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博士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4:06:58

社会学博士论文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1

Abstract:Social sciences doctor the forum since conducting, to has promoted doctor the theoretical level, serves aspects and so on provin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to play the influential role, but because reasons and so on location, funds, time cannot conduct frequently, this article the forum mechanism innovation aspect carries on as to doctor studies and proposes plan of the related solution, by time impetus social sciences doctor forum's further development.

关键词:博士论坛 意义 不足 创新机制

Key words:octor forum; Significance;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mechanism

作者简介:赵永新(1970―),男,河北献县人,工商管理硕士,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经营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张文良(1978--),男,河北沧州人,法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课题 课题号:200903191

【中图分类号】C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22-02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为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博士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论坛自2003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已成为全国影响最大、规格最高的博士生学术交流平台。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坚持科学理性的本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借鉴和融合各学科的方法,以推进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社会科学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创新社会科学博士论坛机制,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的意义

社会科学博士学术论坛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为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多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博士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博士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迅速,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明显。经济与全国经济、全球经济间的对接越来越重要,如何从学者的理论层面与实体经济的实践层面与全国甚至全球对接,是现在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凝聚高层次人才,提高竞争力

在党中央和省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全省社会科学人才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是社科理论界面临的新课题。广泛联合具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专家和学者,为我国的科技进步、文教繁荣、举贤引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凝聚高层次人才,积极发挥人才作用,提高软科学竞争力;

2、 举办社会科学博士论坛,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举办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立意高、创意好,是社科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社科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作为联系党委政府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社科联搭建“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这样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加强学术交流,凝聚人才,促进社会科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 组织社会科学博士沙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会员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积极发挥会员群体优势,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参与决策咨询、科研攻关、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展示会员单位的科研成果,为推动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用化搭建平台;

4、 积极对外联络,扩大国内国际影响

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社会科学博士来我国工作和创业;加强与国内、国外的博士间的交流与沟通,可就我国有关发展问题与国内或国外的博士进行研讨,共商兴邦之策。

5、 博士与企业实现对接。通过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还可以与企业相对接,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也促进博士们把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存在的不足

传统方式的博士论坛在运行中,对提升博士理论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无法避免的因素使其存在着诸多不足:

1、筹备时间长。

一般每次博士论坛开始前,各有关单位都需要成立专门的论坛筹备组,专人专责。一次成功的集体活动,好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执行团队必不可缺。在达成论坛举办的初步意向后,从领导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专门教师切实指导,组建一个专业涵盖全面、技术操作熟练且责任心强、行动高效迅速的筹备小组。论坛所需要的文案撰写、图片处理、论文集排版、会务流程、后期制作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在具体执行中,又需要实行专人负责与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保证各项事务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样需要时间长,花费精力大。

2 、会务工作繁杂。

一次大型的会议,会务工作必须做到事无巨细,其中的每一步都会影响到论坛本身的举办。因而,会务工作尤为必要。筹备组除了精心制作会务手册,使与会人员能详尽的了解论坛议程的每个环节和注意事项外,还需要对筹备组成员在论坛举办期间的职责做了细致的分工与部署,力图使每一项工作做到有备无患、环环相扣。同时,还需要对论坛举办地点进行前期的勘查和协调工作,确保论坛的顺利进行。 而这一切与会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实又与论坛水平高低没有太大关系。换言之,论坛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博士本身水平的高低,其发言或文章有没有与社会接轨,有没有理论深度和广度等因素。如果这一点不能得到解决,则会议形式组织的再漂亮,再新颖,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大,甚至劳民伤财。

3、花费资金多。以60位博士参加的两天论坛计算,从组织,会议费用,食宿,交通,资料,礼品等,总费用不会低于三万元。各举办单位往往把这一项费用计入科研费用内。尽管这其中大部分费用并不是直接用在科研负责人本身!而是用在会议接待等费用上,其费用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

4、参加人员少,影响力小。

每次举办论坛,由于时间、场地和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参加者不可能太多,第个博士以发言15分钟计,每次举办论坛最多几十个博士参加。其他博士很难有机会参加,无形中很多优秀的博士失去了平等的参预权,其优秀成果也不容易被展示。参加人数少,自然影响力也不会太大。

5、举办次数少,不能及时沟通

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博士论坛只能每年举办一、两次,不能让博士及时交流和沟通。特别是有重要事件发生时,博士论坛不能及时就该事件发表意见,为党和政府献言献策。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立即采取了坚决有效的措施,但学术界对此却鲜有言论。该事件的发生不论是从行业经济管理还是微观企业管理还是法律层面都应该认真反省,并有一定的措施保障。但这次事件后很显然学术界的作用发挥的不太明显。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科学有了长足发展,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应用研究不断拓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崭新的方式使博士论坛势在必行!立足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现有资源,用INTERNET等现代网络交流手段,使博士论坛时时更新,大大克服了传统模式的博士论坛的不足:给博士论坛赋予了新内涵,同时可以此为平台,搭建学者与企业的对接,直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1、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重点,精心策划重大选题。

组织社会科学博士深入研究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新目标,着力推出一批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开展重点课题立项。紧紧围绕增强沿海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节能减排、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问题开展重点课题立项。打造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的品牌。解放思想,深化主题,力争把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办成国人最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办成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库!博士论坛要坚持创新,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围绕挖掘历史内涵,增强做大经济社会的外延,进行广泛研究和宣传。组织社会科学博士进行成果、专题研讨和观点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加强管理的规范性。抓紧名称注册、建成实体组织,制定出台章程、实行会员管理,设立组织机构、健全配套制度,使论坛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建议成立社会科学博士论坛专业机构,设立论坛秘书处。具体负责论坛的重要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的活动组织,人员安排等重要工作负责。

2、力推学术精品,拉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要在办出特色提升水平上作文章。要以首次论坛成功举办为契机,乘势而上、全面扎实推进。增强研讨的学术性。通过强化论坛主题、议题的针对性、理论性、前瞻性,邀请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与会代表提交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措施,不断增进论坛研讨深度、浓厚论坛学术氛围、提高论坛准入门槛,切实把博士论坛办成一个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根据社会发展或国家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博士对重大经济、文化、法律问题进行讨论、讲座或研讨。可以是专业性的,也可以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3.组织社会科学博士沙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

