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13:36:36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1

关键词:膳食;健康;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膳食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日益密切,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开设,能使更多大学生对膳食与健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体质,促进健康发展。

一、“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重要性

大学时期是树立健康意识、形成健康行为和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膳食与营养对大学生的健康也至关重要[1]。一方面,大学生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有部分大学生还经常参与一些科研活动和社会活动,合理的膳食摄入可满足大学生对营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都为90后的独生子女,在离家住校后,缺少父母的督促和提醒,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较差,经常凭口味喜欢选择饮食,导致饮食没有规律、形成不良饮食习惯。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不吃早餐、偏食、挑食习惯较为普遍,营养不良和肥胖率均较高[2][3]。目前高校中设立的营养学相关课程,主要是针对医学生(如预防医学、护理学和临床医学),而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学生缺乏膳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不了解营养素的食物来源、不良饮食习惯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影响[4]。因此,在高校普及膳食与营养教学、增加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学生的饮食行为是改善学生体质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为全校范围的公共选修课,共32学时,面向的对象基本为新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教学准备时,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将营养知识与其生活密切结合来制订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包括:①基本的膳食营养,介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功能,以故事的方式引导出各种营养素对健康的重要性;②根据大学生的营养特点,介绍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营养需求,并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③平衡膳食,介绍食物的分类及其营养特点,并以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引导,介绍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并初步学习食物搭配与食谱编制的基本原理。

三、“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以现实态度认识膳食与健康的关系。虽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我国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面临重要的挑战。一方面,在偏远的农村与山区,由于经济水平与农畜牧业的受限,食物资源匮乏,营养不良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在大多数城市中,饮食结构已逐渐发生改变,动物性食品摄入比例增高,热能、蛋白质的过多摄入与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上升密切相关。本课程以大学生常见的饮食误区和我国目前的主要营养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互动,来揭示营养相关疾病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关于膳食营养的基本素养,提高了学生对膳食与健康的认知,并能在将来为促进人类健康问题做出努力。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如通过故事引入营养素的功能与重要性;通过图片展示食物的分类及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通过动画与影片来讨论生活中的常见饮食误区等。

“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这一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通过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膳食理念、掌握合理的膳食选择及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这一门课程不仅仅与医学相关,同时还涉及农学、理学、法学和管理学多个学科,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清楚了解我国居民的膳食与健康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杰铮,张晨铭,杨 猛,刘起硕.北京市大学生营养膳食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3(7):218―219.

[2]张雪莹,秦立强.大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教育现状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3):49―51.

[3]罗立娜.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7).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2

【关键词】养老院;高龄老人;膳食营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正在以每年5.4%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2708万[1],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养老院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正逐渐为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良好的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在养老院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合理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础。为了解养老院高龄老人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制定有效的营养改善措施,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我们对养老院高龄老人进行了膳食营养质量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某养老院居住一年以上,生活能自理、能进行沟通、自愿参与调查的年龄80岁以上的老年人72名,其中男36人,年龄:84.5±3.8岁;女35人,年龄:85.5±3.8岁。

1.2方法

1.2.1膳食调查用称重法进行连续3d膳食调查,称量食堂每餐各种食物烹调前的生重,烹调后饭菜的熟重以及吃剩的重量,计算每份饭菜中各种食物重量,记录每餐每种饭菜的进餐人数,调查人员记录老人每餐所进食的饭菜名称,同时记录每日水果及饮品的摄入量。

用LKAT软件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Rs)》[2]、《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和《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3]进行比较评价。在食物归类时,豆类摄入量是各类豆制品按蛋白质含量折合成黄豆计算,乳类摄入量是将乳制品按蛋白质含量折合成液态乳计算。

1.2.2状态检测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血糖、血脂和血红蛋白。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该养老院提供了较多种类的食物,但高龄老人的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尤其是鱼虾类、奶类和水果类严重不足,与有关报道较为一致[4-6]。无锡市福利机构老年人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鱼虾类、奶类和水果类摄入量分别为6.4g、24.6g和15.7g。可见上述食物缺乏是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鱼虾类食物刺较多,按常规烹调老年人进食时容易受到伤害,而特殊烹制老年人又不愿意接受。为保证安全,食堂很少提供鱼虾类食物。奶类和水果为养老院老年人自己购买的食物,由于养老院地处偏僻,老年人很少外出,导致该类食物摄入量少,进而也导致了老年人膳食钙、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摄入量均远低于推荐摄入量。本调查中老年人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1/3(推荐量为25g/d)[3],3d膳食调查期间养老院食堂没有供应粗粮。养老院老年人群中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苏冠华等[7]调查武汉市某养老院,80岁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1.3%,而且治疗率和控制率低。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1.9%,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占82.3%,可见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较差。

为改善养老院高龄老人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进行营养宣教活动根据高龄老人的接受能力,制定营养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逐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2完善膳食制度以老年人为本,改进食物加工方法和烹饪技术,提供多种老年人食用安全的杂粮类和鱼虾类食物。

3.3提升服务质量监测研究影响高龄老人营养健康的因素,采取措施改进服务。如为开展定购奶类和水果的服务项目等,确保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参考文献

[1]李小珍.我国高龄老人养老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14-15.

[2]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7.

[4]诸芸,黄春华,吴涌兴.无锡市福利机构老年人膳食营养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7,23(23):2176-2177.

[5]顾福萍.湖州市红丰老年公寓居民营养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3(12):610.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3

关键词:合理膳食;健康;青少年膳食宝塔

一、教学分析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三节,隶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本节包括反思你的一日食谱、将设计的食谱修订得更加合理、青少年的合理膳食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饮食与营养”和“营养物质的作用”基础上,让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日常饮食结构。也是前两节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膳食,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成年人的合理膳食要求以及青少年的膳食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成年人的膳食要求修改自家的食谱,以及根据青少年合理膳食要求,参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来勾画青少年合理膳食宝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食物构造人体作用;初步形成关于健康饮食的观念;初步关注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得好“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同时大家学习了上一节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后,更加明白饮食对个人的重要性。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个人喜好,实际谈谈学生自己关于饮食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述,展现学生的实际饮食状况,为后期的合理膳食观点作对比素材。

2.对照建议,反思食谱

活动1:反思你的一日食谱。班级分组,4~6人为一学习小组,指定1人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学生完成自评以及检查本组学生完成的情况与反馈。课前学生已经制定了家庭三餐食谱,现在请将三餐的食谱移至表1。

你家庭的食谱是满足家人对营养的需求,还是满足对色香味的需求,还是个人的特殊癖好?色、香、味能对人的食欲产生影响,但营养对身体最重要。根据教材小资料中营养专家的建议(有研究表明,膳食宝塔能满足成年人除钙以外的营养需求,有较好的适用性,故以下关于膳食宝塔均称为成年人膳食宝塔),你制订的食谱科学合理吗?请按照营养专家的建议,学生对自己制订的食谱进行评价。

