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策划案例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7:52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1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课程教学 研究

独立学院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关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课程体系及其特点

《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体系结构如下:公共关系概述,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科学范畴、基本特征、历史与现状总结;根据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分别从公共关系的运作主体、客体、手段、目的、职能与原则、程序详细展开与论述。二是公共关系实务部分,具体包括:人际沟通技巧,包括公关语言基本原理、口语和书面表达技巧、人际吸引、人际沟通、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及障碍排除等;公关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及礼仪基本规范等内容;公关策划与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如公共关系主题策划、新闻会策划、庆典活动策划、展览会策划、赞助活动策划、开放参观活动策划等。公共关系具有实践、专业和社会管理三个维度,其本质属性是沟通与协调。实践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操作,形成良好的公众环境;专业的公共关系主要在于公共关系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密切组织与公众的关系,赢得组织良好的信誉;社会管理的公共关系借助于社会传播、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组织与公众的良好合作关系,以确保组织的社会信誉,更好地发挥组织形象力的作用,保证组织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体系应注重第二大部分,即实务部分,第一部分的教学是为第二部分服务的。

二、独立学院《公共关系学》的教学策略

1.影像学习

影像学习是指借助视频的教学手段来学习《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影像学习可增加公共关系教学的趣味性。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所以不允许大量观看教学视频,所以我们特别介绍同学们在课外自学过程中可以观看教学视频,重点理解公共关系礼仪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技巧。此外,介绍广告策划方面的教学视频以增加自主学习的趣味性。介绍公共关系教学电影给同学们也是可行的办法。通过影像学增加了《公共关系学》教学的趣味性,调查发现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很高。

2.案例教学

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学中,针对教材相对比较单薄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精选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以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顺应社会潮流、把握瞬息万变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案例的选择上并不局限于教材,并始终坚持案例的“真实性、现实性、实践性、典型性、可读性、系统性”的原则,同时还重视学生的参与,既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讨论,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中我们经常提醒同学们关注中国公关网、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网、中国传播学术网等,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原来更好。

3.实战策划

在探索有特色的公共关系教学和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实践。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和学科,它需要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着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解决现实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这就需要我们在配置教学资源和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确立科研与教学互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思路,并且找到一个能够把知识传授和能力锻炼相结合的公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授课中,我们有目的地增加实战策划作业,使同学们的公关策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浙江理工大学110周年校庆公关策划书》、《杭州市志愿者协会高校巡回慰问演出》、《藤王阁茶楼的公关策划》等案例的策划等,都是相当不错的策划案例。我们还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具有成长性的产业或行业相结合,针对2008年奥运商机和体育产业的繁荣,我们开展“大型赛事公关活动策划研究”项目,引导师生关注目前或即将出现的热点行业。通过实践策划,同学们的策划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到《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非常重要。几年来我们选择的北京大学《实用公共关系学》教材,由于内容太陈旧,从前年开始我们选取了复旦大学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因为复旦大学的教材内容更新颖实践性也较强。今年我们主编的教材《公共关系学》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里面增加了大量的实战训练题,以提高独立学院同学们的实战策划分析能力。

三、结语

人为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实战演练平台。如模拟策划“金牌秘书大赛”、“杭州电子科大校庆庆典”、处理“突发性公关危机”等,鼓励学生之间为完成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若干专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沟通,拿出活动策划方案,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协调与合作。通过对学生的大量访谈发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所增加,对社会对企业、各类组织的公共关系认识有所增加,对他们以后的社会工作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卢雪萍.谈在公共关系中注重实践教学[J].职业教育,2007,(5).

[2]郭海鹰.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9).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2

―、公共政策及其案例教学

公共政策有着多种层面的解读,既可以是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是一门课程,还可以是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政策。作为一个学科,“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m作为一门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昝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所有公共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开设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必不可少的学位课程。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解决一定的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按其领域又可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性、偏好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多项特征。

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类培训者、教育者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教育或培训对象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方式方法。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日益普遍,它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分析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设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案例库为依托,建设一个内容充实、使用方便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但是案例库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公共政策案例库,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讨论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主要是教学案例库,其建设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

1.制定计划,做好分工。凡事必先制定计划,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也不例外,制定一个全面、完善的建

设计划,是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该计划包括:(1)案例库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2)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宗旨、主要原则;(3)案例库建设团队的负责人、成员、分工与职责,以及激励制度;(4)预算与经费保障措施;(5)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6)案例覆盖的范围等。H规划做好后,接着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分工,开展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要精心筛选案例素材。既要收集素材,掌握丰富的资料,更要对资料进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案例。二要严密进行写作构思。所选案例是用来说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还是用来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将按照哪种逻辑结构来进行编辑,需要有一个系统而严密的构思。三要认真撰写案例稿件。案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现处理,撰写案例稿件是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案例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案例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案例库的使用。

2.汇集整理,合理分类。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公共政策案例库在大家将案例按照分工、编写出来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或逻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为此,一要进行案例的分类。案例的分类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按照用途,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的用于教师讲解,有的用于学生自学,有的用于课堂讨论,还有的用于课程考查。另外公共政策案例还可以按政要做好案例的存放。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2. 实践运用,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价值在于应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建设、边运用的原则。当汇编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要人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教师要记录每一次的课堂案例教学情况,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案例有哪些方面没有编好,案例库的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及时对案例和案例库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案例初步编成、案例库可以运用阶段,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政策实际中搜集、积累适宜教学的案例、编写案例材料,并对即将在课堂上采用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索和把握。@案例库的实践应用以及案例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案例库建设的不断完善。

3. 建库维护,提高效率。案例库维护是公共政策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案例相关内容做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在建设好、维护好案例库的同时,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应用,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为建库而建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案例库的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我国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库建好后,一定要提高使用效率,使用率越高,往往也维护得越好。

三、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

    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运用公共政策案例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巳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常常是任课教师的头痛问题,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进行取舍,整理编辑加工,尤其公共政策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案例内容涉及教育、交通、体育、建设、税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分析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观念、理论、过程、方法”。^^共政策案例库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节省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完全可以运用库中现成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与分析,把精力集中放在案例分析的设计上,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3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13)

