁意识

爱国爱民 仁、忠、爱人、保民 爱国主义教育 卫国、为民意

、利国、治国 识

天下为公 义、公、老吾老、幼 共生(为公)教育 全球、整体意

吾幼、平天下 识

三、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学校传统美德教育

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1 )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2)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即要求语文、历史、地理、数理化、体音美各科针对本学科特点,结合传统美德因素进行传统美德教育。(3)利用各种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班团队可根据18个德目教育需要,以主题班团队会、故事会、讲演会、知识竞赛会、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还可结合有关重大节日、纪念日向学生进行相关美德教育。

2.家庭传统美德教育

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一是应培养孩子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道德,打下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二是对孩子从小进行归属教育,使孩子在懂事时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子孙,长大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三是培养孩子勤劳节俭、自强自立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四是培养孩子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和睦邻里、友爱兄弟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在家庭传统美德教育中,注意引导家长注重全面性、针对性、一致性、表率性和科学性,积极地配合学校传统美德教育。

3.社会传统美德教育

社会传统美德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教育机构,通过社会宣传、社会榜样、社会交往等活动,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乃至优秀文化的宣传与影响,从而促进社会成员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进行社会传统美德教育主要途径:一是发挥大众媒介的宣传功能;二是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三是发动各行业、各企业、各系统,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为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建立市(乡)规民约,奖善抑丑等规章制度,提高人们遵纪守法、维护公德的自觉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中小学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文明道德的大的环境,既是中小学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也是开展好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的条件和保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营造。

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运行模式

所谓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及一定条件下,关于传统美德教育如何组织、实施、运作的一种程序和方式,体现了传统美德教育规律,反映了传统美德教育的特点,即稳定性、规范性、操作性及有效性。

在前期研究中,总课题组总结各地传统美德教育教学有十法:系统讲授法、学科渗透法、情感激发法、意志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评价反馈法、环境陶冶法、情境感化法、慎独教育法等等,在此基础上各地经过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又提出八种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

1.系统讲授模式就是通过开设传统美德课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传统美德知识。系统讲授模式,一般是“四段型”结构。

引题 入境 明理 导行

低年级:──────── ──────────

讲故事指导观图 答问题指导行动

学知 激情 明理 导行

中年级:──────── ──────────

知善德 学美德 懂美德 行善德

说说 讲讲 议议 做做

高年级:──────── ──────────

说指导语 讲故事 挖掘内涵 导向践行

这是不同年段教师按着知、情、意、行的逻辑线索探索学知——明理——激情——导行的基本运行模式。

2.学科渗透模式即要求各学科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体操作模式有:(1)直接渗透。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有许多内容本身就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2)间接渗透。如数理化等学科中,由于教材本身大都是介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教育者可通过背景介绍等方式间接向受教育者渗透传统美德教育。(3)随机渗透。即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随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4 )重点渗透。即是根据学生实际和形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学生或某些问题进行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传统美德意识。

这类渗透课的教育模式可采取“选择渗透点(块)——把握渗透点(块)——开掘渗透点(块)”三个环节。

还可以采用“备课挖掘——讲读渗透——讨论激情——总结导行”四步教学法。学科渗透必须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3.主题活动模式即要求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要有主题。将传统美德德目作为专题,要求有方案、有内容、有地点、有教师、有总结。其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中队会、故事会、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活动、各种文艺演出等。运用这种方法,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与方法的结合。

运用主题活动方法要注重主题实践训练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行为训练渠道很多,可通过教学形式,也可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如各实验学校采用的贯彻学生行为规范、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参与社会自愿者行动、学习雷锋活动、参加公益劳动等等。这些活动都有多次性,可使学生逐渐形成美德行为习惯。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应注意反复、长期训练,而且还应注意要求适当。对行为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则应该提出基本要求。经过一定训练之后,再根据不同情况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避免一锅煮、低层次地循环往复。

4.内容结合模式即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其他德育内容结合进行。如,吉林市实施“3个三”的结合模式,即在教育内容上,坚持爱国主义、传美教育、养成教育三结合;在教育途径上坚持学校、家庭、社区三渠道结合;在研究队伍上坚持学校教师、家长及社区教育人员三结合。

5.工程系列模式就是将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作为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设计,系列运作。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提出一二三四五系列工程:一是指制订总体育人目标;二是指两条主线,即学科渗透、活动贯穿;三是指三个原则,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四是四化,即职责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措施系列化、综合网络化;五是指五个结合,课堂内外结合,更正管理与灌输诱导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常规管理与思想教育结合,不懈抓与全员抓结合。

另外,还有辽宁公主岭市站前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二三四”模式,哈尔滨南岗区分部小学提出的“四体系”等。

6.环节合取模式即按一定逻辑将传统美德教育的依据、内容、做法、管理等环节合取的方式。其特点是新颖好记、简便明了。

如,吉林丰满区将“4 个以”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做法合取为“四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直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活动为主体,灵活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德育基地为主阵地,践行传统美德教育;以三结合为网络,全方位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7.环境陶冶模式就是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隐性教育的方法。其形式有:(1)自然环境陶冶法的形式,如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如创设美好的校园自然环境,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又如净化家庭环境,使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与育人衔接起来。(2 )人文环境陶冶法的形式,即利用良好家风、校风、社风来直接影响感染学生美德形成的形式。

环境陶冶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蔽性,运用这种模式,应注意对环境的设计、优化、营建,创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综合运行模式所谓综合运行模式,就是综合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各种方式方法,其特点是区域性、整体性、综合性、宏观性比较强。如,吉林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运行模式是总体规划,以点带面,科研先导,政府推广。

以上这些运行模式,有综合性的、有专项性的,有的从管理方面构建、有的从内容方面构建、有的从方法方面构建。提出什么样的模式,关键是要做到结合实际,突出特点,明确好记。

实验研究认为,构建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应注重三个问题:

一是对模式要有正确认识。没有模式不行,但有了模式,不要模式化。模式化就要僵化,僵化就要流于形式,流于形式,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是构建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模式,要从当前、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有效、高效、长效的原则。要结合实际去研究、探索,不要照抄照搬。教无定法,关键得法,对模式来说也是这样。

三是构建模式运用语言缩略、逻辑合取,一定要注重明确、简便、规范、通用。

五、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保障机制

区域传统美德教育保障机制主要是指根据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结构组成及其与其它德育和整体教育相互联系的内在需要,建立的一种传统美德教育功能有效发挥和运行的保证制度。构建传统美德教育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有效的目标导向机制、内容架构机制、组织网络机制、制约完善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主题活动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1.目标导向机制目标是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向,具有凝聚、团结的力量。建构区域传统美德教育保障机制,首先应建构目标导向机制。为此,课题组制定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总目标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通过大面积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拉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两个“高度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建构目标导向机制,应符合、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目标不仅应具有导向性,还应从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

