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十篇

时间:2023-06-08 17:40:45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1

[关键词]供应链 风险管理 金融工程

一、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1.金融工程的内涵

“金融工程”一词是由美国财务管理学专家约翰•芬尼迪(John D.Finnerty)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这是狭义的金融工程概念。广义的金融工程则是借鉴工程管理的概念,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用金融创新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和财务中的问题,包括产品的设计、定价、交易策略、金融风险的管理等。金融工程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新性,它是金融创新的技术支持,其目的是解决金融问题如投融资问题、风险管理问题等。

2.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是金融业竞争的两大核心问题。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外金融机构会大批涌入,与中国金融业进行竞争,而那些“洋金融”真正的优势就在于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因此,国际上,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工程是采用创新的手段进行风险管理。著名金融学家,美国金融学会前主席富兰克林•艾伦认为对于比较稳定的产业采用银行间接融资比较合适,对于创新性强、风险高的产业,最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既能获得足够的权益资本金,同时一部分风险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转嫁给投资者。从这个角度上讲,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可见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不仅具有血缘关系,而且风险管理仍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内容。

风险的内涵。风险是指人们在事先能够肯定采取某种行动所有可能的后果,以及每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的状况。

风险的处理。金融工程理论以最新风险管理理论成果为核心理论,包括估值论、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套利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尤其创新性地提出了无套利分析方法,将金融市场中的某个头寸结合起来,构筑起一个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能产生不承担风险的利润组合头寸,由此计算该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即均衡价格。面对风险时,金融工程通过建立一个风险趋势与原有业务刚好相反的头寸,达到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风险的完美中和,从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

二、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1. 供应链风险产生的机理

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供应链系统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发生偏差,从而有受损的风险和可能性。如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将会导致在供应链运行中较大的风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道德风险。再如,委托之间形成的合同是否恰当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合作双方相互讨价还价、协商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供应商的交货状况会有不确定性、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也产生不确定性;另外企业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总是具有不确定性等等。归纳起来,可以将供应链上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内生风险(Indigenous Risk)(如道德风险、市场风险等)和外生风险(Ex-ogenous Risk)(如自然环境风险)两大类。

2. 供应链风险的特征

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面对各种人为的和社会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其直接反映在各个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与其预期的不一致,从而导致其交易成本和利润的变化。供应链合同条款与金融工程中许多衍生产品具有相似之处,其中主要有如下几种期权合同条款,例如:回收条款(buy back policies)、备份条款(backup agreements)、弹性订货量(quantity flexibility)等。

供应链中企业面对的风险特征:(1)互动博弈和合作性: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取向,相互之间会因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为争夺资源,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势必展开激烈的博弈,同时在部分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基础上,又存在一定的合作。(2)传递性:供应链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流通过程都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具有环环相扣的特征,故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供应链流程在各个企业间传递和积累,并显著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水平。(3)“牛鞭效应”: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相对封闭,造成链上企业对需求信息的扭曲而沿着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

3.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难点

供应链系统是由许多独立的企业环环相扣构成的一种非线形的复杂系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间的虚拟系统,使各成员企业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相关信息当作商业机密加以封闭,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和资源的不能共享,使产品的价格偏离其价值,增加了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带来复杂风险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风险管理的难度。另外供应链中不仅涉及众多的企业和货物供求双方,还涉及政府不同层次的多个管理部门,使供应链中风险来源复杂多变;再加之物流行业在我国还是个比较新的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特别是在风险补偿上没有一个定量的法律约束,致使供应链风险处理和供应链风险监控,在目前企业中还不能有效地实施。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供应链中企业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

三、利用金融工程解决供应链风险管理问题的措施

1. 金融衍生工具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供应链中企业风险最终都体现在其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与预期的不一致,导致其交易成本的上升和盈利能力的下降。研究表明金融衍生工具“天生”就是用来规避风险的,其具有准确性、时效性、成本优势和管理上的灵活性。金融衍生工具以其特有的财务杠杆(保证金交易)和对冲交易的操作,降低了交易成本,独特的双向建仓(买空卖空)使投资者的交易更加灵活,无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动,都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有效的规避和转移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可以将风险由承担能力较弱的个体(风险厌恶者,如套期保值者)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风险偏好者,如投机者),有的甚至转化为投资者的盈利机会,提高了投资者的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可供采用的金融工程工具有很多种,例如远期、远期利率协议(FRAs)、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等等。

2. 金融衍生工具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在期货市场可以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锁定成本。商品生产商、批发商、经营商利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交易方向相反的操作,一个市场的亏损会被另一个市场的盈利所对冲,达到锁定成本,锁定利润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减缓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供求冲击。供应链的开始环节(生产资料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构造一个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实物远期合约,通过远期交易买空卖空,使供应链上游企业承诺在未来各期购买一定数量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向供应商购买一个选择权,通过选择权供应链企业可以决定并调整未来定单的数量,从而使价格波动的风险通过供应链企业的共同承担来规避,最终实现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率益性。

利用期货和期权构建组合合约,规避风险。期权交易是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拥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按事前规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负有必须购买或卖出的义务。超出规定的期限,期权合约自动失效,损失的只是所支付的权利金。期权交易可以使投资者在面对剧烈价格波动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论期货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波动达到一定的幅度,就可以规避风险实现盈利。如交易者预测未来价格上升,买入期货合约的同时买入相关期权的看跌期权。如果期货合约价格朝不利的方向运动而出现下跌时,行使看跌期权以较低的价格买入期货合约获利,从而降低持有期货多头的损失。如果期货价格真的出现上涨了,朝着对投资者有利的方向运动时,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高价卖出期货合约对冲平仓的同时放弃看跌期权,对投资者而言损失的仅是有限的权利金,却可以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在供应链企业间通过下一定的定金(权利金),拥有在将来某一时间内以协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指定产品(期货合约)的权利(期权),同时买入与预期价格波动相反的期权,从而使供应链企业风险最小,实现盈利。

四、总结

虽然金融工程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首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金融价格还不能做到完全的均衡,这样使金融工程制造出来的衍生工具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特别是某些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受到体制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例如没有卖空机制;其次是我国企业改革尚不完善,金融工程的应用缺乏广泛的市场需求主体;再次是在我国基础金融工具品种开发不足,金融衍生工具品种的缺乏,衍生品市场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发展还远不够成熟。所有这些都局限了金融工程在我国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金融工程虽为风险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仍不是风险管理的“解决之道”。因此,企业必须综合考虑,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建立高效的运转机制等,从容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付鸣.我国发展金融工程的必要性[J].辽宁经济,2006.(9).

