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文化活动方案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3:35

村文化活动方案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送戏、送电影下乡和群众自办综合性文体活动为中心内容的系列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看戏、看电影难和农村文化活动匮乏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二、总体要求

按照“搞好延伸、讲求实效、提高水平、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强县、乡(镇)协调配合,精心策划、部署,着力抓好落实。通过抓三项活动,组织和建设好一支稳定的为民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创作、编排一批具有本县特色的文艺节目,使农民欣赏到优质文化产品,使我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三、目标任务

(一)送电影下乡活动: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制定放映计划,组织放映队伍,确保放映质量,做到安全放映。全县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不少于12场。每所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放映不少于4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1261场,其中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为385场。

(二)送戏下乡活动: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确定演出内容和安排时间,各乡镇(场)安排演出地点,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不少于6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60场。参加演出的文艺团体必须具备相关机构认证的文艺演出资质,节目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负责审查,确保节目质量,未经审查的节目不得参与送戏下乡演出。

(三)各乡(镇)组织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各乡(镇)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组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全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不少于6场,全县基本任务数为60场,其中为保护和传承好《西河戏》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乡(镇)必须安排由县西河戏协会组织的《西河戏》2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吴伟清任组长,县文体局局长夏茂臣任副组长,文体局分管副局长及各乡(镇)分管副乡(镇)长为成员。各乡(镇)相应地成立领导小组,各乡(镇)要将该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好实施方案,编制好活动经费预算。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2

一、总体要求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提升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弘扬农村人文景观并重、建设美丽乡村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并重,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和民俗文化,注入现代文明和新时期特色文化,全面丰富新农村建设文化,充分体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精心打造新农村“软实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主要任务

省、市、县三级每个地方都要聘请学识渊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热爱新农村事业的文化专家3~5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3个美丽乡村,集中挖掘整理当地村落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建设,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全省集中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村100个。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开展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民俗文化普查。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本辖区内的古迹建筑、历史名人、当代名人、祖训家教、孝文化、风俗习惯、农耕文明和神话传说等进行广泛调查,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奠定基础。

(二)广泛收集具有历史性文化的有关书籍和资料。主要是通过到书店购书、重要古迹建筑景点购书收集资料、网上搜寻相关信息、搜集查阅地方志、获取民俗文化专家研究成果、走访文物局和考古研究会、与有关研究历史文化的名人座谈等,广泛收集全省历史文化、人物事迹、民俗文化,全方位掌握各地历史文化特点和特色。

(三)突出关东文化、名人文化和各民族特有文化的挖掘整理。主要是我省特有的集安高句丽文化、叶赫和乌拉街等满族文化、延边州朝鲜族文化、伊通萨满文化、前郭蒙古族文化、敦化渤海国、农安辽塔和梨树偏脸城辽代文化、珲春敬信镇土字牌晚清文化,杨靖宇、马占山、张瀚章、张笑天等一批抗日英雄和文化名人,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东北二人转、吉林汉族大秧歌、东丰农民画、东辽葫芦画、长白山根雕、长白山人参故事等一大批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曲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战四平、四保临江、张鼓峰战役等涉及的重点村庄人物英雄事迹,朝鲜族特色食品、长白山人参、东北大米等特产品文化和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文化,休闲农业和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等。通过挖掘整理,打造地域文化,在美丽乡村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四)打造美丽乡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据每个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区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品位。可以在历史古迹、名人文化上做文章,可以彰显关东特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宣传以教育激励人为主的孝文化、弟子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家训祖教、家族家谱,也可以展示宣传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现代农村文化、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农民摄影艺术、书画、诗歌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开展扭秧歌、跳广场舞、办小剧团和举办农民艺术节等多种活动。要对现有的街路、桥涵、广场、河流、旅游景观进行命名,赋予生命力。在村庄显著位置广泛悬挂美丽乡村标识。总之,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彰显新农村文化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引导。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多动脑筋、广辟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新农村办公室要有针对性地对文化底蕴雄厚、新农村建设好的地方,下大力量,下足功夫,精心组织,正确引导,帮助他们丰富村落文化,达到有特色、有内容、有实力。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3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珍贵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农业、农村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鉴证,是农民群众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证,妥善保管与开发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源是广大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些村、镇领导档案法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治意识淡薄,对农村档案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不健全。保管条件简陋,安全措施不到位,火险、水险、盗窃隐患突出。二是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大多村级档案是由村文书或村会计兼管,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大量档案资料散存在个人手中,甚至丢失,这严重制约着镇、村档案事业的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资源共建与共享已成趋势,这必将冲击传统的农村档案工作,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档案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档案工作同样也是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档案工作应主要围绕两大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狠抓农村档案资源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丰富的信息资源。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没有丰富的资源,档案信息服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一定要进一步狠抓农村档案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村级建档水平。