2.内容架构机制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体系的构建。这是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机制,具有指导、规范、长效的依据作用。课题组主要用构建德目体系与编写实验用书去保证传统美德教育健康、规范、有效地运作。有的地区结合本民族的实际编写参考资料,丰富了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3.组织网络机制这既是实施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保证,也是开展好区域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的关键。建立组织网络机制应包括:

一是成立县(区)传统美德教育的领导机构,即由县(区)主管领导挂帅,由宣传部、精神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县(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县(区)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规划与领导、组织与管理;制订、颁布传统美德教育规划方案,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制度;协调、统筹各方面的执行情况;组织、交流典型经验,表彰先进。

二是成立县(区)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指导组织。指导组可由县教育科研所、教育学会、进修学校、县教育局相关科室及同级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的主管业务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县(区)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本地学校、家庭、社区传统美德教育与研究进行宏观指导、组织与管理;对实验骨干教师及指导人员进行理论培训;组织、指导本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组织本地传统美德教育经验交流;组织、指导本地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的征订与发放工作,等等。

三是成立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组织。学校是区域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组应由学校校长或书记任组长,成员由党、政、工、青及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全校的传统美德教育,指导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具体是制定计划,统一布署,协调行动,指导家长,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4.制约完善机制这是传统美德教育运行机制的具体内容,也是具体保证措施。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即对规划、组织、评比、总结各环节作好明确规定,便于参与,便于检查。二是建立责任制度。即对各层级、各岗位的人员要明确责任,以便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三是建立评价制度。评价具有判断、激励、促进传统美德教育等多元功能。为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应搞好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5.主题活动机制活动是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主题活动,就是以课题组提出的孝敬父母、立志勤学、 勤劳节俭、爱国爱民等18个德目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开展主题活动应注意以下问题:(1)活动要有鲜明性,有吸引力、感染力;(2)选材要有针对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3)形式要新颖创新,可参与、可收获;(4)组织要有实效性,在过程中育人。

6.队伍建设机制搞好区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骨干、主导与示范作用。这是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区域传统美德教育队伍包括专门教师、各科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家长及研究、指导的专门人员等等。由于传统美德教育是9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项教育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显得不足,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7.社会参与机制即建设良好的区域环境,调动、激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就一个县(区)的区域来看,社会参与的机制建设起码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2)加强德育基地建设。社会上各公共娱乐场所,各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活动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开辟的各类德育基地,应结合实际充实此方面的内容,搞好建设。

(3)指导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召开各类学习会、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用家长素质的提高去带动影响子女传统美德的形成。

(4)加强社区文明建设。一是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将传美教育纳入总体工作之中;二是坚持以政府为龙头,齐抓共管,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社区文明公约》、《居民守则》、《社会公德》等规程。

以上机制是一个保障体系,每个机制在整体中都有各自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建立与发挥每一机制的作用,应当统筹运作,综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整体效益。

十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综合运行模式与保障机制,丰富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

2.提高了学校德育整体水平,实验学校的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

3.拉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2

朱先亮:欢迎你们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对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采访和报道。近年来,我市以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_展了工作: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德育“三化”改革。2015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德育序列化、课程化、生活化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实施德育一体化改革。通过改革,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效衔接、梯次推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效整合、互为补充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德育实践体系。三年来,德育“三化”改革有效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培养全过程。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融入课程开发。抓好国家、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法制、网络道德等教育内容,开发实施了“润心德育课程”等200多门德育校本课程。三是融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四是融入校园文化。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创建活动,推广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日,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坚持文化育人,精心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体系”之中。制定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中小学多维、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以“传承传统文化,筑牢人生根基”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浸润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涵盖4大系列、12项具体行动。

四是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2处、城市学校少年宫11处、乡村学校少年宫76处;全市建设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处,各类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0多处,满足了学生道德实践的需求。

五是坚持合作育人,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县(区)两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合会,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全市中小学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宣传教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强化安全措施,关注特殊儿童,传播文明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贵局在中小学德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令人钦佩!在这些已有成绩的背后,你们觉得目前区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朱先亮:我市学生德育工作在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像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以深化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为抓手,系统解决思想认识、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方法途径、评价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按照“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您刚才提到了德育课程改革措施,为什么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朱先亮: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育人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建设。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德育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德育课程改革是德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德育开始由无序进入有序、由表面零星改进进入到内核设计的阶段,如此,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大大增强。

二是省、市德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改革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德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德育“三化”改革目前正处于继续深化、打磨提升的绝好时机,趁热打铁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凝练、梳理、提升,进而编写成优秀的德育课程,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选择。

:为推动德育课程改革,贵局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呢?有哪些管理机制作保障?

朱先亮:对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我们将德育课程改革统一纳入到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之中。2015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日照市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德育课程改革是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我们的德育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个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根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两大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三个保障”“三个育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力求实现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五项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思想品德、语文、历史、数学、物理、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为顺利推动德育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统筹基础教育科、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教育督导室等科室为中坚力量的德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来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建立新型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制度、学生心理辅导制度、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等,切实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是建立科研引领机制。组建一支由德育教研员、德育管理干部、德育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德育专家库,定期召开研讨会,具体指导和督查德育工作;组织科研课题,针对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行动研究,破解德育发展瓶颈。

四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分阶段、分重点、分主题进行,真正发挥其对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完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评优表彰制度,召开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在实施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贵局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呢?

朱先亮:τ诘掠课程改革,我们在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探索和创造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特色办法。

一是试点先行。创新工作方式,以点带面,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力求实效。市教育局制定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确立试点区县和试点学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各试点分项实施,重点突破;彰显时代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创新。

二是科研跟进。加强德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德育专家、教研员、德育骨干教师等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加强试点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德育规律,着力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特色。

三是榜样带动。各试点区县、试点学校将试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边实践、边调整、边提升,形成阶段性试点成果。将重点内容凝练成系列校本活动课程,打造学校系统、独特的德育课程体系。召开现场会议,总结表彰试点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德育品牌。

四是全员培训。将试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吸收到专业研究团队中。开展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专家引领、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和“学科德育论坛”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是评价促进。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对各区县、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达成情况、标志性成果、组织管理情况、社会影响及成效等定期督导评估。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六是成果推广。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凝练提升,推出系列特色和品牌活动;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调研指导,挖掘培植先进典型,形成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果经验汇编。全市推广改革成果,指导全市中小学整体推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目前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设想?

