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十篇

时间:2023-08-01 17:41:17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1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肩胛骨贴附于胸廓后外侧, 界于2~7肋骨之间, 不仅有保护胸腔的作用, 还有固定、支撑上肢的作用。肩胛骨为肌肉所包括保护, 骨折不常见, 其中体部骨折最常见, 占49%~89%, 其次为肩胛颈骨折[1, 2]。肩胛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 常见于青壮年。受伤后肩背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骨折严重移位者, 可有肩部塌陷、肩峰隆起呈方肩畸形[3]。肩胛骨骨折后, 如骨折延迟愈合或肩关节功能恢复欠佳,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本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86例肩胛骨骨折实施系统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 随访后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骨性愈合, 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住院的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 其中男67例, 女19例;年龄25~53岁, 中位年龄39岁;合并锁骨骨折3例, 合并肋骨骨折1例。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住院天数为26~32 d, 中位数29 d。

1. 2 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1. 2. 1. 1 一般护理 ①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向患者讲解抽血化验及做心电图时的注意事项。②合并肋骨骨折者, 如患者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加剧, 要考虑胸腔积血、积液的可能, 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 应及时治疗, 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时才可手术。③术前3 d用肥皂水清洁皮肤, 如汗毛浓密者予以备皮, 如有外伤者注意勿污染伤口。④了解患者过敏史, 遵医嘱做过敏试验, 如有阳性者, 在病历及患者手腕带上标出;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术前遵医嘱留置导尿管。

1. 2. 1. 2 心理护理 由于肩胛骨骨折患者大多是青壮年, 入院时不但因肢体疼痛、活动受限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而痛苦, 还因担心手术疗效不佳而致残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在手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 向其介绍手术成功患者和其沟通, 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还需多与患者家属沟通, 以便更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动态心理变化。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生命体征观察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合并肋骨骨折应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 如有呼吸困难、胸疼、胸闷及生命体征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 2. 2. 2 护理 肩胛骨骨折手术大多采取全身麻醉, 术后给予平卧位6 h。卧床时, 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 避免悬吊患肢肘部与上臂下坠;下地活动时需给予贴胸固定带保护, 保持上臂下垂, 肘关节屈曲90°。

1. 2. 2. 3 饮食调护 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 给患者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稀面条、稀米粥等;术后2~5 d嘱患者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饮食, 如新鲜蔬菜、鸡蛋、牛奶等, 嘱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品, 以预防便秘。5~14 d给予高钙、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如排骨汤、瘦肉、新鲜水果等。

1. 2. 2. 4 刀口及管道护理 注意观察刀口渗血情况, 如刀口处渗血过多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处理。引流装置应保持负压状态,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 如一次引流量>500 ml, 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 2. 2. 5 疼痛护理 给患者讲解疼痛评估的知识, 让其了解并掌握; 术后抬高患肢, 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疼痛;术后应用镇痛泵以减轻疼痛;给患者听音乐、聊天等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1. 2. 2. 6 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应用抗菌素, 输入时注意药物的滴速;应用活血化瘀注射液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口服中药汤剂时应饭后1 h温服;应用接骨续筋药物时应多饮温开水。

1. 2. 2. 7 功能锻炼 手术患者自麻醉消失后即开始做腕关节及手指各关节轻度活动, 24 h后做握拳、伸指活动, 腕关节做掌屈背伸活动;2~7 d, 用力握拳、伸指, 2次/d, 5~10 min/次;主动锻炼腕关节、被动伸屈肘关节, 2次/d, 5~10 min/次;7~14 d, 继续上述活动, 加大活动量。

1. 2. 2. 8 出院指导 ①慎起居, 避风寒, 注意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②嘱患者加强营养, 多食胡桃、骨头汤、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等食品。③带贴胸固定带的患者, 应告诉患者保持有效的固定, 遵医嘱撤除。解除固定后, 进行肩、肘关节全方位功能锻炼, 加大活动强度, 逐渐做提重物等活动。④出院后3、6个月按时拍片复查, 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1] 采用HSS肩关节功能评分, 优:90~100分;良:70~89分;可:50~69分。

2 结果

通过对8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护理、用药护理、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 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骨性愈合, HSS肩关节功能评分优60例, 良21例, 可5例。

3 小结

肩胛骨骨折由于多发于青壮年, 患者常担心手术效果不好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因此标准化围手术期护理对肩胛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对8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 随访肩胛骨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 对肩胛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杜天信, 高书图.正骨规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03- 204.

