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14

工匠精神研究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1

德育课教育是培育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课程,中等职业技术学生的最重要的职业价值观就是对职业的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中职生德育课教育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内容,能更好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从而具有匠人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正是培育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终极目标。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求。

二、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1.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等的行为,提示我们要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要求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提升与创新。于是,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品质。而把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中国制造中,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的支撑。所以培育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职学生十分必要。2.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需要。中职学校在对中职生进行理论教育、专业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让每一位中职学生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就能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品质。以良好的职业素养投入到将来的职业岗位,就能制造出优良的“匠人产品”。3.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是其将来从业的需要。在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过程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中职学生只有具有了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专业专注、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就能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从事将来的工作,满足工作中对工匠精神的需要。

三、德育课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

1.把《工匠精神读本》的学习纳入到德育课中。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略精神培育,造成职业素养的缺失。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把对《工匠精神读本》的学习纳入到德育课中,让“工匠精神”成为中职学生的自觉意识,让“学习工匠精神争做工匠能手”成为一种自觉性的教育活动。2.德育课多采用贴近专业、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教育,要立足中职生的专业特点、职业特点,多采用贴近专业、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把“工匠精神”内化为中职生内在信念,外化为行为之中。使中职生成为一个有“工匠精神”的人。3.在德育课举办“工匠精神”演讲比赛活动。在德育课上分小组举办有关“工匠精神”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以“敬业、精业”“爱岗敬业”“干一行、精一行”“精益求精”等为主题举办演讲比赛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中职生的“工匠精神”意识。从而把“工匠精神”意识融入到其信念当中。4.把中国古人的“匠人精神”融入德育课中。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其学习中华民族古人的“匠人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既有许多关于“匠人精神”的描述,如《诗经》中,把对骨器、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同时,出现了许多工匠大师,如木工匠师鲁班、修桥匠师李春等,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学习中华民族古人的“匠人精神”,能很好地让中职学生有民族情怀、弘扬民族的“匠人精神”。5.营造醒目的德育内容和工匠文化环境,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在校园中营造醒目的德育内容和工匠文化环境是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楼、实训楼外墙选择“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制造强国”“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等标语刻于醒目处。在实训楼、实习车间内营造有关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等具有“工匠精神”内涵的文化环境。比如,在教室及走廊张贴本行业、本专业工匠人才的人物介绍,在校园合适的地点制作历代工匠雕塑等,让中职学生所见皆“工匠”文化,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受工匠精神文化的熏陶。德育课教学是培育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渠道。“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所倡导的职业追求。中职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相关知识点,加强对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导、培育,真正实现其“精技立业”的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刘路永.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措施探析[J].教育学文摘,2017,(01).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德育;融合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应该树立的理想,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意义深远。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成功转变的关键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把“工匠精神”培育有效地融入职业院校德育中,必然有助于增加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有效供给,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视阈下职业院校德育必须创新和发展,这是社会、国家和企业对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也是职业院校自身实现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

一、“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的本质内涵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又赋予了工匠精神新时代的内涵。关于“工匠精神”,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本文采纳了学者李小鲁对于“工匠精神”含义的诠释,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只有从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这三个特征把握“工匠精神”,才能对“工匠精神”有一种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源于教育,又跳出教育去看待的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和形而上的追求。职业院校德育在职业教育中担当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任,而工匠精神又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所以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职业院校德育的责任。职业院校培养要通过德育课程、通识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教育,将德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院校德育在内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把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学习上,关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依托于短期的实习生活,关于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不完善,仅仅是一些基础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的逻辑阐释

“工匠精神”培育应渗透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最重要的是在职业院校“德育”的环节上下工夫,避免理论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构架和悬置无用的道德说教,试图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德行养成,即在德育中凸显“工匠精神”。1.职业院校德育是“工匠精神”培育的环境载体。要想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缺一不可,否则难以保证职业生涯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是专业教学和实操训练,但仅仅依靠这两种方式成效十分有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精神。德育活动可以作为职业院校全方位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环境载体,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相对开放的环境、真实具体的场景,德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能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职业院校德育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态度尤其是“工匠精神”为首要目标,因此“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帮助学生获得其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然而,很多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和普通德育实质上是分离的,“工匠精神”培育以专业任课教师为主,普通德育一般以思政课教师和负责德育的人员为主。职业院校如果能深刻认识到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就可以把两者组织协同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3.“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性。“工匠精神”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性,能起到促进学生良好“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职业院校的德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很难有效激发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应该有意识地整合“工匠精神”和德育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开展形式,改善条块分割的现状,协调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突出“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内容在德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设计合理的德育顶层框架。

三、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德育模式构建路径

1.价值转向——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育理念。“工匠精神”培育能使学校德育效果增强,德育工作成效良好能促进“工匠精神”培育,两者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1)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德育理念职业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转变观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加强“工匠精神”的形成,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中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通过教师组织和实施的,工匠精神是对他们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因此,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等职业素养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3)学校管理人员对于“工匠精神”理念的树立,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人员是学校的掌舵者,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他们会更加从整体的利益和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进而不断地接受新理念和新思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2.课程教学——更新以“工匠精神”培育为主的德育内容。“工匠精神”培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一个特色。同时,对于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改革和创新路径。(1)把专业精神作为德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职业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把专业精神作为德育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使得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工匠精神”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2)拓展提升职业态度的德育内容职业院校德育课程要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教材与课程开发与设计,融入倡导敬业、诚信、踏实职业态度的相关教学课程与教材,使学生实现现在学习与将来工作结合、个别需要与一般需要结合、情商发展与智商发展的结合。通过专门课程学习实现教育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可以解决目前职业态度教学零散、教育教学渠道不畅等问题。(3)增加激发职业素养的德育内容职业院校在课程开发中应坚持将职业素养激发渗透到德育实践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将德育工作实实在在融入企业实习中,进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在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提升职业素养。3.氛围营造——完善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德育评价。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德育评价方式应区别于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围绕道德主题和“工匠精神”要求,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1)评价主体多元化把学生和行业企业纳入到德育评价主体中,可以更好地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基本道德真实水平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多元评价主体模式下,德育评价的视野可以走出校园,延伸到企业、行业和社区,学校德育教师、企业指导老师、企业员工、学生本人可以从各自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和基本道德水平做出评定。(2)评价形式多样化职业院校学生众多,仅通过少数教师以单一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做出评价,显然不能真正反映职业院校的德育成效。因此,在多元主体综合评价的前提下,把“工匠精神”和德育评价融合于德育的各个环节,把学校与企业评价、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放在一起综合考虑,尽可能地反映学生职业素养和基本道德品质的发展水平。(3)评价内容立体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德育模式,其德育评价绝不能单单评价德育中的职业素养教育,还需涵盖传统德育中的思想理论教育内容,以保证德育评价内容的立体性和完整性。立体化的德育评价应该尽量做到具体化和量化的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水平的客观、合理评价。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职业院校德育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个潜移默化、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各个主体的“工匠精神”,共同推动职业院校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本刊特稿),2016

