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1:04:28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1

关键字微格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微格教学系统;教育信息化

1引言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常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微格教学产生于美国,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把现代视听设备应用于教学,对师范生“角色扮演”课程进行改造而形成的。1963年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被人们肯定并成为一门课程,被列入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中[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格教学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微格教学理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教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格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2教育信息化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具有更强大教学功能的教育媒体进入课堂,教学环境从单一趋向复杂,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得到广泛的建立和使用,语言实验室、多功能教室、虚拟实验室等适应于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不再只是信息源和知识拥有者、传播者,而是更多地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辅导者和学生的伙伴,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信息资源的查询者,知识的追求者和学习者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探究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远程学习模式、个别辅导模式等[2]。

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师角色的多元化以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导致微格教学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格教学,要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全面整合的要求来确定微格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设计教学策略与选择教学媒体。在微格教学的技能训练中,重点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能力。

3教育信息化中的微格教学

3.1教学环境的数字化

微格教学环境变化的核心是微格教学系统的数字化。将微格教学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为现代教学技能的训练创造物质条件。

与传统的微格教学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软件控制。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改变传统的机电控制的方式,采用软件管理,既增强了控制的精确性,同时简化了指导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操作程序,体现了易学易用的特点;②数字传输。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采用数字传输的模式,改善了信息的传送质量;③资源共享。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将文件纳入网络文件服务器中,改善了传统微格教学系统主要在控制室和观摩室使用文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网中的特定用户随时可以调用文件,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呼叫可视对讲功能、远程遥控功能、多播功能、评课功能、示范功能、系统多媒体监控及扫描功能、远程传送功能等[3]。可具有以下用途[4]:

(1)优秀教师的重要课程实况录像,以利于其它教师观摩、学习;外聘特级教师的示范课。

(2)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在主控室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记录缺点、问题进行课后的对比、提高;专业教研组的实验课和教研组针对该课的讨论、修改。

(3)学院重点课程的资料留存;学院重大活动如外请专家、学者讲课,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和闭路电视系统结合把微格教室的活动和课程向全院实况转播。

(5)学院送审的优秀公开课的节目录制;精品课程视频的制作;学院留存档案和兄弟院校之间的资料交流。

3.2微格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掌握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技能目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强调师范生在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学习如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施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学习如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去“导学”,而非“灌输”。多元化的教学技能目标体系,既包括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技能培训,也包括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技能训练;既包括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的尝试,也包括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体验;既包括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也包括课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5]。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目标,帮助师范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关人际交流的主要沟通因素分析;训练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促进反馈评价。

3.3微格教学培训技能的重点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数字化环境下,注重课堂日常教学的信息化,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手段方法、数字化学习环境融合到课程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中,开发设计数字化学习课程,掌握、运用数字化学习方法,构建数字化学习模式,构建“学教并重”或“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

(2)构建数字化视频案例库。案例库中包括专家教师、一般教师等的不同教学案例,案例中包含“精选案例”、“名师授课”、“典型范例”、“实况录像”等,每个案例附有背景介绍、分析说明、教师解说和评论、专家点评、适用对象、参考资料等。学生可以看到每项教学技能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视频示范片段,包括优秀教学范例、基本技能的示范及综合技能的示范、问题示范等,来增强对教学技能的感性认识,提供学习的样板(包括正例和反例),便于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6]。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如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基于任务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理论,对学生的评价是包括过程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教师要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将教学评价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德育教育。能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公平受益。

(6)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和整合技能。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媒体。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要遵循施兰姆公式,即教学媒体选择几率(频度、次数)与教学功效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媒体。教师不但要会选择媒体和使用媒体,还要能够在微格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合理地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同时要使教学媒体和教师的口头讲述、板书、演示、学生的练习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3.4微格教学训练模式多样化[7]

基于方法导向的多元技能训练: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为主的方式,更加提倡师生相互作用和个别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如活动教学、发现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等等。教师技能方面强调教师“导学”的能力、设置问题情境的能力、认知工具选择的能力、组织有效活动的能力、设计探究学习任务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等等。在微格训练的课堂上,除基本教学技能训练外,受训者们还应采用更加建构化的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如学习怎样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怎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励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以何种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和采取有效人际沟通、怎样发挥学生专家的作用、对活动和教学情境如何设计等等。

基于角色扮演的多元技能训练:由受训者分别进行“师”和“生”的角色扮演是微格训练中的常规做法。它的优点是使得复杂的课堂教学变得清晰、易于控制。但在实际教学中,任何一项教学技能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多项教学技能的运用需要一个整合过程。实际上,在训练中,让每一位受训者都完成多项教学技能从分解到整合的全部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采用教师角色扮演协作的方法,以训练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多项教学技能训练,并通过内容使之初步整合起来。在协作小组中,教学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担,分工明确,任务量适中,根据任务决定每人训练的技能项目。由此既完成了一定量的个体训练,又针对某一完整教学内容完成了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具体描述及评价,同时又不割裂训练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基于合作学习的学导式训练:学导式训练,即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导生”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训练小组的成员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包括本科生、专科生,也可以包括研究生、进修教师,还可以包括其它不同专业的学生。使成员间信息的交流更加多元化,信息流量更大。这种学导式的合作学习利于发展受训者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间的沟通能力和对个体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同时使受训者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了解组织合作学习的技巧,而且不同学科间学生的合作可以使教学训练更具变化和趣味性,可以使受训者尝试如何协作组织设计多学科知识内容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学,而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学科中心课堂教学组织中。

基于教学设计的说课训练:“说课”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节课,按某种具体要求,向同行或专家进行全面讲解的一种备课方式。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教学,而且能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不是作简单的“应然”分析,而是客观、完整、基于理论支持的“实然”分析。通过说课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教师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的理解程度,对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掌握情况,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估价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对于师范生而言,说课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由受训者对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该部分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理思路、可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这样做的教学理论根据等等。说课时间同样可以控制在3~5分钟内,讨论分析,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依据。

4结束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格教学将继续成为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微格教学系统将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能够传播最新教育观念与教育信息,创造重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校园环境,是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通过网络在校内和校际间进行教师合作专业发展途径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提供的素材准确度高、真实性强、信息量大,并可重复反馈,便于自我分析评价和集体讨论评价;并且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了传统教师专业化发展手段的缺陷,有效地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作为真实的研究对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速了教育的信息化[4]。

参考文献

[1]蒋文彬.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构建方案[J].高校理科研究,2007年,第6期:88

[2]陈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93-94

[3]李宗颖,江玲.智能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年,第2期第20卷:12

[4]田国生.运用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信息化,2006年,4月:60

[5]刘鹂,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493期:56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学模式,及时教学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在国内随之产生并得到迅猛发展。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建构过程,是将各类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的“整合”过程。教师是教学模式的实践者和创造者,丰富多变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模式创新的源泉;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有基于课堂的讲授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基于ICT的协作性学习、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等多种。这些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被很多教师采用,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否全能适应当今高校的教学还有待商榷。而本文将探讨的是一种适合高校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及时教学”,通过它来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及时教学简介

实现有效教学不仅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难题,更是整个教育界所面临的难题。而在因特网已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上具有的优势,将之融入到高校的教学中,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教育论文,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变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结构,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这是及时教学创造者的出发点,也是它产生的背景。

