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论文格式十篇

时间:2023-03-25 07:58:33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1

一、 正文格式要求:

(一) 标题论文题目(居中,字体:黑体,字号:小三)

(二) 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1)“摘要”字样(黑体5号)

(2)摘要正文(200字左右,宋体5号)

(三)关键词(3—5个,黑体5号)

(四)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

1.首先简要说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基本情况,然后写正文内容。

2.正文是实践论文(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和观点的详细叙述。注意要做到论述充分,有理有据。

3.各级标题格式:

一级标题:顶格,三号黑体,如:一、二、三、二级标题:空两格,四号黑体,如:(一) (二) (三)三级标题:空两格,小四黑体,如:1.2.3.

四级标题:空两格,小四黑体,如:(1) (2) (3)正文内容均为小四号宋体

(五)结束语(宋体小四号)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 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六)谢辞(宋体小四号)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 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七)参考文献

注意:稳重引文序号应和文后参考文献序号一致。

二、注意事项:

(一)所交材料包括:纸质版社会实践活动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社会实践论文(报告)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2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马克思哲学实践思维方式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和现实因素,文章基于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探寻实践思维方式建立的踪迹与历程。通过文本考察发现: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中,实践思维开始萌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实践思维方式在博弈中成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思维范式得以确立,《德意志形态》以及之后的《资本论》等著作中实践思维方式得以应用,也就是说,实践思维方式贯彻于马克思哲学的始终。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形成;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B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5-0024-05

收稿日期:2015-04-22

作者简介:张梅艳(1990-),甘肃兰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研究。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是其对以往哲学进行清算和决裂的重要“武器”,是哲学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所谓的“破”是指在原来的哲学思维的基础或者内部上进行破,所谓的“新”是指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从根本上区别于之前的一切哲学思维。换言之,即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进行批判时,并没有采用全盘否定和简单抛弃的方式。马克思坚持从黑格尔哲学本来意义上扬弃他。这个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传统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深入学习和批判,发现了实践思维方式的存在,创建了一种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一、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背景

马克思自己在其博士论文中表达了这样的一个哲学情怀,即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那个时代的精华,是时展的产物,哲学深刻体现和反思了时展的烙印,因此,哲学是时代的文化发展的活灵魂”,[1](P200)也就是说,哲学思想深受其所处现实时代的影响。哲学作为时代的精华,哲学思维方式不仅受旧思想思维范式制约,也受现实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换言之,哲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受文化、社会、政治、经济、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等等理论因素以及社会发展现实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实践”的概念,康德强调实践理性的批判,黑格尔意识到了实践劳动的重要作用,但是实践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中还没有上升到“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这不是他们智商决定的,而这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

理论方面,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思维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从希腊到整个中世纪追求本体的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另外一种是马克思之前的近代哲学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在内都可以统归为认识论哲学思维方式。如果具体分析,实践思维方式之前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朴素辩证思维方式、朴素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本体论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先验思维方式以及思辨思维方式。这几种思维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在解决“思维与存在”“谁先谁后”以及“如何统一”的问题中,将抽象的物质范畴或者抽象的精神概念作为思维的根本,最后将思维和存在统一于抽象的概念之中。马克思作为的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哲学发展的新开端,继承、发展并创新了古典哲学,因此实践思维方式的提出和发现并不能脱离开德国古典哲学以及之前的西方哲学理论。即不能简单割裂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与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联系,从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到康德的实践理论批判,再到黑格尔把“精神”(主体)的自我实现过程当作实践,直到费尔巴哈立足于“抽象的、直观的人”实践的观点一直作为哲学发展和哲学思维变革的核心概念进行着演变,从亚里士多德的技术概念再到康德的道德践履,直到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的劳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尽管对“实践”观点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其共同点是都是将“实践”作为其抽象哲学、理论哲学建构过程中一个环节而已,没有给与实践更高的哲学地位。但是其对实践重视为马克思创立实践思维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实层面,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形成和发展,实践活动以及现实的具体的主体个人的作用凸显,实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客观的成果,受实践规定的自然科学成为时展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身处德国受到工业革命影响和启发的马克思开始思考工业革命下的劳动实践。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们的交往扩大,产业革命造成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把整个社会生产变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大工厂”,不仅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还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开始很难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现象和规律,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开始难以解释大工业革命以及工人的异化劳动,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大量工厂崛起,雇佣工人兴起,人的劳动的“异化”成为工人的普遍生活方式,而德国落后的社会现实与日益发展的工业革命将现实人的实践劳动的本质凸显了出来。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马克思开始意识到思辨思维方式以及人本主义思维方式存在局限性,发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创立了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真正反思并指出大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以及资本逻辑的运行规律。因此,可以说当时德国的社会现实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实践思维方式的发现和创立提供了现实锲机。

二、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形成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青年黑格尔派时期对思辨思维方式的质疑

马克思在读书期间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其早期思想深受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以及《莱茵报》时期的理性的人,都深深打上了黑格尔的观念实体的烙印。马克思在早期可以说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的探讨一定程度上是深深打着黑格尔哲学影子,所以要讨论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破旧立新”,首先就要理清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早期自称黑格尔的学生,但是其后来对黑格尔哲学持“扬弃”直至完全的批判态度,那么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及其思维方式是进行了什么样的“继承”和“清算”?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及其思维方式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和改造?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包含实体、自我意识,这两者统一于绝对精神之中,而实体、自我意识以及绝对精神都只不过是抽象化的概念,是脱离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而存在的概念”[2](P177)也就是说,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一种总体性的绝对同一的哲学体系,其哲学思维方式就是不断进行否定和“改装”,即把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改装为脱离自然的绝对精神的外化。所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黑格尔将“观念变成了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都颠倒了。”[3](P10)这里马克思已经比较明显的意识到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的问题,即将思维“主体”抽象化为概念,思维的演变变成了概念自身的演进,他指出“如果黑格尔从作为国家基础的各现实的主体出发,那么他就没有必要以神秘的方式把国家变成主体,黑格尔说:‘但是,真正的主观性只是作为主体才存在,人格只是作为人才存在。’这也是神秘化。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而黑格尔不把主观性和人格看作它们的主体的谓语,反而把这些谓语变成某种独立的东西,然后以神秘的方式把这些谓语变成这些谓语的主体”[3](P31-32)这里马克思已经发现黑格尔思维方式中存在忽视现实的人,把现实的人作为观念,作为观念的对象的一种主体性思维逻辑,在这个过程中,黑格尔让作为实体的主体通过否定的辩证法,扬弃掉作为不真实存在的“他者”“杂多”,最终回归到了绝对精神。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的青年黑格尔阶段,再到莱茵报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及《论犹太人问题》开始对对现实的人,人的自由,全人类的解放给予重视,从政治解放上升到人类解放,并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宣言,实际上,武器的批判何止不是一种现实的活动或者说是实践,这里马克思的实践思维开始出现了端倪。

(二)“否定辩证法”与“人本主义”思维方式共存时期

从《德法年鉴》到《手稿》期间,费尔巴哈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基督教的实质》三本书,这三本书对马克思的影响巨大,马克思正是在这三本书的启迪下,马克思真正意识到思辨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开始有意识的批判思辨思维方式,进而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这期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感性人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采取了严格的批判”[4](P96)但是与其同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发现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人,而劳动实际上是现实人的“实践”。马克思认识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生产劳动是人作为类存在的本质。这时候的马克思试图用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式,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哲学用“绝对精神来代替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现实的联系”[2](P213)在《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还把否定的否定、具体概念看作在思维中超越自身的和作为思维而想直接成为直观、自然界、现实的思维。”[4](P97)这里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超越在于把否定辩证法中的抽象概念转变为现实的直观的,也就是说,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思维的局限在于抽象概念的自我演绎。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掉辩证法的逻辑结构,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最伟大的贡献,黑格尔也发现了劳动的本质,把现实的人的劳动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结果,”[5](P163)马克思认识到,劳动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实践的本质,但是黑格尔并没有把捉住实实在在的劳动,劳动在黑格尔那里还是抽象的劳动,虽然实践劳动在黑格尔思辨哲学发展的过程之中,只不过黑格尔并没有将实践作为其理论哲学的逻辑和现实起点而已。换言之,即当黑格尔看到绝对精神以及世界历史的变动发展过程时,实践活动在其理论视域里面,但是当他在目的论指导下建构形而上的哲学体系时,实践的概念便飘逸出其视野。

在《手稿》时期,马克思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的较大启示,但这时期,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的思维方式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在《手稿》中马克思意识到黑格尔思辨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内核即“否定的辩证法”具有变革、自我批判、发展的意味,但是其确忽视“实践”抛开“劳动”,把现实的人作为“他者”而放弃的否定辩证法,仍然囿于理论哲学的思维范式。然而,黑格尔发扬光大的思辨哲学思维方式为马克思创立实践思维方式提供了思想灵感,确切的说应该是其“逻辑结构”,马克思指出:“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而实现突破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思维方式是基于整个西方哲学,特别是发展成熟的德国古典哲学而实现超越的,马克思是从其理论内部实现突破的。因此,总的来说,在《手稿》中,马克思一方面充分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维方式对感性人的地位的重视,另一方面,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的逻辑结构,将抽象的精神活动拉回到现实的人的活动的地位。

(三)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与应用

1845年春,马克思写作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开始与以往的旧哲学以及直观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人本学中所提出的抽象的、去差别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以活生生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作为作为一切历史、哲学的起点,并且实现了对以往理论哲学在理论上的创新以及思维方式上的超越。

(1)《提纲》中实践思维方式正式确立

关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本人并没有专门的著作进行论述,而他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旧哲学以及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虽然《提纲》仅仅只有一千多字,内容简洁,但是就是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起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实践思维方式。所以恩格斯称之为“包含有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条件”。

在《提纲》第一条马克思直接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6](P16)“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6](P16)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忽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不了解实践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精神,而唯心主义却忽视了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将实践作为“主体精神”能动的自我运动。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6](P16)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实践思维方式,指出任何离开实践的思维方式都是“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实践劳动作为是人与自然实现统一的中介,通过实践,自然和人才能相互作用,才有辩证法,实践思维方式的逻辑结构就是辩证法,辩证法也“只存在于人变革自然的实践中”。[7](P345)