[2]刘振华.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

[3]郭晓雯,黄寒微.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及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价值;精细管理;制度支持

一、提倡“工匠精神”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精髓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是一种专注、执着、敬业、守规的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上,更是体现在实践行动中。中国自古以来对“工匠精神”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然而,在片面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企业发展理念下,在“机器换人”的工业新趋势下,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却在渐渐消失。

(二)“工匠精神”的缺失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巨大贡献,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忽略“工匠精神”的不平衡发展,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的后劲。首先,中国中小企业寿命普遍偏短。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40年的寿命相比,相距甚远。其次,中国制造业急功近利、大而不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慢慢消失,廉价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逐渐显现,品牌和创新的相对滞后,更造成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东南亚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发力,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中国本土企业在东南亚建厂、在华外资企业转移产能;中国制造成本快速上升,迫使在华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三)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工匠”队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提速的最主要推动力当下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代表技艺,而是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缺少高技能“工匠”,以及对其背后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充和结构优化,中国企业就无法赚取产业链最高端的丰厚利润,“中国制造”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升级为“中国智造”。

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向“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转变的困境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职业教育规模,但是时至今日,社会上甚至于某些职业院校自身,都还把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划等号。首先课程设置与普通学历教育差别不大。部分县市职教中心或职业院校80%-90%的课程都是文化课,很少或者没有设置职业技能类的课程,只有在三年级才开始安排一些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其次,师资管理缺乏职业教育特点。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无论在业绩考核、管理制度、薪酬待遇、工作机制上都实行同样的政策,职业技能教育没有实现应有的地位。三是专业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很多职业院校在开设专业时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往往什么行业火爆就跟风设置什么专业,但是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学生就业时永远滞后于市场需求。

(二)职业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导向、市场导向、实践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普通教育并无本质区别,未能针对职业教育真正有效评价和监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热衷于规模升格,建立覆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目标愈发偏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评估,甚至使职校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陷入“名声差——就业难——招生难——生源差”的怪圈。

(三)职业教育现行职业能力培养机制重技能、轻兴趣,缺乏培养“工匠”的环境但凡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并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荣誉感,他们耐心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都只是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教授、技能的训练,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对职业的兴趣,即“职业尊严”的培养。如此体系下培养的学生至多只能成为“熟手”而远非“工匠”。

(四)职业教育现行教学机制使职教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年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人数还是就业比例都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从办学规模看,教育部2015年7月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29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3%。当年全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15万人,毕业生321万人,在校生达到964万人。换言之,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已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旗鼓相当。其次从就业比例看,教育数据机构麦克思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是职业教育就业人数并不代表高质量的就业。目前职业教育学制普遍较短,从几个月到三年不等,职教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适用性差,因此学生往往只掌握简单、初级的操作技能。麦克思研究院的《2015年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4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为3773元,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200元。虽然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职教毕业生能迅速就业,但是用人单位很快发现这些学生在职业精神、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上的缺陷,遑论成为“工匠”了,因此职教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流动率远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

(五)职业教育现有实训体系与“工匠”培养机制相去甚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但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学校的教学设备、实操环境往往滞后于实际工作;二是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后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技能训练,但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很难悉心指导,实习学生常沦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三是企业或者实训基地与职业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对技术技能的实际需求嵌入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和学习未来工作中亟需的技术技能。但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也很难修改公办职业教育体系中严密的课程,难以推广。

三、深化改革,将职业教育打造为批量生产工匠最重要的体系

(一)加强职业价值的培养,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职业,但无论年代和行业如何流转变迁,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坚守品质,最终实现自身和职业的价值,这不仅是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都在坚持的“工匠精神”,也是对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首先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二)精细管理,特色培养,为“工匠精神”夯实基础短短三年甚至几个月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将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一位大国工匠,但可以搭台子、架梯子,给学生成长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自身同样需要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职业倾向,开展精准的个性化培养,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优化现有实训机制,打造高技能人才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中国优化现有实训机制迫在眉睫,实操训练不能单纯依靠教育系统,而应该参照国外先进经验,让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紧跟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保持实训技术先进性。因此职业教育要改变原有满足于老教材、老设备、老技术的传统实训模式,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的沟通合作,从新技术研发、试制、制作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打磨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四)打破学历制度壁垒,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在制度规约下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这是一项牵动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首先,改变唯学历论能力的局面,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尊严和薪酬待遇。一是打通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在全社会形成“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氛围,二是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这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其次,破除偏见,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只有切实解决技术等级能否等同大学文凭、高考能否实行“学术型”“技能型”两类院校录取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如何与职称制度无缝衔接等技能人才在职业提升和个人发展上的各种问题,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有空间实现个人的价值,“工匠精神”才能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五)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校企双方积极推动技能培训,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当前产教融合推进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校企双方权责利缺乏明确、规范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也往往使企业难以承担;二是企业作为盈利部门,现有的激励政策很难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益回报,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例如对于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尽早出台职业院校“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学徒制的管理办法,用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和职责。只有政府、学校、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技能培训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

