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13:40:14

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篇1

我们看到,近20年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几点深层特征:

首先,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普遍觉醒,社会呈现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的趋势。

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定价值观念。其中主体意识或主体观念是价值观念的核心。社会主义的主体观念,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的中心。因为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是以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国家各级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应是构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主体观念的两个主要方面。但是这种主体观念在现实中究竟是怎样的?如何使它充分地落实和体现出来?这个问题过去解决得并不理想。

在计划体制下,国家这个整体的、最高的主体,同时也几乎是唯一的主体,它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行政控制来强化自己的作用。而基层集体主体和群众个人主体的权力与责任在一些方面并不到位,事实上存在着整体与局部、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之间责、权、利结构不合理、不健全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则表现为主体意识的不健全和不落实。例如一方面,"公仆"总觉得自己已经代表了人民,是"为民作主"者,只要对上级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了。因此"公仆"二字往往更多地联系着特殊的权力、级别和待遇等,而相应的服务意识、接受监督意识和权力约束感则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公仆"二字往往具有了相反的味道;另一方面,"主人"对自己的全部权力和责任缺少完整具体的实际体会,反而形成了某种依赖性强的脆弱心理,要么实际上不觉得自己是主人,要么以为"主人"二字仅仅意味着有权享受保障,而无须承担风险。人们把这种情况形象地叫做"主人空"。

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主体经济,它以经济活动的主体、价值主体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化为前提。只有作为生产和经营者的个人、企业法人成为自己活动的真正主体的时候,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才会有竞争,才会有效率,才会有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才会有市场经济本身。改革开放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实际上确认了不同所有制主体,包括国家所有制主体、集体所有制主体和个体所有制主体等等多元化的主体性存在,强化了其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全民所有制单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特别是承包制、股份制等的实施,也不同程度地强化了人们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在市场中,国家仍是最高形态的主体,但它不再是唯一的主体,不再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严格控制一切企业,而主要通过宏观调控积极地保护、干预和引导市场;企业不能再吃国家的大锅饭,工人也要扔掉铁饭碗,而去独立自主地负责生产与经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价值主体的责权利不断明晰且规范化,人们自己向自己负责的意识不断增强。在市场中,人人都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寻求生存与发展,满足其需要,实现其价值。同时,左倾思想的清除与解放思想的号召和措施,以及创造性的改革实践,又使人们不断冲破观念上、思想上的束缚,使主体性得以高扬。因此,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必然不断唤醒、强化不同价值主体的意识,使社会整体呈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国家、每个集体和独立经营的个人都成为一定责权利的主体,彼此之间将不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关系,而是双向或多向的相互关系。与之相联系,必然产生关于"公仆"和"主人"的新观念。例如集体和群众的个体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同时也就使他们对国家公仆的监督和选择观念强化,从而更切实地感受自己的主人地位。这是观念变化的主流。同时,多元化也必然带来新的问题。过去那种不健全的、脆弱的主体意识由于经受不起冲击,则可能演化成种种失落和失控状态,造成思想混乱和风气败坏,严重地削弱甚至瓦解社会的凝聚力。例如,由于破除"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化公为私"现象泛滥,"公仆"在金钱和享乐的引诱下走向腐败,等等。多元化意味着差异和冲突。因此如何处理好多元化与统一性的关系,在多元化的现实基础上形成新的整体性,显然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很大冲击力的文化建设课题。我国既不能简单地回到过去,重新拾起计划体制下那种单一式的统一,也不能放任多元化造成无政府状态来瓦解社会。那么新的观念是什么?我们认为只能是:在承认和引导多元主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经济上的客观联系,通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化,通过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凝聚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全民族主体意识。这一点在未来价值观念的建设中具有决定意义。

其次,人们的价值取向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从虚幻走向务实。

"主体多元化"只能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到的情况,不是也不可能是每个主体自身的情况。就每个主体自身而言,其变化的趋势则是价值取向的多维化、多向化、立体化。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管理与行政导向相一致,过去的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单一的高度政治化特征。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一场又一场使每个人都卷入的"灵魂深处的革命",让人们对"政治"产生了虚幻的神秘感,以为它是生活中最大、最重、左右一切命运的唯一力量,从而对政治抱有不切实际的迷信或恐惧。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便愈来愈整齐划一,愈来愈单调,愈来愈违背人们自己的本性,从而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价值重心的转移,各层次主体的利益与需要普遍而多层次地凸现出来,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生活显现出它的丰富多彩本性。人们不再以政治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将政治与经济、文化乃至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彼此参照起来,看作是一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多维整体,不可或缺。而人们自己,则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对待自己的生活,不必人人都非得"修齐治平"不可;不同的角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从政言政,在商言商,球迷也可以通过对体育事业的关注追求国人的强国之梦;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可以、而且日益需要出入于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在朝言政,在家言情,在朋友之间饱览人生百态、纵论天下是非曲直……人们的价值取向随自己的条件、信念与选择日益呈现出多向化、多维化、多层次立体化的面貌。

在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每一个作为主体的个人或群体,其价值取向也进一步走向多维化、多向化、立体化的状态,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十分有益的社会进步。它使人们回到自身的社会存在,重新发现自己的社会角色、权利和义务,重新发现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真实了,并且通过努力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合理和充实。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人们自立自强意识、社会公正意识、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不断为人们所认同与推崇。而过去的平均主义观念、轻商耻利观念、"穷光荣"观念等,则不断受到强烈冲击,逐渐为人们所抛弃。这一点比起过去那种单一政治化的紧张状态来,显然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更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维化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是如何处理好多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取舍、平衡和协调。不同主体之间、新旧传统之间的价值观念冲突不可避免,因而迷惘与困惑、怀疑与失落、混乱与冲突在现阶段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国家、社会和健全的个人说来,选择的导向问题至关重要。我们只能以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导向,在实践中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具体经验,以创造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文化体系,来实现这一巨大的历史转变。因此,这可能是新文化建设中最为复杂、最为艰巨、也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次,社会理想系统的自我审视和重新确立。

在主体多元化、价值多向化的条件下,如何确立健康、积极、切实可行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必然成为每一个主体进行价值选择的导向和灵魂。这个问题被历史地突现了出来,成为文化和价值观念领域里的焦点。

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的力量是巨大的。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和秩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过去在这一点上确实存在着不少含混观念。

例如,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之一,是实现一种新型的社会公平和平等:没有剥削压迫,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等等。没有这种新型的公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但是以往对社会主义公平的理解和贯彻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扭曲。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公平。多年来,不少人习惯的是"截长续短,劫富济贫"的方式,而不大习惯于"公平竞争,各得其所"的方式。有人甚至正式把这一方式加以理论化,说"资本主义的原则是"损不足以补有余",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损有余以补不足"。"然而实际上,所谓通过"损有余补不足"的途径实现公平,这种观念最初来自古代社会小农的平均主义幻想,它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张。无产阶级革命是"剥夺剥夺者",并不是什么"损有余补不足"。再将这一"损补"(即剥夺)方式用于理解社会主义公平的途径,则无异于把人民内部以劳动为基础的先富与后富、较富与较贫的差别,与旧社会中的剥削占有关系混为一谈。这种仍未摆脱"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方式,与过去曾有过的"一平二调"、"刮共产风"的思想方法同出一源。按照这种思想方法来追求平等,必然是片面依靠行政权力来推行平均主义,排斥竞争,不重效率;诱导人们在行动上保守封闭,在待遇上的攀比成风。只求"共同"不求"富裕"的结果,只能是抑制了先进,保护了落后。这种思想方式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格格不入。

相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确立新的公平观念。这种观念以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但决不留恋贫穷,不排斥效率,而是以提高效率为基础来实现富裕;不排斥竞争,不保护落后,而是鼓励公平竞争,通过"让短的赶上长的"来达到共同富裕;等等。

与公平问题相联系,是建立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大题目。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实现市场经济,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目标?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什么样的平等与公正?等等,都需要有科学、健康、文明的观念注入其中。这些恰恰是最现实的社会理想问题。从价值观念的高度看来,必须十分重视而决不应轻视这个层次的理想建设,它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是对立的,而是通往未来理想的阶梯。离开了现实空谈大目标,或用庸俗、片面的观念代替崇高目标,都是要不得的。

最后,社会本位价值的冲突明朗化。

一种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价值观念体系,必须有自己合理而又切实有力的核心价值(即所谓"本位价值")作为标准和导向。在以"家族本位"和"家长主义"为灵魂的封建主义时代,宗法等级权力是核心,"权本位"和拜权主义是其价值观念的导向;在以"个人本位"和个人主义为灵魂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交换关系中的私有权是核心,"钱本位"和拜金主义是其价值观念的导向。权和钱都是对人的利益和需要的某一方面的放大,作为本位价值,"权本位"和"钱本位"实质上也都是"人本位"――它们分别是以某些人、某一方面的需要和能力为本位,但事实上却是一种历史性的扭曲,是对人的社会本性和现实需要的异化。

