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常识大全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2:00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1

究其原因还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的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 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两者相比较,高中阶段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目标不同,因而初高中教学重点不同,学习要求不一样,使得初高中文言学习的断层。 高中老师抱怨初中教师没有把学生教好,送上来的学生文言文基础不扎实,知识欠缺较多,没有较好地具备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而初中老师则满腹委屈同样劳心劳力,却吃力不讨好。

如何实现高初中文言文的有效衔接和谐过渡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做好高初中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二是做好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三是做好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有效衔接。

一、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

由于知识的连续性,新知识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布卢姆认为学生的已有知识对于学习目标达成影响作用可占50%。这说明,教学的一个关键就在于使学生的认识前提行为达到一定的水平,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下一任务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新知识之前就必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工作,清除和缩小学生之间存在前置知识差别,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基础知识,以提高群体学习效果。做好高初中教材内容的衔接,教师要熟悉高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明确哪些是初中已有知识,哪些是要进一步深化的知识,教学时各种情况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地进行补充和深化。

1.需要补充的知识

由于初中“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语法知识在初中被淡化、弱化了。学生大多对实词、虚词、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知之甚少。而高中对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的考查却是重点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视情况对语法知识作适当补充。而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要使学生突破文言文语法这个教学难点就必须学好现代汉语语法。先补习基本的语法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文言特殊的语言现象

2.需要强化的知识.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同时帮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运用语法知识加以判断,以增强学生对词法、句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运用语法知识判断词类活用的能力。

3.需要巩固引申的知识

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语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

高中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特殊句式时联系初中学过的典型例句,再结合句式的特点系统讲解,学生定会恍然大悟。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又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1.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一种意识,那就是不能等和靠,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主动去解决。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把要学的文言文抄在作业本上,要求隔行抄,以个人为单位,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自我阅读,解决力所能及的字词句问题,疏通文意,概述全段或全文大意。对文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句和不理解的思想内容,一一圈点出来。每个同学都在动手了,对课文也有了初步的感知。 转贴于

2.采取交流、合作、激励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质疑习惯

有时上文言文课,教师还按部就班不厌其烦串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老师往往吃力不讨好。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上课大胆质疑。对于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组内讨论解决,通过互问互答和提问解答来进行, 或把问题拿出与全班进行交流,或有疑难但已通过合作解决的,也可把解决的过程讲述出来,喜悦共享。讨论交流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文章字词句的疏通、理解,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向文章的思想、写作背景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当然,放手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学习,教师并不是完全放手不管,教师要不断巡查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也可加入适当的讨论,在关键时刻起点拨作用,并对有创新、大胆的观点的个人或小组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实现了教学过程的真正有效。

3.指导学生科学背诵,实现有效教学

要求学生能把课文给背诵下来。大部分初中学生学习并不自觉,基础多数也不太好。让他们在接触课文一两天,才读了课文五六遍的情况下就去背,实在是超越了他们的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背默古诗文中应做到两点:帮助学生科学地安排背默时间和背默内容;重视指导学生自己总结背默方法。学生之间在学习习惯和方法方面均存在差异,利用每次默写后要求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复习存在问题,改进方法,用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去指导学生能达到更有效的背诵效果。

三、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有效衔接

古人说:“授人以渔,只备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生受用。”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1.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2.重视归纳和积累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2

关键词:初中学校 安全管理 困境 措施

1、初中各种危险来源渠道

1.1各种运动带来的伤害

初中体育课有其开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但是,体育课的性质及教学要求人员引发安全事故。轻伤、残疾、死亡等后果均有可能出现;同时,体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老化也是容易导致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害的重要因素。

1.2课余时间容易引发伤害事故

初中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在操场、回廊、楼梯等处与其他同学追逐嬉闹,由于不小心而引起安全事故,这中危险渠道引发的事故也最容易引起纠纷,付之诉讼。

1.3上学或放学途中的伤害

初中生的自我辨知能力较差,因此,在上学或放学途中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种危险渠道是学校无法时时刻刻加以跟踪管理的,因此,已成为初中学校安全事故管理的薄弱环节,管理起来非常艰难吃力。

