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十篇

时间:2023-06-14 17:3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1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然而案例教学法又具有个别性、特殊性、局部性的特点,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理解,甚至导致肢解、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危险,最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方向背道而驰。如何处理案例教学法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关系?下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原理”课)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出发确定案例教学的适用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完整性、教学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致性。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由于其选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教学形式的灵活性与生动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然而案例教学法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哪些内容适用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一些涉及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如“六个为什么”、“四个如何划清”等问题;一些涉及国家大政方针不容争论的问题;一些涉及政治敏感问题;一些涉及社会安全稳定的问题等,是案例教学难以“承载”和“驾驭”的,弄不好会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甚至导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有如下几类问题:一是有待加深理解的理论问题。例如“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感到特别抽象难以理解的一个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原理,我们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对话”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例,讨论分析中美之间的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表现,以及它们是如何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的。这就不仅使理论的抽象性转变为具体性、生动性、可感知性,而且达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目的。二是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问题。例如“价值评价”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评价体验来掌握正确价值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三是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而容易产生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例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从理论上说学生都知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往往在现实中又认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为了使学生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例,用事实来纠正学生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认识上的偏差。又如,关于如何正确认识苏联模式和苏联解体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学生是严重缺乏感性认识的,甚至老师对这个问题也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说不清楚就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因此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给学生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关于苏联的《风云新途》一集和纪录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有了生动的史料为依据,再经过思考和讨论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四是学生普遍关心而且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例如:民生问题、生态问题、经济危机问题、网络问题、科技发展问题、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等等。这类问题使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非常熟悉的材料中体验到实践中的理论意义,得到思想和理论认识的升华。

二、确保案例教学环节的整体性,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分析方法。

典型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常用的科学分析方法。如马克思不仅把当时的英国社会作为研究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而且把它作为剖析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形式。从本质上看,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典型分析方法的运用。一般来说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四个相对稳定的环节:案例选择、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总结与点评。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一,案例的典型性是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进行案例教学就必须有丰富的典型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加以选择。依据什么条件在同类材料中选择典型呢?(1)“成熟、充分、完备”和“最少受干扰”。马克思之所以选择英国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首要原因就是这种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中,以英国发展得最为充分最为成熟,因而才在同类中具有代表性,即典型性。而且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少受干扰”,因为,只有最少受到外部条件或特殊因素干扰的地方,才能保证资本主义沿着自身的自然进程发展,才能准确地体现出同类对象的正常条件下的一般状态。我们的教学案例也应当符合“成熟、充分、完备”和“最少受干扰”的条件,所选案例要具有完整性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更不能是道听途说或胡编滥造的。(2)必要的资料条件。掌握有关对象的必要资料、材料,是该对象可以被认识的基本前提,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如此。马克思选择英国作为典型,条件之一就是“不列颠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1],在有关英国工厂、社会情况方面,也有工厂视察员、医生、调查委员们“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所提供的统计材料,相比之下,“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与英国相比是很贫乏的。”[2]我们的案例选择也应当满足这一条件,只有对相关资料掌握得越充分才能分析得越透彻。(3)普遍性。教学案例应当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偶然性的特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4)时代性。案例内容能够反映当今时代的历史背景、时展主题、历史发展潮流、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价值追求、道德风尚、思想演变等。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价值评价时选择了歌剧《白毛女》,因为:一是它经过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符合“成熟、充分、完备”的条件;二是它是师生所熟悉的,所掌握的资料也比较丰富;三是它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知晓,而且具备优秀作品的共性;四是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我们在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这样的背景下,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样的标准来谈《白毛女》,这就使它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

第二,案例呈现的生动性是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案例呈现有很多方式,如教师口述、文字显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音频、视频等。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生动地把案例展示出来,增强案例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口述的方式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艺术,既能够全面叙述案例内容,又要突出关键细节和核心内容;既做到言简意赅,又要声情并茂,以语言和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多媒体课件展示,则要求做到图文并茂、音像结合、动静结合,以画面和声音等艺术动感唤起学生的共鸣。同样的案例,不同的呈现方式,其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第三,案例讨论的有序性、启发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案例讨论,案例讨论不是学生自由发言,而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所以问题设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问题设计包括“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等环节。

关于“问什么”。“问什么”必须体现教学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必须紧扣所授课章节或专题的重点、难点、主要理论观点、主要知识点,要深入分析案例材料,寻找材料与理论的契合点进行提问。切忌就事论事。例如,讲“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我们的案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目的不是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历史,因而提问就不能问一些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历史事件的细节,而是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所体现的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因此我们的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矛盾斗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矛盾同一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美两国关系为什么会时好时坏?”“中美关系曲折发展与双方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什么关系?”“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求同存异的处理原则,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存同求异的原则,在什么情况下采取针锋相对的立场?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采取互利互让双方共赢的立场?”等等,所提的问题都围绕着“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原理。

关于“怎么问”。首先要求问题内容明确,语言简练,表达准确到位,从问题本身能够看出作答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问题无非包括三大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是要求进行定性判断或是非判断。“为什么”要进行原因探究,要进行推理论证。“怎么样”要求描述性状或提出解决办法。其次是问题的启发性和可答性。简言之,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且“有话想说”。要尽可能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使问题与学生的切身感受联系起来。例如:讲解“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我们采用的案例是电影剪辑师迪迪·艾伦由于一次工作失误而带来一场电影剪辑革新的故事。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你是迪迪·艾伦,当你因工作失误而受到指责后,你怎么办?”这类问题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甚至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所以学生一定有话可说。在个人的经历中也很可能有过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让学生说出来对于其他同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最后是问题的层次性。一般来说,问问题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递进式地进行。问题与问题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必须确定提问的先后顺序,否则就无法回答。比如要回答“为什么”必须首先知道“是什么”。

关于“何时问”。“何时问”讲的是提问的时机。在案例讨论之前,老师一定准备了相关的问题,但是不是在案例呈现之后就一股脑地倒出来呢?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时候可以摆出全部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有时候则是逐个提问逐个讨论,有的问题则用于讨论过程中引导讨论的“走向”,有的问题用于应对讨论的僵局,等等。提问在整个案例讨论中就像风筝的绳子一样牢牢控制在老师的手里,又能够体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境。如何掌控讨论过程?关键在于老师对讨论问题的把握、对学生发言观点进行预测与引导。学生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五花八门,或是互相对立,或完全一致,老师必须作出恰当的引导,切忌讨论跑题,或进行无谓的争论,或简单重复,或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等。

第四,总结与点评的深刻性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老师必须对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概括特殊性案例的背后所蕴含的普遍性,使学生在理论认识和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在实践中获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例如,讲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原理,我们选择的案例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围绕着“中国为何要开展载人航天工程”、“中国何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及如何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取决于哪些因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问题开展讨论。最后对讨论进行总结点评,归纳出如下理论要点:人类所有实践都必须遵循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正确价值目标的形成以相关的真理为根据;价值的实现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真理的价值就在于指导人们实践取得成功;不仅是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重大科学工程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而且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都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三、提高案例教学法对理论整体性的“驾驭”能力。

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空中进行的,选择的案例也只能是有限的或单一的。单一的案例如何能够“驾驭”理论的整体性?

