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划意识十篇

时间:2023-06-04 10:04:09

强化规划意识

强化规划意识篇1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刚才,同志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了2011年城乡规划工作,并对2012年的规划工作做了科学安排和重点部署,我完全赞同。

2011年,全市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规划局党组班子团结率领规划系统干部职工,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全面完成了2011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为快速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2年,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新形势和新任务,给规划工作者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规划局成立的时间较短,如何来做好的规划工作,怎样来快速提升城市品位,这是摆在规划人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规划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切实增强加快规划建设的紧迫感。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规划工作要适当超前,具有前瞻性。因此,规划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工作步伐不放松,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切实把城乡规划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工作整体水平。

市规划局承担着全市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等重要职能,可以说规划工作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只有好的规划,才有好的发展前景。市规划局成立两年多来,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管理等核心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2012年,规划部门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要下大力气,采取得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到“三个加强”。

一是要加强城乡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城乡规划工作的重头戏,要把规划编制摆在规划工作的突出位置。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2012年市政府下达的规划编制任务,尽快实现中心城区控详规全覆盖、专项规划全配套“两全”的目标。

二是要加强城乡规划审批。城乡规划审批工作原则性强,规划审批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把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坚持规划审批原则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关系,严格执行分级集体例会审批制度,理顺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创新审批方法,严控私建审批的规模和总量,使规划审批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是要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要着力解决规划管理滞后问题,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规划管理方法和模式,保障建设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坚持城乡规划统筹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逐步纳入到科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中来,依据《城乡规划法》,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强力推动规划工作快速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城乡规划工作,将城乡规划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为更好地推进规划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城乡规划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发展需求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用“四种意识”推动规划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规划工作者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把丰富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充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要把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真正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

二是要牢固树立现代城市意识。要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把创建“五城”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城市的规划中来,体现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以规划建设省西部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向广度和深度迈进,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三是要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善于立足全局考虑问题,既要尊重科学,又要敢于突破,善于用战略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搞出城乡规划的特色、精品和亮点,让市委、市政府满意,人民群众认可。

强化规划意识篇2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完成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并做好了前两阶段的学习和工作。针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情况和整改落实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服务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工作中心和工作重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求真务实为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坚持“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切实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事业协调发展。

2、目标要求

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前提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完成好各项任务,同时配合好区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加快完成××区各乡镇的乡镇规划工作。

3、工作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更好地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难题,突破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坚持敞开胸怀,谋划未来。多渠道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充实完善方案内容。坚持真抓实干,责任到人。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责任人、目标、时限,以及措施,防止抓而不实、抓而不紧、相互推诿的现象。坚持阳光监督,促进落实。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党员大会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布整改方案,接受监督,确保整改方案的落实。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当前规划管理在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城市建设规划优先的意识淡薄;经济社会发展以规划为引领的大局意识不强;“行政有界、经济无边”的市场经济视野弱化;重生产轻生活、重发展轻环境、“重物轻人”的失误观念以及“以规划迁就招商、以规划迁就开发、以既成事实代替规划”的被动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加机关作风建设教育不足,服务意识不够浓厚。打造服务型规划机关还没有彻底从思想上转移到行动上,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举措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服务型规划机关”还未真正得以实现。在规划日常工作之中,安于现状,不求变革,不图创新。服务民生不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机关工作作风松散的一面,不敢也不善于突破,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规划管理体制一定程度束缚了规划工作有效开展。在大量业务工作的压力下,放松了对规划精细化管理,在技术规范(来源:文秘站 )和规章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股室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被动管理以及乡(街道)规划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规划管理效能。

(四)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乏力,历史欠账多,制约了我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解决执行力不足问题,加强执行力建设,制度建设相对完善,但个别执行力不足。我局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整改措施及进度要求

(一)解决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问题,从实际出发做好全局各项工作,保证城乡规划工作质量和突出城市特色。

只有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因此,要克服骄傲自满、因循守旧的思想,发扬锐意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克服坚守本土的狭隘思维定势,树立区域联动的战略思维,以长远眼光谋划规划,以全局意识统筹规划,以科学态度抓好规划,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力求在否定中获得突破,在创新中快速发展,在改革中促进和谐,努力开创规划管理工作新局面。

1、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制约、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谋求新办法、新举措。

2、通过“阳光政府”这一平台,将规划管理程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加大宣传和公众参与力度,鼓励公众及社会团体参与公共事务。积极转变规划管理职能,优化规划服务方式,充分体现了规划部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向协调、引导和监督服务方面的转变。

3、开拓创新,积极关注民生问题。要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将优质服务的概念带到每一个股室,以点带面,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关注民生,尤其是拆迁工作中涉及到得民生问题。

4、抓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协调处理工作机制,明确相应责任,提高相关业务股(室)、所(队)工作服务水平,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为此要求,一是促进干部职工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科学规划也是生产力”的意识;二是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 习教育,形成自觉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氛围;三是树立学习应用科学发展观的典范,以点带面,以面带片。

责任领导为木万光局长,局办公室负责协助,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于今年8月份前全面推进。

(二)加强机关作风教育建设,增加机关工作透明度,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1、打造善于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大力加强局班子建设,从思想、作风、能力、廉政上严格要求,做带领队伍的模范团队。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意保护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政策的保证,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社会氛围。

2、深化班子民主作风,确保决策更加科学。加强权力制约,班子成员要形成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出现“一言堂”现象;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务必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从而形成大事讲民主、小事讲风格,民主决策、科学规划,团结奋进,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

3、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为抓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工作。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为指导,继续畅通与市纪委、监察局的沟通渠道,通过联系点这个平台,加强我局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筑牢规划系统拒腐防变防线,为规划队伍保驾护航。

