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追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0:02:46

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范文篇1

一、突出职业追求,淡化事业追求

中学生的理想选择和前途设计大多向金钱、享受倾斜,以挣钱多少、收入高低评论职业优劣,以追求实惠、安逸的工作为奋斗目标。这必然导致爱业、敬业、勤业和创业意识的谈化。

二、突出个人追求,淡化社会追求

突出个人追求的思想和行为辐射到中学校园,使部分学生竞争意识被扭曲,自我意识膨胀,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维护,不顾对他人利益的损害,个体游离于集体之外,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突出人才追求,淡化人格追求

人才追求突出而人格追求淡化在中学生身上有明显表现,他们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吸收,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注重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视思想觉悟的提高。因此,中学生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突出功利追求,淡化功名追求。

部分中学生不顾现实条件,信奉什么“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盲目追求所谓的“时髦”、“潇洒”,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把“优秀”“三好”之类的荣誉抛掷九霄云外。在理想信息上,部分学生重物质轻精神。有钱就图,有利就想,正是部分学生功利思想的折射。

中学生人生追求的变迁,严重困扰着中学生的追求取向,影响着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为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中学生坚持和明确以下几种关系。

1、坚持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人生价值观,首先应是能以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人生价值观。物质生活和物质追求仅仅是人生内容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人除了物质追求,还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是促进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强大动力。用崇高的精神追求主导物质追求,人生才会变得更丰富、更灿烂、更辉煌。

2、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一方面,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基础,没有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没有社会集体利益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又依赖于社会集体利益,社会集体利益是满足个人利益的保障和前提,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引导中学生以集体主义原则主导个人利益的追求,才能如鱼得水,顺利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

价值追求范文篇2

[关键词]民法;理性;价值追求;民法总则

一、理性在民法中的作用及价值追求

(一)理性在民法中的作用

民法由罗马法中的市民法发展而来,世界各国的民事立法不同程度地受到罗马法的影响。由于我国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民法观念据以生长的土壤,因而我国历史上并没有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即没有单独的民事立法,一般的民事关系主要由习惯法调整。直至清末进行法制改革,现代意义上的民法才得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其作用在于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从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理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可分为国家理性、社会理性和公民理性。从国家理性来看,民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从世界历史来看,制定者是君主制国家的皇帝,或者是资本制国家的立法机关,或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机关。但不论上述哪一种情形,民法的制定和实施均体现制定者的理性,而制定者代表着国家,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国家的良好运转,为了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秩序,因此民法的制定从根本来说体现着国家理性。

从社会理性来看,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即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法律的制定方向提供基础和依据。面对纷繁的社会关系,需要以理性的方式加以作用和规范,运用逻辑推导的范式加以调整。故民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反映,并对社会的交往秩序加以调整,维持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社会主体以规范的民事行为进行交易和往来,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不断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经过一般抽象化和立法技术,最终导致民法的补充、修改和废止,体现了社会理性对民法的作用。从公民理性来看,公民的理性行为产生习惯,习惯经过长期的发展以及国家的认可成为习惯法或者成文法。国家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公民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及法律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具体到民法领域,民法的制定和运行离不开公民民法观念的形成,如个人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观念的形成和认同。同时,民法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内容,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了对公民理性活动的反映。

(二)理性在民法中的价值追求

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的结果。理性对于民法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交往秩序的维护以及公民民法观念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民法中的理性精神表现于外,体现为一定的价值追求和社会效果,可归纳为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对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和对人文的关怀。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市民社会是私人自由活动的方式,是为了实现普遍的公共利益。理性作用于民法的重大意义之一,即是限定国家权力的界限,维护私人的权利与自由,保障公民的人权。民法是私法,以平等关系为基础,规定私人间或私团体间的相互关系,理性作用于民法的另一个价值追求即是规范现代市场经济活动。除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得到一定程度的积累,理性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显现,体现为对人文关怀的本位回归,即从“财产法”向“人法”的转变。

二、民法的理性在公民人权保障上的具体体现

(一)对公民人格权的保障

理性作用于民法的价值追求之一是对公民人权的保障,人权即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世界各国的民事立法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公民人权的保障,我国的民事立法条文亦体现出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如我国《民法总则》第109条是对一般人格权的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一般人格权保护是现代私法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一项绝对权利,对人格的保护成为衡量一国民法先进与否的标志。《民法总则》通过一般人格权规范,使对人格的全面保护成为我国民法体系中的固有组成部分,赋予人格利益受私法保护的效果。《民法总则》第110条是对特别人格权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二)对被监护人自我决定权的保障

从被监护人的权利保护来说,亦体现了民法理性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如《民法总则》第31条第2款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以及第35条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这些规定一方面表明监护的本质为职责而非权利,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公民人权的重要保护。既顺应了国际人权保护运动的潮流,又将被监护人的保护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三)诉讼时效制度的软化

从诉讼时效制度的条文设计来说,体现了对弱势一方的人权保护。如《民法总则》第19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终止之日起计算。”该规定防止其在行使诉讼权利时效期间受到其法定人的限制,最大限度保护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有学者认为该条款亦有促成家庭和睦相处、避免破坏相互信赖的意义。被监护人行使其权利,尚需诉讼能力和足够的心理准备时间,以更为有效地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该法第191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这对于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进行了人性化规定,当幼女受到性侵害时,她很可能并不具备进行诉讼的民事行为能力,因此不得使她在受到侵害起三年后丧失诉权,这样的规定符合常理,体现了对人权的保障。

三、民法的理性在规范经济活动上的具体体现

(一)对平等竞争市场环境的维护

理性作用于民法的价值追求的另一个表现是对经济活动的规范,对民事主体平等地位的保护,对平等竞争环境的维持。我国《民法总则》第3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确立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本条认可了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民事权利和合法利益能够被法律所保障,这是市场经济中激励机制的源泉,故本条有构建社会经济基础的意义。《民法总则》第9条确立了“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本条回应了社会的重大需求,为我国民法的体制限制原则添加了新的内容。《民法总则》第113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旨在明确财产权的平等保护,它是平等原则在民事财产权利制度中的具体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市场主体都在统一的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应当遵守相同的规则,享有与这个地位相一致的权利和义务。

(二)对法人结构的规范

理性推动民法的发展,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顺应民事活动的现实需求。如《民法总则》在法人的分类上,采用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的分类方式,这样的分类有利于健全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加强对法人组织的引导和规范,促进社会的治理和创新。《民法总则》第102条至第106条确立了非法人组织的地位,将各种社会组织囊括进来,让各类组织在民法上拥有合法地位。将非法人组织独立作为一类主体,顺应了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法律简化程序和减少繁杂费用,使人们参加市场竞争更加便捷并减少成本,从而创设了多种社会组织体,另一方面,需要将这种组织与法人区分开,这就体现在责任承担上,故可以从承担民事责任上,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予以区别,作为分类标准。

四、民法的理性在人文关怀上的具体体现

(一)对见义勇为的鼓励

理性作用于民法的价值追求还表现在对人文关怀的回归。人文关怀是对现实的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生存与发展的深切关怀,具体反映在人的尊严与自由的保障。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主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因此在民事立法条文中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如《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倡导和保护,对维护社会和谐、增强社会个体间的黏合程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对英烈精神的坚守