第一,案例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准确把握概念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原理、原则等构成的。对概念的完整准确理解是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环节。例如“价值”概念是“原理”课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如何对“价值”概念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如何把哲学层面的“价值”和经济学领域的商品的“价值”统一起来,如何区分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有没有“普世价值”等问题。教材从哲学层面对“价值”作出界定:“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3]哲学上的“价值”是对具体价值内容和形式的最高抽象概括,反映的是价值的共同本质,是一个统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本范畴。为了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我们采用了案例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以“自然资源价值”为例,从价值的基本构成要素“什么有价值”、“对谁有价值”、“为何有价值”、“怎样实现价值”的分析入手,着重分析“价值”定义中的四个关键词:“客体”、“主体”、“满足需要”、“意义关系”,所有的价值形式都包含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2)对价值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归纳,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等,这就为讲解商品价值问题做了铺垫,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显然是属于经济领域的价值问题,是价值的特殊形式。(3)从价值的表现形态看,可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指出了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是有区别的,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人生价值,主要是指人对社会的贡献。可见人生价值也是价值的特殊形式。(4)关于“普世价值”问题。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观点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引起人们认识上的混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主体的同质性上看,在同一个党派、民族、阶级、国家里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从一定历史时期看,人类也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因而可以达成某些价值共识。但从价值观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来看,并不存在“普世价值”。哪怕是自然资源这种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价值判断也是不同的。

第二,以综合性案例统领相关理论问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教学实践中如果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信息量,在讲课时讲了很多的事例,但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少,这样就使得理论支离破碎。我们的体会是案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丰富性”而在于“综合性”。例如,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问题。涉及实践的含义、特征、基本类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基本环节、实践思维方式等问题。为了使学生对实践问题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选择的案例是世纪之交我国进行的重大实践活动——三峡工程建设。通过视频展现三峡工程建设的主要过程。然后进行讨论。第一个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至少要考虑哪些问题”。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从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实力、环保、文物保护、移民等各方面都讲到了。如果仅停留在这样的层面,学生的理论认识就不会得到提高,掌握实践观相关理论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因此,我们把学生的发言归纳为6类问题:为何要建设三峡工程(实践的目的)、谁来建设三峡工程(实践的主体)、三峡工程建哪里项目(实践的客体)、能不能建三峡工程(实践的条件或中介、手段)、怎样建三峡工程(实践的实施过程)、建三峡工程应考虑的其他问题(影响实践进行的其他因素)。这6类问题概括了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实践的基本环节,不仅从事所有的实践活动需要考虑这6类问题,而且评价实践活动也需要考虑这6类问题。这6类问题还体现了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第二个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涉及的具体实践类型有哪些?”由此引出的是实践基本类型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不同类型的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结合三峡工程建设,说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从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三峡工程建设的论证到建设、从建设到效益的发挥、三峡工程与古今中外著名水利工程的对比等角度进行分析。总之,以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引出所有相关的理论问题,使所讲授的理论形成一个整体。

第三,以案例分析的特殊角度体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五门课程,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但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又必须避免交叉重复,体现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都有专门的章节讲述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着重讲人生价值,解决如何创造人生价值的问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章中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说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原理”课是在上述两门课之后开设的,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讲授应当具有整体性、概括性、总结性的意义,使学生对以往关于价值观内容的学习得到一个理论上的升华。这就使三门课中关于价值观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并且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每一门课都无法了解其他课程是否用上同样的案例。但是在案例的分析上却是可以大体上把握不同课程的特点的。例如雷锋精神这一事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一般着重从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这个角度来分析,而“原理”课则从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又如自然资源价值问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从生态文明建设上讲到。而“原理”课则是从自然资源价值这种特殊的价值形式中概括出价值的一般定义及价值的特征。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完整性、教学体系的逻辑合理性、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致性。案例教学是其中一种方法,它与其他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2

关键词:大学思政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现状;运用

在一定程度上,先进典型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也在永不停歇的进步,先进典型案例的教育方式也慢慢显现出一些不足和弊端。对此,教师需要对先进典型教育和大学思政教育进行结合研究,探讨应对策略。

一、运用先进典型教育的积极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先进典型教育方式的采用是指将典型的先进人物的案例通过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先进人物的价值观,并且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种类的需求,以及社会更加受欢迎的人群分布。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向这些先进人物靠拢,能够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帮助学生发掘并发展个人的优点。

大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属于还未踏入社会的成年人,有一小部分属于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大学生由于自身判断力弱,容易受到周围人群或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判断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是否是正确的。因此,必须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而先进典型教育除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是非观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和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对比思考,发掘自己的优点之后再发展。

3.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通过先进典型的教育为学生展现人物榜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反省自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将努力学习作为终身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进步。而且,在先进典型教育发挥其影响力时,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运用先进典型教育存在的问题

1.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个性要求。

以往的先进典型教育选取的先进人物作为人物榜样,其人物榜样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都是非常值得学生学习,并以此为榜样的。但是,时代的发展,对于个人要求也不同于以往。目前,大学生思想观念伴随社会变化,更希望往独特性和个性方向发展,很多大学生更注重自我的发展,关注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对于先进典型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大学生认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并且值得学习,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此抱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比较单一的先进典型教育,在目前,并不能引起全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可能会遭到大学生的厌恶和反感。

2.先进典型教育案例不能和实际生活很好的融合。

先进典型教育必须要选择适合且符合现实生活的人物榜样作为案例,对于发生年代较为久远的人物或者名人作为榜样,对于大学生来讲,并不能很好的引起的共鸣,比如说,刘胡兰同志的先进典型案例。另外,现在的先进典型案例讲解的过于夸张化、扩大化,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对一些了解的大学生来讲,对此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3.教育方式和手段没有跟上。

现在的先进典型教育,很多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手段。比如将先进典型人物的案例贴在校园橱窗中、黑板上,这些方式不适合现今的大学生教育。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学生流动性大,传统的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是非常不适用的,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自然也就引不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因此不能发挥先进典型教育的效果和作用。

三、先进典型教育运用改进的对策

1.先进典型教育人物案例的多元化。

目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造成很多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对于个性的要求非常多。以往的先进典型教育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先进典型案例教育时,可以多元化的选择先进典型人物,在集体利益被保证的前提下,满足学生的个人利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自然也就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全面发展。

2.选取的先进典型教育人物需要符合实情。

在先进典型教育人物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选择,不能只选择优秀的名人来作为榜样,而是多选择可以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发展的榜样,并且先进典型事例讲解时,教师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明,千万不要夸张。针对学生面临的环境和发展情况,学校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引导和启发,提升先进典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育方式和手段的改进。

目前很多大学的先进典型教育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并没有发挥先进典型教育应该发挥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先进典型教育时,应该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有些调整和改变。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研究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说,将社交媒体和先进典型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作用。

大学的先进典型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满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多元化的选择先进典型案例,采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先进典型教育中,从人物榜样身上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并加以利用,让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得到升华,并且积极向上的自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研究性学习;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36-00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有多种形式,其中,在前期阶段,尤其在前期通识培训阶段,案例教学由于其典型的“范例”作用和丰富、形象的叙述形式,其既摆脱了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学生经验世界的隔膜,也避免了纯粹研究性实践的时空限制和信息的散漫与无序状况的出现。

一、案例教学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有案例但不典型

典型的案例应该能够反映出研究性学习的主旨、任务、基本研究方法和步骤,不够典型的案例往往导致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本质理解产生较大偏差,如学生通过几个非典型案例,可能就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课外兴趣活动或者是科技发明等。

2.案例本身或者案例教学过程中缺少问题

没有问题的案例或者没有问题的案例教学固然也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直观的感受,但是缺少学生的讨论、参与和思考,课堂教学仍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灌输,学生的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3.案例的表征是一种孤立的、封闭的、线性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中案例教学的案例是研究性学习理论的一种现实体现,虽然其在特殊中蕴含着一般性理论,但是案例本身的表征方式难易程度往往决定了学生透过案例教学理解研究性学习一般理论的难易程度,因此,案例内容蕴含的思考深度对学生的启发性、案例的展现方式(过程体现、开题、结题报告方式、作品展现等)对学生情感的激发等都需要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加以审慎对待。

二、从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价值取向来把握案例教学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理解,需要学生懂得研究的思维和方法两方面,思维包括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包括如何具体做研究,即如何去懂得设计一套规范的、有计划的、通常是完整的工作程序并进行实际操作;其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 既注重研究的过程,也注重研究的合作、交流和成果的表达,但是,由于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因此,成果不是最主要的追求目标,获得研究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过程中的体验、反思是教学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

藉此,研究性学习中的案例教学需重在分析、批判别人的研究过程,获得对学生自己即将或正在进行的研究性课题的启发或借鉴,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某个发现或者某个观点。“课程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1】唯有调动了学生的质疑、批判的潜力,才是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三、案例教学所蕴含课程知识观假设的转型