在《提纲》中马克思用毫不隐晦的语言指出实践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以及现实意义。实践成为任何理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思辨思维方式的神秘性都能通过实践得到解决。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理论都能在实践以及对实践的理解中得到解决。”[6](P17)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旧哲学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实践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者社会化的人类”[6](P17)。也就是说,只有立足于人类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的实践思维方式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在《提纲》第11条中也明确指出实践思维方式的最高追求,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P17)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目的并不是通过构建纯粹思辨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世界,而是通过发现和创立实践思维方式指导人们的现实活动和实践,改善人们的生活世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懈努力。所以说,马克思能够超越传统他哲学家的根本原因之处,就在于实践思维方式指导下的最终目标的不同,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哲学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为己任。

总的来说,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超越费尔巴哈的地方就在于,费尔巴哈把自然界视为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直观的对象,但是马克思将现实的自然界看作实践改造的对象。也即是说,与费尔巴哈只看到抽象自然界的,马克思通过实践把自然界划归到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历史和自然成为现实的人通过“实践”而产生的。即自然界是通过人的实践劳动改造和影响而存在的活的具有历史性的自然界。

(2)《形态》中实践思维方式得以阐发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得到了具体的阐发,为何这样说?因为在《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实践的观点正式将社会生活的关系和结构归结为实践形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并对自己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创立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做出了明确的概括和阐述,即“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而且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观念形态。”[8](P36)而马克思创立的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维指导就是实践思维方式,原因如下:

首先,实践思维的逻辑起点——现实的感性的人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在《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意识到费尔巴哈的缺陷,指出费尔巴哈仍然停留在抽象的“人”[8](P36),没有看到现实的历史活动是现实的人创造的。而马克思将实践作为“物质生产劳动观念”的提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劳动是最初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都是实践的”[9](P56)。“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8](P17)。也“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9](P92),不把历史看作是抽象的静态发展,而是把历史看作人的现实活动的产物;不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并把物质实践看作全部社会生活的基本和本质,所以说,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劳动实践。

其次,实践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把感性的现实的对象当作实践去理解。在《形态》中,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明确提出了“社会实践”这一科学概念,强调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确立了从人的活动本性理解人的存在本性的实践思维方式的总体性方法论原则。在实践思维范式下,实践是人的本质,必须从人的实践本质来理解人的社会属性,而人从根本说是“实践的人”“实践成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在《形态》中强调:“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要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0](P33)。因此,辩证法就要“抛弃近代哲学‘概念的天真’、‘反思的天真’与‘断言的天真’,必须植根于人的现实的、本源性的生存实践活动,使自己成为关于现实的人的存在和自我理解的学说”[11](P8)。只有这样,历史就不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而是现实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而已。[12](P119)也就是说,实践思维方式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思考问题基点的历史性转变,他不在以抽象的事实或者概念作为哲学思考的基点,而是以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思维的起点,从而颠覆了之前的本体论以及认识论思维方式的束缚,使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终于在实践中获得统一,“思维与存在”这一历史性哲学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得到了最优解决。

最后,实践思维方式的落脚点——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通过实际思维方法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创立了不同于黑格尔的崭新的历史观及唯物史观。在传统哲学思维中,“物”是与实践活动完全无关的抽象的“物质”,把历史看作是精神意志自我发展的产物,把实践看作是人的精神意志外化活动,因而都是抽象的。但是马克思在实践思维的指导下,发现人的本质就是现实存在的能进行活动的人,而人类历史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基本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天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8](P23),因此,“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P119),“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P92)所以实践思维方式最终的归宿无疑就是指向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历史环境,也就是所谓的现实生活世界本身。

(3)《资本论》等著作中实践思维方式得以应用

实践思维方式作为以一种方法指导,其最本真的价值在于指导哲学理论的发展,马克思真正确立起实践思维方式之后,研究领域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早期马克思醉心于对理论哲学的研究和批判,如博士论文对自由意识的考究,虽然马克思早期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照了政治哲学与人类的解放,但是马克思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对哲学思维以及哲学理论的沉思,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否定辩证法中所蕴含的劳动概念,发现了导致传统理论哲学缺陷的根本原因以及思辨思维方式自身的局限性,在马克思《德法年鉴》、《手稿》等著作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学,政治学的研究倾向于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考察,重视哲学思维逻辑演进,再受费尔巴哈以及鲍威尔等经济学家的启发和影响,马克思扬弃了《手稿》中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哲学逻辑抑或哲学思维方式或哲学立场的认同,通过批判与继承,在《提纲》和《形态》中确立起了实践思维方式。

在这之后,马克思开始有了理论发展的方法论指导,他研究的领域也明显发生了转变,开始运用实践思维方式指导实践,关注与人们生活切近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写作了如《共产党宣言》以及《资本论》等在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的鸿篇巨著,《资本论》的第二版跋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及其否定的辩证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主要因为马克思在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就是否定的辩证法结构,马克思通过以否定辩证法为逻辑结构,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在《资本论》中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逻辑的秘密,并且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马克思揭示了唯物史观与资本逻辑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关联。

三、结语

马克思早年建立起来的引起哲学变革的实践思维方式指引着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方向、路向,实践思维方式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政治学思想、社会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的始终,而正是由于实践思维所具有的这种现实关怀的情节,才使得马克思成为一个不仅关照理论高度的哲学家,也是一个关照生活世界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哲学家,这是实践思维赋予马克思哲学最大的“天赋”,使得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在现代也是指导思想发展、理论创新、经济改革以及生态可持续的根本方法论指导。

而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思维尤其是黑格尔思辨思维方式的批判,并不全盘否定思辨思维方式,马克思先是接受了思辨哲学思维方式,然后在思辨哲学及其思维自身中发现了其缺陷,从而实现突破的。换言之,马克思并没有刻意的去寻找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是在对传统哲学思考和进行理论批判的时候揭露社会现实的根源,并指出克服和消除传统哲学理论的局限就是彻底的克服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更多观点来自费尔巴哈,但是费尔巴哈仅仅把动物本能式的行为看作实践,把实践归为卑污犹太人的行为。他虽然赋予“实践”感性的现实性的特征,跳出了黑格尔的实践观念的限制,但费尔巴哈还是没有看到“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他把人理解为直观的人,所以又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理论困境。但是马克思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以及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把“实践”理解为现实存在的、感性的、具体的人的活动,认为生产劳动实践或者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起点。

一言之,这种对“实践思维”以及“实践批判”的强调和探索,实现了马克思整个传统哲学向实践的转向,肯定了人自身在地位,在哲学史上引起了震耳发聩的变革。而马克思哲学之所以超越传统哲学,开启现代哲学,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如果对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哲学的地位进行定位的话,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的灵魂、实质和精髓,是马克思哲学能够引起哲学变革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P18)“实践”概念或者范畴的正式确立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开始的标志,随着实践观点的形成,马克思开始用实践思维方式来理解、解释人、生活世界以及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论证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世界历史变革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建立起了具有现实性、批判性和开放性的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视域,开始关照人自身的发展。这是实践思维方式形成并发展后最大的功劳之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7] 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M].人民出版社,2011.

[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1961.

[11] 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3

“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1、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识》。

2、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从而过渡到正文。

3、正文:写实践者根据学校要求应该和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4、结语: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应该注意的是,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要写上“前言”、“正文”、“结语”等字,而要写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第一部分:报告格式

1、报告题目:宋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2、标题部分

一、 XXXXX(一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加粗,空两格)

(一)XXXXX(二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加粗,空两格)

1、XXXXXXX(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加粗,空两格) (1)XXXXXXX(四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加粗,空两格)

3、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体,每段首行空两格

4、行间距采用1.5倍行距

5、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顶格)

序号:1、 2、3、

(1)参考文献为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著录格式:顺序号.作者.题目.刊物名称,出版年,卷(期)

例:1.陈乐喜.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自然辩论法研究,2009年第1期

(2)参考文献为图书

图书著录格式: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1、黄敏学.网络营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二部分:打印和装订要求

1、所有文档需打印

2、用纸要求(以下所有用纸按此要求)

·纸型:A4纸,单面打印;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4

关键词:马克思;真理观;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52-02

一、马克思对抽象真理观的批判

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观是在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观,它将真理局限在思维的本身,在普遍的意识和对象性的意识中间找寻一般与具体的联系,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是黑格尔的抽象的真理观。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所显现的哲学的抽象的结构单元,真理在黑格尔那里是抽象的自我意识,正像马克思所说:“在这里,不是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同自身对立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以不同于抽象思维的方式并且同抽象思维对立的对象化,被当作异化的被设定的和应该扬弃的本质。”[1]

黑格尔的真理观是逻辑运动的结果,在辩证运动中主要包含异化和异化的扬弃两个阶段,在异化的环节自我意识异化成为财富等思想形式,而异化的扬弃则是表明这种对财富等思想形式的占有只不过是在抽象中发生的占有,马克思指出:“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2]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仅仅是抽象的自我意识,从这点来说,它的扬弃也只是形式上的、不具有现实性特征的。在黑格尔那里,自我对象化的运动也只是为了达到自我本质、人之为人的目的,但是当所有的目的或者说最终的考量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时候,运动也变成了抽象的运动,一种精神的运动而已。马克思归结黑格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认识,其根源在于他将人的本质定位为抽象的自我意识,马克思把抽象的自我意识转化为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力量获得的社会性与人的现实力量的结合使得人成为了现实的人,这与黑格尔所说的“逻辑在先”是不一样的。现实的人并不是抽象出来的,它并非是逻辑的运演抑或某种概念的深化,而是某种社会和历史的个体,具有客观实在性,为人们的感觉所感知的客观存在。在这里,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

马克思的真理观较之之前的真理观来讲,其将“实践”概念的引入对真理观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大意义。马克思的真理观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不仅仅是主体、客体之间的媒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论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实践来进行。

二、马克思真理观的实践阐释

传统真理论对真理的探讨最大失误在于对社会实践的遗忘和误解,为克服这种狭隘片面的认识论视镜,我们应将真理问题结合到社会实践问题之中,以人类实践说明认识的真理性,以认识的真理性阐释社会的实践性。马克思对此所作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论断,既是一种世界观,同时也可视作一种方法论;既带领我们走出了传统狭隘的真理论视镜,为我们指明了方法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又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在真理认识问题上的哲学新视野,即真理问题就是社会实践问题。“对立的解决绝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3]。该理论硬核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的逻辑性展开过程中。

