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3:10:24

强化管理

强化管理范文篇1

一、增强领导财务管理意识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就要求单位领导要增强财务管理意识,要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要把财务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因此,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好不好,关键在领导。

(一)增强领导责任意识《会计法》第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以及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职责,因此,增强单位领导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依法理财、依法用财、依法管财,努力为单位掌好权、尽好责、服好务。

(二)增强领导管理意识做为单位负责人,要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利用文件、报刊、电视、网络,加强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单位领导了解财务、熟悉财务、支持财务。带头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按章理财,依法办事,只有这样,各项制度执行就不会成为一纸空文。

(三)增强领导民主意识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建立健全公开机制,增强民主意识,实行民主理财,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收支计划,按制办事,制度上没有的要通过单位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样可以减少经费开支上的随意性,使资金使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得规范、用得合理,为单位管好财、用好财、理好财奠定基础。

二、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经济事业越发展,财务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财务人员责任重大,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使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学会“做事先做人”,要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使财务人员真正树立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热情服务的理念。只有把职业道德融入到财务工作当中,才能有善谋之心、创新之胆、创优之劲、担当之责,才能做到“常在江边走,就是不湿鞋”。

(二)提高财务人员法制观念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正确掌握国家有关财经纪律、财政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办法。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法设置财务账簿,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坚持原则,依法履行岗位职责,不违法办理财务事项,不伪造会计凭证和财务账簿,不编制、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不建立帐外帐、不设立“小金库”。

(三)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财务人员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经济建设时代,知识速度加快,财务人员不继续汲取与工作紧密相关的新知识,所学知识就会很快过时。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强化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以丰富的学识改进财务管理,同时还要加强财务人员会计继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财务工作新需要。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单位内部控制有效进行的根本。在建立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明确相关人员岗位职责,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只有这样,制度建立才不流于形式,财务管理才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务规章制度,并进一步补充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真正形成以制管权、以制管人、以制管事、以制管钱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约束机制,实行财务“一枝笔审批”,制定单位负责人、分管财务领导、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内审、稽核人员稽检范围,强化纪检、监察人员工作职责,使相关人员责任明确,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促进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规范公务接待,加强车辆管理,严禁公款旅游,促进廉政风险建设,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购置大宗物资设备要经单位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同意并落实款源后,由单位物品集中采购小组采购,采购时对供应商的选择要采取招标、询价、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单位物品集中采购小组要参与上述全过程及合同签订,办公用品实行集中采购,需要时到办公室办理办公用品领用登记手续。规范工程经费支出,工程完工后要进行验收,结算时要附有与工程内容相对应的税务发票,并附有工程竣工结算验收清单及“工程价款结算帐单”。对有些支出需要有合同、协议的,结算时要附有合同、协议。同时还要求票据报销时,必须要有经办人、证明人(实物验收人)、审核人、批准人在原始凭证或报销封面上签字。

四、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是部门及其系统内部所属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编制部门预算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既要保证单位正常运转、事业发展,又要体现勤俭节约的精神,预算要全面、准确、真实。

(一)真实编报基础信息提高部门预算基础信息编制工作认识,部门预算基础信息是编制年度部门预算重要依据,因此,在编制部门基础信息时,要精心组织,认真校核,保证基础信息填报质量,加强与人事部门的协调,严格按照《部门预算基础信息报表填报说明》填报,确保预算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为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提供可靠依据。

(二)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强化部门预算编制原则,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根据部门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本单位主要职责和主要工作任务,编制部门预算,按照部门预算构成和日常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结合单位组织收入、财政供给政策据实编制,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支出预算要量力而行,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强化部门预算管理首先要加强部门预算控制、执行、分析,要做到先有收入,后有支出,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其次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来开展各项活动,依法积极组织单位创收,同时还要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实行预算事后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五、加大财务管理监督力度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财务监督工作的基础,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形成一个有效财务管理监督机制,还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成立财务监督机制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其组成人员要有纪检监察、工会、职工代表等,落实内审、稽核人员稽检工作职责范围,要求财务人员参与单位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调研和决策,参与制定单位各项计划和管理,参与合同签订、工程招标、验收、大宗物资设备采购、车辆维修等,参与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单位员工财务知识教育,促进大家进行、接受财务监督,支持财务监督人员的工作,共同维护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国家财经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把财务监督这项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综合治理,协调推进,切实提高财务监管工作成效。