作者:覃友杰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工会;工匠精神;师生

一、研究背景

(一)高校工会弘扬工匠精神作用的必要性

2016年,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随后在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被确认。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的“大国工匠”。2018年,进一步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掀起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2019年,对于如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动力。将“工匠精神”提升到社会民生层面,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力量,彰显社会发展中我国政治层面对于工匠精神的呼吁与精神渴求[1]。在全社会大力提倡敬业、专注、创新精神的大背景下,对高校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与提倡更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弘扬“工匠精神”,既凸显时代特色,亦具有更加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更加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的人才将来会走向各个行业。高校工会拥有高校资源和工会资源的先天优势,在高校工匠精神引领和人才培养价值导向等方面,应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工匠精神

《周礼·考工记》记载:“国有六职,百工舆居一焉”,其中的“工”,相当于现在各个行业的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涉及到的“工匠”,包括了各种岗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从业者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表现,是劳动者提升个人精神追求,完善个人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道德引领。工匠精神的实质在精神,是提升劳动者素质的内在力量。不论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都将被推崇。我们赞同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这一说法。在此要着重看“道德指引”。我们认为对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来说,道德指引是必需的,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更是非常重要。青年正处于各类思想碰撞大融合然后分类吸收的阶段,工匠精神培养崇德重道,非常符合这一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无论是为师还是为生,更应在教育当中时刻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学校里的教师要“德艺双馨”,为人师表,要德行过关;大学生也必须在早期的教育中,就根植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诚实守信等工匠精神品质。此外,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更要具备“工匠能力”[2]。

二、准确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现在各个场合总被同时提及,因此,我们应当首先梳理一下三种精神之间的关系。

(一)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常晓媛《论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中,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二者在产生条件、蕴含的主要价值导向、外在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对立关系;在服务社会生产、重视道德培养方面又是统一关系[3]。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外延和工匠精神的外延,在某些领域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服务社会生产、重视道德培养方面是殊途同归的。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时代特征如何明显,最终二者都是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二者不是对立统一关系,应当是相互区别和联系的关系。两者的这种紧密关系是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经常被放在一起提及的原因。

(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作为一种社会道德指引,都蕴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渴望成才、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他们共同的实现基础是劳动。劳动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石,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础层面。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其实从本质上看,都是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辐射社会行业的各个领域,是劳动精神投射到社会各个行业的美好的精神形态,是劳动精神的提升。倡导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最终形成良好的劳动局面,最终促使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党和国家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4]。三种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数据支撑

为有力说明高校工会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作用情况,本文进行了可靠及充分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方式采用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包括电子问卷及纸质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的形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问卷设计说明

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填写方式,但涉及参与调查人的学校名称、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反映了不同被调查主体对此项课题的看法和观点。调查问卷主要了解被调查人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被调查人所在学校工会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所作的努力;被调查人在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人才培养所起作用的认知;被调查人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其他建议等。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工匠精神在高校的弘扬现状,以及高校工会在这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情况,与高校师生对于工匠精神普遍的认知情况。

(二)问卷发放对象

陕西省的高等院校数量在全国属于前列,所涉及研究课题的参与者均在陕西省,参与调研的高校中,有综合类大学、工科类高水平院校、工科类一本院校、二本类院校、地方二本院校、高职类院校、成人高等院校等。

(三)调研结果

1.调研数据分析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通过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运用SPSS24.0做进一步数据分析,高校教职工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高校工会号召师生弘扬工匠精神的力度;师生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作用的认知程度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1、图2、图32.调研分析结果图1显示67%的被调查人,对工匠精神了解一点,停留在一个模糊不清的状态;仅有16%的人很了解,这一部分人员大多为法学类学科背景;17%的受访者,对工匠精神一点也不了解,仅仅只是知道。图2显示59%的被调查人所在的高校工会,仅仅偶尔做工匠精神的宣传号召;41%的被调查者所在高校工会经常做宣传号召,但政策宣传过多,实质性的行动较少。图3数据告诉我们,高等院校无论是工会工作者,还是师生普遍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很重要。75%的被调查者认为起很大作用,25%认为起作用,但作用不大,没有人认为不起作用。

四、高校工会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现状分析

(一)认知度很低

被调查人均认为,弘扬工匠精神不论从学校层面还是国家层面都很重要,但没有对于工匠精神的深层次了解。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在国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中都被熏陶感染了,却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政策宣传获知层面上,普遍认知度很低。

(二)措施及手段单一,流于形式

高校工会在号召师生弘扬工匠精神上工作略显单薄。从图2我们就可以直观感受。弘扬工匠精神的工作仅停留在简单的政策宣传,大多没有实质性行动;职业类院校由于学生培养目标与高水平院校不同,在弘扬工匠精神上做得相对较好。

(三)师生在重视性上有共识

高校师生即便在学校层面感知不多,各类媒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及“大国工匠”类节目的推出,师生获取信息手段多样化,使师生思想上受到了冲击,引起了重视。师生普遍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很重要,会对人才培养起到很大作用。

五、高校工会弘扬工匠精神的现实建议

(一)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高校工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高校党委领导。这是原则和方向问题,必须首先把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使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宣传与学校的大发展方向一致;高校工会应当充分有效发挥工会的职能,尤其是教育、宣传职能,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教师、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塑造方面,有充足的认识。

(二)转变师生观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

高等教育中要弘扬工匠精神,首先要在教职工中大力倡导。教师对于工匠精神有足够的认识和认可,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高校工会应当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在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层面,可以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高校工会发挥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促进学校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三)在构建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上,切实发挥高校工会作用

高校工会应加强与上级工会、同级工会、地方工会、企业工会的联系,积极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在工会的可利用资源,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予有效引导。避免高校工会仅停留在跟随学校人才培养步伐,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用,积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让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实现,使工匠精神在高校真正落地;充分利用高校新媒体矩阵,强化对工匠精神、工匠典型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追捧的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更高水平的学历教育,尤其要弘扬工匠精神,2019年5月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我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招生对象除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外,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均在招生范围内。因此,要面对多元化的受教育对象,更加迫切的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六、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每年都会发表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主题的重要讲话。工匠精神对于新时代高校发展、学生素质提升和劳动教育有着重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工匠精神的根本意义在于育人价值。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命题,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对于师德培养、人才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工会要切实承担起历史使命,在塑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中,在工匠精神与学校教育体系的融合中,发挥独特的贡献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苗苗.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9-52.

