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舆情监管十篇

时间:2023-06-02 15:05:54

强化舆情监管

强化舆情监管篇1

互联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础和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进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趋丰富,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网络新闻、BBS、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网络媒介相互交织,互相借力,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的舆论传播路径,极大地拓展了网络舆情的传播空间,多元化的舆情传播格局大大增加了舆情监测和把控的难度[18]。同时,新媒体迅速向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渗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大大增强了新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有调查显示,微博已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源头和重要传播渠道。2012年上半年,浙江“杨梅膨大剂”等近10件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传闻就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曝料的[5]。网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超出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30.2%,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19-20]。在网民数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一方面,网民上网的娱乐化追求倾向明显降低,网络议题从日常生活琐事转向社会公共事件[21],涉及一日三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自然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公共话题;另一方面,网民应用互联网的角色也逐渐从信息获取者向信息制造者转变,大众麦克风时代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网民压力集团”,政府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高倍放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舆论讨伐。除普通网民外,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日益不容忽视[22]。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安全、有保障,但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产主体素质不高,部分生产经营者故意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违法手段花样翻新,传统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尚未杜绝,新的违法添加等风险隐患又不断出现,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检测工作等带来很大挑战[23],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这些都决定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处于多发期,安全消费矛盾凸显。从“镉大米”、“药袋苹果”、“有机食品风波”等热点舆情来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过程还是政府监管行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成为近年来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然而在网络媒体发挥舆论传播和监督功能的同时,其自身道德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片面追求时效,为抢占先机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讹传讹,造成谣言传播;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动辄冠以“致癌”、“剧毒”等字眼加以报道,加剧公众恐慌;还有些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夸大负面新闻,把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化、普遍化,扩大事态影响,甚至冲击整个产业[24-25]。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为不实舆情,极大地增加了政府部门回应网络舆情的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零容忍的态度愈加强烈。但客观上任何食品都没有“零风险”,由于官方风险交流机制不健全,消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比较薄弱,消费者在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误导下,容易以偏概全,产生认识误区,难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客观认识,消费心理敏感而脆弱,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信息都极易引发非理性的共鸣。“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尽管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和抽查力度空前,但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还是一蹶不振。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加深,网络舆论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干预机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在应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危机实践中,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但与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网络舆情日益上升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特别是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放大炒作对产业和消费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互联网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处置工作”。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舆情收集和分析”。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主动、密切监测舆情”,从国家层面对舆情监测提出了制度性要求。2012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舆情监测,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调度、分析和综合研判制度”,将强化舆情监测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制度性安排。为落实舆情监测工作的制度安排,支撑实际工作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与应对,近年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陆续启动了舆情监测工作。部级层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向常态发展,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确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快报(日报)制度,并深化舆情总结分析,编制舆情跟踪和重点舆情专题分析报告,帮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读网,为舆情响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二是依托新组建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强化了专家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职责,针对重大舆情不定期组织会商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三是安排专门经费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纷纷将舆情监测纳入监管工作内容,如江西省成立了舆情监测小组,设置了舆情监测信息员,建立了舆情报告制度,编印舆情简报,及时上报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26];重庆市组建了舆情信息监测专家团队,并建立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跟踪巡查和干预制度;上海市在舆情监测及处置机制、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畅通舆情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外,部分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建立了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随着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上升和应急处置经验的积累,近年来网络舆情应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都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在实践中渐显成熟。“激素黄瓜”、“香蕉乙烯利”、“茶叶农残超标”等一系列不实网络舆情发生后,农业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释,借助权威媒体澄清事实,采取网络访谈、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正面引导舆论,有效阻断了谣言传播,有力保护了农民和产业利益。“药袋苹果”等安全隐患一经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界定了个案性质,防止了媒体扩大炒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产业损失。“河南瘦肉精”等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得到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排查和督导工作,尽快查清事实,公布真相,回应社会关切,并依法开展责任追究,树立了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虽然各级农业部门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有关舆情监测的制度要求仅在相关的文件和办法里有所提及,没有针对舆情监测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舆情监控工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同时,由于开展舆情监控工作的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集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反馈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农业部门内部的共享机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对接机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机制等也尚未形成,有些地方舆情监控工作往往是仓促应急,就事论事,多以经验为主,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环境都有别于传统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短时间内的快速蓬勃发展,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手段调整略显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一是监测手段不适应,传统人工监测的信息获取手段已无法满足对海量信息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分析方法不适应,对舆情信息的汇总、舆情周期的判别、舆情走势的预测和重要舆情的预警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三是应对方式不适应,固守传统媒体、忽视网络阵地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对新媒体和新型舆论平台的运用较为有限,多数部门不善于适应网络环境、运用网络语言、与新闻媒体见面、与网民对话,缺乏应对舆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舆情发生时,难以及时缓解舆论压力,化解矛盾[27]。目前农业系统普遍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研究并开展网络舆情应对,特别是地方农业部门,监控力量薄弱,没有确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现有的网络舆情人员大多是兼职,并且缺乏系统培训,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再加上管理薄弱,现有的人员力量难以支撑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响应工作,更难以保证舆情应对效果。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舆情监测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软件设施开发和购置也受到限制,有人员没设备、有设备没监测手段的现象比较突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强化舆情监管篇2

当前,由于西方的依旧此消彼长,并持续对中国渗透着各种思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很多社会舆论的背后都存在着西方的推动力量,在其对中国较为关注的热点事件中,会加以大肆渲染与夸张,从而误导国人的思想,这不仅给政府带来了负面压力,也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而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并不是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而是各种言论自由的存在都是相对的,要以不危害到他人、社会以及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获得言论自由的空间,否则必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与团结。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管的对策

网络环境当前已成为社会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所涉及的参与主体广泛,致使监管的难度较大,但是,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势在必行,而其工作的重点在于要将管与疏相结合,并以疏为主来开展网络舆情的监管工作。[2]

(1)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情并加以充分利用。由于网络舆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使当前监管部门“谈虎色变”,以至于在监管工作上无法摆正心态。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首要前提便是要客观地对待网络舆论,做到管与疏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舆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网络舆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来接受网络舆情,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要善于利用网络舆情。移动网络媒介具备方便、快捷且互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此,积极地利用网络舆情,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从而集中民意,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好。

(2)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的先机。党和政府要以先发制人的思想抢占舆论先机,以正确引导舆论方向。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部门要积极地关注当前网络舆论的焦点,针对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以最及时的速度将有效信息公之于众,在第一时间内占领网络舆论受众的视野与思想,从而有效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导舆论指向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要尽量避免官话形式的沟通方式,在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要以诚恳的方式获得网民的支持与理解,确保在出现网民关注焦点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进而发表具有说服力的言论,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网民的思想,使其明辨是非,理智且客观地参与到互动中。[3]针对网络突发性的重大事件,一定要准确且透明的公布事情的相关信息,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避免群众受到谣言的误导,从而以事实真相制止谣言惑众,占领网络舆论上的主动权,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与方向。

(3)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加强对舆论的疏导。按照当前关于网络舆情监管的要求,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平台,在党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能够在加强与网民互动的基础上,使网民可以畅通无阻且及时地将个人意愿反映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民意,并能够针对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中,以确保有效化解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稳定,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三、总结