(二)开展财务稽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业务工作,要求内审、稽核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求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负责对单位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单位重大收支项目进行审核、分析、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财政、审计、税务、主管部门等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限期纠正和整改,严格惩处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的相关责任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还可开展事业单位“履职点评”活动,接受人大检查与监督,通过履职点评,构建法治单位和人民满意单位,促进和谐社会。

(三)落实财务公开制度落实财务公开制度,是营造“和谐”财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杜绝贪污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手段。财务公开包括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公布,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执行情况,接受民主监督,听取职工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充分发挥职工监督作用。只有通过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将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一览无余地置于职工的监督之下,才有可能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从而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六、提高财务现代化管理

提高财务现代化管理,是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新观念,形成人本管理为机制,流程管理为导向,数据管理为核心,必须做好:

(一)实行会计电算化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根据《会计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规范电算化会计岗位职责,实行会计电算化,在设置会计科目时,按照财政部规定,结合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使单位经济活动项目都能在所置科目中反映,全面反映单位经济活动。会计电算化的实行,既替代了烦琐的手工记帐,又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规范,为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强化管理范文篇2

理工作,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好先锋模

范作用,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县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流动党员的动态

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县对流动党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

共有外出流动党员153名。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分别建立起了流动党员台帐,县委组织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

息库,实行了信息化管理。

二、健全责任体系,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组织领导。县委制定完善了《关于流动党员规范化管理

的意见》,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明确县

、乡(镇)、村三级党委(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杜绝“不参加组织生

活、不能发挥作用、不按时交纳党费”现象。县委成立了“流动党员协调管理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

成立了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负责对外出(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县委组织部并经

常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双向管理,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对流动党员的宏观管理,对外出流动党

员的基本情况建档造册,详细记载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流入本地党员所在党

组织负责对党员的具体管理,抓好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等。针对两

新组织中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县乡两级党组织通过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的办法建立党组织关系,采用

“双向管理”办法,使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党员流动到哪

里,党组织就管到哪里。

四、双向联系,构建流动党员管理平台。严格规定流动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外出后的工作

、生活等情况;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内重要政策、家乡重大决策和事件等情况,并引导流动党员积极

参加党内活动和家乡建设。目前,全县有150名流动党员与党支部保持了联系,占全县流动党员人数的

98%。

五、建立关爱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

)党支部,开展流动党员集中培训,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庭成员等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目前先后

为外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200多条,举办劳动技能培训28多期,培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00多人次,

慰问看望外出困难党员家庭70多人次,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各基层党组织积

极引导流动党员为建设家乡作贡献,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引进一个项目、提供一条信息、带富一

户群众、奉献一片爱心”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利用外出党员回乡探亲、过节的有利时机,把

强化管理范文篇3

一、强化教师修养,以德育人

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按照特定的形式培养良好的人格,为社会做好服务。可见,教师要想提高德育效率还要强化自身修养,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一方面,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要运用文明用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用自身美好的心灵感染并影响学生,让其更好地发展比如,笔者看到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时,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看到学生桌面的课本或学习用品摆放得凌乱时也会主动帮助学生整理;天气变化时主动嘘寒问暖……虽然这些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也能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其不断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其他的学生。另一方面,用自己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的教疗。德育不单单只是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惯,更重要的是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核心内涵为基础,让学生懂爱、学会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时应将自己当作学生的第二父母,以自身的耐心、爱心让学生体会母爱与父爱,让学生学会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诚挚地将自己的爱洒向每个学生,让其慷得爱別人。

二、狠抓家庭教育

小学生良好品德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德眘、学校德育的教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家庭教f实际上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且家庭环境也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无法磨灭的烙印。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徂是大部分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也是当前家庭教育比较普遍的问题,,由此4见,学校要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力度,主动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交换意见,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方法,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减少并避免家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强德f效应,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切实发挥整体效应,如此才能提高学校德育效率。

三、抓住环境建设载体

好的环境也属于良好的教育资源,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调动人的情绪、净化人的心灵,最终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学校环境的育人功能主要在于其创设的整洁、优美的物质文化以及良好的精神氛围,其具有约束、凝聚以及导向等方面的功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可结合自身的条件适当添加相关的文化设施,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比如,学校应设立激发师生共同奋进的校训,并设置提示学生言行举止的温馨标语,宣传好人好事的宣传栏等等;班级墙壁两侧应张贴相关的名人名句、字_等等;教室前面的黑板两侧应张贴班训,让教室充满浓厚的德育环境。如此,也能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园以及良好的德育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良好的德育目标。

