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7:49

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传承先进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实现大众化后,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与挑战,如何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树立科学育人理念,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理念是高校理念的核心。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重任。只有确立科学的育人理念,才能正确地指导育人实践,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目前,作为社会公认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现代高校职能之一的人才培养一直被认为是高校最为基本的职能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和资源为之服务。因此,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将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钱伟长曾讲过:“过早专业化的结果常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懂什么,学生只在一个方向上发展,把这个方向上的东西学四年,别的都不懂,这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而社会需要能带着满脑子的问题从高校走出来的人,需要有创造性而不是模仿性的人。通识教育是对任何专业的学生的长远考虑,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关键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跨领域、跨学科的很多方面,因此对学生进行通识化教育势在必行。

3、树立国际化培养的理念。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在高校人才培养取向上,高等教育国际化主张培养适应在国际环境中学习、工作和发展的人力资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括较全面的是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所喜多村和之教授,他提出了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三条标准,即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日益突出。

二、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仍存在重已知知识的掌握、轻未知知识的探索,重单一专业领域理论知识传授、轻跨学科知识供给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要着眼于未来,侧重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当今世界科技、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老产业更替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仅具有某一专业特长,而是一专多能,具有多重融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专业分割过细,培养出的学生就学术视野、知识结构、个人特点和社会适用性等方面与英美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一般美国高校里,新生入学的第一、二年,通常不属于任何院系,也不分专业,全部学习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等组成的通识类课程。在此基础上,到三、四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某种职业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创造条件。我们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并根据中国国情实际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通识教育理念,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平衡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置核心通识课程。同时,加强对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真正使通识课程开得有实效。

2、创新教学方式。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取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取决于教学传授方式。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认为,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很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缺乏批判性思维。这样一种传统的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培养领导力和创新人才就显得过时了。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也指出,改革教学方式,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特别是要引导、支持、鼓励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和培训。其次要深化考试方式改革,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一些事实的考试方式中解脱出来,在命题时,需要设计培养和开发学生能力的试题,要求学生去解决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观点的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考试方法上,采用以全面衡量学生能力为前提的多种灵活方式:如论文式、研究报告式等等。同时,还需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的校际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大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

3、注重实践能力。中国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整合优化、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验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和建设项目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应由原来追求数量逐渐向追求质量转变,由原来“精英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在新的环境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从目前高等教育实际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从人力资源、教学投入和质量评估等三个方面完善保障体系。

1、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中认为:“高校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术人员和学生。”当前,每一所高校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大师级领军人物的培育与引进,在工作条件、研究经费、生活待遇等方面都给予了较好保障。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良性运转的制度机制,充分保障教授治学的权力,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发展性评价机制以及帮助优秀人才实现自我发展、获得成功的管理支持机制。

2、不断完善教学投入保障机制。教学投入主要是经费投入和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确立并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办学经费安排和校内资源配置上,优先保证教学。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规定,明确每年四项教学经费占学校年度办学经费的比例,形成教学投入持续增长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教学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教学项目与科研项目、教学成果与科学成果三方面与时俱进,加大教师教学责任和教学质量的考核权重,在职务评聘、津贴评定、评奖评优中坚决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有效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理念、内容、方式的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

3、不断完善培养质量评估机制。我们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立足自己的实际,认真总结过去教学评估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一是完善政府主导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建立起科学的分类评估办法,确立多样化的质量观,防止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趋同;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估体系,调动社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规范社会评估机构运行机制,提高评估的权威性;三是完善高校内部评估体系。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应从外部评估转向推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校内评估,是高校为了建立自我评估体系、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建立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同行听课制、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制等,及时采集相关数据,认真研究分析,适时干预指导,在规范和完善校内评估的同时,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高校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资料来源:*)。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三)高校教育理念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人才评价有待创新导向的引入。

三、有针对性调整并强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目前还存在诸如资源、机制和文化等因素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却是潜移默化、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

(一)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需要传授前沿知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无论在高等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必须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并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创新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如高校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

(二)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心于献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1)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引进来,派出去”,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2)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有计划地引导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其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基金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3)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给以同等待遇。对那些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要区别对待,适当增加教学方面的考[JP+2]核比重,不刻意追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和数量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的标准,以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研管理

基础研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应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我国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基础研究费用支出在全部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为19.1%,2005年我国仅为5.4%。同时美国全国每年一半左右的基础研究经费由高校获得,基础研究经费在高校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一直在2/3以上,而在2005年,我国高校获得的研发经费仅占全国R&D经费的9.89%,2004年,我国高校R&D经费中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仅为18.6%。因此,国家和高校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在高校内部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或部门,广泛吸收来自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的资金投入,以及各种形式的捐助,为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

高校人才培养篇3

摘要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突出办学特色为标志;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结合为关键;以教师角色的转换为手段;以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趋势。

关键词创新 人才 培养

1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宽、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有所得”,就要求高校教育能够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科发展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充分拓展学生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提供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2 突出办学特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标志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每所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都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身所处的地域、学科优势来确定的。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高校的办学特色不仅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其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标志。