[2]侯祥鹏等.运用金融工程管理企业风险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2).

[3]李湘露.应用金融工程构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系统[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0).

[4]沈笑一.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J].中国金融,2004,(6).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2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12-03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指银行通过审查整条供应链,基于对供应链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的掌握,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

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虽然能带来“共赢”效果,但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物流金融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所面临的新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

1.来自于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最大的金融利益会向核心企业集中,但其实风险也相对集中了。因为如果供应链的某一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那么其影响会非常迅速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而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受到最大影响。所以这对其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特别是国内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和资金管理体系,而供应链金融往往会对核心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的金融灾难。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国内的银行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10%~20%,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支持来开发业务。但现实的问题是,如果这家大企业用10家银行,每家银行都对他们进行类似授信支持的话,无形间这个核心企业的信用被扩大了100%~200%,这对企业应付如此巨大的信用增长及银行监管如此巨大的增长风险的能力均提出巨大的挑战。

2.来源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产业进入时间晚,其本身仍有许多不利于融资的因素,具体表现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导致其资信不高。据调查,中国中小企业 50%以上的财务管理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

3.来自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仓单甚至物流过程纳入质押对象,这势必牵涉到对仓单和物流过程的定价评估问题。一方面,由于价格的变动,会导致质押对象的价值发生升值或者贬值,从而引起一定的抵押风险;另一方面,对银行内部来说,要严防内部人员作弊和操作失误。在对抵押品的估值和评价中,要客观公正,以科学的方法来保证估值和评价的准确性,确保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失。

4.来自于物流企业仓单质押风险。对物流企业来说, 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信贷、质押货物的选择和保管以及内部操作运营。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客户资信风险。客户的业务能力、 业务量及商品来源的合法性, 对仓库来说都是潜在的风险。在滚动提货时提好补坏, 有坏货风险, 还有以次充好的质量风险。(2)仓单风险。仓单是质押贷款和提货的凭证, 是有价证券也是物权证券, 但目前仓库所开的仓单还不够规范, 如有的仓库甚至以入库单作质押凭证,以提货单作提货凭证。(3)质押商品选择风险。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作仓单质押, 因为商品在某段时间的价格和质量都是会随时发生变化的, 也就是说会有一定程度的风险。(4)商品监管风险。在质押商品的监管方面, 由于仓库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都会导致一方决策的失误, 造成质押商品的监管风险。

5.来自于供应链各企业信息传递的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未签订协议的、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的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时,供应链上发生的错误信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误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对产品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情况将可能给商业银行传递一种不正确的或有偏差的信息,影响商业银行的判断,从而带来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

化解物流金融潜在的金融风险,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涵盖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如银行、核心企业、中小物流企业等多方当事人。

1.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或者核心企业的资本部门,专门从事物流金融服务。要化解来自于核心企业的风险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核心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和缴获协议等方面做出及时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关联企业进行预防和改进。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供应链风险制定应急措施。同时银行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电话调查等手段,帮助核心企业评估供应链成员,并把潜在的不良成员剔除去,保证供应链的发展,也间接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或者核心企业的资本部门,专门从事物流金融服务。因为我国现在的供应链金融必须靠核心企业和银行的合作进行,依靠优势互补来进行操作,但这仍然会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种种风险存在诸多弊端。再者我国现阶段的银行间的业务以及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仍然有衔接的诸多不便和漏洞。如果建立物流金融公司将二者合二为一,那么由于银行间及银行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而对核心企业信用过分放大的风险自然减少,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使物流金融业务更加专业化,也给监管带来便利。

2.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中小企业的特点是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因而就对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银行要努力提高对中小企业真实信息的掌控能力,把握好企业经营活动、管理能力、信用意识、资金运营、资产分布及关联交易等的真实情况。二是银行要通过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如实揭示中小企业客户的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控制量,防止信用评级不客观和授信不及时而把优质中小企业排斥在信贷支持对象之外;最后,银行还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规范贷后管理操作程序,深入企业跟踪检查,实行贷后动态监控,掌握企业的贷款使用、存货增减、货款回笼、固定资产变化等情况。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行业与经营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了解企业的偿还能力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帮助银行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及时地解决问题,有效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

3.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并强化内部控制,规避银行内部风险。买方市场时代,产品的质量、更新换代速度、正负面信息的披露等,都直接影响着质押商品的变现价值和销售。因此,物流企业和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并设定合理的质押率。一般来讲,选取销售趋势好、市场占有率高、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产品作为质押商品,并对其建立销售情况、价格变化趋势的监控机制,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引起对质押货物的评估失真,控制市场风险。同时,强化内部控制是防范银行内部风险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 是为完成既定工作目标, 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一种方法。要强化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内控机制建设, 首先要搞好“三道防线”建设, 严禁有章不循、执纪不严等失控行为的发生; 其次要遵循内控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原则, 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4.加强信用整合并建立灵活的市场商品和反馈体系,规避仓单质押风险。首先, 物流企业要加强信用的建立和整合。如上所述, 客户资信风险、仓单风险、商品的监管风险都与信用有着联系。所以, 在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就需要仓库建立和整合这些信用。其次,必须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通过建立客户资信调查核实制度、客户资信档案制度、客户信用动态分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第三, 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这样使物流企业能把握市场行情的脉搏, 掌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销售情况变化规律, 及时获得真实的资料, 以利于质押货物的正确评估和选择, 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质押物的评估失真。第四, 仓单的管理和规范化。目前我国使用的仓单还是由各家物流企业自己设计的, 形式很不统一, 因此要对仓单进行科学的管理, 使用固定的格式, 按规定方式印刷 同时派专人对仓单进行管理, 严防操作失误和内部人员作案, 保证仓单的真实性、惟一性和有效性。