1.4自然灾害的伤害

初中生的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也非常有限,因此,当自然灾害突然来袭时,势必酿成重大恶性后果,因此,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1.5网络技术发展,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了普及。很多家庭也都安装了电脑,致使初中生迷恋上网,玩游戏,必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最终,使其无法自控和自拔,引发严峻的社会问题。

2、初中学校安全管理的困境

初中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抓得好抓得严,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教育,保证初中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严抓初中学校安全管理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有一个明朗到位的认识。

2.1初中生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低

初中生的年龄较小,不能对事物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反而充满着好奇心,加之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常处于危险境地,一旦出现危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害怕和哭鼻子,这些都是初中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低的后果。

2.2家长忽略对孩子必要的安全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长只是一味的对孩子倍加呵护,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贝,却不愿或想不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这种不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做法很不可取,也导致孩子安全意识的丧志,致使孩子在初中学校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3学校安全教育不科学,无法抓住学生心理

目前,我国多数初中学校的安全教育都是以老师的说教为主,老师在初中生进行各种行为时,总是叮咛嘱咐耳提面命,无法从心理和思想上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安全教育知识。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对学生起到任何作用,孩子不会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无法达到安全教育的预期效果。

2.4老师心态不平,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老师只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管理学生,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天性及每个学生的特点去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遇事经常发牢骚,不去加以细致分析和考虑。因此,一旦学生招惹了老师,老师便没有耐心继续加以管理,不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疏于看管,也容易导致初中学校安全事故发生。

3、突破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困境的措施

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客观的要求对学生传输一定的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懂得爱惜自己和他人,懂得生命的可贵。因此,家庭对初中生的安全教育和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初中学校更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1注重树立良好的校风,构建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校风会为学校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安全环境。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之间会互相尊重,互谅互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因此,初中学校的校风建设显得非常重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应当从学校领导班子抓起,让他们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初中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打好头阵。

3.2促使初中生在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爱惜生命

初中教育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使初中生在脑海里对危险有一个大体的概念,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并教育他们在危险来临时要学会自我保护,这样,在危险来临时初中生才能做出较为正确的反应。

3.3排除初中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

初中生在学校上学期间,必然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教学设施设备,因此,初中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学设施设备的有效管理,防止在设施设备上出现安全隐患,并应当定期对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进行细致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初中学校应当设置专门人员负责教学设施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对这些设施设备的安全系数予以高度的重视,确保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进行。

3.4落实教师自我约束机制,完善其职业道德

教师是传播安全教育知识的最直接载体。初中学校在寻求发展时应当结合本身的现实情况,充分考虑个体教师的差异性,建立一种职业道德的自律与其他方面的他律有机结合的教师道德约束机制。

3.5规范初中学校各项制度,保障教师基本权益

学校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得益于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因此,初中学校必须完善各项制度,使初中教育向着正轨前进。从另一个角度看,良好的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初中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初中教师在工作中处于一种坦然的心理状态,缓解其压力,提高其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对学生的爱心,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4、结语

为初中生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才能对他们进行更好的知识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初中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要集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力量,为初中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结合初中校园的安全教育的现状,采取得力措施,突破困境,解决问题,推动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田文学、柴保恩.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学校管理[J].河南教育.1997(8)

[2]孙天华、张济洲.生命意识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性关怀[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7)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初中语文;过渡教学

当教育教学没有进行如此全面的改革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不大,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过渡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并且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量的小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不能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理解,其学习的兴趣逐渐淡化,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调动,大大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过渡教学进行全面的关注和研究。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意识的树立

在之前的语文教学中,相关的教育者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过渡教学并不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也没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着非常突出的阶段性的特点,同时,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小学的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过度关注,将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复习上,虽然,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的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发挥和体现,其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对于知识的过渡性和持续性非常重视。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发现,它与小学语文从本质上是存在差异的,有着不同的知识难度和形式等。那么,在此情况下,小学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的观念,对过渡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重视小学高年级的过渡教学,让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应教学的方式,并且有效理解教学的内容。