加强会员内部的交流与合作。除正常的学术研讨之外,社会科学博士论坛还可以组织非正式的休闲式沙龙活动,也可以由各专业分论坛负责人发起,每次确定一个主题,以此为中心举办一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博士的视野,加强博士与博士之间的交流。在办好一年一次论坛的同时,还要有计划的开展如组织相关学科博士专家进行重大课题联合攻关、联系博士专家参加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安排博士专家赴境内外学习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和创办以博客、MSN、QQ群为载体的博士专家经常性联系交流的网络平台。努力为这一群体施展聪明才智、提升创新能力、拓宽信息渠道、发挥智库作用,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效服务。

4、创刊《博士论坛》杂志或与其他杂志联合出专刊

博士们每年或每月提供的论文,经论坛秘书处审核,达到一定要求的,可集中到核心期刊发表,或单独创办杂志,但其水平显然要高于一般杂志水平。这样既保证杂志的质量,同时也让博士们有荣誉感。

5、注册社会科学博士论坛网站

整个论坛具体分为文学博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金融学博士等分论坛,各分论坛有自己的空间和管理人员(可由注册的博士中选出热心会员为分坛主)各分坛主经总坛主批准可发起本领域内的讨论,组织讲座,甚至安排其他活动。如管理学博士论坛还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具体分为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各小组;法学博士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分为刑法、民商法、合同法、法理学等小组,各小组也可以同时组织活动,发起讨论。针对热点问题或中央、各省委省政府要求,总坛主根据需要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讨论。如三鹿奶粉事件出现后,对经济乃至全国相关行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该事件对于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如何解决?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只看到这一事件会对乳品行业影响很大,但对于其他行业有没有影响或者有多大影响,研究的人就比较少,另外,从企业管理和法律层面研究的可能更少,有深度的文章不多,面对这一问题,总坛主就可以以此为题,组织大家讨论,并拿出报告,要求相关专业博士开展论坛,并写出有水平的文章或建议,经论坛秘书处审核后可以公开发至论坛,这样对于中央决策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贵州博士网:省略/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2

关键词: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对大学生农民工现象的反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失衡问题研究”(编号:13YJC880065)的科研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由地市级政府举办的非单科性高等学校,这些高等学校多是在1998年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出台之后所兴办,兴办主体多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政府,兴办类型多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有较为强劲的经济支持,这些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办学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许多高等学校在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之后,基本上都在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最短期限内相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态势逐步趋于稳定,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关注逐步转向于培养质量的提升方面,博士研究生教育业不例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根据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定位从而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问题

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训练研究领域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主要是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李利国等认为博士生教育对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依赖度和结合度最弱,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聚集于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域,[2]在中国同样如此,就目前来看,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聚集在深圳、广州、青岛、宁波、汕头等中国经济社会发达的城市。多年来,这些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招生。选好才是成功的一半, [3]博士研究生尤甚;分析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状况,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招生数量少,根据对宁波大学、深圳大学、青岛大学及广州大学等有关高校2005年以来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统计,这些高校每年招生数量均不足100人。数量少自然有这些高校博士生教育发展历史有限的原因,但学生报考积极性不足更是深层次的因素;二是优质生源比较少。赵世奎指出,不同层次博士培养单位博士教育生源质量在教育背景层面存在较大差距,[4]这一研究结论在新兴地方高校中充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中报考考生中的硕士、本科阶段多是在之前通过升格而来的院校获得,且不论985、221院校,甚至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都比较少,以笔者的访谈情况所了解,2009~2011年三所院校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或本科阶段毕业于211或985院校的比例不足1%。据笔者对三所院校有关负责人的访谈也证实,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培养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①

2.学科专业。有研究者指出,地方高校培养的研究生突出问题表现为培养的人才存在上不能“仰望月星”,下难以 “脚踏实地”的状况,社会适应性不强。[5]为什么出现这一质疑,除了定位问题之外,根源在于博士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水平比较低下。就全国范围而言,地方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是一个基本事实,作为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更为堪忧。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之所以能够申请到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学科专业比较独特,要么该学科专业全国没有或很少,要么就是虽然该学科专业全国很多,但研究方向比较独特。当然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对于一所高校申请博士点特别是地方高校申请博士点这是成功的法宝和经验,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这些学科专业虽然稀少或者研究方向独特固然有其特色挺立的意蕴,但和985或211院校相比,鉴于历史、师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院校博士点所在的学科专业竞争力水平基本是处于一个较为低层次的水平。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中心的有关数据统计,在衡量学科专业发展竞争力水平的核心指标中,如国家重点学科,百篇博士优秀论文等,很难觅到新兴地方高校的影子;在最新一次全国学科排名中,新兴地方高校的博士点学科排名也很难进入到全国前30名。

3.就业。根据有关统计,我国1983年在读博士生人数只有536人,2000年为54038人,之后连年扩招,至2010年全国博士在读人数已经达到242996人。[6]随着全国博士研究生数量的扩张,原本就业不成问题的博士研究生现在也遇到了问题。原来多数博士毕业生的就职主要岗位为大学教师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但是随着多年来我国博士量的增加,这些岗位的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虽然博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总量国家一直在控制,但每年的存量不断增加,博士研究生总的就业人数还是在不断在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供博士研究生就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工作岗位对所招聘的毕业生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在这一背景下,包括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内的地方高校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就显得非常尴尬,既没有毕业院校211或985院校的光环,也没有生源院校上的质量优势(博士研究生的硕士和本科阶段高校也非211或985院校)。而且所学专业竞争力又较弱,如此多端齐下,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隐患。

二、对策

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在1997年撰写的《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一书将大学服务社会的行为界定为学术资本主义。[7]时至今日,这种理念经过实践的检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高等教育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 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8]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也需要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研究显示博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与科学研究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地域分布特征。[9]之所以出现相似的特征,乃在于大学与区域发展彼此有相互依赖的利益需求。相比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特色更为突出,其实现区域发展利益要求的水平更高。[10]这种高水平主要来自于博士研究生教育所需要依托的学科专业来完成。有了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才可能有基础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张巧林等人的研究表明,科研是包括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二者都非常重视的第一位指标。[11]这一指标的体现有两个方面的理解,第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取得创新必须和区域科学的发展融合起来;[12]第二,博士研究生也有义务和责任以自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提升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13]作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需要把上述两个方面内化为统一体。如何统一,其途径就在于通过学科专业作为载体实现博士研究生教育与区域发展接轨与互动,建立起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相互动的制度。就博士研究生教育而言,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充分把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对接起来,建立一个消费时间、努力和资源的链接过程。[14]这一过程体现在上述制度层面,实质上是建立人才、学科、产业等相互协调的链条。按照胡赤弟等提出的学科―专业―产业链概念,[15]就是要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为载体,以产学研为途径,以研究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博士研究生新型培养制度。