【关键词】公共关系基础;教学;医高专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医高专院校中的管理学科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殊专业,就业方向为药店营业员、医药公司采购员、保管员、医药企业销售员,企业需求非常大。其中大部分同学未来从事营销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走向医药企业的管理岗位。公共关系基础作为管理学类的一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核心理论是:如何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双向沟通,从而与公众建立合作、支持的良好关系。公关活动能够带动营销活动,公关意识能促进营销工作,公共关系活动还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公共关系基础的知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未来在医药企业的相关岗位中,开拓事业,把握发展机遇。然而,在医高专院校中,非医学课程如公共关系基础常常会被认为是副科而不被学生重视,学生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但事实却证明公共关系基础对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扭转医高专院校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授课基础上,针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总结了一些公共关系基础课程的教学心得。

1外塑形象,内修涵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核心理念是树立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在课堂上,学生就是公众,要想得到公众的支持,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第一,外在形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课堂礼仪,不穿奇装异服,要穿符合教师年龄、气质、场合的衣着,这不仅是体现教师的为人师表,也是体现公关礼仪的基本要求,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公关知识。第二,内在涵养。教师必须要有内在涵养,如专业技能强,能够引领学生,亲和力好和包容度广,能够与学生真诚相待,并且善于沟通。外貌礼仪需要授课教师多加重视,内在涵养则需要积累和修炼。

学生作为教师的公众,授课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学生中存在首因效应和移情效应等心理定势,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所讲授的课程,也可能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他所讲授的课程,这被称为移情效应,要想充分利用这个移情效应,就要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带动学生喜爱该门课程。而通常学生受到首因效应的心理定势影响,对于老师的评价常常仅凭第一印象。因此,为了有效利用好学生的首因效应,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公共关系基础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堂课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给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更要求第一堂课的设计是创新、生动、有趣的,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来设计教学,为学生规划专业发展,使之树立自信。当然教师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第一堂课,也要贯穿于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2以人为本,精心设计,构建学生喜爱的课堂

现代教学中提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因此要想课堂有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挖掘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具体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2.1案例分析法,浅入深处,生动形象公共关系基础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法,即借助公关案例,采用交互式教学,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深出浅入地引出活动规律,从而提炼理论知识,同时又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形象生动地促使学生达到知行意合一。由于授课学生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尽可能地寻找医药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更有代入感,由于跟专业相关,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公关策划中,策划公关时机这个知识点,为能够生动形象地阐述策划公关时机的关键之所在,引入了“浙江震元堂药店为树立自己企业的形象,策划了在腊八节熬制特制腊八粥免费发放给市民的活动”的案例,使学生更通俗易懂理解公关时机的策划中,理解利用特殊时间如节假日来策划公关活动的具体内涵,案例的使用比枯燥的讲授更能够使学生接受和识记。同时,学生今后工作中还可以借鉴这些经典案例当中的公关理念和策划方法。

2.2情景模拟法,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一些章节如公关礼仪、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内容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为了掌握学生是否具备将知识点落实到行动中的能力,在授课中可以使用情景模拟法,即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演练该情境中如何应对的过程,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次锻炼机会。如在讲授公共关系礼仪中的日常交往礼仪,为学生创设情境:两名医药企业业务员见面,如何打招呼、自我介绍、问候、互交名片和握手。一方面激发参与演练的学生自我思考,另一方面为观看的学生提供一次生动的教学案例。除此之外,还可以模拟宴请情境、介绍他人的情境、电话礼仪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反思。另外,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新闻会的组织与实施这个知识点,也可以为学生设立情境,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个组扮演新闻发言人,一个组扮演记者公众,通过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交手和切磋,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检验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也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在情境模拟法中要注意两点:(1)可以先讲授理论再进行情景模拟,也可以先进行情境模拟,通过纠正其错误从而导出正确理论;(2)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实际,可以使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也可以使学生未来将来面临的情境,如求职、销售等。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4

依据案例研究参与者与案例来源两项标准,当前美国大学公共关系课程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见下表)。其中的众多因素,值得国内公共关系领域相关人员关注。

个体指定案例研究

这一方法由单一学生个体对指导教师指定的案例进行分析。

比如,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公共关系原理》(Principlesof Public Relations,2011年秋季学期)课程要求每名学生在指定教材中的案例中选取特定案例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家庭作业。学生带着教师指定的问题去分析案例并作出回答,并将一个案例带给全体学生进行公开讨论。

加州橘郡海岸学院(Orange Coast College)的《公共关系导论》(Introduction to Public Relations,2009年春季学期)课程共选取11项案例,每名学生需要首先对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了解并进行分析,之后在课堂内的讨论中回答相关问题。

个体自选案例研究

这一方法由单一学生对自选的案例进行分析。

北得克萨斯大学的《公共关系专题》(Problems in PublicRelations,2010年秋季学期)要求学生选取两个案例(其中一个为当下事件,一个为以往案例)进行分析,对每一案例完成3页左右的报告,并向全体学生展示分析结果。

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公共关系案例研究》(Public Relations:Case Studies,2009年秋季学期)要求每名学生自选两类案例:四个一般案例与一个主要案例。两部分的分值相同,都占课程全部分值的25%。指导教师对一般案例的报告不做严格要求。学生应当为一般案例研究准备简短报告(3-4页),对案例中涉及到的相关社会组织已经开展的操作进行扎实有据的分析。最终,每名学生应当提交四个一般案例的分析报告。主要案例的研究是选取特定的社会组织或特定社会组织的特定部门展开分析,最终报告长度(包含参考书目)应达10-12页,这明显区别于一般案例。

主要案例的研究过程会持续8-10周,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提案、框架、完成。第一阶段,每名学生应当确定研究对象,并说明选取这一研究对象的原因。第二阶段,每名学生应当提交对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的内容框架,这一框架会在全班展开讨论。第三阶段完成研究报告。指导教师在三个阶段对学生逐步进行指导与交流。