《民法总则》第185条是对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保护:“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民族和国家自豪感的重要来源。本条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关怀,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本条的规范意旨还在于回击种种试图瓦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言论。世界各国都通过对英雄权益的保护及英雄形象的宣传,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为国强民富提供精神动力。如美国的《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中规定:“在葬礼举行前后一小时内,禁止在国家公墓管理局管理的任何墓地入口90米内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违反者处以10万美元罚款和一年监禁。”

(三)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民法理性对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还体现在对弱者的保护上,通过国家强制力介入经济生活,对“契约自由”“私法自治”以及“责任自负”等传统民法原则进行干预甚至排除,确保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如《合同法》中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格式条款的合同制度,《继承法》第19条规定的“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五、结语

理性对民法的发展以及对公民民法思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我国今后的民法立法应继续以保护公民人权、规范市场经济活动、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作为发展方向,将理性思维运用到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过程当中,促进逻辑理性和法治规则的统筹和谐,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发展。

注释

①梁慧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17:1。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2。

③戴晟.人文关怀:中国民法应然的价值追求[J].法制与经济,2016(06)。

④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附理由?总则编[M].法律出版社,2004:29。

价值追求范文篇3

[论文摘要]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拓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青少年价值观的统合应基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建设和发展共识及美好生活追求为共同愿景,尊重主体价值,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些论述为我们在市场化、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解决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价值追求多样性中的统合问题,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从而树立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趋势

发达的市场经济、完善的法治、自主个性的弘扬是当代社会的追求,但这些理想化的状态中,仍然不能或缺的是道德。一个社会除了经济价值外,还要有维持其运转的社会价值,正如一个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需要精神的慰藉,才不致迷茫和空乏。青少年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和物质、精神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道德状况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在市场社会、开放社会、网络社会和全球社会条件下,他们的思想道德又呈现出新的特征:市场经济引发了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网络促成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共存格局,开放社会则使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性。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以“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学校德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客观地讲,青少年群体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所谓“信仰危机”。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所面临的信仰危机还具有以下特定涵义:这里所谈的信仰危机是被界定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全面推进”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考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已进入由深刻变革向逐步稳定、逐步定型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对个人而言,道德价值在开放社会、市场社会和信息社会里,已经由过去政治价值统揽的形态变迁为以政治价值主导、生活价值为取向的多样化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自觉的道德学习、道德修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个人将会更多地从生活价值方面来考虑道德学习、道德修养。

开放的社会条件将使得个体在精神追求方面存在诸多选择,这主要包括:(1)认同现有的主流价值观,在主流价值体系内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2)回归传统,寻求传统资源的支撑,如新儒家学派;(3)产生价值替代,进行宗教信仰或其他生活价值的追求。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如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1]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合计为11.8%。[2]教育部的调查显示,8.2%的学生表示信仰宗教,甚至在被调查的学生党员中也有6.5%表示信仰宗教。[3](4)价值缺失、精神空虚或在多种价值观中产生混乱导致价值冲突。如此等等,体现了青少年在政治信仰追求之外,已经有了诸多其他选择,体现了价值追求的分化以及选择方面的多样性。

二、青少年价值追求分化的原因探析

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源于从外在的规则范式去要求人的行为,而没有从德性与实践的内在善、德性与个人生活的统一性、德性与社会传统的生命力的内在品性、内在关系出发。[4]就青少年精神追求的多样化而言,尽管不一定就意味着社会问题,但认真地追根溯源仍有其必要,这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社会中进行求解。

1.社会物质生活差异性增强,青少年的选择呈现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我国是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此外,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由此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社会不平衡的状态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各地区的贫富悬殊问题。由此呈现出的现象是,在我国不仅存在后现代的社会形态,也存在现代的和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活动中。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具体表现在青少年方面,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同的,而这些都不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青少年的文化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青少年的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也会有所差异。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在思想方面的落差将更明显地呈现出来,这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2.开放社会流变性加剧,青少年的道德共识式微

当今社会是一个愈来愈开放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开放性冲破了以往的单位式管制,使得人的社会活动空间空前开阔。开放社会首先反映在社会流动方面,即不仅商品流通成为常态、市场经济得以不断完善,而且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人力资源也开始成为自由流通的因素。人们对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流动习以为常。城市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资源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而农村则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而获得了新的动力,也由此有了新的问题。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流动必然带来信息的流动和文化的冲击。社会化开放性的资源流通体系正在逐步影响着青少年教育,因为他们尽管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但这个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外部世界的一切流变都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学校内部。然而,正如威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物质水平的变迁速度是快于非物质文化的。当两者的变化都成为常态时,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共识就将不断消减,道德共识的达成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3.信息传播网络化,青少年的交往越来越具匿名性

自从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以来,社会信息化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由此人类社会开始了信息数字化阶段;70年代开始,计算机从大型机向个人电脑扩展,促成了数字信息个人化;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化,由此形成了个人信息社会化,也就是“信息网络化”。在我国,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青少年的网络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有网民1.37亿,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未婚、35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依然在网民中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7.8%、82.5%、71.5%,[5]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主体。此外,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人数已达到1700万人,相对于整体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男性和未婚的比例更高,网民年龄更趋向于年轻化。[6]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信息的网络传播方式和手机等通讯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方式,网络的学习和交往成为时尚。就社会形态来说,网络基本属于虚拟社会,交往方式是匿名的,不同于面对面的互动。网络传播除了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查询检索方便等优势外,还使传统的线性叙事、单向传播转变为立体式、双向互动传播。在此情况下,道德作为一种靠自律和社会舆论起作用的机制,在匿名沟通的情况下的集体评判和个人负罪感大大降低,失德或缺德的几率则有可能随之增加。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在网络时代与传统社会具有巨大的差别,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和个体性特征。

4.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青少年的国际化交往初见端倪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它是资本、商品和劳务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结果,也是世界上170个国家政府决定进一步融入全球大家庭的结果。全球化是一种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潮流,具有所谓的“双刃剑”效应。它正在席卷全球,整个世界由此成为了大市场。[7]

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流动的现代性,在这里,流动指的是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时空的运动。全球化就是时空压缩,使得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即时互动的社会。[8]在这个即时互动的世界里,从教育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到国外访学,也有愈来愈多的外国留学生进入了中国校园;从生活方面来看,不少外国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带来物质和服务供给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信息方面,各种资讯通过外来人员和互联网络流入中国。于是,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冲击也难以阻挡。然而,外来文化也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在带来先进理念的同时也掺杂着一些糟粕,给青少年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三、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实际上是存在“主导价值(核心价值)”、“主流价值”和“主体价值”的。所谓“主导价值”即该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所提倡的规范价值;所谓“主流价值”即能被社会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并能影响未来实际走向的社会价值;而“主体价值”即青年所追求的、比较前卫的个体价值。[9]“主导价值”是社会团结和有效运行的要求;“主流价值”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受“主导价值”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在各个层面的分化,因为有“主流”必然也有“支流”;“主体价值”则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使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可能性。由是观之,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与多样性特征就并不一定意味着问题,这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和社会交往形式的变化是直接相关的,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所具有的活力以及青少年在发展方面主体性的增强。社会的活力有利于整个民族创造性的发挥,青少年发展主体性的增强则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社会的活跃对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主体性增强也相应地需要提升他们的抉择能力,否则社会的“有机团结”将无从实现。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就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而言,引导他们在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中有所统合是可能也是必须的。

