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8:46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1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发展先行区和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省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格局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教育部、科技部对广东给予厚爱。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开展了省部产学研合作区域试点工作,大力支持广东在科技、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三年来,在两部一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下,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成效不断显现。校地、校企通过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共建研发平台等多种模式,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省部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广东破解制约发展重大难题的重点工作和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的重要基础及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两部一省”联合启动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就是深化省部合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创新之举。

通过省部合作平台,组织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广东企业的沟通联系,促进校企、校地产学研的深入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开辟国内优势创新资源加快进入广东的新渠道新途径,同时,也为全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加快培养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大舞台、加快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新天地。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高校能否培养出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正日益成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组织实施企业特派员行动计划,为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和产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了条件。从目前众多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第一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情况看,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专门制定政策,把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驻点一年,作为其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明确定位,扎实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今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文件,共同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对于单项具体工作,两部一省联合印发文件,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两部一省的主要领导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第一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同时,也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要以服务企业为主要目标,主动开展工作,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凝练出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雄厚科技创新资源和优势,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特派员除了肩负为入驻企业服务职责外,还应成为企业、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络员和桥梁,要积极推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更多、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以服务产业为己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批143名特派员主要从事领域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广东支柱产业,涵盖了广东20个地级市,与广东的产业发展布局契合度非常高。这一批特派员大都来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超过了85%,很多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省部产学研办和地市科技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深入的调研,结合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凝练重大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突破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省内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在“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根据实施方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省部产学研办和科技厅要切实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和落实支持特派员开展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要督促各地市科技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时时关心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要经常到特派员入驻的企业,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希望特派员派出高校、科研机构要解决好特派员们的岗位、工作考核等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在企业安心工作。各特派员驻点企业,要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要切实履行协议,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的技术所长,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快提升自身研发能力。

创新思路,不断开拓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

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上,书记、科技部万钢部长、黄华华省长、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等领导都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省部合作再上新台阶,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断开拓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产学研各方及有关部门要在抓好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创新平台等具体工作的同时。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更多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不断丰富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省部合作作为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两部一省印发的《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中,都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优化环境,努力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优势。希望各位特派员在为企业和产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也要把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和优化企业研发团队作为工作重点。要通过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创新基地、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和委托培养等方式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2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一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是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国有单位人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大幅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在生物技术领域,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在航天领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二是人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就业已经成了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人才在不同地区、产业间的流动加快,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经济人才总量大幅增长,第三产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三是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单位用人和人才择业的自进一步落实,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人才流动的法规不断完善,人才的竞争和市场观念进一步增强。四是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上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进一步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面对新形势,抓住时机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

加快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优先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一,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党政人才培养,就应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一是加强党政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切实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三是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公共服务及管理水平。

第二,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前经济竞争的重要资源。做强做大企业,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他们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创新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建立一支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年龄结构合理、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在企业核心业务领域形成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使企业人才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人才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协调提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通过人才市场“猎取”等市场化方式配置人才的比例,全面建立人才选聘工作的竞争机制,逐步发挥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通过培养,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

第四,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稳步提升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应根据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的需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合理的格局。

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的步伐;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环境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需要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一、完善培养体系。在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加大对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投入,优先发展科学教育事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总量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同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各类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加快建立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

此外,还要注意进行开放式培养。在世界科技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不采用开放式培养,难以尽快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是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强同国际科技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善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坚持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尤其是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二、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要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决破除那些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更加关注重点行业和人才密集单位,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基层科技推广、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更加关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更加关注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真正形成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激励机制,让优秀人才得到优厚报酬。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摒弃论资排辈、攀比学历等做法,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形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信息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让稀缺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并保障重大科技工作的人才储备。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张爽(1979-),女,浙江慈溪人,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042)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18-02

企业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科技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决胜市场最为关键的要素。企业科技人才的来源可以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笔者认为,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培养适用的科技人才,这样能使广大科技人才对企业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也更熟悉和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因此,要根据各企业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人才成长规律,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起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企业成为孕育科技人才的摇篮,这既是促进科技人才涌现和提高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审视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发展现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有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养的专项法律法规,造成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在制度设计、经费投入等方面得不到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一切依赖于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重视的多投入,不重视就少投入,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科技人才在职培养涉及面广,有许多与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相关联的配套政策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突破与规范指导。如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培训成效与人才使用结合机制、科技成果发明奖励机制等。