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正确的绩效观为导向,全面开展“量化考核工作”,力争通过该活动,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开展“四评议”活动,对规划管理机关绩效与作风建设开展社会评议、基层评议、领导评议、网上评议。通过完善民主测评机制,让“群众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基层满意”成为检验我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5、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做好党务工作,促进机关和谐发展。不仅要做到督促单位做好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同时也要做好局党支部的各项党务工作,促进机关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此项责任领导为和志刚书记,由局综合办公室牵头开展,于今年9月前逐步完成具体方案,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破解机制体制约束,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1、以理顺股室职能配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在审批质量和速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移到规划管理工作中来,以“壮士断腕”的气概,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通过理顺我局内部机构设置和股室职能配备,明确股室的审批职责;科学制订办事流程,理顺内部沟通环节,加强股(室)、所(队)的内部沟通联系,杜绝不必要的扯皮、内耗;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同时,积极配合区委、政府及市局的各项工作,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树立我局为民、便民的良好形象。

2、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制定年度××区城乡规划编制计划,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严格规划审批制度,把好“一书两证”发放及城乡建设监察关,提高规划管理效能树立规划监察威信,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对于推进控规编制、进行规划专题研究与市政专项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树立规划权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规划、执行规划、参与规划的良好氛围,确保规划“落地”。对随意调整和更改规划的行为,要提高门槛,增加难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培养好一批规划专业人才和组织规划专业人员。

4、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制度,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内,要形成股(室)、所(队)的联合议事制度,发现问题随时研究解决;对外,除了相关部门保持好沟通外,还要加强与各乡(街道)沟通协调。

此项的责任领导为毛丽锋副局长、和佳副局长负责,由各有关股(室)落实,于今年12月份前逐步完成。

(四)进一步解决规划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

1、统筹全市规划编制,构建科学规划编制体系。确立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作为统筹全局,引领未来的蓝图,对促进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有什么规划,就有什么环境;有什么环境,就有什么产业。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统筹、协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功能,将各专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当中,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增强各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2、加紧××区各乡镇的乡镇规划工作,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通过建设便捷的交通体系,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打造好国际旅游城市。

3、扎实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单元是系统推进控规编制的重要保证,是将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落实在控规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我局实现控规一张图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完成好大东乡集镇规划,安乐村城中村规划等工作,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4、在开展规划编制以及评审过程中,要结合我区的实际,选择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熟悉我区情况以及绩效、信用良好的专家为我所用,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和规划管理业务知识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5、要加强规划执法力度,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素质编制过程的监管,逐步解决好城乡建设中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

此项责任领导为和佳副局长,于今年12月份前逐步完成或完成主要工作。

(五)建立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规范管理,但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无异于一纸空文。因此,要将重点放在抓好局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上,对已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逐一进行检讨,查找不能执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借助有效的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强化规划意识篇3

关键字: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规划

Abstract: Small towns in rural development occupies a dominant respectable speed up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for the promo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o address rur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te of resources, farmland constructi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is thesis expand the discussion on how rapidly advancing urbaniza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w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有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推动城镇化,是指扩大城镇规模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由此引起一系列变化。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化看,农村活动逐步向非农业领域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化看,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化看,城镇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中,以及积聚后再分散过程,起到城乡纽带桥梁作用。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呢?一、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

1.1转变政府的职能意识

在政府的职能意识上需要有所转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做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上能够廉洁和高效,处理事物上能在运转上协调。办理过程中做到公正透明。城镇建设管理机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逐步落实和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强化基层城镇管理指导力量。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民主体”的工作机制,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使广大的农民利于行使监督的职能,维护城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可将规划的成果展示牌立于城镇比较显著的位置。

1.2加强城镇干部意识管理

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组织城镇干部领导进行全面的再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城乡规划的法规学习,和城镇建设如何管理的学习。使存干部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培训,有重点的培训。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城镇的管理人员在技术的业务素质上不断的提高。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到管理比较完善,经验比较丰富的城镇互相交流学习。复制其他城镇的成功案例,结合本城镇的实际情况吸取好的管理经验。

1.3注重宣传工作,把规划政策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提高城镇人民在城镇规划上的意识,同时加强对村民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上的观念。深入开展城镇规划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宣传规划的法定性和控制性,加大宣传中央、城镇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规划意识和依法建设意识。及时总结、宣传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取得的成就经验,通过科学规划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案例,宣传教育和影响群众。宣传城镇建设发展进步对整个经济工作的贡献,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和支持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二、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具体做法

2.1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化的基础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别很大,在此基础上的城镇规模和城镇功能也很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的规模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凭主观愿望或简单地按城市自身经济效益的高低,去要求或追求城镇的发展规模,很容易将城镇化导向脱离发展基础、盲目求大的误区。当前,在相当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县城和建制镇发展,对带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当地经济社会、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将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整合起来,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加强城乡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和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规模与布局,要与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要改变重规划、轻管理的状况,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2.2听取民众意见完善城镇规划编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城镇规划中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结合考虑城镇大的历史环境,地理所在位置,所处地理的环境,在历史中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可以考虑在规划与设计当中。让新的设计既有新气象又符合当地文化,当地历史氛围。想要新的规划具有可行性,就要让农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制度上做到城镇规划中评审的公开性,建立和健全规划的评审委员会,在评审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广泛积累各方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结合规划编制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城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都体现出公众参与和群众监督,可保障城镇建设参与各方特别是农民的合法权益,达到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和政府引导扶植,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共同推动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

2.3提高城镇居民文明素质

只有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开展文明教育和群众性的创建文明活动,不断丰富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广大城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关心小城镇发展、参与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引导作用的不断增强,城市和城镇的规模、布局、功能将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演化。我们必须坚持结合国情和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未来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跨越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楼卫星;加快推进小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2]杨劲;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7期