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与物质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多样性为基础的。当代社会,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的提供都具有全球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再回到传统的国家状态已经不可能。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走,再也不可能回到闭关自守的状态了。立足民族就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积累起来的优良作风。对于国外的优秀文化,我们也要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这种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自信。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用开放的胸怀,坚决自信地走兼收并蓄之路。

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要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基于现实就是应该考虑当今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这个阶段的经典概括,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着眼未来是与青少年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相应的。青少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承担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抉择与行动将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承认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但反对那种所谓“越堕落越快乐”的观点。这正如一个作品,其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关键的是价值观不能是腐朽的反动的,其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符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10]

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要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所有社会从最原始状态演进到最发达的进程中,人们都对自己施加了一些制约,以给出一个与其他人发生关系的结构。在现代西方世界,日常生活和经济运作是按正规法和产权来安排的。然而,诺斯认为,即便是在最发达的经济中,正式规则虽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只是决定选择的总约束中的一小部分,而非正式制约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诺斯特别指出,非正式制度不仅仅是正规制度的补充。[11]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法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又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关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加强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建设。然而,非正式制度来自哪里?它们来源于社会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那部分遗产,这些文化和信息通过教诲和模仿得以传承。因此,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需要对法律共识的尊重,也需要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更需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总之,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变迁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社会的活力和个人主体性的增强。这也意味着,社会的治理水平也必须同时得以提升,青少年的抉择能力和道德自觉水平需要不断得以增强。只有这样,青少年价值的多样性才能在法律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层次的统合。

参考文献:

[1]李素菊,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赵斌.对大学生宗教暖昧现象的透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成果集萃(下卷·2002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平.中国网络调查安全成焦点[J].环球时报,2007(1).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7][英]帕特里克·迪克松.洞悉先机:全球化的六个方面[M].译者:孙雪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杨雄.核心价值、信仰与青春偶像[J].当代青年研究,2007.

价值追求范文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挑战;应对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实践活动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服务的使命和责任。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党的价值追求必须立足的现实。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党政治生活的主题和基本的价值追求。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价值追求的意蕴

一个政党的价值追求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政治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包含人们对某种政治系统及与其相关的政治活动的规范的看待、评价,还包括由此形而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规范”[1]。政党的价值追求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信念、信仰、立场及行为。政党的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民族性,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终会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推进而不断演变。“党的根本性的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也控制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及效果。”[2]党的政治建设蕴含党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一样,十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及理论被逐渐提出,充分反映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价值追求。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要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始终不忘党的价值追求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新时代党的性质和宗旨即“为人民服务”始终不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不变,这是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一系列新矛盾、新困境、新挑战也随之显露出来。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和使命,从容应对国内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价值追求必然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价值追求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出人民发展着的需要,其内涵更加丰富,要求更高。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努力解决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社会、资产阶级加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和意识形态渗透。面对国内复杂利益关系和矛盾,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进行的抨击、颠覆,我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价值追求,这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一)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对党的价值追求带来的挑战。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从基础上、根本上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各方面持续改与革,释放社会发展的动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当前改革进入深水期,党如何领导人民,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平衡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期改旗易帜的邪路;如何有效地协调好、处理好各方面、各部门、各区域、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始终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并非是一件容易事。前苏联改革,由于苏联共产党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最终失利、失败。当前,我国改革任务之艰巨,改革困难之重大,前所未有。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时间之长,我们必须有心理准备。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持续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则是一大挑战。(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负面现象对党的价值追求带来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各层面都呈现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使得一些不利影响凸显,新挑战随之而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层面的利益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广大民众需求的多样性增加。在利益驱使下,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负面现象浮现。这些负面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也对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实践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党员干部“截取”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并应用于党的政治生活之中。在实践中表现为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或丧失党的理想信念,自甘堕落,唯利是图,贪污腐化。这严重影响党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影响党的价值追求的理论和实践。(三)党内的不良现象或倾向对党的价值追求带来挑战。新时代,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党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党内不良现象或倾向依旧存在,正如党的报告指出的,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面临能力不足和精神懈怠的危险,面临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影响党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的建设,影响党内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党“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从党的基层干部到高级领导干部都出现过违反政治纪律、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这些党员干部没有恪守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追求,没有铭记入党初心,而在面对一些利益和色情诱惑时误入歧途。党内一定程度地存在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不良思想和行为。这必然影响着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影响着党的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四)西方“价值渗透”对党的价值追求带来挑战。政治信仰、价值理想是以一种无形力量的存在,并将对社会政治追求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进入新时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进程。随着中国参与、融进全球化,西方多元政治价值观念,非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发展中,对党的政治价值观培育和实践带来不利影响。西方多元政治体制、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以及西方资产阶级叫卖、兜售的“宪政民主”,极力宣扬的以私有主义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等,都集中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诉求。受西方多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党内一些同志表现出“唯西方主义”,盲目信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这一定程度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价值追求的对策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关乎全党事业发展,关乎全国人民的利益的实现,关乎民族大业的复兴。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多年以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科学而正确的价值追求,才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关键期、攻坚期,面对新的党内、国内、国际的复杂环境和问题,始终坚守党的价值追求,应注重以下方面工作:(一)重视党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导,是坚持党的价值追求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真正优势。在革命建设时期,依靠党的理想信念的引导和教育,使党员干部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宗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面对西方多元政治思想的斗争和冲击,我党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不忘党的初心,勇往直前。从政治上,思想上把党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全党同志的思想中,以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让全党同志始终能保持头脑清醒,自觉抵御西方“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多元政治思潮的冲击。同时,要坚决防止、反对党内一些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通过党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引导,以净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坚定党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追求。(二)加强党内法治建设,为党的价值追求提供法治保障。党内法治建设是社会现实变化发展过程中给党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在实现党的价值理想过程中,除了加强党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加强党的法治建设。健全、贯彻党的法律法规,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实践。通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对于党内的贪腐行为,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勇气,铁腕反腐治腐,使不敢腐成为一种常态。通过完善的党内体制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的福利待遇,进行人性化的管理等,最终使不想腐成为一种自觉。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党内的制度措施,以纯洁党的机体,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环境,释放党的活力,使党和国家是事业在党的价值目标指引下不断取得胜利。(三)贯彻落实党的选贤任能制度、机制,遴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为党的价值追求提供人才保障。通过遴选德才兼备的党员干部,使其成为引领、推动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前进的中坚力量;使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不变色、不变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员领导干部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则至关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加紧建设“伟大工程”、进行着“伟大斗争”、努力推进“伟大事业”、逐步实现“伟大梦想”,而作为领导党、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规避、化解“能力不足”、“精神懈怠”等危险。为此,我党应选好人、用好人,使党的领导干部都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通过提高党的执政水平、领导水平,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使党和人民的理想追求在一代代党员干部的引领下,奋力的拼搏中一步步地变为现实。(四)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环境,为党的价值追求提供环境保障的价值追求需要党的正确领导,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环境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环境和氛围,对事关党、国家、人民的大事,各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也使党领导下的集体协商,集体谋划,集体践行成为一种共识和常态。让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机制得以有效实施。在营造党内民主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传统,发挥民主精神,落实民主制度,为坚守党的政治信仰,实现党的价值目标提供良好的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内的民主环境和氛围,就是用适当的“土壤”为党的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做准备,即廓内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潜在的障碍。[4]通过营造党的民主环境,让党员干部在团结奋进,轻松有序、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实践党的价值追求。总之,“共产党人的政治价值观作为终极利器,在严明党内的政治生活、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党内的政治制度及优化党内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党的价值理想是党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根据,是党不懈追求的力量源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党需要强大的魄力、无比的勇气、高超的智慧,强大的执政能力,在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积极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以稳步实现党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4]刘益飞.发展党内民主与改造党内生活环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

