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09:10:49

生物职称论文

生物职称论文篇1

评职称对职称论文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既然想要晋升,就必须要按照规定来发表相应的职称论文,尤其近些年职称制度的改革,对职称论文的要求越来越注重质量,所以认真准备职称论文是通过职称评审的重要因素,各个地区对职称论文的要求差别不大,不同级别的职称对职称论文的要求主要就是数量上的区别,除了有要求发表核心期刊外的职称外,其他的相差都不大,发表省级或是部级期刊都是没问题的,以工程师论文为例来看看需要申报人员把握的注意事项:

第一条:参加评审的论文应是以指挥部承担的工程施工、科研课题为研究对象。

第二条:论文应结合具体项目,有一定的创新性、理论性和前瞻性。

第三条:论文内容立题明确、技术性强,资料可靠,论据充分。

第四条:论文的评审,按总体技术水平、指导作用、应用价值,以及撰写质量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

第五条:撰写质量水平较高。

第六条:科技成果申报材料、施工技术总结不能直接作为论文上报,必须按照论文要求撰写,才可申报。

生物职称论文篇2

自办刊物有偿的符莉夫妇,被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符莉夫妇采取虚冒公开发行刊号、虚设编辑部地址和通过非法手段让稿件录入“中国知网”等方式,长达7年非法创办20余种刊物,约2万名投稿者交纳版面费超过1000万元,投稿者主要是医生和教师。(3月31日新华社)

三五个人数年内非法敛财千万,只不过揭开了这个灰色领域的冰山一角。“论文经济”如火如荼,该反思的不仅是报刊管理制度,还包括职称评定制度。

有多少学术刊物能够抗拒经济效益的诱惑,保持着高雅的学术品位和纯洁的学术操守,难有确切的数字。但学术刊物之杂,学术文章之泥沙俱下,却是不争事实。一些学术刊物明里暗里收取版面费,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那么多作者愿意排队支付版面费,是因为是职称评定需要。

一名小学教师一生或许只教简单的语文数学,但要评高级职称,对不起,你必须有科研成果,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否则,哪怕教学效果奇佳,也与高级职称无缘,医生也是如此。这就是职称评定的“硬杠子”。只要这条“硬杠子”存在,合法刊物也好,非法出版物也好,永远不会愁货源。

生物职称论文篇3

关键词: 职称评审管理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目前,全国各高校进入职称评审季。职称评审制度是稳定和发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行各业尤其是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职称评审制度所体现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特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所以,职称评审的工作必须是严谨的、没有漏洞的。

职称评审管理工作,一共分为职称申报、评委库建设、评审筹备和评审组织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规范和要求。总的说来,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这三个原则。

在职称申报时,了解首次职改以来的有关职称政策,尤其应熟悉掌握评审年度的职称评审政策。认真为申报人员提供政策方面的咨询服务,提供申报方面的指导。认真按规定审查评审材料,确保所审材料的真实性,把关不严,在评审中发现假冒伪劣材料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查处制造、贩卖、购买假证件者。审查过程中,发现不真实苗头,要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共同做好“防假、打假”工作。录入、审核、整理参评人员信息数据,制作评审票。按规定标准收取评审费。向评委会提交整理归类清楚、客观真实的评审材料,及时收审并向省有关高、中级评审委员会呈报评审材料,及时清退评审材料。在评审结果审核公布后及时将评审材料按原渠道退回给申报单位,同时将有关存档的评审资料交档案管理人员。

在评委库建设中,熟悉掌握各年度的职称政策,准确把握评审的标准条件,做好相关政策解释说明和政策答复工作;按标准遴选评委会备选人员,建立评委会成员信息数据库;按规定的程序调整当年度各职称系列评委会执行委员和专业组成员;了解专业组成员的工作特点,合理搭配专业组成员;与评委会成员保持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评委反馈的意见。

