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演讲稿十篇

时间:2023-04-08 11:38:09

工匠精神演讲稿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1

学生工匠精神演讲稿一

大家好!

就目前的大环境下,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截止2019年,寿命超过22019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结果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我第一个总能想到瑞士手表。百达裴丽、朗格、劳力士、江诗丹顿这些顶级豪表,全都产自瑞士。一块手表价值千万,却有让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让瑞士手表成功地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百年不衰。

而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高铁速度世界第一,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却生产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珠;德国人口只有我国的1/17,却有 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尴尬处境。西门子公司总裁说:“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我国才能生产出更多与制造业强国质量同样过硬的产品,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在新经济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工匠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许多人叹惜中国产品是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利润,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长期存在价廉物美的产品,超额利润永远是对产品创新的奖赏。激励万众创新需要有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重赏创新成功者,宽容创新失败者,坚决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遇到问题绕着走”的现象。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应在于每一个人得身上和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日本最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稻和盛夫的经典自述,他说,“当你把一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最后,希望大家把博实扛在肩上,产品放在心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祝福博实早日实现自己的企业愿景!

学生工匠精神演讲稿二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世界强国。说到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这就是我认为的工匠精神。

昨日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辉煌史。

今天的中国,不仅能在高尖端科技实现领先,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中国企业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样是现代中国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工匠精神的体现。

时下提到工匠精神,许多人都再说德国、日本。这正如两千多年前,世界痴迷于追逐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人们对于匠品价值的认可从未改变。德国、日本的制造都经历过学习他国技术、仿造假冒、不断升级、直到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

德国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近一百年多年的事儿。1871年,德国制造还处在假货和仿冒横行时代。当时英国人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以此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知耻而后勇,德国从此开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时间,德国人持续不断地在各个行业,坚持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终于使德国制造成为世界上高品质的代名词。

日本的工业制造是从学习欧美国家的技术、仿造开始的。1950年,日本还只能生产廉价而简单的商品。此后的20年,将传统的工匠精神传承于规模化制造,极大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质。1955年设立“人间国宝”制度,用以保护匠人和小型企业,并在全社会持续倡导工匠精神。

中国有2019多年的工匠精神传承史,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工匠精神没有在近代全面的传承。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商业伦理问题突显,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还时有发生。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2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1

   各位领导老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大胆创新,做令人满意的好教师。

   还记得中考填志愿时,家人让我报护校,我想当护士要伺候病人,端屎端尿,多脏啊,我不愿意。小孩子多可爱啊,一切都是崭新,我可以带他们唱歌跳舞讲故事,就象我上幼儿园时的老师一样,多快乐,多好啊。所以,决定了,我要当一名幼儿教师!

   当我怀着万丈热情去上幼师的时候,我没想过自己会有第一次面对孩子拉了一身大便时的手足无措;也没想过第一次陪着孩子缝针,痛哭流涕到还要家长来安慰我;更没想过当孩子不见时,我骑着自行车狂奔在马路上的惊惶绝望,家长训斥时我低垂的头颅;当然还有孩子象小恶魔一样不听话顽皮吵闹时我崩溃的心情。。。当这一切都经历过时,我才发现,原来当一名幼儿教师,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但是,我又真的很喜欢小孩,喜欢他们的天真无邪,喜欢他们对你全心的依赖,喜欢他们宽容的童心,所以每当家长问我:孩子在园表现怎么样啊,有没有顽皮啊。我总会一阵恍惚,即使当天我被他磨得发疯,可这一刻回想起,却又觉得没什么啊,孩子的天性嘛,遂笑着回应家长:“挺好的,虽然有点顽皮,但是,很可爱。”随后的描述,连自己都觉得好玩。

   昆体良曾经说过:“对于如此纤弱,如此无力抗拒虐待的幼年,任何人都不允许滥用权威。”而老师,正是这种权威的体现。记得当时年纪小,也曾有过不当的教育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经验的积累,再看这句话时,不觉悚然一惊。教育要因势利导,一切强权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今后的一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这,绝不是作为教育者的我,想看到的。

   所以我虚心地向老教师取经,努力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消化吃透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向更高学历迈进,并且为了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并学为所用,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甚至在看电影《魔鬼幼儿园》时,也会为施瓦辛格而感叹:这招用小动物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真好,立马见效,值得一学。

   感谢老师和领导们的帮助和引导,我从一个曾经懵懂只知机械模仿的菜鸟教师逐渐成长了起来,有了自己的想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模式。

   孩子刚入园时,我和他们比耐性。天天笑脸相迎,从家长手中抱过孩子,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老师喜欢你,亲啊亲,搂啊搂。孩子们害怕关门,我就和他们讲条件,如果你乖乖坐在小凳子上,我们就不关门,等着爸爸妈妈来,让他们逐渐有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孩子大便拉在身上了,我牵着他的小手,笑嘻嘻地去换洗,用轻描淡写的态度化解孩子的害羞和惧怕。孩子睡觉哭闹了,我就陪着他隔离在小屋子里,催眠着他和我,一起昏昏欲睡。吃饭慢了,我会端起碗对着全班小朋友们说:“干稀饭!”然后大家一起呼噜噜很快喝完,当他们挑食不吃青菜时,我会一脸“悲愤”地说:“不要抢我的小白菜啊。”孩子们就会得意洋洋地跑来跟我说:“老师,我抢你小白菜了,你没吃的了。”“呜呜呜。。。”看着我掩面假哭的样子,小家伙们开心地笑了。

   面对这些稚嫩的小生命,我常常会觉得很幸福,可以说从进入社会以来,最多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就是来源于我的工作,我所带过的孩子们。

   每一个三年,就是一次轮回,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然后相忘于江湖。每一届都会有那么几个孩子,让我时时想起。还记得谷子怡刚入园时绝食拒睡的倔强姿态,到了大班却为了让我看他吃馒头而一下咬破中指,结果放声大哭,让人心疼又好笑;还记得饶张迎璇为了冲出教室而一巴掌打在我身上的疼痛,快毕业时却哭着对妈妈说,上小学是不是就要离开吴老师了,我们把吴老师带着吧;还记得楚楚为了不在幼儿园睡觉,就一点点把寝室的小床汲出了一幅世界地图,现在却能全神贯注地完成一次很复杂的数学练习,然后得意地拿来给我看..

   xxx年对我来说,是黑色过的一年,8月份抚养我长大的外婆过世,第二天,腿有残疾的父亲就因脑血栓住进了医院,同年的最后一天,妈妈也因病住院,在哥嫂姐姐都在外地的情况下,我不仅要上班还要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那段时间让身为老小的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虽然这世界离了你照样转,可我们的工作性质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同事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怎么能给他们增添更多的麻烦。我咬紧了牙关克服困难,在照顾老人的同时也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班的曹老师经常替我开饭,好让我早点回家给父母送饭,班上的孩子那阵也格外的听话,不再象以前那样闹着我,反而秩序井然,乖得不象是正当顽皮的年龄。正是他们的体贴和关爱才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从而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

   xxx刚入园时,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抓人、打人、咬人,就连睡觉时只要觉得有点挤他就会拼命地蹬向同床的小朋友,而且逆反心理强,曾在挨过一顿打后对妈妈说:“你现在打我,等我长大以后叫你打好。”一直到中班上学期,在绘画活动中,他的作品还经常用黑褐等比较暗淡的颜色涂破一张纸,下笔用力,线条杂乱,反映出了他内心的狂燥和不平静。瑞吉欧的教育体系认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他们可以用一百多种不同的方式或一百多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态度,而铭铭正是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感受。根据孩子的这种表现,我在严厉批评他错误行为的同时,也对他付出了更多的关心和疼爱,一方面做好家长工作,要求妈妈好好跟孩子交流,减少并逐渐杜绝打孩子的行为,另一方面则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擅长的领域,创造教育契机,促进孩子进步。终于,我发现铭铭在数学活动中思维很活跃,发言特别积极,我赶紧抓住机会大力表扬:“铭铭,我觉得你特别会动小脑筋,回答问题又快又好,真棒!”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并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也就是说,所有儿童至少在一个领域有优势,不管这优势是相对于自己还是他的同龄人而言。而这个理论最令人激动的一点就是运用儿童的强项把他们带入一个更

   广泛的学习领域,即把强项迁移到其他领域和学业表现中去,从而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我,就紧紧抓住铭铭在数学方面的强项,大力的肯定和认同,从而培养起他的自信心,接着利用他在优势领域的学习风格和内容,来使他卷入其他领域。比如,在体育活动中请铭铭帮老师点数班上有多少小朋友,在美术活动中要求他画出具体数量的线条,教他一笔笔轻轻地涂色,要求他在游戏中数数和几个小朋友开心的玩耍了,等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两年后,铭铭能够画出色彩浓烈但还算和谐的美术作品,他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能够安静听讲举手发言,自控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少再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了。而经过两年多的相处,铭铭妈妈也从刚开始对我们的不信任,怀疑到现在逐渐成为朋友,依赖我们的专业能力,听从我们的合理建议,积极配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求的相关事项,从而实现了家园携手,一起为孩子的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的双赢目标。

   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单纯的说理很多时候并不管用,只有让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于是在认识花草时,电饭锅被搬到教室里煮起了荠菜稀饭,虽然盐放多了咸得要死,但孩子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品尝。我们还拍摄了小朋友去游乐场玩耍的短片,孩子们看后在有了视觉经验的前提下共同布置了主题墙面《开心游乐场》,画面丰富又生动。

   xxx伤心地告诉我,洋洋说穿裙子的和穿裙子的一起玩,不跟穿裤子的她玩,我就在草坪上大声召唤:“谁来玩老鹰捉小鸡啊,穿裤子和穿裤子的玩啊!”然后为难地回复闻声而来的洋洋:“穿裙子和穿裙子的一起玩,我是穿裤子的,不能跟你一起玩。”让孩子亲身体验到被拒绝的感受后,他们才能有意识地不再排斥跟他们不同的人。当孩子想偷懒让我帮他提裤子时,我会惨叫说“哎呀腰好疼腰好疼,乖宝宝,你自己提好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让孩子自己多运动,多动手,他在记忆、操作、模仿、观察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所以说,懒惰老师勤快孩,不是没有道理的。