价值追求范文篇5

关键词:教育专业化;高校;教育价值;创新特色

高校教育价值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社会各界纷纷追问:读书何用、高校教育价值到底何在?高中毕业生辍学了、父亲反对女儿上学,称读大学不值等事件屡屡发生,其中《财富中文网》中的女孩家境不错,考上了某所重点大学,但其父不允许其去读大学,因为她父母算了一笔粗账:读四年书花费8万,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来回就是16万,读完大学,即便找到了一个工作,月薪也就两三千元,浪费钱和时间却是四年。可见关于读大学的意义、高校教育的价值问题亟待思考,本文从教育专业化视角出发探讨高校教育价值的追求与创新。

一、教育专业化

专业(profession)不同于一般的职业(occupation),表示的是一种在某个领域内所擅长的技能,是指对一种事物的了解达到非常透彻的程度。奥尔托加•加塞特撰写的《大学的使命》郑重指出大学必须把普通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医生、法官、数学教师或历史教师等。教育专业化是指把整个教育行业变成一种“专业”,可以向社会提供某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公共服务。具体可以包括教育者专业化、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方法专业化等,本文着重于讨论的是“教育内容的专业化”。教育内容的专业化重点突出的是教育内容的独特性,追求的是教育内容的卓越,高等院校的教育专业化所要达到的是一种“高”、“精”、“尖”的状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成为某个行业的佼佼者,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是其他院校学生所不具备,因此高校之间的存在也是一种竞争状态,可以借用奥尔托加•加塞特的话来说就是让整个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形成的是一种高度的“竞技状态”,人人具备“奥林匹克精神”,但是这种状态也会出现弊端,严重的时候会回归原始社会的“弱肉强食”,因此要求高校教育价值要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二、高校教育价值的追求与创新

(一)必要性。学生在追问、父母在追问、整个社会都在追问

“高校的教育价值是什么?”足可以看出大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回溯历史,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价值是英国教育理论家斯宾塞,他撰写的《教育论》中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认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的大小却不一样。斯宾塞之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价值分为“内在的价值”和“外在的价值”,波德则提出教育价值的“社会性标准”的概念,他指出:判断所有科目、课程、教材等价值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有助于受教育者对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比较好的了解。然而以上这些都是对教育价值的笼统表述,并没有把高校教育价值单独提炼出来。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学生以及家长对高校教育的误解,使人们对高校教育价值的探讨越来越激烈化,因此,高校教育价值不该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追求与创新,来符合时代变化的要求。

(二)追求与创新。对高校教育价值的探索,时至今日,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仍在孜孜以求,大家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价值需要不断探索与追求:

第一,强调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文化铸校亦或传统荣校等强调的都是教育内容的专业化,教育内容组成教育主体,教育主体可以包括知识、能力、立场、胆识、境界……以牛津大学为例,据统计英国有27位首相毕业于牛津,政府内阁成员和各洲、市长90%是牛津毕业生,目前全世界现任的总统、首相、王子等国家元首中,有53位就读过英国牛津大学,如此之多的政治精英的出现和其教育主体、教学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充分体现其追求的教学价值便是教给学生学会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所以多出政治家。

第二,坚持特色立校,专业化教育教学内容,打造全国知名品牌。面对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趋大众化、多样化的教育状态,众多学校就如同散落到不同地区的多胞胎姐妹,教育模式趋同,教育内容大同小异,这对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极大不利,同时高校间的“优良的竞技状态”举步维艰,因此高校能否以特色见长,以特色取胜,特色立校,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一所名牌大学,身先士卒,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1950年被正式命名组建成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新型社会主义大学,于是教育目标应是“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近年来十分注重发挥学校的特色,重视自身的办学传统,弘扬自身的文化精神,明晰自身的目标定位,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社会主义大学。通过对我国高校各专业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了解发现,基本所有专业学科都会开展外语以及政治教育,然后是各专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选修知识,专科所学科目数量平均为23门,本科所学科目为25门,研究生所学科目为18门,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在理论课程方面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基本上差别不大。再者来看,A大学有会计电算化专业;B、C、D大学也有会计电算化专业,全国众多院校中会计电算化这一专业难以胜数,那么学生选择哪所大学最合适变成了难题。倘若如前所述,授课内容主体上基本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个大胆提议:假设仅有A、B、C、D四所学校有这个专业,并且是重点专业,国家花费重资打造这四所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而其他学校———EFGHJ的重点专业为工商管理,以此类推,每几所高校与其他院校均有不同,如此一来,各所学校各有侧重,攥紧拳头,重点突破,每所学校都可打造成为全国知名专业品牌,当然,这个提议还很值得商榷。

价值追求范文篇6

[论文摘要]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拓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青少年价值观的统合应基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建设和发展共识及美好生活追求为共同愿景,尊重主体价值,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些论述为我们在市场化、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解决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价值追求多样性中的统合问题,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从而树立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趋势

发达的市场经济、完善的法治、自主个性的弘扬是当代社会的追求,但这些理想化的状态中,仍然不能或缺的是道德。一个社会除了经济价值外,还要有维持其运转的社会价值,正如一个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需要精神的慰藉,才不致迷茫和空乏。青少年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和物质、精神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道德状况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在市场社会、开放社会、网络社会和全球社会条件下,他们的思想道德又呈现出新的特征:市场经济引发了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网络促成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共存格局,开放社会则使个体的价值选择具有了相对的自主性。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以“主流价值”为支柱的学校德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客观地讲,青少年群体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所谓“信仰危机”。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所面临的信仰危机还具有以下特定涵义:这里所谈的信仰危机是被界定在“当前我国现代化全面推进”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考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已进入由深刻变革向逐步稳定、逐步定型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对个人而言,道德价值在开放社会、市场社会和信息社会里,已经由过去政治价值统揽的形态变迁为以政治价值主导、生活价值为取向的多样化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自觉的道德学习、道德修养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个人将会更多地从生活价值方面来考虑道德学习、道德修养。

开放的社会条件将使得个体在精神追求方面存在诸多选择,这主要包括:(1)认同现有的主流价值观,在主流价值体系内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2)回归传统,寻求传统资源的支撑,如新儒家学派;(3)产生价值替代,进行宗教信仰或其他生活价值的追求。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如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1]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因各种原因而信教的合计为11.8%。[2]教育部的调查显示,8.2%的学生表示信仰宗教,甚至在被调查的学生党员中也有6.5%表示信仰宗教。[3](4)价值缺失、精神空虚或在多种价值观中产生混乱导致价值冲突。如此等等,体现了青少年在政治信仰追求之外,已经有了诸多其他选择,体现了价值追求的分化以及选择方面的多样性。

二、青少年价值追求分化的原因探析

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源于从外在的规则范式去要求人的行为,而没有从德性与实践的内在善、德性与个人生活的统一性、德性与社会传统的生命力的内在品性、内在关系出发。[4]就青少年精神追求的多样化而言,尽管不一定就意味着社会问题,但认真地追根溯源仍有其必要,这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社会中进行求解。