5.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规避供应链企业信息传递风险。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供应链体系,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对供应链企业进行互连,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所有供应链企业分享业务计划、预测信息、POS数据、库存信息、进货情况以及有关协调货流的信息。从而供应链上的客户、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厂、各级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和各个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协同工作。一般来说,若企业上下游之间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及时的反馈机制、规范的处理流程,供应链风险就小;反之就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倒了以前阻碍信息在企业内各职能部门之间流动的“厚墙”。供应链企业之间应该通过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 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增加透明度, 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来消除信息扭曲, 从而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不确定性并有效防范风险。

四、结论

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虽然能带来“共赢”效果,但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供应链金融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操作风险等潜在风险,因此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化解供应链金融潜在的风险,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涵盖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对核心企业跟踪评价,成立物流金融公司;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识别控制能力;银行贷款制度创新并规范内部操作环节;加强信用整合并建立灵活的市场商品和反馈体系等。通过以上措施,以期达到减少和防范风险, 从而实现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方立.供应链金融――值得关注的金融创新[J].金融纵横,2007,(20).

[2] 张华,俞梦曦,陈丹. 面向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J].中国市场,2007,(41).

[3] 闫琨.供应链金融: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的经营模式[J]. 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5).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对金融业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顺应经济形势,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另外,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威胁商业银行的中介地位,逐渐侵占商业银行核心因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润,2014年,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率降至个位数;其次,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关注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并把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结合在一起考察,从而给供应链条上的不同节点提供灵活运用金融产品以及其他结算等服务,它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企业因赊销产生了债权――应收账款,虽然实现了销售收入,却占用了银行的流动资金。企业在需要资金时可以转让或质押债权实现融资。在我国,通常接受债权转让的机构就是商业银行。在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有核心企业作为付款方的应收账款,是债权融资的需求方。为控制风险,商业银行要求核心企业(债务人)承诺到期兑付,对融资企业(债权人)提供反担保。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让上游企业在必要时快速获得银行的短期融资,保证整个供应链的顺畅和高效运作。

(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处于供应链上的下游企业往往需要预付货款给上游的核心企业,资金支付出去之后就拥有了指定货物的未来货权,企业可以以这种货权为质押向商业银行融资。一般来讲,保兑仓融资模式是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结算工具,下游企业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部分,这之外的资金依靠银行贷款。这样,下游企业在向核心企业购货时不用一次性支付所有货款就可以分批获得商品用于出售,并把取得的销售收入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三)存货类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在很多时候,企业既没有应收账款也没有预付账款,仅有存货,企业就只能以存货做质押申请贷款。融通仓融资模式就是以存货做质押获得贷款资金,为控制风险,需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贷款企业提供担保和监管。通常的作法是:企业以存货做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依据存货的品种、贷款的风险确定质押率并为企业提供贷款,若企业有多余的资金支付货款,银行通知仓储监管方(融通仓)放货,若企业无法按时还贷,银行可以拍卖质押物。

二、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表现

(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的风险。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其一是融资企业信用等级偏低带来的信用风险,融资企业是第一还款人,若其违约必然会造成银行贷款损失;其二是资金转移风险,若融资企业无法获得核心企业的付款承诺,银行便不能保证质押给银行的应收账款能汇入指定账户并收回贷款,如果质押给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汇到了融资企业的其他账户后被自行使用,银行贷款也面临回收风险;其三是坏账风险,若遇到重大事项导致应收账款质量下降或金额减少也会导致贷款无法偿还;其四是欺诈风险,有时候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融资会虚构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这必然给银行贷款带来风险。

(二)保兑仓融资模式下的风险。保兑仓融资模式下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买卖双方串通作假带来的风险,如果买卖双方串通作假,以伪造的购货合同、虚假的交易为基础套取银行的贷款,必然给银行带来风险;其二是生产能力风险,指的是商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不足导致无法按期供货引发的风险;其三是价值机会损失风险,由于在交货期,商品的预计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通常会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也会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的偿还;其四是质押权落空的风险,若银行替企业预付货款后,由于供货商或其他原因导致银行无法成为收货人,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的质押权落空。

(三)融通仓融资模式下的风险。融通仓融资模式下的风险主要包括:其一是虚假提单、仓单带来的风险,其中虚假提单风险比较普遍;其二是来自抵押物的风险,银行应避免接受此类质押物;其三是操作风险,在三类供应链融资模式中,融通仓融资模式最为复杂,需要商业银行、以存货做质押贷款的企业和仓储企业互相配合,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业务衔接不当,操作失误等问题。

三、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

(一)完善征信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的很突出的一类风险,主要来自于核心企业和作为融资方的上下游企业,因此银行应该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审核和监控。完善现有征信体系,保证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帮助银行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做好客户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其对风险的鉴别和控制能力。

(二)引入第三方仓储监控风险。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是在供应链内传递一段时间,这为银行控制风险提供了时间和有利条件。由于仓储机构在仓储运输领域有专业优势,因此能够更好的管理质押物,保障货物的安全,所以银行可以与仓储企业建立委托关系,引入仓储企业监控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以便能够随时监测企业的可以交易行为,及时获得风险相关的信息。当然,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审慎选择仓储企业,比如要求仓储企业具备良好的信誉和仓储条件,合法经营,愿意和商业银行积极配合尽心管理质押物。

(三)认真筛选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联系了“资金流”与“物流”,能够汇集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商业银行选择融资客户提供初步的筛选意见和信贷风险预警信息。因此,认真筛选核心企业,尽量避免由核心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给商业银行带来危害。比如在保兑仓融资模式下,银行相当于对核心企业间接地授信,因此可能会出现“结算占款融资”道德风险问题,为防范此类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对核心企业的行业环境、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企业规模、自信状况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审慎选择核心企业。

(四)引进供应链金融专业人才。对银行来讲,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类较新且比较复杂的业务,需要业务人员既了解金融、国际贸易、法律、财务等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目前这类人才还比较稀缺,高校很少专门针对供应链金融开设专业的,比较接近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很明显供应链金融和单纯的物流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引进高素质的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对现有人员要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现有业务人员的法律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