3.自主学习,修订食谱

活动2:修订食谱。科学的食谱有三大要求:比例适当、营养全面、热量合理分配。其中合理的膳食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营养全面、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科学合理的成年人的膳食要求。对照合理膳食的总体要求,以及自我评价的内容进行第一次修改。修改好后,向小组成员说明自己修改的理由。对照自己现实中的膳食要求,小组成员讨论自己在什么方面有了转变。修改好之后,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他人(每人只评别人一份,评价标准参照苏科版七上教材第89页信息库中“常见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能量”)的三餐情况,并将评价的结果写到评价表上。学生评价好他人后将评价表交还给表主人。小组长询问组员对于评价是否认同。如果有需要另行修改的,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第二次修改。修改好后小组成员共同分享修订后的家庭食谱。最后小组推荐一位转变大的同学参与全班的展示,主要以谈话发言的方式进行,最后教师对于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积极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了解成年人的合理膳食的总体要求,通过2次对家庭食谱的修改,加强学生对合理膳食的理解和对食物营养分配的能力培养。通过对照学生生活实际中饮食的情况,学生知道应该改善哪些方面身体才会更健康。

4.比较异同,尝试制作(青少年膳食宝塔)

活动3:尝试制作青少年膳食宝塔。前面学生所做的是参考成年人的合理的膳食要求,与青少年的膳食有所不同。比较成年人与青少年对营养需求的不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发现成年人的营养主要是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以及保证工作学习活动等,而青少年对营养的需求特点:不仅要维持生命活动及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更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相对于成人要高,尤其是能量、蛋白质、脂类、钙铁锌等。所以青少年合理膳食要求相比较成年人来说,要摄取更多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这一部分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大多数能够通过文字、图片的自学掌握青少年的膳食要求。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居民(成年人)膳食宝塔,我们来尝试制作符合青少年特殊膳食要求的青少年膳食金字塔。

学生尝试做出的青少年膳食金字塔。不管这个宝塔是否有变化,其实都是学生在体验成功。老师对于学生的青少年膳食宝塔进行正面评价。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所以他(她)心目中的青少年膳食宝塔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充分体验了膳食宝塔实际应用中的先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量水平再确定食品需要量的原则。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学生自学,通过老师的辅导,了解成年人与青少年营养需求特点的不同,从而有针对性地制作适合初中生的青少年膳食宝塔,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创新和尝试。

5.专家访谈,剖析现象

活动4:“健康专家”访谈。记者提问:现在网络上有所谓十大垃圾食品(视频展示),你作为已经学习相关知识并制订青少年膳食宝塔的专家,如何看待垃圾食品?现实中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吃而且经常吃肯德基、麦当劳,结果体重超重或者超轻,你对此有何看法?提前录制其他班级的“专家”说法,再给大家播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也是口头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方法,并且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健康看法。

6.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学生的反思家庭食谱,修订家庭食谱,尝试制作青少年膳食宝塔以及“健康专家”评价四个活动,将健康的合理膳食的理念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同时也体现了对家人饮食健康的关心。

7.拓展延伸,体验感悟

让学生通过自己家庭日常饮食的细节,结合本节课所讲的合理膳食要求,写200字左右的分析/感想/建议。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涉及的合理膳食的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很普遍,在成年人固有观点中也有很多误区。合理膳食不是一两次就能看到成效的,贵在坚持。本节课最核心的健康理念的渗透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看到成效。在课堂中,有些学生可能第一次接触到关于制作青少年膳食宝塔时,本来应该增加的,有人却减少了。尽管有犯错的,但是学生有收获、有快乐。当告诉他们这是网上查找不到的青少年膳食宝塔时,他们非常兴奋和快乐。保持健康,不仅要有合理膳食,还要有适当运动。吃动两平衡才能真正保持健康。学生健康理念的培养,如果还能影响他(她)的家庭,乃至对于今后他(她)本人产生一些好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欣慰。

参考文献:

[1]赵翔.“膳食宝塔”对成年人的适用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765-767.

[2]赵淑英.青春期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76.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4

【关键词】膳食结构;平衡膳食;饮食习惯;健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8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60-02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民族的传统膳食结构具有的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不仅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符合人体生理全面营养的需要,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和种族繁衍,还能较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自然农业资源提高食物资源效益。“民以食为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加工和食用方法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健康,而且决定一个民族的盛衰。

1中华民族的传统膳食结构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皇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我们祖先很早就提倡含不同营养成份的食物之间的互补,对如何维持膳食平衡有许多精辟生动的论述。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辩证用膳”。就是指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署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春季是阳气生发之季,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物,应选猪肝、鸡蛋、豆类、芹菜、甘蔗为辅以养肝。夏季是炎暑之季,人的心脏功能最旺盛,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选西瓜、苦瓜、水果类以养心。秋季,干燥凉爽,此时肺气旺盛,宜选银耳、山药、苹果、蜂蜜等以养肺。冬季,气候寒冷,属肾气旺盛之时,宜选羊肉、鸡肉、虾、海参、猪蹄等以养肾。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三餐适宜”。每日三餐,按照“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饮食原则,把人体一日内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素合理地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去,切忌几餐不吃或者暴饮暴食。

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强调“寝不言,食不语,饭前忌动,饭后忌静,细嚼慢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创业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辉煌的饮食文化,还总结了“食五谷治百病。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健康长寿的经验。

2中国膳食结构的特点

世界上有三大膳食结构模式,即西方、东方和地中海式。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食品多不作精细加工。其特点:

2.1膳食结构以谷类为主。由于谷类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碳水化合物是热能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

2.2蔬菜丰富以及粗粮的摄入,使得人们摄入了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肠癌的发病率极低。

2.3豆类及豆制品的摄入,补充了一部分优质蛋白和钙。

2.4饮茶、吃水果、甜食少,减少了糖的过多摄入。

2.5丰富的调料,如葱、姜、蒜、辣椒、醋等具有杀菌、降脂、增加食欲、帮助消化等各种功能。

3中国膳食结构逐渐西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1洋快餐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品牌洋快餐是: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它们都是通过油炸煎烤加工的。经测算,一份肯德基儿童套餐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而维生素的含量不足脂肪量的10%。科学的营养标准是:食物热量的58%来自碳水化学物,30%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因此这些洋快餐提供的能量具有“三高”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三低”即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素的特点。儿童青少年长期食用不但引起肥胖,诱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而且成瘾,导致体质差,孩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影响大脑活动。况且,这些鸡在饲养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激素和抗生素,有关资料显示,从小鸡出壳到端上餐桌只要40来天时间,因此在这些鸡肉中也含有大量的激素和苏丹红等色素,容易使人致癌。

3.2各种饮料对健康的影响可乐除热量外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可言,是儿童肥胖的“帮凶”。可乐含咖啡因,有兴奋中枢、利尿、增加钙排出等不良影响。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少年人均每日食用饮料量从1998年的300ml增加到500ml,其中23是含糖饮料,过量饮用就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引起肥胖、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和龋齿等疾病。

4制定科学的膳食结构

科学的膳食结构是指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平衡膳食。所谓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特别是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达到平衡膳食之目的。

4.1以谷类、薯类、小麦、高粱为主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4.2每天摄入足量的牛奶和大豆类制品以补钙和提供蛋白质。

4.3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鸡、鸭等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防止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过量。

4.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至少摄入各种蔬菜500g,以提供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

4.5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食物,每天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4.6增加食用菌和木耳的摄入量,提高免疫力。

4.7每星期吃坚果类食物1-2次,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4.8烹调时增加调料,每天摄入大蒜、辣椒、葱、姜、醋等以提高杀菌能力,帮助消化,降低血脂。

4.9三餐都要吃,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

4.10适当喝饮料,提倡喝红酒,少喝白酒,每天喝白酒不超过50g。

5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是食物品种多、样样吃、主副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为人体提供各种营养素。合理的平衡膳食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而且可以促进人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参考文献

[1]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1993.