及时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简称“JiTT”)是 20世纪末在欧美国家高校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策略。由于及时教学运作程序简便,可行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也容易被教师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很好。因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它作为其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改革之路”的范例大力支持和推广。全球约100多所院校的25个学科领域的本科教学使用及时教学的方法,目前这些数字还在增加。这些院校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以色列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有综合性大学、四年制的学院、两年制的学院、职业学校甚至还有高中,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很多教育机构都实施了及时教学。及时教学目前不仅被应用于自然科学学科教学领域,在许多人文学科教学领域内也已经开始了广泛的尝试期刊网。

及时教学的创造者诺瓦克等人对“及时教学”给出的定义是:Just-in-Time Teaching(JiTT)是建立在“基于网络学习任务”(Web-basedstudy assignment)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active learner classroom)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3]9。

及时教学形式上是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结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结合,不同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结合,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不同学习方式的结合,课堂讲授和虚拟教室的结合等。其核心就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始终关注两者的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益。

二、及时教学模式的特点

及时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学习:“网络学习”和“学习者的主动课堂学习”。“网络学习”在及时教学模式中被分为两个时间段的学习,第一时间段的网络学习主要是课前预习内容的在线学习。教师先将课前的相关预习内容放置在网站上,学生在课前上网查阅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要求,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教育论文,写下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完成老师设计的思考题,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在课前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检查学生就指定预习内容所提交的反馈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反馈所了解到的、学生对即将在本节课上讲授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问题,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出适应性调整,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教学,以达到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认知发展特点的目标。第二时间段的网络学习是在课程讲授后学生再次上网学习更深、更复杂的内容。在经过预习,老师的课堂讲授,师生之间的讨论之后,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已经完全掌握,这时教师在网站上设置一些复杂的,更具探索性的习题,学生此时对这些新的知识点进行拓展性学习,和老师在网络上进行在线探讨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沟通,弄清楚新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网络教学虽然便捷,方便,但网络教学资源在及时教学中仍只是一种资源和手段,不能替代课堂学习。

“学习者的主动课堂学习”其主要形式是在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比较切合实际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各样的讨论与辩论――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全班性的或小组的讨论与辩论。开展这些讨论与辩论以及穿插其他一些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要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力图真正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充分展示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并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总是处于被动接受和被动灌输的地位的教学结构。

三、信息化环境下及时教学模式的设计

任何成功的学习方式都要经过科学的设计,及时教学也需要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及时教学模式的设计借鉴利用了“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教育论文,再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

面对及时教学的方法进行设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及时教学就是基于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平台,发挥课堂协作式学习和网络教学的优势,调动多种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系统。主要特点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保证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关注两者的合作性、协作性、自主性,抓牢“反馈链”以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及时教学模式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

四、及时教学实施的环境要求和模式实施步骤

要实现及时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要求,首先要有完善的校园网络,方便学生上网学习。其次要有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视频课件、电子邮件系统等。再次要有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媒体设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这些教师首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能制作简单的网页,最后还能熟练的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高校及时教学的组成框架及实施步骤可用下图表示。

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建立课程教学网站。教学网站的建立,极大地拓宽了知识传授的辐射范围。而且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摘要的指导和帮助。⑸为了能使学生的学生再上升一个层次,教师应及时更新网站内容,添加一些较复杂、困难的问题,作为专题探讨设置在网页上。当然这些研究探讨的主题和难点应围绕刚学习过的内容展开。学生这时在网络上就这些专题、难点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促进学生对高级、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五、及时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目前的本科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及时教学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及时教学法在改善师生关系、网络技术应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优势。

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期刊网。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对网络的利用率越来越

高教育论文,计算机和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在及时教学中网络为教师制订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提供一个公共的、有效的、及时的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此外,计算机和网络为师生课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范围都被扩大了。在及时教学中,网络的使用使学生们能够有准备地融人到课堂学习、研究和对话中,促进学习。

2、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及时教学非常重视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反馈链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在课堂学习的周围。师生间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知识的传授者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关系,学生成为了学习和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程序把握、实施和监控的积极性。

3、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给予学生研究式的学习训练。将学习与发现和探索过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评价结果的能力。

4、加强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能力的培养。及时教学注重的是普遍性知识的掌握、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以及学习和研究的能力等的引导和培养。及时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有此基础,学生今后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善于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五、结论

及时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本文只是对及时教学作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及时教学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各自的实际问题、要求,进一步实践与探索.使之达到最优的教与学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田莉.及时教学的特点及对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EJ]. 外国教育研究,2005,(11):39―43

[2]虞哲.多媒体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现代教育科学.2005(5)

[3]何克抗,刘春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适时教学(JiTT)”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

[4]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7(8):22―27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3

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方式转变的促进

1.完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

信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以前以单一的书本和知识为媒介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变为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教师课前备课、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材内容资源,如更加详尽全面的课本知识文字信息,声情并茂、直观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对于课本中的同一个知识点,我们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讲授,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实现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新知识教授和讲解,也照顾到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而声音、模拟演示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也更能使整个课堂教学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特别是一些特技效果的使用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互,更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和空间,这种信息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事半功倍,有利于激发初中阶段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以及课程教学效果。

2.充分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资源进行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与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双提高

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以及教师备课提供更多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渠道以及资源和素材,使得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加丰富有趣,但教师在资源和素材的选取上还应加以甄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符合初中生心理、兴趣和学习思维特点的,利于不同学习能力和程度的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一面,实现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实现两者效率的双提高,实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3.多媒体电教等技术的应用,更便于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

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对学生施行针对性辅导。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以及备课资源的统筹总结,可以从中对不同程度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从教学中有所学,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信心。对于某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也可以根据课堂知识点讲授的情况,有效控制课程进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资源中的试题、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为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满足他们的个别学习需要。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给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转变

1.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单一的“书本加黑板”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书本加课堂笔记”的被动学习模式,这种方式不仅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散发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也不符合和体现我国一直要求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往往难以得到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因此,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和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多样化、多元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2.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相关知识信息,有利于学生和学生间探究式学习的开展

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多渠道和动态性特征,给学生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配合,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的富有成效,学生间更加学会合作。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之应用于探究式学习,其选题广,实用性强启发性大。网络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在浩瀚的“资源海”中探究、发现。

3.有助于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

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为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竞争、协同等模式进行合作交流。例如,在做商务实训的服装买卖活动中,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负责产品介绍、机场接机、酒店入住及合同的签订,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最后环环相扣,完成实训题目,这种相互协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4

