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语言艺术十篇

时间:2023-06-15 17:39:37

小说的语言艺术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1

[关键词]闽南乡土特色;菲律宾色彩;文言一致;幽默

[作者简介]林明贤,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华文系讲师,硕士,福建 厦门 361021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59―04

董君君,本名黄秀琪,是菲律宾著名华文女作家。她祖籍福建省泉州市,1939年生于马尼拉,曾就学于马尼拉培元中学和中正学院师专,获过菲律宾“王国栋文艺基金会”小说首奖、“菲华文经总会”小说奖、“联合日报柯俊智文教基金会”小说奖等。董君君的小说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讲述“故乡旧事”,如长篇小说《家》、短篇小说《五块大洋》《巧搭祖厝》等;二是反映马尼拉市井小民的生存状况,如《拉雾的故事》《黑豹与哈巴狗》等。她的小说“故事无甚稀奇,却亲切感人”,不甚经营细节,却另有别致。之所以“亲切感人”,之所以“另有别致”,这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董君君的小说语言艺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浓郁的闽南乡土特色

董君君自幼旅居菲律宾,但对于祖籍地的大陆原乡却思恋至深。读她的作品,我们听到的是不绝于耳的乡音,感受到的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菲律宾华文作家林忠民对董君君的小说语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董君君的故事固很动人,但最特出之处,还是在文中正确地保存闽南方言,不论雅俗,兼收并蓄,可谓巧夺文功。这应是很好的历史见证。如果她不是独树一帜,亦少有同样的作品。”董君君善于运用闽南方言词语、俗语及歌谣等来刻画当地华人和菲人的生活,是菲华文坛“乡土语言派”的代表。如《肚脐眼的橘树》:“……有我阿爸阿母活得这么苦的,也有阿姨阿妈那样的‘上国人’,千户百门没得选的‘番客婶婆’、‘番客子(九王)’荫他们手足不沾水,穿金戴银,连牙齿都镶金的,找遍五乡八镇唯有这家‘好命人’。”这段文字真实表达了一个螟蛉子的切身感受。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不少闽南方言词语,如:“阿爸”(父亲)、“阿母”(母亲)、“阿妈”(奶奶)、“番客婶婆”(华侨妇女)、“番客子(九王)”(儿子丈夫都是华侨)、“好命人”(命很好的人)等。这些方言词语出自主人公―一个生于闽南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之口,读来让人觉得亲切、自然。我们知道,在菲律宾的华侨华人中,有90%左右的人祖籍在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沿海地区。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不会讲普通话,但几乎人人都会讲闽南话。闽南地区的方言及民间习俗对菲律宾的华侨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董君君自觉地将乡音乡语融科作品中,使其作品更加贴近菲律宾华侨华人的生活,更加为当地的读者所喜闻乐道。

除了吸收闽南方言词语外,董君君对于闽南方言俗语和民谣的运用也极为娴熟,常常是信手拈来。在《肚脐眼的橘树》中,作者引用了“一窝鸡难免有一只癞痢头”、“好儿好七桃(好玩儿),歹儿不如无”、“万金买不到亲生子”等十多条闽南地方俗语以及“天黑黑,要下雨,海龙王,要娶妻,猪吹箫,狗打鼓……”等三首闽南歌谣。这些俗语和歌谣,真实地反映了闽南人的传统思想与观念,同时也折射出闽南地区的文化风貌。又如《黑豹与哈巴狗》:“上帝创造大地万物各从其类。菲谚语有句话说‘仙突树不会结芒果’,而中国有句俗话说‘劣竹出好笋’――卑微的父母养出‘出类拔萃’的儿女多的是。”在这段话中,作者引用了菲律宾谚语和闽南俗语。仙突树和芒果树都是菲律宾常见的果树,仙突树的果子是酸的,而芒果是甜的。以“仙突树不会结芒果”这句谚语为喻,是为了说明“龙生龙,凤生凤”的道理。“劣竹出好笋”是闽南的一句俗语,意为卑微的父母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子女,这正好与菲谚语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以“劣竹出好笋”这句闽南俗语来反衬“虎父犬子”的亚冷与依利这对父子,具有讽刺意味。这些闽南方言俗语与歌谣的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作家能否在创作中使用方言?董君君的作品为我们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只要在吸收方言时注意以通俗、明了、恰当、传神为准则,就能使方言成为大众接受的语言。这正如新加坡著名华文作家赵戎所说:“作家对于方言的吸收,是有积极作用的,他要使那些有用的方言成为能够通行各地的大众语。那么,所谓方言,其实经过洗炼,已成大众语了。”

二、鲜明的菲律宾本土色彩

对祖籍地的大陆原乡,董君君怀有一种血缘上的亲近感,而对于孕育她成长的菲律宾,董君君更是充满了挚爱。她说:“我生于千岛,长于千岛,懂事于千岛,所以我写熟悉的千岛――千岛的人和事。”董君君不仅仅满足于写“千岛的人和事”,她巧妙地将千岛所特有的物产与自然景观化为具有某些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在《她又来了》中,作者这样写道:“她来了,满头白发蓬松,一支发夹随便挽个髻堕在脑后,多皱的脸上,老人斑像菲律宾地图上的千岛浮现海面。”菲律宾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作者以“千岛”来形容菲妇“沓寿太太”脸上的老人斑之多,既生动直观,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卷发兄弟》中:“马莉亚……搂着椰树干似的两个儿子,嘴里一叠声说道……”我们知道,椰树是菲律宾最常见的经济树种。这里用“椰树干”作喻体,突出了“卷发兄弟”高大强健的体魄。《神蓝》里有这么一段描写:“在花丛中打滚的子建发现了一朵小小的茉莉花,那么洁白,那么清芬,叫他的眼睛发亮,怦怦心跳,虽是那么惊鸿一瞥,却挥也挥不掉,忘也忘不了,这一朵小小的茉莉花开在谁家篱间却无从知悉。”茉莉花是菲律宾的国花,遍布菲律宾城乡的每个角落,深受菲律宾人民的喜爱。作者将主人公“庄子建”偶然遇到的心仪女子比喻为洁白清香的茉莉花,十分贴切,同时也契合菲律宾人民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

地震、台风和雷电是菲律宾人最熟悉不过的自然现象,因而也成为董君君小说中最常用的文学意象。《警?匪》中:“可比里茨特十级地震的菲律宾绑票勒赎,不断发生,使千岛之国天摇地动。”把频繁发生的绑架勒赎事件与“里茨特大地震”作类比,强调它给社会治安带来的严重危害。《黑豹与哈叭狗》:“一席话‘龙卷风’似飓得黑巷飞沙走石,蝇虫不敢附在我们明亮的玻璃橱上。”《五块大洋》:“董安当机立断,转头对身后的乡里人说:‘退到十尺之外去,速退!’话如强风刮起,把夏蟆、银来等一伙人刮退十尺外。”分别以“龙卷风”和“强风”为喻,突出了“L警官”和“董安”话语的威慑力。《铺板上的生命》:“扛猪仪式像股小龙卷风,刮得全村大人伸头,小孩跟着,嘻嘻哇哇的……”则借“龙卷风”来形容扛猪仪式在村里引起的轰动效