[2]林乃.《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

[4]谭敦民.《居民营养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告诉我们什么,养生大世界,2005.

[5]陈仁章.世界三大膳食结构模式的比较.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

[6]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5

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结合本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目的是帮助居民合理选择食物,以改善营养和健康状况。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定期修订及膳食指南。《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自1980年起,每5年由美国农业部、卫生及公众服务部共同。2016年初,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农业部联合了第8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在中外营养界激起千层浪。

《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聚焦膳食模式,提出5条基本大纲: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

重视食物的种类、营养素密度和含量。

限制来自食物中的添加糖和饱和脂肪的热量,并减少钠的摄入量。

向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和饮料转变。

支持人人健康饮食模式。

《2015-202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同时提出3条个人建议,包括:

在适合你的热量需要范围内,建立健康的饮食模式,包括所有的食物和饮料。

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添加糖和钠的摄入;若饮酒,应适量。

各年龄段的美国人,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都应该按照美国居民身体活动指南的要求,以帮助促进健康、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借石攻玉:

将健康营养理念植入每一个中国居民心中

虽然这是他国的新版指南,但可对我国居民膳食提供诸多借鉴和提示。

第一,我们有哪些不健康的饮食模式?

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大纲之一,即“每个人一生都应该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放眼我国,尽管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但大家往往仅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健康较为重视。人们普遍认为,青壮年的健康状况很好,就不需要特地关注,等到老了、退休后有时间再关注也来得及。正因如此,不健康的饮食模式越来越多,例如经常不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快餐、常喝含糖饮料等。殊不知,这些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模式为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埋下了隐患。

我国居民传统的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较为健康,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低膳食纤维膳食模式的缺陷,对预防慢性病有利。然而,近三十年,因盲目追随西方国家的膳食模式等原因,使我国居民的膳食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谷类食物的消费不断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逐渐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食物的加工过于精细等,这些均不利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逐步的过程,所以慢性病的预防应从小做起、从早做起。饮食模式对健康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一餐两餐的事,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实践;各年龄段,无论男女老幼都应遵循健康的饮食模式,这样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第二,为什么食物要多样化,营养素要高密度化?

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全部需求(母乳对于6个月的婴儿除外),而且每一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有其特点,所以选择食物要注重多样性。不少科普宣传往往过度强调某一种或某一类食物的营养,忽视食物多样化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合理膳食理念的实施。为了全面均衡摄入营养,食物多样化十分重要。

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一个较新的亮点在于提出从各种食物中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这样可在热量限量范围内保证营养素的充足摄入,更有利于预防肥胖。营养素密度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与其热量相比,能满足人体营养素供给量的程度即营养素密度,一般用每1?000千卡(4?186千焦)热量的营养素质量单位数表示,例如标准小麦粉的蛋白质密度是32克/1?000千卡。同类食物中,脂肪含量较低或糖含量较低的食物,营养素密度相对较大。我们可据此在日常膳食中做选择,例如各种粮食的热量值差别不大,故可选择维生素含量较高的粗粮;瘦肉比肥肉的营养素密度高;无糖酸奶比加糖酸奶的营养素密度高;等等。

第三,添加糖、饱和脂肪、盐,我们怎样量化这“三巨头”?

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添加糖的热量应少于每日摄取热量的10%,饱和脂肪摄取的热量应少于每日摄取热量的10%,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00毫克。因有研究证实,过量摄入这三种成分与慢性病风险增加有很大关系。添加糖的过量摄入会引发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等慢性病,饱和脂肪过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盐摄入过量会增加高血压风险。那么,日常饮食应如何量化这“三巨头”?

添加糖指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内源性糖之外,还有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建议,添加糖提供的热量应占每日总热量摄取的10%以内(即一位60千克的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摄入糖应少于45克,约12块方糖),最好是5%以下。整体而言,我国居民添加糖的平均摄入量比美国低,但一直呈增加趋势。经常吃含糖高的糕点、喝咖啡多加糖、喝含糖饮料、烹调时喜欢加很多糖的人,一般会摄入较多糖。除白糖、红糖等纯糖外,不少加工食品也含有不少隐形糖,如八宝粥、冰淇淋、奶油蛋糕等。在选购包装食品时,应先看食品营养标签,选购低糖食品。

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也应少于每日摄取热量的10%,即20克左右。加工类肉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含量偏高。猪肉、鸡皮、动物内脏也是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平时应尽量避免。

每天钠摄入量控制在2300毫克,相当于6克盐。目前我国居民每日烹调用盐人均10.5克,八成以上的国人盐摄入量超标。

盐的摄入主要来源于烹饪,还有一部分来自家庭餐以外的外食及加工食品。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加工食品的人,盐摄入量易超过建议量。

第四,观念转变比“吃对食物”更重要

新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注重整体膳食模式,而不是单一营养素,这意味着营养理念的重要转变。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某种程度而言,是由其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决定的。一个人的行为与认识有关,而认识的形成又与知识的学习有关。知识是基础,认识和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营养健康的认识和理念,从而产生健康行为,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日本在开展营养工作、促进国民健康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就颁布了营养法,规定企事业单位、学校、宾馆等只要超过50人,就必须配备营养师,并制定了相关膳食营养标准;2005年,日本《食育法》,强调营养工作从母亲怀孕就开始抓起,在各个年龄人群中普及营养知识。通过50多年不懈的努力,日本人的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这种改善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这点上来看,我国政府和老百姓对营养均不够重视。我国的“食育”基本缺失,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基本没有;大学教育中除食品、营养、医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几乎不涉及营养相关知识;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随机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包括营养在内的慢性病防治素养者仅为9.07%,说明我国居民普遍缺乏营养知识;我国到目前为止连一部营养法都没有。虽然国家了一些营养标准,开展了营养健康科普宣传,但我国居民的健康行为改变并不明显,例如“盐多油大”的问题依然很普遍。

政府机构、营养专业机构、媒体、企业、社会各界和公众都应参与到科学的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形成现代营养理念,以正确的营养理念引导食物选购和消费,提高个人健康水平,从而带动食物生产,顺应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慢慢调整膳食模式,改善全民营养,真正实现营养梦、健康梦、中国梦。

马冠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女儿童问题专家,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膳食指南”已上百岁

“膳食指南”作为健康政策的一部分,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早期的食物目标,历经膳食供给量、膳食阶段目标演变而来。1918年,英国推荐儿童膳食必须包含一定量的牛乳;1968年,瑞典出版了第一部膳食目标。随后,加拿大于1976年,法国、瑞典、挪威于1981年,新西兰于1982年,丹麦、英国于1983年,日本于1984年,德国于1985年,韩国、芬兰于1987年,匈牙利、印度于1988年,新加坡于1989年,均第一次制定自己国家的“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我国第一版膳食指南由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组织制定,共8条40个字:“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指南后,在指导、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增强体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于1997年4月由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并,也有8条内容,文字有所增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指南还增加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6

[关键词] 学生体质;营养状况;膳食调查;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c)-0116-03

营养状况是反映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都会对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1]。为了解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本研究于2011年5月对普洱市4所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普洱市城乡各两所中学校,按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一年级13岁共49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镇263名(男130名,女133名),乡村235名(男115名,女120名)。