马克思在《提纲》首条便开宗明义的说明了自己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鲜明立场,强调“事物、现实、感性”,并从主体层面、感性活动及实践中去理解。该结论实质上宣扬的正是新唯物主义的真理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实践性与主体性的阐发。马克思突破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抽象对立,把握被忽略的社会实践的局限性,隐约提出“人类社会实践实质上有着扬弃主客体抽象对立的力量和现实性”。

马克思在《形态》中则更加深入的阐释了《提纲》中的哲学思想,始终将实践唯物主义视为人类认识和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立足于“生活决定意识”原则,发现了其中的质朴真理,即社会生活是涵盖生活哲学在内的思想理论;只有从具体生活揭示人类社会矛盾根源,才可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总而言之,马克思在《形态》和《提纲》中所阐述的不仅仅局限于实践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以及改变世界和物质活动的宣言,而是世界与生活、活动与对象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体现实的主体生活实践,是基于一定物质生产的特定社会生活。这与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相互契合的,同时也是对这一真理论断的逻辑展现。基于此视角,马克思主义中的全新哲学真理观视野逐步显现,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其理论硬核,是对人类社会实践具体的、现实的、真实的、历史的界定。就实践唯物主义而言,将生活实践视作自己哲学理论的首要对象,就必须将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现实对象、社会生活、理论本身纳入真理范畴。因此,实践唯物主义涵盖解决真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依据,其中昭示的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精神内涵及其理论硬核,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的现代哲学构建方案。

马克思在《提纲》中,就唯物主义中以直观、客体的形式去诠释思维方式的结论做了批判,提出从实践诠释思维方式的新唯物主义,并明确提出,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强调过去的哲学家只是用各种方法理解解释世界,而没有改变世界,而马克思则是对人类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论断,是实践的问题,其创新价值与意义在于,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思考真理的思维逻辑与方式。马克思主义在《提纲》中对从主体、主观层面思考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因为,片面的从主客体或主客观角度都不能准确揭示真理属性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理解真理,是对旧唯物主义“符合论”认识论的历史性超越,进而提升至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因此,从实践层面理解真理本质则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中对真理的界定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双重对象化活动,是主体在主体客体化及客体主体化过程中实现的与客体本质相统一的认识。实际上,真理的本质与内涵,既不能从“客观符合主观”的唯心主义,亦或从脱离客观实际的“天赋观念”的唯理论和先验论去理解,也不可从“主观符合客观”的旧唯物主义,亦或是从脱离主观的真实性或背离外在事物规律及本质的客观性的经验论那样理解,而应立足于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及其逻辑的统一高度上,将主客体、主客观、价值性与真理性的对立面相统一,从人类实践中去理解,这样才能获取对马克思真理观本质内涵的正确理解。

马克思说“感觉在自己的实践中直接成为理论家”[4]。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指明并提出了解决真理问题的理论依据及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所揭示的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域,并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特征的逻辑起点,阐明实践在社会活动中的本质内容和现实基础,同时又从社会生活延伸到人类认识对现实物质的依赖性,最终落定于真理和实践问题的社会活动根基之上。这种社会实践的逻辑与维度定向,为马克思解决思维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真理观,以社会生活为其基本内容和价值导向有其必然性,理论是思想的现实社会生活,而实践则是完成着的现实社会生活。真理研究对象则只能为社会生活,其实质是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再将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升华为哲学问题,并作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理论阐释。鉴于此,真理问题必须以社会实践生活为其界限,以社会生活为真理的出发点及落脚点。

归根究底,真理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实践问题,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只是表明社会生活维度的实践问题与真理问题在世界观及方法论的高度上存在一致性。针对社会生活维度而言,社会实践是促使人超越人的真理及本质的指向所在。换言之,它是真理问题上所运用的最本质思维方式和主要观点,但不是真理本身。犹如地基是房屋的基础,但房屋自身并不是地基。真理实质上为思想创造活动,对人类命运进行最实际、切近的思考,对社会生活进行最合理、最完善的塑造,进而引导人类感受生命活力,营造生活自有。“生活的、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5]马克思真理观的实践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将真理的实践与探讨进行生动形象的统一结合,依照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改造社会本身。

真理问题是从社会生活主题中衍生出的理论问题。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寓所和真理理解的界限,但是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而个人正是在这繁杂的社会生活中。另外,个人生活又与一定的物质及精神相关联。这种状况使得人们的生活中一种行为的两难选择,如,要精神还是要物质?为社会还是为个人?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为人类提供对生活实践有深入把握的全新认识,使个体明确“身在何处”;同时向人类提供社会生活意义及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意义,使个体明确“为何而生”。由此,社会生活的两大理论问题就为知识与价值的问题,而这些也随之构成了真理的两项重要内容,即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因此,真理问题是始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怎样生活,理论观点告诉我们怎样思想。而思想的内容则要以社会生活维度为其价值维度,思想方式则要以实践思维方式为其理论支撑。“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行的。”[6]

马克思的真理观揭示了真理的实践特点,这种体现人的本原性、价值性的人文关怀,使得人们在对“真”的认识上增加了“美”的尺度,这种尺度的增加使得人们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不仅仅合乎规律,同样的合乎目的。这种终极的道德关怀也是对人的自身价值和意义的确证。马克思走向社会生活和实践思维的真理观,相较于旧哲学,虽明确了自己真理观的全新视野,具有深刻性、真实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将这种特性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及丰富性之中,从而从实践中掌握真知,确切的体悟马克思真理观的深刻内涵与光辉洞见,深化并升华其精神内涵,使其真理观走进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2〕〔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5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为减小城乡差,达到共同富裕,国家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暑期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农村生活、环境的了解与认识,对农村现在的面貌做了以下总结。

二.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面貌 发展 问题

三 . 正文

一、实践背景

暑假期间,我在学校呆了半个月,打算找一份暑期工作锻炼自己。同时,在大二下学期中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学习过程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次的调查活动我调查的范围则也着重于农村,这也是了解农村目前面貌的一个好机会,加之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因此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暑假实践的选题中,我选择了“新农村建设问题”。

二、实践感悟

7月14日到7月19日,我调查了进贤县、修水县、永修县这三个县。调差的主要地点有集中在这三个县城中的一些乡镇地方。这里的农村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在这里,楼房整齐集中,规划得当,房屋周围的花台,树木将整个房子看起来也更加整齐美观。大家居住集中,方便大家相互之间大的照顾。再者,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里的柏油马路通向每一个村落。这里的交通都很方便,买车较多,只要长期居住在家里的至少都有摩托车,村民出入方便。而且道路两旁树木整齐、美观,花香四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垃圾处理也很得当,到处修有垃圾房,方便垃圾集中处理。这里的农产品也规划得特别好,一大片的莲藕,一大片的柚子,一大片的梨,一大片的……规划有序,一片新农村的面貌。

我家在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小乡村,8月12号回家过“七月半”时,发现家里的变化特别大。首先得说,能够用眼睛看见的家乡变化。还记得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对我说,他们小的时候的梦想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现在我们家乡,会有几个家庭没有达到如此的环境?变化的不止这些,记得几年前邻居家的泥屋现已变成了平房,以前的平房如今也都变成了楼房。今年暑假回家,家里居然也在修路了,而且我们没有出一分钱,一份力,全是政府拨的款,政府请的人,新修的路既方便又美观。村里的车也多了,三轮车、摩托车……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帮我圆了小时候的梦,以前自己很天真,下雨天走着烂泥路时,晴天上街没有车,坐摩托车在颠颠簸簸的路上屁股痛时,自己便想以后自己长大了、有钱了,定要找人把这泥路打城水泥路,还想好了要将那路命名为“古房沟路”,而如今国家已经圆了那小时候的梦,不仅是路,我们村上家家户户的天然气在自愿的情况下都已安置完成,听妈妈说年底我们村还会安上自来水,还新增了一些养殖场,

家乡里里外外已经变了一个模样,虽不及成都边上的新农村,但是也是在不断地改造,不断地进步。正从以往的旧农村像现在的新农村迈步而来……这也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

其次是国家对我们农民的优惠与补贴,有些地区为了鼓励妇女创业还设有无息贷款,最多还能贷4万呢,这大大鼓励了农村妇女在家的创业就业。小时候,家里每年还要交农业费、水费、而如今在家乡务农,不仅不交任何费用,国家每年还有相应的补贴,如每年我们每年的粮食直补500元。以前我们家乡人出门工作也很不易,但是现在却很方便。很多年轻人在外面发展,这也开拓了我们乡里人的视野,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再者则是我们农村的教育与卫生事业。小时候,我们乡有很多村小,学校分散,既不好管理教学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里的学校,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一个大学生。但是现在各村小已经统一为中心小学,既方便了管理也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从小学三年级也都开开设英语课,甚至还有了多媒体教学。很多人虽没有上高中,但是也会在各种技校学习技能,大大减少了有以前初中毕业便出门打工的现象,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程度。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各乡镇的医疗设备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记得初二是在乡医院做的阑尾炎手术,切口至少有5cm,但是现在乡医院阑尾手术切口最多有3cm。同时,乡里也都鼓励大家买医疗保险卡,减少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

这些年的农村的变化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党的十六大一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着五个字内涵丰富,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地位,指出“我国中提示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主要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这次的暑期实践过程中已经显现出了,我们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但是现下农村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农村青年人在家种务农者少之又少,除在家做生意和身有疾患的轻年人,其他大多数都在外打工,又以青年男性更为明显。在那些调查的地方,越是落后,在家的青年人就越少,家中主要都是老人和小孩,在我家乡亦是如此,形成了“空巢”现象。家里能担事者很少。虽然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但因只有老人小孩在家,尤其如我家乡那种丘陵地带,务农者就更少了,荒地大片大片的。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三)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武汉市居民的幸福感

调查时间: 20XX年暑期

调查地点:武汉市居民区

调查内容:居民的幸福感

调查方式:问卷

调查对象:武汉市居民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影响这种感受的主观因素有很多种,例如:收入,职业,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政治环境,医疗环境,家庭环境,文明程度等等。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因而,幸福、幸福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永恒目标和持久追求。因此,进行幸福感的调查是符合人类生存目标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本人利用暑假时间,对武汉市的居民进行了幸福感调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及采访人数共200人。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武汉市居民的幸福感总体而言并不令人满意。

实事连接:

由新华社等发起的20XX年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日前评出,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等10个城市榜上有名。其评价体系20项指标涉及人情味、交通状况、医疗条件、教育质量、自然环境、房屋价格、物价水平等,且委托专业调查机构零点集团完成了30多万次独立入户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我认为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武汉市居民的幸福感不够高。

(一)住房价格居高不下

房价状况:高房价已经成为中国普通百姓面临的严峻问题,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试图通过各种形式的住房限购令来严控房价。20XX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重点是限购,被业界称为“新国八条”。紧接着,北京、上海和深圳等30多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省会城市也闻风而动,纷纷出台住房限购令。在诸多版本的限购令中,北京的限购令最为严格。根据北京市的规定,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无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均暂时不能购买新的住房。目前,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90%的城市都实行了限购令。

尽管限购令来势汹涌,但是效果只能算差强人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4月份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6个城市的环比房价仍然在上涨,只有9个城市的房价在下降,而其余5个城市的房价持平。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中央派出了房价督查组,但是多数地方政府对控制房价的表态仍然非常暧昧,它们用外交式的语言说要让房价“稳中有降”。看来,地方政府对于调低房价并无信心,实际上我们认为它们也没诚意。理论上,降低物价的通常做法应该是增加供给,但是这次中国政府居然采取了控制需求的方式,看上去这一招有点“釜底抽薪”的意图。遗憾的是,在限购令与高房价的PK中,限购令首战未捷。

(二)物价上涨 物价情况: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最新迹象是蔬菜价格出现反弹。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7月下旬以来,部分叶类菜价格涨势明显,与7月20日相比,8月28日全国菠菜、油菜、生菜分别上涨31.2%、20.8%、27.3%。进入8月份后,四季豆、黄瓜、茄子、豇豆、苦瓜、大蒜价格也出现涨势。 另据商务部上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8月15日至21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结束4月份以来的一路下跌,首次较前一周环比上涨,涨幅达到2.1%。其中生菜、大白菜和油菜等叶类蔬菜价格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1%、14.1%和11%。

粮油产品方面,粮食价格稳中有涨,食用油价格则继续走高。国家统计局24日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数据显示,8月中旬花生油和大豆油在粮油类产品中涨幅最大,较上旬分析上涨了2.3%和1%。

(三)交通拥堵,出行不便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光谷地域已经成为文化、教育、经济等发展的中心,因此,人流量、车流量不断上升,给该区域内的交通造成较为严重的拥堵。尽管在鲁广建有较为庞大的环形交叉路口,但仍然缓解不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究其主要因素在于周边的支路没有起到疏通交通的作用,我们仔细查看就不难发现,虽说驶出鲁广环形交叉路口的道路南北向有民族大道,东西向有珞瑜路和卓豹路,看似交通状况四通八达,但实质上还是承载不了巨大的车流量,仍然存在着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很容易发现,鲁广周边的支路建设实在是不可恭维,根本没有起到贯通整个交通网的作用。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只是我们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社会问题之一。解决好我市市区城市交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我们的公共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能够采取配套的措施,加强市区交通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我市市区交通的管理能力,就一定能够解决目前我市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四)医疗保健让人忧 实事连接:

8月5日晚,在武汉市首义园一家饭馆打工的小曾在洗盘子时,右手不慎被摔破的盘子割伤,工友吴师傅立即将他送往离饭馆一街之隔的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经过大约50分钟手术后,一名医护人员走出手术室交给他一张单子,要求去交费,共计1830元,但他身上仅带了1000元。交费处因金额不够不予办理,回到手术室外向那名医护人员提出,希望能先垫付1000元,剩余的第二天补上,遭到对方拒绝。此时,手术已经完成,但现场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最后,医生把石膏和缝线拆除。武汉市第三医院当班医护人员的做法,实在令人发指。

打工仔小曾手指的伤口已经缝好并打上了石膏,说明手术已经完成,仅仅因为手术费不够,又被拆线,这无疑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对此,当时负责手术的贺医生辩称,是小曾要求拆线,他只好照做。对于医疗费,则称是物价局和卫生局批准的。这种辩解显然难以令人信服。小曾的老板就很不理解:“就算没钱付,还能把缝好的线拆了么?”这一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来上千名网友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医生拆掉的不仅仅是手术缝合的线,也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网友刘小姐说:“拆线其实也要花费医院的成本,医生这么做,材料费一样收不回来,吃力不讨好,既可笑又愚蠢。”既然医疗费是物价局和卫生局批准的,同样的手术,为什么在另一家医院只花了尽管也不算便宜的800多元?难道物价局和卫生局订了两个收费标准?

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生本来是妙手仁心的职业。时下,一些医院和医护人员所以医德医风严重滑坡,陷入了“向钱看”的怪圈,固然医院和医护人员难辞其咎,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医疗体制的问题。本来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机构被推向市场后,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式管理,医院不千方百计创收,拿什么搞基础设施建设、购臵医疗设备和给医护人员发工资?因此,要让医护人员重塑白衣天使形象,让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回归,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五)城市绿化不够好

在武汉市内几乎没有屋顶花园,显然武汉的绿化程度是不令人满意的。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四)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无锡市鸿运砖瓦机械厂,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其实,上次的社会实践我也是在这一家厂中工作。上一次,我的工作是电脑资料输入,这一次的工作也有资料输入这一块。

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满6个小时,输入一些厂里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很琐碎,也有很多关于数字的部分,所以我需要十二万分的小心,深怕少输入一个零或者一个小数点,影响到其他。这份工作虽然简单,但是需要耐心和耐力。我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比对着资料,神经紧张,致使每天结束工作后就腰酸背疼。一开始,我神经紧张,但后来一些同事阿姨告诉我说,不用这样,只要小心一点就好了,厂里还有负责核对资料的人员,最后结果一定是对的。于是,我稍稍安心了一些,但是还是不愿我负责的资料出现太多的纰漏,所以依旧仔细地工作,而我也锻炼出了非比寻常的“坐功”,拥有了比以前好的耐心与毅力。

这次的工作,除了资料输入这一块之外,还需要送资料。会有同事阿姨把资料交给我,然后告诉我要把资料送到哪里去。要送的地点有近有远,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而要送的资料也是有厚有薄。也许是看我还是个学生的缘故,非常厚重的资料和非常偏远的地区没有轮到我的,不知道是担心我还是担心资料,呵呵呵!这个送资料的任务锻炼了我的问路技术,每次只要不认识路,我就会文附近的路人,一个个问,知道我明白地到达目的地为止。有时资料比较重,让我的手臂酸得不得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工作。这个工作也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比如让我更加清楚家乡的主要公路的名称与各自的公交车,我相信以后在家附近再也不会迷路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把我的皮肤晒黑了,这么黑的我可能同学都要认不出来了,幸好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还可以养白回来。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五)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6

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正统马克思主义传承、演化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流变,都有其内在“文本”的原因与外在“解读”的动力。

所谓文本,系指马恩原著与未发表的文稿。依其时间顺序与相应的性质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1年至1842年,此时马克思尚属青年黑格尔派。其主要文本为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差别》。这一时期,马克思尚未从唯心主义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但其思想已初具批判性、革命性与实践性。

第二阶段为1843年至1847年,此时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共产主义理想。其主要文本有《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等,以及与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这一时期,马克思认为不是如黑格尔所说国家决定了市民社会,恰恰相反,是代表现实物质关系的市民社会决定了国家,并由此引申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马克思还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而社会的阶级对立导致人的劳动、人的实践之异化;只有扬弃这种异化,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他还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一些学者也把这一时期称为青年马克思。

第三阶段为1848年至1883年。其文本有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及《资本论》三卷,其中第1卷在马克思在世时于1867年出版,第2卷和第3卷在其去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这一时期,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还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的新政权。一些学者把这一时期还称为老年马克思。

第四阶段为马克思之后的恩格斯阶段。其文本有恩格斯著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在这一时期,恩格斯在宣传、捍卫、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深入研讨了自然辩证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着重阐述异化理论和实践哲学的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恩格斯于19世纪末发表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去世后,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又先后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显然,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理论家没有看到后三个文本。当时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以及列宁或者没有看到这三个文本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忽略了这三个文本所阐述的思想。

应当看到,马克思的文本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又具有发展阶段性;既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领域与个性。于是,由于侧重不同阶段、不同个性的文本,便成了马克思主义内部争论和分野的原因之一。如传统马克思主义在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同时,更注重马克思后半期关于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的学说,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异化、实践哲学等人本主义的学说。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派则标榜人本主义,奉马克思前半期的文本,即人的异化学说、实践学说为圭臬,而忽略了马克思后半期的文本,对恩格斯、列宁的文本则持批判态度。当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也有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争,他们将这一争论标榜为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恩格斯之争,而后者所注重的是在马克思后期文本及恩格斯文本中所蕴含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精神与思想。直到今天,一部分学人提出了“回到马克思”的口号,依然包括着文本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运动之所以会出现低潮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被异化了,需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上,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但说到底,文本的选择与侧重,疏离与回归,还是由价值取向所导引的。

马克思主义的演化与分化更主要原因还在于一代又一代革命领袖、学人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不断解读。所谓解读,就是人们总是以其当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来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文本。尤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断地付诸社会实践,人们更是以自身的社会实践来解读马克思主义,这之中也包含了发展马克思主义。

例如,传统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便迥异。传统马克思主义系指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由于列宁所处的俄国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由于其亲身经历并领导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使他愈加重视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所谓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帝国主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无产阶级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等等。而当时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伯恩斯坦、考茨基,由于其所处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之历史条件,由于其从事议会斗争的实践,当然也由于其个人性质方面的原因,便主张议会斗争、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及社会和平主义。后至20世纪,一般来说,经历过武装夺取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国家的革命领袖及相关学者,或处于不发达地区的共产党领袖及相关学者,大都奉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并有所发展;而处于发达资本主义地区的共产党领袖及相关学者大都奉行修正主义。

