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特点十篇

时间:2023-05-28 09:48:08

古代诗歌特点

古代诗歌特点篇1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女子体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朝代,这一时期疆域辽阔,国势富强,社会相对稳定,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唐朝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产物——诗歌,进入了其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歌作品。其中,许多诗歌以体育活动为创作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反映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发展面貌,尤其是以女子体育运动项目为题材的诗歌,更是在各种诗歌流派中大显光彩。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唐代女子的体育活动,可谓最为兴盛,这一时期无论是在种类上、形式上、规模上都在我国女子体育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试图从唐代体育诗歌的角度来对古代女子体育运动进行分析,以对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其兴盛的原因做更多方面和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和发展我国现代女子体育运动提供借鉴意义。

一 唐诗中女子体育概观

唐代女子体育出现繁荣景象,项目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先前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体育史上也有:“惟有‘大唐三百年’,是中国古代体育最辉煌的时期”之说。

1.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包括蹴鞠、击鞠、步打球、彩球戏等。这一时期较为盛行的球类活动形式以蹴鞠和马球为代表。此外,步打球、抛球、踏球等球类活动形式,也是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育活动。

(1)蹴鞠,又名“踏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也是唐人最热衷的体育活动。唐时,鞠由原来的实心皮球发展成为充气球,使得其分量轻、弹性好,从而增加了这种球类运动的趣味性和普及性。隋唐以前,蹴鞠主要是作为一种军事手段,最初由男子参加,至唐代,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流行于女子中间。唐朝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寒室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金与钱”之句,韦庄的《长安清门》有“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这些都形象地描绘了宫女在寒食清明节参与蹴鞠活动并得到赏钱的情形。蹴鞠活动也并不仅仅是在宫廷贵族之间流行,在民间也十分普及。唐人康骈在《剧谈录》中描述到一个民间女子踢球的本领胜过男子的故事。“王超他日因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有一三鬟女子,......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从这足以见得在唐代民间女子中,蹴鞠活动开展的程度已相当可观。

(2)击鞠,又称“击球”、“打球”,即马球运动,是骑在马上以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竞技形式。在唐代,击鞠十分盛行,上到唐皇,下到士兵,都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除在皇室、军队、官吏、民间的男子中流行之外,也受到一些女子的喜爱。很多女子也和男子一样挥杆击球,只是女子击鞠时因担心力量不足,受到伤害,故坐骑多用驴代替马,称为“驴鞠”。在唐代宫廷中,宫女一般在节日时常被组织起来,进行比赛,陪皇帝、贵族消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和凝《宫词百首》“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等诗句反映了宫女们进行马球比赛的盛况;女诗人鱼玄机在《打球作》中有“坚圆净滑一星流”之句,抒发了自己骑马击球时的感受。此外,后蜀花蕊夫人的《宫词》中说:“自教宫娥学打球,鞍初跨柳腰柔”,这种景象在名曰《妇女打球图》的唐镜中得以佐证。

(3)步打球,又称“步打”、“步击”,由击鞠发展而来,相对马球而言,对抗性要小得多,是一种拿球杆徒步击打的球类游戏。唐代宫廷中每年的寒食节,都会组织宫女进行徒步打球的游戏。《全唐诗》卷302 王建《宫词一百首》里写到“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唐代女子积极参与这种步打球,在唐时期的壁画中,也有对其休闲情景的生动描绘。

(4)彩球戏。在唐代,有一些流行于女子中的球戏,谓之曰:“抛球”“踏球”等等。“抛球”是指彼此用手抛接彩球,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中写道:“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温庭筠的《寒食节日寄楚望》中有“彩索拂庭柯,轻球落邻圃”、韦应物的《寒食》中生动描述了“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等诗句,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玩彩球的情景。所谓“踏球”,是从蹴鞠演变而来的,是在滚动着的大木球上作各种舞蹈动作,因这种运动形式是由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故又名为“胡旋舞”。“胡旋舞”的表演多为女性,宫女及嫔妃经常以这种舞蹈来取悦皇帝,唐玄宗以“踏球”作为宫女们的体操,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促使了宫女们参加这项体育活动。

2.节令体育活动

唐代的节日众多,异彩纷呈。一些节日的活动内容本身就是体育活动,如寒食(清明节)蹴鞠秋千,阳春拔河踏青,端阳龙舟竞渡以及重阳登高览胜等。在这些节令体育活动中,不乏有唐代女子的身影,为此诗人们留下了不少吟诵的诗篇。

(1)秋千,又称“千秋”,是在木架上悬接两绳,下栓横板,玩者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使其前后摆动。秋千是一种锻炼勇气、胆量的体育游戏活动,并且在历代都为女性所喜爱。到了唐代,秋千运动更是以其悠闲自得、闲致优雅深受妇女的欢迎,不仅是在宫女中流行,民间也很普及,秋千架上,仕女们的身姿轻盈如燕,裙裳上下翻飞,随风起舞,妙丽无比。荡秋千多与寒食节相联系,清明时节,气候渐暖,特别适合这类运动。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唐玄宗甚为喜欢观看嫔妃们荡秋千,感觉荡秋千时有如天上仙女,这篇被称为“半仙之戏”的文中生动描述了宫女们玩秋千时的热闹场景。在唐诗中亦有很多关于女子荡秋千的记载,如刘禹锡的《同乐天和微之春秋》中“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少女们荡秋千的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之句,说明了当时荡秋千的技艺之高。杜甫的《清明二首》中认为:“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在清明节各地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中,荡秋千这项活动已相当普及。

