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期货投资分析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3:35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1

关键词 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模拟投资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36-02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外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有关股票、债券及其衍生产品的研究不断地趋于成熟,与此相关的金融工程学的研究也不断有新成果涌现。1997年,罗伯特·C.默顿减弱了由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有关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与迈伦·斯科尔斯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果当时布莱克还健在的话也能得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股票市场不断完善,股指期货成功推出。随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金融交易总量得以大幅增长。国内金融工程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我国设立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在逐年增多。同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都设立了金融工程实验室,为我国培养了许多金融人才。高校中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投资实践能力的培养。

李佳颐和宋彤在《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指出,作为金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金融人才数量需求巨大,人才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金融产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事关民生福祉。因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一直备受关注。所谓顶层设计,指的是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从学校及学科建设层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所以,高校在培养金融人才时,除了讲授金融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从而适应当前金融工作实际。同时,要从市场适切度(即适应程度)和知识能力两个方面培养。

1 培养学生投资观念

学生在大学学习的金融工程学是研究利用远期合约、期货、互换、期权等产品进行资产选择、资产定价、套期保值等理论。高校中的学生在接触这些理论时并没有太多的实际资产投资经验,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借助模拟投资系统给学生介绍股票投资、期货投资等基本投资操作,同时关注国债、企业债券、世界股票指数、外汇、黄金走势,了解互换合约的交易方式,借助国内及国外网站了解期权合约的交易规则。互联网上许多网站都提供财经信息,新浪、网易、搜狐、凤凰、和讯等各大网站都有财经频道,时时报道财经信息、股市动态、各股行情、外汇产品、基金盈亏、全球股指、黄金走势以及投资方法和投资计算器。利用网络,学生在课后可以很好地跟踪股票价格变动,了解投资动态,分析经济变化趋势,丰富业余生活。

鼓励学生关注全球金融交易所的交易信息,了解各国主要的交易所的网站,如我国内地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cn)、大连商品交易所(DEC,.cn)、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cn)、郑州商品交易所(ZCE,.cn),香港的香港期货交易所(HKFE,.hk);可关注国外的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https://)、伦敦证券交易所(LSE,)、新加坡交易所(SGX,)、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英文;/cn-s,中文简体)、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东京证券交易所(TSE,tse.or.jp)、韩国证券交易所(KRX,krx.co.kr/index.jsp)等交易所的交易;关注几大银行网站,了解利率、汇率、黄金、基金等走势;关注保险的投资方向等活动。

2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利用Excel软件、计量经济学中的Eviews软件、SPSS等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具有现代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金融数据变化的敏感性,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寻找套期保值或套利的机会。综合各种数据,分析国内、国外经济运行情况,把握投资方向,利用模拟炒股软件、模拟股指期货交易软件、各种理财计算器,计算模拟投资的盈亏。时时检查资产配置,讨论投资方向,根据理论计算敞口风险,确定做多还是做空。

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学生根据世界各地工作时间,实时跟踪金融数据的变化,实时了解各国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前景、金融投资方向、风险状况,了解各国股市、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关注时事,了解汇率变化,分析并预测股市、期市、银行等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同时也要关注非金融市场中的相关信息,了解世界格局的变化,了解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建立调研小组,研究当地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投资情况,走访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了解市场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了解金融人才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了解这些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产品的知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成为具备高素质、高知识储备的综合型人才。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课上的理论学习,已经掌握无套利原理、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积木分析法等理论。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定价、投资分析,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创新是关键。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金融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将学生分组,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投资,根据市场上基差的变化,寻找投资机会和套期保值机会;根据相关系数和β值确定套期保值合约的份数;研究利率的变化,利用利率合远期约、利率期货合约进行投资实验。建立投资的风险测评系统,计算投资风险系数,评估投资风险。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投资大赛,与投资公司合作,定期组织培训,使学生了解新的投资产品构建方法,了解最新的投资动态。学校可以建立金融实验室,通过模拟银行业务实务、模拟金融期货交易实务、模拟证券投资实务、模拟财务会计实务、模拟保险实务等实验,实时跟踪金融信息,实时监控金融风险,实时了解国际经济发展状况、投资趋势。与金融机构合作,分析金融风险,为当地经济服务。

同时,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将传统考试模式转换成传统考试模式与实验考试、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金融工程学的教学不只是讲授金融投资知识,还要培养对金融数据变化的敏感性、对经济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际投资的动手能力。因此,许多大学都设立了金融工程实验室,这是为我国培养金融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进行投资模拟,理论指导投资,投资又可补充理论。所以,金融工程学的教学必须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佳颐,宋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顶层设计[J].中国金融,2013(10):87-88.

[2]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

2011(9):215-216.

[3]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107-109.

[4]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68-70.

[5]王鹏.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J].金融天地,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2

[关键词]平抑股价 套期保值 卖空机制

一、股指期货的概念

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简称股指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的一种金融期货,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股指期货交易不同于以往的商品期货交易和其他金融期货交易,具有自身的特点:

1.股指期货合约的交易对象既不是具体的实物商品,也不是具体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种股票平均价格变动水平的无形指数。

2. 一般商品和其他金融期货合约的价格是以合约自身价值为基础形成的,而股指期货的价格是股指点数乘以人为规定的每点价格形成的。

3.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后进行现金交割,即合约持有人只需交付或收取到期日股票指数与合约成交指数差额所对应的现。

二、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的意义

纵观金融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加了套利交易,从而缩小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二是期货的高杠杆率会提升资金的参与度,从而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三是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的避险的工具提高了参与者的投资意愿,从而会增加市场的成交量。

1.丰富投资工具与避险工具,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单边做多市场,投资者只有通过先行买入股票,然后等待股票价格上涨才能够获取收益,投资收益的多少取决于所持有股票价格的上涨幅度。而股指期货引进了做空机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便易的投资与避险工具。股指期货是现代资本市场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股票市场上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股指期货市场的诞生将使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更趋完善; 并极大地丰富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愈来愈多的投资人将运用期货交易作为投资、避险与资产管理的工具。股指期货使人们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成为可能,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可以吸引投资者和投机者,利用股指期货的双向交易的灵活机制进行操作, 使股市不会因为熊市而长期沉寂。同时,股指期货本身也是一种强有力的金融衍生工具,投资者可以像传统商品期货那样,通过同一标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交易,或者是通过期货特有的杠杆效应进行投机交易,赚取投机收益。因此,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既增加了新的交易品种,又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满足了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

2.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渠道

根据现资组合理论,构建完美的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但在股市整体下跌即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却无法发挥作用。而股指期货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把基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剥离出来,变成可交易的产品,使得风险可以有效转移。所以,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套期保值原理,根据股票指数和股票价格变动的同方向趋势,在股票的现货市场和股票指数的。期货市场上作相反的操作来积极应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3.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衍生品的需求强烈,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缺乏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市场, 故我国的金融体系算不上是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且,建立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也需推出股指期货交易。进行金融宏观调控,必须具备足够多的强有力的市场调控手段和工具,实践证明,股指期货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机制。在1998 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股票和外汇市场受到了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对冲基金的强烈冲击,股指期货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香港政府动用巨资干预金融市场, 其手段就是充分利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价格的联动规律,对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实施组合运用,这是香港政府市场干预策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股指期货市场可利用,香港政府的市场干预成本将大大提高,效率会相应降低。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以及我国整个宏观金融市场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股市正处于走向复苏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做的正是借危机兴改革,在推进股指期货市场创建的同时,兼顾创业板、融资融券等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弥补市场结构缺陷,打牢市场稳定发展基础。中国的金融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3

