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提纲十篇

时间:2023-04-08 15:25:18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篇1

(以下内容请访谈员根据被访者水平自行组织语言)

一、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

1、如果是深度贫困村。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启动以来,上级对你们帮扶村的政策落实和项目安排有什么调整和变化?

2、你们的帮扶村2019年实施了哪些扶贫政策和项目?这些政策和项目是怎样实施的?你们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开展的?效果怎么样。

3、你们在2019年的驻村帮扶中存在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困难?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4、省市县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哪些管理、支持和服务措施?落实的情况如何?你有什么建议?

5、你自已所在单位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有哪些管理、支持和服务措施?落实的情况如何?你有什么建议?

6、贫困户结对帮扶人你帮扶的贫困户2019年享受过什么扶贫政策和项目支持?这些政策和项目是如何实施的?效果怎么样?帮扶户的特殊困难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二、村支书、村干部

▶整体情况方面

1、请介绍一下全村的贫困状况,包括贫困人口、户和村的数量,以及主要致贫原因和面临的主要难题等

2、如果是深度贫困村,村里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方面有什么新的安排部署?对你村脱贫攻坚的政策部署、项目安排和工作推进有哪些调整和变化?

3、请介绍一下全村2019年实施了哪些扶贫政策和项目?资金是如何筹集、安排和使用的?政策怎么落实的?项目怎么实施的?群众是怎么参与的?有没有公示过?

4、请介绍一下全村2019年贫困人口,贫困户和贫困村退出的情况,以及各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预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有什么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5、你村目前脱贫攻坚还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6、请介绍一下你村驻村工作队2019年开展工作的情况?效果怎么样?对于改进他们的工作,你有什么建议?

7、全村结对帮扶单位在2019年做了哪些工作?提供了哪些帮助?效果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8、你觉得上级制定的扶贫政策和项目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有什么建议?

▶(医疗卫生方面)

1、是否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的覆盖?

2、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参保率是否已经达到了100%

3、全村残疾、大病、重病、慢病有多少人?其中,卡户的大病、重病、慢病有多少人?劳动年龄人口患有大病、重病、慢病、残疾有多少人?卡户中劳动年龄人口患有大病重病、慢病、残疾有多少人?

4、请介绍一下家庭病床实施的情况。

5、卡内卡外户在健康扶贫方面享有的政策有哪些不同?

6、村医生的收入水平?收入构成?选聘标准?考核方式?有哪些培养政策?

7、村民在医疗政策了解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8、最后请谈一下,村一级在健康扶贫方面有什么难点?

▶(儿童教育方面)

1村里有没有孩子因贫失学的情况?什么原因?

2、村里有小学和初中吗?学校规模多少?师资情况如何

3、对于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觉得他们最需要什么方面的帮扶和支持?

4、村里对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有什么特定的帮扶措施?哪些方面做的好的?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5、未来村里是不是有计划对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有所支持?需要镇、县成者国家提供什么方面的支持?

▶(婚烟家庭方面)

1、当地结婚有什么样的习俗、仪式(包括彩礼、结婚仪式,婚烟绵结具体过程)?请访问员对当地特殊习俗进一步关注和追问。

2、“入赘婚”在村里是否常见?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发生“入婚”?村里人对“入赞有什么样的评价?(如果有统计数据,请村级领导会后提供历年来的“入赞婚”数据)

3、贫图家庭的子女找对象困难吗?随着代际更替,这种因难程度是在加强还是在削弱?

4、在择偶困难情况下,家庭一般通过何种办法努力实现子女结婚成家的愿望?

5、村里有哪些特殊的婚烟形态?如老妻少夫、老夫少要、隔辈再婚等准“乱伦婚烟”。

6、村里离婚的情况多吗?都因为哪些原因离婚?哪种离婚情形最为常见?有没有特殊的离婚原因?(访谈员在谈话中捕捉那些特殊的离婚情形,追问具体案例)

7、请您谈一谈婚姻离婚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影响。具体包括:家庭生活的完整性、单系抚养压力、儿童就学、儿童性格养成、老年赡养压力等方面。尤其关注单亲家庭里儿童身心发展情况。

▶(老人方面)

1、本村是否有农村养老院?是否有农村养老服务站?是否有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2、本村有多少农村养老服务专职人员?有多少农村养老服务兼职人员?

3、本村农村养老金发放的平均水平是多少每人每年?

4、本村老年人总量、年龄分布、民族分布?有多少是完全能自理、部分能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

5、村医院、村医生给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哪些医疗、护理服务?

访谈提纲篇2

(一)脱贫攻坚组织和主体责任落实

1、脱贫攻坚组织、体制、机制情况,责任是否落实?

答:一是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田集镇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专职扶贫副书记和1名班子成员分管脱贫攻坚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田集镇扶贫办具体负责业务工作。明确了各村支部书记负责制,每村明确一名扶贫专干、微机员,资料员确保精准脱贫工作责任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

二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扶贫论述摘编》等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战略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研究脱贫攻坚的机制、措施、方法和路径,细化帮扶措施和办法,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

认真落实县“三挂钩”责任机制,全镇12个村每村配备一名班子成员和一名包村干部,各村设立扶贫工作队,两个贫困村由市县单位点对点帮扶,同时每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不多于10户贫困户,真正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

2、驻村人员是如何管理的?如何较真碰硬和追责问责?

答:我镇一直以来对驻村工作队成员管理都比较严格,镇组织室、镇纪委和镇扶贫办一起对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进行督查考核,镇纪委不定期对在岗在位情况进场抽查,确保选派帮扶干部每月不少于20天在岗在位。

驻村工作队坚持在岗在位,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镇审批的请假条一律要报备给县选派协调办备案。驻村工作队不仅仅参与到村级扶贫工作中,在秸秆禁烧、冬防冬治等村级工作中、包括此次的新冠肺炎防疫中都参与其中,聚焦主业主责助力脱贫攻坚都做的很出色。

较真碰硬和追责问责就必须严格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纪律;一是驻村工作队要提高政治思想站位,与村两委处理好关系,发挥脱贫攻坚突击队作用,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对驻村帮扶干部工作履职不力,弄虚作假或者因其他情形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依据干部管理权限,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重者进行严肃处理。

(二)精准识别情况

3、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解决情况如何?

答:贫困户识别坚持遵循“七看七比”和“八不纳入”原则。“七看七比”:看住房,比居住条件;看家庭设施,比消费水平;看劳动能力,比家庭收入;看子女上学负担情况,比教育支出;看有无重症病人、残疾人,比医疗支出;看家庭受灾情况,比受灾损失;看子女有无抚养能力,比生活状况。“八不纳入”即:有公职人员的家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职工;全家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的家庭;户籍不在本村的家庭;有私家车、客运车、货运车、工程车、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的家庭;有商品房的家庭;有实体产业的家庭;村干部家庭。合成为“七看七比八不进”。

贫困户识别程序是2014年-2016年为“两公示一公告”即:户审请、村民小组评议公示、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级公示、镇级公示,县级公告。2017年在“两公示一公告基础上增加了数据比对的环节。数据比对环节是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关数据比对核实申请贫困户家庭拥有城镇住房、车辆、经营实体、财政供养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以上措施确保贫困户识别是精准的,确保识别经得起检查,确保群众认可。

存在问题:个别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扶贫政策界限把握不准等因素,在面对贫困户识别时,有的群众收入变化明显,比如有的直接虚报自家的家庭经济情况、夸大自身存在的困难,为精准识别贫困户增加了难度。边缘户和贫困户之间的限定模糊,导致镇村干部及群众都把握不够精准,识别存在困难。同时贫困户精准识别后也存在动态管理不及时的问题,主要是贫困户动态管理的政策了解不够,遇到婚丧嫁娶主动说明申报的较少,导致贫困户家庭人口变化未能及时上报增减,出现错误。

解决办法:一是严格把关识别程序,压实镇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接受各级检查监督和群众监督。按照户申请、入户调查登记、自然村民主评议、上报县级数据比对、村委会二次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村委会公示上报、乡镇审核公示上报、县级复审批复、县级公告、信息采集程序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每年都会进行贫困户公示公告等相关工作,对脱贫后收入增加明显好转的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二是积极宣传扶贫相关政策,按照上级要求逐月开展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要求各村逐月上报贫困户家庭人口动态管理数据,及时进行贫困户户内人员的增减,确保贫困户家庭人口识别精准。

4、贫困村识别标准是什么?贫困人口在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分布状况?

答:贫困村识别标准为“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所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所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我镇2014年上报两个贫困村分别是赵老村和杨寨村。赵老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48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且无集体经济收入;杨寨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45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8.4%,也无集体经济收入。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较差、基础欠账较多、人均耕地较少,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被确定为贫困村。

其余十个非贫困村2014年贫困户数量如下:程寨村148户450人、东岳村184户385人、柳林村125户450人、庞老村143户489人、任庙村159户434人、孙寨村103户326人、田集村136户321人、王大村156户547人、张集村131户395人、赵吴村213户515人。其中田集村、东岳村、张集村等为集镇所在地,孙寨村、柳林村、王大村、任庙村等为小集市所在地,基础设施和村集体经济状况较好;赵吴村、庞老村、程寨村经过前期一段时间的建设,从交通道路、水利设施、人均耕地等方面看都优于两个贫困村,因此这十个村不是贫困村。

5、2018年以来是否存在线下调整情况?

答:2018年以来动态调整工作常态化,每个月初让各村摸排及时上报,对于户内自然变更人员及符合纳入贫困户条件的农户进行及时调整,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不存在线下调整。针对困难群众也要求各村及时发现及时帮扶,确保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情况

6、贫困村基础设施有什么改善措施?如何落实的?

答:近年来,我镇坚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八小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9000余万元,疏浚大中小沟39条,改造旧塘16口,完成土方470.6万方,新打机井306眼,建板桥69座,涵桥256座,硬化生产路23km,修建节制闸6座,滚水坝2座,植树2900株。不但使灌、蓄、排能力均达到或超过五年一遇的标准,同时也彻底改变提升了农业生产设施,农村自来水全部安装到户,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

道路交通方面:除去道路畅通工程和一事一议道路修建外,我镇投资3900余万元新修道路925条86.8KM,总投资额3900余万元(其中主路35条6.3KM,投资504万元。新修支路712条71.2KM,投资3204万元。新修户路178条9.3KM,投资204万元),道路交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设施方面:为更好满足群众用电需求,我镇供电部门超标准超需求增设变压器和铺设电网线路,2019年全镇户均电力容量达到2.84千伏安,超达标值13.6%,有效解决高峰期断电问题。

7、公共服务水平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是如何提升的?