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融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并不多,教学的进度也比较慢,当遇到相应的重点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都会对其进行相应的讲解,同时,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对其进行反复的练习,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点的难度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教师对于作业的批改也是非常重视的,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对相应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有效的掌握和理解。当进行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的时候,语文考试的难度并不大,所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的难度都是比较适中的,只要学生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进行了反复的练习,那么,是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的,但是,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有着比较大的难度,知识点越来越多,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记忆等,教师的教学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作业的量也是相对比较大的。在初中的考试中,语文考试的难度比较大,所考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考试时间的限制性更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让小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可以迅速适应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和速度等,必须要对过渡教学做到足够的重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的病句修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知识加入到其中,主要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的语法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着比较突出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做好相应的病句学习的准备。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保持注意力集中;其二,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对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三,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其做足够的重视,当教师和家长不对其进行监督的时候仍旧可以有效完成;其四,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自我思考的习惯;其五,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要实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目标,就需要让学生每天都写日记,读好的文章,并将其中的好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摘抄,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其六,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参考书和工具书进行相应的应用,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当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掉。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过渡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教育形式的转变,相应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等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其教学内容的难度更大,教学的速度更快,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进入初中的时候可以快速适应其教学的形式等,必须要对过渡教学做到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过渡教学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庆海.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18):241.

[2]张丽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技巧的练习[J].新课程,2016(34):167.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4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教育;法律意识;法律知识

法治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也就是在内心中尊重法律,把法律当作自己行为的准则。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生的法治教育,初中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公民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法律常识教育,初中生的法律教育主要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理解程度、生活环境等方面,系统地总结出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内容。旨在普及初中生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维护和遵守法律行为。

1对初中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

法律意识教育是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前提,法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上法律现象的一种反应。初中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是初中生对法律或者说是法律现象的反映,本部分主要通过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律意识来阐述。

1.1教育初中生树立知法的法律意识

知法,并不是简单地让初中生知道法律的规定是什么,也不是一味地给初中生灌输法律的条款和规定。知法是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学法知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知法的目的与效果。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有其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条件和原因,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事出有因。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以及犯罪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这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说明,现在青少年还没有树立知法的法律意识。知法的必要性就在于,这不仅是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同时也是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青少年知法的法律意识培养并不是一个短期就能看到效果的教育,也不是单单凭借个人或者是学校就可以完成的。一方面,社会是不断发展向前的,法律也是不断修改和变化的,随着法律的变化,青少年知法的法律意识也随着时间发生着改变。同时,青少年知法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和系统性的工作,仅仅依靠教师或者是学校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校中,初中生学到的仅仅是书本上所列出的条条框框的知识点,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只是说教育学生怎么做是对,怎么做违反法律规定的,也只是简单地提供理论依据。所以说,初中生知法法律意识的树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和全力配合。初中生知法的法律意识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逐渐培养而成的,当然,这也少不了社会环境的熏陶。无论是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初中生能够自觉树立知法的法律意识,以便于今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1.2教育初中生树立守法的法律意识

清末法学家沈家本说过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未有无法治国而长治久安也。守法,就是让法律在生活中得以实施,如果人人都不遵守法律,那么法律就会失去它的权威,社会也就不能保持长治久安。我们应该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加强青少年的守法意识教育也是时代的需要。对于初中生自身来说,他们往往认为,法律离他们很远,初中生常常有这样一个误区,只要是不杀人、抢劫、放火等就是守法。这个说法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只是片面的。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中生来说,守法意识的教育更主要的是让初中生遵守生活中的法律规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红灯停,绿灯行,肯定是人尽皆知吧,这不仅仅是对于司机来说的,对于行人也是如此。可是,这样看似平常的规则又有多少人能够遵守呢?记得前不久电视上有这样的一则新闻,记者在监控录像中观察一个路口行人过马路的情况,等了半个小时候才有一个姑娘是等绿灯亮时才过马路,这样的情况难道就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司机的守法可以给行人带来安全,行人守法可以使交通更加顺畅。因此,守法的意识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守法也要从最简单的法律规则做起,对于初中生的守法意识教育更应该如此。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法律,教育初中生树立守法的法律意识,不但能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1.3教育初中生树立用法的法律意识