一、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基本原则论述

分析当下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可知,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其中教育信息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语文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互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明晰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其一,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二者整合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陆续出现并应用于教学领域,在此技术支撑下,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学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其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条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开展有益探索,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原有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教学组织由大变小,能更好地兼顾学生发展个性,拓宽信息技术的作用空间,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在发挥教育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其精准化服务内涵。其次,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语文学科特性下的必要举措。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价值,立足工具属性视角,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均要服务于当下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基于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要素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必要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困境的必要举措,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发现,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展开,即过于注重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忽略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价值,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情景下,融入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在理念层面,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教育信息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困境、促进语文学科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后会体现出以下三项特征:其一,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资源的自主选择、对学习流程的自主调控、对学习情境的自主创立;其二,学习方法的互动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信息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壁垒被打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不仅同一班级的学生间可以交流学习信息,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其三,学习模式的探究性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信息化工具的支撑推动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发展,即学生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自主探究学习内容。通过分析以上三项特征可以发现,突出学生主动性与学习边界的开放两方面核心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即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二是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的开放,在此需要强调开放性原则与共享性原则的并行,即不仅要依靠信息化教学环境丰富自身教学元素,同时也应向其他学习组织共享自身教学资源,这是构建大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二、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路径分析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5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过程的教育过程,就是信息流动的人际交往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符号的传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一种新的途径与方式,结合传播学和信息论原理,建立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运用网络传播理论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网络素养等的教育传播。信源对应着信息发出者,是传播和教育的主体;编码器对应着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制定教育目标、计划和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化为网络平台传播的超文本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信道对应着网络环境,指多形式、多渠道的网络技术平台;译码器对应着受教育者注意、理解、接受教育信息的过程;信宿对应着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对应着信息;反馈对应着受教育者接收教育信息的结果,及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的行为,即外化;噪音指网络特点造成的对教育信息传播的干扰;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就是信源(教育者)把需要传递的教育信息经过编码,加工成信号系统,在多种网络技术平台上与信宿(受教育者)进行传播、交流、反馈、互动的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基本要素的特点

2.1教育者(信源、编码器)的主导性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育信息的来源———信源,依据受众的反馈意见,分析受众的需求和思想发展水平,制定传播目标和传播策略,采集、鉴别、选择、加工、传播和控制信息。教育者处于主导、主控地位,教育者传播什么内容的信息、传播多少、怎样传播,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认识能力、思想水平、信息素养等因素,特别是编码能力,影响着对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加工与处理,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传播信息的接受。编码是教育者将内容、意义、信息转化成形式、符号等信号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编译,是把关行为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网络传媒的新特点,教育者不能仅把简单的文字内容上传到网络上,而要将教育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制作成让受教育者愿意接受的信号。

2.2信息的多媒体化

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传递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时代性要求,贴近受教育者实际,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信息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多媒体组合的传播方式和超文本的组织形式,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动静皆有、灵活多样,既生动准确地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吸引着受教育者广泛接受,成为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食粮”。

2.3信道的技术性

信道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交流的通道,网络媒体有信息的时效性、个性化,信息传播的海量化、迅捷性,交流方式的双向性、共享性,传播手段的信息化、多媒体化,传播区域的多边性、灵活性等特征。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的渠道、手段、工具、技术多样,在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包括了如静态网页、BBS论坛、博客、QQ、微博、微信等各种途径,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信息形式,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

2.4受教育者(信宿、译码器)的主体性

信宿是信息内容的接收者、符号的解码者,也是信息的反馈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被教育对象接受、内化,并成为个人的价值观点、思想理念,整个教育活动才算成功。受教育者在教育接受过程中,受其接受动机心理特征、个性表现影响,发挥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主体选择的功能。译码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这很大程度上受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和接受心理的影响。一种信息最终得到的反馈是正还是负,取决于“信息解码”,取决于对信息的理解、意见和评论,意见领袖起到重要作用,他能够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理解,进行网络舆论引导。

2.5噪音的多元化

噪音指在网络上传播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开放互动的网络社区空间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但网络信息超载、冗余甚至污染影响到学生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维认识上“碎片化”、无序化,“快餐”式的信息获取使学生难以深刻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内化整合,无法形成系统和富有逻辑性的认知结构,学生过度的沉迷于网络娱乐、消费和网络虚拟社交,影响学生对非娱乐信息的接受力及现实交往能力的提升,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鼓吹所谓绝对民主等不良和错误思想导致学生难以建立明确的思想道德价值标准。

2.6反馈的及时性

反馈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信息后所作出的反应,教育者依据反馈,及时调整教育信息的输出,并对下一次教育活动进行改进,体现传播过程的双向性、互动性。网络的互通快捷使反馈更加及时、方便、高效,BBS、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工具建立了信息交流的平台,转发、评论、跟贴、点赞、邮件互动等方式丰富了反馈的形式,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触角与涉及范围。

2.7环境的开放性

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和效果的氛围,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外在的宏观环境以及网络道德、网络人际关系、网络心理等内在的微观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而网络拟态环境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元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应遵循的原则

3.1开放性原则

互联网精神体现的是“开放、平等、分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是多向性的、非线性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社会上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影响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又通过教育主体以及网络媒体流向社会,净化、引导社会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不断地通过网络平台、网络社区和网络文化等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维持自身协调和平衡。

3.2系统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部是个大系统工作,其构成基本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既发挥各自功能,又协调发展,它不是一次性的单线性传播,受教育者通过主体作用发挥在对信息进行内化整合和外化践行时,对教育者予以反馈,教育者及时作出调整,形成了系统的回路,循环发展。

3.3互动性原则

互动虚拟的网络空间,交互式、互动性的网络生存方式,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往平台,双方在网络学堂、网络课堂、在线学习中交流思想、信息、情感,利用BBS、QQ、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实时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教育者失去了掌控信息资源的垄断权和优先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动关系。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具体措施

4.1提高信源的信度

首先,提升教育者的理论修养。教育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运用马列思想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深化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身政治甄别能力和敏锐性,利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武器帮助学生对抗西方文化的入侵。其次,提高教育者的信息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者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较强的信息能力。要有良好媒介素养,了解网络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理解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检索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善于将网络上的新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识有机结合,创作并传播适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不断给受教育者以新的知识信息思维和视野,自觉抵制各种负面信息,传递健康的信息知识。再次,提高教育者的信息传播技能。传播策略不同会获得不同的传播效果。一是“润物细无声”策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价值渗透到虚拟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上网浏览信息等非课堂网络学习中去,渗透到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舆论引导中去,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二是以“正面宣传”为主策略。三是一面传播与两面传播,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学历层次等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一面传播或两面传播。四是情理交融,“情”是指通过现实情境和真实感受来打动人、感染人,“理”是指客观公正地讲道理、列事实,将二者适时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增强教育者网络传播“把关”水平。把关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信息进行“过滤”,而是对信息再次加工,对信息内容进行把关。在搜集、加工、审核信息时,教育者要对良莠混杂、虚实相交的信息进行客观的认知和合理的评价,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过滤、整合、加工和传输,提高传播信息质量。

4.2增强信宿的有效接受

首先,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关键看受教育者是否对教育者发出的信息有所理解、有所收获、有所反应、有所行动,这与受众的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在内的选择性心理和受众的个体差异、心理需求、动机等有关。教育者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传输适合的教育信息内容。二是研究受教育者不同的动机、需要、心理、行为等,将教育目标的统一性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有机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心理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体贴入微的关怀、细致周到的关心,让学生从心底觉得教育者是“自己人”,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面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容易在信息中迷失自己。教育者一是开展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二是培养学生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筛选信息、判断信息、分析鉴别和处理信息。三是开展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四是提高学生信息“自滤”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创立一个“中心”,吸引受众以弘扬正能量。