1、加大投入,不断强化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要本着安全、实用、方便的原则,加强档案室建设。一是村委会应有存放档案的固定场所和箱柜,档案存放地点要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有防火、防盗、防强光、防尘、防虫(鼠)、防潮等措施,有条件的村委会可设置专门的档案用房;二要争取更多资金,购置电脑等先进的档案设备,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三要加强农村档案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是抓好村级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确保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从而实现农村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现代化。

2、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基层队伍

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乡(镇)、村档案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不高的特点,改进培训内容,开展经常性、专题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村加强电子文件、多媒体文件的收集力度并对纸质档案进行全文扫描,指导他们进行电子文件的系统整理、安全备份,为以后村级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网络化打好基础。

3、积极做好农村档案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范围主要包括:

一是有关村级组织建设,包括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在换届选举、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组织活动、工作请示和报告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及组织名册、人员登记表等。

二是有关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变化,主要围绕农村改革,做好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流转、土地征用、农税改革、农村林权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农村金融信

贷及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档案;

三是是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电网、人畜饮水、民居改建、移民开发、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小城镇建设、村容村貌改造、公益事业建设等工程方面的档案;

四是有关农业科技与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产品的市场开发、病虫害防治、劳动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务输出等方面的档案;围绕农业产业化,做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方面的档案;

五是有关民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包括农村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粮棉补贴、农村社保(低保、养老保险、五保)等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档案。

六是有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有关村务公开、治安管理、村级文化活动设施设备、村级图书、资料、信息、网络等文化资源建设、文明村组、文明家庭建设等方面档案。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档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做好档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要做好农村档案的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及时提供有关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服务等档案信息,切实做好农村档案的鉴定和开放利用工作。除国家有明确规定以及涉及个人隐私不能公开的外,其它档案均应列入主动公开的范围,村民只要需要,可随时查阅涉及自身权益的档案。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作用,将有关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土地征用、农村低保等档案实现目录数据化,将公开的档案资料采集、上传、更新,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档案资源共享,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档案信息资源,汇编档案资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档案信息服务。围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活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汇编农村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发展、农村实用技术等资(史)料,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参考和依据作用。

要建立村级活动中心,实行档案、信息、图书、资料一体化管理体制。对其他有关经济信息、市场信息、科技知识、健康知识、文化娱乐等资料,档案人员也可收集起来,一起传到网上或刻成光盘、编印成册,免费发放送到农民身边。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4

一、2011年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的创建活动,按照省、市档案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要求,我区xx镇通过了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验收,并逐步在全区乡镇推广。

2、4月按照档案接收范围,对今年档案进馆的29个的档案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工作安排。

4、继续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等级认定和复查评审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今年要复查的3个单位和准备升级的2个单位提前介入做好业务指导。

5、为确保我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根据《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对我区省重点建设项目美丰化工CCR法合成氨节能和环境治理、德阳东力钢材炉料市场、XX区产业集聚区灾后重建、XX区市政设施恢复重建等项目单位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

6、服务民生丰富馆藏,婚姻档案移交进馆。对作为民生档案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档案2012年共…件接受进馆,同时完成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各方面利用。

8、积极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帮助帮扶村深入开展创建“五好”村党组织活动,协调全村各组组道建设工程,目前已完工5公里组道建设;协调九月青花椒基地建设工程;协调扩大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协调做好全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2、部分单位档案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档案工作人员不稳定,文书材料归档不够及时、规范。

3、档案馆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不足,致使档案馆数值化工作开展缓慢。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抓好《归档文件整理意见》的落实工作,加大对实施新《规则》的业务指导和完成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今年归档文件的整理任务全面完成。