2.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系统的规划设计

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岗位需求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培训而培训。在培养培训内容上,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目的、培养目标、培训成效反馈等方面进行的整体设计与分析,致使培养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无法达到企业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在培训方式上,不少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科技人才发展需求,培训以知识传授方法为主,效果欠佳。同时,不少企业忽视培养培训的效果考核监督和人才选拔,没有将科技人才培养培训与岗位设置、激励措施、反馈机制结合起来,致使科技人才缺乏培训动力。

3.缺乏对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

科技人才培养是在培训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投资,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内驱动力不足,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规模小、财力弱、培训资金不足等原因成为了不少中小企业不愿对科技人才持续投资的借口,不少企业对员工培训投入普遍较低,即使是短期员工培训投资都得不到重视和保证,而长期的、高投入的人才培养投资,对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奢望。

4.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在某个生产领域要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搞技术研发的企业科技人才必须是专业程度很高的“专才型”科技人才。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有过分强调“通才”或“全才”培养的倾向。以汽车工程师培养为例,中国企业培养的汽车工程师往往是“通才型”,对整车各个部件的工艺都懂一点,但就某一领域的专一性和深究性不够,这样的科技人才要就某一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突破比较困难。反观德国企业汽车工程师的培养,在其职业生涯就汽车某一生产领域研究较深,属于“专才型”培养。如研究紧固件的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只专注于紧固器件的制造与设计,对紧固件的生产设计研究又深又专,而对汽车其他生产领域基本不涉及。对中德两国的汽车工程师专业化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显然是德国工程师更容易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二、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

为了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塑造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企业科技人才及时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传播企业文化、沟通信息、增强团队意识,改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义务感、认同感和信赖感,提高科技人才的自律意识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科技人才,使优秀科技人才通过培训实现自身发展,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重视,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创新实践式培养

优秀的创新科技人才一定是在重大工程和技术创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要注重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应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挑战的实践中培养塑造科技人才。企业要促进科技人才培养塑造与项目工程建设的有机交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项目为载体,为科技人才提供创新实践、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采取产业聚才、项目育才、核心人才带动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创新科技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对创新核心科技人才、创新重大项目的资助和支持力度,促使优势资源向核心人才和关键项目倾斜,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实行专项评估申领、专项监督运行、专项审计验收制度,并在人才团队建设、财力配置、设备使用、项目经费分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做好项目考核评价工作的同时,做好科技人才的业绩考核和奖励工作,使项目工程成为人才筛选工程、培育工程、激励工程。要深化和加强企业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实验基地,组织和引导在站博士后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利用博士后专业优势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科研项目与博士后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对接。

2.产学研结合式培养

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贯通互动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式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实战型科技人才。要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机构联合培养企业科技人才的机制,充分结合并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与基础理论的优势、科研院所研究实力与创新资源的优势、企业实践平台与技术研发的优势、中介机构信息与服务的优势,构建基地—项目—人才一体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融合,推动企业、高校、研发机构联手组建跨学科、跨系统、跨行业的企业科技人才培养“联合舰队”。同时,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贯通交流,着重培养应用科技类、工程技术类企业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企业将研发机构和人才培训基地设在高校,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3.国际开放式培养

要准确把握国际上的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创新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广泛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筑国际化的企业科技人才开放式培养模式,强化企业科技人才国际化能力素质建设,支持企业在国际竞争与运行中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科技人才。要鼓励支持企业大力开展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人才培训合作项目,有计划地选送优秀科技人才赴海外培训、考察、研修和实践交流。鼓励支持企业与国际知名高校、跨国企业、国际组织的合作,联合建立海外培训基地。积极推进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科技人才通过民间出访、商业流等多种渠道,去国外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专业素质。探索以实习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科技人才,要求赴境外的科技人才在国外工作、实习期间,要通过完成行业内的科技项目或任务的方式,更多地接触国外同行前沿科研技术的机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与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计划、科技工程、学术研究等活动,支持企业科技人才出国(境)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和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国际化教育培训活动,让企业科技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合作、培训学习与实践交流。

4.自主研修式培养

支持和引导科技人才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主投入的自主研修式培养。用政策引导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各类研修班,包括英语、计算机、专业培训课程等。根据各个专业领域设计科技项目专题研讨主题,组织相关专业的科技人才参与在线主题研讨与。加强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组织企业科技人才自主进行网上在线学习,使科技人才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等学习考核功能。健全企业科技人才读书制度,规定每人每年必须认真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书目可以自选和推荐相结合,并通过网络交流分享读书心得。鼓励支持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参加大学或社会举办的各类讲座。要求科技人才每2~3年撰写一份个人研修报告,总结研修成效。