应。《酗酒者的儿女》:“小弟小妹就在这水深火热的夹缝中,相继来到这不时刮龙卷风的家,被吓大的。”这里的“龙卷风”暗喻家庭的暴力――父亲对母亲的殴打与斥骂。“砰的一声巨响,门被台风刮开似的,父亲大着舌头,咕噜咕噜胡言乱语着,时而鬼叫一声,接着椅子被掀倒的声音雷似的炸开。”门像“被台风刮开似的”,强调父亲撞门的力量之大,而“雷似的炸开”,强调声音之大。通过“台风”和“雷声”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少年的“我”对嗜酒如命的“父亲”的恐惧与憎恨。《墙外枝桠》:“电话铃声像闪电似的割破水淹的空间,琼琼立刻抓起电话聆听。”将电话铃声比喻为“闪电”,则烘托出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气氛,令人顿生惊悸之感。

董君君善于抓住菲律宾各种物产和自然景观的特点,或用来刻划人物,或用来渲染氛围,既形象又贴切。有意识地运用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学意象,这是董君君对文学语言本土化的大胆尝试。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十分成功的。

三、通俗易懂、文言一致

董君君的小说多用口语句式和朴素的语言,具有通俗易懂、文言一致的特点。如《拉雾的故事》:“贫民窟里,流鼻涕、光屁股、鼓着大肚子、脸有饥色的孩子密密麻麻的。烤箱似的破屋里,挤满了差距一岁的萝卜头,白天在泥泞途中活动,或过早地在垃圾堆里捡拾讨生活。常见一辆小板车,哥哥们推车,半裸的年幼的弟妹坐在车中,和那些空铁罐、碎玻璃、废纸、塑胶废料脏成一堆。这些东西从垃圾堆里捡来,可以换钱买东西吃,就这样能活就活下去,能长大就长大罢。”这段文字没有一个冷僻的词,都是常用的字词。作者仅是用一些浅显的词语和口语化的短句,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菲律宾贫民儿童的生活场景,让人读后不禁为这些孩子恶劣的生存条件与渺茫的前途深感担忧。

众所周知,文学语言是在大众口头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大众口头语来自于生活,是丰富的、新鲜的,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但它也包含着粗糙、不明确的成分。因此作家在创作时,不能单纯记录或完全照搬大众口头语,而必须对它进行提炼和加工,才能成为优美的文学语言。董君君的语言非常大众化、口语化,但却能时时焕发出“智慧和艺术”的光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她善于运用通俗的比喻。如《六无》:“我和爱娥的婚姻,像灶上壶里的冷水,时日是柴火,日温,夜温,温出了感情。”用逐渐升温的壶中水来形容日久生情的婚姻,既通俗又形象。《呼叫――七五,七五》:“华人如围栏里被狼偷袭的羊群,骚动着,挨挤在一起,吁吁哀叫,今天一只被狼爪拖走,后天再一只被衔去……”将深受绑架勒赎之苦的华人比作被狼偷袭的羊群,非常贴切,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辛酸悲愤之感。《做老婊的女人》:“几十年来她只是一个陀螺,命运是抽她的绳子,她不得不转……不得不转……”用绳子带动陀螺不停地旋转,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种游戏,作者以此来比拟主人公无力自控的命运,实在令人称绝!中国现当代作家孙梨曾说过:“质朴的形象,大都是用人民生活里习惯的认识、比喻,使大家能理解领会,能立刻感到那描写的好处和趣味。”董君君使用的正是“人民生活里习惯的比喻”。她作品里的比喻非常之多。这些喻体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却十分生动和形象。它们不仅使人形物状活灵活现,而且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四、幽默风趣、俏语喜人

董君君的小说善于运用拟人、夸张、讽喻、俚语、双关、庄词谐用等手法来写人状物,具有幽默风趣、俏语喜人的特点。如《黑豹与哈叭狗》:“紧邻小河边这座老屋,屋龄怕有半世纪吧,柱歪梁斜的油漆斑剥而找不到颜色,像煞老妇脸上擦不牢的脂粉纷落,木板墙壁被风吹雨打日晒扭曲了颜脸……”“一辆集尼车,载着一车流氓蓄意车撞朽烂的门板,轰的一声,三个蝴蝶门轴两个门框生离死别,上面的一个蝴蝶轴矢忠的咬紧门框,螺丝钉暴牙似的露出一半。”作者使用了拟人、夸张、庄词谐用等手法,通过“纷落”、“扭曲”、“生离死别”、“矢忠”、“咬紧”、“露出”等一系列动词的人格化描写,赋予静物生命力,将腐朽破落、面目全非的老屋与摇摇欲坠的门板描绘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铺板上的生命》描写了一个奔走于乡间的猪贩子:“……从一跌三跳的年轻,到脸上是风干的柚皮,发是芦花飞絮,一团粗麻绳牵过不及数的猪只跨过奈何桥,数给买主的银元,都有股腥臊味,盛钱的肚兜是污渍淋漓,油腻斑驳,其味无穷,两只草鞋风尘仆仆,辗转跋涉四方,门牙已告老还乡,两只虎牙倔强的不认老,笑着临风站岗。”在这段文字中,既有比喻、拟人的手法,又有俏语、双关语,真正把一个终生辛劳但却纯朴乐观的猪贩子的鲜明形象写活了,大有“从纸上跳出”之感。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2

关键词:李建树小说 辞格 儿童

李建树在上世纪90年代著作颇丰,尤其在儿童文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以独特的长者视角书写儿童的发展与成长,充满了对儿童的期望、爱和理解。李建树的作品多取材于少年儿童校园内外的生活与遭遇,既有青春的困惑与委屈,也有成长的喜悦与收获。因此,小说的语言风格往往是诙谐中带着风趣,幽默中带着长者的温厚,易使少年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些与作者对语词的选择与加工即修辞技巧的运用有很大关系。

一、辞格的选择

李建树作品所用到的辞格十分丰富,主要有比喻、夸张、降格、叠字、借代、仿拟、引用等等。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使得小说语言亲切质朴,风趣轻快,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一)比喻

比喻,也作“譬喻”“打比方”。李建树作品中的比喻辞格用得很多,在喻体的选择上,多选用平常生活中的事物。小说中最常见的喻体是儿童熟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平常之物,如“电车、黑披风、酒瓶底和麻秆”等。通过比喻的运用,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例如:

(1)笑声中,原先心中的壁垒都土崩瓦解了,达达从未感到这么舒心过。(《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

(2)女生很奇怪的,在小学时看起来一个个都像是黄毛丫头,说话声音尖尖的,人也像是没长开,僵果一样。(《校园明星孙天达》)

(3)如果说黄和熵是肢体发达头脑简单,那么这位洪天齐可是恰恰相反,人瘦得像根麻秆,可小脑瓜里有的是主意。(《校园明星孙天达》)