[2] 陈立军.改良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4):261-262.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98-01

近年来,随着手术及内固定物的进步,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多主张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16-71岁,平均35.6岁;闭合性损伤27例,开放性损伤11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4例,Ⅱ型14例,Ⅲ型2例,Ⅳ型2例,Ⅴ型3例,Ⅵ型3例。

1.2 治疗方法 病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一般为伤后5h至8d内进行。

2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折未出现移位、塌陷,疗效评定按照EWALD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90-100分32例,80-89分6例。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因胫骨平台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因此,骨折的恢复,功能的恢复,外观的不畸形,都直接影响到病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受伤后,病人往往焦急不安,思想负担较人,对愈后顾虑大。因此术前应为病人做耐心细致的解释,详细说明手术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理解及配合,在生活中给予关心、理解与安慰,消除护患之间的隔阂,使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2]。

3.1.2 患肢妥善固定,并适当抬高 固定措施可选石膏托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微血管收缩影响血供;闭合性骨折宜肿胀减轻后手术,一般为伤后5-10d。

3.1.3 膝部肿胀处理 本组6例受伤后膝部肿胀明显,给予25%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并加抗生素应用,同时抬高患肢,5d后水肿明显消退。

3.1.4 术前功能锻炼 患者取仰卧位,主动下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5s,放松5s,每组10-20次,4-5组/d。为术后顺利完成康复计划打好基础[3]。

3.1.5 加强合并症的处理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大,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合并症,加强营养,使其尽快耐受手术。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切口出血量。胫骨平台手术创伤大、切口长且在关节附近,术后易出血,应予心电图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一旦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2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供,皮肤感觉,疼痛等情况。由于手术创伤,长时间卧床及患肢制动等因素,患者血液黏稠度变高,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既指导家属从踝关节向膝关节挤压腓肠肌,使肌肉处于被动活动状态,促进血液回流。同时使用速避凝2050-4100u皮下注射,1次/d,共3d。

3.2.3 护理 患膝弹力绷带适度加压,保持膝关节屈曲5°或伸直0°,抬高患肢20°,膝下垫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严禁肢体外旋[4]。

3.3 康复护理

3.3.1 早期康复护理 麻醉消失后即主动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环转足趾的屈伸,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次活动用力至最大程度,坚持5-10s后放松,每天活动3-4次,每次3-5min,以达到有轻微肌肉酸痛、疲乏感为宜,同时为患者作肌肉按摩。锻炼时先慢后快,逐渐增加活动范围直至120o,以患者能耐受不影响下次锻炼为准[5]。一般术后3-5d即可逐步进行无痛的主动屈伸患膝,亦可在CPM机辅助下进行患膝的被动锻炼。

3.3.2 中期康复护理 手术后8-21d,在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即平卧位主动收缩股四头肌,每天120次左右。在训练早期,患者常不由自主的产生膝关节的微动,护士一手托患者膝下一手托其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协助其慢慢屈膝;仰卧位悬吊运动。指导患者仰卧位,双手抱膝使髋屈曲90°,肌肉放松,踝关节自然下垂,5-10min/次,2次/d。

3.3.3 后期康复护理 术后6周开始不负重的主、被动关节活动,如进行固定自行车练习强化肌力练习。术后3个月开始膝环绕、跳上跳下、侧向跨跳、跳绳等练习,直至全面恢复各项运动。

4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创伤外科中很常见的一种骨折,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除了与手术操作有关外,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康复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应当运用现代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方面等个体差异等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注意引流管护理,同时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以促进患肢功能早日康复。本组中例经做好解释和指导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早期开始主动功能锻炼和CPM锻炼,并掌握锻炼时的注意事项对于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提高了疗效。

参考文献

[1] 华利亚.胫骨平台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03,15(7):62.

[2] 周霞.改良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7,学术版(11):14-15.

[3] 罗宝凤,林丽芳.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52-53.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3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重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体重。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及腓骨发生的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有些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的损伤或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收治67例此类患者,为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采取了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45例,血管损伤5例,神经损伤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8岁,平均46岁;住院天数最长27d,最短8d,平均13d。术后均骨折愈合良好,治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遭受突入其来的伤害,失去活动能力,首先自主感受到的不良感觉是疼痛,疼痛除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可进一步影响治疗的进行,因此护士首先要认真听取患者的疼痛主诉,检查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和强度,表现出同情和关心,给予耐心安慰,教给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以便使其配合治疗。另外患者精神上所受的打击较严重,伤后对自己的预后有较多顾虑,易导致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根据临床观察,这些不稳定的情绪,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快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病人的内脏功能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安慰、开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关心,鼓励患者振作精神,以良好的心境配合治疗;耐心安慰病人,关怀病人,鼓励病人勇敢地面对现实。经常给病者讲解些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知识,讲解疾病的转变过程,让病人相信医学可以使他们很快恢复健康,同时列举一些成功的例子。对因经济问题引起的抑郁,要设法通过医院领导与病人亲友或单位取得联系,让病人能有更多的经济支持,能够安心治疗,让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手术有信心。针对极端焦虑的病人,设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手术有信心。

2.2术前生理护理及术前准备

对患肢严重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与肢体畸形者,可剪开裤子;常规检查心、肺、肾等功能,备皮,备血,了解手术禁忌证;根据医嘱告诉患者一些与手术有关的事项:对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应该遵循医嘱,严密观察患者伤肢颜色、温度、脉搏及肿胀程度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以免延误手术时机,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生理训练,如在病床上大小便等。皮肤准备: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范围:上到股中段以上,下至足趾末梢,用2%碘酒涂擦,75%酒精脱碘后无菌巾包扎,术前1d督促检查做好个人卫生,更换内衣,摘去首饰,术前12h禁食,4h禁饮,手术日晨换干净病号服。