(五)精细化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典型的特征是信誉较低、经营模式多种多样。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必须实行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要实现一体化,整个风险防控体系要尽量精细化,银行要对供应链条上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节点进行认真的跟踪监控,以确保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4

关键词:金融工程;供应链;风险管理;应用

一、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1)金融工程的内涵。金融工程是用工程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建立金融模型,进而计算金融收益与风险的一门学科,在现代金融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美国金融学家约翰・芬尼迪在1988年首次提出“金融工程”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包含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地解决。”[1]金融工程的核心在于对新型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开发设计,其实质在于提高效率。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型金融工具的创造,如创造第一个互换合约、第一个零息债券。第二,已有工具的发展应用,如把期货交易运用在新的领域,进而衍生出更多的期权和互换的品种。第三,把已有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运用组合分解技术,生产出新的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远期互换,新的财务结构等等。

(2)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金融业竞争的两大核心问题是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就目前的金融行业的情况来看,国外金融与中国金融相比就胜在了风险管理和金融创新。美国金融学家富兰克林・艾伦曾提出:“对于创新性强、风险高的产业,最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即能获得足够的资本权益金,同时一部分风险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转嫁给投资者。”[2]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风险管理仍然是金融工程的核心内容。

二、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问题

(1)供应链风险的特征。供应链企业因为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所产生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交易成本提高和利润降低。供应链的合同条款和金融工程中的衍生产品有相像之处。主要包括如下期权合同条款:备份条款、回收条款、弹性订货量等等。供应链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传递性。供应链从产品的开发到流通都是有多家企业共同合作完成的,具有紧密相连的特征。因此,风险因素可以通过产业链进行积累和传递,甚至会拉低整个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第二,互动博弈和合作性。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供应链中的企业有各自不同利益取向,各个企业之间的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对称、不完全的问题。因此,各个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定会展开激烈的商战,另一方面,作为上下游企业在部分资源共享、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又有一定的合作。第三,“牛鞭效应”指在供应链企业间存在信息封闭的情况,导致供应链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扭曲从下游到上游不断扩大。[3]

(2)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难点。供应链系统是指为终端客户提供商品、服务或信息,从最初的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整条链上的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和关系的一种集成。其由许多独立的企业构成,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中的虚拟的系统,导致相关企业为了获得企业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把相关信息作为本企业的商业机密,进行保密和封锁,使得该领域的信息流通不畅,经营者只能掌握不完全信息,并且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市场价格不断波动,加大了对风险管理的难度。其次,供应链除了涉及企业与供应单位,还会涉及政府的多个管理部门,使供应链的风险来源复杂多样。最后由于物流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还不完善,导致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在企业中难以得到有效成果。以上三点原因增加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来源的复杂性。供应链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供应链的内外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无法事前预测,导致供应链企业的实际收入与预期发生偏差,从而有了受损的风险。供应链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归纳为两大类: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

三、借助金融工程来实现解决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

(1)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供应链企业存在的风险一般表现为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预期不一致,导致交易成本上升和盈利能力下降。而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很好的规避风险的能力,具有时效性、准确性、管理上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通过财务杠杆和对冲交易的操作,使交易成本降低,而双向建仓的特点是投资者的交易更加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规避和转移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甚至可以将风险转化为投资者盈利的切点,提高投资者应对风险的能力。

(2)金融的衍生工具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在期货市场上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商品的上下游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反方向的交易操作,使市场的亏损为另一个市场的盈利所对冲,实现控制成本,达到预期利润的目的,从而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供求冲击。例如,供应链的下游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实现规避和转移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形成一个上下游企业间的实物远期合同,通过远期实物的空买空卖,既可以使上游企业承诺在未来的时期内购买一定量的商品,同时可以向下游企业购买一个选择权,并依据选择权来调整未来订单的数量,使供应链企业共同来承担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实现生产的效率性、稳定性、连续性。[4]利用期货和期权构建组合合同,进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可以获得这种权利,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用执行价格购买(或者出售)一定数量的定数量的标的物、权利。期权的买方行使权利时,卖方就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例来履行义务。当然如果买方放弃行使权利,那么买方只是损失权利金,同时,卖方则赚取权利金。期权交易可以使投资者在价格波动面前有更多的选择,只要价格波动到一定的幅度,无论是价格上浮还是下跌,都可以通过规避风险来实现盈利。

四、结语

虽然金融工程在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并不成熟的这一特点。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成熟,金融价格并没有达到完全均衡的水平,因而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并不成熟,仍处于发展时期,企业的改革也并不完善,因而金融工程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市场需求主体,金融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金融工程的发展中仍有漏洞存在,不利于其发展。最后,虽然金融工程对于应对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金融工程并不是万能的。为了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应该优化自身管理模式,创新企业管理理念,科学决策,在危机中发现机会,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 左相国,张伟.金融工程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03).

[2] 李婕.金融工程在供应链分享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02).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5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信用风险 激励

一、引言

由于标准普尔下调美国债券信用评级以及惠誉对中日两国发出的信用评级下调警告,全球实体经济面临着信用风险危机,再者中央银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变差,银行对资金的流动性更加的谨慎,在这个大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应加大力度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二、供应链金融基本概述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将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通过对供应链交易结构的分析以及对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信息的整合,借助相关的动产保护物权(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设计有效灵活的金融产品,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三、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成因

供应链的信用风险是指处于供应链条的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如信息传递、财务状况和市场波动因素。信用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和违约风险。道德风险是由于银企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银行通过现存的信用评价系统难以对融资企业进行评估,会出现劣质企业驱逐优质企业的逆向选择问题。违约风险是由于链条企业的需求被加倍放大,造成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加大了供应链的库存,占用流动资金,增大了违约风险。

四、信用风险防范与控制

基于博弈论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要实行最优的激励合同,必须把银企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最小化,商业银行必须在供应链中选择信用良好的企业,在事前设定完整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风险的核心就是“保险”和“激励”两大问题。