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招生。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性计划,而是在此基础上,充分调研掌握区域对于博士高级人才需求的状况,结合政府和企业具体需求联合制定招生计划。让政府和企业特别是企业,在博士人才招生方面有一定的建议权和发言权,在某种程度解决地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生源问题。既可以吸引区域所在地的优秀生源,特别是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报考,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二,师资。一方面需要引导导师开展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和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及高级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通过制订相应的鼓励和激励政策提高师资与区域发展的融合性;第三,论文。博士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一环是博士研究论文的撰写。这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命脉。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基础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就是要改变原来论文的选题、研究、写作方式,改变博士论文的研究眼光和视野,特别要注重从生产实践中选择研究题目,注重研究内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性,注重和政府、企业一起从生产生活实践中选择论文选题,深入产业实践环节进行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研究。

注释:

①笔者从2008年6月底至2011年10月,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等方式对上述三校的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以上数据均来自此次调研,下同。

参考文献:

[1]PhillipsE M,Pugh D S.如何获得博士学位[M].黄静,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李立国,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应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3]张勇,等.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思考[J].河南化工,2010,(7).

[4]赵世奎,沈文钦.我国博士研究生学缘结构分析――以2006届博士毕业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0,(4).

[5]赵长林.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SHEILA SLAUGHTER,LARRY L LESLIE.Academic Capitalism: Politics,Policies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8].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4-24.

[9]李立国,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集聚效应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10]王贺元.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利益需求非理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11]张巧林,等.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博士生视角与导师视角的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

[12](美)约翰・亨尼斯.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9).

[13]陆根书,等.博士研究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结构与特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6).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3

关键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生;创新能力;灵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09-04

一、博士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基本概况。①博士论文“六多六少”现象。笔者在十几年的博士生指导工作中,每年都要组织或参与若干个博士论文的答辩,逐渐认识到,目前国内博士生论文具有“六多六少”特点,即:证实国外学者观点多,自己独创观点少;重复前人工作者多,独辟蹊径者少;包装成果多,原创成果少;基础工作数量多,巧思奇想创意少;名词和概念创新多,系统的实用创新少;论文成果结论多,科学论证证据少。一句话,创新成果不多。②博士论文普遍鲜有公认的创新成果。在不同单位博士论文评审或答辩时很少见到突出的创新认识或创新成果,要么是难以找到创新点,要么是成果最多达到有新意的程度,同行们实际上很少见到真心认可的创新论文。博士论文创新程度总体偏低。③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以量取胜,创新成份较少。大部分博士论文的基础工作量还是比较充分的,相当数量的博士生在论文期间要完成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实验测试以及图件编制等工作,大部分博士生也是比较敬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博士论文工作中。但是可以看到,许多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博士论文的创新成果十分稀少。④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并未打开思路。大部分博士生在硕士阶段只是学会了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极少具备创新素养。到了博士生阶段才开始学习如何创新,博士论文创新度不可能很高。加上只有三年博士培养时间,相当一部分博士生无法取得创新性成果。

2.本学科概况。“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各培养单位的博士论文一般需要填写不止一个创新点,最多大概要填写四个创新点。大部分博士生通常也能填出四项创新点来。但论文评阅和答辩时评委往往会对已填的创新点提出较大异议或删减,真正得到认可的创新成果较少。①大量论文创新点比较肤浅,缺乏深度。在博士论文评议中最常见的情况是许多博士论文并非毫无新意,而是只发现了一些问题或有意义的线索,或仅仅做出了概念上的改进,并没有深入追索形成系统的创新成果,就草草结束了论文工作,留下许多遗憾,造成大量浪费。②本学科许多博士论文成果科学依据不足,可信度较差。突出现象就是博士论文中经常出现“从结论到结论”的长篇论述,翔实的科学数据或资料分析不够,证据可信度差,让后人难以定论。③公认的创新性成果不多。较多的博士论文虽然被评议出若干创新点,但通常明显缺乏与世界最高成果水平的对比。因此得不到同行特别是国际同行的认可,结果必然是论文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博士论文创新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

1.我国博士论文创新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综述。前人关于国内博士生培养质量普遍较低的原因有广泛的总结和讨论。马陆亭在2007年指出,造成我国博士生创造力不足,并影响其整体声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博士培养制度中存在一些违背博士生培养本质特征的因素,包括僵化的学习期限、宽松的论文评审制度、较多的项目任务、越来越多的博士生数量。张德祥等(2008)总结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不高的四个主要原因,即学科点和学位授予点数量和规模限制了高质量的博士生源、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特色不显著、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缺乏、博士生的创新机制和监管机制存在不足。董泽芳(2009)认为我国当前博士生创新力不强主要受到现行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①培养观念相对滞后;②培养目标存在偏颇;③培养主体规范不够;④培养对象选淘不严;⑤培养方式缺陷甚多;⑥培养评价忽视创新。周萍等(2010)指出五个因素影响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次为受博士招生制度制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博士生导师指导不力、教学管理过程控制不足、学位论文质量把关不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氛围欠缺。这五个方面影响我国当前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中西方博士生培养模式对比的启示。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对比和探讨了我国与西方主要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别,提出了重要的启示:①美国博士生培养启示。孙希在2007年指出,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一直在不断改革和演变,有七个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即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引进“淘汰制”,保障学生质量、加强科研能力锻炼,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博士生教育投资,发展多种投资的渠道。张凌云等(2009)总结了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包括:博士生教育根植的土壤,即理念、精神和文化、只招收最有能力的本意学习者有助于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问题为本”的课程学习,繁重的课程任务,确保博士生真正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开放的培养形式能够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李云鹏在2010年对比了我国和美国博士生课程的特点,明确指出我国博士生课程存在两个严重的不足,其一是对博士生课程不够重视,总学分很低,课程总量很少、其二是博士生课程不系统,课程结构非常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专业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没有跨学科课程,没有专门的方法课程,没有跨院选课、跨校选课。②日本博士生培养特点。姜星海等(2008)专门对比了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差别,发现:日本博士生论文选题的自由度高于中国博士生,文科生半数以上能够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超过半数的日本文理科博士生的研究题目只是导师课题的一部分、日本博士生与导师交流很频繁,与导师探讨频率高于中国博士生与导师的情况、日本博士生对导师指导的认可程度更高。③法国博士生培养启示。王冕等(2009)探讨了始于中世纪的法国博士学位培养特点,指出了法国在培养博士生创新性方面的独到之处,即:严格的招生制度、阶段式教育和淘汰制度、团队式培养模式、形式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新型的博士教学研究团体――“博士学校”。