传统的课程知识观是一种旁观者、权威主义的课程知识观,知识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知识观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弊端正逐渐显现出来,“知识一旦被视为外在于人的工具,被当成有待于人去占有的‘对象物’,就势必被做‘客体化处理’:知识仿佛就存在那里,对学习者而言,它客观而固定、遥远而冷漠、崇高而威严。”【2】学生因而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难以树立创新意识。新型的课程知识观是一种参与者、批判取向的课程知识观,其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知识中既有主体进行理智探究的智力活动成分,也有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成分,这两方面在其中相濡以沫、同生共长,构成了知识的完整统一性。”【3】

四、从案例教学本身的理论特质来理解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效

由于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自学生周围的真实事件,其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因此,案例教学成了连接学生经验世界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桥梁,是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交汇的场所,教学中需要防止偏执一端,既防止过于停留于案例本身的发掘,而忘掉了其是为学生走向思维的抽象和理性所起的铺垫作用,又要防止过于就案例所体现的一般性理论的发挥而忽略了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功能。

五、研究性学习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

1.研究性学习中教学案例的选取

1.1教学案例是真实的、自然的、基于学生经验的案例。因为学生真实和自然,学生感觉研究性学习是贴近自身实际的,有用的,在案例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和价值,从而自觉地去研究和思考;因为基于学生经验,他们会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发掘自身感性经验资源的巨大宝库。

1.2案例是有问题设计的、基于内在矛盾的。问题是研究和创新的开始,有问题和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才能获得研究性学习实质性的功效。

1.3案例有实施过程步骤的呈现。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别人的事例中应该能够学到实施步骤、研究方法等要素,为学生自己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仿效。

2.研究性学习中案例教学过程

2.1案例教学是在和谐宽容、师生民主商讨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思维活跃,既打开自己的经验世界,开放自己的观点,又在与同学、教师的互动中反思、深化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的走进研究性学习。

2.2案例教学须有明确的目的。有目的即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认知、理解、体验等方面获得哪些收获,围绕着教学目的这种特定的期许,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协商者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契机,促成研究性学习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2.3案例教学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一旦他们感兴趣,感到他们所要做的事情有价值,他们就会爆发出充沛的研究激情,这是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7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4

关键词: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15-02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使得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人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接受新鲜的资讯,人们观察社会的视角不同,感受不同,往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同。特别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在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而且他们正处于重要的价值观形成阶段,这时候,如何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同于一般的传授解惑的教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和研究中,案例教育逐渐被思想政治研究者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案例教育以其形象、生动、影响深远和受教者乐于接受,深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案例教育有利于把学校、学生、社会三者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更加密切了三者的联系。

一、案例教育分析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

传统上的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场景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自己纳入案例场景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

案例分析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中逐渐焕发出新的面貌,学界对它的定义主要有两大类别:第一种观点认为案例是小概率事件,案例就是案例,从案例中不能得出带一般规律性普遍性的结论;第二种观点认为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

本文认为思想教育中案例分析是教育工作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学生共同分析、观察,总结现实存在的问题,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把这些现象通过整理、概括、提炼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恩格斯曾经说:“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因此当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进行总结,并从中学习。正是我们行事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也如此,不断地从案例分析中吸取有利的思想,摒除错误的思想,灌输高校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案例分析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案例分析须具备客观性

客观性即客观实在性,指事物客观存在。案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是主观见于客观的事物,在案例的选取上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才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案例分析须具备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为达到某一阶段的成绩和目标,需要不同的案例进行辅助教育,这正体现了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方便受教者接受。

3.案例分析须具备典型性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典型的代表,每个时期的典型人物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时代特色。岳飞精忠报国反映出在封建王朝中的忠君爱国思想。张丽莉老师的舍己救人反映出社会主义旗帜下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案例选取的典型性直接关乎受教者的受教程度。

二、案例教育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过于死板和片面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沦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随着国外资本主义思潮的入侵,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例如,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行为失范现象和道德滑坡现象,已成为社会的共识。这正说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大批的思想政治研究者致力于思想政治的研究工作,并且逐渐意识到案例分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案例分析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谈到:“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目前高校中的理论教学过于刻板,在校学生往往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可有可无的,纯粹的理论考试在塑造在校学生的价值观方面意义不大。马哲、思政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代表其价值观没有问题。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吉林农业大学的郭力维事件。仅仅是因为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出了问题就拿起屠刀,这些不得不让人担忧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案例分析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出现唤醒了无数人心中最纯粹的美好。她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全中国的人。她爱生如子的精神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是一堂最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师范类院校掀起了一股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舍己为人,大爱无疆的热潮。这个典型的案例把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的理论融入进了实际。更生动形象地为全体师生上了一课,有利于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5

关键词:案例 案例教学 思想政治案例教学 教学理念

一、概念界定

案例(case):是指特定情况或问题的一个实际的例子,有时又指客观存在的一种情形,尤其是那些会对特定人物或群体发生影响的事情。诚如,国内学者郑金洲曾说“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托尔(Towl,A.R.)说:“一个出色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选择的案例要符合教学目的,具有典型性,较复杂,有理论或实际意义。

二、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870年,是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的,并将其运用到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医学工商行政管理。如今,案例教学法普及于大学、中学、小学等领域中。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说,思想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是指教师精心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运用真实、典型案例,将材料的抽象内容还原为生动特定的生活情境(事件的现场),转变角色,分析案例,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Ⅰ、启发性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启发具有什么“魂”人?思想政治课的“魂”(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导向)是价值的所在,思想政治课堂通过案例教学,更好的启发学生,让学生领悟唯物辨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关、价值观、世界观,为终身教育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同时,思想政治的案例不仅给学生以启发,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引导学生从抽象思维深入到理性思维。学生通过各个案例,深入体验、分析,从而做出理性判断,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地学习,应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Ⅱ、时事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1世纪因特网得到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到“信息空间”。海量的信息、新闻以及焦点冲击着学生视觉与思维,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要引导学生批判性接收。教师选取案例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实际活,反映最新事实,师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把理论知识生活化。

Ⅲ、生活性

思想政治案例教学法的载体是案例,教师筛选的案例要源于现实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所选择案例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否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新课程要求教育回归生活,理论知识生活化。为此,思想政治案例教学要深入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如组织学生参与税务部门的税法宣传活动,通过活动,更多的了解相关税法规定,以提高法律意识。更好的落实到社会行动中。

三、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出适当的案例,案例必须是典型的、完整的、具有教育的价值;而且所选案例符合教学内容,为教学内容服务;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

传统课堂案例教学

学生被动接受着、灌输的对象主动学习者,研究者

教师课堂维护者、知识教授者学习促进者,指导者,

课堂内容知识传授、知识讲解问题探究、分析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课前学习+课堂研究

技术应用内容展示合作讨论、交流反思、自主学习

评价方式传统纸质测试多角度、多元化

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有区别,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为中心。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习经过探究和实践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生活、形成能力、建构知识,提高素养。因此,推广案例教学很有好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Ⅰ、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观方面:不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奴隶,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性、完整性、价值型和特殊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研究转变。

教师观方面: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向“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转变。

评价观方面: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以传统的纸质测试为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教师的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和多角度。

技术观方面: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的“彩色天空”,视频、图片、时事等在学生视觉上起到一定的冲击力,此时,教师给予学生指导,选择性的接收网络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Ⅱ、完善课程设置

教育类课程不能只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注重学生教育科研意识与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人文的角度看,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为两大模块:“四个必修”和“六个选修”,其中“六个选修”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以及多元智能结构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Ⅲ、改进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体验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合作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案例教学法根据真实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把理论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思和合作精神。其改变了原来单一的传递——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质疑。(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2] Towl,A.R.etal,ASCI case collection,1963.

[3] 《教育大辞典》[M](增订合编本上)编纂委员会,上海出版,1997.2.