以上三例分别用“壁垒、僵果和麻秆”作为喻体来形容“隔阂、女生和洪天齐”,富有生活气息,以平常熟悉事物将本体形象化。例(1)将赵金珍与继母关系的紧张比作达达心中的壁垒,生动地描绘孙天达为缓解两人间的隔阂所作的努力和成功后的欢喜。例(2)将“女生”比作“僵果”,体现了主人公对女生的戏谑之感,也表现出孙天达对林爱娜的复杂心情。同样,以“麻秆”来形容洪天齐,将其“身体瘦弱,脑袋机灵”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夸张

夸张,也叫“夸饰”,即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夸大或缩小,以取得强烈的表达效果。通过夸张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趣味,形象也更为生动。例如:

(4)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她一弓腰,然后抬起右肩使劲将饭桌一扛,一时间犹如地动山摇,所有的碗筷瓢盆全从倾斜的桌面上乒零乓啷地往下滚。(《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

(5)但蔡老师那双做盆景的大手比铁钳子还硬,谁也别想在他的手底上鞋底抹油――溜号。(《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

例(4)对愤怒情绪作夸张描写,情感更为充沛,形象更为生动。例(5)以孩子的视角来写蔡老师强有力的手,夸张式手法增添了作品的幽默感。

(三)降格

降格,就是“大词小用”。李建树的作品常常故意将范围大、程度深的词语用在与所述事物内涵有极大差异的事物上,从而造成语义关系搭配的“陌生化”,形成滑稽失衡之趣。例如:

(6)且说孙天达的姐姐上学以后,渐渐懂事了,知道了自己身世后,大哭了一场,并有一段时间决心永远不理她那个“十恶不赦”的爸爸。(《校园明星孙天达》)

(7)那位与歌星林忆莲同名的女将甚至连“不采纳孙天达意见的人肯定是‘卖班贼’”这样吓人的帽子都甩了出来。(《校园明星孙天达》)

例(6)“十恶不赦”用作定语,滑稽诙谐,写出赵金珍因母亲的难产离世,对父亲的不理解和“恨意”,也为下文拿户口本改姓作了铺垫。父女间的情感经过这个“大词小用”的语义关系搭配,立即蒙上了孩童般的天真气息,赵金珍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情借助这些“陌生化”的成语跃然纸上。例(7)“卖班贼”写出了孩子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对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充满了童趣。同时也是由“卖国贼”的仿拟而来,有着双重修辞效果。

(四)叠字

叠字,又称“叠音”。叠字辞格的运用使李建树的小说语言产生了韵律之美,又增强了文字形象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一种极强的审美功效。例如:

(8)他去牵它,它会主动走上来,用头颅蹭蹭他的身体,用舌头舔舔它的手掌。(《蓝军越过防线》)

(9)邮递员每天上午九点来,所以第二节课一下,郑之圣总是急吼吼地往收发室跑。(《蓝军越过防线》)

(10)没关系,你大胆上,我记性臭,但胆子大,可以给你助助威。(《校园明星孙天达》)

例(8)中“蹭蹭”“舔舔”音节更为整齐匀称,在表现牛对小主人依恋之情方面也更为细致贴切。如果只是单音节“蹭”“舔”,则无法传达文字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例(9)中将“吼”叠用收到的效果是多元的,显得夸张又滑稽。在表现郑之圣急切心情的同时,读者仿佛也听到着急奔跑后的喘气声之大,显得形象生动。例(10)“助助威”是黄和熵的话语,相较“助威”,语气变得更为舒缓,既起到强调作用,也更为亲切自然。

(五)借代

借代即“换名”,借代辞格的运用,使小说作品在刻画人物时形象更加突出,特点更为鲜明。因而读来特别亲切,最易赢得读者们的共鸣。例如:

(11)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为了出国,所以想嫁给一个外国人,所以就拼死也不肯带一个“拖油瓶”。(《蓝军越过防线》)

(12)一听到“催命鬼”的喊声,孙天达哪怕是刚端起饭碗,也会一扔筷子背上书包,哒哒哒地往楼下跑。(《校园明星孙天达》)

(13)喏,你说神经不?楼下四只眼姑娘穿了件什么兔羊毛衫驴羊毛衫的衣裳,她也想要。三十来块呢!(《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

例(11)的“拖油瓶”代指再嫁妇女带到夫家的儿女,表现出“妈妈”嫌弃、厌恶的情感色彩。例(12)“催命鬼”指李小亮,与文中小亮有口吃毛病,说话简洁,及经常找孙天达等行为特点相呼应。例(13)“四只眼”指有视力缺陷的人,因戴上眼镜所以戏称之,也隐含鄙夷的情感色彩。

(六)仿拟

仿拟,也叫“点化”,是模仿前人现成的语句形式,临时造出相似的语句。运用“仿拟”辞格可以使小说具有推陈出新、幽默风趣和新鲜活泼的特点。例如:

(14) 败下去又不甘心,于是就在人前人后一遍遍地唱:世人都晓人间好,晚娘面孔忘不了。世人都晓人间好,晚娘面孔忘不了。(《校园明星孙天达》)

(1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分数之间也。(《蓝军越过防线》)

例(14)仿拟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反映出男生们因为矛盾不愉快,借歌谣来羞辱对方的行为,也使得洪天齐“小捣蛋”形象更深入人心。例(15)仿拟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显示了这些少年随着学识的增长,喜欢“引经据典”,也使小说读起来风趣幽默,新鲜有味。

(七)引用

引用一些名言经典、诗文佳句或俗语,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从而更好地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李建树小说中也通过引用这一辞格来表情达意,增添了作品的表达效果,而且使作品显得形象生动、风趣幽默。例如:

(16)她一天到晚最担心的事就是害怕她爸真会给她姐弟俩找一个晚娘来,谁知天要下雨娘要嫁,不该来的偏要来。(《校园明星孙天达》)

(17)要我说呀,咱们得来个蝎子的尾巴――毒(独)一份,就穿着李宁运动服上台,像参加运动会开幕式似的,多精神!(《校园明星孙天达》)

(18)放学后你跟着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来个跟踪追击,谁也别想逃出我的手心。(《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

引用辞格的运用,使得平常的描述变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起到了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李建树小说语言的特点与修辞

李建树小说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多以孩子式的认知模式来叙述世界,语言风格往往是诙谐中带着风趣,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并且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也体现出鲜明的年龄与时代特征。

(一)文风的诙谐风趣

作品所用到的辞格形式十分丰富,大量运用比喻、夸张、降格、仿拟、借代等辞格,使得小说语言风趣轻快,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诙谐风趣的表达效果。例如:

(19)孙天达他爸爸封建思想极为严重,有了女儿还想要儿子,于是就成了“超生游击队”的一个成员。(《校园明星孙天达》)

(20)偏偏班长李玲玲有一副天生的尖嗓子,说话像是铁榔头敲钉子,一记是一记。(《校园明星孙天达》)

(2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分数之间也。(《蓝军越过防线》)

“超生游击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到处躲藏的情境;而把“尖嗓子说话”比喻成“铁榔头敲钉子”,生动形象,诙谐风趣。多种辞格的兼用,使小说语言变得活泼明快、幽默诙谐。

