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音乐十篇

时间:2023-04-09 06:21:56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1

[关键词]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钢琴音乐

电影与钢琴音乐结合之后,这两种艺术形式碰撞出了极其绚烂的火花,相互作用开辟了美妙的艺术天地,一部成功的电影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特别是钢琴音乐进入到了电影艺术之中,并成为影片的视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音乐穿插于始终,并随处充满着温情的“阳光情感电影”,影片中充满人性的钢琴音乐及孩子们真挚感人的合唱深深地打动了全球观者的心,并为影片注入了新的感觉。在2004年,播放之时,这部影片引起了影坛的轰动,其讲述了法国战后,一位教师用音乐打开了一群被社会遗弃的孩子们的心灵之窗,并以唯美的画面、动人的情节、动听的音乐征服了整个世界。

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概述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面世就赢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赞誉,其影片本身并没有过于复杂的情节、华丽的场面,而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借助一本日记和两位老人的回忆,带我们进入了那群孩子的世界。影片开始出现了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回到法国故地,当他打开当年启蒙老师克莱蒙特留下的日记,回味起当时的意境,一幕幕童年的记忆画面开始浮现出来……克莱蒙特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却阴差阳错成为一间名为“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的教师,这所学校中的孩子们大部分是被社会所遗弃的问题少年,校长经常采用残暴的高压手段来管理这些孩子,克莱蒙特开始注意到这一情况,运用自己的音乐才华来创作一些合唱曲,用钢琴弹奏出美妙的乐曲来敲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影片画面出现了用钢铁铸成的大门以及建造如同监牢一样的学校,让观者能够感知到学校的高压残暴的管理、充斥着压抑的氛围。面对这群10多岁的少年,校长哈桑采取了冷酷的高压政策,并且影片中也展示了其他教师冷冰冰的面庞。这些只会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更加顽固,进而与教师们形成了反抗的关系。随着影片逐渐展开,观者会发现其实孩子们需要用爱来温暖他们,比如小主人公莫安琦只有残缺不全的母爱,或许只要给这些孩子们一些爱来点燃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其实都是一群可爱的天使。克莱蒙特恰恰发现了这一点,并运用自己特殊方式来组建一个合唱团,用音乐感染他们,用音乐给予他们快乐,用音乐安抚他们内心的创伤,更使莫安琦找到了希望,启迪和引导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指挥家。当影片中展现出孩子们宛如黄莺般的美妙和声,深深感染了每个观者的内心,克莱蒙特用音乐催开了孩子们心中的花。随着影片的故事情节展开,一首首钢琴音乐就如清泉一样在影片中逐渐流淌开来,“池塘之底”悄无声息变化着,原本的学校就如校名一样,被埋没于河底的泥沙之中,学校中的孩子们也生活于被遗忘的世界之中,克莱蒙特的到来带来了天籁般的音乐,使得孩子们心中开始充满了爱,使得“池塘之底”慢慢春意盎然。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在结构处理上,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几乎不露痕迹。影片中,克莱蒙特在一个没有太阳的冬日清早来到了学校,使得观者也可以感知到克莱蒙特的内心非常失落,但当他离开学校的那天,却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这与他刚来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克莱蒙特要离开学校和孩子们,但他的内心是愉悦的。同时,影片巧妙运用了旁白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以克莱蒙特旁白的手法来展现出他希望学生们会到校门口为他送行。但却没有一个人,这时镜头切换到了他走到高楼下,发现空中飘落下许多纸飞机,并听到孩子唱起了他教的歌,用这一特别方式和歌声来和克莱蒙特道别。

整部影片采用了回忆倒叙的手法,电影开始主要以皮埃尔、佩皮诺看到克莱蒙特的日记为契机来展开故事情节,回忆给整部影片带来了浓郁的情感色彩,让观者能够回味到影片的一丝忧伤之情。同时,电影也运用了大量插叙手法,影片虽然从克莱蒙特的视角出发,但观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他的时空范围,其中还穿插着小主人公莫安琦的所见所感。比如,当克莱蒙特在组织合唱队时,莫安琦正在被校长哈桑惩罚,当莫安琦听到歌声之时,眼中充满了向往之情,并自己悄悄练习,这些都是正在指挥的克莱蒙特所无法看到的。影片正是巧妙超越了叙事本身,而来表达影片的真实内涵和想法。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色调来使得画面更加突出影片的主题思想,使其感人至深。影片不同的情节运用了不同的色调,从克莱蒙特来到学校故事的开始到莫安琦加入合唱团之前,影片以灰蓝色调为主,烘托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其灰暗的色调也衬托了克莱蒙特出来时灰暗的心情,同时也代表着这群被社会所遗弃的孩子们的心境。当莫安琦加入合唱团之后,色调转变为以橘黄色为主,暗示出影片情节开始逐渐转变为光明的一面,随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孩子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和阳光,观者也能深刻体会到光明和温暖,感受到了情感的真挚和共鸣,电影给予了我们愉悦。

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钢琴音乐魅力的简析

众所周知,法国电影一贯以追求个人化和内心化为基调,发挥影片本身的品性,而忽略了大众的审美趣味,使得观者与影片的主题呈现相互对峙的状态,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却打破了这种对峙的局面,不仅考虑到了受众的审美,而且鲜明展现了影片本身的品性。这一过程中,绝妙的钢琴音乐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首先,这部影片的导演巴哈提亚是一位音乐人,这位有着深刻音乐功底的导演认识到了电影音乐的重要性,成功地将钢琴音乐融入影片之中。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将钢琴音乐融化、渗透于电影的总体构想中,并且也将人物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融于人们对钢琴音乐的体验中。这部影片中的钢琴音乐与整部影片的风格一致,并与其叙事结构相辅相成。恰当的钢琴音乐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温情与人性的关爱。比如,影片中,布鲁诺·古莱与保加利亚交响管弦乐团以和煦动人的钢琴、和暖的交响乐配合着孩子们那天籁般的和声,将传统电影的温馨体验和孩子们的真挚情感表现出来,给观者留下了一个美好的音乐记忆。

其次,从这部电影的整体框架来看,美妙的钢琴音乐始终伴随于影片之中,其多次出现于影片的故事情节之中,对剧情进行了概括和凝练,并充分展示和表现了整部影片温情、优雅、怀旧的风格,奠定了电影的基本节奏和格调。同时,钢琴音乐对故事情节的启发和推动上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影片以音乐家的钢琴演奏展开了故事情节,用克莱蒙特简单、质朴、纯洁的钢琴乐曲声奏入温情,最终这位教师成功打开了被世界所遗弃的孩子们的心灵天窗,将他们引入美好的梦想之中,进而充分显示了钢琴音乐对人道思想教化的巨大魅力。

第三,绝妙的钢琴音乐不仅仅奠定了电影的基本格调和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并运用了点描的手法为影片描绘出一抹独特的音乐艺术色彩。影片中充分运用了有生源的钢琴音乐和无声源的钢琴音乐,提示观者钢琴音乐的重要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恰当运用了钢琴乐曲的柔美声音散发出其独有的温情,使得钢琴音乐与影像、钢琴音乐与情节搭建了一种完美的和谐,在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构建整部影片的氛围同时也散发出钢琴音乐的极大魅力。比如,《放牛班的春天》结尾部分,选择了克莱蒙特被迫离开学校时,孩子们利用纸飞机和歌声为他送行作为情感的宣泄点,孩子们的歌声与钢琴音乐的巧妙结合,凸显了师生之间用音乐连接的深厚感情,也成功传达了音乐对孩子们所起的教化作用,展现了钢琴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三、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钢琴音乐的美育价值

电影音乐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电影的叙事发展服务,否则就失去了音乐的美育价值,钢琴音乐更是如此。对于钢琴音乐的美育价值是一种艺术的对象与创作或欣赏它的心灵之间的关系,因此其美育价值不是一种物质,而是对象与满足了审美情感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这部影片运用它自身的成绩充分证实了钢琴音乐对人性所起到巨大的美育功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钢琴音乐对故事情节的推动起着主要作用,但也较为充分体现了其美育价值,完美地契合了影片的爱与感化的主题,整部影片中没有一丝晦涩的说教,而是在叙事过程中,通过巧妙运用唯美的钢琴音乐来浇灌孩子们的心灵,同时也潜移默化感染着观者,让钢琴音乐唤醒了蛰伏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善思。《放牛班的春天》当中的钢琴音乐积极发挥了其美育价值,克莱蒙特通过一首首优美的钢琴曲来感化这些顽劣的孩子们,虽然这群孩子被社会所遗弃,但他们对善与美还是有所向往,克莱蒙特正是发现了这一点,通过美妙的乐曲引领孩子们走出了心灵的荒漠。钢琴音乐深化了影片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思想内涵,影片的道德立场在这沁人心脾的钢琴音乐和清新温情的画面当中得以传达,也感化了观者的内心世界。影片中钢琴音乐重塑了心灵的美好,帮助孩子们找回了内心的安宁,钢琴音乐的美为电影增添了一抹浓郁的魅力,钢琴音乐的美为人性、人心、人格注入了一股清澈的泉水,钢琴音乐以其内在的,心灵的和精神的表达方式,体现出“人性的美好和自由”,使得影片中所有表现的“善”和“美”更加整体化,融为一体。钢琴音乐总能够引领人们奔向理想的意境,犹如《放牛班的春天》扉页中写到:“爱,点亮他们的生命,让他们的世界,有音符,也有蓝天!”