[4] 靳玉乐.案例教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夏咏梅.案例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策略与方法[D].成都:四川师范大,2007.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6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精品课程;开放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09-05

引言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开放式课件”项目(Open Course Ware Project,简称OCW),宣布将学校全部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免费开放,由此拉开了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OER)运动的序幕。几年来,在MIT OCW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下,作为提高教育公平和扩大高等教育参与程度、赋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权利、实现全民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共享知识为宗旨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目前,开放教育资源的种类由最初的开放课件发展到包含开放教育内容、开放协议、开放平台、软件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的参与者和影响面也已经由原来的高等院校推广至基础教育、开放教育乃至企业培训等诸多领域。

目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一方面它可能对新工具的开发、应用与创新以及软件的开发模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对大学的管理理念、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因为高等院校作为教育资源拥有的主体,在这场运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3年,我国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作为世界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在资源建设与遴选模式、版权保护机制、资金支持方面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这七年中,我国已形成了“学校――省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和评审机制:建成39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但是,也由此引发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何提高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应用效率,探究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应用和共享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成为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系列文章在遴选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从开放教育资源应用、共享和再生的视角,深入分析和研究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系统组织架构与运作机制,以期对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大学的知识创造使命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开放教育资源(OER)的本质与分类

1 OER的概念与本质

2002年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举行的“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上,首次提出“开放教育资源(OER)”概念,认为“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那些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向有关对象提供的可被自由查阅、改编或应用的各种开放性教育类资源”。这些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得,用于教育机构教师的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并在以后几年中,不断对OER概念和内涵进行讨论和修正。2006年,UNESCO在OER论坛的总结报告上将OER定义为:OER是指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素材,人们在教育、学习和研究中可以自由、开放地使用和重用这些素材。休特基金会(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认为“OER是指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下,在公共领域存在的、可以允许他人免费应用和修改的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包括全部的课程、课程教材、流媒体视频,测试、软件以及支持学习的其他资料和技术。OECD的“教育创新研究中心(CEPd)”研究者将OER界定为“向教师、学生和自学者提供的免费和开放性的数字化资源,可被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中。”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为“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通过Intemet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高质量的数字化材料。”

虽然不同组织或学者对OER的理解有一些差异,但是我们能够从以上定义中看到OER的一些本质:第一,OER是面向教育者、学生和自学者的资源,其目的是支持人们学习、教学或研究,促进教育资源的最大共享;第二,OER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数字化资源,互联网为OER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运营环境;第三,OER包含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开放的课程资料、学习内容,还包括支持学习与教学的工具、软件和技术;第四,OER是免费的、开放的资源,是遵循开放许可协议的资源。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OER中的“开放(Open)”并不意味着放弃著作权或免费获取享用,而是指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简称CC协议)的开放,即在特定的条件下将部分权利授予公共领域内的使用者的开放。借鉴软件界的行规,按开放的程度,可以将自由开放分为三个版本:Freedom-1仅是简单的、免费获取信息,即通过网络可看、听、读这些信息;Freedom O是指可以复印和再分发所获取的信息:Freedom 1是指可以对所获取的内容进行修正、组合或编制,即可以派生出新的信息。OER中的“开放”是指向世界免费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只要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都可以获取这些资源,并可以对其进行改变或扩展:但在应用或修改这些资源时必须要注明出处、作者,且仅用于教育目的;而且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派生资源也要按原始资源开放条款约定向其他人免费开放。

2 OER的分类

尽管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缘起于2001年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此问题理解的深入,人们对OER内涵的理解已经扩展。除却开放课件外,开放教育资源还包括开放的教科书、流媒体、测试工具、软件,以及其他的一些用于支持获取知识的工具、材料和技术。

当然,关于OER的具体内涵和分类,不同的组织和学者有不同的视角和分类方法。UNESCO认为开放教育资源包含学习资源、支持教师的资源和质量保证的资源三部分。其中,学习资源包括完整课程、课件、内容模块、学习对象、学习支持和评价工具、在线学习社区;支持教师的资源包括为教师提供能够制作、改编和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的工具及辅助资料、师资培训资料和其他教学工具;质量保证的资源是指确保教育和教育实践质量的资源。OECD的2007年报告中,引用了Margulies OER内容的分类,将OER分为开放内容、工具和执行资源三部分,具体内容分类见图1。

赵国栋等人认为“OER包括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工具、开放课件与相关内容、用于教师提高其E-learning能力的开放资

源、课件资源库和免费的教育类课程”。OER的组织和实施框架可以被划分为“开放的标准与协议”(Open Standard&License)、“开源的工具与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开放的课程管理平台”(Open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开放获取的内容”(Open Access Content)、“开放的共享联盟”(Open sharing Consortium)5个基本组成部分。

本研究的研究者认为,从OER内容和类型来分,开放教育资源分为“开放存取的教育内容”、“开放的标准和协议”、以及“开放的工具和平台”三部分内容。其中:

开放存取的教育内容是指向使用者提供可用于查阅、参考、使用和修改的免费数字化内容,包括全部课程资料、课程模块、课件,课程目标、资源库、教材、视频、资料集和杂志等;这是OER的主体和核心。

开放的标准与协议是指促进资料、设计原则和内容本地化的知识版权保护协议、软件的使用协议、资源的开发与存贮标准等,是OER运动中实现内容性资源共享与互用的技术和法律基础。

开放的工具和平台是指支持开发、传输、存储、应用、共享开放存取教育内容的工具,包括内容检索和组织工具、内容开发工具、内容和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

二 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发展

MIT“开放课件”项目的目的在于将其研究生、本科生的全部课程资料放到互联网上,供全世界的人免费使用。此举得到世界各国大学、国际组织赞同并纷纷效仿,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大学建立开放课程联盟开发自己的开放课件或者翻译、本土化已有的开放课件。这场发自传统大学的开放课件运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如上文所述,不同组织和机构对OER的概念和内涵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的深入,开放共享的理念已经逐渐被公众认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已蔚为潮流。开放教育资源对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影响也逐渐得到世人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

近年来,OER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首先,资源内容已由原来单纯的开放课件、开放课程内容,发展为包括“开放教学与学习过程、开放教材与课程模块、开放技术标准与版权协议、开放学习社区等”在内的教育内容;其次,由传统大学发起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现在已扩展至基础教育、开放教育乃至企业培训领域,其知识共享、创新理念与终身教育的实施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教育创新的开展;第三,在OER的建设和运营实践中,既有传统高校、开放大学以及BBC等机构、团体提供内容资料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也有通过组织制度、个体等提供内容的建设资源的模式;第四,OER项目的关注焦点也由关注开放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转向了开放教育资源应用和共享的实践模式的探索,乃至对开放世界中教育方式、学习文化的探索。诸如休特基金会资助的、由英国开放大学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共同实施的开放教育资源研究项目OLnet(Open Leaming Network)就是旨在通过搜集相关证据和方法以研究和理解愈加开放的世界中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与OER相关的学习方式,并探究OER的其它影响。

三 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设计

1 研究的目标

近十年的发展中,许多国家参与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涌现出了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OER项目。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仅仅是理念的更新,其理念的落实与实施涉及到教育体制、经济、法律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国际教育资源运动的焦点已经由早期的资源的数字化建设转向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由开放理念的推广转向资源质量、资源有效应用方式方法的探究等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这个视角看,中国的开放教育资源发展与世界同步。

“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专栏的开辟,主要是在研究国外开放教育系统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向国内读者介绍在资源建设机制、法律机制、再生与应用共享机制等方面均比较典型的国际开放教育资源案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剖析这些案例的特征,从中挖掘其建设运营机制,剖析这些机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借鉴意义,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案例的遴选

本研究团队长期关注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开放教育资源中资源的应用共享及资源的自组织和再生问题,并聚焦了一些案例。为了保证案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法遴选了案例:

第一,基于开放教育资源定义、本质,确定了案例的选择框架。即开放教育资源主要包含开放存取的教育内容、开放的工具和平台、开放的标准与协议几部分。

第二,基于UNESCO的OER wiki、OCW Consortium、TheWilliam andFloraHewlertFoundation、Wlkipedia等资源导向网站,遵循OER内容分类框架,分别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项目作为候选资源。