2、结合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组织机关单位以系统划片,开展机关档案工作交叉检查和档案规范管理等级复查、验收活动,配合乡镇搞好村级建档规范化管理的复查抽验活动。巩固和完善区级机关和乡镇村级建档规范化管理工作成果。

一、2011年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的创建活动,按照省、市档案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要求,我区天元镇通过了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验收,并逐步在全区乡镇推广。

2、4月按照档案接收范围,对今年档案进馆的29个的档案单位业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工作安排。

4、继续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等级认定和复查评审工作,促进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今年要复查的3个单位和准备升级的2个单位提前介入做好业务指导。

5、为确保我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安全,根据《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对我区省重点建设项目美丰化工CCR法合成氨节能和环境治理、德阳东力钢材炉料市场、XX区产业集聚区灾后重建、XX区市政设施恢复重建等项目单位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

6、服务民生丰富馆藏,婚姻档案移交进馆。对作为民生档案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档案2012年共…件接受进馆,同时完成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为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各方面利用。

8、积极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帮助帮扶村深入开展创建“五好”村党组织活动,协调全村各组组道建设工程,目前已完工5公里组道建设;协调九月青花椒基地建设工程;协调扩大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协调做好全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2、部分单位档案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档案工作人员不稳定,文书材料归档不够及时、规范。

3、档案馆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不足,致使档案馆数值化工作开展缓慢。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抓好《归档文件整理意见》的落实工作,加大对实施新《规则》的业务指导和完成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今年归档文件的整理任务全面完成。

2、结合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组织机关单位以系统划片,开展机关档案工作交叉检查和档案规范管理等级复查、验收活动,配合乡镇搞好村级建档规范化管理的复查抽验活动。巩固和完善区级机关和乡镇村级建档规范化管理工作成果。

4、完成重点档案抢救xxx卷。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5

1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基本形式

1.1 政务村务信息公开。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是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本手段。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基层政府和农村纷纷建立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河北省唐山市档案局在广大农村开展“阳光档案、服务万家”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宣讲、利用公开栏展示、计算机查询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进行村级档案公开。湖北省宜都市收集了全市涉农现行文件7237份,汇集文件209册,供群众免费查阅,同时依托“三网”提供网上在线档案查询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1.2 基层档案信息整合。因为基层农村社区发展涉及档案信息较多且较分散,农村和社区居民利用档案不太方便,为此,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加强档案信息整合就是档案信息机构日益重视的工作之一。天津市北辰区档案局加强与天津市档案局和区属各镇、街、村委局的联系,构建信息整合报送机制,资料搜集渠道广,信息可信程度高,内容实用性强,为基层农村和社区居民档案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浙江省余姚市、慈溪市、镇海区档案局签订开展“就近受理、跨馆出证”的远程协同合作服务项目,实现异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信息的异地利用并当场获取档案证明,从而解决了三地居民档案利用的舟车劳顿之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1.3 档案下基层。开展送档案下基层是档案部门服务基层最常见的形式。2004年3月,北京市怀柔区档案局联合16个涉农部门举办“档案服务三农,现行文件下乡活动”,将两千多份与农民利益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送到农民群众手中。此后又于2007年举办“服务新农村建设送光盘下乡”、“送档案知识下乡”等活动。珠海市档案局(馆)创新举措,结合中心工作,开展“档案进社区”“档案入万家”服务月活动,把档案工作宣传普及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1.4 基层档案信息编研。辽宁省档案局(馆)与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联合协作,精选出省直单位的文件267份110多万字,制作《辽宁省县域经济政策法规性文件汇编》光盘2.5万张,免费面向全省发放。 吉林省梨树县档案局与县涉农部门联合编印了《涉农文件汇编》,传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受到好评。

1.5 基层特色档案建设。随着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档案信息部门要及时适应基层社区的新变化,建立了社区居民生活、就业、健康等常规档案,还形成了大批记录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开放型社区建设等特色档案,挖掘其利用价值。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猕猴桃种植大户杨声谋建立了300多盒档案,以档案为媒介,培养了10批猕猴桃种植,有效推进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河北武强县对当地2000余名致富能手的基本情况、特长、业绩等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农村“能人档案”。浙江省对全省1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83个农民大户已开展建档和档案规范化管理。