营造特色、强化特色,是各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哈佛大学恪守 “与真理为友”的校训、耶鲁大学倡扬“自由教育”的理念、北京大学秉承“兼容并包”的传统等,都是极富特色与个性的发展战略。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都与其坚持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息息相连。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核心战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要求高校应结合实际,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风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入手,重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创建学科特色和科研特色。一所高校的生命在于学科,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特色。一所大学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此外要突出科学研究在学校工作中的权重,学科梯队的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处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科研课题的选择要突出学科特色,或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鼓励跨学科协同攻关,争取重大项目充分体现科研特色。也只有充分创建学科特色和科研特色,以特制胜,才能把知识创新、科技成果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

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来说,科学与人文、课内与课外应当相互结合。长期以来,大学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必须从课堂教学这种最基本的培养活动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牛津、剑桥的导师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导师制模式下,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辩论和独立思考。美国的模式也是互动式的讨论会,一群学生自己去立论、辩论、分析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方面,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实际上都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以怀疑甚至是否定前人为突破。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说:“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比如: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环境中来,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问题意识、更有目标导向、更多综合运用机会,进而提高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

4 教师角色转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

现代创新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因此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手段。教师角色的转变实际上经历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渔,不如让其创渔”的过程。所谓“授之以渔”,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捕鱼实践,从教师那里学习捕鱼方法,在“断源”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张网捕鱼,使之源源不断,这样,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到了“让其创渔”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始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促进者。关键在于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依托,以探究学习为目标,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超越自我,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乐于实践,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打鱼,还可以创渔,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5 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趋势

当今国际社会人才竞争激烈,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国际交往的知识结构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所说,高校创新型人才要“进行开放式培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同国际科技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了解国际前沿学术信息,吸收多元文化,从而为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拓宽领域。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高校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高校英语人才 教学革新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218-0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对高校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技能进行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完成大学各项英语四六级考试,还能在今后日常生活、工作、社交中更完善便捷地运用英语口语及书面的信息交流,更好地进行英语交流,为提前进入社会作好铺垫。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培养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他们能以较高的文化素养立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家交流频繁的当前社会。所以,高校英语教育的本质性任务就是为培养出当前所需要的英语综合性人才,而不仅是只懂读写的单一英语人才。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英语教师务必要阐述清楚英语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让学生时刻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并能达到日常的正常交流。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将在本文内对高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衔接当前社会实际需求,提出了相关参考性培养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使用。

一、当前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危机思考

(一)教学观念

长久至此,我国高校英语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滞后。总的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却没能重视提高学生听说写译的输出能力,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合理地培养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在很多国外考试中中国学生普遍出现写作口语低分的原因。因此,学校官方以及英语教育者应该在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从意识和实践两方面均加强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尽管英语早已全球化,我国学习英语的年龄已经提至幼儿园双语早教期3岁左右,而且我国从初中一年级正式开设了英语课程,包括语言文化以及语法应试的灌输讲解,然而通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单词,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但大部分时间在听力、口语上,学习者一直处于消极逃避的状态,更是忽视写作的练习,即使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很多学生仍无法鼓足勇气,正确表达。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差异较大。因此这种侧重知识输入忽视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显然无法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语言学习特点,更无法适应时代对高端英语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模式

虽然当前英语学习的热度高,改教呼声也很高,不过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观念依然稳扎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脑海,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影响。例如教学的内容,仍旧以词汇的死记硬背以及语法的辨析讲解为主,致使英语学习者根深蒂固地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背诵英语单词,英语能力考试就是语法的较劲,因为不清楚交流沟通应需要具备的多方面知识能力,造成英语专业或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死背单词研究语法规则,促使他们不懂得通过实践感悟来培养英语语感,达到提升语篇理解的能力,发展他们的策略和拓展交际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学生虽然累积了大量的英语词汇,也很熟悉语法,却无法通过众多国外考试即SAT、BEC、TOEFL及IELTS的根本原因。以下是笔者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切身经历。在笔者从教的第一年主要教授英语教育专业基础阶段一年级的学生,起初笔者考虑到基础阶段学生的自身特点即“不知道自己在一年级要做什么”,于是在开学第一周把事先备下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板书呈现给学生,此时笔者面对的只有等待着接受知识灌输的头脑,作为英语教师只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可,而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埋头苦记,例如新的单词、语法结构等,在这一过程仅是授课笔者就几乎用光全部的课堂时间,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一周后学生反映大学英语怎么和高中英语学习一样枯燥,笔者更是觉得身心俱疲。在做了深刻的反思后,同时笔者学习听取资深教师的英语课,终于意识到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过度依赖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运用已学知识,因此对所学习的内容更是觉得了无生趣,结果就从根源背离了英语语言实践性的标准,同时障碍了学生主动性的正常发挥。

(三)学生特点

首先,英语输出表达较差。如今及未来的专业英语需要有更好的语言技能即读、写、听和汉译,且要具备地道熟练的语言表达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但当前高校招生量的不断增加,降低了生源质量,造成学生无明确学习动机,学习能力逐渐低下等问题。加上各大院校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度不够,没有邀请足够的资深外教,没有配备相应的语音设备,使得很多学生依然延续高中阶段哑巴英语学习方式,或者浓重的地方音表达,即使与人沟通也无人能懂,同时也对阅读、翻译、书写、听力产生影响,促使其难以达到现代社会对英语专业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再者,专业方向不明,英语特长不专。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以就业为导向从而加强某领域的英语特长,例如医学、商务及新闻英语等。再由于学生为打下夯实的英语基础,学习动机模糊,学习能力薄弱,高等院校又仅采用单一的英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而非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难以用英语辅助自己的专业,造成对就业方向的错误定位。高等学府培养的人才不仅是高级职员技术性人才,还要吻合当前社会发展所必须掌握一门外语的技能复合型人才,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英语强化训练。