关键词:股指期货;影响;规避风险

股票期货目前是世界上交易量和流动性最好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也是公认的股市上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2010年4月16日,我国正式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以抑制我国股市面临的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和投机性强的问题,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有着长远的意义。

一、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原因

我国股票市场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运作框架,证券市场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现货市场基础。只有现货而没有期货的金融市场不是完善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也在提高,期货品种也在增加。国际上道琼斯公司推出了中国股票指数,使我国金融市场面临很大的风险。我国股指期货推出,既是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也是国际期货市场倒逼的结果。

(一)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股指期货的推出

我国在资本市场改革过程中,股权分置得到很大的进展,这使得上市公司的质量慢慢提高,机构投资者也得到快速发展,金融产品大力创新,为资本市场带来很好的发展环境。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满足了金融产品创新的需要,顺应了金融市场投资者规避风险、保值资产的需要。

(二)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股票市场、现货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公开竞价、自由撮合来进行股票交易、现货交易,也可以把股票交易、现货交易的行情实时地显示出来,提高了股票市场、现货市场交易活动的透明性,符合股指期货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

(三)金融市场投资者风险意识强化

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自控能力得到提升,风险意识、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具备了股指期货市场交易的心理素质和交易技巧,给股指期货市场提供了交易基础。

(四)金融监管制度得到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是规范上市公司运行、处罚金融市场操作行为等,保护金融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使金融市场化是金融监管制度的目的。监管的大力实施给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境外期货市场倒逼

人民币汇率不断提升和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倍加关注。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单边市场存在的,没有做空的机会,金融市场投资者想要回避现货风险,进行了反向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资金就会进入其他国家的交易场所,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地位。境外期货市场倒逼使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变得迫切。

二、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带来的影响

(一)利用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我国股票市场有系统性的风险和非系统性的风险,通过合理组合可以有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股票市场剧烈震荡,系统性的风险占市场风险成分最高,很难用投资组合规避。通过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很好地对冲系统性风险,提高市场灵活性。它使股票市场具有双边性,在市场上涨时可以获利,在市场下跌时也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来获利。使市场投资者具有多元化的交易模式,根据投资者的个人喜好和风险承受力,在现货市场、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投机、套利等多个投资模式的选择。

(二)吸引大批的机构投资者

股指期货在我国成功推出后,股票二级市场的交易格局发生了变化。双边性的股票交易市场、券商投资理念、运作模式、获利方法等都有了很大改变;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的作用使得大盘避免了剧烈的波动;走势平缓的交易市场,大幅拉升、打压股票是很困难的,做庄得到了最大抑制。由此看来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去投资股指期货。

(三)稳定股票价格波动,增加市场流动性

我国现货市场股票价格波动剧烈,这和资金大量进出有关。一些投资者靠内幕消息进行股票市场的短线操作,发生系统风险时斩仓出局,加大了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股指期货的信息早于股市传递,使滞后的信息变得公开化,利用市场投资者进行预测分析,打破了大户的消息面优势,使市场变得公平化。股指期货还采用了杠杆交易原则,即金融市场投资者可以采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翻倍的资金运作机会,使偏爱风险的投资者转向了股指期货市场。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使高估的、被低估的股票回到应有价值上,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三、我国股指期货规避风险的方法

同股票交易一样,股指期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避免引起金融市场投资者的交易失败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资金总量来设定一个安全值,在保证资本充足率的前提下,详细分析市场风险,标出可能在未来遇到的风险。通过这一值的确定,可以规避盲目乐观、式的投资方式。二是预提风投准备。股指期货同其他金融市场交易不同,它引起的损失可以大于投资额度。金融市场投资者在进行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时只有先在市场中保证了能够生产下去,才能在以后不断发展壮大。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准备金太多就占用了总的资金量,造成了资金浪费。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准备金太少就容易带来交易失败的风险。

四、总结

股指期货在我国金融期货方面第一次推出,发挥了金融和期货的属性,使金融市场更加流通。它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里程碑,为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带来了全面管理风险的理念。我国要充分把握资本市场的时机,做好各种准备,积极稳定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娜,刘云.股指期货风险规避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吕宝林,张凤香.股指期货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05)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4

关键词:股指期货;股票市场;功能;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大,金融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而期货市场就是经济体的缓冲器。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货市场就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金融与经济波动的风险。但是,我国期货交易品种单一,大量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商品没有推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现货相关行业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行业的自身发展。因此,金融期货新时代强烈呼吁股指期货的上市。

二、金融期货新时代下股指期货上市的理论基础:基本功能分析

1.价格发现

相对于股票交易来说,股指期货交易成本低、费用少,对有关信息的反应更为敏感。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根据供求信息和市场预期以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产生未来不同到期月份的股指期货价格,股指期货价格领先于股票现货价格,两者趋同。股指期货价格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整个股票市场现货价格总水平,成为股票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2.套期保值、管理风险

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可以先卖后买。因此当投资者对整个股票大盘看跌的时候,可以卖空沪深300指数期货,从而实现投机盈利。股指期货主要用途之一是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股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个股经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另一类是与宏观因素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通常用贝塔系数(β值)来表示。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调节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计算出比例,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组合的系统性风险。

3.替代股票买卖、实现资产配置

由于股票指数是反映股票组合价值的指标,因此交易者买卖一手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相当于买卖由计算指数的股票所组成的投资组合。例如以1600点的价格买入1手沪深300指数期货,相当于买入1600×300=48万的股票组合,实际所需的保证金为48×10%=4.8万。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在股票、债券及现金三个基本资产类型中合理分配投资。由于股指期货可以替代股票买卖,因此其将成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之一。

三、金融期货时代下股指期货上市作用于股票市场的绩效分析

1.股指期货上市能够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进而提高市场有效性

股指期货为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开办股指期货交易有利于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市,此外还有利于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堆积。从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看,我国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场外资金规模也是很庞大的。因此,股指期货上市能够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2.股指期货上市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统一的指数和股指期货的上市,天下论文给市场结构和投资理念带来了新的变化。首先,股指期货上市,将逐渐改变单一商品市场的结构,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功能化,改变金融市场运行规律,促进市场拓展和深化。从而使期货市场真正成为资本或者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如指数基金、期货期权等。其次,股指期货作为新型风险管理的投资工具,有利于促进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而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又可以引导市场确立成熟、理性的投资理念。我国传统的庄家炒股型格局可能因此而慢慢改变,在套期保值基础上的价值型投资理念将获得更多的认同和实践。