强化舆情监管篇3

(一)网络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印江县成立了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印江自治县网络舆情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工作原则、工作流程、处理原则和办法、责任追究和考核、对策措施等方面对乡镇和部门抓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步形成了网络管理体系,有力地推動了全县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形成了舆情监管工作合力。印江县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分别明确了1名专兼职舆情信息员,每年对全县舆情信息员进行一次专题培训,负责及时搜集与本乡镇本单位有关的网络信息,及时与上级网络管理部门沟通。将舆情监管工作列入县委对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从舆情监测、舆情处置、舆情办理等方面加强对乡镇部门的考核。申请建立了“印江舆情监管”QQ群,重大网络舆情及时通过QQ群通报,组织舆情信息员加强监控,并认真加以引导,及时向广大网民澄清事实真相,从而有效避免舆论事态的扩大。

(三)舆情监测和分析得到加强。印江对县网络监管中心、县政府信息中心、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委办信息中心抓网络舆情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每天明确有专人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轮流值班监测,实行每日网络舆情专报制、每周网络舆情動态分析制、重点网络舆情办理函告制、信息共享机制。对每天的网络舆情均及时报送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全县每周网络舆情動态进行一次系统分析,分析汇总每周网民在互联网上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阶段性的舆情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掌握舆论态势。重大网络舆情实行专报制、函告办理制,协调和督促涉及的单位部门积极正面回应,对合理诉求能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逐步解决并向网民说明原因,消除网上不良信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已初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程序化。

二、当前各级各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态度

(一)“家丑不外扬”的心理仍然存在,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涉及本乡镇、本部门的负面信息,部分乡镇部门在发现负面信息后,不能够坦诚地对待公众质疑,主观上不愿接受公众和媒体披露的相关信息。仍然抱有能瞒则瞒的心理,主動回应、公布事实真相的少,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公开的多。这样隐瞒不报不仅违背信息传播规律,而且置自己于被動,事态一步步扩大,往往是错过了公布真相的最佳时机,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结果往往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认为网络舆论监督就是“挑刺”,在相对舆论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时代,网络问政为公民的放言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平台,有批评的、有建议的、有赞扬的、有利益诉求的、还有情绪偏激的等。部分乡镇和部门对待网络舆情则是闻功则喜,闻过则怒,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则认为是给党委政府工作“挑刺”,任凭网民诉说、质疑,反正一条就是“无可奉告”,无動于衷。持一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把网民的意见和批评放在眼里。对网民指出的问题,不去查找原因,改进工作,而是避重就轻,找些不着边际理由对网民的提问进行搪塞,绕着问题走。

(三)对待网络舆情不愿闻也不愿管。部分乡镇部门领导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行为方式,缺乏对网络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网络特点和规律的认知。也有部分乡镇部门领导认为网络是民众发泄情绪的平台,通过网络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都是无中生有,从而对网络舆情不愿闻也不愿管,怀着自生自灭的心态去看待网络舆情,不善于借助网络了解社情民意、为我所用,造成网络舆情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当前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舆论的引领能力亟待提升。从印江自治县来看,当前从事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只能在工作开展中不断摸索方式方法,一旦出现重大的网络舆论事件将会显得力不从心。对新兴的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管抓手,也缺乏有效的制止或者进行澄清的手段。对不利言论,主要采取删除了事,不愿对事实进行澄清。有时对网民反映的有些问题早已解决,但反映问题的信息一直在网络中传播,仍可能引发新的不良影响。

(二)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方法有待改进。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舆情信息,目前的做法主要是转舆情涉及的单位部门办理,与涉及单位共同研究回复口径,及时做好答复工作,而真正与网民交心交流不多。很多责任主体单位还存在着不重视、不配合现象,对于虚假信息甚至是违法言论,往往就是想到一删了之,缺乏必要的预防和制裁手段、措施,影响了整个舆情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手段滞后。网络舆论监测少不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信息反馈、信息决策,这需要强有力的技术系统尤其是一套高效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印江县当前网络舆情動态的监测和分析完全依靠人工操作,由于量大面广,只能监控到一些重点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在舆情监测上还存在许多漏洞,难免会造成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被動。

四、抓好当前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网络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监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如何及时地发现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已成为当前党委政府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舆情工作,,网络是架设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委政府,一方面要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充分发挥网络方便、快捷、互動性强、影响力大等优势,了解民意、为我所用,网民的一些中肯意见和建议定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另一方面,要善于和网络舆论打交道,努力做到不回避不排斥,积极引导,主動参与。再次,要适应网络监督,要有一定的胸怀和气度,面对网络舆论监督,党政领导要放下架子谦虚平和,坦诚和网民交心谈心,面对网民的质疑、不信任甚至指责要充分理解和宽容。第四,对群众通过网络所反映的问题,要做到认真对待、认真处置,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要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属实的要立即办理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不属实的要澄清事实真相,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总之,要让网民看清政府处事的态度、诚意和决心,切不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二)积极引导和处置各类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的匿名性、开放性、互動性,决定了我们在引导网络舆论时,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首先,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及时收集整理各种网络舆情,要学会针对网络舆论的不同类别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疏导网民的情绪。其次,要学会用“旁观者”的身份,杜绝用“说教”、“官化”的语言与网民沟通互動,在沟通中潜移默化网民的思想。针对一些重大的网络舆论热点,适时官方最权威的信息,积极回应网民咨询和诉求,重大事件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消除网民疑虑,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不留给网民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三)提高网民网络素养和责任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思想也日渐活跃,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对自由的理解并不恰当,他们认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网络恶搞和网络暴民就是“网络自由主义”的典型表现,网络舆论无需考虑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进而显得肆无忌惮。因此,在网络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中要善于加强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教育网民要对自己所的各种信息及言论负责,使网民树立“在网上说话也要负法律责任”的意识。

(四)搭建快捷的民众网络诉求通道按照舆论监管工作的有关要求,搭建党委政府与网民互動交流的信息平台,建立干部群众表达心声、愿望、诉求的重要网络阵地,让网民反映问题渠道畅通、方便快捷,对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及时回应。建立自己的网络阵地和方便快捷的网络通道,能让党委政府及时了解和掌握网民隔阂、对立情绪以及苗头性的问题,将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能够有效避免事态扩大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一些热点问题在互联网上扩散而造成负面影响。

(五)重视与传统媒体间互動合作尽管网络媒体以其传播的独特性吸引了大部分公众,但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公信力及社会主流性等方面的传播优势依然是网络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些优势在广大受众心中的地位也是根深蒂固的。在遇到一些易引发争议的事件中,应当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利用声像文字在不同的媒介上公布事情的真相并进行事情追踪,加深报道的力度,进而达到澄清事实消灭谣言的目的。

强化舆情监管篇4

关键词:网络舆情;引导管控;策略探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日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已然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网络舆情也成为影响社会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民数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1]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形成的网络舆情,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应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监管。强调,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党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期盼越来越高。如何更有效地回应公众关切,准确地把握舆论生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研究新策略,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引导和管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正确管控网络舆情

(一)立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立法建设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依法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有力保障。要求,“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从法律角度上讲,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均以网络运营运行管理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随着互联网应用向纵深方向发展,网络问题也日益凸显,现有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存在定义界定不清、认定过于笼统、法条使用困难、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面对新的形势,依法治网要用法制思维来引导,用法制方式来加以规制,要加快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法制建设的步伐,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依法管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才能确保网络治理事半功倍,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网络强国。