朱先亮:目前德育课程改革正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德育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加强指导、全面试点阶段。推进七个德育课程一体化省级试点项目,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活动,设计开发出优秀的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常规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尤其是创新实施了管理育人课程试点,以获得2016年度市级文明校园称号的学校为试点,不断引领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走向丰富多元。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3

人类社会的独特性之一就是道德教育。这一点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明确体现。我们知道,教育是指人类社会“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1]640,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所以能够得到继承发扬,原因就在于教育。道德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特殊形态,则是“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亦可称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2]449,其根本目的在于“在整个人类社会范围内形成普遍的、完美的道德人格”[2]449,使得新生一代为从事社会生活在道德上做好准备。鉴于道德人格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五种要素构成的,所以道德教育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并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2]451。家庭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具体形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本质上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1]606。这就是说,家庭之中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婚姻关系。这是由男女双方借助婚姻构成的横向夫妻关系。二是血缘关系。这是夫妻通过生育而产生的纵向亲子关系。这两种关系,既构成了家庭成员存在的主要空间,也构成了家庭道德教育所以展开的现实环境。在此环境之中,父母是道德上的先知先觉者,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天然主体,而子女则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天然客体。因此,家庭道德教育即是父母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子女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并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习惯、为从事家庭社会生活做好道德准备。据此可知,家庭道德教育是人类合目的的行为,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发展的。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系辞》)如果说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是人类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是人的思想意识指导的结果,那么,活动就是形而下者,而思想意识即是形而上者。如此,支配人类之家庭道德教育的思想意识,便是形而上的东西,或者说,这种形而上的思想意识便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本质而言,思想意识乃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1]1495。然而,从发生学视角看,无论意识作为人的心理过程还是思维,其所以产生的根源性要素,乃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作为生命体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在其与自然界动物分化之前,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自然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所谓自然意识“,就是自然存在的生命体所具有的生存本能,比如,动物饥饿时需要寻求食物”。“人类祖先的这种自然意识在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中,伴随着其他心理和生理变化,其目的性不断增强,最后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自我意识,即人与自己之外的世界相区别的意识”[3]。自我意识的产生使得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支配自身的活动,自觉地制造和使用工具,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这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有意识的行为中,最初的人类逐渐具有了自己的价值自觉意识。所谓价值自觉意识,乃是人类作为生命体基于自身的本性需要进行功利性算计、使行动符合目的的思想意识。价值自觉意识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的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人类社会开启了依据自己的价值自觉意识进行实践活动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自觉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一切价值实践的前提,构成了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在内的人类一切价值实践的形上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往往不是独立存在,而是联系在一起、形成家族。在汉语中,“家族”是一个偏正词组,是指“家(庭)”的“族”。从词源学看,古汉语中的“族”的是指存放箭矢的袋子,与“簇”、“束”同源,有紧凑、相聚的意思,如此,“家”的“族”即家族就是指几代人根据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社会组织形式,而单个的家庭往往表现为这个组织形式的一部分。可见,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与现代社会的家庭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家庭的产生,中华先民认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易经•序卦》)这是说,家庭是由横向的夫妻关系和纵向的亲子关系构成的社会基本单位,其生儿育女、子孙繁衍,就像天地万物的生成化育一样,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中华文明关于家庭的见解,没有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等所具有的神秘的哲学思辨,所具有的乃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顺从情结,即把家庭的产生、人类的延续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所以具有上述特点与内容,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历史独特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发展路径,即,与希腊从血亲到私产、再到国家的“古典的古代”路径不同,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路径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4]。这种发展路径,造就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两个基本结构,即以家庭(族)为本位的宗法制政治结构和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结构。此两大结构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特点,也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它的形上依据。支撑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乃是孝慈精神。所谓孝慈精神,乃是“血缘亲情所催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养育的、用以指导调节家庭长辈和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孝敬赡养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5]。数千年间,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始终把它作为形上依据,并依之确定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式。纵观其整个过程,可以发现家庭道德教育是由环境、主体、客体、目的、原则、内容、方式等要素构成的。在这些要素中,环境、主客体等要素是自然设定的,是家庭道德教育的客观要素,而原则、目的、内容、方式等要素则与人的需要相关,是主观要素。主观要素对形上依据具有依赖性,这无需多言。客观要素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作为构成要素也必然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形上依据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如此,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对形上依据的依赖性表现在下述七个方面。第一,依之确定教育的范围。家庭固然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但家庭的道德教育却不一定以血缘关系为前提,比如在基督教中,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在内的所有道德教育都是由教会完成的。然而,中华先民的孝慈精神却严格地将家庭道德教育的范围限定在血缘关系中。第二,依之确定教育的主客体。孝慈精神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客体是子女,而主体只能(或主要)是父母。一般来讲,父母之外的人无权进行对子女实施家庭道德教育。如果有人越权行之,也往往为社会所不容。第三,依之确定教育的原则。孝慈精神重视“亲亲”,认为这是人伦之爱的基础;又重视“尊尊”,认为这是人伦关系的必然。基于这种观点,孝慈精神将“亲亲尊尊”确定为总原则,并以此指导了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第四,依之确定教育的目的。孝慈精神重视血缘生命的存在与绵延,将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锁定在维持宗法制政治结构和小农经济结构上,从而在已有的经济政治体制中实现自己的利益,维持家庭、家族的存在与绵延。第五,依之确定教育的内容。内容体现着目的和原则,是家庭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依据孝慈精神,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将三纲五常、礼义廉耻等确定为主要内容,从而确保了教育目的的实现。第六,依之确定教育的方式。孝慈精神无疑体现着宗法特点,强调父母家长的独尊地位。这个事实因此决定了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专制特点,即父母拥有道德教育的一切权力,甚至可以武力挟制,子女不得违背。第七,依之确定教育的目标。既然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普遍的、完美的道德人格,那么,家庭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子女养成普遍的、完美的道德人格。孝慈精神所要求的道德人格就是家庭的孝子,国家的忠臣。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是在孝慈精神形上依据的指导下进行的有意识的、合目的的价值实践活动,是中华先民借助于宗法制政治结构和小农经济结构,在家庭血缘关系中,由父母依据“亲亲、尊尊”原则向子女所实施的,以三纲五常、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旨在维持血缘家庭生活存在与绵延。这种道德教育持续了数千年,至今还在某种程度上延续着,对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延续具有重要的影响。

