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技巧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3:55

访谈技巧

访谈技巧篇1

实施新闻采访的具体形式,要因人因事而宜,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笔者认为,采访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或艺术。

一、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记者与被采访者通过对话来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的得法与否,是对话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融洽双方感情,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氛围。相反,如果记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势必给采访带来阻力,甚至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缄口不语。因此,采访提问与过程是对新闻记者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政治立场、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研究和探讨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应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记者在提问时,需要掌握两个原则:

1.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也就是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提问和谈话方式。

2.谈话要牢牢掌握主动权。也就是在任何困难、复杂的情况下,都要挖掘出你所需要的材料。

记者的提问与对话技巧,可总结为以下四种类型:

1.问答型。这是能积极主动配合记者采访的类型。记者通过巧妙的问话,从采访对象处可摄取好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是最简捷、最速效的一种对话方式。“以问引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2.交谈型。这是采访对象对记者抱有戒备心理,不积极配合记者采访的类型。他们怕说多了对自己不利,或冷淡或躲避使采访陷入僵局。遇此情况,记者就要以坦诚的态度,运用交谈型对话的种种技巧,打破僵局,与对方建立融洽的朋友式关系,以倾心交流促成和谐气氛,为进入正式采访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有通过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谈话策略和内容的观察力。“以情感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3.说服型。这类采访对象往往对记者抱有厌恶的心理,常用沉默、不多语等形式表示自己的心情。对这类人要想进行一场无拘无束的交谈是困难的,唯一办法是用理智去战胜相互排斥的局面,讲清是非,摆明利弊,帮助对方在纷繁缠绕的感情之网上寻到一条理智的经线,强制自己的内心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配合采访的行为。“以理服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4.论辩型。面对抱有对记者挑剔态度的采访对象,特别是面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物时,最有效的对话办法就是不要有惧怕心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让对方不得不重视你、敬佩你,从而同意与你合作,这便是此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核心。

二、观察、倾听的技巧

观察,是记者“用眼睛采访”,是记者采访中最常用的方法。观察技巧的掌握,要求记者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事先要心中有数,要选择好时空,确定好观察的角度,学会用扫描获取细节,抓住富有特征的事物以达到认识、反映事物的目的。例如:’98洪水期间,为采集到松花江洪水的真实情况,利用摄像机,采集到了各个角度的真实画面。在高空中,观察摄取到了松花江的全貌,在船上观察摄取到了坚固的护城防洪大堤,在岸上观察摄取到了抗洪抢险的官兵与洪水拼搏的场面,这一幕幕的场景都是“用眼睛采访”的结果。

倾听,也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是索取更多谈话内容的一种方式,是集中智慧的一条途径。善于倾听,才能捕捉住对方谈话中的真实意图和目的,而不致产生“各取所需”的错误做法。这一点,对采访者来说尤为重要。

当对方担心你对他的话不感兴趣,显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适时地说一两句安慰、鼓励的话;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不能控制自己感情时,你可用一两句舒心话来疏导对方焦虑的情绪;当对方叙述不清又急切想让你理解他的意思时,你可用一两句综述性总结性的话来帮助他梳理思路,使谈话顺畅。

三、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做透彻分析、正确判断,紧紧把握住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是采访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记者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心理做好如下处理:

1.出发前,先要研究对方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年龄、职业、习惯等,大致估一估对方的性格、脾气该属哪一类。这往往可能成为谈话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手段,可使对方一开始就对你表示亲近进而产生初步的信任。

2.交谈中,记者、通讯员的态度要不卑不亢,谦虚、庄重。见了名人、领导、外宾,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见普通百姓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有句名言说得好:“谦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此话很富有哲理。

访谈技巧篇2

采访前。采访前的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它是采访的“战略部署”阶段,其作用在于明确采访目的,缩短记者认识被采访者的距离以及确保采访物资和设备的万无一失。

在人物采访前首先要做好的是选择采访对象(社会名流、权威人士、新闻人物等)和对采访主题的确定。根据采访对象确定主题,根据采访主题选择采访对象都是常用的方式,这主要受制于大众的关注点。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大众,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这也是采访主题确定的最重要的依据。在当今的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收视(听)率成为各媒体追逐的一个重要指标,受众是否喜爱成为栏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所以,在采访人物前,记者首先要思考大众想要得到什么信息,大众的需要是采访的前提和动力。

采访过程。成功的采访的衡量标准是:围绕主题控制提问、把握采访进程、驾驭采访对象、和谐采访环境、达到采访理性、客观、真实、理智的水平,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感觉和印象,最终传达给大众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人物采访的成功,是采访基本要领和记者的创造性思维巧妙的结合。只掌握基本要领并不能成功地完成人物采访,成功的人物采访包含更多的是创造价值。记者的采访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模仿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每位记者可在掌握采访基本要领的基础上根据采访对象的自身特点对人物采访活动进行再创新,如方式的改变,思路的多维化,每一处细微的改变都可以使采访更具可视、可听性,这就涉及了采访技巧的问题。

(1)围绕主题的思考:现代的采访形式更多地融入记者多角度的现代思维方式,准确的提问基调有赖于记者辩证的世界观。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式去分析人物、判断事物才可能对客观事物有一个科学的结论。

在人物采访全过程中,记者的思想更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当采访对象叙述事件时,记者应该思索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的主要含义,事件的开始、过程、结果是否完整,是否合情合理,细节是否具体,数字是否真实可信,思考是否存在漏洞和疑问;当对方提出一个观点、一条经验时,记者就要考虑其正确性、科学性及其意义所在,并时刻注意其政策法律因素和社会教育因素。记者不但要跟上被采访对象的思路,而且要控制采访的节奏,把握主题。采访的主题是在连续的问答和不间断的交流过程中得以表达并逐步明确的,所以记者围绕主题展开谈话,并积极挖掘被采访者谈话中的关键词语,寻求说明和深化主题的事实和观点以备深入采访。可以说采访的全过程记者都要保持逻辑清晰、主题明确。

(2)理智、机智的提问:采访准备阶段主题的雏形在采访过程的问答中逐步得到完整。记者向被采访者的提问也是采访活动最关键的部分。提问艺术的技巧蕴含于记者的创造性采访活动中,是在提问原则基础上的变化,因而把握提问艺术首先要掌握提问原则:清晰准确,切忌含糊不清;逻辑顺畅,切忌思路混乱;具体明白,切忌笼统空泛;先易后难,切忌引起关系紧张;分门别类,切忌主次不清;讲内行话,防止提出无知问题,同时,在提问中避免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使谈话成为深奥的专业答辩。