无论是封建主义的权本位与拜权主义价值观,还是资本主义的钱本位与拜金主义价值观,都是建立在阶级分化与对抗、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的基础上的,是以牺牲和扭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的剥削阶级价值观。我们是在一个有长期封建主义历史的国度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目前又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因此面临着防止和清除旧社会影响的双重任务:既要反封建主义、家长主义、拜权主义,又要防止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这一任务十分复杂而艰巨。在理论上,社会主义作为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否定,是以广大人民的全面利益为出发点的。尽管权本位、拜权主义与钱本位、拜金主义在相当长时期内仍难免有较大影响,为不少人所认同,但社会主义必须坚决摒弃这些不合理的价值观,而代之以新型的,即以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念。

从价值主体方面看,社会主义本质上依托于一种集体主义。这种集体主义既与个人主义相对立,也要不同于过去的家族主义和它的各种形式的放大,如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地方主义、帮会主义、民族主义等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只能以人民为本位,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以人民大众创造历史和自我解放的实践为标准来衡量一切价值。它是要为整个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光明前途而奋斗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论文篇2

事实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5]“根据自然主义,伦理的言明在一切关于经验事实的言明上并没有减少其内容,因而能翻译成后者。”[6]用事实的言明代替伦理的、价值的言明,以此给出价值生成的根据,乃是所有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理想。将伦理学“科学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伦理学中的价值问题,以科学知识论建立逻辑价值论,从而在最终意义上遗弃价值论的言说,成为现代分析伦理学的目标。

英国伦理学家穆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把善的性质比作黄色的性质。人能够用认识黄色的方法说明善。[7]不过,20世纪上半叶关于颜色的研究表明,黄色是光的一种客观特性,依靠颜色的色泽度、光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对之加以具体的解明。但怎样以此阐释善的性质呢?

由于不可能从事实性的言明中推出价值性的言明,逻辑实证主义者只有提出价值情绪说,以此为价值论的开启给出回避的理由。A·J·艾耶尔在《语言·真理·逻辑》中说:“在命题中伦理符号所表达的并没有在其命题的事实性内容上增加任何东西。”[8]关于伦理上的善恶陈述如同发音的语调和句子的感叹号,这不会为文章的意义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对表现说话人的感情有作用。

企图从事实引出价值的事实价值观的结局,必然是价值情绪说。因为事实不是价值,情绪也不是一种现成性的事实。把价值同人的情绪联系起来,用人的情绪给出价值的根据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在情绪和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何况,情绪本不可能加以经验性的言说,以不可言说的情绪去言说价值,暴露出自然主义者最初抱着的价值不可言说的信念。

事实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伦理学中,这源于伦理学始终没有将价值同伦理的善相区别。“价值一般是在与道德的关联中被当作问题提出,甚至将道德价值认定为最重要的决定性价值。”[9]现代分析哲学家们,继承这种对价值和善不加分别的传统,误以为关于善的观念的分析就能代替对价值本身的分析。其结果当然是无的放矢。价值不是伦理的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是区别。按照我们前面关于价值一词的语义分析,价值是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来自物的差别性,物的差别性由人的差别性指向力或人规定差别性的能力给与。这在根本上同逻辑相关而不是与伦理的道德相关。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因为它不是事实,因为它同事实存在终极的差别。事实价值观,表达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事实性言说信仰,而且是一种没有终极根据的信仰。认定天地阴阳气之类的事实性在者,这不可能言明人的存在、人的共在、人的同在的价值,不可能开启作为意识生命而存在的人、作为精神生命与他人共在的人、作为文化生命向终极者同在的人。

事实价值观内含如下的信仰:“从事实导出价值、从陈述性的东西引出规范性的东西”[10]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前提为:事实与价值的同一性和以事实代替价值的合理性,从而抹去关于世界的价值性言说,即人关于世界的差别性言说。具体地说,这种抹去的工作开端于物和人的差别处,进而将事实价值化、物人化。

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

根据事实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相信世界只由事实性在者构成而不由人的主体活动生成,相信没有关于世界的逻辑性言说和差别性言说。不仅世界中的物与人没有差别,而且物的差别就是人的差别。一切价值论在逻辑虚无主义者看来毫无意义。人关于物质自然的在、自然生命的生长、肉体生命的生存的差别性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终极的根据。由上帝承诺的终极差别,对于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甚至整个人类无效。这样,逻辑虚无主义的展开方式为物的人化。它包括物质的人化、生命的人化、肉体的人化。

广义的物概念,指物质自然、自然生命、肉体生命,这也是事实一词的真正涵义。广义的价值概念,唤起的是作为价值给与者的存在者、共在者和同在者。物的人化,即事实的价值化,目的是为了以物的差别性代替人的差别性。所谓事实与价值不分,实质上是物与人无差别,人这个差别性的存在者丧失给与差别性的能力。

物的人化观念,把物的事实性之在理解为人的价值性存在,进而以物质的物性、植物的生长性、动物的生存性规定人性。在人的心理逻辑和物理逻辑、生理逻辑、生命逻辑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并且,是后三种逻辑相的规定性规定着人的心理逻辑相的内容。动物的生存延续本能、植物的生长本能、物质的在的本性,就是人的人性的全部内涵。

作为逻辑虚无主义的一种展开方式,物的人化和作为的一种展开方式的人的物化,仅仅在出发点上有差别。前者以物性为人性,后者以人性为物性。由于物的人化必然通过人的物化来实现,所以,逻辑虚无主义与在言说内容上出现了相同的地方。[11]不过,两者发生的根据却不同。物的人化,根据物与人无差别的信念即逻辑虚无主义;人的物化,依凭人的过去时间观即。

二事实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法哲学家拉德布尔夫,属于新康德派成员,在其《法哲学》中说:“当为命题只能由其他当为命题给出基础使之得以立证。正因为如此,终极的当为命题是不可能证实的,如同公理一样不能证明只能确信。所以,和终极的当为命题关联的、相对立的主张,即相对立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相互争论、对抗的时候,人们用科学的一义性来解决它们,这在先是不可能的。科学考察的是可以教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无能教人应干什么。”[12]这里,拉德布尔夫不仅指出科学对于价值问题在逻辑上的有限性,而且认为价值论中的“当为命题”同“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是终极的当为命题给出一切个别的价值观的立证基础。

科学告诉人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是什么,它无法为此提供更多的为什么的解释。它甚至对于人是什么这个事实性命题只能做出非本质的描述。因为,人是什么,在根本上不属于事实性命题而属于价值性命题。

事实价值观这种价值论上的科学主义形式,在面对价值问题时同样有拉德布尔夫所说的有限性。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因为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言说物的价值的时候,实质上是言说此物在相对于被言说前的又一种功用或又一种差别。这种差别,唤起人的注意。不过,人关于物的差别的意识,却取自于他相应的差别意识力,是人的差别指向力言说出物的差别、物的价值。

人的差别指向力,根源于人的差别性存在。人的差别性存在,由终极差别给与。只有终极差别关于人的存在的差别性承诺,才使同在者全体相互差别。在此,价值的根据在人的差别指向力,在逻辑上由终极差别设定。价值的根源,显然不在事实上,相反,是价值本有的差别性决定着事实的事实性。

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的差别,其根据在于差别的规定性。因为,事实给与事实的,只能是又一个有限的事实。事实的个别性作为事实的共性,来自于终极差别通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即人的逻辑能力的承诺。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使一个事实差别于另一个事实。

事实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本身的成立,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基础上。从事实引出价值,以事实规定价值,其最低条件在于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否则,事实怎样去承诺价值呢?而把事实和价值区别开来的恰恰是价值。价值本来意味着差别。价值在逻辑上先于事实。它既把自身同事实分别,又给与事实之间以差别。事实之间的差别,和事实与价值的差别,无不背靠着价值。这在本源论上可以称为事实的价值性。

还有,事实在事实价值观中,即使能够给与以价值什么,其所给与的至多也不过是事实性的事实,而不可能是价值性的价值。事实无力像价值那样充当差别性的承诺者。

三肉体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它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

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人作为肉体的在、它的生长、生存是人的意识的中心和人与他人共在的目的,同时是人这个同在者全体向上帝同在的基本意向。

按照肉体价值观,肉体的差别性是人的价值差别性的给与者。人与人在价值上的差别,自始至终是肉体生存者之间的差别。肉体这个事实性在者——人的身体,是人的价值根据的所在。人作为人就在此诞生、成长、终结。为了生命的自我保存,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13]这里的人的“天性”,无非是人作为肉体生存者的生存。它和动物这种肉体生存者在根本上没有区别,甚至可以等同于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生长。另一个唯物论者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机器》书中指出:我们尊重他人的钱包和生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我们的身体。[14]个人的身体的自我保存,构成人生的全部主题。人和人的差别,只不过是肉体生命体间的差别,但在肉体价值观看来,这是人和人在价值上的差别。

肉体价值观以肉体的生存规定人的价值存在,使之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依照我们关于逻辑的语义阐释,逻辑承诺价值的差别性以终极性,它为肉体和价值的终级差别设定边界。逻辑虚无主义,在肉体价值观中表现为肉体与价值的终极边界的消失,或者说是抹去两者的差别。边界消失后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中充当价值的给与者和承诺者。肉体生存化为价值的根据。

