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2 07:50:44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问题探讨

学生姓名: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2006年3月5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在一份名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在该报告中,他考察了英国自1870年至1938年间进出口贸易条件的变化,发现初级产品相对于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在70年中下降了35.9%。由此他得出结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那些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愈来愈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并提出了改变贸易条件恶化的进口替代战略。贸易条件恶化论经过辛格、伊曼纽尔等人的发展,其影响愈来愈大。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并没有带来普遍的富裕,反而造成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这种命运,只有实行工业化,更确切的说是走进口替代战略之路。经过经济学家们长期实证分析,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已经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长期以来趋于恶化的论点不再表示怀疑。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制成品为主;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出口以制成品为主,进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由于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趋于疲软和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技术进口需求持续强劲,发展中国家价格贸易条件也就自然趋于恶化了。由此可以看出,贸易条件恶化论比较正确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事实,并得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利益分配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这样一个正确的结论。

既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是不断恶化的,那么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他的贸易条件又如何呢?是否也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呢?为此,国内许多部门和学者进行了研究。商务部的研究表明:1993—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2%。2000年后贸易条件仍有恶化的趋势。2003年价格贸易指数下降了4.6%。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上升了22.7%。目前国内各方人士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事实已经没有大的争议,但如何看待这个事实却有争论。北京大学宋国清教授认为贸易条件恶化是货币汇率扭曲导致的;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范良聪指出,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的,而外贸企业在出口时竟相压价,导致“价格战”硝烟四起,出口上出现增量不增价的现象;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原油价格飙升和我国对原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高了国际原材料价格,这些使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应当指出,这些都是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选题依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我国对外贸易是否已经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是否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对外贸易政策,还是改革进出口产品结构,发展竞争优势;贸易条件恶化一定带来贸易利益的损失还是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争论,系统全面,地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贸易恶化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研究了改善贸易条件的对策。

研究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本文试图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贸易条件的恶化理论和我国贸易条件现实状况的认识,完善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研究。另外通过研究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和对策,能够给我国外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改变我国粗放型进出口贸易模式、实现我国乃至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课题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

(1)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影响。通过对此理论的分析,介绍其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指导作用。

(2)实证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变化的现状,列举近期贸易条件指数数据,并据其列表说明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3)全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

(4)根据变化原因拟订可能的政策措施。

2、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希望解决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原因、影响的认识偏差问题,以至于能寻找更合理的对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对外贸易恶化的状况,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步骤

课题主要从资料收集、撰写开题报告、草拟提纲、论文初稿反复修改、论文定稿及答辩几个步骤去完成。

(二)研究方法及措施:

研究方法:案头文献资料研究、案例比较研究、分析归纳法、数据模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根据文章研究的需要,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措施:社会调查、文献查阅、老师指导等

(三)研究进度安排

2009年10月;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开题报告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通过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撰写论文初稿

2010年2月交初稿接受指导老师审查

2010年3月—4月上旬通过指导老师对初稿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

2010年4月接受指导老师再次审查对论文再次修改

2010年5月交论文终稿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郝红.景华扬,谈如何在我国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公有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34,24—25

[2]井士锌,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煤矿现代化20043

[3]樊钱涛,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员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3327—28

[4]王少东,张国霞建立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人力资源200435—36

[5]徐晓明,公司管理中的薪酬激励机制河南化工2003645—46

[6]张涛,如何发挥薪酬激励的持久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72—74

[7]程瓯,将员工激励进行到底人力资源39—40

[8]胡盈,交换中的刺激人力资源53—54

[9]董玉森,当前部分国企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0]刘颖,走出薪酬激励的困境通信企业管理2003956—57

[11]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12]企业员工管理方法研究组企业员工激励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2

本文作者根据独立学院“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导向,社会实践为基础,提出“厚基础理论”与“强化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国贸课程体系设置。通过理论教学,利用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拟操作、上岗实习的实践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重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最终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实现“宽口径”的就业目标。

【关键词】

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双轨模式

1.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双轨”模式是指课程设置思路分两个路径,一是基础理论课程,二是专业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改革,学生既可习得扎实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亦可通过实践性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结合于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双轨制课程设置要体现基础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既“厚基础理论”也体现“专业实践性”。双轨制国贸课程设置应一轨为理论课程,另一轨则为实践性课程。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跟大部分经济类专业一样,包括:西文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专业基础课分别为贸易类、商业类和投资类,包括以下课程:国际贸易学、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专题、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投资项目评估。专业实践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对应亦分为贸易、商业和投资三类,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报关综合实务、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期货市场、证券投资实务。贸易类设置国际贸易学、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专题理论课,对应设置国际贸易实务、报关综合实务两门实践性课程;商业类设置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法及国际市场营销理论课,并对应设置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经济合作三门实践性课程;投资类设置国际投资、投资项目评估理论课,并对应设置国际期货市场、证券投资实务两门实践性课程。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可以同时进行,对应每部分理论内容要有相应的实践。鉴于目前师资与授课的特殊性,无法同时进行的,可以先理论再实践,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应该马上教学实践课程,本人建议课程设置保持“厚基础”的特点,使基础课程能满足学生全面学习基础知识的要求。各基础学科教师要相互交流与学习,强调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性。同时也增加外贸课程的专业性课程的外延学习,如外贸函电,商务谈判,国际期货市场等,以满足“实践性”的要求。