3.术后护理

3.1体征观察

遵医嘱给予相应的麻醉后常规护理,保持正确的,抬高患肢20度左右,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足趾活动及血运,了解术后有无神经、血管损伤,注意观察伤肢肿胀情况,是否出现张力性水疱,对术前有骨筋膜室综合征者,更要严密观察足趾颜色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同时保持各管道及伤口负压引流通畅,防止扭曲、脱落,记录引流液量、色、质,注意伤口敷料是否湿透,若湿透,应及时更换,伤口渗血过多或引流出血性液体过多时应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以便及时输血。

3.2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是内固定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发生感染就可能意味着手术的失败,因此要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皮肤洁净,敷料疑有污染时及时更换。严格观察体温变化和切口渗血疼痛情况。对术后石膏外固定者,石膏边缘皮肤应给予垫软枕保护,防止压疮发生;抬高患肢,并注意观察肢体血运及肿胀情况,以防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在不使患者受凉的前提下,应充分暴露,便于通风,使石膏尽快干固。如天气寒冷,可用电烤加温,但应防止烫伤。有皮肤缺损已行皮肤移植者,要注意保温;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指导患者进行石膏管内肌肉 功能锻炼,对老人及儿童患者应防止粪尿浸湿石膏。

3.3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根据病情适当选择下床活动时间。一般术后3d指导患者在床上主动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加快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并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术后5d可在床上练习膝、踝关节屈伸运动;术后何时可扶双拐下床活动或负重应严格遵守医嘱,因各种内固定器材强度不同,故骨折术后的稳定程度也不同。下肢负重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骨折端的疼痛为宜,使骨折之间发生生理性应力,刺激骨折愈合。

3.4功能锻炼

术后以被动锻炼为主,主动锻炼为辅,锻炼必须得到护士的指导和患者很好的配合,大多数患者因怕痛而不能遵医嘱进行有准备的功能锻炼,护士应鼓励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与重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原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股四头肌的锻炼应避免由于肌肉萎缩而可能出现的髌骨半脱位或脱位,教会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足背伸、跖屈运动,有利于患肢肿胀消退,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CPM是被动活动髋、膝关节较好的器械,它能使关节活动有角度限制,可以避免因手法用力不均引起疼痛,又可防止用力太小达不到活动的效果。应用CPM的起始角度应征求主管医生的意见,以后可随关节功能的恢复逐渐加大,起始角度过大可造成骨折断端移位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关节活动范围以病人耐受不感到疼痛为宜,一般角度从25度开始,每分钟1个来回,每次使用时间为1h,每天2次,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日增加角度5度~10度术后1周内CPM最大活动角度达到或超过90度。多数患者在术后第1天即可使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周内膝关节屈曲功能达到或超过90度。

3.5饮食护理

创伤早期宜食清淡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以利调理脾胃,使二便通畅;中期(伤后第2周)宜食清补食物,如清淡的鱼片汤,而不易食用肥腻食物,因此中期患者气血两虚易泄泻而影响骨折愈合;后期(伤后5~6个月)宜食补肝益肾、壮筋骨的滋补食物,如猪骨汤、鸡汤等。

3.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的个体差异,胫腓骨骨折手术复位后要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数周到数月,长期制动可引起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挛缩、严重时遗留残疾;长期卧床又可引起压疮、坠积性肺炎、便秘、泌尿系感染、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因此被固定肢体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协助病人定时翻身,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运动和咳嗽,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4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骨折固定术,护理

1 临床资料

1.1患者资料

本组共21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骨盆骨折14例,髋臼骨折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重物砸伤3例,坠落伤4例。所有骨折均经骨盆X线片和CT确诊。合并损伤包括:股骨骨折4例,颅脑损伤2例,脊髓震荡1例,肩胛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多发肋骨骨折1例,腹膜后血肿2例,尺骨骨折1例,尿道损伤2例。

1.2治疗方法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失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治疗骨折。采用全身麻醉,依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采用仰、俯卧位或漂浮。采用腹股沟入路、Koch―Langenbeck入路或Stoppa入路,显露骨折断。直视下复位。采用塑形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和钢板螺钉位置满意后,常规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1.3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1周,患肢负重时间为12.8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21例患者中,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一般护理

严观生命体征,积极治疗伴随疾病。骨盆和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常合并其他多器官损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注意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大小便困难以及神经损伤等症状。对明确合并其他器官损伤者,应密切观察,早发现,早处理,更应防止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2.1.2心理护理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多为突然受伤,心灵受到严重打击,加上伤后疼痛,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负担和焦虑症状。在护理中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语气柔和,避免刺激词语。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特点及过程,介绍手术治疗具有损伤小、功能恢复快及预后好等优点,同时介绍同科已手术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使患者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2.1.3牵引护理

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有助于髋臼骨折复位,防止患肢肌肉挛缩,并减少骨折部位疼痛,故对条件允许的患者常规采用。由于牵引针可能引起钉道感染,所以正确的钉道周围皮肤护理极为重要。每日用75%的酒精擦拭钉道周围皮肤,同时用无菌干纱布包绕施氏针,防止细菌入侵。对酒精过敏的患者可改用碘伏棉球消毒。骨盆骨折多采用皮肤牵引或腹带包扎,护理相对简单。对于牵引病人,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预防足下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1.4营养指导

骨盆髋臼骨折多合并多部位损伤,创伤重,机体消耗大,平日里除正常饮食之外还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术后第四天起,即可给予鱼汤、骨头汤、鸡蛋等高营养、高蛋白饮食,有利于骨与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2.1.5皮肤准备