答:一是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镇现有公办中小学校11所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提升,完善了功能建设和服务标准,扩招专任教师达到285人,在校学生回流至3810人。

二是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改建卫生院1所,配备执业医生6人、助理执业医师11人、全科医师3人、执业护师10人、药师剂师10人,业务用房2760平方,科室配备齐全。全镇12个村卫生室四室(药房、收费室、诊断室、治疗室)齐全,每村至少有一名资质乡村医生,基本药品种类和基础医疗设备配备齐全。

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建成投入使用农民文化广场21个,农家书屋12个,综合文化站1个,年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

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新建公益性公墓一个,占地50亩,总投资274万。新建镇级残疾人之家1个,村级残疾人工作站4个,在建8个,便于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基本服务。新建一座敬老院,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现有房屋51间,设定床位110床,可入住人员110人。

(四)帮扶措施及政策落实情况

8、乡镇主要扶贫产业是什么?效果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答:田集镇主要以种植、养殖产业扶贫、光伏产业扶贫为主。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发展到户种植、养殖产业项目,对贫困户在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方面给予扶持,2016年以来,共实施到户特色种养殖产业项目3910个,发放产业补贴资金688万余元。推进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投入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25万元,建成扶贫车间两个、村级种养殖项目两个、入股分红合作经营项目三个,年均增加贫困村级集体经济15万元。

实施光伏扶贫产业项目。在符合土地整理利用规划的条件下,合理选用地块,按照供电部门技术要求统一建设。全镇已实施光伏项目四个批次,建设光伏电站15个,装机总容量5.44兆瓦,惠及贫困户1184户,年均收益3000元以上,惠及贫困村2个,年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益超过5万元。

9、农户增收的主要渠道有哪些?稳定性如何?

答: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就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此我镇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产业带动就业等多项举措,帮助我镇贫困户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通过开发保洁员、护林员、光伏协管员、扶贫车间等公益岗位,帮助97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发放就业补贴57.8万元,全镇今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193人。2016年以来,共实施到户特色种养殖产业项目3910个,发放产业补贴资金688万余元。全镇1184户贫困户享受光伏产业,每年每户光伏收益稳定在3000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五保兜底政策人数达到1228人,比例超过21%。

通过为每户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我镇脱贫户家庭经济收入较稳定且达到了收入达标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10、转移就业情况如何?有什么样的支持措施和政策,效果如何?

答:贫困户转移就业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外出务工,二是到县经开区工厂务工,三是到本地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和本地零工就业,对符合就业扶贫政策的及时申报各类就业补贴,几年来合计发放就业补贴57.8万元。对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及时摸底,建立台账,开展培训,共开展“电商培训”、“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家政技能培训”等培训达500多人次。

具体相关的支持政策有:1、贫困劳动者外出务工,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每人100—500元交通补贴;2.贫困劳动者到小微企业就业,在阜城三区工作月工资超过1280元、在四县一市工作月工资超过1180元的,分别给予个人640元、590元的岗位补贴,由就业补助资金支出(如遇政策变化,及时动态调整);3、对疫情期间在经开区企业新就业的人员,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200元。另外,疫情期间凡是到经开区企业就业的,如企业未统一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政府为新入职员工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按200元每人每年标准,缴费期暂定一年;4、在扶贫车间和居家就业基地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年工资收入高于3600元(含)低于6000元(不含)的,按实际工资收入的50%给予岗位补贴;年工资收入高于6000元(含)的,按实际工资收入的60%给予岗位补贴,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6000元。通过各村对政策的宣传和岗位推荐,目前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均已实现就业。

11、公益岗位就业情况,主要有哪些公益岗位?岗位薪资是多少?

答:设置有护林员(9个)、光伏协管员(19个)、保洁员(36个)公益性岗位,提供64个就业岗位。其中生态护林员年工资8000元,光伏管理员年工资3600元,保洁员年工资7200元。

12、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完成情况,是否全部入住?住房安全是否全部解决?

答:2014年以来,共实施危房改造601户,其中修缮306户,重建295户,拨付危改资金678.4万元,彻底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政府引导审核的原则,对有意愿搬迁至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本镇贫困户安置27户111人,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贫困人口人均分配住房面积25平方。

13、搬迁户产业、就业、公共服务情况如何?是否可以保证稳定脱贫?

答:一是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积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做到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网络,实现有活动广场、有购物点、有卫生室、有文化活动室、有垃圾收运点、有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需求。

二是加强产业就业扶贫力度。

着力在东岳安置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做好田集温泉度假村产业项目建设,鼓励搬迁群众就近发展经营类、服务类等配套产业;鼓励赵老安置点贫困人口到赵老扶贫车间就业,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参与环卫工人、社会治安协管员、光伏管理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确保搬迁贫困户就业增收。

14、乡村医疗基本设施和医护人员保障是否到位?作用发挥如何?存在什么样问题?

答:通过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建卫生院1所,配备执业医生6人、助理执业医师11人、全科医师3人、执业护师10人、药师剂师10人,业务用房2760平方,科室配备齐全。全镇12个村卫生室四室(药房、收费室、诊断室、治疗室)齐全,每村至少有一名资质乡村医生,基本药品种类和基础医疗设备配备齐全。

全镇的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开设贫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简化就医手续,最大程度方便农村贫困群众就医。贫困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2016年以来先后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11511人次,跟踪随访达4万人次,免费体检达7330人,办理慢性病就诊证1275人,合规报销全镇贫困人口诊疗费用3479万余元。

15、是否存在适龄儿童辍学情况?义务教育保障有哪些措施?

答:我镇无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儿童,有个别因残疾或生病等特殊原因无法正常入学,采取送学上门或联系特教学校的方式进行确保其接受教育。

全镇现有公办中小学校11所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提升,完善了功能建设和服务标准,扩招专任教师达到285人,在校学生回流至3810人。

义务教育保障采取“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小学生学杂费每生每学期312.5元,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每年1000元;免除初中学杂费每生每学期412.5元,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从2019年秋季开始纳入补助范围,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每生每年780元。2014年以来资助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894人次,资助金额239.9万元。

16、低保标准,评定办法,发放办法?低保户与建档立卡户关系情况?

答:现行低保补助标准A类每月455元,B类每月315元,C类每月210元。

低保评定办法:户上申请,村两委及村民代表评议后公示7天后上报镇民政所审核,镇民政所审核整理好材料后,镇低保领导小组召开低保评议会,通过后公示7天后上报县民政局审批。

低保金发放办法:按月及时造册足额打卡发放,死亡的必须及时进行核减。

关系:全镇实施低保保障13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兜底政策人数达到1121人,占全部贫困人口比例超过19%。

17、低保兜底脱贫情况,比例有多大?除低保外还有哪些补贴及其标准?

答:低保兜底脱贫情况:全镇未脱贫户目前为169人,其中已纳入低保的共计124人,低保兜底率超过73%。

除低保外还有:五保补助:每人每月540元,孤儿补助:每人每月1050元,高龄补贴:80-99岁每人每年200元、10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24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6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一二级残疾每人每年800元、三四级残疾每人每年400元,持有精神类残疾人证,当年或上一年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或服药的贫困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超过60周岁每月至少110元。

未脱贫户只要符合以上政策,目前均已享受到位。

(五)脱贫认定

18、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做法和程序,程序是否规范?

答:贫困村出列按照“村级申请、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备案标注”的程序,由村“两委”向乡镇党委、政府提交出列申请和相关资料。乡镇党委、政府入村调查核实后形成审核报告,提出贫困村出列名单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后,对拟出列的贫困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县级党委、政府审定。审定出列的贫困村,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社会公告。

贫困户脱贫按照“评议公示、审定公告、备案标注、颁发脱贫光荣证”的程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认可)。与贫困人口识别程序对应。实际上,我省还增加了第三方监测评估。经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后,颁发“脱贫光荣证”。

访谈提纲篇3

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距县城距离54公里,距乡镇2公里,海拔700米;现有人口295户887人(其中贫困户27户8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约1970亩,林地约19570亩;

1、主要致贫原因

(1)、因病:12户43人;

(2)、因学:1户5人

(3)、因残:4户9人

(4)、缺资金:8户19人

(5)、缺劳力:1户2人

(6)、自身发展力不足: 1户1人

(7)、建卡贫困户中低保户共计16户32人

2、特定贫困人口

五保:12户12人(其中集中供养2户2人;康昌兵、周清贤)

低保:28户52人

残疾:53户55人(谢正权、陈沾全两户一户多残)

3、脱贫情况

已脱贫:2015年:4户9人;2016年3户13人;2017年2户5人;2018年8户24人;2019年11户27人,2020年2户9人,( 2018年因高速路拆迁稳定脱贫2户(王宇刚6人、游开玉3人)

;2015年脱贫户唐进贤去世

4、未脱贫情况

本村无未脱贫户

5、水、电、路、讯情况

全村硬化公路20公里,硬化人行步道4000米,2014至2019年新建水池:10口,受益145户60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21户59人),2020年无新建水池,各社建有严格的用水管护制度,

5、扶贫小额信贷10户36人,所有小额信贷农户均用于发展产业。

6、致富带头人情况:

天池村致富带头人向司兵,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现有规模:中药材30余亩,生猪150余头,总资产 50余万元。在本村主要带动5户贫困户,(力再方、唐福轩、唐福春、唐进国、张汉权),通过提供养殖技术、劳务报酬以及农产品收购,为贫困户增收。

7、产业发展情况

天池村主要还是以土豆、玉米为主导产业,每年平均产土豆100吨,玉米72吨,中药材600亩,油菜35亩,魔芋200亩,生猪400头、山羊200只。

8、教育保障

全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22名(县内就读103名、县外就读学生19名),其中建卡贫困学生11名(小学8名、初中3名,县内就读9名、县外就读2名),无1例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情况发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教育资助共7425元;有效保证了我村学生有学上,且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9、医疗保障