(二)政府部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网络舆情引导和管控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根据网络舆情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理顺工作机制,完善监管措施,改变治理模式。从机构层面讲,我国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事务分散于国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安部等部委,或多或少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等问题,造成“九龙治水而不治”的尴尬局面,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厘清权责。就目前而言,网络治理要在党委领导下,以及政府的主导下,不断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水平,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使互联网安全治理各责任主体有序协调和高效运转。从制度层面讲,要健全网络舆情工作制度,筑牢网络舆情应对保障基础。建立网络舆情事前应对预警机制体系,如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信息采集和报告、媒体应急应对等机制;建立网络舆情事中应对处置机制体系,如根据舆情处置工作流程,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新闻机制、多方合作机制等;建立网络舆情事后应对保障机制体系,如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促使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执法部门:加强网络信息整治力度

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提高对传播非法内容、刊载虚假新闻和传递谣言等网站、平台及个人的违法违规成本,加大违规违法的惩治力度,切实维护法律权威,保障治理政策落地。一方面要严格网络监督执法。各级网信部门、公安机关等,应完善举报渠道,加大处置力度。对网络违规、违法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有诉必应,做到“零容忍”,不断增强网络监管的震慑力。对网络谣言、涉黄涉毒、网络恐怖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则要长期保持“严打”态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培养网络舆情队伍。“打铁还要自身硬。”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常抓不懈,才能久久为功。培养网络舆情队伍要注重抓好四支队伍建设:一是网络宣传队伍,二是论坛管理队伍,三是网络监管队伍,四是网络执法队伍。[3]具体来说,要完善舆情队伍建设,培育吸纳精兵强将,注重网络舆情队伍专门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同时争取意见领袖,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促进网络舆情队伍专门化、常态化,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网军”。

二、正确处置网络舆情

(一)政治基础:着力放大主流声音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筒”。面对新的形势,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必须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强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一方面是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方针,也是做好新时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针。各级政府要把握好主流媒体“影响力”“权威性”这一有力武器,充分整合媒体力量,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动,着力壮大主流舆论。各类主流新闻媒体要在强化主题宣传中壮大主流舆论,以科学发展、辉煌成就鼓舞人心;要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中壮大主流舆论,以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凝聚人心。切实构筑大宣传平台,形成大宣传格局,营造大宣传气势。另一方面是深化网络阵地建设。不断加快网上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官方、权威网站以及重点媒体的标杆示范作用,抓好政务、新闻、民生等重点网站的建设和规划,管好论坛、“三微平台”等网络平台的引导和管理,使之成为党和政府占领舆论阵地、主导新兴媒体、维护信息安全、引导社会舆论的中坚力量。同时,充实网络技术力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抢占互联网产业制高点。

(二)群众基础:着力践行群众路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联系群众、沟通民意的桥梁作用,拓宽网络民意表达诉求渠道,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政府部门具体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一要提高政府公信力。“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政府公信力不仅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于政府来说,在思想上,必须为民着想,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行动上,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舆情处置中,杜绝对突发事件的隐瞒、回避、逃脱、敷衍,要以积极的心态、负责任的态度及时作出应对,认真做好群众沟通工作,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美誉度。二要创新模式。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探索建设网上、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和视频接访等多种渠道为一体的新平台,引导群众变上访为上网,变、来访为网访,网上具有公开透明、快捷高效、方便群众的特点,同时能够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拓宽和方便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例如,兰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网上大厅,广大人民群众只要坐在家里动动鼠标,便可将投诉、建议或举报等通过互联网反映到相关单位。

(三)工作基础:着力强化信息公开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信息公开。”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高度透明化的媒介社会,不再是以前那个可以藏着、掖着、瞒着,靠封、靠堵、靠删就可以稳定危机的时代了,信息的不透明只能使政府承担更高的社会成本。一是实施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增进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增强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舆情要时刻保持警醒的态度,另一方面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谣言止于公开。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民利、维护群众利益,是为了老百姓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二是回应民众诉求。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诉求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因此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应当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坚持实实在在解难题,扎扎实实办实事。对于诉求合理、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对于应该办理但一时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于不符合政策法规的,要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疏导工作,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

三、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一)宣传教育:重视网络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络宣传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网民应尽的义务。“民无常俗,教则移风。”一是要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修复网络,做到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响亮。二是开展网络文明活动。通过开展扎实的文明上网活动,引导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讲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正面主流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摒除网络言论暴力,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给网络一片明净的天空。

(二)技术手段:建设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舆情信息预警是指在社会顺境状态下,在对舆情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所做出的不确定性的早期预报。网络舆情的预警是现代政府进行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职能部门全面掌控社会动态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建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政府应积极建立网络焦点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体系,着力打造网络舆情权威监测网站。在日常工作中,将网络舆论监测作为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运用舆情监测专用软件,如百度大数据、人民网舆情监测等,对主题、关键词条等进行跟踪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并积极探索诉求回应机制,使网络民意在现实决策和监督体制中得到反应,避免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其次,要建立舆情的研判机制。根据舆情监测的原始数据分析,将网络舆情进行整理分类,对于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报送下达舆情信息,并要求作出应急处置预案,以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例如,衡阳市委网信办出台了“四个第一时间”工作制度,即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分析、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

(三)媒介素养:提升媒体的应对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4]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2]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网络舆情危机时,不回避、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不失语、不乱语。另一方面要科学监督舆论。各类网络媒体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抓住那些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监督得准、监督得好、监督得有效,使舆论监督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要坚持客观公正、事实准确,着眼解决问题,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升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避免舆论监督中出现歪曲事实、刻意炒作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01-01.

[2]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党的十以来关于互联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综述[DB/OL].新华每日电讯,2016-11-14.

[3]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4-257.

强化舆情监管篇5

关键词:舆情;动态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舆情则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而网络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如何加强网络的生态治理,提升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创新企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最新形式,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1.舆情的特点

掌握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是不断提高同新兴媒体打交道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与传统媒体舆论和口头舆论相比,网络舆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主体多元,信息海量。互联网高度开放、互联互动、共享共用等特征,使人人面前都有了“麦克风”,个人的信息和传播能力大大提高,网络舆情生成点显著增多,传播更加自由自主、快速无序,产生的源头越来越难以追溯。真假难辨,易纵。在网络舆情中,有真实的民意反映,也有大量的虚假信息甚至蓄意的造谣诽谤。突发突变,情绪化突出。网络舆情来得快,变化也快。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往往很快就会弄得满网风雨。网上热点不仅数量越来越多、涵盖面越来越广,而且燃点越来越低、转换越来越快。往往一个热点尚未平息,另一个甚至几个热点就又形成了。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网民意见表达的非理性特点十分突出。网上网下互动性强,落地化凸显。网络舆论的产生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的迅速,这也使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挑战性,一个热点事件的发生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很快就能成为舆论的导火索。而且一旦不能及时引导,波及面和影响程度就会迅速的扩大。

2.建立舆情动态控制机制的条件作用

舆情控制系统需要综合运用搜索引擎技术、文本处理技术、知识管理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手机短信平台,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获取、提取、分类、聚类、主题监测、专题聚焦,以满足用户对网络舆情监测和热点事件专题追踪等需求。舆情系统集成了舆情监测、舆情采集、舆情智能分析、舆情处理、舆情预警、舆情搜索、舆情报告辅助生成、舆情短信自动提醒等核心功能。帮助客户全面掌握舆情动态,正确进行舆论引导。为确保我国互联网络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实现为政府分忧,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管理。用舆情系统,宣传部门可以有效的规范互联网信息,引导健康有益的舆论导向。系统对于促进加强互联网信息监管,组织力量展开信息整理和深入分析,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全面掌握社情民意起决定性作用。