最后,将这些项目资源分别咨询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专家,让他们从候选项目中选择自己认为影响范围较广或有特色的项目,根据推荐次数的多少,确定了最终的十个OER项目作为研究案例。这十个项目中主要包含开放存取的教育内容,此外还包含了开放的标准与协议、开放工具和平台。在开放存取内容选择方面,主要是从资源组织机制、资源应用和资源再生视角,对案例进行分类后,选择经典或者公众知晓率比较高的项目。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在确定研究案例后,从哪些角度剖析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是本系列文章研究的关键问题。尤其在我们选取的案例中,如MIT OCW、英国开放大学(Ou)的OpenLeam等项目,国内已有众多介绍和报道。如何做到不是简单的重复介绍,而是挖掘出项目新内涵,一直是该研究团队成员讨论和思考的问题。Stacey和Rominger认为一个OER项目要想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政策、法律、商务运营、技术、开放的社会文化等属性问题。在借鉴Stacey和Rominger对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属性解读的基础上,研究团队确定了本系列典型项目的研究和分析框架。每个开放教育资源项目主要分析研究以下内容:

(1)案例简介

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系统介绍,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面向对象、项目类型、项目的负责机构、项目的资金支持和运营方式等基本内容。

(2)项目系统的组织架构、应用与共享机制透视

根据该项目的主要特征,深入剖析其资源的系统组织架构方式,包括资源的类型、资源的创建方式、资源的组织方式、资源的评价方式,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机制,诸如项目资源开发和运行所遵循的技术标准和版权协议等。在此基础上,

总结该案例的特征和成功经验。

(3)分析探讨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借鉴价值

结合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到中国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这些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借鉴意义。

由于本研究专栏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应用、共享和再生机制。研究人员对资源的组织机制、资源应用方式以及资源评价和遴选机制等问题会重点剖析,提炼案例资源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对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借鉴价值。当然,由于本系列文章所遴选的十个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分别属于不同的资源类别,每个案例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特色。所以,在研究系列文章的撰写中,项目的特征和优势是重点内容,每个案例会依据其特殊性将会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

4 研究专栏文章的设计安排

此系列文章共分12篇,首篇为综述性文章,主要介绍此系列研究的目标、意义与价值、研究案例的遴选方式以及文章的写作体例:末篇为总结性文章,是对该研究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的研究结论以及研究发现进行总结和反思;剩余十篇文章的组织主要基于开放教育资源所划分的种类,分为开放存取协议,开放学习工具和平台,开放教育内容等几部分。其中开放教育内容为研究案例的主要部分,包括MIT的OCW、OU的OpenLearn、Rice大学的Connexions、OER Commons、MERLOT等。具体研究案例及其相关简述如表1:

四 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阻挡的趋势。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教育世界中,开放共享的理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已经越来越为世人所接受,开放教育资源与开放教育、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发展非常迅速。众所周知,开放教育资源内容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和技术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社会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同时,知识的共享会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与日渐开放的文化氛围也会促进开放共享理念的传播与实现。

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发现在最近十年间,国际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比较成功或者观念新颖的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为本专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团队认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如下:

1 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的意义

(1)研究专栏的理论意义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为推动人类教育发展史起到变革性的作用,从而使当代教育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并使知识共享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基于此,开设“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研究专栏,一方面在于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被人创造、知识为人所用、知识随时随处可用”的知识“大同”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对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这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脉络,揭示开放教育资源在设计、开发、实施、应用、评价等诸多环节的经验与不足,从而把握开放教育中知识生产和分享传播的内在规律。

(2)研究专栏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专栏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典型案例的机制、技术与方法等对于促进我国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结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的相关经验和不足,有助于我们系统了解网络教育资源的系统架构。

探索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的创建模式和共享机制,可以提升国内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维护效益,充分发挥各种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示范作用。

2 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研究的价值

国际开放教育资源研究对教育、课程开发、教与学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7

1、统一国法

2、揭橥价值

3、建立体系

4、集中资讯

5、整套继受

二、法典理念面临重估

1、多元民主

2、短期国会

3、案例思考

4、资讯革命

5、渐进调适

三、民法典保有的优势

1、容让公法

2、经济理性

3、裁判规范

4、体系效率

5、转型工具

四、民法典的几种选择

1、体系观点

2、价值观点

3、功能观点

4、技术观点

5、程序观点

台湾的“民法”经验﹐对于同文同种的大陆﹐参考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谈起要不要制定民法典﹐制定什么样的民法典﹐小锅小灶用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对于食指浩繁﹐决心重起炉灶﹐开放自由市场﹐既承受更多包袱﹐又面对更多选择的大陆﹐恐怕能借鉴的就有限了。欧洲方兴未艾的民法典运动﹐最大的一块以统合为目标(未来欧洲联邦的民法典)﹐个别的国家有的彻底翻新(荷兰)﹐有的追求转型(前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对的则是全球化下英美法家族的招手。中国大陆的民法典运动很难摆脱这样的公转﹐虽然它也不可能放弃在亚洲的自转。从此一位角提出和讨论民法典问题﹐即不能不重新寻找并确认它的时代意义﹐民法毕竟不等同于民法典﹐如果说人类的经验肯定了民法的不可替代性﹐民法典始终还只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它的内容和形式﹐当然也有回应时代新变化﹐因地制宜的必要。

一、民法典的历史功能

历史上的法典﹐从最早巴比伦的汉默拉比法典﹐印度的摩奴法典﹐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到中国的唐律﹐都反映了那个时代、国度的精神状态和物质条件。我们这里只谈以民事规范为内容的民法典﹐最早的当然要追到公元三到六世纪罗马帝国的历次民法典﹐而以六世纪中叶整编完竣的国法大全﹐影响后世最为深远。但在内容和形式上直接对现代民法典有引路之功的﹐还是源于十七世纪中叶、逐渐笼罩全欧的启蒙精神与政治上的绝对主义﹐而从十八世纪中期就陆续在许多欧洲国家开始摸索、尝试的民法典﹐其中无疑要以一八四年的拿破仑法典﹐无论在理性主义价值的展现上或立法技术的成熟上﹐堪称巅峰之作[1]﹐一百年后问世的德国民法典(一九)和瑞士民法典(一九一二)则踵事增华﹐更进一步反映了欧洲工业化后的新面貌[2].一九二二年苏联制定、一九六四年重新制定的民法典﹐虽然不够耀眼,但也标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民法可以摆放的最佳位置[3].总的来讲﹐二十世纪在世界各角落产出应该不下一百部的民法典﹐直接间接几乎没有不受法国或德国民法典影响者[4]﹐而此二法典在概念体系上则又处处可见罗马法的影子。整理各方的评价,欧陆民法典有以下几个功能是普遍受到肯定的:

1、统一国法

欧洲大陆的民法典运动开始于十八世纪﹐绝对不是偶然。民法典取代了原来散见各地的习惯法、领地法、宗教法等等﹐其意义与其说是满足民事交易的规范需要﹐更重要的毋宁在藉此宣示和稳定其统一的、无上的主权[5]﹐对于民族国家的建立﹐法典以民族语言象征统一而唤起认同﹐加上其内容散发的共同价值﹐可以不带强制的轻易深入民间角落﹐实为极佳的统合工具。相对的﹐同一时期的英国﹐其王室法院判决形成的普通法早已成为主要法源﹐而海岛天险、单一语言也使民族国家自然形成﹐民法典的制定就显得没有那么迫切[6].

2、揭橥价值

近代民法典也代表一种乐观的理性主义﹐相信个人自由和自利动机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祉。拿破仑法典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它从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到男女婚姻自由、平等继承﹐非常一致的、全面的建立了个人主义的价值秩序[7].这种「一次说清楚的民法典﹐可为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奠定稳固的基础结构﹐是修东墙补西墙式的零星立法难以望其项背的。同一时间北美洲以宪法形式做到的﹐欧洲大陆也用民法典来实现﹐可谓异曲同工[8].

