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语言特征十篇

时间:2023-06-20 17:18:29

小说语言特征

小说语言特征篇1

【关键词】沈从文 小说 语言 地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90-0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作品语言风格独树一帜、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在他的许多小说作品中,构筑了一个充盈着浓郁湘西风情的世界,让读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沈从文对家乡的那份挚爱与真诚,并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感悟。他在小说中以朴实、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湘西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张扬了在民族地区生活的人们的魅力,让读者领略了湘特的风采,也体现了他的艺术思想。

回顾沈从文的创作历程,他著有短篇小说二百多篇,中长篇小说十多部,其中以湘西题材的作品最富有吸引力,他的小说的语言特色也主要体现在这一类作品中。这些作品浸透着作者浓厚的湘西情结,以湘特的方言土语和谚语歌谣,再加上湘西特有的景致和风土人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安宁淳朴的湘西世界,而这些要素则共同构造了沈从文小说浓郁的地域特色。

一、沈从文小说中的地域内涵

地域,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沈从文成长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以户为单位的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的农村社会。由于长时期处于联系紧密的生存环境下,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物质和文化形态,维持着浓烈的地方文化色彩,这也就形成了地域。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正是带着地域文化的鲜明烙印。

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县处于湘西的崇山峻岭间,北面流淌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沱江。河流的两岸一边是苍翠高山,另一边是蜿蜒的河街,沿河有久负盛名的吊脚楼,城中的街道大多是由青红二色石板铺成。沈从文生长的小城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湘西世界的恬静、纯朴,以及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醇厚的民风民俗在沈从文的心灵中早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也孕育了沈从文小说中对湘西美的淋漓尽致的描述,为他用富有湘西地方特色的纯朴、简洁、清新的语言去展现故乡的美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而这种语言必然带有浓厚的湘西地方特色,这也成为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最大特色。

二、乡味浓郁的湘西语言

沈从文小说中反映湘西特色的语言文字俯拾皆是,既有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俗语、谚语,也有湘西乡味十足的景致和风俗人情,等等。从文学语言的显著性来看,作者要使作品体现出地方特色,应该刻意有选择地采用一些能引起读者意会和共鸣的方言土语,并时时在作品中穿插体现。富有湘西地方特色是沈从文小说最显著的特征,这些作品带有湘西人民特有的纯朴的语言气质,刻画出带有民族风情、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湘西人有一些特有的称呼方式,如把青年男子称为“小牯牛”,称文化人为“风雅人”,把“生气”说成“发气”,等等。沈从文在小说中大量使用了这些充满湘西韵味的地方土语,而这些语言文字在沈从文的小说中一脉相承,让读者在深读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小说自成体系的语言印象深刻,小说语言的地域特征彰显无遗。

(一)人物语言

本文的人物语言独指小说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写得生动与否,关系着人物形象刻画的成败,而人物正是小说作品的灵魂。沈从文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来源于他自小生长在故乡的经历,植根于湘西的生活土壤之中,浓郁的地方色彩跃然纸上。小说人物的语言,大多都是纯朴明快、鲜活传神,融合了湘西的方言土语,还穿插有俏皮、能令人回味无穷的民歌民谣。例如,《长河》里老水手和天天关于捉鹌鹑的对话,《贵生》中毛伏与贵生的龃龉口角,《萧萧》中乡下人谈论城里女学生的段子,《柏子》里水手与相好的相互埋怨、互相嗔怪,《边城》里傩送向女孩示爱所唱的山歌,等等。在这些人物对白里,处处是湘西人质朴、活泼、随便、大胆甚至有些粗野的乡音,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湘西人生活的原生态、原质感,并渐生真实、亲切之感。这些具有地方方言特色的语言,经过作者提炼并完美融入人物的对话或对唱后,回荡着湘西特有的乡味,加深了小说的地域特征和内涵。

除了在人物对白上体现地域特征,沈从文还把湘西的语言特色进一步深化,让同在一部作品中一个地方的人的语言各具特色,做到了语言的个性化。而个性化则是塑造人物灵魂的核心,尤其是在以人物对话推动情节的小说中,人物说什么话、说话的语气、用词的轻重缓急等,都体现了该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以及其思想观点和性格特征,沈从文在小说中用人物的本色语言来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切合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丈夫》中写老七的男人对水保谈起在偶然中找到失去很久的镰刀的事:“是的,得到了它那是好的。因为我总以为这东西是老七掉到溪里,不好意思说明。我知道她不骗我了,我明白了。我知道她受了冤屈,因为我说过:‘找不到么?那我就要打人!’我并不曾动过手,可是生气势也真吓人。她哭了半夜!”这段老七的男人说的话,无处不流露出既高兴又愧疚的心情,也表露和坦白了自责的情绪,用语和语气都短促和直白,这也恰恰符合“没有文化的厚道的乡下男人”说话的特征。

(二)湘西的歌谣和俗语的运用

沈从文在小说中运用了许多湘西的歌谣、谚语和俗语,而这些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湘西口语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的适当插入,给予了小说别样的情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湘西那充满民族风情的地域。例如,《边城》中翠翠听唱的那首巫师十二月里为人还愿迎神的歌: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的人,他们既诚实,又年轻,又身无疾病,他们大人会喝酒,会做事,会睡觉……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他们女人会养儿子,会唱歌,会找她心中喜欢的情人。”这些令人会心一笑的语言,直白而简朴,就算不是太了解湘西风情的读者也会很容易领会其中的意思,从而与小说中的人物取得共鸣。

除了民歌之外,沈从文在小说还常常用俗语和谚语来表现人物之间的瓜葛,而这些生动的语言则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在大大增加了作品生活气息的同时,还对营造乡土氛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边城》中当写到天保和傩送两人同时爱上翠翠时,沈从文用这样的俗语来阐述这三位年轻人的情感真实流露:“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另外,沈从文还很善于用俏皮和诙谐的语言表达小说中的情境,例如,《长河》中诙谐的节日对歌:“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头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又如“什么画,墙上挂”、“槽里无事猪拱

