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会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5:0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1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作为污染物排放主体的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并在会计系统中予以计量反映。欧美国家会计界和有关国际会计组织率先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陆续了一系列针对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会计制度。虽然各国环境会计制度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三大内容。从体系结构上看,美、加、英、日等国都将环境会计制度置于财务会计准则体系之下,而印度将污染控制成本核算制度进行单列并纳入成本会计准则体系(CAS),这是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有创新的地方。而对于印度自身的会计准则体系来说,这个污染成本控制会计准则的结构与其此前颁布的其他十三条成本会计准则类似,包括前言、目标、适用范围、概念、计量原则、成本分配、成本项目列示、信息披露等详尽内容。总体上看,CAS14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对相关概念的准确界定及与其他会计制度、环境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该准则通过对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成本对象、直接费用、环境、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融资费用、估算成本、正常产能、污染控制、生产间接费用、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标准成本、水污染等十六个概念进行清晰的定义,从而使得企业污染成本控制核算目标更为明确,且这些定义与与其他十三条成本会计准则及印度相关的环境法规协调一致,避免了与其他会计制度、环境法律制度之间的概念冲突。

第二,对污染成本核算的计量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比如对企业的污染控制费用范围进行了准确的界定、由承包商进行污染控制工作而产生的费用及其计量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未来立法变化造成可能增加的污染防治费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等,这些规定使得企业对污染成本的计量变得切实可行。

第三,求同存异,务实推进。针对当前一些环境成本核算领域还存有学术争议的问题,比如外部污染成本问题,由于其计量的困难性,用目前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无法量化污染企业的成本补偿,因此,污染控制成本会计准则规定在当前的通用成本报表中对此暂不予考虑,体现了务实原则,当然这也非常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二、启示与借鉴

辩证地看,污染控制成本核算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之中对企业不只是一种风险,更是一种机会。印度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其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我国也颇为相似,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可以从印度污染控制成本会计准则中得到一些启示与借鉴。

(一)进行污染控制成本核算必须遵循的原则

目前我国企业对污染控制支出没有进行系统的核算,有些企业产品成本中几乎没有包含污染控制费用,只是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或是分期摊入“管理费用”科目,使得产品成本中缺少污染控制成本支出方面的数据。没有充分的污染控制成本信息,企业就可能会“忘记”环境代价,形成加大资源耗用和环境污染的恶果,不可避免地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将污染控制成本纳入产品成本。同时,企业对污染控制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必须遵循几个重要原则:企业污染控制成本的计量要遵循以历史成本为主、成本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原则;对企业的污染控制费用的内容要进行准确界定,污染控制费用应是直接和间接的污染防治活动费用的总和,与企业污染防治活动无直接关联的行政罚款或由于环境责任向第三方支付的赔偿应排除在污染控制费用范畴之外。

(二)污染控制成本分配标准应科学合理

如果企业对污染控制成本只是简单模糊地归集和分配,就会使管理者无法分清环境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环境成本控制,因此,污染控制成本分配标准要做到科学合理。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规定污染控制费用应尽量追溯到具体成本对象,如由废物处理和处置产生的直接污染控制费用应分配到相关产品上,如果这些费用不能直接追踪到产品,也要追溯到导致污染的生产过程。在污染控制间接费用的分配过程中,为了避免污染控制费用分摊此高彼低的现象,选择分配标准时应考虑因果关系、受益原则,避免一味地采用传统成本分配标准,如工时、数量、重量、体积等标准。

(三)无法计量的外部污染成本应予以充分披露

针对一些难以计量的外部污染成本,企业目前的成本报表中可以暂且不予考虑,但不等于可以忽略不计,而是应以规范的方式在报表附注中予以充分披露,包括全部的事项说明,以及不确定性程度的说明,使得利益相关者能借助于现有的环境信息进行决策。

(四)污染控制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 理论探讨 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 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 ”、“中航油事件 ”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

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 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 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监管和内部控制考察报告等。

三、国内内部控制的理论探讨

1.内部控制的概念探讨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五个阶段。国内在对内部控制文献介绍时也主要是以引入内部控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和权威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来进行讨论。比如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三种提法(朱荣恩,2001),就分别对应美国的二因素法、结构三分法和COSO报告,当然我国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就是根据国情需要对会计控制和对内部控制实质的探讨。

在中国较早期的文献中对内部控制概念的讨论较多,且先是主要以会计控制为讨论对象的。广义的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所谓“对会计的控制”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所进行的控制 ,这是对控制者所进行的一种再控制。(阎达五,宋建波,2000)这种定义主要还是在会计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来认识控制,把控制的方法和途径局限在会计这个领域,这也主要基于我国对内部控制的应用,主要还是会计内部控制。再比如从实质上来看,用契约理论解释,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就契约本身而言,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主要在于契约的完备性程度不同。所以,企业的存在有其必然性,这种不完备性也就视为减少交易成本收益的一种代价或成本。为了在取得低交易成本收益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控制机制,来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刘明辉,张宜霞 2002)可见我国学者也在使用实践和理论来深化对内部控制的理解。

2.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3

【关键词】会计控制 回顾 军队会计控制

会计内部控制是会计控制的核心,且是在内部控制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研究文章相当较多。会计控制在地方会计的研究中相对比较早。

一、地方对会计控制的研究情况

1、西方国家对内部控制研究情况

1992年,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rgrated framwork),该报告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完善。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合的法律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部分。除了coso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国家的委员会对内部会计控制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英国的cadbury委员会、加拿大的coco委员会等。比迈·普翰(bimal prodhan,1992)在美国的《管理会计》杂志(management accoungting)发表题为《所有权与控制:基于国际化透视》(ownership and control: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的论文,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会计控制问题。wWw.133229.cOm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n.anthony)博士一直潜心研究管理控制问题。30年前出版了《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以来,到1999年已经出版了9版。出版第9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对企业管理造成了冲击。因此,新版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以“所有公司都使用计算机系统”作为研究管理控制的假设前提,并重新定义了管理控制系统。

在西方,会计控制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会计控制理论研究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的检验又不断发展和创新理论。信息技术对会计控制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很多会计学家如托马斯·约翰逊(thomas johnson)和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控制研究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管理软件又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效集成,不仅对经营过程实施会计实时控制,而且帮助企业进行资金、成本等动态控制,使得会计控制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服务;同时,管理软件的应用又为会计控制理论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条件,在信息环境下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指导实践。

2、我国在会计控制理论研究情况

我国会计控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民族企业家邓观应、张謇在经营商务活动中,强调经营成本的核算和制定预算等,从而产生了会计控制的思想萌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一向被人们视为上层建筑,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密切依存于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会计界认为:解放以前采用的会计制度、方法以及理论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简称“英美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场关于怎样建立新中国会计理论基础的理论争论开始了,其焦点是社会主义会计(指“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会计(英美模式)是否有根本区别,争论的结果肯定了会计学具有阶级性。新中国成立后13年的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焦点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从而使我国与西方会计控制理论研究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了。

1962至1979年期间,我国会计界对推行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在吸取苏联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党的“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术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使会计理论研究有了一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会计界的学者深深认识到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理论研究上的差距,积极投入到会计控制理论的研究中。杨纪琬、阎达五教授通过深入研究,于1980年首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活动论”,并明确论述了会计的控制职能。同年,葛家澍、黄忠坤教授提出从会计核算的需要来论述“价值决定”与“确定和控制价值运动需要”的观点,从而将会计控制与价值运动联系起来。曹刚教授在1981年还专门论述了会计控制职能,并提出“控制收益”应大于“控制成本”的观点。这些会计界的前辈们是在研究西方会计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会计控制思想,他们把对会计控制的认识从“监督观”提升到“控制观”,创造了会计控制理论研究的先河。