孝慈精神的产生、特点及其作为形上依据的合理性

毋庸置疑,孝慈精神来源于中华先民的需要。人的需要,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例如,依据价值的不同,马斯洛(A•H•Maslow)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归属和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五种类型。对于中华先民而言,生理的需要、爱的需要等无疑是存在的,然而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大结构特征决定了中华先民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就是存活下去。在哲学层面,存活下去这种基本需要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个体的存活,二是整体的存活。中华先民的存活方式是家庭或家族式的整体存活,而不是个人性的,且最终表现为父系血缘生命存在与绵延。这就是说,父系生命的存在与绵延成为中华先民的基本需要。基于这种需要,中华先民开始了自己的价值自觉意识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的产生是以对人性的理解为前提的。中国人对于人性的理解与西方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人着重“找出某种人才有的现成能力,以区别人与其他存在者,而中国的人性观则不特别关注这种能力,而是重在理解人在万物中的地位。”[6]中华先民认为,人与万物相比,力不如牛,走不如马,在很多天赋能力上都不如其他的动物,但却有着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非现成性,即人能够通过某种力量而达成某种可能的状态。在中华先民看来,这种力量就是人生而有之的良知、良能,即人之为人所拥应有的本能。孟子认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孟子是在表明,人的良知良能不是别的,就是人在幼年养成的“爱其亲”、“敬其长”,以及在血缘亲情中所习得的、生存所需的天赋能力。人类学事实告诉我们,人作为生命个体,其生存经历变化多舛,两端分别表现为养小和养老难题。前者表明,子女须在父母深长之慈爱中才能长大成人,后者表明,父母须有子女的孝爱方可颐养天年。中华先民借助于自己的天赋能力,将孝爱和慈爱的基本知识积累起来,经过思维、抽象、概括等过程,使之升华为中华先民关于家庭生活的价值自觉意识即孝慈精神。从这个意义而言,孝爱、慈爱之人类情感就是孝慈精神的源头。如此,孝慈精神必然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血缘为本的“亲亲”情感性特征。自然界中,一切动植物均能产生后代,形成广义上的亲子关系,但这种亲子关系却难以长久。与此不同,人类的亲子关系是通过两媾而受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实现的,而且,所产之子两三岁前须完全依赖父母。此外,“老来难”的生存实际也时刻提醒着父母依赖子女度过艰难的老年生活。这种人类学事实借助于主体的天赋能力形成亲子之间“亲亲”的情感,即父母与子女相互亲近、相互依赖的亲亲之情。二是亲子关系失衡的权利义务性特征。基于“亲亲”情感而产生的孝慈精神无疑逻辑上具有指向亲子两极的权利义务性特征。然而,人类社会对秩序的需要又使得中华先民将亲亲尊尊确定家庭道德教育的总原则。亲亲尊尊原则确立了父母的独尊地位,导致了亲子关系的失衡,即父尊子卑。于是,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也出现了失衡,双向的权利义务性更多地表现为子女对于父母的单向义务性。三是家庭本位的家庭社会双重性特征。在孝慈精神中,孝首先要指向在世父母,其次还要指向去世的父母及祖先。而在后者,当孝的指向依此类推至久远时,就与宗族的祖先的孝相关联;更由于宗法制度下的宗子是宗族祖先的象征,宗族性的“追远”往往表现为对宗子的孝。再者,在具有氏族属性的宗法社会中,养老与养小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即宗族在这些方面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在家国同构的社会中,孝慈精神不仅具有家庭伦理维度,也同样具有社会伦理的属性。上述特征源于孝慈精神自身,也是孝慈精神与中华先民生存事实相适应的集中体现,因此,孝慈精神作为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无疑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概括而言,孝慈精神作为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之形上依据的合理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可靠、普遍的形成基础。孝慈精神之形成基础的可靠性与普遍性,首先表现在家庭生活上。我们知道,“‘家庭生活’(在我们赋予这个词组的意义上)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都是存在的”[7],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然也包括中华先民的基本生存方式。其次,表现在亲子关系上。父母双亲的结合,产生了人类关系中“最亲密、最自发、最纯粹的”[6]亲子关系,而且与其他关系相比,这种关系中有更充沛、更纯真的爱。其三,表现在人类学事实中。“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说明子女之成长须依赖父母的慈爱,而“老来难”的生存经验又表明,父母之晚年生活须依赖子女的孝爱。亲子之间的慈爱与孝爱构成了人类存在与绵延的必然要素。总之,上述一切表明,孝慈精神具有一个可靠、普遍的形成基础。第二,对传统社会结构的适应性。广义上,中国传统的社会包括小农经济结构、宗法政治结构、血缘伦理文化结构三部分。此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超稳定的农业社会。在狭义上,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包括士农工商等四个社会群体。孝慈精神,一方面作为血缘伦理文化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既由这个社会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也维护和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价值自觉意识指导着“士农工商”的价值实践,致使“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淮南子•齐俗训》)各守本分,又彼此超越,共同构成整个古代中国社会。这一切表明,孝慈精神是适应传统社会结构要求的。第三,稳定的利益实现机制。人类学事实告诉我们,相对于其他动物,人具有较长的寿命。这个事实使得亲子双方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有自己的权利,从而使得双方的义务和权力得以在有生之年实现统一。在孝慈精神中,这一点是通过亲与子的本分体现出来的。孝慈精神对于亲子之本分的规定,莫过于《礼记•礼运》的“父慈、子孝”,即慈是父(母)的本分,孝是子(女)的本分,而父子双方各自须应尽到自己的本分。这就使得孝与慈既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分离开来,又能够在人生长河中得到统一。可见,孝慈精神巧妙地把“此时此地”的利益追求转换为“今生今世”的、甚至“来生来世”的利益追求,最大限度地缓和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矛盾,从而为家庭生活的稳定有序提供了机制保障。第四,现实与超越的统一性。孝慈精神内蕴着人之生存的两个时间向度:一是指向过去的时间向度,即指向父辈、祖辈,乃至久已不在的祖先,二是指向未来的时间向度,即获得能够继承血统的男丁。这两个时间指向貌似不同,实则一致,共同表示着对血缘生命之存在与绵延的价值期望。因此,在人的生存中,父母前辈的生命总是以死亡的方式进入子辈的生存时间,子辈以同样的方式进入自己的子辈,形成了一种往来古今纠结于生存者自身的生存时间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不是“以个体的方式面对自身的死亡,而是以亲情的、家庭的和家族的方式经历之”[5],因而将生与死、现实与超越统一到家庭生活中。可见,孝慈精神内蕴着亲与子、此与彼、生与死、现实与超越的统一,为中华先民的家庭生活提供了充足的超越空间。第五,孝慈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孝慈精神的外显,构成了传统家庭生活的孝慈道德规范。孝作为指向子女的道德规范,包含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对父母要生养死葬、子女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子女当知道父母有错误时要劝谏、子女继承父母的志向、年轻人尊重关心老年人、子女后代要“慎终追远”等内容。与孝相对,慈作为指向父母的伦理规范则包含有父母要亲爱子女、父母有义务养子女成人、父母肩负对子女实施道德教育的责任、父母要帮助为子女成家、父母有义务带领子女立业、父母作为长辈要爱护年轻人等内容。数千年间,这些道德规范有效地规范着中华先民的家庭生活,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存在与绵延。这个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孝慈精神作为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具有无可争议的合理性。