小组指定案例研究

这一方法由小组对指定的案例进行研究。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公共关系案例》(Public RelationsCase Studies,2011年春季学期)要求几名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协作,组成所谓的“学生公关公司”(StudentPRFirms),以类似公关公司的操作模式对公关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操作建议。案例可以选自指定教材或外请报告者提供的案例。在整个课程过程中,每一小组始终关注单一的案例,指导教师与各小组就选定的案例进行会面讨论,最终各小组提交深入的分析报告。

夏威夷大学的课程《公共关系理论与策划》(PublicRelations Theory and Planning,2009年春季学期)要求学生分小组为真实的客户(夏威夷大学传播学院)准备公关计划,指导老师与各小组对公关计划进行不断的课堂内讨论。课程最后,各小组要与真实的客户会面,进行真实的公关提案。

小组自选案例研究

这一方法由小组对自选案例进行分析。

比如,肯塔基大学的《公共关系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in Public Relations,2010年秋季学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当下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与全体学生一起展开讨论。这些案例来自新闻报道、公关出版物或美国公关协会网站等。每一小组需要对每一案例提供两项主要内容:第一,简短的摘要;第二,立足于公共关系,对案例中涉及到的社会组织采取的操作进行简短评述。

整合案例研究

美国一些大学的公共关系课程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实际上体现出一种整合状态。比如,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课程《公共关系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in Public Relations,2010年秋季学期)整合了以上四种方法。在课程的前半期,每名学生需要选取两个案例进行简明评估,并为每一案例提交两页以内的简明报告。两个案例中,一个应当来自指定教材,一个应当来自指定教材之外,由学生自选。课程后半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某一实际的公关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选取需要得到指导教师的审查许可),最终完成小组论文(7-10页)并带到课堂,与其他学生共同讨论。

小组案例的分析应当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案例中涉及的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2、案例涉及的事件的基本信息一一案例中社会组织面临的情境;3、媒体的报道状况;4、该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5、该社会组织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技巧;6、该社会组织的关键信息以及利益关系人发出的信息;7、对该社会组织的公关计划进行深入分析;8、针对已经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技巧提出自己的操作建议;9、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案例研究的深度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5

【关键词】公共关系 学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 学生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传播学、广告学、礼仪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职业院校实施公共关系理论教育,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被实践证明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方式之一。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善于比较分析,并能结合案例背景资料进行逆向纵推或侧向扩展,促使学生对已形成的思维定势进行反思,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并不断提醒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开始时,先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不断注意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答案的正确性应当是在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或者在师生的讨论中产生。

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公共理论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选择地将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就案例的优点、创意以及疏漏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为情境性的暗示左右,不人云亦云,盲从附和。并针对案例存在的问题,拟定对策。策略的制定要尽可能经过严密的推理计算,思维过程组织的有条有理,并反复检验已制定的行动计划或者方案。

由于案例教学是采集大量真实事例做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为依据,指导学生结合公共理论知识对各种类型的案例进行剖析,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二、创造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生产的社会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工作中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对地,个人的力量也越来越小。忠诚与合作精神、创造能力成为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为此,在公共教学中,导人了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合作能力是必要的。

模拟教学法即人为地创造一种仿真模拟情景,作为公共教学实践的场所和组织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和弄清楚公共关系策划、组织、实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由学生按真实公共活动的工作程序进行模拟操作。具体的做法:

第一,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的成员系统地应用公共理论共同设计拟定一项公共活动的方案。如为自己熟悉的某个公司设计一个产品促销的公共活动方案,或为一个企业设计一份赞助活动、或庆典活动的方案。要求设计出公关主题,公关目标,公关活动实施具体措施、方法等。方案设计要系统、切实可行,有创意。

第二,文案完成以后,要求各学习小组按照各自确定的公共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角色,准备道具及场景布置,再由教师组织安排各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模拟演示。最后,教师就各学习小组的设计方案及模拟演示中的优点进行点评并组织评比。对创意新颖的设计方案和表演到位的学习小组给予好成绩。

在组织模拟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实质是创造了一种公关创意活动以及社会交往的仿真情景,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得以激发,学生更乐于参与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方案设计和模拟演示,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为了完成任务,组员之间必须发挥团队精神,懂得相互配合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自觉的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公关理论的同时,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三、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度过一生的。作为社会的人,只有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处理好社会关系,才能建立有利自身发展的人际环境。学生社会阅历浅,社会交往不广泛,社会成熟水平低,缺乏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在进行社会交往中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因此有关公关礼仪与交往理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表演和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给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指导和帮助。

具体做法是:在模拟的社交情景中由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演示如介绍、握手、问候等礼节,学习并表演站立、行走、坐等各种姿态。而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和技巧,如PAC交往构架,聆听的技巧,上行、下行、平行沟通技巧等,则由学生自行设计小品,学习应用语音符号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对人际沟通技巧的学习。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理论指导和示范,对学生在表演和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表演和角色扮演法,能够使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及人际沟通的理论和技巧,大大提高对社会角色的认知水平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符合社会规范。

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未来社会对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共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模拟记者招待会”“模拟谈判会”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具体做法:由学生自愿组成工作学习小组,负责“模拟记者招待会和谈判会”的组织策划。要求工作小组要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并负责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安排;如学生学习工作小组组织“模拟记者招待会”的具体工作包括:(1)确认记者招待会的时间、地点、和新闻主题;(2)安排主持人、新闻发言人、记者、接待人员的扮演者;(3)准备好发言提纲和会议持续表;(4)布置好会场;(5)经费预算;{6)按确定的时间、地点、组织举办模拟记者招待会,所有角色都由学生扮演,整个活动从组织到实施均由学生依据有关理论自主完成。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6

