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十篇

时间:2023-06-15 17:39:37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环保意识;生物教学;渗于其内;寓于其中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某市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某市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二)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2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 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 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4

1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村百姓环保意识淡薄

现如今,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关键原因在于农村百姓文化水平十分有限,对于环境保护内容十分淡薄,绝大部分农村百姓并不了解环保知识,更缺少环保意识,甚至对于环保这个词非常的陌生。错误的认为环保与个人无关,环保是城市问题、是工业生产问题,与个人没有直接关系。

1.2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由于当前农村农民缺少化肥施肥技术,所以在化肥的用量上很难把握得当,化肥的使用率很低,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大量的化肥并没有被吸收,而是残留在环境中,这是导致水体富养化的直接原因。同时,由于肥料没有被合理使用,氮、钾、磷使用的比例不正确,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氮肥超量,直接造成土壤有机物质含量降低,由于土壤肥力不足,因此出现了板结现象,农村土地严重恶化。国家已经严令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但是仍然在农村随处可见高毒有机磷、有机氯的使用,此类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农副产品受到污染,并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的威胁。

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经调查显示在农村只有部分养殖户,将排泄物用作沼气制作,而大部分养殖户并没有对动物粪便做出合理处理,通常只有少部分用作农家肥,大部分随意排放,造成养殖场内外弥漫着恶臭味。在夏天,随着温度升高,这些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会发霉发酵,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直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国家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如改造旧式公厕、整治排污沟渠,在农村一些脏乱差的环境死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将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停留在表面上,建设面子工程。另外,农村环保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乡镇缺少环保职能部门,缺少专职人员,环保部门的检测设备不够完备,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检测作用。以上多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2.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应从小抓起,教育部门应督促中小学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环保教育,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同时加强对广大农村百姓环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村百姓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贴标语、出板报、媒体宣传等途径,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深农村百姓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农村百姓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农业环保和生态农业使用技术,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此外,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还要对地方干部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将环境保护作为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改变干部们过于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农村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才能将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落实,进而促进农村环境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依靠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环保秩序

以前,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虽有很多,但这些法律法规更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随着2015年1月1日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力,特别是“按日计罚”“、查封暂扣”等措施加大了环境违法成本,将使环境破坏者受到一定的震慑,遏制其对环境破坏的行为。在我国新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地方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得到法律的支持。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力度,针对破坏农村环境行为执法,要将执法权力集中起来,由环境保护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统一的惩罚,有效开展农村环保执法工作。另外,做好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避免出现执法漏洞,建立农村环境监督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定期监测农村环境,掌握当前农村环境的变化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将农村环境污染降低,还百姓一片清新的环境。

2.3依靠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环保能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依靠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保障,由此可见,农村经济与农村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切记不可一味的追求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农村环境保护,要找到两者间的契合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首先,加强对人员培训,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村必须建立环保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对这些基层环保专职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加强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的重视程度。其次,政府部门要增加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年度预算中重视起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建设农村环保监测和科研机构。对于乡镇企业的污染行为要加大税收和罚款,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环境保护的资金,确保农村环境保护资金充足,并得到专款专用。

2.4依靠科技,推广环保技术

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农村环境的现状和规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农村环境问题要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就要充分的发挥出科学技术的作用,首先,建设农村问题科研机构和生态专家队伍,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针对农村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大农村环境的研究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筛选评价农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在保证科学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农村和城市有所不同,城市中可以使用大型污染治理设备,但是农村不可以,只可以使用小而精的环境治理设施,同时要求操作性强、成本小,做好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最后,成熟的农业技术要在农村积极的推广,使农村百姓能够合理的使用化肥,避免滥用化肥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引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大力推广和宣传污染处理技术,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增强农民对废物资源再利用的能力。

结束语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环境及资源保护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城市化建设的速度日渐提升,这也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环境问题也已然成为了当今全球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一些珍稀植物与动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对民众展开相应的环境教育也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环境及资源保护的意识,建立良好的社区共管机制,推进社区在保护管理中的良性互动,进而在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实施的意义