截止2019年11月贫困户住院乡内19人次、县内1人次、县外1人次,总金额69692.57元,合作医疗、其它保险救助及托底救助报销62723.42元,自付6969.15元,自付比例9.9%。特殊困难群体临时医疗救助10人次61400元。在册慢性病3人大病4人,全部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有效保证了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即使家中有大病患者,基本生活也不受影响

10、住房保障

2014年以来完成易地搬迁2户,CD级危房改造22户(14户建卡享受D级改造,2户建卡享受C级改造;2户五保享受D级危房改造,3户低保享受D级,1户低保享受C级),全村实现贫困群众及四类对象住房有保障,没有群众住茅草房和危房。

11、培训就业情况

免费参与培训贫困群众36人,主要培训项目有:餐饮、家政、种养殖业培训,经培训完成后目前已就业7人。

12、公益性岗位

选聘由林业局开发的护林员6名(周玉山、张汉权、唐福顺、马定梦、李于旺、唐福轩),扶贫办开发的村级道路养护岗4名(唐福春、李传珍、蔡玉奎、曾现梅),农村扶贫综合岗1名(佐明秀),爱心看护员1名(谢正权、王宇术),公共设施维护和场所看护员1名(唐进刚)。

13、精神扶贫

2016年以来评选表彰“脱贫光荣户” 5名(县级)、7名(乡级);

14、严格实施惠民惠农政策。

一是实施农户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按照“七改”(改厕、改厨、改院坝、改阴阳二沟、改路、改畜圈、改陋习)的要求实行全覆盖,凡是符合要求的农户已全部纳入进行了改造。2016年以来共计实施162户,补助资金45.8万元。二是实施旧房提升工程。共对7户农户旧房实施改造,补助农户资金35000元,有效的提升了我村农户的居住条件。三是实施了产业到户扶持项目,其中2017年实施产业到户扶持共计129户,补助资金51393元;2019年实施产业到户扶持共计128户,补助资金52660元;2020年实施产业到户扶持138户,补助资金138486,均已打卡发放到位。三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实施了村庄整治工程,提升了我村的村容村貌。四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以来新建蓄水池4口,取水口6处,受益农户70余户270余人,彻底解决了全村中高山一带饮水难的问题。五是组织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对全村范围内产生大额医疗费用且符合救助政策的农户进行了救助,共计救助资金43000余元。六是全村大力发展紫薯、萝卜等特色产业,对所有种植户实施了奖补政策,实现了农户增产增收。六是全村共实施退耕还林2150亩,种粮直补1970亩,生态效益林按人均12.75元/亩补贴,三项补贴均已经打卡发放至农户。

帮扶力量

1、我村主要以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村支两委成员组成结对帮扶;

2、驻村工作队

访谈提纲篇4

目前,公认的生涯人物访谈的概念为:通过与一定数量的职场人士面谈而获取关于一个行业、职业和单位“内部”信息的一种职业探索活动。高中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时,不仅要获取职业信息,更要获取从事该职业需储备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能力,以及生涯人物的求学道路。学生要了解被访者就读了哪所学校的哪个专业,他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技能和现在的职业有密切的关联。

生涯人物访谈项目教学在中学实施有三个明显的优势。

一是可以弥补教学案例机械呆板的缺点。传统教学案例来源主要是大众传媒和一般出版物,或者是由教师自身亲历的真实事件而来,因此案例不是范围太窄、缺乏新颖,就是与中学生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生涯人物访谈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生涯人物案例的积累中来,能使遴选案例的范围更加广泛,帮助中学生扩大职业视野,获取与未来工作有关的具体信息,如:某职业的入职标准和对应的专业、工作一天的具体内容、工作者的内心感受、该项职业的薪酬等,这些信息千变万化,课堂上无法一一呈现。

二是可以弥补学生参与性不强的缺点。与课堂中的生涯规划教学相比,在生涯人物访谈项目中,学生既是生涯人物访谈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又是生涯人物访谈项目的实施者。项目教学方式增强了生涯规划课程的操作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三是可以促进学生对大学和专业的认知。中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专业十分重要,“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职业和专业体验是了解专业最有效的方式。与在校大学生聊院校、与职场人士聊工作能增进中学生对专业和高校的全面认知,并且有利于提高中学生专业选择的能力。

二、生涯人物访谈项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进行自我探索,明确访谈人物。

“知己知彼,人职匹配”,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准则,它要求在生涯规划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个体特征,另一方面要进行外部探索,了解职业环境。只有中学生对自我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才能在生涯人物访谈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收集自身所需要的专业信息和职业信息。

在进行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时,笔者把自我探索部分的三个模块共六个课时安排在课时计划的最前面,它们分别是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价值探索。学生通过霍兰德兴趣岛测验、MBTI职业性格量表、价值分类卡等活动和游戏,系统地解决了“我是谁”这个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按照人职匹配理论,定位目标职业和目标专业。学生在此基础上,再选择符合目标专业和职业的生涯人物。选择生涯访谈人物时应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访谈的对象既要有高校在校学生,也要有职场人士;既要有刚入职场的菜鸟,也要有具有若干工作年限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资深人士。为帮助学生明确访谈人物,收集必要的基础信息,笔者设计了生涯访谈人物资料卡。

资料卡的制作帮助学生整理了生涯人物的初步资料,其本身就是对生涯人物探索的一个环节,为后续进一步做好访谈项目提供了保障。

2.拟定访谈提纲,做好访谈准备。

学生对生涯人物访谈没有经验,许多学生没有正式接触过此类活动,所以笔者指导学生拟定访谈提纲,做好以下三步是保证访谈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

第一步,首先要求学生确定生涯人物访谈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是面谈,可以是电话访谈,或者是用网络媒体进行。按照学生的实际和访谈人物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约定的方式,笔者把访谈人物类似、访谈方式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

第二步,学生进行分组设计访谈提纲。指导学生在进行专业访谈时,围绕专业的特点、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设置、进入相关大学的分数、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该专业攻读硕博的情况等信息拟定访谈提纲;在进行关于职业的访谈时,可以围绕职业岗位特质、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流程、行业现状、进入该职业领域的相关资质、工作环境、工作时间、薪酬福利、主观感受、对工作的满意度等信息进行访谈准备。

第三步,学生进行模拟访谈。课堂上,学生用设计好的访谈提纲进行模拟访谈,访谈后让参加表演的学生谈感想,让观摩的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教师主要对访谈问题的设计进行指导,一方面,要根据对问题的关心程度进行排序,有重点地推进访谈;另一方面,要注重问题的精练,一般控制在10个以内,不宜过多,最好是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继续修改提纲。

学生经过再次讨论修改,完善访谈提纲后,笔者提示学生:访谈实施前要和被访者确认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在访谈过程中要注意尊重被访者,同时要保护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3.掌握谈话技巧,实施访谈过程。

在生涯人物访谈中作为采访者,

要具有掌控访谈的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十分健谈的访谈对象,加上他们丰富的个人阅历,往往会成为访谈过程的主导者。所以学生要么是听得忘了自己的目的,要么是根本找不到转入正题的时机,结果费了半天工夫,只是听了一场与主题无关的演讲。

笔者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活动形式和学生共同体验谈话技巧,保证访谈过程顺利开展。训练学生掌握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技巧时,安排两个模拟小组,访谈关于中学生大学专业选报的情况。

A组提问:请你谈谈你在选专业方面的想法。

回答:我觉得很难选择。

提问:为什么难以选择呢?

回答:因为……

A组很顺利地把话题打开。

B组提问:你有没有考虑过选专业的问题呢?

回答:没有。

B组无法再进行对话。

笔者提示学生,遇到健谈的被访者,可以多用封闭式问题,对于不善言谈的被访者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如果访谈内容偏离了主题,可以使用封闭式提问将访谈“调回”原来的频道。在访谈中有大量的信息产出,因此学生要一边听,一边记录,以便过后整理。如果两人一组进行访谈,两名学生都应当做相应的记录,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点各不相同,即使记录一样的内容也会有疏漏,在征得被访人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录音和摄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访谈技巧后,就可以实施生涯人物访谈了。

4.总结访谈材料,进行信息整理。

在生涯人物访谈过程中,即使学生提前精心设计访谈提纲,并保证访谈过程围绕主题进行,由于生涯人物与访谈者本身具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或者访谈者因本身能力的差异和局限,访谈者对访谈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控制程度也不同,因此所收集到的信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获得有用信息。

笔者建议学生在同一领域访谈两个以上的生涯人物,通过信息分析和对比,找出该专业或行业的本质特征,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行业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将来是否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学生在对访谈材料的信息整理后,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了解、在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收获,形成访谈报告文字材料,制作PPT在班级进行汇报演讲。生涯人物访谈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汇报演讲、座谈、情境再现等呈现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再一次梳理在生涯人物访谈中获得的信息,而且使获取的信息得到了交换,提高了访谈的效率。

三、中学生实施生涯人物访谈项目的成效

1.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能力。

生涯人物访谈项目教学的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在真正的社交活动中,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充分准备,积极主动实践。由于访谈项目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的,这个过程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生涯人物访谈项目注重的是完成访谈的整个过程, 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只要求学生在访谈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生涯人物访谈的要求和技能, 获取生涯人物传递的专业和职业信息,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从项目教学本身来看,它超越了单纯的专业知识教学, 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深入了解专业和职业,有利于确定奋斗目标。

中学生通过与生涯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从在校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切身经验中获得大量的宝贵信息,这些信息具体、真实,能够帮助学生丰富对目标专业和职业的了解,帮助他们获取最新的职业信息。访谈,可以使学生重新了解自己,促使他们对照职场要求,有针对性地合理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涯人物访谈结束后,不少学生将访谈人物树立为榜样。这样一来,学生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3.学会进行人际沟通,有利于拓宽获取信息渠道。