由于价值同终极差别的内在关联,由于终极差别是自在永在的上帝和人作为承受者的差别,那么,肉体价值化的结局自然是人的上帝化。人“将像上帝一样,认识善恶”[15],充当善与恶差别的判断者。肉体在人的价值存在中、在肉体价值观中的功能,根本上是承诺者的功能,类似于终极差别的给与机能。终极差别的给与,表现为上帝在下的言成肉身的努力。不过,对于肉体价值观而言,上帝不过是一个同人一样的肉体生命体。

肉体价值化这种人把自己上帝化的方式,通过人的意识生命的上帝化、精神生命的上帝化和文化生命的上帝化得以展开。人的意识、精神、文化在事实性上的三位和在以肉体生存为目的的一体,即上帝的三位一体,人性即上帝性。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肉体价值化对于肉体与价值的差别的终极根据的取消,耶稣基督在以肉体为价值本源的肉体价值观中被取消。他的灵生及受死后的复活,由于没有圣灵的根据只有肉体的根据,因而是一种无根据的根据。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在肉体价值观中没有存在的必然性。这正好是肉体价值化所盼望的结果。

肉体价值化为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化为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本质。这样,人的上帝化所带来的,必然是人的肉体的上帝化,因为人的差别性存在由其肉体生存所规定。肉体的无差别本身,导致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无差别。它的事实性,使其在上帝化中代替了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生成性。这样,意识所意识到的,除了同样的肉体事实性外将不会有差别,精神的创造沦为一种事实向另一种事实的转换活动。至于文化生命这种人自觉自己的心灵的产物,也降格为一个事实性在者。

“如果人是他自己的上帝,那么,他就能为所欲为而对审判无所畏惧。……他应当崇拜和侍俸他自己而不是创造者”,[16]不是承诺终极差别和价值的上帝本身。人在自己的上帝化中已经登上了上帝的宝座,代替上帝给与自己的生存以终极合法性。人在肉体生存中作为事实性在者的无差别性,使其对自己在肉体价值化的行为中的差别承诺成为空洞的承诺。肉体因人的上帝化,而堕落为肉体自身的价值根据和生存边界。人顺从肉体的欲望,行各样污秽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堕落,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恶念;又是谗言的、诽谤的、憎神的、不逊的、傲慢的、自夸的;他们还是捏造恶事的人、背逆父母的人,是无知、无信、无情、无慈悲的人。”[17]保罗在此列举的人的罪,都是根源于人的上帝化或肉体的价值化的信仰。只要不信上帝在三位一体的承诺中所承诺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人就无法避免上帝化自己的必然性;一旦人上帝化了,人的肉体及灵魂所行的一切过犯便找到了最终的合法依据。

因为,肉体的价值化和人的上帝化所带给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是同一事实性的规定——人的肉体生存性的规定,人在价值论的意义上被创造为一个虚无性的在者,他的精神活动将围绕生存的事实而展开,他的文化最多不过显现为关于肉体如何生存的非价值性理念体系。总之,肉体生存占领了人的全部意识空间、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人在价值论上的存在样式——意识、精神、文化——只是肉体生存的不同表达。所以,逻辑虚无主义,实质上以价值的虚无化为特点,其说到底是在为肉体生存主义辩护。

四肉体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肉体价值观是这样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

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的价值化、人的上帝化来实践其伪真的价值理想。说它是伪真的,因为它不是本真的,不是价值根据的终极承诺者,更不是价值本源的给与者。由肉体价值观所带来的事实上相互差别的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在价值论上毫无差别的世界,因为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承诺给价值的只是作为事实性在者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所生成的世界图景中,肉体的生存,既是中心又是边缘,既为目的又为手段。

价值本来代表逻辑承诺的差别,或者是人通过逻辑承诺的差别。价值概念,内在地要求差别性而不是同一性的规定性。一个对象和其它对象如果没有差别,它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一个对象如果无能唤起人的差别性意识,它也没有价值根源。价值这个概念,一方面同对象的差别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关。是人主观的差别指向力,赋予一个对象以独特的价值。不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在谈论逻辑这个概念时,我们发现:逻辑内含有终极差别的涵义,还一般地讨论了终极差别与价值的相关性。[18]按照我们前面的言说,只有终极差别才是一切价值所唤起的差别性相的终极承诺者。由上帝借着三位一体的承诺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即逻辑的内在规定性。人作为终极差别的承受者,因此具有了差别指向力或赋予对象以价值的能力。

但是,肉体价值观,从抹去肉体与价值的差别开始,通过肉体的生存性规定人的价值和差别指向力,以此企图实现对人的意识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差别性的规定。其结果,在根本上不仅没有给与它们以差别,反而是以肉体的生存性把它们统一为同一性的肉体世界。人的生成性世界,堕落为以肉体的生存性为内核的现成性世界。人在这种现成性的事实性规定中,丧失了自己作为与物的差别和作为一个类与植物、动物的差别。其中,动物的肉体生存性,一跃成为人的人性。

此外,肉体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因不可能在价值论上承诺价值与肉体本身的根本差别,其承诺本身实际上与价值没有关系。价值承诺的差别性,在肉体价值观中的不可能性,使肉体价值观关于价值的伪真承诺在终极意义上和价值无涉。和价值不相关的肉体价值观,当然同差别也不相关,因而无关于终极差别。也可以说,肉体价值观,仅仅承诺了一个在终极意义上无差别的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承诺),一个以肉体生存为主体的无价值世界。所以,肉体价值观,是非价值性的伪真价值观。

另一方面,人和人肉体上的相互差别,根源于给与差别的价值本身。人与人之间在肉体上的生理同一性能够显明出差别,只是因为各人所背靠的价值的差别性。各人按照自己对终极差别的信念向他人言说出自己的个体性,即他在人类中的终极差别性。俗话说,相随心变,在价值逻辑论中即肉体的差别取决于它所依托的价值的差别。肉体自身,并不能给出人和人的差别性,尽管有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但那造我们的那一位从来没有承诺过在肉体上何为人的完全的形象;相反,他要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价值上的完全和他的身量,满有他的信仰。肉体,不但不能给与价值以差别,而且自身的差别还得自于价值承诺的差别。人的言说与书写,不过是这种差别承诺的表达方式。

注释:

[1]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1页,细谷贞雄文“价值与主体”,岩波书店,1971年。

[2]同上,27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3]同上,转引自213页,此段为韦伯关于价值的定义。

[4]同上,293、353页。参看上山春平“价值研究的课题”一文;尼采将价值同道德相关联起来阐释,并在生命价值逻辑与生理价值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全部价值逻辑图景,这一方面带来了价值与个别价值逻辑相的混乱,另一方面致使各种个别价值逻辑相之间的界线模糊。由于作为至高价值根源的生存意志在生命世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物界)中的有限性,由于人借助成长为超人的神化和由此而来的与神圣世界的分隔,尼采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相对价值论。他在《权力意志》258节中说:“我的主要学说是:没有任何道德现象,有的只是关于现象的道德解释。这种解释本身的根源在道德之外”(214页,伦敦,1924年)。这个之外的根源,就是以生存意志为核心的权力意志,解释者的生命和生存意志。尼采关于道德价值与生理学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参看日本学者原佑的论文“价值的转换——尼采”一文(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34—139页,岩波书店,1971年。

[5]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6]同上,87页。碧海纯一文“事实与价值”。

[7]同上,48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8]同上,转引自95页。关于价值情绪说,碧海纯一在其论文“事实与价值”中有较详尽的讨论,参看从89—99页。

[9]同上,134页。

[10]同上,257页。关于事实价值观在逻辑上的不可能性问题,参看同书中粟田贤三“马克思主义与价值问题”一文。

[11]虚无主义与过去时间观的关系,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讨论。

[12]转引自岩波讲座9卷《哲学·价值》,43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13]霍布斯:《利维坦》,97页,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118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创世纪》3:5。新国际版(NIV),密歇根,1984年。

[16]WarrenW·Wiersbe,《要公义》,23—24页,伊利诺伊,1977年。

[17]《罗马书》1:24—31。译文参考和合本《圣经》,据新国际版(NIV)和日本圣经协会1900年日文版《圣经》有部分改动。

[18]逻辑与价值的内在相关性,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讨论。

内容提要: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价值的展开方式的理论。在关于价值论的思想史上,由于没有把价值论的探究植根于逻辑论,没有追溯价值的终极根据,出现了以事实、肉体(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实)为价值本源的理论。前者称作事实价值观,后者为肉体价值观。

价值观论文篇3

Abstract:The culture is society's soul, the values is the cultural core. Achieve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ffluent society's superb target, cannot leave cultural the spiritual support, therefore, as socialism culture core cultural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appears 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plans to our country current culture values and the construction carries on some shallow discussions.