1.社会物质生活差异性增强,青少年的选择呈现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我国是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此外,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由此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社会不平衡的状态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各地区的贫富悬殊问题。由此呈现出的现象是,在我国不仅存在后现代的社会形态,也存在现代的和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活动中。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具体表现在青少年方面,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同的,而这些都不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青少年的文化方面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青少年的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也会有所差异。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在思想方面的落差将更明显地呈现出来,这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2.开放社会流变性加剧,青少年的道德共识式微

当今社会是一个愈来愈开放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开放性冲破了以往的单位式管制,使得人的社会活动空间空前开阔。开放社会首先反映在社会流动方面,即不仅商品流通成为常态、市场经济得以不断完善,而且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人力资源也开始成为自由流通的因素。人们对于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流动习以为常。城市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资源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而农村则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而获得了新的动力,也由此有了新的问题。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流动必然带来信息的流动和文化的冲击。社会化开放性的资源流通体系正在逐步影响着青少年教育,因为他们尽管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但这个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外部世界的一切流变都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学校内部。然而,正如威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物质水平的变迁速度是快于非物质文化的。当两者的变化都成为常态时,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共识就将不断消减,道德共识的达成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3.信息传播网络化,青少年的交往越来越具匿名性

自从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以来,社会信息化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由此人类社会开始了信息数字化阶段;70年代开始,计算机从大型机向个人电脑扩展,促成了数字信息个人化;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化,由此形成了个人信息社会化,也就是“信息网络化”。在我国,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青少年的网络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有网民1.37亿,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未婚、35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依然在网民中占据主要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57.8%、82.5%、71.5%,[5]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主体。此外,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人数已达到1700万人,相对于整体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男性和未婚的比例更高,网民年龄更趋向于年轻化。[6]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信息的网络传播方式和手机等通讯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方式,网络的学习和交往成为时尚。就社会形态来说,网络基本属于虚拟社会,交往方式是匿名的,不同于面对面的互动。网络传播除了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查询检索方便等优势外,还使传统的线性叙事、单向传播转变为立体式、双向互动传播。在此情况下,道德作为一种靠自律和社会舆论起作用的机制,在匿名沟通的情况下的集体评判和个人负罪感大大降低,失德或缺德的几率则有可能随之增加。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在网络时代与传统社会具有巨大的差别,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和个体性特征。

4.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青少年的国际化交往初见端倪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它是资本、商品和劳务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结果,也是世界上170个国家政府决定进一步融入全球大家庭的结果。全球化是一种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潮流,具有所谓的“双刃剑”效应。它正在席卷全球,整个世界由此成为了大市场。[7]

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本质就是流动的现代性,在这里,流动指的是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时空的运动。全球化就是时空压缩,使得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即时互动的社会。[8]在这个即时互动的世界里,从教育方面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机会到国外访学,也有愈来愈多的外国留学生进入了中国校园;从生活方面来看,不少外国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在带来物质和服务供给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信息方面,各种资讯通过外来人员和互联网络流入中国。于是,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冲击也难以阻挡。然而,外来文化也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在带来先进理念的同时也掺杂着一些糟粕,给青少年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三、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实际上是存在“主导价值(核心价值)”、“主流价值”和“主体价值”的。所谓“主导价值”即该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所提倡的规范价值;所谓“主流价值”即能被社会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并能影响未来实际走向的社会价值;而“主体价值”即青年所追求的、比较前卫的个体价值。[9]“主导价值”是社会团结和有效运行的要求;“主流价值”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受“主导价值”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在各个层面的分化,因为有“主流”必然也有“支流”;“主体价值”则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反映,使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可能性。由是观之,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与多样性特征就并不一定意味着问题,这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和社会交往形式的变化是直接相关的,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所具有的活力以及青少年在发展方面主体性的增强。社会的活力有利于整个民族创造性的发挥,青少年发展主体性的增强则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社会的活跃对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主体性增强也相应地需要提升他们的抉择能力,否则社会的“有机团结”将无从实现。社会价值的统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诉求,青少年所处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特殊人生阶段则为社会共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就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而言,引导他们在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中有所统合是可能也是必须的。

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与物质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多样性为基础的。当代社会,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的提供都具有全球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再回到传统的国家状态已经不可能。正如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走,再也不可能回到闭关自守的状态了。立足民族就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所积累起来的优良作风。对于国外的优秀文化,我们也要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这种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自信。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用开放的胸怀,坚决自信地走兼收并蓄之路。

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要基于现实更应着眼未来。基于现实就是应该考虑当今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这个阶段的经典概括,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着眼未来是与青少年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相应的。青少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承担者,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抉择与行动将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承认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但反对那种所谓“越堕落越快乐”的观点。这正如一个作品,其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关键的是价值观不能是腐朽的反动的,其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符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10]

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要促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所有社会从最原始状态演进到最发达的进程中,人们都对自己施加了一些制约,以给出一个与其他人发生关系的结构。在现代西方世界,日常生活和经济运作是按正规法和产权来安排的。然而,诺斯认为,即便是在最发达的经济中,正式规则虽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只是决定选择的总约束中的一小部分,而非正式制约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诺斯特别指出,非正式制度不仅仅是正规制度的补充。[11]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法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又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关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加强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建设。然而,非正式制度来自哪里?它们来源于社会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那部分遗产,这些文化和信息通过教诲和模仿得以传承。因此,青少年价值追求多样化中的统合需要对法律共识的尊重,也需要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更需要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总之,青少年价值追求的分化是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和社会交往关系变迁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社会的活力和个人主体性的增强。这也意味着,社会的治理水平也必须同时得以提升,青少年的抉择能力和道德自觉水平需要不断得以增强。只有这样,青少年价值的多样性才能在法律的基础上达到更高层次的统合。

参考文献:

[1]李素菊,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赵斌.对大学生宗教暖昧现象的透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成果集萃(下卷·2002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平.中国网络调查安全成焦点[J].环球时报,2007(1).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7][英]帕特里克·迪克松.洞悉先机:全球化的六个方面[M].译者:孙雪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杨雄.核心价值、信仰与青春偶像[J].当代青年研究,2007.

价值追求范文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质;功利化;辨析;价值追求

在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主导型经济形态的当今时代,作为发明、创造和传播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人们热切期待着它能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然而汹涌而来的却是公众不断的批评与质疑之声。有人说:“大学里一切都有了它的价格,但人们却忘记了它的价值。”①。也有人说:“高等院校普遍染上了实用唯学、急功近利的通病。”②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③。其中“功利化”、“大学精神的缺失”则成为其中的热词,受到更多非议。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怎样实现功利化纠偏而使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只有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清楚地辨析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问题,确立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基点,有所持守,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有所超越,实现大学精神的重构,中国高等教育才能最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挥好“动力站”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本质探寻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自大学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但却一直众说纷纭。而今,随着经济与思想的更加活跃,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愈加多样,伴随而来的还有种种教育乱象,这促使我们不得不正本清源,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①美国教育家何钦思认为:“大学是从事高深学问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②我国教育家蔡元培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③尽管各家表述不同,但实质是相通的,他们都把大学理解为对真理、对高深学问的学习、探究、传播的学术机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曾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大学为社会、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④由于这一理念的科学贯彻和取得的巨大成功,威斯康星大学迅速成为美国的知名大学,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即“威斯康星理念”也传遍了全世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巨大的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大学越来越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这是否意味着高等教育本质的改变呢?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有一个“源”与“流”的问题,教学、科研是“源”,社会服务是“流”。因为“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既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的教育,那么它的教育内容无疑应该更加高深。故而,高等教育的本质应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培养造就高级专业人才。教学、科研便是它的本质职能,而其本身就包含着服务社会的功能,只是在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间接的、隐性的服务;而社会服务只是其本质职能的延伸,是以直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目的的,因为这种服务更具显性,因而被单独提出来。但这决不意味着高等教育本质的改变。因而,只有扎扎实实搞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校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反之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则只能导致高等教育的畸变。