在评审筹备时,注意事项应在评审工作开展之前修改完善。注意事项要与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学科发展要求和工作实际相适应,重视评价科技人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见解,评价科技人员推动本学科发展方面的贡献,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价值及推广后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在评审过程中要听取评委的意见,完善有关事项。

在评审组织中,严格保守工作秘密,“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不在评审材料上做手脚,不私自答复问题,不向评委说情,不接待来人来访,清正廉洁,不参加与评审有关的宴请,不乱许诺,不乱收礼,不乱办事。

职称评审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客观、公正、透明的职称评审工作对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权威的导向性和指导性。其实,职称评审最终的目标是选拔优秀的人才,其本质是一种人才的评价和发现机制。然而,人才该如何发现·如何培养呢·仅仅是几年资历,几篇论文能体现得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职称的评审,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人。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这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承认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即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职称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该如何体现呢·

首先,牢固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一套稳定、规范、公开、透明的职称评审制度,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其中的运用,并让高校中青年教师能够明确努力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引导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

生物职称论文篇4

关键词:鲁迅 《药》 教学设计 中职生

【设计思路】

中职学生多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耐心。但同时,他们又是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一代人,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中指出,中职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去。

鲁迅先生在1919年4月写作了短篇小说《药》,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艺术力量“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但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距现在毕竟有些远,以致学生们开玩笑说语文学习有三怕:文言文、写作文、周树人。可见,学生在学习鲁迅先生作品的时候已经先入为主的有了畏难情绪。

鉴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对中职教育的有关要求,笔者在设计本文时,确定了长文短讲,理清结构,落实情感目标的教学原则。

《药》一文思想深刻,意蕴丰富。可讲之处很多:明暗两线的结构;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等等。在这些纷繁的内容中,笔者结合学情,确定了长文短讲的原则。

理清文章结构,是分析人物,提炼中心,进而落实情感目标的基础。而双线结构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因此,理清文章结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药》一文中,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们为了解放愚昧的人民而牺牲。但华老栓让儿子吃下了用夏瑜的鲜血做成的“人血馒头”。无聊看客们嘲笑着夏瑜的“无知”。我们是该让学生理解夏瑜的奋斗?还是嘲笑老栓的愚昧?或者看客的麻木?这些对于中职生来说,有些难以理解。如何让文章落到实处,落到这些被誉为差生、落榜生,但却又急需培养起正确价值观的中职生身上?这是本课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抓住了一句话,即夏瑜在牢房里告诉红眼睛阿义“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学生进行讨论:夏瑜因为说大清的天下是大家的而被嘲笑和毒打。现在,国家、集体是谁的?由此,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进而让学生从身边细小的行为说起,讨论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也就落实了文章的情感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本设计中,教师只起到了引导和主持的作用,只是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的主体功能被放大。这样,学生的思想的火炬被点燃,进而能够释放出无限的光芒。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请同学介绍鲁迅先生生平。并提问: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学生讨论,教师不做点评,告诉学生答案就在《药》这篇文章中。

说明: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以此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点拨学生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新课学习

(一)熟悉文本,分析结构

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熟悉文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习复述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内容顺序、段落层次、重点部分、情节发展。

通过学生的复述和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出文章的结构,从而理解文章双线结构这一特点。

说明:理清文章结构,必然要建立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角色朗读、复述课文等形式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

在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将文中人物分类,并分析人物形象,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明确和总结,并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说明:鉴赏小说最主要的是要欣赏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据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分析人物时,学生只会空喊形容词,不能很好的依据文本。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依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又鉴于学生自觉性较差,教师要预先强调讨论纪律,避免讨论失效。

中职语文的根本,在于形成毕业后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法,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也落实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这一理念。

明确:

麻木愚昧的群众:华老栓、茶馆看客

革命者:夏瑜 家境贫寒,具有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封建统治的帮凶:红眼睛阿义、康大叔

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麻木、爱子心切、贫穷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贪婪、

夏瑜:家境贫寒、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联系作者,明确主题

要求学生结合人物形象,联系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讨论文章的主旨。教师明确:文章旨在通过揭示群众的麻木和愚昧引起警醒,以改变国民精神,从而寻得彻底治疗中国的“药”。