[2]张旭刚.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困囿与掘进[J].教育与职业,2017,(21):22-24.

[3]常晓媛.论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9,(1):112-117.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者

《中国文明网》对“工匠精神”做了如下解释:“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第一要素是专注,用心活、用心干、用心诠释人生;第二要素是坚持不懈,求知永无止境;第三要素是坚强和忍耐,通过不断地努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称为“匠人”,匠人需要磨练和捶打,需要经历种种的痛苦和挫折。

1现状分析

1.1对“工匠精神”理解的偏差

教学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事情琐碎而繁杂,虽然大家对“工匠精神”这个词耳熟能详,对它的定义和内容也都了解,但很多人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把“工匠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了。在社会上,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份工作或一件事,会被认为地位低下,甚至会受到歧视。所以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认为只要完成就可以了,缺少深入钻研的精神,因此也就没有了可提高的空间。

1.2缺乏系统的培训

这几年,教学管理系统中除教师之外的管理人员进修的机会很少,一年到头甚至专业的培训一次都没有,这样就导致了管理人员的自身技能和水平一直停滞不前。高水平的技能需要不同的老师和师傅来进行培训和指导,没有学习、对比、检查、总结、积累就不可能有提高。

1.3缺乏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建设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生活和工作节奏都飞快,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工匠精神”,缺乏细分工序的深入研究,工匠知识体系的建设已经落后。我们教学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就需要不断借鉴先进学校、先进国家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来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

1.4教学管理系统的不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管理系统的规章制度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定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现在日益严峻的上课“低头族”状况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网络选修课如何更好地进行跟踪和监督?教学管理中如何做到及时反馈?出现问题如何定责?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教学管理内容。

2构建“工匠精神”培养环境

2.1转变理念,放慢节奏去思考

如上文所说,“工匠精神”需要学习、对比、检查、总结和积累,如果每天就是完成任务性的工作而没有思考和总结,那么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将一直停滞不前,长此以往会产生懈怠等情绪,就会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不断修订和完善,让工作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细化工作步骤,并分工明确使每个人责权清晰,让普通的任务性工作成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内容,让被人认为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岗位成为不可或缺的职位。如:以前曾出现过学生证书丢失却不知道去哪里找,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弄丢了还是老师没有下发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有人说补发,有人说不管,但这两种处理方法有效吗?事实证明都不行。这个时候如果静下心去思考一下整个流程,就会发现工作环节中存在的漏洞,老师下发证书有没有做好备份工作?学生签收证书时有没有签收单?如果这些有了,那么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因此将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务性工作流程化并制定出工作标准,仔细考虑每一个环节,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也就会慢慢显现出来。

2.2完善机制,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工匠精神”的传承需要传统,需要文化氛围,更需要有机制和政策的保护。教学管理工作者的能力与水平关系到整个系部甚至整个学院的教学运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通过顶层管理机构为教学管理系统人员制订系统的学习计划、培训内容,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整体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者的水平。

2.3实行绩效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现行的考核机制对教学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工作的量化,导致有的人工作量很大有的人则无所事事,但收入可能没有差别。因此,实行绩效,将工作量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用事实说话,提高工作积极性能更好地促使管理人员去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3“工匠精神”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3.1转变理念,不断创新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中,在每天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一个有机而又有效统一的过程,确立新的理念。要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要摒弃传统的由上至下的命令式管理,逐步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型管理模式,要从完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慢慢转变成半开放式甚至是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3.2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工匠之所以能够淡定从容,精益求精、乐此不疲,除了有过硬的技能本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孜孜不倦,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动力。因此教育管理系统不但要重视教学管理技能的训练,更需要结合时展的要求,不断强化素质培养,培养管理人员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够从内心生出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理解,才能够释放出无限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

3.3细化分工,提高职业素养

细化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明确个人责任的最好办法。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入手,将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内容细化,让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追求完美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神。如工作台的5S管理,能够在20秒内找到有效文件;如文件资料的归档,有收发流程有归档目录……不管是哪个环节,只要出现一点小问题,都要能够及时找到原因并解决,再完善分工内容,不断优化和提高。

3.4校企合作,培养“工匠精神”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日本、德国一些先进企业的“工匠精神”吸纳进教学管理中,并内化到每一位管理者心中。在日本,培养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够通过技术人员的技能考试,拿到技能“通行证”,而在培养技术人员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他们的技能,更重视他们的个人素养、职业品德、精益求精的作风以及完美的团队合作精神。

4总结

“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需要社会、学校以及方方面面的支持和理解,当然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自身的追求。如果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放慢脚步,静心思考工作内容,不断完善不断提高,那么整个教学系统的顺利运行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05).

[2]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4]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

[5]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3).

[6]赵洋.“日本制造”的文化基因[J].中国报道,2015(04).