3、建立体系

Max Weber在他的巨著「经济与社会中曾把法典分为两种类型[9]﹐第一种是由某位启蒙的领导者锐意革新﹐藉法典的公布和实施来开创新纪元﹐上述两种功能在此类民法典即十分显著。但第二种类型﹐则不强调原则的创新﹐其主要功能反而在于提高法律的理性程度﹐把多年累积的实务和学说加以体系化﹐使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专业教育都容易得多﹐这类法典的学院味道比较浓厚﹐罗马帝国的国法大全实际上就是法律和法学见解的整理汇编,到了自然科学兴起的十八世纪,体系化的追求更被视为当然,被冠上「法学实定主义之名的德国民法典[10],其主要贡献即在于把潘德克吞学说(Pandektenwissenschaft)的纯净体系转变为法律体例,去芜存菁而继往开来。

4、集中资讯

第二种类型的法典除了强调体系化以外﹐也有藉法典本身的规范整全性格﹐降低法律适用者搜寻成本﹐同时减少裁判恣意的功能。特别是早期的民法典﹐还沈浸于自然法的信仰而赋予法典「集大成的任务﹐一七九四年的普鲁士邦法典可说是此一想法的极致[11]﹐在民法以外﹐它还涵盖了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条文多达一万九千条[12]﹐主要的起草人Carl Gottlieb Svarez对于法律又要让人民容易懂﹐又要求其完整而免于法官的擅断这一两难﹐曾经在一七八八年一场题为「法律能简短吗(K?nnen Gesetze kurz sein?)的演讲中说﹐最好的状况是同时制定两部法律﹐一部简短的﹐告诉人民如何行为﹐另一部则巨细靡遗﹐让法官受到完全的节制[13].

5、整套继受

最后﹐对于法治的后发国家而言﹐历史也显示﹐法典继受实为最便捷的追赶工具。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民法典并不多﹐强制或自主继受﹐全部或部分继受﹐实际上是十九、二十世纪绝大多数民法典的写照。一九二六年土耳其制定的民法和债法,实际上就是瑞士民法和债法前551条的全套翻译[14].Rodolfo Sacco指出法国民法典在全世界曾先后引起三波的移植潮[15]﹐德国民法典在庆祝百年的时候﹐也能细数其北到北欧、苏联﹐东到东欧、希腊、土耳其﹐乃至东亚各国的广泛影响力[16].没有法典的工具﹐整套的学习几乎只有经由殖民的方式﹐才能有一定的效果[17].

二、民法典理念面临重估

法典作为一种立法形式﹐代表某一法律领域的完整规范﹐究竟是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以其技术上的困难﹐值不值得当成一个目标去追求﹐到了二十世纪的中期以后﹐已经在盛产法典的欧洲大陆引起越来越多的怀疑。德国研究近代私法史的大师Franz Wieacker﹐很早就看出法典到了资本主义后期将由盛而衰的「危机[18]﹐义大利学者Irti在一九七九年发表的书则提出「去法典化的主张﹐受到各方瞩目[19].事实确实显示﹐继法国、奥地利、德国、瑞士等较有特色的民法典之后﹐已未见新的高峰。而行政法和新兴领域﹐如经济法、劳工法、社会法等﹐则尽管法律常常多如牛毛﹐法院案例更是汗牛充栋、无法卒读﹐但始终还无法产生一部可以和拿破仑民法典并驾齐驱的法典﹐大大小小的单行法渐渐变成唯一的选择﹐何以如此﹐值得在研订民法典时深思。

1、多元民主

比Irti更早十年﹐德国的Friedrich Kübler教授就已经指出威权时代孕育的法典必然不适合民主开放、不断进行利益调和的现代多元社会[20].二十世纪初期还有学者从国家与社会分离的想象﹐乃至自然法的信仰,以一般性的法律为正常,而对乖常的紧急法、个案法、限时法、措施法等新兴事物提出种种批评﹐殊不知西方社会在价值和利益都呈现多元以后,不同团体割据法案﹐法律像打摆子一样,时左时右,这些新兴事物用得反而更顺手﹐法律的整体图像如鹑衣百结,久了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21].相对的,法典意味的「和谐价值秩序,不仅和多元社会的调性不合,其环环相扣的「整套规范体系,也妨碍了规范的与时俱进,而和多变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22].

2、短期国会

事实上仅仅从立法产能的角度来看,孕育于威权社会的法典理念,对于民主化以后的短期国会,受到审议法案「届期不连续原则的限制,也往往变成了难以实践的奢侈品。现代的国会倾向于把过大的法案锁在抽屉里,以免会期结束一事无成。这使得法典式的立法如果不能在政治上先达成共识,而一股作气强渡关山,几乎难逃一提再提、再衰三竭的命运,台湾近年物权法的修正就是最好的例证,提案机关现在才学乖,准备把整包法案拆成几个小包[23],从化零为整的法典思考,转为化整为零的游击战。但这还只是对既有法典的修正而已,谁还作兴去提什么新的法典?制定法典本来就需要坚强的政治意志为后盾[24],威权时代还可求之于天纵英明的君王,一旦立法权落入像菜市场一样论斤秤两的国会,而且三四年新陈代谢一次,几乎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3、案例思考

法典面对的另外一个挑战,则直指其背后的体系思考。人类的法律思考其实从来就不脱体系(System)和议题(Topik),只是大陆法系发展出来的体系取向的法律方法,往往以形式的三段论隐晦了实质的议题思考,而英美法系发展出来的案例取向的法律方法,则以形式的案例归纳隐讳了实质的体系思考[25],如此而已。形成两种思考的成因之一,是对法官的信任程度,但不论贯穿法国民法典的抑制「法官统治(gouvernement des juges)想法,还是使英国始终对制定法典提不起热情的法官寡头阶层[26],在这些国家先后形成某种稳定的民主分权体制以后,也都逐渐失去了意义,法官既不是法条的奴隶,在补充法律不足的时候也有其正当性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全球化加速了不同法律理念的汇流,和法律方法的互补,在此一过程中,过去法典所引以为傲的体系理性,自不再是理所当然。

4、资讯革命

新世纪的资讯革命也让法典的光环褪色不少,当法律内容必须经常大幅更新,而各种法源-法条、解释、判例、决议、学说等-收入电子资料库后,可以轻易搜寻乃至依需要而作不同组合时,至少对法律适用者而言,法典已经像古董一样中看而不中用了。法律资讯系统也已走向全球化发展,一九九三年起美国国会法律图书馆即已完成建立全球法律资讯网(Global Legal Information Network, GLIN),成为第一个多国参与的非营利法律资料库[27].大陆法系的法典虽不同于英美法系单纯基于资讯目的而做的法律汇编,但当法典外滋生太多的特别法时,法典的权威还是难免动摇,德国在二十年前所以启动债编的修正,就是因为联邦法务部调查发现大约有2700个民法条文散见于250部单行法中﹐怎样把特别法整编进去﹐即成为修正的一项重点[28]﹐但2002年完成修正的债法仍只纳入一般契约条款法及若干保护消费者的单行法,整编的效果十分有限[29],事实上只暴露了法典的资讯功能「有时而穷的窘境。

5、渐进调适

对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是否可以套用过去发展中国家的模式,以民法典作为基础结构,一次完备市场游戏规则,也有相当不同的看法。有人就认为,转型国家需要经历更复杂的调适,柔软而富弹性的英美法制可以降低试误成本,使转型更容易成功[30].这类国家中﹐在计划经济时代即完成制定民法典者,如苏俄、波兰、匈牙利等,或像东德那样立即并入西德的市场经济体制,调适的问题或许会比较小一些[31],少了这样有利的条件﹐最好就要慎重考虑。

三、 民法典保有的优势

尽管在整体形势上起了如上的变化﹐要断言民法典已经走入历史﹐当然还是为时太早。法典是时代之子,其功能因为各种社会条件的变迁而有兴衰﹐可说是十分自然的事,比如上述统一国法、汇集资讯的功能,对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而言确实已经没落,但有些功能在走过政经体制的嬗变、不同意识形态的洗礼后,越见柳暗花明、水落石出的风韵﹐也是事实。根据义大利学者Sacco在一九八三年作的统计,仅仅二战之后就出现至少四十七部民法典[32]﹐这还没把一九九二年公布而受各方推崇的荷兰民法典(仍未竣工)﹐及如魁北克的民法典﹐还有后社会主义国家如俄国、蒙古、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阿尔巴尼亚等制定的新民法典算进去。显然民法典有些特质﹐使其历久而弥新﹐正在进行中的立法﹐在取舍间如果能掌握这些特质﹐应该更容易成功。

1、容让公法

调整私人关系的民法和调整国家与人民关系的公法﹐本来各有领域﹐规范原则与技术也大异其趣﹐当国家扩大对私领域的干预后﹐公私法之间的龃龉才日渐增加﹐此时公法的公共利益考量应该有原则上优先的地位﹐这一点﹐各国民法纵未如荷兰新民法那样明文规定[33]﹐实际运作起来也莫不如此。此一容让﹐反而使得民法典不必随公法的左右摆荡而起舞﹐民法典越能维持私法的纯净性﹐越有其持久性[34].其自治规则的个性越明显﹐分配资源的功能越淡薄﹐也越可远离多元多变的利益团体[35]﹐民主政治本身带来的干扰因此就可以减少﹐只有短期国会的问题需要耐心克服。此一特性是民法优于政策性格浓厚的经济法、劳工法、社会法之处﹐后者在法典化上遭遇困难﹐民法典却能维持盛况不坠﹐应非无故[36].