在学生明确文章主题之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之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能够揭示群众的麻木和愚昧。

说明:在学生明确主题之后再回归课文,旨在为主题找依据,突出重点,并进一步强调依据文本。

(四)回归导语,解决疑问

在明确了文章主题后,我们回过头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明确:

鲁迅先生的文章文学性非常强,写出了大量文学价值很高的文学作品。所以称他文学家;他把抽象的思想用文字来表达,讽刺当时旧社会的一些“丑人鬼脸”,他在努力解放一些人的思想,因此称他为思想家;他是革命的支持者,他以文章为“投枪匕首”,让民众醒悟,因此也被人们称作革命家。

三.回顾总结 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强调文章的重点、难点。

(2)夏瑜在牢里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遭到了阿义的毒打,是因为阿义认为天下是皇帝家的。现在,我们要问大家:中国是谁的国?学校是谁的学校?宿舍是谁的宿舍?

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符合或者不符合“主人”这一称呼?学生举手发言,教师点评。

明确:每个人都是自己所在集体的主人,我们要将“主人翁精神”落实到行动上,才符合“主人”这个称呼。

说明:许多中职学生日常生活习惯不好。在讨论的过程中,让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养成良好习惯。这就使得文章更接“底气”,更贴近学生生活。

四.布置作业

生物职称论文篇5

几十年来,不论岗位如何变迁,田时泉始终与笔墨相伴,在思想的天空里尽情游弋,在文字的清香姿意挥洒。因他关注社会,关注时局,总有迥然不同的探索与体会,不论是鸿篇巨制亦或吉光片羽,皆如有“天助”,给读者以悠远的思索与深刻的启迪。

田时泉1937年4月生,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历任省党校哲学资料员、县政府文秘员、县委宣传部通讯干部、理论教员、温江二中、温江职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及温江县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农村综合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多家杂志社特邀编委。

运用创新思维开拓工作,使田时泉不断开辟事业新境界。他自1985年由普教改做职教工作以来,坚持民主办校,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探索“五个联合”(与省、市、县、乡联合办学,与兄弟区县联合教研、联合招生、联合开展生产技能竞赛、联合开展师资培训)和实行教育教学、生产经营、科技推广、社会服务“一条龙”的办学路子,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及学制、办学形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力主同本县的燎原职中联合办学,把学校创办成了省级重点职中。田时泉先后被评为县、市 、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学校被国家教委授予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有道是,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多年来的文字工作和教书育人的锤炼,使田时泉文思敏捷,笔下文章立意高远,逻辑严谨,观点新颖,表述有力。他撰写的《应建立职业中学的教学模式》、《关于建立市场经济职教运行机制的思考》(简称《思考》)和负责编辑的《路在足下——温江职教文集》一书,以及退休后所著《砺志勤业展顾》、以五言诗格式所撰的《本源反思——读“三文化”简论有感》(简称《有感》)、《抚思重点转移,破解资本及社会主义真谛》(简称《真谛》)、《大胆创新养生模式,经络治可使高血压者不再“终身服药”》(简称《大胆》)等论作,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思考》和《有感》两篇文章获“共和国建设重大贡献‘金五星’一级勋章”、“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创新突出成就奖(金钥匙勋章)”等;《真谛》、《大胆》两文则在2011年、2012年分别获得世界华人名协会等四家联署颁发的“国际金奖”,并载入《世界华人优秀创新成果》大型文献中。

生物职称论文篇6

编者按: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设题角度相对稳定,不少考生据此从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断句、翻译等角度备考文言文阅读题。

其实,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从选材上看,类型化特征比较明显,所选文段主要是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议论类文言文和抒情类文言文。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内容写法、遣词造句以及题型设置上的相对稳定。所以,考生分类复习,也许能打开有效备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另一扇门。

传记类文言文因为故事性强、篇幅短小、文字浅易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充分重视此类文体的阅读训练,了解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并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