教育初中生树立用法的法律意识,主要是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用法,也就是使用法律,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不仅是初中生,包括很多的成年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只有打官司,走诉讼的道路才是使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而打官司程序复杂,过程繁琐,所以,大多数人就选择了沉默。帮助初中生树立用法的法律意识,主要就是走出这样的误区,让青少年能够真正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例如在面对家庭暴力事件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作为初中生在遇到这类事件的时候并非只有打官司走上诉讼这一条解决途径,可以向有关的部门和机关请求帮助,这样也是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有80%的初中生的身边出现过在校园里遭到过校园抢劫和勒索,18%的初中生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是真正告诉老师、家长、请求有关部门帮助的却很少,因为怕遭到报复,所以选择自认倒霉。以上的种种事件表明,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初中生树立法律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2对初中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2.1教育初中生了解宪法的理论知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教育部也要求重点做好中小学的宪法教育工作,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明确中小学宪法教育的专门学时,并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范围。那么,青少年的宪法教育进程和效果如何呢?四川大学教授周伟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道出了现状,他说在美国,宪法就如同牛仔裤、摇滚音乐一样融入民众的生活,如果中国老百姓对如今的中小学生晨读宪法不感到惊讶,而是像麻辣烫一样熟悉,那普法就成功了。换言之,对于普及宪法教育,不仅学生本身不理解,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也持有怀疑的态度。许多初中生都认为宪法知识太“高大上”了,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对宪法知识的了解也仅限于“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对于宪法到底是干什么的并不知道。大多数的学生家长也认为,宪法跟孩子们的学习没有关系,宪法离自己的生活很远,生活中并不能用上宪法。所以,学习宪法,让孩子普及宪法知识也仅仅只是口号而已。教育初中生了解宪法的理论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和家长还有一些社会上的人走出这样的误区,宪法并不“高大上”,而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2.2教育初中生了解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也在法律知识所包含的范围内,法律知识系统庞大,内容广泛,专业性强,而法律常识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但是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含民法、刑法、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同时又是人人都能运用的法律,这一类的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称的法律常识。教育初中生了解生活中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就要求教育者从学生身边的事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常识的重要性。比如说,当学生放学时,校门口总是挤满了小摊贩而且还有违规停放的车辆,不仅给出门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还不利于出行安全。虽然许多学生对此事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往往都认为,这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能够解决的,这是政府的工作,自己根本就无权过问这就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识问题,虽然初中生是未成年人,但是初中生也有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当然未成年人也不例外。初中生可以在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向有关机关反映情况或者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初中生也一样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普及法律知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法律知识,保护青少年的成长,同时也有利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3教育初中生了解依法治国与自身的联系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早在1999年,我国在宪法中就规定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作为初中生,依法治国与自身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又要求初中生怎么做呢?在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的第八课讲的就是依法治国。教材主要是从行政诉讼、法律的权威性、法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的实施这几个方面来对初中生进行依法治国教育的。在笔者看来,这四部分的内容,与初中生关系最密切并且最重要的是最后一部分,教材中的标题是我们的共同的责任。依法治国虽然是治国的方略,但是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联系,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依法治国就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可是并非都是人微言轻,就如同上文中所提到的,树立正确的知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就是推进依法治国的表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宣传法律知识,虽然自己不是很专业,但至少可以让人们更重视法律,这些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依法治国虽然是一个大的概念、大的范围,但是教育者应该教育初中生以身作则,为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依法治国的积极推动者。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贾应生.论法律意识[J].人大研究,1997.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语音教学;背景知识;听力技巧

一、注重英语语音知识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首要前提

1.教师首先要有标准的英语语音及语调

学生主要是从教师处接受最系统、最正规的专业教育,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我们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具备标准的英语语音及语调。这样一来,才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与示范。这将对他们形成同英语国家人民一致的语调以及思维、思考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更有利于他们对英语听力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切实提升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

2.强化英语语音具体知识点的学习

语音是困扰初中生听力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障碍,长期处于英语错误发音状态中的学生,他们在具体的听力活动中常常会因为自身错误的发音导致对材料的错误理解,自然也就无从保证具备较高的英语听力水平以及良好的听力效果。

要想切实扭转这一尴尬状况,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强化英语音标知识的学习,以此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语音的基础;除此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英语中的同化、强弱读、连读、省音等具体内容。相信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基础语音知识会有较强的熟悉感与亲切感,也更容易对听力材料形成足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自身的英语听力水平自然也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与发展。

