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7:10:30

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范文篇1

一、酒店顾客价值创造原由

美国服务大师阿尔布莱特指出,企业成立的主要宗旨在于赚取利润,品质不是目标(品质仅是吸引顾客的手段),服务也不是,顾客价值才是目标。许多酒店管理者往往认为把顾客视为上帝,以其为中心,唯顾客是从,让顾客满意就能创造出最大的顾客价值。实际未必,原因有四:一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酒店方面有时很难实现或实现的成本过高,或是仅代表少数人的意愿,酒店若按这些要求去做,结果是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无顾客价值可言;二是如果酒店按顾客各种要求去做,酒店特色难以体现,顾客价值难以持续;三是有些顾客的需求是他们将来的需求或是他们想象中的需求,其准确性和确定性不高。更有甚者,顾客可能对自己提出的需求的潜在价值或未来利益无力察觉,顾客价值无法得以认识;四是唯客是从的酒店,虽然顾客满意,但永远步人后尘,尽管酒店能很好地跟着顾客走,但顾客却会跟着创新力更强、顾客价值更高的竞争对手走。上述四个原因必然造成在某些条件下,实现顾客的需求可以创造出较大的顾客价值,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实现顾客的需求难以创造顾客价值的情况。

酒店顾客满意度与市场占有率成反比的现象与竞争对手对顾客价值的创造也有关。因为顾客虽然对该酒店的产品和服务表现满意,但竞争者(酒店)推出更令顾客心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同时,因为顾客的价值标准将随着他们的需求变化、消费经验积累和竞争对手提供的顾客价值变化而变化,顾客不可能?"跳槽"而移恋于它酒店。因此,酒店只强调顾客满意是不够的,创造顾客价值才是酒店参与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途径。酒店必须了解顾客,建立酒店与顾客间的主客互动关系,不断缩短主客之间在消费理念、消费行为之间的差距,通过引导需求,走出原有局限于成本、质量、价格的传统管理方法的框框,不断创造顾客价值来留住原有顾客并吸引更多的新顾客。

二、酒店顾客价值创造

酒店顾客价值创造是建立在酒店与顾客之间相互沟通。合作的主客互动关系上。酒店以创造顾客价值为目标,为顾客提供具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某种价格在市场上推销,从而获得酒店的利益。顾客则是将该酒店的产品和服务与其它酒店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比较,得出自己对酒店产品的认知,然后将这一认知与该酒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比较,得出他们的价值,从而决定购买哪些产品,向谁购买的购买行为。对酒店来讲,把顾客照顾得无微不至而酒店自己不赚钱,那是不可能的。酒店若为赚钱而将为此而引起的支出加附到顾客身上,让顾客"逃之夭夭",那也是不明智的。酒店明智而可能的做法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己赚取利润。酒店如何创造顾客价值?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了解酒店的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

了解酒店内外部顾客的目的在于建立主客互动关系。酒店内外部顾1、内部顾客的了解

了解内部顾客的目的在于发挥酒店员工的智慧与创造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品质价值。酒店了解内部顾客的方法通常有:

(1)座谈法。座谈法通常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座谈会的形式可以是专题性、非专题性;座谈会的规模可以是酒店型、部门型或班组型;座谈会的召开可以是定期性或不定期性;座谈会的参加人员可以是骨干员工或各类员工代表或根据需要指定的员工或自愿参加的员工等等。通过座谈会,了解内部顾客对酒店提供的产品种类、规定的服务程序与标准,顾客消费的表现与反应等问题的看法和意见,让员工讨论和交流对客服务的方法与体会,征询他们在产品提供和服务运作中的建议等等。

(2)信箱法。酒店通过在员工宿舍、员工餐厅等员工生活活动地方设置总经理信箱、部门经理信箱,鼓励员工参与酒店的经营管理,让他们对酒店的产品与服务、经营与管理提出看法和建议、献计出策。

(3)访问法。通过管理人员深入到工作岗位、员工宿舍、员工家庭访问,了解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2、外部顾客的了解

;了解外部顾客的目的在于掌握顾客的消费需求和价值评价观,以便酒店能更有针对性地创造真正属于顾客需求的价值产品和服务。酒店了解外部顾客通常有以下几个方法:

价值创造范文篇2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量;企业价值;模型

1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估价模型

折现自由现金流量公司价值观是西方被最为广泛地认同和接受的主流公司价值观,而且被西方研究者和著名的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这一模型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中被广泛应用于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公司并购和公司财务等领域。

FCF折现模型认为公司价值等于公司预期现金流量按公司资本成本进行折现,同时考虑永续增长价值。

VC=∑nt=1+FCFFt(1+WACC)t+FCFFtWACC-g(1)

其中WACC是加权资金成本,t为预测的年限,g是永续增长率。这种理论认为企业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预测期企业价值,二是稳定增长后的永续价值。

(1)模型参数。

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公司估价时,需要确定的输入参数主要有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资本成本)估算和自由现金流量的增长率和增长模式预测。

①预测未来自由现金流量。

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量,而不是历史的现金流量,因此需要从本年度开始预测公司未来足够长时间范围内(一般为5-10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是影响到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估价准确度的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预测者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经济、行业结构与竞争、公司的产品与客户、公司的管理水平等基本面情况和公司历史财务数据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熟悉和把握公司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产品与顾客、商业模式、公司战略和竞争优势、经营状况和业绩等方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远景预测。

在分析公司和行业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行业和产品及公司经营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要对公司未来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和定位进行预测和评价,对公司销售、经营成本、折旧、税收等项目进行预测,而且要求预测者采用系统的方法保证预测中的一致性,在预测中经验和判断也是十分重要的。

(2)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由资本市场决定的,是建立在资本市场价值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由公司自己设定或是基于账面价值的账面值。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权益资本成本股价模型,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建立在资本市场有效、投资者理性、厌恶风险并且投资组合分散程度充分和有效等假设基础之上,因此只考虑补偿系统风险因素,用单一的β来反映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程度。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公式为:

Ke=Rf+β[E(m)-Rf](2)

美国公司在估算资本成本时,一般使用5-6%的市场风险溢价,β系数的预测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有市场服务机构收集、整理证券市场的有关数据、资料,计算并提供各种证券的β系数;

②估算证券β系数的历史值,用历史值代替下一时期证券的β值;

③用回归分析法估测β值。

债务成本是公司在为投资项目融资时所借债务的成本,公司债务成本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市场利率水平:市场利率上升,公司债务成本会随之上升;

②公司的违约风险:公司的违约风险越高,债务的成本越高,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则债务的边际成本越高。

③债务具有税盾作用:由于利息在税前支付,所以税后债务成本与公司的税率有关,公司的税率越高,债务税后成本就越低。

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为:

WACC=K(1-T)×WD+Ke×WS(3)

其中T是所得税率,WD是债务资本成本,K是债务比重;Ke是股权资本比重,WS是股权资本成本。

2应用举例

2.1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

有关项目计算说明如下:

(1)费用项目中扣除了利息费用,外币折算的汇兑损益。按照2002年到2006年的数据移动平均计算估计2007-2010年的数据。

(2)EBIT税负按照2006年的编辑税率17.12%计算,即当年的所得税除以利润。

(3)固定资产折旧、资本支出、流动资金的增加按照预测的年收入数乘以折旧,资本支出,流动资金增加占收入的百分比预测;其中折旧、资本支出、流动资金增加占收入的百分比按照2002-2006年的比例以时间为权数移动加权平均计算。

(4)无形资产摊销以2004年数据为基础,以谨慎原则略微保持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5)在计算资本支出时,用的是固定资产价值加上当期折旧。考虑到中化国际近两年发展较快,投资建厂活动频繁,所需固定资产增加值按照2005年,2006年两年的预测,以10%的速度增长,2009年增速降为5%,2010年以后是永续增长期,投资减少,预测值为2009年的94%。由于投资增加,所以折旧值预测为稳定增长。

2.2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对企业价值估算

估价模型的关键是确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根据相关机构的实证分析β系数的值为1.107,按照申银万国研究所数据,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86%,无风险利润率按照十年期银行利率4.44%计算,工资的股权资本回报率是10.44%,公司债券资本成本按照2006年公司债务的边际利率(利息支出除以借款总额)3.19%计算,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52%,其中所得税率按照企业2006年所得税额除以利润得到。

3分析评价

公司的价值是公司预期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按公司资本成本折现的净现值。所以自由现金流量是公司的价值创造之源,公司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和决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中的一项或多项条件,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增加现有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增加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增加公司高速增长期的长度;优化融资决策及资本结构管理增加公司价值。

增加现有资产的现金流量,增加公司价值。

提高营运效率增加公司价值。公司营运效率影响其营业利润率。其他条件相同时,公司营运效率越高,则其营运利润率越高,所以提高营运效率能为公司创造额外价值。

降低公司税务负担增加公司价值。公司的价值是其税后现金流的折现值,因此当公司营业利润一定时,任何能降低公司税负的行为都能提高公司价值。

管理不良投资增加公司价值。公司一般都存在收益低于资本成本的投资项目,对此类投资应仔细分析比较投资的经营价值、剥离价值和清算价值。投资项目的经营价值是选择继续经营项目,项目在寿命周期里预期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值;项目的清算价值是终止项目并进行清算公司可以得到的现金流;项目的剥离价值是其他投资者给项目的最高买价。如果项目的剥离价值或清算价值高于经营价值,则公司可以通过剥离或清算投资项目来增加公司价值降低非现金营运资本增加公司价值非现金营运资金=非现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现金营运资产的增加为一项现金流出,对于零售和服务公司来说,公司往往通过维持一定的库存水平,采用信用销售来增加销售量,所以非现金营运资本造成的现金流出往往大于资本支出。公司可以通过加强信息管理水平降低库存和营运资本提高公司现金流,以提高公司的价值。

增长速度与公司价值。公司权益的可持续增长速度为公司在不通过外部融资的正常经营条件下,可以长期保持的增长速度,公司权益的可持续增长速度=利润再投资率×权益资本报酬率ROE,在存在外部融资的条件下,公司的预期增长速度=资本再投资率×资本投资回报率ROA。如果公司的边际资本报酬率大于边际资本成本,增加投资能提高公司价值,此时应增加资本投资,提高公司增长速度以提高公司价值。如果公司的边际资本回报率低于边际资本成本,则公司增长越快,价值损毁越多。此时应提高公司边际资本回报或降低再投资率以提高公司价值。

优化融资决策及资本结构管理,增加公司价值。公司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管理需要按照自身的业务战略和竞争战略,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使融资产品的现金流出期限结构要求及法定责任与企业预期现金流入的风险相匹配;平衡当前融资与后续持续融资需求,维护合理的资信水平,保持财务灵活性和持续融资能力并且尽可能降低融资成本以增加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价值创造范文篇3

关键词:劳动;劳动价值论;科技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层次创新,价值创造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以前被认为并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现在反而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力。过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了很多的经济上的困惑,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理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先前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已经不合时宜。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应该联系时代特征,进一步发展劳动价值论。同时,还应当加强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不断为劳动价值论增加新元素,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本文在继承马克思的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的基础上,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进行拓展。

一、劳动的形式和范围

改革开放在为我国经济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亟待解决的困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当今时代,劳动出现了很多和以往不同的新景象,劳动的形式和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新兴劳动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一)生产物质商品的劳动

生产性劳动是创造社会有形财产的劳动。学者李玉珍和赵明勋在文章中提出,不管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生产还是为了满足提供这些生产的劳动者的需求的生产,这些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二)服务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

丁娟、乔延清两位经济学者在文章中提出要对社会主义劳动创造价值的范围进行扩展,他们将科技创新的劳动也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并提出它“部分的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的又对以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过去,服务劳动一般被隔离在生产之外,而现在,服务劳动逐渐开始独立存在。并且,服务者自身的知识储备越丰富,为别人做出的服务可以创造的价值也越多。两位学者认为,结合时代背景,应当把服务劳动和科技创新劳动也归结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李维华、张俊英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认为研究科技劳动和价值创造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提出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陈青松和李育芳两位学者对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范围进行拓展,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此外,他们还提出科技劳动、管理劳动都属于生产性劳动。

(三)生产有形和无形精神商品的劳动

程恩富、顾钰民两位经济学家在一些文章中探讨了哪些生产性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除物质生产领域可以创造价值外,非物质生产领域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那些在精神上服务来满足人们需求的劳动,同样是创造价值的。学者李燕在其文章中也对活劳动的范围进行了拓展,认为先进科技的劳动和管理人员的服务是创造价值的。周俊在《坚持发展劳动价值观》中说到,为生产提供有效服务的劳动,都是可以提供价值的。张才学和丁梦莹两位学者在文章中提到由于医务劳动投入花费大,医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高,所以创造的价值也高。

(四)从事有形和无形商品场所变更的劳动

张思锋和马新文两位学者在文章中说到流通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理论中不能被忽视的。缺少了流通领域的劳动,生产领域就不能完全的创造价值。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经典研究

在马克思有关劳动价值理论的著作中提到这样的一些论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服务部门由两类组成,一是有某种技能的;二是在无形中服务满足了人们,马克思把提供这种的劳动也归结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他指出:“生产劳动可以归结为生产商品、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而商品、物质产品的生产,要花费一定量的劳动或劳动时间。一切艺术和科学产品、书籍、绘画、雕刻等,只要他们表现为物,就都包括在这些物质产品中”。

(一)马克思关于科技工作者劳动的研究

马克思论证了科学产品属于商品,科学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马克思指出:“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要素”。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主力军。而且科技知识本身是无法形成价值的,要借助于人的劳动,离开这个中间环节是不行的。