(二)鲜明的年龄特征

李建树小说中的孩子天真烂漫,洋溢着青春气息,人物的语言极富少年式的明快活泼,多表现为以短句为主,长句适度运用。此外,影视、体育、音乐等流行语元素,夹杂着英语术语共同构建起少年儿童的言语世界。例如:

(22)黄毛丫头赵金珍你听、听着。今日由本司令指、指挥渡江作战(啪!)孙天达他不听你的(啪!) (《快乐大院的故事》)

(23)一看围了十多个人,顿时灵感大发,学着电影上英雄人物的样子:“连……长,我……没……完成任务,”右手摸摸口袋,“替、替我交……上最后一次党……费。”(《蓝军越过防线》)

(24)算啦,套一句周星驰的话:I服了YOU(我服了你)!(《真情少年》)

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可看出少年们的心理特点及对事物的喜好与评判,既爱幻想、表现自我,又充满着机智与自信,折射出人物的各种性格和内心思考。

(三)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俗浅近,生活气息浓厚的语言更贴近现实。口语化句子和口语词的运用,与民俗、生活相结合,激活了李建树小说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

(25)娘进来说:“立夏,快去吃茶叶蛋、脚骨笋,今天是立夏呢!”(《蓝军越过防线》)

(26)大家都晓得的,只要高粱地里赤红的一片,天气也一定到达最热最热的季节了,那时候大人小孩抗不住热,总是禁不住水的诱惑。(《蓝军越过防线》)

民间乡俗,在立夏早晨吃茶叶蛋,吃整根的小竹笋,能够让腿脚强健,故得名“脚骨笋”。

李建树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少年儿童校园内外的生活画卷。作品灵活地使用各种各样的辞格来抒感,增强表达效果;同时,它鲜明特色的语言形式使作品风格淳朴真诚却又不失诙谐风趣,表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李建树.李建树儿童文学作品选[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

社,1995.

[3]李建树.蓝军越过防线[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

[4]李建树.校园明星孙天达[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

[5]郑健儿.李建树儿童文学创作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3

幼儿艺术活动实际上是美的形式上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游戏的高级形式。幼儿艺术教育离不开语言,准确的语言可以把艺术活动组织的活灵活现,艺术活动反映的是他们自身的或经历的一些事情,或是他的想象、幻想、表现等通过语言把它们表演出来。让语言和艺术达到有效的结合和统一。

无论从幼儿的认知(视听觉的),还是从艺术活动(审美)的角度讲,幼儿语言和幼儿艺术都称之为艺术。对教师而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幼儿艺术教育的开展。

为了加深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对幼儿艺术教育进行诠释:

第一,幼儿语言对幼儿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幼儿的愉悦性、美感体验和技能都是在语言的指导下获得的,老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艺术体验时,必须为幼儿提供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想象,充分发言,从而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针对胆小的幼儿,教师要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如开展“开心小主持”、“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当孩子讲述故事新闻时,胆小的孩子会因为拘束紧张而局促不安,这时老师能给孩子一点亲密的接触,轻轻搂住他的腰,他的情绪会得到安慰和满足,会让他信心大增。对于个别性格内向的幼儿,可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不愿意说到想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二,语言游戏伴随着幼儿艺术教育的全过程。

以游戏为主是我们进行各项活动的根本,让语言游戏伴随艺术教育的全过程是我们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语言游戏的外在表现也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适时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把握好分寸,同时再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就必然会产生出与心灵共频共振的艺术性语言,架起与家长、幼儿紧密联系的沟通桥梁。例如《小碗生气了》就是通过孩子们总是用筷子敲碗,发出嘈杂的声音,影响了整个班的纪律。引导孩子讲一讲,假如别人总是敲打你,你有什么感受?小碗总是被你们敲打,它会怎样?噢,“小碗生气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艺术的教育了幼儿,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得到了教育。

第三,幼儿艺术教育离不开美的语言教育。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领域中的一门学科,幼儿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再日常教学中注重用美的语言来表达多种艺术形式,以此来满足幼儿的情感交流和沟通需要,美的语言可以满足幼儿对美的艺术的追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道出了语言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是很大的。如孩子离园时,有的家长因有急事耽误了接孩子,劳累了一天的教师也想赶快回家,这时教师就会不耐烦地一边给家长打电话,一边陪孩子等爸爸妈妈。当孩子的父母急匆匆进园时,教师可能会非常生气地说出:“你看几点了?这么晚才来?孩子不要了!”有的家长会生气地反问一句:“你不就是干这事的吗?”结果,弄得非常尴尬。如果教师用关切的语言表达:“唉呀,遇到什么急事了?我和您的孩子玩了好久,孩子听了好几个故事,我们心里挺着急,怕您有什么事,还给您打了电话,可也不通,还好,您现在终于来了。”既将着急的情绪表达了出来,也将刚才做的事情向家长讲明了,家长不但不会生气,还会非常理解和感谢呢!在活动时,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用关切性、鼓励性的语言,如“今天你真棒!”“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真勇敢!”等等。这种体现爱心的语言,与家长进一步沟通了,也拉近了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第四,幼儿语言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素养教育。

好的艺术作品要通过语言加以宣传、加以传播。特别是有的作品幼儿难以理解,老师必须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讲给幼儿听。幼儿听懂了,才能通过艺术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再鼓励幼儿加以创新,让幼儿艺术教育为幼儿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幼儿的未来生活奠定基本的素养基础。

幼儿艺术教育不是给予幼儿简单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而是将艺术范畴中共同的审美加以沟通,将艺术教育与幼儿的健康成长、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让语言教育和艺术教育统一起来,相互渗透,达到完美结合。以下是一节中班美术活动,它较好的表现了这一思想。

【活动主题】造型艺术游戏――建宝塔

【活动目标】1,利用身边的简便材料,指导幼儿搭建不同的宝塔。2,让幼儿通过观察,用完整的语言讲一讲自己看到的宝塔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搭建自己心中的宝塔

【活动准备】PPT宝塔;各种质地的空瓶盖、罐、纸箱、包装箱等。

【活动过程】1、老师引导幼儿一起看PPT,鼓励幼儿认真观察。2、提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进行充分的、全面的回答)老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肯定。3、老师把幼儿领到活动场地,让幼儿说一说活动材料的名称,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幼儿准确说明) 4、鼓励幼儿用空瓶罐、积木、包装箱、纸盒等材料进行搭建宝塔比赛,可以合作完成,互相交流。5、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增进幼儿对塔结构的理解。例如,什么样的材料不容易搭建?什么样的塔不容易倒且好看?想让宝塔一样高哪个应该增高?哪个应该减少?等等。6、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讲解,每人发言。

【活动效果】幼儿在操作中进行了比较,观察,构思。并通过完整的语言进行了交流,让准确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4