3.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分析,认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较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而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国家博士培养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质量总体偏低。①博士生培养只有30年的时间,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在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我国自1978年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而美国在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就已是博士生教育的萌芽时期,至今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积累了近两百年的历史。法国的博士学位出现于中世纪,至今已历经了8个世纪之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法国不断地对其博士生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现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方法。②中国博士生培养与发达国家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较低可以在各个培养环节找到缺陷:在指导思想方面,美国博士强调“需要做出公认的原创性知识贡献和创造性思维”,而中国博士还停留在“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这种相对低层次的要求水平;在招生方面,招生制度落后,以应试招生为主,复试把关又不够严格,存在走形式的现象,部分被录取生实为“高分低能”者,而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考生却可能由于一定原因(如英语成绩达不到规定分数线等)无法通过考试选拔的关口;在培养时间方面,中国只有三年时间,美国是四年以上,德国则需要8年时间;在培养方案方面,培养方案本身缺乏创新,与硕士生没什么差别,同时培养方案单一,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总量太少,选修课极少,跨专业课程基本没有,方法课极少,课堂教学本科化,实践环节欠缺;在培养环节(模式)方面,淘汰率极低,无资格考试等;在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原创新成果查新不够翔实,不同学科共用一套评价标准,论文评价宽松,有时论文答辩讲关系讲面子,而鲜讲原则。③中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博士生培养的特色。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术风气。由于目前社会上诚信的价值观淡薄,会让许多人误以为什么东西都可以“运作”出来,博士生入学成绩可以运作,创新点可以运作,甚至博士论文都可以运作。如果这样的话,怎么能让所有的研究生去潜心钻研学问呢?经济(物质)高速发展首先要求的是人才数量而非质量。现阶段国家经济和社会均要求高速度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研究和技术人才,首先要突出数量和规模,而且培养时间要短一些。现有的博导水平有限,部分博导自身创新能力不高。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博导水平不高,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目前的现状,与之有关的博士生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也难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强调团队多于提倡个人创业,个性化培养基本不存在。博士生在三年时间里无法学到更多的选修课,短时间内提出创新认识也比较困难。显然,三十年的博士培养经历无法与几百年的培养积累来相提并论。那种梦想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谓超越式发展也只是努力去缩短这个时间罢了。

三、灵感思维培养实践过程简述

1.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形式化灵感思维的重要性。从2001年指导博士研究生以来,作者逐渐认识到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艰巨性。绝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学习很刻苦,工作很投入,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也比较繁重。但是从他们提交的论文初稿中往往看不出创新点来。作为博士生导师,有责任帮助研究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工作,用创造性思维来总结成果。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形成一套易于传授的形式化灵感思维方法,便于博士生学习和掌握,从而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

2.编写《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2005年作者向石油工业出版社申请出版《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专著。很快得到了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批准,专著初稿于2006年底提交到出版社。2007年专著出版,在油气勘探领域第一次见到关于创新思维方式的系统性论述和大量创新思维的实践范例。

3.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地质思维专题课。自2006年以来,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讲专题报告《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的应用》,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同时,也应邀去中海石油、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等企业做学术报告,宣传地质灵感思维的应用方法。2006年春,本校安排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主讲了《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共用6个学时,系统讲解了灵感思维的方法与特点,并展示了典型的石油地质应用实例。

4.实践效果分析。通过向博士生讲授“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后,不断反馈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得到两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其一,《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让博士生感到创新思维一点也不遥远,增强了自己具有创新思维潜质和能力的信心,认识到只要坚持学习和模仿,就一定能取得创新成果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听课博士生都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普遍表现出高昂的兴趣。其二,《灵感思维与石油地质》专题课为博士生提供了可以模仿学习的形式化创新思维方法。长期以来,不少博士生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积累后才能具备。很少有人相信培养创新思维存在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存在形式化显著的不同创新思维方式,可供大家学习和运用。有了形式化的工具,博士生们找到可靠的方法,不再担心做不出创新成果。

四、推广的必要性

1.创新思维的科学方法可以传授。①在博士生课程教学中应该打破三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长期以来,师生普遍认为创新思维需要长年科研的艰苦积累后才能形成,而通过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博士生培养不重视课程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不仅学习补充了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创新思考的方法和经验。误区之二:许多人认为创新能力与智商有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创新成就。有的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挫折后,自信心受到打击,误以为自己太笨,不适合做创新研究,误认为只有极少数天才才有可能完成创新研究。误区之三: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来去无踪的,产生灵感是随机的,是毫无规律可寻的。因此认为在课程学习阶段是学不到灵感的。②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在课堂中传授。在课堂上讲解思路一直是研究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极少有课程教学可以做得很好,通常研究生会认为自己在课程中学到的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而关于思路之类的东西很少或没有。既然在课程中主要是学习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上课呢,自己在网上就可以学到类似的知识。显然,关于专业思维的教学光讲创新结果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讲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灵巧地解决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旧的观点。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讲解创新体会和经验,而不总结创新思考的方式的话,所讲解的内容会很单调,会很不系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学内容,如果把创新思维方式进行形象化或形式化,教学时就会很容易讲解,而且可以对不同形式化的创新思维进行区分和深入分析,达到系统性的教学。③形式化的灵感思维便于博士生学习。研究生作为初始接触创新思维科学的客体,零星的、不系统的、经验性的创新方式不足以引起高度的兴趣和注意,而且非形式化的创新思维方式不容易去模仿和学习。相反,高度形式化的灵感思维把创新过程形象化和简单化,便于研究生快速掌握和体验。

2.建议在各个学科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中加强灵感思维的教学。作者在“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中探索了“地质灵感思维科学”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实际上,各个学科在创新思维科学方面是相通的,是可以借鉴的。因此,作者建议在各个不同的学科中,把形式化的创新思维科学内容加入博士生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增加博士生创新思考能力,加快创新成果的获取速度。

参考文献:

[1]马陆亭.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机制建设[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7,22(1):1-3.

[2]张德祥,刘凯峰.教学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88-110.

[3]董泽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51-56.

[4]周萍,盛亚.论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00(1):93-96.

[5]孙希.美国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48-52.

[6]张凌云,贾永堂,张晓明.美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经验[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9):67-86.

[7]李云鹏.由美国博士生课程看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38-41.