三、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培养模式运行的支撑与保障,用规范的制度安排来保证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确保企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尤为关键。

1.加强科技人才管理立法

为了保护企业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为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尽快研究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管理条例》、《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管理条例》等,规范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职业能力评价、资格证书考试等环节,推进科技人才培养的法规建设进程。同时,要重视科技人才创新实践的产权保护,研究制定《技术专利保护条例》、《竞业禁止条例》和《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办法》等法规,在制度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形成有偿使用研究成果和专利的社会氛围和运行规程。同时,要加强重要人才安全防范,对掌握国家经济、科技、国防核心秘密和尖端技术的企业科技高端人才要规范流动,确保国家高级人才和顶尖技术的安全。

2.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保证企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稳定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要帮助企业树立教育培训人才是收益最大的观念,将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投入看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投资性投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员工继续教育投入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所占工资总额的比例,把企业科技人才培养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确保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一般不少于3%,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达到10%以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人力资本投入机制,拓宽多元化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不断加大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

3.建立规范的培训激励机制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科技人才在职培训制度,确保科技人才每年脱产学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定要求。鼓励支持企业根据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不同形式,制定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和能力培训的相关管理办法,企业要根据每一个技术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明确科技人才的岗位培训目标与流程。要健全和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统计、登记、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把培训成效与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结合起来,落实培训和人才选拔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对科技人才培养要考虑到科技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阶梯的设计,激发科技人才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与科技人才的和谐发展。

4.建立创新导向的成果奖励机制

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向创新科技人才倾斜的成果奖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动力。支持企业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和研发成果要素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专项津贴、一次性奖励等实现智力要素参与分配。以项目为载体,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职务发明奖励制度,明确职务发明人的权力,提高职务发明人的地位,加大职务发明人的奖酬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对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中长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分配激励。支持企业加大对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支持将专利、科技发明和原创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转化为货币或股权,完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的实施办法,实现科技成果参与分配。

5.建立专业工程师评价认定机制

要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企业科技人才的特点,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企业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新型的专业工程师制度。在政府推动引导、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建立有充分自律机制、公益性、独立的工程师学会。制定专业工程师管理和开发政策,协助工程师学会推出一批专业标准,积极为企业科技人才开展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以强化继续教育和注册会员为抓手,吸收广大企业科技人才成为工程师学会会员,帮助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改善知识能力结构,促进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国际互认为目标,逐步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促进工程师发展和推动交流,形成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管理运作规范、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专业工程师制度。

参考文献:

[1]卓玲.广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07,(1).

[2]张彦宁.再造竞争优势——中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4

为首都发展培育高端人才

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介绍,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这为首都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2年。在国家和北京市先后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上,也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科技领军人才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中坚力量。加强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首都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巩固首都人才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将促进首都高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首都科技现代化,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率先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高端创新型人才保证。

实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引领和带动,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站在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的领军人才。形成一大批卓越的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创新作用,创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为首都率先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高端创新型人才保证。

高标准选拔领军人才

2010年底,由北京市科委承担的“‘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重点人才工程,是实施首都科技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继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启动实施以来的又一个全市性的人才工程。该工程实施以来。市科委坚持高标准。运用新方法。强化服务支持,做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有效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突出高标准,保证入选人才的高起点。在选拔范围方面。要求领军人才必须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北京”建设。在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重大作用、具有突出贡献的;在个体标准方面,要求领军人才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突出的科研能力、领先的科研水平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直接从事一线科研工作;要具备优秀的科研统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要具备出众的个人魅力、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培养和带领一支优秀的人才团队。

二是运用新方法,保证入选人才选拔过程的科学性。选拔工作中。借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考察谈话的有效做法,设立访谈调研环节。组织12个访谈调研小组深入到提名人选所在单位,通过民意测评、个别谈话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全面了解提名人选的品德、业绩、业界影响力、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团队建设等情况。访谈调研的选拔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选拔工作“评审会”相对封闭、被动、平面化的评价方式带来的问题,对提名人选的了解更加全面。也使科技系统干部深入科研一线、了解人才及其团队,推动了科技管理从注重项目向关注人才和项目有机结合转变。