四、把握道德教育的时机

强化管理范文篇4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5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政发〔2012〕33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府发〔〕3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二五”时期,是秭归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重要阶段,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认识,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查找差距和薄弱环节,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在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突出应急管理平台和装备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队伍建设、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建设以及基层基础工作五大工作重点,全面提高我县应急管理水平。要通过不断完善“一案三制”建设,理顺体制机制,促进应急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救援能力,全面增强应急管理工作实效,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

经过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县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预案存在与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预案间的衔接不够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要继续深化应急管理“四进”活动(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切实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努力扩大预案的覆盖面。要根据国务院应急办编制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部门应急预案每两年演练一次。要鼓励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实战演练,以检验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企业的应对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

三、抓好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省政府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政办函〔2012〕151号)文件要求,县政府应急办、县电子政务办要抓紧制定县应急平台建设方案,利用现有资源,按照总体技术要求,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县级政府应急平台要在年底前实现与省、市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与乡镇、县直部门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平台和异地会商等功能。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直接向省、市政府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接受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新建平台要遵循总体技术要求,已建平台要按照统一标准通过技术改造或转换等手段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两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库、典型案例库)建设为重点,加快应急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建设满足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数据库系统。

四、有序推进应急队伍建设

立足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建立以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以各专业、专职和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以应急救援专家为智囊,以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成套装备等为基础保障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力争用2年时间,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一专多能、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符合实战”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县直相关部门要不断充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重点加强防汛抗旱队伍、森林消防队伍、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卫生应急队伍、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应急专家队伍及其数据库,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要积极争取民兵预备役、武警部队支持,充分发挥其应急救援的先锋骨干作用。要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及基层组织作用,组建青年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

五、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基础工作

(一)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防范和监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对各类不安全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建立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预防规划,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重点完成矿山、堤坝、滑坡体、贮罐、压力管道、锅炉、大型游乐设施、危化品、尾矿库及放射品等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分级工作。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的档案库,编制有毒有害危险品分布图。要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完善管理制度,扩大监测范围,不断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手段,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应急值守作为政务值班的重中之重,确保24小时值班制度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重大信息。要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信息报告制度,强化责任主体,制定考核办法,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拓宽信息来源渠道。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手段,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公众预警信息,提供防范建议。要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关于政务信息公开报道有关问题的通知》(府办文〔2007〕32号)要求,严格遵守相关程序,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的政策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事态发展和民意动向,及时主动向媒体、公众信息,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三)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部门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规划不同要求的避难场所。当前应重点加强县城4个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民政部门要制定避难场所设施配套标准,配置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的生活用品和常用药品。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逐步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开拓社会代储渠道,探索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信息数据库建设,接入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实际需要。

六、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结合有关预案要求,制定应急管理的学习培训计划。要积极开展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县行政学校培训内容。要加强各单位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以及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未经培训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不得上岗。公安、消防、国土、地震、气象、水利、共青团、红十字会等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相关志愿者组织,应经常深入基层、社区、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普及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七、推进综合应急管理试点与示范工程建设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安居示范工程和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加强九畹溪镇界垭片区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同时选择1个村开展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示范工程建设,县水利局负责组织开展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示范工程建设。

八、全面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行政首长负总责的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行政首长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地要把应急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行政首长要定期听取应急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部门职责,明确主责部门、辅责部门和各参与单位的职责任务,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快速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要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不健全、机构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实行责任追究。

(二)充实应急管理工作力量。县政府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领导和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乡镇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设在政府办公室,应明确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和社会团体等可根据需要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强化管理范文篇5