1.2 方法

1.2.1 体格测量 参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2]规定方法操作,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测试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并专人完成专项测量,现场质量控制符合有关要求。

1.2.2 膳食调查 采用24 h回顾法[3]调查学生3 d(包括2个学习日和1个周末日)的三餐、小吃、夜宵等食物摄入情况,包括每天进餐的食物名、原料名、原料生重(或熟重)等。计算每人日均食物摄入量,录入营养计算器计算营养素摄入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4]中>11岁的参考摄入量(RNI)为标准进行营养评价与分析。

1.2.3 营养状况评价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5]将调查者分为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5个层次进行判断,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城乡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比较

城乡学生形态发育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城镇男、女学生身高均显著高于乡村学生(P < 0.05);城镇女生的体重显著高于乡村女生(P < 0.05),而城乡男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城乡间胸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城乡学生营养状况分布情况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判断,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以上,较低体重检出率也较高,尤其是乡村女生较低体重率达到37.50%,与城镇女生(2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城镇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尤其城镇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高达14.29%,与乡村女生(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城乡学生日均食物摄入情况分析

通过24 h回顾法调查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食物摄入情况发现,城镇学生摄入奶类、肉类、蔬菜类、水果类和鱼虾类量高于乡村同性别学生,但薯类、豆类摄入量低于乡村同性别学生。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食物数量[4]进行比较,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摄入的肉类量偏高,鱼虾类、蔬菜类、水果类和奶类都明显不足。见表3。

2.4 城乡学生日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普洱市城乡学生日均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总体水平为城镇学生高于乡村学生,但与DRIs[4]比较,城镇学生摄入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C和铁达标,维生素A、B1、B2和锌的摄入量也达到RNIs的80%以上;乡村女生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未达到RNIs的90%,乡村学生维生素A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城乡男女生钙的摄入量均低于适宜摄入量(AI)的50%。见表4。

3 讨论

普洱市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本研究显示,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体质不理想,膳食营养状况也不容乐观,城乡差异显著。这与我国其他西部地区报道的中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基本一致[6-8],应引起全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

按《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表(2002年)》判断,普洱市初中一年级学生营养不良率在5%以上,较低体重检出率比较高,占25%以上,尤其是乡村女生较低体重率达到37.5%。城镇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尤其是城镇女生的肥胖检出率高达14.29%。形态发育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普洱市初中一年级乡村学生的发育水平仍相对落后于城市学生。城乡差异的产生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环境、生活水平、经济情况、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调查资料也显示大部分乡村学生父母都是小学、初中文凭,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家长不能给子女较好的饮食指导,也不能提供充足的饮食来源,导致乡村学生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比城市学生少,尤其是维生素A和钙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乡村女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也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进一步分析膳食结构发现,城镇学生摄入肉类、奶类、鱼虾类、蔬菜类、水果类的量均高于乡村学生,主要原因可能为城市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父母文化水平高,有条件为子女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乡村学生经济条件差,这些食物摄入明显不足。而乡村学生薯类和豆类的摄入量高于城镇学生。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普洱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①鼓励学生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②鼓励学生每天饮用1~2袋(杯)牛奶,以增加钙的摄入。③学生应增加动物肝脏的消费,以保障维生素A的摄入。④调整饮食结构,保障学生膳食供应,学校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做好定期营养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15.

[2]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36-90.

[3] 糜漫天.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57-160.

[4]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201-205.

[5]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25.

[6] 康如彤,钟燕,刘康香.长沙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10-612.

[7] 刘永浩.陕西省城乡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调查[J].价值工程,2011,(13):257-258.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7

关键词:营养教育 饮食行为 影响

一、前言

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对食品和饮品的偏好,人们的饮食习惯由于受到地域、物产、文化历史的种种影响而十分多元。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营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关于营养学的基础知识

1.营养

营养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通俗地说就是解决人类“吃什么”、“吃多少”、“如何吃”、“吃后如何”的问题。

《2001-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到2010年,人均每日摄入能量9414kJ(来自植物性与动物性能量各占75%与25%)、蛋白质80g(其中35%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80g。

2.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况。

3.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

4.营养素

食物中可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利的化学物质。共6大类,40多种。分别为9种必需氨基酸、2种必需脂肪酸、14种维生素、7种常量元素、糖和水。

三、营养教育饮食习惯的调查

1.方法和对象

对象,从学校开设了《营养与膳食》课程和未开设《营养与膳食》课程的班级中各抽取两个班,并且随机抽取了242名学生,其年龄均在18-20周岁之间。

方法,我校《营养与膳食》对比两个班的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重复3个月以上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6周教学任务结束后,没有立即进行问卷调查,而是隔了12周后,即约3个月后在期末时对242名学生的饮食情况进行了第二次不署名问卷调查。

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看,《营养与膳食》授课前只有蔬菜的食用情况比较好,其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例如菌藻类、水产品、奶和奶制品、豆和豆制品、坚果、水果、粗杂粮等摄食不够;而油炸食品、饮料、甜食食用相对较多;不规律进食现象严重,高达45.5%;不规律饮水的同学达63.2%。畜禽类的食用频数和量不合理,种类单一,绝大多数同学的肉食都局限于猪肉。此外,动物内脏消费存在误区,不少同学认为动物内脏不能食用。

授课后,调查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蔬菜、菌藻类、水产品、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坚果类食物、奶和奶制品、豆和豆制品、水果、粗杂粮的食用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

四、根据营养教育对饮食习惯调查给出的建议

1.国民营养教育亟待加强

“病从口入”,膳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几乎所有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都可以从膳食中食物的营养上找到某些原因:如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民以食为天”,人们需要不断摄取食物以获得能量和营养素,从而满足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需要。膳食中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不足或过剩都不利于健康。因此,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实现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平衡膳食又有赖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又离不开营养教育。

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在吃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营养指导,往往在享受美味佳肴的时候忽视了健康,致使肥胖、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将更加突出,生活富裕使营养教育成为现实和可能,也成为了国民的现实需要。加强对国民进行营养教育,适时干预,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国民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根据国情优化膳食结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这是增强和改善国民体质最有效的方法。

2.营养教育是改善国民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的最好途径

通过对大专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仅用6周18学时的时间,不仅使大多数学生纠正了挑食、偏食,学会了食物的合理搭配,而且懂得了定时定量进食和规律饮水的重要性,学会了合理安排三餐和规律饮水,食物种类变得多样化,膳食结构日趋合理。说明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这项教育是最佳时期,充分说明营养教育是一项成本低、作用快、可受益终生的阳光、低碳、高效工程,越早效益就越大,国家应该加大力度,丰富教育形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其内容。

3.对畜禽类的食用情况改善不明显的思考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大专女生,教育后畜禽类的食用情况改善作用不明显,一是频数和量安排不当,即或不吃,或吃得过多,而不是每天适当食用;二是种类单一,基本上都是猪肉。这是因为被调查者为本校学生,经济上还没有完全自主,且80%以上为农家孩子,受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是主要原因;另外集体食堂生活,食物的品种、质量和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被调查者能够控制的。所以并不能说明营养教育没有作用,而很可能是由学生家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营养宣传教育;二是学校食堂应准备更多种类的食物,便于学生选择和合理搭配,让学生吃得更加健康。