四、结 语

随着电影艺术不断发展,电影音乐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电影画面是一种展示人物表情的艺术,诉诸观者的眼,音乐却是一种感染内心的艺术旋律,诉诸观者的耳,只有将视听结合,才能够让观者体验全方位的艺术享受。总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每一次钢琴音乐的展现都是一种有意蕴的表达,赋予故事情节更大的思维空间,成为结合人物关系的有机体。影片以音乐为线索直接进入了叙事,运用简单的温情感动着观者的内心,成为人们的心灵鸡汤。美妙的钢琴音乐不仅唤醒了“池塘之底”所遮盖的孩子们的纯真,也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希望与快乐的天堂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肖静,罗小平.在电影外衣下的音乐和诗的对话——浅谈《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J].青年作家,2010(04).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2

[关键词]《放牛班的春天》;成长;爱

《放牛班的春天》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耶执导,影片讲述了正处于人生低谷的克莱门特・马修来到“塘底”教习所执教的故事。片中虽没有曲折的情节和波澜壮阔的场面,却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观众,“一个秃顶的中年男人和一群乡村寄宿学校的孩子将世界感动得一塌糊涂”[1]。该影片以其出色的配乐一举夺得了法国恺撒奖最佳电影音乐、最佳音响两项大奖、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音乐大奖并入围了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英国影艺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等多个奖项。[2]这是一部温暖人心的电影,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爱与成长的主题。教习所的学监马修对孩子们的关爱与引导,使这些问题少年获得了心灵的成长。马修平凡的生命中闪现着的伟岸光芒,令观众为之感动。本文从成长与爱两方面,浅析影片的主题。

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成长,这其中包括了孩子们和克莱门特・马修双方面的成长。孩子们在马修到来后,完成了心灵的成长过程,学会了信任、友爱和坚持等人生道路上必须具备的品质。而马修则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再认识,这同样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影片的叙事正是在这两种成长的交叉过程中完成的,关于成长的主题使影片成为一个凝练的整体。

首先,孩子们的成长,是影片要表现的核心内容。马修刚刚到来时孩子们的情况,观众可从他们的表现看出来。整个学校完全是死气沉沉的晦暗氛围,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对学生采取的就是高压政策。在这里,教育演变成简单的“行动――反应”原则,学校规定的纪律是高压线,触碰者会受到严厉惩罚,体罚成为常态,甚至还有调皮的孩子会受到殴打。教习所中孩子的个体逆反心理都较普通的孩子要强,这导致他们更加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压抑,他们本该快乐的童年也变得暗无天日。影片中以暗弱的光线低沉的音响效果营造出压抑的氛围,向观众展示了“塘底”教习所的冷酷现实。高压政策下,孩子们非但没有被压服,反而以更加激烈的形式发起反抗。每一堂课的教师都如坐针毡,因为只要一转身,就会受到孩子们的袭击。孩子们课上创作羞辱师长的漫画,而与家长的见面也变得十分生疏,成了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问题少年。

马修到来之后,孩子们的状况慢慢发生了转变。马修上第一堂课就被学生戏弄,可是他没有揭发学生的行为,反而在校长的面前撒谎,包容了学生的调皮。对于伤害神父的学生,他也没有到校长那告发,而是让他将功补过,照顾受伤的神父。在看到莫杭治嘲弄自己的漫画时,马修以同样的手段在黑板上画出了莫杭治的肖像涂鸦。就这样,学生慢慢体会到了马修的善良、宽容与同情心,对马修的心理防线也越来越松懈。马修组织的合唱队,将孩子们分成了高、中、低声部,每一个孩子都有了用武之地。甚至是最五音不全的孩子,也成了乐谱展示架参与到合唱队中,发挥了他独特的作用。每个孩子在歌唱训练的过程中,心底的坚冰也慢慢消融,对待他人,尤其是师长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连制定高压政策的校长,也肯定了合唱队的积极效果,接受学校的资助者伯爵夫人的视察是合唱队发展的顶峰。合唱队终因纵火事件导致解散,但孩子们敞开的心灵已如决堤的洪水,不再受到束缚。为马修送行时的歌声,与马修第一堂课时孩子们的吵闹,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在马修的引领下完成了成长的蜕变。

其次,马修在充当孩子们的导师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成长。马修来到“塘底”教习所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音乐的道路没有走通,情感上也处于失意状态,而且他已经不再年轻。去教习所当学监是马修的无奈之举,他得想法养活自己。此时他的心情晦暗,充满了失落与沮丧,对前途也是一片茫然。刚出现在孩子面前的马修,被戏称为“光弹头”“秃子”,根本没有作为师长的尊严。马修秉持自己善良的本性,并且没有利用自己师长地位来压迫学生,而是采取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态度,在马修让孩子们写下他们自己的理想时,孩子们认真的态度令马修感受到了这些冥顽不灵的孩子们身上的希望。当马修偶然听到孩子们欢快的歌唱时,他内心的希望终于找到了点燃它的火种,那就是音乐。马修组织了合唱队,并充满激情地给孩子们写歌。随着孩子们一天天走向成长,马修也获得了对自身的认可,他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音乐家”,梦想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马修的手中。

马修在点亮孩子们的梦想的同时,他的内心不再动摇,梦想之光也照进了他的现实生活。他在“塘底”教习所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和爱戴,并欣慰地看着他们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成就感的呢。当合唱队被迫解散,马修也不得不离开时,孩子们用从窗出的纸飞机和美妙整齐的合唱来给马修送行。在这一刻,马修激动得想要“向全世界大喊”,但走出校门的马修恢复了平静,他实现了对自我的再认识,“我是克莱门特・马修,一个不成功的音乐家,一个不成功的学监。”实际上,这种自嘲式的想法,是马修真正成熟的标志。一个人可以平凡,可以不必轰轰烈烈,但他一定要坚持自己善良的真心向前走。马修虽然在之后的一生中都是平凡的音乐教师,但实际上他已经获得了成功。这种成功既有外在认可,也有他内心对自己的认同。他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和音乐启蒙者,他培育出了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他点燃了教习所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马修在之后的人生道路没有再尝试去成名,说明他已经不再注重那些虚名,而是遵循内心的想法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对于既是孩子们的教师,其实也充当了父亲角色的马修,教习所的职业生涯的结束只是他的新生的开始,何况在离开教习所时还得到了最好的礼物――佩皮诺,这个孩子陪他度过了余生。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对爱的展现与诠释是给观众带来深刻印象与心灵感动的又一命题。马修对学生的爱使其找到了引导孩子们走入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生命世界,也使自己收获了生命中最幸福和自豪的美好时光。首先,影片虽然讲述了“爱”这一最能撼动人心的情感,但其表现方式却是极为质朴和内敛的。影片镜头语言真实朴实,令观众感到了人物的真实,并从这个平凡中的奇迹里,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和力量。因此,电影创作者对于马修这个人物没有把他塑造成天生的“爱神”,或是具有某些突出品格的伟大人物,而是一个平凡,甚至是落魄的小人物。他内心善良,尊重个体的尊严。这一处理方式很容易使观众对主人公产生亲近感,并能自然地融入影片的情节、情感氛围与人物的精神世界当中。