二、科普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初中英语听力材料大多涉及英语国家的自然地貌、景物风情、民族风俗、社会人文等内容,而这些都属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范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向学生讲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逐渐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其在具体的听力活动中,能依据自身的学识与见识,率先对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致的推断与猜测,进而为接下来更有针对性地聆听英语材料、确保高效率的听力结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初中英语教师除了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以及阅读兴趣,向他们多多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英语书籍外,还可以将教材上的内容有效延伸,经常借助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其播放一些展示英语国家社会人文、自然景观等的视频或者幻灯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西方英语国家方方面面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都有利于他们在具体的听力活动中快速建立起同听力材料的熟悉感与亲切感,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于听力材料的更好理解。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听力水平将得到大大的改善与提高。

三、教授给学生必要的听力技巧与方法,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策略

教授给学生必要的听力技巧与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全文大胆猜测

陌生的单词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出现在英语听力材料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学生在听力活动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单词或者句子时,没必要烦躁不安、心气不爽,更没必要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全都消耗在此,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无法对全文主要内容形成足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正确的做法应是集中自身全部的注意力以及思维,率先听完全文,并在大致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结合听力材料的具体语境对陌生的单词、短语或者句子进行合理猜测与推断,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小失大尴尬状况的出现,又能切实保证对听力材料全文形成全面而综合的认识与理解,自然更能从根本上保证自身听力的良好实际效果。

如,在“When the people get to the shop,the door will open autom-atically for them.”一句中,“automatically”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一个单词,但学生在听力活动中不必对此感到苦恼,只要对全句形成大致的理解――“人们到商场门口时,商场的大门会

为他们打开”,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便能大概推断出“automatically”一次的含义:自动地、主动地、机械地。如此一来,谋取高效率的听力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2.快速记录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英语听力考试中并不是要求学生事无巨细、毫无遗漏地将听力材料中的所有信息都进行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同样,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时,也并不需要双方对彼此谈话过程中的全部内容都了如指掌。因此,学生无论是在英语听力考试中还是在同他人进行交谈时,都必须善于捕捉听力材料中的最关键信息,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有效记忆与整理。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在日常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基础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进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6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55

地理学科作为文史类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初中地理的教学工作,我们的任课教师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切实将新课标中提倡的新型教学策略应用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之中。这不仅是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负责的表现,也是对学生以及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积极表现。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师在教授这门学科的时候并没有认真对待,这和当前初中地理学科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地位有显著关系,也和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占主导的形式下,我们的地理学科明显处于弱势状态,这也就促使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面对这种应试教育的大趋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过多的重视对所谓的主要学科的学习。这在我们任何一个中学都可以明显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难将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落到实处。因此这也就导致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用心,学生当然也很难爱上对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因为,在日常的初中考试中,地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只是简单的选择和填空,相对于其他重点学科很简单,学生做起来也没有难度。

很多学生都以为学好地理学科的关键就是死记硬背知识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感到深深的悲哀。那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我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首先从教学方面转变自己的做法,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整体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希望可以给我们广大的初中地理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第一,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步转变学生之前对地理学科的片面认识,让我们的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的是很多学生面对地理学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门副科,我只要能够记住教材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就行,考试的内容也会非常简单,教师上课的要求也很少,地理课是一堂放松课等等。而且很多学生在地理这些认识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从小学以来,很多学生就已经形成了这些意识。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确实有些难度。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扭转学生的这些片面认识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方式让我们的学生逐渐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感兴趣。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的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初中地理学科中学习的中国国家地理方面的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这就启发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意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旅游的风潮越来越风靡,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沿途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的差异,而这些与我们的地理学科是有很大的联系的,在教材中我们也会学到部分地区的自然风情、人文风景的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其中的知识,相信很多学生也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因为这的确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第二,在具体的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敢于挑战教材的权威,善于借助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让我们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充实起来。这也是有效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7