1.6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新型的基层社区档案利用网络平台,是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有效途径。档案利用网络平台一般可借助现有农村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信息传播网络传播档案信息,还可利用3G手机网络实现基层档案信息的沟通合作。2009年,天津市北辰区启动档案信息“村村通”工程,档案网与党员远程教育网相连接,使农户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终端――电视浏览平台也能在第一时间浏览信息。

1.7 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支持。在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中必然会形成相应的档案的内容包括:农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材料;文明村组、家庭建设材料;民俗民乐资料;家谱族谱、村史、名人实物材料;重大文化活动材料;文化遗产记录、保护与开发文件材料。建立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档案,不仅记录了基层文化活动,且记录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利用这些档案可实现传承文化,资政育人,倡导文明新风,构筑和谐社会。浙江嘉兴市利用档案资料开展《嘉兴名人展》、建设《馆藏档案陈列室》,免费向市民开放。

2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十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先进文化为主题,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农村三项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力推进“争当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排头兵”,夯实建设全国百强基础。

二、工作目标

在总结2011年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2012年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努力创作一批有文化特色,有艺术品位,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健康的文艺作品,并以市场模式精选好戏、好电影送到乡村,引导督促乡镇组织本地农民开展文体科普活动,力争创特色、出经验、见成效。

三、明确职责

文化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农村文化活动的业务指导和级织协调,积极向乡镇推荐、提供优秀剧目,指导乡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财政部门切实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各乡镇政府积极配合送戏、送电影下乡等工作,落实好电影、送戏下乡的衔接工作。涉及组织群众开展文化科普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要向文化部门先拟方案,拿出预算,邀请文化部门的人员现场观摩,并搞好文字、像片或影像存档,做好经费收支明细帐。

各乡镇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和活动需求,积极组织开展的群众文体活动,把科普、体育竞技、书法、美术、摄影等,切实贯穿于乡镇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中。

各部门要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加强对农村文化活动和专项资金使用的检查、指导工作。

四、工作内容

在全市各乡镇、垦殖场和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包括:①文艺演出。承担演出任务的艺术表演团体必须是经设区市级以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持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②文体科普活动。各乡(镇、场)在开展文体活动前应先将活动方案等相关文件送交市文化局备案,乡(镇、场)文体活动以组织农民参加为主。活动可与乡镇文体特色相结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活动结束要写出总结材料及递交活动图片报文化局。对有影响的乡(镇、场)特色文化村建设可适当给予资金扶持;③电影放映。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完成每个行政村每月1场电影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每学期4场电影放映任务,每场电影放映补贴按省文化厅、财政厅文件规定的价格执行;④以上三项活动的情况要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含文字、影像、图片等)。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五、专项资金分配及使用

省下达我市2011-2012年度乡镇“三项活动”分配数为89.74万元。其中:1、乡镇电影放映场次补贴为22.63万元,按每个行政村每月1场电影放映任务分配;义务教育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片6.8万元。2、乡镇开展文体活动补贴为11.41万元,为保证每个乡镇每年开展两次以上活动,每次活动补贴经费最高为4000元,文化局视乡镇上报活动方案及预算核拨每次活动经费,乡镇不得挪用、挤占文化专项资金。3、全年送戏下乡补贴29.2万元,每场演出补贴为2000元。

六、票据使用及管理

1、票据由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共同设计印制,省文化厅发放,由文化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2、省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报帐凭证,一式三联,每本票据共五十张,第一联存根联为活动开展单位,即文艺演出团体、电影放映单位、主办文体活动单位留存。第二联审核联为乡财政所留存。第三联报帐联为文化行政部门留存。接受演出、放映的行政村及爱教片的放映所在义务教育学校和上述三联留存单位负责人都要在单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

3、主办文体活动应由乡镇文化站制定活动方案,由乡镇政府审核报文化行政部门批准后,由乡文化站组织实施。活动结束后,要如实填写活动情况有关数据。

4、乡财政所要按照以上规定对三项活动的票据认真审核,对违反规定使用票据的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内容虚假的,无单位负责人签字或未加盖公章等票据视为无效票据,使用单位对作废(无效)票据应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7