4.3提升信息的价值度

首先,传递具有价值性的信息。对学生教育传播的内容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主流意识形态,要时刻与党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设计契合受众需求的信息。大学生上网主要有满足求知、求客观、求新、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可针对这些心理需要,策划、设计、加工教育信息。如为了满足休闲娱乐心理需求,可以打造理论版的游戏平台,或者将理论教育融入到文化娱乐中,渗透到网络音乐、视频、游戏、微电影、微视频中,寓教于乐。最后,设置引导大众关注教育的信息。媒介在设定公众议程上具有强大的效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选定的话题和议题的议程。一是重视议程维度的精选与设置。议程设置要围绕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学习实际,“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二要着眼于大局,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价值,要有一定的高度。三是重视微议程的大能量。一个话题、一个倡议等一经发贴人发出就会引起大量的粉丝关注和参与,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个人和社群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议程的设置,并越来越对公众议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很多议程被后续的大众媒介跟进,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要针对微议程为学生自我设置的特点,想尽办法进入学生的群和朋友圈,成为学生关注的好友,在参与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4.4丰富信道的多样化

首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促进学生门户网站建设,建成以“红色网站”为标榜,以学生门户网站为主体,集学术、新闻、服务等特色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教育阵地,使专业化与多样性相统一,教育性与服务性相渗透,生活性与娱乐性同引导。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搬到网络上,将教学安排、课程资源、课程练习、课程测试等挂到网上,在网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开展网上辅导等。对当下国内外热点新闻进行解析与评论,展示反映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注重网络页面和结构的设计,吸引学生广泛关注。其次,开发利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网络平台。开通电子信箱、QQ群、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交流和讨论平台,设置议题,由学生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论点,建立个人资料、学习授课、表达思想的平台,与学生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学心得,实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形成同辈关系、朋友关系、倾诉关系。发挥手机微信、飞信、短信、尚邮、熊猫看书、手机杂志、微店、微商等功能优势,利用4G技术推动工作。

4.5发挥网络环境的涵化功能

首先,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育人作用。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自然景观的美影响学生;孕育感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关爱,塑造健全的人格;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校园文化内隐性、间接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打造校园网络文化。一是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与管理,运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对网络言论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清除网络垃圾,净化网络环境。二是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页、校园BBS、网络视频等校园媒体网上平台,制作上传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多媒体课件、电子书籍、视频等,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活动,建设健康向上、时尚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5结论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6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内容;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3-02

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素质结构及职业专门化规范和意识的养成与不断完善过程。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该走向何处?高职教师该如何发展?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发展途径或方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迫切性

教育信息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教学法和教学设计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为重要目标。信息化的“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和信息增长的速度,信息化之于社会和教育信息化之于教育领域二者的作用是同等强烈的。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实施主体,教育信息化对于高职教育教师专业的发展形成一种紧迫的推动压力。

(二)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长期性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目前为止历经了三个主要的阶段:萌芽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计算机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PC机;第二阶段以网络教育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第三阶段以普适计算的兴起为基本特征,其主流媒体是电子书包和移动无线设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源动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下去,高职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实践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强调“工学结合”和“就业导向”。这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要具有教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是电子书包与移动设备的应用,高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技术实践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特性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特性。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以及信息化知识。其中,学科专业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体系,这是基石。同时高职教育注重“工学结合”,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体系要求较高。高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企业实践中习得的实践经验与专门技能。信息化知识主要指教师基于工作和学习需要必备的信息理论与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及教育信息产品等相关知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相对松散的。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能力等。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理念、信息方法和信息技术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这包含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信息设备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网络教学和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科研与学习能力是高职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科研与学习表现为科研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使用,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师的灵魂,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设计能力、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素质体系包括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信仰、所从事专业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信息素养等。专业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基于所从事的专业纵向的以及横向的认识与积淀。职业素养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综合体。信息素养是指高职教师开发与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它不仅仅是指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应用于教学与科研,还要求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观念、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方面的集合体,是贯穿体现于教师教书育人与职业生涯发展各个环节的素质与修养。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现代信息化职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与时代和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形式,时代和职业需求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得以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师必须树立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现代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化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开展现代高职教育的灵魂。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等;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高职教育教师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出发,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树立教育信息化思想,并且以信息化思想和技术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二)加强基于“双师型”的教师专业培训

教师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专门训练主要靠培训。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形式一般有教师进修、校本培训、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

高职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高职专业随着社会变迁和职业升级而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内容和规格,这就需要教师跟上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境界、教育追求、道德品质的传播,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学习与体验。信息理论是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师开展电化教学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前提。企业锻炼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途径,也是高职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锻炼在时间上可以是集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分散进行的;在内容上可以是生产实践,也可以是技术指导。学历提升主要是针对学科专业,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三)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

一是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后记、个人博客等不断反思。现代教师教学实践主要是信息化的教学,教学场地是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是计算机网络设备、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法。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反思,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认识,有利于个人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是积极开展科研。高职教师不应仅是教学能手,而且应是科研能手。高职教师科研既可以是科技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教育教学研究;既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的单独研究,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研究。科研的手段和方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文献检索、虚拟仿真、网络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现代科研已经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四)组建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中由共同兴趣引发形成的,团体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联盟。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网络虚拟社区、讨论组、QQ专题群以及主题论坛等。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高职教师群体共同成长。高职教师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基于网络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可以是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或是行业的技师能手,在网络环境下,他们可以跨时空的开展交流沟通,在互助合作中实现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其次,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播,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专家尤其是一线能工巧匠通过共同体平台,撰写实践反思日记、分享实践工作经验、上传工艺资料、推广技能技巧,能有效实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五)推进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高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素材型教学资源建设、课件型教学资源建设、网站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型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型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7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01-04

1 引言

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框架是每个从事教育技术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期望,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要能够深刻地认识教育技术学学科,就要深入到它生存方式的背后考察其原始性的根源,进而说明它生存演化的内在逻辑,从而确立其生存方式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东西,而不能简单地对它的生存做出经验的描述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的价值判断。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从电化教育名称和学术内涵正式确立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通过近8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为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考察教育技术学的原始性根源,就要从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开始。

2 中国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有不少学者提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学不是同一回事,它不是电化教育的发展。杨开诚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前身是一种媒体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这个研究领域关注的并不是教育,而是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并不是由电化教育演化而来,更不是电化教育的当代版本。信息化教育倒是可以看作是电化教育的当代版本。”从教育技术学和电化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看,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教育技术学只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改名,至于名称包含的含义的不同,只是由于盲目改名等原因造成的。但是,两者在我国的学科建设中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因此,本文为了叙述清晰,统一用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笔者已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2011年第9期的文章《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中进行了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从我国教育技术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看到,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刚开始的幻灯、电影教学到广播电视教育,再到今天的网络化、智能化,几乎每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的产生,都会被应用到教育中并对教育产生影响。从刚开始用这些信息技术作为传输教学内容的工具,到现在不仅用作传输工具,而且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深化。因此,教育技术学的诞生,其根源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继承的重要活动——教学,当然也会有重大的影响,要深入了解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原因,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