20世纪,在西方社会更有一批共产党人及理论工作者标榜新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的产生有着西方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一时期,西方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使人类具有前所未有的主体能力与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使人日益趋为经济动物,普遍地平庸化,陷入了文化困境。于是,与之相适应,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成为两大主流思潮。人本主义发端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继之有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加缪等。他们以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展示现代人的困境、人的存在与本质及对人的终极关怀。于是,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以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结构来解读马克思主义;而一些原人本主义者也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汲取思想养分,最后皈依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斯大林主义相异趣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其依次出现的流派有以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布洛赫为代表的非传统马克思主义,之后又有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及列斐伏尔的马克思主义生活批判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赖希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等等。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诸派别尽管在具体问题上也有歧见与争论,但其共性在于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实践哲学的解读,进而倡导扬弃异化,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其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另一个主流思潮是科学主义。其代表人物有孔德、维特根斯坦、波普、库恩等。他们企图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实证的精神从事哲学以至人文科学的研究,从而拒斥形而上学。也同样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科学主义的知识结构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其主要流派有以德拉·沃尔佩、科莱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二者均把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视作自然历史进程,企图以科学实证的方法来求其结构与规律。

在中国,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由于中国革命经历了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国家之道路,因而中国革命领袖一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唯物史观。其具体形式为思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易言之,思想是用中国革命的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结果。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序列中,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思想都是重要的阶段。应当看到,斯大林主义、思想其核心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在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社会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剥削阶级或统治阶级还没有文明化或理性化时,当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获得劳动者的一定程度解放时,这一理论无疑是有其先进性与合理性的。但由于这一理论结构与内容固有的强制性、暴力性、排他性,每每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必然要走上极端主义及其在政治上所表现的极左。从而超出了度,走向自己的反面,甚至酿成灾难。所谓的斯大林主义及其实践和中国所谓“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及其“”实践便是明证。还应当看到这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极左阶段,在经济学上每每表现为绝对的计划经济,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一种机械的反映论,在唯物辩证法上表现为一种线性思维或线性运动,在历史唯物论上表现为一种绝对的自然历史过程法则及决定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表现为铁的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化规律,等等。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极左化及其实践,导致在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马克思主义走向低潮。但低潮亦有低潮的功能,高潮往往被胜利冲昏头脑,进而极左,就会“物极必反”;低潮就会痛定思痛,就会反思、自我批判、博采众长,从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就有可能在将来“否极泰来”。于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相关学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运用20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所能提供的知识结构去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

二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与合理性

所谓真理性,系指主客观的统一,系指人的意识反映了客体的本质与规律;所谓合理性,系指意义、价值指标是否适应人类社会或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认为,唯物史观有三个层次的内容,即低层为某些个别、具体问题的结论;中层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模式;高层为这一史观的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对人类社会历史全过程而言,其真理性、合理性也是依这个顺序递增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与一般原则高度抽象,具有最大时空范围内的涵盖性与适应性。这种本质精神与基本原则从理论上可以将之归纳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内容,据我个人理解有三:物质的统一性;发展演化的辩证性;人的主体性。但在实践中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一个结构或系统。

关于第一点。现在许多学者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中讳言“物质”,以示与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然“历史唯物主义”之“物”、“唯物史观”之“物”与“物质”的关系是自不待言的。而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把握这一“物质”概念。我们不能从抽象的、孤立的对立上去理解、把握“物质”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从而说明物质的统一性;而只能从物质运动中、进而在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把握“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阐述物质的统一性。而且“统一性”的概括较之“第一性”、“决定性”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总之,这里是在从与第二、第三原则的联系上,来说明第一原则的。

物质的统一性原则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其一,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与人类社会是物质演化链条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物质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二,构成人类社会本体的人与人的实践活动其基础是物质性的。关于人,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显而易见,人的基础是物质性的。同样,人的第一个实践活动,也是基础的实践活动,也是物质性的。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9页。)显然,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也是基础性的。马克思将之抽象为社会存在,其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其三,意识是物质生活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意识又是要借助于物质才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对此段文字,马克思加了边注:“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81页。)

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与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

关于第二点,实质上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唯物史观突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历史辩证法。

其一,人类社会实践是主体的能动过程,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而直观唯物主义者或唯心主义者每每执著于一端。马克思批评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

其二,马克思善于把人、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抽象成“关系”或“关系”的集合。而“关系”就是对立统一,就是辩证发展。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生产”,而“生产”则表现为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因此,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他指出:“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它们的真实的、有意识的、真正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注: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页。)生产关系的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化。他指出:“因此,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典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注: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4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5页。)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模式,亦表现为关系内部之对立统一与关系和关系的对立统一。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对立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对立统一。

其三,强调运动的普遍性、永恒性。马克思指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例如,历史的运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工业的运动给我们提供了工业产品,等等。”他还认为:“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只有运动的抽象即‘不死的死’才是停滞不动的。”(注: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9、142页。)等等。

关于第三点,人是历史的主体,而人的活动即实践则表现为是历史的本体。以下依次论析此历史的主体与本体。

其一,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或第一个前提。前引马克思语:“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与社会是统一的。马克思认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123页。)人又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注: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7年3月22日前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5页。)人又是物质生产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861年8月—1863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300页。)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为历史的主体,在于他有其本质力量、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三者似为不同的提法,但其内涵是一致的。人的本质力量首先在于他们能进行生产活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其还表现为如前引马克思所谓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其还表现为人是有意识的。马克思指出:“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人的本质力量又表现为人的能动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能动的生活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加的脚注(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0页。)。从根本上讲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页。)。人的本质力量又表现为人的激情。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9页。)。正因为人的这种本质力量使人具有社会实践能力。这在下面还将详叙。

其二,人的活动,亦即人的社会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而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甚至人的社会生活又都是社会实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他还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正因为实践的这种重要性,所以人的本质可以从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去理解,人的主体性原则也可从人的社会实践性原则去理解。

唯物史观最高层次的三个原则还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与基本方法,即唯物辩证的历史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同时又是方法论。这里就不详加论析。唯物史观之所以为唯物史观在于它的本质与精神,亦即最高原则与方法。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卢卡奇以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不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的一些研究成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命题的‘信奉’,也不是对‘圣书’的解释。与此相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指的只是方法。”(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页。)当代中国学者衣俊卿以为:“马克思的学说的确博大精深,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去加以理解和发扬光大。但是,就更好地发挥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和现实的生命力而言,我们的着眼点应是马克思学说的深层本质精神,而不是其具体结论。”(注: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648页。)当然,不同的学者对这一最高原则与方法会有不同的总结。

基于上述认识,唯物史观理论的存在范围与发展空间就是极为广阔的三项最高原则所统摄的范围与空间。所谓唯物史观性质的理论,就是贯彻这三项最高原则的理论。所谓具有唯物史观性质的理论,就是包含有这三项最高原则的某些因素的理论。所谓发展唯物史观理论,就是在这一广阔空间中所进行的理论创新。

三唯物史观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模式之性质与特点

唯物史观的中层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模式。应当说,这是迄今为止最有效地阐释人类社会的结构与机制的理论模式,它无疑具有大限度的真理性与广泛的合理性。但也应当看到,作为人类社会宏观理论模式,不是简单地用考证的方法或科学实验的方法能证实或证伪的。它只有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尤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加以验证。而且,这种理论模式的真理性与合理性最易在其深层的精神原则、在其所遵循方法、在其理论架构的特点上反映出来。这里,着重论析其两个本质特点。

其一为在这一理论模式中充分贯彻着上述三个最高原则。关于这一模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完整的表述: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

显然,这一叙述的字里行间,这一理论模式的架构充分贯彻了唯物史观的三个最高原则,或者说这一理论模式体现了三个本质特点,即物质的统一性、发展的辩证性、人的主体性。

关于物质的统一性,即上述引文所谓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关于发展的辩证性,这一理论所阐述的人类社会宏观发展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演化规律,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立统一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演化规律。这一理论注重阐述“关系”。关于人的主体性或实践性,这一理论揭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载体就是人,人的社会物质活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运动。或者说,前者是历史的具体,后者是理论的抽象。对此,马克思还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861年8月—1863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300页。)

其二为这一理论模式在架构上的开放性、兼容性。详言之,首先,这一模式之基本概念具有合理的抽象性;其次,其架构具有立体性,其演化具有辩证运动性。

关于第一点。从人类哲学史、思想史上考察,古往今来优秀、合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其基本概念或逻辑的出发点,都具有合理的抽象性。所谓合理的抽象性,系指一方面其有明确的或较明确的指向,另一方面其又是对这一指向广阔领域的理论抽象。明确的指向性,为这一理论的可社会实践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抽象性则创造了其兼容的空间。如老子的“道”,儒家的“礼、仁”,程、朱的“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萨特的“存在”,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合理抽象性。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架构之最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则具有大限度的合理抽象性。其表现为:一方面这些概念明确指向社会生产、社会生活领域,从而使这些概念及其所演绎的理论具有确定性、社会实践性;另一方面其又是对这一广阔领域高度的理论抽象,从而使之具备最大时空范围内的适应性和对之进行多方面、多层次解读的兼容空间。关于前者自不待言。关于后者,就在马克思那里,他自己对这两个概念就有多方面、多层次的阐释。如对生产力,就有劳动生产力(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页。),活劳动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04页。),死的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9页。),特殊的生产力,主观的生产力与客观的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95页。),一般生产力,直接的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8、219—220页。),社会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68页。),联合的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528页。),个人生产力(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0页。),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3页。),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861年8月—1863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259、260页。),实际生产力,物化生产力,潜在生产力(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7、211、270页。),等等。而对生产关系则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注:参见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4页。),社会生产的关系,经济关系(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8页。),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注:参见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8月3—1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4页。),交往,交往形式,一切物质交往(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8、83、130页。),社会生产方式(注:马克思认为:“对于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来说,这些范畴是有社会效力的,因而是客观的思维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3页)),历史的关系(注:参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05页。),等等。马克思有时还把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并列使用(注: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10月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694页。),把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并列使用(注:参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861年8月—1863年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473页。),等等。

正因为如此,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才更有可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整个唯物史观作新的解读与发展。

关于第二点。在上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引文中可以看出,这一理论模式是一个基础与上层建筑、作用与反作用的多层次架构与系统过程。易言之,其具有结构的立体性与发展的辩证性。这就使我们能借助这个理论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社会结构,动态地、辩证地考察社会演化。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这样做的。如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与取代的规律性描述,就是因角度与层面的转换,有本质一致而表现形式不同的诸种描述。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社会经过的五种所有制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产阶级所有制、未来共产主义所有制。185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也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的社会形态:“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在1886年出版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充分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此为“五形态说”原形。后斯大林将之固定化、普遍化。