2.基于教学实训基地的“双轨”制课程体系践行

目前众多高校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知识的授与。对于实践性培养,如进出口流程、报关流程、项目投资与运作、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等专业操作,一般只是通过建立专业模拟实验室,购买相应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参加国际贸易双语流程大赛等为学生提供的模拟实训环境。学生通过情景式的教学模式初步接触国贸专业操作流程,但实际外贸操作流程与模拟流程有非常大的差别,因而毕业生出去接触实际的操作时还得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头开始学习。因此,从目前的教学方法上看,独立学院要实现双轨制课程设置,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工作能力,最好的渠道是促进高校与对口企业合作,例如通过与国贸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等以培养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

我院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进展顺利,成效突出,国内贸易企业与金融机构特别愿意接纳独立学院国贸毕业生到期货、证券公司等单位实习与就业。我院与此类单位合作建立教学实训基地,通过观察、教育、指导学生实习实训过程,合作单位领导,导师对我院学生的实践性培养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3.双轨制课程设置实现学生就业“宽口径”

国贸课程设置的双轨性的“厚基础理论”,可实现毕业考公务员、考研升学、出国留学,进入科教文组织等工作打下坚厚基础。“专业实践性”则体现目前输送到各用人单位的毕业生经过短期的岗位培训能满足上岗需求。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从促进学生就业的角度,制定出与目前社会对国贸专业技能、专业理论、专业文化修养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性”的结合,是独立学院培养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宗旨,育成更多就业单位青睐的国贸专业毕业生,最终实现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的就业目标。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以进出口流程方面为例,根据国贸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设置国际贸易实务与流程证相结合,提高进出口流程熟练度;报关实务理论课程与考证指导结合,提高报关员的过关率,解决国贸企业对报关员的需求缺口等问题。既满足国贸企业的各岗位人才报需求,又让毕业生增加对口就业岗位选择。通过类似设置国贸各种专业实务流程理论课程,以提高国贸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

作为独立学院,鉴于目前用人单位对于本学院学生的认可度,本专业经济方面的相关课程设置应该放在“宽口径”就业面上,也就是说要结合目前的就业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经济类实践性课程,如证券操作入门知识、银行的经营管理、国际期货操作实务等专业性课程的教学与实践,重视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过关培养等。以此满足各院校对于“宽口径”就业面的期望,拓宽学生择业面,提高学生就业率。

国贸专业应该根据提高学生就业的要求,双轨制结合设置国贸课程,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既拥有丰富的经济知识的国贸人才,同时拥有专业的国贸知识的经济学人才,提高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

4.总结

围绕国贸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的因素,建立完善统一的教学实施计划,拟定各学期详细的课程教学活动,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当是校企教研合作,改进各种软硬件设备设施,共同指导理论课程与监管实践教学互动环节,采取教师自学自创自改、学生实践评教和合作企业教研成果互评的课程检验方式,用毕业生的就业面与就业率,升学、出国留学相关数据来评估课程设置的成效,并通过教学反馈对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微调,以完善独立学院国贸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秦岚.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定位探讨.足迹与探索――十年办学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

[2]周华敏,张丽琼.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中外企业家[J].2013(03)

基金项目: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JGLX11)。

作者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工科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4-0032-03

一、引言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按传统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又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人才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错位和结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转变精英教育模式,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潜能,已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市场存在两难局面: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一些外贸企业招人难。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社会上紧缺的是直接能够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各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较高。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而中小型企业则特别关注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能直接与外商进行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等。然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发现,不少高校还是有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泛而不精、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以及教学过程与国际接轨不够等问题。这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我们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应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开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新局面。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进行适当的转变,即从培养研究或者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如何培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需求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强调基础的情况下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国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国际经济往来中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其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较为成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美国,与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性质类似的专业有“国际商务”或“国际经济”,这类专业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让学生形成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对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市场的了解,熟悉宏观经济、政治制度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学会如何在国际贸易领域把握商机。

2.使商务教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教育,涵盖金融、营销、商业策略等。如耶鲁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简介所言:“我们设置的课程不仅仅要能适用于纽约或旧金山,还要能关注到巴西利亚甚至上海。”

3.要求学生将各门经济课程融会贯通。从大量的实践中摸索规律,将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给学生以企业家与“商人”的基本训练。

4.使国际贸易专业成为跨学科、宽领域的专业。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培养计划中描述的“使其成为交流各国文化、掌握外国语及拥有个人国外经历三者紧密结合的学习”。