公共政策教学必须遵循和体现以上所阐释的公共政策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但在当前的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综合性不强。公共政策的教学没有充分整合各种学科知识,利用政治学、法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公共政策进行全面系统地教学。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政策学的教材内容综合性不强。从当前公开出版发行的公共政策学教材来看,绝大多数教材的综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教材内容偏向政治学,侧重从政治系统、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统治等方面讲解公共政策。把公共政策学编写成为了政治政策学。有的教材内容偏向行政管理学,侧重从政府职能、行政体制、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效率等方面编写教材,把公共政策学编写成为了行政决策学。大多数的教材没有把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等的内容有机整合到公共政策的内容中去,对公共政策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二是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综合性不够。从授课教师来看,绝大多数的教师是行政管理、政治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出身的,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对于公共政策涉及到的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却知之甚少,在教学过程中对公共政策知识的讲解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极少数大学有专业培养公共政策学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公共政策学的专业人才非常稀少,大多数的授课教师往往是在自学公共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缺乏专业训练和学习。因此,绝大多数的公共政策学授课教师往往把公共政策学有意无意地讲授成为了政治政策学或行政决策学。三是公共政策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理性反思能力、洞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批判能力、决策能力、创造能力、道德能力和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等。但在当前的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公共政策学的有关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记忆知识的能力,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功能。

第二,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实践性不突出。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公共政策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把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简化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又把案例教学简化为举例子,用例子来论证说明公共政策知识理论。有的老师根本不知道案例教学的实质和宗旨,也没有真正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无法把真正的案例教学法贯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公共政策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薄弱。在公共政策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授,没有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策实践问题融入到教学之中进行分析讲解,使政策科学理论与现实政策实践相脱离。同时,也使学生片面地感觉到公共政策实践离自己很遥远,只是极少数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事情,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再次,公共政策教学实践实习环节缺失。在当前的公共政策教学计划安排中,没有教学实践的环节。既没有聘请党政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学生进行定期教学,也没有安排学生到党政部门进行考察调研或实习,学生缺乏对政策实践活动的切身真实体验,对公共政策实践活动存在着神秘感。

第三,公共政策学的教学活动不重视公共性价值取向的强调与培育。公共政策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其公共性,缺失了公共性的政策就是非公共政策,是私人政策。这种轻忽公共性价值取向教育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教学中强调公共政策工具理性,忽视公共政策的价值理性,即注重向学生传授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调整等方法的传授,而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调整等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的揭示和强调欠缺。其二,有的教师缺失公共精神,也缺乏批判反思意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向学生强调和灌输这些价值理念。例如,有的教师缺乏平等、公正、民主等意识和精神,有的教师甚至向学生有意无意地灌输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等,使学生的价值观受到误导。缺失公共性教育的公共政策教学,使学生无法领悟和掌握公共政策学科最根本最重要的宗旨和精髓,也失去了公共政策教育的终极目的。

第四,公共政策学的教学科学性不足、艺术性缺失。在公共政策学科学性教育方面,有的教师缺乏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对公共政策基本规律的领会把握不够深刻、准确,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更谈不上通过教学向学生灌输公共政策过程中的科学追求与科学精神,甚至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悖科学真理的迷信思想观念,使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在公共政策学的教学计划安排上,许多学校都存在着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大多数专业把公共政策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这与该课程的学科性质特点不相符合。同时,公共政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不科学,没有围绕学生能力培养需要进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重教学评价的形式,轻教学评价的实质。

现行的学校教学评价中,常常忽视了它的教育与发展,片面重视其管理,使教学评价难以发挥其基本的功能。在公共政策教学科学性缺失的同时,对公共政策教学艺术性也缺乏基本的关照与兼顾。在现行的公共政策教材中,绝大多数教材都没有涉及到对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的探讨,没有介绍政策主体的情感、意志、偏好、个性等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公共政策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也就没有向学生讲授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所掌握的公共政策知识体系存在残缺。

第五,公共政策学教学对当前中国现实社会公共问题关注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公共政策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中国特色的政策实践活动,也没有应用普遍性的政策原理来深入分析中国的实际政策问题。有的教材虽然尝试提出了中国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型,但却与实际的决策相差万里,是学者们模仿西方的决策模型,坐在书斋里臆想出的东西,这些所谓决策模型理论让人如坠云雾。另一方面,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现实的政策问题。在我国,区域差距极大,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政策问题的现实差异突出。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各地区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并没有与所在区域的现实政策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讲解,因此,难以使学生把公共政策与自己生活、学习的区域生态政策环境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和领悟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二、公共政策教学模式优化的基本路向

当前公共政策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学科功能的发挥,使其难以充分发挥提高学生政策科学知识素养和决策能力的作用。为此,必须根据公共政策的学科特点,优化公共政策的教学模式。其一,强化公共政策教学的综合性。加强公共政策学的综合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基础。首先要强化公共政策学教材的综合性。在公共政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认真整合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全面深入分析和阐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原理。运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对相关的政策问题和原理进行论证阐释。编写公共政策学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己之力或某一专业之学是难以编好的,应该组织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的学者在一起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编写,把相关学科知识有机地进行有机整合,用来系统分析和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其次,加强公共政策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授课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对公共政策学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与熟练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把相关学科知识用来准确具体地阐述公共政策问题,在对公共政策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再次,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准确全面向学生传授公共政策的理论知识,让其把握公共政策的基本规律,使其掌握比较扎实的公共政策专业知识,而且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调查研究等方法,教师应用公共政策理论对相关社会问题进行政策分析,使学生养成关心社会重大问题的习惯,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从中发现与之有关的政策问题,并与学生一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使其掌握政策分析的方法,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其二,重视公共政策教学的实践性。加强公共政策教学的实践性是促使学生掌握决策基本方法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教师要真正熟练掌握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认真选择、整理、编写、改造案例材料,设置近似真实的政策实践情境,使学生在仿真式的政策实践情境中开动脑筋,调动所学习的政策知识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解决方案与真实的解决对策进行比较,再通过教师的讲评分析,使学生在模拟情境决策中感受体验到公共政策各个环节的基本方法,掌握一般的决策方法与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公共政策教学的实践环节,把公共政策课程的教学实习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可以聘请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定期讲授公共政策过程的实践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我国党政部门公共政策的运行情况,对公共政策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把公共政策实践在实习阶段予以明确要求,即在学生的实习计划安排中,把公共政策实践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和明确,要求学生在党政部门的实习锻炼中,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对所在实习的党政部门的有关公共政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把其内容纳入到总的实习报告之中,并进行相关考核。