强化规划意识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城市规划学科;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subject also shows that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a city planning is the subject of the best practitioners. Advance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must strengthen urban planning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引言: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得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强化规划意识篇5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强化规划意识篇6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样也是推进**规划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紧密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形成了八点共识: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首先要解放思想,拓宽规划思路,转变规划理念。只有在规划理念上胜人一筹,才能在城乡发展上先人一步。为此,要进一步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对人口布局、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城市文化特色营造等问题进行持续动态研究,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着重研究**与周边大城市的交通关系和产业关联度,谋划大交通体系和特色产业的集聚空间,营造新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树立绿色生态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改善和保护全市域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城市形象。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城市的科学发展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作为蓝图。规划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也是城乡建设发展的引领者。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保增长、快转型、促发展”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规划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人本”思想,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存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讲科学、重规律、谋全局、想长远,促使规划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切实维护城市的长远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规划实践最大化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发挥规划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政策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重点要统筹安排城市和村镇布局,统筹安排人民生活、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规划过程中深入实施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力争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依据产业特色,科学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促进人才集聚、产业集聚、空间集聚,营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管治。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章程,既有法定的强制性,又有执行的周期性,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关键在于规划的真正落实。必须依法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严格执行各项规划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管,确保城乡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机制创新。规划机制创新,是推进规划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规划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规划编制体制,加大设计市场开放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规划编制质量。进一步完善规划审批机制,细化规划会审、规划公示和听证机制,促使规划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阳光规划。进一步严格批后监管机制,实现全程技术监管、逐层逐步核验,确保规划落实不走样。进一步健全违法建设查处协作机制,密切与建设、城管、国土等部门的协作,推进联合执法,切实遏制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措施,增强规划考评比重。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适度推行竞争上岗、择优提拔,营造有作为就会有地位的工作氛围,尝试建立绩效工资制度,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队伍建设。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规划人才队伍是服务**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利益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规划工作从方式、体系、内容、领域和特性都已发生了变化,正在逐步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技术领域到非技术领域转变,这些都对规划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规划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转变理念、优化服务,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为服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党的十六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规划局成立以来,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新**、打造“三个一流城市”的战略目标,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调控作用,使规划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以先进理论为导向,规划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龙头”地位,是政府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手段。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理念和眼光往往决定着所在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我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现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论、基本知识、法律法规,认真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努力做到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和发展。同时,为让更多人了解规划、遵守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我局结合《城乡规划法》实施,广泛开展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普及城乡规划知识。举办形式多样的规划法规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20多场次,规划网站年均点击率达3万多人次,年均咨询建议300余条。市民的规划法规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

强,全社会对规划的关注和支持度不断攀升。

2、以引领发展为理念,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要实现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相继开展了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到城市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工作,开展了市域建设与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控规、详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及村庄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规划编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控规总面积达113.72KM2。规划编制的数量逐年增加,近三年来,共编制完成市级各类重要规划60多项,配合编制专项规划28个、村庄规划152个。仅今年,就编制完成市级各类规划21项、指导完成镇村规划75个,规划经费投入1500多万元。《2008-2020年**市城市总体规划》顺利通过省政府审批,10个镇总体规划成果和《城市水上交通旅游专题规划》等5个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编制完成宁杭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区控规等各类控规、详规12个,指导完成村庄整治规划50个,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3、以改革创新为手段,规划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规划设计竞争机制不断健全。通过完善规划编制招标、邀标及委托管理机制,逐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加强了与高资质、讲诚信的规划设计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提升了规划设计水准。二是规划论证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健全了由规划委员会、专家评审会、市民顾问团组成的规划评审组织,基本形成了“政府决策、规委审查、部门把关、专家咨询、社会监督”的规划评审管理机制,提升了规划方案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三是项目审批机制不断优化。建立了重大规划项目设计方案会审制度和网上逐级审核审批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科室间的规划审核协作机制和首接人责任制,优化了审核审批环节,有效提高了规划审批的质量和效率。2008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10份,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01份,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953份,办理私人建房规划许可证283份,办证率由2006年的74%提高到去年的81%。

4、以阳光规划为目标,规划监管进一步加强。一是狠抓规划公示。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和项目方案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等操作程序,健全了网站公示、报刊公示、工程现场公示等操作举措,切实增强了规划的透明度。二是健全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广泛征询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民主。三是加强项目批后管理。实行项目管理责任人制度,严格把好放线关、验线关、竣工验收关,严格建设工程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规划意图正确实施。四是强化规划执法监察。去年共核查有证建设项目2550只,查处有证违法建设项目26只,查处率达100%,规划执法刚性明显增强。同时,积极响应市宜南山区非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梳理规划许可项目,认真排查各类违法建设,为全市整治行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规划保障。

5、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规划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地形测绘和数据更新工作。去年完成阳羡风景区145平方公里测区1:2000比例尺全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完成城区地形图修测7.13平方公里,更新入库2.8平方公里。指导督促各镇新增村镇1:1000地形图100平方公里,实现村镇镇区地形图覆盖率100%。组织开展“数字**”三维仿真及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已基本完成48平方公里区域的三维建模工作,为城乡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数字支撑。

6、以高效服务为宗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进一步推进。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认真办理

“两会”提案、建议,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办理两会提案和建议102件,满意率100%;答复和处理人民来信21封,办结率100%。切实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对全局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装订成册。同时,加大了制度执行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我局被评为2007-2008年度市文明机关。在千人评议机关活动中,去年我局名次比上年跃升了14位。