   曾经我把当一名温柔善良和风细雨般的幼儿教师作为终身奋斗的方向,但后来却发现有着活泼性格,强烈情感的我天生就该是一名麻辣鲜师,,如果再加上专业知识的有力支持以及理智上的冷静对待,我相信自己也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个人特色的幼教之路。

   当然在我们xx市直机关幼儿园,还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老师。论干起工作废寝忘食,经常加班到夜里十点,我比不上袁才华老师;论高效率高质量完成领导安排各项工作,善于组织协调各种活动与人事,我不及李平老师;论舞姿优美,擅长音乐教学,我拍马难追海波老师;论临场冷静,超常发挥的竞赛级选手,我佩服武剑和朱辉;论踏踏实实、勤奋好学,我羞愧于艳玲和晓梅。还有更多更多默默无闻的我的同事,她们都有这样那样我所不如的各项特长。而正是这样的我们,才支撑起了幼教的脊梁,也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甘于平淡、乐于奉献的我们,才一步步走出了中国幼教事业的坦途大道,共同托举起祖国的未来。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2    截止20xx年,寿命超过220xx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3    工匠,一种信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是工匠精神?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30年间,何世良从一位初中毕业生成长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岭南民间雕刻工艺大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奉献了不少大型作品,体现的不正是我们当下念兹在兹的工匠精神么?

   走进沙湾何世良工作室,记者目光立马被一幅砖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现了香蕉、荔枝、龙眼、洋桃等岭南佳果,构图疏密有致,密处叶果层叠,疏处大量留白,颇富中国画意蕴。最诱人处当属细节,香蕉的饱满、荔枝的粗糙、小鸟的顾盼,甚至蕉叶上的虫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砖上表现如此精妙细节需要何等功力。感叹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他对砖雕艺术如此痴迷。

   何世良说,生于斯长于斯,自己从小就“流窜”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见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满神秘感的砖雕、木雕、灰雕,长期浸淫在岭南建筑艺术中,让他从小涵养了一种古典情怀、雕刻情结。从16岁初中毕业到今天,从木雕到砖雕,从家具到大型砖雕作品,从个人到团队协作,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他一直在坚持,未离开过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乐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贯之。那些杰出工匠一辈子,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负责宫殿、皇陵修缮的“样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8代,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正是有这着这样一种信仰,一种耕耘不辍的愚公精神。

   创新,一种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说,“如果师傅教会我雕荷花,我一辈子只会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么用呢?一辈子都不能超越师傅,机械式传承意义不大。师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创新,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这种观念深深融进他的砖雕创新实践中,譬如砖雕工具改良创新,采用电动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创新,在长50米、高9米的大型砖雕作品《百福晖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积甚大,为增强立体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计让雕刻物“凸”出来,成为砖雕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由于青砖质地松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砖雕镂空较浅,此壁镂空度极大,深厚而面广,景物内部结构通空如蚁穴,把镂空技术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进步。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可以称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国制造20xx”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传承,一份责任

   传统工匠讲究师徒之间口授心传,随着老一辈工匠离去,后辈一旦跟不上,这门手艺就有失传的危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岭南砖雕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不仅面临着制作材料的枯竭,还有人才断层之虞,能够掌握在砖上进行雕刻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如再不重视,和许多老手艺一样,砖雕这种岭南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让传统工艺薪火相传,不让砖雕后继无人,何世良成立砖雕工作组。由于砖雕市场日益萎缩,愿意学艺传承者并不多,很少人能坚持下去。

   不但砖雕,包括岭南风格特色建筑,也因受到现代建筑冲击,人才不足而日渐式微。何世良举了一个例子,某单位需要设计一个传统岭南戏台,但许多设计院都无法胜任此项任务,这个侧面足以窥见岭南风格特色建筑的尴尬现状。

   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个行业中,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如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点扶持某些行业,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并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举个例子说明。坐过广州地铁的人都听过“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这句提醒,可谁又知道,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次引进国外屏蔽门时,单维修一扇屏蔽门就得花8万元。9年后,经过广州工匠努力,维修价格已降至不足1万元。20xx年起,广州地铁工程师成功促使屏蔽门国产化。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3

关键词:工匠精神;匠心;打磨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13-02

“工匠精神”这四个字出现在了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了流行热词,与多数热词不一样的是它并非新鲜,倒是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鲁班、黄道婆都是优秀工匠的代表;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也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但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大背景下,现代工匠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也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明确概括了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匠人精神的第二要素是求索。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止境。这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而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可以发现那些不断研究、探索,在某一领域独辟蹊径的人。匠人精神的第三要素是坚持。人们常常把那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匠人”。“匠人”之所以超出一般,因为必须经历长期的坚持,经历种种痛苦与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战胜苦难,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1]。

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同样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在兴趣、求索、坚持这些要素之下达到匠人的境界。

著名导演王潮歌是当代导演行业的精英,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从《印象刘三姐》到《又见五台山》《又见国乐》《又见敦煌》,她像一个老匠人一点点打磨自己的作品。

喜欢王潮歌的艺术作品,更喜欢她的自我评定:“我就是一个手艺人!”在她看来,老工匠会悉心打磨别人看不见的抽屉背面,这是老工匠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使用者的尊重,这就是专业精神。天下之作无不在细!电视编导的匠心实质就是专业精神[2]。

从事电视晚会创作十几年,每年历经数十场大型活动与晚会,每一次都是将自己抛下深渊,而后向上攀爬。有人喜欢将编导比喻成“裁缝”,因为编导设计活动必须根据客户要求量体裁衣、专门定制,从来不可复制。的确如此,每一次创作都是将自己掏空挖尽,一次次颠覆,一次次重新出发,过程很是痛苦,但客户满意是“匠人”最大的满足。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电视文艺编导的匠心主要从三方面体现:

一、匠心体现在独到的创意

2007年,丹阳首场为环卫工人举办的晚会对外招标,电视台拿出了情景剧“风雨环卫人”的原创剧本,一锤定音拿下了承办权。2010年,丹阳纪念625世界环境日,以“共建绿色 同享和谐”为主题,导演组设计了一个灵魂性的短片。用丰富的镜头、震撼的画面记录了丹阳绿满新农村的喜人景象,记者的现场报道感情充沛,语言优美,把镜头对准老百姓,用他们的真切感受表达身边发生的变化,表达他们对绿色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满眼绿色,全新生活,幸福写在脸上,该晚会获当年江苏省综艺二等奖;2011年,天工国际30年厂庆,上级媒体闻讯而来,竞争之下,导演组创新思维,拿出了人无我有的方案,用D片、采访等多种样式讲述“天工”,讲述它三十年发展历程,讲述文稿是我们用十几个工作日走进工厂采风、座谈之后搜集了大量鲜活素材,一气呵成创作完成,该晚会获当年江苏省综艺三等奖;2013年,丹阳市云阳街道伸来橄榄枝,要电视台承办第五届社区文化节,首次合作,期许无限,让社区文化节在质量上有一个鲜明的提升,是编导创作的初心。与19个社区主任分组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社区工作的酸甜苦辣,寻找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边听边记,边记边问,一个个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发掘出来,真正走近社区主任,感受小巷总理的平凡与伟大。带着这样一份感动,我们激情创作了小品《社区主任的一天》,采制了专题片《缤纷社区 美丽云阳》,社区主任反映,小品写出了他们的心声,看一次哭一次;观众反映说,通过记者的镜头发现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多好人,社区真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场走心的晚会让我们再获江苏省综艺二等奖的殊荣。肯帝亚地板声名显赫行销海内外,十五年厂庆是他们首度集中亮相。惯于央视合作的肯帝亚老板起初对我们的能力心存疑虑,在选择省台、市台还是县市级台合作问题上举棋不定,最后我们以独有的创意赢得了机会。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我们深入企业,体验生活,拿出可行性方案,紧扣肯帝亚产品与家的联系,编排了以“地板”为道具的开场舞蹈,落幅在肯帝亚“木洋房”这样的构图,构思精巧,妙趣横生。以一线工人忙于生产不能正常休假为内容,创作了细腻感人的音乐剧“家”,感动全场,反响热烈。这些耳目一新的原创节目成为晚会的点睛之笔。我们在承接晚会活动时,力求接地气、贴近性,在此基础力求创意、力求品质。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做一场活动交一个朋友,市场越做越大,关系牢不可破,真正实现两个效益双赢。

二、匠心体现在严谨的文字

创意是文艺的内核,文字是它的外壳。好创意不能通过好文字展现出来,就像好食材遇不到好厨师的好厨艺,也是白搭。对电视编导来说,文字是内力,台本外包,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否定。何况,电视有电视的要求,非行业中人没有创作前期的体验很难贴近,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电视文艺台本不同于书面语言也异于口头语言,分寸拿捏尽在匠心。严谨的文字就像裁缝的针线,针针线线字字句句显功力。电视语言不像报纸文字可以细嚼慢咽、细细玩味,电视语言稍纵即逝,入心与否只在瞬间。电视语言须力戒嗦,不打疙瘩,简洁流畅,精确贴切,注重逻辑,修辞得当。非电视人撰写的台本,往往词藻华丽,殊不知,很多用词因为生僻,主持人不能朗朗上口,观众也费解其意。这并不是说电视语言就可以大白话,它的遣词造句需要最大限度地适合老百姓的口味,通俗易懂,但也要讲究对仗、色彩,讲究声音美,讲究感染力。写台本,最好是写了读,读了改,有没有感染力与冲击力,读了自然知道,而后让主持人拿到台本先通读,如果反馈说血脉偾张,说明可以了,如果没有这种感觉,说明文字没有到位,还需加工打磨。都说好作文是改出来,同样,好台本也是改出来的。改台本,最好是临睡前、走路时心情放松的状态下,把不满意的文字从脑海调度出来推敲、琢磨,反复斟酌,直到满意。要过观众那一关,先过自己这一关。