(3)全神贯注的聆听:聚精会神地听,记者就能从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叙述、每一个观点中抓住关键,找出大众想要知道并且能够表现主题的地方。记者不但自己要认真地听,而且还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听。由于记者有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在采访前已经知道许多问题的答案,了解被采访者的一些信息,采访时双方存在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只存在于采访双方,大众并不是很清楚,这些信息在采访中有时会被采访双方一带而过,往往使观(听)众产生疑问。所以,记者要听清被采访者的谈话,随时解释,补充提问,令大众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4)细致入微的观察:谈话过程中被采访者自然流露出来的体态和面部表情,并不是出于无心的偶然活动,而是具有口头未能表达出来的特殊传感意义。许多成功的采访都得益于察言观色。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表特征、说话方式、对问题的反应以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记者就可以多少了解一些被采访者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和采访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想、问、听、看,都是极普通的采访行为,可是其中却蕴含着许多技巧。记者的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思维方式、专业经验等都将直接影响到采访活动的每一步,而这些个人内涵是其在长期采访工作实践中历练得来的,每一位记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应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更新。

采访后。采访后的编辑工作是记者将采访半成品变为成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删除嗦重复、对主题突出意义不大以及新闻政策不宜传播的地方,使得记者的思路在编辑后更加清晰明白地呈现,采访主题也通过采访问答的选取得以深化,采访活动通过提取精华而更加简洁流畅。

一些栏目通过后期加入背景资料、专家点评等方式增加可视性,许多编辑在编发采访报道时也常加入一些个人评论、配发一些图片,使得采访主题更为鲜明、意义更为深刻。

提高栏目收视(听)率、增加栏目的科学教育意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是记者在采访前准备、采访中问答和采访后编辑都要遵循的宗旨。

人物采访活动已逐步渗透到大众传媒的众多栏目板块内容中,记者、编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在对其进行变化创新。现今的谈话类节目正以其内涵的深刻性、知识的大众性、形式的多样性、运用的广泛性、思维的辩论性发挥着独特而诱人的魅力,得到了众多媒体的重视和亿万观(听)众的喜爱。这也给我们的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空间,不断运用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去制作出更具时代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谈话类节目,奉献给广大的听众、观众。

访谈技巧篇3

(延安大学 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本文将通过对《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和《天下女人》三档较为成功的访谈节目的分析与对比,总结出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有哪些采访的技巧需要掌握,有哪些采访雷区需要避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访谈节目中的主持人提高自己,提升节目质量,如实大量的事例论证,能够增强本论文的科学性,提高论文意见的可实施性。促进我国访谈节目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电视节目;访谈;主持人;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17-03

1989年9月,《奥普拉节目》在全美掀起高潮,在之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该节目一直居于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榜首。在我国,以1993年1月《东方直播室》为开端标志。上世纪末,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形成一个高潮,在这一年,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如何才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主持人的选择就显得异常关键。研究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采访的技巧,有利于访谈节目之间相互借鉴,改进栏目的不足之处,提升栏目品味,促进访谈节目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如何把握访谈话题

一个好的访谈节目,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策划团队。在节目开始前已经策划好了节目的主要内容及整体走向。那么,主持人该如何把握访谈节奏,如何把握访谈话题呢?综观《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和《天下女人》三档节目,我们不难看出,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基本上都会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被访者的传奇经历

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主持人陈鲁豫就很擅长打情感牌,她就像一位温暖可人邻家小妹,安静的听着被访者娓娓道来,时而专注的静静听着,时而为被访者的经历而感动到落泪,时而为被访者的讲述开心的拍手,以示赞许。在长辈的面前,她带着敬许的目光,目光里显现着敬意。在晚辈面前,她又像是一位充满着关怀和温暖的大姐姐,耐心的引导,眼睛里充满着期待的目光。在同辈面前,她就像是一位好朋友,言语间有关怀,有鼓励,有感同身受的触景生情[1]。她的成功绝非偶然,她主持的风格无人替代。

(二)被访者个人某些社会问题的澄清

电视媒介具有将人际传播引入大众传播,连续定期地进行传播活动,从而让观众获得接受传播的平等的与共享的感受。社会公众人物的社会问题也是大家所关注的,比如某某明星的逃税、漏税的问题,某某明星的超生问题,某某明星的个人情感动态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牵动着受众的神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是真实可信的,有些就是一些无职业道德的记者恶意中伤,故意制造舆论,以赚取点击率[2]。过了舆论的高峰期,事态相对缓和后,有些公众人物会选择出来澄清,为大家说明事情真相。此时访谈节目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契机,为他们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帮助大家了解事实,消除误会。在访谈这类嘉宾时,主持人首先要做到公正、客观。坚持以事实说话,不偏袒任何人,尊重受访嘉宾,态度端正,言语平和,引导受访者将事情讲清楚,从而确保节目的正常进行。

(三)被访者对作品进行宣传

我国的电视访谈节目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以其强有力的时效性和时政性,在社会的转型期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启示作用。一个访谈节目的责任应该站在时展的制高点上,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成果。电视访谈节目改变了传统的主持人的评论的形式,并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了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受访者接受主持人的采访,主持人将其传达给受众,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有了主持人的呼吁和嘉宾的宣传,作品的关注度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二、访谈中应该注意的礼仪

(一)采访礼仪的含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章法,不成方圆。没有成功的访谈是不注重访谈礼仪的。礼仪是社会公认的或约定俗成的,对他人表示尊重,且因社会地位,交往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的一种交往规范。采访礼仪就是采访人员为树立或维系组织主题良好形象,在与采访对象交往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合乎社会道德规范、新闻职业规范以及政治法律规范要求的各种礼仪准则和规范。简而言之,采访礼仪就是在采集访问过程中应当行使的礼节和仪式。采访礼仪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体现一个单位、一个媒体的整体形象,是提高媒体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环节[3]。

(二)采访礼仪的原则

1.尊重与敬人的原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他人,遵守规则,是采访礼仪的核心。不论被访者是什么身份,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采访者都应该一视同仁,以敬相待。即使被访者不愿意接受采访,也要体现尊重的原则。不能对被访者恶言相向,污蔑、诽谤被访者。

2.平等与诚信原则。人无贵贱之分,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采访者不能用有色眼镜对待不同的受访者。要时刻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姿态,不媚上欺下,嫌贫爱富,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积极与适度原则。采访者要有主动进取,探寻新闻时机的态度,同时又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把握有礼有节有度的处事风格,积极坚持适度原则。最重要的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警示,因地制宜的把握分寸,确保言行得体。

4.和谐与合作原则。合作是采访礼仪的方法,和谐是采访礼仪的目的。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促使真实有效地协商沟通的达成,努力营造宽松友善的合作氛围。

5.谦和与宽容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谦虚是一种美德,和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石。不能要求别人服从自己的意愿,树立容纳意识。做到原则坚持,非原则谦让。因此,采访者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和容人的涵养。

6.认同与从俗原则。要求采访者做到“入乡随俗”。采访对象可能是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一定程度上会和自己文化不同。采访者要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欣赏他人的思维模式,认同他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在采访过程中做到求同存异,尊重个性。切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如果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采访恐怕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囧境了。

三、采访礼仪的功能

(一)是提高采访者文明素养的重要方法

采访礼仪是采访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采访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推动采访者“内强素质,外强形象”,更好的提升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培养其道德情操和气质风度。是加强个人乃至新闻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4]。