3.建立舆情动态控制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措施

3.1建立企业舆情动态分析制度。为掌握了解有关人员或单位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应建立企业管理工作舆情动态分析制度,将一周内有关人员、单位或媒体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及反应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形成“企业管理工作舆情动态”,以内部资料的形式报送有关领导参阅,每周一期,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完善工作措施,规范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3.2聘请舆情动态监督员,并完善新闻宣传报道机制。加强从相关单位或新闻媒体聘请形象监督员工作,明确形象监督员的义务和责任,形象监督员负责企业管理工作及企业队伍建设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通过与有关单位及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协商,与有关单位及新闻媒体建立了企业管理新闻宣传报道机制,规定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工作和企业队伍建设的宣传,大力宣传企业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企业经营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群众关心的有关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同时,发现或接到群众举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一是与记者联合采访或暗访,对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边整改边宣传报道。二是来不及联合采访的,记者也可单独采访,采访完成后企业进行调查核实,拿出处理意见或督办措施后再进行报道。三是对有些问题不需要进行采访的,由企业前往调查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处理结果向新闻媒体反馈。

3.3针对企业具体情况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善于沟通,真诚面对。领导干部在对网民进行交流,引导的时候,要把自己和网民摆在同等的高度,用平实的语言和网民交流,以坦率真诚的态度面对网民,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在聘请形象监督员的同时,为加强合作与交流,企业应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情况,集中听取新闻媒体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联系沟通机制建立以来,经常收到新闻媒体记者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发生新闻媒体曝光事件。

3.4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构建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为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创造条件。舆论引导必须与事件处置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相互配合。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没有对事件的实质性处置,仅以口号引导舆论,就会形成符号的“空洞化”,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就舆论引导本身而言,要在尊重传播规律的前提下积极行动,有所作为。如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确定新闻发言人,以宣传部门为主,统一信息口径,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发言内容;把握时机,尽快新闻,及时澄清谣言;时刻关注网上动态,一旦有炒作苗头,迅速反应;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快报工作动态、慎报结论意见;发挥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介绍真实情况,接待外地记者,传递真实声音等。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中,必须在第一时间在网上官方主流消息,抢占舆论制高点。使民众及时了解真相,避免轻信各种流言。然后迅速使用传统媒体对事件做进一步报道,利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使舆论引导更加有力。

3.5提高对舆情的研判能力。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在网络传播极为发达的媒介环境里,一件看似很小的事件,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最终演变成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各种突发事件的苗头和各种舆情,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当前,基层党政干部普遍重视抓经济建设,应对突发事件与舆情的能力较弱,很难做到研判舆情,提前预警。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加强,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监测,认真分析。做好对热点话题,敏感话题的追踪,遇到热点事件,认真分析事件背景、起因、事态发展以及的焦点和民众的心态。注意较大规模的过激言论,一旦有造成恶劣影响的趋势,就应该及时引导和处理。抢先报道,充分宣传。

强化舆情监管篇6

当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侦查到的可能会引发舆情危机的信息时,一定要对其发帖源头、扩散范围、发展趋势、后果影响进行彻底掌握与透彻分析,判断是否应该及时跟踪,是否需要做好舆情预警的准备,这是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关键。通过适时追踪,可以为高校决策层做出恰当的舆情处理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二、及时干预

要提升高校舆情监控水平,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对于网络舆情的主动引导与有效干预。在舆情危机形成孕育阶段,高校舆情管理部门要通过正确的判断以及相应措施,及时扼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苗头,力求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当舆情危机爆发时,高校管理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真相,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途径

(一)完善制度保障

各高校应该依据我国加强网络监控的相关规章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网络舆情监控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舆情应急处置制度、组织保障制度等,探索建立“学校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师生全员参与、实时全面监控、快速处置得力”的网络舆情监控长效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舆情监控队伍。成立高校党委领导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组建一支以宣传部门骨干、网络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为主的立场坚定、经验丰富、技能熟练、数量充足的网络政工队伍,从事网络舆情信息日常监控及舆情爆发时的应急处理工作。2.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高校新闻发言人,针对相关舆情信息,及时辟谣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提高高校日常工作的透明度。3.培养意见领袖。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精英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地培养一批活跃在各网络平台的“又红又专”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倡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走向。

(三)倡导网络道德

高校既要注重网络舆情的线上实时监控,更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切实提升网络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在日常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切实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这是预防高校舆情危机发生的根本举措。

(四)提升硬件水平

强化舆情监管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舆情监测;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3000703

0 引言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得中国的网络舆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态势。通过网络舆情,政府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于政治、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舆情也存在着良莠不齐、虚假信息泛滥现象。极端情绪和虚假的舆情传播,可能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引领社会进步,也能导向错误,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

高校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高,网络环境好,所以关心各种社会和校园时事,参与网络舆情的程度高。高校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因此,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无论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学校和国家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了该课题的研究方法,深化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入手,总结了其主要特点,提出了其分类方法,并具体阐述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两个重要环节该如何实施。

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涵义与特点

1.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涵义

文献\[2\]指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文献\[3\]提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基于以上关于舆情概念的研究,分析后将舆情定义为:舆情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群体对某件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表现出的意愿及行为的综合。网络舆情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和传播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指高校学生参与的网络舆情。

1.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点

1.2.1 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属于网络使用对象的同辈群体,因此有诸多的共性,大致分为3类:一是大学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有表达对各种社会现象看法的诉求和知识基础;二是大学生年纪轻,从枯燥的基础教育到自由的高等教育,渴望通过网络结交新朋友,认识新事物,展示自己的能力;三是大学生涉世未深,交际面狭窄,易冲动,对纷杂的社会评论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容易盲目随从。

1.2.2 舆情内容的多元性

高校学生具有教育对象和社会公众双重身份,这决定了高校学生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多元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既包括国际交往事务、国家政府事务等重大事务,也包括诸如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务,还包括诸如学习条件、成绩评定、奖学金评定等学校内部事务。

1.2.3 舆情主体的极化性

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相对比较年轻,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还比较弱。虽然大多数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处理某个社会问题时能够正确评判,做出理性的响应。但面对突发问题时,在处理上往往不够冷静,容易情绪化,受别人观点的影响,从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就使得他们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国内反动势力及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由于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特别重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1.2.4 舆情形成的迅捷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方便地进行交互、交流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网络的传播形式是多样的,有电子公告牌(BBS)、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微博、电子邮件、手机等。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往往同时拥有多种网络交流工具。网络的传播速度也是惊人的,它可以瞬间将某个舆情源传到网络可以到达的每一处。所以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形成极为迅捷。

1.2.5 舆情形势的可控性

综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极易形成而且传播速度快,但它并不是不可干预的。由于高校学生生活环境相对集中,这就为管理带来了方便性。同时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是进步的,而高校又有众多的教师,所以只要高校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对于形成的舆情往往是可控的。

1.3 高校网络舆情分类

由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内容呈现多元性,强度有高有低,为了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强度,及时作出不同的有效对策,根据舆情内容的好坏,将其分为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根据舆情需要加以干预的紧急程度,将其分为高强度舆情和低强度舆情。高强度舆情是指学生对社会公共舆情反响强烈,可能影响社会秩序或严重违公共道德甚至可能触犯法律的舆情,还指可能对学校形象和声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学生舆情;否则,称为低强度舆情。根据舆情的内容是社会问题还是高校自身问题,将其分为社会舆情和高校舆情。高校舆情是指舆情内容与特定高校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舆情,舆情内容反映的是对高校日常运作中某件事的看法;反之,称为社会舆情。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舆情监测主要针对负面高强度舆情开展工作。