近几年来,我局围绕科学发展的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但对照形势的发展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在规划理念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深,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规划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还需进一步理清;在规划的决策上,无论是规划的编制,还是规划的审批都还存在薄弱环节,对城乡统筹问题、社会老龄化、小汽车进入家庭、文化传统保护、新农村建设等还缺少深入研究与系统规划,规划水平有待提高;在规划的实施上,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书两证”的管理仍然比较薄弱,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还缺乏有效保护,管线综合建设问题突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在规划的监督上,规划的社会大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规划公示的程度还不够,规划展示馆亟待建设;在规划管理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制度执行不力,工作运转和衔接不够顺畅,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在规划执法上,一些地方违法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执法监察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深刻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规划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更加集中。规划局的成立和市民规划意识的提高,使全社会对城乡规划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规划工作的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缺乏固定的规划公示场所(如规划展示馆),以及与市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许多规划无法进行详尽展示,广大市民群众很难直观地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规划公众参与程度和规划透明度不够强。

三是人员配备明显不足,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乡镇基层单位规划从业人员力量更显薄弱。我市仍缺少对重大项目进行会审的的专家库,仅凭相关部门进行会审,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很难得到保障。同时,由于受镇财力影响,部分镇村规划编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结合历史原因,各镇普遍存在规划编制数量偏少、覆盖深度低、设计水平档次低的状况。

四是面对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虽然都已经编制专项规划,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建设计划、建设资金、行业规定等因素,缺乏统筹协调,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困难重重,道路重复开挖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规划控制意识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仍然将规划停留在“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意识状态,对城乡规划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及其公益性、强制性认识不足。一些群众、企业规划法规意识淡薄,各类违法建设时有发生。

主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学习钻研不够透彻。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还不全面和深入,对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掌握运用还不太好。还没有完全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

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规划研究不够深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够,对一些问题在认识上被动转变多,主动转变少;对城乡建设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够,对新形势下做到统筹兼顾以及一些焦点难点问题的处置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三是规划理念不够成熟。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未能很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关系,城市和镇村、镇村和镇村之间协调性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城镇的发展空间。有时会因急于引入某些项目而受到来自各层面压力的影响,动摇规划理念,在招商过程中迁就建设单位,坚持大原则放低小要求,导致有些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不够协调,一些重要资源缺乏共享,影响了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规划管理不够精细。在大量业务工作的压力下,放松了对规划精细化管理,在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拘泥于个案的处理,对规划创新考虑较少,科室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规划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是规划编制不够及时。城市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后,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设计相对滞后,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尚未完全编制,规划区的整体功能不够完善,城乡建设规划依据不足。同时,由于对上级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不足,上位规划和下位规划衔接不畅,导致规划频繁修编,规划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得不到保障。

六是规划刚性执行不够有力。规划监察执法人员多为年轻同志,执法过程中缺乏经验,对有些刁钻、蛮横的建设单位监察还不够深入,执法还不够彻底。由于处置立案、定性、裁量等法规程序繁琐,影响了处罚效率。加之执法人员相对较少,与城管和相关监察部门缺乏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局部地区违法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影响了规划的刚性和权威。

七是机关作风建设成效不够明显。领导班子成员针对行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局机关在服务基层方面,仍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的问题,存在纪律松弛、作风不够严谨的问题,存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存在工作不细、作风不实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将在下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规划的先进理念,促进规划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给各行各业、无疑也给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但机遇和挑战、利和弊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和把握住危机中的先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性载体建设力度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主要手段。我市城乡规划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正确把握新机遇,紧紧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这根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服从服务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大局,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使城市和农村、新城和老城、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保护等各个层面、各个板块的发展得到协调推进,为实现全市“保增长、快转型、促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阶段,我局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是:

1﹒强化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局机关党的理论武装的首要内容,切实抓好全局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素质。

2﹒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水平。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加强对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城市文化特色等持续动态跟踪研究,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深入开展城市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加强城市重要地块的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研究,努力体现现代化城市新的品位;深入开展规划政策研究。洞察国内外规划实施的新标准和新技术,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市的城市设计要求与技术规范,发挥城乡规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作用。

3.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规划多层次覆盖。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太湖西岸最具影响力城市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各类规划的编制和深化工作,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的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覆盖。今年将开展编制各类控规、详规、专项规划等27个规划。着重抓好五个方面:一是结合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扎实开展全市域范围内的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年内要完成各中心镇规划区内控规的编制,力争两年之内实现所有镇规划区范围内控规全覆盖。二是结合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城,着力加快城市重要区域的深化与细化。高标准编制东氿南、北两侧区域控规及文化中心、东氿广场等公共建筑设计方案,加快完善老城区道路、管网、河道、出入口、沿街立面等环境整治改造规划,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三是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市,着力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规划。以城东新区开发为契机,加快完善东氿北侧湿地公园和东氿南岸梅林温泉度假区规划,提升城市生态休闲品位。以实施旅游振兴战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完善阳羡湖度假区、云湖生态景区、水上交通旅游等规划,彰显生态山水旅游特色。以宜南山区违建整治为契机,加强对市域生态敏感区的规划控制,实现功能开发与生态保护构建并举。四是结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完善《东风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古街区、古建筑和相关文保单位的保护规划。着重陶瓷文化的规划整合、挖掘,彰显陶都底蕴,传承历史文脉。五是结合城乡和谐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深化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村庄)规划,制定和落实村庄保留、整治和归并计划,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4﹒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一是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制定年度城市规划编制计划,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统筹计划的有效落实。二是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规划会审制度,把好“一书两证”发放关。严格项目批后管理,促使规划意图顺利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管理。做好与建设、交通、供电等部门的衔接,协调工程进度。三是加强规划监督管理。细化规划公示和听证等操作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拓展宣传渠道,加快各级规划展示馆建设,力争年内高标准完成市级规划展示馆主体建筑,为公众参与规划提供平台。四是加强规划监察管理。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健全违法建设预防、发现和联合查处的工作机制,完善乡镇规划考核制度,切实提高规划刚性执行