[8]姜星海,葛军娜.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222(7):61-65.

[9]王冕,赵映年.浅谈法国博士生创新性培养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2):58-60.

[10]刘震,李潍莲,梁全胜.地质思维科学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1]刘震.第三种思维―灵感思维科学体系[J].科学中国人,2009,(4):108―111.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4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4.02.02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从1995年-2004年的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由35.4%上升到45.7%,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在这当中,女硕士、女博士生比例出现了很大变化,女硕士生、女博士生的比例达到了44.2%和31.4%,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13.6%和15.9%。女性受教育比例的这种变化与大幅度提高,说明我国妇女自立自强,聪明智慧,积极向上,同时也是我国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年增长,与之相应的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业问题等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社会媒体对女博士生关注颇多,但专业学术研究对其关注却较少。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女博士生为关键词仅仅只搜索到85篇文献,在这85篇文献中,大众媒体对她们的新闻性关注最多。从关注的内容上看,又主要集中在女博士生的情感婚恋方面。而从社会学视角对女博士生的生存状态的考察与研究却无人问津。当今女博士生的真实生存状况到底怎样?她们在面临传统与现实、社会与家庭的多重压力时,有哪些现实困扰?而造成这些困扰的相关因素又有哪些?政府、社会、学校要采取何种措施和对策来帮助她们?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女博士生的社会认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关注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全日制的在校女博士生。

一、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社会认同理论是由亨利?泰弗尔和约翰?特纳 (John?Turner)等人提出并完善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fication)和比较( comparison)。类化,是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在这三个历程中,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社会认同理论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摆在核心的位置,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在社会学的研究中,社会认同可以与政治认同、职业认同、身份认同、心理认同等并列,也可以包含后者,但就一般意义而言,社会认同是与政治认同等相区别的,同时又包含身份认同、心理认同等。

在哲学和逻辑学中,认同(identity)被译为“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1]。较早使用认同一词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认为认同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个体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模仿的过程[2]。而明确提出认同问题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他看来,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课题,称为心理社会的危机;他明确了“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的概念,认为“自我同一性”源于内在发展的个体人格和个体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语境的互动过程[3]。在完成了这些任务或目标后,就建构了自我同一性,如果相反,则容易造成同一性的危机[4]。与此相应,认同也是一种获得身份认同感的需要。心理学专家张春兴[5]指出,认同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随后 “认同”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社会学更重视的是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的归属和关系问题。它更加强调角色、地位、身份等方面。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6]在谈到行动的结构“从权威关系到权威系统”时,提出了“一致和认同”的七类认同,其包括:对直系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社会学大师吉登斯[7]则认为,认同与人们对我是谁以及什么是有意义的理解有关。而这些理解的形成与先于其他意义来源的某些属性有关。社会认同理论与此同时还划分了认同层次,将认同区分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主要包括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社会认同表现为三个层面的内容: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角色认同三方面。价值认同主要是指一种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等基本的原则保持趋于一致的倾向。它主要包括人们普遍认为的在竞争中社会要实现公正公平等的一种价值的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是个人将职业既视为谋生的手段也看成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同“求同”,即“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而“自我认同”指的是“存异”,亦即“自我证明”(selfverification)。二者的差异便构成了“认同”的一体两面,自我认同本质上都属于社会认同,是以特定社会中的人或者社会群体为参照展开的。

二、女博士生面临的社会压力及社会认同感现状

一般而言,博士生的科研压力大,生活清苦。博士生面临指标严格,科研工作量巨大,未来的就业前景严峻等问题,对此,女博士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女博士生必须面对毕业难、生活难和就业难这“三座大山”。同时,经济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孤独是其不得不时刻面对的问题。虽然博士生都有博士津贴,但津贴微薄,除了承担自身日常开销,还可能需要照顾家庭,购买书籍、科研资料等,因而博士津贴常常显得杯水车薪。另外,不少女博士生的个人感情问题没有着落,其恋爱婚姻问题不但令父母家人牵挂,自身也为此焦虑。多种压力不可避免地给女博士生带来各种负面的心理反应,诸如恐惧、焦虑、抑郁等等,给她们的日常生活及博士学业带来了困扰,并且带来了社会认同困难。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5

关键词:女博士 媒介批判 符号学 神话场域 解构

女博士本应是社会的精英群体之一,除了性别差异外,她们同男博士并无区别。然而,在当今媒介的报道倾向中,女博士无疑被异化、丑化甚至边缘化,成为继男性、女性两性之外的“第三性”群体。如果说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歧视地位是传统文化中不幸的糟粕积淀的话,那么现代社会中对于女博士的边缘异化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众媒介利用文本阐释的时效和话语优势对女博士群体实施的一次没有人性的符号暴力――在对其身份符码能指与所指的过度阐释中将女博士推向了异化丑化、边缘化的深渊。

媒介强加“神话”场域的范式分析

“神话”场域的概念来源于巴特的《神话学》中对于符码表意研究的第二层次――它建构于第一层次明示的意义基础之上,以隐喻的形式为媒体所率先阐释,是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实践方式。一方面,女博士首先是女性,然后又具备了高学历,这样双重内涵的符码表意为媒介的“神话”场域塑造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另一方面,借助于传统文化的性别歧视,媒介得以在对女博士这一符码进行过度阐释的基础上获得极大的社会认同,为媒介意识形态的“强加”赋予了有力的社会支撑。

“神话”场域的符号建构。首先,女博士这一“神话”场域的媒介建构可以通过早期索绪尔结构语言学和之后的巴特对符码表意层次系统两个理论范式进行解读。一方面,结构语言学主要的分析方式是将“符号”认定为建构意义的基本单位。索绪尔认为语言的意义由系统性与规则性的特定符号的组合所构成,亦即语义界定关键是其“关联”与“系统”模式,因此拥有优势地位的规则体系会成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视为自然的能指与约定俗成的所指(signified)之间一种恣意专断的关系。能指的意义看似自由选择,但是对于使用它的整个语言社会来说却是强制的。而媒介从符号文本的选择到阐释都具有时效和话语权方面的先在性,从而使得媒介拥有了语言系统的建立者身份,这种身份成为符号文本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专断与定型。①