2004年度头排中学团总支工作总结 头排中学团队工作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着眼素质教育,塑造全新人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的社会主义新人,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健全队伍,发挥作用 头排中学现有学生团支部 22 个,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引导学生良好的发展,团总支以广播室、黑板报、升旗活动等为阵地,加强宣传《团章》知识、《中学日常行为规范》,同时制定量化管理制度,实行量化管理。为提高团员青年、进步青年的认识能力,团总支适时引导各支部进行团队活动,开展团组织生活。成立团校定期对进步青年进行教育。在抗“非典”活动中积极宣传,做到“四勤四早四好”。 团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的模范,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是共青团的本色。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先进团员、进步青年、预务团员的模范作用和青年联系,发挥示范作用。初一的学生成立业余团校,初二成立团支部,评选文明学生,初三评选进步青年,并在初二和初三青年中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团干,树立班级榜样、学校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培养德才兼备的共产主义~人。 二、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生活 我校团队工作没有局限于单纯的说教、简单的宣传,注重了经常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的文体活动中。自本校开学以来,我校举办了一系列的宜于青少年身心的活动。如迎建党 83 周年举办了汇演;五四青年节全校开展了文艺汇演比赛;同时在五一节来临之际,组织全校团员、进步青年、文明学生到街上打扫清洁卫生活动;举办了三颂歌咏赛,即颂祖国、颂社会主义、颂建党 83 周年。 倡导青少年开展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组织初一学生的乒乓球赛,篮球赛,初二羽毛球赛,初二篮球赛。同时以班为单位,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如:“元旦” 、“五一”、“五四”、“七一”、庆“十一”节日前后,一方面组织大型文艺活动,另一方面倡导青少年阅读一些有关党史趣味性的读物,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电视,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近代史、现代史的知识,让一些知识的传授寓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三、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 “今年花胜去年红”,团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常新,结合实际,顺应叶代,任重而道远,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工作在今后的日子里愈发显得重要和艰巨。 以团队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宣传法律知识、安全卫生知识、爱国主义知识等。团队工作在新的一年中需不断更新、探索探求一些更适合青年实际,时代特色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注重活动的开展及正面的导向,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活动,其次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弘扬正气,形成良好校风、班风,最后强化团队组织的机构,发挥部门职能。 头排中学团支部 二 00 四年十二月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8

【关键词】 语境理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必要性 应用意义

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重点科目,英语的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在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阅读即是获得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学教学开展英语教学的关键辅助方式。语境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概念,主要通过语句内在含义和情境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运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内容。因此,如何有效地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逐渐成为了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的必要性

1.1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体现在:1.初中英语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初中英语教师往往以使初中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为教学重心,包括英语词汇量的扩大、英语语法知识的提升、英语基本时态的把握等,而对英语阅读教学则缺少足够的重视;2.英语阅读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大量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以及英语思维,受到初中生英语知识不够丰富、英语思维能力较差等因素影响,其阅读理解能力较低,大多教师也不愿将太多时间花费在英语阅读教学上,造成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效果差。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迫切需要通过语境理论的应用来改善阅读教学效果。

1.2 语境理论的概述

语境通常被分为话语语境、文化语境以及情景语境,主要是用来对语言以外的各种社会因素给表达方式、语言选择所造成的影响的解释,并被用来进行语言能否适应特定情境的探究。在语境研究的不断发展下,基于传统的静态语境理论产生了认知语境、动态语境理论,丰富了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使得其在语言应用方面得到了价值的进一步凸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语境理论主要指的是学生有意识地联系英语阅读材料的上下文并把握该部分的具体含义,进而判断某一词汇、语句在该情境下是否适用,分析某一句式的更深层次含义。学生借助语境的结合能够学会并善用英语思维展开思考,更深刻地掌握阅读材料的含义与主旨,有助于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

2. 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的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意

初中生在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常会发生理解片面、词不达意等问题,其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缺乏对词汇的准确认识,提出不同语境下同个英语单词的含义也各有差异,很多初中生在未熟练掌握词汇和思维不灵活的情况下便很容易忽略该现象;学生分析文章过程中缺少仔细的推敲,未认真考虑“为何要使用该单词?”、“可否换成相同意思的其他英语单词?”等问题,造成单个词汇意义的孤立,给文章的全面理解造成阻碍。故语境理论的强化在理解文章词汇含义方面十分必要。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可针对文章中的某一单词、句子向学生进行提问,不断启发学生强化对语境的重视。