五、结束语

营养教育应强调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学校应将营养与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必要的营养知识讲座。从而全面改善学生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蔡东联.实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8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膳食营养知识精华;政策与行动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22-03

前言:人类的每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源泉;健康是生命意义上的真正财富,是人类幸福的源泉。营养与健康影响着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食品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从家庭到社会,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给予了高度关注,饮食保健强体、饮食养生益寿、饮食美体美容、饮食养病治病成为民众的热谈话题。

1 现阶段我国在国民营养健康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丰年有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食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科技进步渗透至食物发展的各个环节,加速了传统食物的改造,拓宽了食物发展的空间。国民的健康素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健康指标已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全民营养健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1 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已超越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越400 kg。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肉、蛋、水产品水果及蔬菜生产都有了快速的增长,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1.2.1 食物摄入情况:

从1982年、1992年和2002年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比较看,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总体显下降趋势。2002年城市和农村居民谷物摄入量比1982年分别下降了20%和22%,比1992年分别下降了10%和14%。

动物性食物畜禽肉和鱼虾类的摄入量增大,其中2002年畜禽肉类摄入量平均为79g,比1982年的34g增加了1倍多。2002年的鱼虾类摄入量是1982年的1.7倍,比1992年增加了80%,且农村由1982年的7g增至24g。

奶、豆类食物的摄入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奶类在城市的增量较大,由1982年的10g增至2002年的66g。豆制品的摄入量由1982年的5g上升为2002年的12g。

此外,食用油的人均日摄入量城乡差别不大,大致为42g。但动植物油的食用结构差别较大,城市食用油的动植物油比例为1:10,在农村这一比例为1:3,可见农村食用动物油的比例是城市的将近3倍。另外2002年全国平均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为12g,酱油为9g,比1992年,这两个量都有所下降。

1.2.2 膳食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

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日摄入能量为9414 KJ,其中城市为8929KJ,农村为9606KJ。这三个数值分别比1982年下降了1008KJ、1322KJ和900KJ。

蛋白质的人均日摄入量为66g,其中城市为69g,农村为65g,与1992年比,城市略有下降,农村有所提升。但总体上,动物性食物增加,优质蛋白比10年前增加35g。

脂肪的全国居民平均日摄入量为76g,其中城市与农村分别为86g和73g,比20年前总量增加328g,农村对脂肪的摄入量增长较快。

2002年,各种维生素的全国人均摄入量为:视黄醇470μg、硫胺素1mg、核黄素0.8mg、抗坏血酸88mg,这些数值与1992年比较,除农村的视黄醇上升外,城市的视黄醇和城乡的硫胺素与抗坏血酸都有所下降。

矿物质中,钙的全国居民人居日摄入量为389mg,其中城市439mg,农村370mg。但总体来看,钙的摄入量为不足的水平,且女性不足比例高于男性。锌的平均摄入量为11mg。

1.3 膳食结构:

我国的膳食结构以粮食为主,辅以适量的肉食、大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属于杂食型膳食结构。据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全国按标准每人每日摄入热能平均为9740.3kJ,占供给量标准的97.1%。其中谷类食物提供热能占膳食总热能的66.8%;动物性食品提供的热能比例平均仅为9.3%,其中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的该比例相对高些;全国平均每人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68g,达到供给量标准的93%。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

从健康出发,提倡和坚持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适当增加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食物的比例,注重增加优质蛋白食物源开发,强调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在减少“贫困病”发生的同时防止“富裕病”的上升,这是我国今后膳食结构调整的方向。

2 中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与精华膳食营养知识

2.1 中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现代营养学研究为各国所高度重视。自美国于1941年首次提出各种人群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标准(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RDA)后,许多国家也提出了自己的RDA,并在加强营养学研究的同时,制定了自己的营养指南和营养行动计划。

中国的现代营养学是在20世纪初创立的,在引进、研究和发展国外有关成就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医药和传统饮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内涵。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营养学研究大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13-1924年间,主要在医院或医学院进行了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和典型营养问题研究,属于营养研究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为1927-1937年的中国营养学研究的成长阶段。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营养学也在一些医学院和大学的专门研究室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化学会会志》等刊物载有大量的营养研究论文,中国现代营养学研究在此期间有了长足进步。第三阶段是1937-1949年间,先是抗日战争,后是解放战争,对我国营养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但营养研究没有被中断。1939年中华医学会提出我国第一个营养供给量――中国人民最低营养需要量建议。1945年成立中国营养学会。1946年《中国营养学杂志》正式出刊(1956年改为《营养学报》)。第四阶段是建国后至今的大发展阶段。195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版《食物成分表》。1959-2010年间,先后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营养调查。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修订了每人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1989年出台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并于1997年做了修订,并颁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0年公布首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2 合理膳食与营养:

所谓合理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构成,不但能向人们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而且各种营养素在比例上保持平衡,以使人体对各种营养素充分吸收和利用,获得营养平衡。

2.2.1 合理膳食基本要求

(1)要有足够的热能:应根据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和不同生理状况等决定热量的供给量。

(2)要有适量的蛋白质:为了保证生长发育、组织修补和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供应量应占总热能的10%-14%,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1/3以上。

(3)要有一定的脂类:成年人脂肪供给量应占热量的20%-25%为宜,儿童可略高些,同时应注意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供给量。

(4)要有充分的无机盐:无机盐参与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不同人群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年龄和生理状况等提供充足无机盐。

(5)要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素,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及劳动强度提供响度丰富的维生素。

(6)要有适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和正常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积蓄,有利于防止肠道肿瘤的发生,同时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2.2 不同人群的膳食建议

(1)婴幼儿合理膳食

①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中的营养素能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且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

②辅食添加。

正常情况下,4月龄之后婴儿体重从出生时的3.2kg左右增加至7kg左右,而一般母乳的分泌量并不随婴儿的长大而增加。此时仅以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应逐步添加辅助食品作为母乳的补充。

(2)儿童合理膳食。

合理营养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该年龄段的人群主体是小学生,需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脑力劳动,因而热能、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不可忽视,特别是儿童对热能和营养素摄取量相对地高于成人。很多家长没有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三餐比例,因而影响小孩身体、智力的正常发育。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全日总热量分配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有人提出三餐原则为“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早餐应既有主食,也有副食,既有固体食品,又有液体食品。午餐吃饱,要成为一日三餐的主餐,食物量要大。学生在晚上活动量不大,所以能量消耗少,进食量也可适当少些。我们要纠正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误把晚餐当主餐的错误倾向,也要避免晚餐过少,胃排空早,在睡眠中感到饥饿,这对健康也十分不利。

(3)青春期合理膳食。

青少年的膳食安排应符合其生长发育快、对营养要求高的特点。青少年饮食中容易出现不定时用餐、以零食取代正餐和暴饮暴食等对其身体发展不利的情况。养成规律用餐的习惯,三餐充足且比例合理,可推广课间加餐。时下不少青少年流行节食瘦身追求苗条身材,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应通过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来控制体重,以避免贫血和营养不良。

(4)中年人合理膳食。

中年人应供给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主食以谷类为主,注意多吃粗粮和含淀粉比较多的植物性果蔬。动物类食品中注意鱼类、海产品的补充,多选用豆类及其制品,可多饮些豆浆、牛奶。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少饮或不饮酒,饮食清淡,少食用食盐等。

