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护理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1:00

骨折患者护理

骨折患者护理篇1

【关键词】 尺桡骨;骨折;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82-01

尺桡骨骨折在临床上最常见,治疗中除选择正确的复位和固定方法外,还应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1]。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共收治尺桡骨骨折患者83例,经过正确复位及固定,给予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经观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3例,男45例,女38例。年龄2-76岁,其中以19-50岁年龄人群多见,占77.45%。劳动摔伤51例,平地摔伤24例,体育运动跌伤8例;尺桡骨双骨折57例,尺骨骨折15例,桡骨骨折11例;49例为直接暴力,34例为间接暴力;闭合性骨析52例,开放行骨折31例。

2 术前护理

2.1 一般护理 除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外,要观察患者的左右手活动是否正常,血运及感觉。术前采取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可使患肢制动,此时要注意观察末梢血液循环情况,避免石膏过紧、过松,观察皮肤受压部位,是否有石膏扭曲、变形及断裂现象[2]。

2.2 心理护理

2.2.1 由于前臂具有旋转功能,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患者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向患者作好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理。

2.2.2 骨折病人思想波动大,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恐惧术中疼痛,故应耐心地与病人进行交谈,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3 详细地向病人介绍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适当解释。

2.2.4 让患者练习放松、深呼吸、咳嗽等,可有效地对抗焦虑和减轻术中的痛苦感。

2.2.5 安排家属及时探视,对患者予以安慰和鼓励,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术前焦虑感。

2.3 术前准备 术前禁饮禁食,术区备皮。备皮时,注意勿损伤皮肤。根据医嘱给予安定10mg、阿托品0.5mg、术前30min肌注。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骨折复位固定后,严密观察手的血液循环,注意手部皮肤温度、颜色、感觉及手指活动情况。

3.2 警惕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术后如果伤肢或手疼痛剧烈、肿胀严重,手部皮肤青紫或苍白、手指麻木、不能活动和无脉搏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3.3 伤肢神经的观察复位后,密切观察手指活动情况,若不能伸拇指者,应警惕桡神经损伤,不能分指者则考虑尺神经损伤。

3.4 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骨组织提供更多营养,促进骨质的形成和生长,保持并恢复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如病人感到疲劳乏力、伤处肿痛,应适当减少活动量或暂停锻炼。活动时对伤肢进行保护,5天后可加强肘关节、肩关节的活动,以利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4]。告知病人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尺桡骨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术后2周内可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指导病人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术后3-6周,加强肌肉锻炼,并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活动,直到功能恢复。

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4.1 预防压疮 观察和检查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肤有无红肿,血运及感觉是否正常。保持床整干净,协助病人翻身,加强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2 防止坠积性肺炎 鼓励病人进行咳嗽、排痰,定时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5 出院指导

5.1 饮食 宜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

5.2 休息 与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悬吊于胸前。

5.3 功能锻炼 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4周后可进行各关节的全面运动。

参考文献

[1] 吕西娟,杨艳.尺桡骨骨折治疗中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8(07).

[2] 吴琼华.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876-877.

骨折患者护理篇2

1.1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平卧于事先准备好的硬板床上,以减轻其脊柱的压力,并为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然后为其进行全麻,并在麻醉成功后为其进行手术治疗[5]。为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为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1.1 心理护理[6]

①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为其讲解关于腰椎骨折和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消除其顾虑、恐惧的情绪。

②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应予以耐心的解答。

③护理人员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极力安抚患者,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1.1.2 病情观察

①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②术后让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并让其将头部偏向一侧,同时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24小时内,每半小时或1小时为其测量1次呼吸、脉搏和血压)。

③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的渗血情况,及时为其更换敷料[7]。

④待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后,护理人员应立即观察其双下肢的运动能力有无受到影响,神经反射是否恢复,有无发热和肌力无改善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⑤术毕6小时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并嘱其进行深呼吸,避免其脊柱发生扭曲。

1.1.3 引流管的护理

①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发生折叠、受压或扭曲。

②术毕24小时内,应为患者进行常压引流(负压引流的引流效果虽然较为彻底,但是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量)。

③若在引流的过程中,发现引流液的颜色淡而稀薄,应及时报告医生。

④在患者大便时,或协助其进行翻身时,应对引流管进行妥善的固定,避免其发生滑脱、折叠的情况。

1.1.4 并发症的护理

1.1.4.1 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①术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患者清理个人卫生,并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②及时更换手术切口处的敷料。

③保持引流的通畅。

1.1.4.2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①保持病床及床单的干净整洁。

②术毕6小时后,应每隔2~3小时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

③保持患者会及肛周皮肤的干燥清洁。

1.1.4.3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①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周为患者更换1次导尿管。