(四)师资教材

首先,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层次较低的问题是制约培养高端英语人才和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体现在课时多,交流学习不足,较为低下的科研能力,而且高校连续扩招生源质量较差、上课单位人数增加,均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次,长久以来,教育机构、英语教师以及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多以为,只要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可以不用接受专业教师职业培训便能担任教师一职,所以现任的绝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并未受到正规教师职业培训,教授方法、教学过程也多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蓝本为自己当学生时的经验。同样有少数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教师,因为培训的侧重点就是如何增强语言知识的学习研究,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如何在真实交流中使用这些工具传递知识的能力。再者,目前使用的高校英语教材主要注重书面英语阅读理解即篇章和掌握词汇,忽视对英语的实际应用,专业口语教材则选材陈旧,对话不实用,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培养学生的兴趣,更无法通过课本的学习而学会沟通交流。另外,由于缺乏英语专业化的特色,致使学校缺乏现场实习使用英语的场景条件,从而使英语情景教学环节缺失,培养的学生缺乏英语应用能力。

二、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培养英语人才的传统模式中,有大批优秀人才步入社会并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虽然这是英语人才培养的成果,不过这种模式却导致学生难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束缚了专业的形成。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英语专业知识,尤其是特别需要英语交流能力极强的专业英语人才。所以,要革新传统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研究,取而代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增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成为被社会被世界认可的高端外语人才。

(一)听说读写译

首先,学习语言模仿首当其冲最重要,只有听准确,才能说明白。因此听力理解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尤其重要。目前英语学习资料颇为丰富多彩,尤其教学视频、录音光盘不仅利于教师示范性教学,还有利于学生操作性主动性教学,其功能更多元化,形式更加生动引人入胜。比如,《走遍美国》《疯狂英语》《越狱》《绝望主妇》以及更多原声电影、名人采访等均能重现真实的语境。视听说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英语语音室是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目前很多高校建立相当数量的多媒体数字语音室,通过计算机网络构建了一个学习平台,实现了声音、图像多样化的网络教学。

其次,英语口语课堂是培养英语人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场合。在口语课堂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引导和纠正学生发音,让学生了解更地道的外语,同时要在学生发音错误时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模仿能力。同时学校及教师要组织相关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演讲和话剧比赛、英语模仿大赛、赏析经典英美电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教师必须对学校可利用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多媒体课件、幻灯机、语言实验室等资源,使英语学习者掌握沟通交流策略,具备准确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生动表达个人情感,详细陈述事实理由,发音准确优美等能力。这也是英语口语教学的宗旨所在。

第三,高校英语教学重点即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英语各类考试中英语阅读均占有较大比重。其次,坚持自主英语阅读也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和循序渐进积累大量词汇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要掌控好阅读学习的良机,按照不同阅读素材来设计教学,组织课堂。根据不同题材,训练学生不同的阅读技巧。英语阅读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教科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英语资源,比如阅读英语原版书籍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综述性文献。再者,英语写作是检测学生掌握该语言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篇章中,由于母语迁移的消极影响,英语学习者经常习惯性地写出语法错误的Chinatown即中式英语。尽管中式英语对母语为中文的学习者来说总是很难完全避免,但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中式英语。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英语表达是不地道的,才能够有意识地去避免这样类似的表达。在英文表达中,意思必须依靠形式来表达。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需要递上英文简历,这也是检测毕业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

最后,英汉互译是突破中式思维模式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学习者首先应找一些难度切合自己水平且有汉语译文的材料进行翻译练习,自己的译文写成后与原作家的译文相对照。首先检查自己在内容方面是否准确,其次分析自己的表达是否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从中找到不足。随着水平的提高,尝试翻译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之后逐步过渡到英语其他专业文献资料的翻译。另外一方面,鼓励阅读有汉语注释的英语读物进行对照阅读。通过以上方法找出自我差距,借鉴学习他人理解原文精神和翻译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长处,使英语翻译达到“信”“达”“雅”的同时使译文“形”“神”并茂从而达到翻译最高境界。

(二)课程设置

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设置和内容规划,同时更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目标和规格的核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就是对课程设置合理性的体现。教育官方的目的要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将英语课程设置内容宏观分成三个板块:理论输入、课堂实践和课外输出。其中理论输入必须包含英语专业必修课即核心课程,英语专业选修课即专业的限选和任选以及非专业的公共选修课,从而构建出新的课程体系。同时英语学科的专业方向有四个方面,即经贸、旅游、教育和语言文化。除此之外,在各个学科方向下由各类课程的主讲教师牵头分成不同的教研室,组成不同科研团队,再由科研团队带领学生积极申报部级、省级、校级的科研项目,如此一来教师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