今天在孙田庄村召开的现场会,是一次关系全镇农村长远发展,关系4.6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镇文明生态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会议,目的就是要动员全镇上下,特别是76个行政村的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积极投身到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中来,加速文明生态村创建步伐,努力实现“走在[文秘站网-]全县最前列”的目标。

把大家召集到孙田庄来,就是要让大家亲自看一看孙田庄村是怎样建设文明生态村的,该村在党支部书记孟凡勤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党员群众上下一心,不辞辛苦,共建自己美好家园,到现在,该村完成了街道硬化、净化、村庄绿化、亮化和美化,村内一坑一沟的治理、沼气池建设等九大工程,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心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源于该村两委带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以及全村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村两委用实际行动取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他们那种心系群众、以诚待民、以信取民、以德感民的作风,勤恳敬业、公而忘私的精神,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行为是孙田庄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慧硕果实的前提和保障。孙田庄村连续8年被县评为红旗党支部;先后被省主评为基层创安先进单位、宣传文化示范村;20__年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__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今年又被确定为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省级文明生态示范村和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我们刘田庄在各项工作中值得学习的一面旗帜。今天,请大家来向他们学习,主要是学习他们敬业精神和做法,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应该怎样抓、怎样干、怎样才能干好。各村要结合实际安排好计划,制定好措施,搞好动员,抓好落实,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为把我镇文明生态村建设全面开展好,下面我想讲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全镇文明生态村创建进度

自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进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在市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全镇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以点带面,分类实施。

文明生态村创建以来,在成立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文明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镇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且首先确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十一个村作为文明生态示范村。如:孙田庄村定为市级文明生态示范村;赵官庄村定为县级普及村;上荆子、刘田庄、枣林、前双庙、康时庄、杨园子、前茶芽山、六百户、后上庄九个村为镇级文明生态试点村,做到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我镇根据各村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设施等基础条件,把76个行政村分成不同类型,以“五化”、“三化”、“两化”为目标,以净化为突破口,对不同类型的行政村在创建标准,创建模式等方面划定不同期限,提出不同要求,做到同时展开、梯次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目的就是使各村的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分期分批达标。

2、“三图一案”进展较快,“五化”、“三化”、“两化”工程进度不一。到6月底,我镇76个行政村,除了两三个村完成“三图一案”工作外,其余的村都已制定了规划方案,绘制了村庄现状图和规划图,一部分村虽已绘制了创建效果图,但完全符合要求的图只占少数。

在净化、绿化、硬化等方面,我镇各村的进度差距较大,在净化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沼气池建设,两年以来,随着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开展,我镇通过宣传发动,全镇已建成沼气池452个。在绿化方面,广大群众只注重到植树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却忽略了生态布局。在硬化方面,村村通工程为我们各村街道硬化带来了大好机遇,到现在,我镇共开通线路8条,计24.658公里,其中路基主体工程完成24.658公里,基层工程完成11.068公里,面层铺油9.25公里,铺水泥0.3公里,通村数达21个村,有10个村正在运作中,通路里程可达40公里。

3、抓住机遇,用足关系

镇党委、政府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紧密地与“驻、访、帮、解”、村村通工程、小城镇建设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和上级包村单位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对创建文明生态要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为加快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驻、访、帮、解”活动中,通过多方联系,我们取得了上级市、县两级部分的大务支持,共协调资金133.55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镇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村两委干部认识不到位。有些村干部对文明生态村认识片面,认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庞大,而本村的物力、财力、人力有限,不足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存在畏难情绪,思想负担过重,致使信心不足,希望渺茫;有些人缺乏大局意识,不能妥当地处理创建文明生态工作与村里各项工作关系,错误地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孤立起来,甚至寻找种种理由进行推拖,致使文明生态村建设进展缓慢停滞不前。

2、部分群众创建文明生态村积极性不高,多年形成的生活陋习难以改变,突出表现在:净化方面,自家庭院卫生不扫,死角垃圾太多,脏水乱倒,柴草乱放,特别是养殖圈舍的粪便乱堆,污水乱流;道路硬化时不出钱、不出工,绿化植树时不按规划乱栽,甚至不栽树。室内电气化,室外脏、乱、差的