其三,把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教育纳入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公共精神教育。公共精神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如果不加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教育,培育学生的公正公平、民主法治、公共利益、公共责任等理念和精神,公共政策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公共精神,把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发现真理、传播真理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在教学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法治民主、公共责任感等理念和精神。要使教师具有公共精神,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连续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在教师的选择聘任以及考核评价中,要重视公共精神的标准和要求,把公共精神作为严格把握好教师入口关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在公共政策的教师教学考评中,应该把教师是否具有公共精神作为考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使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能够通过考评促进公共精神的发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激发培养公共精神。再次,在公共政策教学中,要把公共精神的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仅仅只向学生传授公共政策的知识和方法。在公共政策学的教材编写时,应该把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编写进教材中。在讲授公共政策时,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内容,并把公共精神的培养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把公共精神的培育作为公共政策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其四,注重公共政策学的科学性,兼顾公共政策学的艺术性。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是其有效性的前提。把公共政策作为独立的对象和一门科学进行研究,这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因此,加强公共政策教学的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理性思维水平,不能把公共政策学讲授为对党和政府的政策的宣传解释,而应该把现实的公共政策问题和所有政策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进行思考、质疑、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优化政策制定体制和政策质量。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科学精神,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传授公共政策知识,绝对不允许向学生宣扬迷信思想。如果发现有向学生宣传迷信思想的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必须立即进行批评教育,严肃处理。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向学生传授公共政策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教学计划,提高公共政策教学计划设置的科学性,把公共政策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法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基础课程及其研究方法之后,更好地领会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公共决策的基本方法,并将公共政策与各种基础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同时,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公共政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强化教学评估的导向性、奖惩性、管理。最后,在注重公共政策教学科学性的同时兼顾其艺术性的教育,向学生讲清楚公共政策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机制,并且使学生了解这些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功能,掌握减少和避免非理性因素对公共政策活动产生消极影响的方法。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7

[论文关键词] 应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决策系统组成模式

[论文摘要] 针对卫生应急管理的特点, 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与决策支持系统结合起来, 设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阐述了其设计原理, 讨论和分析了基于GIS 技术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组成模式, 给出了其总体的设计框架。

1 概述

公共卫生是一个涉及微观结构和宏观系统的多分支科学,大量与宏观有关的事件具有空间分布特点。将地图和空间分析应用于卫生决策研究中,至少可追溯到1854年John 应用GIS技术研究伦敦宽街水井污染引起霍乱爆发,为卫生部门果断封闭污染水井控制霍乱继续流行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通常的卫生决策研究中,地理因素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众多的卫生事件都具有空间属性。GIS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在医疗卫生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和深入。GIS技术在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理论研究的提高,同时也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可能。

目前国内关于GIS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血吸虫、症疾、流行性出血热、蜱传脑炎等疾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与空间遥感(RS)技术结合, 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为流行病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我国GIS 及RS 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虽然已有一定的进展, 但由于地图边界和遥感图像的价格昂贵,使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还存在一定困难。

2003年,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爆发了非典型肺炎。这种传染病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危害面广。政府和有关防疫部门在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的同时,运用GIS平台,快速建立了应用于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的地理信息系统。由于GIS具有交互定位和逻辑查询以及广泛的关系数据库连接能力,可以有效帮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疫点定位、疫情事件分析、绘制疫情危害图、现场工作情况实时采集传送、人员派遣、规划、显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布图、重点单位基本状况分布图、紧急调度和路径优化等任务, 从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急处理效率、降低疫情危险程度,基于GIS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开始出现。

2 系统构建和设计实现

2. 1 系统设计目标

基于GIS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数据仓库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一个能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能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和存储实时突发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 方式显示各类信息。该系统采用标准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三层计算结构,应用分布式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安全TCP/IP协议及Geo information Web Service技术,最终目标是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预警指标数据库、危机事件数据库、预测与评价模型库、应急指挥预案库、领导决策知识库, 以信息报告—采集—录入—管理—分析—决策为主线,建立高效查询及分析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 2 系统的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设计,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都可以容易地实现互连互通,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开放性。

2. 3 系统的功能结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总体功能是辅助指挥调度和决策支持,可将系统总体功能划分为八个方面:信息收集分析、预警报告、资源整合调动、指挥统一协调、评估及时客观、联系视频直观、使用内部联动和外延接口灵活。

3 系统的功能及其特点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应急管理特点,系统沿应急准备、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反应处置、事件终止、恢复重建、评估完善的流程进行运行,循环反复不断提升系统的应急处理支持能力。

(1) 应急准备:应急中心开展培训、演练和研究工作, 模拟应急业务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预案;规划储备应急医疗卫生资源等,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体系。

(2) 监测分析:应急中心负责接收、分派、核实与处理事件的报告,协调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监测工作,获取动态监测、事件调查和疫情评估信息,跟踪事态发展。主要分析方法有:空间分布分析, 时间历史曲线分析,动态演变分析,病例的逗留、影响和交叉分析,卫生统计学分析,扩散模式分析,流行转归分析等。

转贴于

(3) 预测预警: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与预案,应急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事件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预警信息,针对相关突发事件快速开展有关工作准备,落实预案与方案涉及工作的准备情况,及时通报与汇报进展情况。

(4) 反应处置:按照有关规定启动预案,根据预案迅速指挥与执行工作,有条不紊地组织调度人员与物资,开展应急的专业处理与相关配合工作。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动态评估事件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 事件终止: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因素被消除;最后一例病人发生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6) 恢复重建:突发事件结束后,应急中心快速开展从应急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工作。有计划地补充应急处理阶段所消耗的储备资源,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7) 评估完善:应急中心进行科学总结,完善相关预案, 开展应急处置研究和探讨,总结经验和教训,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等,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实例运用

用本文研究的几个主要技术方法,结合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开发的基于GIS 技术的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包括的区域范围将近20万平方公里,地表模型用数字地图生成,并将河流、湖泊、公路、居民区等地表特征物以面的形式覆盖在数字地表模型上。系统在运行初期只包含了事件定位、信息的上传下达等,但其提供相应功能使用后可以完成事件处置各过程。通过在现场的实际运用,该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各项交互功能,完成系统理论上应提供的功能。