马修最初来到“池塘之底”时已过中年,对音乐满怀期冀的他事业上一直没有起色。当马修在一个寒冷的冬季走进“池塘之底”的铁门时,他面对的是校长“行动――反应”的惩罚式教育、教师们的冷漠寡言以及顽劣野蛮的学生们。正是在这样的人生低谷中,马修又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影片通过许多细节向观众展现出主人公的耿直与善良。对于校长粗暴的教育方式,他感到迷惑和手足无措;当他知道若将伤害神父的学生交给校长后,等待孩子的是一顿毒打后,他改变了自己的决定;马修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通过音乐帮他们建立自我的认同和对未来的信心,“我们是池塘畔底抚育院的精英,正因如此我们才令人伤透脑筋”;就连不良少年孟丹,马修也平等相待,并努力尝试使其融入群体。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马修身上正直与善良的品性,使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平凡和亲切。

其次,影片不但向观众塑造了一个真实而温暖的主人公形象,也揭示了爱的能力的重要性。马修虽然平凡,在生活中甚至有些木讷,但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却是充满了智慧与激情。改变学校压抑、冷酷的环境,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仅需要一颗善良的心灵和无私的付出,也需要正确、恰当的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否则,再多的爱和再好的愿望也无法改变现实。

影片在对这一问题的阐释上也同样是以细节取胜。他让施加伤害的学生葛贺克去照顾神父,当神父赞扬孩子的善良时,葛贺克的脸上露出了尴尬和惭愧的神情。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真心体悟到自己的过错,其效果远远胜过惩罚与说教。马修听到学生走音但快乐的歌声后,想到通过音乐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重塑自我、建立信心。这些展现出人物的细心、明智与责任感。此外,马修虽然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但并不放纵他们,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可以容忍孟丹对自己的无礼,却不姑息其欺负佩皮诺的做法,并义正词严地警告这个危险学生。马修对于自己的爱徒莫杭治也是如此,既是慈父,也是严师。

最后,影片通过学生们对马修爱的回馈与反哺,揭示了这一情感所具有的感人力量。当马修正充满激情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却被孟丹校园纵火的事件所累,被迫离开“池塘之底”和他的学生们。此时,虽然画面中一片寂寥,马修独自提着箱子向大门走去,但整个校园却是一派阳光明媚、温暖沁人的景象,与主人公初来此地时的阴霾、黯淡形成鲜明的对比。当马修走到教学楼的拐角处,寂静的校园中乐声徐徐响起。马修看到地面的一架架纸飞机上,写满了学生们祝福的话语,当他抬起头,看到更多的飞机如雪片般飞下时,影片进入了高潮。莫杭治的歌声清脆嘹亮,随即童声合唱《风筝》应景响起,由弱渐强,汇成一道情感的洪流。“空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往大海,飘向高空,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哦,在暴风雨中,你高扬着翅膀,别忘了回来,回到我身边”。孩子们用这首歌,送给即将离去的恩师,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谢、祝福与留恋。[3]影片至此将观众的情感推向高潮,当一双双挥舞告别的小手,出现在高大的教学楼窗口时,在音乐的陪衬下,这样的画面被赋予了极其强烈的情感,令人不禁动情、感怀。马修的爱不但使学生们发现了自我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也使他们懂得了如何去回馈这份爱。音乐既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的语言,也成为其最好的诠释爱的方式。

综上,《放牛班的春天》以平实的电影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观众。成长与爱,在教习所的孩子们与马修相处的生命中共享。马修领悟到的生命真谛,震撼着每一位观众,令他们重新思考自己平凡的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山.别小看心灵的力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启示录[J].当代电影,2005(05).

[2] 黄莉.《放牛班的春天》的音乐与人声[J].电影文学,2009(19).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3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1那天是教师节。

上课时候尚老师很亲切的问候所有的同学教师节快乐,我们是未来优秀的音乐教师。第一节课,一改常规的老师讲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事项,我们一起看了这样一部电影。

看完后几天 ,电影里的音乐以及故事一直在心里来回的萦绕, 在孩子们几乎灰色 没有希望,充斥混乱暴躁。校长老师刻板乏味条,谩骂和体罚是师生之间唯一的交流。通过暴力手段想制服学生。然而这些孩子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后的命运改变,是不可想象的。有爱,我们都能感觉到。孩子们开始唱歌的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毛孔都张开了。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很久没有听到如此动人的声音了,天籁之音完美的阐释孩子们现在的心境与改变。不再打架、不再搞恶作剧。因为心里有了善,有了感恩,有了爱和希望。马修老师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到来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子的变化,没有想过升级,只是想从心里最深处来保护,呵护这些孩子。只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

当爱的力量遇到音乐时候,这些孩子美妙的歌声从窗户飞出时,传到每位的心底,这些孩子从心底表达的感情,是以前任何时候 没有表达过的。

这张照片中马修憨厚可掬的神态,眼睛里流淌的温情,和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心里那种暖意,不禁忍不住泪流满面,故事的构架和音乐把我们的灵魂抽走,当马修教师被迫离开时后漫天的纸飞机时候i,我回头看了班级的同学,好多都在流眼泪。马修老师最喜欢的小儿子,在最后跟他走时候,我的心理特别的舒坦,就像自己有了孩子,可以去照顾他一样。

电影是一个造梦机器,是我们在现实繁杂的社会中获得某种力量和解放,在前行的道路上得到慰籍。爱永远不会被忘记,而宽容,理解又是一位合格教师的必要素质。当我们充满爱的力量躬身前行时,我们会拥有某种力量,在爱中继续着我们的道路,用音乐来净化我们以及孩子的灵魂。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2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当年合唱团中的领唱皮埃尔后来成了指挥家,因为母亲病逝回家的时候,当年合唱团的伙伴派皮诺来找他,给了他一本马修的日记。马修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感人的一切。派皮诺当时是个孤儿,总在周六的时候等在大门口,希望父亲会来接他。后来马修被学校解雇了,当他要登上汽车的时候,派皮诺一路奔跑赶来,要马修带他走,马修先是拒绝,后来又不忍心,回来把派皮诺带走了。派皮诺的执着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为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杭莫治的改邪归正而释怀;为佩尔诺的执著坚守而欢欣。

我的记忆深处从此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情节:当马修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曾经是顽劣甚至邪恶的学生在卡片上写满了的思念与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着的手诉说着留恋与不舍,这一刻,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我十分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3一群被世人厌恶的孩子,遇到一个天使般的老师,救赎的灵魂找到了心中的梦想,终于唱出了来自天堂的声音,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热爱音乐有着音乐天赋的代课教师用他对孩子们的爱感化了这一班问题少年冰冷、残酷的心……

电影中孩子们忧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始终印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诺,他的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时刻显露出忧郁与期盼,他每天都会靠在大门的铁栅栏上,目光眺望着远方,他是多么希望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啊!可是事实已是无法改变的了。孩子们的心灵被铁血校长严重扭曲,他们没有四季。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从这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来学校代课。这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很顽劣,院长一见到孩子犯错就会把他拉去关禁闭,可马修老师不喜欢院长的这种教育方式,他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皮埃尔,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然而,马修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他,终于,他发现皮埃尔在独唱方面有着极大的天赋,他的歌声简直是来自天堂的声音。于是,马修老师耐心辅导皮埃尔,最终老师的爱还是感化了他顽固的心灵,他感受到了温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看完电影很长时间后,孩子们那纯洁的天籟之音还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这就是法国影片的那种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长的味道,使人的心灵受到震动,也受到了洗涤。这部影片形象地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心理,最后在马修老师走的那极为平淡的环境中,纷纷扬扬落下的纸片和从窗户伸出的许多只能看到半个胳膊的小手却让我极为震撼,这就是被感化的心灵。忧郁的小佩皮诺最终也跟着马修老师离开了学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让人喜悦和感伤。

来自天堂的声音,从这群少年口中传出,这无疑显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纯洁、可爱善良,每一个音符中都带有春天的气息,让我们感受这春天的气息,这来自天堂的美妙声音……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4很有幸,借着学校组织的教学研修时间,能和老师们一起欣赏了这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个学监和一群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虽平淡却又令人感动的故事。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带着几乎虔诚的心去看完这个电影,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部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当年合唱团中的领唱莫杭治后来成了指挥家,因为母亲病逝回家的时候,当年合唱团的伙伴佩尔诺来找他,给了他一本马修的日记。而马修则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感人的一切。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纯纯的音乐,很空灵,它贯穿着整部影片,使观众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这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