力。

5.注重更新,进一步提升规划信息化水平。一是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开发建立各规划办与中心窗口间的电子报批系统,实现零距离对接和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强对规划基础资料的修测、收集、整理、补充及更新入库管理,年内要完成92平方公里铜官山风景区1:2000比例尺全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100平方公里1:1000的地形图测绘和2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更新入库,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三是按照建设“数字**”目标,继续加快“数字**”三维仿真及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建设进程,为城市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6﹒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强规划作风和效能建设。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规划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加强各镇规划专业人员的配备,以提升村镇规划管理水平。进一步突破人才“瓶颈”,推行干部交流轮岗换岗,健全人才锻炼成才和激励机制,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抓好学习、培训和规划调研,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市“千人评议机关”活动为契机,落实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推动作风的转变,力争千人评议机关位次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实现进位。三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大力支持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围绕局中心任务和党支部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有益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能力建设,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以提高领导水平为核心,以强化教育培训、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改进领导作风、健全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与时俱进、不学习就落伍的观念,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业务型的领导干部。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加强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学习,修订完善党组集体学习计划,每月集中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政策理论素养。认真制订个人自学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和效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提高规划工作水平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改善知识结构,创新领导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力争成为政治思想水平高、精通业务的领导者。

2.加强思想沟通,增强班子团结。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加强班子成员间的思想交流。注意把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把汇报工作与思想交流结合起来;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既坚持原则,又不固执己见;既敢于批评,又不纠缠恩怨;既相互谅解,又不背后拆台。注意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做到有意见及时交换,遇到难题随时通报,有反映及时提醒,形成一个讲团结、顾大局的管理集体。

3.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坚持把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机关管理走上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办事程序,形成责权分明的工作机制。增强党员干部谋事干事的自觉性,推进机关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4.坚持民主集中,提升决策水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管全局,议大事,凡重大决策应坚持由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既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工作分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积极参与,维护执行领导集体的决策和决定。从讲政治的高度正视矛盾,不回避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强化规划意识篇7

关键词:旅游规划;知识生产;知识体系

1背景与问题

关于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地理生态学、空间增长极、双向规划等理论引入旅游规划研究,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实践方面,在旅游目的地空间构建、休闲旅游发展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为今后旅游规划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在现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做好旅游规划,对于旅游资源开发整合、旅游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国学者在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往往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过渡以市场为导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研究出发点不仅破坏了各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更影响了旅游规划相关理论的研究方向。为了克服当今物质的、短浅的旅游规划研究弊端,丰富旅游规划理论体系,本文引入知识生产理论,在知识生产视野下对旅游规划进行创新性研究,可为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分析切入视角,包括作为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作为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以及作为旅游规划经济功能的知识体系等三类基础形态,对于构建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我国旅游规划理论相关研究进展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在旅游规划理论相关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石培华等对旅游规划设计的本质内涵和核心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系统长远全面地进行系统谋划,以实现良性发展。冯立新等梳理了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热点研究认为,现有研究集中在规划理念、规划导向、旅游资源、规划技术手段等方面,但就目前来看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发展过程。王雷等在研究中创新性地引入“反规划理论”,解释了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旅游规划相关理论。廖培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重点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旅游规划进行的主客观评价。张捷等认为乡村旅游规划需要在景观意向导向型旅游规划理论模式的指导下进行。黄冬梅针对现阶段旅游规划创新不足、片面追求利益、研究视角狭隘的困境进行了阐述。朱莉等认为“核心—边缘”理论能够为旅游规划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邹统钎总结我国四十年来旅游规划研究中运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反规划理论、感官体验理论等。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际发展,学者缺乏对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的研究。因此,本文在知识生产的视角下研究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既是对旅游规划理论的创新,也延伸了知识生产理论的应用视角,有利于旅游规划知识体系构建,丰富了旅游规划研究的范畴。

3知识生产理论

3.1知识生产的属性和过程

知识是人们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活动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其过程可表述为知识生产。在知识生产理论中,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学术知识和法定知识是核心概念。当知识具有公共属性时才能够有效传播,而知识编码化能使其获得公共属性,从而传播开来得到社会认可。知识的最初形态是指经过生产、汇集、筛选和确定的学术知识。在学术知识转化为法定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权利关系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3.2知识生产的基本模式

王骥认为分析知识生产模式应该从认识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其中认识层面包含认识模式和手段,组织层面包括组织结构和制度。学科知识生产模式正是在学科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制度、学科组织的不同形态模式。知识生产的基本模式有两个:一是设置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主要是由相同学术兴趣所主导,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同行评议进行,知识生产的特征是同质性,是基于特定学科的,组织形式为等级制且倾向于维持等级形式;二是知识处理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表现为跨学科性、异质性和非等级性,更多关注到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对比来看,后者的知识生产模式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过程兼顾社会和政治因素,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反思价值。

4知识生产视野下的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研究

通过对知识生产全过程进行梳理发现,旅游规划学科体系内部同样包含了知识生产—知识再生产—知识使用与消费—知识生产的循环过程。考虑到旅游规划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学科交叉性等特征,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向性,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当我们在知识生产视野下研究旅游规划知识体系时,应该从作为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作为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和作为旅游规划经济功能的知识体系三方面探究,符合知识简单再生产—知识扩大再生产—知识生产的外延(继续)的总体逻辑。

4.1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简单再生产:人才培育

旅游规划中人才培育的知识体系是指在将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培养成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所需把握的旅游规划基础知识的综合,这是旅游规划学科必须具备的主体内容。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包括地理学中的“点—轴”理论、区位增长极理论、功能衰减理论、核心区理论、集散效应理论等;经济学中的供需定律、蝴蝶效应理论、交替关系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文化学中的文化原型理论、文化工业理论、文化产出理论等和旅游学研究中的旅游符号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体验的本真性理论、旅游流的运动规律理论等,这些理论知识所形成的集合被称为旅游规划知识体系。知识简单再生产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生长和发展的有机生命体,体系在稳定中不断运行、不断重复,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众多旅游规划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迫切,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地维护、更新和发展,体系构建应积极面向未来,从加强不同学科间交流交叉合作,加强单方面的专业知识向复合型知识的升级,加强研究视角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主动积极转变。通过重新制定旅游规划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重构旅游规划人才培育知识体系,充分体现旅游规划学科学术包容性,这也是也是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培育内容不断更新的缘由所在。