3.股指期货上市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只占30%左右。而中小投资者大多以投机心态参与股市,显然不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股指期货的上市不仅增长了金融交易品种,还引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的规模及影响力将与日俱增。我国期货市场以散户为主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基金、券商合格境外投资者和进行风险管理的大企业将逐步成为市场主力,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层次。

4.股指期货上市能够给券商带来新的变化

股指期货的上市使券商可以通过经纪商和自营商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这意味着券商业务范围的扩大和收入来源的增加,同时对券商的传统业务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逐渐转向价值型投资,投资者对信息和研究的需求也会提高。因此,对券商经纪业务而言,目前以拉客户为主的低层次竞争将为人才、信息、服务创新等综合竞争优势所取代。

四、金融期货时代下股指期货上市作用于股票市场的负面效应

1.股指上市使市场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向期货市场,可能会使股票市场的规模缩减

股指期货的上市,吸引了一部分资金从股票现货市场转向股指期货市场,从而造成股市交易萎缩,交易量和交易额下降。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特点,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会降低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股票市场转向期指市场,产生一定的资金挤出效应,股市的资金会流向期市,造成股市暂时失血。另一方面,因我国股市长期低迷,一些潜在的入市资金也会进入期市,同时股市中的存量资金,在大资金流向期货市场的同时,其他股市存量资金可能跟风,出现“羊群效应”。

2.股指上市加剧了股市结构的不合理性

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大了股市两极分化,资金配置大量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股指由一小部分大盘蓝筹股拉动,因此,常常出现大多数股票下跌而股指上涨的现象。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价格上涨,指标股价格上涨又会吸引大量散户跟进,进一步推动股价的上涨;而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日渐萎缩,小盘股的流动性将逐渐丧失,慢慢被边缘化。

3.股指上市扩张了股价的波动率

股指期货在短期有“助涨助跌”的作用:在短期内,股指期货会在牛市助涨,熊市助跌。股指期货具有高杠杆低成本的特点,牛市中,投资者买入股指期货,套利者将卖出期货,买入股票,因而,推动股指加速上涨;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看空后市,将大量卖出股指期货,套利者将买入股指期货,卖出现货,因而,推动现货指数加速下跌。

4.股指上市给期货公司带来严重的挑战

首先以通道盈利为主的传统的业务模式面临着挑战。客户结构发生变化,对期货公司的要求已经不是单一的通道服务,同行背景的大型期货公司在金融期货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与商品期货相比,传统期货公司对金融期货和金融领域的业务还缺少经验。再者,券商、基金、保险、上市公司等新的投资主体将陆续进入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在规模势力特别是研发和人才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期货公司应尽快解决小公司服务大客户、小马拉大车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孙宇。浅析引入股指期货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时代经贸,2008,2.

[2]李治。股指期货—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一把双刃剑[J].生产力研究,2005,4.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5

关键词:股指期货;股票市场;功能;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运行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大,金融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而期货市场就是经济体的缓冲器。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货市场就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金融与经济波动的风险。但是,我国期货交易品种单一,大量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商品没有推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现货相关行业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行业的自身发展。因此,金融期货新时代强烈呼吁股指期货的上市。

二、金融期货新时代下股指期货上市的理论基础:基本功能分析

1.价格发现

相对于股票交易来说,股指期货交易成本低、费用少,对有关信息的反应更为敏感。期货市场的投资者根据供求信息和市场预期以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产生未来不同到期月份的股指期货价格,股指期货价格领先于股票现货价格,两者趋同。股指期货价格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整个股票市场现货价格总水平,成为股票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2.套期保值、管理风险

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可以先卖后买。因此当投资者对整个股票大盘看跌的时候,可以卖空沪深300指数期货,从而实现投机盈利。股指期货主要用途之一是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股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个股经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另一类是与宏观因素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通常用贝塔系数(β值)来表示。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调节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计算出比例,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组合的系统性风险。

3.替代股票买卖、实现资产配置

由于股票指数是反映股票组合价值的指标,因此交易者买卖一手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相当于买卖由计算指数的股票所组成的投资组合。例如以1600点的价格买入1手沪深300指数期货,相当于买入1600×300=48万的股票组合,实际所需的保证金为48×10%=4.8万。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在股票、债券及现金三个基本资产类型中合理分配投资。由于股指期货可以替代股票买卖,因此其将成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之一。

三、金融期货时代下股指期货上市作用于股票市场的绩效分析

1.股指期货上市能够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进而提高市场有效性

股指期货为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开办股指期货交易有利于吸引大量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市,此外还有利于减少一级市场的资金堆积。从资金市场的流动性看,我国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场外资金规模也是很庞大的。因此,股指期货上市能够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2.股指期货上市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统一的指数和股指期货的上市,给市场结构和投资理念带来了新的变化。首先,股指期货上市,将逐渐改变单一商品市场的结构,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功能化,改变金融市场运行规律,促进市场拓展和深化。从而使期货市场真正成为资本或者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如指数基金、期货期权等。其次,股指期货作为新型风险管理的投资工具,有利于促进证券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而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又可以引导市场确立成熟、理性的投资理念。我国传统的庄家炒股型格局可能因此而慢慢改变,在套期保值基础上的价值型投资理念将获得更多的认同和实践。

3.股指期货上市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只占30%左右。而中小投资者大多以投机心态参与股市,显然不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股指期货的上市不仅增长了金融交易品种,还引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的规模及影响力将与日俱增。我国期货市场以散户为主的结构将发生变化,基金、券商合格境外投资者和进行风险管理的大企业将逐步成为市场主力,从而提高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层次。

4.股指期货上市能够给券商带来新的变化

股指期货的上市使券商可以通过经纪商和自营商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这意味着券商业务范围的扩大和收入来源的增加,同时对券商的传统业务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逐渐转向价值型投资,投资者对信息和研究的需求也会提高。因此,对券商经纪业务而言,目前以拉客户为主的低层次竞争将为人才、信息、服务创新等综合竞争优势所取代。

四、金融期货时代下股指期货上市作用于股票市场的负面效应

1.股指上市使市场资金从股票市场流向期货市场,可能会使股票市场的规模缩减

股指期货的上市,吸引了一部分资金从股票现货市场转向股指期货市场,从而造成股市交易萎缩,交易量和交易额下降。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证金比例低、杠杆倍数高等特点,股指期货的推出在短期内会降低部分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由股票市场转向期指市场,产生一定的资金挤出效应,股市的资金会流向期市,造成股市暂时失血。另一方面,因我国股市长期低迷,一些潜在的入市资金也会进入期市,同时股市中的存量资金,在大资金流向期货市场的同时,其他股市存量资金可能跟风,出现“羊群效应”。

2.股指上市加剧了股市结构的不合理性

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大了股市两极分化,资金配置大量向指标股倾斜,蓝筹股的资金聚集度进一步加大。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股指由一小部分大盘蓝筹股拉动,因此,常常出现大多数股票下跌而股指上涨的现象。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投资者的避险和套利操作将使其对现货市场上的指标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动指标股价格上涨,指标股价格上涨又会吸引大量散户跟进,进一步推动股价的上涨;而非指标股活跃程度会日渐萎缩,小盘股的流动性将逐渐丧失,慢慢被边缘化。