关键词:文化 价值观 构建

key word: Cultural values Construction

文化价值观是主体关于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是各种文化价值的观念体系。文化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主体对文化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价值体系。任何文化的价值体系中都包含了道德、科学、政治思想、法律、文学、艺术、宗教等要素,但是由于各个价值领域以及价值领域内各价值相互之间的联接方式、作用方式、结构秩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价值系统的整体文化特征及功能。并且正是这种结构性的差异规定制约着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这种内在的结构一旦从根本上确立,就会产生相对的稳定性,发挥特定的整体功能,其结构就对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要素形成一种结构性聚会,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改造,实行要素在结构制约和引导下的职能定位。凡是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既定结构的要素就被吸纳进来,并在结构的引导下促其发展;凡不利于既定结构巩固和完善的文化要素则被抑制发展甚至剔除出去,排斥在外。笔者认为,当前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必须立足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辩证吸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合理成分,发展和创造新的文化价值观。

一、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流派纷呈,价值取向各异,但是从最基本的文化价值观来看,则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伦理中心主义;二是重视群体、轻视个体;三是推崇和谐统一、提倡重义轻利。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的繁延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它的许多内容远远落后于时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扬弃。

1、 变伦理中心主义为伦理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位,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关系中,血缘氏族关系和宗法等级关系占据主导地位,从母时道德原则随之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中心原则。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将家族和家族的伦理道德规范推广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巩固封建秩序的最重要的观念工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思想,曾经抑制了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和逻辑批判精神的发展。高扬“德性之知”,贬抑“见闻之知”,易地世间“万理”都视为“一理”,即人伦道德之理的显现,这是中国古代的科学逐渐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世界近现代史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人类自身进步的强大杠杆。要在当代中国倡导科学技术,我们必须学习西方文化中的实证逻辑批判精神,并且这种学习须以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转型为基础。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过程中,必须把伦理精神和科学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德”、“福”一致、和谐发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实现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

2、 变重群体轻个体为群体与个体并重

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念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在河谷平原的摇篮中发育和成长起来的,一开始就以农业经济作为建设文明的基点,最终演进成一种高度发达、极端成熟的农耕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形态中人们生存的最大特点是聚族而居,群体协作。这种人际间相依为命,依靠群体力量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存习惯,牢牢扎根在民族灵魂的深处,内化为个体对群体的强烈的依附心理。因此,中国古代的血缘宗法制度强调群体轻视个体,中国古代社会群体主义文化特质的形成及其顺延,始终以对个体的压抑为前提,换言之,即是以个性发展中的某些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群体的相对稳定。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则强调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充分重视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同时还表现为重视全社会成员的整体价值和利益,把群体利益看作是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倡导在为群体利益的奋斗中实现并显示个人价值和利益。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一种对象性存在物,人的存在既需要在他之外有满足他的欲求的现实对象存在,同时又需要使自己的目的在改变现存对象时诉诸实现的存在物存在,而群体就是这们一种存在物,没有群体所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社会道德环境,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才智的发挥就成了无源之水,其价值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3、注重和谐,义利并重

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就有了诉诸文字的和谐观念。据典籍记载,史伯和晏婴等人都生动地记述了和谐问题。史伯区分了“和”与“同”,认为只有不同的事物和元素相配合、相均衡、相统一,才是兴盛和发展之理,如果全部是同一元素,则事物不但不能发展,甚至有废弃之虞。而晏婴则以五味调和有美味佳肴,众音揉合才致旋律优美为喻,期求治国之君要善纳不同意见,由此达到多样性的统一,这种“中和”之法,就是通向大一统的治国之道。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即事物的多样性以及矛盾对立性,构成了事物相成相济的统一和谐体,由此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社会结构和谐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谐”不啻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关系和人伦关系的基础和保证。正是出于维持封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出发,历代封建统治者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提倡重义轻利。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应该在扬弃传统“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倡义利并重。这是因为,我们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要把个人利益与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大义所在。为此,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既肯定物质利益的正当性,鼓励人们为自身创造更多的福利,同时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使人们自觉地把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二)、辨证吸收西方文化价值观念

西方文化博采纷呈,价值观念各异。但概而言之,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文化价值观念影响颇大:一是个人本位主义;二是崇尚科学精神;三是注重对立与斗争。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我们必须辨证吸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合理成分。

1、变个人本位主义为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西方的个人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但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由于有财产个人所有制作为基础,个人本位主义在西方的近现展得相当强劲。个人本位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它使西方的家庭比中国显得民主、平等得多,同时也使西方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家庭。但是个人本位主义不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义务,把家庭关系置于冷冰冰的现金交易中,却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弱点。由于私有制深入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天然的感情必然受到严重的损害,个人越来越孤独。个人本位主义发展到极端,甚至会酿成家庭的解体。个人本位主义在西方近现代不仅是人们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非家庭成员的他人之间的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本位主义虽不符合我国国情,但西方那种重视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人独立性的传统仍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当把这种传统与中国家族本位主义中重视个人职责和义务的传统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社会本位主义,用以调节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

2、重视科学精神

与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认为,人们追求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争辨中克服对方,而是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 为此,近现代西方思想家们把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崇力与求知的传统与征服自然的观念相结合,形成新的极为兴盛的“力的崇拜”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烈追求,并培养出了浓厚的崇尚科学精神的文化传统,从而对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西方传统相比,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却忽略了物质生产这个建立、保持和发展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环节,并夸大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掩盖了人与自然界的分立和斗争,在这一方面,西方文化价值观中注重科学精神和注重对立与斗争的传统值得我们好好地借鉴。

3、注重对立与斗争

西方自古代哲学开始就非常注重对立和斗争。西方辨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认为统一是由斗争产生出来的,他特别强调对立和斗争的意义。在西方哲学中,赫拉克利特注重对立和斗争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例如黑格尔在解释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这一命题时就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大体说来,中国文化是情感型、伦理型的强调和谐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理性型、科学型的主张争斗的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更强调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处理各民族关系上,中国文化表现出的是“协和万邦”,而西方文化表现出的是力取天下。正是这种重人伦、重和谐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往往到了历史最紧要的关头才发出愤怒的吼声。无数的事实证明一味的忍耐与退让只能把整个民族引向痛向的深渊。因此,学习与借鉴西方的斗争文化和斗争精神对我们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立足实践,创造新的文化价值观念

创造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为此,我们更须立足于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造新的文化价值观念。

1、把科学精神与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结合起来,在科技发展中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又在顺从自然和群体本位中扼杀了自然科学发展和人的主体性,从而造成了科学技术落后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战略,这是重视人的价值、注重现代人文精神的体现。通过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自主性,在倡导科学理性的同时,弘扬现代人文精神,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中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避免西方科学与人文紧张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良性互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求以人为本,重视人本身,提倡人文关怀。科学精神重在求真,侧重于向外探求,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握世界为目的,重试验、重事实、重逻辑和科学发现,其最高范畴是“爱智”;而人文精神多侧重于向内探求,以认识自身、完善自身为获得自由的途径,在认识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重自觉、重内省、重先验理性和伦理精神,其最高范畴是“崇善”。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既注重科技发展又注重人本身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2、把尊重客观规律与人的创造精神结合起来,实现效率的提高。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实际就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而不断满足人类需求的过程。无数人类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尊重客观规律,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如果无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一味蛮干,就会降低生产效率,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社会历史进步的每一个脚印又都无一例外地融入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飞跃既是人们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又是人们发挥创造精神的结果。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精神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结果。当人的创造目标与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相协调时,就会对社会的进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不断缩短人类认识及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只有把尊重客观规律与人的创造精神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实现效率的提高。

3、把关注群众现实物质利益与对人的终极关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社会发展质量

人们追求的最基本的利益是物质利益,否认这一点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的存在决定人的利益来自于人的需要。因此,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必须关注群众现实物质利益,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要求从人们的现实需要出发,把人们的现实物质利益落到实处。作为社会的劳动者,个人的生活必须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为基础,如人们的吃、穿、住、行,无论那方面都不能离开对物质的占有、改造和利用,都不能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保障。在关注群众现实物质利益的同时又不能缺失对人的终级关怀,因为,人是一种肉体的、灵魂的、生理的、心理的、行动的综合体。他存在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在众多需要中,除了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外,对人而言,作为文化动物,他的精神性需求也是显得尤为重要。人的精神需求是指人对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交往、社会地位、理想与抱负等的需要,人的精神利益则是一切能够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东西,如关心、尊重、友谊、鼓励、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等。精神利益也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当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人们的追求会更多地从物质转向精神,并且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也会越来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了人在物质上的极大满足,也包括了人在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文化的终极目的,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必须把关注群众现实物质利益与对人的终极关怀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青年价值取向》 刘和忠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 张岱年 程宜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价值观论文篇4

关键字:景观;社会;生态;艺术

TendencyofValuesof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

Abstract:Asanintegratedwhole,landscapeisrealizedunderacertaineconomyconditions.Itshouldmeettheneedofthesociety,coincidewiththeruleofnature,followtheprincipleofecology,andasthesametime,italsobelongstothecategoryofart.Iflandscapeworkshavelastingvitality,theymustbethosewhichcanbalancethesefactors.Theyarecloselylinkedwiththetimessoul,absorbthehistoricalspirit,butnotimitatetheexistingstyle.Theyaccordwiththeprincipleofscience,andreflectthedemandsofsociety,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thenewideasofaestheticsandtendencyofvalues.