所谓环境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全世界的人们发现和关心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通过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而进行的知识、态度、技能、动力和责任感的学习和指导。自然保护区便是在这一基础上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而建立的一个用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等保护的机构。通过环境教育的实施能有效对自然保护区周边民众的环境观念进行转变,并对其自身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等进行强化,进而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上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护区域的稳定和谐为最终目标而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利用环境教育还能对自然保护区周边民众的资源运用意识进行转变,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利用,并强化其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保护。

二、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1.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概况

陕西省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在原长青林业局森工企业转产基础上建立的,位于秦岭中段南坡洋县境内,2014年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之一。其生态区域占地面积约三万公顷,其中森林覆盖率达97.46%,竹林面积达21358公顷,是秦岭熊猫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区内已知高等植物2100余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0种。野生脊椎动物435种,其中兽类63种,两栖爬行类35种,鸟类319种,鱼类1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等9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斑羚等52种。尤其是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在该区域广泛分布,是当今中国最有保护价值的大熊猫密集分布区。保护区周边与洋县华阳镇和茅坪镇共9个行政村接壤,环境教育的开展、社区民众的资源保护理念直接关系着保护区资源保护的成效。

2.环境教育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现阶段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及资源保护来看,其周边社区民众的环境意识和资源需求等对其实施有效的资源保护策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而这也往往给该地区环境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1)自然保护区周边民众的生产方式及文化水平落后

就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民众文化水平来看,毫无教育基础的人占11%左右,教育水平仅到小学的占63%左右,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仅占3%左右,可见这些区域内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这就对该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并且在此基础上,由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也导致了该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一直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水平,而民众自身的环境及资源保护意识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

(2)环境教育实施的内容与方式等相对较为单一

就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来看,大多都采用的是宣传这一种相对较为单一的教育方式,且宣传的内容从本质上来看也相对较为单一。一方面,法规类的相关内容,这一类内容的宣传主要强调的是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等;另一方面,知识类的相关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环境保护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在环境教育宣传中通常还会对技能类的知识进行宣传,其强调的是对环境保护的技能进行宣传教育,但有大多为理论知识,因此无法有效对民众的实际能力进行提升。

(3)旅游业开展而造成的一定影响

旅游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压力。首先,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造成了能源的过度消耗,游客所具备的素质水平不一,环保意识欠缺的游客也造成了自然保护区垃圾数量的增多;其次,由于旅游人数的日渐增长,区域内的相关部门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会在自然保护区周边进行相关服务设施的建立,这同时也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的保护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4)^域内容民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该地区绝大多数的民众均匀种植、伐木、打猎等方式为生,可以说自然保护区中的资源就是当地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得当地的居民不得不放弃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与资源而重新探寻其他的生活方式,这对于一些居民来说显然是十分困难且难以理解的,这也就导致尽管自然保护区多方管理,但当地的部分民众仍无视法规制度,而做出偷猎、盗伐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5)科学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就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而言,其共设有科研与保护、公众教育宣传、等12个职能科室和直属单位,还有华阳和茅坪这两个基层的中心保护站,其机构设置较为完善。但该自然保护区的现有工作人员135人,专业技术人员有89人,而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有14人。可见,在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及环境教育中,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等还相对较为薄弱,制约了环境教育工作的高效实施。

三、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策略

1.充分运用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长青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下,实施了一些基于保护的社区发展项目,帮助社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了一些诸如细鳞鲑养殖、节柴灶改建、粮食加工厂等非资源消耗性发展替代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给周边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改善了他们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自2013年以来,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熊猫蜂蜜”社区项目,也较好的协调处理了与社区利益的矛盾冲突,赢得一些社区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但保护管理与社区经济利益、居民资源利用冲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这就对保护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保护区拓宽工作思路,在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加大社区项目扶持力度的同时,注重社区环境教育实效,从而减轻资源保护的压力。