一、加强硬件建设,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平台。搞好党员教育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是顺利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前提。我区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党员教育活动中心的建设,把党员电教网点建设与党员活动阵地、企业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结合起来。目前,我区10个镇(街道)108个村全部配备电脑,实现宽带上网,并且利用OA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了区、镇、村三级的政务联通,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为加强非公有企业党员电教工作,区委组织部对部分新建立的非公有企业党组织下拨经费添置党建书柜和书籍,还将上级下拨的两台彩电、VCD机送给新协力集团和东菱凯琴集团。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努力,我区目前形成了以村级党员活动室为基础的比较健全、配套的党员教育活动阵地,各党员活动室内均设音响、VCD机、彩电等电教设备,并有专人负责保管、维护和使用,使党员教育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完善软件配备,保障党员教育管理顺利开展。为宣传贯彻党的重要精神,区委组织部每年都从区留成党费中拨款征订《广东党员电教》、《**党员电教园地》和《南方》杂志。同时,我区还注重宣传党建工作的新探索新成效,发现和宣传先进党组织和身边的优秀党员的时代风采,不断加强电教片的制作水平。三年年,共制作了“说说我身边的党员”、《榜样1》、《榜样2》等10多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电教片。20**年,在纪念建党85周年之际,区委组织部拍摄制作了回顾近年来我区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党建专题片《创新之歌》,真实记录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示党建工作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热情讴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崭新精神风貌,激发他们与时俱进、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我区拍摄制作了专题党员电教片《赞歌,飞越沧海桑田》,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000多名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围垦民兵团奔赴到珠江口磨刀门外东侧的中心沟打响的一场围海造田、向海滩要地的战役,展示了**人的精神实质和共产党员的忘我奉献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继承传统,奋发进取,建设富裕和谐**的热情和信心。我区拍摄的电教片除了在**电视台专栏播出外,还制作成VCD分发到各基层党员教育活动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共同收看。

三、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党员教育活动质量。我区充分发挥党员教育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使其基本成为基层宣传政策的窗口、凝聚党员的阵地、传授知识的课堂、联系群众的场所、发挥作用的平台。

1、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课堂。在党员教育活动中心建设规范化后,党员教育同过去相比,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扩大了教育面,丰富了活动形式。党员活动中心建立后,为党员参加学习,创造了方便条件,许多老党员成了党员活动中心户的常客。除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外,茶余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谈天闲聊,不知不觉之中了解了上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保证了教育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增加了教育的时间。党员活动中心开展教育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灵活性,节假日、阴天下雨、茶余饭后,随时都可以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教育时间。三是紧密联系了实际,增强了教育效果。党员活动中心开展教育活动时,由于硬件设施健全、软件配套完善,说的都是身边的党员和党组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成为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心”。党员教育活动中心进一步健全活动制度、明确工作责任,使“”得以很好地坚持和落实,既保证了活动的经常化,又有效地解决过去由于开会难导致发展党员工作不正常等问题。

强化管理范文篇6

一是认真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力争做到人员100%清楚。该镇认真对照年报党员人数,逐一核查每个党员目前去向,对不知去向的党员,采取与其亲朋联系、找相关知情人员了解等举措进行排查。

二是规范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力争做到情况100%真实。该镇采取“人跟人”的办法,实行在家党员“一对一”负责联系外出党员,明确在家党员的联系责任,及时了解整体情况,每月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实行动态整理,确保台帐的准确性。

三是完成《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力争做到发证100%到位。该镇外出党员的《活动证》统一由镇党委发放,各党支部负责做好流动党员摸底排查,每月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让外出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四是加强流动党员的服务,力争做到100%纳入有效管理。加大关爱外出党员及其家庭留守人员工作力度,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主题鲜明、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的活动,关心照顾外出党员家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切实解决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

五是拓宽信息帮扶渠道,力争100%完成“三定责”任务。要求每名流动党员每季度为所在村党支部提供1-2条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信息,每年负责为村里输出一名富余劳动力,每年帮带一个贫困家庭。截止目前,共提供致富信息68条,输出富余劳动力25人,人均月收入700元以上

强化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居民;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权益

1前言

新时期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对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医疗保险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同时还关系到每位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必要。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为日后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作为医疗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从宏观上对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切实发挥档案管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2医疗保险的特点概述