进行访谈的过程,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学生身处象牙塔,很少和真实的社会进行对话和沟通,学生在进行访谈前,要联系被访谈人,要商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要按照被访者的要求和安排调整已经商定的时间和地点。一位学生反馈说:“要进××公司找个人真不容易,门口的警卫怎么都不让我进去。最后,打了被访者的电话,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我领进去。现在,我才发现要在社会上办事还真不容易。”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能够锻炼和提高中学生的社交及应变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在进行生涯人物访谈之前,学生大多是道听途说或者从网上获得有关于专业和职业的信息,他们获得的信息大多支离破碎,真实性和针对性较差;通过访谈,学生获得了最想了解的信息,也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

4.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调动学习主动性。

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都不够成熟,其由于固有的心理特点,具有相对较高的自我预期,对于大学和职场的想象理想化。通过访谈,学生想要获得的信息得到澄清,被访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和职场经历,并对自我职业生涯中所遭遇的挫折、失败“现身说法”,分享自己曾经的失败经验,有助于中学生对未来理想职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能帮助中学生认清成长道路上的曲折,加强了中学生抵抗挫折的信心,可以减轻他们在高考和未来求职过程中的异常心理。在访谈的人物中,有的是在某一行业或领域内相对而言的成功者、佼佼者,他们有助于为学生输入更多的正能量。通过访谈,中学生可以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面对学习的压力,厘清对高校和职场的正确认知,调动学习主动性,破除考上大学就是解脱的错误思想。

访谈提纲篇5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活动,由学校自主发起和实施,致力于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学校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学校发展的状况、现存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策略。

一、自我诊断的主要特征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首要特征是主体性,是基于学校自身的发展现状,为了学校的内涵提升,在学校的具体情境中,由学校师生组织的活动。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师生及利益相关群体,评估目标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改进,而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对学校进行督导、评价和激励的手段。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突出问题导向,为学校发展规划和决策服务。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全校师生和利益相关群体的智慧进行决策和规划,进而实现学校的发展和改进。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突出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参与,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家长、学生、社区等。学校管理的实践当中,仅从行政领导、校长或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很容易忽略学校现存的某些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往往是从管理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片面地判断,不利于问题的准确归因和彻底解决。多元参与的内涵有两点:首先,学校自我诊断的实施主体应是多元的,这有助于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也有助于充分调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资源和积极性,为更好地谋求学校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诊断所依据的资料来源应是多元的,尤其需要吸收一教师、家长、学生等在学校中话语权相对低弱群体的意见。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是一项系统工程,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全面性、持续性和科学性。全面性体现在从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管理与领导、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硬件、社区资源、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诊断。持续性体现在伴随着学校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发展自我诊断也要持续进行,不断发现新问题。科学性体现在自我诊断过程中涉及的工具和方法的实施有一定的规范化要求,需要专门的学习,随意进行会大大降低诊断的有

效性。

二、自我诊断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内容是全面的,覆盖学校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课堂教学和学校文化建设的诊断。具体来讲,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同时还是实现学校改进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方面的自我诊断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是否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能否有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学生的学习是否高效,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是否充分,能否满足教师交流、学习和培训的需要。

第二,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包含了理念、制度、物质、行为等综合性要素,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重要外部保障。学校文化的诊断主要包括:物质形态文化即学校建筑、校园环境中的文化要素;制度形态文化即学校管理规章、办法中体现的文化要素;行为形态文化即师生行为模式、互动方式等;精神形态文化即共享价值观、道德体系、学校传统、经典故事、特殊符号等。学校文化诊断的目的在于全面认识学校文化的现状,进而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为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服务。

第三,管理与领导。主要包括: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是否符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是否被全体师生一致认可;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管理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决策过程的规范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决策实施是否有效;信息沟通渠道是否通畅等。

第四,师资状况。主要包括:师资队伍的编制情况、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比例、教师来源、教师队伍稳定性、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教师职业发展空间的充分性、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教师的组织认同和职业认同以及教研活动是否立足学校实际,是否在研究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是否为了学校发展切实开展等。

第五,学生发展与成就。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过程与方法的领会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况;学生来源结构与充分性;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和期望等。

第六,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物、校园环境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育人需要;教学仪器、设备是否充分、安全,能否满足教学需要;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是否安全、

卫生。

第七,社区资源。主要包括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与民间团体为学校提供的外部保障和支持情况。对社区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是挖掘学校发展外部资源,进行公共关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第八,家校合作。主要包括:家长能否通过官方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家长委员会或家校合作委员会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是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辅助学校教学与管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匹配情况;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等。

三、自我诊断的过程与方法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具体操作方法因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异,一般包括如下六个步骤。

1.成立诊断小组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委员会是学校发展自我诊断的领导和决策机构,成员主要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学生代表等。该委员会是学校自我诊断的领导机构,负责诊断工作的人员安排、计划制订、时间控制、组织协调、监督评价等工作。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工作小组是诊断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成员一般由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学生家长或社区人员组成。需要注意的是,校领导与管理人员一般不应进入诊断小组。原因在于诊断过程中需要大量访谈和座谈,领导的参与会让被访者的发言有所顾忌,不愿吐露实情,对访谈的真实性造成很大影响。该小组负责学校自我诊断的具体工作,向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委员会

负责。

对学校自我诊断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进行区分的意义在于:具体的诊断工作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应由专门人员负责访谈、座谈和资料收集、整理,并且应该避免领导直接参与;而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如分析学校发展机遇,分析学校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寻找学校改进的突破口,规划学校发展的路径和战略等需要从一定的高度和多个角度进行,此时需要发挥诊断委员会的作用。

2.组织理论学习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是一项具有全面性、持续性和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诸多概念,如校园文化、学校公共关系、特色学校、学校改进、有效教学、教师培训、师生关系等均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才能够深刻而准确地把握。诊断操作过程中运用的访谈、座谈也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如访谈提纲的编制、访谈对象的选择、访谈者的身份问题、资料的分析等。因此,组织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进行理论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3.制定诊断方案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委员会和工作小组通过会议或讨论的形式制定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工作方案。首先,明确各成员的职责。需要注意的是,职责的划分不应仅由领导决定,需要通过研讨的手段使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还可以通过公开承诺、表态等方式让各成员进一步深化角色认同,从而主动地承担改革任务。其次,详细地确定学校诊断工作的内容和时间表。

4.开发诊断工具

学校发展自我诊断中涉及的工具主要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提纲三类,每种工具都有一定的规范化要求。而且,诊断实施的过程严格来讲是行动研究的过程,也有其特定的方法论基础和方法要求。但是,考虑到校长与教师、家长工作繁忙,多数又没接受过学术训练,建议的诊断方法是个体访谈和群体座谈,其中,访谈提纲是必要的诊断工具。

访谈提纲应大致列出在访谈中应该了解的主要问题。访谈问题应该明白易懂、简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访谈提纲的作用就像是一个舞台提示,在访谈中起一个提醒的作用,以免遗漏重要的内容。

5.实施诊断

实施诊断主要是进行个体访谈和群体座谈的过程。

个体访谈中的访谈者一般是两位,一位负责提问,另一位负责记录。被访者一般选择具有典型性而且可以提供充分信息的人。同时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如青年教师、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家长等。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被访者不能与访谈者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为便于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访谈过程中一般需要录音,但前提是征求被访者的同意。为赢得被访者的信任,开场白中访谈者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录音仅用于资料整理,会及时删除;访谈内容全部匿名处理;访谈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畅所欲言。开场白之后,访谈者便可依据访谈提纲进行提问。访谈提纲是访谈过程中的提示和线索,不必严格按照提纲进行。访谈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追问和深入讨论。被访者发言时,访谈者应积极地倾听,尽量避免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被访者的发言进行主观判断。应站在被访者的立场上,理解其发言背后的感受和意义,而且不轻易打断其发言。被访者的回答结束时,访谈者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或概括其发言内容,以便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准确的。但应避免对其发言内容进行价值判断或理论概括,这会给被访者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不利于平等、和谐关系的维持。访谈结束后,访谈者需要对被访者致以谢意。不仅是口头感谢,也可以是礼物、酬劳等形式。

群体座谈人数一般为6~10人为宜。群体座谈中,访谈者是一个中介人或协调者,应积极促使参与者参加讨论,密切关注每个被访者的状态和相互之间的互动模式,在需要的时候对群体进行干预。群体座谈可以激发被访者之间的交流和辩论,有利于问题的深入讨论和相互验证。但不足之处是,容易形成群体性思维,而且不利于不善言谈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避免这些弊端,访谈者可以在每一个问题提出以后,建议被访者记录下自己的发言提纲,写下自己的想法。与个体访谈一样,群体座谈同样需要对录音、保密原则和访谈目的进行说明,并且对被访者致以

谢意。

6.形成诊断结论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诊断中得到的资料,可以初步形成诊断结论。诊断结论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学校内部发展优势、学校内部发展劣势(主要是学校存在的问题)、学校外部发展机遇、学校外部发展的挑战。其中,外部条件一般又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四个方面。通过对多群体进行全方位的访谈,可以获得大量的诊断资料。诊断实施者可以将其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形成多维、立体、全面的初步诊断结论。

初步诊断结论形成以后,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工作小组应及时整理并提交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委员会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主要包括深入分析学校现存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分析学校现存问题的原因、背景和历史。在此基础上,抓住外部机遇,发挥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迎接外部挑战,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寻找突破口,为学校改进奠定坚实的实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希贵,李凌燕,辛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自我诊断模式[J].教育研究,2010(9).

[2]季苹,王秀云.如何理解学校发展?思考学校发展的基点和诊断的主要指标[J].中小学管理,2003(7).