一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帮助社区群众发展起家禽养殖、香菇和魔芋种植、树苗培育等多元化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申报社区项目,争取上级管理部门支持,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社区中蜂养殖、核桃种植、板栗种植、苗木栽培等项目的持续性、有效性发展;此外还可以借助国家的优厚政策发展新的产业。例如,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桑蚕养殖大省,而年均蚕茧产量也不断递增。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安康市拥有桑蚕生产、有色金属以及生态旅游等诸多特色产业。蚕桑养殖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好保护区周围的生态问题,缓解当地群众对现有资源的依赖,而且还能够利用蚕沙及桑枝等发酵沼气来增加燃料能源,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收入。由此可见,桑蚕养殖是一项两全其美的生态型产业。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临近安康市,可以探寻这一发展契机的可行性。此外,为了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还可在原先沼气项目开发的基础之上,扩大生态旅游规模,推动生态农业进步,从而为日后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拓宽环境教育渠道,优化教育内容

通过全球生态环境基金以及群众技术培训等诸多活动的开展,明确群众的实际需求,并且在既有环境教育知识的基础之上,增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培训内容,将环境教育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技术培训活动相结合,进而有效激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也应根据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联合华阳镇科技局、畜牧局以及农业局等机构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拓宽环境教育渠道,优化教育内容,推动可持续发展。因此,长青自然保护区应开展一系列公众环境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科普化教育是众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采用的一项常规性生态保护策略,它是指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规划本地区并充分利用民间组织、大众媒体、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多方资源,对于年龄层次、文化程度以及性别等不同社会群众,可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措施。此外,还应不断加强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开展多元化的生态自然保护宣传,从而更好地承担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职能,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加强区域内社区环境教育

(1)加强双向交流,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

无论是口语化交流还是非口语化交流,都对社会公众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运用双向交流方式,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不断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并善于发现保护区所存在的诸多发展问题,以此找出解决的对策,使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处理。比如,管理局领导可以采用面谈式交流法来影响其具体行为;政府人员、者以及旅游管理人员等可采用探讨会、小组辩论形式来使各方利益相关者在某一h题上达成共识;通过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推广替代木材林或生计等产品信息。

(2)打破信息传递屏障,实现保护区信息有效传播

由于一些边远地区存在信息堵塞现象,所以很多群众无法理解这些断断续续的信息。针对这一情况,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可利用宣传小册子、旅游刊物、网站媒体、游客集散中心、勘界指示牌以及视频推广等诸多形式来帮助游客或社会公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此外,还可以与当地新闻媒体开展合作,协定好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信息,并且制作相关文字图片宣传材料发放给社会群众。

(3)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优势,增强管理局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目前,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生命长青]森林体验活动已经在业界取得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尤其是近年来举办的“自然讲解员进阶营”、“北大附中自然之翼博物夏令营”为代表的森林体验活动,效果明显、成效显著、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增大自然教育辐射面积,扩大受教育人数,确保长青保护区公众教育不断拓面提质。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大部分村民存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现象,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对他们进行知识与技能教育,以此让他们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以中小学为生态环境教育为主要对象,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宣传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环境教育信息不仅能通过历史、英语、自然、语文等学科进行表达,而且还能与其他还科研项目进行结合。另外,自然保护区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或者在职培训等进行有效学习。

4.联合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由于诸多原因,当前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在环境教育、自主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提升阶段,导致很多本应正常运作的项目工作处于初级阶段状态,大量特色资源未能得到深入挖掘,群众技术培训活动也无法有效开展。鉴于多年来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优势,保护区管理局应联合这些学校及科研机构,并在互惠互助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环境教育方面缔造双赢局面。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工作快速开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生产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化社会公众与管理局之间的紧密关系。例如,管理局与各大高校进行合作,联合举办一些大型技术培训活动,激发群众广泛参与;在听课期间,群众如实反映实际生产问题,发放相关资料,学习有关技术,还可以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灵活运用众多教育方式或培训模式,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推动社区发展既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该地区的政府工作。因此,除了上述的策略之外,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实施还应充分对政府及社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以使二者之间能共同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及环境教育中。所以,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加强与该地区政府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认真听取社会群众的建议,协调好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而将惠民政策落到广大民众的身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陕西长青部级自然保护区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策略以及计划,针对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等来设定教育对象。由于不同的对象,因而社会公众对信息、交流等需求是截然不同的,当然环境教育策略也是有所差异的。该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运用调查分析方式筛选出目标人群、项目内容以及教育对策。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必须综合采用这些教育对策,满足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魏宝艳,胡崇德,谢屹.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防护林科技. 2010(01).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历来广受重视,其原因不仅源于地理学科的缜密知识性,更在于其知识背后蕴含的教育性。环保教育就是地理教学蕴含思想之一。当前有关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专门聚焦于高中学段的并不多。本研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高中地理教学角度出发,尝试探求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以为后续教学或科研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

