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07:44:55

艺术欣赏论文

艺术欣赏论文篇1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艺术欣赏论文篇2

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三是,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其应用在课内外全面展开。高校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课多数为选修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时数都非常有限,只关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应该让其在课外自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时空段,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积极开发多媒体技术,努力创建课外的艺术学习新环境。可以通过建立艺术学习网络平台,将课程介绍,课件以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设置艺术论坛,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某些艺术问题展开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借助网络建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电子档案,既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够帮助教师公正地进行学习考核。另外,可以将更多艺术学科研究最新动向及当前流行的新艺术介绍等信息引入,让艺术欣赏不只停留在经典作品上,还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打开眼界,真正爱艺术,懂艺术,学会用最美的心创造未来的人生。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传递学生自己的文化艺术活动信息,比如社团文艺活动、专家讲座实况、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等。一句话,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艺术学习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形成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艺术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发挥更好的作用。

艺术欣赏论文篇3

【关键词】艺术品价值;艺术欣赏;创造;实践经验

艺术欣赏是艺术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审美或反审美的情感认知特性。即艺术欣赏者首先应以饱满的情怀去感知,把握审美对象的突出特点,力争审美主,客体之间得以迅速地沟通和交流。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不论是艺术家的创造环节,还是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是充满人类独有思想情感的行为。迟轲曾说:“艺术之所以在人类社会中有存在的价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就在于它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手段,是人类团结的手段。”也就是说,艺术行为本身,是具有较强的情感交流,表达特征的。艺术欣赏也不例外,它是典型的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作用的活动过程。换句话说,只有当欣赏者有了饱满情怀,才会选择进行欣赏艺术的行为。也只有心存丰富情感的欣赏者才有可能被艺术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激荡起强烈的审美与反审美的情感心理活动,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否则,艺术欣赏者的欣赏认知水平不可能达到与艺术家心灵相同的水平高度。例如,当欣赏者面对意大利画家莫底格里安尼描绘表现的有“罪恶之花”之称的具有“肉感和妖冶”神态的画和面对挪威画家蒙克《呼号》那样似乎使“整个宇宙都处于动乱不安之中”的作品时,心中不可能是平静而没有所感所想的。往往越是情感丰富,越是细腻的人,其艺术欣赏就越深入,最终获得的艺术享受也就越多。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再创造性。有一则记者采访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的报道。该报道说:“告别观众五年的刘晓庆出演《武则天》,引起极大的反响。该剧拍摄中记者曾去拍摄现场采访,刘晓庆直言她要塑造一个‘刘晓庆式的武则天’,现在该剧已全部完成并即将播出,刘晓庆却给我一个出人意料的回答:我塑造的武则天就是剧中的那一个,我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看法,对角色的体现,我都讲的都表现在剧里了。到底演的好坏,留给观众去评价,我自己不作任何评价。这个曾经称自己是中国最好的演员的刘晓庆,居然对自己的最新角色持这种态度,确实令人吃惊。”其给我们一个解释:即,作为艺术创作者本身,若已把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与艺术情思熔铸于具体的艺术作品了,对某一具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也已全部结束。那么,这之后艺术创作者所能作的唯一的一件工作,就是全面地听取观赏者的界论了。可见,欣赏者要力图对创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对其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身予以欣赏,理解和把握,不能是被动的。而是需要欣赏者积极能动地去进行再一次地创造性地认知与评价。也就是说,当欣赏者面对具体的艺术作品时,不要企图从创作者或其他艺术消费者,艺术中介者那里去谋取现成的东西,它是需要欣赏者自己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联想力,并综合欣赏者自己拥有的艺术学养和精神品性去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即,欣赏者用自己的所有欣赏知识与能力去直接面对具有可赏性的作品,予以独立地感知,认识,评判,最后获得独有的艺术享受与满足。这样,欣赏者就会获得比他人更为深刻,更为独到的艺术体悟和艺术享受。对作品内涵的诠释和主题精神的升华,有时还会大大超过创作者原有的创作认识范围。只有这样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活动,才是有力度,有水平的艺术欣赏行为。总之,不论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评价是低于或高于创作者原意或他人界论的审美或反审美水平。再创造性特征都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欣赏者自身的艺术涵养和水平越高,其对作品的再创造性力度也就越大。所以,艺术欣赏者应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素养和水平。