(二)马克思关于服务产品的劳动和

管理劳动的研究马克思认为管理劳动为生产劳动,肯定了其能创造价值。服务产品的劳动也是能创造价值的,原因就是它们都是通过劳动得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劳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能成为资本的职能”。这一部分,马克思就是认为管理劳动属于创造价值的进程中,并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存在范围的拓展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精神上的无形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攀升,人们开始逐渐追求精神方面的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劳动也越来越侧重于精神方面。这类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

(一)科技劳动

当今时代,有很多的科技工作并没有直接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他们远离生产过程,所以他们创造价值的属性就不容易被发现,但这些劳动确实是创造价值的。如今,市场规模和运行变得越发重要,流通领域的劳动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们就要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到这个领域,必须认识到流通领域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以信息产业技术为依托的,如CAD/CAM、FMS及虚拟社会中的电子银行等一系列在数字化、信息化平台上进行的工作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二)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和管理劳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者开始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实现各个方面发展。从生产和再生产的方面来说,这部分劳动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生产有无法摆脱的联系,所以说把这些类型的劳动看作是创造价值的。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中主要就是比较具象的劳动,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其实在非物质生产领域还有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且现在新的社会情况下,这类劳动的地位更加突出。同样的,医务劳动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这是比较特殊的劳动,相比较其他劳动来说,这种劳动需要的投入更多,所以生产也创造很高的价值。为创造价值的厂商给予帮助以满足其需求的非物质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虽然说这些劳动并不依附于企业,是独立的一部分,但在实质上它还是为生产性经营的企业服务的,所以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只要劳动力参与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非物质劳动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三)生产精神形态商品的劳动

我们要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进行拓展,就必须意识到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也有一些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对于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精神境界的需要,帮助人们对知识信息的获取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现如今,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也推动了信息咨询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专门为他人供职的劳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此也促进了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劳动都应当归于生产性劳动,创造了价值。

四、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随着产业分工的多样化,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观点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的科技发展形势,所以要对马克思当时所创造的一些理论进行提炼和补充。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首先要坚持的一个前提便是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同时,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创造价值的活劳动的范围进一步拓展,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当代经济服务。

(一)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质疑

生产资料是不能创造价值的,从这一点上就可以分析出物化劳动是不能创造价值的。物化劳动是一个物,不能创造价值。因为生产资料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而物化劳动又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因此,两者都不能创造价值。反过来分析,假设物化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就等同于是说生产资料是可以创造价值的,这是和我们的常识相违背的,劳动者的一次劳动只能创造一次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劳动者的一次劳动是不能重复创造价值,劳动过程结束价值的创造也就结束了。如果说物化劳动创造价值那就必须说劳动者可以多次创造价值,这是很奇怪的,劳动过程已经停止,那是怎么继续创造价值的呢?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者一次的劳动结束所产生的就有一部分成为了生产资料中的物化劳动,但我们不能单凭这一点就说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一样可以创造价值,这是没有理论支持的。活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创造过价值了,就不存在还有继续创造价值的。另外,如果物化劳动创造价值,那么其能创造多少的价值这也是很难说清楚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只有活劳动才可以创造价值。

(二)活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个很有分量的观点。马克思是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坚持者。有很多人认为生产资料是可以产生价值的,通过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可以看出这是错误的,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只能是通过与劳动力的结合才有实现价值的可能。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活劳动才可以创造价值。

五、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当时所提出的关于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内容不再完全适用于现在的经济社会,我们需要根据时展的潮流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范围进行拓展,这个范围可以拓展到科技劳动、生产服务产品劳动、生产精神形态商品的劳动和管理劳动领域,在这些领域的劳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不只局限于物质生产劳动。当然,我们要一直坚持的一个前提就是物化劳动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因为生产资料是无法创造价值,只有活劳动才可以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2]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0.

[3]陈征.论科学劳动[J].当代经济研究,2011(06).

[4]张学安.学习劳动与劳动力价值[J].当代经济研究,2012(09).

[5]朱健.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几个关系[J].福建论坛,2008(05).

[6]张思锋,马新文.流通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J].理论探索,2005(05).

[7]卫兴华.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3(08).

价值创造范文篇4

一、EVA对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分析

EVA是英文EconomicValueAdded的缩写,意译为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财务会计中的一个新名词。EVA作为一种流行且引人注目的评价指标只有10余年的历史,但EVA快速风靡各地,被Coca-Cola、UPS、Polaroid、EliLilly、AT&T等许多知名企业所采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EVA的计算公式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下面比较一下1998~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EVA、平均净会计利润和税后净营业利润(见下图):

仅从我国上市公司这三年的平均净会计利润和税后净营业利润来看,似乎能解释股票总市值的上升。同时,上市公司平均销售额从1998年的7.35亿元增至1999年的8.22亿元,并于2000年达到9.96亿元,同期上市公司平均资本额也从1998年初的7.46亿元增至1999年初的8.92亿元,并于2000年初达到9.79亿元。但从EVA的角度看,二者相差很大,甚至出现了较大的背离。就均值而言,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未能达到足以弥补股东资本成本的回报水平,也就是说,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真正为股东创造利润。1999年情况好转,上市公司使股东获得了超出其资本成本的回报。虽然这一情况延续到了2000年,但由于资本效率下降,2000年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比1999年有所减少。另一个关键性指标——EVA为负的公司数目——从1998年的373个增加到了2000年的480个,增加了近30%。

资本效率为什么会下降呢?我们把EVA的计算公式变换一下,其原因就比较容易得知: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总额=(投资报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总额。

只有当投资报酬率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EVA才为正,即为股东创造价值。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把股票筹资当作“圈钱”,把钱“圈”到手后又愁如何“花”。这种决策不经过科学论证,盲目上项目的现象屡见不鲜。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创造业绩,盲目扩张做大企业,根本不考虑投资报酬率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EVA很低或为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

二、MVA对上市公司创造价值能力的分析

EVA是从公司基本面分析得出的上市公司在特定一段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那么市场对其的评价如何呢?这就要看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获取EVA的能力有预期反映的MVA了。从理论上讲,市场越有效,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就越吻合,MVA就越能反映上市公司现在和未来获取EVA的能力,即二者越相关。在美国,2000年度上市公司的MVA与EVA的相关系数为0.81,日本为0.7,而我国仅为0.1,此系数说明我国MVA与EVA几乎不相关。也许我国上市公司平均MVA与EVA的比较能说明这一点。

有关资料显示,1998~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MVA与EVA还有较大偏离,MVA为正且持续上升,而1998年EVA均值为负,1999年上升,2000年又下降,这说明MVA的增长得不到EVA的强有力支撑。因为我们知道,MVA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通过股市为股东创造或毁灭了多少财富,它是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获取EVA能力的预期反映,只有真正一流的上市公司才能实现EVA的持续增长并获得MVA持续增长的回报。下面我们看看来自美国成熟证券市场的MVA与EVA数据和我国的数据(见表1、表2):