3 信息技术的含义

根据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范围和层次的不同,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含义做出至少10种不同的表述。通过分析人们对信息技术所做的各种定义发现,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包括了各种与信息有关的技术。并且认为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其二是方法,这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方法又包括两类:一是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如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的方法;二是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法,即信息系统设计。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和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法三个要素所组成的。比如: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是一种信息技术,俗话说的“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语言组织合理,也是一种信息技术。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信息技术从通信科技和资源科技两个领域给出两个不同的定义。

通信科技的定义表述为:信息技术是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资源科技的定义表述为: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比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两个定义,通信科技的定义更广泛,因此,讨论的信息技术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通信科技定义为主。

4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次革命性的变化: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纸和印刷术的出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有人将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合起来称现代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每一种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它们的出现对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学活动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从语言到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是信息技术变革对教学的影响。

为什么信息技术能够对教学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因为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信息技术发展变化造成教学系统的变化是必然的。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引起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传输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和学的方式等发生变化。其实信息技术还引起教学过程中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究其变化的原因,从语言到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输速度在不断加快,由于信息运动速度缺乏同质性,就产生组织模式的多样性,所以,任何传递信息的新媒介都会改变权力结构。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样也改变了教学环境。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创造一种环境。从面对面“口耳相传”教学的自然环境到班级教学环境,再到多媒体教学环境、虚拟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引起教学环境的变化的根源是由教学方式的变化导致的,当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时,它就会重新组织教学中各要素,从而导致一种新环境的产生。

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正是这种外在的信息技术使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知识不会随着个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最终被后人所继承和传承。文字和纸张出现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这种抽象的符号表示,但是这种抽象的符号在人的学习认识过程中并不是最容易的。从19世纪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这使得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学习。特别是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多,社会发展的加快,需要人们掌握知识的速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这种改变将极大地改进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知识传播的广度。

不可否认,导致教学发展变化的因素与各种技术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源。所以,教育技术学是视听媒体应用于教学中的偶然和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必然共同作用产生的。教育科学领域需要有一门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影响的学科,以促进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说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导致的必然产物。也可以预言,教育技术学将会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对教育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中,不断进化自身。

5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5.1 学科的研究对象

谈及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必要说说研究客体,它们是两个相互联系又不同的概念。研究客体是相对于研究主体而言的,研究的主体当然是从事研究的人,教育技术学中研究主体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工作者。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研究客体是科学所研究的现实领域,是认识活动的另一极——认识客体,它是客观的。从认识论的层次看,认识客体是那些在主体对象性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实践的和思维的)活动的两极,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的外部客观事物,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的思维、意志和活动是相关联的。研究对象是依据研究目的而选择的客体中的某一部分或方面的指向,是研究客体范围内的一定研究方面的全部。举个简单的例子:要认识一栋楼,它是要研究的客体;要认识这个客体,就要分析研究它的方方面面,比如它的整体外观设计,它内部的电网线路布置、钢筋结构等;假如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要给它安装通信设备,现在就要获得关于它内部的通信线路的布置知识,那么这整个楼体的通信线路布置就是要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通信线路布置是整个楼体的,而不是单独一层或一间房屋的,即它是这个研究客体(这栋楼)整个通信线路布置方面的全部,而不是部分。这也和杨小微教授认为的“研究者的活动所针对的实际领域是该研究的客体,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才是该研究领域的对象。这里的客体和对象不是一回事。研究对象包含在研究客体之中,并不是研究客体的全部”是一致的。

确定研究对象是为了获得关于研究客体的新知识,而不是重复众所周知的原理。这就催生了研究问题的出现。问题是科学地图上的空白点,是“关于无知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当人们掌握的知识不能解释和预测(实践的和思维的)某一领域内出现的现象或不能指导实践时,就会产生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促使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生。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研究对象本身,问题只是研究主体达到对研究对象掌握的桥梁。因此,研究对象更不是研究问题的简单集合,而是这些问题共同所反映的某种客观本质。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推广,就成学科的研究范围,它包括对象领域中所反映的全部事物。而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其研究范围的抽象与概括。研究对象既然是具体研究范围的抽象,那么研究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教育技术学学者所研究的范围领域中分析而得到。

5.2 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范围和发展趋势,一直是所有学者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的一些核心期刊的文章分析或从博士论文分析去发现其规律。把已有的各学者研究结果数据绘制成研究范围统计表(表2),通过对各作者论文的分析,结合数据比较表,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和教与学的应用三个范围始终是教育技术学领域学者关注的主要研究范围。这三个范围的研究在整个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占到85%以上的份额。

5.3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在上面得出的三个范围中,除了基本理论研究属于学科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内容,其他两个研究范围决定了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要知道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就应对这两个范围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无论是“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还是“教与学的应用”研究,其根本是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主要研究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教与学的应用”则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直接或间接的应用,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各教学要素的改变以追求更理想的教学。即便是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也是为了能与信息技术融合更好,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的。

其次,“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和“教与学的应用”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教与学中应用”。也就是说对一些信息技术的研究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都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希望将它们应用于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教与学的应用”研究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应用研究。如果“技术的开发与资源的建设”不以“教与学的应用”为目的,则失去了其意义;“教与学的应用”研究没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失去了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

不论是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分析,还是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围的分析,可以看到离开信息技术,就不可能产生教育技术学;没有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围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特点。再从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看,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对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学则是一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因素,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促进人们对教学信息传播和掌握的一门学科。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教学产生影响而产生的。

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任何一种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教学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同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不断地对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不同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系统,引起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在不断改变。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存储方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学内容的传输过程也一改以往的面对面教学,在距离以及工具上产生变化。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整个教学系统的环境也产生影响,形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比如多媒体教学环境、虚拟教学环境等。

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会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应用的潜能和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的预期目标?如何对信息技术应用效益评价?等等。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用什么”的问题,一类是“怎么用”的问题。第一类主要是选择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超级媒体”适合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或教学对象。第二类是效益问题,为了优化教学系统怎么应用信息技术,前面分析到的“资源建设”和“教与学的应用”都是这一类的问题。而这两类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正是这些问题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研究领域,也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形成的源泉,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教育技术学知识实践应用的场所。

6 总结

从语言产生到19世纪前,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缓慢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这期间人们虽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但是就信息技术对教学影响的关注和研究还是很少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人们将重点放在了对人的心理研究、对知识特点的研究和教学规律等方面,希望能从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秘密。不可否认,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是从19世纪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积累剧增,社会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让人们从新审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力求从以信息技术为依靠改革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促使一门新学科的产生。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既是教育科学发展逻辑的必然,更是社会需求的必然。从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可以看到,没有信息技术就不可能出现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就没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教育技术学即是一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因素,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促进人们对教学信息传播和掌握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杨开诚.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

[2]欧阳明,杨彦栋,贺卫宏.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1(9):106-108.

[3]杨彦栋.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索[D].昆明:云南大学,2012.

[4]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8.

[5]程玉,张兴柱,杨君普.浅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9):19-20.

[6]李泽清,王经锡.信息技术的界定及发展历程[J].科技与社会,2009(3):52-53.

[7]郭.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

[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克拉耶夫斯基.教育学原理[M].张男星,等,译.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10]贾甄陶.认识论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焦健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13]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9-10.