猪”、“拾了鸡蛋被人打”,这样的顺口溜和俚语不仅充满了地方的风味,而且非常口语化,读者理解起来也很容易。类似以上这种新奇的比喻和适度的夸张,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透出一种民间的机智和诙谐,让人莞尔一笑。

三、对湘西特有景致和风俗的描绘

沈从文曾经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语言的描述内容上有两大偏爱,一方面是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另一方面是怡人心绪的自然景物,“景物撑起了作品的半边天”。这些景致不仅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还是湘西地域风情的最好体现,沈从文也在潜意识下不断表达着对家乡的挚爱和想念。

在《边城》中,沈从文描绘出了茶峒田园画一般的意境:“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色,迫人眼目。”这样的人间仙境与湘西所具有的古朴和秀美是一致的,依山傍水的小城,河街上的吊脚楼,终年来往的渡船,鸟雀的交替呜叫――在这样优美的文字映衬下,作者仿佛也能随同作者一道进入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美丽山水画卷之中,流连忘返。沈从文写景的同时也是为写人作铺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湘西美景为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安置了最佳的生活场景。沈从文的小说以湘西的风土人情作背景,用纯朴和简洁语言,以近似白描的表现手法,再现了故乡大自然的瑰丽,而这些文字与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气质、境遇是比较一致或接近的,以景衬人,赋予了人物更鲜明的个性。

小说语言特征篇2

关键词:方言 方言特征词 地域特征词

近年来,随着方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方言词汇的研究。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词汇特征,这主要通过各个方言区的方言词体现出来,而最能表现方言词汇特征的就是方言特征词。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是方言研究领域中新兴的分支,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1991)中,作者在谈到汉语方言分区的语言条件时就提到了“独特的方言词”:“方言中蕴藏着大量富有地方色彩的独特词语,只要我们深入考察,便可以从中选取一些‘只此一家’的典型方言词语用来作为识别某一方言的特征条目。例如闽方言词库中的‘箸’(筷子)、‘厝’(房子)、‘鼎’(铁锅)、‘冥’(夜晚)这类独特的方言词,在现代汉语共同语及其他方言中都很难见到,而却普遍存在于闽方言中,把这类词用来作为辨认闽方言的标志,不正符合‘对内一致性,对外排他性’的要求吗?”随着词汇研究的深入,1999年,李如龙提出了方言特征词的理论,系统论述了方言特征词的涵义;苏新春提出了方言特征词词频选取的方法。这样,方言特征词在理论和方法上建立了自己的体系,随之出现了部分研究各大方言区特征词的成果。

一、方言特征词的界定

李如龙在《论汉语方言特征词》(2001)中对方言特征词的涵义作了如下界定:“方言特征词是一定地域里,区内大体一致,区外相对殊异的方言词。方言特征词批量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地域及其历史文化条件;根据区内覆盖面是否普遍、区外有否交叉以及区片大小、常用度高低等条件,可把特征词分为基本特征词和一般特征词。”根据以上界定,方言特征词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各种方言既有语音特征,也有自己的词汇特征。方言的词汇特征首先体现在特征词上。

2.汉语方言的特征词是具有特征意义的方言词,在方言区内普遍应用、大体一致,在方言区之外又是比较少见的。

3.汉语方言特征词不应该是一两条或少数几条,而应该有一定的批量。有一定批量才能构成可信的特征。不同的方言区(无论是大区、小区)可能有不同规模的批量,数量多少,只能具体分析,不能统一规定。

4.由于共同的源流或相连的地域造成的密切交往,不同方言区之间往往有共同的特征词。这种共有的交叉也是一种特征。独有特征词是个体特征,共有特征词是关系特征。

5.方言区往往有典型的核心区和边缘区之分。方言特征词往往在核心区表现较为明显,而边缘地带则因受周边方言的影响而表现得不充分。考察方言特征词可把重点放在核心区。

6.方言特征词既然是批量的,就应该按其特征意义的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凡是区内相当一致、区外未见或极少见的,可以称为一级特征词;凡是本方言内部不够一致,或区外有较多交叉的,可作为二级特征词。如果方言特征词数量大,也可按不同的重要性细分为三级。

7.考察方言特征词应该首先注意常用词、有派生能力的根词、单音词中的特征词。这些特征词无疑具有更多的特征意义,因而也更具有重要性。

二、方言特征词的分类

方言特征词的词类不同,其表现出的差异程度也不同。封闭性词类因为常用,所以差异比较大。非封闭性词类中的人体名称和动植物名称差异比较大。此外,动词的差异也比形容词的差异大。一般来说,和人们日常生活贴近的用词方言差异大,反之则差异小。动词大多与人的活动有关,所以差异相对较大,形容词的主观色彩较浓,所以差异也较大。而且同是近代出现的事物名称中,小件物品也因为贴近日常生活而差异较大。从词义的角度来看,表示整体的泛指的类别概念的词要比分体的特指的概念差异小。如果从构成方式来说,加缀词、叠音词或合成词、词组词的差异较大。这样方言特征词就有了明显的词汇特征:在口语中经常使用的有较强派生能力的方言多义词。

方言特征词是在方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从其本身的形成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别:承传词、变异词和创新词。承传词是从古代汉语直接承传下来,词义没有发生明显变异的词语,包括从古代共同语和古代方言承传下来的两类,历史比较久远。变异词是指在承传了古代语词之后意义或用法发生较大变异的方言词。创新词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各方言区人们根据日常交际的需要创造的方言词汇。此外还有一类方言特征词是借用的结果,包括受共同语的制约而借用、受周边方言的影响而借用,以及古代向原住民的借用,或近代向外国语言的借用。这样在研究各个方言区的特征词时,也可以统计各类特征词的数量和比例,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各类方言特征词的消长。