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由于艺术欣赏个体或群体的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历史时代,教养,个性,艺术才气,艺术理想,艺术欣赏经验,生活经历与年龄心境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艺术欣赏结果的差异性。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因艺术欣赏者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所致。换而言之,积极参与与艺术欣赏的个体都是在独立地思考和判断,因此,其结果也自然就存在着不一致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表现在,首先,欣赏者对艺术形式欣赏感知的差异性。如有的对一条蛇形的曲线,一个倾斜的三角形,一块纯黑色等都具有着深深地情怀和暗恋情结,而有的人则对任意的平面感兴趣。所以,人们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语言要素以及意象的感知,钟爱和评价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欣赏感知差异性。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即是讲,就是同一个内容被不同的欣赏者所感知,也将有不同的界论产生。此外,艺术家独有的艺术欣赏个性,往往能有效地促成艺术家自己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心态的艺术创作方向和创作道路。所以,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是正常的,可理解的。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艺术欣赏虽有个体差异性。但是,艺术欣赏也有共同性。即人类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不论欣赏者个体或群体有多么大而显著的差异,就某一具体作品的整体性精神内涵,艺术意蕴指向和艺术构成形式,语言特点而言,其是有一致性的。也就是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能共赏的。”否则,艺术存在的目的就是不可界定的了。从而也就是导致了对艺术的不可认知论的产生。显然,这样的艺术欣赏认识论是既有害于艺术欣赏活动的开展,又有害于人类艺术实践整体性的发展。总之,艺术欣赏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在相对意义上而言的。个体差异性与共同性,都是对艺术欣赏活动全面认识的补充。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补充互为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艺术欣赏论文篇4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沨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惇)、《世界名曲与c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镕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中特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风骚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沨.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艺术欣赏论文篇5

所谓古诗欣赏,即古典诗歌作品在读者方面引起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他是人们在阅读古典诗歌作品、把握诗歌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跃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要求欣赏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知识,运用联想和想象去补充和丰富欣赏对象。显然,在进行欣赏时,需要加入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去丰富、补充欣赏对象,实现对作品形象的再造,这其中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是个中间环节,起着桥梁的作用。能否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知识、情感去丰富补充诗歌艺术形象,是中学古诗欣赏教学能否得以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就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艺欣赏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促使古诗教学活动能得以顺利而积极地展开,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晓之以条件

让学生进行古诗欣赏,就必须让他们知道需要哪些条件。文艺欣赏,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积极而非消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这种再创造活动,表现为欣赏者以艺术作品的客观内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一定的政治与艺术观点出发,去感受、认识、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文艺欣赏这一基本性质表明,艺术欣赏以艺术作品为对象,没有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艺术欣赏。“但是,作品之所以能够被欣赏,也是因为欣赏者具备了相应的主观条件的缘故。艺术欣赏活动是作品作用于欣赏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的过程。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要求欣赏者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能力。”可见,构成艺术欣赏活动需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艺术作品和欣赏者的审美能力。作为文艺欣赏领域之一的古诗欣赏活动也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就是要有古诗作品,即欣赏对象;主观条件就是欣赏者的艺术思维能力。很明显,在欣赏活动的主客观条件中,尤其要强调欣赏者的主观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意义。”这话表明了欣赏者主观条件的重要性。一个缺乏起码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趣味的人,再好的艺术品展现在他眼前,也难引起他欣赏的欲望。“对牛弹琴”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欣赏者由于不具备艺术思维能力而无动于衷,缺乏相应的主观条件,终于构不成艺术欣赏活动。因此,要欣赏古诗作品,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必须对古诗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相当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要能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想象和联想在艺术欣赏中具有重大作用,是艺术欣赏活动中审美反应的枢纽。如果只提供欣赏活动的客观条件即古诗作品,而欣赏者没有相应的生活积蓄,缺乏艺术思维能力,即不具备艺术欣赏的主观条件,那么作为联系“作品的世界”与欣赏者“心灵的世界”纽带的联想和想象就不可能发生。因为在文艺欣赏活动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就是在感知“作品世界”的基础上调动欣赏者的“心灵世界”去补充、去丰富“作品世界”,就是调动欣赏者自己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补充和丰富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如果欣赏者毫无生活积蓄,毫无艺术思维能力,则发生在古诗欣赏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将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没有联想与想象的古诗欣赏活动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可见,在古诗欣赏活动中,创造良好的主观条件,对于欣赏者展开联想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二、导之以方法