当前,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从另一方面而言,影响了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强化管理才能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医疗保险档案是开展医保工作的重要资料,价值较高,其特点包括:2.1广泛性。医保档案与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关系可以体现在参与医疗保险人员的信息、报销凭证、付款凭证等。医保档案内容的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难度,这就要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处理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质量。2.2重要性。医保档案关系着参保人切实的权益,只有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医疗保险档案内的文件真实可靠。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较高的档案管理水平能够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1]。其中最重要的是医疗档案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数据的真实性,为医疗事业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3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工作不扎实。我国参与医疗保险人数在逐年增加,相应我国的医疗保险档案数量增多,档案管理人员也在迅速增加。参保人员人数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以及医疗卫生提高了认识。医疗机构在收到参保人的信息后,要进行及时归纳与整理,这样才能让医保工作顺利推进。当前,部分医疗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工作不扎实,没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这会使得医疗保险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缺失,或者在医疗保险档案移交的过程中出现差错。3.2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水平提高不仅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还需要配套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当前部分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遵从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进行真正的贯彻落实。如果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缺乏健全的管理措施很容易导致参保人档案不健全、医疗保险档案没有最大化的利用[2]。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如果依旧按照之前的经验开展工作,很容易导致管理的权责不清、任务不明的问题。所以,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定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4新时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强化策略

4.1强化管理制度。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单位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管理经验。档案管理并非是一个短期、静态的过程,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动态性过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应该顺应时展的趋势,将数据管理平台尽快引入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这才能让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3]。作为医疗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始终树立学习的心态,切实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积极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发挥医疗档案工作自身的优势性。4.2加强信息建设。随着互联网信息进步,信息管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作管理过程中。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金同时还需要较好的硬件处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好独立的档案管理室、配套相应的管理设备、引入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推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4]。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定期维护计算机设备,更新病毒管理软件,从而保证数据真实可靠,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奠定基础。最后,医疗卫生保险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配套相应的服务设备,例如添置打印机、除湿器、空调等。保证档案室的干净,对于档案室的设备要进行定期检修。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档案的编码上,这将有助于医疗保险档案顺序化。

5结束语

本文以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强化策略为题,从医疗保险的特点概述、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强化策略三方面进行概述,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医疗保险卫生中的重要作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背景下,要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强化自身素质,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程序,从而保证医疗信息的详实完整。

参考文献

[1]玛依拉•司马义.新形势下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分析[J].天津社会保险,2019(01):59-60.

[2]朱秀红,刘银茂.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J].山西档案,2019(01):119-120+151.

[3]郑雅文,张东.新形势下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187.

强化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控管理;问题;强化策略

企业会计内控管理是保障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的内控管理,成为了各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究其原因是因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企业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了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而会计内控管理的优劣,则对整个公司运营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我国在现阶段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中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规避执业人员贪污受贿、会计信息外泄等内部管理问题的发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我国现代化管理企业的改革。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市场的动态化变化趋势,为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各企业也加快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制度的改革,以期适应市场的新发展、新需求。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未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而造成各管理制度存在这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其中,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受管理人员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其管理制度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进而降低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影响了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除此之外,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一方面造成了各企业决策实施过程中职工权分工不明确、各自责任权模糊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财务部门所有权的集中程度过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的发生,影响整个会计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需以财务信息为基准,因此为保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管控工作,进而保障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实际状况的同时,也漠视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即存在为了逃避审查编制假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凭证等恶劣现象,这样不仅造成企业的各项工作开展缺乏一定的依据性,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的荣誉度,同时还降低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也增加了财务资金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工作难度,危及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经济全球化发展下,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主体是“人”,因此影响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直接因素是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水平。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对人员需求量的增加,往往也造成了企业内部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即在运营过程中,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往往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与荣誉感,对待工作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没有导致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企业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造成企业战略活动上误差的产生。

(四)企业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规范性不足。在进行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往往存在未依据国家对企业会计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条例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规范,依旧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过去存在的银行汇票、短期投资等问题仍未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影响了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惠及内控与风险管理规范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企业出现工不明、权责不清的现象,进而对企业的整体健康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大管理资金的投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强化企业会计的内控管理不仅是保障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在以下各方面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强化内控管理是现代企业体制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加强对内部自身的财务管控,保障各项财务工作开展的合理性,进而为构筑严谨科学的内部管控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强化会计内控管理有利于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开展的监督,从而保障业凭借更少的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进而实现企业高质量、高效率、高产出的经营目的,提升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其二,强化内控管理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有力保证。企业决策对于企业的经营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在进行制定时,企业的管理人员通常会在内控管理系统中,对其相关方案进行具体要求,因此强化内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机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规避责任推诿现象的发生,提高决策制定与执行效率,降低执行过程中的失误;其三,强化内控管理下转(第253页)是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成为了保障企业内部资金安全性管理的重要内容,而通过实践分析可知,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倘若建立起完善、系统、缜密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降低企业的财产损失,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基于此,各企业通过强化内控管理,就能构建起系统的经济业务机制,从而提高物资安全性、完整性的同时,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推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强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制度。为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制度,进而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会计内控管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企业的制定人员必须从企业的客观实际发展状况出发,规避制度设置的不合理、没有连续性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制度的适应性。除此之外,在制定时,企业还应该确保会计内控管理体系能满足动态化的市场需求,即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降低两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同时统筹好岗位工作与岗位人员之间的配合,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强化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的优劣具有直接影响,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人员综合水平的高低是企业会计工作是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选拔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人员应该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从而确保选拔的人员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是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端人才,同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为保障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企业还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倘若在会计内控管理过程中,发现有违法违纪现象,对违规人员应该采取严肃处理,从而对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保障会计内控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强化会计内控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究其原因是因为只有严格控制好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而推进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冰.加强现代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06).