家庭教育形上依据的现代选择与孝慈精神的现代化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4

论文摘要:综观历史上各教育家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得出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几点特征,即古代教育家眼中的道德教育以个人的“修身”为起点,以“家庭伦理”为着眼点,同时休现出以“德”治国的教育政治功能,“天人合一”的教育和谐理念.这些特点对当代高校的德育建设有一定意义。

中国的古代文明铸就了辉煌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又孕育着独特的教育思想,相对于近代以后出现的新式教育,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道德的教育”,这一点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能够很好的印证。同时,中国古代的“道德”是有着其自身特定的含义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也自然就包含着相应的伦理思想,因此,各教育家所提出的道德观里蕴含着部分伦理观。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四大特征

(一)以个人“修身”为起点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是围绕“个人”展开的,即要求个人“修身”,培养良好的道德,从诸子百家到其后各家在道德教育的论述上都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

首先,从道德教育的内容仁看,中国古代的道德要求,主要针对家庭、个体而言提出诸如“孝”“仁”等思想,从某种程度卜说是一种伦理观。《大学》指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意义卜的“八条目”,此八个方面层层递进,表现出对个体逐步提高的要求。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个人的“修身”是道德要求的首要方面,而对于个人的“修身”则又要求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方面来进行,前两者是知识的累积,后两者是道德的提升。

其次,从道德修养的方法上看,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现出针对个人“修身”的特点,通过自身的“内省”“内悟”来达到最终的目标。孔子在论述培养理想人格—君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结合修养方法。《论语·为政》片中记载“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学、思是一个相伴的过程。同时在道的情操的培养上,要注重个人的反思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也提出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修养方法。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这段话体现出孟子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个人“存心养性”从而“修身”“立命”。

(二)家庭伦理的德育功能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另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便是家庭伦理具有德育功能。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从制度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便体现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这个特点。周人提倡的道德贵发,最基本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围绕家庭成员中的男性,提出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要求。孔子提出“仁”,是对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的,而这种“仁”又是从家庭中的伦理开始的,这种伦理又表现在“孝弟”方面,即对长辈的孝敬,对小辈的爱护,这也仅局限于家庭的小环境中,至于孔子后来又提出的“爱人”则是一种伦理L的理想化,是在“爱亲”的基础之进一步提高的要求,是一个抽象的范畴。《论语》里面所体现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是讲述个人的道德和伦理。孟子在继承孔子“贵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仁义”并举之道,并形成了一套以“仁义”为主体的仁、意、礼、智四德相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论述这套体系时,孟子又引人一个“人伦”的概念,他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北齐著名教育家颜之推致力于家庭教育,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究著成《颜氏家训》一书,成为我国关于家庭教育典型的一部代表作,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除了介绍家教的一些方法之外,还体现出了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浓厚的“家庭伦理”观。此外,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图》,用形象的绘画将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之德—“孝”生动地表现出来;众人皆知的女子“三从四德”也是家庭伦理的一种表现,诸如此类的思想都可以证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凸现着“家庭伦理”的色彩。

(三)以“德”治国的教育政治功能

由于中国长期的君主统治形成了专制的氛围,因此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也与政治密切相关,紧紧祸合在一起西周森严的等级宗法制,从对子民道德的规范来加强政治的德治理,从而建立了一个道德、宗教、政治三者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推崇“仁”的道德观念也是为政治服务的。

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到西汉时期董仲舒将儒家理论集大成,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观,将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推向了一个高度,特别是将其与政治的联系拉的更加紧密。董仲舒眼中的道德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董仲舒创立的“只纲五常”是对儒家学说有关“人伦”的发展,孟子提出了“人伦”这一概念,将其分作五类,董仲舒从中提取出君臣、父子、夫妻三类,将封建宗法体制的主干紧紧抓住,通过维护这三者的关系来达到最终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四)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在道德教育思想中也是如此

孟子曾对“天人”做出自己的见解,在他的眼中,“天”的含义有四层,即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和道德之天,因此,对应到教育中来,便是最后一种“道德之天”,孟子认为,“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本源,它们息息相通。“万物”大致指宇宙自然界的万物,万物之所以与我融为一体,是因为万物之理都已经备于我身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也是以生生不已的“善”为基础。所以,孟子最高层次的天人合一是在人性道德层面上的合一。

孟子的“天人合一”内容丰富、思想精彻,虽然孟子对天的含义理解具有多重性,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他都在强调天与的相通合一。而今“天人合一”思想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和生态危机有关。科学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危害着人类社会。目前,已经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我们应该谨记天和人不是对认的,人是天的一部分,保护天是人的责任,破坏天就是破坏人自身,必定会受到天的惩罚。孟子天人合一思想正是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紧密联系起来,希望建立和谐关系,这在现代的文明的困境中,一天比一天显得有价值。

二、对当前高校德育建设的启示

步人新世纪,在党中央的号召下,高校将德育视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各种方案来加强德育建设。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的这些特征之所以能够经历数一千年的历练积淀下来,是因为其自身的合理性所在因此,在今天大力提倡德育的现实土壤中,借鉴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的这些特征,以此来指导当前的高校德育建设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第一,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一些特点,特别是90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等方面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现代性。因此,高校在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其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将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个人修身”、“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于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在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之前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知识和理论。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的这些理念注重培养个人的内在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提升,是一种主观修养的理念,同时历史上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也多次证明了这些理念的价值,所以在今天的德育建设中,学校有意识地将这些理念贯穿其中是能够收到一定效果的。在实施这一理念的教育时,学校应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其发展的阶段性,针对不同程度、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原则,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将历史再现于学生眼前,通过生动的成功事例来加深其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这一理念的印象,并转移到自身的道德培养。通过一定的引导,运用理性与感性结合的方式将这些理念自然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幼师教育;对策