[3]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一版)[M].北京: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访谈提纲篇6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都把现场采访作为节目的重要内容。不仅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就连综艺娱乐类节目也离不开它。主持人现场采访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交谈的方式,把自己需要提出的问题融会到轻松自然的交谈之中。在采访进行中,主持人不仅要善于提问,主动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还要抓住时机,表达自己的感想和见解。不仅要让听众观众了解采访对象和客观事实,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让人们了解主持人的态度和思想。

现场采访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采访活动。主持人或者记者要在短时间内采访到实质内容,挖掘出货真价实的新闻,需要过硬的新闻采访能力、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精心准备 心中有数

采访提问要带着观察和思考去提问,而不是对事情懵懵懂懂。因此,主持人在采访之前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准备工作。主持人先要了解采访内容涉及到的各方面情况,大到国家方针、政策,小到新闻背景、事情的来龙去脉等。被采访的对象各式各样、千差万别,主持人要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不要放过任何细节问题,要善于分析、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另外,选择对象时也要根据现场的气氛环境,揣摩观众的心理,选择有代表性的、有说服力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采访对象。

灵活机动 巧妙提问

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了解了采访对象之后,便开始设计访问提纲。主持人根据节目的主题,确定最佳的采访角度,拟定一个与采访对象谈话的提纲。现场采访不同于一般的采访,它是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进行的,还要使采访对象在最短时间内与主持人形成默契,采访提纲要精确、具体。主持人是从提问开始进行现场采访的,而提问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1.正面提问方式。主持人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有什么问什么,明快、直接,不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也是问啥答啥,有啥答啥,有啥谈啥。这是现场采访最常用的提问方式。

2.反问方式。由于某种原因,采访对象不能对主持人谈出真实情况和想法。主持人从事实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也可以达到其目的。

3.设问方式。在采访中,主持人根据采访提纲,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以启发引导采访对象,谈出某方面的真实感受,使采访向深层发展。这是设问的方式。

4.追问方式。主持人对采访中必须弄清的事实、听众观众感兴趣的关键性问题、以及事情的细节等抓住不放,“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问个水落石出。

5.潜问方式。是一种“只可意会,不需言传”的提问方式。从表面上看主持人没有提出什么问题,而在交谈中潜移默化地已把问题委婉地给了对方,从而引起采访对象的注意。

总之,主持人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内容、不同的采访环境、不同的采访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访谈提纲篇7

采访前的准备:了解名人―准备提纲―打探行程

对名人的采访活动,由于其目的性、时间性很强,大多需要一次性完成,故而难度很大,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呢?

一是要做好知识和资料的准备。只有尽可能地熟悉采访对象,才能在采访中抓住要害。对于作家、科技工作者、经济界人士,可以翻阅他们的作品,研究他们的专业方向,因为采访名人最忌讳说外行话,还可以浏览其他媒体以往的报道,尽量避开重复率较高的问题。

二是提前制定好采访提纲。提前制定提纲的好处是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把问题设计得较为到位。采访提纲要结合名人的主要思想观点,从其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及人生经历出发进行设计;另外还应结合媒体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采访提纲,以增加可读性和相关性。

完成提纲后,如有可能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将采访提纲提前送到名人手上,以便名人就所提问题进行思考,使采访进行得更加顺利,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有两种:可以通过中间联络人,用邮件或传真将提纲发送给名人;也可以打印好提纲,一旦开始与名人接触,就与其秘书沟通,通过秘书将提纲转送到名人手上。2005年3月记者采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时,2006年7月采访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时,都是提前与其秘书进行了沟通,并通过他们将采访提纲送到采访对象手中,为采访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探好名人的行程,以便抓住时机采访。名人的行程安排往往十分紧张,因此了解名人的行程,安排好采访时间十分重要,有时名人会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采访,这种情况下记者可以在事先沟通时帮助对方安排适当的采访时间,如果确实没有整块时间,甚至可以在路上进行采访。

2005年11月记者第二次采访龙永图时,事先了解到他于11月15日下午抵达郑州,第二天上午参加完活动下午就将离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11月15日晚上。晚餐时我及时与龙永图进行沟通,邀请他当晚参观河南日报,最终成行,并在报社完成独家专访。

四是采访时衣着装束要简洁大方,给人以良好印象。采访名人多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印象好,采访就可能进行得比较顺利。

五是采访时要准备好照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一是可以留下珍贵的资料,另外也可留下备份。但一定要牢记采访时应尽量用笔做记录,不要依赖录音,因为采访结束后往往写稿时间非常紧张,再整理录音会耽误许多时间。

采访中的技巧:尽早介入―不卑不亢―随机应变

对名人的采访过程除了常规新闻报道相同的要求之外,对记者随机应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为采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对采访造成障碍,这时要机警地扫障并快速果断地解决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

一是要尽早介入名人活动。尽早介入的好处是可以在采访前就通过参与名人的活动给名人留下一定的印象,所谓“虽未交流,混个脸熟”,以起到缩短距离、增加亲切感的作用,为采访顺利开展做良好铺垫。尽早介入还能捕捉到突出名人性格特征的一些言行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

2005年3月我受命采访龙永图时,他和夫人已经到了登封,开始了河南之行,我立即赶到登封跟随采访并陪同就餐、参观少林寺等景点,一路上多次与龙永图对话交谈,等到正式开始采访时,双方已经较为熟悉,并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因而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

二是采访时面对名人,要保持良好的亲和力,但又要注意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与被采访对象多方进行沟通,为完成采访奠定良好基础。以采访世界著名政治家而驰名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就此有精辟的论述。她说:“拘谨得像怕羞的少女,怯弱得像奴仆,绝不是采访风云人物的记者,我面前只有被采访者,没有国王、总统和首相,我们是绝对平等的。”

三是采访过程中要坚持不怕碰壁的精神。要注意与名人周围的秘书、警卫等形成良好的关系,必要时可以取得他们的帮助。但也应注意把握分寸,尊重他们但也不必畏惧他们,如果他们成了采访顺利进行的阻力,甚至可以不理会他们,直接与被采访人接触。

2005年8月,采访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时,事先就专访之事进行沟通,但是无论是活动的主办方负责人,还是其秘书都不愿意提供帮助。但是我并未放弃努力,通过宾馆服务员打听到吴的房间号,晚宴结束后,我和摄影记者直接上楼敲开了吴的房门,这时住在其他房间的秘书发现我们直接闯入,上前阻止,但吴的态度却十分亲切,热情邀请我们进房间采访,最终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四是要随机应变,抓住可能稍纵即逝的采访时机进行采访,才能获得独家新闻。2005年9月采访克林顿时,按照严密的保卫措施,记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近克林顿,对他进行专访更是没有可能,如何获得比别人更多细节丰富报道内容?我一直在寻找时机。当天上午快11点时,机会来了。当时,克林顿在酒店二楼的座谈会已近尾声,我提前出了会议室走下楼梯,发现手扶电梯的出口处没有保镖把守,并且从电梯出口处到酒店大门口,需要走过一楼一个很长的通道,这是一绝佳的采访时机!我和同事就站在电梯口“守株待兔”。

3分钟后,克林顿在保镖护卫下走下扶梯,我俩快步迎上前去:“克林顿先生,我是河南日报记者,能问两个问题吗?”与保镖的横眉冷对不同,克林顿态度十分和蔼,他放慢脚步,主动伸出手和我们握手:“OK!”“您来郑州之前,对河南有多少了解?”“噢,3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河南的了解,大学读书时我选修了中国古代历史,对河南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是吗?那很出乎我的意料。”“今天终于成行,我很高兴来到这个美丽的城市。”……我们一边和克林顿对话,一边跟随他通过一楼通道走向大门,虽然只是四五分钟的时间,但这些与克林顿的直接对话,最终成为其他媒体没有的独家新闻。

五是采访过程中要见机行事,灵活机智,否则可能无法应付一些突发事件,甚至连预定的任务也很难完成。为了给采访提供有利时机,必要时甚至可以打破常规。2005年9月采访克林顿时,由于获得克林顿的专机抵达新郑机场的时间较晚,去机场接机的车队又早由美方和我省警卫部门完成了编号,严密的一级警卫措施之下,不在车队编号之列,根本无法进入机场停机坪接机,怎么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无论能否进入停机坪,只有到了新闻现场才能找到时机。做出这一判断后,我们按照接机时间提前一个小时赶往机场。

路上,我不断用手机与省外办的工作人员联系,当时已是凌晨4点多钟,打了七八个电话之后,终于联系到了省外办的一位参与接待任务的同志,我提出能否帮助我们进入停机坪,他表示与美方警卫协调起来非常麻烦。我灵机一动,提出另外一个解决方案,不再与有关部门协调,直接加入车队进入停机坪,他同意了这个方案,我们约定快到新郑机场高速出口处时,他电话给我们通知。

40分钟之后,由十几辆车组成的车队快速通过高速公路出口,这时我们已接到通知,发动着车辆停在路边,但没有打开车灯。最后一辆车从我们车旁经过后,我们迅速亮起车队应急灯跟上车队,在机场入口处,由于车速较快保安并未发现我们是一辆没有编号的车,就这样我们顺利进入了贵宾通道停车场。

飞机快降落时又发生了紧急情况。当时一部分车进入停机坪接机,包括报社车辆在内的另外一部分车留在了贵宾通道停车场,我和报社摄影记者坐上省外办的车辆进入了停机坪。正在等待飞机降落时,我发现美国保镖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紧张起来,互相交头接耳,就赶快向省警卫局一位同志了解情况,他说他们在说好像车队的数量不对,一听是这件事情,我立即拨通在贵宾通道停车场的报社司机的手机,让他迅速离开机场,避免发生冲突给采访造成障碍。

采访后的写作:选材得当―注重细节―精练文字

采访完成之后,剩下的就是写稿了。稿件的形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专访,二是侧记。前者写作时应围绕相关性选材,以增加可读性;后者应注重细节,使行文更加生动。

事实上,如果是对名人做专访,又事先制定好了采访提纲,写作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名人一般都有接受采访的经验,思路清晰,论述准确,言之有物,记者只需用精练的语言对其谈话进行整理就可以了,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采访名人“七分采、三分写”的特点。

作为一家省级媒体,无论是事前制定采访提纲时,还是采访后对获取素材进行筛选时,都应特别注意与当地省情相联系,以缩短读者与名人的距离,增强可读性。

2005年3月记者采访龙永图时,河南省委、省政府刚好提出要在文化大省河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记者围绕文化产业设计了采访提纲:一、按照WTO的过渡期原则,2004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05年开始,中国将进入所谓的“后过渡期”,其重要特征就是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行业对外开放。一些国外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集团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您认为这一现实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二、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在此背景下,河南提出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请问地处内陆的河南文化产业企业,比如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中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扬长避短,实现自己的较快发展?