②每天为其更换1次集尿袋。

③每天为其清洗2次会阴。

④引流管的放置位置不可高于患者的耻骨联合处。

⑤嘱患者多喝水,每日至少饮水2000ml以上。

⑥术毕2天后,即可夹闭尿管,然后每隔2~4h打开1次。

⑦为患者按摩膀胱,使其能够将余尿排尽。

1.1.4.4 腹胀的预防及护理

①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豆浆、果汁、牛奶等。

②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每日使用生理盐水为其进行口腔清洗2~3次。

③嘱患者保持口腔的卫生,避免发生口腔感染。

1.1.4.5 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①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②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以促进其肠蠕动。

③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缓泄剂为患者进行治疗。

1.1.5 功能康复训练

①术毕7天内,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及腰背部肌肉锻炼。

②每天为患者进行肌肉按摩2~3次,每次按摩15分钟,以预防其肌肉发生萎缩。

③拆线2天后,嘱患者取仰卧,用两肘支撑胸部,进行悬空腰背部的练习。

④术毕一周后,嘱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去枕屈膝练习及腰背肌功能训练。

⑤术毕2~3周后,指导患者进行五点支撑法和三点支撑法的训练。

⑥术毕5周后,指导患者进行不负重下地行走,活动量应以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为准,不可让其过于疲劳

。⑦为其进行腰部固定3个月,这期间的功能锻炼应以增强腰部动力性稳定结构为目的。

⑧定期为其进行腰部复查,直至骨折愈合。

1.2.6 出院指导

①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康复知识的宣教。

②嘱患者睡硬板床,并为其进行饮食指导、功能训练指导。

③为患者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并嘱其在出院以后坚持进行自我护理和训练。

④嘱患者在3个月内不可负重,不宜过度进行前屈运动。

⑤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嘱其按时来院进行复查。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在常规护理组2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9.29%),表示满意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2.14%),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28.57%),满意度为71.43%;在护理干预组28例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53.57%),表示满意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39.29%),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7.14%),满意度为92.86%。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护理组28例患者中,发生腹胀便秘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7.14%),发生压疮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57%),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10.7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43%;在护理干预组28例患者中,发生腹胀便秘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57%),发生压疮的患者有0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5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折患者护理篇3

关键词:髋骨骨折 老年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49-01

老年人因为均有不能程度的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髋骨骨折,因此髋骨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病之一。老年髋骨骨折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身体恢复时间较长。髋骨骨折经治疗后如果不能很好的恢复则很容易导致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1]。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髋骨骨折的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98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现将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髋骨骨折老年患者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63岁。98例患者中有82例为跌倒致伤,占83.67%,另外16例为交通意外致伤,占16.33%。43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占43.88%,55例为股骨颈骨折,占56.12%。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术前进行全身检查,详细的了解患者身体机能情况和其他疾病情况,以减少手术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风险,并对在术后可能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解,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和日常生活习惯,方便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

2.1.2 心理护理。老年人本身因为其各项身体机能显著下降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发生各种疾病,致使老年人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如果发生髋骨骨折,这种情绪会更加明显。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耐心的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髋骨骨折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和家属的护理配合。通过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患者术后12h内应给予心电监测和吸氧,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对各项生命体征参数变化情况有所了解,并及时的做好监测记录工作。定时的观察患者尿量、引流液流出量和性状,如果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并定时的进行体温检查和肺部听诊。

2.2.2 饮食护理。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术后短期内进食种类以容易消化的流食为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转变为富含营养且较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这时的进食种类的选择主要以加强患者营养、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为目的。

2.2.3 预防并发症。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很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前期要保持卧床休息,在卧床期间应该要预防老年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保持病房的通风,并注意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定期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内适宜的空气环境。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勤做深呼吸,并适当的做扩胸运动等上身运动,叮嘱患者多喝水、多排痰。为了预防老年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首先要告诉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患者健康的威胁,告诉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活动的重要性并协助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定时帮助患者按摩患肢以促进血液流动,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如果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褥疮,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因为身体原因对外界刺激免疫力下降,同时行动不便卧床时间较长,因此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病床床铺的整洁和干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患者进行翻身,并定期的清洁患者皮肤,对受压较重的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2.4 恢复训练。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要注意进行一定的功能性恢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协助。恢复训练要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和强度。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术后初期,患者不能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此时训练内容应该以肌肉训练为主,鼓励患者做屈趾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屈趾练习要求患者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向下绷紧,股四头肌收缩要求患者将腿部肌肉绷紧并保持5-10s后放松,然后再绷紧再放松,如此循环。待患者身体得到一定恢复,可以进行肢体活动时要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活动以不引起较为明显的疼痛为宜,且要随着患者身体情况的好转逐步加强活动幅度和难度。患者手术一周后可尝试进行行走训练,首先要进行立位训练,指导患者双手抓床,移动身体到床一侧,健肢负重而患肢不负重保持身体立位。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拄拐辅助行走,训练前期使用双拐,然后使用单拐。训练时要注意初期行走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行走的时间和次数。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在术后4周进行患肢的恢复性训练,训练采用拄拐阶段式负荷康复训练模式,可按照体重的一定比例逐渐增加患肢负荷。待患者骨折愈合后进行去拐行走训练并最终恢复正常的行走[2]。