骨盆手术部位靠近会,污染机会多,故术前应严格消毒。术前3天每天用肥皂水擦洗手术部位,术前1日进行皮肤准备。将毛发刮除干净,剃毛时要小心仔细,不能刮破皮肤。检查术区有无皮疹、疖肿、毛囊炎等皮肤感染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有感染病灶应尽快处理,待感染控制后方可进行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术后常规使用心电监护,每半小时测脉搏、血压、呼吸、氧饱和度一次并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时间至病情平稳。麻醉消退后及时了解患者疼痛程度,对症处理。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升高持续不退,应妥善处理。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及性状,保持尿量不少于20ml/h,防止因大量失血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观察患肢皮肤与肢端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肢体感觉运动有无异常。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

2.2.2切口与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敷料渗出情况,切口有无红肿,检查切口周围皮肤张力有无增高,当发现张力增高或切口渗血渗液较多时,及时通知医生。采用腹部切口的患者,使用腹部加压带固定防止伤口渗血。固定初期,应指导患者不能随意调节加压带的松紧,既要防止过紧压迫造成肢体麻木,又要防止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保持负压引流有效,记录引流物量、颜色和性状,如血性引流液每小时>100mL、连续3 h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可能,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留置导尿者,应妥善固定,嘱患者多饮温开水,以防尿路感染,增进排毒。

2.2.3护理

术后平卧6小时,睡气垫床,6小时后可取健侧卧位1-2小时,之后仰卧、健侧卧位交替,一般每1-2小时改变一次。尽量减少搬动患者,若要术后拍片,必须搬动时,应多人齐心协力,注意安全。术后第三天教会患者床上移动躯体的方法:双手拉住吊环或以双手撑住躯体两侧,用头部、足部的力量支撑移动臀部。严观骨突部位的受压情况,局部皮肤有无瘀紫,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

2.2.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骨盆骨折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血流相对缓慢;手术创伤及术中失血使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术后除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活血药物外,护理上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皮温和肢端的感觉及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术后当天可作肢体按摩护理,指导患者下肢肌肉舒缩促进血液循环。第三天起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可使用CPM辅助功能锻炼,有助于预防DVT的发生。

2.2.5功能锻炼

根据术中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和术后肌肉状态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髋关节功能和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栓塞形成。①手术日回病房后患肢即可垫于一睡枕上,麻醉消退后即可活动各足趾,尽量主动行踝关节背伸、跖屈等。②第2天除踝部、小腿活动外,做股四头肌的收缩放松运动,每日4―5次,每次5-6分钟,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摆动双上肢,练习深呼吸,每日5-6次,每次8-10下,预防肺部感染。③第3天起使用CPM机行髋膝关节的持续被动活动,角度由小到大,一般从30°开始,逐渐增加度数,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④1周后开始抬臀训练,用健侧下肢及双上肢的支撑力将上半身及臀部抬起,每日7―8次,每次7―8下。同时做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⑤1月后开始逐步在床边坐起,力争2周后能够坐直,屈髋达90°。⑥术后3个月随访时指导患者使用双拐下地活动,以患肢不负重为原则,重点为屈髋练习。⑦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宣教,主动配合锻炼。⑧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影响关节功能恢复,导致更重的创伤。同时告知复诊时间及时了解术后康复情况。

3 讨论

骨盆由两侧的髋骨和骶骨通过纤维韧带连接而成,是连接脊柱和下肢的骨性结构,具有保护盆腔脏器和血管神经,为脊柱下肢肌肉提供附着点和承重及运动等功能。由于骨盆和髋臼骨折解剖复杂,既往多主张非手术治疗,但长期髋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随着对骨盆髋臼解剖认识的不断升入、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以及影像诊断技术进步,手术内固定已成为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恢复髋关节功能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2]。在对本组患者的护理中,我们进行了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从整体护理着手,使患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营养得到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从陌生、害怕、畏惧疾病,到坦然面对安心地接受手术。通过加强术后观察,落实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患者康复出院,并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1-0113-02中图分类号:R 683.4047文献标识码:B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事故p高处坠落等高能量的创伤造成的死亡,重伤或残疾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四肢多处骨折患者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恢复程度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显重要。

临床资料

2004~2006年我院共收治四肢多处骨折患者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15~71岁,平均35岁。胫骨骨折伴股骨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伴肱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伴肱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伴尺桡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伴跟骨骨折10例;桡骨骨折伴胫骨骨折4例。其中30例为开放性骨折,15例为闭合性骨折。均在本院行四肢骨折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平均11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标准,13.2个月取出内固定。本组均摄X片检查,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状况评估和干预:多发骨折患者因疼痛,生怕自己瘫痪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担心手术经费等因素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因此必须加强心理护理,避免消极态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入院时热情地接待,亲切地询问,细心体贴,使患者能顺利接受治疗。护理操作时细心、耐心,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允许亲人陪伴,给患者以亲情的支持,使患者增强信心,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愉快配合治疗。