4.2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扩大再生产:理论创新

旅游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跨学科、跨地域、跨系统、跨文化等本质特征,同时又兼具创造吸引物、创造体验等的市场经济性,这就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来不断完善。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性知识体系略显不同,旅游规划知识体系通常是要求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的知识和工作的结合。所涉及的理论知识领域也更为专业化,结果表现为新知识的产生,即知识扩大再生产。因此扩大再生产的知识体系和简单再生产的知识体系具有并不完全一样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以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是现今旅游规划研究中的热点,但通过对这两种知识体系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在升级,我们就会发现知识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意义。关于构建知识扩大再生产的知识体系,使其具有更普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要关注新知识产生的必要途径—实践。现有的旅游规划实践研究往往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过渡以市场为导向,没有形成系统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同时,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研究视野和角度“小”;研究形不成合力的“散”;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的“虚”和理论提出经不起推敲“软”等问题,制约了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影响旅游规划理论知识扩大再生产的有效性。因此,要解决旅游规划理论创新的知识体系问题,一要凝练研究方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政策导向、聚焦世界研究前沿;二要汇聚人才队伍,进一步做好“引育并举,以育为主”的人才工作方针;三要拓展工作平台,搭建真正体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作平台。

4.3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生产过程的外延(继续):经济功能

市场性、经济性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特质。针对市场进行规划设计不仅是一种单纯行为,而且是涉及多系统的规划。其中包括:以景观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市场体制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支撑,以产品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独特的体验为灵魂,以挖掘和彰显地域文化为魅力,以商业服务为动力,以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为依托,形成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属性,作用于理论研究的外部,是旅游规划知识体系中的知识扩大再生产的延续,对知识生产过程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旅游规划的知识体系中应注重研究并自觉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思考旅游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其核心是从投入产出的过程,明确其商业运作模式,尤其是盈利的模式和渠道。因此,当我们意识到经济功能是旅游规划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生产过程的外延和继续,就应该推动知识转让和成果转化,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用成果倒逼理论创新,使旅游规划的知识生产过程得以延续,扩大其外延,让知识生产过程产生更强烈的“溢出效应”,变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活的、有用的知识。但也应注意到,旅游规划领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用市场机制推动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培华,龙江智,郑斌.旅游规划设计的内涵本质与核心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01):80-84.

[2]冯立新,任劲劲.2000年以来中国旅游规划创新热点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7,29(01):16-21.

[3]王雷,李旺君.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01):73-78.

[4]廖培.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规划评价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10,(06):135-139.

[5]张捷,钟士恩,卢韶婧.旅游规划中的共性与多样性博弈———乡村旅游规划规范及示范的若干思考[J].旅游学刊,2014,29(06):10-11.

[6]黄冬梅,何学海,罗明春.旅游凝视:旅游规划的困境[J].时代农机,2015,42(04):78-79.

[7]朱莉,万怡春.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分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6):56.

[8]邹统钎,晨星.中国旅游规划四十年[N].中国旅游报,2018-10-23(03).

[9]陈则谦.探析“公共知识”———概念、特征与社会价值[J].图书馆学研究,2013,(05):2-4+15.

[10]王骥.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概念及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0):76-80.

强化规划意识篇8

现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13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明确重点。城乡规划建设关系到我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全局。各地要结合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建设;要通过编制和实施省、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切实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战略部署,突出抓好中心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好镇域内居住区、工业区和农田保护区等,促进产业和社会发展向中心镇集聚。

二、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编制和调整程序,切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各地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意见,规划审批前必须组织论证。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要建立公示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布,调整规划要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城市建设必须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严禁随意拆建,不得破坏原有的风貌和环境。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景区土地,风景名胜区内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度假区等。

强化规划意识篇9

关键词: 专业课程教育 大学生 职业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竞争的日益激烈,用人单位也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让大学生及早做好人生规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容面对国际竞争,适应现代生存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一个长期困扰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问题,尽管近些年高校陆续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状。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失为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好途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和内涵

所谓生涯,是指个人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是一个人多重生活角色的结合,包括工作者、学生、父母、子女、配偶(伴侣)、公民及退休者。而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连续性等特点。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妥善安排,在这种安排下,个人能依据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并运用综合资源达到各阶段的生涯成功,从而最终达到既定的生涯目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确立职业目标,通过培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打下较好的工作基础,进而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充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经验表明,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2.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大学生对自我重新认识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体真正了解自己。古希腊雅典达尔菲神庙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证明了自我认识的困难。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即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等待走向务实应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自我走向融合与合作,自主学习、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成为个人追求的动力。而要切实处理好这些,就离不开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在这里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认识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过程能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强项,发挥自己的优势,包括兴趣、爱好、天赋、专长、知识水平、操作能力、身体条件、价值观念、意志、创造性、智力、情商、家庭条件等,同时找出不足,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使自己提高、完善,以适应专业和社会的需要。

3.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当前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已从之前的社会的精英逐步演变成了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更为实际、具体,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是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质朴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公式。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在教育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教育的重点在于追求人类潜能的充分发挥,培养人的才智与想象力,发展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把人培养成独立、自主的自由人,融于历史、文化之中,立于天地之间,面对个人与社会、有限与无限,能担负起公民与人的张力、可能与现实、超越与审慎的张力。大学引导学生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面对人生与世界的基本问题,让人不把自身局限在原有的一方之地,而是不断地激励人们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卓越。