[7]重莲.:唤起“工匠精神”强健中国制造业[J].中国品牌,2015(04).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体现,又是大学生展示和锻炼自我的舞台,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利器。高校双创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启迪创新创造思维、孕育创业实践行为,从而树立积极进取的形象。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工作进展缓慢,亟待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其中。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双创教育,有利于改进高校双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转型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而促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2019年,“工匠精神”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其重要性。工匠精神的内涵涉及范围广泛且带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其特点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工匠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一)工匠精神的传统内涵。工匠精神涉及的行业十分广泛,遍及社会生产诸多方面,其渊源始于也分化发展于农业生产活动,形成于以手工业为生的手艺人。匠人用娴熟精准的手工技艺,打造精湛的手工艺品并以此作为谋生手段。其内涵包括匠人们在打造手工艺品的过程中不断精雕细琢和追求精益求精所领悟出“道”的真谛,包含匠人们专业的职业技能,对产品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道技合一”的职业追求及尊师重道的传承模式,而“技艺合一”是匠人们对产品理念的无上追求。“道、技、艺”是工匠精神传统内涵的体现。(二)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我国大力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包括传承文化与坚守品牌的民族精神、不断革新与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与质量至上的品质精神、一丝不苟和不遗余力的服务精神,目标是追求“道技艺合一”最高精神境界。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具体体现,蕴含了创新创业所必备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生命态度,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进程的动力源泉。

二、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时念和发展战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现状而言,大学生所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其一,专业技能培养缺项,包括理论知识匮乏、课程形式单调,重理论轻实践、教育劳而无功,师资薄弱、急需进行补给;其二,人文素养培育缺位,包括科学精神缺乏倡导、家国情怀意识淡泊,生命价值认识欠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工匠精神本身能与时俱进地拓展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和生命态度,能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可以补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转型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助其实现人生价值,也有助于切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一)工匠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内在维度。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创造精神、品质精神、服务精神与科学精神所蕴含的全民精神、探索精神、攀登精神、奉献精神有严密契合点。工匠精神培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生活观念的确立,促进其良好职业理念的树立,引领其人生方向及价值观的确立。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有利于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时代新风尚,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还有利于科学精神的树立和维护。可见,工匠精神能对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行充盈,呈现了科学精神的内在维度。(二)工匠精神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培育工匠精神就是涵养家国情怀。“人才是精神的承载者,精神是人才的引导力,保障集体利益,培育工匠精神,从人才出发,从教育出发是基础”[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起步晚,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低品质商品、质量差的服务仍充盈市场,消费者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受到损害,国家的综合国力也大受影响。工匠精神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生产者的职业素养,提升制造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在制造源头追求优效、高质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从而助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提升综合国力。培育工匠精神,可以激励大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的信念,自觉把个人的创新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创业抱负落实到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中。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正是涵养家国情怀。(三)工匠精神是生命态度的美好愿景。人类因为追求文明而文明,生命因为态度不同而不同。美丽的生命应当拥有平等、尊重、珍惜、奉献的生命态度,唯有如此,方可获得充实而精彩的生命旅程。生命态度可以解读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待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态度,即对生命是否平等对待、是否尊重和珍视;二是对职业的态度,即对自己及他人所从事的职业、付出努力和获得成果等是否认同。正确的生命态度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弘扬工匠精神可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在喧嚣浮躁的现代都市中做好“人生舞台”的设计师,并就此磨砺心智、雕琢人生,进而正确认识生命态度。培育工匠精神,不仅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需要,也是促进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甚至是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2]。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采取有效对策,着力对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加强建设,促进大学生具备积极的生命态度,为促进其健康成长并实现自身价值保驾护航,最终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必将影响甚至引领所在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新时展的必然选择,是生命态度的美好愿景。工匠精神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不竭动力,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精神品质的重要指引,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更是启迪大学生就业创业梦想的精神源泉。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守人生理想,纯洁道德情操,坚持敬业精神,严谨职业态度,重塑生命态度,进而引领社会风尚,打造中国未来民族性格,服务我党治国理政,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双创教育的策略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思想真政治教育;融合途径;浅析

工匠精神这一理念,最早由总理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并逐渐成为新时代专业技术从业者职业品质、职业能力培养一个新目标和代名词。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专业技术从业者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过硬的敬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革新的不断调整和深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职业态度和职业品质,更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影响,最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由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外在形势决定的。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高职院校学生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媒介,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负面信息的影响和侵蚀,导致个人道德操守和价值观念形成方面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中固有的一些价值观念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无法引发学生的共鸣和理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给学生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引导和道德标准,有利于引导学生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负面信息的侵蚀,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二)由学生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目标决定的。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标准也不断提高,这些因素都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很多困境,比如,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深处或多或少地存在重视专业技术学习,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有的甚至极端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对自己就业发展用处不大,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和心理。这也反衬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存在一定的分歧。如果将工匠精神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将学生个人发展和成长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有机结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三)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决定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上,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革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要不断革新。最为迫切的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急需树立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契合学生需求、顺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来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现引领和熏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无论是精神内涵,还是价值操守,都符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可以使工匠精神得到积极的弘扬,更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一)将工匠精神引入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想信念教育过于纸面化和表面化,没有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和成长有机结合,无法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工匠精神引入其中,有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品质。一是通过引导学生们对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内涵进行理解和接受,帮助学生们了解工匠精神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必然联系,鼓励学生们在建立职业操守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通过在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过程中,鼓励学生们积极践行工匠精神,学生们通过践行工匠精神,可以得到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进而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发展,帮助学生们树立践行工匠精神的信心和积极性。(二)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想真正实现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必须要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教育体系,为工匠精神的融入提供保障。一是将工匠精神进行具体化、丰富化,选取符合工匠精神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工匠精神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二是不断革新教学管理制度,将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整合,调动更多的教学资源服务于工匠精神的树立上,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老师和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以工匠精神为目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首先,要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要围绕工匠精神的树立,科学制定学习规划,确定教学目标,不断引入高新技术教学手段,比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现方式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吸收。其次,要丰富课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本地区、校园内的红色教学资源,通过参观企业、到企业顶岗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们真正了解和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先进人物到校内进行座谈,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先进人物,体会工匠精神对个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树立践行工匠精神的信心和自觉性。(四)建设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教师队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悟和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鼓励教师围绕工匠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工匠精神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让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到具体教学之中,二是鼓励教师将工匠精神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要通过引入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专业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和养成工匠精神,通过工匠精神对专业技术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要通过树立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给广大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教师言传身教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五)建立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质量评价体系。要想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构建科学高效的质量评价体系。首先,要注重对日常表现和行为的考核,要通过引入导师制度等方式,让教师对学生从专业技能、道德操守等全方位进行考核,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日常表现,引导学生们注重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要注重建立多层次考核体系,不仅仅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更要注重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实干精神的考核,通过考核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要建立激励和惩处机制,对践行工匠精神的行为和师生,要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不符合工匠精神的行为,要进行必要的惩处,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承,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综上所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工匠精神完善和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任务。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思政教育实施者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真正发挥工匠精神独有的魅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娜.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6).