(2)骨牵引的护理:通过骨牵引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防止肌肉挛缩,减少患者骨折部位疼痛。正确的钉道周围皮肤护理是减少钉道并发症的关键[1]。本组行下肢骨牵引30例, 每日用含有效碘0.2%的安尔碘,由钉道针眼处自内而外环形擦试2次,擦试范围>5 cm,并用5 cm×5 cm灭菌干纱布包绕钉道周围,防止细菌入侵。对于钉道处渗血的病例,每日换药,并保留血痂,直至渗血停止。秋冬季给牵引肢体的肢端套上棉袜保暖,每班观察末梢血循环[2],对受压的跟骨及尾骶部垫气圈,每1~2小时抬臀,并用赛肤润外涂后用手指指腹环形按摩5~10分钟,每天2次,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感染和褥疮。

(3)病情观察:骨折引起骨髓组织被破坏,脂肪滴入破裂的静脉窦内,易引起肺、脑等脂肪栓塞。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是:进行性低氧血症如呼吸困难、发绀、心律加速、血压降低等。脑栓塞表现为意识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每半小时至1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如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考虑栓塞发生的可能,及时汇报医生进行抢救。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栓塞。

2.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四肢多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范围广,损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术中需要大量输血,因此,术后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连续监测生命体征12 h~24 h,每小时一次,同时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尿量,尿色及性状,防止因大量失血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改变,术后常规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及负压引流情况,注意引流量及颜色等,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及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本组有8例术后1 h内负压引流球引出血性液体>150 ml,我们放松负压或给予小量负压引流,观察伤口无肿胀及渗血,保持切口周围干燥。术后引流液<30 ml时拔除引流管。

3.加强功能锻炼 术后24小时内,麻醉未恢复前,指导家属被动踝(腕)关节屈伸及足趾(手指)活动。

麻醉恢复后患者做主动踝(腕)关节屈曲及足趾(手指)活动3~4次/天,10~15 min/次,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2~3次/天,10~15 min/次。

术后第3~5天开始使用CPM机或上肢关节康复器被动活动踝关节及膝关节或肘关节,2次/天,1~2 h/次并逐渐增加屈曲角度。

宣教患者注意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疲劳,术后一周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本组病例术后两周肘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90°~110°。

4.饮食指导 术后6小时内禁食,6小时后开始进流质,如无腹胀可进普食,食物以不胀气,易消化,无刺激为原则,宜进营养丰富食物, 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促进机体愈合,并保持大便通畅。

5.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定期进行门诊随访,每月复查X线,观察患肢髋关节、膝关节或肘关节的活动度,骨质愈合情况有无异常变化,休息半年,加强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6

【关键词】老年 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外伤,老年患者大多数骨折前已经存在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老年性骨关节病等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加上随年龄的增长,有轻微的外伤便可致骨折发生。骨折可以使老年人的肢体功能低下加重,也可以致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导致老年人骨折后恢复缓慢、卧床时间较长、临床并发症增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护理策略。

1 临床资料

老年骨折患者在临床骨折患者的比例中呈上升趋势,骨折发生原因多因跌倒及车祸引起。从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272例老年骨折患者,年龄在65岁至90岁之间,251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其余21位老年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疾病特点:患者年龄偏高;临床并发合并症较多。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尿路结石、褥疮等其它疾病。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者要耐心、细致、及时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让患者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与其沟通,让患者了解并熟悉病房环境、同室的病友,让其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让他们感到被关心、被尊重,减少其心理顾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详细清晰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前后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让患者知道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应给予适当饮食,尤其是注意身体状态不佳、年龄偏大的患者,应配合医嘱进行全身支持疗法,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营养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护理人员要经常鼓励患者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其对肢体愈后不良引起功能障碍产生的恐惧心理。部分手术导致身体部分缺损,这会给患者的精神上打击很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积极、热情,运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细致认真的为患者介绍治疗的具体措施、手术的过程及相应的治疗效果。医生是根据不同的病情来确定手术方式,同时介绍相同的成功病历,减少患者顾虑,增加患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并请患者家属主动鼓励其面对现实,振作精神。

2.2术前检查 手术前三日应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包括各项常规辅助检查。

了解患者一些现存的及潜在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备皮。胃肠道准备,遵医嘱通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水,晨起给予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术前进行常规备血。

3 术后护理

3.1术后心理护理 在患者术后,不仅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还要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减轻伤痛的同时要培养其自理能力,经常督促协助患者自理,在病情允许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人生。手术后机体生理功能被破坏,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很大创伤,应给予同情、支持与鼓励,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其自我调控的能力,调整好心态。要求家属重视关心患者,使他们适应目前的生活方式,消除其心理负担,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饮食、肢体的功能锻炼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争取早日康复。

3.2术后生理护理 术后护理应遵医嘱及按护理级别为患者实施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吸氧,并观察患者意识变化。

观察局部肢体血运情况,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手术肢体末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功能情况。大量输血患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出现枸橼酸钠中毒。

防止出现局部及全身感染,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各种导管操作时防止逆流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保持正确体位,根据病情发生不同,指导老年患者采取正确体位,让肢体保持功能位。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鼓励患者采取主动功能锻炼及辅助锻炼两种方法,应循序渐进的进行。