3.股指上市扩张了股价的波动率

股指期货在短期有“助涨助跌”的作用:在短期内,股指期货会在牛市助涨,熊市助跌。股指期货具有高杠杆低成本的特点,牛市中,投资者买入股指期货,套利者将卖出期货,买入股票,因而,推动股指加速上涨;而在熊市中,投资者看空后市,将大量卖出股指期货,套利者将买入股指期货,卖出现货,因而,推动现货指数加速下跌。

4.股指上市给期货公司带来严重的挑战

首先以通道盈利为主的传统的业务模式面临着挑战。客户结构发生变化,对期货公司的要求已经不是单一的通道服务,同行背景的大型期货公司在金融期货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与商品期货相比,传统期货公司对金融期货和金融领域的业务还缺少经验。再者,券商、基金、保险、上市公司等新的投资主体将陆续进入期货市场,期货公司在规模势力特别是研发和人才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期货公司应尽快解决小公司服务大客户、小马拉大车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孙宇。浅析引入股指期货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j].时代经贸,2008,2.

[2]李治。股指期货—影响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一把双刃剑[j].生产力研究,2005,4.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6

    机会成本概念与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分析    

    在我们引进的经济学概念里,“机会成本”深入人心的程度是非常之高的,它不仅活跃于经济学理论学术界,而且深得现实经济生活里各方面的器重,甚至于扩展到了政治体制、法律观念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至于在金融投资、股票、证券行业里,“机会成本”常常与风险概念一并使用,成为投资决策与风险判断的最重要的方面。不谈“机会成本”而言投资者,多半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投资者。

    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它是指在生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一种货物占用资源而不能用于生产另一种货物的价值。换言之,就是当一种资源只能用于生产一种产品时,未被选择的生产产品的价值大小,就是被选择的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如一批钢铁用于生产机床时,它们就不能被用于生产汽车,生产汽车产生的价值便是生产机床的机会成本;同样,当钢铁用于生产汽车时,生产机床产生的价值就是生产汽车的机会成本。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生产者只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决策上做出选择,择一而须弃另一,择得合适,便是机会成本低下,经济效益好;相反,择得机会成本高者,经济效益就不好。由于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选择定的生产产品的成本,它更大程度上是观念性的。

    无疑,这是一个很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经济学概念,当它从生产领域引入到投资领域后,投资资金便作为资源来看待了。在投资的选择上,择一而不能投另一,便有投资的“机会成本”考虑。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无一不是在投资项目的多方面对比与选择后才完成的,那种被列于选择,而最后又没有投资的项目,自然成为了机会成本的计算主体,在这一主体上投资可能得到的全部的价值收益加上投资价值量,就是被选择定的投资的机会成本。

    当机会成本概念引入投资领域时,相应地,人们对于风险的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投资活动里,人们通常只从投资活动本身计算成本,如投资咨询成本、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成本、投资的生产资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它构成了投资的实际成本。一个投资项目或对象,只有耗费于其上的各种支出才是成本计算范围内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投资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投资后产生的收益,投资成本水平高低则取决于收益的多少,它与投资活动范围以外的项目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在这种成本概念下的投资风险,也就是投资后可能没有任何收益,而且可能损失投资资本的结果。有了机会成本概念之后,投资者便将风险的范围扩大了,如果投资的项目或对象虽然得到了收益,但没有达到预计的水平,没有达到投资于另一个项目或对象可能产生的收益水平,也就是说,投资实现的收益水平并没有高于机会成本,这便是投资的不成功,投资没有得到“机会”性收益,投资决策错误,与此相关的投资决策与活动就是风险巨大型的。

    正是这样的投资机会概念和投资风险概念,使得投资者对于投资的考虑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投资者不再简单地将投资的直接收益作为评判投资成本与否的标准,而是将收益与风险和“机会成本”联系分析,对投资的成功要求大大提高了。相应地,人们推出了新的风险分析办法,并且推出了大量的避免风险的工具与方法,试图在任何一次投资活动中,都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是将风险降低到最小水平。金融衍生产品就是其中重要的工具之一。

    应当说,当前的金融衍生产品给予我们这个世界的,主要还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它似乎在表明,凡是与金融活动相关的产品,无一不可以来“衍生”一下,利率可以,股票指数可以,外汇可以,债务当然也可以。因此,我们目前还根本细分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大体与金融活动相关的期货、期权、调期、回购等都在金融衍生产品范围之内。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定义为已有金融产品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新的投资对象。显然,作为投资对象,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就是清楚的:一是避免风险功能;二是投机套利功能,投资就有投机的可能,金融衍生产品不是一般的投资对象,投机功能就是强大的。就金融衍生产品的避免风险功能而言,在投资者风险概念扩大了的情况下,金融衍生产品的这一功能似显得更加招人喜欢,也更显得地位突出。

    以股票期货指数为例来讨论。对于单个投资而言,股票投资可能是世界上风险最大的投资之一,这就产生了投资避险的要求。股票指数期货正是应这样的要求而“衍生”出来的产品。对于一个有多种股票的投资者而言,股票指数期货就是最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工具了,它以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相反的操作。一定时间后,股票的价格真的下降了,投资者手中的股票贬值了,他的投资受到了损失;但是,股票期货也下跌了,他通过买入股票期货来对冲,赢得了期货市场上的正向收益,结果,该投资者没有损失,或许还能赚点,最普遍的情况,便是损失得很少。

    同样,如果一个投资者卖出股票后,做了空头,股票价格上升,而且显示出了继续上升的热头,这对于投资者是一个损失,他需要别的方式对这种损失进行补偿,于是,他需要买入股票期货来避免这种风险,如果股票市场价格上升,他出售股票的损失也就越大;而在股票期货市场上,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上升,卖出合约可以得到相当价值的收益,这样一收一付,正负相抵后,至少也是风险减少,股票指数期货的避免风险功能表现得格外充分。

    在这样的股票市场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相反的操作中,我们可以留心到如此的事实:如果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做的是多头,而同时并不利用期货市场上的避险保值功能,那么,投资者可能会有两种结果出现:一是股票的价格上升,股票的投资者将抛出股票,取得可观的投资收益;二是股票的价格下降,股票的投资者由于资金周转等问题,他不得不抛出,由此蒙受较大的投资损失,与既做股票市场多头,同时又做股票期货市场上的卖空来说,投资者可能赚得痛快,也可能赔得惨重,收益的波动曲线是大幅度的;而利用了股票期货市场者,就在不赔不赚和小赔小赚之间波动,曲线是平缓型的。

    同样,当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做的是空头时,在不利用股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由于价格下降而庆幸抛得及时,减少了损失或是获得了收益;相反,如果股票价格上升,投资者则可能后悔抛股票过早,形成了重大的损失。和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情况不同,如此的投资活动的收益波动曲线是高波峰和低波谷的。如果利用了股票期货市场,则拉平了收益的波动曲线。