一、对选材、写法等基本特征应该了然于心

1.从选文来源看,高考传记类文言文主要选自《二十四史》《清史稿》和《资治通鉴》等正史、个人文集以及地方志。

2.从表现内容看,传记类文言文以刻画正面形象为主,人物多为良吏忠臣、文臣武将、烈女孝子等,主要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重在表现他们为官清廉、淡泊名利、关爱百姓、孝敬父母、聪明机智、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等优秀品质。一言以蔽之,人物身上往往闪烁出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格的魅力,传递着正能量,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3.从行文脉络看,传记类文言文写人叙事有序可言。传记类文言文因为多是写人叙事,所以一般会遵循一个基本顺序:姓名、籍贯、官职、经历、主要事件。明确这个特点后,考生可以快速阅读选文,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如果在选文开头就介绍了人物的姓名、籍贯、官职、经历等重要信息,那么这个人物往往就是选文所要介绍的主要人物,其他人物一般为此人物的陪衬。

4.从表现手法看,传记类文言文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对话)、叙述人物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所以,主要事件和人物语言不容忽视。

二、对常用术语、特定称谓和专用词语等应该了如指掌

1.人物称谓。古人在为人作传时,一般直称姓名,但出于礼貌和尊敬,也称字、号、斋名、谥号等,有时也称官名或籍贯,甚至会出现几项兼称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先说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如《五人墓碑记》中的“贤士大夫者,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名、字和姓,后一人兼称字和姓)。此外,还有人物的谦称、敬称等也要注意。

2.表示官位升迁、任免等的词语。①表示授予、提升的: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②表示调动官职的:迁、转、调、徙、补、改。③表示兼职、的:兼、领、署、权、摄。④表示降职、罢免的:贬、谪、出、左迁、罢、黜、免、废。⑤其他。还有一些词语不表示官职的变动,但常常与官职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如:知、行、主。

3.表示要求辞官回家的特定词语。如:乞骸骨、致仕、归养等。

4.表示办案或罪犯受审判类的词语。如:坐(定罪)、论(判罪)、当(定罪)、狱(案件)、牒(文书)、檄文(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等。

5.人物传记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如:特征(特别征召)、政治(政事的治理)、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下车(官吏初到位)、内外(朝廷内外)、故事(按旧例)等。

6.常见官职的文言用词。①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②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等。③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④其他。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有关的官员。

三、对快速抓取哪些要素应该成竹在胸

考生快速阅读传记类文言文,准确把握语段内容,要关注四个方面。

一是主要人物。选文记叙的对象是谁?哪一个朝代?除主要人物外,还涉及哪些人物?考生应该大致关注以下几点:姓名以及字和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举荐或科举功名的情况、最初任职情况等。这些内容多在开头。

二是历任官职。此类文本的人物多为官员,考生阅读时要弄清楚人物担任何种官职、有几度升降等情况。

三是主要事件。考生要弄清楚选文中写了什么事,就应该特别关注以下要素:①时间。②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在哪里做官,除一些明确介绍出来的地点外,还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担任襄阳太守。③官职。注意人物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④相关人物。要特别注意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⑤事件。要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四是个性品质。文本的主要人物多为正派人物,考生要分析选文中突出表现了人物的哪些个性品质。一般而言,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往往是人物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

四、对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应该谙熟于心

考生解答传记类文言文阅读题应该学会“三步审读法”,最终完成答题。

第一步,通读文章,把握梗概。一要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二要疏通语句,了解大意: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初读时,对词句意思和选文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不必纠缠于个别疑难处。

第二步,再读文章,推断文意。这一步应该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第三步,对照原文,完成答题。对于实词题,考生要依照全文意思,联系上下文,确定字词的语境义。如果遇到陌生实词的解释,考生要学会根据词的偏旁和它在具体句子中的位置来推断意思。辨析虚词,则要利用上下文关系,再讲究点方法。如:“之”的前面是名词,后面是动词,则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考生应该按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答题。断句题考查的是考生的文言语感,考生只要能把握句中的名词和代词,懂得文言虚词的关系与位置,通晓语句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等内容,即可比较准确地答题。