5 总结与展望

通过合理的利用三维模型构建和模式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并在卫生应急管理中得以实现。由于本系统采用合理的软件体系和模块化设计模式,将来也可以方便地成为应急培训和模拟演练、传染病疫情分析和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设计等高层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家奇. 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8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公共政策学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重大社会公共问题为目标,旨在探讨政策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战后,政策科学首先在美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成为当代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了解政策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政策科学过程方法,使公共政策学课程更加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围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加强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建设,充实土地政策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1 公共政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公共政策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悠久的历史现象,作为公共权力、公共职能和公共责任的伴生物,自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产生起,公共政策事实上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活动,是最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之一[1]。国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公共政策作出了不同的界定。公共政策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哈罗德·D·拉斯维尔(H.D. Lasswell)和亚伯拉罕·卡普兰(A. Kaplan)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 Easton)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政策科学研究者托马斯·R·戴伊(T. R. Dye)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者詹姆斯·E·安德森(J. E. Anderson)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我国的政策科学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1992年,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得到国内许多人的认可和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加快了政策科学在我国的学科化步伐。综合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来讲,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机构在其职能范围内,在对社会发展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按照某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中选择出来的对社会问题的解决行之有效的法令、策略和办法的总称[2]。

90年代之后,我国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建立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为名的科研教学机构,在未被列入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之内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在其他专业名目下,招收了以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政策分析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政策科学培养人才。党校系统和行政学院系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党政部门工作的需要,也在党政干部培训中开设了部分政策科学的课程[3]。目前,全国大多数院校都已开设了政策科学的相关课程,一部分高校在政治学、行政学或其他专业范围内招收政策科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政策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促进我国政策科学的学科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教学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政策系统篇、政策过程篇和政策分析方法篇四大部分。(1)导论:主要讨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包括政策科学的兴起,政策科学的“范式”,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和方法,以及中国政策科学学科的建构等主题。(2)政策系统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与政策系统、政策行动者、公共决策体制和公共政策工具四个主题,涉及公共政策的内容与实质,政策系统的构成及其划分,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政策行动者以及思想库,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现代公共决策方式,各种类型的政策工具等内容。(3)政策过程篇:这一部分包括政策过程的概念框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监控、政策终结和政策周期等五个主题,涉及政策过程研究的各种途径,政策过程的各个基本阶段,中西方政策过程的差别,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经验等内容。(4)政策分析方法篇:这部分内容涉及政策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政策分析的各种模式、方法和技术。包括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框架、政策分析过程各种常用的方法、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等内容。最后是对这门课程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讨论如何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问题。

2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公共政策学课程提出的客观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要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增强。国内不同大学根据其特色,分别制订了适合本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综合起来讲,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受过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4]。

基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结合土地科学学科领域的研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公共政策范式的发展过程,包括政策所遵循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决策方式、实施手段等内容,这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土地管理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根据这一决策,2003年以来,中央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5]。但由于土地宏观调控是一项全新的举措,其运作机制和理论框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首先,如何建构一个比较系统的土地宏观调控理论体系,要回答土地宏观调控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土地政策为什么能够参与宏观调控;二是土地政策如何参与宏观调控;三是土地政策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操作模式以及提高土地调控有效性的具体路径,从而构筑比较系统完整的土地调控理论体系。

其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土地宏观调控中的诸多理论难题,包括土地调控的理论框架、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操作模式、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搭配应用等都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土地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配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策略等。

再次,实践中在研究土地调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形势和要求,提出土地政策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措施等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土地调控政策措施。

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要根据公共政策学课程特点,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该课程教学内容首先讲授政策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及政策分析方法,同时针对目前土地管理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总结我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国外的土地政策,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文献阅读、案例教学法、对比法、自学指导法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更多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和启迪学生学好这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3.1 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作为教师应承担“传知识、教做人”两大任务,首先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把教师培养成为学者、教育者、交往者和决策者,要使教师成为土地科学领域的专家,这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为了推进教学改革,除了有赖于教师个体素质的增强,更有赖于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和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锻炼和成长,事关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青年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人师表,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背景和辨证、睿智的思维方式,而且要具备融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于一身的强烈的人格力量。要带领青年教师到实践中进行锻炼,通过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把专业知识、实用技术等灵活应用到具体实践环节中。

3.2 努力优化教学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政策学的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特别强调一个“用”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适当引进新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实践,把土地供应、土地征收和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主要政策内容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调查等工作环节充实到课程讲授中,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授课时,结合各章节的内容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并让学生查阅相关书籍和报刊。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动态有初步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多途径丰富教学方法

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根据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与讨论交流、模拟实践等有机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色。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大力推进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1)发现法

发现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尽量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公共政策学在每一章的课堂教学中,均围绕各章的核心内容,可以设计一些有较强针对性、关联性、概括性和可讨论性的问题,通过启发、点拨和引导等方式,吸引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思考、分析和回答问题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章节的关键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

政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为讨论法授课提供了比较好的素材。讨论式教学法旨在为学生提供自学、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已基本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土地资源管理实践,对现行土地政策进行思考的学习阶段。这种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3)案例教学法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在保留传统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选用土地供应、土地征收或征用、土地补偿、耕地保护、房地产调控等土地管理实践中的一些现行土地政策作为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情景模拟、辩论会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紧紧围绕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展开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比较法

可以采用对比法,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制度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授课教师再进行归纳。这样举一反三,反复对比,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得牢。通过对比法讲解,化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能够收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

(5)自学指导法

由于公共政策学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内容非常丰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因此除了在课堂上讲清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外,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报刊,如《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中国国土资源报》、《资源科学》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读书报告,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真正感受到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政策学教学中要善于将政策科学理论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政策实践环节,并加大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力度,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结合现行的土地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利用寒署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学习政策经验,增强政策科学课程的现实性。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从中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训练和提高科研写作水平。

总之,政策科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教学必须采取与现实政策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要以学生为本,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公共政策学的课程特色,在传授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土地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建军,武玉坤,姜国兵.公共政策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吴江.国外政策科学研究与我国政策科学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30—33.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9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好案例