《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很多人,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但能在制度下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干点事情。他喜欢音乐,于是他便开始用音乐来教化那些问题少年们,艺术的确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呢?而马修老师以其温和的作风改变着什么,让整座学校师生之间的对立缓缓消散,除了那个刻板的校长,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尝没有松动过呢?这就是尊重的魅力、温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爱的魅力!用爱心可以试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谢学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师德教育。在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因此,这部影片值得我们观看,更值得我们品味。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范文5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名为《放牛班的春天》。其中不一样的老师克来蒙马修带给了我深深得震撼。

克来蒙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因为当时所处的年代,他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只好去当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老师。可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这里的学生调皮捣蛋,都是一些“问题学生”。聪明的克来蒙马修并没有像校长、其他老师那样利用惩罚来管理学生。因为他深深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于是,他用音乐来管理班上的学生,令班上的学生全都回心转意,露出了自己的本来善良的面貌……

看完了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被这位老师的行动折服,心中暗想:“因为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并不使用惩罚和奖励,而是利用音乐去鼓励学生自己做好一切。因此自然是事半功倍。怪不得他的学生们在他临走时都很怀念他。”就这样,这位老师用音乐的力量,让这些“坏孩子”都变成了听话优秀的孩子们。茫茫人海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真是这群孩子的幸运。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我们班敬爱的孔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她只需要一个眼神,或者轻轻一拍,就能够让某个不专心听讲的同学立刻服服帖帖,专心听课。这是因为孔老师对我们十分温柔,她平时都是笑容满面,对每一位学生都十分关心。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4

[关键词]钢琴 人性 心灵鸡汤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Choristes)是一部用音乐贯穿始终且随处散发着温情的“阳光情感电影”。自2004年3月在法国上映以来播散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势的音乐旋风。影片中充满人性的钢琴乐音及孩子们深情真挚的合唱不仅打动了全球各国观众的心,而且给影片注入了全新的视点。影片通过音乐的成功介入,以其创意非凡又不乏观赏的特质打破了“法国电影=艺术电影,艺术电影=不好看”的一贯偏见,并在一定层面上昭示了法国电影的某种新的方向――以情感、趣味取胜!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放牛班的春天》用他自身的成就充分证明了音乐对人性所能起到的巨大的感化作用。

这部影片叙述的节奏简单而明快,以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为引切入剧情,他的旧友(戴迪亚一费拉蒙饰)给他送来一本陈旧的日记,二人看着这本当年的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Clement Mathleu,杰勒德・尊诺饰)遗留下的日记,一幕幕关于童年的遥远回忆也慢慢浮出记忆的深潭,影片由此进入了叙述的主体部分――再现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克莱门特在问题少年汇聚的学校“池塘之底”的助理教师生活。这所寄宿学校的建筑风格以及师生群体散发出的沉闷、刻板,使得影片在一开始就萦绕着压抑与囚禁的灰色格调,老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更是司空见惯。“池塘之底”所呈现出的压抑和扭曲与音乐家克莱门特不得志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映衬,于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众所周知,法国电影在百余年的发展积淀中塑成了一种美学趣味尊崇作者品性,追求个人化和内心化,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大众审美趣味的培养,似乎观众与作者的身份是相互对峙的。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风头甚劲的影片打破了这种对峙,不仅使观众在观看时投入思考,而且立场鲜明的展示了作者的品性。而在这一过程中,钢琴等乐符绝妙的乐音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首先,影片创作而言,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并非从电影行业出身,他其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古典吉他手。这位有着深刻的音乐背景的导演充分认识到了音乐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成功的将音乐融入影片并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正如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事实上,把声音置于其他表现手法以外,并且把它看作电影世界的一次简单的补充表现,那是错误的。’《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就将音乐融化、渗透于电影的总体构想中,并且把对人物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融入到了人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当中。也就是说《放牛班的春天》无论是主题创作音乐还是资料性的使用音乐都达到了与影片整体风格的和谐,并与其叙事结构相辅相威。音乐的恰当使用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温情与人性的关爱。

其次,这是少数能将音乐完整融入电影情节,而非仅仅只当作陪衬的一部电影。那么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又是如何散发出它巨大的魅力进而奏亮光辉的人性的呢?

从影片的整体框架来看,美妙的乐音一直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终,它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并多次穿插在故事的情节当中和主题音乐关照全剧,对剧情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并为整部影片温情、优雅、怀旧的风格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奠定了影片基本的格调和节奏。此外,在对剧情结构的启发和推动上音乐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音乐家的演奏进入剧情,用克莱门特这位助理老师简单、宁和的音乐声曲奏入温情,最后则以自诩失败者的音乐家伟大的成功――打开了孩子们心智的天窗,将他们引向美好的前程作结,充分显示了音乐的巨大魅力。

再者,以观众的视角解读本片我们也不难看出,音乐在影片中不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断地给故事添加“意外”元素,如那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皮埃尔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二人的感情戏虽最终以喜剧的效果收场,但这个插曲着实给影片输入了不小的看点,增强了影片的大众性。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5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励志教育片,这部片子的起因是来自于一个寄宿学校,里面到处都是问题孩子,体罚在这里是司空见惯,校长为了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看完《放牛班的春天》我深有感触。故事讲的是一位音乐家在一所充满了仇恨、叛逆与暴力的学校里,教孩子们学习音乐,净化学生们心灵的故事。

起初观看电影的同学们都在笑,但到最后大家竟然都哭了。他是一位多么优秀、多么仁慈的教师啊!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孩子们,他是一位音乐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当学生们调皮捣蛋,恶搞老师的秃顶形象时,他用漫画自画像讽刺了那位同学;当学生们犯错误的时候,他懂得原谅,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我们自己在遇到他人诋毁时,多半会狠狠回击,而缺少宽广的胸怀,我们要向这位老师学习。

我不仅认为主人公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更认为他是一个负责人的老师,是一个真心想让同学们变好的人。他反对校长的暴力教学,用音乐净化他们的心灵,坚信学生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故事结尾处校长迁怒于他,并辞退了他,同学们用纸飞机的形式将爱和感激传递给了他,看到此时的我感到一股暖流直击我的心房,我被这浓浓的师生情感动了,默默流下了眼泪。

通过观赏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心,经过契而不舍的努力,就没有无法战胜的难关。在入学教育的训练中,不能怕苦喊累。我决定,从今以后学习他的精神,拥有一颗强大的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净化他们的心灵,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看完后也让我陷入了沉思:

每个孩子都是能教育好的,没有所谓的坏学生。池塘之底的孩子被以前所在学校辞退,被认为是问题学生,被现在学校老师用残暴的方式压制,被贴上“极坏”的标签,这些学生真的差吗?不是。马修老师不这样认为,并在他的教育下改变了他们,成就了他们。我们也埋怨过孩子调皮,不听话,但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的方法是否有问题?是否静静思考过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没有坏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自己的长处,需要你去发现。遇到问题多找方法,用不求人人最好,但求每个孩子都不断进步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教育孩子,做到无愧于心。

用老师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池塘之底的校长用暴力压制孩子,孩子看似听话了,但很明显作用是极短的,并且是表层的,孩子内心不服,内心出现了叛逆,出现了反抗现象。相反马修老师用他的爱心耐心教育爱护孩子,最终换得了孩子的认可与尊敬,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孩子们是单纯的是最懂爱的人,谁对他们好他们是能感觉到的,愿我们用自己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希望自己也能想马修老师那样去对待孩子。做像他那样的老师。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放牛班的春天》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法国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没有和《爱情公寓》一样的爆笑镜头,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却让人看了之后深受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孩子是一群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的老师对这些孩子采取体罚、禁闭等处罚方式。而一名叫马修的音乐老师,用爱心关怀他们。在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这些孩子喜爱音乐,于是他费尽心思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学会了欣赏美好的事物,懂得了相互尊重,信任和友爱,激起了幼小心灵中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最终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我觉得马修是一位落魄、怀才不遇的音乐家,作为一位老师,他是杰出的、成功的,因为他有一颗博爱的心,懂得平等地爱学生,知晓如何“教化”学生!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这样。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假如有人说出某一本书的某一页的某一句话,我们不一定能猜出书名来;然而,电影涵盖了文字、音乐、影像,只要看到电影中的其中一小段情景,便能猜是出自哪一部电影。