1保险即是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对融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划分,以判断是否能够参与供应链的合作。指标体系一般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展开:经营状况、企业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金信用、合作历史、发展前景、管理者综合素质。在八个以及风险因子内,每个因子又可细分为几个子风险因子.经营水平(销售额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利润总额增长率)企业规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资产流动比率、存活周转率)盈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产品销售利润率)资金信用(贷款偿还率、贷款支付率)合作历史(合作年限、合作收益率、合作关系度)发展前景(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开发能力、发展规划与措施)管理者素质(性格、领导能力、团队协作力)。

银行在子因子内进行相应的评级,评级可有A-D四个级别进行判断,并根据综合的评级结果对融资企业进行选择,具体的评级标准对应着对企业的贷款程度及合作年限。等级A选择合作,年限为3-5年;

等级B为合作年限为1-2年;等级C、D不合作。

针对供应融资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全国性的客户信用评价制度与体系,并加强对贸易真实性的审查,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定性定量的决策分析,优化贷款方向,改善投资结构,降低贷款风险;同时可以督促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供应链运营绩效,实现银企的双赢。

2基于委托之信心不对称情况下的最有激励合同,委托人(银行)应通过设定激励合同来迫使人(借贷企业)选择委托人希望的行动。具体的激励机制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1)根据以上的信用评级标准对企业实行不同的贷款优惠,对不同级别的企业设立不同的监管机制,根据企业的按期偿还贷款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A级企业:不违约情况下,维持评级,延长下次偿还日企,重点培育企业发展;违约情况,降低企业评级,减少贷款力度,减少合作年限,纳入银行监督体系。B级企业:不违约,提高企业评级为B+,提高贷款额度;违约,降低评级为B-,停止贷款,纳入银行察看期,直至偿还贷款。C、D级不作讨论。

(2)基于目标实现的激励。市场竞争的激烈,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必须加快发展速度,努力提高自己的销售额及利润率,银行应和企业在合约期内签订发展目标,贷款企业如在期内完成发展目标,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偿还贷款能力,同时还能与银行加强合作的同时,为银行带来经济效益,所以银行等信贷机构应该设立长期的发展机制鼓励贷款企业的运营,比如减少还款额度,加大大款力度,为其制定专门的金融决策,辅助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让自己受益。

五、结论

全球经济面临二次探底,世界各大经济体面临被下调信用评级,中央银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资金的流动性较差,所以银行等机构应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本文从前期的预防和后期的激励两方面对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商业银行还应对企业设定更精细的信用评价系统,细分评价指标,制定更有利于双方的激励成长机制,为贷款企业提高全面的金融服务,促进供应链金融的良好运营。

参考文献

[1]胡跃飞.供应链金融――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上海金融. 2007.

[2]李志辉,李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模型及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5)2005.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6

摘要:由于我国商事立法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不适应性、滞后性和缺乏性,加上互联网金融本身特性等,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面临着本身合法性风险、利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进行非法活动、民事责任承担风险和互联网平台本身潜在的风险等违法性风险。我国应当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整合、解释与修改,使之适应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同时应当通过立法赋予互联网金融供应链以合法资质。此外,也应当区分情况准确适用商法加重责任理念,准确定位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和妥善履行相关注意义务。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违法性风险;规制;供应链

一、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合法性风险及其规制

(1)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合法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合法性风险是指在进行合法经营行为前提下所面临的来源于法律方面的风险,这是由于互联网主体参与金融活动所带来的先天性风险。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缺乏或滞后导致的高度不确定性、作为金融活动参与者在互联网金融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以及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市场准入资格不齐全等,由此引起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主体资格、经营范围方面的合法性质疑以及可能在事实上触犯相关刑事法律[1-3]。

1、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法律资质风险

2、违反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金融各行业供应链环节大量存在没有取得或完全取得合法经营资格,存在超出业务范围经营的违法性风险;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存在较高程度的大量触犯刑事法律边界的违法性风险。

(2)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合法性风险的规制

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违法性风险根源在于当前我国配套法律规范的缺乏、滞后与阻碍。一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法律的缺乏。我国存在部分金融监管法律,近年来也不断酝酿各种规范文件,但是针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来说还是十分缺乏,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具有滞后的风险[6]。二是我国传统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难以适应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差异性和跨界性等特征的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趋势[7]。三是基于传统金融制定的监管规则难以适应更新换代迅速、具有技术和平台特殊风险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四是我国当下金融法律监管规则导致的不稳定性和不明确性使得供应链金融缺乏安全感,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阻碍性风险。因此,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制:

1、在兼顾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赋予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合法资质

2、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应当经营确定化,消除违反既定法律的风险隐患

首先,应当使整个供应链取得完整的合法经营证照,这是合法经营的前提和有效避免违法性风险的最有效保障。其次,破除消费者的公众化和不确定性。作为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也应当一方面建立会员邀请机制和会员管理机制,尽量是服务对象特定化,避免由于对象不特定而引发的违法性风险;在会员邀请机制构建过程中,通过会员注册、会员筛选和会员确定邀请等一系列程序使消费者确定化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等关于人数的规定和限制条件,符合其基本规定。另一方面,构建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通常为银行),尽量使资金分散化,避免因资金集中引发的违法性风险[13]。

二、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非法活动及其规制

(1)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非法活动

众所周知,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流程具有快速、隐蔽和高效的特征,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克服相对较小的阻力完成大额融资,这样就为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诱饵与温床。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本身尚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尚存较大缺陷;金融主体的资格和经营范围均不明确,整个行业也缺乏必要的内外部监督和约束。虽然第三方支付、股权制众筹等个别业务种类的法律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模糊认可,并分别明确由央行支付司监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自律和中国证监会监管的格局,但仍存在监管过于宽松的问题,尤其是针对衍生的各种金融业务,远没有形成完备、有效的监管准则和监管制度。因而互联网金融就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加以利用来实施一些违法犯罪活动,而这实际上也属于互联网金融所衍生的违法性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利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资金快速流动的特点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所具有的匿名性和隐蔽性特点,为犯罪分子提供洗钱服务;二是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资金据为自有或非法侵占;三是利用互联网漏洞进行诈骗财物或通过盗取密码等方式盗窃资产、侵犯商业秘密活动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风险除了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者可能实施的行为之外,还来自于互联网金融活动普通参与者可能的行为。