总之,阅读传记类文言文一般应遵循“文本―题目―文本―答题”的基本顺序,但有时候也可以尝试不同的顺序。

生物职称论文篇7

根据今年省职称工作会议精神,为做好**年我省技工院校教师高级职称(含教授级高级讲师,下同)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评审的时间和程序

1、技工院校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执行《关于印发〈**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文,以及《关于当前职称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苏人发[2004]24号)文精神。技校教师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7月下旬进行,申报对象为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其他职业培训、教研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请各市将送审材料于5月25日前报送省技校职称办(以市或厅局为单位、逾期10日不再受理)。请各单位申报人员严格按照统一要求(见附件一)报送材料,并按省物价、财政核准的收费标准,每人缴纳评审费400元(申报正高及破格申报者500元)。申报材料不足或手续不全的作无效材料处理,材料未按清单要求整理将予以退回。

2、各市以学校为单位,按照结构比例,对申报人员行筛选,通过组织考核、群众公示等办法确保让表现好先的人员申报,表现差的人员延缓申报。教授级高级讲师申报侧重为一线教师和长线专业(兼顾其他人员和专业),具有突出贡献和突出业绩的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优先申报,同时各市须在限定申报名额内申报(见附件二)。教授级高级讲师申报情况需在本单位公示,评审时应按规定参加论文答辩(答辩期间食宿费用自理)。

3、凡破格申报者任期内年度考核须合格,并具有一次单位(同级)以上表彰(先进)(提供为优的年度考核表或先进表彰证书),同时填写破格证明(说明符合破格申报及评审条件的哪几条,单位盖章确认)。破格人员申报情况需在本单位公示,评审时应按规定参加论文答辩(答辩期间食宿费用自理)。

4、凡经省技校高评委会评审通过、省人事厅职称办确认,具备技工学校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者,由市劳动保障局职称办统一到

二、申报评审的条件和规定

1、申报专业须与申报者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并按要求归类(具体归类见附件三)。外语和计算机必须有人事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或有免试证明(有关文件规定免试者),除此之外严格要求(50周岁以上的老教师、获国家省部级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其他特殊情况者可适当从宽填业务骨干审批表)。单位学科带头人请填写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审批表(见附件四)。

2、后学历须相同或相近专业,且满1年以上方可正常申报评审。

3、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级(高级技师)、年龄45周岁(含)以上者,可作为符合破格申报及评审条件之一。

4、确实在学校工作各方面表现突出优秀人员如在评审时未评上,学校可暂根据实际情况低职高聘。

三、申报评审的材料要求

1、各市随申报人员简历表集中交申报者1寸免冠彩照一张备用(照片后写姓名,以信封装)。

2、技工学校教师年度考核表由各市依据省规定格式自行印制,任期考核表到市职称办申领或依人事部门规定格式自行印制。

3、申报材料中需有“**省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市职称办申领),一式5份。

4、凡是发表的论文均提供复印件不提供原件,但需单位加盖公章确认发表,同时复印期刊杂志的封面与目录(不需要提供整本刊物)。

5、申报材料档案袋须整洁牢固,每人一个档案袋(至多不超两袋)。

6、申报以市劳动保障局(或厅局)职称办为单位,集中填报《**省技工学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人员简历表》一份(见附

五,不开委托函,请市人事局职称办在简历表上加盖公章,并签署同意几人申报的意见)。

7、各市填表人需对照申报人评审表认真填写简历表的有关内容,防止出错。

附:

1、**省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材料清单

2、**省技工院校教师申报教授级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职称名额分配表

3、**省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申报专业归类对照单

4、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审批表

5、**省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人员简历表

二00七年四月九日

附件一

**省技工院校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含正高)材料清单

第一部分(3份评审表不装订)