为了激励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及热情,美国商科教育采用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环节中大量使用案例分析。选定的案例每年都不同,但都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并且是当时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这容易激起学生共鸣。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常常出现针锋相对的场面,课堂气氛活跃。

2.采用“实习制”。鼓励学生大量积累实践经验,将课程学习与实践较早地结合起来,这是美国商科教育的显著特点。学生应尽量多接触实际,如参与公司、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基金会、各种国际组织等的运作,使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交替进行。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独立学习、同学互教、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等。

4.模拟企业运作。由学生创建与真正公司、企业十分相似的特殊机构,即“模拟企业”。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为毕业后打开就业大门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特色建设

目前,我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些院校包括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专业性院校,人才培养竞争十分激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涵盖面较广,涉及经济、贸易、金融等一系列学科,各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的定位不同,课程体系不尽相同,采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所以培养的毕业生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学校偏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另一些学校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同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但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相差甚远的局面。因此,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外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经验,可以为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尤其是为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建设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竞争力。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工科院校想要在人才培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形 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点。我校办学思想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立足于“突出专业特点”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多技能”的原则。基于我校修订的 “08版培养方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点突出外语能力的专业特点和国际贸易与金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过去6年的改革和实践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英语能力培养

根据我校定位和生源特点,我们以“夯实英语读、写、听、说基础”为突破口,通过“基础英语+全英语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模式达到“适应英语环境的国际贸易与金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增加了英语听说课程,删除了大学英语五、大学英语六,并调整了专业英语课程,加强了专业英语能力培养。修订后的国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能力培养课程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们增加了有关英语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

(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为了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根据专业主干课程特点,新增或者加大了这些课程的实验学时。一方面,我们根据行业人才需求逐步修订专业课程,进一步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行业需求的契合程度。另一方面,为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分量,我们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更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模拟实习软件,以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动态和业务流程。同时,我们新开设了金融方向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习,拓展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业务实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我们新增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认识实习,建立天津新港校外认识实习基地,积极开拓首都国际机场航空空港等见习基地。通过这些,使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更直观、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观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国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开设了专业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6周,实习基地可以吸纳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联系毕业实习单位,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学业指导教师积极与学生沟通,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增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实施效果

2009年以来,我们实施了修订后的专业培养方案。通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明显提高。截止到2012年6月,大四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6.55%;2013年6月,大四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98%。其次,出国留学学生增多。随着学生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不断增多,并且出国学生呈现出从优秀生扩展到普通学生的趋势。最后,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提高。学院对于学生就业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创造实习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签约机会,安排学生暑假期间进入公司实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毕业生实习和就业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四、结束语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人才市场上,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于“突出专业特点”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加强教师在业务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效结合。

2.进一步建设课群组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研讨,分享经验,以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引进外教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水平。

4.加强专业业务模拟实习,建立培养专职试验指导教师的长效机制。利用教师、校友、兄弟院校的资源,开拓具有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构建学生就业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模拟大赛,通过模拟大赛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因此,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但我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加以全面审视和改革。

一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对于科研能力上不具备优势的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也就是说,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3.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学校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缺少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以致实践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校到政府缺少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热情,以致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动力。大多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指导思想沿袭了公办高校的做法,由于人才的限制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2.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的重点依然集中在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理论方面,实务方面也往往体现为两门课程,即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而对于在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实务、报关实务、商务函电等课程一般都为选修课,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研究型和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国贸专业应根据“三本”的实际,坚持“培养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和改革,以体现与“一本”、“二本”学校培养研究型的和高级管理、经理人才目标的区别。

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各高校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实践,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应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要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

4.师资力量不足

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扩招以后,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实验教师,实验课大多是由理论教师指导,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而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潜在教师主要分布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普遍不具有各学校要求的高学历,即便愿意也无法调入相关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民办高校教师或是从外校返聘,或是新引进的毕业生,教师年龄出现断层,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5.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在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己,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做到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中普遍存在而且表现得尤为突出,需要加以重视。

三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在认识上各个高校基本统一,都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都在充分利用条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浙江大学主要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来完成实践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利用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关系到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宁波大学采用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进行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班,包括物流班、期货班和银行班,把技能类培训纳入学科系统,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赛带练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对于问题较多的民办高校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成绩比较显著。北美地区的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还有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校为数不多。

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借鉴cbe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利用民办高校办学灵活的特点适当加大对校外实践的力度,以此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可以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间断的巩固。

1.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验室操作同步进行

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增长,因此首先应保证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业的最新进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做到课程设置准确。其次准确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了大学4年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实践,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验室操作是校内实践,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较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在该模拟场景中完成相关的国际贸易业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但前提是应保证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因此,我们在校内可以进行课堂实践环节练习和实验模拟,例如:通过案例、习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的初步技能;信用证、商业发票、装箱单、保单等国际贸易业务单据在实验室模拟软件中均应结合真实案例编制,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阶段、外汇交易等这样的实验课程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实验室操作可以克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约束、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所以大多数学校将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在当前情况下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较好选择。在这里,教学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需要学校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