(2)拔河,始于唐朝,初为民间斗力之乐,后引入宫中,盛行于宫廷。《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中宗李显曾在玄武门外组织拔河比赛,与近臣及皇后一起观看宫女拔河,并且当时每次进行比赛,参加人数多达千人,规模非常大,这项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宫女。

(3)踏青。春天出游踏青,早在先秦时已成为各地风俗。春秋时孔子就喜欢春天和弟子一同出游,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唐代时,春游踏青更是蔚然成风。刘禹锡《竹枝词》中记载:“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李华《春游吟》中的“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新绿”,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女子出游踏青众多的盛况。

(4)龙舟,又称竞渡,是为纪念屈原而进行的活动,但发展至唐代,已经成为一项以竞赛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竞渡不仅为百姓所喜爱,同时也引起了皇亲贵族们的浓厚兴趣,唐人张祜《杂曲歌辞·上已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描写的是皇帝六宫女子进行的一次非常热闹的划船赛,可见,竞渡当时在女子中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运动方式。

(5)登高。重阳节时,人们喜欢登高览胜,至唐代时,这一活动更为甚行。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中有“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的诗句,它描述的就是重阳节时,女子登山游览的景况。

3.休闲娱乐活动

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游乐风气浓郁。在众多休闲娱乐活动中,诸如围棋、舞蹈、杂技等活动在唐代的诗歌中多有描绘。

(1)围棋。在唐朝,围棋作为一种斗智斗勇、陶冶性情的体育活动,受到当时宫中府第、文人雅士的推崇,而且在妇女之中也开展起来了。唐代设置了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棋待诏”,棋手中大多就是宫廷妇女。

唐代诗人张籍《美人宫棋》有言:“红烛台前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妆尽,数数看谁得最多。”它描写的就是宫女弈棋的情形。

(2)舞蹈,是一种融娱乐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健身活动。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歌舞的极盛时期,由于其政治开明,文化包容性大,受到了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从而盛行健舞,其动作矫健、刚健。白居易的《胡旋女》中有诗句:“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它描绘了当时的健舞之一 ——胡旋舞,它以旋转为主,动作交替变化,疾速如风,刚健奔放。

健舞中的另一种舞蹈——剑器舞,在当时的唐王朝,也非常盛行,此类舞是从西域传入的,需表演者手持双剑,合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舞蹈表演。著名的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李十二娘的剑器舞,是剑术舞蹈化的产物,并为后来剑术套路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杜甫在观看了她们的表演后,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唐朝的剑舞水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3)杂技。唐朝时,宫廷中训练女伎,每逢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庆典宴会,她们往往表演。杂技的项目主要有马技、绳技、戴竿。刘言史《观绳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履背行仍应节。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刘晏《咏王大娘戴竿》中“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分别描述了绳技、戴竿这些惊险的杂技活动。

4.骑射游猎活动

唐代帝王后妃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欲望,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当时唐尚武之风大兴,故而骑射活动普遍地开展起来,帝王出猎时,嫔妃宫女经常结伴而行,女子骑射游猎的很多。杜甫《哀江南》中有:“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中双飞翼。”这首诗突出描绘了宫女骑射的英姿。韩??摹洞恿浴罚骸靶胂帘耷剩?扒峒肯秆?!卞?晒??芄恍泄?淞裕?萋矸沙郏??堑募家找严嗟备叱?A砭荨犊??毂σ攀隆吩兀骸疤乒?校?宋缛赵旆弁牛?鞘蛑?讨校??渲??性虻檬常?贾惺⑿写耸隆!笨杉??拼??悠锷溆瘟曰疃?殉晌?幌畛渎?喝?缘挠槔痔逵?疃?恕

二 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特点

1.娱乐性

从以上唐诗中举出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来看,唐代女子体育活动以各类游戏为主,虽然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较历代王朝有所增加,但这些活动竞技性少,女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别人和娱乐自己,表演成分多,带有明显的娱乐性。

2.崇尚健壮的审美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政权更迭频繁,形成了民族冲突与融合共处的局面。唐王朝地域辽阔,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加之“唐代大有胡气”冲淡了传统的儒家伦理,礼法束缚减轻,唐王朝开始崇尚“健美”,宫廷妇女积极投身于显现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中,从而使得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多突出其健美的身躯,如健舞、骑射、马球、蹴鞠等。

3.创新性

唐代具有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性也突出体现在体育文化中,并推动其向前发展。这些创新体现在:(1)组织上的创新,唐代帝王在宫中设专职人员棋待诏、专门机构“相扑朋”;(2)在体育项目上推陈出新,如步打球、驴鞠等;(3)体育器材上的创新,蹴鞠中的球由原先的皮质实心球改为皮质充气球,改鞠域为球门,建造了专业马球场;(4)出现少数民族的胡旋舞,大量吸收优秀的域外文化,同时也大力传播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