Keywords:landscape,society,ecology,art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其实很难评判今天的作品的价值,毕竟离我们越近的事物,越难判断哪些会是持续的辉煌,而哪些又仅仅是过眼云烟的短暂时尚。我们曾经热衷的许多思潮,今天看来却非常片面;而一些曾经远离人们视线的作品,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却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尽管我们很难全面、客观地分析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但是无论过去、现代或是将来,我们每一个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都无法回避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与方式,取决于不同时代背景下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和思想,也就决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而影响着作品的生命力。

传统与现代

几乎每一个设计师都曾面对过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的困惑。早期的现代主义者更倾向于将二者对立起来,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与文化的变革一样,景观的发展与变革,也是在伴随着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设计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既使将自己标榜为最前卫的设计师,也无法回避自己作品中沉淀的特定的文化痕迹。然而,珍视传统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一味地模仿过去。最好的模仿也只能产生赝品,而不是真迹。优秀的设计不是对传统的浅薄模仿,而是将悠久的地方园林传统与现代生活需要和美学价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这一点从当代各国优秀的景观作品中都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些作品,无论形式多么现代,我们稍加品味,都不难发现它们所传递的传统的信息。

巴黎的雪铁龙公园(ParcAndrē-Citroën,1992年建成,G.Clement、P.Berger、A.Provost、J.P.Viguier、J.F.Jodry设计)、大西洋公园(LeJardinAtlantique,1994年建成,FrançoisBrun、MichelPéan设计)的平面布局与17世纪勒·诺特(AndreLeNôtre)的园林有相当多的联系(图1、图2)。甚至从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1991年建成,BernardTschumi设计)这样挂着解构主义标签的作品中,也能看出法国园林传统的影响(图3)。模纹花坛是传统西方园林要素,今天,在不同的设计师的手中,经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演绎,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版本。慕尼黑机场凯宾斯基酒店花园(GardenofKempinskiHotel,1993建成,PeterWalker设计),将古典的花坛园用极简的图案式构图重新组合,创造了一个绿色的、令人愉悦的场地(图4)。荷兰乌德勒支VSB总部花园(1995建成,AdriaanGeuze设计)里,200米长的带状黄杨篱与红色的碎石地面构成一个狭长的下沉式花园(图5)。纽约亚克博·亚维茨广场(JacobJavits,1996建成,MarthaSchwartz设计),以法国巴洛克园林的大花坛为创作原型,将长椅、草丘、街灯、铺地、栏杆等要素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组合,用简单的形式获得了丰富的广场空间(图6)。在这些作品中,景观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对过去形式的拷贝,而是将历史上的园林文化的精神吸收过来,把它们转换为适应新情况的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些景观是当今社会的产物,现代科学技术与思想、现代艺术、园艺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只有那些代表了当今时代文化精髓的作品,才具有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

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一起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新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展现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它们在保护或重新塑造城市历史地段的价值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巴黎贝尔西公园(ParcBerce,1997年建成,BernardHuet、MarylèneFerrand、Jean-pierreFeugas、BernardLeRoy、IanleCaisne、PhilippeRaguin等设计),保留了地段上原有酒厂的老街区构成的网格系统、酒窖和500棵古树等历史痕迹,并将这些历史信息与现代设计要素叠加重合,形成历史和现实的对话。公园唤起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使这一区域城市的发展具有了历史的连续性(图7)。威尼斯弗雷托广场(PlazaFeretto,2000建成,GuidoZordan设计)通过精细的石材铺装、丰富的地面标高的变化,以及与广场周边的教堂、文化中心、商铺与住宅等新老建筑的和谐关系,保持了老城中心的尺度,再塑了变化丰富、充满人情味的意大利传统城市空间(图8)。

景观与社会

景观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使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了现代景观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景观事业的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于无所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危机感日益加重,于是环境保护成为普遍的意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使得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工业之后的景观不断出现……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今天景观设计的面貌,社会因素是景观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

景观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景观应该、也必须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今天的景观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室外场所。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景观设计师追求的境界。这一点,北欧国家及德国的设计师已在全球树立了榜样,在那里,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设计师总是把对舒适和适用的追求放在首位,设计不追求表面的形式,不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这种功能化的、朴素的景观设计风格应该赢得人们的尊敬(图9、图10)。

反过来,景观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许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今天,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基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的前辈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潜质的地块,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进行锦上添花,所谓“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然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在治疗城市疮疤,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城市肌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的不是创造,而是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景观的积极意义不在于它创造了怎样的形式和风景,而在于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景观的建造,可以刺激和完善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与进步。德国鲁尔区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EmscherPark,1992年开始建造)就是很好的实例。埃姆舍河地区原为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自1960年代以来,作为主要工业的煤矿和铁矿开采,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倒闭,大量质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地区人口减少,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化为乌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促使当地政府为地区的复兴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这项庞大的工程涉及800平方公里的区域,17个城市,250万人口,内容包含河流的生态再生、区域自然景观恢复、公园绿地、居住区、科技、商务中心建造、生态环境改善、原有工业建筑整治及重新使用等。十年来,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建造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刺激了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并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不仅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作为地区历史的延续,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这项环境与生态的整治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衰落而带来的环境、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从而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为世界上其它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图11)。

景观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实际上景观建设在今天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带动景观的发展,反过来,景观的建设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巴黎贝尔西公园的建造为周边地区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交往场所。在保持地区的历史特色的同时,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及地区的竞争力(图12)。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通过景观的建设为先导的,先有景观环境,再有商业、城镇及公用设施,一些大型的博览会、体育盛会的举办,往往是城市落后的地区或未开发地区振兴和发展的契机。对会址和园区的合理规划,特别是会后该地区的发展蓝图,是博览会或体育盛会成功的重要保证。一般而言,每一次博览会结束后,大部分的展馆、展园均被拆除,留下的是一个有着良好景观骨架的未来城市新区。展览是临时的,地区的发展却是永久的。1992年建成的荷兰园艺博览会公园为Zoetermeer城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原博览会花园已经成为该城镇的休闲公园,有些区域成为林区或自然原野,有些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地,而公园的核心区域,即原来的展览区已成为居住区。公园的建造为Zoetermeer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图13)。汉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的“变换花园”(GärteninWandel,2000年建成,KamelLouafi设计)把展览会结束后的经济和时间因素考虑了进去,“演进将取代公园的维护”,公园将成为未来新的城镇公共空间和中心(图14)。

景观与艺术

毋容置疑,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它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汇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波普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它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绘画由于自身的线条、块面和色彩似乎很容易被转化为设计平面图中的一些要素,因而一直影响着景观设计的发展,追求创新的景观设计师们已从现代绘画中获得了无穷的灵感。荷兰阿姆斯特丹卡拉斯科广场(Carrascoplein,1998年建成,AdriaanGeuze设计),以草地、柏油路面和路面上白色的圆点阵列为元素,在地面上设计了一个二维的超现实主义的画面,加上场景中奇异的光、声和移动的火车,使这个空间具有了超现实主义的神秘气氛(图15)。

以追求极简主义风格而著称的美国设计师PeterWalker,其作品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艺术的营养,既新颖前卫,又不失典雅大方。在柏林索尼中心(SonyCenter,2000年建成,PeterWalker设计)中,丰富的室内外空间转化和神秘的景观变化是设计师用简单的植物种植和一些工业材料如不锈钢和玻璃以简单、重复的形式来塑造的。与Walker的许多作品一样,光在这里不仅仅起到照明和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这个作品中显然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如极简艺术、光效应艺术的影响(图16)。

20世纪后半叶,对景观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也许是“大地艺术”。大地艺术因其将自然环境作为创作场所,使用大尺度、抽象的形式及自然材料,与景观作品愈加接近,因而成为许多景观设计师借鉴的形式语言,同时,艺术家也纷纷涉足景观设计的领域,许多作品往往是景观师和艺术家合作完成的,这也更促进了景观与雕塑两种艺术的融合与发展,这也是目前许多景观设计的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艺术作品的原因。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BürgparkHafeninsel,1989年建成,PeterLatz设计)是在二战中被炸毁的煤炭运输码头上建造的,设计师用基址上的废墟瓦砾,在公园中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方格网,作为公园的骨架,以此来唤起人们对19世纪城市历史面貌片段的回忆。在荒芜的草丛中,还有用碎石瓦砾堆放出来的简单的几何图形,这些都让人联想到一些艺术家如RichardLong和RobertSmithson的大地艺术作品(图17)。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带来了艺术化地形设计的观念。荷兰Zoetermeer园艺博览会花园中系列三角锥形的地形塑造无疑也是从大地艺术中寻求的灵感(图18)。在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旧工业遗留下的众多的巨大的矸石山都保留下来,成为大地艺术作品,作为工业纪念碑或眺望点。在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北星公园(Nordstern,1997年建成,WedigPridik、AndreasFreese等设计)中,原有矿厂的废料堆被修整为整齐的金字塔形,并覆以地被植物,形成引人注目的视觉焦点(图19)。

现代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对景观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与纯艺术不同的是,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的挑战,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给一些我们不甚理解的景观作品多一份宽容。

景观与生态

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景观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

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现在,在景观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生态学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做“生态设计”。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Ziegeleipark,1995建成,KarlBauer、JörgStötzer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图20)。