二、当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绝大部分高校日益认识到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高校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摆上主要的课程体系,以讲座、通识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成为学生的选择,而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2.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混乱。一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段设置不一:有的设置在大一,有的设置在大三、大四;二是归口管理部门复杂:有的挂靠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有的挂靠在教务处,有的挂靠在团委;三是师资混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中既有专业教师,也有政治辅导员,还有院系党总支正副书记;四是内容空洞、陈旧,泛泛而谈,不具有针对性。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学生基于专业基础的个人发展与规划能力极为欠缺,专业的本质、专业的学习方法、专业的发展出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不是一两个讲座能解决的,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基于专业基础去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介绍团队和沟通的理念,不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因而,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对所有课程教学渗透“以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学生成长”的思想,是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应用分析

1.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能强化专业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每个大学生在进校之前的专业选择过程中,实际上就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分。所以在高校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职业规划,能强化专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与学习热情。比如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及社会人群对护理价值认识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针对此情况,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如南丁格尔事迹教育,能激发学生对本职业的热爱,从中感受护士职业的责任与伟大,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对本专业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充分认识本专业的优势及劣势,使学生增强就业信心。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专业课程教育,而专业课程教育则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样,专业课程教育也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最重要载体。专业课程教育的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尤其是对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都将通过专业课程教育这个载体展现给学生,进而强化专业课程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2.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能强化职业道德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每个行业都有其相对应的职业道德,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强化道德对职业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架构和专业课程教育管理体制对道德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上。经济、管理、文学、法学、艺术等学科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支撑。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准确深入传达文化内涵,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的文化背景,理解文化与专业领域的关系,使学生融入到更为广泛的对专业的思考中去,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人格素养。“以学生为本”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以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为目标,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或是研究型人才为基本工作要求,在此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交集的内容。因而,以专业为载体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就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架构中充分体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分量”,强化专业课程教育对职业规划的影响,而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职业道德教育。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给大学生的成长空间带来了新的困惑,渴望融入专业领域的又不知从何下手,这时,他们特别需要人生的导师和成长领路人,而最好的导师莫过于他们的专业老师。所以新时期大学的专业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专业学习的探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专业追求,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由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将对今后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能强化专业素质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当下用人单位要求毕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应变及合作意识、科研及教学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同情心与责任感等,综合起来就体现为专业素质,专业素质一方面包含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包含人文素养,是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让大学生及时地了解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培养主动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强化专业思维,加强职业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训,进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成功实现。

总之,以学生为本,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贯穿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个环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侯志瑾著.伍新春等译.职业知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刘文娟.以职业生涯规划促高校学生管理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强化规划意识篇10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 101301)

摘 要:独立学院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非常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文研究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教学实践从六个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案.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57-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中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独立学院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单位,基于办学体制等特点,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放在重要位置[1].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

1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

1.1 职业规划的发展及重要意义

从1923年清华大学成立职业指导委员会,职业规划指导在我国已有近9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此,职业生涯教育逐渐成为大学生所修课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逐渐发展成人才强国,中国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发展的道路.20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由“包分配”的就业模式转向了“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通过良好的学校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大学生们在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下,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岗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应时代需求,专业化、职业化、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和教育在中国社会、中国大学兴盛起来.

1.2 职业规划在独立学院的发展

独立学院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所独立学院诞生至今,短短不到20年,全国独立学院已有300余所,在校生约180万人[1].经调研,在大学期间进行了有针对性职业规划教育的学生,相对而言更容易实现成功就业,反之,则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2].独立学院学生教学特点、学生特点有其自身规律性,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难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形式下,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促使学生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虽然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发展中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独立学院特有的办学机制和理念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独立学院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较多,社会、家庭生活压力小,对就业偏好较强,但对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理性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定位.学生在高考填报专业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机性,缺乏长远规划的眼光,很多家长根据当前经济行业发展给学生以引导,当学生入校后或毕业时发现国家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少大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理想、潜力、兴趣、才华,自觉的进行职业规划,更多的学生在校学习缺乏目的性,容易随波逐流,对职业规划意识模糊,尚未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

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学校工作多以教学、科研为主,对职业规划不够重视,甚至某些老师也认为学生刚上大学就学习规划职业有些早.其实,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探索的系统过程,需要学校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2,3].

2.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需要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背景和知识,熟知不同专业学生特点,通过了解全国各地就业政策,帮助、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当前独立学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仅专业化程度不高且多为兼职,数量配备不足,流动性较高.他们虽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政策、趋势有一定的经验,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得指导教育的深度、广度、准确度受到影响.独立学院虽已经设有了就业指导中心,但由于他们面对全校学生,鉴于毕业手续办理、培训、实习实训、就业信息等毕业季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挤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3,4].

3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创新实践及策略研究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关乎学生就业,涉及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也需要全体社会的共同支持和持续关注.大学生职业规划需要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实体间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发展.结合我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创新实践,提出以下符合独立学院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3.1 科学设计各年级职业规划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与职业规划相关课程已经逐步在高校展开,但课程开展方式各不相同,可根据各校各专业实际情况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个性突出,眼界较宽,应该更加重视职业规划相关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不同模块.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要突出本课程的实践特色,重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教育,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做规划,体现职业规划的个性化设计.

职业规划课程要与学业规划相结合,引进学生对自我认识测评的科学评价机制,课程设置不在学时多少,但要贯穿大学各年级,实行分布式、递进性的、目标性的设置课程.

职业规划课程要求学生将授课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运用到个人职业规划上来,授课方式对职业规划课程设置有重要意义,因此独立学院应选择、主编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相关教材,采用讲座、实践等不同形式,强调学生参与的课堂效果,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大学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目前在大一、大四两个学年开设,大一侧重于学业规划和自我认知,大四侧重于简历、面试、就业政策讲解等就业知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皆采用自编的独立学院专用教材;课堂形式采用讲座、小组竞赛、课堂讲授、团队游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授课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我们将继续推进职业规划课程在我校的发展,为学生做出更好的职业规划指导.