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是智力健全的人,只要生活在人群里的人,基本上都有欣赏文艺作品的需求和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不过有的能力强些,有的能力较弱而已。就中学古诗欣赏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应当是或多或少地具备了展开欣赏活动的主观条件的。然而一提到欣赏,同学们既喜欢又觉得它高高在上,不可企及。最突出地表现为不会在感知作品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不能把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结合诗歌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了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去感知、欣赏诗歌中的蕴藏的美。诸如“以乐配诗,营造氛围”,“以诗作画,再现美的情境”,“以吟明诗,感受美的韵律”等,尤其是采用如下回归生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古诗欣赏活动之前,在班上首先举行如下一次品茶活动:

教师发给每个同学一个玻璃杯和些许云雾茶,向杯中倒入开水将茶沏泡,十分钟后请同学们喝茶,然后要求同学们都来说说自己喝茶的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都喝过茶了,这茶怎么样?

全班同学兴奋的回答道:好!

师:怎么个好法?

全班同学齐答道:非常好!

师:哪个同学能够说的更具体些?怎么个好法?

(全班寂静,无人能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才会说“好!”就是不知怎么说出它的“好”来。那好,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云雾茶的“好”吧。我们首先来看看这泡出来的茶的颜色怎么样?看哪一位同学能把茶水的颜色说出来,又能让别人听后很喜欢。

生甲:这茶水的颜色是绿的。

生乙:它不仅是绿的,而且是透明的。

生丙:这茶水是非常非常的绿的。

师: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过老师总觉得欠缺了什么,不是那么让人听到之后而感动。你能否把这茶水和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描述呢?

(学生们经过一阵思索后)

生丁:老师,我觉得这茶水绿晶晶的,很好看。

生乙:老师,我看这茶水绿绿的,晶透透的,像猫的眼睛。

生甲:老师,我觉得这茶水绿莹莹的,像会流动的绿宝石。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经你们这么一说,一看到这茶水的美丽的色质,真令人禁不住想喝它,那就让我们再一次喝它一口罢。

(同学们齐喝茶)

师: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喝茶后的口感如何?

生甲:老师,这茶的口感很好!

生乙:老师,这茶的口感很爽!

……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的口感,不过都谈得比较笼统,能否像我们谈茶水的颜色那样,说得更加具体而且能打动听你说话的人呢?

生甲:这茶喝到口里先是有点苦,有点涩,后来口里就很凉。

生乙:这茶喝到口里凉丝丝的。

生丙:这茶喝到口里凉悠悠的。

生丁(兴奋地)老师,这茶实在太美啦!喝到口里,苦里生甜,涩处溢香,好像光板板的田地里一夜间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苗;喝过之后,只觉舌底生风,通体透凉,仿佛炎热的夏日纵身到清澈的溪水中洗了个澡,浑身净爽。

师:真棒!经同学们这么一说呀。我想不会再有谁会怀疑这云雾茶的优秀品质了。那我们现在来考究个问题:同学们在先前感受到了云雾茶的“好”,而为什么不能说出其“好”来,现在却不仅能说出其“好”,而且说得非常生动呢?