2013年,肯帝亚专门请文化界人士创作了一首诗,意在提升厂庆活动的内涵,这显然是庆典晚会中的重头戏。但,两易其稿,老板仍不满意,问题在于没有个性,并非专属,满篇大话空话。创作任务交到电视台,作为活动承办方,别无退路,无形中好比在打擂,质量高下立见分晓。电视台编导不一定是专家,比不上专业的编剧、诗人、作家,但必须是杂家、“万金油”,需要即使命!创作本无捷径,好作品一定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为荣誉而战!首席编导领衔执笔,详尽了解企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材料煮熟悟透,充分吸收,充分酝酿,诗情喷薄而出。连续创作十几小时,终于一稿通过。肯帝亚人拿到“青春肯帝亚”的诗歌文本,都说这才是肯帝亚的作品。

颁奖辞是要求比较高的电视语言。记得2012年教师节晚会需要写颁奖辞,我们首先考虑请教育界刀笔手来写,认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但结果发现,他们的语言不像颁奖辞更像诗歌,最后还是由我们来完成。笔者认为,诗歌注重意境美,颁奖辞注重辞意美,两者都对韵律有要求,但颁奖辞对文字要求更精短,更讲究节奏,讲究字字含情、层层递进,实可谓字字珠玑。颁奖辞是白描,是简笔画,是用最短的语言勾勒形象、升华精神。颁奖辞时间往往是晚会的小高潮,是最能点燃激情、感动观众的时刻。央视颁奖晚会的颁奖辞是编导学习的范本。编导可以从依葫芦画瓢开始练习,最终掌握规律,形成自己的风格。摸索着,实践着,“我为丹阳市十大三农人物”“庆祝第25个教师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等颁奖晚会创作的颁奖辞均收到好评,成为晚会创优评奖的制胜法宝。文字体现着编导的匠心,是晚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走心的文字才具感动的力量。电视文艺编导要提升能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学素养,锤炼文字能力,笔耕不辍,才能用兵一时、信手拈来。

三、匠心体现在雕琢的细节

一台晚会要完美呈现,创意、文字做足功课外,如果现场细节出问题,还是败笔。编导的责任不是完成创作就了事,应当对最终的效果负责任。几个细节不得忽略,需要在彩排时密切关注。细节之一是主持人的表达。再好的主持人毕竟不是台本的作者,在表达处理上总有与编导原意相出入的地方,需要编导及时纠正。编导在现场需要拿着台本仔细对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彩排过程经常有对台本作调整的时候,特别访谈的现场,往往需要编导在现场对先前的对话设计作调整,力求最大的顺畅。也就是说,编导的创作应该到晚会结束才终止。细节之二是现场采访的预演。现场采访,看起来即兴,但要出彩还是彩排预演为好,因为被采访对象可以有心理准备,提前组织语言,编导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修正,让表达出彩,不冷场、不打断节奏。细节之三是流程衔接。流程无缝衔接,是考量晚会质量的一个标准。制作细致的流程表是前提,现场执行合理调度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疙瘩,反复演练直到顺畅。尤其要在上下场、道具、灯光音响、LED大屏的配合上即时到位、不留缝隙。

细数这些年的劳动成果,丹阳电视台有十几篇作品获江苏省优秀作品奖,其中省二等奖、中广协会奖四篇,这些成绩开创了丹阳电视文艺的先河。要说经,唯有“工匠精神”,仔细打磨每一件作品,功夫下在每一个细节。不忘匠心,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4

此外,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北京电视合了“2016电视剧京榜”,鼓励和表彰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优秀剧目。本届春交会还举办了影视金融专项推进活动,在创作前端引入金融产品,搭建金融对接平台,让金融产品融入电视剧产业链,发挥金融要素在产业当中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围绕近年来电视剧行业新形势、新现象、新作品,电视剧编剧的“工匠精神”,以及影视娱乐营销等话题展开的多场演讲与论坛,为电视剧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IP“虚火”冷思考,新型竞合关系、用户行为的分析判断等,为电视剧行业开出良方。

“工匠精神”的要义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国务院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再次强调发扬工匠精神。总理的讲话虽是针对经济领域,但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和电视剧创作生产。

3月21日,以“确立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电视剧编剧论坛召开,深入探讨电视剧创作的根基――编剧的工匠精神。

致辞环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表示,确立工匠精神就要求电视剧创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投资、拍摄、后期,还是播出等,都能克服浮躁,凝神聚气,都能心中有观众,精益求精好上加好,这是电视剧品质的保证。

剧本,一剧之本。要求每位编剧应该有板凳坐到十年冷的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能够像《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工匠一样,在文字的书写中冷静地、一点一滴地发现人性的丰富与美好,把握时代的变迁与进步。“编剧应该有饱满的追求,通过认真成熟的故事技巧和当代表达去吸引观众、影响观众,从而与观众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毛羽说。

编剧刘和平、赵冬苓、兰晓龙以亲身创作经验分享编剧的“工匠精神”。刘和平讲到,创作《北平无战事》时,为保证剧组完成每天大量的拍摄工作,同时保证创作质量,他跟组创作剧本。剧组给他配了两个打字员,由他口述,早上5点到中午12点一个打字员,下午2点到晚上12点另一个打字员,轮流记录剧本,持续了半个多月。有一次上午工作的打字员打着打着头磕在键盘上睡着了。而彼时还兼任该剧总制片人的刘和平晚上12点多还要回剧组看拍摄回放。这样的工作强度使刘和平一度出现尿血症状,医生告知是过度疲劳所致。

赵冬苓回忆创作《青岛往事》时一度“写得非常绝望”,大纲反复修改14稿后,她下决心重新创作写商战,重新了解当时的青岛历史,股票交易所、期货等知识。《青岛往事》也不负赵冬苓苦心,日前,央视八套第三次重播该剧,依然收视不俗。

《青岛往事》不是孤例,赵冬苓创作《猎狐行动》大纲改了8稿,去年完成的《因法之名》改了12稿。她认为,所谓工匠精神,应在创作内容上求真,在创作方法上求实。“一个有出息的编剧,希望在编剧事业上有所作为,一定要有和自己死磕的精神。”

编剧兰晓龙认为,秉承工匠精神,首先做事不要那么计较成本,其次应该有从职业里榨取快乐的能力,第三是合作。“工匠是社会生产链的一个必要环节,影视行业生产链是从资方、制片人到编剧、统筹、导演、美工,每个职业结合起来才能达成共同的要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编剧应该多一点对艺术创作的敬畏。社会充满太多机会,资本的力量和政治宣传需要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创作太快、太急。一个好编剧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创作太着急。

IP的效能

近两年的影视市场,红火的IP“生意”备受资本与市场推崇,IP+“小鲜肉”“流量演员”的配置俨然已为流行剧的生产法则。

“制作方先买来已经有相当高点击率的网络小说,即便有些是不具备改编成电视剧特质的小说。接着又请了不具备能力的年轻编剧来写,请来对剧本没有要求的导演,再找颜值高的演员来演。如今这种模式充斥着电视剧市场。”对此,编剧刘和平有着不解与担忧。“很多专业编剧面对网文和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有些无所适从。不只是我们,电视台、制作公司等,也都无所适从。”

刘和平认为,一方面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编剧面对新受众,创作确实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从中国的戏曲故事叙事,各地的说唱曲艺形式的故事叙事,再到明朝小说故事叙事,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在内,小说都带有戏剧的基因和脉络。他建议电视剧制作公司购买网络IP时,应该先让编剧把好第一关,检验这个小说是不是具备戏剧叙事基因,如果不具备则很难成功。《琅琊榜》就在传统戏剧叙事和现代审美的结合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谈到IP与资本的关系,导演刘江直言,“这背后是资本在撒谎。”他认为,创作是有起伏的,不能保证每部戏都成为爆款,这是客观规律。但是现在热钱涌入,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诉求就是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可增长性,恰恰创作是不符合这个规律的。“那么,就有人要制造一个可以复制的东西,所以一直在炒IP。”

“就创作角度而言,一个有群众基础的IP由好编剧按照影视规律改编好,没有问题。关键是有些人天天鼓吹IP的功用,甚至荒唐到制造IP,将普通的东西包装成IP拿到市场上赚钱,这就是一个谎言。”刘江说。

兰晓龙也认同刘江的说法,他认为IP是资本虚构的一个概念,IP+小鲜肉+粉丝+收视率,没有一个要素是你可以相信的东西。“我痛恨IP,同情网络和改编IP的编剧。我痛恨这种操作,本来有生命的编剧可能就这样被抹杀掉了。”

对于IP,尹鸿则持相对中立的态度。他认为,IP在文本形成过程中已经被观众挑剔过了,有意识剔除了一些套路,有不一样的创作基础。在一定的用户互动中形成文本,这是IP的优势。同时,有好IP,也有很多不那么好的IP,创作一定有好有坏,这都是正常现象。

为什么过去改编小说没人叫IP,现在叫IP?尹鸿说,除了商业动机和炒作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IP地址,IP是互联网创意知识产权的缩写。

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本届春交会上,现实题材创作引人瞩目。导演赵宝刚执导的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深海利剑》,侯鸿亮担任制片、李雪导演的行业题材电视剧《外科风云》,描绘市井温情故事的都市情感剧《深夜食堂》,公安青春励志剧《警犬来啦》等剧集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生活,谱写真情实感。