采访中,龙永图围绕采访提纲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写稿时我直接引用龙永图的话,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的时代已来临”》作为专访标题完成了稿件。

相对专访来说,对名人活动侧记的写作要复杂一些,按照名人参加活动的时间顺序,既要记录名人的言行,又要突出其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展示其主要的观点论述,一旦处理不好就易写成流水账。这时,如何在大量的采访素材中进行筛选就显得十分重要。

概括来说,就是要选择最能突出其性格特征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刻画;要选择他与参与活动的其他人进行交流的场面进行刻画;要选择名人活动中规定动作之外的行为进行刻画。写作时要注意有详有略,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

记得曾采访过许多名人的赵浩生老先生曾说过:采访名人,你必须要有与名人平等对话的智商。如果你采访政治家,你就要有与他一起纵论天下大事的开阔视野;如果你采访文化大师,你就要有与他一起探索人生宇宙奥秘的深刻见解。

赵老先生的话是对一名记者更高层次的要求,因为只有具备了全面的素质修养,才能成功地完成采访并写出好作品,这要靠平时持之以恒的积累和磨炼。

访谈提纲篇8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围绕新区规划建设,强调,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雄安新区非遗传承人众多,市级以上传承人XX余人,新区非遗传承具有浓郁的特点:有的展现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有的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承,世代相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有的具有促进华北地区地域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有的出色地运用传统文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这些非遗项目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原生态传统文化,留存有中华民族最珍贵的DNA,并且塑造了雄安特有的历史文化气质。但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研工作程度来看,传承人的资料仅限于申报时的文字材料,急需有专业背景的人征集整理。参加此次调研的文博学院学生都具备撰写口述史的基本技能,此次活动对于非遗的整理和传承,为新区规划建设与当地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

二、活动的目标

通过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采访形式进行,最终整理成口述史,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记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彰显深藏民间的地方古老音乐;展现高超绝伦的传统手工技艺,表达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语言,介绍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

三、调研的内容及任务划分

根据口述史采访的最低要求,每三位学生访谈一位非遗传承人。访谈从“项目概况、历史渊源、轶事传闻、重要人物、当今现状、传承发展”等八个方面进行口述录音、影像采集,同时,搜集相关照片、文件等相关材料。

四、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2018年12月XX日前成立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调研活动工作小组,由XXX任组长,组员有 。讨论并完善调研活动方案,形成可供各组参考的参访大纲。成立学生活动小组,指定各组组长,统一安排调研活动,保证实践访谈调研活动圆满完成。

2、12月XX日前,由辅导员老师完成调研安全教育,按照传承人数量并参考学生意愿划分采访小组,传达调研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和最终作业要求。由专业教师完成采访技巧和传承人及其项目基本情况的讲授。组织学生提前查阅部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具体资料,做好知识储备,根据各组采访对象实际情况细化采访提纲。

五、活动中期实施阶段

教师于12月XX日带领学生分批到雄安新区进行采访调研。根据采访提纲,要求每位传承人口述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保存10分钟视频,根据不同类别现场展示非遗内容,采访内容全部录音及形成文字资料,登记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

补充采访实践:12月XX日,对于因身体原因或自身特殊情况没有集中到县城接受采访的传承人,再次深入到其家中进行实地采访。

访谈提纲篇9

关键词:辨证规范;理论框架;访谈法;定性研究;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38-06

Abstract:Objective:to build the oretical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 of TCM.Methods:to adop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and data were analyzed by grounded theory.Results: the oretical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 of TCM was structured initially,and it contains assortment,concept,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n the oretical framework of 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 of TCM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rchitectur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Dialectical normalization;conceptual framework;interview law;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目前,辨证规范的研究存在紧随政策、研究时期性强,缺乏整体规划,没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等突出问题。故勾勒辨证过程的全景图,明确辨证规范研究需要完成的任务、步骤、节奏势在必行。高夫曼曾说,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故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构建能为辨证规范研究提供组织结构、层次、逻辑关系等。本文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旨在质性研究过程中,探索符合现阶段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为中医规范辨证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架构,指导辨证规范研究全面、有序进行。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分为预备研究阶段和正式研究阶段。预备研究阶段用以测试访谈提纲的适用性以及发掘在访谈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新问题,在对预备访谈稿的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可以不断摸索与熟练编码过程,为正式访谈做准备。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包括预备访谈研究对象和正式访谈研究对象,以正式访谈研究对象为主。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sup】[1]【/sup】结合滚雪球抽样法,选取预备访谈者3位,正式访谈者6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sup】[2]【/sup】。入选条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临床、科研、教学数十余年,对证的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者。每一个被访谈者的个人背景资料以及访谈实际录音稿有实物存档。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的收集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被访谈者空闲且精力充沛的时间进行访谈,访谈地点安静无打扰。访谈内容围绕访谈提纲,对提问顺序、方式、题目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谈话时注意与被访者建立熟悉、信任的关系,耐心倾听,不予引导和暗示,并注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追问,以深刻理解被访者的观点。注意观察被访者细微表情变化及肢体语言,访谈全过程做好录音和实地笔记,每次访谈时间为45-60min。被访谈人数满足信息饱和性原则【sup】[3]【/sup】。

1.2.2 资料的处理 获得录音资料后,研究者在24 h内将其转录成逐字稿。仔细阅读逐字稿,对资料全面了解后进行分析。

1.2.3 资料的登陆 运用扎根理论【sup】[1]【/sup】的三级编码过程来完成资料的登录。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登录,是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赋予各种类属【sup】[4]【/sup】。研究者应逐行阅读资料,避免码号的丢失,尽量使用本土概念【sup】[5]【/sup】作为码号,以免曲解被访者原意。二级编码即关联式登录,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探讨资料中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sup】[4]【/sup】。研究者不断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相近的码号归于同一概念类属,从而对开放式登录得到的码号进行浓缩。三级编码即核心类属的形成,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以后,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最后将所有概念类属不断地集中到那些与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sup】[4]【/sup】。

1.2.4 资料的分析 运用扎根理论对6名专家提出的核心类属进行静态个案分析。基于个案分析,运用关联比较法,进行动态跨个案分析,对相同类属的观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经过反复的扩展、整理、浓缩的过程,最后形成涵盖所有重要访谈信息的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

1.3 技术路线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掌握阶段,如文献检索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学习以及课题研究背景的熟悉;第二阶段是研究的具体操作【sup】[6]【/sup】阶段。研究过程包括预备研究和正式研究两部分。见图1。

1.4 访谈设计

1.4.1 访谈前研究小组的成立 研究者首先理解课题相关文件并与课题负责人进行讨论,其次需阅读定性研究文献,掌握定性访谈的相关知识。研究者要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掌握被访谈者的知识背景。经过上述阶段,小组成员完成预备访谈的演练、访谈提纲的拟定、预备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等。

1.4.2 确定访谈流程 访谈前,研究小组制定了访谈流程。流程图见图2。

1.4.3 制定访谈提纲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阅读大量辨证规范相关文献,通过小组会议拟定访谈提纲。预备访谈提纲主要包括辨证规范的定义、辨证规范的内容、辨证规范的步骤、辨证规范的研究方法、辨证规范的要点、辨证规范难点、辨证规范的评价方法7个问题。正式访谈提纲又纳入了辨证规范的意义等问题,以及访谈知情同意书和被访者信息。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将访谈提纲提前发给被访者预览,以使被访者在访谈前有所准备,确保访谈内容丰满。

1.5 存档资料整理

1.5.1 逐字稿 转录逐字稿时,首先要对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进行转录,还要记录被访者在受访时的表情、情绪波动、举止行为等。例如,被访者E:我第一个说一说什么叫规范,规范的含义,我们从科学研究来讲的规范是指标准,准则,法式而言,比如技术规范,道德规范,语言规范,……。划线处表示开放式登录的内容,研究者仔细阅读登陆内容,注意理解被访者提出的概念性语言,进行登录时,尽量使用被访者的本土概念作为码号,帮助研究者深刻领会被访者的思维方式及表达的含义。

1.5.2 编码备忘录 仔细阅读逐字稿,对其全面了解后,编写访谈备忘录。针对每一条登陆,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把讨论分析结果和相关思考作为备忘录。按照扎根理论进行一级编码,在登陆及编码备忘录的基础上提取码号。码号尽量使用被访者的本土概念,必要时对其进行调整。整个过程在Excel表中完成。以下通过列举个案E的实例来说明,对E访谈稿共进行了130条登陆记录,包括备忘录(见表1)。

表1 编码备忘录

E1001:被访者E的转录稿第1页,第1个编码,依次类推。

1.5.3 码号表 在开放式登陆后,对所有一级码号进行单独提取整理,整个过程在Excel表中完成,为下阶段分析做准备。个案E的实例,在130条登陆记录基础上,共提取89个码号见表2。

表2 码号表

1.5.4 关联分析提取核心类属 此文件包括扎根理论的另外两个程序,即主轴译码与选择性译码【sup】[6]【/sup】。结合备忘录的分析,对每位专家的访谈稿进行深入分析,提取主轴码号,并结合研究目的提取出核心码号,此文件是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正式访谈专家6位,编号为A-E。整个分析及提取过程,研究员均持不丢失一切有效信息的原则进行。

列举个案E的实例,通过深入分析,提取出相关类属码号,例如我们提取E1001-规范含义(标准,准则,法式),E1013-证证候,E1002-技术规范(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E1014-证候定义这4个码号,参考编码备忘录,经过分析,发现这4个码号都是围绕辨证规范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继而提取出一个主轴码号,即辨证规范的概念。像这样,研究者共从E专家的访谈稿中提取了9个主轴码号,即二级编码。结合研究目的和访谈提纲,研究者从E专家的9个主轴码号中,筛选提取了4个作为核心类属码号,即完成了三级编码过程。例如E1对辨证规范的理解,此主轴码号明确了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基本概念范畴,因此将其作为核心码号予以保留;E2辨证规范的前提和基础,此码号对进行辨证规范研究有现实指导意义,而非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因此脱落预留。