生乙:开始我不知道怎么说,经老师启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将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

生丁:经老师那么一教导,我终于明白了,要想品好茶,不能只停留在茶上下功夫,应该不断地去联想和想象,把茶和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把各种感觉调动起来。

师:你们说得非常正确!今天我们这个喝茶就是品茶,品尝茶、玩味茶的美妙,在这种品尝玩味中,我们不仅品到了茶的“本味”,而且品到了“味外之味”,茶外之情致。我们不仅获得生理上的满足,而且还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这种品尝、玩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欣赏活动,一种对茶的认识、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同学们刚才都认识到在这种品尝、玩味的欣赏活动中,联想和想象就象两道闸门,一旦打开了它,欣赏者的激情就会奔涌不息,欣赏活动就会高潮迭起。古诗欣赏活动其实与此同理,要欣赏一首古诗,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诗歌本身,而要把它和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我们的生活积蓄去补充、丰富诗歌的艺术形象。

通过上述活动,帮助学生破除了对诗歌进行审美欣赏的神秘感。经过老师的分析引导,使他们认识到欣赏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奢侈品,它就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紧贴看他们自己。同时也让学生体悟到了文艺欣赏的方法:即在感受欣赏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地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起我们多方面欣赏活动的主观条件,去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完善欣赏对象。

参考文献:

[1]刘叔成.文学概论四十讲[J].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8.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11.

[3]十四院校合编.文学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

[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

[5]蒋孔阳.审美欣赏的心理特征[J].美学与艺术评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5.

[6]吴中杰.文鉴赏的审美特点[J].美学与艺术评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5.

艺术欣赏论文篇6

一、民族声乐表演是情感流动与再创作的过程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是结合音乐与诗词文学的一种听觉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且极具美学魅力。与视觉艺术不同的是: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在声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了桥梁。因此,表演者首先要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再通过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将作品转化为演唱传达给观众。从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首先词作者在客观条件下产生一定的主观情感,将其倾注于作品中;曲作者在词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基础上,以音乐的创作规律和动人的音符来阐述这种主观情感。因此,曲作者的创作意识要尊重词作者的主观情感,可以说作曲是对词作者作品进行音乐表达的二度创作。民族声乐作品则涵盖了从词作者到曲作者之间的情感流动。演唱者对民族声乐作品的表达十分重要。演唱者要充分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感,通过演唱技巧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内心情感。因为演唱者的表演同样包含着自己对创作者及其作品的解析与表达,结合演唱者自身技巧与各种客观条件,在作品的演绎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演唱者的个人特点,即演唱者在表演上的再创作。由此可见,民族声乐表演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再创作过程。

二、接受美学理论对于民族声乐表演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理论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之前各种艺术形式的研究都忽略了受众的存在价值,而以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对这种情况提出了质疑,接受美学的概念从此进入艺术研究领域。“文艺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这种性质的根据是它独特的对象性——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决定了文艺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能脱离其观察者而独立存在。”姚斯的这段话明确表明了文艺的人际交流性质,肯定了受众在艺术中的客观存在价值——受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得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向现实转变。因此,受众对艺术的接受审美对艺术本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对其进行的艺术研究应该重视受众的存在价值。然而,传统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研究往往忽略了欣赏者的存在价值,使得接受美学“作者——作品——欣赏者”三位一体的艺术研究体系被割裂,对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一)接受美学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表现形式

民族声乐艺术包含词曲作者和表演者的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再创作。欣赏者对于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主要侧重于对作品情感的感受,欣赏者的审美过程通常有“审美准备”和“审美接受”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审美准备”。欣赏者在欣赏民族声乐表演之前,客观存在着一种欣赏期待。这种审美期待与欣赏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水平,以及自身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表演者在表演之前要充分考虑到欣赏者的审美准备,将其纳入表演艺术再创作中,通过与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对表演艺术进行全面的审视,努力建立与欣赏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二是“审美接受”。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中,表演者将无生命的文字、音符通过有层次的演唱传达到欣赏者耳中。欣赏者的情感处于一种被演唱者唤醒的状态,演唱者需要通过表演及再创作,激发欣赏者的情感,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感知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积极回应作品的情感。在此过程中,表演者要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使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更为自主、强烈。