一、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

1、外语考核合格证(省人事厅印发)复印件或免试证明(相关文件规定免试者)。

2、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省人事厅印发)复印件。

3、破格申报者应提供破格证明(说明符合职称评审条件之破格评审条件中的哪两条,单位盖章确认)。

[注:外语、计算机合格证均提供单位盖章证明的复印件(破格申报者和破格证明一起),装订在其中一份评审表的第2页上。]

二、**省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市职称办申领)一式5份。

第二部分(分三分册装订)

第一分册:

1、专业技术人员任期综合考评表(即省、市职称办印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期内5个年度的综合考核表,反映教学工作量情况和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等)1份;

2、任职期内年度考核表1份(即各市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规定格式印制的技工学校教师年度考核表,破格申报者2个年份以上);

3、学历证明材料(或学历证书复印件);

4、现任(中级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或资格证书复印件);

5、反映本人实际动手操作水平的技术等级证书;

6、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

7、其它能反映本人业绩的奖励证书、荣誉证书(含所教学生获奖证明等);

8、教师上岗资格证书(或教师资格证书);

9、班主任证明;

10、公开课、课题组织、教研活动证明;

11、帮教证明(申报副高对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申报正高对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12、身份证复印件;

13、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审批表(申报正高、破格申报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填写)。

第二分册

能体现本人业务水平的、任职期内使用的二门课程各2章教案(政治、语文、数学、体育、英语等课程可提供不同类型或课型的教案)。

第三分册(申报正高侧重此类材料)

1、主编或参编的教参、教材及论文(正规刊物发表)专著等。

2、其它能反映本人业绩和成果的材料。

说明:

1、复印件如公章不清晰请加盖单位公章确认。

2、正式发表的论文请提供复印件,同时复印期刊杂志的封面和目录,以判明刊物级别。

3、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应由两位非同一单位工作的专家提供书面鉴定意见,应加盖专家所在单位的公章(证明其专家身份)。

4、各分册请自制目录。

生物职称论文篇8

朱永新先生近日在博客里发表文章,认为中小学老师职称评定与英语考试及挂钩,一是不公平,二是没有必要,应该改革。

我想说的是,不仅中小学老师受到的重压,大学师生、科研人员,同样受到的困扰。

现在我们查论文资料,已很少到图书馆了,特别是近十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都已上传到相关学术网站上,中国知网还有专门的博士文库。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非要发表在纸质学术刊物上呢?一般人都认为,学术刊物均由专家学者审读,会严肃认真地对待学术论文。

以我个人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与观察,这纯粹是美好的想象,大量的学术刊物都在收取版面费,一些是弥补经费不足,而另一些则完全是创收牟利。面向中小学教育论文的刊物,将月刊办成周刊,无限增加版面,最多的创收每年可达上千万之巨。

教育部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组织应该有所考虑了,比如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分类发表各学科、各类别的论文,发表之前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副高级同类职称专家推荐鉴定,发表时由专业机构检索其为非抄袭作品即可发表,发表的意义一是传播,二是让所有的人来评鉴、跟帖。如果是参评职称,则要在其所在单位公示,让写作论文成为一件严肃的事情,发表的门槛低,但后续的评鉴公开,整个过程得到公开监督。

还有就是中小学校的教师,不应该像研究生写论文那样严格,优秀的经验总结、创新探索等,都可以当成论文成果,通过网络公开,作为职称成果认定。而这类成果对教学意义更大,因为论文只能证明一个人的研究与写作水平,而经验总结与创新实验则直接服务于教学。

生物职称论文篇9

《有机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一系列主干课。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基本都是国外引进,而当今教育对高职高专院校要求服从岗位需求来设计教学。为了能让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双语教学的引入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该文着重探讨本院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教学效果和反思,以利于双语教学更好地开展,让我们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1 调查