(5)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老年人的饮食计划应以成人均衡饮食为基础,注意食物的种类与烹调方式以配合老年人现有的生理状况和营养需要。

①平衡膳食。

老年人膳食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合理地搭配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淀粉性食物及甜食,以防热能过多及其他营养素缺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②合理烹调。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但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食物制作时宜选用蒸、炖、熏、煮和炒等方式烹调,以利于食物的消化。要经常改变不同的烹调方式,并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促进食欲。

③合理饮食。

老年人饮食要讲究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不过饱,避免胃肠不适。老年人对口渴不灵敏,缺水会引起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应注意多饮开水帮助体内废物排泄及排便,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2.3 饮食营养与健康。

合理的膳食与营养是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能力、保证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缺乏、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将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如发育畸形、肥胖症、肿瘤和一系列心血管病的发生都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

2.3.1 肿瘤的饮食预防。

预防肿瘤的发生,饮食的卫生比饮食的营养更重要。食物中存在的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应避免或减少这类物质的摄入,如多环芳烃、N-亚硝基化合物等。为预防癌症发生,应从多方面注意饮食的控制:食物要多样化;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增加锌、硒等矿物质的摄入量;选择科学合理的食物加工方法;限制饮酒。

2.3.2 高血压的饮食预防。

膳食对干预高血压者的血压最为明显。随着适当的膳食改变,有可能用较少数的药物和较小的剂量即可控制血压。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轻度高血压者,膳食改变完全可以使药物治疗成为不一定的需要。高血压者应注意: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食盐的摄入;限制脂肪的摄入;限制精制糖的摄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多吃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木耳、海带、西瓜、苹果、山楂、香蕉等。

2.3.3 糖尿病的饮食预防。

糖尿病人必须长期坚持饮食治疗,并需要十分注意饮食。饮食定量;禁止甜食;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限制水果等都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

2.3.4 肥胖的膳食营养治疗。

由于饮食因素造成的肥胖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因素,如调整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习惯加以预防和减肥,如: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量;限制糖类的摄入;控制脂肪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的供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减肥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要坚持饮食调整与运动并用,指望短期内体重降低很多的想法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减肥态度,要长期坚持饮食与运动同时结合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3 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问题

营养健康问题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表现有异,如20世纪60年代初的营养问题主要是蛋白质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碘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等营养性疾病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膳食生活质量的提高,但营养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表现为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问题并存。

1982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发现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症和小儿佝偻病发病率较高,城市居民普遍性缺钙,尤其是中老年人缺钙突出。1992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摄入钙、维生素B2、维生素A偏低,仅分别达到RDA的50.7%、66.6%和59.5%;城市居民因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问题和婴儿乳喂养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2002年进行的第四次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居民的膳食质量提高很快,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与能量失衡带来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较突出。如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者占17.3%;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占18.8%;有2.6%的人患糖尿病;成人血脂异常率为18.6%;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占23.2%,其中儿童肥胖率已达8.1%,城市老年人肥胖患病率达15%。

4 营养健康政策与行动

我国营养与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一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明显增加,对食物安全卫生要求不断提高;二是居民食物消费正处于由小康向更加富裕转型的时期,急需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是世界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营养与健康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我国营养与健康工作,跟上世界发展步伐。

我国食物与健康营养工作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营养健康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4.1 加强对营养与健康工作的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配合,建立现代营养健康管理体制。

4.2 加强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4.3 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大力推广研究成果,促进技术转让;

4.4 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4.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全面普及营养知识;

4.6 加强营养监测,建立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物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5 结束语

做好营养与健康工作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营养工作人员,我们要密切配合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旺. 烹饪营养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2] 翟凤英. 中国营养工作回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 陈仁悼. 现代临床营养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4] 蔡美琴. 医学营养学.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5] 陈仁淳. 营养保健食品.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6] 吴加根. 谷物与大豆食品工艺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9

【关键词】 微信; 营养膳食; 新生儿体重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ake of nutritional diet and the neonatal weight of WeChat in pregnant women.Method:A total of 285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6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Chat group,WeChat group(n=143),the public release of recipes,knowledge of health care during pregnancy for diet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WeChat communication tools developed by Tencent.The control group(n=142)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prenatal care during pregnancy.Result:WeChat group in late pregnancy energy,fat and protein intake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alcium intak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energy,fat and protein intak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irth weight(r=0.247,0.231,0.403,P

【Key words】 WeChat; Nutritional diet; Neonatal weigh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of Huizhou City,Huizhou 516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35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的需求重心已从追求温饱转移到营养的均衡搭配上[1]。营养是身体各功能需求能量的物质基础,对人体的身体素质起决定性作用[2],妊娠晚期营养摄入过量,导致孕妇体重过度增长,增大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影响胎儿健康[3-4]。因此,在孕晚期合理摄入膳食营养保证胎儿及孕妇健康,同时对预防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但孕期妇女普遍缺乏对孕期营养知识的认知,需加强对其孕期健康的教育,并指导其合理的摄入营养膳食,改善孕期营养状况。本研究通过微信对孕晚期孕妇进行健康宣教、膳食指导及解决孕妇疑问消除其焦虑不安情绪,探讨微信在孕晚期膳食营养摄入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做产前检查的285例单胎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所选孕妇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年龄21~42岁,单胎,孕周32~40周,有微信且有基本的沟通及阅读能力,无饮食限制;排除标准:糖尿病,心肝肾严重疾病、妊娠期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理解能力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微信组143例和对照组142例,两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孕妇定期来本院接受产前检查,检查期间对其进行膳食指导、孕期健康知识宣教、解决孕妇疑虑。

1.2.2 微信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微信群,邀请孕妇加入微信群,借助微信平台对孕晚期孕妇膳食摄入进行干扰,具体如下。

1.2.2.1 成立微信群及专项管理小组 建立微信群,邀请来我院做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加入微信群,并要求孕妇积极互动,询问孕晚期相关问题。成立专项管理小组,由1名妇产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营养师和4名护士组成。负责孕期健康宣教、运动等视频的录制、营养食谱的制定、孕期相关知识等的上传,同时在线解答孕妇疑虑,并将共性问题汇总整理上传共享。如制作相关微秀,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孕期运动和心理问题等,每周上传1次,实时更新。

1.2.2.2 录制宣教视频 专项管理小组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参照相关资料、视频以及孕晚期孕妇对膳食摄入的特点,录制营养膳食的制作、不同时段对膳食的要求、如何选择合适膳食等等视频,后上传至微信群内共享

1.2.2.3 远程干预 心理干预:对出现焦虑情绪孕妇,安排心理护士通过微信平台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聆听孕妇叙述,消除疑虑。信息收集由专项管理小组专人收集孕妇每周体重、摄入膳食量及种类,整理归档,为指导孕期膳食与新生儿体重关系提供参考。

1.3 观察指标 分娩结局: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方式选择(顺产及剖宫产)及产后出血量及卧床时间。孕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自制量表调查两组孕妇对孕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孕期活动、孕期膳食,产前检查、胎儿保健、分娩知识等5各方面,每个方面20分,分值越高,了解程度越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日常营养摄入情况 微信组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对钙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孕晚期营养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孕期能量、蛋白质及脂肪摄入量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孕晚期体重增长比较 微信组孕期体重增加(13.62±2.74)kg,对照组孕期体重增加(16.83±3.65)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孕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微信组孕妇对孕期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较对照组深(P