另一方面,延续索绪尔对于符号学的研究,巴特在《神话学》中首创意义分析的系统模式,在索绪尔符号表意第一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符码表意的第二层次,并将媒介在第二层次中的显著作用进行了分析。巴特认为,符码表意的第二层次是符码所代表的隐含义,是意识形态的所指加之于能指之上,于此第一层次的明示义被隐藏起来,而另一个意义附加其上,成为另一个所指。由于隐含义是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实践方式,因此符号潜藏的隐含义常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相互竞逐诠释的对象,也就是一个其称之为“神话”的场域。②在“女博士裸死”、“女博士心理疾病”等一系列具备意识形态偏向的符号文本被媒介生产出来,这些符码的第一层明示义即是女博士裸死、女博士心理疾病等表象性的社会事实,而这些符码表意的第二层次即隐含义便是歧视女性尤其是对高学历女性的歧视。如是,媒介便在偏向化的符码能指与所指的专断性关联中将女博士推向了更高于一般女性的“神话”场域。

“神话”场域的过度阐释。过度阐释是对于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和艾柯等人分别在艺术和文学领域所提出的关于“阐释”反思理论的借鉴。根据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就是主张冲破一切既有的文化观念,尤其要抛弃历史感的重负,削平深度以达到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对于桑塔格等人而言,反对阐释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或一种策略,他们并非反对阐释本身,而是反对专制的一元论。③事实上,桑塔格反对的是对于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之间联系的专断、定性的描述。艾柯更加深入地将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区分了“阐释”与“过度阐释”。媒介不仅将女博士与“裸死”、“心理疾病”、“愁嫁”这样具有消极暗示性质的符码进行专断联系,而且对这些专断相连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进行专制的一元论阐释,故意或无意地遮蔽了其他可能存在的联系,如女博士与成功、贡献、智慧等的积极表意的阐释。

媒介强加“神话”场域的社会思辨

媒介无疑是将女博士推向“神话”场域的最大帮凶,但是,媒介究其属性而言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技术平台,

作为“物”的媒介之所以能够成为将女博士这一群体边缘化的强大推手,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根源。

首先,传统文化对于性别歧视的“集体无意识”使得女博士“被定性”。在中国的宗法体制中,女性丧失主体的现象在文化传承上有其传统性别规范的背景,如《易经》的阴阳观,董仲舒的阳尊阴卑、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男女、君臣、父子、夫妻的主从身份在这种体制中开始被建构,女性被贬低在权力和欲望的最低层,是男性中心社会的依附者。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从一出生就要学习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道德伦理秩序。这种男女两性主从定位的父权规范,让女性终身无法逾越家庭,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④现代社会妇女已经有权选择外出工作,但仍然有大量妇女放弃工作重新回到家庭、走向社会边缘。这是因为女性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威胁着其精神和身体健康。此外,由于长期的传统熏陶,中国妇女重视家庭利益比重视自身利益更多,在家庭与社会之间选择时也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其在二者冲突时不得不放弃工作而回归家庭。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歧视内化为一种无意识的社会知觉时,即使错误的文化理念也会失去被质疑的判断力。媒介便在这种社会无意识中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又将这种无意识传播放大为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女博士的高学历一方面不符合男女主从地位的身份定位,另一方面,女博士对事业的追求必然会导致家庭利益的失衡,其对女性传统身份的双重颠覆没有得到滞后的社会观念的认可,从而将女博士推向了异化、边缘化的深渊。

其次,消费至上的潜意识趋向使得女博士“被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成功地预言了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他将媒介看做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甚至成为我们整个文化系统的根基。现代媒介身处消费主义的社会思潮中,不得不沦为大众信息消费品的生产者,所要满足的不仅仅局限于公众的信息需求,更包括了公众对于娱乐消费的通俗甚至低俗欲望。女博士敏感的身份象征本身就被纳入到了媒介的消费生产对象之中,再加上“裸死”、“变态”等刺激性的信息包装,自然而然成为媒介娱乐大众、满足其信息消费的最佳选择。

最后,商业化的审美暴力使女博士“被边缘”。如果说前两个因素属于将女博士“推往”社会边缘的外界因素的话,那么以盈利为目的的审美暴力则是导致女博士群体“走向”边缘的内在因素。女性在传统文化中沦为“被看”的对象,而男权社会中男性“看”的需求与媒介市场化的利益追逐媾和而成了充斥于荧屏的各种可以满足男性“看”的女性形象,大众媒介在呈现女性身体时,必然用男性审美标准来勾画,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受众越来越渴望能从大众媒介中得到即时的,满足物质与身体的欲望。整个社会受到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审美意识的灌输,使得女博士的“美”间接遭遇社会的否定,这种社会的不认同催生了女博士群体的封闭与自卑,在质疑自我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异化、边缘化。这也是女博士从女性中被异化出来,成为“第三性”的一种女性群体自我的价值否认。

解构媒介强加的“神话”场域

女博士作为一个精英群体,不仅是对传统女性歧视理念的颠覆,而且也是社会进步、女性自主意识增强的代表,她们不应该遭到滞后的社会性别理念和商业化、消费化的媒介趋向的合谋扼杀。解构媒介迫于社会压力所建构的这一“神话”场域,既是女性主义的理念延伸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媒介的修正。媒介作为始作俑者,应该率先进行自我修正。首先,媒介作为社会文化理念传播的载体,必须具备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在去粗取精中扬弃传统文化。这也是解构“神话”场域的根基所在,只有将传统理念提升为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才能消除固有的性别歧视,最终彻底根除强加于女博士的“神话”场域。男女性别的歧视在封建社会根深蒂固,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仍然不乏诸多合理的男女差别化的身份定位。如女子温婉贤淑、男子威武刚毅等,这些合理的传统身份文化表述应该得以传扬。其次,媒介要在对于女博士的符码文本的阐释中寻求一种平衡状态,既不消极逃避,又不过度渲染,才有助于符号文本的最优化表意功能的实现。阐释的最佳状态即是更加接近被阐释对象的本来面貌,而事物的本真状态只有在不同立场观点的交锋中最大限度地逼近。而过度阐释则是在坚持一种观点的同时回避其他的阐释可能性,从而强加符码的能指与所指的专断联系,产生对事物的偏向性认识。“裸死”、“变态”等消极符码的过度阐释和少之又少的积极引导必然导致公众解码时的价值偏向,媒介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实现阐释的最优化。再次,消费至上的理性回归是媒介避免走向商业的狭隘境地,从而保持媒介公正与客观立场的必要条件。媒介一旦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就会落入世俗化甚至低俗化的怪圈,在向私欲屈服的过程中将整个社会拉入毁灭的深渊。商业化的媒介满足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看”的欲望,却将进步的女博士群体置于社会的边缘,在无形中颠倒是非,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媒介应该回归为一种信息交流的技术平台,在去意识形态、去利益的原则支撑下尽力还原社会本真,才不至于囿于传统成见而丧失革新精神。