通过表1中纽约证券交易所MVA和EVA前10名的数据可以看出,MVA排在前面的Coca-Cola、GeneralElectric、Microsoft、Intel、Merck、PhilipMorris等公司的EVA值一般也较高,这说明美国股市MVA与EVA的相关性较高。而表2的数据则显示,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MVA和EVA前10名中除宝钢股份、申能股份、粤电力A的MVA与EVA相关性较高(MVA排名较前,EVA排名也较前)外,其他股票的MVA与EVA相关性均不高(仅MVA排名在前)。如排在第八位的银广夏,通过恶劣的系统性造假,尽管骗得一时市价上涨,但由于没有EVA的支撑,最终创下了连拉14个跌停板的记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本文认为,是由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成长的过度预期所致。2000年我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家的MVA为负数,1999年MVA为负数的有15家,1998年有20家,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比国外要少得多。在2000年,美国有13%的上市公司MVA为负数,东南亚地区为36%,欧洲为18%,印度为65%。而在我国,这一数字连千分之一都不到,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价值被普遍高估。

三、FGV对上市公司未来创造EVA的分析

我们知道,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EVA保持不变,那么该上市公司的当前营运价值=当前经济增加值÷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总额。但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值很少单纯由当前营运价值决定,人们对上市公司未来成长的预期也是影响上市公司市值的重要因素。当人们普遍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会提升时,该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高于当前营运价值,两者之差称为未来增长价值(FGV),即:FGV=上市公司市值-当前营运价值。实证研究发现,1998~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FGV不断增加,1998年、1999年FGV约占总市值的65%,而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FGV占总市值的比例达75%。这意味着2000年股市的价值有25%由上市公司当前盈利能力决定,而75%的价值是基于市场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无论与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还是同新兴股市相比,这都属于过度预期。试想,要实现这种预期,我国上市公司在未来应达到多高的增长率呢?如果从资本回报率的角度来分析,假设上市公司2000年平均资本成本不变,作为一个整体,上市公司必须保持38%的资本回报率才能支撑现有市值,而我国股市的平均资本回报率只有9.7%。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使用FGV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未来EVA增长预期的相对分析,结合公司基本面来判断这些增长预期从长期来看是否合理。根据有关资料对2000年FGV最高和最低的上市公司排名(以FGV占总市值的比例表示)以及相应的EVA(以2000年单位资本所产生的EVA表示)可以发现,排在前十位的公司,FGV占总市值的比例都大于1,这意味着其当前营运价值已为负数,相应地,可以发现它们2000年的EVA亦都为负数。如果仅仅从上市公司EVA盈利能力的基本面分析,市场对这些上市公司的未来EVA可能有非常高的增长预期,尽管EVA现有水平的表现差强人意。以科龙电器为例,在2000年,科龙电器单位资本投入产生了-0.283元的EVA,其资本成本率是9%,以此计算其单位资本当前净营运价值为-2.14元。以科龙电器在2000年末的资本额(包括调整后的股本资本和债务资本总和)44.2亿元来算,相对应的当前营运价值为-94.59亿元(-2.14×44.2)。而2000年末,科龙电器的实际市值为83.6亿元,由此计算其FGV为178.19亿元,为市值的2.13倍。换句话说,如果仅用EVA的增长来分析,科龙电器未来的EVA必须有相当高的增长才能符合市价所反映出来的市场期望,这样的压力是巨大的。科龙电器所处电器行业(国内)的2000年平均FGV与市值之比仅为0.8。在2000年1080家上市公司中,沪深两市共有115家FGV占总市值的比例超过1,大多数PT股和ST股列入其中。这些上市公司的市值完全依赖于FGV,换句话说,以这些上市公司现有的盈利能力来看,其市值应该为负数,而当前的市值则远远背离了公司的基本面。

排在后十位的公司,EVA都为正数,其中最高者的FGV占总市值的比例才为0.09,更有4家上市公司的这一指标为负值。换句话说,如果这4家上市公司能在未来经营中保持现有的EVA水平,目前的市值则低估了这4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什么市场对这些上市公司如此不抱预期呢?一个解释是市场可能考虑到了这些上市公司未来EVA的下降,然而,这些上市公司EVA的历史数据并未表现出其在未来的必然下降趋势。例如,闽灿坤在1998~2000年一直保持了EVA的增长,鄂绒B股于2000年实现了正的EVA。如果更多地从基本面考虑,这些上市公司正是应该投资的对象。

四、结论

1.我国上市公司总市值及平均总市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幅很快。仅市值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在逐年提高。

价值创造范文篇5

【摘要】本文回顾了营销之父TheodoreLevitt有关产品研发中营销近视症的观点,提出产品定价同样存在近视症问题。企业的责任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降低价格,企业应当尽量避免陷入价格战中。定价的逻辑在于以合理的价格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产品定价对企业来说是最大和最重要的利润杠杆。但是,定价问题在很多企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产品的价格仅取决于简单的成本加成,或是参考竞争者的定价。当今,各大企业和组织已经把营销看作是重要的商业工具。现代营销理论对企业的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这要起源于1960年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上刊登的一篇论文——“营销近视症”(MarketingMyopia)。正是它的作者TheodoreLevitt这位营销之父带来了企业界的营销革命。

【关键词】产品定价营销近视症顾客导向

一、营销近视症

营销近视症这篇文章囊括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极具创造性的思想,为企业界提出了具有战略视角的发展方向。Levitt批判了那些把企业业务进行狭窄定义的企业管理者,他试图让企业去思考有关“我究竟在做什么业务”的问题。他指出,很多工业之所以下滑或衰退是因为这个工业的管理者只注重于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他们只是在不断地向市场提供产品,而从不或很少关注他们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有关美国铁路系统的例子中,Levitt指出其衰退的原因在于他们仅把自己的业务定位于铁路业,而不是交通运输业。当汽车、飞机等行业迅速发展起来,铁路业不得不面对衰退的阴影。

这篇经典的营销论文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产品改进的危险(DangersofR&D)。Levitt指出,对于一个公司的持续发展来说,最重大的危险就是高层管理者将企业利润与技术研究和开发相绑定。对于这类公司,问题并不是他们没有对研发足够重视,而是他们过分重视研发。错误就出在了他们仅仅追求卓越的产品,却忽视了市场和顾客的需求。一个工业其实是一个顾客满意(customer-satisfying)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生产(goods-producing)的过程。一个工业应当始于顾客的需求,直至寻找原材料;而不是相反。

这篇经典论文里,Levitt分析了一些企业是如何错误地进行着产品导向型的产品开发,而忽视了顾客导向型的产品开发问题。当企业热火朝天地设计、研发和生产着他们认为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的时候,他们却忘却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导致了很多产品的功能并非顾客所需。由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必然降低产品销量,产品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Levitt用营销4P中的产品(Product)一项来解释了营销近视症,也就是产品导向而非顾客导向的问题。事实上,营销4P中的定价同样有着营销近视症。