二、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辨析

在检讨和辨析高等教育的功利化问题时,最重要的依据便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凡是背离高等教育的价值原则而从某种现实的、暂时的利益出发,寻求短期的政治或经济效益,弱化或丧失高等教育的本质,即是一种功利化的倾向,即应及时地予以纠正。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高等教育肩负着直接为社会培养建设者的重任,因而有一些功利追求当属正常,然而这并不等于“功利化”。“功利化”是主体向功利状态转移的过程,其驱动力是强烈的终极利益;在此过程中,主体的结构和属性逐渐发生变化。据此,我们来辨析和澄清一些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首先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学科专业朝着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这本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但在调整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做法:不少学校瞄准市场,什么专业效益好就开什么专业,什么职业热门就盲目扩大专业规模,造成了短期内各高校一窝蜂上类似专业的乱象。在相关的项目研究中,我们曾对河南省4所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做过调查。4所高校历史不同、办学层次不同、性质有别,但近几年都不约而同地成立了一个软件学院,均以专科层次为主。其办学方针都指向“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这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思路的一个缩影。然而这种为短期效益扎堆儿上专业的行为,其弊端马上就显现出来。由于不少学校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资源评估论证,往往是学生招来了,却师资缺乏、教学场地和设备缺乏、图书资料短缺……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到学生毕业时,市场饱和,就业难的窘境便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一些长线专业、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因为缺乏立竿见影的显著效益,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有的学校为此失去了自己的传统与优势。长此以往,原本互相支撑的学科体系势必生态失衡,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强调,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但首先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对于盛行一时的事物,要有批判的眼光;必须抵制诱惑,捍卫属于自己的东西。其次是高校的科研问题。不少高校为了科研评估达标、为了获取较好的排名,以行政手段强制教师完成科研任务;还有的学校对科研的要求与政策支持远高于教学;在职称评定中,科研业绩又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不仅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发挥,而且使教师备感压力,科学研究不再是一种探索与发现的快乐,而变成了无奈之举。于是不少教师拉关系、找门路,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于是只有井喷的科研成果,却没有实质的学术与技术的创新。在一项相关的调查中,教师们的科研成果取得后“束之高阁,主要用来科研考核、职评、填表”的竟占78.72%。这样的“科研”早已走向了真理的反面,已严重背离高等教育的本质,当属一种学术的高度功利化。此种现象如不严加遏制,必将贻害无穷。事实上,高等教育领域诸如此类的功利化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才引来了一片的质疑与指责。而其背后所隐含的,正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是深沉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也是对它殷殷的期待。

三、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在困境中寻一条新路,快速而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坚守其本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乃重要一途。而目前,高等教育至少应从五个方面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

(一)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本质职能是培养造就高级人才,而高级人才的内涵在不同时代则有着很大差异。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的培养目标大致都经历了一个由“完人”或“通才”向“专门人才”的嬗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的主体与根本,“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得到强调。于是近年来,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思潮兴起,它是对功利主义教育哲学的反驳,是对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的批判。全人教育强调人的身体、知识、技能、德性、智力、精神等全方位的发展,使人成为有尊严、有个性、有作为而真正享有自由和幸福的人。应该说,全人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正契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自觉追求,实际上这也是人类通向自由王国的必然选择。当然,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应该是各级教育的共同目标。而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层,它所致力于培养的人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素养、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度发达的智力(独立思考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等)、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意识、健全的个性品质、健康的体魄。而任何与此相背离的教育行为都是应该警惕与戒除的。

(二)致力于知名学者的培养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创造

高等教育的另一本质职能是科学研究,是对高深学问进行发现、探索和传播。最初的大学便是“学者的社团”。时至今日,由于国家对大学的行政管理、功利主义哲学的泛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因素的影响,“学者的社团”这一理念受到冲击。但必须承认,大学依然是高学历人才最集中的地方,是学者云集的地方。而学者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没有学术成就,也便称不上学者。某种意义上,学者和学术就是大学的标志。没有知名的学者和优秀的学术,楼宇再高、设备再好,也称不上著名大学。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荟萃一批世界著名的大师级学者,无不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其办学水平和学术声誉的基石。当然,对于多数一般大学而言,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坚持致力于知名学者的培养和优秀学术成果的创造,大学的前景一定会是美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学者的意义并不等于文凭和职称,学术的意义也不在于科研成果的数量。近年来,由数字化管理和功利思想影响所带来的重科研轻教学、无实际价值的“科技泡沫”不断膨大等现象,严重破坏了高校的学术氛围。这就更需要大学拿出勇气和胆略,与社会的喧嚣保持一段能冷静思考的距离,给学者的成长、学术的创新创设良好的氛围;而学者们则更应该有所秉持,以坚定的学术信念和学术毅力,捍卫学术真理,创造优秀学术成果。

(三)致力于名牌学科的建设

高等教育是一种分科教育,因而学科就成为大学的又一重要标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品牌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大学地位的高低。考察世界一流大学,其中不少大学学科并不齐全,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但不管学科门类有多少,他们都根据各自的传统和实力,打造了各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比如,一说到加州理工学院,人们就会津津乐道于它的航天学、天文学;提到麻省理工学院,人们立刻想起它的电机工程和计算机工程;另如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医学,牛津大学的古典文学、数学等等。正是这些名牌学科,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因此,综合性、大而全,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充分条件,而一流大学一定具有一流的学科;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忽视打造名牌学科。同时,任何一所大学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般性大学更是如此,因此更应根据自身条件,集中优势资源,努力建好特色学科,打造名牌。哪怕数量不多,但只要有几个特色学科,把其特色发挥到极致,就足以吸引优秀人才,促成良性循环,进而产生滚雪球效应,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致力于高层次的社会服务

近年来,受市场与经济的影响,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正在被日益强化。很多大学都在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着结构性调整,正由传统的“象牙塔”向社会的“服务站”演化。那么大学到底应该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不是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迎合什么?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依据大学的特性,它所提供的应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性的服务,是其他机构不能提供或者提供得比较差的服务;它一定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要有教育内涵。而优质的、高层次的社会服务既可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声誉,也是在报答社会,履行大学应有的社会责任。大学在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结构调整时,应以明确的价值观念和审慎的分析论证为基础,要与社会即时、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坚守大学的本质,服从真理的标准,而决不能随着社会风尚盲目转向、随波逐流。

(五)致力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时代精神的引领

价值追求范文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律价值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开宗明义第一句话:“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清楚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已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化认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充分显示了以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开始了新的战略追求的伟大实践。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目标。