曾出品《虎妈猫爸》《辣妈正传》等现实主义题材剧的新丽传媒副总裁、制片人黄澜在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中,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她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第一,现实题材的内容选择没有绝对限制。很多人说有些话题不适合做电视剧,有些东西非常敏感,能不能体现在电视剧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第二,创作者一定要做生活中最有感触的现实内容。如果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不去描写,不去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就丧失了自己做这个工作的权利。

第三,自我表达。没有自我表达的东西是单纯地迎合观众,没多大意义;有自我表达,但是又不去考虑观众的反馈和需求,也是独角戏。

那么在资本逐利的市场环境下,电视剧公司如何深耕内容、坚守品质?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宏认为,“一部好剧、精品剧,有其自身创作规律。当我们遵循精品剧规律的时候,就可能不得不放弃当时的一些市场热点或噱头。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剧目在销售阶段与现行市场的评估标准产生差异,面临卖片尴尬。”他介绍,包括《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北平无战事》《黎明决战》等剧,都曾面临卖片困难或收益率不高等问题。

此外,刘德宏认为,一个好的制片公司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以华录百纳来说,从始至终都践行着严格标准,包括产品标准、管理标准、风险控制标准。并在建立标准的过程中,培养一支优秀的、能够娴熟执行这些标准的团队,这样才能跟更多的优秀创作者合作。其中有些标准可以量化,有些不可以量化,比如产品标准。华录百纳定位的产品标准,有一条就是把关注点放在播出之后的效果,而非卖片的成绩,关注点不同,操作方式和操作理念也就完全不同。

上海柠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去年出品的《小别离》获得“2016电视剧京榜”年度金奖。上海柠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裁苏晓表示,“现实主义是我们的立足之本。现实主义不是一种题材,不等同于都市生活剧,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态度、理念,也是一种创作方法,更是一种创作思潮,所以我们还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今年,柠萌影视将有聚焦90创业的《南方有乔木》,跨国追讨经济罪犯的《猎狐》,《小别离》的第二部《小欢喜》三部现实题材作品问世。

影视剧营销新态势

随着近年来影视剧市场持续火爆与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不同类型的影视剧项目对营销的需求越来越细分和多元化。本次电视节目交易会也聚焦营销,举办了以“碎片化媒体下的娱乐营销进化论”为题的专项论坛。

在百思必达副总裁肖宇奇看来,2017年影视剧营销主要呈现出“野蛮生长”和“红与黑”态势。

肖宇奇说,百思传媒刚开始做娱乐营销时还停留在写稿、发稿、植入等传统营销手段,随着碎片化媒体发展和新用户出现,影视剧营销逐渐完善成为数据、咨询、广告、公关、媒体、技术和口碑一整套的整合营销链条。原本散落在行业当中的营销人,现在可以拿着自媒体的“内容新法”,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攻略,以及金融资本运作模式,在“四海八荒”的市场中进行连接、协作、裂变和融合。正是这些变化推动着整个影视娱乐营销从原来的野蛮生长进入到生态协作的环境中。

其次是“红与黑”,这里指近年在影视剧营销中的两大热门,一个网红,一个黑科技。它们分别代表影视世钟销从自媒体到互联网技术在媒介渠道的工具应用。

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桃花地铁”,《大唐荣耀》的“农药”话题,到《你的名字》的滤镜应用刷屏,再到《乡村爱情9》中的乡村爱情白酒,“在如今碎片化的媒体环境中,怀揣着营销费用的制片方和拿着创意内容的营销公司,都瞄着用户,绞尽脑汁地把费用、创意投到用户身上,以得到最大的回报。”肖宇奇感慨,似乎一夜之间,所有能够触达观众的介质都成了营销手段,所有观众喜欢的表现形式都成了营销方式,整个影视营销已经从原来的官宣向互动口碑方向转移,也从最原始的认知度、美誉度向流量转化方向跃进。

影视营销的另一个关键词是“80后和九千岁”,“九千岁”指的是90和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九千岁’,俨然成为了营销目标新宠。他们不像80后那般“听话”,他们更加乐于表达,更有主见,果断决策,创造力惊人,而且消费力奇高。”肖宇奇说,“‘九千岁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娱乐营销信息接受者,他们本身就是娱乐营销的参与者。”

评分往往被拿来作为评价一部影视剧优劣的指标。然而,遍地开花的评分网站,每个平台用户群体不一样,用户标准也不一。对于评分网站的客观性,新浪娱乐副主编张本表示,评分网站用户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单个评分来看,只能作为参考标准,而不能成为影视剧评价决定性的或者盖棺定论性的终极指标。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5

作为城市的主人,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这场创建活动中,让我们共同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为建设家乡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阅读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演讲稿优秀,请您阅读!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演讲稿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目前,我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区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区,而我校作为江岸区名校,也积极参与到争创文明校园活动中。我们每位师生都应该以校园主人翁姿态,做到主动、热情、礼貌、支持、配合,充分展示和体现我们______小学的良好形象。

我们的校园如此的美丽而温馨,生活在这里的我们又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持这份和谐,在文明素质方面,时刻约束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比如,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有没有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有没有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呢?教室地板上、校园操场上有没有食品袋、小纸团呢?在教室走廊上有没有追逐打闹?走路有没有推推搡搡?同学相互之间有没有讲脏话、粗话?有没有随意攀折树枝?有没有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等等。我们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不能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然后才是成才。

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怎样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疯追打逗;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携起手,我们同创文明城市,我们共享和谐校园!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演讲稿2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首先,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从仪态举止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就像一个军人的使命一样。

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着装要干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

其次,注意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在学校、教室、宿舍、影剧院等场所的礼仪,还有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等方面。校园礼仪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

第三,我们要谦恭礼让。谦恭礼让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谦恭礼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恭礼让能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四岁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这正说明了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短缺。

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仪开始的。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

文明礼仪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而且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我们国家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文明礼貌已经成为投资环境、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讲文明、讲礼仪,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着名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让我们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重视礼仪。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所以礼仪还是能存在的。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__镇政府的__,今天有幸站在这张小小的演讲台前与大家共同探讨有关城市创文的话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的演讲题目是:携手奉献爱心,共铸_文明。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勤劳智慧的_人,靠着一份情感、一份毅力、一份责任、一份正气,用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诠释着改革开放的内涵和真谛。如今的_,如同腾飞的骏马,驰骋在广袤的粤北大地之中。招商引资一次次刷新创高纪录,工业园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尽情享受城市带给我们方便和繁荣的时候,也无不遗憾的发现,我们也在承受着许多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污染和喧嚣。看似漂亮干净的街道后面,其实堆藏着太多未及时清理的污垢;看似宽阔平整的马路上,偶尔还有果皮纸屑伴着晨风四处飘荡;看似穿着体面的文明人,不时会用粗俗的语言破坏文明和谐的氛围,这些人似乎觉得创文是一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

其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全民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构建才能完成的民心工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体现在高楼大厦,五光十色,花团锦绣上,而是体现在每一位市民的一想一言一行;文明礼貌不是一句美丽的口号,也不是束之高阁供人们顶礼膜拜的古老而神圣的碑文,它是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能够想到、做到,并且能够力所能及的行为!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老工匠建房子的故事。话说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在即将退休时,他告诉自己的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这位好工匠走,问他是否能最后帮忙再建一套房子,老工匠犹豫了一阵,勉强的答应了,其实此时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因此在建房的过程中,老工匠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当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并且说了一句“感谢你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我付出,这套房子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老工匠听了后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会如此粗心大意。很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做事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不讲诚信,缺乏责任心,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通过这个故事可曾意识到,我们也有维护城市文明的义务和责任,城市是我家,创文靠大家!其实,我们能做到的很多,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说,如果你每天都弯腰去拣地上的一张纸,那么你走过的路就会多一份清洁;如果你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就会少一点白色污染;如果你在白天随手把家里的电灯熄灭,就会少浪费一点能源;如果你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一次性纸杯,就会对绿色的森林多一点爱护。

朋友们,文明无句号,创建无止境。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去关注周围的变化,使自己无愧于头顶这片蓝天的信赖;用热情去播撒城市创文的种子,使自己无愧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支撑;用行动去实现城市创文的目标,使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让我们一起描绘美丽而文明的新_,共同谱写新的辉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演讲稿4什么是文明城市?以本学生的理解来看是:人人文明,人人团结和谐,这样的话我们的城市也就是文明城市了。毕竟是学生嘛,理解的结果也是有偏差的,那么什么是文明城市呢?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额,还是网上的比较全面。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呢?本学生的人脑理解:创建文明城市可以使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使社会更加进步。以下是电脑理解: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和重要的无形资产。创建文明城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的发展后劲;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额,还是网上的比较全面。

总之我给大家提了几个建议:1。人人讲文明,处处见真情

2、创建温馨社区,服务千家万户

3、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4、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5、人人动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6、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7、文明连着你我他、新风吹拂千万家

8、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传承文明

9、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10、一言一行总关情,携手共创文明城

大家行动起来吧!

创建文明城市学生演讲稿5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考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赢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增城市政府不断地探索,发展,计划,实践。我市政府不断推陈出新,提出针对有效的宣传口号,给我们不断教育,例如“文明是把尺子,时刻衡量着你我他”,“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一连串的口号使我们的精神修养不断提高,使我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凡事贵在实践。政府不仅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关于城市形象、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益广告宣传活动,而且也举办了相应的教育实践活动。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坚决制止不文明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画广告,不乱穿马路,不乱停放车辆,不乱建乱搭棚亭房屋。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6

十后,数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不同场合,不约而同要求官员“不准念稿子”。这正在形成一种改变官场文风的指向标。

但有些时候,官员讲话要语气坚定而不容辩驳,提出意见要合乎政治纪律。尤其是在纪检、组织、人事等敏感会议上,以及作党政工作报告时,基本上要照稿念,不作发挥。这些讲话稿都是有明确规定,不允许轻易变更的。撰写这样的讲稿,需要特殊的“技艺”。

谁给领导写讲话稿?