【关键词】政工人员;语言艺术;思想政治工作

引言: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形式。语言艺术是探求语言规律,提炼语言精髓,升华语言效应的一门科学。政工人员的语言艺术是建立在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之上的,是研究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政工人员思想、方式、方法的一门学问。它对于现代政工人员来说,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工具。因此,学习和运用语言艺术,对于直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笔者结合实践,谈一点学习、运用语言艺术的认识和体会。

一、政工人员要充分认识和掌握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政工人员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不断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政工人员运用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上述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人们通过语言实现彼此的交流和了解,进而达到相互间思想和情感的默契和统一,可见,语言艺术是政工人员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是宣传鼓动、组织教育群众的有效工具,也是展示政工人员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政工人员要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在于有效地说服自己的工作对象,使工作对象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和意图。运用语言艺术,关键在于“艺术”两个字。话人人会说,但要很“艺术”地说话,就不是人人能做得到的。作为一名政工人员,必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鲜明、生动。政工人员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所运用的语言要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想表达的意思与实际表达的意思相一致。鲜明是指表达的观点要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生动是指表达者的语言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2、语言表达时的感情要真挚诚恳。有一位学者曾说: “言出有声,动之以情,是任何消极对立的观点都难以招架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交流思想,首先要交流感情,只有以“情”开路,循循善诱地进入谈话主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观点,达到谈话的最佳目的。概括地讲,就是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不是这样,哪怕你的观点再正确,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政工人员与人谈心,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对方往往不仅注意你讲的道理,而且还很在意你的态度和感情是否真挚诚恳。“情”到, “理”自然入耳入心,反之,常常是事与愿违。

3、政工人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语言方式做思想政治工作。灵活性,是指为适应谈话的需要,以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而获得预期的谈话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部分,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说实话,办实事。然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如果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工作对象的性格及思想状况的差异,机械片面地理解说实话、真话、老实话,有时不仅收不到应有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会引起工作对象更多的思想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把实话换一种方式说出来,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话巧说”法就很值得我们研究实践。“实话巧说”法基本可归结为以下几“说”:

一是实话缓说,就是说话不急于直奔主题,而是缓一缓,等工作对象情绪稳定后再说。对于那些脾气急躁,承受力差的人,进入谈话主题之前,很有必要先做好铺垫,再告诉事实真相,逐步进入主题。

二是实话大说,即有意夸大其词,给谈话对象造成心理的震撼性影响,以增强其对谈话的敏感性。对于自卑心理较重的人,在工作中哪怕做出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工人员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进行适宜的表扬,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工作信心。另一方面,对于自负性较重的人,适当适时地实话大说可以起到警示和警醒的作用,也有助于帮助他们正视自己,认识不足。

三是实话折说。有些实话不能不说,但因谈话对象的性格和情绪等客观因素,又不能全说,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折说,即将实话进行打折,根据需要进行取舍。有些事实是不宜当众捅破的,有些不但当众得留那层窗户纸,就是在私下只有两个人四只耳时也不宜捅破。有些话则需要半遮半掩,做到你知我知,心照不宣。实说一半,这一半既是引子,引导其思考自己的问题;也是影子,让其自省。

四是实话戏说,就是利用非正式的场合、采用诙谐幽默而非正式的方式与对方交流,这时可以完完全全的讲出实话、实事,让精明的对方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接受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是实话迂说,就是要采取迂回的办法,不实话直说,而是绕几个弯子,旁敲侧击地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意见。实践证明,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注重外在形象和影响的领导、长者,灵活地运用实话迂说的技巧,常常可以受到较好的效果。

三、政工人员要运用好语言艺术,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首先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显微镜、望远镜”,是政工人员理论学习的必修课。其次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能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提高政工人员的思想素质,培养崇高的人格力量。道德品质高尚本身就是一种极强的说服力。常言道: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言教不如身教”。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去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去做。政工人员自身必须忠诚老实、豁然大度、通情达理、客观公正、追求事业、不忘宗旨,培养崇高的人格力量,使人格力量这种非权力影响力更为有效、更为持久、更让人心悦诚服。

3、注意口才的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人都会说话,但不等于人人都有口才,人人都懂得讲究语言艺术。俗话说: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春寒。”能否很好的运用语言艺术,对政工人员非常重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是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政工人员基本素质的综合体现。

4、要注意对其他语言艺术的学习和掌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之间的交往常常穿越了国度和种族的界限,作为新时期的政工人员,积极学习和运用外国语、外民族语言,对于扩大工作范围、提高工作质量,丰富自身语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教学 艺术性研究

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于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它注重于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他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

一、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任务式教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那么,怎样突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呢?

1、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首先,教师须保持一颗童心,要蹲下来,从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我们现使用的英语教材的中方副主编吴悦心说:“在英语课堂上,我就是一只monkey queen,带领孩子们一起耍。”一语道破天机,教师既要做引领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扮演的是“平等中的首席”角色,课堂的活动主体是学生。

2、选择任务式教学法的艺术。教师怎样做,才能在课堂上既参与,又不喧宾夺主呢?要把握好这个度,我们不妨多采用任务式教学法。所谓任务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学生每进行一项活动时都带着教师给定的某项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任务式教学法与五步式教学法(听、说、玩、唱、演)相结合,多采用“五小”活动,即小制作、小介绍、小竞赛、小调查、小统计等。当然这些活动需紧密联系书本、联系实际。

另外,将任务式教学法与丰富多彩的游戏结合起来,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用“Guess”游戏复习旧知;“Bingo”游戏操练新知;“Say and Do”游戏训练听、说、做能力;“旧曲填新词”游戏巩固新知等等。这样,学生在教师有意识地安排的任务型活动中,愉快地积极参与,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充分把握语言学科的学科特点,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1、注重语言的学习规律。人们已总结出关于语言学习的成功秘诀是“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也有教师通过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得出“语言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这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多讲、多练,学生才能较快、较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由大到小,由集体到个人的操练顺序,让学生学习新知,敢说;设计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想说;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练习,乐说等。同时,我们还应提倡开放式教学,将课堂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拓展,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进行实践,提升语言能力。

2、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语言有一个重要的过程,那就是模仿。他们正是在反复地模仿,不断地听、说训练中,逐渐习得语言。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示范到位,同时也应让学生多听录音、多看录相,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据研究,孩子在听、说、模仿的过程中,常常要经历一个特殊时期――“沉默语言期”,即学生能听懂教师的意思,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个时期,教师不必担心,要相信学生能学好、会学好,还应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大量地输入英语语言,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学习语言。

3、合理运用中介语言。提到学习语言,就有中介语言之说。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那就是课堂上能用中介语言吗?或者说提倡用中介语言吗?这里的中介语言主要指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和母语(Chinese)。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中介语言作为辅助语言,在英语课堂上是能够存在的,或者说是必须的,但课堂的主体语言应该是英语,而且辅助语言建议以身体语言为主,避免出现“中式英语”(China English)现象。