法律价值,是人们通过积极、能动的法律实践所追求的效果;它是主观评价与客观现实的统一,是法律实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一般意义上讲,法律通过体现公正实现社会的秩序与正义的目标。【1】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机制的变革、利益的重组、思想的活跃,因而各种矛盾和纠纷增多也是难以避免的。越是处于这样特殊的时期,越需要社会的和谐,才能保证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法律作为掌握政权的工人阶级意志的最高体现,其价值的最高体现必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2005年2月19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清晰的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特征的概括,为我们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机制,提供了基本的轮廓和方向。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利益、规范权利义务、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安定有序、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无疑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强有力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在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要素中,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之本,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性要素。我们当前所说的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分歧和纠纷的社会,而是有着完善、公正、高效的解决矛盾和纠纷的科学制度与机制的社会。法律作为调整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可以起到分清是非、弘扬正义、教育多数、维护秩序、保持稳定,最终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公平正义意味着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正是社会主义法律的目标。【2】《决定》第四部分在阐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时特别指出:“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坚持公正执法、执法为民,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与执法制度,发挥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

但是,法律所追求的的公平正义,虽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并不就是达到了和谐的理想。和谐必需要求公正,但公正未必都能和谐。因为社会矛盾具有复杂多样性,其产生、发展乃至影响的因素各具特色,千差万别。矛盾着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的心理过程又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相比于复杂的调整对象,法律规定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法律通过设定人们的行为规范、应当履行的权利义务、行为违规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体现一般意义的公平、正义,引导社会的协调有序。然而在诸多环境因素和人的特定心理活动影响下的个别矛盾,却普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法律不可能预先对号入座。其次,法律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迅速发展而又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中往往显得滞后。这决定了僵死地执行法条虽然可以明辨是非、赏罚严明、匡扶正气,但是未必能够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因此,《决定》说,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政法机关不能仅仅把执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终极追求的目标。我以为应当以《决定》的精神为准则,追求更高的目标——构建和谐。全面地理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精神,在公正执法大前提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以求司法与执法的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兼顾,实现依法办事与构建和谐的统一,用司法与执法活动弥补法律自身的缺陷,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做出贡献。——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向政法机关提出的更高要求。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曾对这个理想有过各种各样的憧憬与描述。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始终存在着剥削和阶级,因而真正的和谐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辟了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新纪元。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与旧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个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依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但是,从总的长期的发展趋势看,这种矛盾和斗争越来越缓和。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可以协调解决的矛盾。列宁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人类的理想具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3】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目前距离理想的和谐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决定》开篇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志有很充分的论述。他指出:“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志特别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依据。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逐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并走向更高层次社会和谐的过程。世界各国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都提出了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但只有社会主义法律敢于提出构建社会和谐的更高目标,能够达到构建社会和谐的更高目标。

应当指出,打击各种危害国家、人民安全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刑事犯罪,必须依法严惩,毫不留情。但是法律面对的更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与纠纷,在处理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时,不能简单地机械地依法“公正、高效”处理。应当听取各方诉求,了解各方特点,摸准矛盾的起因和要害,照顾各方的利益,帮助各方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分担责任,最大限度地缓解气氛、化解矛盾。就是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目标下,司法与执法工作要对公正的涵义要做多维的理解,自觉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譬如,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民事政策的调整建议:在争议解决途径上,形成多元化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增强全社会处理和解决社会纠纷的能力;疏通社会纠纷的诉求受理渠道,使社会解决的手段、方式与社会纠纷的内容、解决纠纷的实际需求适应与匹配.以消弥纠纷、平息冲突、缓和矛盾、倡导规则作为解决社会纠纷的综合目标,增强社会纠纷解决的实际效果。【4】在审判方式上,要赋予当事人更多的选择空间;要加大调解的力度,推动执行程序中的和解;在价值的追求上,要以“无讼”为民事诉讼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度重视对欺诈者的制裁和对诚信者的保护;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5】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大形势,政法部门必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同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组织动员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力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从法、理、情多个角度入手,及时有效地消除矛盾、化解纠纷,把社会和谐作为最高目标。

为了真正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政法机关首先应当认真全面地理解《决定》的深刻内涵,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本职、着眼大局,自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执法工作追求的目标。在目前社会迅速变革、新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不能用简单的“公正、高效”作为执法的唯一标准。要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出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注重“能动执法”,【6】善于平衡矛盾双方之间及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尽可能充分运用调解等手段,化解纠纷,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政法干警必须适应新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执法中,善于从立法原意、立法精神来对法律条文进行科学理解,从体现法律公正和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统一的高度去灵活运用法律,从而达到个案效果与大局效果的和谐统一。在行使执法权力时,也要考虑理想与现实的协调,把握原则性和灵活性,在不违背法律公正原则的情况下,使执法的法律效果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从而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这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党中央提出的新的要求,执法活动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公正、高效”,应当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法的最高价值出发,在追求“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价值追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资料:

【1】葛洪义:《目的与方法:法律价值研究论析》

URL——/zyw/n6/ca12472.htm

【2】尚洪立:《和谐是社会主义法律价值的首要取向》(中国法院网)URL——

:/info.asp?tid=%7B1B51BB0F-B5FE-4642-88C2-21B4D5FB906E%7D

【3】冷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日报2006年10月30日

URL——/china/20061030/101962.shtml

【4】龙宗智:《社会纠纷及其解决机制(提纲)》发表于“构建和谐社会法治保障论坛”2005年9月重庆

价值追求范文篇9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了人民法官应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这既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司法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司法核心价值观包含“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的、系统的整体。它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笔者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审判员,下文将从“公正、廉洁、为民”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

一、公正是司法价值观的灵魂

正义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公正则是司法的灵魂所在,“以公正的逻辑代替武力的逻辑是法律本质的全部所在”。无公正,则无司法。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以来,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民法官只有公正司法,才能真正发挥法律的矫正功能,从而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纠正失范,制裁不法,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消除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公正司法是树立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公信力的根本出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要做到司法公正,需要司法机关找出矛盾焦点并公正对待。司法机关必须在审判中找准矛盾冲突点,找准利益共同点,找准解决问题法理、情理的结合点,运用好调解的手段、依法裁判的手段,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为目标,严格公正、精益求精地办好每一起案件,使公正贯彻在每个诉讼活动和每个诉讼环节之内,也体现在所做出的裁判结果和社会效果上。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司法人员将公正司法作为最基本的职责进行遵守。司法公正需要司法人员在运用特定职权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以公道正直的态度对待案件参与各方,严格遵循和依照法定程序,公平正确地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义务,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正义效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法官,需要从政治觉悟、道德情操、职业崇仰、专业技能、行为规范、为民情怀、守廉毅志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司法人员以对人民司法事业的赤诚之心,规范司法行为。要做到阳光司法,守好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不违法审判,不徇私枉法,让法治天空下闪烁司法公正的阳光,唯此,人民群众才会认可“法官是正义的化身”,才会相信“法官的声音就是法律正义的声音”。

要做到公正司法,需要人民法院将当事人的诉求实现充分表达,正义能够得到伸张。人民法院只有不断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才能以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努力实现个案公正,才能依法保护好当事人的具体权益,实现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有机统一;只有切实加强审判管理,才能确保审判质量和效率;只有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才能让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

二、廉洁是司法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廉洁是人民法官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重要评断标准,也是实现公正的基本保障。没有队伍的清正廉洁,就不可能实现司法公正,一切司法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人民法官是法律的使者,承载着断是非、化纠纷的重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要求每名法官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确立忠于法律、刚正不阿、廉洁自律、司法为民的道德信念,维护法官职业的尊严,进而维护司法的尊严。人民法官是否司法廉洁,关系到公平正义能否实现,关系到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没有廉洁这个基石,公平正义的大厦无从建立,人民司法事业无法稳固。

司法工作只有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腐倡廉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中国历史上广受百姓传颂和敬仰的“青天”——包拯、海瑞、狄仁杰等都是清正廉洁的楷模。新世纪的今天,人民法官更应当博古纳今,不为私欲遮望眼,始终保持职业良知,保持清廉如水、执法如山的本色,严格遵守“五个严禁”等审判纪律和廉政规定,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人情所惑,不为关系所扰,不为权势所迫,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廉洁?