依照一般人的想象,写讲话稿肯定是秘书干的活儿,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

在国务院部委层面,领导的讲话稿主要由研究室承担。一位中央部委官员说,他所在部委办公厅的主要职责是“办文、办会、办事”,不负责起草讲话稿。

省市的情况则不同。“市级领导的讲话稿,都是办公室负责起草,专业性的会议如果要请领导讲话,都是底下的部门先写,我们负责把关和修改。”在山东省中部某市长办公室工作的陈新说:“如果涉及综合性会议,比如经济工作会议、季度分析会等,则是各部门提供素材,办公室直接起草。”

从各地级市的机构设置看,市长往往单独配备一个写作班子,里面包括一位副秘书长(或者办公室副主任)、一位秘书,以及专门的“写稿团队”。副市长也有自己的写稿班子,“但人数要比市长少得多”。

陈新所在的市长班子,有五六个成员。市政府办公室下设服务不同领导的科室,从市长往下排号为一科、二科、三科等,“省里的配置类似,只是人数多一些,而县里人数则少一些”。

对于更基层的乡镇领导来说,讲话稿基本上要靠自己。

当然,高层领导自己写稿正在成为一种风向。一位商务部人士介绍,任商务部长时陈德铭有时就自己动笔。

据他所知,2012年3月18日,陈德铭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时,没有用起草好的稿件,夜里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了几页纸,带到会上做演讲。

“领导亲自动笔写稿的情况虽然不多,但一些重大场合或自己有明确想法需要表达时,可能就会自己动手。”这位商务部人士说。

必须达到“有我无我”之境

曾在无锡市委工作过的沈国庆,给几任无锡市领导写过讲话稿。他说,“领导只告诉你要讲什么,至于怎么讲,都是你思考的过程。”

有一回,时任无锡市委书记要沈国庆写一个关于的稿子。“他说你看看美国怎么改革的,以色列又是怎么搞的。”沈国庆完全没概念,“从书记那出来后浑身都是汗,后背冰凉冰凉的”。他马上到图书馆借书看,有关文章全翻了一遍。后来他写成的讲话稿里没有一句提到美国。“其实领导就是在教你一个思想方法,让你打开视野,你就知道怎么写了。”他说。

在领导身边“打工”,压力自然不小。平时,沈国庆靠阅读《人民日报》《求是》和《新华文摘》熟悉上层精神,“要反复读,读多了机关的文风就来了”。他还会仔细研究中央每次全会的讲话,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在一个部门里,能写稿的人是稀缺人才。在一位中央部委官员眼里,“有思考,逻辑清晰,爱琢磨,是对写稿者的高要求。低要求是语句通顺,遣词造句没问题。”

为了达到领导的要求,写稿人必须要经常观察领导作风。曾在国资委写过两年稿的高辉说,“办公室主任要比领导更了解领导,就像‘元芳’一样。”

“必须达到一种‘有我无我’的境界”。依照沈国庆的理解,“有我”是说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想从哪里随便抄几句话那不行;“无我”是别把自己带进去,要假设自己是个领导,又要站在更高角度看问题。

从基层干起的领导更难过关

不同领导的行事风格不同,讲话稿的写法也千差万别。

有一位领导是搞音乐出身的,他在一次讲话稿中写的是:不能再让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只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要更多地唱响企业发展的“红梅赞”、“牡丹之歌”;有从军经历的领导,则会体现自己对军事词汇的熟悉和偏好,对战争类词汇使用频繁:要打攻坚战、持久战、反击战,面对困难要一鼓作气、执行命令要破釜沉舟等等。

很多从基层干起来、有实战经验的领导,除非揣摩到位,否则单纯拿一些官场“八股文”来交差,过不了关。

有一位从基层起步的领导,在一次关于转变作风的讲话中说“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做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做瓦匠,总是和稀泥;不要做铁匠,你一下我一下”,一时被当地官员文秘传为金句。

一位中央部委官员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毛选》《邓选》,因为他们是在“说话”。“讲话其实不怕重复,要生动形象,有抱负,充满幽默感。”

这对于秘书们来说是一种目标。讲话稿中如果一味用“一要高度重视、二要形成合力、三要建立机制”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有一名研究室主任,专门起草书记讲话,为达到偏爱诗句的领导要求,他熟练背诵诗词和唐诗三百首;另外,《学哲学用哲学》买了3本,有2本已经翻烂了。

一些官员为了让秘书们“少走弯路”,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灵感有意无意渗透给随从,有心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提炼、归纳、总结”后,就会化成“精彩言论”。有的秘书会随身携带录音笔等记录工具,在领导即兴发挥的时候悄悄记录,最后整理成文,为下一次讲话撰写做准备。

网络流行语,比如“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也会传递到官方的耳朵里。2012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会见到访的美国前总统卡特时,就运用了网络词汇――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

一个好的讲话稿,至少题目要有新意

许多重要会议的讲话稿看上去平淡无奇,其实句句都有针对性。

比如十定下的基调“稳中求进”,沈国庆就觉得有深意。“稳”不代表不发展,它是一种方法,根本目的是“进”。在他看来,中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给整个民族带来一种落后要追赶的急躁想法。他认为,“中央提出‘稳中求进’,说明国家总的精神不会出现大变动,把这个读出来,你的政治水平就上去了。”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话也并非空泛,“其实是高度提炼的话,可以展开很多。” 在北京市某区政府工作的王晓宇举例说,比如今年区里的工作报告要提出明年计划“大力提高师资力量”,“等到明年开政府工作会时,就要分解这8个字,怎么提高,什么时候开始,要明确下来。”

因为政府必须完成落在纸面上的任务。报告中要是写“明年实现GDP增长10%”,“如果他第二年没有完成,那么上级就可以质问政府领导”。王晓宇说,“要是不确定,话就不能说太满。可以改成力争增长10%,那样没有完成也没有关系。”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7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广播纪录片 季播模式 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和记忆里。可能是一句传递着乡愁的方言、可能是一份代表着地域风情的职业、也可能是一段掺杂着童年回忆的戏曲小调……这些美好回忆和文化血脉需要被保护、被传承。2015年11月下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推出特别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由台长阎晓明亲自策划,新闻节目中心率先制作,财经节目中心、综艺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等部门接力打造,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等10套频率联动播出,央广网、中央电台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客户端(以下简称“三微一端”)全程互动呈现,形成立体传播声势。以“广播纪录片”形式雕刻的“文化印记”,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的“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广播文化类节目不好做。以猎奇为主的口水节目往往被评价为“没品位”,而广含寓意、格调过高的又常常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可以说,让文化味儿接上地气儿,让“阳春白雪”融入“下里巴人”,《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同一位通晓世事、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通俗易懂地讲述着文化流变,不疾不徐地雕刻着文化印记,在“好听”和“动听”之间做出了精准的平衡。

一、优选内容,定制精品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核心的艺术形式。因为广播不同于电视,不具备展现色彩画面的优势,主要依靠声音吸引听众,而且广播节目讲究短、平、快,想要在七八钟内留住听众,题材的选择就尤为重要。《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克服了广播纪录片的诸多局限,从选题、策划、采访、撰稿、录制、播送等环节都优中选优,力求完美。中央电台多个频率专门抽调多名业务骨干组成报道组,并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对报道组成员进行培训。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准备,记者们分赴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与“文化印记”相关的人物、场景和故事,采访深入、扎实,为创作文化精品节目打下坚实基础。

(一)分类选题,凸显“声”色

广播最大的魅力在于声音,因此《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特别选择了易于凸显“声音”“语言”“音乐”元素的题材,比如“方言季”将上海、陕西、四川、广东、安徽等五地方言作为报道对象,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与“方言”及“方言拯救”相关的人物、场景和故事;“工匠季”将云南瓦猫制作、古琴制作、打铁、旗袍、油纸伞制作等五种正在消逝的传统手工艺作为报道对象,多方寻找老工匠,重现传统手艺的每一步工艺,邀请老工匠讲述手艺的兴衰故事;“戏曲季”以京剧乾旦、昆曲、二人台、广西彩调等为切入点,通过采访戏曲艺术传人和研究者,探求流变历程,展示传统魅力,述说当今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职业季”中的《说唱这一行》《归来兮鲁班》《美丽绣娘》《修补时光的人》《远去的邮递员》,通过梳理职业的历史变迁,挖掘蕴藏在其中的时代价值……不难看出,这些题材可以充分满足广播对音响素材采集的需求,利于广播纪录片的制作。此外,地名故事、民间艺术、节庆风俗、古村行走、声音记忆等主题都以“声”为主,为听众奉献了一组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细腻好听的广播力作。

(二)文风朴实,话风温暖

对于广播文化类节目,一般很容易陷入说教、“玩高深”的模式,而《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在撰稿中就一直强调朴实清新的文风,从解说词到人物对话, 从音响效果到垫乐搭配,没有艰深晦涩,只有原生态的展现和接地气儿的讲述。在解说词方面,中央电台播音员苏扬没有采用宣讲介绍性的语调,而是把自己设定为一位“讲述者”,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与“文化印记”相关的人物故事,温暖的话风对广播纪录片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响的选用合成方面,每季报道也是别具匠心。在“方言季”每集开篇,均以方言童谣引入,稚嫩的童声直击每个人的内心,唤醒听众与各地方言沉睡的记忆。通篇以婉转别致的乡音、动人心弦的民谣、情深意切的讲述,让人耳目一新,余韵悠长。在“戏曲季”中,虽然戏曲题材有着不少经典唱段和丰富的音响素材,但是采写者们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不仅多方采访戏曲部级、省级传承人及导演、票友、普通观众、专家学者、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等,还采录了大量演员彩排和演出情况,并从音像资料库和个人长期积累的资料中寻觅相关历史音响,使访谈、唱段、剧场演出有机统一,互为补充。而对于音响素材相对稀缺的“古村季”采访,记者不仅大量采用祠堂的钟声、学校里的读书声、古宅沉重的关门声、阅读家谱的翻书声、绕村而过的小溪流水声等代表古村味道的声音,还注意挖掘具有当地特点的地方戏曲、劳动号子等元素,在报道中一一呈现,让寂静的古村瞬间灵动起来。比如在制作《繁华散尽说碛口》时,记者采访了碛口黄河码头的老船工和民间艺人,船工号子、碛口道清等声音元素的加入,让黄河古渡口的声音形象立体饱满、直指人心。在制作《“郑义门”里访孝义》时,创作者特别邀请中央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以家族长者的口吻精心录制镌刻在祠堂里的郑氏祖训,再混配上惊心悦耳的钟声,在报道中反复呈现,引人思考,回味悠长。