2.课程教学与培训考证相结合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科学正确,实践能力强的标准如何确定,需要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反馈,要经过社会的检验。有资料显示,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1~6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要求获取的证书中,选取几个证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标准,如“报关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和“报检员”,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1个(含1个)以上的专业证书。这样,通过考证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降低工作时的入门门槛。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集中安排专业实习的保障。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实验室模拟操作后,可以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到相关单位的实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认识工作的性质,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实习单位可以是相关的进出口公司、报关行,也可以是每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这需要学校和学院下大力气来联系实习基地,建设过程虽然较难,但效果也是长久和有效的,值得去做。若效果好,这样就可以一下打造实习—就业两个平台。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所起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毕业论文通常放在第四学年,与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考核,使得学生不下功夫去找实践中的问题而流于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如形式上的把握,毕业论文只成为形式上的作业。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视,严把开题关、写作关、答辩关,真正使大学本科4年不缩水。

以上就是笔者对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而紧迫的工程,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袁健.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施宏开.以实践教学促高教质量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8.4.17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 就业 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普遍的问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贸毕业生流向调研报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行业有关的只有20%,约有50%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行业。另外,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指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2014年度本科黄牌专业(需要预警的)。

造成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该专业与经济形势联系紧密,受当今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人才需求相对不旺盛。爆发于2007 年末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除,加之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洲债务危机,使欧洲经济大幅衰退,也致使我国对欧贸易严重缩减,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恶化,贸易纠纷不断,对我国外贸行业影响更大。虽然国家早有预案,采取了许多诸如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等多项措施,但终因进出口市场需求下降而影响巨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外贸企业在这种恶劣的形势下被迫采取压缩业务、裁减员工、降低工资等措施,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纷纷上马此类专业,难免赶鸭子上架,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突出,使得人才不能胜任岗位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要求,形成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理想合适的人才。

据此高等院校应顺应新的经济形势,适时调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外贸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数量呈增长态势

尽管当今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继续复苏,国内经济回升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国际贸易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业务也由传统的商品贸易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国际贸易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我国2014年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一。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14年,我国外贸增长了约82倍。国际贸易量大幅增长,然而进出口业务人员却没有得到增长。据《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指出,2010年外贸人才需求总人数达到79.344万人,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中国每年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仍然有66万的人才供需缺口。据调查82%的企业表示当前亟需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外贸专业人才。

(二)市场需要“无缝对接”人才

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准职工”和“零适应期”的毕业生是用人单位的理想选择。企业负责人表示大多数新招聘的毕业生存在适应能力弱、上手慢、动手能力差的情况,难以真正为企业解决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毕业后近一年处于学习或实习状态,大多需要半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知识单一,所学内容与实际业务脱节,动手操作能力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三)“通才”与“专才”结合

因为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是改革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外语过关、专业扎实等基本条件,而是反映在对人才素质及知识的全面性等要求上。

根据近两年外贸企业的反馈信息表明涉外律师、商务谈判人才稀缺。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成为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中国商务部报告说,中国出口商品已连续15年成为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反倾销调点,仅2009年各国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创历史之最,高达127起。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倾销与反倾销诉讼日益频繁,诉讼人才成为竞争的热点,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承担着重大的经济风险,但是业内人士估计,现在中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特别是有执业证书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人才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因此要求外贸专业毕业生不仅是合格专才,还要成为全方位的通才。

(四)知识结构欠合理 产业针对性不强

由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单一,长期只注重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的培训,而普遍忽视了商品知识的培训,加之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学人才,从而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所经营的商品知识贫乏,难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很多学生的外语、国际贸易的知识水平都较高,但因缺乏商品知识和对商品的认识而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述,甚至因翻译不准确而引起客户的误解,闹出笑话。笔者深感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针对具体产业,增加商品的有关知识,以便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提升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寻求专业课程体系的最优组合或最优结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另一种是重实践、轻理论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这两种体系都存在缺陷或局限性,前者虽然完成了现代高等教育学科教育的使命,但是不利于学生就业;后者实现了高等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上岗后后劲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一根主线”、“两个强调”。所谓“一根主线”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线,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基础知识技能、关联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必须优化,打通三大课程模块的内在联系,突出综合能力培养。二是强调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德、智、体、美、能全面协调发展。

(二)牢固掌握外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

外语是国际贸易工作的工具,只有牢固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才能具备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据调查69%的外贸企业认为自己所需要的外贸人才要精通外语,尤其是口语要好,要求能直接与外商沟通,进行贸易磋商与签订合同,在写作能力方面要求能无障碍地拟写电文。要求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基础英语、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制单、报关、报检等专业英语的学习,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增加教学强度,从而增加外语学习的分量。