二、定价的重要性

当今,定价(Pricing)问题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头等难题。虽然营销在现今的企业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作为营销一部分的定价问题却并非如此。很多企业面对定价问题的处理是相当粗糙的。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的定价人员,产品的价格往往取决于简单的成本利润加成,或是参考竞争者的定价。定价问题看似如此的纷繁复杂,以致于企业认为无法进行细致的思考和判断,只能将就着做。当认真体会Levitt的营销近视症之后,定价问题其实也拥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定价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对价格进行足够的重视,而是太过于重视价格而忽视了价值。很多企业的定价都是产品导向型,而非顾客导向型。

定价问题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乃至整个运营管理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定价对公司来说是最大和最重要的利润杠杆。定价将直接导致市场走向,最终影响企业的收益和运转。从战略层面看,定价是强有力的向顾客诉求价值的手段,也是向竞争对手发出的信息和信号。魏中龙(2007)指出,价格是最为敏感的营销变量,只有当顾客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认知价值大于或等于价格时,顾客才会去购买这种产品或服务。因此,企业价格决策对营销的成败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定价的逻辑

产品的开发与定价应当是紧密相连的,而市场上现存的那些先生产后定价的产品显然是违背了定价的逻辑。日本学者青木淳(2006)曾指出,越是依赖于新产品开发,越需要定价部门。其原因在于,企业时刻面临着执着于自己所开发产品的特性,而非价值本身的危险。避开定价这个概念,就无法正确判断产品本身对顾客而言是否具有优秀的价值。因此,目标价格应该与新产品的特性同时加以讨论。

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价时应用的是企业的逻辑,而不是顾客的逻辑。一些企业认为定价首先就是要把产品的成本挣回来,他们把产品的成本作为定价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顾客的价值需求的开发就完全被忽视了。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盲目的制定高的价格,却忽视了与高价格相匹配的高价值。没有价值支撑的高价格在市场上是不堪一击的,导致产品滞销,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企业不做思考就陷入价格战中。这些企业往往把价格当成是促进销售的最好办法,认为只要价格低,消费者一定更愿意买。其实则不然,在一项产品调查中,调查人员惊奇地发现,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并不很在意商品的价格,而是更在意售后服务等其他因素。对于顾客而言,只要自己需要的价值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就满足了。获得顾客好评和持久发展的企业并不是那些拥有最低产品价格的企业,而是那些拥有卓越产品价值的企业。企业的责任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降低价格。企业应当通过向顾客提供价值来吸引顾客,不断寻找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发展点。

四、价值的构成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包含三个方面的概念,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对于一个品牌价值而言,包含两个方面的价值,功能性价值(核心价值)与情感价值(形象价值)。在产品的定价中,一部分价格源自于核心产品的功能性价值,而另一部分价格则源自于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所具有的情感价值。对顾客而言,这部分情感价值包括产品高附加值、身份地位的象征、安全保证性等等;对企业而言,这部分情感价值则意味着价格溢价、超出产品功能的购买动机、更低的营销成本等等。

基于产品的价值构成,企业在进行产品开发和定价的时候就必须同时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和情感性。在价值的基础上制定价格如果仅仅限于功能性,则产品价值的宽度就绝对不会扩大。可见,情感性价值(形象价值)才是产品价值的真正源泉。不把握好产品的情感性价值,就不可能获得产品的溢价,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价格战之中。

企业在考虑顾客所感知的产品价值时,可以不断地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让顾客对我的产品生产更高的感知价值?”“我的产品的哪种价值可以让顾客支付较高的价格?”“怎样做才能维持这些价值?”“怎样做才能让顾客更好的感知到这些价值?”等等。当企业为这些顾客所需要的价值做好铺垫之后,才是该选择与其价值相匹配的价格的时候,也就是定价的时候了。

五、一物多价

很多人包括企业营销人员在内都对一物多价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曲解,这些人往往认为一物多价对顾客是不公平的。90年代见于报端的一些文章中还强烈批判一物多价现象,认为一物多价不利于企业经济核算,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

事实并非如此,同一产品是可以拥有不同价值的,这种不同可以来自于不同的产品销售渠道、销售时间、销售地点等等。而对于顾客而言,这种不同源于不同的感知价值。魏中龙等(2007)认为不同顾客对同一产品的价值的看法不同,愿意为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也不一样。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认知价值对市场进行细分,制定差别定价策略。同一产品的价值对于某个顾客来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产品的感知价值会随着顾客的不同而变化,同时,也会随着购买场景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情人节时的玫瑰花比平时贵5倍至10倍,还是会供不应求。当价值发生变化时,价格发生变化就不难解释了。可见,在一定情况下一物多价的定价是合理的。

六、定价的步骤

定价的步骤应当是从顾客出发,顾客究竟需要什么价位的产品,这种产品是如何达到价格和价值的平衡点。在这一产品中,顾客所感知的价值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例如,对于30万元的轿车,顾客所感知的价值除了汽车使用性本身还应当包括售后服务、汽车外形的喜好、汽车的娱乐功能、汽车的身份象征等等。30万元中对于汽车使用性本身的感知价值可能只有15万元,其他方面的感知价值支撑了另外15万元。同样是汽车,一款只需要15万元,另外一款可能需要支付50万元,这两款汽车之间的差价仅有较少的一部分源于产品的使用性,更多的是源于其他感知价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钱人喜欢买高溢价的奢侈品,因为这类产品中拥有他所想要的其他价值,如身份的象征。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并创造顾客所需要的价值,然后将顾客价值与产品价格相匹配。这样,顾客就会产生“物有所值”感,这种物有所值感正是源于产品的感知价值。

当企业努力创造了顾客所需要的价值之后,就到了如何寻找与这一价值相匹配的价格的时候了。探索和研究消费者心理是企业知晓消费者感知价值与产品价格之间平衡点的最好办法。顾客在进行购买行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这样的感知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这一时刻下,我购买这件商品支付这么多钱是合理的”。这就是顾客对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物有所值感。企业应当调查和观测这种物有所值感,真正了解消费者心理,从而获悉顾客所感知的物有所值感的最高定价。避免企业在一些无味的折扣活动中,损失掉“物有所值感的最高定价”与“产品折扣售价”之间的那部分利润。

当然,这一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市场的大环境之下。必须考虑竞争者的价格策略,但是企业不能将竞争者的产品价格作为自身产品定价的风向标。即使竞争非常激烈,也不该盲目降低,而是努力创造独特的产品价值。在定价的博弈中,企业不应当甘做博弈的接受者,而必须认识到做一个定价博弈制造者远比做一个博弈接受者的获利要大。一些企业常困绕于被市场竞争所逼而不断降低产品售价,这往往是由于企业只注重于产品的价格而非价值。

七、结束语

溢价是企业所乐意追求的,而降价、折扣却是迫不得已的。避免这种不情愿的折扣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价值,并且设定与产品价值相一致的价格。虽然学术界对于定价的理论研究不少,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对于企业家来说更需要的是一种具有实战价值的定价思想的指导。顾客追求的是价值,企业注重的是价格,企业的定价就是在创造价值的前提下追求产品价格及相对价值的平衡点。顾客需要的是“物有所值”感,这正是可能解释奢侈品为何可以获得高额溢价的理由。奢侈品的溢价是顾客所愿意接受的,这些溢价并非来源于产品本身的成本,而是产品被顾客所认可的那部分附加价值。

【参考文献】

[1]TheodoreLevitt:MarketingMyopia[D].HarvardBusinessReview,1960(8).