主体的意识觉醒。无论媒介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重要,赋予其角色和身份的永远是使用媒介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其自身的意识觉醒才是解构媒介强加的“神话”的关键。首先,作为身处弱势的女性群体而言,应该在跳出传统审美定位的狭隘视野中接纳女博士,重塑自我的存在价值。当女博士被异化、边缘化为第三性时,其他女性群体竟然没有或很少发出声援,说明了女性深陷男权社会的审美暴力中无法自拔,同时也说明了女博士在面对社会强权时的一种自卑性的失语状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女性的支撑,无论是一般的女性还是女博士,都必须敢于树立自我的形象价值,彻底摆脱“被看”的消极地位。同时,女性要敢于利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在不同立场观点的交锋中,才能实现“观点的自由市场”,从而看清事情的真相,坚持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其次,作为强权施加的幕后主使,男性应该在女性群体的崛起中给予适当的空间,而不是以妖魔化的做法来扼杀代表女性主义觉醒的女博士群体。实际上,女博士存在的心理疾病、愁嫁现象毕竟是少数,即使作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根源于男性的性别强权所导致的男尊女卑的固守成见。男性认可并尊重女博士,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而且会在男女平等的社会中享受到更大的快乐。

注 释:

①F.deSaussure,1949;高名凯译,1999年版,第100页、第111页。

②Fisk&Hartley,1978:40-47,Barthes,R.,1973。

③张正萍:《论苏珊・桑塔格的“一种新的感受力”》,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④刘卿钦:《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的非客观解读》,《新闻爱好者》2010(7),第10页。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6

我国自1980 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但由于开展的时间较短,在博士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的博士生教育,可以溯源到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起始于德国的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并广泛地影响到欧、美、亚洲的众多国家。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已愈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公认和仿效的成功范例。吉本斯等人认为:“我们正经历着科学、 社会和人文知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的以理论独尊、试验性科学、学科内部驱动、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生产范式(即“模式1”),正在被新知识生产范式(即“模式2”)所取代。[2]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提出是导致专业博士学位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发生根本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动力因素,而专业博士学位也随着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研究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博士生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1994年英国学者吉本斯等六人合著出版5知识的新生产:当代社会中科学与研究的动力6,论述了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转型,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1(Mode 1)与知识生产模式2(Mode 2)的概念。模式1指柏林大学创立以来的知识生产模式,致力于纯粹的科学研究,问题的设置和解决在学术共同体内特定的学术背景中进行。吉本斯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种不同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1的模式2开始出现。知识生产模式2跨越了模式1存在的学科边界问题,研究问题的选定和解决途径不是被设定于单一学科框架内,而是跨学科或多学科的。学术网络和无形学院构成知识生产模式2的源起组织和制度基础,因而,它是非等级、异质性的组织,形式灵活产的场所呈现出社会弥散的特征,来自各领域的要素被整合于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其解决方案同时包含了理论与经验、认知与非认知的成分,具有极大的-异质性.特征。[3]模式2知识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现实利益,因此社会问责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不仅反映在对研究结果的阐释和传播中,还体现在对研究项目优先次序的设置上。知识生产模式2区别于以往的知识生产模式1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

1.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者意味着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的宗旨、研究成果的传播都收到应用情情境的制约。

2.知识生产一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方式进行。跨学科是一个动态演进的知识建构的模式,问题产生于应用的情境中,并根据问题组成临时性研究团队。

3.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化。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

4.问责制与反思性。在模式2中,学术研究还必须考虑到研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考虑到知识需求者的要求,换言之,必须更加具备“反思性”。

5.扩展的质量控制系统。对研究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本身,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或者政治的因素,质量成为综合的和多维度的概念。

二、我国的教育博士的兴起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

我国的教育博士起步较晚, 历史短暂。当教育博士学位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 二十世纪末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 社会对博士生的要求日趋多样化, 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而且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高等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设立教育博士学位成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他们, 陈述己见, 探讨在我国设立教育博士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 积极呼吁借鉴国外经验, 设立我国的教育博士学位(EdD)。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率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99 年根据高等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对高层次教育管理人员的需要, 华中科大举办了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大学校长博士课程班”,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与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积极探索, 开展了高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校长博士课程班的举办, 是对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尤其是设置专业博士学位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其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和模式与北大的教育博士(EdD)基本相同。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学习和学位授予四个方面都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型要求。

1. 培养目标

模式2的特征体现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因此北大教育博士(EdD)培养目标明确, 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宽广的国际视野、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2. 入学条件

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化这一特点体现在入学条件上,北大教育博士(EdD)项目招收具有硕士学位, 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任中层职务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董事长和院校长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基础的教育行政 管理人员。

3. 课程学习

由于知识生产模式2中知识以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方式进行,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博士(EdD)的课程由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及个人课程组成, 共计 30学分。必修课包括英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专业必修课包括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教育政策研究、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管理等; 限选课包括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中外高等教育史、教育制度分析、高校管理专题等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结束后, 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 按照学术范式完成大约5000 字左右的论文作业。另外, 邀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学者举行讲座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点。同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一样, 北大教育博士 (EdD) 以群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教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的组成 部 分 。 修 读 方 式 采 用 在 职 学 习的方式, 学生也可利用全修的方式修完学分并取得博士学位。根据北大教育学院制定的培养计划, 学员首先进行两年的课程学习,以便系统、全面、深入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接触最新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 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但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指导和训导, 学生自身不同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课堂研讨提供条件, 学生在相互间的交流中受益、提高,从而增加学员学习兴趣。

4. 学位授予

知识生产模式2对问责制与反思性和扩展的质量控制系统有了新的要求,北大教育博士(EdD)项目实行双导师制, 由北大教育学院与相关单位的有博导资格的各一位导师共同指导博士论文。学位论文是整个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完各门功课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准备 论文答辩。北大教育博士(EdD)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学生须在两年课程结束后, 参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综合考试以取得博士论文写作、答辩的资格。

三、启示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当前的高校改革和创新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告诉我们,知识生产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学不能固守传统的以基础先行和学科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知识,而应该强调对社会经济更多的回应和更多的服务。再次,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求大学改变固有的办学理念,与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因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与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尽管西方有人认为,随

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哲学博士将不再占据优势地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与美英澳等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不能以哲学博士学位的削弱为代价。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7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8

“注水”文凭泛滥,高等学府广遭诘难。日前,记者走访了曾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的杨德广教授。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杨德广教授直击文凭乱象根源,提出以取消高校等级制为首的改革对策。并强调,只有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真才,文凭“虚”求、学历注水的现状才能被遏制。

《检察风云》:2012年5月1日,清华大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微博爆料称,从未见过与自己同为法学院在读博士生的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上过课。此微博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便是时下所说的“论文博士”现象,即不上课、不考试就能获得学位,您觉得这类现象如今普遍吗?“论文博士”的存在是否合理?