(二)是采访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采访是一门社会科学,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专业性,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研究和学习采访礼仪,可以有效推动采访工作建章立制,规范采访流程,提高采访效率,增强采访者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媒体竞争力和创新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电视人,丰富和发展新闻采访学。

(三)是增进媒体竞争力的基本保证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访者的礼仪形象彰显着媒体的公信力和竞争力。研究和学习采访礼仪,对推动新闻传播文明礼仪建设,提高媒体管理能力,传播能力和引导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彼此沟通,形成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提高媒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主持人的提问艺术

(一)提问的方式

主持人应该是多面的,面对不同性格的访谈对象,直爽的、含蓄的、小心谨慎的、神经大条的……主持人要按其思路出牌,以免碰壁。

1.正问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提问方法就是开门见山的正问法,其特点是直接、明了,对了解简单的基本问题很有效,被访者回答也较言简意赅,观众听得清楚,看的明白。在访谈节目中,一般用于开场前嘉宾的自我介绍。

2.侧问法。主持人面对性格较为内向,或是对被访对象就某一问题的看法不确定时,一般会选择保守的迂回战术:“侧问法”。主持人不动声色的旁敲侧击,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悄悄地获得想要采访的内容。当访谈结束,被访者才恍然大悟自己被访了!

3.反问法。面对一些有质疑的访谈对象,主持人会适当的选用反问法对其访问。用观众微博中的留言提问,并问被访者“你怎么看?”面对这样的提问,不论是过分谦虚者,还是自高自大者都无法拒绝回答,从而增加了访问的深度。

4.暗问法。暗问法,一般用于探知被访者的个人隐私。有一次李静采访佟大为夫妇,李静问:“你俩是公认的金童玉女,郎才女貌,被众人羡慕,你们的感情之路一定也很顺利吧”于是佟大为便讲起了他俩的恋爱经过[5]。从佟大为夫人的描述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与屏幕上不一样的,更鲜活、更生动的佟大为。

5.追问法。“追问发”颇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既抓住一个问题的关键,被访者口中含糊不清的回答一直不放弃的询问,即便是被访者不愿意透露,被这变着法的提问,也不得不和盘托出了。高明的追问,要使得被访者有兴趣回答,并且一定要注意语气的应运,不要讲访问变成一场严肃的审问。

(二)提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简洁。主持人提问不能使用繁琐的长难句,要尽量言简意赅,使被访者容易理解,便于回答。如果主持人将问题设置的过长或者有歧义,被访者听不懂问题,主持人只好一遍遍的重复问题,这样谈话就会枯燥乏味,被访者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观众也会看的索然无味。

2.提问要具体。一个问题,不要包含多个信息量,要使问题尽量具体化。如果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而提出使被访者难以作答的问题,不但不会为节目增色,反而会适得其反。好的问题,一定是将大而笼统的问题化为具体的小问题而提出的。

3.要提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快速打开被访者话匣子的问题,都是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试想,一个人如果对一个事物不够了解,不感兴趣,如何讲出个之所以来?因此,想要与对方愉快的交谈,就应该投其所好,挑选其擅长的来说。这是打开对方心门的金钥匙。

4.访谈中应该避免的话题。一个访谈之所以冷场,是因为主持人没有足够的了解访谈对象,准备的资料不够充分。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主持人要提符合其身份及活动范围的问题,也应该避免老生常谈的话题,要学会创新,在访谈的过程中,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妄自菲薄,对被访者评头论足。

电视访谈节目是把人们私下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形式,一般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访谈节目以真情感染人,用种种手段“逼”嘉宾说出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知情欲。美国的《电视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一种主要围绕谈话而组织起来的表演,谈话节目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开始和结束,并且要保持话题的敏感性,以便在面对上百万观众时能够提起大众的兴趣。”谈话不仅是语言馈赠、思想碰撞、感觉交换,同时包含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不同样态的生命安顿,在敞开自我,走进他人的谈话中,相互追问、相互聆听,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体现最高层次的生命关怀。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试析《鲁豫有约》节目中会话特征[D].黑龙江大学,2009.

〔2〕赵淑萍.电视节目主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3〕叶子,赵淑萍.电视采访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4〕沈伟利.试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J].黑龙江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访谈技巧篇4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是访谈节目主持人必备的能力,它是指提问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能够达到采访目的的手段、技巧等。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往往严肃、认真、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与受众的距离较远,让人感觉神圣不可侵犯,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全媒体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说教式”主持风格已经被“平民式”的主持风格所取代,人们更希望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带着受众的期望进行节目制作,访谈节目更是如此。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一定是充满人文关怀,主持人与嘉宾必是平等、宽容的进行交流,采访或是提问的方式也必是多种多样的。

一、至关重要的第一问

中国播音学界有一句话叫“红烧头尾”,可见开头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开头的第一句话也决定着以后的交流是否顺畅。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开头的提问更是尤为重要。是否能够抓住问题的主旨,适当的时候还要避免嘉宾过于敏感而产生抵触情绪,又不能过问直白而伤害对方,又要选择一些简单容易回答,并且能够拉近双方距离的问题,使谈话气氛轻松。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一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

第一,直击主题。在新闻类访谈节目中,由于目的性很强,信息量大,政治敏感度高,时效性强,因此,主持人往往快速进入主题。从嘉宾角度看,这些节目不涉及到个人隐私等敏感话题,一般都是针对国内外新进发生的大事大情进行分析、评价,所邀请的嘉宾多是某些方面的专家或者亲临现场的目击者、当事人,直击主题能够让受众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进行快速的了解,满足他们的急切心理。另外,在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中,主持人的第一问一定要问到事件的关键点上。如2005年发生的一起花炮厂爆炸伤人事件的报道中,主持人在与前方记者进行访谈过程中的第一问是:“跃军,你现在再什么位置?”为什么要问在什么位置?这符合新闻五要素中的“地点”这一要素,因为在突发事件中,前方记者所在的位置对于事件报道的真实、准确、及时非常重要,而且,由这一个问题生发出来的回答内容很多,记者不仅仅回答了自己的确切位置,而且描述了现场的状况,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为进一步谈到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善后处理等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由情境引发话题。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播音创作基础》课程讲授时提到了“情景再现”,其中,“触景生情”是“情景再现”的重要元素,无论情境多清楚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没有情绪情感的触动,就无法达到率真的表达效果。吴郁老师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一书中这样说道:“援引眼前的景物,或是环境因素(时间、节令、气候、地域、场合等)发出感慨,诉诸情绪”。可见触景生情、借题发挥是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必备基本功。在进行访谈节目主持时,有时候经常会利用一些短片、音乐来提供一些情境,触发主持人的语言感受力,营造现场气氛,进而引发主持人与嘉宾的情感变化。但是,这种方法要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不能矫揉造作,避免虚伪空洞。这样的提问技巧多用于人文气息较浓的谈话类节目当中。如凤凰卫视《人间》栏目,一期采访普通大连人王希海的节目中,主持人善于用短片营造情境。尤其在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谈话节目中,嘉宾的心理变化非常微妙,有时不愿意打开心扉,不愿意聊及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痛,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时,如何能打开嘉宾的心结就显得非常重要。主持人播放了一个短片,里面记录了嘉宾为瘫痪在床的老父亲过生日的场景,而嘉宾王希海的生命里也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陪伴他的父亲,从父亲成为植物人瘫痪在床到节目播出时,已经有24年了,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24年而无怨无悔?正是这一个短片,勾起了他对父亲深深的情感,他开始讲述生日当天的情境,并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挚爱,引发了他的谈话欲望。