(三)按“季”播出,回归精致

新媒体时代为广播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碎片化利于化整为零,在各类终端播送以吸引用户;精品化塑造品牌节目,利于培养忠实“粉丝”;年轻化即适应青年人的收听习惯,可培养未来的受众群。《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就是沿着季播模式和精品路线来制作播出的。在年轻群体中,按季追美剧、追英剧,早已成为这一群体认可的行为。中央电台大胆地在广播中引入季播模式,一是分类集纳,便于收听;二是增强了新鲜感,不腻烦,提升收听忠诚度;三是给采编人员留下充足时间,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习俗季”五篇报道分别由财经节目中心四位中层干部和一位青年记者完成,一位作者在手记中总结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一种感性的记述,但其中蕴含的思考却是深邃的。新闻写作拓展到文化领域,是一种内容拓展与创新,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广播生产趋向精致化,从采写到编辑,从制作到新媒体推送,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精品的标准做,这已是久违了的事。这体现着创新,实际也是回归。”

二、新媒体同步、多创意呈现

新媒体时代,广播已经不能单纯理解为一个发射台、一个收音机和一堆听众。如今节目品类花样繁多,“三微一端”又是大多数媒体的标配,推送内容更是趋于同质化,即便是优质的节目也很有可能淹没于信息洪流中,所以精品节目更要重视内容翻新和创意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着力打造的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从设计之初就制定了全方位、多形式、立体的播放、推广构架。中央电台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央广网首先亮出自己的名片,在网站首页开设大型多媒体专题《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将中央电台系列报道以多媒体矩阵的形式分主题展现,综合运用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从各个角度折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专题页面设计优美、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报道内容与页面形式相得益彰。除了这些台网合作的“基本功”,主创人员还在“三微一端”内容方面打出了自己的创意组合牌。

(一)设置话题,社交互动

新媒体时代,如何让用户持续关注是媒体生存的关键。而单就广播媒体而言,受众即用户,挖掘用户感兴趣的话题,保持社交媒体和用户间的互动与分享尤为重要。互动的方式十分宽泛,它可以是网络热点的探讨、段子包袱的调侃,也可以是展示自我、游戏竞争的平台。中央电台各个频率紧抓预热、播出、反馈几个环节,在每一季的话题设置上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比如提前设置一些悬念或者一些有奖竞赛提高关注度:中国之声新媒体提前10天对“方言季”报道进行预热,先后推出《【回声】方言播新闻哪家强?快来和我们PK吧!有奖拿!》《TA的声音赛主播,你不来两嗓子?》等微信预热和互动,收到网友参与的“方言播新闻”语音互动1000多条,“方言四六级”语音互动600多条,文字参与、评论上千条。

节目开播后,新媒体推送内容集中围绕节目内容展开。编辑们查找大量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将节目中采访的人物、地名、传说、典故等与时下热点、热门影视剧联系起来,制造一个个“话题点”。除了节目本身的音频资料和播出节目的文字版之外,采访中拍摄的照片、视频,都以“记者手记”“幕后花絮”的形式出现,既是对采访报道的补充,也是记者直面网友的交流。从整体布局上,中央电台新媒体中心加强了与多家媒体的合作互动。中国之声方言系列微信被公众号“微观上海”“上海新闻广播”“秦腔广播西安乱弹”、解放日报新闻客户端等转载;“戏曲季”五篇节目,做了十篇新媒体配合稿,并将这些内容分享到专业人士汇聚的戏曲微信群。此外,中国之声还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客户端对报道进行转载,这些累计到达人数为100多万,反响强烈。

(二)依托个性内容,多样化推广

很多媒体都有微博、微信、客户端,但是只有玩出花样、做出品质才能真正圈住用户。《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季》在录音报道全媒体推送的基础上,还开设了个性化专栏节目《老马价值观》,资深评论员马尚田主笔五篇评论专稿:《信使,好久不见》 《螺蛳壳里做道场》 《十指春风》 《重拾敬意》《拍案惊奇》。年逾不惑的评论主笔“老马”从自身经历入手,以动情点发力,从儿时的一床绣花被罩、一块电子表、学生时代的一封家书到“鞍钢四十万员工下班不走,在厂区大喇叭下听评书”……诸多细节,娓娓道来,亦叙亦评,既把囿于篇幅未能在正篇中呈现的“好料”情景再现,又巧妙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这五篇文化评论专稿,既是正篇的号外也是情感与主题的升华。

在“方言季”的推广中,中国之声新媒体部选择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词语,请专业人员绘制表情包,通过手机微信、微博、微信报等方式进行大规模推广,让大家在使用过程中了解各地方言,借助微信庞大的使用人群进行二次传播。

(三)微视频直播,突出真切感

除了微博、微信发文推送,记者们还大量采用微视频同步直播。例如,“工匠季”与360旗下手机直播App社交软件花椒直播合作,设置统一加V账号,由实习记者在记者指导下随时手机直播学艺和记者采访过程,直播内容亦可回放并将链接嵌入微信文章。同时,记者还在每篇新媒体稿件中用“美拍”视频,将手艺人的每一步工艺拍成视频,并综合制作成流水线视频,放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不仅推广了节目,更推广了濒临失传的“手艺”。

在这次系列报道中,节目组还首次邀请沙画大师量身打造沙画微视频,在感官上最大限度地突出“印记感”,通过沙画流动的变化,配合声音、文字、音乐、故事,为这种隐形的印记打上真实的烙印。

三、充分调动资源,为传承做实事

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即是媒体的尊严。广播媒体人不仅希望能做出精彩的节目,更希望通过这一个个“声音档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呼吁更多有识之士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办一些事。在“工匠季”预热阶段,节目组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为老工匠众筹学员和想要与其合作的现代化企业,用这种方法,为老手艺在新时代寻求新合作、规划新出路。采访阶段,每期都邀请老手艺人走进与之相关的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流水线,老工匠亲身体验,说感受,谈未来。节目组希望通过新老手艺的交替、新老产业的碰撞,让老手艺与和其相关的工厂对接,找到新出路。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8

五一劳动节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集团东本4S店市场部田,非常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坐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及工作方法,在此我非常感谢集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

我是XXXX年8月份加入集团的,在加入集团后我被集团的企业文化深深吸引,在这里我学到了自己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懂得了自己曾经不懂得的东西。从一名普通的信息员到销售助理,再到现在的市场部负责人,我非常感谢集团领导给我的平台,也非常感激公司领导给我的机会,以及同事对我的支持。

XXXX年我带着领导对我的期望,同事对我的信任,站在了集团劳模颁奖大会的舞台上,当我从集团领导手中接过这份奖项,这份荣誉的时候,我知道那是我背后要比别人更多的付出。做为一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我,没有社会关系,没有高深的学历,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更没有出众的长像。但是我知道自己有着一颗踏实工作,为公司付出的心;有着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热爱的感情;

做为劳模我时刻要求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不是一份荣誉,那是一份责任。在工作中我每时每刻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起到带头作用。记得有一次公司展厅钢结构卫生清理,公司行政部向各部门下发清理要求,那时有的同事接受不了,多数人因为恐高不愿上去,为了能带动起大家,我抛去自己女孩子的身份站在了展厅钢结构上,我的举动也带动起了大家。

曾记还有一回,刚接手市场工作的自己,对于展厅物料的更换是最害怕和头疼的事了,因为我们的展厅比较高,每次更换都要用4层架子才可能挂上,如果要广告公司给挂,就需要每平方里面多支付3元费用,为此我鼓动大家借来设备,自己悬挂,可是因为架子过高,很多同事都不敢往上攀登,为了把工作完成我便站到了架顶。虽然每一项平凡的工作都是不值得提起的,可是我却感觉这每迈出的一步都让我感触很深,启发也很大。因为以前恐高的我,现在已经不再恐高了。

虽然在每项工作中我都在踏实的干着,但是我知道自己离一个真正的劳模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了跟上集团公司的发展步伐,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将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奠定好自身的各项素质、技能的基础。

XXXX年也是我在集团公司新开始的一年,因为XXXX年1月份我公司正式成立市场部门,并由我负责。这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于市场工作没有经验的人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挑战。我将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也将虚心的向各兄弟店前辈们学习,紧紧围绕集团“以和谐促发展,以管理创效益——全力打造XXXX和谐管理效益年”的工作主题开展工作,使20xx年中国不平凡的一年,成为集团不平凡的一年,也将成为我自身不平凡的一年,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努力工作,踏实的干好每一项工作,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好头,做好事,让领导放心,为集团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五一劳动节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并隆重表彰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这对于激励全区人民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争先创优,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战斗在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包括先进模范人物在内的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我们的事业需要劳模,需要劳模精神,需要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时代风尚。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认清肩负的重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开动脑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促进全区“三大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要求真务实,争当加快发展的标兵。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区当前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立的“突出‘五个重点’、强化‘四项保证’、实现‘三个增加’、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服务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抒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带头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做推进改革的促进派、加快发展的主力军。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当好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坚强的工作斗志,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努力在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二要顾全大局,争当维护稳定的表率。稳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观念,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全面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建立起维护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社会稳定和谐。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扶弱势群体等工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学会通过正常的渠道、运用合法的形式来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劳动模范是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各阶层的先进代表和精英分子,在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威信,一定要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和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自觉地做维护稳定的中流砥柱,协助党和政府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上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三要提高素质,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要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区、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争当学习型干部、知识型职工,争做学习和掌握新科技的领头人,帮助职工群众不断提高政治觉悟、道德素养和劳动本领。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当前,要积极参与“做文明市民、树xx形象”活动,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树立枣庄新驻地的良好形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用新时期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努力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要完善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环境。先进模范人物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代表着xx的形象,展示着全区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殷切希望广大劳动模范珍惜荣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加优异的业绩,做到评一次劳模、当一辈子先进,真正成为本镇街、本部门、本行业的一面旗帜。各级各部门都要关心、爱护劳动模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好劳模的政治、经济待遇,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让那些兢兢业业、埋头干事的同志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褒奖,形成谁干事支持谁、谁干成事让谁干的正确导向,积极培养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以劳模的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引导社会风尚,引导全社会尊重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五一劳动节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财务管理处的xxx,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劳动创造中国美。