坚持“三结合”培育人才

杨伟光强调。要注重“三结合”,加强对入选人才的培养支持。在领军人才培养期间,一是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立足首都发展战略需求,适应首都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重点领域领军人才培养。始终把激发领军人才的活力、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放在首位。结合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实际情况和需要给予一定数额培养经费,同时支持和引导所在单位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入选人员及其团队可优先使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仪器设备,开展科研工作。优先推荐入选人员领衔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申报认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是要坚持创新与创业创效相结合。在创新上,全力推动领军人才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取得科学成果或技术突破;在创业上。引导支持领军人才努力把成果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在创效上。积极促进领军人才成果能够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为领军人才提供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市场交易政策指导和中介服务。加强对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机械专业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竞争在进一步加剧,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推动着机械工业不断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一个工业化国家一定要有大批的技术创新人才,应用性本科在培养一线创新人才方面应更有作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应用性本科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业界需求分析

从机械行业看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社会和业界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只关注教学本身,而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与业界需求,从而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努力使学生更加接近社会需求,应是教育回报社会共同的追求。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进行业界需求分析,深入调查毕业生的生存状况,了解社会机械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正确把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试分析如下:①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知识内容非常基础,专业教材知识陈旧、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广而深的专业知识。②课程体系设置: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有些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当前企业需要,尤其缺乏现代设计与制造新技术的内容。③实践实习环节:学校实践和实习大都流于形式,企业迫切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与持续的创新能力。④素质教育:高校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较少,企业要求毕业生富有责任心,具有踏实、勤恳、虚心和不怕吃苦的职业品德。

根据培养模式与业界需求之间的矛盾进行客观分析,结合机械类专业特点,培养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社会对机械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

2 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中重点高校主要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教学型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重点是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用结合,注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我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技术工程师。工程师主要使命是“能够帮助改善生命质量、提高工业和个人生产率、进而提升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面向21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机电工程基础知识理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品质和发展潜力, 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在机械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3 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为了配合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习实训体系、课外实践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同时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管理与考核,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强化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3.1 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程和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构建创新型国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工科专业,应该将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特别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与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开发、培养则是教育更本质,更核心的内容。以此为旨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异常重要。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必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将理论、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背景紧密相连,并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从而使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及创新教育始终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2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构建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优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确保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以主干课程为核心,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对相关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为了构建面向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表现为:①扎实基础:通过思政课程、数理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②拓宽口径:专业基础课程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知识于一体,专业课模块按专业方向设置课程,注重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③明确方向:在专业基础平台上设有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方向明确并且学有专长。④注重应用:注重学生交际能力、人文素质、工程意识、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点。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树立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

3.3 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实现设计与制造、机械与电子、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经典内容与高新技术、单元技术与系统思想、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融合,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设计制造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模块。①基本技能模块包括物理实验、工程制图测绘、工程力学实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验、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和外语应用等,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理工科素养;②专业技能模块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电工电子课程设计、电液控综合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②工程实践模块包括数控技术、CAD/CAM/CAE、先进制造技术等工程实训,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④创新设计模块包括创新科技活动、机械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与技术创新能力。⑤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模块。根据国家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开展数控技术、PRO/E、ANSYS、UG、Solidworks和CATIA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高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职业技能。

“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该实践体系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实现学校与业界深度关联,形成很好的创新教育生态 整个国家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系统,一个学校也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很多是直接为业界服务的,通过学校与业界的深度关联来构建良好的工程与创新教育生态。高等学校的教师有义务主动搭建高校与业界深度关联的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业界的真实需求。创新的思想源泉都是由业界迫切需求所直接驱动的,与业界人士共同解决企业中的工程实际问题,则更有利于高校师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锤炼。要想在我国形成很好的创新教育生态,高校应该主动地和业界社会保持良好的关系,应该把业界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

3.5 融入新技术,树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工程教育观 现代的先进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和制造生产模式及系统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全新的理念,而且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生产方式。为了培养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应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融入新技术新工艺,让学生认识宏观的、崭新的设计与制造思想及发展动向。

制造自动化和微细加工技术为代表的加工方式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在教学中,应当实现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制造技术的知识融合。如在机械类等课程中增加现代制造业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工程知识。包含有制造自动化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逆向工程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等。