三、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方法

在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方法方面,李如龙提出了“由点到面,由内到外的比较,制定分级的特征词表”和“重点考察,排除假象”以及“群策群力、反复修改”等方法。苏新春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频率选取法。苏新春认为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可以分为“特征词的选取”与“特征词的考释”两个阶段。选取是基础,考释是目的,两者有密切的联系。方言特征词的选取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者、专家凭经验和语感选取。但这不能保证从整体上全面地描述一种方言词汇的特征。而研究方言特征词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方言的本质特点和分布规律,寻找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对应规律。因此,合理的选取方法要保证选取的特征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样就需要用统计的方法对一定量的词语进行地域分布、使用频率、构词能力、义项数量等方面的计算来发现词语在分布的大小、频率的高低、义域的广狭、表达能力的强弱等方面的差异,由此来认定方言特征词的存在或存在范围。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在确定的语料范围内进行频率方面的穷尽性统计做到的。但是频率统计方法对材料的依赖性很强,对材料的选取也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有足够量的语料,选取的材料要有典型性和可比性,还要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改造,重新归纳义类,并且要充分利用电脑的统计功能。通过频率统计法可以得到一个词语在词汇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但是频率统计方法的运用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四种频率统计方法之间并不是完全协调、互为支持的,有时甚至会出现冲突之处。对语料的使用也存在许多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特征词的不同层面时,对不同的语料要运用不同的方法。

苏新春在《词频选取法在方言特征词研究中的运用――“长辈亲属称谓类”方言特征词例析》一文中系统地运用词频统计的方法,对《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主编)中所收的长辈亲属称谓词作了详细的封闭性研究,验证词频选取法的价值和不足。亲属称谓词是词汇体系中一个充满文化信息的类别,稳定性强,不容易受到其他方言的影响,具有封闭性特征。文章对长辈类亲属称谓词进行穷尽统计,从而发现它们在不同方言点的分布规律;对构词能力强弱进行统计,从而探索词语在该方言词汇体系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对词语义域进行统计,则可以观察不同方言词语的构成与表义功能。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1个方言点共有616例称谓词,在对性别、父系母系、血亲与姻亲、辈分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后可以发现:女性词与男性词各有优势;“父辈”的称谓词最多;而且经常用长辈词来指称“平辈”。616例长辈类亲属称谓词中单次呈现词有432例,占总词语数的70.1%,这其中有很多区别意义的语料,但“单次呈现词”与方言特征词之间不能划等号。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甄别。不仅要与周边的相关方言互相对照,有的还须再作实地考察,经过仔细地斟酌,才能使单次呈现词具有方言特征词的意义。对“爷”“妗”及“丈夫之父亲”义的方言词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则能够为相关方言区的亲疏关系提供佐证。通过这种尝试性的例释,我们可以知道用数量统计的方法来查寻方言特征词的做法是可行的。

此外,李如龙提到的方言特征词的特点,是就大方言区的特征词而言的。进一步探究便可以发现,有些特征词流行的范围很小,只通行于几个方言点。这样的特征词对于方言的分区,也许意义不大,但是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比如通过方言特征词判断某个说话人的籍贯或生活地点,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这样的词语,也可以叫特征词。为了区别于大方言区的特征词,可以称之为“地域特征词”。

方言特征词和地域特征词是比较方言的异同得出的能体现方言特点的词语,它出现的范围很广泛,既出现在基本词汇中,也出现在一般词汇中。基本词汇中的词汇有的在不同方言里会有不同的说法,这种方言词往往成为特征词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词汇中一些表示不常见的小动物、某些农作物、建筑物部件或具体细小动作的方言词,说法也比较多,但一般只是很小地域的方言特征词。

运用上述理论研究汉语各大方言区的特征词,已经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5]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6]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7]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

[8]詹伯慧等.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说语言特征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小句的判断标准入手,讨论了处于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分析了宾语位置上一部分主谓短语能够成为小句的原因,探讨了影响宾语结构类型的动词语义特征,

一、引言

在汉语中,主谓短语做宾语的情况为数不少,对于这些做宾语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则是近些年来学术界不断讨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判断一个主谓短语是否小句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此试图解决下列几个问题;a、小旬的标准是什么?b、汉语中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c、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与宾语类型有什么关系?

二、小句的标准

1、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汉语中最早注意小句层面并提出小句之说的是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是在他的重要的语法著作《中国文法要略》(1942)首次使用“小句”这个术语的。他此时使用小句这个名称是为了“述说的时候方便些”,并没有把小句当作一级语法单位:吕叔湘先生在他的另一部语法著作《汉语语法问题分析》(1979)中,认为小句是语言中基本的动态单位,小句的作用在于“可以沟通单句和复句,说单句是由一个小句组成的句子。”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说”(1995、1997)近年来在语法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邢先生认为:“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也就是说,在具有表述性的语法单位中,小句是最小的语法单位。随后,储泽祥(2004)认为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可见,小句也是应该具有句子的特征的。

2,句子的特征。句子的特征有哪些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句子是怎样形成的。语言的内容来自于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中的一个事态投射在语言中就是一个句子。句子不仅反映事态的客观属性,如参与者、时间、空间、进程、方式等,而且表现说话者的态度、情感,以及说话者对听话者的预期、要求等,从而带有各种不同的特征。每一种特征都体现了句子在语言交际中的特定功能。因此,我们主要考察五种句子特征:构件单位的完备性(即完整的论元结构),认知情态(在语言层面上就通过一些表示情态的词体现出来,如:可能、或许、必须等),体标记(体标记附着在谓语动词后,表示事态发展的正在进行性、完成性和经验性等,如:着,了、过等)、语气(语气在汉语中有时是通过语气词来体现出来的,如:吗、呢、啊、吧、的、了等)和独立成分(称呼语、某些插入语、感叹语等)。