(三)培养有产业特色的国际贸易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门类。

高校要利用本校的产业基础优势和综合教学条件, 确定两个以上产业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开设相关的商品知识选修课,突出产业特色,避免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高度同质化。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一个恰当的定位,在特定领域建设专业化的品牌,和相关企业探索校企人才合作模式,诸如为企业“走出去”培养“定制化人才”。 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四)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各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虽然大都安排有6周时间的毕业实习,也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但多数因无稳定的实习基地,无足够实习经费安排,无经验丰富的专门指导老师,无严格具体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考核管理办法,使得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与国际贸易这门学科的特点――务实性和应用性强不一致,更与就业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不相符。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可以开设实验室模拟教学、国际商务场景仿真实训、暑期市场调查、毕业社会调查、专业见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科目,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五)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应用知识和富有创意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更多地中国企业将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世界知名企业争夺生存、发展空间,对于处于劣势的中国企业来说,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盟,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能只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而是要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大力提高人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莉萍.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0).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6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阿拉尔市,是新疆南疆唯一一所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属于教学型本科院校。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要求而设置。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塔里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模块构成,分别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分为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两大类。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等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旨在使学生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该类课程面向全校所有的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实行,一般安排在大学第1~2学年,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40%左右。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经济法等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及面较广,只有掌握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一般安排在大学第2~3学年,学时数占本专业总学时的25%左右。

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外贸函电、国际服务贸易、经贸英语等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国际税收、证券投资学、货运概论等课程。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般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专业核心课占本专业总学时的10%左右,专业选修课占本专业总学时的5%左右。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社会实践、校内实验课、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大学生视野拓展等。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实际的模拟训练或社会实践锻炼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入地理解,并能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每种实践教学培养的能力不同,实践教学环节被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大学的每一学年,大四所占比重较大。实践教学环节占本专业总学时的20%左右。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灵活性

这类问题主要体现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的学时过多,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学时过少。在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占到了总学时的40%,也就意味着学生要将大学四年一半的时间花费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上。以《大学英语》为例,学时占本专业总学时的12%左右。而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学生在学完《大学英语》之后,还要继续学习《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专业英语课程。相比起《大学英语》所占学时,《经贸英语》等专业课程所占学时仅占本专业总学时的3%左右。这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是非常不合理的,《大学英语》是基础性课程,专业英语才是学生真正要花工夫学的“看家本领”,而目前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2.2课程设置滞后,缺乏专业特色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关要求而设置,至今已将近20年。而在这20年的时间里,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对外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外经贸类的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而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还停留在20年前,课程设置严重滞后。除此之外,课程设置还缺乏专业特色、地方特色。以塔里木大学为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接壤,外贸合作伙伴主要是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等。塔里木大学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本科层次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有俄语、哈萨克语等小语种课程,也应有介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类的课程,以便学生对今后的贸易对象国有基本的认识、了解。但是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这类课程无论是必修课的形式还是选修课的形式,都还没有涉及。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中都普遍存在。

2.3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综合性

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较为严重。以“贸易术语”为例,该知识点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货运概论等课程中都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教材编写本身存在问题外,还与各个任课老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各自为战,缺乏沟通有关。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和讲授方式,不仅影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效率的提高,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不断反复出现,不断反复讲授,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施方式的反思。

2.4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有待加强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课。这种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在校内实验机房,通过操作专业实验软件,对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模拟演示。②社会实践。这类实践教学灵活性较大,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让学生在暑假期间自主找单位进行实践,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完成。③毕业实习。这类实践教学由学校统一组织完成,通过在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能对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基本的了解。④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对本专业知识有系统的理解运用。目前,这几类实践教学的开展,由于经费有限,实验条件简陋,合作单位较少,监督不力等原因所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3.1改革设置思路,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更加符合专业要求,课程体系更加优化,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减少基础类英语课程学时的比重。在基础类英语课程方面,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引导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课堂学习时间。二、加大专业英语课程学时的比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经贸英语》、《外贸函电》等传统课程外,加强对专业英语听说课程的设置,如《经贸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今后就业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很多工作单位以此作为招聘员工的标准。因此,加强对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2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和地方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作为培养外经贸人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应随之不断调整、更新。201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亦不断增多,已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开设一些注重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国际争端的课程。除此之外,不同地方本科院校也应根据本地区贸易发展的特点,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为学生今后服务本地区贸易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新疆的本科院校应加大俄语、哈萨克语小语种开设的力度。这与沿海发达省份不同,沿海发达省份的对外贸易主要针对的是美欧、日本,英语是通用语言之一。另外,介绍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等民俗风情、人文地理的课程也可适当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供学生选修。在国外,学生的跨国界和多元文化国际商务能力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

3.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①完善实验室的设施配备,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学院要加强对实验室硬件的投入,加强各种专业模拟软件的购置和更新,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中身临其境,真正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应用实际,融会贯通。在实验课的教学上,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实验效果,提高教学效率。②强化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的执行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能够按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提供保障。加强与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的沟通,使其能真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的实习能学有所获,落到实处。③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课题的教师,可使学生帮其收集文献资料、设计调查方案、进行田野调查等,这种实践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是创新实践教学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5.