(二)接受美学对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作用

艺术欣赏论文篇7

论文摘要: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本文就此给出了艺术欣赏的评价标准,并指出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艺术,借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转变艺术欣赏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艺术世界的魅力,提高学生整体的审美素质。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形势喜人,加大了艺术欣赏内容的幅度,高中艺术欣赏课的开设增补了中小学艺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长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门类多达数十门,其内容涉及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摄影、美学、文艺理论等方面,为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把艺术欣赏放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前锋,担负着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强的新一代的重责,如何进一步重视学校艺术欣赏教育和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艺术欣赏,解决在学校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艺术欣赏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充满种种矛盾的艺术欣赏教学现状,找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和办法来改变它,使我们的学校艺术欣赏教育真正短时高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探讨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艺术欣赏教育观念。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WwW.lw881.com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 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艺术欣赏论文篇8

关键词:书法;欣赏价值;表现;实现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4-2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尽管随着现代化的到来,书法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渐降低,但作为艺术的存在与独具特色的欣赏物,它的魅力永远不减。但是,由于书法仅仅借助点画线条就能显示书法家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比较抽象,因此,也给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笔者介绍了书法欣赏的价值,进而就实现书法欣赏价值对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鉴赏书法的价值所在

我国的书法世界闻名,在书法艺术中有三大基元,一种是书法的创作,一种是书法的欣赏,最后一种是书法理论,在这三者中,书法理论与欣赏是书法创作的派生。一直以来,人们所进行的都是书法创作,并认为书法理论与欣赏是创作的附庸,一直到陈振赚先生在自己所创作的《当代书法创作层与理论层的构成分析及背景探讨》中指出书法理论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创作的附庸,上述观念才被打破。但是陈振赚的这一观点不断遭受到议论质疑,后来才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在书法的欣赏上,人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书法欣赏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怡情价值

书法艺术主要是通过结构、线条以及形态表现出其独特之美,具有体态美与风韵,每个书法家所创作的书法作品,风格都不一致,都具有其独特之处。作家的书法常常体现出雄壮、劲拔以及宽博等风格,我国古代诗人也常用诗歌赞美书法家的才气,例如陆游在观赏书法作品之后,写道:“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体现了自己欣赏书法作品之后的敬佩心情,张怀瑾也在《书断》中写道:“镖拔志气,黼藻精灵,披封睹迹,欣如会面,又可乐也”,由此可知,书法欣赏具有很大的怡情作用。

(二)增知价值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各种艺术的精华,包含了气功、音乐、绘画等,甚至还包括了武术与中医。我国古代书法家都很博学,精通书法的同时,还精通音律、绘画等,很多书法家还具有其他的身份,例如文学家画家等,因此,所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十分丰富。在欣赏书法作品时,除了怡情之外,还可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我修养,由此看来,欣赏书法,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趣味,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三)益思价值

书法艺术的欣赏价值众多,人们欣赏书法艺术还具有益思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其具有辩证思维,例如,书法具有侧缝与中锋、起笔与收笔、疾笔与涩笔以及圆笔与方笔等书写特点,在墨法方面,具有三个特点,即“燥与润”、“浓与淡”、“湿与枯”;在章法上面,具有一个特点,就是“疏可以走马,密不使通风”,而在书风上则是具有“秀丽与老辣”、“典雅与朴实”、“豪放与婉约”等多个特点,将辩证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鉴赏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培养人们的辩证思维。

(四)明史价值

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当社会政治与经济发生变化时,书法艺术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初唐时代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虞世南以及薛视等人,在盛唐则有大家熟悉的柳公权、颜真卿,他们书法流芳传世。细细品尝这些书法大家的作品时,可以从中领略到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审美风格变化。唐代书法家的作品,向人民展现了初盛唐时期盛世繁华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历史走向衰退,书法创作也有所改变,例如著名的书法作品《石鼓文》,当人们此欣赏次作品时,凄美之情油然而生,历史的画面不禁浮现在眼前,使人们陷入沉思之中。

二、价值实现分析

龚贤曾有这样的说法:作画难,识画更难。此话用于鉴赏绘画作品中,但是同时也可以用于欣赏书法中,书法欣赏与鉴赏绘画,同样具有一定的难度。

人们将书法欣赏分为两种鉴赏模式,一种是浅层的欣赏方式,另外一种则是深层的欣赏方式,浅层的欣赏方式就是从书法的结构、章法以及笔法等角度去欣赏,属于技术性的欣赏,同时,也是对书法进行的基本欣赏。而深层的欣赏,则是细细品味书法的线条与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来领会书法家在书法中所表达的情感,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让人们在欣赏时感觉到自已与物化为一体的感受,深深感受到书法所带来的乐趣。另外,书法还具有特定的审美要求,就是以形见象。