机械制图课程应引入三维建模方法,企业采用了三维设计与工程分析平台,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实现高新技术与经典内容相结合,即应用层(图形CAD、三维建模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层(虚拟设计、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逆向工程)和创新层(智能CAD、专家系统和人机设计)的结合。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分析技术已经深入应用于企业实际,因此有必要基于CAD/CAM/CAE数字化新技术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使用CAD/CAM集成软件工具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竞争力。

4 结论

根据应用性本科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业界需求分析,提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教学改革中所做新尝试和新实践,必然推动机械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为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其他地方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6

一、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一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努力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是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落实科教优先方针,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创新,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省党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加强科技创业和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全省人才总量持续增加,人才质量明显提升。但是,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我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还相对不足。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真正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创造优良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把我省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创业创新优势。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立足江苏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立足产学研紧密结合,立足重大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整合资源,省市联动,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技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培育和引进我省急需的高层次研究开发和经营管理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特别是科技企业家队伍,为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围绕我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各级各类创业创新载体为依托,通过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造就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团队,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带动一批在核心技术及重大产品自主创新方面进入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行列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快速发展和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和企业群,加快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

二、着力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四)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在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重点面向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培养对象。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投入,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企业产品创新和重大项目的实施,培养和吸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通过落实多种培养和支持措施,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到2010年左右,建成一支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带领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速度和规模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居于国内同行前列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

(五)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拓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升江苏高校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能力,使之成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适应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有计划地选拔一批高校优秀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校、企业学习进修,为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互动融合。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高层次人才流动通道,为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六)加强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建立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育基地。认真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在风险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升水平。吸引、支持省外部级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到江苏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创业创新载体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融合互动机制。在继续加大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为创业创新服务的软件建设,吸引国内外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在载体内的集聚,把创业创新载体建设成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

三、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七)实施人才引进国际化战略,大力吸纳海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面向海外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国际眼光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充分利用我省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竞争,采取海外组团招聘、网上招聘等多种形式,吸引海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尤其是优秀的创业创新人才团队来苏发展。

(八)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设立“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各地引进海内外特别是海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围绕我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每年从海内外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并根据其创业创新的发展情况,择优给予持续资助,以进一步增强对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活力。

(九)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破除一切束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发展的禁锢,简化人才引进工作程序,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渠道作用,采用环境引才、项目引才、事业引才、感情引才、高薪引才等多种方式,拓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加快建立海外留学人员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资助、创业创新、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使江苏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创新的热土。

四、努力营造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十)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配套衔接,整合资源,形成支持合力。在省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各地也应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产业化项目要向创业创新人才倾斜。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以公共财政为引导,加强对创业创新人才的培育。

(十一)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各地要着力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创业创新人才的辅导,做好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培训工作,加强创业创新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境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为培育创业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

(十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鼓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允许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兼职兼薪。

(十三)加大宣传表彰力度,着力提升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各级政府要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在创业创新中取得重大成就、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进一步弘扬“三创”精神,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切实加强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7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强调创新,呼唤和凸显创新人才的价值。

高新科技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资讯系统的空前发展,使得信息总量猛增、信息流速加快。信息的及时获取、信息资源的共创和共享、对自然空间阻隔的冲破、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捷等,这一切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和信息的总量、流速和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构建了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后的第四个空间——数字虚拟的网络空间。而这个空间将是他们今后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空间里,通过人机互动、信息互动、人人互动,正在引发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由此带来的平等与协作的人际交往、自由和多元的沟通交流、自主和互动的存在方式,将激发起学生对自身能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的渴望。

面对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革,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为我国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构筑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顶层设计、资源有效整合

顾名思义,“生态圈”一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或拔苗助长,二是各要素无缝衔接,发展模式上协调配合,使“圈”更圆、更大。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就是要整合青少年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要素,力求将学校组织资源、辅导教师资源、参与学生资源、研究参考资源和社会活动资源等无缝融合;就是要科技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校等机构协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建立使优秀学生不断脱颖而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机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校而言,生态圈的打造,还需要学校形成追求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善于运用资源,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宽松有利的条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各级各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观目前中小学情况,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断地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修订中小学课程计划;编写新教材;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

无需讳言,整个改革推进过程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学校缺乏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资源和条件;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游离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绝大多数教师亟需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一种讲得多做得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状态。