还记得有一个学期的音乐课,我们每一堂课都去视听教室看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内容说明有一间学校,大多是被父母弃养的小孩或是有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与老师、校长的关系都不好,甚至还有学生存心要陷害老师。因为师长们的理念是:“犯错,就处罚!”这时,一位反对这种理念的老师出现了,并为这些孩子组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合唱团。

“犯错,就处罚!”我也反对这种理念,正如马修老师一样。因为,每个人一定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并不一定要第一次犯错就处罚。然而,令我深受感动的并非“理念”,而是马修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浓厚情谊。原本顽皮固执的学生们和老师的感情很差,但是在马修老师真心的感化下,这些学生们不再调皮捣蛋,甚至在马修老师被校长开除时,每一位学生都很伤心;于是,每个人都做了一个载着满满祝福的纸飞机。等到马修老师走到校门口时,大家都把纸飞机丢下去,象征着每一位学生对老师离开的依依不舍。

电影里有主角的悲欢离合,也有配角的衬托。在电影里,我们看见希望潜藏在每个演员的瞳孔里;在电影里,我们心灵的空虚被填满了;因为有了这份感动,才让我们的生命不孤单。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在这周星期二的选修课上,熊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著名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落魄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教师来到了一所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学校,马修遇到了不少麻烦,学生的尊师重教状况与网上流传的北京某艺校的视频片断差不多。不过,学校有一间禁闭室,有一位善于体罚的校长,影片情节显示,学生被关禁闭最长时间至少为15天,这对学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6

真诚的电影总是能牢牢抓着你。声色俱备的100多分钟后,灵魂才还给自己,任由你品评褒贬,它却矜持孤傲地站在一边,一副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样子。愤怒的咆哮、感动的涕零,发泄的和收拾的都是屏幕前的自己,看似没始没终的循环,催化剂就是电影。此时的我反刍般回味着那个100多分钟。没有光彩照人的美女演员,没有花哨的特技拼凑,只有几个稚气未脱的“问题”孩子,一位已经秃头的老师,再加上干净简单的音乐,潺潺流淌的故事,引不起激烈的哭笑和笨拙的把棱角锉平的温和。克莱蒙・马修是一位热爱音乐的教师,被任命到一所再教育学校任教――被称为“池塘之底”的问题学生收容中心,充斥着混乱、暴躁。这里的校长老师愁云惨淡,脸上都是刻板乏味的线条,谩骂和体罚是师生之间唯一的交流。可爱的新学监无可奈何地看着学生的恶作剧一幕幕上演,直到某一天偶然发现孩子漂亮的嗓音。很自然,难得的共鸣,歌唱中的孩子的眼神恢复了清澈干净,师生在美妙的五线谱上学会了理解、宽容和爱。

很宽泛的主题,但是,消沉灰暗到积极明朗的转变让人无法无动于衷。反复回放着安睡前宿舍里合唱的片段,皮埃尔眼波流动的感恩,马修离职时窗口飘飞的载满孩子幼稚字体和深沉思念的纸飞机,一张张仿佛被时间氧化变黄的旧照片。他们是应该相互感谢的,孩子们帮助马修迎来了“自己的创作春天”,更是让他收获了看到他们改变的成就感;孩子们该感谢这样一位伯乐,挖掘出他们美丽的歌声,还有比歌声更美的崭新的自己。音乐的确功不可没,简单的跌宕成就了剧烈的变化。若是马修换做画家、球手,或者其他什么职位呢?孩子们应该也会很美。爱,才是至根本的语言。或者之前出现或者合作中生成,渐渐就成了依靠信赖,颜色似乎都清新起来。

电影中总是成就让人侧目的感动,因为现实中的贫瘠,所以让我在这里口干舌燥乐此不疲地絮叨。写这段文字时,一直放着电影音乐,还是会轻易陷入宛如天籁的合唱中。一段简单的快乐,陶醉了他们,也无数次迷醉了自己。

【导演简介】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并非从电影行业出身,他原本是一位音乐人。七岁的时候便能够演奏音乐,后来进入巴黎音乐学院进行学习,毕业后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开始新梦想追寻进入影视圈发展。《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皆出自他手,由此可以看出其在音乐上的非凡造诣。2002年克里斯托夫・巴拉蒂自编自导了处女作《The Tombs》。《放牛班的春天》则是巴拉蒂执导的首部电影长片。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7

关键词:当事人中心疗法 放牛班的春天 烛光里的微笑

前言

《烛光里的微笑》于1991年上映,由吴天忍导演。影片以中国女教师王双玲为中心,讲述了体弱多病的王老师在主动接手一个乱班后秉着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信条用真诚和尊重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并让学生们明白了“我怎样长大”的人生问题。而《放牛班的春天》是于2004年上映的由克里斯托弗·巴拉蒂耶导演的一部法国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才华无处施展的音乐家克雷蒙·马修在被称为“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担任助理教师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马修老师面对一群难缠的问题儿童和学校施行的残暴高压政策,通过组合唱团用音乐和爱心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两部电影虽然在上映时间和国家上不同,但同以师生故事为主要内容,并且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点:(1)从主题看,二者都是以教师为主角教育具有一定叛逆性的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爱的教育;(2)从结构看,虽然《放牛班的春天》采用倒叙的方式借皮埃尔·莫安琦的回忆开展情节,而《烛光里的微笑》则是以顺叙的结构展开王双玲老师的感人事迹,但是剧作结构都是比较传统的情节结构;(3)从情节看,二者都是以接手一个乱班为起点,以处理学生制造的一些问题为中点,以感化学生为终点,并且二者都是在师生相融的喜剧氛围中制造了意料之外的悲剧——马修老师因失火事件被校长解雇,王双玲老师在郊游中因帮助学生而劳累发病去世;(4)从细节看,二者细节感人,感情细腻,充分体现了艺术的真实;(5)从人物看,二者的主角都是爱学生的好教师,还有一群由叛逆走向懂事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中均有一些反面人物,但《放牛班的春天》里校长等反面人物显得更为突出,而《烛光里的微笑》中反面人物只是轻描淡写,除了用以反衬的反面人物外,两部电影中都有绿叶式的正面人物,《烛光里的微笑》中突出表现的王双玲的丈夫大刘,《放牛班的春天》里善良宽容的麦神父等。在两部电影众多的共同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当事人中心疗法。王双玲老师和马修老师在感化学生的过程中都灵活运用了这一心理疗法。

罗杰斯的当事人心理疗法是基于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似本能的善良的天性,并且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自我概念。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假设为人的自身内部有理解自己并改造自我概念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广阔的能源,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这些能源就能开发出来。要有效运用当事人中心疗法关键在于治疗时的心理气氛,要营造合适的气氛要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一致和移情性理解。

一方面,《放牛班的春天》和《烛光里的微笑》两部电影非常恰当地说明了当事人中心疗法在教育中的运用;另一方面,电影本身与心理治疗就有一定的联系,电影可以给观众带来压抑的释放,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投射、替换、同一化等现象,将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与自身相联系,从而带来某些潜意识的情感、欲求等方面的释放和体验。故而,笔者希望通过对《放牛班的春天》和《烛光里的微笑》这两部采用较为古典技法的电影进行分析,从而吸收其剧情中教师教育中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合理运用方法为现实生活所学习、所应有。

当事人中心疗法尊重当事人自我,这与教育中以人为本、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相通的。电影《烛光里的微笑》和《放牛班的春天》对人本主义思想中的当事人中心疗法有较好的实践,尤其是从教师的角度让教育者思考如何在教育中灵活而恰当地使用当事人中心疗法,使教师也能成为优秀的心理治疗师或者心理咨询师。那么,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一致和移情性理解三大运用要点在教育中如何合适应用呢?文章将主要探讨这一问题。