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形成了立体的游览系统,工厂中的一些铁架可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高高的混凝土墙体改造为攀岩训练场,厂房成为展室、小卖部和旅馆(图21)。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众多的原有工业设施被改造成了展览馆、音乐厅、画廊、博物馆、办公、运动健身与娱乐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公园中还设置了一个完整的230公里长的自行车游览系统,在这条系统中可以最充分地了解、欣赏区域的文化和工业景观,利用该系统进行游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图22)。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目前欧洲的许多景观作品,特别是德国的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汉诺威“变换花园”的水园的水来自雨水的收集(图23)。港口岛公园将地表水会聚于高架桥下,改善了桥下阴暗的条件,形成欢快的落水景观,并通过水的跌落和植物作用,净化水体使水得到循环利用(图24)。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LandschaftsparkDuisburgNord,1999年建成,PeterLatz设计)中,设计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图25)。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Platz,HerbertDreiseitl设计)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纳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据统计,光是这一项每年即可节约2000万升饮用水。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图26)。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一些设计师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中或者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发挥自然系统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中砌筑的干石挡土墙很好地保护着野生植物,保持着荒野的景象,自然再生的植被形成与其它城市公园不同的性格(图27)。

生态思想在景观中还有一些视觉化的表现,如在城市中一些人造的非常现代的建筑环境中,种植一些美丽而未经驯化的当地野生植物,与人工构筑物形成对比。巴黎德芳斯大门旁的花园(Jardindel’ArcheGillesClément,GuillaumeGeoffroy-Dechaume设计)就反映了粗犷的自然与精致的建筑之间的对比(图28)。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的融合

现代景观早已从被围墙围起来的世外桃源中走了出来。今天,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大学和公司园区,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设计师工作的范围。景观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城市、建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与城市之间并无明显的界线,它属于城市,融于城市之中。那种将景观作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对待城市环境采用“佳者收之、俗者屏之”的思想早已改变,景观设计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景观融入城市,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视觉环境。消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已久的人为的界限,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技术与自然融合已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在实践上有众多的交叉,缺一不可,而在理论上又有众多的相似之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三者的平衡发展创造了条件,今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景观师在与建筑师、规划师和其他专门人才的合作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是一个领导者。在今天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三个行业的从业者紧密合作才能完成。那种城市规划师规划完了让建筑师设计建筑,建筑师做完了让景观师来填空的工作方式是不可能建设好我们的环境的,这一点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可以看出,获奖作品均是将规划、建筑与景观很好地结合的作品,而且,景观设计师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景观设计师的地位在各个国家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国家中,景观设计项目还主要由建筑师来完成。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另一方面也说明,景观与建筑之间其实并没有象人们想象那么有一条鸿沟。

当今一些优秀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项目,都是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合作的结晶,如波茨坦广场(1998年建成,建筑设计RenzoPiano,景观设计HerbertDreiseitl)、柏林犹太人博物馆(1999年建成,DanielLibeskind设计,Louafi参与景观设计)、索尼中心(建筑设计HelmutJahn,景观设计PeterWalker)(图29、图30、图31)。波茨坦广场上矶崎新设计具有波浪形外表的办公建筑中心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庭院,青翠的竹丛软化了建筑的外形,波浪起伏的地表与建筑外部的线形相呼应,成为庭院中最为生动的视觉要素(图32)。优秀的景观设计往往为建筑增光添辉,象乌德勒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1993年建成,Mecanoo事务所设计)中三个各具风格的内庭,由石组塑造的“禅院”、满植竹丛郁郁葱葱的“林院”和流光四溢“水院”,为整座建筑赋予了轻松的风格(图33、图34、图35)。

今天,越来越多的设计事务所都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三方面的人才,许多景观设计师有建筑学教育的背景,面对复杂项目的挑战,不同专业的事务所常常通过合作来应对。

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平衡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每个设计师有自己侧重的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而其中又以一至二个因素特别突出。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地追求文化、艺术性,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很好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价值观论文篇5

关键词:教育;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复归

进入新世纪,人类也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财富的增长将主要依靠知识的进步。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教育逐渐偏离了主线,过多地追求功利价值而迷失了自我。困此,我们亟须重新审视教育,找到教育复归的路。

一、教育功利主义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的解放,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人自身的价值。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的解放,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自由和权利。这本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工具理性一方面与国家层面的功利主义顽强地结合在一起,压迫人的自由意志;另~方面与个人层面的功利主义相结合,逐渐成为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理性基础。这种功利主义的倾向对我国的教育乃至国民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如果说工具理性与国家功利主义相结合的结果是以牺牲个人的局部利益来造就国家的繁荣,那么工具理性与个人功利主义相结合则导致了人们“奋不顾身”地化公为私,以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贪欲。无论是哪种结合,它们对教育的消极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背离了教育的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国家教育功利主义

我国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化强国,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上,要通过市场化的建设实现国家收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人民民主;在科技上,要通过技术创造和革新来推动社会发展。这些目标反映在教育中就带来了社会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确立。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观,是一切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在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种“教育调节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社会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视个体的发展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人的发展是最高的目的,社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社会本位论者却颠倒了这一关系: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手段加以利用。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教育决策者在制订教育方针和政策时,首先考虑的是教育的经济、政治功能,追求的是教育对社会物质利益、经济生产和政治需要的满足,人自身的个性发展、精神需求等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的方式。在培养目标上片面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要求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使得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及创新意识受到极大的压抑;在课程设置上,偏重理工科,以此来培养大批的科技专家、工程师和熟练劳动者,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的方式上一味追求量化指标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贬低教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启蒙教的隐性劳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是被当作“人”以对待的,而是作为教育加工的原材料、作为工具和手段来加以模塑的。

同时,这种教育价值观没有区分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哪些方面,容易导致只要社会需要都要适应的误解;也没有把社会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加以区别,容易助长教育发展中的短视行为.反而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个人教育功利主义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追求人性完善的精神动力。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性.陶冶人格,始终将生命意识的唤醒,人的生成放在核心地位。然而,今天的教育似乎正在背离这一目标。

当今的社会,学历和文凭逐渐成了分配工作和收入的主要依据。时下流行的制售假文凭、假学历现象,说明“学历社会”中教育的真正动力就是利益驱动。学习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有人称,读书为的是考试,考试为的是升学,升学为的是文凭,文凭为的是饭碗。这种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追求弱化了人们对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厌学”情绪反而加剧。个人功利主义也侵入了我们的大学校园。在今天的校园里,我们很少听到有学生去谈论人生、人性、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一系列关涉人生意义的话题。他们关心最多的是外语四、六级能不能通过,能否顺利地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是否有机会考取研究生。大学生只关心他们所学的东西在将来能否迅速兑换成钞票,至于那些不能给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根本引起不了他们多大的兴趣。

这种个人教育功利主义带有明显的个人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色彩。个人本位论教育价值观,从个体需要的角度来设计并实施教育,旨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健康、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它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否定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拒斥现实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注重个体内在发展需要,把个体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视社会的发展为个体发展的条件。这意味着将社会的功能和价值简约化,把社会仅看作是个体的简单集合,完全忽视社会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容易出现对个体需要的过分强调,导致自由化的倾向及个人主义的盛行。

二、教育复归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不可能超出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自身的认识水平,也不可能摆脱社会利益集团和权力集团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强调教育的功利性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强调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否定其非功利性价值——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却是片面的。事实上,教育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它们共存于教育目标这个统一体中。教育主要是对人类心智的开发、个性的培养、理想的建构。通过教育,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未来社会中的各种挑战与机遇,才能承载未来无限拓展的创新空间,才能在未来更好地生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关怀人的事业,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我们探讨教育目的时候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自1972年至1996年教育界先后发表了四部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献,它们是<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学无止境》、《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从这些历史文献主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教育目的和人才观的变化:从被动适应社会到主动参与创新;从学会个人生存的本领到学会关心他人和国家、人类的命运;从局部的提高到全面的主动发展。这表明教育正在逐步回归它的主线——人的自由全而发展。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全社会的范围内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建设,倡导先进文化、高雅艺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有效地遏制物质主义、科学主义和唯知识论过度膨胀的倾向。

第二,要在教育的内部建立有效地抑制和矫正教育功利主义的机制。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确立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指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或终极目标,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服务或服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尽管由于现实社会的局限性,使我们当代人无法真正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但作为一种人类理想的追求,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却是不应该被放弃的。

价值观论文篇6

(一)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正面影响。

1.网络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新观念、新思想的途径。网络文化中汇集了来自全球的科技、艺术、文化等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网络与他人建立联系,参加多种多样的网络小组讨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网络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新观念信息的途径,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让大学生随时随地掌握全球的最新动态。

2.网络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衡量高级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创新能力,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因为网络实现了跨种族、跨时空的交流,使得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容易被激发出探索求知的欲望和创新意识。同时,因为信息网络的高科技,也让大学生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

3.网络文化让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加丰富多彩。随着网络的出现,人们从小范围的空间人际交往,变成到跨越时空、跨越种族、跨越职业局限的全球往。与传统的交往方式相比,网络交往显得更加新颖,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多彩,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网络文化让他们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

(二)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可能导致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念模糊。网络文化在更加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同时,也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传播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工具,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威胁。大学生如果长期依附于西方国家主导的网络文化,就可能会导致自身政治价值观念的偏移,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摇,从而降低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

2.网络文化让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因为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缺少了旁人的监督和传统道德的约束,所以导致很多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通过调查,曾经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的大学生曾经发生过道德失范的行为,比如说散布网络谣言,盗取他人网络账号密码,诽谤他人等。