[2]王慧,黄银刚.工匠精神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建设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5).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制造产品时的精益求精、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及一丝不苟的态度。将工匠精神融入市场营销职业教育过程可以使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使工匠型市场营销人才践行于企业生产与服务过程中。高职教育的未来使命是培养未来的大工匠,使中国企业制造的产品成为全球质量标杆,实现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

1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是00后,他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世界和娱乐世界中成长起来的,将他们培养成可以静下心来钻研技术的人才是不容易的事情。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在进行营销时,是以客户的口碑和体验为绩效评判的标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品牌比产品更难塑造,市场营销人才需要帮助企业塑造正面的形象,为产品的良好口碑奠定基础。市场营销人才需具备自律、诚信、踏实的职业道德,同时需具备积极进取和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目前社会上市场营销人才容易受到利益的影响养成一种较浮躁、冲动的商人精神,导致出现做事无恒心的现象。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始终保持踏实做事、认真做人的态度,使学生始终不为利益所动,能严防道德底线。市场营销人才具备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素养需求,也是一种职业态度,对其将来综合素质提升和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对策

2.1构建“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氛围。市场营销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培养主要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是学生工匠精神职前培养的主要手段,需要在日常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专业、专注的个性化培养,使其具备大工匠的基本素养。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将职业、企业和产业的文化需求与工匠精神进行融合,融入市场营销教学全过程,通过对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工匠素养,避免功利化。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具有责任心、合作能力的市场营销专业文化氛围,以营造先做人后做事的专业文化特色。2.2加强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的整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学校期间主要是接受专业课的学习,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发挥工匠精神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适当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了解一技之长的重要性。教师要将工匠精神的考核融入课程学习和考核中,使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通过考核引导学生如何做,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良好工匠习惯。2.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专心工作的习惯。高职市场营销人才毕业后步入社会成为企业中的一员,他们的职业精神要与工作实践进行融合才能体现工匠精神。市场营销人才只有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才能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才能在不断追求中成为一名具备工匠精神的营销人才。专心、用心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追求工匠精神细节过程中快乐的体验。专心和用心主要是大脑高度集中的过程中进行技能快速掌握,并利用创新进行新技巧和方法的应用的过程。高职市场营销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独立实践来培养学生专心用心的工作习惯,使学生在独立实践过程中体验工匠精神专心用心为核心的重要性,并将专心用心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信仰进行实践。2.4通过个性化人才培养突出工匠精神的精准性。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三年的专业教育不能将学生马上培养成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工匠。针对市场营销岗位多样化,可以根据市场市场营销需求和学生的特征、学生知识结构及就业意向等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使学生的一技之长为进入社会工作奠定基础。2.5利用实训基地及工作室进行工匠精神沉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践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工作室及实训基地进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沉淀。市场营销工作室一般是有名师进行管理,名师的营销专业基础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营销技巧,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工作室和实训基地的名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工匠精神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工匠精神。在工作室中学生可以进行营销实践,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尝试和反思,以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工作室和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的工匠标准,使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的品质需求,提前塑造工匠精神。2.6将双创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双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双创与工匠精神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学生内在需求及社会企业需求的双向统一。高职市场营销人才中创业的比例颇高,双创是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指路灯,将双创与工匠精神进行融合可以使创业项目落实到实处,同时引导学生从细节做起,实现内在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项目进行确定、审视、修正和实践,这也是工匠精神工作的一个过程,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学生过分理想化的冲动行为。

总之,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不是孤立存在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附加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工匠精神文化氛围的构建和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的整合,通过个性化人才方式的培养和实践进行工匠精神的沉淀,并与双创相结合,使市场营销人才具备工匠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66-69.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9

关键词:新时代;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本职工作敬业负责、对专业技能追求卓越、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需要更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支撑和行动指针,弘扬“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各界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更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带来了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因此,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融合培养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互契合

(一)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内在关联。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但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1]。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包含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精神素养。从要素构成来看,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密切相关。此外,工匠精神的培育意在引导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等优良品质。这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注重提升学生文化品格、健全人格,还着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岗位胜任力在育人目标导向上相一致。(二)新时代工匠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产业急需、贴合企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当前,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呈现从重学历、重技能向素能并重转变的趋势。职业素质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衔接的关键指标,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为此,属于职业精神的工匠精神,应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范畴。同时,工匠精神传承千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诸多能工巧匠的典型故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鲜活教育内容和有力抓手。立足新时代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助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办出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有效切入点。(三)文化素质教育是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必要基础。教育对象拥有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方能科学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工匠精神。而正确的价值选择有赖于文化素质教育对学生道德品格、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就难以对工匠精神产生认同感,也难以真正地践行工匠精神。另外,文化素质教育由来已久,其在课程体系、队伍建设、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近年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借力校企合作平台,融合多元资源,不断加强文化素质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呈现校企互通共育的良好育人态势,为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培育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育目标决定了培养路径方向。随着新产业、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带来的变革,融合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文化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个目标维度。(一)爱国诚信、崇善尚美的道德品质。党的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来看,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育德与授技并举,且所立之德,必须是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因此,必须将正确的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心中,引导学生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讲究诚信为本,秉持向善的行为准则,以此凭借技术技能为国家和社会谋大利,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国家形象。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立身,技能人才极有可能追求“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利用技术谋求一己私利,那么“广大青年技能报国”“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等愿景将无法实现。新时代工匠要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具备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打造出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的产品。所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才,应是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品格作为立德立身立行根本,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明德尚美的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协作精进、求真创新的专业精神。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品质,是指引工匠磨练精湛技艺的精神力量。一直以来,质量都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线。高质量、高品质产品的产出关键在于生产者不忽视、无误差、零漏洞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以及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潜精研思、精心打磨,这就源自于生产者执著于专业,精益求精,追求把产品质量做到最好的态度。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传统的行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界限正逐渐消失,广泛合作、共享共赢的趋势愈加明显。产品的制造尤其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打造,早已非一人之技或一家企业之力所能完成。新时代背景下,在个人对自身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同时,互学互鉴、共进共赢的协作意识也是新时代工匠的必备素养。创新位居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进程中,创新是最关键的推动力量。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脱离本质、背离规律的创新是缺乏生命力的。真正的创新,是在求真知,明真理,把握事物的内核本质,遵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持续改进,形成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拥有探索求真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为创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助力中国制造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的跨越。(三)敬业乐业、严谨专注的职业素质。敬业乐业是从业者出于对职业敬畏、对工作热爱而产生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积极乐观的职业态度。严谨专注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细致入微、一毫不苟地制造产品的职业精神。敬业乐业是严谨专注的前提。态度决定行为,对事业常怀敬畏之心、热爱之情的人,总是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才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主动克服,笃定前行,造就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严谨专注是敬业乐业的支撑。一心一意地对待工作,日复一日地专注技术攻关,方能苦尽甘来,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成绩,产生更多的来自于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从而正向推动工作者恪尽职守、乐于进取。因而,敬业乐业、严谨专注两者相辅相成,是新时代工匠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也是高素质技术技能“职业人”职业素质的重要构成。纵观古今,无论是历史上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还是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高铁焊接大师、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万君,或是在故宫修文物的匠人们,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工匠的身上均有敬业乐业、严谨专注的缩影。“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数以万计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坚守岗位,忠于职守,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每一个流程、每一件产品,才能提升中国质量,擦亮中国品牌,把“中国制造2025”计划、建设制造强国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融合培养路径