几乎于此同时,马克思还提出“三形态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写道: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许多论著认为,“三个形态说”是马克思成熟的思想。这在《资本论》里也有所阐述。在《资本论》第1卷“商品拜物教”一节中,马克思从剖析价值形式的资本入手,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直接的社会关系、物化的社会关系、自由人联合体。这同“三形态说”是一样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除上述两种主要划分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划分。如以阶级斗争为着眼点或标准,把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划分成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注:参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以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力为着眼点与标准,将人类社会划分为资产阶级以前的社会形式与资本主义社会(注: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册(1863年7月—1864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4页。);以社会文明的程度为着眼点与标准,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史前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注:参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3页。);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特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等(注:参见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1页。)。

显然,上述种种划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观察历史结果。它们虽貌似不同,却本质一致,是互相说明、互相补充的。当然,人类社会各个部分的发展历程,在总的趋势上是一致的,而具体阶段的表现形式和细节又可互不雷同、各有特色。一般来说,对一种将阶段分得过细的划分,可能在内容上更为具体,但其所代表的普通性与一般性就受到限制;反之,一种将阶段分得比较宽的划分,可能在内容上比较简单、抽象,但它更反映出普遍性与一般性。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三个形态说”是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的。

总之,这种多角度、多层面地看问题,既是唯物史观解读的空间,也是唯物史观发展的空间。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形态,我们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仍具有生命力”、“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等新观点。

四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从而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在人类思想史上,诸思想体系及其物质外壳既有属于开放的系统,又有属于封闭的系统。所谓封闭的系统,系指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时间,更没有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具体而言,这种系统由某位哲学家、思想家一次性完成,就终结了;或者由几位旨趣相类的哲学家、思想家在某一历史阶段完成,就终结了。封闭的理论系统每每表现为其学院式或象牙塔式的特征。其一般不整体地、长时间地、主导性地付诸社会实践,即不会成为那一时代的主流政治或主导的价值观。它只是在成为人类、人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后,才间接地参与社会实践。如中国的老庄思想体系、墨家思想体系、杨朱思想体系、名家思想体系,西方的苏格拉底思想体系、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黑格尔思想体系、费尔巴哈思想体系、康德思想体系、尼采思想体系、罗素思想体系,等等。

所谓开放的理论系统系指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体系、基督教思想体系、伊斯兰教思想体系等则属于开放的思想系统。这种系统之所以保有开放性或交换性,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

首先,这一理论体系必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社会实践的本身就具有主客体之间、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实践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广泛联系,就存在内部发展的动力,从而构成开放的系统。一般来说,理论体系的核心或原生态表现为哲学。哲学之付诸社会实践又演化为政治,付诸历史实践又演化为民族文化。当然,这一实践还有量与质方面的要求。即这一实践不是短暂的、片断的、浅尝辄止的,而是长期的、广泛的、深入的。这样,这一实践每每有千万、亿万民众参加,亦即这一学说有千万、亿万信仰者;这一实践每每延绵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其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主要表现为,其核心概念或逻辑的出发点既深刻地反映了人的本质、本性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兼容性,从而既具有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

再次,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宣传诠释,发展创新。正因为这一理论体系长时间地代表主流政治、主流文化,必然有政治的力量或传统的力量制造或驱使一大批学者对之阐释研究;又因为这一理论体系广泛、深刻地参与了社会的实践活动,与时推移,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之开拓、发展。

如儒家思想体系,既作为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付诸社会政治实践,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而付诸中华民族的生活实践。其具有千万、亿万信仰者自不待言。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或逻辑出发点首先是“孝”,其次是“礼、仁”,三者均以其独特的角度与层面深刻地反映了人的本质、本性与人类社会的演化趋势,又具有某种抽象性,而且“孝、礼、仁”的三级架构具有某种立体性、兼容性、张力。这样,都为后人创造了解读与发展的空间。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7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课程 构建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03-02

随着“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医学实践对提高医务工作者医学道德的要求愈来愈紧迫,因而高等医学院校应建设系统科学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医务人才。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整合不仅体现在科目、课时的增加上,还应在设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时把握相应的基本原则。

一 教学目的:主题突出,各有侧重

医学既是人学又是仁术,医学院校培养的应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专门人才。社会进步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人文医学执业技能(Social Psychological Professional Skills)。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指执业医师需要具备的除医学专业知识以外的人文方面的工作能力,其具体内容包含医德、医患沟通能力、医疗工作心理适应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医师社会化技能、医疗团队合作精神、医疗机构项目管理,以及运用医事法律预防与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等。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导致医患矛盾的因素很多,但不能回避的是临床医师人文知识的匮乏,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缺失是其中一大因素。我国现行的医生培养体制大都专注于医学知识与技术的培养,对医学专业之外的人文医学执业能力却普遍重视不够。医学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医护人员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其职业素养更是为社会所关注。重视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不仅与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医院的经营与管理密切相关,还关系到医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开始医师职业生涯。

由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等构成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体应以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为教学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医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使医学人文课程的系统作用强于单一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 教学任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设置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授课课时,使任课教师具有合理安排理论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计划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互补,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1.实现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目的,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医学人文课程的理论规范来源于实践,是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形成、发展并对医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医学实践既是医学人文课程的基础、动力,又是医学人文课程的目的和检验医学人文课程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脱离了实践教学的医学人文教育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与纸上谈兵,与“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理解、检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平台,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与专业的医师职业精神。

2.社会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医学人文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权利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也不断增强。医学问题同时也涉及伦理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是否能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直接体现在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上。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以质量作为教学的支撑点,培养医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技术,还应在实践中锻炼医学生从医学、社会、伦理、法律等不同角度思考与决策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这种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对医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同时也要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病人的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医务工作者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医患顺畅的沟通是医疗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通过沟通才能了解患者患病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以及感觉和要求才能取得相互的了解、信任、支持与配合,真正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就要求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应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医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医学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成为具备医师基本素质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医师资格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的卫生行业准入性考试,医学生通过医师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才能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从其具体的考试内容不难发现,医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同等重要,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也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运用、评判与创新。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8

实践内容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实践单位:

起止日期:

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要求

为了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完成质量,现将有关报告的格式及要求规范如下:

一、封面:分院统一样式,见附页。

二、目录:应是实践报告的提纲,也是实践报告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格式为宋体、加粗、四号字。

三、正文:

1、题目

黑体、三号字、居中,段后间距自动;题目一律统一格式为:“关于在╳ ╳ 单位从事╳ ╳ 岗位的社会实践报告”或 “关于在╳ ╳ 单位开展╳ ╳业务的社会实践报告”。

2、实践目的

介绍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的发展情况及背景简介,方案论证或实践单位的发展情况及要求等。

“实践目的”四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小标题用宋体、加粗、小四号,1.5倍行距

正文用宋体、小四、1.5倍行距

3、实践内容

实践内容应有实践单位情况介绍,并力求结合生产实际或以具体工作为背景来撰写报告。

“实践内容”四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小标题用宋体、加粗、小四号,1.5倍行距

正文用宋体、小四、1.5倍行距

4、实践总结或体会

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适应情况;不足与努力方向,是对社会实践的体会和最终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实践总结或体会”几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小标题用宋体、加粗、小四号,1.5倍行距

正文用宋体、小四、1.5倍行距

5、参考文献

指实践过程中查阅过的、对实践过程和社会实践报告有直接作用或有影响的书籍与论文等。

“参考文献”四字用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文献正文用宋体、加粗、小四号,1.5倍行距

四、社会实践报告上交时间:2XX年9月5日~12日。同时要求上交电子稿。

五、其他要求:

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a4打印纸,纵向打印,其他默认;插入页码为页面底端居中。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9

关键词:“两课”;实践教学;实践;思考

近两年来,随着“两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积极开辟“两课”社会实践基地,将“两课”的课堂搬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或带着“两课”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实践,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政治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的锻炼和检验,受到学生及社会的欢迎。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两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两课”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它是利用社会实践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开展“两课”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先进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同时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德的自觉性,锻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践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高校“两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片面注重传授教材理论和灌输课堂知识的倾向,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教学方法呆板,教学环节单一,课堂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两课”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不是僵硬死板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图像和影像,使受教育者的视觉、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更加全面和生动。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突出,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还能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思维,深化教学改革,丰富“两课”教学的内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2.实践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从而突出“两课”的育人功能。“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高校的德育除了通过理论教学这一最经常的组织形式外,不能缺少实践的环节和在实践中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指导,德育中的知行统一原则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结合。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两课”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主要通过两个层面来实现:一是与改革客观世界相联系的“两课”社会实践活动,如创文明高校、创文明城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等活动;二是与大学生自身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的“两课”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两课”社会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大学生实施道德行为,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理论和规范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良好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磨砺大学生的道德意志,进而逐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3.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知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贯彻实践性环节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的需要。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社会信息化使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疑惑、问题更加纷繁复杂。“两课”教学只有深入社会现实之中直面各种社会信息,而不回避学生疑虑的难点,才能在揭示规律中传道、在强化教育中授业、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解惑、在解惑中赢得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其道德是非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学生参与“两课”社会实践,可以把一系列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感知并与“两课”理论教学相关的如国企改革、三农问题、“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反腐倡廉等问题引入课堂,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生动的社会素材、尖锐具体的热点关注可以加深学生对许多抽象理论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教改和创新能力,从而扩大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两课”实践教学还是一个新的领域,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只知道教书,不了解在社会实践中如何运用所教的基本原理,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更不可能做到“精讲”的阶段。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学生对实践课程开展的热情及对得到教师指导的强烈愿望,也促使我们积极探索“两课”实践教学在新形势下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加大教改力度,加快创新步伐,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同时,由于“两课”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们直接面对社会大众,他们的行为举止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高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准和学校的教学水平。

二、“两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实践

我们在总结以往社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践性、可操作性,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式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制订实施规划及方案。确立走实践战略之路具体的实施规划及方案,寻找本课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选择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这就为本课题的顺利进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对学生应加强社会实践的培训指导,使他们真正明确“两课”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怎样选择调查的类型,怎样联系调查的对象,怎样实地开展活动,怎样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怎样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从而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

2.认真组织社会实践。由任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岗位实习等形式深入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社会实践教学中,一是注重把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升专业水平,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原理知识,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是注重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学生具有自我解剖、自知之明的自省精神,独立思考、独慎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识、勤于学习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不断完善健全主体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带着科研课 题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观点、能够指导实际的调研报告、论文和科学总结报告。