3.网络文化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多样化。网络世界里面有丰富多样的信息,这些信息里面有宝贝也有垃圾。多类型的信息并存,在多元观念冲突下就行成了多元标准。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多,频率高,接触的信息面广泛,因此网络多元的价值标准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好网络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到网络文化当中,提高网络文化的道德水平和文化品位,宣扬真善美,让网络文化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下去。同时让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水平。

(二)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语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所决定的,多以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为主。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人们言论更加自由和随心所欲,这就造成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与道德认知造成冲突。所以,更应该让大学生学会自觉遵守网络秩序,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

(三)开展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活动。大学生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充满着活力,喜欢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让大学生的身心都得到满足。比如说在网络上以班级或者兴趣爱好组成群组,聊天,论坛等,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价值观论文篇7

教育历来承担着政治、道德的教化及知识的传授这样双重的任务。这两大任务,在政治学科中,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无疑是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充分的。但在目前的政治思想教育中,由于对应试目的的过分强调,其本应包含的人文精神及教化功能有意无意地被弱化乃至被剥离了,这显然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缺乏人文精神,忽视人文价值的政治课堂,显然是枯燥乏味的,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如何将上述两大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尤其是统一到目前应试色彩浓重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我的尝试是,构筑人文化的政治课堂,在政治课课堂中贯彻人文精神,并使之于科学精神相结合。

思想政治课应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有着与其他各科不同的特点,它不仅给学生提供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铸造学生的灵魂。因此,政治课教学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做到以人为本,认真研究学生,把学生放在教师的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上。不能只考虑完成教学任务,而把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心理感受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我觉得在思想政治课中,尤其是哲学中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中,应着重发挥人文精神。本人在政治课教学中也作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关心人,爱护人,作为政治课教师首要关心的应是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所以,我觉得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课的最佳结合点。

讲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我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从学期一开始,就让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是什么,并写出自己认为做的有价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期中考试后,我把作业收了上来,同学们写的五花八门,什么观点都有。一个学习成绩较差,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的同学——刘晓,在作业中写道:“我在教室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因为我在教室里只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轻蔑和嘲笑,但是,我在篮球场上就觉得自己有价值,在那里,我得到的是大家赞扬的语言,崇拜、羡慕的目光。老师,你说我活得有价值吗?”我仔细研究了同学们的作业后,决定就以这个同学的作业为我人生观、价值观专题教育的切入点。一上课,我就同学们的作业做了一下总结,特别表扬了刘晓的作业。同学们一听是刘晓,班里一阵哄笑。我找了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把刘晓的作业朗读了一遍,问大家;刘晓同学写的是不是事实。同学们纷纷点头。接着,我让同学们自己分析“他为什么在教室觉得没有价值,而在篮球场上有价值”,同学们一下活跃起来,七嘴巴舌,议论起来。几个同学都讲:刘晓篮球打得好,曾在市、区、校级比赛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学校和班级争得了荣誉。篮球场上的刘晓,是很多同学崇拜的偶像。但是,在课堂中,他不遵守课堂纪律,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还经常给老师捣乱。同学们分析完后,我问刘晓大家说得他是否同意。他无言的点了点头。我问大家:“刘晓自己觉得在篮球场上有价值,而在课堂上没价值的观点对不对?”同学们都点头称对。我又问:“为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帮他分析一下。”通过分析同学们明白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因为刘晓的篮球打得好,在球场上得到大家的认同,他高超的技艺给学校和班级争了光,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价值,是因为它为集体作了贡献、争得了荣誉。而在课堂上,自己学习不好还影响班级体,因而他的作为没有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就越多。在课后小结中刘晓写到::老师:谢谢你对我的肯定,我明白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今后,我在学习上也要努力。

二、体现人文精神应关注学生的情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情感资源可能会越来越枯竭(不易被感动)。人们漠视生命,冷淡人情甚至亲情,人间的苦难被数字化了,数字不大不足以引人注目;生命的苦痛被动画了,画面演绎不够血腥不足以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有的甚至泯灭人性。中学生受上述社会负面因素影响,有情感麻木的现象,表现在有的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集体漠不关心,缺乏爱心、同情心等。通过情境教学,以情生情,以景生情,丰富并升华学生情感。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对形象的、具体生动的东西感兴趣,看问题常常带有浓厚的感彩,尤其是看待社会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主观感受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教学。

我在教学中注意以情明理,以情激趣,以情启思。设置具有一定矛盾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讲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讲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我结合时政,让学生分析“日本肆意歪曲历史、篡改教科书的事实”,一开始,同学们情绪很激动,反日情绪高涨,根本不能理智地思考这些问题。等学生的情绪稍稍平静之后,我让同学们自己进行中日民族精神对比,由日本对战争的态度反思民族精神,日本为什么不能像德国那样放下历史包袱,正视历史事实。同学们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分组分析、讨论,最后找到了原因:这与十多年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法西斯主义兴起和泛滥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危机,因为经济的萧条会引起并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使民族心理变得更加狭隘和极端。如果日本经济不能走出低迷状态,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在狭隘、极端与羡慕、嫉妒相互交织的心理之下,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极右势力将日趋嚣张,反华的花样也会增多。他们的行径值得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高度警惕。所以,这一切都是和经济分不开的,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接着,我又让学生分析部分高校学生反日“入常”的行为。通过和学生的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学生们明白了凡事要以大局出发、以集体利益出发,以冷静的态度对待中日关系。

以情动人,达到知情统一。创设能使人产生强烈情感的情境,并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表达来感染、打动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这一内容时,我给出了“丹心不怯断头台”——革命先烈关露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生和爱情的事例,教育学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抉择。很多学生听了关露的事迹后都留下了眼泪,深受感染。并表示对其的人格无比敬佩,值得学习。

三、人文主义精神要求政治课教学关注学生的审美需要,让学生领略到美和愉悦。

政治课的美主要表现为情感美、情境美、思维美、思想美。多媒体通过声、像结合,使教学情境更真实、更生动、更形象,使思维过程及思想动态地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讲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一节时,我播放了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的录像,在优美的乐曲和美丽的舞姿中,使学生体会到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生可能会有各种挫折与坎坷,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志和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者,循超逸之。”审美活动要在轻松愉悦之中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反而不容易产生灵感。学生如果过度紧张,是不可能进行感悟活动的。教师只有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促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政治课的美。要营造这样一种气氛,首先,要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民主平等;其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第三,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和时间;第四,课堂上不要给学生太大的掌握知识方面的压力,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价值观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价值观;青年;工作价值观

国内外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价值观进行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研究,发现了价值观对整个社会和个人都有显著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上的选择就是“职业价值观”,通常也称之为“择业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是在职业生涯中体现的,一个人的职业生活浓缩其人生精华,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青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青年职业价值观对于青年的就业与指导、企业人员招聘、职业咨询、员工考核等都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以往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以下述评。

1职业价值观概述

1.1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职业价值观又称“择业观”,在国外通常称工作价值观(workvatues)。尽管称呼不同,但因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系统,因此所反映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一致的。

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主要是国内外学者的职业心理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下了定义:Super(197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Elizur(1982)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Ros(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Schwartz(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宁维卫(1991)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属于个性(人格)的范畴;黄希庭(1994)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栓(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余华(2000)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于海波、张进辅(aooi)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与国外学者所下定义不同,国内学者从更加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本质。

1.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探讨一直是职业价值观研究的重点。由于各个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因此职业价值观结构的划分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查阅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

两分法: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Herzberg提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三分法:由Sup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Aldeder在Super的基础上划分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和社会价值;Elizar划分的情感、认知、工具;黄希庭、张进辅等人划分的职业目标、实现职业价值的手段、职业评价;凌文栓划分的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

四分法:Surkis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四个纬度,后来的Rone,Ros}Schwartz在此基础上对职业价值观的纬度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与划分;赵喜顺提出的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经济型。

五分法:宁维卫划分的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五个纬度。

六分法:Holland划分的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

1.3职业价值观的理论

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主要是西方的一些理论,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理论。

(1)职业选择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Holland(1973)提出。他认为,大多数的人格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种特定类型的人都会对应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或者说对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感兴趣;人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分为相应的六种类型,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此外,Hoppock还提出了职业选择必须适合个体需要的理论。

(2)职业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职业指导专家Ginzberg,他认为人们职业发展的有序阶段和基本的人格发展相联系,并且人们的职业发展包括幻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他后来又提出,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职业选择并非不可改变。

(3)职业发展的自我概念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Super,他强调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动态的过程,并且职业价值观是随着个体的自我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他强调青少年期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个体探索和担任职业角色,通过体验各种角色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自我概念也随之得到发展,当自我概念发生较大分化时,其中一个特殊的方面即职业自我概念就成为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人们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生活方式有三方面的需求,即满足生活上的需求、社会人际关系的需求和各种劳动活动的需求。个人为了充分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2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特质、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同时经过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而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因此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以下阶段:

(1)幻想阶段(儿童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的分化程度处于低级水平,对职业没有明确的意识,主要是父母职业类型、工作态度以及周围人的职业态度和观念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幻想。这种模糊的职业意识是不现实的,极不稳定,缺乏现实性。