3、小句的判断标准,因为小句具有句子的特征,我们就可以以一个结构是否具有上述句子特征,从而判断它是否是小句。所以,小句的判断标准是:

首先具有完备的论元结构,其次要有语气。这两条是必有的标准。认知情态、体标记和独立成分,则随小句的独立性的强弱可能带多带少。

4、小句宾语的判断标准。小句宾语就是指在句子中处于宾语位置上的小句。因为小句宾语是嵌入在一个句子的内部,是降格的内嵌小句。虽然这样的小句因为受到其前后某些特定词语的支配,成为特定的句法成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丢失句子单用时所具备的各种特征,但是,它仍然是小句。因此,小句的判断标准同样适合用来判断小句宾语。

三、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

1、小句宾语。首先我们来讨论处于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是否小句。看下面的句子:

(1)他私下寻思:老伙计,我这次一定能赢你!

(2)大娘亲热地对我说,闺女,你就把这儿当作自己的家吧。

这两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在形式上有独立语,有着完整的论元结构,在语义上主谓短语都各自表述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第(1)句还反映出了说话者的认知情态;第(2)句带有语气词。这两个宾语具有几个句子特征,单说起来也几乎不成问题,它们都应当是小句,所以这两个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都是小句宾语。

(3)姜维估计魏国的兵马夜里可能要来踹营。

(4)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今年年底每个员工的工资大概能上涨百分之十左右。

这两句的宾语各自含有一个表示推测语气的副词,反映出了说话者的认知情态,而且中心动词不缺少论元,有着完整的语义,可以断定它们都是小句。

(5)村里的人都很羡慕巧巧考上了大学。

(6)中学生们抱怨他们过着比驴子还辛苦的生活。

这两个句子的宾语虽然没有独立语、语气词,也没有反映认知情态的副词,但是它们都带有体标记,论元结构完整,表示了一个完整的语义,所以,这两个句子的主要动词带的也是小句宾语。

(7)党的纪律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进行商业活动。

(8)你不能断言他给她的所有信件都是有步骤的引诱。

可以看出这两个句子的宾语丢失了不只一个句子特征,不仅没有独立语、语气词和体标记,而且也没有反映出认知情态。但是,它们的中心动词该带的论元都带了,结合本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它们表示的语义相对完整,因此它们也是小句,只不过单说起来有些困难。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主谓短语在宾语位置上由于受到句子的谓语动词的支配,成为动词的论元后,就被动词分配了一定的论元角色,从而成为小句宾语。

在此,要注意小句宾语中的主语省略。例如:

(9)老通宝打算¢再多赊几担桑叶来。

这句的宾语“再多赊几担桑叶来”中的动词“赊”的施事主语与主句的主语同指,并且在句子的表层形式中强制性缺省,也就是说,宾语位置上仍是一个主谓短语,由于小主语与大主语所指相同,小主语不可补出。这样的谓词性短语可以看作主谓短语的缩略形式,受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影响,它也是小句。

那么,是不是处于宾语位置上的所有的主谓短语都可以被句子化,从而成为小句宾语的呢?

2、主谓短语宾语

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并不总是小句,例如:

(10)这个计划要经过领导批准,(方可执行。)

(11)你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这两句中都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是宾语小句。显而易见,宾语部分没有独立语和语气词,也没有认知情态。主谓短语的动词的受事论元被指派作了主句的主语,使得宾语的论元结构不完整,整个宾语部分不能表述一个完整的语义,从而失去了作为内嵌小句的最基本的特征,故而,这两句宾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不是小句。再如:

(12)我军阵地猛烈的炮火延缓了敌人进攻,(为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3)他把公家的材料用于自己家装修。

这两句的宾语也是主谓短语充当的,不是小句宾语。因为“敌人进攻”在作了主句谓语动词“延缓”的宾语后,“进攻”就不能再带宾语了,导致了宾语动词受事论元的缺失,从而使得宾语部分的语义表述不完整,因此,“敌人进攻”不是小句。

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有的可以被句化为小句,成为小句宾语,有的只能是主谓短语作宾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能否成为小句宾语,取决于主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即半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制约着该动词所带宾语的类型。

四、谓语动词的语义对宾语内容的制约

无论是小句宾语还是主谓短语宾语,它们都是主句谓语动词所指派的论元,都要受到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制约,也就是说,主句谓语动词的语义制约着宾语的结构形式。

能带小句宾语的谓语动词都是具以下两个语义:体验性和呈现性。体验性就是能意识到一个事态就是语言的表达对象;呈现性就是能展示出一个事态内容。具有这两个语义特征的动词包括:心理活动动词、言说动词等。

这样的心理活动动词包括两类:一类是感知类,例如,看见、听见、望见、闻、观察、碰见、撞见、想、猜、寻思、琢磨、意识、考虑、估计、推想、盘算、感觉、明白、渴望、希望、忘掉、等;另一类是情绪类,例如,爱、恨、嫉妒、羡慕、佩服、喜欢、讨厌等。那些不具备这两个语义特征的心里活动动词不能带小句作宾语,例如,激动、惊吓、骚扰等,这类心理活动动词只反映施动者心里活动的某种情绪体验,不反映心理活动内容。