[2]佟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强化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4(03).

强化管理范文篇9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教育资金管理的认识

全国很多地区实际上已经提前两年完成了教育支出占GDP4%的目标,政府的投入空间已经到了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很多地方还缺资金,说明整个教育资源配置、投入结构出现了问题,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共同认真研究,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四是,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深入人心,更加强调支出责任和绩效。教育支出是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也是公共财政管理的主要方面。4%投入目标实现后,怎样健全制度、巩固成果、不断扩大教育财政性投入和社会投入?如何把钱用好管好,更多地用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如何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这是当前教育经费管理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教育领域经费使用管理违法违规问题仍时有发生,既损害了教育形象,也影响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与公共财政管理改革要求相适应,必须坚持一手抓投入、一手抓管理,两手都要硬,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绩效。

二、依法依规加强教育资金管理

(一)要深化基础管理工作。树立法治意识,推进依法理财,是加强和规范管理教育经费的根本保障。一是,目前在教育规划和学校财务方面,很多问题出现在管理薄弱的基础工作环节。很多分管财务的负责人或是财务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很模糊,基本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国家已明确规定禁止的问题仍不断出现。没有制度约束,必然会出现问题。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直属单位要认真梳理,建立健全学校资金管理体制。二是,要明确公共资源必须纳入财政管理,单位的每一分资源都是公共财政的组成部分,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必然属于违规违纪问題。三是,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新《预算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树立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守法律红线和政策底线,真正把各项规定作为预算管理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教育经费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四是,今后,纳税人的权利意识会越来越凸显,社会公众将成为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者,教育部门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在占有大量社会资源的情况下,也必然会成为社会聚焦重点和监督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单位和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基础管理工作,不能让制度只挂在墙上,要真正发挥作用。(二)要认真做好事业发展规划。一是,要明确财务部门工作重点不仅是一般的财务处理,更重要的要把公共资金用好,这就必须要搞好事业规划,没有好的事业规划,就不可能有好的事业发展。事业规划要尊重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二是,目前教育面临很多冲击,传统教有向现代化教育转型,学习的课程、内容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理念与现实的有效融合。如,若干年后,随着微课、慕课等网络教育普及,许多教师可能面临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教育需求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很多教学仪器设备要被淘汰。下步,这么多教育经费包括生均公用经费该如何使用,用到哪里去,需要认真研究论证,让公共资金更好地为公共事业服务。三是,新《预算法》明确提出要制定财政中期规划,因此,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预算与规划的衔接,使年度预算编制在财政规划框架下有序进行,加强项目库滚动管理,提高财政教育政策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各个学校也要同样制定好发展规划,对自身发展要有一定预期,制定资金和政策需求方向,明确哪些项目需要发展,哪些资源还可以撬动。要认真做好事业规划,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需要,避免项目规划做好后,在实施时才发现根本无法实施。(三)要重视机制、体制的创新。一是,现在预算法做了重大修订,国家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受地方财力、上级政策、平台公司资产负债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依靠财政和融资平台搞建设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财政和教育部门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项目资金需求(投资预算)要与财政保障能力相衔接,优先解决急需建设的教育重点项目。在财政预算内资金满足不了资金需求的情况下,要综合运用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缓解政府投资压力,破除民间投资障碍,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二是,学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突破过去养人养机构的传统模式,重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购买服务是管理手段的创新。推行社会化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要鼓励学校将学生食堂、宿舍、校园绿化养护、安保、保洁、校车等服务性事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外包给优秀的团队、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不要自己养一个服务团队,以免形成巨大的包袱和负担。需要财政资金保障的,按照公共职能定位,—定要保障好,但部门自身的机制体制问题也要解决好。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哪些项目属于购买范围的,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后勤、保洁等,学校一定要与教育主管部门衔接,要有一个合规的公开的采购程序。教育资金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强化教育资金管理,对于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强化教育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意识,转变思维理念,建立健全学校资金管理体制,使教育投入在保障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倡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示精神,坚持勤俭办学,强化教育资金管理,努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建设节约型、清廉型校园。