(三)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鼓励英语教学者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创新思维空间。

首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输入教学方式,改变单纯以教师灌输讲解为主的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由消极被动接受转为积极理解有效输出。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英语学习者长期习惯于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在英语课堂中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教什么,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培养,更无法个性化。其后果必然导致学生在思考实践上难以突出创新精神和能力。因此,英语课堂的教学要采用启发、鼓励及提问式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及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主动有效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和趣味性。此外,教师应该改革考试方法,比如通过设计开放性的论述话题以论文、答辩、英语戏剧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英语学习质量的检测考核,从而做到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

(四)师资队伍

英语教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师相对于高校其他专业的教师而言居于弱势地位,但他们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考核手段,则是在所有学科中最严厉的,因为有四级、六级、八级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在教师队伍建设放方面,在保证教师数量的基础上,更要保证英语教师的素质。以教改为契机,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授角色,以创新教学模式从繁重、工匠式的教学逐步转向高效研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有以下素质:英语语言听说写译读基本功扎实;了解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心;了解中西方文化,能将文化对比融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使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与此同时,英语教师应具备自我发展以及助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即教师能够自我认识、评价、反思以及创新,而助人自我发展的能力即灌输知识指导实践。根据以上素质能力的分析,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进修,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得英语教师能够与时俱进胜任工作,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石云龙.新形势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江苏高教,2007(01).

[2]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06).

高校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高校招生 人才培养 联动。

高校的招生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创建高等教育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使招生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一、从招生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看,招生制度、招生宣传、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以及招生录取信息的充分利用都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的招生制度、招生宣传、录取机制决定着高校的生源质量,而生源质量是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都改变以往招生与人才培养脱节现象,例如,清华大学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过程中。设置了学科专业评价环节,首次在10个学科专业试点进行面试,将人才培养前置到招生环节,实现了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专业选择的“精确制导”,学生在最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和潜质的专业、院系及老师指导的环境当中,也会大大增加他们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

其次,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以及学生信息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报考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专业办学特色、师资水平等情况。通过招生录取数据分析,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率情况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地域对专业的认同度、需求度不同,导致个别专业在不同地域的报考志愿率差别很大;而更重要的一方面,专业的报考热度体现了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如果某专业在多个省市的报考志愿率都比较低,说明该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的同时,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专业特色,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招生录取过程中专业报考热度的分析可以促进专业办学特色和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根据考生高考分数以及填报的志愿信息分析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

例如,对2009年我校入学的五个一批录取的省份中前三名的学生共15名进行跟踪,调查这些学生入学后这两年学习的情况。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及时协同教学办和学生办对其进行引导。如学生2。第四学期成绩有所下降,通过分析是该生的英语成绩有所下降;而学生3、学生5入校后整体成绩都有下滑趋势,要提醒老师查找原因,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其他大部分考生成绩较为稳定,可以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之外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科研型的专题设计。

3,招生录取信息中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可以作为高等教育品行评定的参考。高考体制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对象,改进高考评价制度,在高考录取中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但目前高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实行,高校录取还继续沿用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情况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录取信息中关于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评价以及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体现出来的特长和爱好,对于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和意义。

二、从人才培养对招生的影响看,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的生源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对高校招生制度、招生录取模式、评价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二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因此,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扩大高校招生自,赋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权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

1.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高校招生不仅具有选拔的功能,而且对基础教育还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校对人才的选拔也随之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即是要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许多省市高招部门及专家学者已经探讨在本科统一招生考试的基础上,加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考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发展等评价指标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人才;评价原则;类型划分;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培养用人单位第一线需求的,能直接顶岗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岗位聘用制、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全面实行,高等职业院校不再是单纯培养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的场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来自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有的以组织能力见长,能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加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致力于本专业的发展与提高,富有钻研精神,表现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超常水平,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有的练就了一技之长,掌握了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绝招,以至于成为不可替代的特殊人才等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他们成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机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做分析与归类,并探讨人才的培养方法,有利于改变我们可能固化的传统观念,提升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类型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给有志于高等职业学习的莘莘学子以充分的选择空间,提供了垂练成才的多种平台。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个人气质、后天环境影响等因素,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表现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专业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喜爱所学的专业,对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各门功课成绩都较好,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优良。平时积极向上的表现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在评定各类奖学金时有着较强的竞争力。他们中有的被推选为学生会、共青团或班级学生干部,其中“三好生”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技能型。虽然理论课成绩一般,但在各种实习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悟性,心灵手巧,实践技能进步快,往往还能埋头苦干。来自用人单位的信息表明,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这些学生容易脱颖而出,成为技术能手或标兵。

专长型。有的学生进校前就表现为某一科或某几科成绩特别优异,并一直保持和发扬下去,逐渐上升为执著地追求,最终在某一方面成为佼佼者。还有的对课外知识兴趣浓厚,自学或到校外求学,如计算机技术、各类执业资格、书法、篆刻、乐器、外语、球类等,有明确的主攻方向。

管理型。这样的学生在校能关心集体,办事有章法。努力完成院系、老师交给的工作,积极参于各项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号召力强,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才能。有的由于表现突出,在校就加入了中共党组织。