在语言层面上,心理活动动词具有将一个外在事态的意识内容反映出来的能力。这种反映只是心理活动主体的自身体验。人类还有将意识内容进行交流的需要,这种需要是通过言语活动来实现的,那么,在语言层面上就离不开言说类的动词。所以,那些能够反映一个事态整体过程的言说类动词也需要带小句作宾语,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言说活动是通过认知活动先将意识内容转化为言说内容,然后表述出来,因此,言说类的动词实际上在语义上也具有体验性和反映性两个特征。人类的言说活动不限于口头表达,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言甚至肢体语言表达意识内容,故而,能带小句宾语的言说类动词包括典型的言说类动词,也包括引申过来的言说类动词,例如:说、问、告诉、命令、邀请、责备、讽刺、通知、断言、抱怨、表扬、称赞、答应、透露、描写、强调、商量、建议等。

其他语义类的动词只要具有体验性和呈现性的语义特征都能带小句宾语。因此,我们通过对一定语料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归纳出带小句宾语的动词的语义类。因为汉语动词的语义类无法穷尽,在此我们只统计出一些普通的语义类。

除了上面所列的心理活动类和言说类动词外,还有下列语义类的动词可以带小句宾语:

规定类:规定、注明、约定、暂定、禁止、限制、停止、制止等。

标志类:标志、代表、意味、指、等于、表明等。

求证类:测量、调查、比较、比赛、预计、预测、称、量、鉴定等。

能愿动词:敢、要、能够、可以、肯、情愿、愿意、懒得等。

小说语言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3—0042—01

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工具,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内容。数学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数学语言的运用是学生学好初中数学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在“听”与“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初中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较低,比较适应具体、直观的文字语言,而不适应抽象的符号语言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初期,应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即,多听文字语言中的关键字词,听出文字语言中表达数量关系或运算顺序的词语;多看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达的范围特征、大小特征、位置特征、形体特征,使学生通过看加深对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理解。这样,通过“听”与“看”,了解并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各种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转换。这样教学,必会激发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在“读”与“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规范

让学生多读、多说数学语言,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语言的规范性。比如,读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除让学生在班上读、小组读、课内读、课外读以外,还要给学生说的空间,让学生多说。学生初说时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当好导演,及时指导学生说数学语言,可以选择师生同说,也可以学生之间互说。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体会、感受规范的数学语言。同时,还应注意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见解,进而克服其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三、在“思”与“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在学生多看、多读、多说的基础上,还要让他们多思、多辨。即让学生思考数学语言的规律和特点,思考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文字内涵以及使用方法,思考图形语言的形体特征、位置特征以及它所表达的文字内涵。同时,还要让学生多辨,通过辨析,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易混淆的关键词语。如“大于”与“不大于”、“都不”与“不都”、“有一个”与“至少”等,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数学语言。辨析的形式可以是分类辨析、选择辨析、正误判断辨析、填空辨析、比较辨析、对比辨析、师生互辨、生生互辨等。通过辨析训练,让其深刻地体会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四、在“写”与“译”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数学语言基本功

小说语言特征篇5

关键词:《歧路灯》 语言特征 词语考释 词汇系统研究

清乾隆年间问世的长篇小说《歧路灯》,在当时小说之林可谓独树一帜。作者李绿园生于宝丰,他“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1],是研究18世纪中原地区方言俗语的重要材料。《歧路灯》语言与现代河南话之间的差异,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在部分区域的体现。认真调查这些差异存在的状况,弄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对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今主要梳理1980年至今《歧路灯》的词汇研究成果,供学界参考。

一、关于《歧路灯》语言特征的讨论

探讨《歧路灯》的语言特征,是研究此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了解该书语言的基本面貌颇有益处。这部小说的方言特色及其研究价值很早就被学者们注意到了。早在20世纪20年代,冯友兰先生就曾指出:“《歧路灯》用的河南话,河南南部的话。……是研究方言的人的重要研究材料。”[2](P1~19)董作宾先生也说过:“李绿园为吾豫惟一之方言文学家。”[3](P21~31)

1982年,田璞曾说:“《歧路灯》的语言,有明显的河南特色。这从它用了不少河南的方言俗语可以看出来,从它常用语气词‘哩’也可以看出来。”[4]进入21世纪,张生汉撰文指出:《歧路灯》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口语化程度高、乡土气息浓、反映社会生活面广阔”。书中“有些常用词,其旧有的属于近代汉语的意义用法与新的、趋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并存,就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5]《歧路灯》“所反映出的18世纪河南方言词汇,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色彩和突出的时代特征,这二者又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拿现代河南方言词汇与之比较,相同点和不同处都很明显,继承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体现都很充分”[6]。2007年,王海燕指出:《歧路灯》中“人物语言各具声口、惟妙惟肖;作者的写实主义精神使其在小说创作中对河南方言的运用进行自觉的追求,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7]

刘畅对《歧路灯》语言的民俗文化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特征作了探讨:作者李绿园“将方言土语纳入雅正的文学语言的规范,既不失其特有的韵味与魅力,具有较高的典范性,又不失语言的地域性文化韵味”[8]。刘氏还通过对《歧路灯》文本的细致梳理,归纳出其语言特征的两个方面:第一,方言土语浸染着地域文化特色;第二,俗谚熟语和歇后语的运用,丰富了小说语言的地域文化意蕴。[9]2009年,刘畅《〈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出版。郭豫适作序说,此书对《歧路灯》语言方面的成就和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但也指出它的不足之处:有些人物语言或描写语言让人感到矫揉造作,不够自然。[10]