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对于政治、习俗、哲学、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极其重视德育教育,德育被看作是人的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一个人的才能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下才会达到良好的与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才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有才无德,他的才能越高,对国家与社会的危害才会逐渐加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教育需要从德育开始,对孩童的启蒙教育就是德育教育,三字经、百家姓等故事都说明了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一个人的道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的德育水平就具有重要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将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幼师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对幼师教育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承中,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中,教师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幼儿,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幼儿的心里,教师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教师就是整理,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会将教师所说的作为道德标准,可以说幼儿教师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教师高尚的、仁爱的道德品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特点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行为、道德比较败坏,那么对孩子的医生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造成恶劣的效果。因此,在培养幼儿教师的时候,应该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师教育中的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内化为自己优秀的品质。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形象的说明了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幼儿一生开始的基础,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是当前的幼师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非常缺失,道德教育、感化教育的功能基本上没有被展现出来,幼儿教育缺少传统文化素养与高尚的道德青瓷,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

在经济高速的发展下,社会不断进步,人口增多、规模扩大,各个地区都有区域中心与城市中心,在这个中心内部的教育、医疗、就业资源都比较好,这些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比较好,幼儿教师都想要进入到这些地区进行教学,这些都是因为幼师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幼师教育的功利化。当前幼儿教师的资源比较短缺,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较少,对受过正规教育的幼儿教师的需求量比较大,没有办法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从这方面来讲,幼儿教师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幼儿教师供不应求。但是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内容上,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关于如何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手段,幼师教育中的内容往往具有直接性与实用性,都是教导幼儿教师如何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幼师教育的目标往往出现了偏差,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只是进行理论的传授,缺乏基本的道德教育,幼儿教师成为冷冰冰的教育机器,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让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缺少本质的认识,这种冷漠的职业观,幼儿教师忘记自己是幼儿道德的引导者,缺少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与敬重,缺少对幼儿教育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幼师教育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指出,在学前教育中要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身心健康、智力发展、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需要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幼儿能够积极的、健康的、快乐的发展。并且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与高度的重视。因此在幼儿教育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因此,针对幼师教育中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应该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1.高校应该重视幼师教育的通识教育。在高校幼师教育中,不要仅仅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幼师教育学生的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与综合素养,不仅仅要幼师教育的学生具有基本的技能,概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幼师教育的学生具有完整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促进幼儿教育不断发展,提升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2.在幼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融入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广泛的体系。但是必须承认的、不可避免的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难免存在着封建文化固有的糟粕,在幼师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针对幼师教育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教学,可以进行音乐鉴赏,诗词欣赏,传统音乐、古典音乐的赏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全面的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魅力,而不是要仅仅局限于对传统知识的背诵与理解,全面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素质。

3.在幼师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培养。幼师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关键因素,在道德教育中应该与幼儿教师的教育相互关联。传统文化中的师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职尽责的精神,对幼师专业的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需要为人师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引导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进行全面的投入,培养幼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需要发挥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道德作用,培养幼儿教师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对幼师教育的培养具有关键的影响。在新的时代下,高校中的幼师教育需要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幼师专业的学生的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未来的工作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提升幼师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从高校幼师教育开始,到幼儿教师在工作岗位中,都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对幼儿教师产生良好的影响。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6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张茂聪    

   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50014

(一)选题意义

在厘清网络文化本质特点的前提下,一方面,探索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道德的重建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完善,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立足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优势,从学校教育与网络文化的视角破解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生活实际、网络世界的不适应、不密切等难题,推动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社会、走向时代的整体革新。

(二)研究内容

1.网络与网络文化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调查,力图准确把握网络与网络文化的特点,明确网络与传统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同,阐释网络文化与传统道德教育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方面的差异,了解网络文化境遇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2.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研究。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审视学生道德发展与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学校教育难题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

3.网络文化与学生道德发展的关系研究。从尊重、关心和鼓励学生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主体间的沟通对话、重构交往伦理以及促进代际间的交往等方面,探索网络文化境遇下学生道德成长的新的特点。

4.学校道德教育架构的理论研究。根据网络文化下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研究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新模式;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以唤醒学生主体道德成长内在自觉为机制的,以新课程、教师和学校文化为基本结构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架构。

5.革新学校道德教育基本元素的实践研究。主要从新课改对道德教育的重建方面,立足道德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实施,探索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面,立足教师转型和教学伦理重建,探索道德教育实践中教师角色的新特点;从学校文化建构方面,主要立足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建构,探索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对策的实践模型。

(三)课题的创新点

1.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揭示网络文化境遇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2.探索解决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学生的生活世界及网络世界的不适应、不密切等难题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7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在基础教育阶段,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承载着“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校园文化首先要继承,其次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和建设。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储备人才资源。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本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该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的重要的精神凝集因素,也是该民族具有自己独特品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样也有着自己丰富而又独特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以上八个方面,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构出来的一个包括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在内的完整的道德体系,它们涵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基地,把有利于人格发展的道德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优秀人才,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立足点,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就是以八个方面的道德教育为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对学生加以影响,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升华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学生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从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利用学校的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令人奋发向上的环境用语、名言警句和古代现代诗文。学校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校园环境、校园氛围、老师的教学、教育等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进行系统性的积极影响,使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系统地接受文化知识和知识技能的教育,接受系统的道德品行的教育,而道德品行教育的内容中有大部分便是传统美德的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明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并有意无意地去向传统美德的典范学习,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举止中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同时,学校一般都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活动来强化这些道德规范,表彰其中的典范,批评其中的违纪或违悖道德规范的人,从而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传统美德的遵守者和实行者。这些做法,无疑会对孩子的人格养成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我校开展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

1、创设具有“传美”特色的育人氛围。学校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确定六个校园景点:爱字碑、滴水池、爱心墙、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香花桥、鞋渡桥。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爱的真谛,“滴水池记”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他人的滴水之恩,定当以涌泉相报。“慈孝竹记”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使学生受到熏陶,成功创设了具有 “传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国旗下讲话”宣讲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功能,学校每月安排1-2次的国旗下讲话宣讲传统美德内容,提高师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习传统美德的氛围。

3、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渠道,我校在开展“传美”课题探索中,学科渗透“传美”教育的做法是: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美”因素,使“传美”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由上可见,校园环境、氛围、学校的系统教育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传统美德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这种引导下,学生在环境熏陶、集体学习、集体活动中以及教师的积极评价中,逐步形成较稳定健康的人格,成为一个关注社会、关注集体、善于合作、积极向上、求实创新的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更多的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因此,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越成功,其学生的道德素质越高,越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美德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各个时代所体现的目标和内涵是相异的。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结合新时代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创新教育。如“诚实谦虚”教育,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推销产品,处处谦让又怎样把产品推销出去,教育学生既要讲诚实,更要讲推销的技巧,要有不断开拓创业的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如“宽厚待人”美德教育,不是遇事就要容忍、谦让,而忽略坚持原则,分辨是非的前提,批判这种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的软弱表现,使“传统美德”教育注入时展的色彩,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得到升华。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8