2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机制

由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上述特点,特别是舆情形势往往具有可控性,所以高校要加强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以便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2.1 网络舆情监测的领导机构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大局,也关系着学校的声誉是否能够得到维护,因此,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第一,指定专门的校级领导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第二,成立网络舆情监测领导委员会,成员一般由宣传部、网络管理部、学生工作部、院系部的一把手组成;第三,领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由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

2.2 网络舆情监测成员组成

网络舆情监测的具体成员一般应包括宣传部门代表、学生管理部门代表、院系代表、学生代表和网络技术较强的人员。宣传部门代表的职责是在发生重大事件(多指负面高强度舆情)时,及时地向学校反映进行决策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学生管理部门代表的职责是对协调各部门进行引导和处理;院系代表的职责是针对本院系的学生舆情进行引导和处理;学生代表的职责是从学生的角度对产生的舆情提供对策;网络技术人员的职责是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2.3 网络舆情监测过程

2.3.1 舆情信息收集

根据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实施主体是人还是物,将舆情信息收集分为显式的和隐式的。所谓显式的信息收集是指收集的全过程全部由人工完成,监测人通过浏览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来发现有价值的舆情信息。隐式的信息收集则主要是由舆情监测系统来完成信息收集。二者的区别如下:显式的信息收集客观准确,但需要投入的人力多,花费的时间长,主要限于校内BBS,信息收集量小,不能够及时发现重大舆情,另外也无法确定舆情的主题是否是本校学生。隐式的信息收集弥补了前者的不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与本校学生有关的舆情,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收集规则是由人指定的,可能由于规则的不合理和技术的不成熟而漏掉有价值的信息。收集到的信息也并不是都是有价值的,可能存在干扰信息。

2.3.2 舆情信息分析与整理

经过舆情收集过程得到的信息往往是大量的,虽然收集过程中已经经过了分析,但这种分析是初步的、粗略的,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由于监测组成员的力量有限,所以对收集来的舆情要进行分析和整理,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类汇总,忽略强度较低的舆情,上报强度较高的舆情。

2.3.3 舆情信息上报与处理

经过筛选的舆情,上报舆情监测领导委员会。委员会工作人员根据所涉及的问题,将舆情反馈给宣传部门或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处理。由这两个部门再把问题细分,协调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出最终的处理。例如,对于学生反映的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协调教务处和院系做出决策;对于学生反映的食宿问题,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协调后勤和院系做出决策;对于学校外在形象的宣传,宣传部门可以协调纪检、人事和院系等部门做出决策。对于重大问题,学校一定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响应,并妥善做好后期处理,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2.4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帮助决策者第一时间发现形成的舆情,让决策者做到有备无患,及时妥善处理好舆情,使得舆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一般应整合互联网搜索引擎相关技术及信息抽取和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热点检测、敏感问题检测,实现网络舆情监测和热点、敏感话题追踪等实际需求。更为完善的功能是可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形成直观的图表数据,做出正确舆论预测,为决策者全面掌握网络舆论传播动态提供分析依据。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北大方正公司的“方正智思舆情分析系统”,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等。这些成果已应用于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监管部门和公关咨询公司的网络舆情监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能力的高校也可自主研发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舆情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是发现所在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参与情况。

2.5 网络舆情监测上报和保障制度

网络舆情形成迅捷,发现越早,越好做出妥善的处理。因此,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舆情上报制度。例如,可以采取重大舆情日上报和普通舆情周汇总制度。另外,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程,要有一套协调和保障制度。例如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定监测工作资金保障制度、监测人员福利保障制度、监测人员工作协调制度等。

3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3.1 舆情引导原则

舆情通俗地讲是指人们对某一事件所持有的情感趋向。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所以舆情引导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让学生有地方流露自己的情感,敢于直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校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舆情疏导和科学管理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从而保障舆情引导的效果。

3.2 舆情引导方法

舆情引导工作围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根据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不同,分为以下几个小组:思想教育组、舆情领袖组、工作落实组、网络技术组。

3.2.1 思想教育组的工作

思想教育组的工作目标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工作人员主要由熟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理念并且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例如可以由从事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工作方法是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增进了解,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

3.2.2 舆情领袖组的工作

舆情领袖组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对舆情的观点与舆情领袖的观点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工作人员主要由对网络技术较为熟悉、思想进步、有大局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人员组成。工作方法是在第一时间针对新的网络舆情发表看法,占领网络舆情的新高地,对广大学生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然后持续跟踪舆情的最新进展,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关心时事的愿望,也尊重了他们的言论自由权,更保证了舆情的健康发展。

3.2.3 工作落实组的工作

工作落实组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或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化解舆情的目的。学生网络舆情的解决如果能够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和工作落实相结合,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工作人员主要由相关的职能部门组成,通常会包含教务和后勤部门的人员。工作方法是对学生合理的诉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项落实解决,并通告进展。

3.2.4 网络技术组的工作

网络技术组的工作目标是维护好现有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并努力通过创新交流形式、拓展交流平台满足学生了解社会、展示自己的需求。同时,网络技术组还承担着熟练应用或开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任务。工作人员主要由网络技术较强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工作方法是实时跟进网络交流的方式和技术,努力营造丰富和谐的网络文化。

4 结语

本文在借鉴现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处理机制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不同的研究思路,阐明了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性、涵义和主要特点的见解,重点细化了某些概念,如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分类,并提出了一套较为详尽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方案,对高校舆情工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2\]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 赵中源,王国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治理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

强化舆情监管篇8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应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促发了网民的权力意识觉醒,但网络舆情的负面因素依旧存在,对社会发展造成威胁。政府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网络舆情工作高度重视,但仍存在着应对不及时、应对不主动、监管无序化、问责不到位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思想认识来看,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认识欠全面。

一是对网络舆情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正面回应不够。有的片面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娱乐工具,有荒诞低俗甚至“很负面”的东西,所以在工作中仍按传统工作方法和模式行事; 有的对网络民意的关注往往停留在“高点击率”、“高关注度”、“大量跟帖”、“群体性”之类的问题上,而除此之外大量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理;有的是对网民反映的问题,特别是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等问题,不择手段地进行“删帖”,甚至一味排斥、打压,不少网络举报人因此获罪,使一些网民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网上举报的积极性。二是视网络舆情为民意的全部,对网络舆情过度依赖。盲目迷信网络舆情功能的强大,要求对网络舆论全面放开,不加干涉,听任网民发表观点,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失控,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舆论混乱。

(二)从管理体制来看,“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实行中存在不足。

我国现行的网络管理体制是“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中央、省属、外宣媒体都参与地方网络市场的竞争,使得整个网络媒体结构多元化,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齐抓共管的现象,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重复搜集、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首先,虽然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站点,但很少设立应急机构,所以发生突发事件时常常由于准备不足而应对迟缓。其次,设立的机构间还未形成完整对接的严密规范的系统,内外协同联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区县以下的网络舆情监管站点有虚设形象,从监测人员的配备到其文化素质及政治敏感度等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都还达不到现实要求。

(三)从机制运行来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不系统。

网络舆情信息的庞大、变化的突发及影响力的强大加大了政府应对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就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来看,虽然在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渐对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整个工作机制还未达到系统化的要求,如存在工作流于形式,人为因素作用较大;缺乏主动引导,依旧采取封堵舆论的方法;缺乏应对预案,透明性不高、应对失当等问题,使党和政府经常处于被动和被质疑的局面。