二、对《歧路灯》词语的考释

(一)对方言词语的注释与考证

小说作品的语言特色最主要的体现在词汇方面,引起人们注意的往往是其色词语的运用。《歧路灯》的语言研究,也是以其方言俗语的研究为开端的。最早对《歧路灯》的语言研究倾注大量心血的是栾星先生。栾先生耗费十年精力,参考11中不同的抄本、版本,完成了《歧路灯》的校注工作,1980年由中州书画社出版。栾先生在整理、校注小说抄本时作了一千余条注释,“其中涉及河南方言的条目有一百余条,明确注为‘豫语’的则有68条”[11]。这些注释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著,也为后来《歧路灯》方言俗语和它整体语言特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遗憾的是在之后的十余年里,语言学界的研究者几乎没有人去关注、研究这部小说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以《歧路灯》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的论文。1992年,伊波对栾星先生的点校注释本进行了补充,对书中的“费气、拿捏、毛虫、张精、萦记、没成色、稀松”7个词语作了扼要的举例性的解释。[12]1993年,秦崇海对书中的“认真、不耐烦、谣、拿捏、小虫蚁儿、事件、拘挛、寒寒脸儿、起办”9个中原俗语进行了说解。[13]这两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以《歧路灯》中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的文章。

1994年,余辉从注音、释义、用字、标点四个方面对栾星的校注提出了自己看法。对“师爷、比干墓、姑姑、嚣、舂、老黄脚”6个词语的释义提出质疑并作了不同的解释,对全书词语研究不无裨益。[14]1995年,张生汉对书中的“擘画、楚结、断截、汉仗、通、膺、萦记”7个俗语词作了诠释。[15]并于1999年出版了专门解释小说中方言词汇的专著《〈歧路灯〉语词汇释》[16](以下简称《汇释》),该书通过与今天河南话的对比,对书中三百多条方言俚语进行了诠释。这是最早以考释《歧路灯》方言俗语为内容的专著。

小说语言特征篇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他们扮演的角色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启蒙阶段,在智商和情商的发育上都还不成熟,小学生既希望班主任能像父母一样让他们依赖,同时也希望班主任能在课堂上给他们传授知识,在课下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来对班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小学班主任语言艺术的特点

1.言之有物的特征

言之有物,顾名思义,就是指班主任在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立足于生活实际,以事实为依据,让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明白班主任所讲的道理。只有坚持言之有物的原则,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向学生讲解知识和道理,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明白,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标,言之有物的语言艺术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学生增强对班主任的信服度,让小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就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能让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强小学生对课堂的信任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言之有理的特征

言之有理也是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字面意思来看,言之有理指的就是说话内容应当具有理论依据,符合情理。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言之有理就是指在对小学生讲述事件或者道理的时候必须把握好语言的前后逻辑,确保整个事件或者道理的前后部分不会出现矛盾,而且在讲述道理的过程中应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明白所讲内容。此外,班主任应注重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让学生在理性的状态下接受教育,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效果,并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3.言之有别的特征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其多元化不仅表现在内容的多元化上,同时也表现在语言艺术特征的多元化上,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语言艺术除了必须具备言之有理和言之有物的特征之外,还必须具备言之有别的特征。“言之有别”指的就是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针对各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差异性的语言进行讲解。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身心特点都有所差异,若采取一视同仁的方法来进行班级管理的话,势必会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班主任所讲的内容,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质量,最终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运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语言艺术

1.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但是由于受智商和情商的限制,往往不容易在与班主任的谈话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养成主动发问和回答问题的习惯。在实际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若发现学生中的不良现象,不应当直接采取否定和批评的方式,而应当设计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谈话方式,让学生在与班主任的对话中积极反思,并主动对谈话内容提出质疑,从而提高谈话效果,小学生能在积极参与、提问和推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应注重语言的感彩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需要正面宣传的教育内容或者重要的道德观念,班主任在教育语言上应当注重其感彩,感彩越强烈,越能表现自身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道理时,大多数学生都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件,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必须强化感彩,采取“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来表现自身的态度和立场。在这种生动的讲解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跟着班主任的叙述而转移,从而牵动所有学生的神经,达到良好的德育目标。

3.讲话内容应富有故事性

小学生的理解力有限,所以教师在与小学生进行谈话的时候应当注重语言的深度,尽量运用通俗、朴素的语言,避免使用太过形象化的语言,这就给班主任的讲话带来了困难,因为有些情节的讲述必须采用形象化的语言才能达到效果。要解决这一难题,班主任可采用故事性的语言来讲述。比如,在教育学生不能乱扔垃圾的时候,可将学生看到垃圾却不捡的真实故事编成一则童话故事,取名为“小纸团的故事”,把人们对小纸团的态度穿插在故事中,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对事件的理解,让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参考文献:

小说语言特征篇7

无独有偶,近期听一位老师上7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学目标和策略的设计与上述那位教师如出一辙,花了很长的时间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第二、三段那些优美的语言,课后问两个学生:“你知道绿色蝈蝈有哪些特征吗?”结果都不甚清楚。

很显然,上述两篇课文都是科学小品文,除具备一般说明文的特征外,它们的语言还都比较优美,比较形象。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教学目标,笔者认为,上述两位教师恰恰都忽视了对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的把握,把科学小品文当成了散文来教学,因而就把这两篇说明文的语言因素的教学弄成了对散文语言形象性的欣赏,却没有抓住“准确、周密”的说明文语言特征来引导学生进行体会。

这里必须指出,类似这两位教师这样的做法并不鲜见,就是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颇有一些语文教师教学时淡化文体特征,o论对什么文体都采取一种固定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文体比较陌生,而令人不满的是,教材编排也起到了一种误导的作用,比如作文训练的安排,没有了严谨的文体训练要求,而一些实用文体更是被很多语文教师排除在日常作文训练之外,直接导致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连最简单的“通知”、“申请书”等一般实用文都不会写,需要在工作时重新学习,这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严重疏失造成的后果。实用文的情况是如此,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虽然在初中教材中依然得到较好的保留,但因为受未改版之前的新教材影响,一批语文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却并没有充分认识文体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就仍然出现了本文开头所叙述的两位教师对科学小品文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现象,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