烈日炎炎下,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如同宝石般跌落在地上,显得格外醒目和璀璨,瞬间蒸发的热气,仿佛迷雾般神秘而美丽。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汗水。中国――一个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国家,是劳动,铸就了辉煌的历史。

五千年传承的劳动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普通劳动人民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劳动是永恒的话题,热爱劳动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放在内心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他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永恒不变的,像一颗埋藏在心底的种子,随着时光的飞逝,发芽、长大、枝繁叶茂,最后结出硕大的果实散落大地,继续传承。而中国梦是汇聚十几亿中国人的梦想,它将由十几亿中国人共同创造实现,而这一切的根本支持将是十几亿人中国人民的劳动。

毛主席说过,劳动最光荣。劳模雷锋也说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党的为中国接下的发展做出了思想指引,也为广大的党员在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为公司的发展先出自己的一份力,也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留下的汗水。同时作为河北建设集团公司的员工我倍感骄傲,我公司从成立至今未国家建筑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员工为国家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劳动的美,作为一个机关的财务人员,在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祝所有在一线工作的同事以及农民工们,劳动节快乐!最后我坚信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手中实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五一劳动节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增城各级劳模源于广大劳动大众,在他们当中,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扭亏为盈的企业负责人及脚踏实地、勤奋劳动的一线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不懈努力、攻克艰难,获多项科技成果的技术能手;有农村带头人和专业户,立志耕山,开展种养,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视培养新一代为已任、用爱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灵的出色教师;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严惩刑事犯罪分子、确保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有呵护患者、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呕心沥血、当好群众贴心人的机关干部;有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荣立奇功的军之英才;还有堪称“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他们正是增城各行各业的“工匠”。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美德,是对事业、职业应有的态度。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业须敬业、敬业有事业”,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敬业;一个人只有始终敬业,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实践,增强能力,从而塑造劳模形象。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严谨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工匠的成长必须有一种老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甘愿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承认,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不平凡的成就。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传承传统。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艺高超的工匠层出不穷,豪杰辈出,英雄横空,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古人凭着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树立了不垂的丰碑。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要立足于出色的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高深的智慧。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不断创新。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劳动模范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决不能满足于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技能,拥有“独门绝活”,成为行家理手、时代先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着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目标,积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为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五一劳动节讲话稿

各位朋友们:

一年前,我告别激情飞扬的学生时代,那个时候的我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憧憬。我知道选好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事业成功的开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自己的理想航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中。"

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走进了长航大家庭,我的职业从此与长江航运有了不解之缘。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耳闻目染感受着长江航运发展的辉煌成就,了解到"xx"期的长江航运不仅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标志着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名长航新人,刚刚参加工作,就能赶上这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历史机遇,真可谓是千载难逢。我为自己能够见证长航大发展而庆幸,我更为自己能够作为长航大发展的建设者而自豪。

作为一名青年人,我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了长江航运,就是要将长江航运建设作为自己绽放青春的舞台。在长江航运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长航青年人肩负着长江航运发展的历史使命,我们要顺势而为,应势而上担当起这份神圣的历史责任。

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我想这份责任就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体现。谈到爱岗敬业,首先就是爱,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工作,只有有了这份爱,才能增强自己在事业上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就我自身而言,我就要立足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的岗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自己的成长进步与长江航运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加速长江航运信息化的发展,从而在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9

垃圾拾起,抽出爱心的芽;低碳生活,长成道德的树;节能减排,造就梦想的船;世界环境日,让我们种下环保意识,相约在快乐的彼岸!共同阅读环保演讲稿4分钟学生,请您阅读!

环保演讲稿4分钟1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与快捷。然而,地球的环境却成了“牺牲品”。试想,数十年之后,原本美丽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天空中布满乌云,时不时降下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太阳的紫外线能灼伤肌肤;昔日的森林变成了不毛之地,植物濒临灭绝……当然,这只是我们没有保护好环境的可悲下场。如果大家都不愿看到这种悲情的发生,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保护好地球的环境,珍惜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

说到保护环境,许多人可能会想:这些大事情和我们小孩子没什么关系,科学家啊、政府啊才负责做这些事情,让他们去解决吧!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当然需要我们在不同层面上对环保负责。只有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环境的问题才能被真正解决。

作为学生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表面上看很困难,其实,不经意间你也许就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少用塑料袋,少开空调,不随地丢垃圾,不破坏植物,多坐公共汽车,多种花草……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点滴行为。

炎炎夏日的时候,我觉得家里闷,开着空调又太浪费。于是,我想和爸爸一起去游泳。爸爸对我说:“我们开车去吧。”我摇摇头,说:“开车耗能源,游泳池离这儿不远,不如步行吧。”爸爸称赞说:“好主意,你真是个懂得节约的好孩子。”于是,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前往。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能源,真是一举两得!

我奶奶是最环保的人,她总是用淘米水来浇花浇草。其实淘米水对花草而言比清水更有营养,不但节约了水,而且还能让花草更好地生长。另外,我家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时,总是将较干净的洗衣水用一个大盆收集起来,用来拖地板,冲刷马桶。这样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

保护环境是一种生活态度,许多人有了这个意识,但很少付诸行动;有些人也确实行动了,可没有一直坚持。做到这些简单的环保事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保毅力。只有这样,保护环境才能真正的“从我做起”。

地球的环境在人类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已经每况愈下,“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让我们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些小事做起,一起去构建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吧!

环保演讲稿4分钟2箍桶老人将他的铺子迁得更远了。

镇上的人忍不住纷纷询问,老人只一摆手:“我只想找个更适合做箍桶的地儿罢了。”

小镇是个古镇,青砖灰瓦,淙淙流水,静谧安恬得如一只温顺的猫,眯着眼走在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里。

镇子以箍桶闻名,很有几个手艺不错的工匠。这样安静优美的环境里,工匠们心无旁骛地把祖上的手艺磨了又磨,日益精进。

直到一天,高跟鞋和凉伞踏进了古镇的宁静中,重金买下了一个箍桶,如同一粒石子投入了湖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

工匠们再无心做工了。他们把铺子迁到了通衢处,花重金装饰了铺面,淳朴的手艺人开始了拉锯谈价的勾当。

只有老人将铺子往里迁了迁。仍旧是简朴得有点简陋的店面,仍旧是一个小木牌上有点笨拙的字“箍桶”。

老人在安静的环境里琢磨着他的手艺。

拿起一块木料,先是顺着纹理仔仔细细地端详,用指腹摩挲着纹路,然后刨木。桶身处宽长,桶沿窄短,疏密有致。上墨线时,老人的手一下一下有规律地摆动,一道黑色渐渐成型,不用尺量,那定是精准的。可谓“超乎技而近乎道”。

满地盛开的刨花与原木清香中,老人指点着自己的江山。如梨园戏骨,一个转身便做到了极致。

老人手中的箍桶,不是商品,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艺术品。

一切都是因为老人懂得,作为一个箍桶匠,他要学会寻找一个适宜做箍桶的环境。即使为外界所扰,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本分。

我一路踏进老人新开的铺子,穿过明亮的喧嚣的店面,穿过放着洋洋得意的用黑色加粗的字体写着“请勿触摸”的牌子的桌子,那里摆放着粗糙廉价的灵魂。老人的铺子里清静、简单,只有一台吱呀不停的电扇与老人的箍桶们。

铺子外安静幽美,真是个适宜做手艺的地方。

老人暂时歇了工,在门前的小凳子上抽起了旱烟,悠然自得。见到我,笑着招呼我:“丫头,看这儿环境多合适。”

是啊,人应该如洞中的蝶,当外界环境侵扰时,寻找适宜的环境。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本真。

环保演讲稿4分钟3绿色环保,环保先锋现在的城市都缺乏植物,种多了树可以使家园更美丽使家园变绿,绿色是一种纯净的颜色,多看绿色,心情都会流畅。多种树可以使空气更清新,比如在外地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能让人心旷神怡。种树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植树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地下水;植树可土壤的肥力有作用; 如桉树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树是绿色植物,对工作疲劳人的眼睛,看一下绿色有好处。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4百个。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绿化祖国等,它还能制造氧气供人们吸收,吸进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不大量的植树造林,那么地球上的氧气,就很难满足人类和各种生物的需求。植树造林还可以减少噪音。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植树造林。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

这样植树造林就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植树造林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效益,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植树造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现在,我们了解了植树造林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就更要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为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奠定基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且对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有很大关系。

回顾历史,再看现实,人类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进步,每一次都是要求自然的给予。从刀耕火种的草与木,再到工业革命的煤与铁,再到今天石油成为了人类的血液。人类的发展进步,在这不知是不是两厢情愿的联姻中,最终得益的总是人类,付出的总是自然。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创建绿色校园,共建美好家园。在人们高科技的逐渐发展中,我们的生活越开越好,越来越方便、省力。在我们面前的应该是此起彼伏高山、清澈见底的湖海河泊和一望无际的花草树木……可在我们面前却是荒凉的高坡、水里都是泥沙的湖泊和花草只剩下根和木墩……这些使人感到窒息的环境是则么回事呢?原来科技虽然先进了但是去污染了大自然,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在美好的环境中,我们天天扔,全世界都天天扔,那么地球就变成了垃圾厂;要是我么天天捡,那么又变成了干净无瑕的美丽的地球。我们也该少开车,多乘公交车和自行车。成为自行车国家。绿色家园由你我创造,环保先锋从你我做起,大家要争做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健健康康!