怪现象难以改变。这些现象足以说明,群众对文明生态村认识不全,导致积极性不高,缺乏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理性认识。3、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有的村制定的规划方案不切实际,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有的村制定的规划不全面,实施步骤简单粗泛,目标任务不明确;三图不健全、不规范,各村现状图和规划图大部分是手工划制,与村现状极不吻合,图、案脱钩,三图与规划方案的内容不符。

4、文明生态村创建面小,范围窄,工作缺乏主动性。作为市级文明生态村的孙田庄村,在市县领导的关心和上级部分的帮助下,经过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努力,该村文明生态村创建力度大、进度大,但是从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镇的示范村始终是孙田庄一个村,典型示范的范围小,其余的村连最起码的净化都没有做好,有进度的村也只是在中心工作的带动下有些起色。村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表现出很强的被动性和应付心理。

三、下步要求

上述问题如得不到彻底根治,将直接影响全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进度和创建质量和创建目标。因此,通过这次在孙田庄村召开现场会,今后大家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快全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争取各村的文明生态村建设都有一个新的起色。

1、端正认识,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项宏观战略,同时也是农村工作的综合性工程,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搞好文明生态创建,不单取决于经济实力,关键是干部的认识,根本在群众的观念。因此,各村两委干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

2、找准定位,让广大群众真正“动”起来。我们始终强调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这绝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去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这次参观并不是让大家来看孙田庄的路、凉亭、路灯的景色,而是要让大家通过学习找准定位。孙田庄村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标准和模式,在硬化方面,既有低标准的石子路,又有普通的柏油路,还有高标准的水泥路;在绿化方面,既有庭院绿化,也有环村绿化带;在净化方面,既有高标准的“四位一体”的沼气池,还有普通的沼气池等等。对照这些模式,各村要立足实际,做到以净化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五化”目标。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五化”建设就是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建设。抓好“五化”一定要从“净化”入手,所谓“净化”就是要做到“一建三改”,实现“六无”。“一建三改”就是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六无”即无脏水乱泼、无垃圾乱倒、无粪土乱堆、无牲畜乱跑、无柴草乱垛、无污水乱流。

大家要认识到,农民群众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主体力量,要靠农民群众的力量,靠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工作,只要群众真正理解了,真正动员起来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前提和基础,但这不能停留在口头空喊上。教育和引导的力度,决定着农民群众对创建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我们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必须把教育和动员农民群众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把创建活动作为一场伟大的教育运动,大力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重大意义,尤其要结合孙田庄村的新变化,把创建活动带来的好处向农民群众讲充分、讲透彻,使农民群众真正理解到创建文明生态村,干的都是他们自己想干的事,解决的都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事业,从而使他们自觉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要教育农民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把农民群众在创建文明生态村中的责任和义务讲清楚、讲明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创建活动的主体和主角,真正发挥主人翁和主力军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开展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切实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带头干。在创建活动中,我们的村干部怎么做,对群众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你带头捐了款,带头出了工,带头作了奉献,群众就信服你,就支持你,就会自愿地跟着你干。孙田庄的文明生态要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为什么孙田庄的群众觉悟都这么高,都能积极投身到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去,就是孙田庄的村干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他们都是工作在第一线,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才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孙田庄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希望今天来的村干部要积极向孙田庄的村干部学习,发挥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在自己完成好净化、绿化、美化和为本村的文明生态村出资出力的基础上,带动群众做好自家庭院卫生,积极主动地建沼气池、建好沼气池,积极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出力出资。绿化和硬化方面可以从低标准做起,抓绿化可以从房前屋后植树做起,逐年扩大绿化面积。抓硬化可以从石子路硬化做起,紧紧抓住村村通工程的大好机遇,在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可以采取向社会各界筹集,群众自筹等多种办法,逐步实现高标准的柏油、水泥路面硬化。这才是参加这次现场会的目的,也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根本宗旨。

3、做好“三图一案”的“回头看”工作。各村对已制定的“三图一案”要进行一次校兑,一是看所定的规划是不是符合实际?按照要求还缺什么内容?二是看所定目标是不是切实可行?在规定内期限实现目标会遇到什么问题?三是看所定的实施步骤是不是经过细化?每个步骤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四是看划制的“三图”是不是与实际相符合?与方案相符合?按照实际和规划方案的要求,“三图”还缺什么内容?