一、提升教师能力,深入挖掘教材

教师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包括教学效果在内的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环保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因此,需要提升教师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能够合理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有序融入环境保护教育,这是基本能力要求;二是能够高效总结和审视已经完成的高中地理教学,并借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同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元素,借助生活案例或者新闻事实,引出教材中的环保元素,并紧密结合知识点,开展教学。

如,我在讲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这一课文时,较好践行了上述策略。这一章节旨在通过与传统环境观的比较,进一步阐释和明晰可持续发展观,并基于此形成并不断完善新环境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环境观、环境问题、人与自然思想发展等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阐释,并通过生活化例子引出这些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环境保护教育与本章节教学的融合。讲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进行再审视,以弥补、反思、总结不足,在后续教学中予以完善。

二、引介课题模式,借力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课题模式,较为注重研讨式教学,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的指导,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课题模式,可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具体来讲,教师要将“环保”作为课题,为学生提供资料,或交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环保”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解决问题。其与研讨式教学不同在于,课题模式更为注重学生自主性、共鸣性,而研讨式教学则注重合作性。同时,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尤其是多媒体设备,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营造较为真实的环保场景,以供学生认知和体验。

本部分以《我们周围的环境》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借助信息技术,引介了课题模式。首先,我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了四幅图片,前两幅为风景绮丽的九寨沟、西湖,后两幅为漂浮着垃圾的九寨沟和西湖,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为学生营造了一定场景,学生对环境和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我引出了“环境保护”这一课题主题,让学生各自发表其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或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十分热烈,涌现出了诸多观点。最后,我引导着学生进行观点辨析,促成了观点认同。最终,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环境”的概念、人与环境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强化学科地位,实施开放教学

受诸多因素影响,高中地理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程度仍旧存在提升空间,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提升和强化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学科地位的强化,最基本的前提是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科应用。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学生的密切配合、学校的鼎力支持。同时,要善于实施开放性教学,将开放性材料充实到教学中。

如,我在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践行了上述措施。我结合具体实例,对淡水紧缺、耕地保护、土地退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地理知识,从一定角度来讲,这一章节内容有利于向学生传递地理学科价值。同时,我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此方面的材料,材料内容不局限于,只要符合要求即可,这些开放性资料的融入,有效提升了地理教学的环保教育意味。

四、善用环境主题,开辟第二课堂

环境主题,尤其是环保主题,其形成,已经历经实践的检验,并且广为人知,从一定角度来讲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值得借鉴。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善于借助环境保护的主题。这一点需要教师积极作为,善于借助,有效_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不可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要积极并善于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有效活动或实践载体,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例如,在《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有效借助了环保主题,同时开辟了第二课堂活动。这一章节旨在通过水环境污染事件分析,让学生懂得水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3月22日的特殊含义:世界水日,并以此为契机,在阐释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了水污染相关知识点。同时,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组建团队,在安全前提下走进水污染区,对水污染进行调研和现场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清洁用水,美丽地球”环保宣传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水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必须着眼于地理学科与环境保护教育的相通之处,在彼此契合点中寻求策略机制,以上四点可作为参考性策略。另外,环境保护教育的顺利开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还要采取多种举措与生活相融合,在提升地理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同时,有效实现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生活的“三位一体”,在不断融合中促进彼此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7

 