3.3功能锻炼指导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指导其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多做示范,让患者掌握准确的锻炼方法。肢体的功能锻炼应分期进行。早期可卧床患者可进行肌肉的舒缩训练,时间为术后几周。开始阶段,老年患者会感觉到肢体酸痛,会懈怠练习。护士应耐心说明锻炼的意义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中期功能练习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强度及时间,时间为术后3-4周,应叮嘱患者功能锻炼戒急戒躁,适度而为。老年人的机体耐受力弱,应当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后期骨折已基本本愈合,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同时应辅助于理疗按摩等方法,促进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4 小结

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在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应当给予适当的生理护理,密切注意其心理变化,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努力积极的配合治疗。

参 考 文 献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7

1临床资料

本组共41例,男26例,女15 例,年龄70~90岁,平均75岁,41例中,同时有多种并存病者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壁、肺部疾病、消化道溃疡等,同时并存其中2种以上者32 例。

2术前护理

2.1健康宣教 首先,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营养状况、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详细了解患者入院前的准确运动量、日常生活能力、思维判断能力[1];介绍住院环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方法、效果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效果,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向患者说明术前备皮,禁食禁饮、床上排便训练的必要性和方法。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效咳嗽训练。由于老年人气管纤毛运动能力差,不易将分泌物咳出,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的训练,预防术后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卧位及翻身方法。

2.2术前准备

2.2.1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及肢体制动。行皮牵引者,牵引重锤必须悬空,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断裂或滑脱。指导患者保持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患足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外旋。注意保护足跟部,可用棉垫或水囊作衬托,使踝关节保持在90°背伸位,以确保有效牵引。

2.2.2术前协助医生完成各项常规检查;遵医嘱备皮,备皮范围肋缘至膝关节,前后过正中线,剔;术前遵医嘱灌肠;术前备血;嘱患者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避免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呕吐,误吸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意外。

3术后护理

3.1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而老年人各重要器官功能下降,机体抵抗力低下,切口感染较容易发生。一但发生术后感染,关节置换术就意味着要失败,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特别对高龄患者危险性更大[2]。故术后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渗血情况,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切口引流量多且呈鲜红色或切口渗血过多,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术后48 h引流液减少或停止,可根据医嘱拔除引流管。

3.2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可高达 47%[3]老年人血粘滞度高,加之手术后机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患者伤后卧床时间长使血流减慢,易致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易导致致命的肺栓塞。术后稍抬高患肢,鼓励患者进行患肢床上早期活动,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术后要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色泽、疼痛等指标,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及有无凹陷水肿,可用硫酸镁湿敷患肢,以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4]。室内禁止吸烟,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若患者患肢疼痛剧烈,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皮肤灰白、发冷、发绀、感觉麻木应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3.3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老年人胸廓僵硬、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呼吸道自清功能下降,患病后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分泌物滞留于气管影响通气,坠积于肺内引起感染,故老年人在围手术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有发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术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半卧位,鼓励并指导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不易略出时采取叩背、改换、雾化吸入。做好口腔护理,随时吸痰,必要时可采取气管镜吸痰。嘱患者戒烟,床头备有氧气、呼吸机及气管切开包。

3.4压疮及皮肤护理 老年人因手术创伤长期卧床或牵引等,不能自主活动,加上全身血液循环差,局部皮肤抵抗力低下,长期受压,很易发生压疮,应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术后翻身1次/2 h,避免压迫患侧肢体,减少骨突处的受压,定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卧气垫床。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以增加营养。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留置导尿患者,定期更换尿管,膀胱冲洗,预防感染;便秘患者应用开塞露肛注,必要时可以灌肠。

3.5功能锻炼 在进行功能训练时,应指导患者循序渐进。术后第1 d 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3~5 d 可将床头抬高45°~60°练习坐位,4~6次/d,20~30 min/次,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 要求足跟离床10~20 cm, 在空中停顿5~10 s再放下,如此反复。根据病情在医生同意后可下床活动,护士必须在旁指导,由健肢先下床,上床时则患肢先上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术后1w在适应下床站立练习后6 w内不能负重,3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6个月内避免两叉,不能坐低板凳或下蹲。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护理术后除应用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外,注意进流食、半流食等易消化食物,观察呕吐物及大便性状的变化。

4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髋部骨折常常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通过对本组41例患者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关节置换,既可解除患者疼痛,又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虽然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但只要我们医护人员严格规范操作,精心护理,就可以为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6.

[2]吴爱花.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B].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73-374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8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1 一般资料

本科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共206例,男120例,女86例,年龄18~62岁。受伤原因:车祸70例,高处坠落80例,重物砸伤56例。骨折部位:胸椎骨折76例,手术70例,伴有神经损伤6例,腰椎骨折130例,手术110例,伴有神经损伤者20例。

2 术前护理

①生命体征的监测及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及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由于早期生命体征不稳定或合并有胸腹部脏器损伤等。②心理护理:由于手术风险较大、术后需要绝对卧床,责任护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并评估。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大致程序,告知患者需配合的事项和术前应注意的问题,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③术前准备:术后卧床静养会使肠蠕动减慢,会增加尿潴留、腹胀、便秘的发生率。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术区备皮,备血,禁饮禁食的指导。并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保持大、小便通畅。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 术后护理