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具体语意中常常会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给初中生记忆单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英语文章上下文结构来猜测未知单词的实际意思,该方法也是英语阅读锻炼中的良好手段。学生利用语境理论猜测词义时要先把握文章内在含义,确保各个词在所处环境下具有实际意义。例如,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 A good read》中,good一词的含义是“好”,但在与其他单词结合成短语时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在“a good journey”中意为“平安的”、在“good money”中意为“真的”、在“good for sth.”中意为“有益的”等。单词量和语境的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意。

2.2 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在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当中普遍存在,人们一旦形成某一习惯便会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出现思维定式,仅仅根据有益的经验来分析问题,极易受思维盲区的误导而产生理解偏差。在初中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很多初中生不可避免地会在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带着惯性思维去进行英语阅读、解决英语问题,语境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对学生思维定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消除。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的好习惯,例如,代词在英语阅读中十分常见,其作用也非常关键。代词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对文章中主客体的关系做出了解,并依照所出现的代词明确整个句子的思维构成和语句关系。在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的Unit 3中有这样一句话“Is it enough for a tin dog food?”,学生只有依照语境理论结合上下文才能明确这里的“it”代指的是“钱”的意思。另一方面,英语阅读中借助各个单词间的语法构成来猜测整个句子的含义十分不可靠,只有结合语境才能真正判断句子的意思、所属关系等。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个语境角度对文章意义进行把握,如,“They are flying planes”一句中,单独来看有“它们是正在飞的飞机”和“他们正驾驶飞机”两层含义,这就必须在特定语境下猜测该句的实际意义。

2.3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锻炼、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还可以形成出众的英语语感,因此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英语教学中的必然要求。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长期坚持大量精准阅读理解的实践以及对每篇阅读过的文章中的词、句等的深入理解便可实现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很关键,教师授课时应当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锻炼机会,例如,让学生进行英语短剧的自导自演、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综合实际英语水平的提高,给阅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3. 总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得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教育科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英语阅读教学在学生英语情感的丰富、英语认识的深化、英语思维能力的拓展等方面均有不容小觑的影响。语境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文意的准确把握、惯性思维的消除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效率。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语境理论的重要性,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语境理论的认真贯彻来保障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英语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1] 林慧娟. 语境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11).

[2] 张欣欣. 试论语境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 中学生英语, 2015(14).

[3] 杨霞.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 新课程导学, 2014(07).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9

【关键词】初中政治;总复习;基础知识;专题复习;规范训练

在初中政治的总复习阶段,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这是学生针对于政治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查漏补缺的阶段,学生如果在总复习的阶段能够将政治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思维,对其进行融会贯通,更好的面对中考,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下面针对于初中政治总复习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一、初中政治总复习策略分析

(一) 对基础知识进一步的挖掘

中考政治的考核重点是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上,整体上题目不难,大多都是对学生最为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但是,很多学生却仍然在中考中答不上题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并且在学习中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导致中考成绩不佳。因此,在初中政治总复习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根据近些年来对中考政治题目的研究发现,中考中政治题目基本上在教材中都能够找到原型,如果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对基础知识进行挖掘,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面对中考。因此,教师应该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一,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系统的知识点的复习,主要是复习基础知识。二,教师在带领学生系统的复习之后,应该与学生一起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逐渐的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答中考的政治题目的时候,无论是面对什么上的问题,都能够融会贯通,很好的解决题目,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把握专题复习

在初中政治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把握专题复习,而专题复习应该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之后的复习策略,主要的目的就是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像,时政热点的复习就应该在这个阶段进行重点的复习,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复习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体政治学科的知识脉络,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重视规范训练

所谓的规范训练主要就是指学生在考试中答题的规范性。很多的学生在答题书写的时候非常的随意,一方面给阅卷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另外一方面由于书写的不规范丢分的问题非常的严重,因此,教师应该在政治总复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规范训练。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对考试中的题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有效的思考,理清解题的思路,不能盲目的进行书写,感觉不对再划掉,这样是非常的不规范的,学生一定要想要如何解答再进行书写,并且该书写的步骤一个字都不能省略,尽量做到会的题目全部能拿到分。另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很多学生习惯在答完题之后立刻交卷,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教师应让学生在答完题之后再进行仔细的检查,及时的发现自己在答题的过程中由于马虎犯下的错误,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进行纠正,以免造成丢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四)查漏补缺,对重点知识再巩固