书法家创作作品时,所取的象范围极广,可涉及到宇宙万物。在张旭观赏公主担夫争道时,不由言到“凡物之有神气者,莫不可以为象也。例如水流山峙,岸绝峰颓,地之可象者也。斗阑星散,日坠月明,天之可象者也。美女插花,壮士舞剑,人之可象者也。风过云敛,烟凝雾敛,气之可象者也。云鸽游天,芙蓉出水,物之可象者也。目与象遇,蕴之于心则为意象。”而公孙大娘舞剑器在草书中体现出了雄浑壮阔之势。在长江上泛舟,看到摇橹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水中,一种漂浮之感油然而生,便创作出“中宫收紧,幅射开张”的书法作品。郑板桥进行书法创作,则是取决于法兰竹风韵,在观看此书法作品时,可以给人一种清新的美感。近代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主要是体现出云卷云舒、悠闲自在的情感,当人们进行观赏时,心情能得到放松,随着书法家的笔墨,心情愉悦。

三、分析对欣赏者与书法家的要求

观赏者与书法家,这两者之间尽管存在的一定的距离,但依然紧密相连。所以,要实现书法的价值,需要从观赏者与书法家的角度出发,对双方都提出一定的要求。

首先是兼顾。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将文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俗文学,另一部分是雅文学,同样,也可以将艺术分为这两类,即俗艺术与雅艺术,书法必然属于雅艺术的范畴。但是,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雅,在人们欣赏作品《沈尹默论书诗墨迹》时,不管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都对此作品给予肯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是该作品的作者沈尹默先生创作出来的书法,不但兼顾了书法雅的特点,而且还体现出了雅与俗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求。外行人欣赏此艺术作品时,产生如沐春风之感,而内行人欣赏时,则是深入地思考,思考沈尹默先生在书法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即探索“二王”风貌的回归。因此,书法家在创作时,既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又要兼顾到观赏者。结合历史的变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还需要兼顾到时代的审美取向。切勿单纯地追求观赏的需求,这样只会使书法作品失去它本身的艺术价值。

其次,书法家要有大胆的变革精神。书法艺术,积淀数千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但不可讳言,书法作品本身有很强的单调性,形式或横或纵,列字或自上而下、或从右到左;而且自行书出现之后再没有出现什么“新体”,虽然板桥曾称自己的书体为“六分半书”,但终后继乏人。书法创作受到很强的形式制约,终不免有“千字一律”“似曾相识”之感。但这里也不乏有勇于创新的开拓者,黄若舟先生便是一例。如他的力作《壮观》,居中的是赫赫醒目的“壮观”二字,列字从左至右,行以隶法,参之以行意,很见精神。“壮观”下方,落款、钤印,本已了事。然而,作者深晓书法作品本身的抽象性,在“壮观”二字背后,衬托以淡墨的蜿蜓长城的背景,使“壮观”二字的内涵,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欣赏的难度。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创新是不是很成功,但留给我们的启迪是很多的。

欣赏者即欣赏主体,在书法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句话说:“外行人的眼睛不带钩子”,意思是说外行人在欣赏中“钩”不住艺术作品的闪光之处,要提高欣赏者的“视力”,欣赏者首先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修养。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始终与中国其它文化息息相关,“哲学的微言奥义,史学的深邃精密,诗歌的一片天籁,绘画的气韵生动,武术的刚柔相济,禅家的洗心入静,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书法都能兼收并容”。作为欣赏者,要发现美,必须具有丰富的“字外工夫”。

其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作为欣赏者,必须有丰富的临池体验,如果对笔法、墨法、结体、章法等知识一无所知,要想在欣赏时悟其妙境,获得高品位的艺术享受,那是不太可能的。

四、结束语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之一,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但是书法作品欣赏价值的实现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无论是一般层次还是较高层次的欣赏和批评,都要求欣赏者,具有相当的欣赏能力和基本修养。因此,书法欣赏者必须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一个真正的艺术欣赏者和艺术批评参与者。书法创作者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朱以撒.书法作品欣赏价值的实现过程[J].书画艺术,1994,(01).