[1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教育技术研究新进展:第1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15]项国雄,赵芸辉.从《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论文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8(3):26-32.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8

关键词:实用性 创新 信息技术 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81-03

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具有课业压力大、课程数目多、课程难度高等特点,信息技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副科”,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容易得不到重视,但由于课程安排,学生又必须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于是形成了课程设想与实际教学的脱节、课程安排与实际所得的脱节、课程重要性与学习积极性的脱节等情况,从而逐渐形成了学生实际信息技术水平仍然较为低下,知识碎片化等当下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的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改革目前成果的基础上,从实用性教育理念出发,浅谈几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设想。

1 创新的课程设置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创新,创新的源头无疑是课程设置,传统的课程设置是课表式的,到什么时间上什么课,这无疑便于管理和学,但容易导致很多问题,首先,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所学知识有限,在高中,面对高考压力,学生往往将信息技术这类在高考中占很小比例甚至不占比例的学科课堂当做“休闲室”,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借助于计算机等电子工具,导致信息技术课甚至会形成学生集体打游戏的现象。其次,课程的灵活性不足,没有考虑到学生每个人的个人感受和个人时间分配,从而达到每个个体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第三,课程的时间占用比例较小,容易对学生进行潜意识的误导,让学生产生信息技术“不重要”的错误认识。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我们的解决举措必须确立两个观点,一是实用二是创新,两者缺一不可。

1.1“中央空调”与“扇子到手”结合

所谓“中央空调”式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多媒体终端进行教学,吸收课外辅导机构的网络课程的经验,开设官方的网络课堂,在考核方面采用学分制和考试制的结合,要求学生自己分配信息技术的学习时间,实际操作练习的时间计入平日学分,修满所有课程可以随时参加网络平台上的计时考试。传统的学校机房可以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形式向学生开放,便于学生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得安排学习时间,节约了课表上固定的低效教学时间,从而达到学习效率最大化,此外,机房的空气与辐射不利于高中生的身体健康,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高中生以最为人性化、最为舒适的方式进行学习。第三,网络平台可以设置留言功能,信息技术的教师团体轮流在线答疑,实践操作的问题可以约定时间在学校电子阅览室进行答疑。这样既有各个学生的学习针对性,避免出现对学生疑惑的遗漏和忽视,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工作,编订网络课程材料,更宏观地了解班级的学习情况。并且可以减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节约人力、物力等教育成本。

所谓“扇子到手”,即是保证学生每人都有平等的享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权利,学校节约出的教育教师成本,补上相关的支出,以批发的模式为学生每人提供一份仅供学习和考核所用的电子设备,网上课程也要做到不限时不限地,从而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全过程都是最为人性化、自由化的状态,充分发挥效率至上作为实用性教育思想的一大优点的能动作用,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既不成为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又切实将知识传授给每一个人。

1.2“打开窗子”与“穿好鞋子”结合

“打开窗子”是指高中的信息课程教学要以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传授于人,我国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所教授的知识都已是被淘汰的,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很多高中在win8时代还在教授windows98系统的内容,这显然达不到课程的原初设想。我们的课程设置一定要杜绝这一现象,要以最开放的眼光吸收外界最先进的知识进行传授,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跟上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节奏,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高效的同时达到知识传输的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此外,信息技术不能仅限于PC平台的学习,现下的手机与平板已成为时代的必需品,因此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打开窗子”,积极接受时代的最新产物,将与之相关的知识写入教材、写入课程,让信息技术这门课真正达到实用的效果。

在“打开窗子”的同时我们不能被远端的风景迷惑,要“穿好鞋子”,脚踏实地,将知识切实用于我们的当下和日常学习生活中,例如高中生的学习重点是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在编订课程时要将最为基础最为实用的内容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将最为实用和常用的信息处理基础打好,让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人生成长的工具,达到我们原初的教学设想。

1.3“糖衣炮弹”与“苦口良药”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对信息技术理论和发展史的学习无疑是枯燥乏味的,但对于信息技术的追根溯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理清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更好的接受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正可谓“良药苦口”。而相对应的,带有娱乐性的知识章节却颇受学生喜爱。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将这两类颇为极端的知识结构进行中和,将信息技术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技术内容结合起来,交岔开来,做到“糖衣炮弹”与“苦口良药”的结合,让学生在新的知识结构中张弛有度,保持一种知识体系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同时保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三个方面将会是在创新课程设置方面颇为实用而有效的举措,对于课程设置上的创新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性创新的开始,也是最基础的一环,把握好这一环,接下来的工作我们便能够有条不紊地徐徐展开。

2 创新的教育心理

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心理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教育心理可以培养尊师重道、扎实勤奋的品格,是具有一定的有利因素的,但在这种传统教育心理的背后,也存在着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育的很多问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有很大一方面是这种教育心理造成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认为这门课是应对考试的课程,对这门课程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此外,其他科目尤其是主科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存在不重视的情况,占课情况时常出现。这些教育心理的误区导致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心理的不正确。

针对传统教育心理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实用性创新上寻求答案,这里我们要认识到,实用主意和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实用主意指向的是教育对学生整个人生成长的实用性,而非对于考试分数的实用性。因此,我们的教育心理调整和创新要本着这一原则进行。

2.1创新不忘“求学”之根

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学习被称为“求学”,学习是学生有所求,人生有所需要而形成的积极行为,这种行为正契合了实用主意的教育本义。反观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学生的“求”早已被学校的课程安排所替代,教师填鸭式地将知识喂给学生,至于消化多少则无人知晓。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重视传统中的“求学”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观念的重拾就是最科学合理的创新。

“求学”表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同时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让学生主动产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另一方面,要加大课程重要性的宣传,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生将来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第三,要通过教师内部的教育工作,改变“教师追着学生教”的教育思路,让教师了解到传统的“求学”思想的现实价值,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2.2创新从角色置换开始

在这一方面,我国研究生课堂的运行可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大量经验,研究生课堂大量时间的学生发言,实际上完成了教与学的角色置换,这一点是值得高中课堂借鉴的,角色置换的意义不仅在于加强学生的知识修养和文化水平,更在于以一个创新性的思维和角度切入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与学的反复置换中体会教师心理,从而形成学生学习心理的最健康状态。

创新型角色置换,有几个点需要我们注意:首先,要把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信息技术是需要手动操作的课程,对实践性要求很高,因此,角色的置换要充分顾及到每个同学,让每个人到指导平台上向大家做汇报讲授。第二,汇报讲授的内容要灵活,学生可以讲课余研究信息技术的心得或是信息处理的快捷键、小窍门分享给大家,作为置换讲授的内容。第三,教师要在置换过程中培养自身融入感,要知道,教学置换并非是学生置换到教师,而是双向的,教师也要同样在这种置换中体验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更好的发现自身教育中存在的固有缺陷,并加以调整和修改。

2.3创新从细节入手

教育心理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教育心理的创新,也即是每一个教学空间的创新,因此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心理的创新,也要从细节入手,培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细节上的创新意识。