①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的监测:护士应重视术后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当天仔细地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运动状况,并详细记录。术后患者应去枕平卧硬板床,头偏向一侧,Q1 h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观察切口有无出血,保持切口引流管及导尿管通畅,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准确记录24h引流量,一般术后24~48 h引流量小于50 ml且色淡即可拔管,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有不适症状出现、立即报告医生;术后24 h可侧卧或俯卧[1]。②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饮水。③预防便秘: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肠道,利于大便排出。指导患者每日按摩腹部,进行顺时针环状按摩,促进肠蠕动有利大便排出。大便干结者,注入开塞露后用手指抠出。④预防泌尿系感染:保证患者每日饮水量2500~3000 ml,增强自身冲洗作用,如患者留置尿管超过3 d,遵医嘱给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行膀胱冲洗,2次/d、尿导口每日用消毒棉球擦2次。每日定时开管(3~4 h)一次,可训练膀胱收缩功能。⑤预防褥疮:胸腰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须每2h轴式翻身一次,经常察看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整并按摩骨突处皮肤,给患者骶尾部垫水垫及护理垫。神经损伤的患者双足跟、腘窝处垫水袋换防褥疮。⑥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做双上肢扩胸运动及呼吸功能训练,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定时翻身、拍背,注意保暖。⑦康复训练:术后当天麻醉消失后可进行自主四肢运动及轴试翻身,术后第2天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开始可被动抬高、再主动抬高,双下肢轮流进行,术后第3天为防止挛缩畸形,开始锻炼股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肌力,术后1周进行腰背肌锻炼,身体要保持正确位置,其要点是按照疾病的特点,被动运动,在主动运动能力基本恢复之前,必须经常给患肢各关节作全范围被动运动。锻炼原则:尽早开始锻炼、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次数由少到多,动作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指导患者在床上自行活动双上肢,比如扩胸、握拳、屈腕、屈伸、外展、内旋肘关节等[2]。⑧心理支持:心理护理贯穿疾病的始终,针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诱导,增强信心,使患者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尽早融入社会。随时动态了解患者的心里情况,及时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等,促进术后康复。

4 小结

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恢复肢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病残率。使患者早日恢复自理生活能力重返工作岗位,从而降低医疗费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9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粉碎性髌骨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一种关节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予以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患者护理干预,可以防止关节僵直,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1]。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6),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70岁,平均年龄在(46.7±2.3)岁,致伤原因包括20例车祸,10例高空坠伤,2例其他;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2~64岁,平均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在(45.7±2.2)岁,致伤原因包括18例车祸,13例高空坠伤,5例其他;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的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等;观察组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如下:①手术前护理:手术前护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K手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前,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发生感冒,同时可以指导患者行床上排便训练,防止出现尿潴留现象。?L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以及手术情况了解不足,会出现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关宣教,缓解患者的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②手术中麻醉护理:麻醉成功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变化,观察患者的面色以及是否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③手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指导合理的饮食计划,促进肠胃的蠕动,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感,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缓解,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予以适当的镇痛药物,对于肿胀的患者可以通过对下肢抬高,减轻水肿。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功能锻炼,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④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告知患不可进行负重活动,要多进行关节的锻炼,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及时进行复查,保持康复效果良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1.4评价标准 关节功能的评价标准包括四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患者的满意度采取我院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判定,总分为100分,十分满意:>90分,满意:60~90分,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数据比较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 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4.4%,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的优良率94.4%,组间比较,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组间比较,P

3 讨论

髌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保护膝关节,增强骨四头肌的作用,但是由于髌骨部位相对较浅,因此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易发生骨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通常情况下,对于新鲜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多需要手术质量,尽量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予以固定,从而尽快的恢复关节的功能。围手术护理主要从患者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进行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大量的研究调查发现,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比较(P

参考文献:

[1]张凌.多向性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70.

[2]赖桂兰.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906-907.

[3]陈春美.髌骨粉碎性骨折41例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J].交通医学,2011,25(3):284-285.

[4]陈慧敏.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6):331-331.

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篇10

【摘要】: 骨盆骨折多有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长期以来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及非手术的卧床加牵引或卧床,目前还有主张外固定加牵引的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仍是骨盆骨折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骨盆骨折2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个性化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骨盆骨折;围手术期

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骨盆骨折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2岁~67岁,平均年龄4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高空坠落伤7例,砸伤9例。入院时并发失血性休克5例,尿道损伤3例,四肢骨折3例,胸腰椎骨折6例,脾破裂3例,肠破裂3例。根据稳定与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患者受伤骨折的具体情况行手术治疗,切开后采用不同的方式复位加固定,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均在术前纠正所有并发症和其它器官损伤。经积极治疗并配合全面护理例病人全部治愈。

2 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

2.1急救护理。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损失最严重的疾病表现形式,因此,抢救失血性休克也是骨盆骨折损伤抢救的重中之重,首先,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尽可能的减少搬动,防止血液急剧外流,加重休克;其次,给予加压输液、输血,确保患者全身血液供应充足,同时,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及时输血、快速输血以及足量输血,防止出现后腹膜血肿;最后是输血过程中切实保证输血输液量大于估计的失血失液量。