[2]张乃侠.从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差异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3]胡俊文,叶元,戴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6(4):93-97.

[4]谭芬.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以邵阳学院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3(5):46-49.

[5]赖慧文.外贸新环境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分析[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12):105-110.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7

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1.2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目标贪大、求高,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1 . 3 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则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2.1 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比如,可开设“国际贸易文化”、“国际商务环境”等课程。深的方面,要做到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由来与演变,跟踪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而且要注重针对性的深度的区域研究。如,关于美国这一区域的研究,应了解美国经济、政治,美国文学,美国建筑等。因为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情况。

2.2 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而影响职业发展。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除要有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必须有一定数量体现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就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实践发展和外向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需开设的实务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国际结算、进出口单证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国际运输与保险、进出口商品包装、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合理的课程结构应该是经济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务性专业课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的关系,而不是过去那种3:2:1的关系。

2.3 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2.3.1 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3.2 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2.3.3 科学设置学期大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

配备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手段和调研方法,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需求;高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44-03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社会公认的现代大学的三项职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国际贸易的行业特征而展开。

一、国际贸易紧缺人才需求分析

紧缺人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而又严重短缺的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一般来说,这类“三高”人才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有时需求虽不大,但是岗位重要而又缺乏供给选择。目前最紧缺的人才的素质要求总体呈现创新型、复合型的特点。创新型体现为能站在战略高度,对市场预测、产品需求、技术规格、经营方式等具有前瞻性,并能开创国际经贸营销管理的新局面;复合型体现为身兼数项专长,不仅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熟悉外贸业务,而且应具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所涉及行业的工科背景,不仅懂得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随着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由于贸易出现新的需求,未来国际贸易发展重点的转变对人才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需求和要求。首先,不断增长的外贸业务,拉升了高水平外贸人才的需求;第二,随着国家对进口业务的重视,进口贸易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第三,随着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推进,出口贸易结构和组织形式发生转变,要求人才素质不断拓展,专业性外贸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第四,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加大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贸易发展模式将发生变化,大量的国际采购将改变传统的贸易方式,若干服务于国际贸易的重点领域,如港口、物流货代、金融、包装等方面的国际贸易人才缺口将更为突出。目前,我国高水平外贸专业人才的供求严重失衡,从智联招聘网招聘的职位需求看,高层次的国际贸易人才严重“仓储”不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担负着服务地方,为外贸企业输送大量合格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艰巨任务。由于经济和发展需要,各地都迫切需要大批外经外贸方面高素质紧缺人才。

二、高校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国内高校所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依然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之处。结合社会需求,高校国际贸易毕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加强。主要是创新能力和跨国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随着国际贸易专业化发展,以上两者在激烈竞争中的重要性日趋显现。①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总体分析,大部分毕业生都是能够适应或者达到工作岗位要求的。但是,在价值创新能力的评价水平上却普遍较其他能力偏低。作为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的工作和表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毕业生就业和提升的核心竞争力。而现在的高校往往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一味以学习成绩至上,忽略了对于学生创新的鼓励和个性的培养。②跨国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不足。跨国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是指能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作为一个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毕业生,良好的跨国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必须的,且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其重要性更加明显。③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不足。国际贸易工作是一个非常注重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实务性工作,一个人在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方面很大程度上与其性格、家庭背景等息息相关。但是,后天实践和训练可以改善和培养出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通过在高等学校设置的各类实践实习环节中,尽早地接触国际贸易工作环境,对提高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④理解和认知行业动向的能力培养不足。不同的国际贸易公司身处不同的行业背景,行业的景气程度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关联性;同时,行业本身也存在着发展的波峰波谷变化。对行业深层次的认识,需要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体现出针对性、行业性课程。

2.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如目标国/地区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环境等)在日常教学课程安排上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对于贸易对象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及发展状况的了解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达到贸易高效化及规避贸易风险的基础。因此,高校教育要体现广泛性并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上有所体现。

3.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欠佳。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其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工作中进行再培养,这就导致了国际贸易人才无法在就业后立刻适应相关工作,而需要花费企业和个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方能真正学以致用。国际贸易毕业人才最初就业的时候由于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之间无法贯通,使他们无法很快适应工作,相对削弱其个人的竞争力,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完善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调整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机制。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应建立“学分超市”的培养办法,将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国家和学校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下,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社会要求和对教育服务产品的认识,对课程和“学分”做出灵活、多变的选择、组合、调整。例如可以将国际贸易课程中非核心但是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有关联的课程在“超市”中列出来,如美国等国对中国玩具商品反倾销制度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单列做专题讨论,同时与相关外贸出口公司的工作团队建立紧密的联系。