    可见,用不用股票期货来做反向操作,实际上是投资者对投资做不做保险的选择,如果做了,投资者就不再有投资损失的巨大风险,但同时,它也使投资者得到较大收益的可能性消失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风险是避免了,但赚取大钱的机会也丢掉了。我们承认,这的确是金融衍生产品投资保值避免风险的功能。但是,如果认识只是停留于此,我们的思想就显得过于狭窄了。

    仔细的分析可以发现,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避免做股票投资的风险,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夸大机会成本的观念在作崇,投资者将股票投资的非实际成本过于计较了。在多头投资者那里,他将股票价格可能下降而形成的风险夸大了,但他又不想马上抛出股票,由此利用起了股票期货产品;在做空头的投资者那里,他将股票价格可能上升而形成的风险夸大了,但他又没有办法不做空头,他也就利用起了股票期货产品。多头者想持有股票,空头者不想马上投资,都是以相反的操作作为机会成本来考虑的:多头怕抛了股票会有更大的损失,而空头则害怕马上买入会极不合算。这样的结果,机会成本成了投资的最主要考虑,同时又被放置于放大的地位上,投资者便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最后,干脆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保险”,夸大的机会成本马上变成现实的风险度量,投资者用股票期货消灭了风险,也消灭了增加收益的机会。

    但是,机会成本毕竟不是实际成本,在进行股票投资时,考虑机会成本是必要的。若是过于计较,结果就失去投资本身的意义了。在进行任何投资时,投资量、实际成本支出、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量是四个真实的需要计算的指标,一个股票投资者做多头时,他应当对股票市场的情况有充分的研究和了解,如果他估计股票价格将下降,最简单可靠的反应是将股票及时地抛出;一个股票投资者做空头时,如果他估计股票价格将上升,他就应当在股票市场上及时地买进,以待谋利。如果投资者的估计错了,投资者将需要支付的是实际的投资损失量或是实际成本。利用股票期货市场来“保险”价值,实际上是一种将手中现有价值延续到一段时间后不变的做法,它与股票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与判断不再有任何关系,市场是升是降,投资者手中的价值基本不变。这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投资么?就此而论,股票期货产品的保值功能是消极的工具,它使投资者没有了投资价值的变化风险,也没有了投资价值增加的积极力量。

    问题还远不止于此。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千千万万,如果每个投资者都是如此进行操作,不论做空头还是做多头,投资的风险都由股票的期货市场操作“保险”住了,那么,股票市场的价值变化也就将基本稳定了。从总的情况分析,现代的股票市场,不论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都具有“零和交易”或是准“零和交易”的性质,即是股票市场有人赚钱,一定是他人赔钱所致。在投资者都用股票期货来进行保值后,股票市场便一定是超常地稳定了,没有人能够利用股票市场的波动来进行投资了,这样一来,股票市场的存在便有了问题,没有投机的股票市场,还有什么投机者呢?就是一般的投资者,谁又不想低价买入而高价卖出呢?股票市场的存在又还有什么必要呢?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7

(一)银行体系信用规模过度扩张,增加金融风险发生概率。

融资融券交易是电子化证券的重要制造平台,这将同时引致资金需求。同时,信贷规模将在银行信贷融资的推动下规模进一步扩展。由于融资融券虚拟化程度高,会带来高增长的虚拟化资本,对央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评估社会信用总量造成偏差。

(二)能加剧股价上涨下跌幅度,股价波动现象严重。

当股价短线发生大起大落时,有可能会造成部分融资融券者无法补足维持保证金,证券公司等将大量买进证券或处理担保证券,这将在短期内突然在试探形成较强的买压或卖压,或许会加剧个股或整体股市的波动。但是,融资融券交易不会对股市带来价格波动,相反会因其特有的交易模式平抑股市波动。

(三)股票市场投机气氛将进一步加强,监管错位将导致内幕操纵行为。

融资融券机制具有较高杠杆率,这为投机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加上在利益条件的驱使下,有一些投机者会通过融资融券机制的杠杆作用操纵股价,甚至与上市公司或证券公司联手进行内幕交易。如果这时候国家不能进行有效监管的话,那么犯罪现象由于得不到打击而迅速增多,将会导致违规操作泛滥的后果。

二、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影响分析

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均具有持有时间短、交易时间短、两者持有周期相互对应的特点。其中,融资融券供应总量确定,具有一定利息成本。而股指期货合约受益的不确定性现象明显,期货合约是不确定的、虚拟的不需要支付利息,但是需要维持保证金比例,这就存在隐性利息,它的成本比于融券利息成本要低一些。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以及紧密的相互影响。

(一)融资融券交易与股指期货在流动性方面的关联分析。

首先,融资融券交易量的变化,将对股指期货短期市场价格造成影响,由于融资融券对流动性的改善作用,因此融资融券对股指期货市场短期波动具有乘数效应,能使其在短期内更快的到达涨跌上限。同时,融资融券交易情况与股指期货波动性没有必然相关性,对股指期货长期流动性影响不大。融资融券余额增加不会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后者即使出现异常,也并非由融资融券交易而起。

(二)融资融券余额与股指期货市场当日持仓量产生关联影响。

持有时间方面,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投机交易的期限较短,投资者可利用交易日转合约,进而有效锁定期限,该种操作的弊端是将产生额外的交易费用。交易频率方面,股指期货交易次数更加频繁,投资者可利用卖空机制在期货与现货两个市场进行双边套利而锁定利润。但是融资融券实行T+1交易机制,当天只能进行单项交易,而股指期货实施T+0交易机制,限制了融资融券由于交易频率,降低了股指期货市场当日成交总量,同时增加了股指期货市场当日持单量。由此可见,融资融券与期指市场当日成交额呈负相关,与当日持仓量呈正相关,

(三)各自制约不同导致难以通过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引导市场。

首先,影响因素不同。股指期货合约紧盯沪深300指数,其价格变动主要与整个市场趋势有紧密关系,而融资融券的关注对象是各行业股票,通过影响个股交易以改变市场指数。因此,利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投机交易渠道并不通畅,更加适合于具备强大的量化模型分析能力的大型机构,而非一般中小型投机者可以掌握。其次,市场缺乏正确规范导致难以真正形成对冲作用。利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进行投机交易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深度不足,导致投资者难以准确配置合适的套期保值组合,其市场风险对冲作用难以显现出来。因此可以说,通过融资融券市场以引导、影响股指期货市场具有较高难度。同时,融资融券对股指期货的长期影响是有限度的,通常情况下投机者多数是通过影响股指期货空单持仓量、融资融券空方头寸等方式向市场发放做空信号,进而间接影响市场趋势。当前,我国融资融券仅处于辅助地位,而卖空机制是市场主导力量,股指期货的卖空机制具有主导市场卖空力量优势。股指期货市场波动将对相关信用交易的融券市场余额产生直接影响。市场机制不畅导致我国监管机构难以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影响促进两个市场有效发展,这也是为何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仍以中小投机者为主的,容易产生市场波动的散户市场的原因,市场机制与市场多元化转型步伐仍需加快。