关健词: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1、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环境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环保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保基础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以提高在职干部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一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

1.1成人环境教育现状。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与事业要求尚有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

1.2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专业环境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2003年统计,全国己有近200所各类高校开办了环境保护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己基本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专业布局不尽合理,人才供需不尽对口等问题。

1.3基础环境教育现状。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由环保事业的地位和环保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的,环保问题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需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抓好下一代的环境教育意义深远。一是通过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社区和全社会,二是面向未来,在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时要避免下一代出现同样的环境问题,需要对下一代灌输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观念。三是环境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自然的良好品德。但我国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在认识上由于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环境行为为主与升学和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忽视。加外在教材上基础环境教育基本依靠有关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的现象,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理念和预期的环境素质。同时中小学之间环境教育衔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1.4社会环境教育现状。社会环境教育面广而且内容丰富,重点应是两方面:一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教育,包括各级领导,他们是决策者,在环境保护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只有他们牢固树立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有正确韵政绩观,从而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抓好重点污染企业领导的环境教育。企业领导的环境法制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污染物的排放,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制和环境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从而自觉防治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国开展环境保护20多年来,环境教育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任务的繁重,缺乏有力的支持与保证,目前,环境教一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归如以下几点:环境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管理制度,许多市、县环保部门没有机构、没有资金、没有专门人员从事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理一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没有系统的教材,而参照欧美的参与式教学,日本的体验式和中国的探究式让环境教育者无所适从;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部差异,城市与农村差异、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差异,而在西部、在农村、在贫困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巫需理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现行环境教育不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对从事环境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要求较高,而现状是此类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

2、环境教育的主要对策

2.1进一步强化基础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

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分别分析各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克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基础的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编写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应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意识教育。高等院校要逐步调整学历结构及专业结构,使之完善合理,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结合专业特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以及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绿色大学的基本内涵之一。

2.2加快课程建设。研究调整和完善环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达到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能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体现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规律。

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必须贯穿和渗透新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和观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实现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与办法等。

2.3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决策层是第一训导顺序己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要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干部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开设环境课或讲座,提高决策层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各级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在环保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环境目标责任制中。一是做好组织保障。由领导亲自挂帅、安排专职或职人员成立环境教育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奖惩制度。二是物质保障。各级政府在安排经费时,要将环境教育纳入预算,给予优先考虑。厂矿企业、医院等单位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中,也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对职工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8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比利斯政府在1977年重新召开了环境教育大会,在会上给出了环境教育的定义,其认为这是一门隶属于教育范畴的学科,并且具有跨学科性质,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对当地环境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认为环境教育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价值观、自我意识等方面,并形成了两个非正式和正式教育过程,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大百科全书当中,为环境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通过开展一定程度的教育,促使公众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从学习中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并教育公众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国内学者徐辉和祝怀新认为在实际的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是贯穿整个教育领域的,其要能够满足个人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借助所有教育方式和形式在个人和社会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环境教育知识和技能,并逐步让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环境教育基地的概念。国外著名学者Locus就环境教育基地提出的“卢卡斯模式”,该模式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二是“在环境中教育”,三是“为了环境的教育。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将当前环境先转作为基础,在教育领域当中引进环境教育,提高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以便于其能够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认识自然,并于自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那么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将户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环境教育知识水平,当前很多国家都经着手开展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但是这些基地各地表现出的形式都有所不同,主要有环境学习中心、环境教育中心、田野之家、户外教育中心、自然学校、自然中心、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保育学校等。在本文中笔者都认为是环境教育基地。