第三,巧妙介绍嘉宾,引出话题。一些访谈节目是为了介绍一些事件,但是,任何时间的主体都是人,如果就事论事,未免陷入理论化的尴尬境地,可看性差,而一旦加入人的因素,就赋予事件人文的气息了。而人物类型的访谈节目,有很多都是与嘉宾畅谈人生,因此,巧妙介绍嘉宾能够生动的、具体的说明节目宗旨,引发兴趣,迅速营造谈话场,切入主题。

第四,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或是知己,原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话题。而不熟悉的两个人如果想要了解对方,也必须找到双方共同了解的事件进行谈话的主题,这样才能使彼此不感到陌生,并迅速建立一种亲近情感,为更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础。访谈节目也是如此,当今社会信息共享,情感也要共享,胡正荣在《传播学总论》中说:“按照传播学者W・施拉姆的解释‘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的信息,思想或态度。’”并且,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中如果以共同熟悉的话题入手,能够很好的营造一种轻松、无距离的环境和现场气氛。以《实话实说》为例,一期节目的主题是《谁来抓小偷》,主持人一开始说:我们今天聊的事,与在座的给位都有密切相关,然后通过一个表决器来调查观众对于“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小偷,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社会问题进行投票,然后分析投票结果,引发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方式,因为这个话题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因此容易引发大家的思考,现场观众也有话可说。

二、找准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提出是访谈节目的核心灵魂,如果没有恰当的问题,访谈就无法进行下去。而提出问题的主持人,他的提问技巧、问题的切入点把握等也非常重要。一些平淡无奇的套路化的问题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每个嘉宾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因此不能用不变的问题对待每一个嘉宾,这样会陷入假大空的尴尬场面,嘉宾也不愿意回答那些空泛、没有价值和特性的问题。因此,在与嘉宾对话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找出嘉宾的个性,针对这样的个性涉及问题,并巧妙的运用语言艺术将问题抛出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来说,这样的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考验着主持人的心理素质、文化功底、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人文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具有人文精神的提问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类有情感,而且情感丰富,主持人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人物,在进行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不能为了揭示事实真相,或是反映某些问题,或是展现敏感话题而冷漠生硬的与嘉宾进行交流。主持人要将自己与嘉宾放在一个角度里,从嘉宾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引导嘉宾说出真心话,才能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

其次,充分运用一切相关媒介,引发话题。在一些敏感话题的访谈中,问题的设计技巧要更加巧妙,可以充分运用事件、话题、调查结果、书籍等可靠材料找到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契合点,拉近双方的距离,最大限度的引发共鸣,达到较好的采访效果。(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

参考文献:

[1] 吴郁.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访谈技巧篇5

关键词:教育研究;访谈;准备;访谈过程;整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76-02

一、如何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研究者来说不仅要了解进行访谈的目的即需要从访谈中获取哪些信息,并由这些信息对研究结果进行预设;还要参与到访谈提纲的开发和设计中,提前了解受访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求更好地拉近与受访间的距离。 

1.牢记访谈目的。能够清晰理解访谈的目的,即一次访谈的重点在于调查了解课堂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或是课程课改的实施进度等,都需要在访谈者心中有一个总体定位,这样才可以在接下来的访谈过程中把握好访谈的进程,剔除掉错误信息,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防止访谈脱离主题。 

2.分析并且理解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作为访谈操作过程中主要的工具之一,对于访谈起直接的指导作用。访谈提纲中一般都规定了每个访谈相关问题的表述形式、引申意义以及附加情景等。访谈者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参与到访谈提纲的设计中,不仅应牢记访谈提纲中的相关问题,还要明白通过该问题需要得到哪些有效信息。例如: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这一调查研究中,教师访谈提纲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局、学校在住校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方面有哪些支持性措施?”这一问题中的“支持性措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何为支持性措施?这在访谈者心中应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才可以在访谈进行中当受访者出现理解障碍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解释,即支持性措施可以是行政性的政策支持、经济上的财政拨款、各学校对于住宿学生管理中的具体执行措施等。只有正确细致的把握好访谈提纲中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处理访谈中所遇到的问题。 

3.采用恰当的记录方式。访谈过程中的记录对于访谈后整理和分析资料都十分重要。访谈中由于时间和访谈者记录技巧和方式等因素的限制,难免会遗漏或误解受访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为了尽可能全面准确的记录访谈的内容,包括受访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访谈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例如:录音、速记、图形等。其中采用录音方式应经过受访者的同意才可使用,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访谈信息,但是访谈后的整理和录入量较大;采用传统的纸笔速记方式则可以快捷选择记录访谈者认为重要的信息,但要求访谈者具有较好的信息筛选能力,否则遗漏的信息很难再现;图形可以简单明了的呈现大量信息,但要求访谈者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便在整理过程中重现访谈信息。无论采用何种记录方式,其目的都是保存访谈信息,便于整理和分析工作的进行。 

二、访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进入研究现场时说明访谈目的。访谈者作为受访者群体之外的另一群体,在进入研究现场尤其是距离自己本身文化环境差异较大的另一环境时,很可能使受访者心中产生顾虑而影响到访谈的质量。所以在访谈进行之前,向受访者说明此次访谈的目的、对受访者是否会产生影响、访谈所需的时间、是否可以进行录音等十分必要,以便访谈者和受访者更好的沟通交流,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例如:在进行田家炳学校发展项目基线调研时,要向受访的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说明访谈进行是为了诊断学校目前的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基本情况,以便为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做好规划,并且诊断具体问题制订解决方案予以实施,并非针对受访者个人,对个人不会产生影响,亦不会对学校评价产生影响;访谈内容将会保密,如果引用会隐去受访者姓名等。 

2.创造轻松融洽的访谈氛围。访谈进程中,访谈氛围是否融洽,对于受访者是否能真实、清楚、全面地表达出访谈需要的信息有很大影响。由于生疏、环境、身份、语言等因素的影响,受访者介于某种考虑未必会表达其真实想法。例如:在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短期教育研究中,访谈家长时受到当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访谈中普通话可能不是做恰当的语言,这就需要访谈者语速减慢、访谈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以免使受访者感受到距离感、过多的陌生感而紧张、封闭,影响到访谈的顺利进行。正确合理的访谈导入、亲切和蔼的表情、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语言等会让受访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容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如何深入访谈。怎样在访谈中挖掘出对研究有用的深层次的第一手资料,对整个研究的深度十分有意义。访谈是一个访谈者和受访者双方沟通的过程,这一过程进行的是否顺畅,受访者是否能在访谈者的引导下敞开心扉是衡量访谈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次访谈中受访者的回答仅是简单的“是”、“挺好的”、“就那样吧”、“没意见”,可以说这次访谈是失败和无效的。例如: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学校教育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中,有以下家长访谈案例:(L代表访谈者,F1~F5分别代表5位家长) 

L:您认为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本地区处于怎样的水平?原因是什么? 