1.6 案例分析

1.6.1 六个正式访谈的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是在三级编码基础上对专家的观点与概念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整理,最后构建出每位专家的个案分析总结。列举E1辨证规范基本概念这个核心码号,它下设四个一级码号,每个一级码号后面附属编码备忘录,由此我们从核心码号这条主干就能提取出一系列相关内容,在对其进行分析,例E1001-规范含义(标准,准则,法式),E1013-证证候,E1002-技术规范(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E1014-证候定义这四个码号,我们整理出,E辨证规范基本概念:从科学研究来讲,规范的含义是指标准,准则,法式而言。规范又分技术规范,道德规范,语言规范等,而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范畴。被访者认为证等同于证候,证候定义中包含了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趋势,病变演变规律等内容。划线部分就是对E专家一个核心码号进行分析得出的分析总结。分析过程见图3。

1.6.2 跨个案动态分析 基于6个正式访谈对象的个案分析总结,进行动态跨个案分析。运用关联比较法把不同专家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比较整合,形成涵盖所有专家重要观点的动态分析文案。

以多位专家对核心码号辨证规范内容中的微观辨证的观点为例说明。6名专家的个案分析总结中有4位专家提到了微观辨证相关内容,见表3。A7001登陆内容显示,A专家认为微观辨证说法不科学,属于制造概念,对其持否定态度;E9001:E专家表示西医指标尚未成为辨证金指标,与A专家态度一致;D2022:D专家认为证和现代指标之间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对其持观望态度;F8005登陆内容显示,微观辨证是客观标准,对其持支持态度。综上完成了对微观辨证观点的动态分析。

表3 微观辨证登陆相关内容

2 结 果

2.1 个案分析

本研究严格按照扎根理论分析的操作程序进行,并在三级编码的基础上对6名专家的个案进行了静态分析。

2.1.1 A专家的个案分析 A专家认为辨证规范分中医疾病辨证规范与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两类。西医疾病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症状术语规范、病证所属症状规范、症状量化规范、证生物学基础等方面。辨证规范对诊疗及疗效评价的意义巨大。同时A专家提出目前辨证规范存在的问题是概念不清,现有辨证规范为经验决策,证本质研究存在缺陷等。A专家质疑微观辨证的概念,认为属于中医界制造概念;并提到辨证规范研究需摒弃主观臆断,对于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中医确有症状予以保留,要重视中医的文化性与科学性。

2.1.2 B专家的个案分析 B专家认为辨证规范是病证结合模式下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临床各科病证结合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行辨证规范首先要明确基本概念,需要辨病思维和辨证思维同时存在。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病的规范、证的规范、症状规范。在注意西医疾病诊断标准、西医疾病演变规律基础上,病的规范包括中医病名规范、中西医疾病相关性研究。证的规范包括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证的诊断标准(包括鉴别诊断)、证的分布、证的演变规律、症状对证的贡献率等方面。找到核心证是证演变规律研究的关键,是辨证规范的基础,但不是所有证都有演变规律。症状的规范包括症状术语规范、症状分级规范、症状量化规范。主次症的研究是证诊断标准规范的难点,并阐述了多种主次症研究方法,例如专家问卷、逻辑分析和判断、结构方程、关联、聚类、时空序列等,并强调运用时空序列研究时要以海量的数据为前提,针对多个病的多个证进行研究。在进行症状体征分级的规范时,B专家同意症状分四级、体征分二级的观点。进行证和症状的获取时,B专家指出要穷尽文献后再进行梳理,或通过流调、病例临床研究等方式获取,再通过专家问卷予以归类,或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B专家认为进行辨证规范研究的意义重大,辨证规范是证诊断的基础,疗效评价的依据。对于微观辨证,B专家认为现代医学指标对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有意义,对证的诊断和评价的意义尚不明确。辨证规范的客观性可以通过反证法来检验。

2.1.3 C专家的个案分析 C专家认为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病证结合模式下疾病所属各证及症状的规范。症状的规范包括症状的界定、症状名称、症状体征采集、症状间逻辑关系、症状体征分界、症状体征量化等方面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的规范包括复合症状、解释性症状、极端症状、鉴别诊断意义症状等方面的规范。进行症状体征分界规范时,C专家标新立异,舍弃了普遍认为的主次症两级分界法,应用临界理论,首创临界状态,可现信息,鉴别信息三部分作为症状体征分界方式,此分界法是以临床流调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的。在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时,C专家认为症状分四级,而体征分级要少,因为中医自古就有舍脉从证之说,且体征分级困难。进行量化时可以依据出现频率、持续时间(解释性症状)、症状性质、外界干扰因素、自我控制情况、实体病变的面积体积等划分。对分级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分级要精细,界限要清晰,同时要结合现代科学,以利于中医革新。而证的规范包含证的构成规范、证的诊断标准、疾病的分期与所属证对应关系研究等。进行证的构成研究时,可以结合文献和专家意见来收集证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其客观性,可以弥补运用频次统计时症状在各证中不能共享的缺陷。专家会议要求专家少而精。证的诊断标准是辨证规范的主题工作。C专家指出基于疾病分期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建议针对疾病分期分别研究。C专家还对科学辨证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它是对传统辨证的继承和发扬,对各种新技术在辨证过程中的运用和研究,并指出证候规范是科学辨证的前提。辨证规范是诊病途径标准化、客观化的基础,是疗效评价的前提,同时在与时俱进国策的指导,以及行业需要的情况下,进行辨证规范研究的意义非比寻常。然而C专家也提到了在进行辨证规范研究时所面临的问题,比如症状量化分级过细,使数据分散,给统计带来了压力;部分传统的东西(舌脉)有些并不适合分级等。

2.1.4 D专家的个案分析 D专家诠释规范为示范与规律,辨证规范是用统一的标准来辨证,使辨证达到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规范的前提是具备丰富的知识与临床经验。辨证规范分中医疾病辨证规范与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两类。中医疾病辨证规范包括中医病的规范、中医证的规范、症状体征规范三部分。在注重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基础上,西医疾病辨证规范包括中医病名规范、中医疾病病因病机规范、证的规范、客观指标辨证五部分。证的规范包含证名规范、证所属症状体征规范、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规律规范。而症状体征规范包括症状界定规范、症状术语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症状体征分级规范、症状体征量化规范及生存质量相关症状的规范。D专家在证素研究领域造诣颇深,他指出证候要素是证规范化过程的产物,与权重有关,证候的分解和证候要素的组合是证候要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客观指标与病证相关,但与证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目前可采用针对客观指标用药,以方测证,来实现所谓的微观辨证。病名与证名的规范是辨证规范的难点。D专家强调统计学方法的选择是辨证规范研究的关键点。

2.1.5 E专家的个案分析 辨证规范属于技术规范。E专家认为规范的含义就是标准,准则,法式。进行辨证规范研究前必须有文献综述做基础,对辨证规范的定义、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明确。辨证规范分中医疾病中医证候和西医疾病中医证候规范两类。病证结合模式的辨证规范包括病的规范、证的规范、病证所属症状体征规范。病的规范要包含中医疾病病因病机;病证所属症状体征规范包括症状术语规范;证的规范包含病中证的构成、证候诊断标准(含鉴别标准)。症状术语规范要求准确应用中医术语及科学语言或用下定义的方式对症状、体征进行界定。进行证候收集方法时,经典文献是主要突破口。依据专家经验、流调、文献等信息获取方式,运用数学方法,最后通过专家认证的方式可以进行症状体征排序。将定性描述转为半定量的语言是辨证规范的核心技术问题,选择适合的数学模型,建立量表是关键。通过一个证来发展一般规律是辨证规范研究的切入点。E专家强调目前辨证规范的研究受到很大制约,例如西医疾病辨证规范中医病是桥梁,西医病与中医病的对应关系时常不对等,西医疾病中医证候无经典文献参考等。对于微观辨证,D专家认为尚未有辨证金指标,对其持否定态度。

2.1.6 F专家的个案分析 F专家认为辨证规范属于标准化范畴,病证结合的辨证规范包括症状体征规范、证的规范以及现代医学指标辨证。症状体征规范包括症状界定规范、症状量化规范及舌脉规范。进行辨证规范时要针对主症进行辨证。症状性质的界定与证型密切相关。舌象仪、脉象仪是舌脉规范化的产物。证候标准规范可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必须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际。对于辨证规范过程中相似表述(病名、证名、症状名)的规范方法是予以保留。F专家十分认同微观辨证,他指出现代医学指标被纳入辨证规范是中医发展的需要,它是客观的依据,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发展的现状是我们必须适应西方,才能走向国际。现代医学指标的选择要求与病证正相关。中医的特点是用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的观点来看问题,由于人体与中医证都很复杂,目前找不到对应证型的特异性现代医学指标,所以微观辨证仍在探索中。F专家特别指出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中医,可能过于细,过于微观化,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对于应用现代科技方法研究中医被访者也对其持质疑态度。

2.2 跨个案分析

基于6名专家的个案分析总结,进行跨个案动态分析,将各专家提出的观点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各主题动态分析图表,为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最终的基础数据。

2.3 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

本研究形成的辨证规范理论框架,包括辨证规范的分类,分中医疾病辨证规范和病症结合辨证规范两类;针对辨证规范的概念,专家们阐述了辨证规范的定义,科学辨证的含义和辨证规范的性质;辨证规范的内容包括病的规范、疾病所属症状体征规范、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微观指标辨证、证素研究五部分;多位专家共提到了8种研究辨证规范的方法。具体理论框架图见图4。

表4 理论框架内容详析

3 讨 论

辨证规范是对辨证全过程的规范,是对传统辨证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各种新技术在辨证过程中的运用和创新,它可使辨证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辨证包括临床信息采集整理、归纳分析、分级定性,整个过程十分繁杂,因此建立结构化、层次化的上层框架可指导辨证规范研究系统有序。本文旨在运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探索建立符合现阶段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

半结构式访谈法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要求题目或内容不固定,只以提纲或粗略的问题来确定访谈的范围,它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重要信息,通过一对一的访谈,面对面地对专家直接研究,了解专家对辨证规范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探索和挖掘专家的思辨程序,继而深入细致地把握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获得组织架构和包含的重要内容等。有专家提出辨证规范研究正遵循现代科学的脚步,研究时宜尽量使用数学语言,但中医模糊的描述无法真正量化,故采用定性访谈法,不拘泥访谈提纲逐一提问,根据情境逐步深入主题,有效捕捉到定量研究所不能涉及微妙复杂的信息,使访谈结果丰富细腻、真实可信。