4.不平衡性

唐代女子体育开展呈现不平衡性。一些活动在皇亲、贵族中盛行,发展较为普遍,但民间女子很少有机会参加,如马球和骑射。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特定的场地和条件,地方上很难组织众多女子参与,而民间节令体育活动,也多是逢节日庆典才举行,平时很少接触。在唐代的诗词中,记载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那些常年身处深宫的宫廷仕女,如“丽人”、“宫人”、“红妆”等等,而描述民间、乡村女子体育活动的却极少。

三 唐代女子体育兴盛的原因

1.经济繁荣、政治开明

唐朝统治者开国之初,在继承了隋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等遗产后,以隋二世灭亡为鉴,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济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基础,繁荣的经济为当时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唐实行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受少数民族思想的影响,唐逐渐打破儒家思想的束缚,实行儒、道、释三教平分天下,从而减弱封建礼教束缚,提高了妇女地位。可以说唐代经济、政治的繁荣,为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交流

唐王朝拥有辽阔的疆域,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间相互融合,使得少数民族的习俗对唐代女子体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其中以鲜卑族和突厥族影响最深。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住中原、统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从公元386 年拓跋?建立北魏政权,到公元581年北周宇文氏政权灭亡,前后将近200 年。进入中原后,鲜卑族内部强制汉化政策,但儒家的纲常礼教,没有成为鲜卑人的精神桎梏。据《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载,鲜卑族“专以妇持门户”,男女社会是平等的,这种社会习俗影响到了相距不过几十年的唐代,从而为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唐代女子体育的发展,也受到过突厥民族习俗的影响。突厥族是处居唐朝北部边境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公元629 年近10 万人归附唐朝,其中将近1 万家迁居长安。唐诗中记载突厥人“男子好?蛊眩??雍悯砭稀保?虼送贫?颂拼??吁砭系男似稹

3.崇尚女性健壮的审美观念

唐朝的民族大融合,使唐人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统治者开始以女性健壮为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太宗步辇图》中有9 位侍女,著名的艺术考古学家常任侠先生对9 位侍女作过这样的分析:“封建主李世民,坐在宫女所抬的步辇中,自非健壮的女性不可。”他认为当时健壮侍女是侍候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者审美的需要。宫廷女子具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她们追求时尚尤为突出,她们选择能够显现自身力健之美的体育活动,以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故崇尚健壮之美的审美观念是促进女子自身积极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4.武则天的改朝换代

《颜氏家训·治家》中认为:“妇主中馈,唯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在封建卫道士看来,女子只能围着锅台转,绝不能干预政事,否则,就是“牝鸡司晨”。而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这对传统礼教可谓是一次莫大的挑战。一个女人尚能身居万人之上,其他妇女难道就不能与男子平起平坐吗?武则天称帝后,虽不能带动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走出牢笼,但她的改朝称帝,却使一些处于底层的妇女,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

四 结束语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史上的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可谓最为兴盛。在唐代文化的最高体现诗歌中,描写了丰富的女子体育活动内容,大体可分为球类运动、节令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以及骑射游猎活动4 大类。这些诗歌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勾画栩栩如生、绘声绘色,为我们展现了唐人刚健、活泼的生活场面。并且从反映出的女子体育活动项目中,了解到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原因。这对于探索我国古代女子体育发展史和发展现代女子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文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0~67

[2]程云峰、李燕.唐朝诗人笔下的女子体育活动[j].体育文史,1994(1):41~42

[3]刘芳梅.试论我国唐代女子体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

古代诗歌特点篇2

一、古代诗歌的特点

古代诗歌从产生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创作方式,如诗、词、曲等形式,不同的形式表现的内容和效果也不尽相同,且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并流传下去。根据载体和时代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之前的古诗、楚辞、汉乐府诗等都属于古体诗,而唐代之后的诗词、元曲等都属于近体诗,古体诗大多只求形式的押韵,对内容语句的阴平阳仄、语言的基调和韵律空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如三国时期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品都堪称经典。后来的近体诗是在隋唐时期产生,当时一些著名的文人不断研究整理出了格律体诗,其中,四句的为绝句,对诗歌的韵律和平仄控制要求十分严格,八句的为律师,在韵律上也是要求对仗和平整,不能出现突兀性的结构或语句,超过八句的则为排律或是长律,在艺术加工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纵观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古代诗歌大体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语言含蓄

通过诗歌本身,作者往往并不完全赋予感情的表达,而是通过大量事实或景色的引用起一个侧面烘托的作用,关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重心则是采用少量简略的语言描述,为读者留下一定的悬念,但读者又可通过钻研和思考揣摩出作者向表达的思维和情感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诗歌给人的印象主要是含蓄、委婉却又不失节奏的强烈。

(二)塑造典型形象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大多都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的生活状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次,通过意境的构建来渲染气氛,将所要表达的典型形象赋予艺术性和代表性的涵义,深刻具体,比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通过自我的形象塑造将自身的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热心尽情显露,也让后人对他的报国壮志所折服。