(四)从法律制度来看,网络监管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它们的颁布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法规较零散,不够系统,有些法律较为陈旧,已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三、实现网络舆情科学应对的对策

(一)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理念。

首先,增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产生媒介信息的能力。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官员需要学会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站、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或官员个人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和意见沟通。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成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职责要求,使网络成为了解世界、掌握资讯,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其次,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一要强化占领舆论阵地的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官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正面宣传,扩大主阵地的影响力。二要强化把握舆论导向的责任意识。政府要努力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占领网上新阵地,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多样化的思想热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三要强化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意识。政府官员要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

(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

1、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科学化。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常态,各级政府应该设立网络舆情常设机构来保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与延续性。从长远发展和管理需要来看,需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常设性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进行垂直管理。而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需设立网络舆情应急机构。它是在其常设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临时机构,由宣传部门、职能部门、公安部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厅等成立领导小组。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和问题,还应组织成立“顾问团”。为避免出现应对失误,可聘请权威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公共危机处理专家等组成“顾问团”。

2、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

跨时空性是网络舆情与一般社会舆情的重要区别。网络舆情可以瞬时由一点辐射到地域上处于极度分散的广大受众,从而引发舆论狂潮。因此,政府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就要努力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体制内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应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协同工作体系,以便统一调度应急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权力资源和经费资源等,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政府需做好更多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宣传,通过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为其提供保障,最终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上下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网络舆情快速反应体系。

(三)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确定一套科学的研判流程。这包括:初步筛选--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报告写作。初步筛选,即要将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来。主要通过建立归类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的方式来筛选。深入分析,即探究这些有价值的舆情的生成发展规律,找出其信息来源、传播路径、利益诉求和网民参与动因等,分析舆情走势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综合判断,即结合初步筛选与深入分析的结果划分舆情危机等级,提出方案。报告写作,即通过对网络舆情定性与定量的判断,最终要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报告,做出规律总结和研判结论。只有确立严谨的研判工作流程,才能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2、建立系统的预警机制。

首先,根据研判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非常态的轻警告(IV级,蓝色)、警示级的中度警情(III级,黄色)、危险级的重警情(II级,橙色)、极度危险级的特重警情(I级,红色)。其次,建立预警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与纵向体系。相关的中央到基层的各工作网点,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使预警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建立政府到公众的立体体系。政府是预警的主体,社会中介组织是沟通与反应民意的重要组织也可承担预警的责任,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或理论支持,而社会公众是网络舆情最初感知的社会主体。三是建立网上到网下的双层体系。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的发展变化,也要通过了解网下社会的动态,适时调整方案,提高预警能力。

3、建立完备的引导机制。

政府需实现引导途径多元化。通过借助网络发言人、网络留言板、官方机构与官方微博、网络评论员等进行舆情引导。具体注意事项:一是完善网络发言人机制。借鉴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坚持“说明大事,说细实事,说透难事,说清坏事”的引导原则。二是制度化回复与办理网民留言。成立固定的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机构和流程;组建网络留言督办处,真正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能落实”。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的网评队伍,是将网络舆情引导好的重要组织措施。

4、建立高效的处置机制。

首先,实现案情处置程序化。通过科学的计划制定,完善的部门协调,充分的人财物保障,可将网络舆情案件的处理从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变成程序化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其次,加强对相关官员的问责力度。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政府官员进行问责。最后,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后,要对危机情进行系统反馈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以不断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法制化。

1、尽快制定一部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监管法》。对网民正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以规范其信息识别、、传播等行为,切实保障其正当的权利;对网络平台、网站、网络中介的职责进行合理的规范,加强对微博、社区网站等的有效管理;对政府监管的职责、监管的标准和方法作明确的界定,使政府互联网监管规范化。

2、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和补充。凡现行法律体系中与互联网相关且仍然适用的,应当保留;对已经不再适用的,应及时予以废除、修改和完善;凡现行立法不能涵盖的事项,要进行补充立法。从而形成一个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构筑的我国信息网络安全规范体系。

注释: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7-148.

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期待在法制监管“度”上展现智慧. http:///2010-12/16/c_12888614.htm.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6.

强化舆情监管篇9

【关键词】武警部队 网络舆情危机 应急管理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是网络舆情监控的基础性工作。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络普及率为42.1%,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毫无疑问,网络舆情所催生的公民集体行动的增多,都在呼唤透明、互动、回应性强的应急管理方式。对武警部队而言,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处置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因此,关注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问题是部队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三战”的必然要求。

网络舆情的理论内涵

网络舆情的涵义及其特征。《辞海》将“舆情”解释为众人的意愿和态度。“网络舆情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公共问题、社会管理者、事件当事人产生和持有的自我意识表现、社会政治态度和价值观。”①网络舆情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事发突然,无远弗界。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已将地球连成一个小小的“村落”,使“信息流”从传统的单向直线式变成交叉网络式,网络技术为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来源。网民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方式,譬如网络论坛、微博、QQ聊天等传播信息。同时,网络传播信息交流容易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降低了自身的准确性和客观性。②这些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容易聚集社会各方的快速反应,聚焦社会公众关注,形成舆论漩涡,刮起舆情风暴,使事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和热点。

二是虚拟隐匿,意见多元。现实社会中识别个人身份的有效系统,在网络空间中不复存在。这种匿名性有可能导致人性中不负责任以及情绪化、非理性一面的暴露,一些不明事理者借此进行炒作,大出风头。以致舆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匿名性也为不良用心者组织、策划、煽动群众性事件提供了隐蔽的手段。不信任任何权力机构的网络特性促进权力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无所不言、畅所欲言的言论自由市场。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编辑、审查、批准等监管不严,使每一个IP地址都成为了网络舆论源。

三是群体极化,趋势难测。所谓群体极化,即相同的声音聚集在一起后,会因互相传染影响而趋于极端化。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网络群体极化倾向更容易发生。网络舆情诱因复杂、敏感度高,方式激烈、事态多变,种种原因都可能引导起发骚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分配不均,失业增多。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正在日积月累,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在一定情况下,一个小小的事件就可能极化为网络舆情,成为引发群众性突发事件甚至动乱的一个由头,甚至对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在国外,“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同等概念。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丹尼尔・戴扬主张通过立法规范网络舆情内容及网络运行商的法律职责;诺尔・诺依曼的《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中指出政府必须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网络舆情。同时,西方各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网络舆情监管法律,如德国的《信息与通讯服务规范法》等。

国内学者主要从网络舆情的内涵、成因、影响及管理等方面。代表性研究观点主要有:以舆情理论为依托,研究网络舆情的特征、舆情功能以及形成和变动等重要理论问题;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研究网络舆情的内容管理与引导,涵盖了舆情信息、舆情技术监控等多个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网络舆情存在的脆弱性和风险;从政治学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社会的治理框架及其制度变迁问题;交叉学科领域大多聚焦于网络舆论管理方面,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中得到应用。总体而言,国内网络舆情研究起步相对于国外研究而言较晚,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舆情研究理论体系,尤其是关于军队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则更少。譬如白牧川针对军网舆情进行研究,认为“需要持续进行军网舆情信息搜集和分析,建立军网舆情监测系统,重点打造若干名牌网站,加强信息内容建设,颁布网络使用规章,采用先进技术,防止有害信息的肆意传播。”③以上研究成果都涉及了群体性突发公共事件,这给武警部队处置突发公共的网络舆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网络舆情与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研究意义。网络舆情研究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新兴领域,也是武警军事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武警部队作为社会维稳的重要力量,需要高度重视研判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以应对网络。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需要加强武警部队“处突”能力建设,需要切实提高“三战”水平,需要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互动,更需要把握网络舆情生成演变的规律。