二、我军对会计控制的研究情况

1、传统环境下军队内部会计控制研究情况

军队有一部分学者、专家已经对军队会计控制的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军队会计内部控制研究方面,一些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多是散见在一些军队后勤类杂志及一些教材中,如军事经济学院朱连清、方正起主编的《军队会计专题》一书中单独列了一章对军队会计监督进行了研究,对军队会计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由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到会计委派制度等外部会计监督的尝试;军事经济学院刘金文副教授著的《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单独列了一章论述“军队系统内部控制状况的调查研究”,对我军军队会计内部控制提出了建议,军队系统要在保持军队特色的同时,将军事经济建设融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流中,应积极地关注和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和控制环境问题、军队系统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的问题提出了从内容上和过程上保证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促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2、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军队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情况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发展的趋势,目前在信息化会计或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文章相对较少,关于电算化条件下或者网络条件下军队会计内部控制研究文章零星散见于军队内部一些后勤类的杂志中,到目前还没有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军队会计控制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而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军队会计控制进行系统研究还是个全新的课题。军事经济学院军队会计方向硕士研究生王芳在《军队会计网络化研究》中提出军队会计网络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保密问题、系统的安全问题、会计信息的传输及保管问题、会计软件的性能问题、制度法规问题等,站在全军的高度对军队会计网络化系统进行了构建,为实施军队会计网络化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阐述了军队会计网络化在会计工作中具体应用提出了看法;军事经济学院军队会计方向硕士研究生巴哲锐在其论文《网络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中提出了一方面,按照内部控制研究最新成果对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进行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对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设计给出技术支持,抓住系统内部关键控制流的设置,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以满足新环境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殊要求等。

三、军队会计控制研究展望

虽然军队内部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有一些研究,对军队会计控制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年轻的课题,很少有文章是专门把军队会计控制作为一项研究内容来全面研究,军队会计控制的研究急需进行。同时,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在军队会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军队会计的必备手段。因此,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军队会计控制的研究,为军队会计信息化进程中提供控制理论基础,以及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军队会计控制进行框架构建和实施,适应未来建设信息化部队及军队后勤信息化的需要,具有很大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robert.n.anthony, vijay govindarajan [j],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9th ed,mcgraw-hill,1999.

[2]葛家澍: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的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研究[j],2004(4).

[3]朱连清、方正起:军队会计专题[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149-176.

[4]刘金文: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74-202.

[5]张晓莹:军队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改革研究[d],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图书馆,2006.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4

同样,在20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其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的影响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寻找到拓宽会计参与公司管理的通道。紧接着,通过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会计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突破——管理会计产生,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管理会计建立起来了。

一、20世纪前期的管理会计

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由成本计量、记录方面转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时候,管理会计创立便处于萌芽阶段。从前文已可见,管理会计形成的历史源流确实来自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产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为的发生,并且后来管理会计的演进也正是由此顺流而下,最终在20世纪前期奠定了管理会计的发展基础。

尽管从1885年美国军械师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埃米尔·加克与会计师M·费尔斯合著的《工厂帐目》,到1911年E·韦伯纳的《工厂成本》这些书还主要是讲产品成本计算问题,但其中已开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依次考察其内容,这些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单纯讲成本核算向兼顾论及成本管理问题过渡的状况。188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立,它的成员诸如泰罗、埃默森等工程师开始超出工艺技术范围研究产品成本问题。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师H·R·汤在协会的年会上发表题为《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论文之后,工程师便更加注重从解决产品成本问题着手研究公司经济效果问题,正是围绕着这方面的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国的科学管理运动处于酝酿之中。1911年,继泰罗所发表的“计件工资”及“车间管理”著作之后,他的《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问世了,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随后,“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的产生,便为管理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标准成本计算纳人会计体系

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协会会员由会计师与工程师两方面组成,从此,会计师与工程师开始结合研究标准成本问题,其研究成果被推广应用。1920年,英国成本会计师协会与美国工程师协会合作研究成本问题,在研讨过程中,他们在实行标准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方面意见一致,而在是否把标准成本计算纳入复式簿记体系方面却发生了分歧。工程师们的指导思想在于坚持科学管理制,从提高生产效率出发,试图建立一种管理型标准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而会计师们则从提高经济效果出发,主张把标准成本计算纳入复式簿记系统。尽管这种分歧也在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之间存在,然而,在学会中有一些工程师十分赞同会计师们的主张,如哈里森便认为,只有事前将标准成本计算纳入会计系统,才能形成为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当时著名会计学家哈特菲尔德教授曾十分赞赏这一观点。其后,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工程师与会计师的观点终于取得一致,从此标准成本计算与复式簿记方法密切结合,成为会计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成本控制方面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这一重要历史事实是20世纪前期管理会计得以形成之关键。

事实上,工程师哈里森在具体解决标准成本会计方面的贡献也是突出的。1930年他在他早期发表的论文《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1919年6月)、《新工业时代的成本会计》(1919年12月及1920年1月)的基础上所著《标准成本》一书,是对管理会计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准成本会计的一个科学总结,其影响颇为深远。1932年E·A·坎曼发表了题为《基本标准成本:制造业的控制会计》的论著,进一步明确了标准成本会计对管理会计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经济管理学家对成本管理问题研究的参与,1923年,J·M·克拉克围绕产品制造费用的研究,提出了可变成本、不变成本、边际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等一系列的概念,其研究成果对于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在今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影响。

(二)“预算控制”原理引入

“预算控制”是作为科学管理原理中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的,它曾经被一些学者称之为管理会计形成的两大支柱之一。1921年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的颁布是对预算控制思想产生影响的起点,次年著名学者麦金西的《预算控制》一书问世,书中所持重要依据之一便是《预算与会计法案》。麦金西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实行科学的预算控制方面的问题,其见解具有开创性。在1922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第三次会议上,还以《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为专题展开研究,这次会议的研究成果不仅把对有关“预算控制”方面的内容引向深入,而且掀起了1923年至1929年全美会计师与工程师协同研究预算控制问题的高潮,七年间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对于管理会计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1931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委员会在《制造业的预算控制》一文中统计,在1930年前后,美国有162家公司实行了预算控制,其中80%是在1922年以后才实行的。可见,正是由于“预算控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并进,才使管理会计在形成过程中逐步立定了根基。

(三)管理会计的形成

管理会计除得以在“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的支持之下产生之外,它的形成还同时受到“差异分析”及“本量利分析”方法引入应用的影响。由于“差异分析”方法通常是配合“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工作进行的,故它对管理会计形成的影响与“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所产生的影响是一致的,而“本量利分析”方法所产生的影响却从一个新的管理方位体现出来的。