(三)增强语言效果

在古代诗歌中,大量的诗人都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通过唯美的画面展示出丰富的内容主题,通过语言效果的增强,让意境变得形神兼备、五彩缤纷,在一些诗歌中,恰当的语言表现会让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文学的创新

与古代诗歌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学,大致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并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崇。虽然在形式上,现代文学在很多角度都延续了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类型结构,然而纠其本体来看,现代文学与古代诗歌是大不相同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中,现代文学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如小说、新诗杂文、散文诗歌,新的文学题材不断产生,并加强了抒情、议论、描写、叙事等多种方式的完善,在叙述手段方面也是更加多种多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大量普及,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工具迅速产生,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我国的现代文学正在以一定的发展速度向世界范围内融合,通过体现现代思想的白话文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带动和支持,现代文学正在积极地走出去,向更广阔的舞台发展。纵观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其风格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外的先进文化传播,如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也都为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经验奠定了基础。现代文学作品已经从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分析角度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内涵,在作品的情感坐标和价值取向上都让广大读者产生了共鸣,一些现代文学作品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发表途径来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谓我国的现代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是多么的不可估量。

三、古代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一)古诗的思想发祥性代表

古诗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能代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无论人们追求的或憎恶的是什么,总是可以通过某篇章或某一类型的诗歌得到恰当的体现,如《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共 305 篇,在诗歌中的绝大多数篇章都是记录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人的审美欣赏,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经典语句,无一不显示出作者所处社会的和平与美好。而《离骚》诗中却形象阐释了作者对小人的厌恶,对社会恶劣环境的不满,比如在看到秋天花落之时会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秋深,屋外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当时杜甫已经处于晚年,报国无门的那种悲凉的心境通过诗中进行流露彰显,表现除了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通过他的诗,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深思,吸引人们探究杜甫的生活现状,也进一步现实出了古诗的思想发祥性,这一点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创作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有大量的人都将屈原、杜甫或其他的古代著名诗人作为论点进行分析,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让人们领悟到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及其发祥地。现代文学作品的很多境界都是从古代诗歌中的诗境和思想中吸收进来的,由于古代诗歌层次鲜明、内容大方,且作者在写作时大多善于结合自身的处境和经历,能将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让现代学者不断领悟不断当时的思想和文化发源,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和现代化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写作方法的运用

在古代诗歌的写作中,十分注重虚实结合,无论是对人或事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情感的表达,都是本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原则,给人以无限遐想,且这种写作方式融入了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排比、形象比较等,有时还会采用留白的方式让读者自行理解,这些写作方式都沿用到了现代的文学作品当中。古代诗人注重寓情于景,经常是在欣赏到优美的景象或饮酒之后有感而发,如诗仙李白,他一生创作 990 多首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酒后所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辞采高华,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尽情抒发自己的内心,灵活采用乐府诗和古风体的形式创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将进酒》,李白借酒消愁,并通过诗歌发泄出了自己的愤懑不平,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显示出了他奇特的想象力,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自由发挥并淋漓尽致地运用到了诗歌中,形象鲜明,引人深思。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大量的诗歌创作者都注重写作方法的运用,不同的诗人有着自身独特的写作特点,但是大体都是采用特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通感等,为诗句本身赋予了形象化的表达,让诗歌渗透到生活中,让大自然为之敞开怀抱。古代诗歌大多强调对仗工整,而现代诗歌也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线索并立,让议论文的写作更加注重起承转合,通过古代诗歌想象力的指导为现代文学作品增添了新的韵味,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打开了大门。

(三)主题思想上的应用

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来源于个人的思想主体,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文学,在创作上都是为了体现一定的主题、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在古代诗歌当中,诗人大多善于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问题所在,通过诗歌主题展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现实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抨击、对英雄事迹的歌颂之情等,通过这些主题思想,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诗歌或作品?他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主题?通过作品可以显示出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期待等等,这也是古代诗歌对现代文学的应用方式之一,现如今,众多散文家家、小说家、畅销书作家络绎不绝,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卓越的成就,如鲁迅、老舍、沈从文、余光中、莫言等,都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增添了璀璨的光芒。拿鲁迅、闻一多这类爱国主义作家来说,他们的主题思想很多时候就来源于杜甫、陆游、屈原等爱国诗人的灵感和创作方式,汪曾祺、林清玄等近代文学家笔下的传统民俗特征也都是借鉴了陶渊明、欧阳修等人的主题形式。以现代诗歌为例,虽然在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上相比古代诗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都是对作者真情实感的形象刻画,显示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通过现实主义的内容主体显示出了劳苦百姓生活的贫困,以及对统治者滥征苛捐杂税的不满,这一思想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鲁迅的大量作品都采用了这种语言风格,成为一种主流的现代文学代表。

总结

古代诗歌特点篇3

一、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所抒写的情境

谢冕曾说:“真正的欣赏入门,应当是对于诗篇的作者,以及它的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论诗》)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而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在古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直到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的电子信息革命,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泪洒沙场,月照长城……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