3 体会

髋骨骨折老年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和行动不便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好的病房环境和定时的身体按摩是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关键。同时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前评估和术后的密切观察对了解患者的体征情况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功能性恢复训练是髋骨骨折老年患者护理内容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和减小髋骨骨折导致患者残疾的可能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骨折患者护理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03

骨盆骨折往往是因为强大暴力所造成,30%~50%的患者为不稳定型骨折[1],常是有合并伤或伴发伤的多发伤者,而且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这就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此时如能及时果断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大的帮助。2011年12月收治骨盆骨折患者1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2~64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高处坠落2例。移位骨盆骨折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方法:

⑴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2个或多个通道,且输液通道应建立在上肢或颈部,而不宜在下肢,以免液体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尽量少搬动患者,必须搬动时,需将患者放置于平板担架上移动,以免增加出血。输入足够的血量,恢复其有效的血容量。及时整复固定骨折错位,以减少骨折断端的活动性出血。对合并有内脏损伤的患者,在扩容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输入林格氏液及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及时手术结扎或吻合断裂血管,及时缝合修补破裂脏器。应用适量有效的止痛药物,以减轻休克的发展和创伤的反应。及时有效地吸入氧气,以减轻失血所引起的脑组织缺氧和损害。应用适量的升压药,维持收缩压的稳定,以保证心、脑器官的血液供应。

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尿量、皮肤黏膜,检测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以明确是否出现休克及程度。如出现休克则迅速予高流量给氧,快速补液输血,保暖,忌用热水袋。术前日必须排除肠道内瘀积的大便,以利手术操作,减轻术后腹胀骨盆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大量渗血,与骨折严重程度成正比,渗血不易止住,易发生休克。骨盆壁及邻近软组织撕裂出血,盆腔内静脉丛损伤、脏器损伤及骨盆内血管损伤出血等,均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故早期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轻度损伤可出现尿后滴血或血尿,并有尿痛、小腹痛症状。重度损伤时,患者排尿困难,因尿液不能排出而致尿潴留。若导尿时发现膀胱空虚,仅有极少血性尿液,应想到膀胱破裂并有尿外渗的可能,应及时告知医生。如尿潴留伴导尿管插入障碍,则应考虑尿道损伤,不宜勉强插入,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⑶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情况,如术后10~12小时持续引流出血性液体>1000ml,则需引起重视,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常规对骨盆骨折患者留置导尿管,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脱落。导尿管及尿袋应置于低,每天更换尿袋,每日两次用碘伏棉球擦拭患者尿道口。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1000ml。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手术后长期卧床,骨隆突部位容易发生褥疮而给患者造成痛苦。让患者卧气垫床,并用软枕分别垫入一侧肢体的踝部、膝部、髋部、肩胛部。2小时后取出软枕,按摩受压部位后平卧1~2小时,再垫入对侧肢体,如此交替进行.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无碎屑。

⑷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紧急处理时做到紧张有序,保持沉着冷静,让患者有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因为骨盆骨折的患者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受伤。起病急,同时患者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所以患者都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迫切想了解病情,担心自己会致残。术后的饮食因人而异,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不宜吃的过饱、过甜及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结 果

给予11例骨盆骨折的患者以全面护理,患者中大部分达到了康复的目标,没有严重并发症,效果比较满意。

讨 论

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内脏和传递人体载荷的作用,因此严重的骨折不仅会造成内脏损伤,而且对人体的负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治疗上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当病情稳定后考虑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所致,也可通过骨盆环传达暴力而发生他处骨折。常见的病因是创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其次为肌肉的撕脱伤。常是有合并伤或伴发伤的多发伤者,而且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这就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通过对11例骨盆骨折的患者以全面护理,患者中大部分达到了康复的目标,体会到只有做好护理工作才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容,莫丽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1(5):40.

骨折患者护理篇5

【关键词】 骨盆骨折;围手术期, 护理观察

骨盆骨折多是由暴力挤压造成的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 由于骨盆是重要的负重关节, 因此在治疗骨盆骨折时, 如果不能实现骨盆的解剖复位, 则易造成骨盆关节负重应力不均, 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及骨盆退行性变, 影响患者以后生存质量, 同时骨盆内有多种重要盆腔脏器, 伤后易造成多器官损伤, 且骨盆主要是由松质骨组成, 松质骨周围具有丰富的血运, 这些特殊的解剖构造决定了骨盆损伤易引起大出血的特点, 严重者可因低血压休克死亡[1]。因此骨盆骨折的治疗原则, 首要是积极处理可能引起患者死亡的损伤, 在病情稳定后, 可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本实验针对河南省安阳市安钢职工总医院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 探讨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60例骨盆骨折患者, 均无特殊临床表现, 均由X线诊断确诊。男39例, 女21例, 年龄11~76岁, 平均39.4岁。受伤原因:28例车祸伤;15例高空跌落伤;12例挤压伤, 5例其他伤。合并伤发生情况:10例股骨头脱位, 8例骶髂关节脱位, 16例坐骨神经损伤。