20世纪初,在对以往有关成本计量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人们逐步对成本性态有了一定的认识,如1903年H·赫斯所发表的《制造业:资本成本、利润和胜利》、前文所引1911年韦伯纳所发表的《工厂成本》、1916年斯科维尔的《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分配》、1921年威廉斯的《工程师对成本会计的态度》及其他在1934年所出版的《弹性预算、费用控制和经理的活动》、1928年梅纳德的《标准成本和弹性预算在降低生产部门的成本方面是怎样起作用的……》,以及前文中所引经济学家克拉克对若干成本概念的划分等等,都对“本量利分析”方法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同时,在对成本性态分析、认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与“本量利分析”方法形成直接相关的成果,如1909年学者诺珀尔首创之利润坐标图与1930年工程师亨利·赫斯撰文对“盈亏临界图”所作的进一步研究,都十分清楚地揭示了成本——产量——利润之间的关系。1933年诺泊尔的《利润工程学——促使企业盈利的应用经济学》出版,又在“本量利”关系的阐述方面把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正是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量利分析”方法渐自融合于管理会计之中,成为20世纪前期管理会计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20世纪前期,显示管理会计形成的代表作主要有:1922年与麦金西《预算控制》同时出版的奎因坦斯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这部书不仅首次提出“管理会计”的名称,而且阐明了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1923年学者布利斯的《经营管理中的财务效率和营业效率》一书出版,次年又出版了他的《通过会计进行管理》一书,这两部作品都强调把相关会计信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之中,并强调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与营业效率的控制水平。1924年麦金西的专著《管理会计》出版,作者在书中指出,企业的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以往的会计之上,而应当把一些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面向未来的会计概念及其会计程序纳入以经营管理为目的的会计制度中去。麦金西还指出,会计应当把握住标准,并注意在标准与业绩比较的基础上作好服务于经营管理的记录。此外,他还认为,实行管理会计还应当有相应的组织保障,并认为当时美国已在企业中推行的“总控制长”制度便为在企业中实行会计管理创造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事实上,麦金西的这一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当时美国企业中推行的“总控制长”制度或在财务副总经理之下分设“总控制长”与“财务长”分工理事的组织制度,不仅成为当时,也确实成为以后在企业中推行管理会计的组织保障。

1928年学者H·F·;格雷戈里发表了《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报表:结合为维持有效管理和控制所实行的标准和业绩记录程度,论述财务报表和营业报表的使用》一文,文中强调指出将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奋斗目标之一。1929年学者M·V·海斯的《供经理控制用的会计》一书问世,这部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一方面他认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应当是标准和科学而系统的记录,另一方面又指出管理会计中所提供的信息是与企业决策层有关的信息。这种见解对于管理会计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上述著作是管理会计形成时期的代表之作,它们所产生的影响既体现于当时,也影响到今后管理会计的发展。

(四)对20世纪前期管理会计的评价

20世纪前期的管理会计经历了由萌芽到形成及至传统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建立这一历史演进过程,它为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具体贡献方面讲:(1)它初步解决了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管理信息,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这方面的问题;(2)已初步认识到它所提供的管理信息有利于公司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决策,管理会计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相关性;(3)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形成及基本方法体系形成;(4)传统“本量利分析”方法的应用,既是传统管理会计中的一个创新点,又为今后这种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5)20世纪前期的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发展。当然,由于这个时期受到会计环境发展状况的制约,在管理会计形成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局限性也便不可避免的了。

二、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界普遍认为,现代管理会计形成于50年代,并在50年代以后得到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一)影响现代管理会计产生、发展的环境要素

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在5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此期间,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大科学、高新技术与大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其中大工程、大企业的发展使一个经济单元的生产经营规模与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最近的一二十年,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对诸如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电脑辅助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以及机器人工作系统的投入应用,在极大地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不断发生变革的同时,也在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方面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是会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极其深刻地影响到50年代以后的会计领域。起初是行为科学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老三论)的影响,随后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新三论),以及决策论、增长极限论等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中的许多内容被引入应用到现代管理会计中,并最终成为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支柱。

从发展趋势方面考察,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乃至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所谓数字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经济时代,都将对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产生持续性影响。

(二)5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状况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5

「关键词会计准则企业所有权索取权控制权经济解释

传统观点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是缘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信息要求。从内部要求看,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将原始交易数据加工为信息的过程,因此必须为会计信息的取舍建立一整套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准则等。从外部要求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机构等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最终促成了会计准则的建立(paton&littleton,1940;hendriksen,1965;watts&zimmerman,1986)。但是这种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缺乏企业行为经济理论的支撑,无法更进一步地分析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所要深入考察的各项与企业行为有关的要素。对于会计准则的深层次理解需要从企业理论人手,这逐渐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关注,已经有一些文献对此做了探索(刘峰,1996;葛家澍,刘峰,2003;谢德仁,2001)。本文在回顾并归纳已有观点的前提下,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试图借鉴企业所有权理论,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产生及其制定权归属的经济解释。WwW.133229.cOm

一、降低交易费用与会计准则产生——启发与深化

coase(1937)提出了交易费用(exchangecost)的概念,他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比市场更低,从而开创了企业的契约理论。张五常(cheung,1983)完整地分析了企业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各个契约签约人在与他人订立契约的时候,势必要拟定各项条款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实证研究发现,这些契约条款绝大多数都与会计信息特别是会计盈余信息有关(chandler,1962;williamson,1985;coase,1990)。这样,各个契约签约人关注会计信息生成的相应规则,就成为在订立契约的时候首先需要决定的内容。

葛家澍、刘峰(2003)认为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中利益各方对于“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当企业的签约方数量有限,并且所有签约方在企业中的利益份额较大时,签约方会为每个相关的问题(包括制度)进行谈判。对他们来说,是否存在一套既定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不会显著地降低其交易费用。但股份公司的产生及其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契约关系人(特别是股东)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各契约关系人在契约中的利益份额迅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由成千上万但份额很低的契约关系人在一起讨论并形成约束各自契约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既不经济,也不可能。而没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契约关系人对自己利益就无法形成合理的预期,将可能退出企业的契约关系,从而降低股份公司以及整个社会的效率。因此,当股份公司出现以后,预先给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这种被普遍公认的会计信息的生成规则就是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宏观制度安排。

这种解释将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理论联系了起来,使我们可以更深刻地分析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对于会计准则的影响。但是降低交易费用是一个很大的理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还需要更精细的分析。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由谁来制定会计信息的生成规则更为有效?为什么由这些个体来制定会计信息的生成规则能够更好地降低交易费用?

二、剩余计量悖论与从剩余索取权出发的解释

有学者从企业所有权理论对上述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解答(谢德仁,2001),其思路是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开始的。经济学上对企业获得的收入的要求权称为“索取权”(claimancy)。而企业所有权理论中更加关心的是“剩余索取权”(residualclaimancy),即对从企业全部收入中扣除生产中固定的支付后的余额(净剩余)的要求权,通俗地说就是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力。

(一)剩余计量悖论的提出

谢德仁(2001)认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契约安排至少包括两份子契约,其一是关于企业剩余分享安排的子契约,其二是关于企业剩余计量规则制定权安排的子契约。前者具体涉及企业的利润分配比例;后者提供了剩余计量规则——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即计算出到底有多少剩余可供分享。不同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足以使剩余分享安排偏离其本来的契约安排,从而彻底改变整个剩余索取权契约安排。有趣的是,在有关的经济理论研究中,人们把重心主要放在剩余分享安排的讨论中,而将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安排视为外生,认为利润的计量自然是准确的。该文将这种现实与理论的背离称为“剩余计量悖论”:经济学家只重视利润怎么分配,但是不重视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这是为什么?是经济学家遗漏了,还是经济学家事实上不用为这个问题而操心?