2、经济理性

十九世纪第一代的民法典﹐到了二十世纪﹐有从形式而实质的趋势﹐德国债编修正的总工程师Claus-Wilhelm Canaris曾做了十分详尽的描述[37].另一位荷兰学者Martijn W. Hesselink提出欧洲「新法律文化的观察[38]﹐强调一方面受到美国唯实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因欧洲已从经社统合走向政治统合﹐法律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孕育出一种穿透「形式的觉醒﹐特别在民法领域﹐学者开始从功能的角度思考共同的问题﹐引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比如经济分析)﹐巧妙的运用不这么硬邦邦的各种「软法[39]﹐在在都使得某种欧洲式的唯实主义成为取代十九世纪形式主义的主流[40].然而这样的变化并没有动摇民法典最原初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对等正义的追求﹐民法典或许加入较多实质契约正义的考量-相对于过去单纯诚信原则的宣示﹐在方法上也能接纳某些社会科学的研究路径[41]﹐但基本上并没有改变其市场游戏规则的本质﹐而未涉入资源分配问题[42]﹐这些依时而转的技术调整已经足够回应一世纪的变化﹐证明十九世纪的民法典还是牢牢的掌握了某些属于市场经济本质的东西﹐使它仍然保有强韧的生命力。

3、裁判规范

民法和公法的另外一个不同﹐从而也形成了民法典的优势﹐在于它其实是以裁判者﹐而非交易大众为真正的规范对象(Normadressat)。公法中除了组织法和诉讼法﹐基本上都是行为规范﹐以引导人们的行为为其目的﹐从而规范内容必须充分考量人民的理解程度﹐高度逻辑、体系化的法典反而制造认知的障碍﹐妨害规范目的的达成[43].规范私领域的民法﹐其财产法主要的内容只是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模拟正常交易活动而作的规定[44]﹐身分法基本上也是建立于普遍的人伦和习惯上﹐不必「使知之﹐即可「使由之﹐因此概念的精纯﹐体系的严谨﹐对民法而言反而形成其优势﹐民法典可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在既有的规范技术上﹐像电脑一样不断「升级﹐需要教育的只是少数的法律专业[45].

4、体系效率

对于适用民事规范的法律专业而言﹐法典的体系性和资讯的方便、透明﹐使思考脉络清晰﹐搜寻成本降低﹐而把裁判歧异度控制在一定范围[46]﹐这样的功能即使在案例思考也已经可以在大陆法系国家登堂入室的今天﹐始终还是无可替代的。案例法尽管有其务实、弹性的优点﹐但使用费时、教育不易、和制定法容易冲突等等缺点﹐即连有悠久传统的英美也深知其弊[47]﹐从最近两个世纪英美法系国家所作的法典化努力﹐正说明了这一点[48].正因为不是从零开始﹐放弃法典而朝案例法发展﹐或者反过来﹐都还要支付极高的换轨成本﹐因此对于早已习惯大陆法系法律思考的国家而言﹐虽不必排斥案例方法的引进﹐但若因此而放弃法典的体系效率﹐仍是极其不智的决定[49].

5、转型工具

对于转型国家而言﹐从计划体系过渡到市场经济毫无疑问是一极大的工程﹐所谓的大爆炸(big bang)或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已证明可行性甚低。反之﹐「摸着石头过河﹐「成熟一个﹐制定一个、「宜粗不宜细的转型立法策略﹐大体来说在成本效益上还比较值得肯定。因为社会基础完全不同﹐民法典的确不能像过去东亚或拉美国家那样﹐立即全套继受于其农业为主的社会﹐作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设﹐慢慢等它开花结果[50].但渐进立法到了一个阶段﹐边际效用已经不大﹐而因为法令之间的漏洞、矛盾﹐社会付出的成本反而快速增高﹐这时就到了法典出台的时候[51].所以民法典不会阻碍转型﹐相反的﹐如果时间拿捏得宜﹐它反而可以同时起多种作用﹐包括统合芜乱的中央地方法令﹐揭橥重要的价值﹐建立便于适用与教育的体系﹐集中资讯而提高法律的透明度等﹐而更加速体制的转型。

四、民法典的几种选择

对法典从社会、文化角度做过深刻比较研究的Csaba Varga﹐曾经提出非常细致的功能类型[52]﹐就民法典而言﹐本文仅从以下几个观点来分类﹐作为评估大陆民法典草案的基础。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8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案例选择 典型性 时效性 生活性

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成为课改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案例,是打造有效课堂的重要步骤。下面,笔者就如何选择教学案例,谈谈见解。

一、典型性

案例贵“精”不贵多。“精”,一方面体现在案例的质量要高。我们应当尽可能挑选、使用那些能“最贴切地说明概念和原理、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关注、最集中地反映某方面社会问题、最具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

例如,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四中的“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时,在梳理了教材的主干知识和内在逻辑结构之后,我选择了航母舰载机起降视频作为情景材料。并设计以下问题,建立起情景材料与主干知识的对应联系:

1.航母舰舰载机起降过程中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2.在节目解说中提到,航母舰载机起降被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其成功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一步,它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我国的航母已经形成战斗力?――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3.在节目中我们还了解到,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总工程师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为什么罗阳要在工作岗位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

4.谈谈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通过分析情景材料,教师引导学生们抽象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中国航母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国的许多行业的集体协作才能完成,是一个体现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系统与要素关系的典型例子。“辽宁舰”顺利完成战机升降,不但标志中国航母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彰显中国海军综合战斗力的提升,同时彰显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中国的年轻一代,学生们自然非常关注航母的建设过程。所以我选择了这一情景材料,根据材料与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设置了四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精”体现在案例的数量要少,可挖掘度要深。运用案例的目的是使抽象理论具体化、书本知识生活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活学活用。同一主题的情境创设过多,容易使教学结构松散,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是贯穿于整堂课的一条主线,甚至能够一例多用,适用于多个章节。

例如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四中的“联系观”时,整个知识点以“航母舰载机起降”视频为主线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层层挖掘,提高了资料的使用效率。这种“一例贯穿”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抓住主干知识,顺利实施教学,又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层层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时效性

把握时代特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国内外的新闻热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社会新闻热点问题,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因此,案例选择应紧跟形势。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的重要社会事例是首选。

例如讲授思想政治必修二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我联系“中日之争”,分析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立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维护国家利益时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进而总结出应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联系的归属问题,分析和比较国家利益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保钓”活动维护的是我国的“安全利益”。通过分析我国公民在抗议日本政府“购岛”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打砸日系车行为,联系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和政治参与的原则,教育学生要用合法的方式维护国家利益,要爱国主义,不要“极端民族主义”。

中日之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与中国既有侵华战争历史情结,又有经济领域合作和领土争议。中国人自然非常关注事态的发展。通过引入该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又如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可以联系“表哥”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对(1)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必要性;(2)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与经济政治”时,联系《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与《中国好声音》的走红,引导学生分析:(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等等。这些充满时效性的案例能够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对知识的认知和思维的拓展。

三、生活性

选择使用来自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的案例,使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的、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才能让学生形成情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思想观点的重建。