3.2 发挥学生组织力量,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3.2.1 成立各类学生就业组织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直接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就业,学生就业情况也是衡量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效果的标准之一,学生作为职业规划和就业的主体,各级就业学生组织是职业规划的主要力量.校级就业组织可以总体上把握就业政策,对各系进行指导,同时帮助老师完成事务性工作;系级就业组织可以了解本系、本专业就业情况,指导本专业学生完成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各种就业组织还可以与企业联系,完成学生——企业面对面交流,锻炼学生的同时,使他们更加了解就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情况.学生组织尽量做到涵盖各年级学生,可加强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譬如:我校就业学生组织分校级的职业发展协会和系级就业服务部两级组织,职业发展协会由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组成,从宏观层面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系级就业服务部门则深入掌握本专业就业情况,为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提供服务和指导.

3.2.2 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

独立学业发展时间短,某些学校、专业设置不全,校友资源还不够丰富,忽视了校友的发展.但校友资源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随着网络和通信资源的发达,独立学院在校学生与校友之间往往很容易获得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友可以与在校生交谈学校生活的一点一滴,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甚至联系实习、工作单位.校友对在校生的引导可做为在校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补充.

我校某些专业只有一届毕业生,但是我们非常重视校友工作,每年4月份都开展进行校友联谊活动,在校生非常关心也非常乐意参加校友联谊会,通过校友联谊会,在校生更加深切的认识了社会,对平时上课不解或有疑惑的问题,都在师哥师姐那获得了解答,对在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推进作用.同时校友们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非常愿意与在校生分享工作经验,指导在校生少走弯路.

3.3 在职业实践中规划职业目标

3.3.1 提倡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践——“走出去”

职业规划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规划,没有就业实践的规划是空洞和盲目的,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实习,鼓励学生与各行各业人才沟通,克服学生害羞、保守、害怕出错的特点,例如离校前可进行学校内各岗位实习,也可也进入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实习,有条件的学校应大力开展国外实习,让同学们提前熟悉不同社会实体的特点、了解不同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4],清晰国际产业化进展,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认识自己,有意识的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种方式可简称为“走出去”.

我校大力提倡学生实习,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1)提供校内实习岗位,对于学业有困难、就业技巧欠缺、害怕就业的同学,让其先从校内实习锻炼,克服弱点;(2)依托各专业就业实习基地,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习需求;(3)与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合作提供实习岗位;(4)与FESCO公司合作推出新加坡、美国、泰国、韩国、德国等国际实习;(5)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岗位.以上实习方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通过假期、周末、平常非上课时间参加实习,在实践中检验授课内容,挖掘自己的潜力,进行自我认知训练,使我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效果显著.

3.3.2 举办各类职业规划比赛

以赛代练,促进思考.各省市为促进学生就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就业大赛,独立学院应抓住社会提供的平台,有意识的开展职业规划大赛、面试大赛、简历大赛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比赛,增强学生对职业规划、就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规划职业的意识和就业的技巧.通过各种比赛,从低年级就加强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热情和激情.

我校每年都举行职业规划大赛、面试大赛、简历制作大赛,聘请公司老总、单位负责人等作为评委,学生积极性很高,认真备赛,表现优秀者赛后可获取相关单位的实习岗位,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大家的职业规划、就业意识.我校还鼓励学生参加职来职往等电视节目,使学生了解自己职业规划在大学四年中的重要性.

3.4 社会实体校内合作,强化职业发展教育—“引进来”

学校本身就是一类社会实体,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独立学院作为本科教育中的第三层次,必须主动加强与其他社会实体的联系,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校学习,“走出去”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将各类社会实体间请进学校,直接与学生沟通是有效而简单的一种职业规划教育方式,学生更直接的了解社会实体运作方式、所需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沟通方式可多样化,比如讲座、邀请社会实体相关人员做赛事评委、与社会实体间进行茶花会.社会实体校内合作还可以及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校就业指导教学、职业规划教学做出评价,为学校更好的推进职业规划教育,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推动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这种方式可简称为“引进来”.

我校经常邀请社会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给学生作报告或与职业规划教师座谈,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即给学生展示企业用人标准,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又使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及时把握社会脉搏,能及时做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调整,促进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校的蓬勃发展.

3.5 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开展调查研究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有其自己的特点,不同专业不同时间段的就业情况也各不相同,学校或学生组织每年都要主动的对各种社会实体、毕业生就业情况、在校生职业规划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研究,多渠道的收集、整理毕业生在社会工作各方面的反馈信息,给学生提供准确而丰富的素材[5],“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有效的职业规划手段,但学生大部分时间仍在学校学习,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开展调查研究数据可有效地支持、验证、完善学生自身的就业和职业规划体验,另外,调查研究是对群体的分析和研究,是学生个体独立不能完成的,对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每年都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发放问卷,问卷分析结果都会及时的反馈给在校生,帮助其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6 构建质量较高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

职业规划教育在独立学院中尚处于探索阶段,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设置也属于探讨阶段,职业规划教师多为就业工作老师或辅导员兼任,这些老师本身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职业规划教育的研究、实践、教学中.缺乏专职就业或职业规划教师(咨询师)成为独立学院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因此,必须加大专职就业或职业规划教师的培养,保证就业或职业规划教师的稳定性,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又不乏灵活、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阐述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概念,分析了目前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现状,结合本校职业规划教育发展实践,提出了独立学院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六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实在中国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改革中产生的,研究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迟永吉,欣荣,曹景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冬.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1195-1196.

〔3〕党瑛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华章.2011(1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