(二)从剩余索取权出发的回答

该文从剩余索取权出发进行了讨论。

1.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应当由政府和经理来享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在现实世界中,股东、债权人以及政府变成了外部人,而经理和员工则成为内部人。这样,有关企业剩余的原始信息在不同的对象之间分布就极为不对称。会计作为唯一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正式信息系统,对缓解这种不对称状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能够在企业内部解决吗?显然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契约安排具有公共契约的性质。从交易效率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授予政府或经理远优于另外三类人——股东、债权人和职工。因为后三类人的人数远远超过经理,更加超过政府,从而一方面难以达成一致——协调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搭便车”行为导致会计信息生成规则供给不足——olson(1965)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因此,应当由人数较少的政府和经理来享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

2.二者的分工:政府享有会计准则制定权,经理享有会计判断权。如果将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由政府和经理承担,二者之间的分工是一目了然的。政府具有暴力比较优势,从而具有规模效益,是最适合的制定者(当然我们这里的政府不一定是政府行政机关,也可以是政府授权的组织,例如1938年美国sec授权给美国会计师协会aia)。但是由于合约固有的不完备性,政府制定的合约虽然具有公共契约的效率优势,但它依然是不完备的,势必存在剩余的特定权力分享问题。由于各个企业具体情形不一,将剩余的特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也安排给政府制定必定是低效率的。因此政府享有的应是“一般通用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经理比政府拥有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决策速度也远快于政府,能够保证剩余的特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及时与准确,比政府的效率更高。因此,经理享有的应是剩余的“特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判断的决定权。例如当政府制定的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时候,经理作出具体计提范围和比例的会计判断。

这样这篇文献就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剩余计量悖论:经济学家不需要考虑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政府和经理在市场条件下按照最优效率的方式完成——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经理作出会计判断。但是从企业剩余索取权出发的讨论对前述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的回答是否完整呢?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是否隐含着一些前提呢?本文将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与来自特定控制权的解释

从剩余索取权角度出发进行讨论的主要局限在于,分析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时候,直接把逻辑起点放在了企业净剩余(净利润)上;那么对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的思考,就必然沿着对参与净剩余分配的诸多个体是否最适合享有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的角度而进行下去,这可能就会过于强调净剩余的分配,而忽视净剩余分配之前的内容。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事实上包括两个大的分支——索取权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并且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控制权的重要性。控制权的经济理论就成为了本文讨论的基础。

(一)索取权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着眼点的差异

企业所有权理论沿着两个形式上独立但是内容联系紧密的分支在发展:索取权理论和控制权理论。无论哪个分支,其要解决的内容是一致的:如何更好的让经理为全体分散股东的利益服务,如图1所示。

索取权理论(alchian&demsetz,1972开创)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设计企业的收入分配契约,吸引经理按照股东和债权人(员工)的利益行事,来保护分散股东的剩余索取权和债权人(员工)的固定索取权。因此索取权理论研究的可分配资源仅仅包括企业的货币性的增量收入。

正式的控制权理论(grossman&hart,1986;hart&moore,1990正式开创)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交易各方无法在事前就各种未来的可能情况下的责权利完全界定清楚,从而导致契约的内容无法完全,但是契约的功能必须是完全的——即当出现了契约中没有规定的情况的时候,契约中至少要规定由谁来解决。此时,控制权就有了意义。

控制权理论的全部可分配资源除了包括企业的货币收入以外,还包括经理个人可以用伤害股东为代价而独享的精神收益(例如奢华的办公室和为了个人声望而进行的过度多元投资等)。因此控制权理论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设计分散股东应当拥有怎样的剩余控制权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些剩余控制权,债权人应当拥有怎样的或有控制权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些或有控制权的各项机制,以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来保护分散股东和债权人(员工)的索取权。其中,“剩余控制权”是指契约中约定的哪些终极控制权力,例如任命和解雇经理、决定经理报酬、决定重大投资、合并、发展战略等。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个体,在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是代表全体股东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或有控制权”就是指契约中约定在破产重组时,由债权人拥有的接替原有股东与经理职责的权力。拥有或有控制权的个体是代表全体债权人的债权人大会。

可以看到,虽然最终的目标是相同的——保护股东的剩余索取权和债权人(员工)的固定索取权,但是索取权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的思路和最终的解决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些不同也为我们理解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二)控制权理论下建立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思想试验

为了说明控制权理论是如何促使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制定权的归属,我们尝试做一个思想试验。为了进行有趣的对比,我们的逻辑起点不是从净剩余(净利润)开始的,而是从享有净剩余的权利——索取权是否得到控制权保护开始的,因为这是一个更基本的前提条件。

起点:在一个没有政府税收,没有借贷活动(包括赊购赊销),只有古典资本主义企业(股东和经理为同一个人)的环境中,由于全部索取权和控制权都由股东(即经理)所有,索取权得到了控制权的良好保护,因此股东(即经理)独享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

放松假设:在具有政府税收,允许有借贷活动,但是只有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环境中,由于拖欠的政府税收、借入资金以及工人的工资等最终都会成为企业的债务,因此这些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固定索取权,而获得了在企业无法清偿债务时候的或有控制权。债权人的事后或有控制权必然要在事前反映出来,这样这些不同性质的债权人将要求分享本来由股东(即经理)独享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制定权。

放松假设:在现实世界中,古典资本主义企业变成了现代股份公司,为了更好地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经理和分散的股东由不同的个体担任。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为了自身的(特定)控制权收益,可能制定有利于经理,但是对分散股东、债权人、政府税收等不利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即使分散股东获得了剩余控制权,债权人拥有或有控制权,但由于分散股东、债权人等一方面在公司外部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一方面个体数量众多难以组成有效的集体行动(olson,1965),这样就会使经理制定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无法得到有效的矫正。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危及整个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

政府具有暴力比较优势,由政府来制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将可以有效地遏制经理利用会计信息生成规则来谋求(特定)控制权收益的行为,有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当享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当然,政府制定的会计信息生成规则不可能是完备的,对于其不完备的内容,应该由比政府拥有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决策速度也远快于政府的经理所决定。由于会计准则已经控制了经理所能决定的空间,因此经理希望利用会计信息生成规则谋求(特定)控制权收益的弹性就非常低。

此时,经理享有的仅仅是会计判断的决定权。这样,从控制权角度出发,为了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我们同样得到了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而企业经理做出会计判断的结论,也同样回答了剩余计量悖论。

四、会计准则制定与企业所有权理论——索取权与控制权的综合

(一)索取权观点与控制权观点的融合

事实上从索取权角度提出的对会计准则制定权安排的理解,与本文从控制权角度提出的经济解释,是无法割裂的,二者必然在企业所有权理论下得以融合。

索取权观点和控制权观点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关于会计准则的结论:政府拥有会计准则制定权,而经理拥有会计判断的决定权。可以说这是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殊途同归——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最终结果都是提高分散股东和债权人(员工)的索取权的效率。索取权的对象是货币收入,同时会计准则所能规范的只能是货币计量的部分,因此将理解会计准则制定权的着眼点放在货币收入——也就是净剩余的计量上面,是二者共同的落脚点。

(二)索取权观点与控制权观点的差异

1.解释的范围。

索取权出发的观点,只能解释为什么应由政府来制定会计准则——因为所有拥有索取权的个体都来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不经济的,由政府来制定则是交易费用最低的;但是对于政府应当制定怎样的会计准则,却较难继续解释下去了,“应当制定交易费用最低的会计准则”似乎难以具体把握。而控制权的观点,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应由政府来制定会计准则——因为要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保护股东的索取权;同时可以解释政府应当制定怎样的会计准则——应当制定可以较好地保护分散股东的会计准则(例如提高稳健性),这是一个可以更加明确判断的标准。

2.对政府建立会计准则的激励。

从索取权观点来看,政府建立会计准则具有公共契约的性质,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交易费用的节约。但是政府为什么要建立会计准则呢?政府耗费大量的成本建立会计准则,政府有怎样具体的收益?仅仅是让政府来享受经济繁荣的结果?利用抽象的“交易费用的节约”,索取权观点无法完全解决政府的激励问题。但是控制权观点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威胁着广大分散股东和债权人的索取权,对这个问题的放任自流,将使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受到巨大打击,从而导致整个资本市场和经济的崩溃,甚至威胁现任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充分的动力来建立会计准则。