二、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概况

植物园作为活植物博物馆,其是科研性质的单位,也是植物调查、采集、引种、驯化、鉴定、保存与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能够为群众提供游憩、植物科学知识普及的场所。而科学研究和普及植物学知识是植物园最基础功能。具有科研、科普、资源保护、游憩等多方面的综合。植物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载体,进行与植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植物园自身能够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2002年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与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合作在植物园内建立了中小学生素质营地。先后参与营地体验教育的学生已近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三、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笔者以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为研究地,以正在参与环境教育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总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0份,问卷有效率为91%。(二)小学生对环境知识认知程度分析。在调查问卷中,在小学生环境知识认知程度方面,笔者设计了有关环境意识的问题来反应小学生对环境知识的认知水平。统计结果表明,有31.7%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具体某一天;58.3%的学生听说过世界环境日,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但是还有10%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由此可见,小学生在环境知识方面的认知水平不高,多数小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三)小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程度分析。在小学生对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方面,从统计结果发现。“多数自备,偶尔会忘记”、“每次购物都自备”、“很少乱扔”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75、131、274,所占比率为42.7%、32.0%、66.8%。这三点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的比率最高,这说明大多数小学生的保护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小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行为的形成还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同角色的辅助教育。(四)小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的兴趣及参与情况。从统计数据看出,小学生反应“喜欢,想参加”和“很喜欢,很想参加”的频率为139和174,所占比率为33.9%和42.4%。说明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兴趣,并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小学生反应“一般”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为94和22.9%,说明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环境教育活动漠不关心。而小学生不喜欢环境教育活动的频率为3,所占比率为0.7%,总体来说小学生对环境教育活动还是很期待的。(五)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的满意度分析。1.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小学生对基地的学习环境持“很满意”和“满意”的态度比例为76.8%,是因为基地所处在一个地理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越的湖南省植物园内,能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小学生持“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态度所占比率达到了20%以上,说明雨花区环境基地的学习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学习内容方面,小学生对基地持非常满意的态度,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所占比例达到了84.9%。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对老师环境教育方式非常满意,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小学生所占比例达到了77.5%。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对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在不同的环境意识程度下,小学生对学习内容表示“满意”“非常满意”百分比之和都超过了80%。同时,从得到的卡方检验数据sig(双侧)=.667>0.05,说明环境意识与学生对基地学习内容的满意度两者不相关,在总体中无显著差异。2.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满意度与学校环境教育情况的交互分析从相关数据得出,很喜欢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的教学内容表示“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为61.5%,但是随着学生学业的不断加重,学生对活动兴趣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应出的非常满意程度也逐渐降低。根据表6的Sig.(双侧)=.000<.05,卡方检验成立,说明小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及参与度与学生对基地环境教育内容满意度是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关系。为了进一步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对这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表1的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233,sig(双侧)=.000,说明两者之间呈弱相关趋势。

四、结论和建议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渗透 环保意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59-01

由于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改造原有物质和制造新物质就成了化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化学才能够担负起既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又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内涵的持续发展。绿色化创导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当与人类社会持续所需的物质环境想适应。它的提出,进一步证明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

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学习环境保护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5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10

一、《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除了运用于课堂开展案例教学之外,还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实践基地、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等进行案例实践教学,训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问题,成为深化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法案例实践教学的作用,应强调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在这些不同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综合性使用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内部协调,实现学校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和谐一体,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案例库实践教学的层次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基地教学、模拟法庭教学、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教学、法律诊所教学等不同层次。“法学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根据法学教育特点和目标,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差异,设计具有层次性、阶段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纵向实践教学体系与横向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的立体型教学模式。”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围绕着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知名度较高、贴近社会生活的最新案例,环境保护法实践教学案例库内容的深度,应跟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强难度与强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三)案例库实践教学的特色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法学专业依托本校地质、勘探、石油和环境等优势学科,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特色方面进行了探索。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实践教学的展开,不但要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法学基础理论学习和法律实务技能培训,尤其要体现出土壤污染防治与土地资源保护、矿区环境与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保护等特色,真正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资源纠纷的能力。 

二、《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建设的程序 

(一)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择对案例实践教学很重要,是案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对案例的选取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专业性、时效性、疑难性、争议性、综合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保护法案例实践教学主要从如下渠道选取需用的案例:第一,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实现案例档案的共享机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有着长期定点实习的合作关系,同时还与国土资源部共同搭建了法律实验室的合作平台,可以从中筛选,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并编辑成册,作为案例教学的参考案例。第二,参考国外环境法领域的经典案例。第三,借鉴国内权威的环境法案例教材。案例教材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环境法事件与案件为线索,从厘清法律事实与法律关系入手,以案例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基础展开理性辨析,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的布置 