4、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儿童学习语言,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那就是犯错。对于孩子的错误,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他们的评价多以表扬、鼓励为主,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情境,让他们始终在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学习语言,在不断的犯错中沉淀语言。记得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一位教师让全班学生列出班上一位“调皮大王”的缺点,最后教师汇总成了“十八条罪状”在全班公布,这件事让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深深的伤害。有专家在评议时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这是看不见的灾难。”而另一个故事却是这样的:在一次战役结束后清理死者遗物时,人们发现,其中一个士兵,只在他的贴身衣兜里找到一张用层层透明胶布包裹的卡片。原来那是读小学时,他的班主任让他们在一张卡片上写下各自的优点,然后老师把它们制成精美的明信片送给学生……。这位士兵一直将它带在身上。有人感叹:“这就是成功的教育。”由此可见,教师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平常的话语,常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他(她)的终生。在日常的听评课中,在自己的课堂上,我也多次感受到学生因一个小小的语音错误遭遇教师冷眼时的落寞情绪;因教师一句平常的表扬或鼓励而欢呼雀跃的激动心情。因此,笔者诚恳地告诫大家: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犯错,慎重地运用教师评价。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特征

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艺术首先表现于语言艺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本文拟对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内容以及数学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进行初步探讨。

1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和内容

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通过具体内容来体现。下面结合课例初步论述数学教学语言艺术七个方面的特征。

1.1 思想性

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德育功能讲究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只有用艺术化的语言才能使学生思想共鸣,做到润物细无声。

例1: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但是函数则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若仅指出这一点,不仅索然无味,而且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机。如果教者这样说:“后者化前者不过只差一点嘛,高抬贵手让后者也成为奇偶函数中的一员算了!(学生大笑)对啊,在数学真理面前是决无半点通融余地的,这样叫一丝不苟!”科学真理的凛然正气灼灼可见。

1.2 启发性

启发性是教学语言的核心。对同样的问题运用不同的语言,尽管有时表面上看来差异并不大,但却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若启发得当,就好象给思维机器供氧,能有效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例2:在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运用了“错位相减”法,若按教材讲完,学生受益甚微。其实可以这样继续启发学生:“这个方法真是太奇妙了!可是大家仔细想想,我们以前――在初中,甚至在小学时真的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方法?注意――‘错位’!这样,一点拨,学生脑中贮存的有关信息立即被提取出来,小学多位整数的乘法、初中多项式的乘法等都和现在所学内容在“错位相加”这点上得到沟通。于是,在教师的语言启发中,学生不仅思维踊跃,积极参与探究,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还能较好地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性

情感性是指数学语言要讲究感彩,以使学生不仅从内容上接受,而且深深地印在心里,即“以情感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使用带有各种感彩的语言,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积极探索的热情。在教学中,一要真情,二要深情,三要激情,四要豪情,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情感性的语言,能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浸润学生的心田,像一座洪钟敲开学生感情的门扉。

例3:职专生大部分学习成绩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失去信心,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他们多提供活动机会,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未忘记他们;在他们解题或口答时,努力寻找其中正确的成份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中不正确、不完善之处则应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修正。一次笔者有意让一位较差的学生总结抛物线>0的特点,他回答说:“抛物线的焦点F与准线L关于原点对称”。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招来同学们的哄笑。正当这位同学感到难堪之际,教师说法:“××同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焦点F的横坐标和准线L的方程与X轴相交的横坐标是关于原点对称,这确实给人以对称的感觉。”教师的话说得全班同学心悦诚服,那位同学也受到了鼓舞。

1.4 贴近性

文学创作讲究贴近生活,数学教学则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1)亲身的生活体验会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数学原理;(2)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师生密切配合共同探求知识,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例4:在教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教者说:“上次我们在一起植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绿化校园的任务。大家想想,当树干与地面垂直时(教者立正站好作演示)树干与地面上的所有直线都是什么关系?”源于学生生活的事例很容易使他们发现、理解和掌握了有关定义、定理,对以后的学习还产生了激励和鼓舞作用。

1.5 创造性

备课必备语言,而更多的教学语言又无现成照搬,所以教师必须投入大量创造性的劳动。有时为了实现一个难点的突破,需要久久地进行苦思。课堂上还可能出现课前未预见的意外情况,这就更需要运用机智的语言作对策和引导。

例5:一次,笔者穿了一件新上衣进教室上课,学生都感到新鲜而可乐,如果说:“谁没有穿过新衣服,这有什么值得可笑的?”只能使课堂气氛沉闷,而我灵机一动,微笑着说:“噢,你们看到我穿了新衣服而感到好笑啊!其实哪一件旧衣服不是由新衣服转化而来的?转化是重要的基本数学思想之一,我们今天就将运用这一思想解决一系列问题。”三言两语就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吸引到数学思想运用的情景之中。

1.6 趣味性

学生特别欢迎轻松活泼、诙谐风趣的语言。严肃的真理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品、相声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借鉴。

例6:在学习平面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同学们看一段录像:陈佩斯早期的小品《修椅子》片中有一个椅子的腿特别长,椅子摆放不稳,陈佩斯拿起了锯子把这条长的椅子腿锯短,可是锯得太短了,又不稳了。于是再锯其它的椅子腿,如此多次折腾椅子也没有修好,最后把四条腿锯掉一条剩下三条总算把椅子放稳。陈佩斯本是一个滑稽演员,同学边看边笑,窃窃自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老师笑着问:“从小品中我们想想看为什么椅子起先放不平,锯一条腿剩下三条腿时椅子就放稳?”接着面带微笑又提出问题:“这里到底几个点?几个怎样的点才能确定一个平面?”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四个点”、“两个点”、“三个点”、“……”接着举例:笔头和纸板,翻开的书本,门的打开与关上,停放着自行车从而引出当天的新课公理三“不共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师生的愉悦心情,达到了以情启智目的。这种趣味活跃课堂气氛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1.7 多样性

教学语言通常是指有声响的口头语言,但在数学中也时常用到通过眼神、手势、身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的无声的语言。若运用得法,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

例7:在讨论直角坐标系中四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正负时,教者不讲一个字,只是用两只手臂向上、下、左、右伸出,学生情绪十分热烈,只须片刻,教师就“表演”完毕,学生对所有内容就能做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

以上所述数学教学语言艺术七个方面的特征,在实践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本文中,在每一个特征下也仅举了一例,而课堂实践中的内容则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2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方法

诚然,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一样,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锲而不舍,刻意追求,并付出辛勤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2.1 对事业和学生的挚爱是提高语言艺术修养的前提

“言为心声”,教学语言是教师心灵和世界观的反映。教学过程虽有表演的部分,但只要教师全身心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之中,就能做到自然和谐,丝毫不露表演的痕迹,这就需要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这种爱使你醉心于对教学语言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这种爱使你真正领略语言艺术的真谛,使你在课堂上妙语连珠、魅力无穷;这种爱使你成为追求语言艺术的有心人,使你能够见别人所未见,想别人所未想,言别人所未言。总之,这种爱使你将数学真理和艺术语言融为一体,编写出一曲曲和谐流畅、新颖独特、动人心魄的优美旋律。

2.2 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教材是教学的最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则是教学的指导原则,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深入了解、全面掌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各部分的地位、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充分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将教材转化为自己的心中之物,然后再转化为符合科学原理的艺术化的语言。如前文中的例1,若对奇、偶函数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不准,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和艺术效果的。