价值创造范文篇6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尽责守职,创造价值》。

当科学发展的理念萦绕于我们心头的时候,当开拓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的时候,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作为一名工行人,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尽我们的责任,守我们的职责,用智慧创造更大的价值!

诚然,人都是有欲望的,但人更是会思维、有理性的。一名工行人理应与诚信、正直、守德为友,理应与守规、守纪、守法为盟;营造“尽责守职,创造价值”的浓厚氛围,让“尽责守职,创造价值”形成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时尚。

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这是工行对我们每一个员工的期待。因为,只有尽责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守职才能创造效益!

作为一名信贷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必须做到尽责守职。细微之处见精神,生活细节显责任,虽然那些细小的责任当时并不起眼,也不会立即产生太大的效益,但这种工作态度一旦形成,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个人的责任心到底有多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到底有多重要,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到底有多深浅,这个不用多说,让我们来听听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标准:万科集团是德才兼备、以责为先,宝洁集团把诚信正直放在了第一位,他们都非常注重员工的责任心与道德品质,“责任”是他们最为关键的理论和价值观,是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事实上,在所有日常工作中,一个良好的责任心对工作的影响确实非常重要,只有做到尽责守职,才能做好工作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中国缺少的不是智慧高超的能人,而是敢于负起责任,拥有责任感的人。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固然我们工行的发展确实需要一部分能人,但我们大多数岗位都是极其平凡,工作琐碎而具体,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普通并不等于不重要。只要责任心强,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只要拥有责任心,平凡的人也能干大事业;这就是责任的价值体现。既然我们在服务理念、意识、行动上都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责任心再强一点,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说,许多事情办不办得好,关键是尽不尽责!一旦我们做到尽责守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哪怕是要经历挫折、痛苦与磨难,都会朝着既定的目标而奋斗。

如果我们大家都做到尽责守职,工行就会加快改革的步伐,就会实现业务经营发展目标,实现合法合规、全面防范风险、防范案件发生、降低经营风险的目标。有句话说得好:无欲则刚,至刚则至胜,做到了这样,我们怎能不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呢?因此,尽责守职,创造最大的价值,是我们工行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价值创造范文篇7

当科学发展的理念萦绕于我们心头的时候;当开拓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的时候;当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的时候。我叩问自己: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作为一名工行人,我做了什么?是啊!每天里除了忙忙碌碌来回奔波,每天里除了细致入微地掌握好每一个工作环节,我们的确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但价值就是在这些日常琐碎的工作中体现出来;就是在我们忙碌细心的举手投足间积累起来;就是在我们恪守职责甘于奉献的真实行动中彰显出来。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履职奉献,创造价值》。

作为一名工行人,履行职责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基础。很好履行职责就必须要求我们与诚信、正直、守德为友,与守规、守纪、守法为盟。只有切实履行职责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为了有效控制贷款奉献、拓展客户市场,我们记不清有多少次风餐露宿,甚至忍饥挨饿。但一想到职责,我们所有同志都毫无怨言,这就是我们工行人的履职精神。曾记得有一次,为了落实企业贷款项目,我们会同企业负责人一起到土地房管局办理抵押手续,从申报、审核到落实,从早上大清早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我们所有工作人员连饭也顾不上吃,又立即返回行里处理相关业务。从客户脸上洋溢的笑容中,我们体会到了履职的价值。作为一名信贷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必须做到尽职尽责。细微之处见精神,生活细节显责任,虽然那些细小的责任当时并不起眼,也不会立即产生太大的效益,但这种工作态度一旦形成,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巨大的效益。世界500强企业在用人上,多是将诚信与责任放在了第一位,他们都非常注重员工的责任心与道德品质,“责任”是他们最为关键的理论和价值观,是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事实上,在所有日常工作中,一个良好的责任心对工作的影响确实非常重要,只有做到尽责守职,才会夯实创造价值的基础。

作为一名工行人,甘于奉献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动力。没有奉献精神就没有动力、没有灵魂。要甘于奉献,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这是工行对我们每一个员工的期待。因为,只有具备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曾记得,为了保证今年春季房地产贷款的按时足额发放避免开发商的后顾之忧,我们单位一行人,从省行到市行,又辗转到支行,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经过了几个月的奋战,终于在2010年的2月2日这天成功发放了房地产贷款4900万元,保证了一些基础建设大项目能够如期开工,同时为稳定客户群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一个个客户的赞许声中我体会到了价值,感觉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我们奉献岗位的收获,也是促使我们甘于奉献的动力之源。

如果我们大家都做到认真履职、甘于奉献,工行就会加快改革的步伐,就会实现业务经营发展目标,实现合法合规、全面防范风险、防范案件发生、降低经营风险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才能保证我们的企业更好发展、更快发展。履职奉献,是我们工行每一个员工从事具体工作的出发点。

价值创造范文篇8

以郭复初教授的本金理论为基础,罗福凯(2003)提出了“从财务学内在逻辑发展的历史中描绘出科学财务理论所经历的三大逻辑转变过程,即财务学以本金、资本和价值为核心的三大逻辑”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都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因素。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具体形态是价值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增长和转变等价值创造过程。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价值管理’或实现经济过程的‘价值均衡’成为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

另外,从西方财务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逻辑脉络也是十分清晰的。1958年,米勒与莫迪格莱尼关于公司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代财务学的诞生。该理论是在融资与企业价值的命题下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的。在这篇论文中,米勒与莫迪格莱尼严格地界定了企业价值的概念,并严谨地定义了企业价值与企业风险、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模型的方式明确了企业价值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MM理论出现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证实了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命题。后续出现的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成本理论、信号模型等资本结构理论尽管在研究方法上各有千秋,但始终贯穿着融资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及增加企业价值这条基本主线。如,詹森等在研究了公司治理中的股东与经营者、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关系后认为,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下企业价值最大。因此,从财务学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创造已经是研究各种财务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且所有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包括投资、融资、股利分配理论与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企业财务管理本质的体现——创造价值。