[2]张鹏宇.书法欣赏的人文价值及其审美特征[J].晋中学院学报,2008,(04).

艺术欣赏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陶瓷,欣赏,要素,文化符号

对于陶瓷欣赏首先确定陶瓷是一门艺术,所以陶瓷艺术欣赏并非特立独行与其他艺术门类,正是如此她也有着与其他艺术同样的欣赏基础和特性。所以弄清艺术的欣赏概况对于欣赏陶瓷亦是至关重要。

功能性。美学基本上包括着研究客观现实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美的一般规律。这种审美又并非真实的美与丑,善与恶,而是经过创作者处理过的关于事态之情感的艺术表现功能,主要是以创作者个人的内心感受为主。

认知性。这种认知性具有双层的概念,一层是出现在创作者的认知中也就会展现在作品中的形式,另一种是对于观众而言的全新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创作者在完成初次创作之后,到观众欣赏后再进行多次创作的一个过程。或是说使观众感受到更多的作者的内心情调,作者在企图与观众达到一种“知音”关系,而很难达到“共鸣”。

教育作用。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但所感受到的依然以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内心情怀和精神为主。

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一则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再则更多的还是作者自己的自娱自乐作用。正如董其昌所言,画之功能就是“自娱”“以画为乐”“寄画于乐”“画中烟云供养”“多寿”等,也就是通过绘画已达到自娱和健身之作用。

符号性。任何艺术仅是属于一种关于形式的符号。然而这种符号又并不是真实世界里面所呈现的任何事物,仅是通过作者先天学习而后天感官和经验及长期思考而得来的某种符号形式的表现。

二、陶瓷作为工艺美术的赏析

那么当陶瓷又作为一种工艺的美术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还应该怎样对陶瓷进行全面的欣赏?除上述心里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几个概念。首先是工艺,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工艺美术,是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由此可以粗略的理解为陶瓷是将未成形的泥土经过加工才成型,正由于其加工过程的繁杂故而陶瓷可以说是火的艺术,泥的艺术,釉的艺术。然后才是美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的美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造型的设计,造型的美感与欣赏,另一个是装饰的艺术。或许在一定情况下陶瓷与中国画是同源,陶瓷从泥经过加温成型的过程相当于造纸的过程,只是造纸没有像陶瓷一样要呈现出明显的形状也就是快感美,而这也可以说是陶瓷欣赏与国画欣赏的一个最大的不同。

首先便是了解其艺术表现技术。艺术技术即是艺术手法是创作者将精神美转化成物质美的纽带,一件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便不能将好的情感意境和情趣表现得淋漓直至。所以对于艺术技术手法的评价和欣赏便是在欣赏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对于陶瓷便会首先对于其材料(泥土的品性,形式等)进行评价,。不同的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形式,所以了解泥性也就是原材料的形式是欣赏瓷器的一个条件。第二个便是对于陶瓷工艺的技术进行了解,在这里便是指其成型之前的技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成型,用怎样的形式塑造,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很难实现好的造型,即使有了很好的情趣而没有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也很难实现“梦想成真”。综合此两点便可以体会出创作者在初期的艺术意图和艺术期望。

陶瓷的特性便是火的艺术,火是艺术家与成型作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除去了解材料和手法,还需要了解火对于陶瓷这种工艺美术的重要意义。不同气候下的作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形象,所以对于温度的控制,窑位的摆放,烧制的方法等火的艺术对于陶瓷的欣赏至关重要。

造型设计也是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去注意的,那么在设计中技术和意义也便产生了。每件艺术品都有着她特殊的意义,有的先从联想而来,有的从生活实践中而来,有的则是从文学或者是音乐等因素中而来。对于陶瓷,虽不像中国画一样受到某些形式的限制,但她毕竟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例如古彩这种陶瓷艺术形式,名五彩,后也叫做古彩,必定有着他的特殊性意义,是否古彩与五彩的意义不同,还是当时是对于五彩的一种期望,希望它能展现出古意,或者有更新的形式出现。现在很多的学者认为古彩应该有古意,虽不尽然,但这是对于陶瓷的某种欣赏意义的评价。