2.3 深入生活,向生活吸取更多的营养

生活是无字的书,思想敏锐的有心人可以从生活中读到精彩的词句和篇章。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数学教师也要像作家一样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之中。通过课堂内外的思想交流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在干什么、想什么、说些什么和关心些什么,那么就能找到更多的与他们共同的语言。前文中的例4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而得的。

2.4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积累丰富多样的知识和语言

教师的知识应该“杂”一点,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应该了解一些数学科学的发展史、中外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中国古今的数学成就。此外,对于政治哲学、文学史地、理化科技、文艺体育、医药卫生、影视戏曲等知识也要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名人名言、谚语格言、古典诗词也要适当掌握些。身边还要装个小本子,随时记下所见、所闻和所想,遇到把握不准的字词时,及时查阅有关字、词典。天长日久,积累越来越丰富,备课讲课时就可以达到信手拈来、出神入化的程度。

2.5 不断锤炼,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但若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也不可能形成语言艺术,所以还要不断锤炼,使教学语言精益求精。

2.5.1熟练掌握运用一些重要的精彩的教学语言。在开始阶段甚至要能将它们背诵出来,背诵一定数量的精彩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基本素材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在课堂上配合教学讲一些小故事、小笑话,在课前就要认真地进行演练,直到烂熟于心、流畅于口中为止。对于年青教师来讲,这样做尤为重要。

2.5.2努力克服语病。这决不是小问题,因为语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躁声,它会使人听觉疲劳、思维钝化、情绪波动。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有的教师能指出他人的语言毛病,却“听”不进自己的语言毛病。我们要锻炼这样一种本领,在讲课时要能监听到自己的讲课语言,发现语病,立即努力改正。不妨用磁带录下自己的一节课,课后也许能听到在课堂上听不到的语言毛病,以便纠正。

2.5.3处理好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相互关系。教学语言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结合,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话,有时严谨、精练,如果照录下来,就是一段精彩的文字,这就是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同一化。但有时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应该作一些必要的铺垫、解释,或举例打比方,这些就不能等同于书面语言,教师必须处理得当,使之恰到好处。

2.5.4写好“教后感”、“听后感”,总结积累经验教训。上完课,对自己的课及时进行反思回顾,记下讲课语言的得与失。听完课,及时总结他人的长处,以便学长戒短。日积月累,就能得到一份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它能帮助你叩开教学语言艺术殿堂的大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语言艺术和高尚的人格去构筑,教师必须把握自己的传授艺术,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实现“创新”的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7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教师 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要想讲好一堂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具有较好的课堂语言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特别讲究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根据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总结优秀教师教学语言技能的特点,我认为一堂课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注意一下几种语言技能。

一、准确、流利的普通话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发音准确,是“音美”的重要基础。教师普通话准确与否,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至为重要,因为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发音准确,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朗读时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普通话训练读本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克服本地方音对自己的影响。有的地区的方言中只有韵母“i”没有韵母“ü”,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懂得,韵母“i”是舌面前、高、展唇元音,韵母“ü”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二者发音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展唇,后者是圆唇,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发准这两个韵母,接下来就是强化练习了。掌握朗读技巧,是“音美”的关键。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有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不惜整节课都或慷慨激昂,或深情款款,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受累,学生起腻,实在是吃力不讨好。教师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应根据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以及意境、精神等方面来做一些技巧上的处理。

二、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和适当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点亮。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曾听一位教师讲《台湾的蝴蝶谷》,多媒体课件中翩翩飞舞的美丽蝴蝶让整个课堂为之一亮。孩子们置身于蝴蝶的世界,听着教师极富感情地描述:“人们把蝴蝶比作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有生命的灿烂图画。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那五颜六色、上下飞舞的蝴蝶像什么呢?”学生们一个个浮想联翩,灵感大发。有的说像空中飘飞的树叶,有的说像彩色的纸片,有的说像五彩的花瓣,有的说像五彩缤纷的风筝,有的说像五颜六色的星星,还有的说像彩色的雨滴。这种课堂灵感的引发,正是由于教师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们智慧的火花,才使得语文课堂变得如诗如画。

三、运用适度得体的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来的,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神态和体态语言。相对于有声语言的“听”效性,无声语言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一些,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有效利用。①自然、适度的神态语言要灵活运用。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需要听老师进行有声语言讲解的,与此同时,学生的目光应当紧盯教师面部。正因如此,教师应当自然、适度地运用一些神态语言。如在讲童话课文时可以顺应剧情适度做出夸张、惊讶的表情,这些表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参与语文教学。②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要合理运用。对小学生来说,动态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静态理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辅助有声语言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生字、句子乃至整篇文章时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直至对知识完全理解和接受。

四、妙用导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能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人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老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以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游戏活动。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先可以创设了一个情景,例如:“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把它打下来?”学生们凭着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弹……至此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锋一转,说:“可是古代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只拉弓不用箭,嗖地一声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看谁先找到答案。”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总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魅力远不止这些,艺术的探索更是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而这种艺术需要教学语言展示,教师的语言水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锤炼而提高的。我真心希望通过对教学语言的这些探究和分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践与探索让我确信:语文教师的语言就是语文教师的魅力之源。

参考文献

[1]王晶.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J].教育艺术,2009,(02).

[2]何艳梅.小学语文教学七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9).

[3]付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09).

[4]李元授.交际与口才[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谢文举.教师语言艺术手册[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67]朱涛兴.论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中语言与艺术的关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7(07).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9

关键词:肢体语言 艺术效果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29-01

英语是一门学习英语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笔者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对课堂肢体语言艺术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一、课堂肢体语言艺术实践必须以学生发展为前提

小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未来打基础的,无论运用怎样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都应当是以学生的主动性的发展为前提。课堂肢体语言艺术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是无可非议的。所以,肢体语言都应当能够刺激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最根本的目标。笔者思考怎样运用肢体语言,运用怎样的肢体语言在学生的发展上起到了促进作用。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身体部位的内容时,学习手,师生共同去摆摆手;学习身,师生共同活动活动身体;学习嘴巴,师生共同去张开嘴巴,要么就大声一读,要么就爽朗一笑;学习眼睛,师生就共同转动眼珠。不仅是师生之间比较简单的肢体语言的交流,也融洽着师生之间课堂教与学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减少了诸多的课堂组织时间,促进课堂教学利用率的最大化。再比如,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不经意间出现了闪光之处,无论是一个简单的触摸,还是一个极为简单的眼神,对于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是莫大的欣慰参与学习。