3.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实践质量,各点的带队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管理方法。比如把实习学生分散到教学单位的各部门,为每一个学生联系1~2名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作指导老师,这既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同时也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方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社会实践与共青团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学生实践作为团组织的学校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社会实践中管理缺位的问题,又增多了团组织的工作载体。

4.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由于以往哲学原理课采取单一靠结业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方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平时不学习、实践不参加、考试前临时突击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哲学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我们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质量、成果逐一量化,纳入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范围,并相应加大了比重。尤其是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学形成的心得体会、小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等作为加分项目,最多可加至20分。在评阅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时,注意鉴别与防止拼凑抄袭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对不合格者要求在下一年度重新参加“两课”社会实践。

三、“两课”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两课”实践教学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组织落实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两课”实践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将“两课”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将“两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学生业余党校、学生下厂实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网络,还要积极地开设一些与“两课”配套的系列选修课。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人文学院等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事先制订合作计划,并积极予以落实。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技术条件,将“两课”实践教学推向网络,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在教师述职考评和职称评定中对此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对于“两课”实践教学方面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2.探索建立稳定的“两课”实践基地。“两课”实践需要能够容纳全校四分之一学生的教学基地,依靠“两课”教师的力量去完成,无异于杯水车薪,还会影响教师投入专业指导的精力。学生每学年的教学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已使学院在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工作量,难以再腾出更多精力,而利用学院原有的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两课”社会实践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由于这些基地往往与学院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两课”指导教师依据基地的情况设定“两课”实践课的课题提供了条件,因此将这些实践基地打通使用、共享资源,不仅解决了实践基地的落实,而且也避免了实践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和行政管理脱节的问题。

社会实践论文格式篇10

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十分关注重大问题的捕捉和凝练,力求通过重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发挥哲学的功能和作用,重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社会声望。但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如何捕捉重大问题等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不同,是实践的理论、理论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大问题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有的学者则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结晶,只有继承和吸取全部哲学的精华,才能在哲学水平上理解我们时代的现实,才能准确捕捉我们时代重大的哲学问题。也有学者从“后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解出发,认为寻找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的思路即是“形而上学”,这是一种还原论的宏大叙事的构造,哲学研究有很多问题,不能归约出若干所谓重大问题。仔细思考这些不同的看法,显然对哲学性质、功能等的不同理解的哲学观差异是分歧所在,尤其是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理解,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的看法。在这样的意义上,哲学观问题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第一个重大问题。

一 不同哲学视野中的哲学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什么要捕捉、提炼重大问题?是什么情境催逼我们做出这样的发问?在提问背后汇集着哪些焦虑、困惑和茫然?在对提问的前提追究中,我们触及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复杂格局和深层矛盾,触及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希望和期待,感受到变革哲学观念,创造新理论的雄心壮志。但是,哲学根本观念的变革,一种新的思想方向、思想道路的开拓,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造,终究是历史上少有的时刻。这不仅需要外在于哲学的时展,亦即时代现实生活自身的高度主题化,所谓历史的转折关头、生或死的重大抉择的出现;也需要哲学自身的问题积累达到一个限阈,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走到了尽头,其弊端和禁锢已充分显露,哲学革命才能到来。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显露出来。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虽然仍是重大的路线、方向问题,但已不再是生死抉择的唯一问题。民生问题、民主问题、环境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现实问题的多样化,分散了哲学思想的力量,哲学难以聚焦于足以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仅随着现实问题的多样化而出现碎片化、微观化、分散化的研究局面,而且也出现了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性质的不同理解而多样化的研究范式。至少以下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规范了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向或风格。

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理论的理解。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伟大的哲学革命,它不仅是一种新世界观,也是一种新哲学观。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怀疑主义的解释学颠覆了西方近代以来的意识哲学。力求为全部人类生活提供内在意识确定性、明证性的近代西方哲学,自身却是要从人们的存在亦即实际生活过程中得到解释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宣告“独立的哲学”消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理论和理论的实践成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要素,只能内在于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离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离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就没有独立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按照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所有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绩效标准都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效果。着眼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必然触及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领域的具体问题,如文化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价值问题等。我国学者近些年来分别致力于文化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价值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部门哲学研究成果。但有两点值得思考。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年来形成的中心化、主题化、整体性的传统,使研究者难以安于局部的、细节的具体问题研究,宏大的抱负和急切的体系化意识总要构造宏大的理论叙事。一方面,各种部门哲学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各自的研究视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唯一或至少是最重要的研究范式。文化哲学即是关于人作为文化存在的人学,即是一种元哲学。同样,政治哲学转向意味着它是当代哲学的主题,或者是当代哲学的唯一合法话语。在这样的意义上,部门哲学是一种元哲学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部门哲学以各自的研究视角把社会现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问题主题化、归约化,把各自的研究问题视作实践的根本问题。显然,上述哲学观的跃迁和实践问题的归约,都难以有充分的论证。

其次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科和客观知识体系的理解。按照一些学者的看法,大学的学科体系是工业化生产规范和塑造的,它使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服从于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把人才培养规范为生产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把大学的知识传授规范为工具理性的知识传授。但也许基于所有文明国家共同具有的文化传承的需要,古老的哲学知识作为非生产性的知识仍存在于大学的学科体系中。可是,大学教育的体制性力量难以关注这种不同知识性质的区分,在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统一模式中,哲学也被不同程度地纳入到客观知识、工具性、生产性知识的管理观念中。大学的哲学教师群体深知哲学的理论性质和功能,必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抗拒对哲学的生产性、工具性的知识规范,而来自古希腊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粹理论的学术精神和哲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哲学理解,成为反对一切外在于哲学的规范要求的最好理由。在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教学和研究中,以纯粹理论的态度,把哲学作为纯粹客观知识传授和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种影响很大的趋向或范式。

作为客观知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写下的著作或文本的集合体。倡导对马克思文本的研究,注意对马克思的手稿、最新版本著作的研究,关注马克思文本中引证、批判的文献和学者的思想研究,直至马克思著作的汉译、不同版本的区别、考证等研究,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研究趋向。客观地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译介到中国以来,上述文献的翻译、考据等工作一直是很多学者从事的基础性工作,但只是近几年来它才成为一种自觉的带有研究纲领或范式的主张。但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纯粹的、客观的知识体系,以纯粹理论的态度、纯粹学术或学术史的态度加以研究,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①]。理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性质,从根本上说不是学院化的知识体系,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播从来不仅仅是在大学的学院里发生的学术事件,而是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密切相关的社会运动。用伽达默尔的说法,马克思是学院外的世界观哲学家。[②]我们也可以说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是思想和行动、理论和实践、学术和生活高度统一的存在哲学家。所以,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是文本的解读、学术的研究肯定不够,也可以说马克思的思想在他的文本之外。要理解马克思,需要了解他的实践和生活,需要像马克思那样去实践和存在。

第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思想的研究范式。这可能是许多中老年哲学工作者习惯的、和自身哲学使命感契合的研究范式。他们一方面不能满足于纯粹学院化、学术化的客观知识研究,多少保留着哲学知识不同于经验科学知识的知识等级意识。即使他们知道现代社会已经不能接受知识等级的霸权,知道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同一性哲学的指控,他们仍然期望哲学有超出学术意义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满足于哲学作为一般实践要素的实践哲学理解。他们肯定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大意义,但力求把握马克思本人所占有的哲学史资源,力求在时代生活中把握时代精神,充当文明的活的灵魂。用思想把握时代,用哲学引导和塑造时代精神的宏大抱负,也使这一研究群体超越了学科化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本人的哲学史教养,不同程度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的各派现代哲学、乃至实证科学、人文科学和大众心理文化的普遍性动态,都为这一研究范式所关注。他们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实际是如德里达和海德格尔所说的“思想”[③]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思想的研究。

用思想的形式把握和推动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关注和建构时代生活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的寻求和思考主要是这种哲学观和研究范式所关注的。然而,这种哲学思想家的工作方式在今天的时代是否合乎时宜,有无合法性是值得怀疑的。这种带有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观色彩的理性的自信,这种对现时代重大问题的想象和建构,难道不是对形而上学霸权的迷恋和新的形而上学的恐怖吗?

二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我们还能问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吗?

经过整个二十世纪对传统哲学的批评,传统哲学作为形而上学的知识形态已经声名狼藉。即使如哈贝马斯这样被认为仍未完全摆脱形而上学怪影的哲学家,也明确使用“后形而上学”的时代判断。[④]看来形而上学真的已经“终结”或“完成”了。当代哲学的任务只能像维特根斯坦那样为了取消哲学而研究哲学。但这样的判断也许过于轻率。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有两千年历史的西方形而上学并非是完全同样的货色,也并非是某种单一的思维方式。至少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后,已经有知性形而上学或独断论形而上学与理性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分。西方现代哲学一百多年拒斥形而上学的论证,大都是对知性形而上学的否定,并未动摇理性形而上学的根基。[⑤]问题似乎非常简单:是否有有限的经验对象与无限的超验对象、有限的知性思维规定与无限的理性观念的真实区分?是否存在经验科学的知性思维方式与理性的哲学思维方式的真实区分?像康德、黑格尔所说的世界、灵魂、自由、上帝等理性观念是否与经验科学的基因、电子等概念性质不同?这些观念没有与其相应的经验直观,不能用经验科学的方法做出有限的思维规定。如果用经验科学的方法去规定这些对象,只能是独断论的形而上学。或者承认有无限性的观念,但认为这些无限性的观念只是诗意的想象或单纯的信仰,而不是可以逻辑地思考的对象,那么也没有理性形而上学。现代西方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论证,只是证明了不能用经验科学的方法去规定那些无限的观念,证明了哲学不是经验科学。但这是康德、黑格尔早已明确论证的结论,而并未证明没有一种理性的高级的思维方式可以思辨地解决这些无限性的问题。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思辨唯心主义宏大叙事、马克思的“解放叙事”的批判和怀疑,很难说是严格的反驳和论证,而更多地是有些牵强的联想甚至是文学的想象。比如,利奥塔认为黑格尔的同一性哲学是“死亡哲学”,要对奥斯维辛大屠杀负责。人们都知道,黑格尔强调内在必然性的自由,主张在客观的伦理秩序、法律规范中才有人的真实自由,这使黑格尔哲学具有保守的国家主义倾向。但据此并不能直接逻辑地或事实地推出奥斯维辛的悲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包括理性形而上学是哲学意识形态,但它并不直接就是政治法律形式的意识形态,更不直接是如纳粹主义这样的具体意识形态。所谓形而上学恐怖一类的指控可能是隐喻的、修辞学的策略,并不具有摧毁理性形而上学的论证力量。