1. 2 治疗方法 病情严重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补液、扩容、抗休克治疗, 必要时输血治疗, 给予患者制动, 同时行下肢牵引术, 待病情稳定后,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1. 3 疗效判定[2] 采用Matta评分标准观察治疗效果:优:行走无疼痛感, 无异常步态, 在X线检查下测量骨折块分离最大距离不超过4 mm;良:行走无异常步态, 有轻微疼痛感, 在X线检查下测量骨折块分离最大距离在4~10 mm之间;差:不能正常行走或行走时出现跛行等异常步态, 有中重度疼痛, 在X线检查下测量骨折块分离最大距离超过10 mm。

2 结果

对本实验60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骨盆骨折端均达到骨性连接, 未出现内固定物异常及伤口感染等情况。6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异位骨化, 3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均在4个月内恢复正常;10例坐骨神经损伤;均在15个月内恢复正常。采用Matta评分标准, 本实验患者治疗效果为优的有42例, 发生率为70%;为良的有13例, 发生率为21.7%, 为差的有5例, 发生率为8.3%。

3 围手术期护理

3. 1 早期护理

3. 1. 1 抗休克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入院后立即遵医嘱, 建立静脉通路, 同时应用心电监护仪,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同时观察患者中心静脉压及动脉血压变化、24 h出入水量及尿液量、色、性质变化;当补液充分时, 可观察到患者血压回升, 尿量变多。

3. 1. 2 观察病情变化 骨盆为重要的负重关节, 一旦骨折容易造成骨盆的不稳定性, 且骨盆内有多种重要脏器, 常并发严重的合并伤。尽早发现合并伤, 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尿量的变化可反应抗休克治疗的效果, 因此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常规导尿管留置处理, 如发生尿道损伤时, 导尿管不易插入, 也可作为监测手段之一。

3. 1. 3 防止褥疮 骨盆骨折的患者入院后应给予制动处理, 避免搬动, 以免加重病情。长期的卧床易导致褥疮形成。临床上常使用放置软垫, 以抬高臀部, 保持2 h/d, 减轻局部受压, 防止褥疮的形成。

3. 1. 4 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 疼痛剧烈, 且治疗时间长, 康复效果缓慢, 加上长期的卧床休息, 使大多数患者有着较严重的心理压力, 表现为烦躁、厌世、悲观等, 影响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及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主动沟通, 告知疾病的基本相关知识, 使患者对其疾病有初步的了解, 进而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 如有异常情况, 及时告知医生。

3. 2 术后护理

3. 2. 1 饮食护理 长期的卧床易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蠕动减慢, 导致腹痛、通胀及便秘的发生率增加, 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内, 告知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忌食油腻、高脂类食物, 同时建议患者家属, 给予按摩腹部, 促进胃肠蠕动, 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3. 2. 2 皮肤护理 骨盆骨折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且卧床时间久, 极易发生褥疮, 而褥疮会加大患者的身心痛苦, 因此要积极防治褥疮, 重点在于减少皮肤受压的情况, 具体可在患者臀部下放置软垫, 同时维持床铺清洁。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不易频繁搬动, 此时可采用平托的方法, 使患者上身和臀部同时抬起, 将爽身粉等护肤药物涂擦到易受压的部位。当患者出现受压部位感觉迟钝等变化, 应高度警惕褥疮的发生, 采取相应措施。

3. 2. 3 并发症护理[3] 骨盆骨折的患者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此种手术切口较大, 手术时间长, 加大了术后感染的几率。在护理时, 定期查看, 及时换药, 换药时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 有无脓性渗出物、有无渗血等异常情况;长期留置导尿管容易并发尿路感染, 嘱咐患者多饮水, 及时夹闭导尿管, 保证导尿管的畅通, 定期进行膀胱冲洗;当患者合并有神经损伤时, 鼓励患者尽早开始主动锻炼, 并按摩局部皮肤, 防止肌肉萎缩等。

参考文献

[1] 宫秀芹.骨盆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 35(01):76.

骨折患者护理篇6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组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4岁。致伤原因:车祸20例,坠落伤5例,压砸伤3例。合并其它部位损伤及其它部位骨折:尿道损伤8例,股骨干骨折5例,阴囊损伤1例。

2 护理

2.1急救护理

2.1.1患者取中凹位 同时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既可减轻疼痛,又可防止骨折端活动,避免血管、神经再次损伤。

2.1.2迅速建立二路或二路以上有效静脉通道,其中一路给与中心静脉置管,其余静脉通道可给与周围浅静脉穿刺置管,以保证及时、准确、快速补血、补液,迅速补充血容量。

2.1.3密切注意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面色、口唇及周围静脉充盈度

2.1.4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留置导尿,抽血急查血常规、生化全套以了解失血情况及机体内环境情况。