2.5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微信组剖宫产率17.48%低于对照组(33.80%),且产后出血量及卧床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6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并发症比较 微信组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3999 g占88.81%高于对照组的74.65%,且巨大儿及贫血发生率6.99%、9.09%均低于对照组的14.79%、23.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水平有较大的改善,孕妇孕期营养已成为注重的重点。但由于普遍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能量缺乏认知以及未能对膳食结构的进行合理安排,普遍认为进食高脂高蛋白类食物即为补充营养,形成进食的盲目性和偏食性。各类食物按比例合理进食,才能有利于各营养素的良好吸收及利用。食用过度的高脂、高蛋白不仅影响各营养素的吸收平衡,同时对孕妇的代谢造成负担,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陈益成等[5]研究孕期营养状况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中发现孕晚期蛋白质、能量摄入水平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微信是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实时通讯软件,可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并支持多人群聊的通讯工具[6]。同时微信在人社交工具有被广泛应用,2011年1月-2013年2月,已有4亿人在使用微信。长期以来,国内对孕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较为低下,同时营养知识的普及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7],且孕期保健形式我唬没有形成对孕期定期产检的同时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宣教和个体化营养指导[8]。加上孕妇对孕期营养观念混乱,且在选择食物时具有盲目性和偏向性,导致孕妇孕期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有研究报道,孕妇在孕期内对营养膳食摄入不均衡,可导致孕期并发症、巨大儿、早产等现象[9],因此对孕期妇女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尤为重要。因产前检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孕妇在孕期出现疑惑或不适时,希望能得到即时的解惑或帮助,然而来我院产前检查孕妇人数众多,采用面对面答疑方式难以满足需求[10-11]。由于产前检查的时间间隔性和检查的时间有限性导致孕妇诸多问题未能得到专业性的解惑及帮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其操作简便、讯息实时性、投入少[12]。微信群平台内的医护人员针对群内孕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实时性、专业性的解答,同时在群内整理上传孕晚期孕妇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生活注意事项,营养膳食食谱。往往孕期内孕妇及家属不懂的合理均衡膳食以及孕期身体变化出现各种不适,无法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有效解答。本研究经微信平台可与孕妇进行实时沟通交流,有效缓解其紧张感和指导其均衡膳食,同时群内各孕妇可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经验。本研究结果表明,微信组在营养膳食的摄入较对照组均衡,同时对孕期知识了解程度较对照组深。

新生儿出生体重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孕期营养的供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蛋白质供应不足可导致胎儿生长缓慢,摄入过度可加重肝肾负荷,进而造成孕妇和胎儿的损害[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微信组在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均较对照组低;孕期能量、蛋白质及脂肪摄入量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r=0.247、0.403、0.231,P

综上所述,经微信干预孕晚期孕妇营养膳食的摄入,不仅能改善孕妇营养摄入的均衡性,还能增长孕妇营养知识和胎儿保健知识,有利于控制孕妇体重的增长,降低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和卧床时间。

参考文献

[1]曾瑶池,黄淑芬,穆桂萍,等.调整饮食结构对痛风伴超重者血尿酸、血脂、肾功能及结局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2,20(4):210-214.

[2] Lancet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Review Group,Maternal and Child Nutrition Study Group,Bhutta Z A,et al.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nutrition:what can be done and at what cost[J].Lancet,2013,382(9890):452-477.

[3]文莉,波,易念华.孕期合理膳食对降低巨大胎儿出生率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5,21(7):1302-1304.

[4]李永梅.新生儿体重与母体孕期健康状况的关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083-2084.

[5]陈益成,芦超越.孕期营养状况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419-3420.

[6]廖英桃,陈敏华.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在精神科护士培训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6):90-91.

[7]简洁.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3,39(7):836-837.

[8]康瑞雪,周瑞华,何晶伟,等.营养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7):3124-3126.

[9]孙铭.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对孕期营养状况及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3):367-368.

[10]曾淑兰,邹丹.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0-2932.

[11]胡重明.浙江省某医院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4,27(3):46-48.

[12]崔丹.微信群发平台辅助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4,6(4):338-339.

[13]王晶,尚丽新,黄河玲.妊娠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J].人民军医,2011,54(12):1071-1073.

[14]李小敏.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073-3075.

[15]刘丽.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3):3739-3741.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篇10

【关键词】 现代医学;膳食营养;膳食实施;治疗膳食;住院患者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膳食营养治疗已成为众多疾病综合治疗的基础。营养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与保健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医院治疗膳食的实施情况,我们对内科片区住院病人治疗膳食的就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内科片区进食治疗膳食中选择人数多,常用的6种治疗膳食,共260例,去除不能清楚表达、神志恍惚的病人,选取228例,分别是糖尿病低碳水化合物膳食50例,高血压、心衰、钠潴留患者的低盐膳食50例,胃肠道疾病少渣软食40例,肝胆胰疾患、高脂血症的低脂膳食40例,尿毒症、肝硬化等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低蛋白饮食30例,痛风及尿酸结石病的低嘌呤膳食18例。

1.2 方法 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记录病人经口进食治疗膳食的情况。

1.3 调查内容 进食治疗膳食的就餐餐次,即每日进食医院提供的治疗膳食三餐、二餐、一餐或没有就餐。同时记录治疗膳食包括自备膳食营养成分的符合率。

2 结果

2.1 治疗膳食的就餐餐次 所调查病人平均就餐率为94.7%(三餐均进食为79.5%,进食二餐9.9%,进食一餐5.3%,没有就餐5.3%)。其中:糖尿病人就餐情况为最好,三餐进食率达到90.9%,进食二餐、一餐分别为8%、1.1%,没有未就餐情况;高血压、心衰、钠潴留低盐膳食病人三餐进食86.3%,进食二餐、一餐及没有就餐分别为7.4%、3.4%、2.9%;胃肠道疾病病人少渣软食进食三餐、二餐、一餐及没有就餐分别为75%、7.9%、7.1%、10%;肝胆胰疾患、高脂血症病人低脂膳食进食三餐、二餐、一餐及没有就餐分别为70.7%、12.5%、6.4%、11.6%;尿毒症、肝硬化等肝肾功能不全病人低蛋白饮食进食三餐、二餐、一餐及没有就餐分别为73.8%、7.6%、13.8%、4.8%;痛风及尿酸结石病人低嘌呤膳食进食三餐、二餐、一餐及没有就餐分别为68.3%、23.8%、1.6%、6.3%,就餐情况为最差。

2.2 治疗膳食实施符合率 所调查病人治疗膳食实施的实际符合率为81.83%。其中:进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糖尿病人的膳食符合率为最高,达91.4%;进食低盐膳食的病人膳食的符合率82.9%;进食少渣软食病人膳食符合率78.9%;进食低脂膳食病人膳食符合率82.1%;进食低蛋白膳食病人膳食符合率74.3%;进食低嘌呤膳食病人膳食符合率最低,仅为71.4%。