近年来,一些社会公共事件、敏感事件容易使网民言论聚集导致网络舆情,进而引发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社会不稳定,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对网络舆论认真分析、判断、预测,提升武警部队掌控网络舆情监控的主动性。在研究网络舆情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武警部队网络舆情快速反应监控机制。这将为我国武警部队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及公共安全事故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能为网络舆情监控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网络舆情对武警部队应急管理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直接诱发应急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社会的映射,而且网络舆情能够转化为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当网络舆论被许多网民跟帖关注,网民的一些意见和观念,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时,它就引导了公众的看法与意见,我们称之为“潜形舆情”。从形成过程来看,它一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社会事件刺激意见的出现各种网络意见聚集有影响力的舆论。然后由网络舆情进入到社会舆论范畴,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讨论,最终的发展形成民众的共同意见。当公众的意见得不到公共部门的回应,或者得不到利益的需求,民众就会出现不满情绪。此时已经进入危机事件的大爆发阶段,网络舆情转变成为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抗争显,容易造成危机事件突发,引起社会动荡,威胁公共安全。网络舆情具有极强的不可预测性和负面性等特征,如若处置不当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公共应急事件。

网络舆情助推应急事件恶化。伴随突发事件的发生,一些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会对信息量有限的网民产生误导,对事件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湖北石首骚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网络舆情所造成的社会风险。在长达80个小时内,警方无法对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合理解释;当地政府的应对举措不利;民众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见不到领导干部的身影,听不见声音;官方的新闻语焉不详,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甚至封锁消息,以致谣言传言四起,使民众情绪迅速升温,导致负面舆情。网络媒体不加过滤,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对民众的思想形成了强烈冲击。加之当地政府既无自责,也无问责,反而一味责怪群众,并滥用警力,以致警民冲突频频发生;终于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打、砸、抢、烧的发生,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政府陷入被动之中。

网络舆情阻碍应急事件处置。网络舆情的快速变化和无界限传播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增加了公共危机事件的控制难度。例如,在2009年9月福建泉州的一起中,在政府抢发报道、对外来媒体渲染“干部重伤”的同时,村民们也没有闲着,每个人都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中学生自愿上网发贴,影响网络舆论。他们在学校连上电脑课的机会都没有放过,有老师还支持他们去天涯等到论坛回贴。④这种网上博弈和舆论造势,形成快,传播广,传受双方角色模糊,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直接或间接地阻滞的应急处置。

武警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原则

党和政府在传统的宣传导向和舆论环境中,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客观上讲,在网络空间中,我们的舆论管理和舆论导向能力还略显不足,提高武警部队的网络舆情处突能力乃当务之急。

快速及时,灵敏反应。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其传播与演变规律通常会经历潜伏期、发生期、高潮期、衰退期等环节。如果没有在高潮发生之前及时、有效应对,一旦网络舆情传播开来,将会演变为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其消极影响将会被最大化。因此,武警部队应掌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一旦发现网络舆情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快速及时、合理有效地应对,以免错失最佳时机。事实证明,绝大部分网络舆情可以在潜伏期与发生期通过科学引导、正面宣传、细心解释等方式予以化解,进而将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的放矢,疏堵结合。处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武警部队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疏堵结合。因为网络舆情传播的传播者网民身份隐蔽,难以有效监督。因此,武警部队在应对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及时最权威的信息,保证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真相,保证公民的知情权。武警部队还需要注重权威的“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积极培养公民的认同意识,整合舆论话语,加大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行动,保证对网络舆情的准确把握。

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在网络舆情的潜伏期就应该预先策划,积极准备,掌握主动权,有步骤地去推进各项工作,切不可听之任之、一删了之,仓促结论。武警部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大力提升官兵网络媒介素养,主动参与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武警部队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构建

深入考察网络舆情与公共危机事件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它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的与日俱增的影响,网络舆情已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其本身就是一种公共危机事件,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策略。针对网络舆情难以预警等特点,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制约和反击。

构建武警部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使网络舆情的预警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构建技术成熟的预警体系。保证网络舆情的准确度是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前提。只有高度重视并建立高效灵敏的预警机制,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当前,我们需要从法律层面保证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合法性。如政府相关部门可出台《公共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武警部队需要完善的网络预报系统,自动对网络论坛的跟帖和回帖实施有效监控。要突出我国处置网络舆情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浩瀚的网络空间也成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与兴风作浪的平台,这些有组织的反动者动辄将性质并不严重的法律纠纷渲染为民族问题,煽动人们的不满情绪,挑起事端,从而增大了网络舆情危机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几率,严重者甚至诱发大规模群体性暴力事件。”⑤其中,敌对势力已在网上对我国进行不间断的攻击,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对此,武警部队要高度警惕预防,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的监测预警系统,对可能的网络舆情以及网络恐怖活动实时动态监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力反击。

强化应急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一是灵活实施网络管控。未经允许,任何新闻单位不得擅自消息,不得进行公开的事件预测和分析,确保不影响应急行动,不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正面引导,使官兵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积极稳定的情绪、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快速反应的作战能力。

二是熟练进行新闻报道。武警部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人权、民族和宗教的知识灌输,确保广大官兵在网络舆情的欺骗宣传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此外,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和新闻会等形式,宣传我国处理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政策和成果,力求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从心理上孤立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是妥善搞好公关协调。充分依托和利用当地宣传部门和报纸、广电等新闻媒体,对新闻收集、新闻管制审查、新闻单位的配合协调、采访人员行动范围进行统一指挥、严格管理和有效控制。

四是掌握舆论攻防技巧。积极的防卫手段,并不是只依赖马奇诺防线那样的防火墙,而是需要一种更像是运动战的积极的防御,主动找出并反制互联网上的舆情威胁,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

建立军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是网络舆情处理的中心环节。武警部队可以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合作行为,整合各部门资源来提高应对网络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方面,要注意建设集情报侦察、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为一体的综合情报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从武警总部到各总队、支队直至各重要目标,能够保持实时互通。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强与军队情报部门和地方公安、安全、司法、卫生、通信、等部门的联系,依托重要目标单位以及所在地地方政府,广泛搜集情报信息,随时掌握目标周围的敌社情动态,形成横向联合的情报信息共享机制。遇有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必须派出侦查情报人员,深入执勤一线,实地侦察,确保在第一时间实时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第一手情报信息,为重要执勤目标防范和处置恐怖事件提供可靠的情报保障。

【作者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刘丽丽:“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研究”,《现代情报》,2012年第5期。

②付银生:“网络舆情挑战官员智慧”,《人民论坛》,2010年第8期。

③白牧川:“军网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

④郑东阳:“一座石化港口的暴力抗污记”,《凤凰周刊》,2009年第28期。

强化舆情监管篇10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引导的必要性

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一直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为此,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互联网发展,明确互联网阶段性发展重点,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深深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者必须学会去重视、善待、规范网络虚拟社会,积极应对网络虚拟社会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面对网络虚拟社会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新挑战,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把虚拟社会的管理纳入社会管理,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起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1]这体现出党中央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在虚拟社会管理中,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而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是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涉及到大学生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由于处理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高校声誉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说,相对党政机关和企业,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总体上看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尚有待提高。因此,对虚拟社会管理中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具体策略,尽可能降低网络舆情对高校及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以及大学生和谐、全面、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指大学生网民和其他网民由于受到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的刺激而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针对该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观点的集合。这个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但也包括其他网民;二是舆情的载体是互联网;三是舆情的客体是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一般网络舆情的匿名性、多元性、聚发性等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独特的显著特征。[3]第一,影响广。由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因而涉及大学生