2.1.5护理 通常患者会因骨折疼痛而行动不便,加上一般的治疗方案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难免会出现压疮、便秘、坠积性的肺炎等症状,甚至引起肌肉萎缩、四肢僵硬等。此时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床位干净整洁,避免受潮,定时利用乙醇涂抹受压处。细心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协助患者捶背,指导其正常深呼吸、吐痰、咳嗽等。另外,按照常规要求实施留置尿管干预,适时清洗膀胱,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督促患者多食高热量、含粗纤维、高蛋白的食物,确保大便顺畅。最后,每天利用热水替患者泡脚,正确指导患者锻炼四肢关节的技巧,并协助家长定时按摩患者四肢,防止肌肉萎缩。

2.1.6脏器受损的护理 骨盆骨折易于引起神经或泌尿系统的受损,从而触及内脏受损、发生血肿等。必须及时发现及治疗该类并发症,减少疾病的死亡率。①仔细查看患者是否排尿困难、下腹胀痛、尿道口流血、直肠受损等情况,便于及时处理;②患者取水平卧位,四肢展开,避免移动,防止神经或血管的再次创伤;③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是否出现疼痛、腹肌紧张、腹胀等,若存有异常应尽早告知主治医师处理;④护理人员在放置尿管时应动作缓慢,避免加剧尿道的受损。倘若尿道管已插至膀胱,却无血尿或尿液排出,则多半是膀胱受损,应利用无菌性的生理盐水经尿管插入冲洗。反之,若尿管无法插入膀胱且尿道存有少许血尿,则考虑后尿道是否受损。每天利用碘伏棉球进行冲洗尿道口多次,叮嘱患者多饮水。

2.2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绝大多数是突然的意外受伤,由健康人急转为患者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映,应积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让患者了解病情及愈后,消除不良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骨盆骨折患者一旦接触陌生环境,外加对疾病的忧虑等,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2]。此时护士应:①先给予更多的关心、慰问,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长的疑问;②积极和患者沟通,并配合家属多关心及慰问患者,增加其的自信心;③以熟练的护理技术配合适当的心理干预,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④适时表扬或肯定患者配合护理的行为表现,以提高其克服病魔的自信;⑤向患者介绍有关科室的规章制度、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同房病友等,以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

2.3合并伤的护理

2.3.1尿道损伤护理 本次8例尿道损伤患者均属尿道不完全撕裂,均给与较小细软的导尿管留置导尿,且插导尿管过程中动作小心轻柔,以免加重病情。较硬质的导尿管和粗暴的手法都会增加尿道损伤。放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性质。特别注意防止尿管过早脱出而失去支撑作用。保持会清洁,干燥,每天用0.5%碘伏会阴擦洗2次,更换尿袋2次/w。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2~4h夹管1次,每2w更换尿袋2次。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二周更换尿管一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2500ml以上。病情允许拔除尿管时,拔管前先夹闭导尿管,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再拔除尿管。其中3例患者导尿失败后,给与行耻骨上膀胱造瘘,造瘘期间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切口敷料如有浸湿,应及时更换,拔管前先夹管,夹管期间患者能自行排尿时,方可拔除造瘘管。

2.3.2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给予患肢皮牵引,并保持有效牵引,如抬高床尾。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保持髂前上棘、髌骨前面、第1、2趾间在同一线上。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牵引带包扎处的患肢皮肤情况。牵引期间加强患肢主动功能锻炼,尤其是高龄患者,以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3.3阴囊损伤的护理 给予抬高阴囊。给予阴囊穿刺渗血减压,注意观察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抖。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褥疮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给予温水擦澡2次/d,擦澡后给与皮肤受压处涂上爽身粉。并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对单侧骨盆骨折患者,要鼓励做健侧下肢屈髋活动,无痛下将臀部抬离床面,并适当给予受压处皮肤按摩。双侧骨盆骨折患者,给予臀部垫凉水垫,凉水垫上垫一大浴巾,每次更换时只需2人同时提起两侧的大浴巾,每1~2h更换凉水垫一次。

2.4.2预防肺部感染: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干燥,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通过口腔护理,能使口腔常见病寄生菌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口腔粘膜干燥,提高口腔抗病能力。进行深呼吸训练,如简易的吹气球训练等[1]。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空气消毒。

2.4.3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晨起空腹喝200~300ml淡盐水,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如大黄苏打、番泻叶等。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解除患者怕弄脏床单位的思想顾虑,同时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排便。初次排便时,必要时给予挖肛,避免患者过度消耗体力[3-4]。

3 结果

28例患者通过护理,无1例出现并发症。通过本组患者的护理,深刻体会到骨盆骨折患者需做到全方位的护理,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46-453.

[2]李红娜,付淑平,王晓红,等.骨盆粉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3,S1.