对于装饰的了解。或者可以把这个观念归纳成为一个“绘瓷学”。最为明显的有两种装饰手法,一则是中国画式样的水墨装饰(对于此手法表现于陶瓷尚待讨论)二则是综合式的纯装饰手法。究竟怎样的装饰形式才表现才好,是否应该适应时代的特性和趋势,还是保留传统的绘画形式和法则便是对于陶瓷“绘画学”一个评价和欣赏角度。

还有一点是陶瓷与很多艺术形式的最大的不同,便是对于装饰和造型的结合是否完美这一欣赏要素。因为陶瓷是这两个方面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简而言之,当你的艺术形式装饰手法与陶瓷的器型和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最佳状态,如同事物的两面,他们是缺一不可的,或许在轻重程度上略有不同,有人更加注重形式美,有人更加注重造型美,她是一种物质方面审美和精神方面审美共同的产物;然而当你的造型脱离的装饰或者说装饰不符合造型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环境,所以对于画面感和形式感以及器型的美感的要求被不断地提高了,所以说陶瓷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复杂和综合的考察,考察的是创作者对于不同的器物去创造不同的美感的一个挑战,更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不同层次的审美的考验,艺术世界便在这三者中不断地被扩大再缩小在扩大的重复。

三、总结

对于陶瓷的欣赏是一个及其繁杂的过程,需要掌握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众多,故而在某一个时期他的受众面和理解面很难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比较,更难以被大众所充分欣赏,这需要作品和创作者以及欣赏者共同的进步和理解。在此略谈陶瓷欣赏,希望可以更多的靠近欣赏者的思路,或者改变一些对于陶瓷的认识。

参考书目:

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

宗白华 《中国美学史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清初思僧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 欧阳云编 陕西人们美术出版社 2010年

艺术欣赏论文篇10

关键词:当代 湖湘 艺术品鉴藏 美术鉴赏 教学创新

盛世兴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消费需求正日益高涨,文化产业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已达7000万人,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与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并驾齐驱的三大投资方式之一,成为经济投资界的一大热点。当前,中国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的艺术收藏家和经营管理者,他们需要博古通今、融会中西、需要有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可持续繁荣发展。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深化,美术鉴赏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们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美术鉴赏课程的地位,我们对美术欣赏教学体系的研究显得极度贫乏和不够深入。

针对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这种现状,同时为打造中国艺术品鉴赏教育平台,提升艺术品收藏家的鉴赏能力,以目前盛兴的艺术品鉴藏与投资为契机,分析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实施的主要状况,探讨湖湘艺术品鉴藏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术鉴赏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发挥美术独特的教育价值寻找美术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美术鉴赏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美术鉴赏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鉴赏”?“鉴赏”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鉴定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中国艺术品的鉴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

目前不少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进行作品的介绍和赏析,忽视了艺术品的分析、鉴定、考证。这种美术鉴赏观念片面、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二、加强美术鉴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美术鉴赏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美术鉴赏教学,阐述美术鉴赏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事实上,美术鉴赏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还是实用的,要有“大美术”观念,它要不断进行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美术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美术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共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就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美术鉴赏,拓展教学内容

许多湖湘艺术品都是我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珍贵文物,美术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湖湘艺术品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美术的文化特性。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是当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文物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的民族文化传承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美术鉴赏教学的新路径。

四、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美术鉴赏教学实效

美术鉴赏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美术鉴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美术鉴赏是一项融文学、历史甚至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美术鉴赏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美术鉴赏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美术作品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美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造型、技法、色彩、风格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美术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美术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美术鉴赏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五、结合当代美术鉴赏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历史上,美术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既是公众审美需求,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人们日常生活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美术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欣赏绘画作品,还可以通过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美术。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美术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美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美术继续通过传统方式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美术的有效传播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的美术鉴赏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美术鉴赏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言以蔽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美术生存条件的变化,充分利用湖湘艺术品鉴藏知识,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美术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