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哪些特殊性呢?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它使用的是典雅的古代汉语,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渠”字,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指的是该诗前句所说的“半亩方塘”。如果把“渠”理解为“水沟”,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多有省略、倒装句式,表意凝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写昨夜风雨,次句“浓睡不消残酒”则跳至今日清晨,叙睡醒之状。“试问卷帘人”,谁问?这自然是“我”问。问什么呢?却不说,省略了。“却道海棠依旧”,谁“道”?这应该是“卷帘人”的答语了,“海棠依旧”四字又交代出上句所问乃海棠花之情状。“明明是经过了昨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能依旧?”――如果我们不补出词人这一省略了的微妙心理,就不能明白末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所依凭。而且,这里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和叶子,不仅凝练,而且形象可感。又用“肥、瘦”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就更能表现出诗人无限怜惜的伤感之情。整首词省略跳跃而又含蓄蕴藉,很好地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精练而意义深邃的特点。再如杜甫的《阁夜》的首联中“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这里的顺序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应该是“天涯,寒宵,霜雪霁”,如此,“(人在)天涯,(身处)寒宵,霜雪(初)霁”――诗意顿时豁朗。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古诗中的近体诗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从标题中就了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兴感之由(闻笛而作)等诸多要素;“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即承题中“闻笛”而来;次句再“承”首句“玉笛飞声”而来;第三句表面上仍然是写闻笛,实则暗暗“转”向“折柳”一典,蕴涵思乡伤别之意;末句乃以“故园情”悠悠“合”起全诗。既然近体诗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有时就有可能据此从诗歌写景抒情的氛围中拎出一条叙述的线索来。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首联为“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望月”;颔联为“承”,正是因为“望月”,引起了诗人的“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颈联是“转”,诗人从心理层面的思念转向了身体上的动作行为――“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以“还寝”合起全诗。总体上看,《望月怀远》一诗的抒情氛围是浓郁的,但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望月、怀人、灭烛、披衣、还寝这些事儿,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拎出这条线索来对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大有帮助。

古代诗歌特点篇4

关键词:新诗;传承;融入;传统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诗歌一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诗经》、《离骚》到唐宋诗词,历史的长卷中散布着诗歌的无数璀璨乐章。然而,随着中国历史的车轮从传统到现代的辗转,古典诗歌的辉煌历史却逐渐走向了暗淡。元、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体逐渐跃居在诗歌之上,到了清末,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创作“我手写我口” 的“新派诗”;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南社”诗人,也倡导民主主义诗歌运动,企图对诗歌进行改良。他们企图重振诗歌的辉煌之势,但由于目的大于形式,功用大于内容,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场无果的“诗界革命”虽然没有拯救诗歌的式微命运,却促成了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中国新诗正式诞生,并以摧枯拉朽之势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沿,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也无法否认中国现代新诗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首开风气”的功劳。不过,新诗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却踏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路,无论如何的变革和努力,中国新诗在现代诗坛的成就不足以扬名中外,也无法与古典诗歌相媲美。就像陈梦家对中国新诗的评论:“中国的新诗,又比是一座从古就沉默的火山,这一回,突然喷出万丈光芒沙石与硫磺交杂的火焰,只是煊亮,却不是一宗永纯的灿烂。”鲁迅的评价更加犀利,认为现代诗人的作品“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都属于创新试验之作”,“中国现代新诗并不成功。”还有上世纪九十年代郑敏在“世纪末的回顾”中对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新诗的“盖棺定论”,认为“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中国新诗的成就不够理想”。

在人们对中国新诗的评论中,大多对其发生发展的“传统”存在歧义,中国新诗究竟诞生于古典诗歌传统还是西方诗歌的“催生品”,即一直存在的“西化”和“民族化”之争。一种观点是新诗的诞生直接得益于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诗歌的影响,是一个“舶来品”,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胡适,他说:“欧化的程度有多少的不同,技术也有巧拙的不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具有充分吸收西洋文学的法度和技巧的作家,他们的成绩往往特别好,他们的作风往往特别可爱。”郭沫若的《女神》也被闻一多称为“不独形式十分欧化,精神也十分欧化”。因此,朱自清感叹:“新诗不出音乐,不起于民间,跟过去各种诗体全异。过去的诗体都发源于民间乐歌,这却是外来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支持新诗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认为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外国诗歌都无法企及,中国新诗正是在学习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正如卞之琳所说:“在白话新体诗获得了一个巩固的立足点以后,它是无所顾虑地有意接通我国诗的长期传统,来利用年深月久,经过不断体裁变化而传下来的艺术遗产。”

其实,站在“西化”或者“民族化”的立场来看新诗,都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视角,简化了新诗产生和发展的复杂,把白话新诗甚至整个五四新文学运动至于新/旧、现代/传统、革命/保守的对立中进行解读,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事实上,新诗的传统既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文化源泉,又有西方诗歌的现代启发,“西方化”与“民族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中国新诗的发生、成长以及坎坷的道路。例如,朱光潜当年就指出古今中西的融合才是中国诗歌从古典向现代转换的关键因素,“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这都是诗学者所应虚心探讨的。”