【关键词】龙文化;德育活动;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61-03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灵魂。《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向学生进行以爱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着重培养和逐步训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目前,一些学校德育目标“标杆过高”,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机械、评估不到位,造成青少年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如何加强德育的生活性、针对性、活动性,提高其实效性,值得我们研究。

一、开展“龙文化”主题式德育活动的意义

当下,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根本原因是“文化缺失”,因此,要基于学校已有的文化传统,建立主题鲜明的学校文化,用文化引领德育,发挥文化的引领、认同、固化及传承作用,实现文化先进性和德育有效性的双重建构。

龙,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为此,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将“龙文化”作为核心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龙文化”指龙这个神物的文化,包括龙的起源、发展、衍变、传播、民俗、精神蕴含、现实意义,以及和其他文化的交融互渗。广义的“龙文化”指中华民族文化。我校的“龙文化”以狭义“龙文化”为基础,同时扩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学校德育在其引领下,逐渐探索出自己的途径与特色。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我们把优秀的传统美德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并与良好的现代人格教育相结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和育人目标。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借鉴与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精华内容和有效方法,重点放在“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糅合”上,注重生活的体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构建“龙文化”引领下的校本德育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秀传统美德和良好现代人格的新一代龙的传人。

二、“龙文化”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内容

1. 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实际,我们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内容。

孝――孝敬父母 尊敬长辈 学会感恩

悌――学会尊重 和睦相处 懂得谦让

忠――热爱集体 热爱家庭 有责任感

信――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礼――谦虚有礼 宽容待人

义――为人正直 公正无私

廉――廉洁自律 勤劳节俭

耻――明辨是非 知错能改

2. 现代人格教育的内容

现代人格教育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①善待生命;②正视挫折;③积极学习;④快乐生活;⑤挑战困难;⑥超越自我;⑦团队合作;⑧自立自主。

三、“龙文化”主题式德育活动实施的策略

1.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1)构建立体、互动的德育W络,形成强有力的德育管理体制。在校内建立纵向教育网络,即德育工作小组领导下的3条德育工作线:党支部――分管德育行政――大队部――班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科组长――任课教师;大队部――班级――学生。由此形成以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任课教师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校内全员德育网络。在校外建立“社区――家长委员会――家长”三位一体的横向德育网络,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在德育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党、政、工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确保传统美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2)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课程体系。完善学校现有的《传统美德》校本教材、《龙腾桑梓》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妙剪生花》等精品课程案例。用德育大课表的形式安排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德育工作能够长期有序地开展。利用假期、双休日、课余时间、综合实践课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主题鲜明的校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队主题活动,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教师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丰富和完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体系。通过把人文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努力从优秀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现代人格教育两大方面去丰富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行之有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国学基本知识教育、良好现代人格教育,努力做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开启学生的智慧潜能。着力进行两大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孝 、悌、 忠、信、礼、义、廉、耻)教育;二是培育良好现代人格(善待生命、正视挫折、积极学习、快乐生活、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团队合作、自立自主)教育。

2. 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弘扬传统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方法,与现代人格教育中的优秀部分,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

(2)探索多样化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和途径。一是以品德课为主线,渗透各学科的教学,注重德育的情感性,在实施学科德育过程中注入情感,寻找最佳结合点;注重德育的针对性,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注重德育的鲜活性,按照时代的要求促使德育与学科教学达到整合。二是重视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积极引导,讲求德育的活动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欣赏中国古典音乐名曲、名画,开展“龙腾龙狮队”“剪纸艺术兴趣班”“版画兴趣班”等特色活动,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访谈、了解、实践等具有显著现代生活特征的“义工”活动,感受现代人平等相待、互助互爱、扶弱济贫等优良品德;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部分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态度和感受,并检测教育效果,逐步构建我校校本德育模式,初步形成学校德育特色。三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知法、守法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结合学校的核心文化,以“龙”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使校园内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每一个角落都在不知不觉中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4)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创设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除了结合日常教育开展常规活动外,还通过每年一次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契机为孩子们创设展示成果、锻炼才干的平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如“心手相牵、奉献大爱”“规范自身、学会做人”“文明礼仪大家谈”“争做好市民”“感恩父母”等,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开展故事会、经典诵读、师生同读书、亲子阅读等读书活动,定期组织阅读之星的评比,表彰积极参与阅读的学生,形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风气。开展唱“龙”歌、跳“龙”舞、画“龙”画、剪“龙”纸、讲“龙”人、树“龙”志等一系列“龙文化”专题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平台,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建立和谐自主的班级文化,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龙文化”的引领下,我们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努力建立和谐自主的班级文化,以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熏陶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各班结合实际,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开展创建班级文化活动,使班级成为“弘扬传统,糅合现代,细节导行”最基础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创新。

(6)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共育网络,提高德育实效性。只有充分开发和整合家庭、社区资源,形成合力,才能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首先,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挖掘社区人力、自然、设施资源,落实社会教育网络。我们每年从校外聘请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从小知法、守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组织学生定期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缅怀英雄;科技日走进工业园、博物馆、科学馆参观访问,体验高新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活力;成立社区红领巾志愿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文明创建。在交通安全日让交警为学生进行交通安全讲座;学校和派出所协作,请派出所干警到校进行法制讲座,和区环保局协作,让环保局为学生传授普及环保知识。通过多方协调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德育实效。

其次,加强家校联系,形成积极的教育合力。①健全家长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建立并落实家校互访制度,促使家长和教师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表现,确保家校信息畅通;②搭建家校联络平台。学校通过建立校园网、设立“校长信箱”、开通“家校通”等搭建家校联络平台,及时沟通家校信息,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③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选择家长最关心、最想了解的知识开设全校性的专题讲座,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水平;④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家长支持和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从中加深对学校教育的了解,更好地配合教育,使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互信”关系,更加有助于学校、家庭、社区互动育人活动的开展。

3. “龙文化”主题式德育活动效果的检测与评价

建立督察机制,坚持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家长参评等多种形式检测教育效果。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行政随机抽查等形式进行督查,保障活动有效地开展。引导学生注重参与,注重过程,由“师要求”变为“我需求”。

评价依据《中小学教育规程》,充分利用《中小学生素质评价册》,按照相关要求,分解责任目标,注重养成过程,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定期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及时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及时矫正不良习惯,通过多种方法强化行为,使其得以健康发展。

具体的方法有:①过程性评价。在孩子参与各项德育活动中的表现,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以鼓励性为主;②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不仅是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参与评价过程,使评价更全面、更准确;③评语。让学生在每月的评价中给自己或他人一些建议,也可以是家长、教师的一些鼓励的话语;④评比。每学期根据学生得星情况,以及平时表现,评出“德育小标兵”若干名。

德育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学校文化背景中。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受教育者内心建立自我教育的道德标准,而学校文化正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学生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龙文化”主题式德育活动中,在“龙文化”的浸润下不断地得到塑造,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获得了心灵的滋养,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了“文化润德育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论坛,2007,(8):151-153.