3.美国政府建立会计准则的激励验证了本文的观点。

(1)美国铁路企业的经理(特定)控制权收益侵害分散股东导致政府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19世纪末,美国铁路工业快速发展。由于需要大量的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便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但发起人(经理)在企业营运的早期,利用其特定控制权,任意制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用资本来支付巨额股利,给投资者造成一种假象,从而导致了股票价格的暴涨。当分散股东意识到这一点后,便引起了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跌。美国各州政府都试图保护自己的居民免受铁路公司活动所带来的损失。但后来发现,由于铁路的范围已跨越了各州的界限,超出了各州所能进行规范的权力范围,于是1887年,美国国会决定成立“州际商务委员会”(icc,interstatecommercecommission),以专门管制铁路工业。1906年赫普本法(hepburnact)授权icc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用以确立恰当的铁路收费率和报酬率。从而正式拉开了美国20世纪会计规范的序幕。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greatdepression)后的会计规范。始于1929年的这场经济危机,在短短两个月里,私人投资下降了90%,生产下降了56%,失业率增加至24%,税收难以维持学校教师和政府雇员的工资,9000家银行倒闭。到1933年3月9t3,全美所有银行关门歇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被归咎于资本市场上投机欺诈盛行,企业财务报表严重失实——这事实上就是拥有特定控制权的经理为了谋求(特定)控制权收益,而任意决定会计信息生成规则的恶果。这迫使1933和1934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证券法》(securitiesact)和《证券交易法》(exchangeact),规定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1933年《证券法》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ftc,federaltradecommission,成立于1913年)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1934年《证券交易法》授权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专门监管资本市场,并代替ffc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sec成立后,就是否由自己亲自来制定会计准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于1938年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转授给会计职业界——美国会计师协会aia,但sec保留了监督权和最终否决权。从而开始了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会计规范行动。

为什么建立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本身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从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控制权角度提出经济解释,希望能够对于当前中国会计准则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

主要参考文献

葛家澍,刘峰。2003.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刘峰。1996.会计准则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谢德仁。2001.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1996.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9:3~15

alchian,a.armen,&harolddemsetz.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costs,and

economicorganizing.americaneconomicreview,62:777~795

chandler,alfred.1962.strategyandstructure,cambridge,ma:mitpress

cheung,stevenn.s……1983.thecontractualnatureofthefirm.journalof

law&economics,26(1):1~21

coase.ronaldh……1937.thenatureofthefirm.economica,4:386~405

coase,ronaldh……1990.accountingandthetheoryofthefinn.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2(1~3):3~13

grossman.sanfordj.andoliverd.hart.1986.thecostsandbenefitsof

ownership:atheoryofverticalandlateralintegration.journalof

politicaleconomic,94(4):691~719

hart,oliverandjohnmoore.1990.propertyrightsandthenatureofthefirm.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8(6):1119-1158.

hendriksen,eldons……1965.accountingtheory.homewood:richarddirwininc

jensen,m.c.&w.h.meckling.1976.theoryofthefirmmanagement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hipstructur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305~360

olson,mancur.1965.thelogicofcoueetiveaction.harvarduniversitypress

paton,w.a.&littleton,a.c……1940.anintroductiontocorporationaccounting

standards,aaa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6

关键词: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国外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国外环境成本控制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F.A.Bc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正式揭开了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的序幕。Alan E.Rimer,PE,Dee,Black和Veatch Llp,Cary,Cary,Nc(2000)通过研究发现,组织和工作流程是公司环境成本驱动的关键因素,数据管理系统能更好地控制企业环境成本。在具体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方面,除了作业成本法(ABC)以外,生命周期成本法(LCC)也是一种进行环境系统分析和管理决策的工具,Gordon Lee Ballentine 和Amy Gigna(2008)通过研究表明,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有效经营环境清理项目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来进行项目控制、执行,测量和评估,可以利用总成本管理框架(TCM)增强不同类型环境成本估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对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才在政府的支持下慢慢展开。

日本环境省于2001年了《环境报告书准则――环境报告书制作手册》,规范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程序。美国是第一个将环境成本的控制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与环境成本有关的事项写入准则的国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绩效报告》等著作成果为加拿大企业提供了评价环境绩效的指标和处理环境成本方法的指南。荷兰采用了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确认环境成本,荷兰统计局明确区分了末端治理活动与过程控制活动,并且特别提出环境成本控制应该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二、国内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对我国的环境成本控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较早的有孟凡利(1999)关于环境会计研究的专著《环境会计研究》等。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研究的著作还有以下几部:

肖序的专著《环境成本论》(2002)提出以产品的生命周期各环节影响治理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张白玲的专著《环境核算体系研究》(2003)将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与控制方法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郭晓梅的专著《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将环境因素纳入管理决策中》(2003)分析了如何运用控制成本法和损害函数法对外部环境成本进行计量。徐玖平、蒋洪强的专著《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2006)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目前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及现实控制模式,提出了环境成本超前控制的三种模式――产品寿命周期设计、绿色ERP系统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

近几年有关“环境成本控制”的文章较多。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环境成本控制”为关键词,检索了2009-2013年的论文就有150多篇。通过对近五年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角度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

从最近五年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对环境成本控制理论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目前我国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存在问题,环境成本控制措施等,如杨新东(2010)、蒋永德(2012)、姚靠华、张红艳(2009)等都对环境成本控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环境成本控制在某一行业或地区的运用

张忠华博士(2010)根据煤电化企业环境成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同,把AHP法(层次分析法)在该行业运用,并从环境成本产生前、产生过程中和产生后处理三个层次进行环境成本控制。毕玉波、朱波强(2010)对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从废纸、废水、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运用清洁生产,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方面实施措施以降低环境成本。

(3)从某一视角研究环境成本控制

常媛、谢林海老师(2009)从内外部价值链视角对环境成本控制进行浅析。吴君民、张允晓(2009)建立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控制流程,以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为主要控制方法,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田生(2013)从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废气、有机固体废弃物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期望在微生物技术的运用下使环境成本显著降低。邢岚紫、郭敏(2009)从生态经济的范畴探讨了环境成本控制问题,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理念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王晓燕(2009)把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环境成本控制中,分析了传统环境成本控制的缺陷,提出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

三、总结

国外学者在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研究成果对后人有积极的借鉴作用,特别在环境成本控制途径上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但是,国外在环境控制方法的研究上偏向宏观的论证,对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还局限在理论的论证上,而对方法的具体应用还应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学者较为重视企业环境成本的理论研究,且集中于对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的可操作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不够深入。由于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及企业完全成本的要求,企业的完全成本没有全部核算与控制。因此,对外部环境成本控制进行研究迫切而意义重大,其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构成,追求环境成本全过程控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资源的有偿使用提供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蒋永德.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12(17).