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传承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与一个民族传统文化联系最深、最牢固。小说、戏剧等注重叙事,而诗歌则是人们情感深处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理想的直观表达,这种情感的表达积淀在人们心底,沿传为一种传统。正如艾略特所言:“诗歌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表达感情和感受。与思想不同,感情和感受是个人的,而思想对于所有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同的。用外语思考比用外语来感受要容易些。正因为如此,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像诗歌那样顽固的恪守本民族的特征。”中国诗歌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尽管西方诗歌是一个重要的借鉴和参照,西方诗歌中的文化经验和形式技能都成为中国新诗发生中最重要的因素,但中国诗歌的传统思想和文化精神依旧是中国新诗诞生的内核,或者像闻一多所说:“技巧无妨西化,甚至可以尽量细化,但本质和精神却要自己的。”

古代诗歌特点篇5

新课改以后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古诗词的容量增大了,归类也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而且高考古诗词所占比例也有较大上升。古诗词鉴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把古诗词教学等同于文言文教学,忽略从诗词本身去阅读鉴赏,一味迎合高考出题者的意图,从而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走向歧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要研究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p散文p小说p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1]强调了阅读和鉴赏的文学知识要求,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知识掌握标准。同时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提出了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行为习惯,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审美标准。综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基础知识的把握,如字词的释义p用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文学常识,包括背景材料中的时代背景、诗人p作品等背景,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让学生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流派的诗歌风格特点、重要作家有比较深的了解。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标准体现了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文学特征。文学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标准要考察古典诗歌教学中学生是否了解了古代文化常识,是否了解了诗词的写作特色,是否能借助一些注释理解诗词内容,是否让学生抓住了诗人所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基础性标准要求。

2.审美鉴赏能力的评价标准。古典诗词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审美鉴赏能力标准就是要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诗歌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性。新课标中规定:“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突出强调了古典诗词教学的人文性,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古典诗歌审美性特征。审美鉴赏能力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鉴赏兴趣,是否喜欢古诗词的阅读,考查学生是否把握了古典诗词中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考察学生是否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并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否把握了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

二、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有效性的教学设计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古典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既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又要把握作品的艺术性。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效性的培养主要是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高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需要从文学知识掌握能力和审美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知识审美两相通的效果。

古代诗歌特点篇6

关键词:多义性解读 古代诗歌 教学 运用

从《诗经》、《楚辞》到宋词、元曲,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不胜枚举,犹如满天的繁星璀璨夺目,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里有寄情山水的放浪不羁,有胸怀天下的悲天悯人,有建功立业的潇洒豪迈,还有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高职中文专业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部分,如何让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古代诗歌的多义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现状,如何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理解思路,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古代诗歌教学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古代诗歌多义性的原因

(一)创作年代久远,创作主体表达含蓄

古代诗歌创作的年代十分久远,距离现代生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由于时代所限,视角不同,观念不同,创作主体的表达方式不同,古代诗歌的多义性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尽管叫“无题”,却传达出大多的含义,使人感到妙味无限。情感极其克制却又浓得化不开,纵然用千言万语解说也难以道破,妙不可言,意犹未尽,我们现在甚至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奉献的代言。我们现在已无法推测李商隐写这首诗的真实情感,但如果非要把这首诗定性归纳的话,反倒限制了诗意的弹性,缩小了诗歌的张力,也束缚了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时代背景复杂,创作背景特殊

古代诗歌受创作主体的影响只是造成诗歌多义性的一个方面,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同样是造成诗歌多义性的重要因素。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整首诗看起来是金陵夜晚的景色,实际上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史怀古诗,以山不变、潮不变、月不变,反衬城邑之变,抒发了作者对于六朝兴盛而今衰败的深沉感慨。柳宗元的《江雪》描述的是在冰天雪地的寒江边,没有行人、飞鸟陪伴的老者默然垂钓的江乡雪景图,而实际上作者把自己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自己在政治上失意苦闷烦恼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诗歌意境朦胧,意象复杂

诗歌是由意象构成的,意象与情感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意境。意境囊括了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加工,这个过程必然导致古代诗歌的多义性。因为有的意象本身就有多重含义,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例如草,它本身是一种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的植物,在古代诗歌中固然有这一层含义,但也同时具有希望、思念、荒凉、离恨、地位的卑微等多重含义,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具体分析: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草是送别的情意;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中,草寄托了对远人的思念;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衬托了诗人对春光妄自明媚的惋惜。

(四)知识储备不同,欣赏主体存在差异

除以上原因外,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有的学生可以理解得深入一些,有的学生难免会理解得肤浅一些,不同的理解欣赏主体对诗歌的理解不同,同样也可以造成诗歌的多义。

二、教学中解读诗歌多义性的策略

(一)分析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多义性

古代诗歌讲究“诗言志”,往往通过一定的表达技巧含蓄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以及修辞手法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诗人巧妙借用表达技巧含蓄地表达了词语的多重含义。如一语双关的运用,可以表达双重含义,即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语境明确双关的特点,掌握语音双关、语义双关,从而较好地理解词语的多义。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千古绝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中的“杨柳”指的是柳树,“柳”与“留”谐音,这是语音的双关,表达词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情感。“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词人用“柳”的双关修辞将此情此感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来。除双关之外,诗歌也有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含蓄表达情感。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表达技巧的特点与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地解读诗歌的多义性,把握诗歌情感。