3 讨论

3.1 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就餐情况不乐观 根据临床营养质控标准规定,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就餐率、符合率应为100%,而从本次调查结果看:①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平均就餐率94.7%(三餐均进食79.5%),符合率81.83%。这说明:尚有5.3%的住院患者没有食用医院提供的治疗膳食,尚有18.17%的住院患者膳食没有达到规定的治疗标准要求。没有食用医院提供膳食的患者,基本上食用的是自备食物即家属送饭(自行配膳制作)或在医院周围餐馆购买病人喜欢吃的饭菜解决。②医院就餐情况的好坏与治疗膳食符合率的高低基本呈一致状态,即就餐情况好的,膳食符合率也高(如糖尿病膳食三餐进食90.9%,符合率91.4%);而就餐情况不理想的,膳食符合率也较低(如痛风及尿酸结石病人低嘌呤膳食三餐进食仅有68.3%,符合率71.4%)。③虽然患者自备食物中有一些达到了治疗膳食的要求,但仍有不少自备食物是违背治疗膳食原则的。而也有一些患者虽然三餐均食用了医院的治疗膳食,却另外又进食了不符合治疗膳食要求的自备食物,因此结果显示中有的病人膳食符合率反而低于治疗膳食三餐就餐率(如高血压、心衰、钠潴留低盐膳食病人三餐进食86.3%,符合率82.9%)。

3.2 医院饮食医嘱和膳食食谱落实不规范 病人膳食不单纯是吃饭问题,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增加病人体质,加速康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综合治疗措施。然目前:①医院膳食工作还存在有相当程度的只重视膳食实施,而不重视膳食知识的宣教和指导的现象,以致患者及家属对医院膳食治疗的作用知之甚少或无知,弄不明白膳食治疗是住院治疗的一部分的道理,也搞不清楚所患疾病该进行怎样的膳食治疗。②有的虽略有膳食治疗概念,但执行也不严格,认为只要是基本符合要求就行,体现在膳食实施中随意性就大,对膳食治疗不能很好配合,甚至有的还错误认为“医院配餐是图盈利的,医院膳食不如自带饮食”等。③对需膳食治疗的病人缺少人性化关爱,有的时候是医师开了膳食医嘱,病人床前也挂了膳食标志牌,但病人并不知道治疗餐的含义,吃不吃治疗膳食对疾病会有什么影响等。住院期间的合理膳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关,因而加强患者膳食知识的宣教和指导,纠正患者饮食中存在的问题是住院患者膳食营养管理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工作的一种具体体现。

3.3 部分病人及其家属膳食治疗意识淡薄,遵医行为的依从性缺乏 主要表现:①患者对慢性疾病不可治愈,往往产生有一些消极情绪,加上有的病人又病情重和病程长,时好时坏,多次住院,消极、悲观、抑郁、焦虑心理难免出现。②缺乏医学知识,过度的偏信药物、手术治疗而忽略膳食治疗,虽然有些病人及家属也了解营养治疗的作用,但认为其效果没有药物治疗显著的观点仍或多或少地存在。③自制能力差,受生活习俗及个人习惯影响,病人住院很难于在一时间改变固有的饮食习俗来接受医院膳食治疗,尤其疾病期间食欲下降,饮食的要求原本又比平时要挑剔,造成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营养知识宣传充耳不闻,仍按自己的习惯进食。④受家庭条件即家庭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限制,可能认为医院治疗饮食与平日家中饭菜并无多大差别,考虑到价格等因素,更愿意选择食用自备食物。凡此种种,都从不同层面导致了病人对膳食治疗的不能很好配合,不根据病情选择食物,膳食意识淡薄,再加上医院膳食知识宣传指导的不到位,从而影响到膳食治疗的实施,使治疗工作得不到顺利开展,治疗饮食起不到应有的辅助治疗作用,也因此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和病人疾病的康复。

4 改进工作的对策性措施建议

膳食治疗是现代医学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现状,为确保患者对膳食营养的合理摄入并兼顾其不同的膳食习惯及某些心理因素,满足合理要求,提出以下对策性措施建议:

4.1 提高对膳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膳食治疗纳入临床医疗之中 要用现代医学和营养治疗学的观点,把膳食治疗作为疾病综合疗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认识到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对提高医疗效果的重要意义。医院膳食是与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膳食营养治疗的目标是保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营养饮食治疗和良好的饮食服务。因此,医院要着力改变忽略营养工作的现象,真正把病人的营养治疗纳入医疗工作之中,提高医院治疗水平,加强住院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增加病人对膳食营养工作的认同和理解,使病人在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接受营养治疗,并通过合理的饮食治疗,来纠正饮食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起正确的饮食营养观念,达到长期控制病情的目的。

4.2 开展多种形式的膳食营养知识宣传,提高患者膳食治疗的遵医行为 对医院住院病人来说,科学合理的膳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多数病人对饮食与疾病的关系缺乏了解,需要进行大力的宣传与普及。医院可运用多种宣传方式,以各种媒介如院内橱窗、病房板报或印发营养治疗单等,医院营养工作人员也应制度性深入病房,向病人宣传饮食与疾病、饮食与治疗的关系,解释各类疾病对饮食的选择与禁忌等,把饮食治疗的基本知识交给病人,使病人清楚和明白合理的营养膳食对恢复健康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的道理,进而能懂营养、会膳食,主动配合营养治疗,自觉食用治疗膳食。同时,也要适时加强临床医护人员营养知识宣教,同样让其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共同配合督促患者落实治疗膳食。

4.3 强调工作主体,确保住院患者治疗膳食的规范 合理膳食是根据患者病情诊断、治疗的需要而制定的。对常见的治疗膳食,应每周制定食谱,同时要加强工作中包括加工、制作、配餐分发、就餐全程实施等情况的检查监督,采取措施保证各类治疗膳食的落实。对检查膳食及特殊患者,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和变化进行随时的膳食治疗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除此,还应定期地为病人进行膳食营养的评价、经常检查日常食谱的合理性,真正教会病人吃什么,怎样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膳食治疗的依从性和可行性,使膳食治疗方案得到落实,从而减轻药物治疗负担,减少病情发作和住院次数,降低医疗费用,延缓并发症发生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4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尽力做好不同情况下的膳食营养服务 在膳食治疗具体实施中,应尽可能照顾到病人的生理现状、疾病特点、经济条件以及饮食习惯,做到食谱制订和菜肴供应之间科学化,在保证膳食治疗原则前提下,尽量提供多个品种和层面的膳食供应服务。定期组织不同疾病人群的不同知识内容宣传讲解,尤其是一些有关的慢性疾病发病原理、膳食治疗原则、食谱的拟定、食物的选择以及合理烹饪等方面的知识,以弥补其不足和促其参与自身营养保健,自觉改变不良膳食习惯,消除不良膳食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等。加强患者出院后的膳食指导与咨询,针对性地为不同病种病人制定治疗膳食计划和疾病家用食谱指导,交给病人适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与家属联系,争取理解和支持,对病人膳食进行监督,以取得持久良好的效果。

4.5 加强营养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医院膳食营养工作的任务是要确保每个患者住院期间不同的营养要求,密切配合临床治疗,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日益成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标准。要更好地为广大病患者服务,提高营养膳食工作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加强营养工作人员包括厨师、配餐员在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以提升自身水平。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提高他们的基础营养知识和治疗饮食的制作和服务水平。此外,定期举行科内学术讨论,召开读书讨论会。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治疗饮食的疑问进行讨论总结,不断积累营养治疗经验,提高膳食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蒋志雄.住院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郴州医学2007,20(4):287-288.

[2] 王静,任正华,晓敏.住院病人饮食营养相关知识调查分析.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6):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