F1:不太清楚,我没有比较过。F2:还不错吧。F3:教学质量应该还可以吧。F4:七里河区中下,在这里算是中上。F5:一般,与这里的经济发展有关。 

L:您认为您的孩子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系怎么样啊?能具体举个例子吗? 

F1:关系不错啊。F2:整个班级的气氛都不错。F3:都挺不错的。F4:一样。F5:一样。 

访谈技巧篇6

关键词:新闻采访; 角色转换; 思维; 谈话技巧

 

在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通过和访问对象的交流,来获得一定的信息。记者打交道的对象是人,是为了采集具有价值的线索和事实证据。要使采访获得成功,必须要掌握角色转换思维和高超的谈话技巧。

1 新闻采访中的角色转换

1.1 角色转换在采访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主要是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这当中包括了记者和访问对象两种角色。采用角色转换,能够暂时的把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个人角色过滤掉,从而将隐藏的有关角色挖掘出来,来促进采访的成功。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角色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谈话时两方心理状态的转变。记者灵活熟练的把握自己以及采访对象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转换,在采访活动中有很大的作用。

角色转换能够让记者快速的接近采访对象,当记者找到了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共同角色抑或是容易拉近关系的角色,能够很轻易的从对象身上获得大量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注重的是情感心灵的交流,心理距离的拉近对于采访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记者进行角色转换能够开启采访对象的思路,社会上的人们大多数都很少接触采访这种形式,在面对记者时自然会有着紧张和不自然,这种情况下记者进行角色转换,能够减少采访对象的拘束,启发他们的思维,来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记者在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能够进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人的相处重在知心,然而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都是初次见面,而且受采访条件的制约,没有时间来深入发展深入了解,角色互换能够容易取得对方的共鸣,挖掘出不为人知的一些信息。

1.2 采访中记者角色转换的策略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要选择贴近采访对象日常生活的角色,这样能够容易打开采访的话匣子,而且要在采访过程中把握住进度和对象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角色转换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时机,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肯定擅长于察言观色,能够把握住有利的采访点,进行角色转换。在实际采访中,记者还需要注意到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于采访对象来说,不同的采访地点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记者要学会利用采访地点的背景,从特殊的角度来拉近距离。肢体语言也是采访中的一大助手,一个成功的记者能够利用他自身的肢体语言,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他们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亲近采访对象,从而能够促进采访活动的圆满完成。

2 新闻采访中的谈话技巧

2.1 记者要把握主动权,对于问题各个击破   记者是采访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必须要通过主动的谈话来从采访对象那儿获取信息。记者要有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在采访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被访问者进行提问的时候要明确所问问题,不能够采用抽象化的语言描述,这样采访对象就很难给予一个具体的答案。而且提问顺序一般要按照事情起因发展和结束的流程,将大的问题分解成有序的小点,能够加快访问的进度和访问的质量。比如在采访公司领导阶层的时候,如果直接询问“你们公司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领导者自然会觉得难以清楚的表达,如果记者提问的时候换成“请问你们公司是如何进行思想工作的呢”,管理者自然能够针对这一点进行明确地回答,通过技巧性的提问,记者自然能够获得足够详细的资料。

2.2 谈话时注重和访问对象的心理沟通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行业,在相互交流中都会衍生一种心理的交流。这种心理交流会直接影响到有关活动的气氛和进行,直接关系着活动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自然常常会遇到那些不乐意合作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时,记者要耐心沟通,因势利导,缓解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访问。这就是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如果采访的两方能够生有亲近感,采访会变得更加顺利。采访中,记者的态度和访问对象的态度息息相关,如果记者只是为了挖掘材料,采集信息在谈话的过程中咄咄逼人,表现的粗鲁无礼,访问对象自然不愿意好声好气的回答,从而使得采访没有效果。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该尊重任何一个采访对象,要以谦和的态度和友好的姿态相待,这样才能够为采访的顺利完成服务,这是很有必要的。

2.3 耐心启发,等待时机突破   很多记者会在采访中遇到正面咨询访问对象而得不到有价值信息的情况,这个时候记者需要有足够好的耐心,采访对象一般都是普通人,并不能分辨出什么是重要的新闻材料信息。记者在与之沟通的时候,要戒骄戒躁,同时需要对其思维进行发散,联系相关的事物,帮助访问对象进行信息的回忆,当寻找到重点的时候就是记者采访取得突破的时机。

3 结束语

    新闻采访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记者在具体实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记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访问对象,不同的采访地点,不同的采访时间灵活的进行角色转换,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谈话技巧对被采访者进行了解,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只有研究透了访问对象的心理,才能够达到采访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肖进. 采访也是一门艺术——简介《采访技巧》一书. 新闻战线. 1985(10).

[2] 李二.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青年记者.2010(6)

访谈技巧篇7

俗话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说的就是采访的重要性。早在多年前美国ABC前新闻部主任普文·弗兰克就说过:“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不善言谈之人依然可以成为优秀的作家,而不善采访之人却不会成为优秀的记者。

笔者从事新闻采访二十年,采访过三教九流、五行八桌的人,采访中碰过壁、受过威胁;遇到过知音、交到过朋友。回想二十年的采访经历,总结采访技巧是:采访无技巧,贵在有“心”,一颗关爱黎民苍生的慈心。

一、态度决定一切

鲁迅先生曾经批判过知识分子的缺点:自视清高,不肯和别人采取平等的立场。当自己受迫害受委屈时要求民主平等;当自己日子过好了,就不再提这个话,对别人很难采取平等的态度。

笔者1993年大学毕业,那时候国家分配工作,这在现如今大学毕业生的眼中可能是个天大的馅饼,可是虽然记者这个职业让我表面上有足够的爱心,但小知识分子的清高让我的采访经常碰壁。

有一次下乡采访,我极诚恳地问过一位夏日里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种地太辛苦了,没想过做点别的吗?农民回我曰:农民不种地干什么?这位农民朋友非常给我面子了,他没质问我:农民都不种地你们吃什么?