(二)抓住意象特征理解诗歌多义性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最多提到的专业术语就是意象,诗人常常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意象就是带有诗人情感的人、景或物,在诗歌的多义性中,这些意象内涵丰富,不仅描绘出景色的特点,又能展现诗人内在的精神内涵。如李商隐《锦瑟》中“珠泪”、“玉烟”这些意象的组合呈现出朦胧、虚幻、凄美的画面,但难以指向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它们被李商隐心灵化了,源自于李商隐人生经历中复杂的体验。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常见意象的多重含义,以便在诗歌鉴赏中准确地把握诗歌中的多重内涵。

(三)把握诗歌的整体,理解诗歌的多义性

诗歌的整体把握要综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表达技巧、内容等方面得出诗歌反映出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虽然此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但在主题上却有爱情说、讽喻说两种说法。依据“情”这一主线,《长恨歌》描写了李、杨二人相爱的过程以及杨贵妃香殒之后李思念杨而对景垂泪,忠于爱情而七夕盟誓,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李、杨二人的境况悲凉、情感真挚,“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一悠悠情思、绵绵长恨,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可见从这一角度分析,这首诗恰恰是对爱情的赞颂。

然而在思考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寻找悲剧的制造者时,读者会发现此诗是在批判唐玄宗的骄奢淫逸、“重色”非“重贤”,无不透露出诗人对二人生活的讽刺,突出了“讽喻说”这一主题,希冀后人哀之、鉴之,不要重蹈覆辙。

诗歌的多义性在诗歌教学中是常见的,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读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地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古代诗歌特点篇7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于诗句的翻译与诗歌内容的读背,这种教学方式看似简单,其实却难以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脱离了情与境的结合,使学生站立在距离古人上千年的时空角度上,无法深入地理解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无法领会到诗歌真正的美。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我认为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注重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诗歌写作的背景资料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诗人在写作前的人生境遇与情感遭遇,是诗人情感触发的因由,它可以使读者把诗歌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环境中去体会、去理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感情。可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诗歌的写作背景采用“作者――年代――出处”这样的“简介”方式,他们认为,诗歌的写作背景与诗歌内容关系不大,不在考试范围,于是忽视甚至完全忽略了。其实,任何诗歌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环境,作为一个现代读者,要想准确地理解与把握诗人写作的风格、领会诗人的心境及思想感情,必须把诗人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特殊环境下,去探寻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才能真正领会到诗人内心独到的感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如果仅从字面去理解,我们就无法感知他的“愁”因何而起,愁到一种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他生活的时代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作用,我们就无法体会到这个落第才子内心是怎样的愁苦,此时寒山寺半夜的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是一声声撞击着诗人破碎的心。任何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都无法脱离诗人生活的特定时代与人生际遇。李白因生活在歌舞升平的盛世而浪漫飘逸,杜甫因生逢乱世而沉郁顿挫,特定的环境造就不同的风格,生成不同的感情。

要真正理解诗歌及作者的感情,就要学会变换时空角度去感悟,去领会诗人的心境,才能引起感情的共鸣,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要光着眼于考试,而要用心去思考,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会运用背景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时空转换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寻找诗人感情的触发点

古代诗歌,短短几行,几十个字,要把诗人的感情完整地传达出来,就必须要有能够深刻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物或景――我们称之为“意象”。这种被诗人引入诗中的意象,因为寄寓了某种含义而成为诗人情感的触发点,成了承载诗人感情的媒介。比如“夕阳”、“秋风”等秋景,常常寄寓了“悲”的情感;而“花”“鸟”“月”这些美好的东西,常被倾注了“喜”的情感。诗人如果在特定的情境下受到这种景物的触发而引发了关及自身的情感,就会通过这种景物来烘托自己的心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的一首小令,就把十种秋天特有的意象引入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通过秋景渲染悲凉的气氛,来烘托天涯游子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思。因此,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诗人感情的触发点,寻找引入诗歌中的意象。此景生此情,“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正高明的诗人不会把自己的感情裸地表达在字面上,读者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寻找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寻找承载作者感情的媒介,才能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心境。

三、注重诗歌的优美意境

古代诗歌特点篇8

关键词:古代诗歌;格律;意象;抒情;语言;表现手法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古代诗歌的文体特点鲜明,概述为以下几方面。

一、规范的格律化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除了古体诗(唐代以前的古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外,大多数的古典诗歌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唐代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如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宋代词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而且词的押韵依词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玉楼春》按词牌的规定应押仄声韵。元曲的特点是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二、情感的意象化

诗歌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情感表达一般都要借助意象。因为诗歌中感情的具体外化是通过意象的选用来完成的,所以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优美巧妙的意象是一首成功的诗篇佳作所必须的要素。

古典诗歌意象具体,意境深广。其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常常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意象。诗歌中的“象”是通过语言体现诗人意志的实体,“象”随意变而变。它倾注了诗人的情感或意志,如果倾注的是情感,就是“移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把自己的溅泪、惊心移植到花鸟上了,这样的花鸟就是有情(意)之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又常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积淀中被赋予某些约定俗成的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在古典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再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可见,“意象是感情表象”,诗歌在一定的意义上,就是意象的创造和创造性的组接。在我国古典诗歌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了解民族传统审美心理,表达思想感情。