按照县委要求,我镇第一批文明生态试点村的效果图务必于7月10日前完成,其余村的“三图一案”工作必须于7月15日前完成,新制定的规划方案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三图”要齐全规范。

4、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我们要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与当前的“驻访帮解”活动、小城镇建设、村村通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及“三城”同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孙田庄村支部书记孟凡勤同志不屈不挠的精神。多方面地和驻村单位联系,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与这些单位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础,取得他们在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与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机结合点。

我们在孙田庄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目的是要大家学习孙田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强党性,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学习他们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主力军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核心和带头作用,唱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旋律,让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8

(一)更新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限制,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树立档案工作是“一线”的理念、“人的档案最重要”的理念、走出档案发展档案的理念,推动档案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管理,确保乡村两级档案的保管安全

一是要创造条件改善乡镇和村委会档案保管条件,增强基层档案室防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档案应急工作体系,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在突发和极端情况时有应对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三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坚决避免把制度讲在嘴上,挂在墙上的现象。在管理上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的责任。四是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有条件的乡镇要有计划地添置扫描仪等设备,逐步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处理工作,尽早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利用网络化。

(三)夯实基础,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乡村两级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关系到农村档案资源到底全不全、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关系到农村档案工作将来能不能很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服务,能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我县各乡镇已于20*年完成了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批工作,但多数村委会至今还没有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抓紧制订并完善乡村两级各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国家档案局在20*年在同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制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重新明确了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各村委会在制订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可参考执行。制订和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时,一是要把新产生的一些门类或内容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二是要把涉及广大农民各方面利益、特别是有关民生的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延长保管期限。另外,今后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根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发展,及时增补新的内容,从而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不断完善。

(四)突出重点,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的监督和指导

一是加强监督。县档案部门将在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把对涉农单位特别是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重点检查该归档的是不是都归档了,保管期限定得是不是合理?确保把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都收集齐全、完整归档,为提供利用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指导。加强对村委会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途径。重点是指导各村委会开展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升星级工作计划,县档案局已印发了泸档字〔2009〕5号文件。在今天的会上,王副县长还将代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村委会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共有81个村委会和5个城市社区,至20*年底,已完成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其余76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计划在今年内完成。

(五)提升质量,强化乡村两级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乡村两级档案利用的重点是乡村两级的干部和群众,要把利农便民,方便本乡、本村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来考虑和安排。一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档案价值与作用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利用档案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要修改不利于各方面特别是普通农民利用档案的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降低利用门槛,方便群众利用;三是要主动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介绍档案信息,让普通农民知道哪儿有什么档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利用档案去解决;四是档案人员要热情服务,对利用者热心解答问题,热心提供档案,开展深入服务;五是要主动服务,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六)丰富馆藏,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

县档案部门将进一步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一是采取措施加大依法接收档案的工作力度,将涉及民生的档案、反映本地特色的档案以及撤并乡镇档案接收进馆,为档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打好基础;二是广泛征集流落散失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防止资源流失。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关于征集领导干部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的通知〉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档案征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省名人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规范征集方式和渠道,对散存、散失在民间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珍贵档案、历史档案、名人档案开展征集工作,防止珍贵档案的损毁和流失,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加强重视重大活动档案,切实落实《*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事件),现场拍摄收集活动(事件)档案。

(七)以人为本,重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进一步规范各类社会保险保障、食品安全、、宗教、婚姻、土地承包、山林延包、房产、移民、知青、学籍、公证、破产企业等民生领域的档案工作,重视、发挥这些民生档案在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对馆藏档案及现行公开文件中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把档案中含有大量民生信息,与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权益息息相关的,如户籍档案、婚姻档案、干部职工人事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知青档案、人员档案、土地承包与流转档案、林权档案、移民档案、土地征用拆迁档案、房地产档案、就业档案、医疗档案、保险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学籍档案等等,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信息化,优先开发利用。