骨折患者护理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136-02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临床并不少见,而且常伴有严重合并症,并且这些合并症常较骨盆骨折本身更严重,骨盆主要为松质骨,临近有许多动、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极易引起休克,也易导致周围脏器的损伤, 原则上应先处理危急生命的损伤,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1]。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37例骨盆骨折手术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23~63岁,平均38.9岁;交通伤29例,高空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6例。

1.2 治疗方法

早期抗休克及对症治疗。19例在伤后1~3 d内,18例在伤后4~10 d内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骨盆重建钢板螺钉固定。

1.3 治疗结果

本组37例术后随访3~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取除内固定物,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2 术后护理体会

2.1 严密监测

骨盆骨折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48 h内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每2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床旁备多功能监护仪,每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正确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 并发症护理

①切口感染:骨盆骨折手术的切口大,并且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大,局部出血渗血多,切口很容易有血肿形成导致感染[2-3]。除了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加压包扎外,应密切观察体温、血象、伤口周围肿胀、压痛及波动感,保持伤口敷料干燥。②防止尿路感染:保持尿管通畅、密闭、无菌,定时夹闭尿管,每隔3~4 h开放一次。鼓励患者饮水2 000~2 500 ml,尿液有混浊、血块、沉淀时用生理盐水500 ml+庆大霉素8万U做密闭式膀胱冲洗,保持会阴清洁。③直肠损伤:轻的直肠损伤可不手术,此时应注意周围的整洁,保持被褥洁净,及时更换渗湿的敷料,如行暂时性的结肠造口,要注意对造瘘口的护理,尤其是造瘘口周围皮肤,应用皮肤保护膏和皮肤保护粉,既防止肠内容物的渗漏,又避免局部皮肤的糜烂。④神经损伤: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症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及早鼓励并指导患者做抗阻力肌肉锻炼,定时按摩、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伴有足下垂时,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畸形。⑤膀胱破裂或尿道损伤:导尿管要妥善固定,确保尿管气囊充盈,尤其在患者熟睡或合并脑外伤意识不清时,避免导尿管被强行拉出;观察尿量,保证尿管的通畅,有堵塞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通畅;用1/5 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每天一次,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每天两次,用温水擦洗会,防止感染[4-5];拔除尿管后常规做尿道扩张,防止尿道狭窄,嘱患者多饮水,勿憋尿。

2.3 饮食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可因长期卧床或腹膜后血肿导致肠蠕动减弱,引起腹胀和便秘,因此应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5-7]。

2.4 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往往都是遭遇突然的意外而致伤,入院时都存在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一定要有充分的理解,对患者真正做到关心、耐心、热心,同时还要和患者家属多沟通,使他们了解病情,使之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5 皮肤护理

床铺要保持平整、干燥、无碎屑,在骨突的部位加气圈或棉垫,若无禁忌,可定时改变,若病情不允许改变,则可由2~4个人分别站在患者两侧,同时用力托起患者臀部和上身,迅速按摩受压部位,并可在受压部位涂抹爽身粉,国内有报道用此法在骨突处涂抹六神特效爽身粉,收到良好的效果[5],对于骨突处皮肤有改变的患者,一定要床头交接班;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也有利于避免压疮的发生。

2.6 功能锻炼

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尽快愈合,达到理想的效果。指导患者卧床期间坚持踝关节背伸和屈曲运动,以及股四头肌的静止性收缩锻炼,3~4 d后协助半卧位,被动活动膝关节。2周后鼓励主动活动下肢关节,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并逐渐指导扶拐不负重行走。3个月后经X线复查,全部患者均能弃拐行走。

[参考文献]

[1]张明.300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5,4(2):158.

[2]姜德红,李定国,王万春,等.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5,9(1):61-63.

[3]查舜.重度不稳定骨盆髋臼骨折的急救处理与院内诊治[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79-80.

[4]奚汀明,张松生,曾建聪,等.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及手术内固定治疗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35-36.

[5]曲明娟,姜学英.骨盆骨折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3):56.

[6]曾红梅.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06-107.

骨折患者护理篇8

【关键词】髌骨骨折 康复护理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78-02

前言 髌骨对人体的作用是保护膝关节、促进走跳和行走,位于人体的膝关节正前方,髌骨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骨科疾病,由于骨折和手术处理,会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并且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身心构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医院针对性的制定了康复护理干预策略,借此来提成治疗的成效。下面我们将以105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的临床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以105例2012.1.1.~2013.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患者的年龄在18~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3.5岁,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7例,导致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为打击伤、车祸伤以及摔伤等。骨折的类型主要包括了粉碎性骨折、横形骨折以及下极骨折。

2.康复护理的方法

(1)心理护理 让患者对髌骨骨折的相关并发症、治疗手段、注意事项、骨折类型以及功能训练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学习相关的护理常识,避免关节粘连、僵硬或者是肌肉萎缩现象的发生。并且严格的执行医嘱和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树立治疗和治愈的信心,将内心的急躁和不安等情绪消除,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康复治疗。

(2)加强对患肢的护理 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必须将患者的患肢抬高,使之在患者的心脏水平面15~20cm左右,同时在第一到第三天左右开始对患者进行运动节律指导,保证静脉血液的回流和循环,控制运动的强度,防治肌肉疲劳产生。运动主要以屈膝为主,增加髌骨前部的张力,同时促进患者的关节磨合以及慢性复位。当软组织发生损伤或者是创面出现水肿等炎症的情况下,则应采取紫外线治疗,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同时轻柔亦或是采用展筋酊和中药薰洗患者的膝关节周,促进活血化瘀和舒筋活络。