在临近中考之前,教师也要制定严格的复习计划,由于一些教师认为在中考的前几天学生的学习水平已经定型,就不需要再进行督促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中考的前几天,教师仍然需要为学生做出自己的努力[4]。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对重点知识进行再巩固。在这个阶段,应该以学生提问为主,教师为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盲点,对于重点知识教师进行最后一次重点的强调,并且反复提醒学生注意记忆,进而确保学生在面对中考的时候更加的有自信,能够超长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初中政治总复习需注意的事项

(一) 复习应紧贴考试大纲

在初中政治的总复习中,教师不能够盲目的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教师应该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对考试大纲中提到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的复习,并且全面的了解考试大纲中要考察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做好政治总复习更加有效率,提高复习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备战中考。

(二)复习需全面

在政治总复习中,教师需要重点注意一点就是,复习要全面,不能够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由中考考核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教师不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判断某个知识点是不会考的,进而由于判断失误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成绩[5]。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总复习的时候,应该做好复习要全面,所有的知识点都是涉及到,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中考的时候,面对所有的题目都能自信满满,确保考试的效果和考试成绩。

(三)复习应主次分明

所谓的复习主次分明主要就是指重点知识要重点复习,不是重点的知识不需要重点的复习。复习的主次分明和复习需全面并不矛盾,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中,对于重点的知识,教师要重点的讲解,并且应该反复的强调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中考常常考核的知识点。而对于非重点知识,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复习,但是不需要进行重点的复习,只需要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政治总复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学生所复习的知识点最为实用,能更好的面对中考。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政治总复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初中政治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具有统领性的作用,教师采取的复习策略科学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复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实际的学习水平,采取针对性的复习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在中考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初中文学常识大全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 非智力因素 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2-01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教学工作开展中的新名词,但是彻底实现素质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再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法等。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做好初中化学教学素质教育工作也十分重要。

一、要对素质教育的含义进行正确的理解

素质教育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素质教育考试的情况比较少,但是这并不是学生素质教育不达标的理由。在当前社会环境竞争状况的影响下,学生若仅仅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知识,而缺乏素质教育,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学生必然不可能走全面发展之路,也只能成为掌握文化知识的考试机器,最终一事无成。所以,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在进行化学教学中要基于做好化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完善对学生兴趣、体制、创新等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完善素质教育方式,提高素质教育成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完善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把握好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调关系,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变现出来的兴趣、情感变化等。该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通过后天努力依旧可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而有些学生虽然聪明过人,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最终考试成绩很差,这主要就是受到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绝佳成长阶段,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情趣爱好、情感等进行重点培养,并基于化学科目特点对学生非智力能力进行提升。

化学知识可以与大量学科进行联系,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就无处不存在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应时刻在生活与学习中为学生创造学习化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化学的奥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由于化学实验变化莫测、化学知识蕴含的思想丰富等,所以教师应做好课堂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化学教学提高学生非智力能力,例如:在烧杯里,注入二之一的水,再向水里放入一只鸡蛋,我们会看到鸡蛋是沉在水中的,然后我们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可以看到鸡蛋浮出液面后,不停地上下翻转。试请同学们解释其现象,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非智力及智力水平。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点

首先要对化学教学中实验操作予以重视。素质教育的第一大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与重视,所以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单一的以试卷成绩为最终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应积极的引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化学基本理论及相关素养。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基于新课标为基础将学生设定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实践操作、教师从旁指导的方式去了解、熟练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

其次要对化学学科课外活动予以重视。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就必须做好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工作,借助课外活动这个场合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自主创设灵活多变、内容丰富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化学手抄报竞赛、化学魔术表演、化学兴趣小组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带来的便利,激励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知识。

最后要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工作予以重视。在初中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开展中,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完善素质教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性、综合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及实践运用方法,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王福.素质教育落实与初中化学教学初探.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