以往人们对中国五年规划的过程了解甚少,似乎很神秘。实际上它是一个较为公开的、有其程序性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一步骤都会形成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就是这样一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它反映了在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行为或过程,不同的机构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相互连接的步骤:中期评估(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前期研究(2008年底至2009年底);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通过中央建议。2010年10月正式召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由国务院总理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全会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正式对外公布;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2010年10月至2010年1月);广泛争取内外部意见,形成《纲要(草案)》;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纲要(草案)》(2011年3月);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实施阶段。国务院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明确约束性指标的责任部门,约束性指标的地区分解,建立约束性指标的公报制度,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组织全国实施。

形成这样一个全国五年规划纲要需要先后经历以上11个步骤,用时长达两年半。但实际情况远比以上所述还要更为复杂、更为细节。这也反映了制定五年规划的过程在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为制定一个成功的发展规划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通过调查研究来“摸透下情”,使规划编制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是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一大特色。2010年2月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及其他成员,就“十二五”规划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密集调研。2010年3月-9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派分赴全国各地就“十二五”规划编制进行专题调研,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咨询。与此同时,各阶段的起草小组工作人员更是经常性地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来研究问题,形成思路。2009年末-2010年初,国家发改委赴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区专题调研,并召开了四个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合并召开)关于“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的“片会”。

在规划编制的四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前期与后期都会有两次大规模征求意见,前期征求意见是一种“头脑风暴”;后期征求意见是阶段性初稿己经形成之后,通过征求意见来不断修改完善,并达成政治共识。征求意见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各派、工商界、企业界、各部门、地方、专家、学者,至少经过十几次易其稿,最后才形成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纲要》。

规划编制过程十分注意发挥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作用,不但包括大规模的前期研究,同时还成立了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提供咨询,除日常的咨询建议外,“十一五”规划编制期间共召开了四次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对“十一五”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并形成《纲要》的论证报告,一起报送全国人大委员会,作为审议时参考。

规划编制十分重视公众建言献策,例如北京“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建言‘十二五’共话新蓝图”公众参与活动,共召开了四场不同专题的公众建言会,并通过不同渠道征集了公众意见,共有18648人参加活动,提出建议15073条。这就使得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

在编制五年规划过程中,十分注意吸收国际研究机构、世界知名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国际研讨会讨论“十二五”规划编制相关的问题。甚至邀请国际机构直接参加相关课题研究,如2008年下半年,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参与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的研究。这些开放式研究,有助于中国学习国际经验,获取国际发展知识。

行之有效的公共决策机制

公共关系策划案例篇10

一是对公共政策能动吸收意识的欠缺。有的地方立法机关认为立法和公共政策分属不同的工作场域,后者主要为党政机关的工作范畴,与立法无涉,不愿对其吸收;有的则对公共政策发展的现状和规律及其与立法的关系等研究不够,疏于对其进行主动吸收。二是对公共政策中显性或者隐性的“部门利益”破除不力。部分公共政策中存在“部门利益”,既有直接利益——规定了不当甚至不合法的行政权力,如无法定依据创设行政收费等,也有间接利益——体现为重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轻行政监管,或者重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轻行政指导、行政服务。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因未建立规范化的立法吸收机制,致使政府层面的意见征求和利益表达相对充分,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主体层面的利益表达和意见征集不够充分,对公共政策中隐藏的“部门利益”破除不力,从而与法治的内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对公共政策和地方立法两种范式的转换机制缺乏把握。表现为对两种范式的性质、特征、功能和转换的具体机制,缺乏研究和把握,致使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难于吸收或者吸收不充分。

二、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机制建构

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十分必要,但在吸收的过程中又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建构以下四个方面的吸收机制予以保障。

(一)能动吸收机制

树立能动吸收的理念。基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驱动,地方立法应当坚持把公共政策作为重要的立法资源予以开拓和吸收,使制定的法规成为行政部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社会各类利益主体的权威的行动指南。如国家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应进行工伤等级鉴定,但因对“伤情稳定”理解不一,致使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医院三方有时发生纠纷。广东省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职工外伤、职业病医疗终结鉴定标准(2006年)的通知》(粤劳社[2006]155号)等公共政策的实践,于2011年制定《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时,将“医疗终结鉴定标准”这一行政制度吸收为有关具体法律制度,实现了对上述三方的定分止争。建立反应—推动的联动装置。“相对于社会变迁而言,法既是反应装置又是推动装置;在这两种功能中,尽管法对社会的被动反应得到了更普遍的认知,但法对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加强。”地方立法应当适时发挥规范、确认等顺应作用,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稳定、成熟的公共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有益经验予以固化,并在顺应基础上增强法律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弥补成文法滞后性的不足,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立法工作应当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设定价值目标去引领实践、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因此,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应当建立基于反应功能的反应—推动的联动装置。

(二)利益衡量机制

马克思强调,人们需要的对象构成了他们追求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现代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从其动态视角看,利益冲突是利益关系的表现形态。博登海默指出,“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调整和调和上述种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无论是个人的利益还是社会的利益。”社会上的各种利益经由立法成为法律利益,为法律确认和保护,并具有稳定性和法定性等特征。因此,建立立法过程的利益衡量机制十分重要。在借鉴西方政治学和法学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学者将立法过程的利益衡量机制分为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两个阶段和两种机制。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张德江委员长关于“更好地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论述,将立法过程的利益衡量机制分为利益表达、利益平衡和利益调整三个阶段和相应的三种机制:

1.利益表达机制立法中的利益表达机制,既是各类利益主体对其利益主张的充分表达和利益博弈的平台,也是利益平衡和调整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如果在立法之前所有人的主张都已得到无偏见的考虑,即使最终某一阶层的主张从属于其他阶层的主张,该选择可以从偏见或不公的指责中解脱出来。”立法中的利益表达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制度予以实现:

(1)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公开包括立法信息、资料和会议三方面的公开,是专家和公众参与立法的前提。该制度要求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将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修改稿、法委的审议报告等立法文件与资料,有关立法会议的时间、地点、讨论事项及议程等内容,以及其他与立法工作有关的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以保障公众的立法知情权和监督权。