一、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据冯忠良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所谓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指“治疗者对当事人应该表现出真诚的热情、尊重、关心、喜欢和接纳,即使在当事人叙述某些可耻的感受时,也不表示冷漠或鄙视,即无条件尊重。”在学校教育中,一般而言“治疗者”便是教师,而学生就是治疗的对象。罗杰斯认为人是具有善良的本性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本善”观点是一致的,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性格塑造期的学生善与恶的观念并不是非常强烈,倘若教师不加以适当地引导很可能使学生误入歧途,形成错误的或者歪曲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就像未成形的雕塑,因而教师更应该本着一颗人性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放大并积极引导学生“天使”的一面,而缩小并纠正学生“魔鬼”的一面。这也正是学校教育中教师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前提。《放牛班的春天》里皮埃尔·莫杭治是麻烦的最大制造者,前任老师评价他是“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新上任的马修老师在第一节课上不仅保护了制造恶作剧的葛贺克,而且充分肯定了莫杭治的价值,一方面“坏学生对学生最有影响力”,因而让莫杭治管理纪律——“我不在班上的时候,需要找一个认真的同学监督教室”,没有批评,却对莫杭治予以了重视;另一方面对莫杭治极尽赞美之能事——“你就是那位‘天使’”,“穿着真酷!衬衫拉好才像样”。虽然“认真”不符合莫杭治的特点,但是却表达了马修老师对莫杭治的一种期待,用这样的行为告诉莫杭治不管之前他是怎样的而在马修老师心中他就是一个认真的学生。而“天使”、“酷”则是针对莫杭治的外表发出了由衷地称赞。而莫杭治却在黑板上画画,马修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赞美其“画得不错”,并在黑板上画红鼻子的莫杭治让莫杭治自觉做错。可以说在第一节课上马修老师就给了莫杭治“四惊”——一惊袒护葛贺克,二惊让莫杭治监管教室,三惊称呼莫杭治为“天使”,四惊巧妙的批评。在这“四惊”中,可以想象马修老师对学生们,尤其对莫杭治的影响是巨大的。马修老师没有等莫杭治制造麻烦时再来关注,而是“先发制人”、积极关注。在与莫杭治的对话中马修老师是真诚地赞美、真诚地批评,不带有条件性。影片中这一片断展现了当事人中心治疗的一个灵活应用。

在教育中,要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一方面要对学生充分信任,相信每位学生“天使”的本质,相信每位学生都有积极向上、追求美、追求自我价值的理想,从而做到尊重人性基础上的无条件;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重视学生问题,最好能够先发制人、出奇制胜,积极地关注学生的行为,尤其是不好的行为,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二、真诚一致

“真诚一致”在冯忠良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中是这样解释的“治疗者的想法与他对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应该是相一致的,不能虚伪做作。”真诚,即真实诚恳,在心理咨询中真诚具有特定的意义——“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不带假面具,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之中。”一定情况下,教师也需要扮演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的角色。《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和《烛光里的微笑》中的王双玲老师对待学生都是真诚的。也正是他们真诚地对待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对他们真诚的爱。《烛光里的微笑》感人的情节之一是热爱踢足球的学生陆明因被车撞伤了腿而自暴自弃,王双玲老师想到陆明训练踢球时的艰苦和陆明父亲的热切希望,独自一人跑到陆明经常踢球的地方,情不自禁地哭了。王双玲老师的流泪是发自肺腑的、真诚的,因而不仅让不经意看到的学生李小朋感动,也让其他同学深受感动。这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行为正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要求。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行为和道德的模范。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代哲学家杨雄也提到:“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富于敏感的,即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所以,在教育中笔者认为“真诚一致”还应该有更为合适而灵活地应用——将真诚渗透到一言一行中。在《烛光里的微笑》中王双玲老师有一个细节性的行为,即每次上课前都会在楼梯口的穿衣镜前整理仪表,这正是在表现一种教师形象,这个细节也反映出王双玲老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尊重。再如王双玲老师虽然体弱多病,但是在学生面前总是容光焕发。这种对学生的真诚是隐性的,却也是最为真切的。马修老师的真诚也是动人的。对待打伤麦神父的葛贺克,他没有将其送给校长惩罚,而是让葛贺克去照料麦神父从而意识到自我行为的过错,给学生以改正的机会,用一种人性的力量来唤起学生心底的善良本性。即使是对待偷了自己心爱乐谱的学生,马修老师也没有过多指责,甚至当负责暴力惩罚学生的老师出现时,他用一个“美丽的谎言”保护了自己的学生。马修老师一次又一次为学生着想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打动了这群叛逆的问题学生,这正是教育中真诚的力量。因而学生会将马修老师与其他老师区别对待,说出“马修老师和他们不一样”的话。

真诚是来源于内心的,在教育中,真诚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且渗透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没有真诚参与的言语和行动是很难打动学生,很难使学生受到灵魂的触动,从而深入影响学生成长的。

三、移情性理解

何谓“移情性理解”,冯忠良等也做了相应地解释“治疗者要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感情和想法,设身处地地理解和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在教育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感情和想法,并能够积极地换位思考更有利于教育的开展。《烛光里的微笑》和《放牛班的春天》都不同程度地采用音乐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从而打开学生的心灵。《烛光里的微笑》中“我怎样长大”这样一个话题贯穿影片始终,同时,这个思考也将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王双玲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我怎样长大”时,给学生们唱了一首歌——小树问蓝天,我怎样才能长大,蓝天笑吟吟,她轻轻来回答,不怕风沙,不怕雨打,越过春夏秋冬,这样就会长大……当陆明腿受伤时读完刘海光写来的鼓励信后对老师说:“王老师,我明白人应该和小树一样长大。”除了音乐带给学生们的触动,在处理陆明这件事中,王双玲老师也是移情性理解。王双玲老师知道一味地单纯安慰陆明是无法让陆明重拾健康的心灵的,也明白像刘海光这样的足球运动员才能给陆明以鼓舞和希望,所以王双玲老师经过自己的努力让孙海光给陆明写信。这样的行动正是在深入了解陆明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后才选择的,因而对陆明有很大的帮助。王双玲老师在处理李小朋、周丽萍等学生的问题时都处理得非常出色,这与其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想法、移情性理解是密不可分的。同样,《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也做到了移情性理解。正如麦神父评价总做坏事的葛贺克时所说“像他,大家都说他无药可救,但这不是真的,他是个好孩子,不过要懂他”。要“懂”学生,重点就在于如何“懂”学生。马修老师知道懂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正如人本主义思想所提出的,要相信学生是善良的,要让学生找到尊严和自我,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在合唱团中,马修老师不仅尊重具有音乐天赋的莫杭治,采用激将法,甚至“开小灶”,充分挖掘莫杭治的价值,而且会顾全每一位学生,让什么都不会的可爱而又可怜的小佩皮诺担当合唱团的指挥助理,让五音不全的郭邦担当乐谱架,甚至连被完全否定了的坏孩子孟丹马修都会肯定他的价值——“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马修老师深谙学生一颗颗渴望被珍视的心灵,因而他能够理解学生们在施行“犯罪——处罚”的“池塘之底”因忽视而扭曲的灵魂,所以他首先给了每一位学生应有的尊重和肯定。除了尊重学生,作为老师还要学会保护学生。在看到校长的暴力政策后,马修老师极力保护每一位学生,并且向校长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希望能取消集体处罚,第二让我自己处罚犯错的人,第三让我保留他的姓名”,三点要求无不从保护学生出发。保护学生免受处罚是对学生身体的保护,也是对其心灵的保护。影片中马修老师组织合唱团不但迎合了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也借音乐启发心智的功能保护在暴力阴影下学生们纯洁而美好的心灵。影片中由孩子们唱出来的歌曲,宛如天籁,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孩子们纯真的脸庞仿佛就在眼前。学生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想法正是借助音乐得以飞翔。

教育离不开感情的参与,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需要一颗真诚的心,而且需要将这份真诚付诸实践,对学生进行移情性理解。作为成长中的儿童,学生渴望被尊重,渴望得到保护,因而身为教师,要真诚地感受学生内心深处的精神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尊重学生、保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感受到成长的温暖,找到成长正确的方向。

任何理论在应用于实践时都需要进行合适的变通,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运用效果。同样,在教育中,教师面对的“当事人”是学生这样一群处于塑造期、未成熟的群体,因而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诚一致和移情性理解需要赋予教育中新的定义和内容,影片《烛光里的微笑》和《放牛班的春天》对这三者在教育中的运用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诠释。当然,这三者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地运用它们,从而帮助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1.