三、强烈的抒情性

古代诗歌特点篇9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目标;欣赏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79-01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积累的诗歌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诠释和翻译上,致使古诗词的审美意蕴被拆得支离破碎,失去其审美价值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发挥联想和想象力,体会古诗词的内蕴美。怎样依据教学大纲搞好古代诗歌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熟读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精心导入

导入要把重点放在把学生带入对诗词的审美心境上。培养学生的审美心境的方法很多,如:1、导语设计。精心设计好与诗词的意境相协调的导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提起对诗词赏析的兴趣,对进入诗词情境起到事半功倍是效果;2、音乐导入。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学习前,放一段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音乐也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并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顺利进入审美心境;3、画面导入。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诗词,既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样,又有深刻的内蕴。让学生在绘画艺术中初步感知诗词中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的韵味。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审美的心境。

三、欣赏过程

1、教学目的决定了思路。在欣赏中,首先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就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步骤中,可布置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2)理解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3)抓住“诗眼”,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

(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

四、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4、在训练中,近体诗和词中的小令,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长一点的古体诗和中长调的词则可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能背下来。

以上是关于古诗歌教学中欣赏和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可在不断的实验和总结中寻找适当的方法,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调动自身经验感受,体会古诗词的内蕴美,同时要能体现教师的独特个性,那就一定能开创古诗词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古代诗歌特点篇10

关键词:教材处理;诗歌教学;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36-01

2013年秋季学期的后半学期,广西绝大多数的高二学生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选修课程。而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列为完成必修课程后的首门选修课程。如何顺利地进行此门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的“诗歌之部”共分三个单元: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上看,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通过这三个单元的内容,阐明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考点。而如何处理这三个单元的内容,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

一、按部就班,稳扎稳打

这种方法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去设置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单元多首诗歌对同一知识点的不断重复、巩固性的讲解,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即可掌握一个知识点。这样的做法笔者认为适合运用于基础较为一般的学生,毕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有一定的过程的,这种不断重复以达到巩固的教学方式对基础薄弱者而言效果是最好的。

二、大开大合,纲举目张

这种教材的处理方法首先要求授课人要有起码一次高中教学的循环经验或对高考古诗考点较为熟悉。其次接受者的语文基础知识要较为扎实。只有在两种前提条件都能满足的情况下,此种教材处理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现笔者就第二种方法具体地谈一下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诗歌之部”的处理过程。

首先,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要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可以在正式进入教学内容前用2到3个课时,让学生自我阅读教材57页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尤其是重点了解和把握唐宋两朝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艺术特征和常见主题。

其次,按高考诗歌题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使诗歌内容一体化。按照高考的考点要求,可将诗歌按照题材分为七类:风情景物诗、羁旅乡思诗、离情别绪诗、咏物抒怀诗、边塞诗、思妇闺情诗、咏史怀古诗。现今教材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已经包含完这七类诗歌,接下来老师们可能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把选修课本和读本里面的各类诗歌找出来,并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还要思考哪几首是该类诗歌中的精讲内容,余者如何处理等问题。

笔者按照诗歌的题材,将课本及读本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分类。

风物景色诗

选修课本:《夜归鹿门歌》P28《梦游天姥吟留别》P30《登岳阳楼》P33《菩萨蛮》P365《旅夜书怀》P36《新城道中》P37《阁夜》P43《虞美人》P47。

语文读本:《乌夜啼》P43。

边塞诗

选修课本:《燕歌行》P53。

语文读本:《十五从军征》P17《兵车行》P35。

咏史怀古诗

选修课本:《蜀相》P14《越中览古》P19《扬州慢》P37。

语文读本:《登金陵凤凰台》P34《咏史》P22。

羁旅乡思诗

选修课本:《长相思》P38《苏幕遮》P50《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54。

语文读本:《苏幕遮》P50《八声甘州》P53。

离情别绪诗

选修课本:《今别离》P20。语文读本:《寄黄几复》P48《蝶恋花》P51《青玉案》P57。

咏物抒怀诗

语文读本:《梅花落》P26《在狱咏蝉》P30《山园小梅》P46《戏答元珍》P47《咏煤炭》P61《咏菊》P68。

思妇闺情诗

选修课本:《一剪梅》P20《菩萨蛮》P55。

语文读本:《行行重行行》P18《迢迢牵牛星》P20《燕歌行》P21。《玉阶怨》P27《浣溪沙》P42《蝶恋花》P52《水龙吟》P55。

第三,按诗歌题材分好类后,还需要明确高考的诗歌考点。

形象鉴赏: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语言鉴赏:炼字,语言特色

表达技巧鉴赏:抒情手法描法

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提炼诗歌的主旨,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四,明确了高考诗歌鉴赏的考点要求后,就要结合已经分好类的诗歌,有重点地选择精讲的诗歌,并明确所讲诗歌所需要传达的知识考点。

第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概括各类诗歌的特点。

俗语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我们要学会选择一条适合学生和自己的那种。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开设选修课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