学研型。刻苦学习、善动脑筋,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钻研精神是这一类型学生的特点。表现为学习成绩优异,酷爱阅读课外书籍,具备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继续深造的愿望或尝试科研的苗头。

复合型。高等职业院校不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学生,他们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还有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特别珍惜各种学习机会。勤学苦练使他们同时具备上述某几种类型学生的特征,成为复合型人才。

创新型。具有敢于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善于化解难题的能力。好奇心很强,有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创造欲及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较为广博而扎实的知识,能够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进行推理。具有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虽然在校学习期间,未必有多少创造发明,但给人感觉是不够循规蹈矩,常常有惊人之语。

二、人才的造就与培养

不论什么类型的人才,都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和宝贵的人力资源。天生我才必有用,广袤天下造人才。重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他们奋发进取,既要看到多数,也要顾及少数,对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尤其重要。

(一)加强时政学习,提高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灵敏度”

遵从市场经济规律来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已势在必行。近年来,党和政府针对教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完善了法规。使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学习党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把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方针贯彻于教学实践。与此同时,密切注视教改最新动态。一方面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另一方面指导或启迪自己探索教改。此外,应抓住教育发展对教和学的激励作用,如目前推行的毕业证、技术等级证和执业资格证的“多证”制,促使老师和学生在操作技能上下功夫,去挖掘,显然有利于教学。

(二)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提升办学声誉度

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已经成为其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高校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外,还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善于推销自己,提高社会声誉,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自己的地位是高校凝练办学特色的现实需要,特色就是高校在具体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优化配置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形成、保持和发展出来的自身优势和强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打造品牌专业。良好的学校形象是高校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三)不断变换教学活动的形式,保持教研的“活度”

教学和教研是相辅相成的。观摩教学,论文,教案评比,学术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社会调研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使大家有新颖感,不厌倦。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学生活动的开展,如学科知识竞赛,与专业有关的各项技能技巧比赛,写作比赛,书法比赛,作业和课堂笔记评比,专题报告会,爱国主义教育,团组织学生会活动等。每项活动都激励师生去思考、钻研。人人都有参与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专长型学生崭露头角;学究型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检验;集体活动锻炼了管理型学生的组织指挥能力;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各有所得。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四)学以致用,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

技能训练不仅是体现专业特色的需要,也是智力开发的需要。俗话说“心灵手巧”,其逆过程是:手巧也可使心灵。除常规的实习管理和指导外,积极创造条件,把新技术、新工艺融进实习教学,使技能与当前的生产要求同步,实用性强,易于发挥作用;进一步解决勤动手、多操作的问题,“熟能生巧”,从多次的实践中悟出诀窍,打牢技能基础;顶岗操作,全方位锻炼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场所。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这样学校不必为购置先进设备花太多资金,实习学生也可以使用到最新的仪器设备,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实践证明校企协作,能较好地解决顶岗实习问题,“真刀真枪”练出了学生的真本领。

(五)开辟第二课堂教学,拓展知识面的深广度

教学之余,利用本校的师资和条件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活动小组。比如,电工电子小组可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电路的连接、器件焊接和安全用电等到知识,并配合物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数学、制图、书法等课外活动小组,都可从不同角度拓宽视野,各种类型学生都可从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六)着眼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加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力度

优良的教学质量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当既是“讲师、教授”又是“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双师型”不仅仅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手段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教学、指导下的实习训练,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的需要。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花大力气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从理论上说,能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琼.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育初探[J].陕西教育,2009(6).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高校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校企合作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学生就业压力大,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如果没有能力和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立足。为了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学校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证明,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最为有效、最具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背景

校企合作不同于传统的办学模式,它包括从理论基础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由校方和企业合作完成,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目前我国已有许多高校采用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些优秀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还能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校企合作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探索出的一条人才培养新途径。

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校企合作的很多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当前人才培养效果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些企业没有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教师也没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没有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最终成果的呈现。校企合作的办学合作方案,需要校企双方达成共识,在政策、平台对接、激励制度的实施、管理制度等方面达成高度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沟通和衔接却总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使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足和问题。而且,目前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够高,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之间的实效性。另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使学生学习软件技术的兴趣不高,校企合作模式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而且,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没有得到完善,这可能导致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漏洞及偏差。

三、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要发挥引导与保障作用

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政府应当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首先,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盈利方式的单位,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而企业单位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因此,让校方和企业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需要发挥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使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保障。例如,在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可以对表现优异的院校和企业进行奖励,这对其他的企业和高职院校势必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另外,对学生个人来说,法律和制度能避免其正当利益遭受侵害,使其个人权益得到保障。

2.探索和实践面向软件企业需求的订单培养模式

企业是一个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的单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有针对性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就如同企业的订单一样,在学校接受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上岗前接受企业准员工的培养教育模式,收获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经验,真正实现定制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需求、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知识技能,帮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对口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校企双方还要达到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上的统一性,在诸多细节上进行研究,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总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可,将其广泛应用于软件人才的培养中,可以实现院校和企业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田明山,梁微.双赢校企合作长效秘诀[J].教育与职业,2010(4):58-60.

[2]夏雪婷,方晨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5):130-131.