近年来有机化合物的开发进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着产品库,每种新发现的化合物基本都采用英文名称命名,而我国处于制药产业链的低端,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新的化合物没有与之对应的中文名称,所以很多企业为了保证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准确性,多采用英文名称和CAS No.,产品的品名也基本都采用英文标识,这就要求药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对其工作对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名称要有一定的英文辨识能力。为了培养适应现代行业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双语教学引入《有机化学》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药物开发的先进成果基本都来自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现有的开发技术和工艺与之差距很大,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深入时需要多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只有英文或德文版本,开展双语教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尽早学会阅读英文文献[2],吸收先进经验。

2 现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对本科层次低一些,主要偏重于传授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我院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职学生中推行双语教学离预期的教学目的尚有很大差距。

2.1 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入学时层次偏低,英语基础较差[3],之前接受的都是中文教学,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口语习惯上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双语教学。比如在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这一章节,部分引入英文介绍,学生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持续时间不长,尤其是要求对有机化学专有名词进行记忆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困难,完全记不住,同时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2.2 教材

从选用的教材方面看,无法满足双语教学需要。我院采用的是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材,整本教材中几乎没有出现有机化学专有名词,实验内容当中也没有基本的英文介绍,双语教学内容和教材无法匹配,使得学生仍然习惯于用中文的方式学习和记忆,无法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2.3 教师

从授课教师的角度看,部分高职院校化学学科教师目前无法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笔者曾经在企业从事过有机中间体的开发,主要对象都是国外的研发机构和企业,阅读文献时仅采用英文文献,应用专业英语的时候较多,且公共英语基础尚可,因此在探索双语教学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是,据其他授课教师表示,自身的英语水平仅能满足考试需要,口语不能过关,若要应用于教学,尚有一定差距,因此也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条件。

3 结语

生物职称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校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何构建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激励机制,各类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文章在分析我国部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斯金纳强化理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如何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构建鼓励广大高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激励机制;如何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管理者函待探究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这一理论对我们探索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设也有启示意义。

一、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

(一)激励机制缺乏对教师需求的分析及灵活性

一些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往往忽略对教师需求的分析,简单认为教师有着相同的需求,而忽略了他们在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建立起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如有些教师努力工作希望得到出国进修的机会,结果只被授予优秀教师的荣誉奖励;有些教师想成为教学型的教师,但是科研重任不得不使他们放弃这种职业规划。

大部分高校奖励时间、内容缺乏灵活性。一般只有年底和教师节才开表彰会,激励内容也仅是评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等。平时即使发现有教师表现很优秀,也要到既定的日期给予既定的荣誉,这样的激励缺乏时效性,使得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二)注重从制度层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但还不够完善

高校管理者希望通过制度建设,引导教师进行有序的竞争,实现奖优汰劣、人尽其才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比较多的是采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如以自主理财为核心的学院制改革、以岗位聘任为抓手的人事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和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很多学校实行岗位级别制,根据不同的职称划分不同的岗级,再按照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岗级津贴相差很大。这种制度的目的就是通过拉大差距,形成竞争氛围。

这种激励制度改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职称评定的基本要求是论文和课题,管理者往往以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等级以及申报课题的等级来量化评定教师的工作业绩,容易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和唯文章、课题为重的倾向。事实上,教师工作并不都是可以量化的,如教师的工作态度、奉献精神和教学质量等。此外,教师岗位等级的设置如何做到公平合理也颇受争议,同职称的教师在岗级上的差距会使部分教师受挫,尤其是对那些长期致力于教学而不能晋升职称的教师。因此,管理者必须思考在激励制度改革中如何满足教师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三)物质激励受到重视,但缺少有效的可持续的激励方式

对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奉行“精神万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念而言,物质激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至少承认了知识的价值和人才的价值。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公平是发挥激励作用的基础。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实施高薪引进人才计划,但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而言,这样的做法有可能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可能挫伤现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一种新的不公平。另外,根据奥尔德弗的ERG三种需要理论,基于生存需要的物质激励方法,只能满足教师低层次的生存需求,仅仅靠物质投人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忽略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特别是教师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强烈动机没能得到有效的激励,最终也无法圆满实现组织要求。