(2)立法征求意见和反馈说明制度地方立法机关应当搭建各种利益主体意见充分表达的平台,将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修改稿等,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及时整理研究,对是否采纳有关意见及其理由等情况予以说明和反馈。

(3)专家和公众参与立法制度专家参与立法制度,是指地方立法机关打造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三会”等平台,充分发挥立法专家的智力支持作用,保障科学立法。如2013年5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与五所高校合作建立了五个具有“产学研”综合功能的省级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并制定了相应的运行和管理规则,是专家参与立法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公众参与立法制度,是指地方立法机关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和方式,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包括引导公众参与规划、计划、立项、起草、审议等各个阶段的立法工作,以及立法后评估、法规清理等后续立法工作;允许公众依照规定旁听立法会议;发挥工青妇、行业协会、消委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立法的作用,增强公众参与的针对性和组织性;发掘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吸引广泛人群参与立法讨论,以收集民意和集中民智。如2013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立法听证规定,特别规定了网络听证,探索了听证的新方式。

2.利益平衡机制该机制

由两个操作步骤组成:利益厘清。按照利益主体的不同,学界对利益结构的划分有“两元结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和“三元结构”(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两种主要方式。结合当前国情,本文认为,立法中的利益可划分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立法和公共政策均为利益分配机制,但立法是一种法定和权威的分配机制。现代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和多元,增加了立法中利益分配的复杂程度。为此,在利益表达机制运行的基础上,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开展立法调研等社会调查,厘清立法所需吸收的公共政策中的各类利益主体、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包括厘清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强势群体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等。利益平衡。利益的识别与厘清是立法中利益平衡的前提,而利益平衡则是立法的核心环节,其实质是立法中的价值判断和利益选择,其实现则应依据平衡原则(人权保障、统筹兼顾和效益最大化)和平衡方法(利益位阶、成本效益、利益兼顾和利益倾斜保护等)。同时,立法中的利益平衡也要受公共政策、利益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利益衡量过程中,立法者会根据公共政策的指引适时地废止一些过时的利益,确认和保障一些新生的利益,合理地调整利益格局。”

3.利益调整机制

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其独特的机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义务以其特有的利益约束和强制功能作用于人的行为,两者有机结合并影响人们的动机,引导人们的行为。”立法对利益的调整也基于这一调整机制,即把厘清和平衡的各种利益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归属于相应的法律主体,是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和对各种利益的首次分配。经由利益衡量机制所初步确立的行政部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力)和利益,体现在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等立法文件的相关规定中,并通过立法审议(主动审查机制)和表决程序予以最终的确立。

(三)主动审查机制

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包括审查的性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法律监督权)、对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标准(越权、违法和其他不适当情形,监督法第三十条对此作了规定)、方式(被动审查和主动审查)和纠正程序(沟通说明、书面建议和撤销等)。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借鉴上述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立法过程中对相关公共政策的审查机制,实现立法审议制度的具体化。即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将其所需吸收的公共政策经由现行立法审议程序导入立法过程,建立立法审议中的主动审查机制(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权),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有关公共政策进行审查或者列明(国家政策等):形式审查(或者列明)方面,确立审查(或者列明)公共政策清单和吸收说明制度。根据立法法第四十八条“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资料”的规定,明确法规案应附相关公共政策清单及其文本和吸收说明等资料,包括立项阶段收集与整理立法资料、起草阶段制定法规草案指引和审议阶段制作立法文件时,均应附有相关公共政策清单及其文本;对地方政府提请审议的法规案,要求其在法规草案的说明中增加一个部分为“参考的公共政策”,并对吸收的情况和理据予以说明。实质审查方面,明确审查的对象、标准和重点。一是扩大审查范围。在有权审查的前提下,除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审查范围,还应纳入两类对象,包括行政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目前大多由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内部备案审查)和法规草案中的授权条款(通常表述为某种情形“按省〔或市〕的有关规定执行”、“某某实施办法,由省〔或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但该规定可能具体由行政部门制定和实施,未纳入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备案审查)。二是完善审查标准。包括重申监督法规定的前两条标准,以及细化第三条标准——“主要是指不恰当、不合理、不公平,有损人民利益和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宗旨”。三是明确审点。即公共政策中已为地方立法初步吸收的部分,体现为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修改稿中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尤其是配置了权利、义务、责任的法律规则。

(四)范式转换机制

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过程,也是公共政策范式向地方立法范式转换的过程。两种范式转换的动力、基点、要件和模式,构成范式转换机制。

1.转换的动力地方立法和公共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种范式在法治内在要求上的不一致,是其转换的范式动力。其深层动因,则是社会的时代变迁推动社会问题的法治化、权威化解决,要求将公共政策转化、上升为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法律规范。

2.转换的基点建设法治国家和依法行政的时代语境,决定了法治主义(核心内涵为依法规范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形式则表现为立法和法律至上)是两种范式转换的基点。对公共政策进行吸收后的地方立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成为新的公共政策制订的“元政策”,即为其提供了法治框架。由此,实现了以法治主义为基点的地方立法与公共政策两种范式的双向转换。

3.转换的要件具体而言,公共政策的指导思想或工作原则、工作目标、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行政制度、措施、手段,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语言等,经由地方立法这一路径,吸收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目的、工作方针、立法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具体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以及法规的结构和语言等。

如广东省于2011年制定《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时,积极探索了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参考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政府为其配套的五个子规划等配套政策,将其中所规定或者蕴含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目标(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先行发展)、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等)和政策措施、手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五个一体化),通过立法予以了转化和吸收。包括突出了《规划纲要》的重要战略定位及指导地位,《条例》规定《规划纲要》是经国务院批准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建立了促进产业布局一体化等五个具体法律制度;重点构建了组织协调机制、争议处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法制协调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等保障规划实施的新机制;甄别、吸收上述公共政策的语言规范,将其转化为法规的“法言法语”。

4.转换的模式以法治主义为转换基点,地方立法和公共政策两者相互吸收和转化并构成双向对流模式,是两种范式的转换模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