高校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第一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则是评价一所高等院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依据[1]。因此努力提高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家长和广大纳税人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广义地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包含了对校内教师的培养和对接受教育的学生、参加研修人员的培养。然而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使命,受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就是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什么样的毕业生。

当一所院校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其人才培养也就有了确定的规格和目标,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特定的,如通过专业认证、获取从业资格、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等等。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教学型本科大学。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电、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法、师范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素质过硬、面向广东特别是粤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华南地区石化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认为,高校有不同类别和层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是相对其服务对象的,只有人才市场才有最终的发言权。我们认为,就整体而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2]。简单地说体制就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手段。人才培养体制指涉及人才培养的机构和人事设置、决策程序和机制,包括各涉及人才培养权力机构之间职权划分和相互关系以及权力运行的形式和机制。有专家[3]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不是基础教育落后导致的生源不好、不是经费不足导致的学校运转困难、更不是广大教师荒于治学导致的培养效果不佳,而是我们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体制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纲要”)第十一章专门论述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其内容涉及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关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纲要”提出了树立五个观念,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全面发展”凸显了国家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人人成才”体现国家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精英教育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过去;“多样化人才”则显示出要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育人才;“终身学习”能为个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意味着学校首先应教给学生学习之道;“系统培养”既要求各级教育有良好的衔接,也要求学校、家庭、企业以致整个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支持和相互协调。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的示范性样式。其设计既要遵循关于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和教育理念,也要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其设计目标就是为了实现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人才培养观念[4]。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实施的都是以行业需求为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当时的经济体制是比较适宜的,它为经历“”十年的各行各业及时补充了专业对口的人才;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尤其是部门不再自办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这种目标单一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学生的需要,因此各高校纷纷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也就是由苏式教育转向美式教育。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无论是老牌院校还是新办院校,也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单科性院校,各专业均以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来组织教学、培养人才。这样的模式对于以培养学者、科学家和工程专家为目标的顶级院校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他们培养本科生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学位教育准备苗子,自然需要宽厚而扎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院校来说,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毕业生的适用性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质疑。

正因为如此,各国教育界几乎同时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美国工程教育界提出了要“回归工程”,并和瑞典学者共同研究和发起了由“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首个字母构成的“CDIO”工程教育新模式[5],该模式强调的是一体化,即把学生要培养的这些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各个方面,所提出的12条标准构成了完整的教育和培养工程人才的一种理念。在汕头大学的推动下,国内有几十所院校加入到了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当中。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我国高教界和工程界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大而不强、培养与使用脱节、模式严重趋同所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的工程教育模式[6]。该模式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企业深度参与,强调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其11条标准来看,该模式客观反映了社会对工程人才在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是对“回归工程”的具体回应。与此相类似,师范教育、医学教育、法律教育等领域也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具体到院校,也会各有千秋,不会是千校一面。这种注重实践、强调培养过程一体化的模式对于以知识的逻辑性为主线、各培养环节相对分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尖锐的挑战。,它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也要求用人单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规划和实施过程。这就触及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政府的教育和人事政策,对企业也提出了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很明显,这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的事情。正因如此,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答中央电视台记者问[7]时指出“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凡是阻碍人才培养的,我们都应当改革,所以这次的位置排序是先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说起”。可以说,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先决条件。

二、 科学制定、严格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依据和标准,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关键[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为国家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做出了很大贡献;每年使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走出乡镇、进入高校获取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这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国家走向稳定的途径。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实践。综观这些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其课程的罗列严格遵循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一些公共课与中学内容重复严重,实用性强的语言课占用大量课内学时却效果不佳。这些导致课内学时膨胀、讲授者缺乏激情、学生没有兴趣,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与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学校之间,即使是同一专业,除了教育部建议的几门主干课程,选修课和实践环节应该是各有千秋的,因为各个学校具体的服务对象不同。以国内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为例,石油大学以油气田和战略性储备基地为服务对象、注重培养较高层次的规划、设计人才,武汉理工大学注重培养水上储运销人才,浙江海洋学院注重培养化学危险品储运人才、部队院校注重培养军用油料储运人才、我校注重培养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和城市燃气的储运销人才,等等。正因为如此,各校油气储运专业有自己的就业市场,招生就业两旺。而某些专业则千校一面,同质化严重,其毕业生就业前景渺茫,反过来又影响到校内办学质量。因此,明确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服务领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是否真正体现了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这反映在方案的知识布点和技能环节,具体说就是课程设置及其学分(课时)安排。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层次定位的地方院校来说,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知识的要求应该严格控制在基本合用为准,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总之,师生不能成天固定在课堂里,应该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我实践的时间和条件,即学而时习之。学生掌握了摄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其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终身学习的观念。

再次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不折不扣的实施。由于课内学时减少,这就要求在方案实施别关注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内容的衔接和优化。同时实践环节的加强既需要创造相应的条件,也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学位高、研究能力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企业工作磨砺。

三、 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

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是人才培养方案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这种监控有来自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更多的来自校内各级督导及各院系、教研室在教务处指导、协调下的自查和互查,还有来自学生的评价等。当前,各方面对高校和教师个人的评价更多的依赖可量化的论文、专利、科研项目及经费,而难以量化的教学工作常被视为软指标。常听人说“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科研才能体现水平”。实际上这是对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误解,也是导致教师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学和育人方面的重要原因。而加强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是从制度上来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也是高校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评价结果,不断改进监控体系。二是通过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同行及领导干部评教等方法监督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进度、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在明确合作企业兼职导师的身份和待遇后,按照学校的规定,对兼职导师进行定期考核,通过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工作,听取各方面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