(2)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违法活动的规制

1、明确准入标准,加强有效监管

互联网金融供应链之所以容易被利用从事非法活动,其根源在于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无准入标准、无有效监管。因此,其首要规制措施还在于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整合梳理以及相应专门性法律法规的配套出台。我国应当对现有法律进行整合,同时按照支付结算、网络融资、虚拟货币、泛渠道业务和其他类的分类标准制定明确的准入标准和科学的监管规则,使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准入环节得到净化,在事前监管上减少甚至杜绝利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进行非法活动的现象。此外,也应当使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得到有效、科学的监管,在事中对利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进行阻止,在事后对该类活动进行惩罚和追责,从而形成一张严密、有效地阻断非法活动实施的法律法规体系网。

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参与金融活动过程的信息披露制度

互联网金融供应链之所以容易被利用为非法活动的工具就在于其流程具有快速、高效、隐蔽的特征。因此,我国应当依据已经确立的法律监管规则,促进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信息披露的充分和有效,从而发挥执法上的事前和事中阻断效应。在保障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健康发展的同时,应当同样注重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金融安全和消费者利益保护,适当采用商法加重理念在该领域的司法裁判中的运用①。对此,我国学界并没有引起重视,学者往往将合法经营下的不合法风险与利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进行非法活动的风险一起讨论,仅仅认为我国需要在立法上明确规则、明确监管而忽视了执法和司法的运用[14]。我们认为这是一大失误,首先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违法性风险;其次,由于其主观上的认识不同,法律规制的配套措施也应当建立在对不同的权利保护之上。因此,对于利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进行非法活动的法律规制其法律态度应当是否定性评价。

3、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应当尽到妥善注意义务,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本身作为重要参与者,互联网金融平台方应当谨慎选择金融销售者,尽到注意义务;在自身信息披露完善的情况下,督促和建立金融销售者的征信情况和信息披露体系。同时,互联网金融供应链也应当按照具体类别建立行业标准和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15]。

三、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民事责任承担风险及其规制

(1)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民事责任承担风险

1、基于不作为产生的民事责任承担风险

2、基于法律关系定位不准确产生的民事责任承担风险

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机构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第三方机构往往通过与用户间的互联网金融协议约定,普遍将自己的服务限定在提供资金支付渠道范围内,也就是只按照用户的意愿进行提供资金划转和信息保障相关的服务,而与理财业务购销本身无关①。事实上,这种协议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这种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②,且属于加重消费者责任、免除自己责任的电子化的格式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至第四十一条之规定,此类条款轻则应当作出有利于消费者的解释,重则无效③。因此,在本质上这类格式条款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将面临着被否定的命运。二是事实上第三方机构的法律地位还存在借款合同中的借款人、消费保管合同中的保管人、信托关系中的受托人等情况,因此可能导致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机构以此类协议逃避法律责任,甚至是违约的违法性风险。以支付宝公司为例,其实质上是在没有获得相应销售牌照的前提下,将基金销售嵌入余额宝,事实上消费者的一切活动也直接而且仅仅与支付宝公司发生关联。因此,在法律事实上,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互联网金融供应链也面临着责任承担风险。

3、基于商法加重责任理念产生的责任承担

在商事司法实践中,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相比,各国(地区)一般都对商行为的实施者设定更为严格的责任制度,这也就是商法加重责任理念。之所以对商行为的实施者苛以相对严格的责任理念,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商行为的实施者通常具有较高的商事认知能力,从而理应承担较严格的注意义务;二是商行为具有较强的营利性,基于公平原则,也应当苛以较强严格责任[16]。对于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其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地位优势一方,自然在整个金融活动中应当承担较严格的注意义务,对上文中提到的诸如资质审查、信息披露,以及可能构成的表见、广告宣传等角色,甚至是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角色适用更为严格的责任制度。

(2)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民事责任承担风险的规制

关于互联网金融供应链民事责任承担风险的规制问题,供应链自身应当扮演主角。

1、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应当妥善尽到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破除不作为产生的违法性风险

首先,作为商事活动的重要一环,互联网金融供应链要妥善承担其注意义务,严格审查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者的资质和信用,切实做好金融活动事前审查和事中监督的详细、有效的信息披露工作,防范资质不全带来的威胁和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非法活动的发生。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可以通过自己掌握大数据的优势,利用自有平台配合、支持相关部门利用互联网金融为工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行动。其次,做好内部员工培训和审查工作,维护互联网金融网络环境安全,在技术漏洞和人员管理环节尽到符合其角色要求的注意义务。最后,应当注意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妥善解决其提出的质疑和解决其安全顾虑与隐患。

2、应当对第三方机构在整个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一方面,我国应当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中明确供应链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边界;另一方面,供应链自身也应当在消费服务合同中明确并准确界定自己在金融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对于其法律地位,应当根据第三方机构公示的服务协议,综合考虑第三方机构的主体资质、商业模式、盈利方式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3、合理、准确拟定并建立供应链与消费者之间的合同关系,避免多方法律关系混淆不清

首先,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应当同时提供给消费者中介合同与互联网金融消费合同两份合同,避免合同不全导致的合同关系混淆。其次,合同应当具有可选择性的复合选择模式,不能只是同意或不同意协议的单一选择模式,同时不得在条款中出现加重消费者责任、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最后,供应链应当对于电子化的格式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和责任划分条款,以醒目化或直接与消费者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并保存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

此外,我国法律应当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特别审慎地适用商事加重责任理念。互联网金融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并没有形成实力稳固、市场完善的金融环境,在此情况下我国应当兼顾金融创新与安全监管。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尽到妥善注意义务之时,应当对法律所保护的各种利益进行准确衡量,除非发生重大偏向,不宜基于商法加重责任理念赋予其过高义务。

参考文献:

[3]陶震.关于互联网法律监管问题的探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6):74-76.

[5]李真.互联网金融体系:本质、风险与法律监管进路[J].经济与管理,2014(5):54.

[6]汪振江,张弛.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4-115.