(四)对策建议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8

关键词:生猪 产业风险 金融

“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业是我国传统产业,猪肉是我国的主要的副食品。

但目前生猪产业受自然灾害、疫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投融资体制发育不全、产业集中度低,生猪交易受地域限制、交易效率低下,导致多年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处于“发散型蛛网”波动状态,猪肉供应剧增剧减,农户损失惨重。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配置风险,[1]生猪产业模式亟待金融改造,借助金融工具体系来发现价格、分散风险,重构生猪产业风险金融治理体系,保障生猪有效供给、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1.国内研究现状

1.1关于生猪价格变动的研究

綦颖,吕杰,宋连喜(2007)认为生猪价格波动既受内部因素影响,如饲料成本,生猪生产周期,生产与加工销售环节利润分配等;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疫情、宏观调控政策等[2]。李秉龙、何秋红(2007)分析了我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特点与波动周期,总体趋势、从政府宏观调控、猪肉供给和需求三个方面解析了肉价格波动的原因。[3]战立强(2014)通过对生猪价格时间序列的观察,发现我国生猪价格成规律性的波形。[4]

1.2关于生猪投融资的研究

生猪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在银行与养殖户的关系上,王九龙、谭静(2010)建立了生猪贷款博弈模型,分析了银行提供金融支持所面临的问题,具体阐述了金融机构面临逆选择的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国家政策的研究上,熊启泉、邓家琼(2008)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支农总量不足、力度减弱、结构不合理、且稳定性差,存在错位和低效率。

完善生猪投融资体系的建议:对于政策支持上,潘俊澍(2012)提出扶持生猪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给规模化生猪养殖户贷款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满足规模和资金需求,从而拉动生猪产业的发展。在银行主体方面,积极打造合格承贷主体,拉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多种信贷担保模式,支持生猪产业发展。

1.3关于生猪保险市场研究

罗巧、肖承蔚(2012)认为生猪养殖户对生猪保险认知程度、保险期限的满意程度、保险公司的信任程是影响小规模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周伟娜(2009)认为,政策性生猪保险对农户而言成本低收益高,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有效途径。肖承蔚、李子涵、李璐伊(2012)认为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制以及参保组织体系机制,能更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转移风险的作用,有助猪肉价格稳定。

1.4关于生猪电子交易市场研究

杨枝煌(2008)提出生猪产业风险需要通过金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易法敏、周双德(2010)代激扬(2011)等学者认为远期交易具有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基本功能。[5]杨林(2010)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我国在国家交易中获得增强生猪贸易话语权及定价权。刘斌(2010)、贾国华(2011)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市场定位不确定、交易管理制度不规范等四方面的问题,导致交易风险加大。

1.5关于生猪期货市场研究

王千六等(2009)认为建立在分散的屠宰场交易模式之上的落后的生猪现货市场是已经成为发展生猪期货交易的主要阻碍,必须构建专门的区域性生猪集中交易市场,完善生猪产业市场机制。付芳华(2010)认为猪肉的价格和供应量波幅过大导致供应链形成瓶颈,并对猪肉供应链中现有的优化方式进行归纳并分析其不足,并对以生猪期货为工具对猪肉供应链进行优化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张立中等(2013)对生猪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生猪生产成本、城镇居民收入、国家猪肉储备等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通过建立生猪期货市场、优化生猪补贴政策、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机制等调控对策。罗巧玲等(2009)认为我国需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完善避险投资工具,使广大养殖户在价格大幅波动中提前锁定利润,防范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为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陶一山(2006)通过对生猪产量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影响生猪产量波动的因素,对推出生猪期货必要性进行论证,并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性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1生猪市场风险及其治理

Ezekiel(1938)最早使用蛛网理论动态分析生猪周期。Futrell(1989)研究发现,1950年~1986 年美国生猪生产周期为4.5年,较长的周期中同时可能存在几个短周期。Darcy& Storey(2000)探讨了我国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

2.2关于生猪投融资研究

Vercammen(2003)构造了一个随机动态模型,比较政府直接补贴与价格补贴对促进生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支付可以引致农民增加投资。完善生猪投融资体系方面的研究:Navajas和Gonzalez-Vega(2006)研究了萨尔瓦多的Financiera Calpia金融机构创新农村借贷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指出FinancieraCalpia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被证明成功的城市贷款技术转移和适用到农村金融的发展。[6]

2.3关于生猪期货研究

19世纪末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模型己隐约地提到了期货市场价格的形成等问题(Carter,1999),但对期货市场价格系统深入的研究始于凯恩斯,大多学者还是认可期货市场具有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有助于平抑缓冲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Kenard等对美国大豆、活牛、活猪等大宗商品进行了期货市场效率检验,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大部分期货市场在短期内则是缺乏效率的。1958 年美国著名的期货研究专家沃金撰文《期货交易的价格效应》,认为套期保值的期货交易机制有利于合理调整库存结构,避免了价格季节性剧烈波动。

3.述评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生猪产业风险的金融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融资,期货,电子交易,保险四个方面,虽然有涉及运用金融工具进行治理,但对生猪产业风险金融治理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依据中国的国情,推进生猪产业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其紧迫性,必要性,更有其可行性。重构生猪产业风险金融治理体系的研究,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治理模式,从生猪产业的投融资、保险、期货、电子交易四个维度形成综合治理,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经济经纬[J].2008(4)

[2]吕杰、宋连喜.生猪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畜牧杂志[J].2007(2)

[3]李秉龙、何秋红.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J].2007(10)

[4]战立强.生猪价格时间序列的规律性波形和成因及调控.农业现代化研究[J].2014(1)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9

【关键词】货币基金;金融产品;余额宝;支付宝;收益;风险

一、概述

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运作,专门的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投资对象为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总体来说,货币基金是一种间接的、有信托性质的短期投资工具,属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它的投资标的主要为风险小的短期货币工具,如短期国债、国库券、央行票据、银行存款、信用级别较高的短期债券等。故货币基金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的特点。

二、收益及风险分析

投资者在分析货币基金的收益时,需要关注两项指标,分别为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与七日年化收益率。

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是指把货币基金每天运作形成的收益平均分配到每一份额上,然后以一万份为标准进行比较的数据,通俗地说,它是投资者投资一万元当日获得的实际收益,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10000

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该货币基金过去七天按照每万份基金份额净收益折合成的年收益率,它仅仅体现了该基金过去七天的盈利信息,并不代表着其未来的盈利水平,况且它只是一个平均值,如果过去七天中的某一天收益极高或极低,则会对平均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投资者真正要关心的是日每万份基金净收益。这个指标越高,投资人获得的真实收益就越高。

而货币基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货币基金持有的投资组合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一般地,平均剩余期限越长,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越高。我国要求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180天。

第二,融资比例。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基金资产净值的占比会对基金的收益率和风险产生较大影响,若占比过高,货币基金的潜在收益可能较高,但风险也会越高。因此,证监会要求此比例不能超过20%。