教师从备课这一环节上就需要创新的教育心理的指导,在构建课程计划时,要细抠每一个课程角落,审视自身课程构建有无可开拓可创新之处,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对即将接受的内容的热情。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贯彻创新精神,将创新刻入自身的学习心理,让创新性学习成为自身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和发问,进行信息技术课外实践时,要不拘泥于惯性思维,敢于发散、敢于尝试。第三,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方式鼓励学生和教师教学心理的创新,与此同时,学校自身的鼓励方式也可以以创新的形式进行,从而使学校、教师、学生整个教学链条都在创新性的教学心理的指导下完成工作,使每个教育环节、每个教育细节都浸润在创新型教育心理的指导下,从而更好的完成我们前文所说的实用性教育的教育构想。

我们应当认识到,创新性的教育心理在高中信息技术实用性创新上居于重要地位,也正因此,对教育心理的创新与前文提到的创新的课程设置是实用性创新的两个重要环节,一内一外,缺一不可。我们既要看到教育心理的知道地位,又要认识到教育实践的直接作用,将两个环节的创新都落实到位,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性创新的构想。

3 创新的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大前提,它指示着各种文化活动的大方向。文化语境的闭塞,会导致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活动的僵滞,反之,文化语境的开阔,会盘活整个文化链条,使之富有生机。因此,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创新,必须在开阔文化语境、创新文化语境上下功夫。

3.1守根脉:对传统文化语境的继承

创新的文化语境是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语境继承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核心内容是在我们当下任何教育中都不可以缺失的部分,这些是我们文化语境的根脉,失去了这些根脉,我们的文化之树便无法生长。因此,我们文化语境的创新工作一定要把握住这个重要的度,在守护我们的根脉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守根脉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或是概念,在当今社会,对根脉的守护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使得现代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接受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使文化世界呈现纷繁复杂的态势。因此,要做到真正的守根脉,是要付诸行动和做出努力的。首先,要系统性的,有组织的进行一系列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教育工作的展开是辩证的,一方面将传统文化的大面展示给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另一方面,要翻开传统文化的褶皱,用客观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文化,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就带着扬弃的态度,才能使得这类学习工作能达到真正的原初设想。其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官方的、客观的评价,面向全社会提出一套对传统文化的官方评价,这样的评价虽然不能完全准确,但有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辨证得推广和传播。总之,对传统文化语境的继承,我们要始终抱着辨证的态度,守住我们的根脉,之后迈步向前。

3.2迈开步:广泛引进外国先进教育理论

在守住根脉之后,我们要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扩展我们的视野,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从整个文化视野上来看,外国先进理论无疑是领先于我国的,但将外国先进理论引入我国的文化语境中,可谓困难重重。首先,外国先进理论的引入是要由翻译作为最基本媒介的,准确的翻译是传递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批在专业英语上颇有造诣的翻译人才来为我们引进外国的先进理论推开大门。此外,外国先进理论引入我国文化语境,是要以接受作为前提和保障的,我国的文化语境沉淀了数千年,已经具有浓厚的隔膜性,可以说,对外国理论的接受在国内还是有限的。第三,外国理论能否适应我国的文化现状和教育现状,也是有待于检验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仍然要本着实用性创新的观点来看待和解决。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于文化语境的创新以及与之相关的外国理论的引入,都是为了给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因此,对于外国理论的引入不能一味奉行“拿来主义”,思想要时刻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挂钩,对于有利于我们创新精神的理论,我们要大力弘扬;对于对我们帮助不显著的理论,我们要批判接受;对于对我们现阶段教育实践无益处的理论,我们可以拒之不收。总之,我们要时刻抱着实用性的态度来创新,不能冥顽不化也不能盲目跟进,将外国先进理论真正用来改善我国现有的文化语境,真正用来创新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人的思维。

3.3落到实:架起文化语境与教学实践的桥梁

文化语境是文化大环境,而教学实践却是文化中的细枝末节,两者间隔较远。我们对于文化语境的创新,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注意将这一语境的积极影响和创新思维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实际中去,架起文化语境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从而使得对文化语境的创新能真正惠及我们的高中教育。

首先,在校的师生要有对文化大环境的敏锐度和敏感度,要能敏锐捕捉到当今社会文化的前沿动态,切忌将高中作为一个封闭社会,闭门造车。对于文化语境的创新现象和创新精神,师生在接受之时也要能对其进行实用性、创新性的解读,让文化语境真正能辐射到每个学校和每个课堂,从而使对于整个文化语境的创新落到实处。第二,有关部门和教育理论研究者要充当两者之间的活桥梁,在师生受惯性思维影响,对外界环境不敏锐等问题出现时,要通过开展对话交流、讲座宣传、走访调查等方式充当前沿理论的报信人,将当今飞速发展的文化语境带到每一个教学点。第三,要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文化语境的要求。在接受到最新的文化语境、感受到最新文化环境之后,教育工作者要将文化语境的要求践行到课堂之上,将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文化语境的大方向统一,避免出现文化风气与教育实践“断代”等现象。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由于这门课程的独特属性,要求我们更要体现出走在时代前沿的风貌,将创新的文化语境与创新的信息技术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课堂反映文化,文化指导课堂。

对文化语境的创新是前面所提到的两种实用性创新的前提条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在一个开放的、充满创新和可能性的文化语境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为自由、高效、充满活力地运转。

经过本文的梳理和总结,笔者简要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用性创新这一问题。需要看到,创新无论是在教育界抑或是在其他领域,都是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精神,是推动一切学科向前运行的一处不可或缺的能量源,在创新的同时我们兼顾到实用性,就如同将创新所创造的能量源源不绝地提供到疾行的列车上,并给它规定了一个光明的前行方向。回到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既要坚持课程设置、教育心理和文化语境这三个方面的创新,又要在每个方面的创新过程中兼顾到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做到创新为我所用、创新成果为我造福。此外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用性创新的讨论,只是多个环节中的一环,当此类的讨论形成一个教育链条,并真正运转起来,那我国的教育前景将一片光明,但在放眼未来之前,我们需要先将每个环节落到实处,可以说,对于包括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内的很多教育内容,我们目前还都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邵帅.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2).

[2]徐金雷,赵丽.网络教学模式初探[J].软件导刊,2006(12).

[3]巫芳俊.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4]赵代娜.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以及对策研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1).

[5]吕小利.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1).

[6]矫翠芝.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7]占强运.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浅析及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5).

[8]王天国.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7).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9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已被省教科院成功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18年度规划课题,为了保证课题方案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之中,根据相关要求,我们课题组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老师们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我们所要学习和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持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办公系统的操作、PPT的制作和使用等等。

所谓“课堂教学优质化”,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在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

国外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起步较早,比如美国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就课堂教学而言,他们通过整合打造轻松愉快、乐学善学、精彩灵动的教学新时空,“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更广阔、更加丰富多彩。”。英国早在教育中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如名为“国家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计划”(Nat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 for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NDPCAL)的研究。“把计算机整合到课程中的观念”(Integrated Computers Curriculum)就是这项研究所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意识以及应用等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法国也十分重视。法国教育专家指出:“在动态环境下,空间图形性质和几何教学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强化。”早在1985年,法国就要求学生从小学第四学年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而且把“计算机入门”作为必修课设立到“科学技术”学科中,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软硬件环境的配备,为课程整合的良性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正所谓“突破现状是发展的必然。”。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2000年4月6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在新加坡召开的以“为了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为主题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上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改革创新》的发言。她不仅明确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的目标,而且强调“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政策集中出台。根据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想适应的教育信息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这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总体方向。2012年4月,刘延东关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即“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这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尽管信息技术平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在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还属于起步阶段。同时,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课堂深度融合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理念上的高接受度和低层次的实际运用的矛盾、信息技术的百花齐放与无统一标准之间的矛盾,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结构和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立足于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信息技术的虚假热闹和立足于学生的学,不断优化学生的学法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如何让信息技术平台真正促进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 如何使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我们想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做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推进新课改进行一些尝试。而这,恰恰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所在。鉴于此,我们提出《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目标: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培养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2.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研究内容:

1.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途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师的教学向“以学定教”的学生主体方向发展。

2.研究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进而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3.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变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所有学生发展的平台,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

研究假设:在信息技术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寻求探索之火的原动力大大增强,多媒体成其为聚精会神的心理动因,孩子们最大程度地身动、心动、神动、肯学、想学、会学的念头一再高涨,其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的。

拟创新点: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介入,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身心发展和创新发展;重要的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每一个孩子们的成长,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发展、都能提高,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难以忘怀的思维之光、自由之光、创造之光,以及思维的交锋、情感的交融、经验的积累、思想的领悟,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先对相关的理论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如:国内的研究现象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等等。之后,通过相关调查对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明确情景的创设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的作用,并通过寻找数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基本途径来有效的将数学情景有效的应用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总结分析形成相应的报告。最后,通过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形成最终的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借助网络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方法,关注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动态、最新理论以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并大胆吸取借鉴相关文献理论中的优秀成果,为展开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通过开展公开教学、交流研讨、专题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如何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兴趣爱好产生的影响。

4.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积极探索我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实际操作方案,通过撰写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运用实践中的经验。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和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等。

5.成果分析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操作方案,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汇总资料,并选取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技术路线:调查分析——>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践研究——>实验比较——>形成结论——>修正完善——>总结成果——>推广应用

(4)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8年5月到2018年9月,成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优质化》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发展动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手段的重要性,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和切入点;组织课题参与人员系统学习有关运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对全体实验人员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培训;调查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的研究思路,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制定研究计划,具体实施研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教与学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目的。实施期间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在有效整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总结结题阶段: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收集优秀论文、教师研究案例等,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负责人张瑞清,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曾多次获得过辅导站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和县级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得镇级和县级“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获得了县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曾两次参与了省、市课题研究工作,2008年9月他参与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中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研究》经专家评审,通过鉴定;2017年9月他作为第一参加人研究的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顺利结题。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撰写的论文《浅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2004年5月荣获武威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选小学组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分别在《天祝教育》2010第3期和2014第1期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刘生俊,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3年,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初探》和《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互动课堂刍议》分别在《中小学教育》和《语文天地》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马维兰,二级教师,市级农村骨干教师,曾多次荣获镇、县、市级优秀教师、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具有很强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2015年10月,撰写的论文《农村美术教育该走向何方》在省级期刊《教师》杂志第261期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吴永珍,二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达13年,工作中善于钻研,曾多次获得辅导站各种奖励,现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撰写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发挥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于2016年5月发表在《吉林教育》上,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研究的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易错题集的建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于2017年9月通过鉴定,顺利结题。

围绕本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18年3月,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织了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进行一些相关的调研工作,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进行多次研讨,最终完成了课题申报报告。

学校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较为先进。每个班级都有“班班通”一体机、视频展示台;学科任课教师人均配备电脑一台,且已接入互联网。这些为我校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辅导站和学校领导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开学初提出了在我校开展“常态课优质化、优质课常态化”教学研究工作,我课题组选取其中一点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积极筹措经费,准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建立健全了教科研制度,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五、课题成果预期和呈现方式:

教育教学信息化论文篇10

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在传统的文检课教学遭遇瓶颈后,图书馆员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开辟出的一条新途径。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笔者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对象3方面进行研究。

1.1从教学目标角度优化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是培养信息用户检索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该培养信息用户掌握一定的科研(学习)方法,帮助其利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并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因此,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以下3个层次:信息素质教育、科研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在于培养信息用户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科学的分析,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火花,产生出新信息、新知识的生长点;善于运用掌握的信息和科研方法去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能够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往和合作中介,帮助自己建立同其他科研人员的合作关系。

1.2从教学模式角度优化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目前的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主要是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来实践的。对此,图书馆员应该从信息用户的需求出发,探索多种模式相结合的信息素养教育途径,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笔者认为,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来开展。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即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内容是由专业课教师和图书馆员共同设计并讲授的,图书馆员不仅仅是承担1~2个课时的信息检索知识的讲授,而是和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把握;授课内容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某项专业课作业,而且要将信息素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主动将信息素养能力纳入自身能力建设中,并使信息素养能力随着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得到不断的强化,并最终成为保障其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嵌入课题研究的信息素养教育,即图书馆员嵌入到信息用户的课题研究及学位论文的写作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用户的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结合起来,针对课题的策划、内容分析、创新性论证、、成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全程指导,帮助信息用户挖掘其真实和潜在的需求,在课题的不断进展中教会其进行知识的捕获、分析和应用,协同其完成课题项目。嵌入自主学习的信息素养教育,即建立开放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帮助信息用户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地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开放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平台是一个集信息检索技巧、科研方法指导、论文写作与投稿、信息能力自测、信息交流答疑为一体的在线信息服务园地。在这里,信息用户可通过系统化的指导、大量的课件以及信息素质导航图,学会信息查询、信息检索、信息利用,掌握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同时,其所具有的学习行为自主化、教学形式个性化等优点,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多元化、多功能的网络学习环境。

1.3从教学对象角度优化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其信息素养教育的偏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在对本科生进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时,主要以信息素质教育为主,以科研素质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为辅,培养本科生如何利用信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搜集和信息分析,帮助其利用收集的信息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对课外知识进行延展,在此基础上进行科研素质的提高。本科生在学习阶段主要是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拓展,因此针对本科生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采取嵌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此外,图书馆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循序渐进地渗透进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对研究生进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时,更应重视科研素质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研究生主要是对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并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因此,对于研究生,主要采取嵌入课题研究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通过嵌入其课题科研过程培养研究生获取新的学术信息、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和进入学术前沿的能力以及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激励其开展创新性的课题研究,并且培养其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及如何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工具。

二、加强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举措

2.1加强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素养是数字时代人们进入社会的先决条件,是人们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必备要素。为了使信息用户成为有能力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的人,信息素养教育势在必行,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新途径,更应该得到图书馆员的重视。因此,图书馆员应该加强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推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2加强信息素养培训队伍的建设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新颖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因此它对图书馆员具有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教学人员一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深厚的计算机技术和丰富的教学技巧;另一方面还必须是一位具有课题研究经验的科研工作者,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掌握具体的科研方法及能利用现代化科研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只有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现代科研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

2.3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

在信息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员可以基于网络的e-learning环境利用Wikis、Blog对信息用户进行网络咨询指导,利用RSS、即时通信(MSN、QQ等)、微博等新的网络交流途径与信息用户进行实时交互并提供知识推送。同时为了帮助信息用户进行自主的学习,还可进一步搭建在线自助式培训平台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因此,图书馆需要不断跟踪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加强信息技术对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支撑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