(一)确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带来的诸多变化,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也应随之更新。1.从重技轻德到德技并修的思维转化。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条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由此可见,国家对“育德”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已将其放在办学育人的统领地位。但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技轻德”的错误倾向,也存在“轰轰烈烈做活动、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只有转变思维,从理念上把“德技并修”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坚持育人和育才并行、技术技能与文化素质并重,才能真正推进工匠精神培育、文化素质教育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从学校一元主导向校企双元协同的观念转变。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关键,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手段。目前“素质好、技能强、会做事的职业人”已成社会、行业、企业用人的共识[4]。转变学校一元主体办学育人观念,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的良好育人生态,有利于培养出更能融入社会,适应企业需求和产业升级的人才,促进人才供需对接。而企业在工匠精神培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比如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促进学生在职场化氛围中感知工匠精神;企业导师参与教育教学,以身示范,能让学生对工匠精神、职业素质等有具象化认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并实践工匠精神。为此,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明确校企双元主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校企育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培养方案、师资建设、实践教学、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协同发力,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实施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的梯度式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言传身教”和说教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基于新时代下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转变,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打破各课堂、各教育场域间隔,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与文化素质培养充分融合,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段梯度式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1.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主动联合企业制定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各专业素质要求与培育要点,确定校企协同培育计划,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企业职业要求无缝对接。强化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协同培育机制,学校教师要牢固树立“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意识,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在教学中渗透与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工匠精神、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等相关内容;企业导师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组织学生进企业开展实践体验等,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牢固树立锤炼工匠精神和提升文化素质意识。2.打破教育场域间隔,构建三堂融通式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有效配置课内外、校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的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强化各课堂教育能力建设。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以工匠精神为核心,重构培养目标、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作为必修内容,打造文化素质类特色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文化素质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融通。第二课堂的校园活动,依托文化教育场馆,聘请大师名家进校园讲文化、传技艺,举办学生竞相参与的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技艺展示等精品活动,让有形阵地与无形浸润相结合。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深挖企业文化要素,将优秀企业文化植入校园职业文化,构筑校园职场化实践环境,校企联合开展企业调研、校友走访等实践活动,推行校企文化互融的体验式教育模式。3.实施阶段化培养,构建梯度式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一年级着重培养品行优良的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开设文化类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开展开学第一课、团队协作、读书自学等主题教育活动,涵养爱国之心,涵育道德品格。二年级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预备职业人。结合专业教育,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内容,通过职业形象管理等课程以及校企联合开展的实践教学等,开展师生摄影展、书画作品展、职场模拟大赛等,培养专业精神,提升文化品行。三年级着重培养能够融入社会、适应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协同企业融通学生专业实习,开展敬业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梯度式培养使每个阶段的文化素质教育各有侧重、各有特色,阶段间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畅通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路径。(三)构建嵌入工匠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以文化之力铸魂育人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担当。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将工匠精神内涵嵌入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全程、全员、全域、有活力的文化育人体系,丰厚师生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1.确立大学精神文化。要在赓续文化根脉,紧抓时代特征,立足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凝练包含工匠精神内涵要素的精神文化体系,在校园景观、建筑、道路、宣传栏等校园各处,在课堂、校园活动、主题教育等各环节植入精神文化元素,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与高素质、高技能培育结合起来,促进精神文化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理念、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2.优化环境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环境造景相结合,提升校园景观与环境、艺术、时代及学校文化的融合度,打造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内涵深厚的校园环境。以学校精神文化为核心命名校园景观、道路、建筑等,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名言、工匠精神经典名句等文化小景,在教学楼、教室、宿舍张贴校风、教风、学风标识,创建教室、实训室、宿舍等各具专业特色的文明规范,形成软硬结合的环境文化,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滋养。3.加强载体文化建设。建设多样化校内文化教育场馆,并依托场馆,有计划地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大国工匠精品作品展览、师生艺术作品展示等特色活动,让学生能够提升文化艺术品味,且近距离感知工匠精神。构建起线下文化载体与线上网络空间联动的育人机制,设计融新时代职教特点与办学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与工匠精神元素为一体的廊道、雕塑、墙壁、宣传栏等文化载体,通过加强文化育人网络平台建设、优化文化育人在线教育资源、强化网络文化作品内容生产、加快推动优秀文化作品数字化与网络化等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工匠精神,形成处处有文化的浸润式育人环境。4.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目标为引领,常态化广泛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月、读书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科技创新文化节等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我心中的大师名匠”等校园活动,形成贯通三年、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学校还应引导二级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及人才培养特点,强化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文化与专业技能融合培养,形成互补共进、协同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35-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工匠精神研究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一、引言