[2]张忠华.基于AHP法的煤电化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10(8).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7

在分析会计舞弊风险环境下人本主义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引导作用前,有必要界定人本主义在管理实践理论,特别是内部控制行为理论中的具体定义。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可以译为人本学,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由于会计舞弊的日渐盛行与蔓延及舞弊行为的主体就是人,因此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对人性的研究与探讨都一直是管理思想的主线,人们正是基于对人性的不同认识而构建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和管理控制系统,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控制之道并指引管理实践和内部控制理论。

一、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产生的背景

以往,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程序时对机械化的规章制度和既定程序的依赖性很强,正如同在当时的经济形态下物质资源的占有对生产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如今社会已经慢慢步入知识型和信息型的经济形态,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是内部控制活动,对物质资源和机械化制度及程序的依赖性已经大大减弱,而对企业的主体——人的依赖性空前增强,人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一致化的倾向。以人本主义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形态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新型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及素质的培养和成长为目的,通过内部控制行为使员工培养出讲究诚信和道德的高素质企业文化价值观,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会计舞弊风险的目的。

二、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认识论根源

认识论,又称知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以人为本是认识论探讨的核心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模式和控制过程。对企业来说,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企业和人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提出的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正是以舞弊的主体——人为核心,设计符合企业和员工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最终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时刻以“以人为本”作为转换的指导思想和认识根源。

三、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基础

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主要是从以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内部控制模式向以人为核心,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进行转换。因此,在转换过程中,企业必须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转换的基础。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需要企业员工的支持,如果企业员工都认同企业行为模式的控制,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把自己当成企业控制的主体,具有主人翁精神,企业才能实现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真正转换。以人为本,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能够有效地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管理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理论基础人本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物本管理应运而生的。传统的物本管理模式以物为中心,即使是关注到人,也是探讨如何对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的劳动方式进行改善,或者是对群体的协作方式进行合理的组合,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传统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科学、理性和技术,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效率、产量和利润,人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同资本、机器处于相同的地位。然而这种管理理论已经明显不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大环境,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已经开始逐渐步入以人为本的新型态管理模式,因此,只有选择人本管理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实现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

(二)人性本质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价值观基础关于人性,不论是中国古代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还是西方世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考,都表明了一个观点:人的行为受到其人性本质的影响,人性本质是其行为和思想的价值观基础。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指出:“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必然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以及人的假定。”对企业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而言,人性本质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分析传统的企业价值观和人性价值观的区别以及人性价值观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将能够有效论证人性本质是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价值观基础这一观点。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中,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和管理决策时,也一直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直接动力,从而形成了围绕经营利润和企业成长发展为核心的传统企业价值观,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宣扬企业整体的利益至上,员工和管理层都是为服务企业而存在的,必须服从和遵从企业为其安排的职责以及企业设计的各种规章制度。然而长久以来,确定企业存亡和兴衰的因素更多地倾向于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自身体现的品牌价值及企业文化。从哲学角度来看,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针对人性本质和员工素质成长的人性价值观观点。这种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最大的区别在于突出“以人为本”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让员工拥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忠诚感。过去人们一直觉得,要防止会计舞弊风险,就必须通过设计各种强制性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员工。然而随着安然、世通和巴林银行等舞弊事件的曝光,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法律、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性的弱点。换言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能够从人性深处形成和改变人们的意识和思想,这是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四、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

(一)人性本质价值观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对企业而言,树立以人性本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将有助于企业加速推进以人为本,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进程,从而加快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目标的实现。人性本质价值观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根本上建立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作为企业主体的认同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主张通过制度和规范对员工进行约束和管理来实现员工对企业的绝对服从,人性本质价值观倡导企业关注员工的真实需要和精神文化的培养,令员工与企业更加契合,继而使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企业的管理及控制模式,最终有效实现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

(二)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具体影响要建立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原则,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具体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强调以人为本对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的重要影响,必须要增强企业所有员工对规则、制度的遵从的自觉性。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时,必须把人放在控制的中心地位,努力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和创新型的企业文化环境,使得员工能自觉学习、主动合作、善于沟通,并以此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里所指的员工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只有全体员工都能够清晰并切实地遵守规定和约定,才能使“规定”和“约定”发挥其指导、约束、规范现代企业及企业员工行为的作用。

2.人本管理是依赖人的管理。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不仅需要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重视引导和支持员工的学习,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有效防止会计舞弊风险的产生。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促使企业尽快形成以富有活力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特别是对国内企业而言,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就需要企业用更人文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控制,把沉淀在人们心里的传统观念成为企业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积极因素。

3.人本管理是以员工为评价主体的管理。各项具体内部控制行为要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员工了解其目的和意义,并积极汲取他们的合理建议,使内部控制行为模式更符合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技能和道德素质,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中体现每个员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有助于推动企业提高员工素质,推进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中的作用,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将为建立以人文本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提供重要的帮助和引导。此外,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企业还必须实现公开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公开化管理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感,增强团队精神,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产生最高的效率,从而实现降低会计舞弊风险,促进企业平稳高速发展的目的。

五、人本主义在内部控制行为模式转换中的引导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个人的目标。对员工而言,特别是对管理者而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企业在实现以会计舞弊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时刻将员工置于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核心地位,努力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员工自我实现的价值,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文化,从根本上防止会计舞弊风险的产生,引导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有效转换。

六、人本管理及相关应用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成长、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人类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前推进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人本管理可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控制领域。在对高级管理层的管理模式下,人本管理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理层自我实现的发展模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做到准确的自我认知,在心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地规划,同时对自我认识与现实情况的差距有清醒的认识,从而能够在管理过程中尽量缩小这种差距,充分发挥自己和员工的潜能。而在对低层级员工的管理模式下,人本管理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激励模式,这种激励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物化管理下的物质激励,而是通过鼓励员工去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精神激励。这种不同方式的应用,表明了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企业内部控制行为模式的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8

1.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耦合性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提升产生影响和阻碍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具体包括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由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组成,其中一般环境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社会、法律等,行业环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竞争规则等,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企业文化等。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一般无力控制,只能因势利导加以利用。根据环境基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要素应分别有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从而导致了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形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加剧,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形成后还要不断提升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变化,否则,企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就有可能转移、消失甚至成为核心障碍。为此,企业也应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适时做出科学评估和调整,以始终保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动态有效性。

(2)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竞争环境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行为,己经变成了企业管理层乃至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当然,会计控制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流程再造,而会计流程再造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题已经转向了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互动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检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设计是否有效的标准。前己述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或组织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核心竞争力能否建设好,还取决于相关机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而这些均与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设计时必须从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建设出发,必须以形成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为衡量标准。否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改革与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来说就是不成功的。

(2)内部会计控制的良好设置及运行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运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通过控制意识的转变、会计组织结构的创新、会计流程的再造、会计管理模式的更新、会计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完善、先进会计控制方法的采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等内部会计控制新思路、新举措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保障。

(3)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依赖于会计信息这个载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加强都必须依靠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基本条件,也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信息及其沟通系统,信息系统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4)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以人为本。两者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企业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在新的经济时期,知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作为知识的主人,其积极性、创造性与聪明才智的发挥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强调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定、执行、评价、改进等一切过程都体现了人的意志,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只有人才能确定企业目标并设置控制的机制和制度。

(5)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乃内部会计控制之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定位、企业形象、企业风尚等的总和,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更高层次上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了企业文化,内部会计控制就成为融入了道德精神因素的现代管理科学。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可由观念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内部会计控制中的观念文化是通过价值观念树立来展现的,观念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石;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文化之躯,支撑着内部会计控制的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制度文化同组织机构一样受观念文化影响,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之魂。内部会计控制正是因为融入了企业文化,才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1.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1)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近年来,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已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了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在着力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目前我国还有不少企业对核心竞争力概念认识不清,企业的发展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正确的战略规划,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各项资源使用的一致性,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障碍。企业竞争不得要领,不少企业缺乏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产品结构混乱,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缺乏。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往往还停留在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促销等方面,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仅归功于各项具体经营战术的运用和机遇的把握,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二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企业制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有较强的竞争力,就要首先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这一目标进行宏观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还十分薄弱,公司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也未完全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要求,即便是改制的企业,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三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系统创新能力比较低,企业制度不够健全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系统创新。企业系统创新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六个方面。我国企业在业务流程创新方面,运用网络经济思想与方法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不够;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只能开展低层次竞争,新产品开发也较缓慢,且缺乏主动性,许多企业处于模仿阶段;在管理创新方面,利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与手段对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够;在营销创新方面,营销观念、营销管理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不够;在组织创新方面,组织结构不够科学,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信息、知识在企业内部流通不畅,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本的凝聚力。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家能力与素质相对较低,企业领导人缺乏企业家应有的观念系统,企业家缺乏所应具备的理论与方法的训练,缺乏利用市场机制驾驭市场的能力;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本规划,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企业用人机制落后,缺乏公开、公平、公正、可量化的绩效考评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人才开发投资不够,致使员工知识更新不够及时,知识储备和积累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战略管理水平与能力;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五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其一是认识不够到位。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低水平阶段,甚至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其二是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存在短期行为,未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独特文化;其三是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不够突出,人本管理未落到实处;其四是重形象设计,轻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员工价值观与行为取向等深厚内涵的培养。