第三,集体赎回风险。由于货币基金不享受全国性存款保险机构给予的保险,在发生风险时可能导致大量投资者集中赎回投资,从而加重货币基金的被动性。

然而,因为我国对可能导致货币基金风险的因素做了严格的限制,并且要求货币基金不得投资于股票、可转换债券、AAA级以下的企业债等品种,因此,货币基金发生本金亏损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认为是无风险的。

三、货币基金的兴起

我国于2003年12月推出了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基金,从此货币基金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虽然收益率与目前市场上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相近,但是却一直不温不火,鲜有人问津,直到2013年6月余额宝的正式上线,货币基金才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货币基金的浪潮开始,天弘基金也从无名小辈一跃成为龙头老大。然而,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货币基金的兴起?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

(一)客户体验好

余额宝推出以前,投资者若购买货币基金需要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去银行柜台或者基金公司购买,且认购金额不低于1000元,起购门槛高,程序繁复,交通成本大。而余额宝推出后,不仅将认购金额的限制降低为1元、将赎回天数从2~3天降低为T+0当天赎回,并且大大简化了购买程序、完全消除了交通成本,投资者无需到银行柜台,通过支付宝或者银行卡即可实现网上在线购买,方便快捷,同时收益稳定。正是因为余额宝给予客户在申购、赎回中的真实体验非常好,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从而吸引大批投资者的申购,也因此导致了货币基金的兴起。

(二)青年群体偏爱

未推出余额宝时,购买货币基金的大多为中老年群体,他们手中有相对充足的资金,但风险承受能力不高,不愿购买股票基金等风险较大的投资品种,并且中老年群体更加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更愿意将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和货币基金。然而,随着余额宝的上线,大部分青年群体意识到余额宝的优势,不仅能满足他们对闲置资金增值的需求,并且申购、赎回十分简便快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群体对资金收益及流动性的需求,因此吸引了大批青年投资者的申购,货币基金也因此兴起。

(三)连接支付宝,可直接支付

货币基金作为一种短期的金融投资工具,投资者需要变现时一般通过赎回的方式,赎回成功后投资者才可利用其进行买卖交易活动,而不能直接从基金的账户直接划拨到商品销售方的账户。但余额宝的出现颠覆了这种模式,通过与支付宝账户连接,投资者可以随时在余额宝与支付宝两个账户之间进行资金的划转,有闲置资金时随时划入余额宝账户,每天赚取收益;需要交易支付时,将资金转回支付宝,或者可以直接利用余额宝账户支付,极大地方便了投资者,为投资者的日常投资活动与交易活动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方式。

四、货币基金发展的遗憾

(一)投资者认识不够

大部分投资者过分追求资金安全,将资金的绝大部分投放在银行存款上,使资金不能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利用。并且由于大多数投资者不能区分货币基金与其他类型基金或投资工具的区别,而因此不选择投资货币基金,使得货币基金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监管的不足

就货币基金的历史发展来看,货币基金基本可认为是无风险的,但随着近年来货币基金的兴起,其T+0制度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虽然我国对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与剩余期限等方面做出了限制,但是目前最为迫切的是加强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的防范,避免发生基金挤兑的情况。另外,我国货币基金的发展历史尚短,制度建设并不非常成熟,虽然规定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需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登记,但是由于此协会属于行业自律性组织,对基金登记信息的真实性不予核查,长期来看还是应该引入央行的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1]莫泰山.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与监管[J].证券市场导报,2003,(12).

[2]苏昌蕾.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问题探讨[J].武汉金融,2011,(5).

金融期货投资分析篇10

关键词:外资游动;货币流动性;协整;脉冲响应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liquidity and foreign capital in China,which is composed by FDI,the difference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EX),and hot money.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we get several conclusions. One impulse ofEX,in short period,can cause an immediate response of liquidity. And in the long run,it becomes more significant. FDI can not influence liquidity in the short period,but in the long run,it makes a violent negative fluctuation. Hot money can raise a significant response both in short and long run. Finally,we give suggestions on three points:to change trade policy,to adjust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and to supervise the hot money more positively.

Key Words:moves offoreign capital,currency mobility,conintegration,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2-0007-04

一、引言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和众多学者的热议。其中,不少观点将流动性与外资涌系起来,认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的外资引起了流动性过剩(钱小安,2007;陆磊,2007;项俊波,2007;谢百三,2007)。相反,有观点认为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并非外资进入而是货币乘数的持续扩大(夏斌、陈道福,2007)。流动性对国家金融、经济以及社会稳定作用重大,对变革中的中国犹为显著。一边是对改革开放功不可没的外资,一边是关系经济稳定、甚至经济安全的流动性问题,在世界性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必要。

二、研究综述

(一)流动性综述

对流动性及流动性过剩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多数人认为流动性的概念源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手段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就可直接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流动性最强。目前讨论的流动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概念:第一,流动性是金融资产在供给和需求之间转换的便利程度(Gary Gorton和Lixin Huang,2004)。当资产可以迅速从买方手中交换到卖方手中时,说明流动性是充足的;反之,为了实现资产的转移不得不牺牲资产的价值,说明流动性不够充分。第二,流动性是货币总量与其均衡水平相比的规模大小(Thorsten Polleit和Dieter Gerdesme-

ier,2005;Simon T Gray,2006)。如果货币供给总量超出了均衡水平,就认为是流动性过剩。第三,流动性是可以迅速买卖外汇的金融资产(Geoffrey Heenan,2005),流动性过剩是银行持有的超过交易需求的所有储备,包括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短期存款等。

从流动性的结构看,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第一,流动性分为金融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Montgomery和John,1999);第二,分为存量流动性和流量流动性(巴曙松,2007);第三,分为狭义流动性和广义流动性(钱小安,2007);第四,分为银行体系流动性与货币流动性(王家进,2007);第五,分为市场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2006)。其实,后面四种观点是第一种观点的延伸或具体化。本文所谈的流动性是指货币性的流动性,即不同口径的货币(现金、存款、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

由于对流动性的结构认同不一致,衡量流动的方法也不一致。主要观点有:第一,缺口法(Thorsten Polleit和Dieter Gerdesmeier,2005);第二,数量指标与价格指标(夏斌、陈道富2007);第三,货币供给量及其与名义GDP之比(唐双宁,2007;钱小安,2007;李稻葵,2007);第四,超额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2006);第五,金融机构的存贷差(谢百三,2007;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2007)。本文采用谢百三等人的观点,以存贷差衡量流动性。

(二)流动性与外资关系研究现状

对于流动性与外资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绝大多数研究仅仅进行了总量分析,并未进行结构分析。外汇储备的变化来源于直接投资、贸易等多个方面,单纯从总量上分析其与流动性的关系,不能体现其内部结构特点。其次,仅仅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周力、谭曙娟,2007等)就得出了结论,并未进行长期及短期影响机制分析,而事实上,外资对流动性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最后,部分研究使用数据频率过低(张亮、孙兆斌,2009等)。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步骤:第一,检验不同形式的外资与我国货币流动性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第二,检验不同形式的外资与我国货币流动性是否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第三,分析短期、中期和长期内,外资波动对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第四,针对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三、外资游动与货币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从实际情况看,根据渠道的不同可以将进出我国的外资分为外贸顺差(EX)、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外国机构投资资金(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QFII)以及投机资金(HOTMONEY)或者称为逃避资本(Refugee Capital)。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多做中长期投资,其出入都受到严格限制,对我国货币流动性突变影响不大,因此实证模型中不包含QFII。根据研究目的,建立理论模型如(1)式所示:

其中,CUNCHA代表货币流动性,EX代表进出口差额,FDI代表外商直接投资,HOTMONEY代表投机资本。EX和FDI可以直接获得统计数据,HOTMONEY采用样本时间内外汇储备增加减去进出口差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之后的数据表达。为将两次金融危机包含在内,同时凸显外资游动的特征,实证研究采用季度数据,样本区间为1997年1季度到2009年1季度。数据大部分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少部分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以及各年《中国金融年鉴》。由于FDI存在明显的季节趋势,分析中采用经过X-11法调整之后的数据序列FDISA,因此实证分析依据的理论模型如(2)式所示:

(二)序列平稳性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首先检验相关数列的平稳性。通过ADF法检验发现,四个序列具有单位根(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即一阶单整I(1)。因此,可以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建模。

对三种形式外资与我国货币的流动性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确定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通过比较信息准则的优劣,确定选择4阶滞后。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EX是引起CUNCHA的Granger原因,但反向因果关系不成立;FDISA与CUNCHA仅存在逆向Granger因果关系;HOTMONEY与CUNCHA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三)协整检验及VECM模型

为了验证外资与流动性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针对四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设定的回归方程即为(2)式。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估计结果,整理回归方程如(3)式所示(括号中为t值)。采用ADF法检验以上估计的残差序列,得t=-3.364239,在5%水平下(t0.05=-2.92378),认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可见,流动性与三种形式的外资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于协整关系可以表达成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变动是由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引起的。因此,短期内系统对于均衡状态的偏离程度的大小直接导致波动幅度的大小。而从长期看,协整关系起到引力线的作用,将非均衡状态拉到均衡状态。本文在货币流动性与三种外资之间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设定4期滞后,两个协整关系(通过Johansen检验获得)。限于篇幅,VECM输出结果从略。

(四)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

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外资变动对流动性的影响。脉冲响应的结果如图1所示,方差分解如图2所示。

分析图1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流动性受自身因素以及进出口差额、外商直接投资和投机资本的影响。

第一,流动性在短期内(四个季度)存在上升的倾向,中长期(八个季度及以上)内呈现出震荡趋势,但整体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长期来看,在经济、社会以及国际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出部分自扰趋势,即具有部分外生性。

第二,进出口差额对流动性呈现出正向冲击,而且这种冲击效应时间越久,影响会越大。在贸易中获得顺差的企业在结汇之后,增加了本币银行存款,我国货币的流动性得以扩张。从中长期来看,出口商可以利用上一轮获得的结汇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通过乘数效应持续放大我国货币的流动性。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流动性的影响效应不确定。中、短期内呈现出微小幅度的正向冲击效应,长期内呈现出大幅度的负向效应。FDI是一种股权式的投资,投资者直接控制企业,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所投资的企业毕竟是在我国境内运营,创造的增加值会直接增加银行存款,而且不少外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生产周期短,使得中、短期内,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带来流动性小幅度的增加。然而,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优惠政策到期、外贸形势恶化或者人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后,撤出的倾向上升。

第四,投机资本对流动性呈现出剧烈的正向冲击。我国资本项目的管制为抑制投机为目的的外资兴风作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监管体系仍有漏洞,投机资本进、出我国的途径还是存在的。结售汇体制下,短期内投机性外资的涌入,放大了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泡沫,其对流动性的放大效应远远大于吸引新存款加入的示范效应。但在中、长期内,随着投机性外资的流出,其正向影响效应会变小。而且从货币流动性对投机资本响应图(图1右下角的小图),我们可以认为正是由于资本项目管制,使得投机资本的进入和退出过程被延长了,其对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冲击呈现出缓慢波动的过程,而不是截距式的跳动过程。

通过Cholesky因子方差分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货币流动性与三种形式外资之间的关系。分析图2发现,货币的流动性短期内与外资的游动无关,即相对于外资呈现出外生性,中长期内可以由外资来解释一大部分。其中进出口差额最多可以解释货币流动性20%左右的变化,外商直接投资可以解释5%左右,投机性外资可以解释45%左右,流动性自身可以解释30%左右。我国货币流动性表现出的部分外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在现有金融体系下,短期(一年时间)内,我国货币流动性不会因为外资游动而发生突变。这是由于新增外资在短期内无法发挥乘数效应,相对于已经存在的大量流动性,其影响不明显。但在完成一个投资准备周期之后,外贸、直接投资以及投机资本的示范效应将得以显现,流动性相对于外资表现出内生性。长期中,流动性自身可以解释的30%,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第三部分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从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三种形式的外资与我国货币流动性确实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平衡关系。其次,我国货币流动性短期内呈现出一定外生性,但是长期内可以由三种形式外资来加以解释的。最后,三种外资对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最突出的特点是,投机性外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趋势影响都非常显著。

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以及美国大规模发行货币,使得人民币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这些成为外资持续流入的动因。而且,近年来监管部门的分析报告也显示,外资流入方式呈现出混合态势。大量投机性外资以外商直接投资或者对外贸易的形式进出我国。实证分析已经看出,中长期内投机性资本对我国货币的流动性影响巨大。这类外资投资于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引发泡沫膨胀,为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剧烈波动埋下隐患。

为了使外资既能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继续为我国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又不至于引起流动性剧烈波动,相关政策调整是关键。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一是调整进出口政策,稳定贸易顺差规模。二是调整引资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鼓励合理的外汇使用。三是多方协作,加强监管,合理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观察流动性过剩的国际视角[J].中国金融,2007,(20).

[2]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3).

[3]李辉文.流动性过剩与外汇占款:一个基于协整的悖论[J].金融与经济,2007,(6).

[4]李勇.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与流动性过剩:基于“三元悖论”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8).

[5]李超,周诚君.中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累积[J].金融研究,2008,(12).

[6]李稻葵.增加高质量资产的供给解决流动性过剩[J].新财富,2007,(4).

[7]钱小安.流动性过剩与货币调控[J].金融研究,2007,(8).

[8]谢百三,蔡文洁.疏导流动性过剩的唯一选择[J].上海投资,2007,(5).

[9]张雪春.流动性过剩: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金融研究,2007,(8).

[10]周力,谭曙娟.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下“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J].经济纵横,2007,(11).

[11]张亮,孙兆斌.外汇占款与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J].当代经济管理,2009,(3).

[12]Gary Gorton,Lixin Huang. Liquidity,Efficiency and Bank Bailou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3):455-483.

[13]Geoffrey Heenan. Dealing with Excess Liquidity[A]. Presentation to the Joint Africa,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