现在每每想到当年俯视苍生的优越感,脸一直都烧得慌。

二、不提大而空的问题

2004年6月26日,我刚完成了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同步直播节目——《中国的选择 缔造新东北》之后,随记者团到镜泊湖采访,当时亚洲资本论坛在那里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到镜泊湖参加论坛,我有幸和其他媒体的记者一起采访过他。当时有同事问:“温老师,你说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其实这也是我准备的采访提纲中的一个题目,只是当时还没抢上槽就被其他媒体的同仁问去了。温教授听说虽仍很礼貌,但我能感觉到他的反感。他说,我和我的团队只进行了三个月的实地调查,虽然有一点认识,但还不够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一言而蔽之的。这样的问题太空泛,以后你们不要再问这样的问题。

温铁军和我们一起吃过工作餐之后,给我们上了一堂新闻记者走基层的课。他说当年他在新华社当记者的时候,极少在办公室里待着,他们都是骑着自行车,甚至于打着赤脚走在乡间路上,靠着自己的深入调查写出来有价值的文章。真的,你脚上的泥土有多少,你心中的情感就有多深。多年农村调研经历,给了温铁军今天纵论“三农”问题深厚的底蕴和自信。他的大声疾呼“没有农民,谁能活在天地间”给人的醍醐灌顶般的警醒,他那发自肺腑的呐喊,令世人将视线重新投向其实一直都举目可及的苦难,也令一度逡巡的决策者果断地找到了落点。

三、换位思考,以情动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个问题触及采访对象最柔软的部位时,你的采访就会非常顺利。2005年3月份,我接到了一个采访任务。市委宣传部要求各大媒体宣传原牡丹江军马场政委牟国瑞的先进事迹。打电话联系牟国瑞的大女儿联系采访的时候,她一直在婉言谢绝,直到我说为了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请她帮忙回答我一个问题的时候,她答应了。

杨忆:你小的时候,你爸爸抱你吗?

牟少平:我父亲抱我,也挺喜欢我。因为什么?我父亲36岁才有了我呀!我小的时候得了一次肺炎,特别重。重症肺炎,那时候是1949年啊,我父母都在部队,在行军的途中,好多人都说不行了,这孩子就拉倒,把她扔了吧。但是我父亲就不干,他和我母亲俩抱着我,领着一个随军的军医,一直把我送到汉口的协和医院,到那以后就用青霉素,拉丁语叫潘尼西林,就给我打进去了,肌注。我现在屁股还一个坑呢!但是把我的命救了,所以我说吧,父母给了我生命,我父亲又给了我一次生命。

我的这个问题让牟少平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给我讲了两个小时牟国瑞老人生前的故事。

四、采访进行时发现新闻点,调整提问角度

有过国有职工、集体职工经历的人都曾经自豪过。这种自豪感来自于“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而每一个有单位的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有靠山。

2003年,我采访牡丹江百货大楼男装部营业员刘平。她告诉我她在二楼卖男装,她的丈夫在三楼租了两节柜台做女装生意。我顺着这个问题追问:那你为什么宁愿花钱雇人卖服装,也不肯辞了职自己亲自打理自家的生意呢?说到这里,她哽咽了,说:百货大楼是我的单位。

从刘平的哽咽中我们不难感受她那份浓浓的单位情结。“单位情结”指的是劳动者对单位无原则的一种信任。与这种信任相对,她个人的得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有职工的身份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刘平是那个曾经辉煌过的国有职工群落的一分子,她身上浓缩着几代人的“单位情结”,这种情结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凝固成历史。

五、认真观察,寻找问题

2003年5月6日一上班,接到采访任务,去传染病院采访即将走出非典隔离室的两名护士。5月6日上午9点,在市中心血站三楼会议室里,我见到了刘春莲和刘红艳。当时她们头发干枯没有光泽,她们的脸干燥而且布满了小红疙瘩。

杨忆:你们从隔离病房出来的时候,照镜子了吗?

刘春莲(用手摸了一下脸上的疙瘩):这是佩戴面具和使用消毒药水的结果。在隔离病区医护人员每个班要坚持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要戴面具,要穿特制的防护服,防护服很厚而且不透气,四个小时下来,整个人都虚脱了一样。

现在回想当年的场景还是会油然生出敬佩,因为在这样的灾难面前逃避责任比坚守岗位更容易做到。

六、尊重历史,用事实说话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现在有一种很强势的观点:当下媒体的竞争就是观点的竞争。我个人认为:这说绝对了。“事实为王”是永远不能变的。记下了事实,就记下了历史,因为任何观点都是可能被颠覆的。

我曾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一起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幸存下来的慰安妇李光子——一位朝鲜族老人,当年已经75岁多了。

采访过程中,中央台记者提问时,语调很平和,内容也简单,如:阿妈妮是从釜山来的吗?来到中国是以招工的名义,是被骗来的吗?

李光子:是日本鬼子毁了我的一生。把我们骗来,整到这个部队里来,这么点小岁数,(他们)多恶毒哇。我们活下来的就剩下了四个人,一定要讨回血债。为了讨回血债,我把这些都抖搂出来。

历史这个词很厚,很重。我们每一个人生命轨迹都会像涓涓细流般汇入历史的海洋。作为记者,记录历史、书写历史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你的每一个采访,都是历史画卷中一个小小的像素。

著名电视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过:采访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没有不会说的,只有不会问的。想要会问问题,首先要有一颗关爱黎民苍生的慈心。

访谈技巧篇8

关键词 调查报道 采访技巧 新华社记者

人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好的新闻作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尤其是重大热点事件中,谁能够取得采访突破,采访到当事人,掌握核心信息,谁将掌握报道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因此,衡量一个记者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突破能力,而采访突破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一、“迂回包抄”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采访方法,也类似于新闻学里经常提到的“剥洋葱”。即在还没有找到核心当事人的情况下,先从了解情况,到事件现场寻找目击群众,从目击群众入手,一点一点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寻找线索,直至最终找到事件当事方。

而找到事件当事方仅仅是采访突破的第一步,关键还要让事件当事方开口说话,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你想要的、读者很想知道的信息。一般来说,一起热点事件至少有两个当事方,两个当事方中,弱势一方希望借助舆论支持,非常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而强势一方则会极力阻挠,封锁信息,拒绝采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采访弱势当事方,基本掌握情况后,再去采访强势当事方,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跟对方进行沟通,这时候,强势当事方就会考虑如果自己不接受采访,舆论可能就会“一边倒”,对自己不利,最后会被迫接受采访。

2004年6月,某市一副区长在当地交通治理中,因多次收缴一位残疾人营运的“老爷车”遭到报复,这位残疾人提了一桶汽油,将副区长堵在办公室,然后将汽油浇到两人身上点火焚烧,导致两人最终不治身亡。这起悲剧发生后,当地老百姓议论纷纷。笔者与同事一起前去采访,我们首先找到目击群众了解情况,残疾人的邻居告诉我们,这位残疾人家境困难,缺少收入来源,就靠营运“老爷车”谋生,而他的“老爷车”被当地政府没收过6次,最后一次被没收,他透露出“车要不回来,我年都不想过了”的念头。在群众带领下,笔者也来到这位残疾人的家里,发现他家非常简陋,印证了群众所言不虚。