的网络舆情一般受关注程度较高,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较为广泛。例如,2012年4月发生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抢考研自习室引发群殴”网络舆情事件不仅引起社会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广泛讨论,更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4]第二,情绪化。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往往思想活跃但又缺乏理性思考,容易情绪波动。这也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往往表现出情绪化的特征。以2012年4月发生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让女生签订另类承诺书引发争议”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在16日晚上收到班主任发的《××系女生与异性交往自律承诺书》后,即刻便有女生在微博上发表了“我都20了,还早恋,早他妹阿”的情绪化感言。[5]而在该校的百度贴吧中,那些讨论此事的帖子也有很多情绪化的语言。第三,突发性。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诱发因素在时机上往往具有偶然性,加之大学生居住集中,这就使得网络舆情的形成表现出突发性的特征。以2012年4月发生的“广西一高校男女疑在教室偷欢被围观者网上直播”网络舆情事件为例,18日晚9时许,广西南宁一高校3号教学楼6楼一间教室里因有一对男女疑似在“偷欢”而突然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当时,与该栋教学楼并排的2号教学楼里数百名正在上课的学生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并有不少同学用手机拍下上传至微博进行现场“直播”,进而震动网络。[6]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与演化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动因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有一定的内外部动因。从社会环境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众多,这是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客观原因。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群体变得越来越浮躁,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日渐式微,丧失了原有的约束力。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如近年来经网络曝光的一连串“校园门”事件即是例证。而在2012年4月发生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让女生签订另类承诺书引发争议”网络舆情事件中,校方出台文件的主要初衷也是针对在公共场合有些男、女生卿卿我我,搂搂抱抱的不文明行为。[5]

从高校内部来看,高校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等过程中出现行为不当从而导致各种利益冲突以及校园常规渠道不通畅是大学生转向网络、产生网络舆情的现实原因。例如,在2012年4月发生的“山东师范大学学生抢考研自习室引发群殴”网络舆情事件中,山东师范大学多位受访学生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学校公共自习室太少,此外管理跟不上也是引发矛盾的原因。[5]而在2012年4月发生的“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让女生签订另类承诺书引发争议”网络舆情事件中,也主要是学校的此项政策威胁到部分学生的利益,而他们又找不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常规渠道,因而便在网络上聚集起来表达意见,发泄不满情绪,进而汇集成网络舆情。[5]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缺乏个人修养是网络舆情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大学里,有些大学生只关注自己,想要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私个性使得他们时而跨越道德的约束。比如,一些大学生情侣在食堂里相互喂饭,在自习室里里卿卿我我,更有甚者在校园内当众热吻。有的男生为了追求心仪的女生,在深夜的楼下放歌,也有女同学每天清早准时敲响男友寝室的房门,或是一不开心就在楼道里大吵大闹。正是由于大学生恋爱中的这些不文明行为,才导致广西一高校男女生疑似在教室“偷欢”被数百学生围观事件的发生以及新乡职业结束学院“另类承诺书”的出台。也正是由于山东师范大学部分学生缺乏自律的不文明占座行为,才引发了群殴事件。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演化机理

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大学生网络舆情亦不例外。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到消解,其整个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产生阶段。在该阶段,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是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最基本要素。当网民对涉及到大学生的某一事件产生兴趣时,就会不断地跟贴或者转帖,从而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2)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意见领袖”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网民针对涉及到大学生的事件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往往凭借自身素质充当起“意见领袖”,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网络舆情的发展。(3)高峰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媒体介入并与网络媒体互动将大学生网络舆情推向高峰。一些传统媒体发现了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新闻价值,并进行深入调查与报道。而传统媒体的报道结果又会被网络媒体转载,从而形成互动并将大学生网络舆情推向高峰。(4)衰退阶段。在该阶段,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情压力使大学生网络舆情逐渐衰减。在舆情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后,如真相公布或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网民对事件的关注度就会逐渐降低,最后淡出网民的视界,舆情也随之消解。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

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与引导,需要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了解舆情的产生及演化机制并进行安全预警与引导。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收集

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首要环节,是做好舆情管理工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及时发现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网络热点问题,才能为下一步的应对工作赢得时间。高校应该采取重点监测与广泛监测相结合、人工监测与计算机软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互联网的浩瀚信息海洋中实施有效的监测,从中及时发现并收集那些涉及到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

一方面,主流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学生QQ群和QQ空间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高校需要建立信息监测与收集队伍,密切关注上述重点监测区域。同时,要采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过滤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广泛监测。另一方面,对重点区域网络信息的监测,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但对整个网络信息的广泛监测,则需要计算机监测软件的配合。同时,通过计算机监测软件,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舆情信息的出处、热度、相关度和频次,从而提高信息监测的效率。[7]但是,由于计算机监测软件对热点问题敏感程度的判定力相对比较低,因此也需要人工监测的配合。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

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中心环节。对于搜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高校要及时地进行分析研判。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舆情信息的筛选。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监管措施不到位,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等网络载体上言论。这就给那些网络修养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网民以可趁之机,为了在网络上“哗众取宠”、提高自己帖子的点击量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会捏造事实、编造细节,在网络上肆意虚假信息。例如,2012年4月中下旬以来,网络上疯传的“内蒙古多个高校学生离奇失踪”舆情事件,最后被证明纯属谣言。[8]因此,对于在网络上搜集到的涉及到大学生的舆情信息,分析人员要仔细地进行筛选,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二是对筛选出的高质量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即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并做“由形到势”、“由点到面”、“由问题到建议”的深度分析,确定这些舆情信息产生的根源、性质、影响范围,进而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关注热点、议论焦点、思想情绪和愿望呼声,并对网络舆情可能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工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信息分析研判的水平。定性分析主要是研究舆情信息的发展态势、意见倾向、利益诉求;定量分析主要是统计舆情信息的点击率、回复率、转载率、引用率以及持不同立场、利益诉求的帖文条数。在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过程中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就是要通过对新闻量和帖文条数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对相关舆论的发展态势、意见倾向、利益诉求等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而采用人工与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以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哲学规律为指导,以现代统计学为工具,借助计算机软件,对舆情性质和走向进行科学的研判。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

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灭火器”,是避免网络舆情继续放大和扩散乃至引发舆情危机的一座非常重要的屏障。在完善有效的舆情监测收集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高校要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事态发展,做出相应的处置预案,从而防患于未然。

能够造成网络舆情危机的一般是负面网络舆情,也就是那些危害社会稳定和校园安全、侵害大学生名誉权益和隐私、损害高校声誉和利益的网络舆情。由于很多负面舆情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炒起来的,因此,对于负面舆情,高校要在有效监测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反应,尽快向网民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尽可能在舆情未激化之前化解纠纷和矛盾。高校还可以对校园网用户实行实名注册制,这样可以让那些通过校园网散布或传播谣言者有所顾忌,也方便在必要时进行落地查证。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因此,高校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网络监测与预警能力,例如,利用网络蜘蛛能够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和信息收集,采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分析判定事件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技术能够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等等。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