小说语言特征篇8

一、话语方式的个体性和普遍性

话语方式指小学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对语言形式的积极选择和组合,其个体性和普遍性通过语言形式和手段来表现,并且是各种语言格素彼此融合中的体现。

(一)语言形式

1.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表现教师语言风格的重要物质材料。由于教师主客观条件的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不同等,他们在语音的选用上总会带有个人色彩,于是往往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有的教师喜用叠音、拟声等形式,使语言富有清新鲜活的色彩;有的教师爱用儿化韵,显出亲切柔美的色彩。这样,不同的语言风格在语音上就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具体反映在音质、音速、语调、节奏等方面,如铿锵激越的语言风格往往是抑扬顿挫的;庄重典雅的语言风格则是低缓沉稳的。同时,小学教师语言的声音形式往往都具有儿童化特点:亲和甜美、抑扬顿挫,语调起伏多变,并通过各种手段显出天真的韵味。这种富于变化的儿童化音调,就是小学教师语言风格的普遍性特征。

2.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显著的语言风格要素。汉语词汇丰富,不同的形式往往蕴含不同的风格色彩,有着巨大的风格潜势。于是,教师对不同风格色彩的词语进行个性积极地选用后,便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试看同样是诗歌《瀑布》导入,却因词汇的不同选择而表现出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例1:师:小河轻淌;长江滔滔;大海更是波涛翻滚着奔腾着。不管是小河,长江,还是大海,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流着。然有种水,却不是向前流,而是从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回答后)有谁见过瀑布?有同学一定想,明明是水,怎么叫瀑布?还有同学可能想,瀑布从高山上直接往下倒,一定美妙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例2:师:同学们,谁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下瀑布?(生回答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瀑布》。这两段教学语言不同的格调和气氛,表现在这些风格词语的综合运用中。例1中轻淌、滔滔、波涛翻滚、奔腾、日夜不停、美妙这些词的综合运用形成了这位教师诗情画意、娓娓动听的语言风格;例2中则表现了这位教师干净利落、质朴简练的语言风格。可见,小学教师语言风格的个体性突出地表现在一系列词汇的个体性中,而词汇系列的个体性又体现在它们的语音、语义和色彩中。同时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词汇量少,理解力弱,教师在词汇选择时便会相应地趋于儿童化和浅近化,所以小学教师语言中的词汇整体看来具有浅显化、感性化和形象化的特征,是照顾式语言特点的具体体现。

3.句式。汉语句式丰富,不同的句式系列又具独特的表现功能,蕴含不同的风格色彩。这样丰繁的句式域就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选用空间,如简约明媚的短句;活泼灵巧的倒装句;情感强烈的感叹句;等等。小学教师为适应小学阶段特点,句式运用往往都具有通俗直接、情感突出的风格特点,且还会尽量避免复杂长句的使用,这也都是小学照顾式语言特点的具体体现。同时,不同的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又会呈现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试看于漪老师讲授《春》时如此导入:我们一提春,眼前就仿佛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当于老师深情描写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娓娓叙述无限的生机时,这种春意融融、勃勃生机的情与景跃然脑海,她将这份春意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于老师的这段导入,正是在有力而深情涌现的肯定句和情感浓挚的感叹句的综合使用中,呈现了她娓娓动听、声情并茂的语言风格。

(二)语言手段

语言手段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语言要素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言语表达方式,它同样是体现风格的重要因素。这里专指修辞。郎吉努斯《论崇高》中就指出形成风格手段之一是修辞格的妥当运用。教师语言风格与修辞运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小学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常化深为浅,化静为动,于是常会选用各种不同的修辞;同时基于小学生的特征,教师又往往会倾于选用浅显直观的修辞。小学教师语言的语言手段格素具有浅显性、直观性和童趣十足的风格特色。当然,不同的教师在修辞选用中也会有所偏好,从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如含蓄柔婉的语言风格,在修辞上往往多是婉曲、双关、比喻等的运用;繁丰疏宕的风格,则多是反复、排比、联用等修辞的使用等。试看窦老师抒情的语言风格,在修辞运用中是如何体现的:你已感受到,一枝红杏因何来,只因墙外有郎才。春色满园你还想看,柴门就为你打开。所以我的朋友,你热爱我的红杏,我这一枝的特别让你想象那份春色满园。刚才,让杏花和你们说话,这红杏和这花草真会说话吗?叶绍翁和园主人真能对话吗?那为什么我们能感受那么多?全在于我们的想。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想象园子怎么热闹,园子就怎么热闹。这些都源于那一枝红杏。所以就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但闹中我们却突然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想的。突然我明白了,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都还是全凭我们的心啊!那就让我们静静地轻轻地回去,把我们所感受到的,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中吧!

窦老师交叉运用了押韵、反问、设问、排比、引用等各种修辞,且浑然一体,她通过这样情感充沛的语言,使学生体会到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一切都还是全凭我们的心啊!。而且也充分表现出了窦老师生动形象、娓娓动听的抒情语言风格。

二、小学教师体态语的个体性与普遍性

小学教师语言风格还体现在体态语的展现中。教师体态语是教师语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教师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用的一种无声语言。小学教师体态语有普遍性特征。小学生对事物及学习的注意力时间短,对动作的敏感度又强于对语言的敏感度,于是学生会从教师的体态语中获取更为丰富也更为形象的信息。所以小学教师的体态语具有开放性、丰富性、情感性的特点,且极具表现力,总体呈现出儿童化的风格特色。

同时,不同的教师有其自身的习惯特点,有自己喜好的体态动作,又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征,往往会选择不同的体态语,从而呈现不同的风格趋势。如夸张多变、幅度较大的体态语,容易呈现幽默或生动的语言风格;表情平和、幅度较小的体态语则往往形成温婉的语言风格。如著名于永正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就离不开他惟妙惟肖、活泼有趣的体态语的使用。