2.2疼痛的护理。骨盆骨折损伤患者难免会受疼痛的折磨,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疼痛剧烈时,将会陷入焦虑、烦躁、失眠以及无助的状态,严重者将会出现轻生的念头,因此,应切实注重骨盆骨折伤患者的疼痛护理,首先是对于骨盆骨折伤患者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止痛药等药物抑制疼痛,止痛药等药物不仅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而且还会刺激患者的大脑;其次是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倾听患者的疼痛主诉,并从精神上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疼痛的心理,同时,对于疼痛难忍的疾病患者,医护人员应在采取心理疗法和物理疗法的基础之上,酌情的给予疾病患者注射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进而,降低疾病患者疼痛感;最后是给予疾病患者构建一个安静、清洁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其他刺激所产生的焦虑致疼痛加剧。

2.3便秘的护理。骨盆骨折损伤后将会刺激后腹膜,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系统紊乱,使患者出现腹胀等现象,再加上,骨盆骨折损伤患者长时间不能够动弹,将会造成小肠绒毛的消化能力减弱,久而久之,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将会出现便秘。因此,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便秘状况,首先是骨盆骨折康复早期阶段,禁止给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服用辛辣刺激和产气的食物,尤其是牛奶更应禁食,应以富含高维生素、低脂肪等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其次是骨盆骨折康复后期阶段,后期阶段应食用高蛋白质、高糖以及高维生素的隐饮食,切实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骨折修复以及机体消耗补充充足的能量,同时,在用餐过程中应遵循“少量多餐”;最后是定期的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进行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行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定期排便),每天三到四次,每次大约三十分钟左右,以此坚持进行,直到疾病康复。

2.4预防压疮的发生。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是不允许随意动弹,尤其是手术之后要绝对的卧床休息,长时间的不运动极易引发压疮,不利于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病情的康复,因此,这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压疮现象的发生,首先是保持全身的干净,定期的对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用50%红花乙醇擦拭皮肤受压处;其次是要经常性的更换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所用的床单;最后是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所使用的便器应保持边缘光滑,切实避免强行拖拉,防止便器刺伤臀部,同时,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大小便后相关护理人员应及时的用温水给予擦洗,从根本上遏制压疮的发生。

2.5心理护理。骨盆骨折损伤大都是由于较强的暴力行为所致,患者受伤之后往往会使其陷入极大的恐慌阶段,进而,不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给予护理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护理挑战;骨盆骨折损伤治疗过程中需要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忍受极大的痛苦,这些痛苦极大的削弱了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使他们产生焦虑、烦躁、失眠以及无助的状态,严重者将会出现轻生的念头。因此,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以强大的心理支持,进一步提高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2.6康复指导。康复治疗主要针对于处于骨盆骨折损伤康复后期阶段的患者,实行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首先是要求骨盆骨折损伤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功能和下肢各关节伸屈功能训练;其次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训练,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由小范围向大范围,由单关节向多关节,由床上向床下等逐渐过渡,促进骨盆骨折损伤早日康复。

3讨论

3.1骨盆即松质骨,极易发生骨折,而且盆腔之中具有较为丰富的静脉丛和骼内、外动脉,因此,当发生骨盆骨折时势必将会损伤到盆腔中的静脉丛和骼内、外动脉,造成人体大量出血,短时间内将导致骨盆骨折损伤患者进入休克状态。据研究调查显示,在23名骨盆骨折损伤患者中,有13位患者曾经进入过休克状态,若骨盆骨折损伤患者进入休克状态时,应将其平卧躺下,尽可能的避免动弹,防止加重休克,同时,尽快给予输液、输血以及输氧,并取其尿液进行检测,并观察其颜色,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贸然的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服用止痛剂,防止用药不慎加重病情。骨盆骨折损伤患者进入休克状态时,其护理人员与其家属不要心慌,只要护理得当,不会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一般状况下,休克症状在2小时左右便可缓解,待缓解之后,医师给予进行手术治疗。

3.2骨盆骨折是导致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主要原因。当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出现休克时,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出血的原因,尤其是密切注意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是否出现无压痛、腹胀、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等状况,若出现以上状况,则可以初步判定骨盆骨折损伤患者休克是由于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和交感神经紊乱所致,进而,根据病情状况,对症下药,通过禁食、肛管排气以及胃肠减压等方法缓解症状,基于血肿吸收能力较强,导致骨盆骨折损伤患者体温升高,可采用物理降温措施降低骨盆骨折损伤患者体温,并按照医师嘱咐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服用适量的抗生素。

3.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于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的康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循序渐进,按照自身的康复状况进行适当的训练,切实避免过度锻炼。同时,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切实密切观察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骨盆骨折损伤患者自身疾病的进一步加重。

3.4心理护理。大多数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均是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受到较强的暴力所致,给予骨盆骨折损伤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手术前期,因为内心的存在着较大的恐慌,不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给予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次是骨盆骨折损伤患者在手术之后,常常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残废、会不会给未来的生活留下后遗症等等,引发自身焦虑、紧张、恐惧以及愤怒等心理,不利于自身疾病的康复。这就需要做好骨盆骨折损伤患者的思想工作,确保其无后顾之忧的接受治疗、配合治疗、争取取得最佳的疗效。

3.5总结 通过对23例患者的护理,我们得出:术前积极主动的抢救护理和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组成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骨盆骨折病人治疗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病人的早日恢复,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关玉华.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 护理杂志. 2008(09) 

[2]徐明芹.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 工企医刊. 2009(02) [5]张素专.286例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