密切关注各部门、各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采取的新措施、开辟的新领域、开展的新工作,为这些新领域的工作及时建档,及时把各种新形成的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各类档案建立起来、收集起来,如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就业培训档案、居民健康档案、民情档案、土地流转档案等多种类型的民生档案,把它们列入归档范围、收集范围、进馆范围。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9

在组织领导上做到“三级联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将其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相关涉农部门、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督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强化档案部门工作主体的前提下,明确了农业、民政、水务、林业等涉农部门档案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要求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各乡(镇)、行政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配齐了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全县上下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在责任落实上做到“无缝对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创建活动调度会、协调会,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印发了《南城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目标考核细则》,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将创建示范县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高位推动;各乡(镇)召开会议进行了贯彻落实,将行政村建档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奖优罚劣。

在资金投入上做到“保障有力”。近年来,在县财政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档案工作,县财政划拨专款作为创建工作经费,全县先后投入经费360余万元,新农村建设档案的保管、利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县民政局共投入10多万元配备密集架、空调、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确保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创建工作中,南城县走好了“三部曲”。

第一步,树立样板。在徐家、株良两个乡(镇)分别选取了湖东、路东两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村,严格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创建标准,集中力量进行打造,形成创建工作标杆。如徐家乡湖东村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成立了村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档案室、荣誉室、历任政绩室,并与农家书屋相结合,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收集了14个门类538卷室藏档案,建立了计算机档案信息和政府公开文件查询系统,达到资源共享。

第二步,试点示范。针对乡镇、行政村档案人员兼职较多、素质参差不齐、档案业务能力不强的状况,我们采取了“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强化对县、乡、村三级档案人员的培训,并组织参观试点村,现场观摩推广村级规范化建档。我们先后举办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业务培训11期,参训人员2000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

村文化活动方案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三农”工作全局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

二、工作目标

全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规范。村(社区)全部建立符合规范要求的档案保管场所和服务窗口。将档案工作全面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域,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管理规范,并提供有效服务。机关档案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档案室全部利用计算机管理,普遍开展现行文件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和“三农”信息查询服务。村(社区)全部建档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力争所有的村(社区)达到市、市级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并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为村(居)民提供档案和农村综合信息查阅利用服务。在全镇范围内建立起以档案综合管理为基础,以规范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档案保管利用场所为平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档案信息服务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和服务新体系。

三、建设标准

(一)镇机关档案工作

1、全面收集、整理归档新农村建设各领域形成的文件材料。

2、进一步提高镇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巩固提高镇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标成果。

3、拓展全镇档案工作领域。探索建立集档案、已公开现行文件、图书资料、农业信息为一体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

4、进一步完善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利用场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5、督促、指导全镇所辖村(社区)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各项制度,逐步实现规范管理。

(二)村(社区)档案工作

1、村(社区)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每一个村(社区)应建立综合档案室,达到基本的验收标准,即做到“五有”:有档案、有档案管理人员、有档案工作制度、有档案室、有档案柜;“一送”:送涉农信息进村入户。其中要求50%的村达到市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认定标准,30%的村达到市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示范建设标准,全部社区达到省级档案工作合格社区标准(其中设施按照市示范标准建设)。(标准具体见附件)。

2、全面收集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积极建立地方特色档案、民生档案,并规范整理,科学保管和利用。

3、开展各种形式的涉农信息服务。村(社区)级档案室能接收到市档案局和涉农部门通过网络、光盘、印刷品、专栏、业务咨询反馈等方式送来的各种相关资料,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查阅信息。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示范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镇选择2-3个村和一个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点先行试点,于2014年12月底前完成示范试点任务,力争30%以上村(社区)档案工作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二)全面推广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面推广试点单位经验,确保所有的村(社区)档案工作100%达到规范化建设申报认定标准。

(三)自查提高阶段(2016年1月—10月)。镇、村(社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村(社区)档案工作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合格率力争达到100%。迎接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同志担任组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同志担任副组长,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指导和组织工作。各相关单位也要相应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本单位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队伍建设。各村、社区要配备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的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综合档案室工作,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档案人员培训活动。积极创新档案整理人员配备方式,可聘请懂档案业务的退休教师等人员指导、档案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