(四)激励机制尚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估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反馈到绩效评估中去,看不到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以超课时酬金为例,目前大多数高校是按照岗级或职称确定相应的工作量,完成核定工作量可以获得相应级别的津贴,额外的课时可以获得超课时费。这种分配制度比以前的固定工资制度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教师只注重量而忽视质。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运用委托一模型得出结论:如果工人的努力不仅决定产品的数量,而且决定产品的质量,如果是重要的但又难以监督,那么计件工资制是不适用的。当前不少高校的课酬设计不科学原因也在于此,教师的努力不能反映到绩效评估中,自身的人力资本得不到承认,抑制了工作积极性。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强化理论,也称修正理论,是斯金纳在对有意识行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行为结果对他们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强化的方法可以作如下分类:

1,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是通过刺激来增加行为可能性,如提高薪酬、评优、晋升职务或职称、表扬、优先申报课题等,这些举措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表示了肯定,从而提高了教师进一步努力工作的动力。

2.消极强化。消极强化是通过一种刺激中止而引起行为可能性增加,如避免使用批评、处分等举措消除对教师产生的不愉快后果,同样可能引起教师的积极教学和科研行为。

此外,强化过程中会有自然消退的现象,这是一种取消正常强化,对某种行为不予理睬的结果。斯金纳十分强调惩罚与消极强化的区别,认为惩罚是用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危险性的结果来消除某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是压制行为;而消极强化是“发动行为”。惩罚可能会使教师偶尔自己发现怎样教学、怎样备课等,但是并没有受到教育。

(三)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行为原则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所谓强化因素就是会使某种行为在将来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任何一种“后果”。例如,当某种行为的后果受到奖励时,就增加了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2.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历不同,需要就不同,强化方式也应有所差异。如有的人重视物质奖励,有的人重视精神奖励,为此就要区分情况,给予其不同的强化。

3.小步子前进。对于人的激励,首先要设立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将目标进行分解,当完成每个小目标时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总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地激励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及时反馈。斯金纳认为,一个“操作一反应”过程发生后,如果得到及时强化,操作力量便会增加;如果强化不及时,刺激的效果就会丧失大部分。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

5.积极强化比消极强化更有效。在强化手段的运用上,应以积极强化为主,同时,必要时也要对坏的行为进行惩罚,做到奖惩结合。

三、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建立积极强化为主、消极强化为辅的激励机制

斯金纳认为积极强化比消极强化更有效,而且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积极强化的使用也更符合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因此,应以积极强化为主、消极强化为辅进行激励,全面发挥强化理论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劳动热情和工作动机,最大化地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形成人人争先的竟争局面。俗话说“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分析需求,坚持物质强化和精神强化相结合

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的需要层次高、成就需要强烈,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者要分析教师的需求、兴趣,注重对教师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

目前,我国高校较多地采用物质奖励,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物质激励使得高校的激励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激励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斯金纳认为,在物质强化激励的基础上渗透精神强化可以更有效地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比如当教师取得优秀成绩后,一方面给予物质奖励;另一方面通报表扬,进行事迹宣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管理者要在兼顾一般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教师各个层次需求的强化物予以强化。比如青年教师要明确职业方向,中年教师要强调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成果的积累,老年教师要重点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三)坚持“小步子”原则,引导教师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结合学校组织的发展,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由于高校扩招,教师工作量加大,很多教师为应付繁忙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而疲惫不堪。为此,管理者要引导教师设立一个明确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将目标进行分解。比如职称作为教师专业水平的物化表现,对教师的激励导向作用非常明显,晋升高一级职称可以作为教师的远期目标,管理者就可以按照职称评审的要求设计年度科研、教学考核指标,督促教师把几年的任务分解到每一年来完成。这种小步子方法体现了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内在强化和外在强化的统一。

此外,管理部门还要强化终身学习观念,因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终身教育的过程。对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学历、获得证书的教师.特别是把学到的知识积极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实践中的教师,要及时给予强化奖励,形成一种良性、自主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