[2] 马明辉.现代德育的文化诉求:文化德育模式建构的现实基础[J].教书育人,2010,(1):08-11.

[3] 林智中.浅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EB/OL].http:///newsInfo.aspx?pkId=143237,2013-6-3/2016-3-1.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9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篇10

【关键词】 红安;将军文化;深入课堂;过程渗透;持续保鲜

【作者简介】 李其武,湖北省红安县将军城小学政教主任;刘黎明,将军城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姜晖,将军城小学政教处副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6-0058-02

湖北省红安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有一所年轻富有朝气又洋溢着浓郁的将军文化气息的学校――将军城小学。这里环境清新雅致,各种红色景观点缀其中。一景一物、一凳一廊无不体现着学校红色教育之理念,一墙一报、一字一画都闪耀着将军文化的光辉。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精神,利用红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通过加强德育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德育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方法,逐步形成了将军文化之“12345”的德育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着力点的爱国主义教育),立足两个课堂(学校和德育基地),狠抓三个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与德育常规教育的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之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注重四个突出(突出关键、突出重点、突出体验、突出合力),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各年级组建立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聘请一名革命传统教育辅导员,每学期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讲座,举行一次祭扫将军墓活动,组织一次实践活动),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将军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一直重视校园红将军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特别是近几年,红安县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县市,我校从校委会到各处室更是高度重视将军文化建设。一方面,在校园基础建设及校园布局中注意彰显将军文化,如,学校建有将军文化宣传橱窗,立有大型将军画像宣传牌,学校门楼两侧悬挂老将军为我校题辞写真,开辟了将军文化长廊,通过将军长廊文化,向师生推介红安籍将军及其辉煌战绩。全校五十多个班级即五十多个中队,皆以红安籍将军代表命名,如秦基伟中队、陈锡联中队等,各教室都张贴将军照片。学校还投资100余万元铺建了将军广场和将星大道,真正做到了“让每面墙壁皆红色,每处景观都育人”。另一方面,学校按照“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教育思路,从办学理念、“三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构建具有将军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从校名到校训,都体现了将军文化特色。通过听、学、讲、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老区精神。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专栏定期播放、播报红安将军录、红安革命旧址遗迹简介、红安将军的战斗故事片及文稿等;各年级组还成立了红色歌谣咏唱小组等积极开展红歌传唱活动。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教育魅力,受到将军文化的熏陶。

二、深掘德育课程资源,注重资源整合

1. 加强德育教材建设

近几年,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课程资源,使德育工作系列化、特色化,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可爱的家乡》《将军的摇篮》《永远的丰碑》《将军童年的故事》等系列读物。为了发挥红色歌谣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学校党、团、队联合音乐教研组抽调专班收集整理了30多首红色歌谣,装订成册,作为我校音乐课的校本教材,要求老师在音乐课、班团(队)会上组织学生学唱。

2. 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基地能起到诸如学校教育等一般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直观、形象的教育作用。我县的革命遗址、遗迹较多,由此形成的德育基地也多。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因地制宜地创建了相应的德育基地,认真研究、寻找基地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结合点,进一步挖掘这些基地的德育意义,扩大其影响力和感染力。同时,各处室及年级组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对德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积极构建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着力点的德育教育体系,我校的德育工作已呈现出系列化、特色化态势,德育工作实效得到了提高。

三、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注重活动育人

1. 让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

学校结合革命传统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让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即各处室、各年级组确定一处革命遗址或纪念馆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聘请一名老红军或老干部担任革命传统教育辅导员,每年“清明节”组织一次将军墓祭扫活动,每学期到敬老院为老红军或孤寡老人搞一次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专题讲座。如政教处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对传统教育作出了系列安排:元月初,组织学生慰问军属烈属;3月份以学雷锋活动为主题,组织学生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4月份组织师生祭扫秦基伟将军墓,并在墓前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6月份举行“我和红军爷爷奶奶比童年”大队会;8月份组织学生给老将军写慰问信;10月份通过举行手抄报比赛、图片展览,给祖国母亲过生日;11月份举行黄麻起义纪念活动,组织学生模拟小长征;12月份举行大型文艺汇演,高唱红色歌谣,演讲将军童年的故事。其他年级组也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了系列传统教育实践活动。

2. 充分发挥革命旧址遗迹的大课堂作用,拓宽德育渠道

学校教务处和二年级组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结合”。即革命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立体教育网络);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关心国家大事,培养爱国情操,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相结合(既让学生了解过去,又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革命传统教育与礼仪教育相结合;革命传统教育与“三百教育”(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读百本爱国主义图书)相结合。积极做好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工作。

3.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学校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和红安精神,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学科教学中领会、把握革命传统和红安精神的实质。如语文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后写参观日记,组织学生读本地的将军故事,然后写读后感;思品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德育乡土教材,了解老区人民的英雄斗争史;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抓特务”“紧急转移”“突破封锁线”等小游戏;音乐课上,教唱红色歌谣;美术课上组织学生到纪念碑、红安洞等革命遗址写生。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音乐教研组多年来一直把红色歌谣作为音乐教学的校本教材,精选了12首革命歌曲,教学生传唱,并把唱红歌纳入音乐课必考内容。《小小黄安》《四季读书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歌谣已在校园里广为传唱。

四、夯实德育工作研究,践行“将军文化”

1. 不断摸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原则,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积极致力于德育工作研究,并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德育之窗”专栏,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台。2015年,我校申请立项了市级德育工作研究课题――将军文化之“12345”德育模式的构建与探究。

2. 融合将军文化精髓,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红安的传统精神也不能丢。学校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体验教育的理念,以红安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为素材,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开展系列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如在社会实践活动课中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弄清“黄安”更名为“红安”的时间、缘由;引导学生从校名入手,体会“将军城小学”校名的意义。

3. 打造精品工程,收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