六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己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效率总体不高,企业信息传递存在障碍,未能实现企业部门或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和沟通,未能实时动态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控制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影响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提高,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2)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建国后开始实行以账户核对与职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偏重会计核算,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会计控制问题逐渐受到会计教育界、会计相关主管部门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理论工作者从不同层面对会计控制概念、职能目标等进行了讨论。如郭道扬教授提出了“全面会计控制观”;杨宗昌教授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融入会计学出版了《会计控制论》;阎达五教授提出,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些都对会计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术界对会计控制高度重视的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实务部门对应用内部控制也热情高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法规。如2000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要求;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均表明,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己取得重要成果,但同时应清醒地看到:

首先,我国会计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认识上还未达到统一。前己述及,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会计控制的概念。财政部2001年6月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提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查错防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这些观点有很大的差异,这反映了人们在对会计控制的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我国会计控制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其次,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会计控制研究的历程很短,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不够深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企业会计控制普遍较弱。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关注岗位分设、组织设计、管理程序与手续、监督检查方式等内容,更多的是追究责任而非改善现状。许多企业在认识上非常模糊,没有认识到会计控制是以单一的内部牵制启蒙,逐步向防护性控制、指导性控制、效益性控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等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从而导致会计理论与信息论、系统论及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很难真正融合。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联动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必须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加以认识。目前,我国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制度基础不健全、系统创新能力比较低、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现状与会计控制理论研究不够成熟及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面临的挑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1)我国目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产生不了强烈的对会计控制信息的需求,主要因为:

一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企业系统创新能力低下,很难产生对会计控制信息的强烈需求。使得企业对传统历史信息、货币信息和定量信息以外的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等影响企业未来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信息及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信息需求不足。导致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信息严重不完整,也缺乏相关性。

二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制约了对会计控制信息的需求。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得还不够完善,未能完全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要求,从而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产生了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崇尚“股东至上主义”,忽视债权人、顾客、供应商、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约了对利益相关者信息的需求,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成了“橡皮图章”,以高管人员为核心的决策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对高管人员进行利益制约和行为牵制,也不能积极参与公司战略决策,从而很难产生对董事会业绩评价和激励的信息需求。因高管人员知识等方面的局限,也有可能忽视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制约了对人力资本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价值评估及激励约束的信息需求。

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产生不了对塑造优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独特文化这一软控制信息的需求,对创建刚柔相济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文化、营造健康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文化氛围的要求不迫切。

五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企业会计信息传播造成障碍,不能快速、准确、实时地传播会计信息,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

(2)我国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不能有效提供满足构建核心竞争力需求的信息。

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可以得知会计控制理论与实践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出的新需要而丰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会计控制以单一的内部牵制启蒙,逐步向防护性控制、指导性控制、效益性控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等多样化方向发展。然而,客观地说,目前的会计控制系统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能、员工价值理念、管理体制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和提升的影响,使得现有企业会计控制系统不能提供有效信息以适应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9

1.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耦合性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提升产生影响和阻碍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具体包括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由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组成,其中一般环境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社会、法律等,行业环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竞争规则等,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企业文化等。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一般无力控制,只能因势利导加以利用。根据环境基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要素应分别有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从而导致了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形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加剧,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形成后还要不断提升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变化,否则,企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就有可能转移、消失甚至成为核心障碍。为此,企业也应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适时做出科学评估和调整,以始终保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动态有效性。

(2)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竞争环境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行为,己经变成了企业管理层乃至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当然,会计控制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流程再造,而会计流程再造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题已经转向了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互动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检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设计是否有效的标准。前己述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或组织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核心竞争力能否建设好,还取决于相关机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而这些均与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设计时必须从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建设出发,必须以形成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为衡量标准。否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改革与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来说就是不成功的。

(2)内部会计控制的良好设置及运行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运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通过控制意识的转变、会计组织结构的创新、会计流程的再造、会计管理模式的更新、会计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完善、先进会计控制方法的采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等内部会计控制新思路、新举措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保障。

(3)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依赖于会计信息这个载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加强都必须依靠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基本条件,也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信息及其沟通系统,信息系统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4)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以人为本。两者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企业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在新的经济时期,知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作为知识的主人,其积极性、创造性与聪明才智的发挥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强调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定、执行、评价、改进等一切过程都体现了人的意志,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只有人才能确定企业目标并设置控制的机制和制度。

(5)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乃内部会计控制之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定位、企业形象、企业风尚等的总和,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更高层次上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了企业文化,内部会计控制就成为融入了道德精神因素的现代管理科学。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可由观念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内部会计控制中的观念文化是通过价值观念树立来展现的,观念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石;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文化之躯,支撑着内部会计控制的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制度文化同组织机构一样受观念文化影响,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之魂。内部会计控制正是因为融入了企业文化,才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1.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1)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近年来,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已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了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在着力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目前我国还有不少企业对核心竞争力概念认识不清,企业的发展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正确的战略规划,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各项资源使用的一致性,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障碍。企业竞争不得要领,不少企业缺乏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产品结构混乱,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缺乏。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往往还停留在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促销等方面,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仅归功于各项具体经营战术的运用和机遇的把握,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二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企业制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有较强的竞争力,就要首先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这一目标进行宏观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还十分薄弱,公司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也未完全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要求,即便是改制的企业,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三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系统创新能力比较低,企业制度不够健全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系统创新。企业系统创新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六个方面。我国企业在业务流程创新方面,运用网络经济思想与方法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不够;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只能开展低层次竞争,新产品开发也较缓慢,且缺乏主动性,许多企业处于模仿阶段;在管理创新方面,利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与手段对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够;在营销创新方面,营销观念、营销管理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不够;在组织创新方面,组织结构不够科学,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信息、知识在企业内部流通不畅,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本的凝聚力。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家能力与素质相对较低,企业领导人缺乏企业家应有的观念系统,企业家缺乏所应具备的理论与方法的训练,缺乏利用市场机制驾驭市场的能力;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本规划,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企业用人机制落后,缺乏公开、公平、公正、可量化的绩效考评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人才开发投资不够,致使员工知识更新不够及时,知识储备和积累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战略管理水平与能力;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五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其一是认识不够到位。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低水平阶段,甚至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其二是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存在短期行为,未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独特文化;其三是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不够突出,人本管理未落到实处;其四是重形象设计,轻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员工价值观与行为取向等深厚内涵的培养。

六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己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效率总体不高,企业信息传递存在障碍,未能实现企业部门或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和沟通,未能实时动态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控制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影响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提高,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2)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建国后开始实行以账户核对与职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偏重会计核算,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会计控制问题逐渐受到会计教育界、会计相关主管部门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理论工作者从不同层面对会计控制概念、职能目标等进行了讨论。如郭道扬教授提出了“全面会计控制观”;杨宗昌教授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融入会计学出版了《会计控制论》;阎达五教授提出,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些都对会计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术界对会计控制高度重视的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实务部门对应用内部控制也热情高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法规。如2000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要求;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均表明,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己取得重要成果,但同时应清醒地看到:

首先,我国会计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认识上还未达到统一。前己述及,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会计控制的概念。财政部2001年6月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提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查错防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这些观点有很大的差异,这反映了人们在对会计控制的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我国会计控制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其次,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会计控制研究的历程很短,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不够深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企业会计控制普遍较弱。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关注岗位分设、组织设计、管理程序与手续、监督检查方式等内容,更多的是追究责任而非改善现状。许多企业在认识上非常模糊,没有认识到会计控制是以单一的内部牵制启蒙,逐步向防护性控制、指导性控制、效益性控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等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从而导致会计理论与信息论、系统论及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很难真正融合。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联动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必须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加以认识。目前,我国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制度基础不健全、系统创新能力比较低、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现状与会计控制理论研究不够成熟及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面临的挑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1)我国目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产生不了强烈的对会计控制信息的需求,主要因为:

一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企业系统创新能力低下,很难产生对会计控制信息的强烈需求。使得企业对传统历史信息、货币信息和定量信息以外的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等影响企业未来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信息及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信息需求不足。导致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信息严重不完整,也缺乏相关性。

二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制约了对会计控制信息的需求。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得还不够完善,未能完全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要求,从而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产生了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崇尚“股东至上主义”,忽视债权人、顾客、供应商、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约了对利益相关者信息的需求,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成了“橡皮图章”,以高管人员为核心的决策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对高管人员进行利益制约和行为牵制,也不能积极参与公司战略决策,从而很难产生对董事会业绩评价和激励的信息需求。因高管人员知识等方面的局限,也有可能忽视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制约了对人力资本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价值评估及激励约束的信息需求。

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产生不了对塑造优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独特文化这一软控制信息的需求,对创建刚柔相济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文化、营造健康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文化氛围的要求不迫切。

五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企业会计信息传播造成障碍,不能快速、准确、实时地传播会计信息,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

(2)我国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不能有效提供满足构建核心竞争力需求的信息。

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可以得知会计控制理论与实践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出的新需要而丰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会计控制以单一的内部牵制启蒙,逐步向防护性控制、指导性控制、效益性控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等多样化方向发展。然而,客观地说,目前的会计控制系统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能、员工价值理念、管理体制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和提升的影响,使得现有企业会计控制系统不能提供有效信息以适应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篇10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作者简介:王放银(1965-),男,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教务处,教授;王业社(1974-),男,湖南武冈人,邵阳学院教务处,副教授。(湖南 

邵阳 4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课题(课题编号:2010243-351)、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10JG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73-02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总结和终极检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表征,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主要评价内容,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年来,邵阳学院作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文学与管理学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科学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重视不够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跟专业课程设计差不多,无非就是走形式、走过场,反正都能过关;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就业关系自己一生,毕业设计(论文)远远没有就业重要,常常要等到学校中期检查后甚至毕业答辩前两三周才正式开始做毕业设计(论文),其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2.教师重视不够

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部分指导教师认为毕业生找工作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重大事情,如果不让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似乎不近人情。此外,由于教师自身学术水平欠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无创新,甚至常常是“老面孔”,学生基本上可以照葫芦画瓢,起不到综合训练的效果。

3.教师精力投入不够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不但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工作量较大,精力投入常常不足,个别教师甚至较长时间都没有与学生见面,结果导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松,缺少必要的指导

4.学生精力投入不够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企业招聘优秀员工心切,招聘活动普遍提前,第7学期就已接连不断;多数学生也出于就业压力,花费大量精力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活动,严重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方案是否科学、过程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计算是否合理、设计说明书和论文是否编写规范等问题没有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马虎应付,傅衍了事,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有抄袭现象。

5.选题不恰当

选题时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生选题范围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的研究范围;有些学生选题过窄,无法开展研究;有些选题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或根本与专业无关;有些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创新,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工作条件有限

高校扩招后,原有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难以满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学校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其要求,而到校外进行试验又涉及到经费不足的问题。

7.管理不到位

学校虽然制订了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检查、评分等的具体管理规定,但实施细则往往并不一定很完善,特别是缺少行之有效的过程监管办法,过程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理念

(1)制度领先,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根本保证。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及相应的质量标准,从制度层面和源头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指导教师的遴选、任务书下达、选题与开题、方案设计、试验研究与设计计算、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阅与评分、总结归档等环节,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处于可控范围内。

(2)以人为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为全员、全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全员是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相关人员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参加质量管理工作;全过程是指要全面把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环节或相关因素,构建一个科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改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是指要以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为中心,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与质量标准,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还包括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可以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人人有责。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质量形成于全过程”的科学理念,[1]重视学生、指导教师、教辅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协同合作,发挥质量管理的激励功能,优化人、财、物等教学资源配置,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型”、“事后审核型”转变为“事先预防型”和“过程控制型”。[1]

(3)系统集成,[1]持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是由质量标准的制订与实施、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反馈及其运行调控等环节构成的闭环式回路系统。有效及时的信息反馈是质量监控的基础,学校必须建立通畅的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反馈系统,重视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工作,注重反馈与调控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监而不控”的现象,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持续提升。

2.原则

(1)目标性原则。[2]教学质量监控要及时发现甚至能提前预测偏离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各种偏差,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预防、纠正偏差,确保教学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全员性原则。[2]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人人都是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的一分子,学生是主体,学校是基础,职能部门是核心,教师是保证。

(3)系统性原则。[2]教学质量不但与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有关,还广泛涉及教师、学生、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诸因素,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网状教学管理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4)全程性原则。[3]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从方案制订、指导教师遴选、选题、任务书下达、选题、开题、试验研究与设计计算全过程、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阅、评分、总结归档等各个环节对毕业设计(论文)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

(5)可操作性原则。[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不但要有利于监控目标的实现,又要保证监控体系科学、完善、简单、便于操作。教学质量评价应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仅有定量评价,监控工作量过大,将导致监控体系难以执行;仅有定性评价,又会使评价结果模棱两可,将导致质量监控流于形式。

(6)发展性原则。[4]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要通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信息收集、整理、诊断与反馈,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通过质量监控,力求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加规范,不断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构建实践

(1)确立校系二级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体制。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体制,是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基础。根据学校实际,我们确定了校系二级管理、以系管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规定各系是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的主要执行者,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工作的基础和主体,切实增强系主任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学校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务处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教学质量监控处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工作。

(2)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及其环节工作规范是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前提。学校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从指导教师的遴选、课题的选定与学生选题、开题、教师指导与过程管理、答辩与评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经费使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并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各阶段检查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3)推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年全覆盖制度。教务处每年下学期开学不久即下达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知,要求各系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并在期中以前完成指导教师遴选、课题下达与学生选题等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学生积极准备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工作,使学生尽早接触课题,允许学生提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为日后的就业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

(4)强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监控。实施毕业设计(论文)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制度,组织学校教学督导团和校内专家逐系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检查。前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论文)计划与指导教师落实情况、选题质量、开题情况,中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完成情况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后期重点督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与评审等环节的科学性、严谨性,切实落实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制度与双向选择机制、开题报告审核制度、答辩资格审查制度、成绩评定的约束机制,强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管理。

(5)实施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励制度。为调动师生积极性,每年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学校都开展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均给予适当奖励,颁发荣誉证书,记入档案,并将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汇编成集。

(6)坚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制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系要对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总结,客观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按比例进行随机抽查与质量评价,进一步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为改进今后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2.实践成效

多年来,我校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推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了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极大地调动了指导教师、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学生自觉、主动、认真、积极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高,达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60余篇优秀毕业论文公开发表,“水族文字输入系统”等4项毕业设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每年都有优秀毕业设计被企业采用,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党传升,罗梅娟,吕廷杰.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74.

[2]任高飞.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运行机制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