2.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往往是以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国际贸易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国际贸易课程的安排还欠缺一定的全面性和针对性,需要逐步完善和加强。应该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设置的优化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满足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①针对跨国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培养不足,国际贸易毕业人才对学习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环境等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缺乏等问题,高校应该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并形成相关的通识课程体系,将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环境知识作为通识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②进一步加强英语、计算机、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教学,适当增加应用类和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及早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③加强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教学环节,以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和金融最新政策作为导读类课程,同时增加管理决策等必修课程,让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系统性风险与管理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有初步认识。④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教学与最新国际市场环境的案例分析,使得学生通过最新案例教学身临其境,更好地把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深入了解当今市场动态,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尴尬问题。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因素,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坚持教学与科研格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实践能力不能从书本中得到,主要依靠实践教学环节。这就需要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要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①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在扎实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实践基地,和相关的国际贸易企业建立联合培养的机制,建立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使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就掌握相关的实践能力。②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商科教育,在大学阶段就尽早地让学生接触实际,参与公司、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基金会等各种国际组织的运作,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竞争能力的增强。③实现学校和国际贸易企业的双赢。国际贸易实践基地的建立,将帮助企业高效便捷地选择合适的国际贸易人才,形成学校和企业共同“造血”的良好局面。④引入国际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系统、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沙盘ERP管理软件。让学生利用网络完成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技术性、操作性,使其既从国际贸易实务获得实践训练,同时也从国际贸易管理方面充实经验。

4.以产学研为纽带,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培育应用型人才提供保证。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就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的增强,将培育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为新的国际贸易专业优秀教师的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本学科的专业学术水平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①积极与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为教师培训,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②在学校内部,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形成促进教师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激励机制。③同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建立校校兼职、校企兼职教师上课的机制,建立“产学研”良性循环机制。④加强师资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深度,建立学生参与科研激励机制,以科研促进教学。尤其是国际贸易方面的科研工作,既要符合地方性需求,更要注重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度,形成学术研究梯队,凝聚科研力量,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力量,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⑤对教师进行综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把深厚的教师资源发挥出来,将知识由教师成功传导给学生。

5.建立科学有效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估和评价体系。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人才培养环节中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显得尤其重要。国际贸易教育教学体系除了应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教育教学规律外,还可借鉴国外经验,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中课程开发可由外经贸界深度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内容可由长期工作在该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来确定;师资队伍由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老师组成,专业课可以“双师型”老师为主导,教学管理可实行“学校主管、企业参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体制,实现灵活性、开放性、规范化、多样化等特点;成绩评定,以学生考试成绩与职业资格考试并重,提倡“一张文凭、多张证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获得外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公共技能证书。

参考文献:

[1]汪琳,焦雨生.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教育研究,2008,(5).

[2]韦苏捷.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9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从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来看,每年大量经贸类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的外经贸工作。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三本院校,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外向型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现在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过于形式化,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四年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还得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这等于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具体来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下:

1.培养方向模糊。很多高等学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

2.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避免重新“学习”,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偏重的是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授课的内容多是纯理论性的内容,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动手能力较差是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因为大多数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考入大学,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所以对对外贸易工作本身是缺乏感性认识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单向传递,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也难以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完成学业后去适应变化快而复杂的实际工作了。这样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来则能干”的要求。

3.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涉外性的工作,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以后工作中的贸易谈判、合同的订立以及单证的制作等环节中都离不开英语,英语不仅要看懂,还要能听懂、会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拿到英语六级证住的都不多,这对于以后从事相关涉外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也使得很多单位不敢接受三本院校毕业的国贸专业的学生。

4.忽视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相应的也有很多职业资格的考试,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这些岗位资格证书更能体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特色,使毕业生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但现在很多三本院校对职业证书的考试不够重视,没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也是一个缺陷。

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照其他同类院校的改革状况,各位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了 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123”人才教学模式以及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人员访问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专业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

正是根据市场对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确立了“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业务工作的高级直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设置了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习等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光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原来的培养模式只培养“书呆子”相比,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工作的需要。

2.“123”人才教学模式

“123”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如下图1所示:

“1”即“一个中心”,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原则为指导,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中心,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

“2”即“两个依托”,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目的,一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两个依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0.91:1。

“3”即“三个基础”,是指培养的国贸专业的学生一是要有外贸职业素质基础,二是要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三是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

3.“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自身特点,还可以构建“234”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该体系中,6个“职业技能模块”中的每个模块均对应一个相应的行业从业资格证,而每个从业资格证又都对应行业企业中的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岗位,“职业技能模块”中的课程直接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科阶段 实践教学体系