四、 加强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前十年的扩招,使各高校的教学资源空前紧张。尤其对扩招主力军-地方院校来说,师生比、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教学场地、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资料、生均生活设施等指标连续下降,有的甚至达不到相关部门设立的基本标准。以致出现新生到了学校、宿舍楼却还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这既反映了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也是促使各方面把办学质量提到一个新高度的重要原因。

经过这些年学位教育的发展、以及大量海外人才的回流,高校教师队伍的学位构成明显好转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明显出现了,那就是许多教师一路读书过来,学位虽高,却由于缺乏一线经历,实践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特别关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工程以外的其它学科也是这样:只有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带出专业技能好的学生。因此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该由注重学位转向学位和实践经验并重。

经验表明,教学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引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各种仿真系统、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减轻教师课程负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重视对各种共享平台和示范中心建设的投入,是有利于学校和师生的举措,值得学校好好珍惜和把握。这些平台、特别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条件。目前,各院校正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中心等的建设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和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实训或培训中心以强化校外实习实训环节。

二十一世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世纪,这是教育界的共识。如果高校在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条件建设等几个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并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协助,相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伟, 李颖楠. 论高校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2(3):89-91

[2]体制.baike.省略/view/79359.htm

[3]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4]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tj.省略 /campus/2010-10/26 /content_21234408.htm

[5]CDIO. baike.省略/view/2402813.htm

[6]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 17:30-32

高校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金融人才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5-01

“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金融行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经济大国也必然是一个金融大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而培养金融人才的渠道和途径也是各种各样的,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职能定位,本文就高职高专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创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之于高职高专教学活动的意义

具体来说,模式是一种科学的思维和操作的过程,它是对具体问题的一种抽象的解决过程。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培养目标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是既包含过程又包含结果的一种教学活动。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中一个特殊的存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技术、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其培养目标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实践性。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主张的一种具体化体现,而这种教育思想则影响着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而人才培养模式也涵盖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与内容,有什么样的教育主张,就会有相应的教学模式,同样也会培养出相应的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定向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发展方向。

2.创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专业金融人才的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奋斗的需要,更是高职高专院校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从社会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我国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金融格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各国的金融市场的连接日益紧密,间接的推动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发展格局呼唤更多的不同层次的金融专业型人才。而从学校角度,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应用型人才又有不同层次的划分,有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和创新应用型。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学生生源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结合实际,研究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对金融行业而言,金融市场层次不同,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有较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更多的要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社会实践素质较高的人才,才能接地气,才能会被更多的社会部门所接受。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视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师资力量,探索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金融实践应用教学意识不强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一些一线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金融专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因此,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沿袭了一般财经类高校的金融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照搬现象,没有很好的突出金融专业的高职高专类的特色。一般的财经类高校的金融专业的教学,是以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其教研内容相比其他金融院校来说也乏善可陈,遑论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了。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加强教学人员的应用方面教学意识,将教学目标与市场的需求相挂钩,提高金融实践课程教学的比重,突出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特色。同时,由于金融改革的实践性比较强,信息容量比较大,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而学校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又过分依赖金融教材,金融教材的滞后性导致金融教学的时效性较差,导致学校金融理论教育的泛泛性,金融实践实施的滞后性以及实践教学的不足,从而导致高职高专金融人才培养的三不像,不像重点院校的研究型人才,不像一般本科院校的综合性人才,也不像中职类的技术型人才。

2.金融教学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金融专业教学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对其他高等院校的金融课程设置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而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正是教学思想的一种体现。现在的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其课程的设置有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宏观、轻微观的特征,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这种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的课程设置,不能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型金融人才。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同样不利于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师资力量保障

师资力量是进行学科建设的关键,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相应的专业金融教师资源。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其教学模式也有着一定的特点。只有建设一支符合高职教学特色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的突出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优势。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引进的金融教师当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本身就是金融科班出身的学生,其教学思维同样是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对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这些教师在理论方面一般有着较好的素养,但由于他们是从学校到学校,一线的金融服务经验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职高专院校金融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薄弱。金融行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金融技能涉及很多实务操作内容,如果任课教师不懂期货的实际操作、不了解外汇操作的交易过程、缺乏股票实务操作基本技能,很难想想他们会如何教会学生怎么做,也就无法谈论学生的金融技能的提高了。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应用型金融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

三、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与时俱进,建立符合高职高专特色的金融教学理念

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职能,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无论发展哪个方面的学科,都要注意突出高职高专的教学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人们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价标准不是以其学术水平以及师资力量作为标准的,而是以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标准的。只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以及较深的专业造诣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2.突出特色,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高专院校金融教学体系的建设,不能照搬普通财经类大学的金融教学模式,必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教学体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金融教学途径。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其中更应该突出高职特色,对实践应用教学有所侧重。首先,要搞好金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其次,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大胆的学科探索,要搞好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实践教学内容并制定实践教学大纲。