例如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四中的“系统的基本特征”时,我设置了相关的情景材料进行引导,在实际上课中,经历了前后方案的调整,课堂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又如在讲解思想政治必修四中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时,我选用歌星李宇春的事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宇春的“成就”、“奋斗历程”和“对社会的贡献”三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三组材料中总结李宇春获得成功的原因。

李宇春是年轻人非常熟悉的歌手,有不少学生还是她的小歌迷。谈到偶像,学生们自然十分活跃,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最后,学生总结出了李宇春成功的三个因素:第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第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第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掌握。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9

关键词 案例式教学法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Hydraulic System Fault Diagnosis Course

WANG Jie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angshan College, Tangshan, Hebei 063000)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as a guide, "hydraulic system fault diagnosis" course for the object, a typical case launched against independent inquiry,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summary complementary to mobiliz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hydraulic system fault diagnosis;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哈佛案例教学是区别于传统授课方式的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它绝对不是简单的举例教学,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案例教学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围绕一个案例,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经过课前的详细策划和精心准备,课堂上按照严格的教学环节展开课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分析互动,将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系统的、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将单向的教授变为师生的互动讨论,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讨论的成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课程现状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课程是机械类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应用学科,课堂上学生们对工程现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很难避免“说教式”、“填鸭式” 的教学误区。如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科研课题中的典型案例及生产现场搬进课堂,让学生在工程情景中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内容,既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将课程知识点融合到案例当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2 案例式教学法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2.1 合理选择典型案例,问题驱动项目实施

在案例选择上,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的案例应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知识,而不一定要按照教材上知识点的前后顺序、逻辑结构来选择。

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题项目中的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故障为案例引入教学当中。该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例如,由于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为高温环境,因此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有液压工作介质的选择,油箱材质的选择,与油箱相关的液压设备的安装,高温环境下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如何获得故障信号,故障诊断的方法等等。

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参与工程案例的分析,在思考、分析及讨论过程中逐步推进教学进程,逐渐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冶金机械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是课题组的实际项目,在讲授液压系统动作失常这部分内容时作为典型案例引入课题,重点分析讨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展示案例─提出问题。首先教师介绍冶金机械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完成滑动水口的开合动作,由于冶炼企业实际生产中要求滑动水口的动作迅速,因此回路中采用了蓄能器和液压泵,同时供油的增速方式实现滑动水口的快速动作要求。介绍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后,播放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实际调试录像,通过观看录像学生可以发现如下问题:液压缸无法完整地完成正确伸出和退回动作,只能完成其中一个动作,而且动作速度非常快,并且伴随着较大的噪声。(2)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在学生对该案例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式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对案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与感知。(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在学生自主探究针对问题有了自己主观的答案后,教师就要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探究,进一步深入探讨问题的原因所在。(4)班级交流―学习互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束,让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补充完善本小组知识的不足,达到更深层次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5)总结评价。通过对原理图和系统的实际安装结构进行分析,结合小组和班级讨论的结果给出正确、合理的原因分析。经过分析,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工人的疏忽将集成块的P口和T口装反,液压系统支路动作一旦启动即会形成差动连接,导致了上述故障的出现。通过这个案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教育学生学习工作中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职业素养。

图1 钢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原理图

最后教师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做出课堂讨论总结,这样学生的体会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等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课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评价,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加完善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3 结束语

案例式教学法在《液压设备故障诊断》课程应用的过程中,关键要选好典型案例。案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和课堂授课内容和重点相契合,在案例问题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引导,否则学生可能无从下手,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劳而无功。最后的总结评价要肯定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鼓励,但也要指出学生分析问题中的不足,帮助学生用合理的方法快速判断问题的原因。合理选择典型案例、问题驱动项目实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填鸭式说教,而是在提问及思考及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旧知识的回顾、联系及新知识的获取、巩固,使学生学而难忘,增强继续探索问题的信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案例式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河北省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流体传动控制与故障诊断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志坚,袁周.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使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价值工程的典型案例篇10

本课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单元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提高人生价值。

3.运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教学方法】

情景展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朗读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组成4个学习小组,按照任务需要准备材料,完成任务。

第一组:制作PPT,演示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第二组:收集资料,制作PPT或多媒体,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第三组:收集资料,制作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第四组:收集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2.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同学们,你觉得人活着为了什么?

要求全体学生不记名写在纸上,老师马上收上来,与学生一起分享答案。

生1:为了讨个好老婆,过上好日子。

生2:为了爹妈生活得更幸福。

生3: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生4:住别墅、开宝马、有美女陪伴。

生5:为社会做点事。

……

设计意图:使学生内心产生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活思维。

讲授新课:

教师:人活着为了什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引出课题“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板书)

一、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板书)

刚才同学们畅想了一下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此我们先要搞清本次课要牵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根据分工

活动一:请第一组代表展示并讲解本次课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重要概念:社会价值、自我价值、苦与乐、生与死的含义。

重要原理:人生价值、苦与乐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学们弄清楚了以上重要概念和原理后,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又体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呢?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

二、人如何才能活得有价值呢?(板书)

活动二:请第二组代表展示制作的PPT或多媒体视频,有选择地介绍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

1.介绍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千手观音主演邰丽华的感人事迹。(视频展示)

2.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的事迹。

3.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三栖尖兵何祥美感人事迹。

(视频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剪辑)

教师围绕观看的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讨论问题:(1)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2)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发言交流(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以上人物都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同时让学生从这些普通人不平凡的事迹中获得情感的认同。

活动三: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P147调查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应聘提出三大必备条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有75%的企业负责人特别强调:“目前不少大学生在应聘时,各种证书可以拿出一大堆,而职业技能和素养却体现不出,专业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89%的企业希望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79%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会协作能力,必须接受一定培训;还有76%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识、准确定位。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为:写作能力、钻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在职业素养方面,有89%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素质。

请同学们讨论谈谈这个调查结果对职校学生就业有什么启发?(学生讨论,每组派代表课堂交流)

教师总结:人的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因此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想多赚钱,过上好日子、活得有价值与人的素质、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辩证思维能力。

三、我们职校学生怎样做才能活得有意义呢?(板书)

活动四:请第三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资料或制作的PPT,介绍我市我校杰出校友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

创业典型:孙晓东(杰出校友、苏州天堂居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张权方(杰出校友、常州市家装行业精英)。

就业典型:邓建军(常州人、百度搜索称为共和国的脊梁、蓝领精英)、储永坚(杰出校友、常州市首届十佳金蓝领)。

课本P148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讨论并谈体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方向畅谈自己对人生的规划,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等。

设计意图:用学生兄长的成才典型例子告诉在校的同学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劳动中奉献社会,既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又更好地体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奋斗”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学生收集杰出校友的资料,也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

教师总结: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靠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在就业创业中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让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板书)

活动五:请第四组代表展示收集的近年来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并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对苦与乐、生与死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1.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当选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3.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事迹。

4.原河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受贿、贪污案被判死刑的警示。

5.江西省原副省长贪污受贿被判死刑的警示。

(以上典型案例可有选择地利用)

学生讨论并谈感受:学生们对苦乐观和生死观有自己的看法(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通过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以强烈的对比,从而在内心产生强力的碰撞,引导学生只有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为国奉献,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事例对比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体验、感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总结引导:苦与乐是客观存在的,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并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怎样才能做到生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于进取,迎接挑战。

崇尚真理,在国家民族危难时视死如归。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生的精彩,死的有意义,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才能提高人生价值。

活动六:配乐诗朗诵

最后全班同学齐声朗诵配乐诗“有的人”作为本课结束

(课件显示)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使学生的正面情感体验达到高潮,有多重收获。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高人生价值。

作业: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活动设计方案:(400―500字)

由于种种原因,你正在面临死亡,终期将至,时间只允许你再做最后5件事,你会做哪5件事,并排出先后次序,然后写下你的遗嘱(只写50字以内)。每个成员认真思考后写下决定和遗嘱,谈谈你在写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课体验、感悟到:人生在世,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做,要使自己活得有价值,一定要珍惜现在,活好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精彩而有意义。

教学反思:

1.本课内容虽涉及人生观常识,但不能从哲学的角度组织教学,对于教材中的哲理,仅要求学生有感性认识,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方法论。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举典型事例,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这些道理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