[7]叶旺春.互联网金融与现行监管规制[J].科技与法律,2014(3):433.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7

【关键词】第三方b2b平台,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电子商务

1、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演进

所谓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说起来比较绕口,在实际运作中也相对较为复杂,但是理解起来却比较简单,其核心理念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架构组成的,涵盖电子商务支付与物流交易为核心的整个体系,这个体系完全是针对电子商务运行和发展量身定做的。

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演进过程中,有三个基本要素最为关键,分别是银行、电子商务企业和b2b企业。这三个基本要素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但是所处理的基本信息内容应该是完全一样的,通过三方循序渐进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缓解b2b企业的实际资金使用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金融货币交易量,为解稳定区域性环境内的金融和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

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体系,完全打破了传统的金融架构,也给货币交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渠道。这种方式在给交易双方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资金风险,通过企业的实际运作发现,这种风险看波澜不惊,其实其蕴含的许多要素如果处理不当的话,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要远大于传统金融交易模式。具体风险要素存在三个方面:

其一,线上线下交易混杂。由于电子商务模式是一个全新的交易模式,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失,因此在处理相关的交易环节的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或者客观上的交易缺陷,在线上交易体系中,这种缺陷都被归纳到线下交易模式中了,这种做法看似是在补充线上交易的不足,其实是对线上交易体系的一种影响。因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物流环节作为整个交易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需要在最终结算的过程中和银行直接对接的,b2b企业只谋求在初期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便利,却忽视了后期的结算条件,很容易让整个架构出现失衡;

其二,基本对接存在缺失。一套完整的金融交易模式,无论是传统型的还是电子商务型的,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要素就是必须保障基本对接完善,也就是说整个交易过程中,无论最终是几方在进行直接或者间接交易,都必须保障交易渠道和对接的畅通。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商务模式由于属于是线上模式,不存在信息交流的阻碍,因此做的相当顺利,但是恰恰是这种顺利也给造成了一种过犹不及的现象就是基本对接出现了“乱象”。也就是说,本来需要银行和物流公司对接的环节中,很有可能也掺杂了b2b公司的因素,这样一来就让最后的货币交易出现了资金数额的完全混乱;本来b2b公司和物流公司的数据对接中,极易混杂银行的因素,这样一来就让初期的线上账面对接出现了货币因素,完全打乱了最终的交易总金额统计。

其三,资金流通存在障碍。按照线上交易金融模式的设计初衷,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交易的各方,都是基于线上交易来实现的,根本不存在资金流通的障碍因素,因为其中好几个要素都是相对快捷的,不存在结算数据周期的障碍。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却发现,这种没有结算数据周期的信息流通其实并不方便,有的时候往往还容易造成资金的沉淀以至于资金流通存在障碍。其主要原因是各方的线上交易金融周期不一致,一旦其中一个环节信息出现缺失,那么其它各方与这个信息相关联的资金就必须停止流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交易信息总量和资金总量确保一致。

3、解决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的措施

通过分析其实不难得出结论,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和基本信息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较为谨慎的解决其中的相关问题的话,其实完全可以规避其中的一些运行风险。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需要各方保证所提供的信息都必须是真实信息,无论是线上账面信息还是最终的实际结算信息,都要确保与真实交易的信息完全一致。这样才能使得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实际风险降低到最低。解决存在风险的措施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明晰权责界定。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操作流程复杂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责任方不明确则容易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电子订单上游供应商融资中,在货物生产、在途运输、仓储保管等环节中一旦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延时交货或货物损失,极易影响银行贷款的按期回收。因此,银行应全面考虑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权责界定不清的事项,并通过合同条款加以澄清和约束。

其次,进一步提高操作水平,防范操作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实现全程电子化,对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应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技术培训、业务能力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 人员的操作水平,并通过健全内部制度、完善业务流程、设置操作权限等手段进一步规范操作,提高效率。此外,银行应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应根据金融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网络银行、电子签名等方面的立法且尽快出台其他配套的法规、条例,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切实保障银行及相关参与方的利益。

最后,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企业良莠不齐,银行应在控制贷款总量的前提下,通过贷款企业电子信用水平、交易频度和额度、所在供应链稳定性和整体实力等指标综合考量和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对达到准入条件的企业实施贷款操作。另外,电子仓单质押业务中,还应将贷款企业所提供的质押物属性纳入考量体系,一般优先选择标准化、易变现的大宗商品,也可适当放宽信用水平等级较高的贷款企业的质押物种类范畴。

参考文献:

[1]光兰明.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息共享[J].中国金融. 2012(02)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8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中特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3 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4 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1 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 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9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 商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 风险管理

一、巴塞尔协Ⅲ解读

第一、巴塞尔协议Ⅲ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重点突出对资本金的监管要求。一方面,在质上巴塞尔协议Ⅲ要求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包含利润留存)比率,要求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的商业银行实现一级核心资本由目前的2%上调4.5%。核心资本下限上升至6%,其中核心资本包括普通股、利润留存、资本公积、优先股、储蓄账户。在资本充足率保持8%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率意味着降低附属资本比率,因此,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有利于约束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筹措资金以达到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行为。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巴塞尔协议Ⅲ在资本充足率方面的变革,下面对次级债券形成机制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

图1 住房次级债券形成机制图

由图1可以看出,商业银行通过资产池把按揭房贷证券化而形成次级债券来获得资本金,以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为遏制“发行次级债券―扩充资本金―发放高风险、高收益贷款”的恶性循环,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核心资本率,强化对商业银行资本金质的管理,提升了单位资本金承受风险的能力,这有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另一方面,在量上它要求商业银行从2016年到2019年逐渐实现资本缓冲率从0到2.5%的要求,实质上,就是把一级核心资本比率提高到7%。

第二、巴塞尔协议引入两个流动性监管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来对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进行监管。第三、提出逆周期资本充足率。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定义

本文中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属于狭义风险的范畴,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链上企业和商业银行预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行情况和实际状况不一样,最终使商业银行蒙受损失的不确定性。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物流风险是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供应链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流资源不能如商业银行预期那样进行配置和流动,使商业银行最终蒙受经济损失;资金流风险就是,贷款资金和收益不能如期、如质地回笼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信息流风险就是信息在从贷款企业向银行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的情况,导致银行在展业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贷款企业道德风险,最终损害银行的利益。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特征