2015年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2016年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到“工匠精神”,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7年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2018年孙春来副总理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寄语职业院校学生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大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媒体将“工匠精神”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而且其密集出现在中央高层会议及政策中,俨然已经成为国家意志与战略。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而制造的核心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首先培育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其次可以帮助学生个人、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最后可以加快实现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二、“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词汇在中国知网上查询,搜索结果为4371条,其中涉及到职业教育的研究有928条,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604条。概括来看这些研究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关于“工匠精神”内涵和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研究;第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第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和机制研究。以上研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但“工匠精神”从提出到现在不过近3年时间,而教育本身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这是需要实践论证和评判的。在对“工匠精神”内涵尽可能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现实环境的因素,如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价值导向等。

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和对在苏高职院校部分师生及家长的调查走访,发现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问题:第一,当前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十分模糊,混淆了传统“工匠精神”和当代“工匠精神”;第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知的偏差,社会价值导向的误区导致对社会“工匠精神”内涵认知的滞后。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家长、学生和老师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水平差距较大,其中家长几乎没听过“工匠精神”这个词;学生只有极少一部分听到过,来源于学校举办的一些讲座,而且局限性非常强,认为就是好的手工工艺,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老师虽然都知道“工匠精神”这个词,但是对其内涵的理解,以及重视程度差距非常明显,大部分老师停留在“工匠精神”现状的了解层面;第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技能的培养,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十分缺失,虽然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但因为各方面因素,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二)原因。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影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受到社会环境及价值导向的影响。从古至今,我国社会的主流便是通过读书学习可以改变社会地位,出人头地,“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更是深刻的影响着社会价值导向,只有考不上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会接受职业教育。企业也是影响“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收入不能与其专技水平匹配,工作环境的差别形成心理落差,“工匠精神”很难被社会尊重并接受。第二,受到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发展水平的影响。没有国家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的话,高职教育难以伸展拳脚。外部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内容很难深入开展。内部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本身就不具备“工匠精神”,“双师”存在证书资格化的现象,难以实现教师紧跟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现在依旧唯技能培养为目标,过于单一化。

四、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主要从对其影响程度较深的两个方面出发:(一)社会环境及社会价值导向。1.厘清传统“工匠精神”和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是提升培育“工匠精神”的前提传统“工匠精神”强调德艺双馨,技艺上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品行上也受到道德约束。薛栋在《中国工匠精神研究》中提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高尚的职业道德,包含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和爱国为民”。[2]当代“工匠精神”除了对传统的继承以外,时代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在中国知网以“工匠精神”和“内涵”为核心词汇查询,关于描述“工匠精神”新内涵的词汇频率较高的有专业敬业、勇于创新和耐心专注。2.改善社会环境和引导社会价值观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基础从对问卷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是对“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从国家顶层设计到社会各个角落都要有相应的政策来支持,以此改善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使得工匠被社会尊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首次提出职业教育是具有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的不同类型教育,是培养大国大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明确了国家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社会收入制度需要改善,要保证大国大匠达到社会高收入水平,工匠技术人才达到社会中产阶级,以此来扭转技术才人得不到物质保障的现状。物质保障的同时,精神支持也是必不可少,国家对优秀的工匠人才给予肯定,多宣传他们的成绩,使之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营造社会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从而引导和改善社会价值观。(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建设发展。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就因为过于重视技能培养,使得培养目标单一化,课程体系构建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提升,教育教学过于倚重实训和实习。“职教20条”的出台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及时转变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体系,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升专业竞争力。2.培养职业道德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技能学习的时间是3年,学习结束以后还要做3到5年的学徒,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在这个过程接触到的不仅是专业技能学习,还有在学徒工作中认知的“工匠精神”,亲身感受工匠技能所带来的成就感。“工匠精神”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在高等职业教育现有模式下,把职业道德的培养融入到专题讲座、思政课和专业课等各种类形的专题教育中,从而使得学生形成明确的价值观,理解“工匠精神”的真谛。郭巍巍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核心素养提升研究》中提到“高职院校要重视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可以通过技能大赛、专业课程思政模式教学和“工匠精神”文化宣传等各种方式来熏陶学生的“工匠精神”。3.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工匠培育”的重要条件调查走访中发现,第一,师生沟通的情形仅仅局限在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且交流内容并不涉及专业和职业等。学生对教师并不会产生“师傅”的情愫,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完成课程任务,教授技能更多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有一定的区别,更没有“工匠精神”的培养。第二,教师自身缺乏足够的行业经验和一线技能实践能力,教师受困于课时和科研工作完成情况,亟需相应的政策释放教师,使其更多的参与到企业一线实践,积累更多的岗位经验,为学生树立能工巧匠和“工匠精神”的榜样,从点点滴滴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4.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必需途径(1)提升校企合作效果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会因为缺少政府的有利支持和协调,导致合作浮于形式。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补偿。比如政府给予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这对校企双方都是一种激励和肯定。当高等职业教育当前的校企合作还往往忽略了合作企业的文化建设。一家具有浓厚“工匠精神”氛围的企业,从上到下会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严谨注重细节,荣誉感强烈,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实践,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所以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必须要考察了解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2)校企协同育人通过前期的调查走访,大部分学生更加认同在工作实践中完成技能学习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必须改革当前的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不仅仅停留在互派互签互挂牌层面。学生在校接受理论知识和一般技能的学习是第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磨练专业技能水平和提升“工匠精神”的过程需要在企业第一线跟着“师傅”完成,因为很多突发状况是学校实训模拟不到的,只有在更加真实的环境里,获得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才会激发个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着企业“师傅”对待工作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效果会比在校学习事半功倍。同时企业“师傅”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把优秀的毕业生招进企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参考文献]

[1].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Z].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北京,2016.

[2]薛栋.中国工匠精神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