[2]徐光兴.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3]邓志伟.教师一定要看的15部电影[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4]沈国芳.电影审美学[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12.

[5]奇艺视频.放牛班的春天[M].

[6]优酷视频.烛光里的微笑[M].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8

真诚的电影总是能牢牢抓着你,声色俱备的100多分钟后,灵魂才还给自己,任由你品评褒贬,它却矜持孤傲地站在一边,冷眼旁观事不关己。愤怒的咆哮、感动的涕零,发泄的和收拾的都是屏幕前的自己,看似没始没终的循环,催化剂是电影。

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关于“放牛班”

“放牛班”这样的翻译,应该是中国式的,“放牛”或者说“放羊”指的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型的一种教育方式,片名同时又让我想起一首老歌――《野百合也有春天》。影片正是讲了一个关于师生关系的简单故事,却在人口只有7000万的法国,吸引了850万的观众,超过了《哈利・波特》等片而成为票房冠军。一个老套的故事,没有夺人的漂亮演员,没有花哨的特技拼凑,几个稚气未脱的“问题”孩子,一位已经秃头的老师,再加上干净简单的音乐,涓涓流淌的故事,引不起激烈的哭笑,笨拙地把棱角锉得温和,却让人如此感动。

既然是“放牛班”,必是有一批让老师头痛不已的,只能“放牛”的问题学生,他们叛逆、偷窃、打架、抽烟……这所学校叫“池塘之底”,这真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名字。“池塘之底”是一个典型的专制残暴的寄宿学校和教育制度的缩影。哈珊校长及学校教工所谓的“教育”,都是暴戾而简单的,他们惯用禁闭、毒打等方式惩罚、虐待学生,把所有学生看作难缠的问题儿童;而学生们也总在想方设法地报复老师,学校成了一个师生冷漠对峙的战场。

关于马修

影片的故事是老套的,就像近几年很热的《窗边的小豆豆》、《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等书一样,一个“好老师”来到一群“坏孩子”中间,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故事,我们基本上可以猜到。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按照我们的一厢情愿。马修不仅不是一个伟大的老师,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的老师。

尽管自认为是个音乐家,但在生活中马修处处碰壁,迫于无奈应聘到这所男子寄宿学校成为一名没有前途的学监。他在日记中写:此时我已经到了人生的谷底。刚到任,马修就感到了这个学校深深的冷漠。他尝试着适应这种生活,并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努力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在一次又一次的合唱练习中,马修的善良渐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他们开始信赖和喜爱他。

这其中就有皮埃尔・莫航治,单亲家庭让这个孩子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而马修试着把他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当那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池塘之底”时,马修和孩子们共同接受着灵魂的洗礼,当然,也包括观看影片的我。马修懂得让五音不全的孩子担任合唱团的“乐谱架子”,让年龄尚小的孩子担任“指挥助理”,因此,在合唱时每个人都那么专注,每个人的脸上都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合唱团成了这些自暴自弃孩子的心灵避难所。与其说是马修在感动学生,不如说是音乐担当起了心灵“救赎”的重任,但很少有这样的老师能认识到这一点。马修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孩子打开了我音乐创作的闸门,我觉得灵感喷薄而出,我有预感,我要成功了。

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马修的行为非但没有得到上级和校长的支持,他还被校长借故辞退了。这宣告着他音乐教育的终止。

还是那个公共汽车站,一个秃顶的微胖的老头,一个破旧的皮箱,一身不合时宜的西装,马修孤独地来,又寂寞地走了。他带着那份怀才不遇转身离去,留给我们的是一份无奈的苍凉,一个没有成名的音乐家,一位失业的老师。

不完美的完美

马修不是一个伟大完美的老师,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他无力改变很多东西,比如蒙丹的遭遇。

蒙丹也是一个问题少年,被心理学家作为试验品送到“池塘之底”接受教育。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恶劣的品性,他没有得到一点一滴的关爱,反而遭遇了更多的歧视和虐待,还被错认为盗窃学校10万法郎的小偷。于是,他一步步地走向“恶”的深渊,怀恨在心的他最终一把火烧毁了学校宿舍。

马修无力改变这些。马修是失败的,他的音乐理想没有实现,他不敢和校长据理力争,他没有办法拯救蒙丹,他暗恋学生的母亲却流水无情,他其貌不扬又前途渺茫――他极不完美,但却生动。马修的形象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可亲可信的老师。“池塘之底”的孩子们,早已把他当作精神上的父亲――我们从不会追究父亲的失败与否,有爱的父亲,就是完美的父亲。

马修在日记里这样写他离开学校的情景:我多么希望看到孩子们拥出来和我道别的场面,可是孩子们谁也没有出来。这时候,他们的谨慎看上去更像冷漠。但就在他失望地走出学校的时候,他听到了孩子们久违的歌声,一只只纸做的飞机,写满了祝福和签名,从学校高墙的窗户里翩然而至。

音乐教育的终止并不代表着马修的失败。

揭开春之序幕

若干年后,那名独唱的男孩――皮埃尔・莫航治成了音乐界的名人。于是回到影片开始时的一幕,两位老人一起在乡间回忆起那所寄宿学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还有,音乐老师――马修。

结尾处,影片话外音:马修终其一生都默默无闻。他始终没有成为音乐家,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命中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但是,确实有人的生命,因他而改变。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像马修一样的老师,每位老师都不可能期望自己改变所有学生。而老师,已经超出了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所涵盖的范围,可以是遇到的任何一个教你铭记的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即使没有人知道我们生命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但只要善良而执着,总有人的生命会因我们而不同。

风中飞舞的风筝

请你别停下

飞向大海,飘向高空

一个孩子在望着你呢

率性的旅行,醉人的回旋

纯真的爱呀

循着你的轨迹,循着你的轨迹飞翔

……

海上的清风

托起了轻盈的飞鹭

停落孤岛的礁岩处

海上的清风,从白雪皑皑的大地上飞来

冬日稍瞬即逝的气息,远方你的回声飘离了西班牙的城堡

在回旋的风中转向,展开你的翅膀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9

一、 在教育中的宽容与惩罚

在这部影片之中,宽容与惩罚是一对基本关系。以哈珊校长为典型代表而形成了“惩罚”这一极,象征着教育教学中的“恶”,以马桑大叔代表形成了“宽容”一极,象征在教育中的“善”。在这里所指的“善”只是一种宗教,虽然宗教也具有教育的作用,同时教育也能以宗教为方法,但这并不是教育自身的性质。而以马老师为典型代表,在影片描述“惩罚”与“宽容”关系时,可以全面体现出教师职业特征与教育教学的爱。这种爱远远胜过了我们现代对教育爱的抽象理解,给人们以深刻的认识和启示。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马修教师与一众问题儿童之间的故事。教育需要人们的爱,问题儿童更加需要人们的爱。但怎样爱学生,如何对待学生的爱,如何向学生表达爱,在《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通过马修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极为生动及具体的呈现,在这样的爱中包含着惩罚、包含着宽容,同时也包含着惩罚与宽容相结合的原则,并重点彰显在马修与学生“谈判”上。

宽容作为爱的一种体现,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宽容。但爱并不是简单表现在“宽容”上,爱同样也可以表现在对学生的洗垢求瘢上。可以说马修是一位很有爱心的教师,并且能够将学生的宽容具体化。[1]莫航治是一位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男孩,但心肠却有些不善良,他对马修教师始终充满了敌意和怀疑,但马老师一再地原谅他,在多次帮助他之后,终于感化了他,让他成为了合唱团的主唱,在马修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莫航治长大后成为了一名音乐指挥家。古尔班是一个会吹口琴但唱歌有些五音不全的男孩,也就是他领头唱一些攻击马修老师的歌曲;他的梦想是长大之后当宇航员,他偷走了学校的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但马修教师帮他把钱还给了学校,并且也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校长。马修教师心理明白,如果将这件事情告诉校长,轻则校长会他禁闭,重则很有可能体罚他,在这里可以看出马修教师是非常袒护自己的学生,但并不意味着他放纵学生。[2]在电影很多情节中,都能看到马修教师给犯错的学生打掩护,既体现出他对学生们的包容,也看得出来他很理解学生,也彰显出他很想保护学生,不让他的学生受到任何伤害。他对每位学生都是很宽容的,包容学生所犯的错,包容学生用言语攻击自己,这些都充分体现出马老师的包容和仁爱精神。