3.加强专业型金融师资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建设

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教学实践改革的必然趋势。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素养和实践教学操作能力。在金融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双师型的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金融知识在不停的更新换代,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而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以突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色。建立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技能技师的培养和证书获取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业务岗位顶岗的锻炼,使教师真正掌握金融一线岗位的知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教师团队的综合教学素养,也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金融应用型技能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高职院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84-02

高等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源,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一支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一、高层次人才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及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

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自2012年以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平稳,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在于依靠创新而不是依靠要素投入,发展过程中更注重产品质量而不是靠数量,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技能的人才,尤其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更依赖于高端技术骨干人才培养。尤其是许多地区已经进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结构寻求转型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职责与使命。

(二)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高等职业院校要持续发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必备条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数量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全国高考生源数量在不断减少,高等教育需求从“有学上”变成“上好学”,这导致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稳定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要提升,而高水平、高层次教师队伍的建设则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伴随着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达到空前,高等职业教育今后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现实困境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都认识到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制定了优厚的引进政策,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但在高层次才引进和培养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难引进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已成必然趋势。同时,一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也希望借此契机转型成为新型本科院校,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层次,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这势必造成当前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竞争愈演愈烈。另外,受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一直被社会误解为“次等高等教育”,许多高层次人才更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抱有偏见。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是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大都在行业或专业领域内具有较突出的贡献,因此也是企业或科研院所争夺的对象,在给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待遇方面也比较优厚,受各项人事政策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很难引进急需的较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兼具的高层次人才。

(二)引进人才与本校人才难融合

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是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作为工作重心,甄选、引进成熟人才。高职院校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挖掘、吸引高层次人才,高薪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不断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项目申报、评优评奖方面给予支持等,虽然这些举措促进了学校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了学校的事业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本校人才的情感,让本校人才产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想法,导致本校人才的心理失衡,严重的还会产生本校人才合力排挤引进人才的现象。

(三)引进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由于学校及高层次人才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一方面,学校管理因素影响了人才作用的发挥。目前高职院校往往为了达到各项建设的指标而制定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为了显示雄厚的师资力量、达到既定的数量目标而去引进高层次人才。由于对人才的考察不够全面,部分被引进人才难以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同时,学校在科研平台搭建、考核评价管理、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不完善,直接造成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地、有效地发挥。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自身原因是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近些年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以高额的人才引进费用、科研启动经费等吸引高层次人才,这一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部分高层次人才迫于在原工作单位的科研压力或原工作城市的生活压力而选择到高职院校工作,被引进之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有懈怠情绪。同时,由于被引进人才在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的差异性,部分高层次人才不能迅速融入现有的人才队伍中,团队不能有效地沟通、协作,这也直接影响了高层次人才作用的发挥。

三、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路径分析

(一)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

目前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人才引进”方面有过多的倚重,从短期内来看,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有效破解“引进”与“培养”之间的矛盾,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使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机结合,两者均衡发展,从而推动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才引进政策应结合高职院校学校当前发展实际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根据学校专业发展需要,有选择性、重点性地引进,从而使引进人才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实施校内重点人才工程,积极建设高层次人才储备库。针对校内现有的人才队伍,制订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尤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培养机会,积极推进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崭露头角。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培养工作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引进”和“培养”并不是相悖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在学校不同类型的学科领域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同时期地位也是有所不同的。高职院校应坚持“培养”为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机结合,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积极促进引进人才与本校人才的融合发展

一是,学校要加强教学、科研及管理制度方面的改进,积极促进两类人才的融合。由于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成长环境的不同,两类人才在许多方面必然是存在差异的,而两类人才的差异也必然导致了其在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虽然这种冲突在短期内会影响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整体效能,但这种冲突也会促使学校管理者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科研理念及管理制度,从而不断更新、改进学校现有的各项制度,并积极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有关制度,从而促进两类人才队伍的融合,因此,长期而言,这种冲突又是十分有必要及有用的。二是积极构建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培养良好的合作氛围。虽然被引进人才必须融入引进单位的工作环境,或者与本校人才共建团队已成为根本趋势,但是由于人才的差异性,以及学校对引进人才的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给本校人才所造成的心理冲击,都导致了被引进人才在短期内不易融入团队及学校。因此必须构建“高层次人才+专业团队”的发展模式,促进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融合。同时,学校通过高层次人才考核与专业团队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团队成员间更好的沟通与合作,无论是被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是本校的人才,都应认识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完成团队任务,促进学校发展”才是最根本的,大家唯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积O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学校也才能达到“引进一个高层次人才或领军人物,带动和盘活现有师资队伍的发展”的目的。

(三)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发展创新平台

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创新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一是,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积极构建高层次人才的协同发展平台。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其规模数量在高等教育序列中所占比例达50%以上,但是由于其起步晚、基础差,在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上无法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这也是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主要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合作,共享优质资源,联合成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协同发展平台,通过联合研发、联合完成重大实验、科研项目等促进高层次人才发展。二是,充分利用校内教师发展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一方面,围绕高职院校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等,以承担各级各类政府、行业重大重点项目计划为基础,通过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团体的培养效应。另一方面,以校内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优势,全方位培养、锻炼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促进中青年骨干在教育教学、技能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