环保演讲稿4分钟4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破坏环境。

其实,赚取利润是每个人都有希望的,但如果将它建立在破坏环境之上,那将是更大的损失。因为破坏了环境,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遭到破坏,那我们人类将居无定所,即使赚取再多的金钱也于事无补。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还比较低,但大肆的砍伐树木,已导致我国本就不多的森林资源更加微小。

悠悠中华,正是靠这地大物博的优势和千千万万辛勤的中华儿女共同创建的。几千年来,我国正是以这优势,才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清朝时期的中国不还以“天朝大国”自称吗?

然而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躯干渐渐空洞,壮丽华美的山川河流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臭气薰天的水沟与光秃秃的山林,辛勤劳作的中华儿女还在,但他们已缺少了一种环境的爱护意识。

古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在那里交陌纵横,黄发垂髻,怡然自得,然而这只是一个向往,如今的世界不可降解的白色塑料袋随处可见,噪音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不知人们在品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会不会联想到今天世界的状况。

记得小时候,天空是澄澈的蓝,但如今抬头仰望,天空是抑郁的灰。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便是那些大型的工厂,他们排放的废气扩散到空中,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我国不少城市空气质量检测不达标,甚至有些地方还遭到酸雨的侵蚀。在那些地区,树木死亡,雕像被腐蚀,不知人们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否探究过。

其实,做到保护环境真的很简单,只要人们注意自己的举止,不乱丢垃圾;只要商户们不为谋取利润而不管不顾,而是对排放的“三废”进行达标处理后排放就行了。

如果人类做到了上述的建议,我相信,地球将会以一个崭新而又完美的形象面对人类。将会为人类的生活、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环保演讲稿4分钟5学校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我们的学校一直在努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使校园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

可是有些不文明的同学,总喜欢做些小动作去破坏它们。看看墙壁上的缕缕伤痕;看看竹林里或多或少被刻画的竹子;看看绿色草地上悠闲躺着的果皮纸屑;再看看布面灰尘的饮水机以及残缺不全的垃圾箱……

校园是我们生活学习的乐园,校园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为共建和谐校园,争做环保小卫士,我真诚地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不践踏草坪,不乱刻乱画,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不乱扔果皮纸屑。

1.洗手洗碗后要算是关紧水龙头,饮水时小心,不浪费一滴水源。

2.不随意浪费粮食,把剩饭剩菜倒入指定的位置。

3.放学时,要及时切断饮水机和电灯等电器的电源,节约用电。

4.爱护校园财物,主动打扫地面和墙壁上的污渍,及时制止不文明的行为。

工匠精神演讲稿篇10

高级技师高占春的革新提炼

琵琶制作界的“高氏父子”(高双庆和他的儿子,上海市非遗传承人、琵琶高级技师高占春)就是一对典型。

高双庆曾被中央音乐学院特聘为专职乐器技师,负责各类乐器的修理工作。高占春14岁来沪跟随其父在“中华国音社”乐器店学艺。1958年,高氏父子一同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共同为琵琶的改革作出努力,解决了琵琶自古以来难以变调的问题。

“我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格。他经常说,你一定要学好这门手艺……不会演奏琵琶就不可能将琵琶做到极致,琵琶演奏也要好好学。”高占春这样回忆道。也正是慈父严师的勉励,促使他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习琵琶演奏,拜琵琶演奏大师林石城为师。凭借聪明才智和勤学苦练,高占春学会了《彝族舞曲》《十面埋伏》等数十首琵琶曲,这使他的琵琶制作技艺更胜一筹。90年代以前,我国琵琶演奏界曾一度以得到一把高占春制作的琵琶为荣。

更难能可贵的是,高占春坚持把制琴过程中的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80年代初,高占春已经积累了30余年的实践制作经验,于是他萌生了把制琴心得记录成书的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高占春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完成《琵琶制作》一文的初稿。后由林石城修改整理成文,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编修成册,在1982年的《乐器》杂志上分9期连载发表。这是我国琵琶制作史上第一次发表的专业性文章,对我国琵琶制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琵琶制作在形制、规格、音响品质等方面有了趋于规范化的参照系数。高占春的这一贡献,不仅对琵琶制作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其他乐器的制作也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像高占春这样,兢兢业业,为了琵琶制作技艺的提高而努力、为了琵琶制作技艺的传承而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为我们诠释的是工匠精神的又一个理念――从容独立、踏实务实。

技能大师张建平的

研发改良

同样是子承父业的张氏“父子兵”――张龙祥和张建平,在拉弦、弹拨类乐器的试制改良工作中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内设立的“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正是“将门虎子”。

对于张建平来讲,工匠精神的涵义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的父亲――乐器制作工艺师张龙祥,是一个多面手,主做拉弦乐器,三胡、琶琴、新型阮等诸多改良产品的研制也出自他手。张建平小时候并不喜欢这个职业,他的理想是当职业篮球运动员。1979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工艺师子女跟随学艺。于是,张建平成为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工人,开始向父亲学艺。

当被问及他是如何做出现在这样的成绩时,他笑了笑,回答也颇富于哲理:“那是百分之九十五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五的天赋。”从球场突然转向工厂做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经过不懈的努力,两年后,张建平便开始独立完成一些中档和普及产品的制作,并逐渐吸收父亲张龙祥及伯父张文龙(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拉弦、弹拨类乐器制作工艺师)的制作技艺及理念,边感悟边实践,逐渐摸索出特有的调琴方法,使二胡音质明显上升一个台阶。1987年,张建平与演奏家合作,研究如何在二胡音区内控制不协和发音点,获得了成功,该成果次年被文化部评为科技成果三等奖。

此外,作为《民族低音乐器研制与开发》课题的重要研发者,张建平不断探索,对其父张龙祥当年创制大琶琴的优缺点再次进行整理、归纳。2015年6月,与团队一起,完成了花瓶型、六角型低音拉弦乐器的制作,得到了上海民族乐团、音协等专家的指导与认可。2015年10月亮相上海国际乐器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张建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坚韧不拔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实践工匠精神的理念――摒弃浮躁、宁静致远。

走出车间开拓创新

工匠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式的“闭门造车”,工匠也要走出车间,开拓创新。2015年10月24日至11月9日,恰逢日本奈良“正仓院展”开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作为乐器文化的传承者,历来重视民族乐器文化的研究,特别组织技术人员及部分制作师前往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观展。此行八人包括张建平、李素芳、周肇麟(琵琶车间综合管理者)等。奈良之行,令他们受益匪浅,回到车间后大家将“取”到的“经”细细研读,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最终运用到实践中,仿制唐代阮等系列乐器的工作顺利完工。

同年11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谭盾工作室合作开展“丝绸之路”仿古乐器的探索与研发项目――关于仿制适用于舞台演出的仿敦煌壁画乐器。企业安排相关设计、制作人员等一同前往敦煌莫高窟进行学习,希望切身感受敦煌壁画的魅力,能够激发工匠的创作灵感。目前,该项目进行得有条不紊。

近年来,企业鼓励设计师与制作工匠积极寻找合适的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在产品的设计制作中融入相关元素,提升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例如嫁接漆画、珐琅、竹刻留青等传统工艺,创作出了青花、旗袍式、蝶之舞等系列乐器;同时与多位画家、艺术家合作,设计研制了海派风情、梦回红楼系列限量版乐器,产品投放市场后反应良好。

此外,车间的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建厂初期企业工匠自己改良的二胡琴梗铣型机、琵琶铣坯机等到如今引进的数控雕刻机、半自动弯弓机等,提高了工艺精准度及产品产量与质量。制作工匠们将节省出的时间与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琢磨技艺、开拓创新中。

竞技、传承与抢救

除了个人的努力摸索、团队的协力合作,工匠技艺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催化剂”。1986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首届“敦煌杯”民族乐器制作比赛成功举办。30年来,该项比赛长盛不衰,一个关键原因是企业坚持邀请闵惠芬、王中山、李萌、吴玉霞等知名民乐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担任顾问及评委,使得参赛工匠能够在专家的点评中查缺补漏、寻找差距,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同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积极为制作工匠提供专业培训与考核的机会,自编和改编教材,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也上了新的台阶。1993年,在国家轻工部和劳动部首次评定工艺大师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竟有5名制作工匠被评为了高级技师。2011年,企业专业培训与考核得到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支持,成为特有工种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试点单位。五年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共培养出中级工42人、高级工18人、技师8人、高级技师1人。

技能培训不能仅局限在工作岗位上的工匠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工匠技艺更需要后继有人。因此,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紧紧抓住了工匠精神的灵魂――传承。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就开办了工业中学,为企业和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乐器制作师。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又开办了民族乐器制作中专班,并委托办学,培养乐器制作的专业学生。

现如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依然走在传承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前沿。2012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设了民族乐器修造专业班,定向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民族乐器制作、维护保管、乐器调律等工作的队伍。这一校企联袂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开创了先河,解决了民族文化产业后继乏人的状况,也为中国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目前,第一批专业学生已进入了定岗实习阶段。这些稚嫩的面孔,让人看到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的希望。

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认为必须再做点什么。《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是上海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之一,由上海民族器乐一厂编辑,是第一本详细、专业记录了古筝、二胡、琵琶制作工艺的书籍,同时也记录了上海民族乐器制作人在过去数百年中的勤劳与才智、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