二、企业的价值分析

(一)企业价值的来源

既然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创造价值,那么就有必要分析一下企业价值的源泉。但是不同的理论对企业价值的源泉有不同的观点。如何看待不同的价值理论呢?罗福凯(2003)指出,价值是财务学的核心概念。对于价值学说,历来存在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等多种学派或阵营的斗争,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点研究价值的产生、形成及其客观构成内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及本质。另外,不论是要素价值、效用价值,还是劳动价值,都有其各自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时,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产品价值能否实现的挑战,不仅要把产品生产出来,而且更要把产品出售出去。如何把产品卖一个好价钱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所在,这种环境催生了客户价值理论。

从不同的价值来源理论可以看出,至少在现阶段,企业价值的来源并非是单一的。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否定的关系,只不过是顺应不同时代条件的产物。

(二)企业价值表现的层次性

企业不仅有不同的价值来源,而且企业价值的表现还具有层次性。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整体价值。它是企业未来收益的资本化,即现值化。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最全面的标准。科普兰(1998)等认为,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可以精确、可靠地描述公司价值。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现金流量折现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结论,我国学者王建中以1997年12月31日至2002年12月31日之间,沪深股市上的31只样板股票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一层次的企业价值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概念。科普兰指出:“价值之所以最佳,全在于它是要求完整信息的唯一标准。为判断价值创造,必须具备长远观点,能够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上处理所有的现金流量,并了解如何在风险调整基础上比较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没有完整的信息,几乎无法作出妥善的决定,而其他的绩效标准,都不需要完整的信息。”

企业价值的另一个层次是指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的每一项作业都将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其数值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如果为正我们就说价值创造,如果为负我们就说价值毁灭)。企业的整体价值是各项作业所创造价值的累积之和。为此,波特(1997)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而詹姆斯·迈天(1999)则用价值流概念来进行说明。这一层次的价值增值是一个静态概念。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是通过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来实现的,企业整体的价值增值是由长期的企业价值增值活动所决定的,或者说,是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结果的长期表现。

三、价值创造财务的理论基础

价值创造财务理论是建立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批判基础之上的。这一方面是客观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财务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这并不能割裂价值创造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的联系,而且,建立和发展价值创造财务理论必须植根于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之上。价值创造财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财务机制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郭复初教授首次提出了财务机制的概念,并对财务机制的一般理论以及国家和企业如何运用财务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而构建了财务机制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所谓财务机制,是由本金的投入与本金的收益活动等相互联结的部分所构成的财务活动体系,是社会再生产运行的自动调控系统之一,是经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财务是一种经济活动体系,具有对再生产运行的调控功能,具备了作为经济机制的基本条件,是一种经济机制,即财务机制。财务机制由三大部分构成——主体机制、动力机制和制衡机制。整个财务机制是由财务主体机制、动力机制和制衡机制所构成的有机体,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对再生产运行发挥着强有力的调控作用。

正如本金作为财务的本质蕴涵着财务的本质将会转为价值一样,财务机制理论也体现出了价值创造将是财务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财务机制理论中的三大财务机制也为我们构建价值创造财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二)现代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特定的企业假定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公司财务理论构成决定性影响。由此不难看出企业理论对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构建所具有的影响。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来看,企业的本质是一种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不仅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合同关系,而且也是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债权人等之间的合同关系。企业实际上是利益相互冲突的个体通过这种合同关系形成的一种均衡状态。因此,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这种均衡状态应该以一种最优的路径来实现。但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各利益主体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而且不论是委托人还是人都不能确保在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使人完全从委托人的角度出发来作出最优决策。按照詹森的定义,成本包括监督成本、管束成本和剩余损失,为三者之和。按照法玛的观点,控制成本是组织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于问题的研究将会成为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问题的角度来看,为了创造价值,必须努力降低成本,为此我们至少可以有三个选择。1.构建有效的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系统,因此笔者要将业绩评价理论作为构建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2.构建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毋庸置疑,决策对于企业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离开科学的决策,而单纯地依靠简单的本金的投入和产出是很难实现本金的增值与保值的。这也正是财务的本质由本金向价值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讲,企业的决策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1)提出决策方案;(2)批准决策方案;(3)实施决策方案;(4)监督决策实施。一个有效的决策系统就是把不同的决策权力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当前比较热门的公司治理应该归属于该系统。3.构建一个畅通的信息传导系统。由于问题的本质就是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通畅的信息传导系统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降低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EVA价值管理系统受到了普遍重视。这是因为:首先,EVA是一个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其次,由于在计算EVA时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这一重要因素,使得利用EVA进行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

(三)业绩评价理论

前面已经提到了业绩评价理论对于价值创造财务理论的重要性。所谓经营业绩评价技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目的而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业绩评价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的,对企业的经营起着导向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常,业绩评价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成本指标业绩评价体系。这种业绩评价体系在初期仅仅是一种很简单的将本求利思想,具体指标也就是每码成本、每磅成本、每公里成本等等。尽管这些指标在现在看来过于简单,由于它们比较适应当时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还是能够较好地起到评价企业经营效果的作用。

2.收益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到了20世纪初,企业组织形态更趋复杂,而且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更加普遍。此时,单纯的成本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于是收益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应运而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杜邦分析系统。不论是成本指标还是收益指标,它们的计算依据都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因而具有数据获取容易、计算简便等优点。但是它们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其可靠性受到会计数据准确性的直接制约。

3.价值指标业绩评价体系。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使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导致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加剧。此时,基于价值创造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呼之欲出。1986年,阿尔弗雷顿·拉帕波特在《创造股东价值》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衡量公司业绩的新方法。他在考虑了现金流量、价值增长的潜在时期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七项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了评价股东价值的公式。1991年,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指标。该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因素以及对依据公认会计准则产生的会计数据所做的调整。另外,反响较大的还有卡普兰和诺顿所提出的平衡计分卡方法。两人对12家在业绩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后,发表了《平衡计分卡:良好业绩的评价体系》一文。后来,两人又发表了《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一文,专门介绍平衡计分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操作性问题。平衡计分卡提出之后迅速在欧美国家的企业中流行开来。因此,从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同样可以看出财务理论向价值创造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前进,财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而构建价值创造财务理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认真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1]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2003,(3).

[2]科普兰.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研究回顾及科普兰和诺顿的理论贡献[J].财会通讯,2003,(12).

[4]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1,(12).

[5]郭复初.发展财务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郭复初.王建中.资本市场与国有资本监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张谊浩.公司财务理论的企业基础[J].南开管理评论,2003,(4).

[8]EugeneF.Fana,Michael.C.JensenSeparationofOwnershipandControl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3June.