三、小学教师书面语的个体性和普遍性

小说语言特征篇9

[关键词}影视方言 双重 文化表征

近年来,方言影视作品流行,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中,方言成为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影视作品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影视作品的文化象征。是否运用本土和地方方言是电影文化想象的重要标志(鲁晓鹏2006)。对影视方言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影视方言具有双重的文化表征。

一、方言的地域性和广泛性的文化表征

方言从语言学的视角,是民族共同语在一定地域的语言变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方言表达着文化的地域特色,反映着有其产生的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维系着该地域共同的审美文化情感。选用方言作为影视创作元素,是出于展示地域文化的自觉选择。因此方言也就是地域文化的语言载体。影视作品中方言的运用也正是基于地域性的文化认同。“任何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虽能掌握另外一个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在一般情况下,他总认为只有使用他的母语对话,最能表达感情。”(张恒君2006)最早的方言电影《抓壮丁》以西南方言为载体,以方言的运用展开叙事,在影片中为人们展现了这个地域的文化面貌,影片也承载了四川地域的文化特征《上车,走吧》一部以山东方言为主的影视作品,胶东方言的运用和影片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山东人的勤劳开拓的性格和文化标识。其中的山东方言体现了山东的地域文化特征。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语言变体。从语言的谱系发生和语言接触的视角分析,方言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与该语言及其它地域变体相联系、相接触的。因此方言本身也具有该语言的广泛性的文化特征。在文化范畴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影视作品也才最具有文化魅力,因而方言在影视作品中对文化的展现也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东北一家人》和《乡村爱情》都是以东北方言为中心的影视作品,但并不是只有东北人才具有文化认同,其全国的热播也正体现了其文化特征突破地域性走向广泛认同性。

方言作为影视作品中重要的文化要素,在影视作品的文化展现中,从方言的地域文化走向广泛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观照。方言通过地域文化的展现。也体现了全民文化的广泛性。方言影视作品的这种双重文化表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单一方言和多种方言影视剧的共同繁荣。从最早的《抓壮丁》到近期的《图雅的婚事》、《疯狂的石头》,方言在其中的文化表现,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第二,不同方言在同一影视作品中出现。其中典型的例子《武林外传》,可以说是方言的大熔炉,包括了福建、陕西、山东、河南、四川、东北、广东等各地方言,在其中,他们表现了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该剧的高收视率也体现了方言广泛性的文化表征。第三,影视作品中的方言流行语风行。粤方言中“顶你个肺”和陕西方言中“呃的神啊”作为地域文化的标识,被全民所广泛认同。因此。方言被认为是地域性和广泛性的文化表征。

二、方言的底层性和现代性的文化表征

方言在文化层面的表征是基于与民族共同语的对立存在的。从通行地域讲,普通话一般通行于城市,存在于经济较发达的地方。源于语言的交际功能,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方言一般通行于某一地区,存在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在社会文化体系中,普通话使用者一般接受较高层次教育,居于社会文化的较高位置,方言使用者普遍教育较为滞后,处于社会文化的底层,在社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文化表现层面上,因为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区域和使用群体的差异,普通话与方言也就具有精英性和底层性文化的对立。导演贾樟柯的《世界》、《小武》、《任逍遥》以山西方言为基础,展开影片的叙事,影片中的人物处于全方言的文化背景,在影片故事的叙事中,方言的运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操一口方言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与此同时,方言也就具有了随之而来的底层的文化属性。《图雅的婚事》同样以小人物的命运,展现了方言的文化底层特征,具有草根性的文化表征。方言成为一种乡土文化的符号(孙振杰、卓俊科2006)。同时,方言所植根的底层文化属性,也通过影视作品中的方言展现了出来。

方言除了体现了“平民视角,大众情绪”的底层性文化表征外,还具有现代性的文化表征。由影视作品中伟人的方言运用。到底层小人物的性格刻画,再到现代的影视作品中的方言运用,方言成为人物形象刻画的方式和文化表征方式的结合体。2007大片《色・戒》中王佳芝在影片中在不同的角色变换中实现普通话与方言的语码转换。方言在性格的刻画和所处的文化层面中,体现出了重要价值。方言也正是通过对影视作品文化底层性的解构。实现了其现代性的建构。其文化关注点由民族复兴和国家主位的主流文化意识向民本思潮的文化焦点转变。这种文化关注的转变,也正体现了文化的现代性特征。方言由草根走向庙堂。正是文化回归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诉求在现代文化的关注视野中得到突显和展现。方言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在方言影视作品中都取得了自身的文化价值。

小说语言特征篇10

[关键词]教师 语言 特点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们的思维工具,人类和社会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语言,而教师的语言在人类传播文明的过程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要想加强语言修养,必须先了解教师语言的一般特征,教师的语言修养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语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①必须是普通话。

②知识上和逻辑上正确。

③合乎汉语言规律,没有科学性毛病。

④不违反专业教学要求。

⑤讲文明,有礼貌。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表。如果教师语言不规范,会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质量,因为语言的规范性还表现在正确性、逻辑性、科学性上,也表现在文明礼貌上。例如,讲历史课时,把古西域国名“龟兹”[qiu]读成[gui],把“吐蕃”no]读成[fan]。这也是不规范的。还有一位国文老师把“肮脏”两字读成[keng zang],造成许多笑话,试想这怎能让学生尊重老师。掌握知识呢?

2 教师语言的可接受,。教师的语言是教书育人的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一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还要生动活泼、余味无穷,唤起想象,深入意境,用语言力量拨动学生心弦,引发求知欲,开启智慧大门,提高学生的综合结构素质。

3 教师语言的应变性。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语言必须随机应变,苏联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艺术和水平正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情和智慧结合起来,”只有利用施教的最佳时机,才会收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