二、课堂肢体语言艺术实践必须以艺术手段为基本

平时的教学,我们可以发现,肢体语言不艺术,有时也是不可能去获取正面效应的。这就说明:课堂肢体语言艺术实践必须以艺术手段为根本。怎样达到以艺术手段为根本,首先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肢体语言要艺术,当教师全身心地运用肢体语言时,会赢得学生爽朗的笑声,能够给学生以启迪。譬如,小学英语词汇里有不少动物的词汇,有着不少的关于动物简单活动的句式。教学时,作为老师肢体语言必须充分运用,多是些充满艺术形式的应用。小学生接触“兔子” (rabbit)时,作为老师可以将两只手的手指变成两个V形状的字母,然后直竖在头的左右两侧再去抽动嘴巴,或者有意识地蹲下身子,前后跳动两下,付诸于rabbit的范读,那么,小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学习情感和姿态?英语教学需要学生接受更多英语文化的熏陶感染,肢体语言可以传递语言信息,促使学生受到比较理想的熏陶。如“dog”在英汉语言中表达的文化意义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我们在教学时,完全不需要去枯燥乏味地讲解,而是利用英汉语言的诵读或者就是肢体语言的表演,特别是肢体语言的表演效果特别显著。学习“dog”时比较充分地围绕“Is this a dog”的句型,应用多种肢体语言,将英语文化表演得淋漓尽致,学生受到的感染是比较深刻的。

三、课堂肢体语言艺术实践必须以良好氛围为标准

英语课堂教学肢体语言,应当是教学双方肢体语言的互动,不应当完全是教师肢体语言的传递,这就从相关意义上说明,教师肢体语言必须以一定的艺术去引起学生的互动,保持良好的气氛。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肢体语言传递,必须处理好这样的关系,教师肢体语言应为所有学生接受。一些教师针对某个学生的不足,往往投诸于肢体语言,使全体学生莫名其妙,反而将课堂教学秩序弄得很糟。也有教师为了达到对个别学生的鼓励目的,莫名其妙地激励,学生感到老师的虚伪,对此肢体语言不是那么乐意接受。所以,老师肢体语言一定要体现出真诚,以诚相待的肢体语言才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因此,课堂教学,为了真诚,为了课堂和谐,笔者总坚持肢体语言的到位,力求做到不带任何虚假的色彩。譬如,英语课堂教学会经常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表演,表演中,学生的体态动作往往显得比较生硬,也有的显得比较做作;表演中,教师也想去参与,但教师在表演中又很明显地带着成人化的色彩。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肢体语言都不给人以艺术化的感觉。所以,这种课堂表演,最好是宁缺毋滥。如果着实需要进行表演,最好是预先进行彩排,那样的肢体语言就会让学生置身于表演的情境。也许有人对此会有抵触情绪,学生的激情、即席表现又怎样去得以体现?不要去苛求学生。但笔者以为,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表演,学生肢体语言传递的发展又从何而来?

英语课堂教学之肢体语言的传递,对教学双方而言应当随便不得,也应当说是马虎不得。这里教师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的前提下,应切实思考肢体语言的应用策略。对教师来说,为了学生的一切,需要探讨课堂教学肢体语言的艺术;为了一切的学生,更需要以恰切而又温暖的肢体语言去暖化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4).

小说的语言艺术篇10

一、酒店对客服务中存在的语言艺术的问题

1.话语不完整部分酒店员工在与顾客沟通时,因说“半截话”、“不完整的话”等原因造成顾客不愉快现象比比皆是。以下是某酒店发生的真实案例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某银行分行新上任的刘行长邀了几位同行朋友来到某店庆祝,服务员热情的把刘行长一行让进了雅间。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刘行长把厚重的大衣脱了下来,小于连忙接过大衣,微笑着对刘行长说:“先生,我给您挂起来吧。”刘行长一听皱了下眉头,然后笑者问:“你要把我挂哪啊?”小于一听,连忙解释道:“先生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帮您把衣服挂起来。”菜陆续上桌了,席间谈笑风生,大家都很高兴,客人们纷纷向刘行长祝贺。这时,小于见刘行长杯中的茶凉了,于是上前去取刘行长的茶杯,并微笑着说:“先生,我给您撤了吧!”“撤了?”今天这个日子听到这样的话语,刘行长心中很是别扭,“我刚上任,你就要把我撤了啊!”大家看着服务员,眼神中透露着不满。以上案例中,服务员接连两次简化服务用语,造成顾客的尴尬、误解和不满,极大地降低了酒店对客服务质量。2.不注重说话时机更多的酒店员工在说话时选择了不合适的时机,造成顾客极为不满。如某酒店餐厅服务中,在顾客提祝酒词时,服务员上完一道菜大声清晰地报了菜名,直接打断了提祝酒词客人的思路。不一会,服务员为顾客撤换骨碟,又来到了提祝酒词客人的身边,并说:“打扰您一下……”连续两次打扰客人,让客人没有了提祝酒词的心情。3.说话不婉转有些员工在说话时不够婉转。酒店服务中,应该竭尽全力满足顾客的合理要求,但若无法满足或者顾客的某些行为违反了酒店的规定,员工在与顾客沟通中不要直接向顾客说“不”。如顾客在酒店无烟区吸烟,服务员直接说:“您不能再这里吸烟”;顾客点的菜,餐厅不能做,服务员直接说“没有”等等这些不够婉转、太过直接的话都会给顾客带来不愉悦的心理感受。4.无声服务在与顾客沟通中的语言艺术方面,最可怕的不是以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而是无声服务,也就是说员工根本不开口对顾客说话。在遇到顾客时,不打招呼不问好;在打扰到顾客时,不说话不致歉等。这些行为会给顾客造成服务员高高在上不屑一顾、没有礼貌不尊重顾客的感觉,对酒店的影响极为不利。

二、提高酒店对客服务中语言艺术的对策

1.提高招聘门槛,把好入口关人力资源部在招聘时,不仅要强调普通话流利、语言表达顺畅等要求,更要在面试时设计一些能考察语言艺术基本功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考查员工的语言艺术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在服务意识与工作态度方面的考查,将那些不屑或者不愿运用良好语言艺术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的员工及早拒之门外。2.加强语言艺术方面的培训酒店员工实际上之所以在与顾客沟通时存在这样那样的语言艺术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在于他们不会、不知道该如何如沟通,不懂得如何运用良好的语言艺术。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人员自身要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接下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语言艺术的培训要制度化、系统化、全面化,不仅要形成详细的培训材料,更要落实到员工入职后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不断加强、不断提高,不能走形式、敷衍了事。3.形成良好语言艺术氛围在酒店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制定过程中,要加强对语言运用艺术的重视。首先要酒店的领导层和管理层时时重视,才会形成“上行下效”、“上梁正了下梁也不歪”的效果,做到酒店全员人人重视语言艺术的运用、人人说话讲分寸、注重语言细节。形成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围以后,每一位新进员工都会“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才会在对客服务中显得我们更加专业和标准。4.制定有效激励和奖惩措施为更好激励员工在对客服务中运用良好的语言艺术,酒店须出台和制定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措施,目的就是要做到“做与不做不一样、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让每一位能有效运用良好语言艺术的员工都能受到褒扬和奖励,让在该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员工受到批评和惩罚。可以考虑设置“最佳服务语言艺术”奖、“金口才”奖等奖项,评选获奖员工作为学习模范,并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金、作为职位晋升的参考因素,还可以让其在全酒店范围进行演讲、表演,并通过这种方式向员工传授语言沟通的技巧。

作者:陈金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