我们尚不能轻言进入了“后形而上学时代”。按照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只有现实社会生活不再产生和制造形而上学的无限性观念,只有现实的社会关系不再受抽象的形而上学力量的统治(如资本统治),形而上学才能真正终结。我们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了一些形而上学的力量,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资本主义制度的跨时空的移植,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座架”的逼索,以及文化资本化、市场化运作而生产的大众文化等等,都使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受到某种抽象实体的支配,我们生活在从未有过如此强大的形而上学的时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渗透于几乎是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制性、结构性的同一性的揭示和拆解,不是说我们真的走到了“后形而上学”的时代,而恰恰是说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已经完全统治、规范了我们的生活。经过几十年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拆解、解构、摧毁和炸裂,我们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形而上学似乎并未因之而减弱,至多只是多少改变了一些人的观念,使人们对形而上学多了一些警惕和厌恶。这又一次证明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理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⑥]。仔细思考我们时代的形而上学问题,即使仅从理论上考虑后现代主义的形而上学批判,也有一些疑问需要澄清。如果人本身就有康德所说的自然形而上学倾向,人的意识必然产生超越的无限性观念,那么人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存在。如果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普遍交往,随之必然产生规范交往的秩序和规则,普遍的、抽象的实体的统治就难以避免。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像黑格尔那样理解人的自由,自由不是主观任意,因为主观任意的自由是受人的自然生命支配,因而恰是自然的偶然性,不是自觉自为的自我决定的自由。因此,作为内在必然性亦即人自我发展规律中的自由,一定是在普遍的、客观的规定性中才有真实的存在,自由就是规律和规则。所以,没有为了个体自由而厌恶形而上学普遍性、同一性的理由。如果以上三点都有合理性,那么不仅要在理论形态上区分知性形而上学和理性形而上学,还要在社会现实中区分合理的形而上学同一性和不合理的形而上学暴力,亦即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有好的或坏的形而上学的区分,而不是简单的拒斥一切形而上学。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分析和批判比后现代主义哲学更为深刻和全面。马克思既认识到如黑格尔哲学那样的形而上学的思想的由来,即思维极度抽象的结果,一切事物的最高抽象是逻辑范畴,一切运动的最高抽象是抽象形态的运动,从而有纯粹逻辑范畴的运动[⑦];马克思也指出黑格尔逻辑学形而上学的现实根源即资本的抽象统治;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并未简单抛弃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而是把思辨唯心主义的叙事改造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学说。人的自由不再是个体精神在逻辑范畴和历史客观规定性中的自觉提升,而是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改变的实践中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同步发展,是幸福和德性现实、现世的统一。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批评马克思“解放叙事”的形而上学,批评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的信念,批评马克思改造现实社会的理性规划对自由的威胁,用罗蒂的说法这是“对怀疑的怀疑”[⑧]在我们看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确实以一种怀疑主义的解释学颠倒了内在意识形而上学,终结了独立存在的理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秘密就在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之中,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也只能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条件,首先是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其次也需要先进分子创造理论和精神条件,最终在历史过程中得到解决。马克思否定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但并未抛弃形而上学的目标和理想,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目的。

按照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理解,马克思哲学可以叫做区别于理论形而上学的实践形而上学,马克思自己的说法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哲学的这种特殊的理论性质,使其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一方面,它作为理论的实践,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过程,而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起伏曲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声望和历史命运也在变化。另一方面,它作为实践的理论,也要反思、规划实践的方向和道路,从而具有理论的形态,具有超越现实、构建现实的前提性理论预设和理想性目标。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在活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由于东西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条件、不同阶段的实践任务各不相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不同的致思取向和理论形态。粗略地说,在东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要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和建设,就必须强调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给予人民以确信不疑的解放承诺,这就是苏联模式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实践根源。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对的则是有较高教育和文化素质的群众,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文化的先进性,掌握思想文化的领导权,才能吸引和组织人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实践根源。但历史的吊诡是,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争取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不得不适合人们现实的物质利益要求,从而滑向工联主义、工团主义。而东方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往往背离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所突出强调的客观规律和客观性原则,陷入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理想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内在张力,把握住其作为实践形而上学的理论性质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三 哲学思维方式是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对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做探索和思考,既表现了一部分哲学工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重大社会影响的期待,也表现了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似乎是无处发力的困惑和茫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复杂化和社会矛盾乃至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和价值追求的多样化等,是产生哲学研究困惑的现实原因;而现代西方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怀疑,是产生疑虑的理论根源。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语境中,任何重大哲学问题的提问,都有被指控为形而上学同一性的危险。在我们粗略地考察了这些现实的和理论的根源之后,基于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理解,可以较有信心地追问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但是,即便我们获得了提问的合法性自信,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仍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在我们看来,关于哲学研究重大问题的不同理解其分歧所在仍是哲学观的问题,这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哲学发挥作用的形式和特点,亦即哲学功能实现的问题。按照通常的想法,凡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困难的哲学问题,就是重大的研究课题。但是,哲学研究和哲学问题的解决是否与经验科学相同,是否能直接解决经验操作层面的问题而直接显示出其理论效果?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但这些形象的说法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物质性的工具一样,拿来就可以使用,甚至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作为认识的工具或思想的武器,必须是内在于认识和思想过程中获得的,是作为黑格尔所说的具体普遍性的概念和原理而获得的,这实际就是对学习者的教化和改造,就是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可能比使用这一工具和武器更为艰难,更为重要。

马克思哲学作为学院外哲学,其哲学宗旨贴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固然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理解,但绝不能轻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难。我们经常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千年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最高成果,这如果不是虚假的赞誉之词,而是真实的理论判断,那就意味着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对两千年西方哲学的内在超越,是对所有学院化的理论哲学的创造性地继承,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真正吸取了两千年西方哲学的积极成果。对此,列宁有自觉的意识,他讲“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⑨],“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⑩]按照我们前文对经验科学和哲学、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分,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困难是能否进入和建立哲学的思维方式,能否从我们习惯的常识思维、知性思维中挣脱出来,能否坚持用哲学思维方式,在哲学思维的水平上提出和思考问题。

哲学思维方式决定了哲学提问的水平和质量。哲学研究的问题不是直接摆放在那里的东西,而是哲学思考所建构的。按照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看法,我们要进入到哲学的发问状态就得进入到自由思考的状态,就得摆脱、悬隔我们通过教养所获得的种种成见,如此才能“孤寂地独立在那里沉思默想”[11],自由地奠定哲学思考的起点。否则我们就只能从自己的教养所获得的常识、其他学科知识或别人已经提出的问题作为现成的研究问题,而不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很多人主张应从现实出发,提出和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研究,这在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正如很多学者指出的那样,从黑格尔以来,现实已不再是单纯的经验直观,现实是理论和实践构建的现实,是被某种已有理论理解和规定的现实。从现实出发,实际上已是从某种既定理论预设出发,提出某个重大现实问题,必定是基于某种理论框架所理解的重大问题。如果缺少哲学思维方式的自觉,我们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就可能是基于其他学科视野提出的经济学问题、政治学问题、社会学问题,甚至是普通百姓也在思考的社会常识问题,而不是真正的哲学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使现实生活呈现出复杂的矛盾结构: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环境、民生与民主、自由和秩序、多元与和谐、理性规划与自然演进等悖论性的存在,使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难以有单一的、明确的是与非、对或错。这一方面使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澄清自思想解放运动以来我国实际发生的思维方式变革的任务变得更为迫切。比如,如何从哲学思维方式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我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作用?这是一些复杂重大的哲学问题。

首先,我国社会的复杂矛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经验科学的知性思维方式无法把握和驾驭中国社会的发展。按照黑格尔的看法,知性思维无法摆脱主观与客观、有限规定之间以及有限与无限的对立[12],要把握生命、精神和社会这些无限性的对象,必须有无限的哲学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是经验科学意义的“科学”发展观,而是哲学“科学”的发展观。只有从哲学思维方式理解科学发展观,真正从我国社会发展的“事情本身”的自身规定、自我发展的逻辑出发,才能内在地而不是知性的外在调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对立和矛盾,才不会陷入“今天抓发展,明天抓治污”的忙乱之中。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真正的辩证思维的启蒙。

其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反思人之为人的根本,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亦即人的存在论问题。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根据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已经充分论证了“以人为本”即以每个人、每一个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13]但问题并未就此终止,海德格尔在“晚期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中对马克思“人是根本”的存在论实质提出质疑和批评。海氏认为,“人是根本”的命题只是以人的优先性取代了意识优先性,马克思生产过程的本体论来自黑格尔生命过程的本体论,马克思并未超出主体形而上学的存在论。[14]如何回应海德格尔的批评,表面看似乎只是一个纯粹理论的问题,但深入思考就会备感它的意义的重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无存在论的前提?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是什么关系?人们如何在自由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如何能有平凡、真实、快乐的生活?这必须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问题。我认为,马克关于共产主义自由王国、共产主义劳动的概念中,已经包含了既非意识规定,也非劳动改造的存在,从而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存在概念,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存在论基础。

第三,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是每个中国人的自由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理论成果都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入思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基础,它既不是经验科学的知性思维方式,也不是某种纯粹的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其中必有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所规定的思想方向和思想道路的作用。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规定了一种“思”的方向和看待世界的轨道、视域。如果没有重大的哲学革命,它的“移居”或转变很难实现。我们今天也许仍不同程度地在中国传统哲学规定的方向和道路上滑行。我个人认为,黑格尔辩证法具体普遍性的观念、胡塞尔现象学“意向充实”和“范畴直观”的理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等西方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能够使我们比较清晰地阐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质和特点。而这一澄清的过程必定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生成,一个新的思想方向的开放,它将从根本上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历史命运。

[①] 王南??:当代中国“马学”的一种自我理解,《新华文摘》,2007年第17期。

[②] [德]伽达默尔: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

[③] [德]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载于《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④]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⑤] 王天成: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改造,《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⑥]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6页。

[⑧] [美]r·罗蒂:哈贝马斯和利奥塔论后现代性,《世界哲学》,2007年第4期。

[⑨] 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1页。

[⑩] 列宁:共青团的任务,载于《列宁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

[11]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0页。

[12] [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