供应链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整个流程,具有普通金融风险的特征,同时,它又有别于一般的金融业务风险,具体表现在:1.传导性。供应链金融风险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主体之间传导,链上的企业环环相扣,利益相关,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时会对链上其他的企业产生影响。因此,一个企业的风险向供应链上的上下游环节传导,最终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2.动态性。供应链金融风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供应链的成长,融资模式的创新,运营状况的交替,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不断的变动的。3.不确定性。供应链金融风险跨越的时空区间广,业务参与主体多,因此,引起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因素复杂,风险链上哪个企业、什么范围、什么时点发生都具有不确定性。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形成机制

在三种风险中,虽然资金流风险处于核心地位,物流风险和信息流风险都会通过资金流风险表现出来,但是不能把供应链金融风险和资金流风险等价起来,因为三种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体表现为物流风险、资金流风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信息流风险导致的,物流风险又会导致资金风险。在对物流风险和资金流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商业银行会获取商业信息和积累信息流风险防控的相关经验,这样物流风险和信息流风险又会作用于资金流风险。供应链金融风险形成的具体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供应链金融风险形成机图

由于导致物流风险、信息流风险、资金流风险的因素变量众多,在图2中,虽然只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形成的本质性机理的揭露,因为可以按照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三种子风险,通过顺藤摸瓜的方式找到其他不断变化的导致风险升级的原因,以对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动态监管。

四、供应链金融防范措施

(一)分阶段、有重点进行管理

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进行防控时,应分阶段、有重点的进行。产业供应链依次经过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每个阶段商业银行应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指导下有侧重的进行风险防控。

1.筛选孕育期金融服务对象、严格准入标准

内部评级法虽然是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但是巴塞尔协议Ⅲ不是对新巴塞尔协议的背离,而是它的继承和补充,因此吸收新巴塞尔协议的精华,并引进切实可行的风险计量模型,是巴塞尔协议Ⅲ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本行的评分机制,站在整个供应链的高度对中小企业进行评分,对介入供应链金融前的风险进行控制。评分的依据因行而异,但是,银行对企业的信誉、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信用等级、国家产业政策扶植、盈利模式、与核心企业业务往来的稳定程度等公共因素的考察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持谨慎的态度来处理处于孕育期中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找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均衡点,真正落实巴塞尔协议Ⅲ关于银行稳健经营的理念。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篇10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办法,同时优化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协调整合了产业链经营。文章从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以及信用风险评价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对以往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看法与见解,为今后供应链金融研究提供一个了可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供应链金融最早是由Allen等人提出并初步建立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模型,并未对其概念进行明确界定。Hofman把供应链金融视为一种实现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它是在集成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基础上,供应链内部组织和外部金融机构通过计划、引导和控制各节点企业的资金流动实现供应链价值增值的一种方法。Atkinson把供应链金融理解为是一种金融服务与技术解决方案的结合体,通过结合可以把资金提供者与供应链上的买卖双方联系起来,为供应链成员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何涛和翟丽认为,供应链金融的出发点是中小企业强烈的融资需求,因而需要融入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新的元素,让各参与方协调合作。冯瑶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以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从供应链采购、供应、生产、经销、最终消费各个节点入手,设计提供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信用等级的融资类金融产品。胡跃飞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深圳发展银行最早提出供应链金融的中文定义:商业银行以供应链上中小融资企业与交易对手之间发生的真实贸易关系为前提,以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为依托,以真实贸易关系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收入为保障,结合商业银行短期金融产品所开展的单笔或者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类业务。综上所述,将供应链系统抽象成“四个主体、三个流”。“四个主体”———银行、物流企业、中小融资企业、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三个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Lacroix和Varangis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介绍了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如何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Poe认为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这类融资业务的担保品,供应链中成员企业都是融资参与的主体。Towergroup指出供应链金融得以繁荣的内在原动力是各方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还使得软件条件得以巩固。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罗齐、朱道立等人在全面分析国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后,提出了融通仓,供应链的所有活动都在融通仓内进行,供应链管理与金融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张家良研究了应收和应付账款质押融资涉及的法律合规问题。朱文贵从系统分析角度阐释供应链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流程、性能和应对策略问题,从这三个环节对供应链金融系统优化。谢世清对国内外供应链金融最经典的三种模式进行了概括总结阐述。郭菊娥利用理论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演进进行了深入分析。目前研究中大部分是关于融通仓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融通仓融资模式有利于银行在与物流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当中拓展与物流企业联系的上下游企业,保兑仓融资模式使得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可以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资信良好的核心企业为下游中小企业起到了反担保的作用。

三、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

信用风险可以是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也可以是因为借款人信用等级变动,或履约能力变化而导致该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从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

(一)信用风险研究视角

潘永明等从行业状况、中小企业综合实力、3PL综合实力、物流金融运营状况四个方面提取了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刘佳等指出从行业风险、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物流金融运营情况3个方面分析并构建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必然的。曹俊指出任何一个参与主体的行为都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波动,任意参与方都有可能是信用风险的来源。他建议分析各方在履行业务职责时可能导致信用风险发生的因素。夏立明等从融资主体、融资债项、宏观环境三个层面,全面考查信用风险和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而融资债项评价又可以细分为核心企业资质、融资项目评价、供应链运营情况三个方面,从而建立了一个具有三层五组的指标体系框架。刘杰从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物流企业实力、质押物状况、供应链运营质量四个角度,选取物流金融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指标。郭菊娥利用理论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

在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中,大都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或在AHP基础上使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分析评价方法,而这需要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为克服其主观性,建议用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从而Logistic模型因其假设条件对数据要求不高而受到大多数学者的青睐。而在这类研究中,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研究较多。Lo-gistic回归方法仍存在样本量大和预测精度不高的限制,因而学者们转向研究将智能的、高精度的模型引入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信用风险评价中。胡海青、张琅等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与Logistic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分析,证实了基于SVM的评估模型预测准确性更好。范黎波在引入神经模糊系统,构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的神经模糊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刘宏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各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为风险测量结构的模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