作者:林涛 单位:山东省临朐县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

强化管理范文篇10

我国工程建设的监理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建设工程监理制是建设领域中的一项国际惯例。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了大批国外投资者,我国的企业和建设队伍也走出国门,无论外国投资项目还是我国在国外的项目,按照国际惯例都必须有专业化的技术队伍进行监理,这迫使我国必须发展自己的监理业。监理业是建筑业进入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年代,许多投资者不懂建筑工程技术及其内在管理规律,1958年以后实行了“工程指挥序的控制并对后道工序的预控手段,在及时有效地监督施工单位发挥自身质量体系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监理职能。

二、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理工程师对监理档案

责任不重视,监理队伍主要是由过去从事建筑工作退下来的老技术人员及部分新毕业的年轻专业人员组成,由于专业特长担任的工程项目监理工作后,只注重对工程主体质量的要求。对国务院279号令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执行起来很认真。据施工单位反应有不少老同志对关键工序施工监理、跟班监理,但对建设部要求的监理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则不太重视。结果只注重了监理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却忽视了对工程档案的监督职责。在验收中笔者也发现有不少监理工程师在竣工图章中已签字,但对编制内容并不了解。

(二)监理工程师对档案知识

不熟悉。监理工程师都接受过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化知识教育,却很少有人接受过工程档案专业知识的培训。许多监理工程师谈起工程质量管理头头是道,但对工程档案知识却知之甚少,不懂的监理档案在建筑程序发展中产生的规律性,对及时收集在建筑程序发展中产生的文件资料缺乏自觉性,对整个工程档案的编制和组卷归档缺乏知识性。尽管建设部要求“监理单位要协助建设单位监督,检查各单位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对此项要求他们却很少去做。

(三)政府部门对监理档案要求

不细致,虽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对监理文件资料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上缺少详细要求。比如279号令对监理的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已有规定,但对平行检验频数没有明确要求,监理规范中对例会内容做了规定,但例会要有周期要求,由于没有明确周期规定,例会就成了不定期,有的十天,有的半月,有的是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由于工程的不可逆性,这样不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就很难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四)监理资料表格不全

各地表格不统一,也给监理档案验收归档造成困难。国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出台了施工质量标准表格文本而监理却没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参列出了18个监理用表格。但涉及工程质量监理内容的还缺一些,如工程质量评估、工程质量抽检记录、工程质量及事故报告表、旁站记录表、见证取样表等。监理日记更是五花八门,更重要的在日记中大部分记录是施工内容,却很少看到监理工作内容。

三、加强监理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国家对有关监理

档案要求的宣传力度,特别对建设部2001年5月18日的建办[2001]103号文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的监理在工程档案中的职责进行反复宣讲,通过转发文件、工程验收、监理会议等各种机会,反复宣传一系列国家有关监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责任要求和对监理档案的验收内容规定,提高了各监理单位的认识和责任。

(二)加强档案知识培训

针对监理工程师普遍缺乏工程档案知识的情况,参照建设部34号文件要求,我们从1999年底先后数次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并在省城建档案馆的支持下,执行了监理工程师档案资料持证上岗制度,要求所有监理公司必须保证最少有一名监理工程师持有档案资料上岗证,大型项目部必须有一名监理工程师持有档案资料上岗证。通过几年努力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要求,通过技术培训,也大大提高了监理单位对监理档案的认识和编制监理档案的自觉性。

(三)严控监理档案规定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其它有关监理工作要求,我们制定了相应加强监理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特规定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抽检频数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验频数的三分之一,涉及基础、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部位必须确保抽查;规定例会周期不得超过七个工作日;强调监理日记中一定反映监理对施工质量的巡视和平行检查结果;整个工程档案首页要由总监审核签字,以体现对工程档案的监督、检查工作。

(四)统一印制了监理资料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