(3)出院指导 患者在出院前,义务工作者必须向患者认识到严格执行医嘱,极强术后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必须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除此之外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必须有家属从旁协助,保证康复锻炼的安全性。

(4)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 一般属于骨折位移不明显的患者,选用的是石膏固定这种保守治疗法。以支具固定的时间为3~4天,待炎症消除之后,再借助管型石膏或者是石膏托固定患肢4~6天左右,同时加强患者的踝关节、股四头肌锻炼,每天做3~5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为30~50 min,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将锻炼的强度加强,促进肌肉力量的提升。将管型石膏或者是石膏托去除之后,在加强膝关节功能的训练,最初活动的角度控制在30b,每天三次,平均每次持续半小时,并且每间隔三天就将活动的角度提升5b~10b,一周之后,再锻炼膝关节主动屈伸,随后训练扶拐行走。对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的患者,首先锻炼股四头肌,并将髌骨左右推动,防治关节粘连[1]。将引流管于术后的第二天拔出,协助患者进行抬高直腿的锻炼,一周之后,做小腿下垂、患肢伸直以及屈膝训练,两周之后开始在医务人员或者是家属的协助下进行行走锻炼。并且将屈膝角度逐渐的增加,极强患者的自身屈膝下蹲锻炼,使角度上升至120b,每天进行两次被动屈曲膝关节,每次持续一小时左右,持续锻炼两周左右。对采用单纯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固位效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外固定[2]。而对于选择克氏针加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的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的时间为术后的第二天,随后进行站立锻炼,首先是健侧站立,再次是两肢站立最后到患侧站立和患侧负重站立和行走,做下蹲练习,练习的强度循序渐进。

3.疗效判定 优:行使正常的关节活动,并且无疼痛,屈膝角度在120b之上。良:轻微疼痛,屈膝角度为90b~120b,关节完全伸直。差:屈膝角度在60b以上,活动度差,有明显的疼痛感。

二、结果

以上105例髌骨骨折患者在接受2年的康复护理之后,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成效,其中恢复优者有45例,其余60例均恢复良好,无恢复差的患者,其中行动自如的患者有99例,6例患者在行走时会出现轻微疼痛,下蹲困难。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的提升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成效,加强术后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的关注和关节的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骨折患者护理篇9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中所得出来的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髋关节活动情况对比观察组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良率为74%,组间对比(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86.9±2.4)分;对照组生活质量(70.3±5.6)分;组间对比(t=5.63,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老年人群成为股骨颈骨折的高危人群。股骨颈骨折是股骨颈基底部和股骨头下之间的骨折,由于外在因素以及老年人群的自身因素,使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期间,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优质护理工作中,需在患者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目的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可重视和了解手术治疗,以此提高治疗效果;(2)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需和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平易近人,耐心宽容,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温情呵护,使患者可全身心的信任护理人员和医生,以此放松患者情绪;(3)并发症护理。患者治疗后需长期卧床,卧床活动量小,无法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易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在卧床期间,护理人员需正确指导患者呼吸,正确咳嗽和咳痰。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拍背,帮助患者咳嗽和排痰,保证呼吸道通畅。而患者在长期卧床时,需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对腿部进行必要的按摩。做好患者的卫生工作,以免发生压疮、关节僵硬等症状;(4)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疼痛轻微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和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注意力。疼痛剧烈患者,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并给予舒适,采取按摩手法等缓解患者疼痛;(5)功能锻炼活动。患者需保持良好,患肢外展保持中立位。术后3d可以做相应的背屈活动,并逐渐加大锻炼力度。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正确的收缩功能锻炼。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活动,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骨折患者护理篇10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其骨折线绝大部分在患者关节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使我国进入了老年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髋周肌群退变,加上局部应力多变,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而这些老年人伤前常合并有心、肝、肾、脑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及难度。所以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患者早日康复和渡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此做好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就其护理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是由于不慎外伤或车祸等意外原因造成,病人突然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从健康人到病人的角色转变,以及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等一系列原因,患者大多都有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从而产生悲观、焦虑、恐惧以及烦躁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当热情接待患者,告诉患者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对患者的病情做必要的解释,详细解释治疗目的和方法,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1.2 便秘的预防 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弱,以及床上解便腹压减小,易发生便秘。因此,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食物,顺时针按摩腹部,适当床上活动预防便秘的发生[2]。

1.3 术前准备 患者大多伴有心、肝、肺、肾等脏器损害,术前要全面检查及时治疗并存病,肥皂水清洗手术野皮肤,更换手术衣裤,术前1h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1.4 健康教育(1)讲解术前下肢牵引的方法和重要性,以及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备皮 、备血、灌肠、药物试验的目的和注意事项。(2)教会患者如何保持有效牵引、床上排便、深呼吸和有效咳嗽。(3)劝导吸烟患者戒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4)指导并协助患者定时松动受压部位皮肤,防止压疮发生。(5)讲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同时讲解术前、术中、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其能够愉快的渡过围术期。