归结起来,制约学校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瓶颈”就是观念、资源和教师。如何突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整合国内学术科研机构和各类科技专家力量的优势,以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通过品牌赛事推广、学习环境构筑、资源共享共建、加强有效辅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培养一批能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由该部主办、承办或参与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青少年创新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科学性、普及性的品牌赛事与活动,受到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成为我国青少年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的重要活动,对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

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为了将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还研发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文件通知与新闻报道、品牌活动与赛事服务、工作网络与会员学校建设、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网络创新研究院应用等板块,并围绕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不断拓展和细化各子系统的功能。该平台以学生和教师为两个主要对象,以网络研究院为重点建设目标,提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创新项目孵化、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图书馆、创新论坛、科学报告厅、创新邮局等功能支持,切实推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目前,该平台已然成为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资源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创新型 人才培养 创新意识

随着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军队院校现行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制,加强军事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加强我军现代化建设。

一、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各国间的科技、经济、军事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军队建设跨世纪发展的高度,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其次,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使传统的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作战手段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技术战争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争得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已成为各国军事家的共识。

再次,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军队院校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需要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加以改革。

二、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1.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军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一环。创新意识,是指在对创新本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人类主体自身产生的一种勇于创新的觉悟和渴望创新的欲望,它是主体进行创新实践的首要条件,人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培养军事创新型人才应该把受教育者是否拥有创新意识作为判别教育成败的最根本依据,因而培养军事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便是启发受教育者,使其认清创新的本质,从而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2.创新习惯的培养

创新习惯,是指固定存储于主体脑海中的、能直接地或间接地为主体探索未知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支持的主体创造经验模式。它是主体能不断地进行创新的有力保证,借助于它,主体能很快地从总体上、方向上把握整个探索过程,从而能对未来的探索活动表现出一种从容适应性。由此不难看出,军事创新习惯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有目的的引导下,对未来创新实践活动的一种“预体验”,是对未来创新的有计划性及偏重性的经验积累,是正式比赛前的训练和模拟比赛。

3.创新品格的培养

创新品格,是指创新型人才在成功的创新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心理特征。它是支持人们进行创新实践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志向、目标清晰度、决心、毅力和自信心等。培养军事创新型人才,不能以向受教育者传授一些具体知识和技能为满足,而应该注重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把受教育者最终引导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轨道上来。

三、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1.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确立创新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施创新教育,首要的就是要让院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对开展创新教育的认同。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发展学员创造潜能,启迪学员创新思维,塑造学员创新品质为目标;以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应当看到,军事领域是最少保守、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场情况更加错综复杂,作战节奏加快,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些都要求指挥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创新素质,能对大量的复杂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机智灵活地做出快速反应,并善于打破常规定势,出奇招,施奇计,用奇兵。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能否完成“打得赢”这个历史性课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创新教育实践融为一体。

2.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构建创新科学的教育模式

教学是院校培养学员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和中心环节。院校必须按照现代创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科学的教育模式。具体地说,在学员整体培养目标的要求上,既要保持目前共性发展比较好的优势,又要克服忽视学员个性特长和潜能充分发挥的弊端,积极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有益经验,给学员一定的自由选择课程和宽松的学习政策;在学员个体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既要强调德、智、军、体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创造性潜能的充分发挥,鼓励学员因才施学,固强补弱,大胆冒尖;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要正确处理传授知识、打牢基础与启发思维、引导创新的辩证关系,要鼓励教员在教学中以“问答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探索式”等方法教学,注重引导学员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教学管理上,既要强调军队院校在形式上的令行禁止、整齐划一,更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研究与创新氛围的活跃,鼓励学员随时进行课堂提问,允许学员根据自身基础和学习的需要,自主地到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进行自学和研究。

3.加强我军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科研机制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院校应鼓励学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一是要让学员广泛参与学校科研和学术创新活动,根据学员的专长,成立若干研究小组,结合各学科的学习,积极开展研究,大胆向教材质疑;二是在制定科研计划时,要有意识地为学员安排一定的研究任务,迫使学员在创新中学习创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三是要鼓励教员和学员联合搞攻关,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员和学员在研究上的各自优势,又可以通过教员的传、帮、带,使学员更快地学会创新技巧;四是要健全奖励制度。不仅要将学员的科研成果纳入学习成绩,而且要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

参考文献: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9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 地方高等农林院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西部地区地方高等农林院校主动适应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宁夏大学农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中,准确把握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断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主动顺应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农林教育的重任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为西部地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又对地方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担当。