引 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变化、新形势,迫切要求我国经济更快更多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将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毋庸置疑,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是对具有求新创异的开拓精神人才的竞争[1]。因此,构建全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窘境及其改革的意义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学,作为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是经济学中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本科阶段的侧重点应是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现阶段这一专业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却更多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型教育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但由于受到这一模式的长期影响,该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目前还存在有大量的陈旧的、片面的、闭门造车的因素,呈现出封闭的注入式、教条式等特征和从书本到书本等无视活生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教”与“学”现象,从而导致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影响到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心。同时,传统的本科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教师个人讲授魅力与学生整体听课积极性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发挥。当然,不少非一线城市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管理者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们承认他们的毕业生,论获得信息的速度和研究优势,无法与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同类专业相比,论动手能力,又不如发达区域的高职高专的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便是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普遍面临的窘境和尴尬。一些院校开始辅之以实验室的模拟操作,从而为该专业的教学注入了一些活力。但难以否认的是,这与实际生活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仍有相当的距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革现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模式,构建其实践教学的新体系。新体系的构建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封闭式”教学的低效状态,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效益;第二,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新课标。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将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与新课程的核心观念——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一致的;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留给教师更大创新的空间,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工作方式、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挑战。教师在实施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势必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炼升华教改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与实践联系异常紧密。尤其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该专业的教学一旦与实践脱节,势必落后于实践甚至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而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实现。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定义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与实践操作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教学若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注重能力型教育。

教育部曾把新时代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要求归纳为六个方面: 第一,要具备基础知识和很强的求知欲;第二,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激情;第三,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四,要有脚踏实地、不怕困难的精神;第五,要有在市场引导下转化成果的能力;第六,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因此,结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

2.1教学目标的构建

本科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研究型为主还是应用型为主,决定了其办学的思路。毫无疑问,作为高校,对研究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也是该学科理论发展的必须。理论具有前瞻性,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用来指导实践的,任何一个行业,没有相关的理论指导,就很难成就其更大的成功,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亦然不能例外。但在当下中国,能成为相关专业研究型人才的毕竟是少数,大量相关专业毕业生是要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因此,普通高校甚至一些地处二线城市的重点院校,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应该以培养相关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即与一线城市的名牌大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即更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又与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即不仅仅懂得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技术操作,而且懂经济会管理等。同时,还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例如对研究型人才和实干型人才,要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打造两个基础相同、路径却各有特色的教育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使其在参与中获得理论与应用两个侧重点上不同程度的发展,决不能延续“一刀切”、“大锅饭”式传统教育方式。

2.2教学思路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阶段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则办学思路上就应该以开放式为主,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注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它不再以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向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一些有针对性的事实、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独立开展探索,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策略。这种教学思路跳出了传统教学认知技能的框框,以刺激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2.3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以往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能教会学生知识就可以,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对国贸专业的教师的知识结构构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纳入高校教师培养的中长期计划,更多地安排专业任课教师到企业、海关等相关部门进行定期实战培训,以从源头上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师资问题。同时,必须鼓励教师报考跟单员、报关员等国贸相关专业资质,一来可以使教师对国贸实用的重点、难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二来可以为学生日后报考此类资质提供经验与建议。

2.4教学组织形式的构建

传统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内单一封闭、刻板保守形式的“黑板+粉笔”的课堂面授方式。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除重视课堂教学对知识点的传授之外,更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如“拉出去,请进来”(即将课堂拉到企业、海关等实际操作机构去、将企业、海关的相关造作人员请进学校来),以及多媒体动感教学、实验室分组实训对抗演练等,鼓励学生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形成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另外,要特别重视学生实习与就业的结合。以南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为例,我们在学生第七学期顺利完成本科阶段所有课程之后,将其毕业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之后,除准备考研的学生继续在校复习备考以外,大多数学生都拥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自主选择实习岗位,并在实习过程中就完成了自己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2.5教学内容的构建

传统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曾经“一纲一本”一统天下,教学内容高度统一,即使教材不同,其相似程度也往往较高。在此基础上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成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抱着课本打滚”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是通过改革要使教学内容既有本学科知识又有非本学科知识,除了静态的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有动态的模拟体验和应用成败的直接体验,以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2.6教学手段的构建

除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外,应该重视书刊音像、电影电视、网络、实训软件等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应该更加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使多媒体技术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应该更加重视实习、见习、实验(实训)、毕业论文等手段的运用,要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在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扩展拓展点上具有现象直观的优势,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2.7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的构建

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到位、教材处理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清晰、教材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学手段是否恰当,评价的标准是看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构建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就是要关注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开放性、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是否具有探究性、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多样性等,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因而,新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应该强化教学评价的诊断、发展和激励功能。

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如果是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则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轻重和比例也有一争。经验告诉我们,国际经贸人才首先应具备以下素质即:工作富有条理性、个性坚毅、遇事沉稳、善于沟通交往、分析事物有洞察力等即智商、情商兼备,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就必须强调本科阶段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应用性、适应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特色等特点,这就需要人才知识结构的一专多能性。我国多位学者在比较了本专业中外课程设置的不同点后曾得出结论,认为我国高校重视必修课忽视选修课,而国外高校则恰恰相反,必修课较少,重视选修课,学生能够自由选择从社会学到心理学的任何课程,数量不在于多,而是在于质量。另外,国外高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开设了美术、音乐、戏剧、艺术史、人类学等艺术课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文化和专业领域知识的认识。也有些国外高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的地区,深入了解其历史、地理、文化、法律、商业甚至是语言,同时,各大学定期安排大量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2][3]等。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的国外经验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银德 屠立峰,高校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