价值创造范文篇9

一、电子商务价值创造

企业资源观(RBV)中关于IT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为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的研究打下基础。RBV研究表明,IT价值主要由IT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无形资源等因素决定的,企业资源与能力在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影响组织绩效,而流程是企业资源转化为绩效的媒介,运用流程绩效能够衡量IT价值。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表明,企业电子商务能力与IT基础性资源是相互联系的,企业IT基础性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效地平台,加速企业供应链流程的整合,因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销售额,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绩效[1]。RBV研究理论证明了流程是IT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媒介,为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

本文提出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是与企业战略、企业资源、企业能力及企业价值四部分相关联的完整过程。

1.战略规划

电子商务战略规划指的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能力,制定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并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电子商务能力,以实现电子商务价值为真略目标的管理活动。战略规划受企业战略定位、管理者领导能力、组织准备等因素的影响,其电子商务价值过程模型的建立重点分析战略层面支持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管理能力及其主要因素。

2.IT资源IT

资源是企业运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并利用的资源,但IT资源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模仿的重要资源,是有利于企业电子商务运行的有价组织资源。本研究将企业电子商务的IT资源分为信息系统集成、复合型人力资源和价值链伙伴就绪这三大类[2]。信息系统集成利用网络将支持企业信息共享和合作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促进企业电子商务的顺利运作;复合型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知识资源,既包括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又包括企业员工的整体知识技能,它与IT是互补的关系,是IT技术的掌握着和运用者;价值链伙伴资源指的是企业供应商、商等,是企业电子商务运作的合作伙伴,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无形资源,与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有直接关系。

3.电子商务能力

电子商务能力指的是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流程中利用IT资源创造电子商务价值的能力,主要目的是反映企业创造的流程价值。电子商务流程主要包括共享信息能力和合作流程能力,共享信息能力指的是电子采购、订购、客户关系管理等过程中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共享信息的能力[3],重点强调的是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共享经营管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程度指的是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互动合作的水平,以及企业内外部协作一致性程度,重点强调电子商务流程实现跨组织合作的能力。

4.电子商务价值

电子商务价值指的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流程的水平为企业创造出的直接价值,本研究主要采用流程绩效表现出电子商务的IT价值水平,这与普通企业的财政绩效指标是完全不同的,能够直接判断企业电子商务的运行效果。电子商务流程绩效指的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流程的终端绩效,主要体现在企业运用IT资源并转化为电子商务能力,最终形成电子商务价值,主要变现为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处理速度、运行成本降低、库存控制能力、客户满意度等各项绩效成绩。本研究中将企业的三项核心电子商务流程进行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流程绩效的指标量化难题,将理论运用至实践操作中。

三、讨论

本研究针对四个维度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所构成的价值产生进程进行分析,论证和分析四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电子商务理论及RBV理论为模型假设依据,将电子商务能力的产生和中介作用作为模型假设的主线,主要将价值产生过程分为战略规划资源阶段、资源转化为能力阶段和能力产生价值阶段,完整地体现出电子商务价值产生的过程。战略集成规划IT资源阶段,战略规划对复合型人力资源的影响比较大,这表明企业在运行电子商务中应关注培养员工的能力,其次考虑信息系统集成和伙伴资源的规划,这是企业完善战略规划并取得竞争优势的保障。IT资源转化为电子商务能力阶段,IT资源和能力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三类主要IT资源在电子商务流程中被整合利用。其中复合型人力资源全面作用于共享信息能力和合作流程能力,并成为电子商务能力的两个核心资源,IT资源能否被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电子商务的实施水平,总之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及伙伴资源的综合使用是电子商务能力形成的主要表现。电子商务能力产生流程绩效阶段,企业流程绩效是由企业电子商务流程所形成的电子商务能力变革与创新决定的,主要通过共享信息和合作流程的共同作用下充分发挥企业有形和无形资源的价值,并最终利用资源整合实现电子商务流程绩效[4]。其中信息共享与合作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只能满足其中一方是无法达到预期价值效果的,因此企业要突破简单信息共享的初级合作模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多进行合作与交流活动,实现两个能力共同作用下的电子商务价值过程。

四、结论

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是由战略、资源、能力、价值这四个变量关系构成的动态过程,其过程主要分为战略集成规划IT资源、IT资源转化为电子商务能力、电子商务能力产生流程绩效这三个基本阶段,这也是电子商务创造价值的内在作用机制。企业电子商务的战略本质是利用战略规划及IT资源,以价值创新为根本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电子商务能力;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复合型人力资源,形成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资源互补和才能优化,并集成利用组织的IT资源,充分认清IT资源的整合规划与电子商务价值形成的关系。由此可知,我国企业管理者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要树立IT资源整合的战略管理理念,将三类主要IT资源进行集成规划和利用,同时注重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资源,促进企业IT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共享信息能力和合作流程能力存在相互关联,这两者有利于存进IT资源向流程绩效进行转换,深入至电子商务流程水平的提升中[5]。

本研究通过对量化电子商务流程绩效确定电子商务创造的直接价值,这一研究弥补了传统财政绩效不能准确度量电子商务价值的不足,主要从流程水平对电子商务能力和绩效关系进行解释,真实地反映出电子商务产生价值的整个过程,扩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价值的认识。企业电子商务价值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和扩展,以期创新和完善我国企业电子商务价值理论研究成果。

作者:李 瑶 单位:1.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刘谆.客户服务导向的企业内外部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2]许军,梅姝娥.基于动态能力的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研究[J].经济管理,2011,(02):153~157.

[3]王宇.基于碎片模型的社会化网络商务价值创造机理[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1):2900~2910.

价值创造范文篇10

大家好!

今天的演讲的题目是《廉洁从业尽责尽职创造价值》。

当科学发展的理念萦绕于我们心头的时候,当开拓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的时候,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尽我们的责任,守我们的职责,廉洁干净,用智慧、用行动创造更大的价值!

诚然,人都是有欲望的,但人更是会思维、有理性的。一名电力人理应与廉洁、正直、守德为友,理应与守规、守纪、守法为盟;营造“廉洁从业,尽责尽职,创造价值”的浓厚氛围,让“廉洁从业,尽责尽职,创造价值”形成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时尚。

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这是电力行业对我们每一个员工的期待。因为,只有尽责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守职才能创造效益!

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每一项工作,必须做到尽责守职。细微之处见精神,生活细节显责任,虽然那些细小的责任当时并不起眼,也不会立即产生太大的效益,但这种工作态度一旦形成,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个人的责任心到底有多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到底有多重要,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到底有多深浅,这个不用多说,让我们来听听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标准:万科集团是德才兼备、以责为先,宝洁集团把诚信正直放在了第一位,他们都非常注重员工的责任心与道德品质,“责任”是他们最为关键的理论和价值观,是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事实上,在所有日常工作中,一个良好的责任心对工作的影响确实非常重要,只有做到尽责守职,才能做好工作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如果我们大家都做到廉洁从业、尽责守职,电力行业就会加快改革的步伐,就会实现业务经营发展目标。有句话说得好:无欲则刚,至刚则至胜,做到了这样,我们怎能不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呢?因此,廉洁从业、尽责守职,创造最大的价值,是我们电力行业每一个员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