高等农林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是农业发展的智力依托和创新基地,不仅在知识创新、讲授、传播及应用方面具有基础作用,而且在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创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和人才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科技的支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农科人才,需要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创造性。高等农林院校作为高素质农科人才的培育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在专业调整、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以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

2.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支撑。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成为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对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高等农林教育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调整专业学科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方向转变,加速构建并拓展人才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和服务领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科大学生面向的就业领域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延伸到贮藏加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村社区建设等各个领域”。[2]在知识需求层面上,要求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覆盖面广、基础扎实、内容新。在能力需求层面上,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更加注重各种能力的强化和构建取代以往只注重理论的传授和掌握。在素质需求层面上,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3.地区农业产业化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完成。

大学办出特色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认可程度。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等农林院校保持鲜明时代性的重要体现。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技术成果的需求具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必须立足区域经济的现实需求,契合区域农业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科技资源优势,特别是如何在农科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将成为新时期地方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教育理念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导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理念创新是先导,是核心。只有实现育人理念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

1.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面临现代农业快速转型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我们充分认识到农科人才培养不是要培养仅仅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工具人”,而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人格健全是指农科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正确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应该是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人格中德智体美等因素和谐统一发展,具有诚信、爱心、公正和奉献精神,热爱生活、追求真理,在民族利益、国家命运、百姓疾苦面前有清醒的认识,能与人和谐共荣,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目的。社会人着重强调农科人才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农科大学生面临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压力要更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对农科类人才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不能成为有责任的社会人,就无法承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责任。

2.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学习人。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精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3]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围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修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无论怎样增加在学校教育期间的知识学习容量,都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学习将成为一个终身过程。因此,大学生应获得的不仅包括系统的知识,还包括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学习人,即在大学学习历程中,要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把这种学习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农业学科,对农科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从事研究型工作,还是从事生产经营管理,都必须把握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脉搏,只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

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的增长方式不断改进,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不断提高。因而,现代农业的内涵特性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技术高密集型的产业,已是产业界限模糊化的农业。在农业可利用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高科技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经营模式发展农业。农业经济的加速转型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阔、综合素质强的新型农科专业人才。

三、勇于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创新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以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为主线,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探索。

1.优化培养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

我们对八个农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课程优化、实践强化、必修课弹性化、选修课多样化”的模式,本着“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这反映了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多样化、适应力强、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课程优化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所需的深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实践强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必修课弹性化”即在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中,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必修课程门类,为学生在必修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提供选择的余地和空间;“选修课多样化”即允许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选择多种学习内容。“必修课弹性化”和“选修课多样化”,减少了教学计划的硬性约束,降低了刚性,增强了弹性和柔性,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学习知识、增强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方法,适应创新型人才需要的自学能力和基本素质。

一年级增加基础课比重,奠定学生创新需要的深厚的知识背景;二年级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为重点,进行增强专业感性认识的实验实践环节;第三年在系统学习相关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实验、实践环节和课程论文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初步具备创新所需的学术视野、创新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宽口径即第四年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课题项目,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毕业生产实践过程,并完成毕业实习和论文,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专业或专门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人才培养体系中,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目标是灵魂,这是根据不同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的目标。

2.制度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

一是实行导师制。一年级新生实行生活导师制,导师全权负责学生的学习、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指导新生对大学学习、成长成才的规划,对所在院系专业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化;进入二年级后,导师负责学生的科研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等各培养环节的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型试验,确保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利用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开展创新意识、科研素质综合训练;三年级学生实行科研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未来发展、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导师及其创新型试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践技能训练,或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通过创新能力训练,每个学生都参与素质拓展教育和能力拓展训练过程,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实验实践环节中,系统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完善学分制。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跨学科、跨校修读课程。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颁发相应毕业证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创新试验项目、科技挑战杯比赛、农业示范区项目等实践训练活动,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均可计算相应的学分和奖励。

三是改革学生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课程考试制度,加强形成性考核,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改革学生综合考评制度,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作为学生考核的核心指标。

四是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用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以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转变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创新型人格的塑造。实行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听课评价制度,实施精品课项目,互动式、探讨式教学大赛、学生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等活动。

3.强化实践环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农科专业是实践性、区域针对性很强的科学。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努力构建相对独立稳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科研活动和独立科研训练的机会,同时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富有个性的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工程中心的作用,着力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保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积极与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和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涂洪樱子.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