残疾人这边采访完之后,笔者电话联系这个区宣传部。不出所料,宣传部长在电话中一开始就拒绝接受采访,并反复说“这个事已经处理完了,没必要采访”,在多次交涉无果后,笔者又说,老百姓给我们介绍了大量情况,我们就是要找政府核实一下,如果你们拒绝介绍情况,那我只能说给了你们说话的机会,你们主动放弃。自知理亏又心虚的这位宣传部长最终决定给上级领导报告,最后采访取得突破,当地政府十分配合记者采访,不但介绍了情况,还带我们到副区长办公室、医院等实地走访查看。

二、“沙里淘金”法

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能否突破,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了解内情的“反对派”,如果有掌握情况的“反对派”愿意说、愿意讲,这个堡垒的缺口就打开了,如果没有,这个堡垒往往坚如磐石。或者有些人了解一点点情况,但仅仅是“边缘人”,其采访也很难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访其它题材作“掩护”,然后在对方不怎么防备的情况下,沙里淘金,从采访者口中一点一滴“抠”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2004年7月,某地一乡镇干部向新华社新闻热线打电话举报说,他们县是部级贫困县,可党政干部公费旅游的情况却愈来愈烈,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比较大。这个热线举报引起了新华社总编室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采访的任务落到我和另一位同事身上。这是一次难度很大的采访,我们找到举报人,可他只是一名乡镇干部,他之所以举报是因为看不惯公费旅游的现象,但他掌握的情况并不多,看到自己乡里的领导经常外出考察,来回都是“双飞”(来回坐飞机),回来谈论泰国人妖等稀奇古怪的事儿,他们一般干部都很有意见,但没有掌握直接证据。至于其他乡镇和县直单位干部公款旅游的情况,他只是听朋友说起而已。

我们在当地没有熟悉的干部,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好唐突正面找当地纪委采访。后来,我们决定以采访扶贫为借口,从中筛选需要的信息。我们走访了两三个乡镇、两三个县直部门,在“采访”之余,跟这些干部“闲聊”:你们福利好啊,还经常有外出旅游的机会;听说那个乡镇“四大家”都去旅游了,你们怎么没组织?……在“闲聊”中,记者逐步掌握了这个县县领导和各乡镇领导以“考察”为由,到国内外各旅游景点公款旅游的大量事实,然后赶紧记录下来。最后,采访县委负责人,这时我们已经全面掌握了变相旅游的情况便摊牌了:有新闻热线反映你们公费旅游问题,我们前来调查核实,作为县委县政府有何回应?越是艰难得来的东西越珍贵,需要说明的是,这篇稿件播发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个贫困县立即叫停一切变相的公费旅游,并进行了整顿。

三、“单刀直入”法

有一类新闻事件,封闭性特别强,当事人数少、范围小、利益趋同,但事件性质却又恶劣,影响大。这类事件的采访难度最大,需要记者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十八般武艺,对采访对象施加舆论压力,攻心战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撬开采访对象的嘴。

笔者采访过一起女干部陪酒死亡的事件,用的就是这种采访技巧。20l5年5月,某市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一位女干部陪酒后,回到酒店,当晚猝死在酒店里。这件事发生后,当地政府严密封锁,因为这次接待有市长和其他几位市领导参与。不过,毕竟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消息在网上还是不胫而走。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对公务接待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还发生这种事情,说明基层党风政风还没有扭转过来。我和同事接到任务后立即赶赴这个市采访。刚开始,我们也想到先后核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进行采访,暗中找了很多熟识的干部采访,结果发现这些干部都是听说有这个事,但因为没在现场具体情况不掌握。我们又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死亡女干部的家人,可她的家人说也在等待政府的情况说明,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后来我们想,参加公务接待的人可能还不到10人,而且在酒店包厢,是很私密的地方,也很难找到目击者,要想全面掌握情况,只有正面突破。于是,我们直接找到当地党委政府,说明了这起事件性质的严重程度,反复做工作,反复沟通。最终,当地党委政府也感觉到纸包不住火,与其被动追责,还不如主动承认。给我们安排了公安部门和参与公务接待的干部详细介绍了情况。

四、“调虎离山”法

这种采访技巧比较适合群众聚集比较多的重大事件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从职业道德还是党性原则来讲,在履行职责中都要帮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给党和政府增添麻烦。有的新闻事件中,很多群众聚集,现场可能群情激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快速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必须掌握采访方式方法技巧,如果当着群众的面掏出本子采访、或者架起摄像机照相机,群众的情绪可能瞬间会被点燃,不但影响采访效果,更可怕的是记者的采访可能助推事件进一步恶化,给处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找到事件当事人,将其带离事件现场进行单独采访。

笔者多次参与重大群众性事件的采访报道。2008年,某市城区建设拆迁工作,致使一名群众死亡后,引发当地数百居民上街抗议,我们赶到现场时看到一些居民情绪非常激动,甚至连警车都掀翻在地,面对这样的场景,笔者一边观察现场情景,一边琢磨怎么采访?过了一阵子,笔者在街边人比较少的地方找了个居民问:“你知道死者家属的电话吗?”没想到对方一听我说普通话,立即警觉地大喊:你是干部!顿时哗啦一下一群人围了过来。看到这种情景,我立即压低声音说“我是记者,千万不要惊动政府”,并在衣服的遮掩下将记者证给对方晃了一下,这些居民看是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把死者家属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们。拿到号码后,我们立即驱车离开现场,电话预约,最终采访到了当事人。

五、“擒贼擒王”法

火灾、水害、泥石流、山体滑坡、连环车祸等,这样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而记者总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入一线,可是有的突发性事件区域广泛、涉及人数众多,就算到了现场,也往往“天狗吃月亮无处下口”,不可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人去采访,这时候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整个事态的全貌、掌握核心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领导”,哪个领导级别最高就紧紧咬住哪个领导,因为千头万绪的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指挥部。

访谈技巧篇9

关键词 广播新闻;采访;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15-02

0引言

广播新闻报道是以采访为基本前提,采访是通过访谈或观察等方式将社会上鲜为人知的事件进行搜集。所以说采访是广播新闻的首要前提,广播新闻采访要求记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还要有对新闻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要掌握采访技巧。下面对广播新闻采访技巧简要分析。

1广播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问的重要性

1.1广播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

首先,提问没有重点。提问在广播新闻采访中非常重要,但是很多记者由于综合能力和经验不够丰富,所以提问不够具体且针对性也不够强,类似“你有什么感想?”“请谈一下你当时的想法”这样的问题经常出现,如果提出的问题模糊笼统,那么得到的答案也不会具体。

其次,准备工作不足。如果在采访前记者没有充分准备好,那么对采访效果的影响会很大。准备不足可能会导致记者在采访时没有抓住主题、气氛不够融洽、个人情绪太大等情况,尤其是涉及法律方面的事件,记者准备不充分可能会带着主观情绪提问或谈论,最终导致广播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受到影响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1.2广播新闻采访中提问的重要性

广播新闻采访属于调研工作范畴,比较繁杂,记者为了获取最新新闻信息,提前进行搜集资料,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素材。在采访过程中提问非常重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记者新闻稿件中大部分的资料是采访获取的,所以科学合理、掌握技巧的提问是采访中的重点,也是新闻采访、编辑和的保障。