(2)萌芽阶段(青少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对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有了较深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开始萌芽。

(3)形成阶段(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前期)。在这一阶段,青年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分化,使他们能够对一些职业做出客观分析,同时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和评价,对于自己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

(4)成熟阶段(成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年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已趋向成熟,而且也能够对职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能根据社会实践做出具体的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观已经开始成熟。

3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职业价值观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的。国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1982年天津市劳动局技工培训处和天津市技工师范学院联合调查组发表了《天津市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观、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这是我国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从此揭开了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职业价值观的序幕。

(1)研究对象。以往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在职人员和从未参加工作的学生。近几年来,随着心理学方法的逐步完善,已经扩展到对其它阶层青年的研究。如:唐智松(1999)对少数民族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朱成杰(2002)对编辑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王燕(2002)等对警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文书生(2003)对下岗职工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等。

(2)研究方法。国内外对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多采用单一的问卷法。其中著名的量表主要有:斯特郎一坎贝尔的兴趣调查表(SCII);库德的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霍兰的职业爱好问卷(HVPI);高登的职业价值观量表(OVI);塞普尔的职业价值观量表(WVI);宁维卫对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的修订;凌文栓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等。使用单一的问卷法测量职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学者也采用了其它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如:句子完成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模糊数学的多级估量法、SSA{smallestspaceanalysis)方法等。

(3)研究内容。国内外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地域、专业、受教育程度)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②职业价值观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如:张进辅(1989)等对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Elizar(1999)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Schwartz(1999)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Mary(2002)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的研究;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如:顾雪英(2001)对教师、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探讨;宁维卫(1996)对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王垒(2003)对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的研究等等;④青少年职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⑤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行为的研究,如:马剑宏,倪陈明(1998)对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行为的研究等;⑥不同人群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如:余华(2000)对大学生和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和对比研究;何华敏(1998)对我国内地四类企业职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等。

4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价值观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要受‘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心态、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个人独特个性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爱好、性格、气质等。

(1)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举止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首先,父母对子女择业的影响,与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其次父母的职业是影响青少年职业选择的直接因素,父母职业不同,使得青少年的择业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评价,对学生的职业认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择业意识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国外学校就有很多的就业指导中心,从学生人学到毕业始终对他们进行指导,而在国内很少学校有这样的就业指导中心。

(3)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一次社会环境的变化,职业结构都会相应地进行大的调整,使得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职业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每一个时期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对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社会主导价值和社会舆论对其影响最大。

(4)个人因素的影响。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兴趣对于个体而言是有差异的,兴趣上的差异就构成了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对个人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个人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自己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气质、性格作为个人特性中较为稳定的成分,对于个体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5评价与建议

通过目前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发现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结构争论较多,而统一的理论建构较少。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大都是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进行自己领域中的实证研究,以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陷人比较混杂的局面,因此建议对职业价值观在概念和理论结构上有统一的认识。

(2)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范围比较狭窄,主要侧重于工作在职人员和大学生,而对其它社会阶层的人研究较少。因此建议增加对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农村的青少年、下岗青年、残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等这些特殊人群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避免用大学生或在职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来描述、说明或代替整个青年职业价值观。

(3)关于职业价值观实质、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建议今后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4)关于职业价值观的跨文化研究较少,大都侧重各自国家的实证研究,建议进行跨文化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5)缺乏系统地探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职业价值观现状的描述。建议进一步深化研究职业价值观,探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加强对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与教育。

价值观论文篇9

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大学生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局限,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引起了价值观的错位和混乱。1.市场文化的崛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等都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开放性、自主性、融合性、物质性、利己性等为特点的市场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市场文化的开放自主让人们开阔了眼界,但我们也必须当前信息传播的便捷与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已导致市场文化的鱼龙混杂。市场主体的物质性和利己性让许多人变得唯利是图,“士为知己者死”的豪爽、“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胸怀,精神家园正在被“良心多少钱一斤”的笑谈所淹没。在这样一个繁杂的市场文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确是一项重大的挑战。2.异质文化的涌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异质文化进入中国。异质文化让人们在国内国外对比中发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涉及的面广且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给阅历尚浅的大学生造成误解、迷惘甚至敌视反叛,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3.新异文化的突起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状态,思想也时刻进行着或显著或隐蔽的变化。多种文化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如餐饮文化,消费文化、时尚文化、名牌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等等。这些新异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更关注学生的现实,解决学生现实的困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4.传统文化的无为以及主流文化的式微作为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我们本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活力,遗憾的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放任传统文化为无为状态,就如在战争中放弃有力的武器。以上这些消极因素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危机,而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信仰发生动摇。

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多元文化这个大背景下,要充分地认识多元文化并把握其规律,在整个多元文化系统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各个要素都发挥其作用。1.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在价值观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要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老师要精讲,概括要点、简化内容,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考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2.面对异质文化的挑战,价值观教育要通情达理对于交融的异质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甚至予以批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掌握主动权,首先要准确科学理解异质文化本身的“情况”即理论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次,要考虑中国“国情”现状及中国历史遗留惯性;最后“达理”作出最优选择。3.面对新异文化的突起,价值观教育要以积极的姿态对待,不能在此留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教育要渗入生活环境,不能只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理论说教,还要在内容上联系实际生活、社会现状,在方法上紧扣受众的心理特点、性格、成熟程度,选择恰当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励和鼓舞,用艺术化的优美方式诉诸受众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4.要重视活用优秀传统文化这把利剑,使之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领域真正发力中国是文明古国,先哲们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瑰宝,但现代的我们并未使之“源远流长”。《中庸》《大学》《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时代的久远并不能遮掩其智慧的光芒,它们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它赐予人们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精神力量。因此,要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古为今用。5.强化主流文化,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多元文化怎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不可动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占领多个高地,采取多样方法相结合,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多种渠道,反复进行主流文化教育,最大限度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人是实践的主体,决定着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教育的态度和行动。培养现代性的优秀大学生,使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能够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自主地对待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6.注重知行统一,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力度从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和发展、完善全过程来看,无论是在学校中接受教育,还是在家庭中受到熏陶,要转化为个人的信念准则,都离不开个体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这在客观上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力度,努力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影响,注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程实践化。高校可以通过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两课”教育的组成部分,制订相应的课程教案和活动项目,使大学生实践课程化。通过把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把加强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日常化等等。[4]这些措施的展开,会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创造有力的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多元文化的环境是一个不可逃避的事实。正如蒙田所说:“生命本无好坏,是好是坏全在你自己。”多元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多元文化本无好坏,是好是坏全在我们教育主体手中,它是毒药还是解药取决于我们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只有正确认识了它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多个维度的合力下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护航。

作者:贾银兰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价值观论文篇10

高雅,是指高尚雅致。古人早对此有着诠释:《三国志?魏志?崔林传》:“禀自然之正气,体高雅之弘量”;唐王勃 《?鉴图铭》序:“句读曲屈,韵调高雅”;明李东阳 《明故封大安人舒氏墓志铭》:“仲律学识高雅,志操修洁”。这里我们论述的高雅文化,有时也称纯文化,或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相对应。高雅文化关注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世界,具备底蕴深厚、人文内涵丰富、格调典雅,是以追求真、善、美为目的意识形态。它涵盖哲学、美学、史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比如先进的思想价值观念、精美的艺术成果、深刻的文学著作、高素养的行为规范等等,诉诸读者以严肃的思考、体验和想象,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食粮。

当今的高校校园,各种非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交融在一起,受社会上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实用主义等的冲击,高校中的高雅文化也遇到巨大的挑战。不少大学生对社会上流行的通俗艺术如数家珍,却对经典的高雅艺术一无所知。[1]因此,加强高校高雅文化建设,吸纳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对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健全人格品味、激发和培养想象力和主观创造力,引领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高雅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2.1 高雅文化的熏陶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源泉

对“价值”作出哲学意义上的界定是我们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对此不同学者作出了不同解释。归结起来有这样几种:用意义界定价值,用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以有用性界定价值,以和目的性界定价值,以效应界定价值。[2]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在这个多元的文化大背景下,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也是多样化的,从高雅文化的含义不难看出,它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流文化,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途径。大学生必须倡导高雅文化,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2.2 高雅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大学生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判断选择、好恶取舍,适配着他们的行为。[3]在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意识自主,个性特点鲜明,价值追求多样,在流行文化等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要加强高雅文化教育,这对于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3 高雅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3.1 坚持高雅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1)要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中阐发高雅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提高大学生对高雅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高雅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高雅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高雅文化的当代价值,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主动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民族梦发展相结合起来。

(2)坚持高雅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在高雅文化教育中使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3)坚持弘扬中华高雅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高雅文化成果相结合。要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抓好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高度重视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4)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高雅文化教育,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要努力寻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平衡点,父母要主动联系学校,建立与学校的沟通机制;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受系统的社会教育,使他们的社会态度、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能力与其生存的时代和社会的脉搏合拍,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社会人。

3.2 不断加强高雅文化校园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教风、学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和习惯、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环境布局等方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资源,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高雅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革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高雅艺术表演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思想道德和人格素养等领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

3.3 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高雅文化网络教育平台

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高雅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高雅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高雅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高雅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高雅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