进行案例教学都应当事先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个案例查找资料,分原告组、被告组和法官组各自准备资料,各组选小组长一名,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做好分工和资料汇总,准备上课的发言。准备资料的要求是:第一,简要复述案情。第二,提出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第三,提炼案例的焦点问题和理由(证据)。第四,分析案例典型意义和借鉴。第五,完善案例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的对策。 

(三)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阶段。实施环境保护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的主导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按照之前准备的案例资料,开展讨论,充分自己提出的见解,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准确掌控案例讨论和分析的节奏,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案例教学中配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必定会更加显著。 

(四)案例的点评和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点评,不仅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而且要对案例本身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基础原理和规则。 

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具体实施 

(一)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就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在其中始终居于某种关键地位。在课堂教学案例的运用方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教师在案例库中精选案例,选择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在课前予以布置,并提出案例思考要点和资料准备要求。加强学生对环境法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的力度,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分为原告、被告和法官三组进行讨论,在案例分析的同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或解决,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以保证课堂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模拟法庭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要在案例庫中选好案例,应选择紧扣我国自然资源领域重要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如针对环境侵权中因果关系复杂不易证成的案例,或者农民出卖自家宅基地上自建房屋引发纠纷的案例。其次,模拟法庭的情景应真实,现场应与真实法庭相仿,审判场所、国徽、人员服装、多媒体投影的现场使用,让学生置身于真情实感中。学生依据案情分为原告组、被告组和法官组,围绕案例涉及的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具体庭审的过程中,要应用到哪些法律法规和哪些具体的法律制度也要心中有数,案例在哪几个地方存在着争议焦点也应当清楚,注重运用证据和法学理论,依法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再次,教师的指导是关键,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要根据需要对准备阶段、预演阶段、庭审阶段给予充分的指导,要能从程序上实体上提出意见,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以保证模拟法庭较高的质量。教师如能邀请一些法官、检察官、资深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参与到课堂嵌入式教学,对模拟法庭进行点评,将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模拟的积极性,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三)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律诊所教学中的运用 

环境保护法案例库为法律诊所教学提供了案例基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律诊所教育突出自然资源法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法律资源和师生力量,使学生既拥有一般法律实务的能力,又具有环境资源法律实务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咨询及讨论,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运作法律的技能,推进法律教育改革。具有自然资源法理论与实务特长的教师,创造条件引入诊所,为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和具体参与实践工作提供基础。 

(四)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实践基地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实践性,环境资源法学特色实践基地教学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社会需要。运用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应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科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围绕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环境资源纠纷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需求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以地质资源、勘探、工程、资源型企事业单位为主,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学生参与或见习企事业单位法律实务过程中结合案例库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带着问题进行实习,寻求解决方案。结合学校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开展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司法机关。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公检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以及司法服务单位,接触实际案件、特别是自然资源法案例,参与或见习司法体系运作过程,在解决实际案例涉及问题时参照案例库中相关典型案例的做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环境保护法案例库在法学实验室教学中的运用 

在法学实验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实践认识的一般规律,建立层次递进,目标分明的实验教学体系,最终完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实验项目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必须设计项目的具体形式,并加以强制性的实施。完成实验项目的相关实验教材和讲义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法案例库的作用。例如,涉及国土资源法律纠纷性质;实践中国土资源法律纠纷的现状;国土资源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权限、程序和面临的问题;国土资源类违法现象的归类与原因解析;国土资源法律纠纷解决之法律选择与政策选择等方面的案例,要求实验室与地方法院共建法学教学基地的数量与运行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基地审理真实案件,到实验室进行庭审观摩,保障有稳定模拟实验的环境。学生成为实验项目的主角,通过自觉主动的实验过程,运用己知探究未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实验项目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參考文献: 

\[1\]董邦俊,杨光庆.多元、立体性动态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手段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