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宽容是远远不够的,宽容不同等于教育,而只能称为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应意识到宽容学生,并不是在纵容学生,也不能溺爱学生,这才是一位教师博大的爱。在宽容学生的基础上,并将爱与教育过程、教育技艺和教育情境相融合,让学生发生情感、认知以及行为上的变化,但这样的变化应是积极的、向上的,这才可以说是教育的爱。不能说教育的爱是具体的或者是抽象的,而是应与教育技巧和智慧所融合在一起的,这样的爱在马老师与学生的“谈判”正好充分体现出。

在影片诸多情节中,都能看出马修是一位谈判高手,他与校长谈判、与学生谈判,在谈判过程中既体现出他妥协的智慧,也体现出他的特殊魅力。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很多细节和对话描述中,都体现了马修教师在他的学生犯错误时,将学生视为“对手”展开谈判的情景,很有趣、也有搞笑。学生莫航治、盖贺克和古尔班等在犯严重错误时,马修教师都会很义正言辞的与学生谈判,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提供出可以解决的措施,让学生自行选择。而学生并不是只能完全服从于马老师,也可以与马老师斤斤计较,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充分采纳学生的意义。马修教师对他的学生蕴含着满满的爱,但也从来没有隐藏过自己对学生的失望或者不满,特别是在某一个学生影响到其他的学生,或者在伤害其他学生时,他都会表现出很愤怒,并从来不掩饰自己愤怒的情绪。在孟丹转到马修老师的班上之后,他开始不断对其他学生进行敌意的挑拨,但马老师从来没有发怒过,和他讲道理,并包容他种种恶劣的行为,但在孟丹开始向其他学生收取“睡觉费”时,马修发了大火,惊住了孟丹,使他不得不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

从根本上来讲,马修教师的谈判,实际就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某一问题互相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从教育学角度上来讲,是一种基于平等的角度上,交换观念和想法的方式,形成新的思想、意见以及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应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下一步该怎么做。所以能够将其理解成为“一对一教育”的过程,并理解成为一种理性的教育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修教师的“谈判”也就从某个层面上彰显出真理本身所具有的沟通性。

在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上,也体现出了马修教师对学生们的爱。盖贺克这名学生在马桑叔叔的门上装了一个伤人的设备,在被马修教师发现之后,惩罚盖贺克在下课之后照顾被设备所伤的马桑叔叔。在照料马桑叔叔过程中,盖贺克与马桑大叔之间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并ι撕λ人感到深深的自责和追悔莫及。莫航治这名学生在看到他的妈妈与马教师在聊天,觉得马老师一定在和妈妈说他的坏话,从楼上倒了一大瓶墨水直接洒在了马老师的身上。马修不再让他担任合唱团中的领唱,并很明确的告诉他合唱团中不再需要他。但在公爵夫人观看合唱团演出时,马修教师又很出乎意外的示意要他回来,这一举动让莫航治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马修达到了惩罚莫航治的目的,也让他感觉到了后悔和耻辱,更加体验到了担当,重新定位自我,并努力改正自身不良行为。[1]

从特定角度上,影片具体而深刻的揭示出“惩罚”和“宽容”所形成的张力,也让我们了解到:教育中的宽容,与我们所了解的宽容是有差异的,这是一种具有惩罚性的宽容;教育中的惩罚,与我们所认识的惩罚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惩罚。从而推论,教育中的爱不是抽象的爱,而是具有教师职业伦理及专业智慧的爱。

二、 传递人性之爱――“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不但诠释出音乐教育与人性的融合性,并也传递出“爱的教育”就是教育的本质,也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音乐教育的本质性问题。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提高受教育者表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强化人文素养,从而推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之中,校长是典型的冷酷、古板和呆滞的代表,他以“行动―反应”作为教育宗旨,在推行教育中显示出强制性教育及模式化教育中的不足。模式化教育行为体现在以校长为主的教育者,将学生们当作小动物一样,只是展开刻板的和简单的行为模式化训练,这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将学习需求有差异的学生强行阻止在一起,纳入到固定模式中,像生产零件一样对学生们展开训练,并未考虑过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和消化。

强制性的教育从各方面上来讲,是剥夺和限制学生们的自由。这种教育模式是以牺牲学生们的人格尊严为前提,力求达到教育功利化的目的,惩罚是这种教育的一个主要措施。在这部影片之中,以校长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在对待学生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各种中伤、奚落和谩骂等,甚至还对学生关禁闭、扇耳光、打手心等体罚。其最终结果是学生看到教师就很害怕和恐惧,有的学生见到教师直接躲得远远的,这样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与其他教师相对来讲,在影片中的主人公马修教师,则是人本主义的典型代表,他与校长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学生们为中心。马修会在满足学生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对他们展开适当的教育。如经常让学生将自己理想写到笔记中,经常翻阅,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同时将恶作剧、说脏话和打架等引向唱歌、做游戏和公益劳动上。此外,在选拨合唱团队员中,马修教师根据各位学生的嗓音条件,并让他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甚至对唱歌完全不懂的佩皮诺,都被任职为合唱团的指挥助理;而五音不全的郭邦,被任命为“乐谱手”,这些长期被家长和教师忽略的学生,这是他们第一次得到被人的认可,并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并且不断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内心深深喜欢上了音乐,马修教师的到来,像是一个天使降临他们的身边,为他们重新找到自信和梦想。[2]这种鼓励、发展学生们的独特性的教育,对于学生们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欣赏的人格特征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身的优势,并充分发挥优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自身将来取得更好的发展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影片之中的莫杭治学生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这与马修教师的引导和爱是有密切关系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放牛班的春天》中从平等、自由和博爱等方面上,揭示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他们能够被塑造成什么样,这与教有较大的关系。在片中马修教师所表现出的教育智慧很值得现代每一位教育者深入学习和寻味,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包容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篇10

也许没有人会知道,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通过一条幽静而长远的梧桐树围成的小道,有这样一所监狱般的寄宿学院,他们的校长冷酷、无情、虚伪而残忍,里面住着的学生们无法避免地成为了一群不学无术、野蛮、冷漠的小孩。他们是使家长无奈,老师烦恼的问题少年。谁也不会在意这些尚未成熟的心灵中所怀着的天真烂漫的梦想:热气球飞行员,建筑家……甚至是拿破仑那样的将军。刻板的校长只能以自己的准则加以暴力来惩罚他们。然而一个被公认为一事无成的人——马修来了,怀着对不良孩子们无私的爱,来了。就这样,放牛班的“小春天”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瑰丽而至。他们的梦想也逐渐开始萌发。

是的,是这样一个被世俗所公认的卑微的“过气的乐者,失业的教师”给“放牛班”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春意”。影片从顽皮的孩子的喜怒哀乐中折射出一颗身为教育者的马修的“善良、宽容而充满爱”的心,他以跳动的音符驯服了一群桀骜不逊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春天的气息……

我想,曾经身为一名教师的马修,曾经为音乐而奋斗的马修,是十分快乐的;然而,当马修面对人生的最低谷,当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当他站在“池塘畔底”哺育院的门口时,他的心中当是悲哀的吧。当他面目严肃地站在这群学生的面前时,定也在想,这些学生到底是怎样的人吧;当他被学生们称为“子弹头”的时候,定也在心中暗暗地想着,为什么这些学生会是这样的桀骜不逊,定也在心中暗暗地恨,为什么自己总是这么的倒霉,定也在心中暗暗地迷惘着,自己以后应当怎样教育这些孩子呢?答案却是没有的。但是,当他了解这些孩子作恶的原因,当他看见这些孩子对校长的恐惧,当他知道这些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当他见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梦想时,他曾经想要狠起来的心又软了。于是,他竭尽全力以音乐教育他们,他费尽心思对校长建议换种方式教育他们,他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孩子们接受自己,……这种种的种种,无不表明他对孩子们无私、无悔、无怨的爱。或许,在他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去取得成功却最终失败的时候,他是卑微的;当他为了自己心中无悔的爱而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想的时候,或许他仍是卑微的、是失败的;但是,即使他是卑微的,他的爱却也是伟大的,是平常人无法超越的无私的爱啊!

爱啊,绝对不会是卑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