本研究形成的理论框架是以辨证规范内容为核心,将辨证规范的分类、辨证规范的概念及辨证规范研究方法纳入到组织结构中,它的建立标志着辨证规范研究工作的进步,保证了辨证规范研究的全面性和与临床的相关性,意味着辨证规范研究已从全面接触转向了注重实践范围的模式。但课题组认为本研究结果尚未达到预期理想的目标,很多重要信息可能还未包含在框架中,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本研究采用的抽样方法是目的性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法,根据研究目的,在阅读海量文献后,虽然我们已力图选取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或最有价值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滚雪球抽样法又对其他重要专家进行访谈,可能还是存在学术流派局限的问题;并且由于时间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对全国证候研究专家逐一访谈,可能使理论信息丢失,很难实现理论饱和,导致理论框架可能会有分支或下线。第二、在访谈前,虽然我们已将访谈提纲通过邮件方式发给被访者,但仍不能保证被访者在访谈前已做好充分准备,使重要信息可能在访谈关口丢失;半结构化访谈时间为45~60min,由于时间较短,可能会导致访谈深度不够,被访者思路不能全面展开;访谈的地点大多是办公室,虽然安静,很难避免无打扰,会出现被访者及研究者思路被中断等情况。第三、在预备访谈过程中,虽然已不断摸索与总结访谈技巧,但在正式访谈时,可能还会因为访谈技巧不够纯熟,情绪激动紧张或由于表达及语言差异等问题,导致被访者与研究者理解偏颇,或不自觉的把自我观点投射到研究对象上,导致有效信息的丢失。第四、虽然记录实地笔记,编写访谈备忘录能够帮助理解被访者原话,并且针对每一条登陆小组三人都会进行充分讨论,但由于知识结构所限,研究者们对一些专家的重要观点可能还会存在错误理解,导致框架内容偏倚。

目前,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研究甚少,对中医理论研究颇深的梁茂新老师根据多年从事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的理解,曾对中医辨证规范所要解决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二是病所属各证的规范【sup】[7]【/sup】。朱文锋教授认为证素是依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它揭示了辨证思维的原理和内在规律,更符合临床辨证的实际,所以很多学者跟随朱氏的脚步展开了对证素的研究。申春悌老师曾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证候要素,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等方面内容。王阶教授在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方面建树颇深,涉及了冠心病血瘀证症状体征规范研究,现代医学指标辨证研究,冠心病血瘀证证素研究以及体征量化研究等。王雪峰老师在研究小儿肺炎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究。张恒鸿副院长透过中西医相关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气虚证进行研究,并试建立糖尿病气虚证的判别函数。可以看出,本研究形成的理论框架中包含的部分内容与前人的研究内容基本一致,表明前人研究的内容十分必要,也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科学性。

本研究构建的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还包括症状采集规范,这需要信息学、工程学、计算机学、甚至仿生学参与,联合攻关,这为辨证规范的研究提出新的任务和研究方向。同时,在参与诊断和疗效评价的症状组合上,业内存在广泛的争议。故辨证规范的研究方法学部分或可抛砖引玉,为同行借鉴。

搭建理论框架的总目标是将繁杂的社会现实转换成思考结构,只有将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条目设置合理,明确概念,才能为今后辨证规范研究提供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的指南。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专家、学者反复验证,当然临床的可操作性才是评价理论框架科学性的关键。

4 结 论

本研究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从专家提供的海量信息中提取重要观点,寻找特征性信息,最后用框架形式描述和表达在辨证全过程所要解决和规范的问题。此过程是一个多人验证、多次反复修正的过程,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员是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用质性方法研究辨证规范,符合中医学本身复杂性、整体性的特点。课题组希望今后可通过扩大访谈范围,或应用其他质性研究方法并结合定量研究对理论框架内容进行验证与修正,不断完善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体系的完善与建立,为促进中医规范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Coyne IT. Sampling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urposeful and theoretical sampling merging or clear boundaries[J].JAdv Nurs,1997,26 (3): 623-630.

[2] Bryman A. Social research method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 Dobrovolny J,张秀梅.企业培训中成人学习策略的质性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245-249.

[4] 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美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6.

[5] Chen XM. An analysis of native concepts. Wai Yu Jiao Xue Yu Yan Jiu. 2000,32(3): 196-199. Chinese.陈向明.“本土概念”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32(3): 196-199.

访谈提纲篇10

关键词 访前准备;擅于倾听:肢体语言;语言精简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010-02

采访是每一位记者在工作中都不可或缺的份内事,采访功夫的高低决定着一位记者的业务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记者型的主持人而言,他集采编播为一体,掌握好采访的技巧也是他的综合素质的体现。电视主持人就是要通过采访建立新闻信息、捕捉新闻信息、获得新闻信息,并且有责任及时准确地把信心归纳总结及时传播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自身不仅需要知识储备、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些场外的理论常识,更需要主持人在采访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善于用提高自己的采访艺术,做到信息最大化、准确化、情感化。本文试图从采访前的准备、采访中的技巧、语言表述三个方面谈谈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艺术。

1 做好访前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不大无准备之仗,这是兵家必备的尝试,访前准备得越充分,后期的素材就越丰富,节目质量水平更高。所以在采访前,一定要按照采访流程,做好访前准备。

1.1理清思路,明确采访内容

选取好的话题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而观众的关注力就会产生广告上说的“眼球效应”,同时也是主持人充分发挥智慧的地方,使采访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这往往取决于一个主持人对话题的把握的程度,要想理清话题,就必须事先对话题进行深度的研究。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造者的新闻观、价值观,指导思想和节目风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谈话节目的基本脉络和方向性。所以在采访之前首先要对内容进行足够的了解、做好预习功课、确定采访的内容,然后是围绕着采访内容策划和设计流程,确定采访对象和话题。

1.2充分了解采访对象及相关材料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采访对象,我们主持人不仅熟悉主体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文化教育情况,而且还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朋友等等,也就是说,访谈一个人,就要像拜访老朋友一样试图深入地了解他。所以说,确定采访对象后,一定要下气力了解对方,和对方就像老朋友一样交谈,才能使对方信任你,对你的问题感兴趣,愿意跟你谈。才能真正地谈出内涵、谈出深度、谈出真情。

1.3制定采访提纲,做出采访计划

主持人采访嘉宾,不是简单的面对面的两个人的对话和情感交流。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电视媒介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要为广大观众服务,主持人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传递信息的时间,也就是信息服务的广泛性和高效性。那么这就要求在编写的过程需要制定一个高质量、高水准的采访提纲,然后再按照大纲去有的放矢地逐步实施采访计划,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但访谈大的设计也应该有足够的应变解力,以应对不断发生的意外事件。

2 采访中讲究方法技巧,善于把控现场

采访是一个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优秀的主持人应该在采访中讲究方式方法,运用采访的技巧,不仅仅做“传话筒”,还做思想的“转化器”。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采访能力。

2.1擅于倾听,搭建桥梁

采访本身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众和发言者的角色在二人间不断转化,彼此互动,有来有往,生成和维护交流的前提,搭建桥梁,形成彼此沟通的平台。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该学会倾听,听出信息、听出门道、听出启发。

学会倾听是主持人提问的前提,是尊重采访对象和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过程,也是创建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的手段,更是贮备发言内容的前提条件,它可以帮助主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主持人在听的过程中,充分了解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在听的过程中进行转化,找到更多有信息量的东西,进行储备,在储备强记信息的同时提出有深度的、有思想内涵的问题,与采访对象进行协调对话,牢牢把握事实的核心。在听去对方所谈内容的同时进行总结,作出反应,迅速作出接应语言,把话题顺利地进行下去。同时对突发的事件制定对策,作出决定,继续问还是停在这里,抑或转换角度,把话题岔开。

在直播间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场外的观众打来热线,特别地不友好,甚至带有破坏性,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主持人应该及时地把话题收住,转移话题,避免扩大事态的不良影响。

2.2控制节奏,把握场面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采访时要根据前期准备的情况,按照提纲进行整个事件节奏的安排吗、调度,结合现场的情况、嘉宾的状态进行微调,具有应变能力,因为不可能每一个采访嘉宾都是按照事先约定和了解的情况按部就班地进行话题,不论是广播还是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都应该严格控制现场的访谈节奏,做到有条不紊、胸有成竹,确保现场交流气场的稳定性、信息传递的高质高量。主持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现场要有灵活性、应变能力、把控能力,做到有缓有急、有张有弛,忙而不乱,章法得当。

2.3擅用肢体语言,巧妙传递情感

通过一些小细节的把握,可以灵活地控制局面,比如表情、手势等一些肢体语言来巧妙地传情达意,主持人侃侃而谈,脸上的兴奋,甚至略有不耐烦的表情都会传递出不同一般的意味,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手势和肢体语言同样地可以达到转换话题或中止的话题的目的。

3 擅于提问,语言准确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否会提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访水平的高低。问题合适,恰当,可以挖掘采访的主题,调节气氛,沟通情感。主持人学会精心设计,巧妙地提问,最能展现主持人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加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达到采访的目的。

3.1针对对象,选择提问的角度

主持人在掌握了大量的背景信息,熟练的采访对象的前提下精心设计采访问题的角度。也就是说,主持人在提问的时候,首先要提前知道对方是什么职业,人生背景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喜好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针对这个人,提问哪些问题合适?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就把握了采访的方向,于此同时,主持人通过交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通过语言交流或碰撞来吸引观众,传递信息。

3.2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问题的信息量最大

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往往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提出问题,而且问题要具体、明确、简明的。要极力避免那些不找边际,缺乏内涵的提问,避免漫无边际的游走于主题之外的闲聊,更应该避免线索的混乱,没用调理。更应该避免没用信息量的问题,比如:“你有什么看法呢?”“你感觉怎么样呢?”“你能说几句话吗?”这样的话。提问的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直接的,不是泛泛的,模糊笼统的。

另外,就是问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利于受访者的展开。但也不是受访者简单地用“是或者不是”就可以回答的,那样的问题是闭合的,而不是开放的,不利于问题的进一步延伸和向下进行。

3.3提问语言要注重“简”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