2 保守治疗的护理

患者需卧硬板床休息,患肢行骨牵引或皮牵引。

2.1 牵引时肢体的位置是否正确与肢体功能恢复关系很大[3]。骨牵引时将患肢放在勃郎氏架上,肢体呈外展内旋位。保持上半身处于床纵中轴线上,患肢外展20-30°。皮牵引时,为防止患肢外旋可同时穿“丁”字鞋。

2.2 牵引力 皮牵引重量不宜超过5kg,骨牵引者,其牵引重量视情况适当调节,维持量一般为体重的1/7[4]。牵引重锤必须悬空,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或滑脱。因此应每1h巡视观察一次,发现卧位或牵引无效时及时纠正。

2.3 预防骨牵引针眼感染 保持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覆盖任何敷料,每日用酒精棉球涂擦1次即可[5]。针眼处有分泌物或痂皮需用消毒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患者应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或中立位,搬动时小心抬起臀部,注意不做患肢内旋屈髋活动,防止假体脱位及出血,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48小时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口服消炎痛预防骨化性肌炎形成及其他对症治疗。

3.2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若24h引流量200ml,及时报告医生,24h引流量50ml,即可拔出引流管,一般引流管留置2-3天。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便器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准时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观察局部皮肤是否红肿、疼痛、皮温升高、血象升高、发热等感染表现。糖尿病患者术后要控制好糖的摄入量,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

3.3 饮食护理 患者麻醉清醒后6h给予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给予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饮食上要做到营养丰富,适当多食一些西红柿、苋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此外,骨折患者宜适当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多进食动物肝脏、海产品、骨头汤、牛奶、鸡蛋、黄豆制品等,防止骨质疏松,促进康复。

3.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手术的双重刺激,使机体的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3.4.1 肺部感染 临床上最多见的并发症是严重肺部感染,因此行牵引治疗的患者采用低坡卧位,内固定手术后待血压平稳即改半卧位,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患者待血压平稳即改低坡卧位,3d后改平卧位。每天定期给予患者叩背,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咳嗽排痰,适当加强呼吸训练,改善心肺功能。每天开窗通风,同时应注意保暖,适当减少探视人员,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对于症状较重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及有效抗生素治疗。

3.4.2 切口感染 是全髋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常规术前2-3天应用抗生素,术日晨提前1h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术前备皮时用肥皂水清洗手术野皮肤,尽可能避免备皮对手术野皮肤的损伤。术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保持切口及引流管口皮肤清洁、干燥,同时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复查血常规正常后停用抗生素。

3.4.3 下肢深静脉栓塞 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已有血管内膜损伤,再加上手术及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呈高凝状态,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牵引卧床时间长的患者,除适当应用血管扩张剂外,要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翻身,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促进静脉回流。早期指导病人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主动活动踝关节,并帮助按摩患肢,穿弹力袜,避免膝下垫枕[6]。观察患肢皮温、疼痛、肿胀和循环情况,必要时双下肢进行比较。

3.4.4 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因为皮肤干燥,弹性差,外周血供差,加之患者由于牵引或手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因此应保持皮肤清洁,床整无渣屑,定期每2h翻身一次。受压部位给予红花酒精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

3.4.5 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加之长期卧床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因此必须加强泌尿道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应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每天要更换尿袋1次,尿道口护理每天2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同时应做好会的清洗工作,嘱患者多饮水,稀释尿液,以达到生理性冲洗。

3.4.6 预防骨折移位及假体脱位 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术后患肢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两腿之间置一外展枕,患足用一防外旋鞋固定,避免不恰当搬动,防止患肢内收,旋转及过度曲髋。合理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可减少假体脱位。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触摸术后部位有无异物脱出,若有脱位应及时报告医生。

4 功能锻炼的指导

功能锻炼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清醒后即鼓励并帮助患者做踝关节的被动和主动伸屈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1周可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在卧床期间逐步进行抗阻外展等长肌力训练,直腿抬高及臀肌收缩功能锻炼,以加强外展肌及股四头肌肌力。3-14天(平均7天)无异常情况可扶拐或搀扶下床活动[7]。

5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出院后继续功能锻炼,告诉病人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是4-6个月,嘱咐病人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同时告诉患者为预防骨不连,股骨头缺血坏死及术后髋关节脱位,要避免干重活及剧烈的体育活动,注意做到三不:不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牵引患者4个月后复诊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逐渐负重,术后患者出院后1个月复诊,如发现有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告诉病人钙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维生素D可促进骨吸收与骨形成。鼓励病人补充钙质,多食用牛奶及奶制品,豆类等含钙较多的食品。多晒太阳以增加骨密度。

6 小结

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不管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由于年龄大,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耐心指导功能锻炼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尤其要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洁,柳娆花 .对34例股骨颈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干预[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0):2214.

[2] 邵敏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0):775-776.

[3] 余秀芹,汤优良 .牵引患者护理及并发症防治体会[J].中国骨伤,1998,11(2):64.

[4] 林菊英,金乔 .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48.

[5] 杜可,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4.

[6] 童玛玲.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