采访中提问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三点:第一,科学合理的采访可以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被采访者的积极性更高,记者也能取得信赖,这样被采访者就能在融洽的氛围中尽可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提问可以让被采访者更加注意主题,以免造成采访中的对话偏离新闻主题而进行,能够提高采访效率,记者也能更好的获取资料,便于新闻的编辑和;第三,提问可以表现记者特性与采访风格,可以侧面体现记者的媒体形象。

2广播新闻采访技巧分析

2.1采访前充分准备

由于采访是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流,所以要做好准备避免发生意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大家都懂,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新闻事件的概况,并且明确采访目的和准备要提问的问题,要知道采访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新闻信息,而不是和被采访者漫无目的的讨论。记者要提前拟制提纲,至少要将想要提问的问题陈列出来,当然采访过程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这就是考验记者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时候。如果事先没有拟定提纲,可能导致采访没有目标,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围绕新闻事件,导致整个采访没有逻辑性,也无法达到采访的目的。

2.2照顾被采访者心理变化

广播新闻采访基本都采取面对面的采访方式,但是也会存在差异,可能受到被灿放着职业、经历、年龄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多种采访模式。所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可以从讲话态度、情绪和表情等进行猜测,从而采取灵活的采访方式。采访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间接引导被采访者叙述,采访过程适当的微笑、示范或激将,引导被采访者讲述所知道的新闻事件相关信息。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新闻事件比较敏感或者被采访者身份特殊,就要更加重视采访技巧,例如由于被采访者自身过失而导致事故发生或产生负面影响,在采访中可能会推卸责任或试图掩盖事实,此时记者就要先入为主,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当然应用采访技巧时也要适度,记者要尊重被采访者和客观事实,对其进行正确指导,采访过程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建立优良的采访模式。

2.3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

如果记者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较强,同时又有灵活的思想和优秀的口才,就可以将采访变成灵活富有思想的谈话,在谈论中记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和被采访者讨论。提问方式有多种如引导式、开门见山式、激将法和反问式等,具体采用哪种提问方式要根据被采访者的性格和情绪来决定。开门见山的提问方式虽然可以直接引导被采访者围绕主题进行谈话,但是整个过程会过于死板,也无法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适用于突发事件或被采访者思考敏捷、善于言辞的情况。如果被采访者比较固执拘谨,可以采取引导启迪式的方法,尽量启发而非一味的追问,还要尽可能缩小提问的范围,具有针对性的引发被采访者对新闻叙述、评论或讲述自己的想法,记者越是想急于求成,其结果可能会更差,反而不会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所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语言组织的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掌握好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可以舒缓被采访人的情绪,也能自如掌握话题的收放禾方向,在与被采访人充分和良好的沟通之后写出的文章也往往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采访技巧就是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运用的一种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

3结论

综上所述,采访技巧对于广播新闻采访工作有很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记者的基本功,同时也是获取新闻素材的最根本保障。这项基本功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锻炼并积累。

参考文献

[1]邓萍.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及思考.才智,2010(9).

[2]武浩.浅谈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现代企业教育,2012(19).

访谈技巧篇10

【关键词】 记者采访 新闻信息 采访技巧 访问艺术 对象与环境 采访风格

许多新闻界的老前辈对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采访环节都有过非常精彩的言论。穆青同志说,在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只是发现。安岗同志说,到基层看形势,脚底板下出新闻。南振中同志说,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段存章以自己多年的新闻经历总结说,在改革的时代,开放的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千百万人心灵深处的变化才是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经常、最大量地表现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此,提倡记者下大海,到“深水区”采访。努力采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稿子。

采访作为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如何采访到最需要的东西?如何与被采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注意些什么?这就需要记者掌握一些必要的采访技巧。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的一种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记者获得真实材料、了解事实真相的一把金钥匙。段存章说,采访学是一门科学,采访学也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

当然,新闻采访并无定法,不同的记者喜欢采用不用的访问形式和技巧,因此采访时也要因人因事而宜,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总的来说,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或艺术。

1. 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

特别是进行一些重大策划报道、技术性强的报道,以及名人访谈时,采访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网上搜索等途径,找到有关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并判断哪些资料有价值。接着要拟订好采访提纲,根据已掌握的材料,结合自己需要得到的内容,制作采访提纲,这样才能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如果准备不充分,则会直接影响采访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尴尬的局面。

2. 深入采访是记者抓到“活鱼”的重要途径

新华社资深记者王景和认为,“最优秀的报道往往来自记者的直接观察”。为此,记者必须要坚持“四多”:多跑基层,多到现场,多接触群众,多用眼睛采访。尽一切努力了解群众的要求和兴趣,捕捉有特色的新闻。记者要在调查研究中广泛勘探,重点开采,顺藤摸瓜,刨根问底。深入采访可以使报道的路子开阔。“只要脚上功夫深,不怕笔下没有好新闻。”同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同志说:“记者到下面去,不能人家说什么,你就反映什么,要有冷静的头脑,要作比较。”对新闻事件和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再进行报道。

3.记者在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记者与被采访者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方式,提问的技巧是对话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融洽双方感情,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氛围。相反,如果记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不仅令被采访者无所适从,甚至可能产生反感。因此,采访提问是对新闻记者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知识储备、社交能力的综合体现。记者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环境采取灵活多变的采访技巧。就采访对象而言,有的人比较健谈,而且思路清晰,只要记者提出问题,对方就会进行相应的回答。这种采访比较简单,记者只需把准备好的问题告诉对象即可。相反,有的采访对象则比较拘谨,不善言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只做简单的回答,或干脆不吭声。这时就需要记者首先要同被采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让对方彻底放松,并逐渐进入记者所营造的采访环境中,然后记者再逐一抛出问题。

4. 就采访环境而言,也有不同的采访方式

新闻事情林林总总,记者总会面对不同的采访环境。一般情况下,记者进行正常的采访即可。但有些时候,采访环境就比较特殊了,这就需要记者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就特殊情况采取特殊办法进行采访。

5. 要善于观察和倾听

观察,就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一些细节获取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话题内容,学会捕捉细节,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倾听,也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感,让对方打开话匣子,并在对方的叙述中找到新闻的亮点。当对方显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记者可适时地说几句安慰、鼓励的话;当对方由于愤怒、悲痛等原因不能控制自己感情时,可用温和话句疏导对方焦虑的情绪;当对方叙述不清又急切想让你理解他的意思时,可帮助他梳理思路,使谈话顺畅。

采访不到第一主角时,可以采访周边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邻居等熟悉他的人。通过多个渠道、多个方面进一步了解被采访者,只有掌握大量的事例材料,才能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分析、选择,让新闻作品更真实、丰满。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作为记者职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访一定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一名优秀的记者,要运用好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必须加强学习,关心政策,视野开阔,眼光远大,知识广博,阅历丰富,并具备纵横驰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 段存章著.独家新闻这样采写.世界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