要廉洁就要自律。一直以来,廉洁自律是为一体,只有自律才能廉洁。第一要自重。即注意自己的言行。法官应纳言敏行、深居简出、清心寡欲,切忌因言行不慎而让当事人产生合理怀疑。不要认为拿点小烟小酒无伤大碍,要防微杜渐,要坚决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同时,法官还要时刻注重自身修养,并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良好的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一个“强”字,良好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一个“精”字,良好的品行主要表现在一个“严”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法官要不断清除自身思想上的政治杂念,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身体力行共产主义美德和社会公德,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给予的权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公众的表率,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永保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靠人格的力量和道德的典范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尊敬。第二要自省。即加强党性和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按照党中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检查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因为清廉自守,对一般人来说是修养和道德问题,而对法官来说,则事关遵纪守法和严肃执法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所以,法官要“常怀律己之心,深畏法度之威”,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在忠实地执行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是否在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也就是说,在廉洁自律中,法官要养成“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不仅能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法关于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反思自己在审判和执行工作等方面有没有违纪违规行为;而且还能够按照党章党规和国法的有关规定,对照检查,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没有越轨行为。第三要自警。即严格约束自己。就是要建立廉洁自律的防线,善于从那些违法违纪的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训,增强抵抗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免疫力。作为法官,就是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反面典型警示自己,教育自己。一是按照党纪国法的规定约束自己。在审理和执行案件时,不仅能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案,而且还能按党中央和中纪委的廉洁规定要求,约束自己。二是按照法官职业道德要求约束自己。见了好处不伸手,见了美色不动心,见了利益不忘义,以高尚的人格去赢得公众的尊重、支持和帮助。比如做到不接受当事人及其人、辩护人的款物、财物和其他利益,不接受当事人以及人的贿赂,不谋取不应该得到的好处,不超越规定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三是按照社会公德要求约束自己。法官不仅在审判和执行活动中要清身正行,并且在社会公德的诸方面也能率先垂范,在八小时以外更能严于律己。

三、为民是司法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在我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司法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司法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执政为民在司法的具体表现,也是“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自然延伸。

为民是人民法官践行根本宗旨的思想和情感基础,也是司法权的本质属性。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满意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检验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人民法官只有把人民性作为核心价值和精神支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干扰与侵蚀,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司法事业向前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民法官要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树立平民意识,甘当平民法官。为民,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怀爱民之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常怀爱民之心,我们在工作中才能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一切工作为人民。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法院必须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有爱民之心。爱民之心就是要心中始终想着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司法行为让当事人体会到社会主义司法的人文关怀。常怀爱民之心,就要像宋鱼水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永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和事业的轴心,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做到司法为民,应常想为民之策。常想为民之策就是要求法官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一是要常想便民利民诉讼的办法。就是要当事人感受到诉讼的方便与快捷。当事人打官司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便,法院和法官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多为民着想,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研究怎样方便群众诉讼,如有的法庭针对有的被告故意躲避诉讼、拖延诉讼,与法官藏猫猫,实行了诉讼110制度,只要是发现被告行踪,随时告知,随时送达;有的法庭针对有的当事人工作时间不容易请假或有特殊情况在正常工作时间到庭困难的实际,研究确定了预约诉讼制度,实行与当事人协商确定开庭时间,可以在休息时间或休息日进行诉讼活动;有的法庭针对当事人在外地打工的特殊情况,运用QQ视频、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对当事人进行空中调解,既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又免除了当事人的舟车劳顿之苦,最大程度的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二是要常想提高审判效率的办法。“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法官必须恪守公正与效率的基本要求,在公正的基础上,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尽快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价值追求范文篇10

艺术设计是个性化的设计,但它不是天马行空,无所拘束的,在凸显个性化的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一,艺术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虽说艺术设计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但都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与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相适应。如青岛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体现1919年爆发的“”的导火索----青岛的主权问题的历史背景,以螺旋上升的风为造型,整体火红色,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民族精力量。此雕塑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实现个性化,区别于其他城市,让游客对此印象深刻。又如戏曲化妆,是戏曲的个性化表现之一,它不仅追求美感,同时又有夸张的色彩,使用较艳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彰显人物个性,对视觉有较大的冲击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其运用在戏曲中十分符合观众的审美,但若将戏曲化妆实践于生活中,就显得突兀了,只能运用在戏曲里面,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二,艺术设计符合人的审美观。因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对美的认知也不同,为满足不同的人群,就形成了或传统或现代的形态各异的艺术表现形式。任何艺术形式在寻求个性化的同时,也应符合人的审美观。艺术个性化的作用是使其与众不同,有区别于其他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的利用夸张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不考虑人的审美心理。

二、个性化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设计的独创性,决定了个性化设计的必然性,艺术设计的个性化设计在各个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推动着艺术设计的发展。

1、个性化设计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页设计的个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主题创意上的个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再是简单的将图片和文字平淡的组合在一起,而是更多的将平面设计中的创意技法运用在网页设计中,使网页的页面设计具有更多的意义和趣味。排版布局的个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冲破传统的上中下、或左中右的网页布局而更多的采用曲线、斜线、自由式等非规则的布局,使网页具有韵律、节奏等轻松、活泼的特点;网页配色上的个性化设计。通常一个网页只采用一个色系,通过调整色系中的深浅来达到网页色彩的协调,个性化设计会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搭配色彩,大胆的采用对比色、互补色、黑白灰等进行搭配,在搭配时采用同色线条间隔、面积调和、色彩优势调合、色彩面积调合等方法达到色彩的调合。

2、个性化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作为设计艺术的一种形式,设计理念不断吸收着新元素,特别是在这个“大同”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希望追求与众不同,人们更喜欢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形式。图形是平面设计的灵魂,图形的个性化设计是对常规表现的突破。在传统观念中图形一直是二维静态的形式出现在设计中,但随着制作技术、传播手段、特殊材料等的出现,图形的设计语言也逐渐变得多元化,逐渐由静态向立体化、动态化、文字化等方向发展。如立体广告背景、立体卡片、立体DM设计等,立体化的图形设计使画面具有更多层次和趣味性。文字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主要造型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设计师已不满足于“传统文字”的叙述意义而转向表现涵义,设计师以文字为主要造型语言寻求与意义的结合,达到以“意”造形,以“形”表意的形意结合。如字体创意中“互”字的中间两笔采用了具象胳膊的图形,更形象的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以文字造型为主要表达形式的艺术设计的设计切入方式之一。其次,采用将设计中“打散重构”手法将文字笔画打乱后进行重新组合,利用汉字的笔画美感组成画面,形成曲直疏密的对比。

3、个性化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