杨德广:这类现象的确存在,特别是在前些年更严重。近几年来,教育部和有关部门进行了整顿,这类问题有所改观,但没有完全解决。培养研究生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处于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最高阶段,理应确保质量,然而近些年社会导向出了问题,即重文凭、重学历的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不少人在拼命追求研究生学位,有些高校也是为了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或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办了一些“官员班”、“老板班”。研究生教育原本是个别教育,一个导师最多指导两三个人,后来却变成了批量教育,这样就乱套了。一些官员、老板博士生,听课由秘书代替,作业、论文都由别人,像那种不用亲自学习和撰写论文而获得的“博士” 学位,根本是不合格的,玷污了神圣的高等教育殿堂。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达到国家的标准才能毕业。

《检察风云》:就您所知,目前有哪些可以称之为“绿色通道”的学位获得形式,“照顾”着像官员、企业家等身份特殊的学生?

杨德广:现在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博士班。简单说就是批量生产文凭,这是主要渠道。另一种是个别带教,这中间也有很大水分。个别导师在学校领导或有关方面打招呼的前提下,破格收录一些学生;或置身一些人情、利益关系,和学生见一次面,做个辅导,就把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泄漏了;还有像扩招这种形式,当招生名额满了,有特殊关系的人想进来,就增加几个计划外的名额,学校有这方面的权限。

研究生进口把关不严,培养过程又比较松散,以致代听课、论文都无人问津。还有不少研究生表面上看课程完成了,学分修满了,但研究能力并不强,何以称为研究生呢!研究生要经常和导师讨论、交流,培养研究能力,像理工科的博士生要从事大量的科学实验、基础理论研究或参与工程项目,文科博士生要参加重大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否则怎么能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不经历脱产三年、潜心研修,要完成博士学位是很困难的。

另外,还有些导师招“近亲博士”,只招自己或本校的硕士毕业生,对于外校硕士生采取排斥态度,导致“近亲繁殖”,缺乏创新;有些导师只招“打工博士”,他们不是立足于培养人才,而是让博士生为自己搜集资料,做实验,完成课题,师生关系演变为雇佣关系。这些乱象都是亟待正视和解决的。

《检察风云》:有人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凭”的年代。“注水”文凭泛滥,高等学府也成了乱象丛生的交易市场,您觉得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弊病又在哪里?

杨德广:一方面是利益驱动。对个体而言,好学历往往与好工作、高收入挂钩,如此对高学历文凭的“虚”求自然大增;对学校来说,驱动作用更大。首先,培养更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生,可以增加学费收入,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这是金钱驱动。其次,学校规模大了,层次高了,学校地位也高了,并提升了名誉、声望及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绩需要。本地“出产”的人才越多,官员里博士越多,政绩也就上去了,这样就带来了政策导向上的偏差,官校联手招博士,必然会滋生不良风气。

此外,当今社会,唯文凭论、唯学历论的思想已占主位,催生了求学中的浮躁情绪,这种氛围不但不利于学校严谨治学,学生们耳闻目睹的不再是格物致知,而是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或手段,获得文凭或其他可以得到社会肯定的认证形式,以便更顺利地通往职场、官场……这股不正之风给学子造成的影响深远,远到他将这股风气带入社会,以言行举止传递给他人。

最后,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招生过量!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获得突破性发展,但由于宏观调控不力,导致过量发展。以研究生为例,198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16人,而2010年为53.4万人,增长146倍,远远超过本专科发展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再看国外,如美国,很少有研究生人数超过一万的大学,哈佛大学在校研究生6700人左右,耶鲁大学6000多人,普林斯顿大学近2000人,加州理工大学1200多人。而在我国,在校研究生逾一万人的重点大学为数不少,吉林大学有1.9万多人,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有1.8万多人……高等学校招生过量,过量了就容易注水,导致如今整个高等教育质量堪忧。

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信任危机,本科、硕士以及博士生的整体信誉度下降;高校的声望和地位被削弱;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合格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不能胜任实践工作和科研工作,导致了就业困难,或学非所用,高学历低就业,对国家、对个人都是一种严重浪费。而到了国际上,一比较立见分晓,对我国的声望和荣誉也有影响。当然,还有一个教育公平问题。当计划内名额被特殊身份的不合格者拿走了,势必意味着有些合格学生将失去继续深造的机会。教育应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本身不公平公正,怎样去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9

一、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密切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指导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而博士点招生方向设置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二者相互作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指导其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重任,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定性在理论上指引着学科发展方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又在实践上规制了学科研究方向,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指引和规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便失去存在之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与发展规律,从学科发展需要中寻找根据,从学科整体建设和长远建设中获得支持。

2.博士点招生方向的设置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学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来完成。[1](P27-28)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博士点设置的招生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构成和发展态势,并在开拓学科前沿领域、探索学科新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科人才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博士点招生方向不但为研究者观察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状况提供重要维度,同时也向外界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对该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的特点,成为学术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窗口。

3.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互动中共同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博士点招生方向关注较多的领域,学科重点问题研究形成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为学科形成系统知识和丰富学科理论打下扎实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科不仅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博士点招生方向如能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涉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就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的拓展、新研究领域的开辟创造良好条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中走向繁荣。

二、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存在一定程度偏离

截至2011年12月,64个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①招生方向共207个,剔除相同方向,可归纳为31类174个。其中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方向的有42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的有23个,比较研究方向的有12个,德育研究方向的有11个,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向的有10个。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博士点关注较多的方向,正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这说明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联度总体来说较高。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部分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

1.部分招生方向名实不符,偏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简称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个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规律的学科。[2]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的说,招生方向比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但仍有部分招生方向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名,却行其他学科研究之实。例如,有的方向设置为政治文明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这些方向有的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外的学科,有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其他二级学科相重叠,一定程度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

2.招生方向着力点偏移,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点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招生方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应是招生方向优先考虑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红色资源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这些方向,并没有成为多数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仅有几个博士点设置了这些方向。我们认为,这些招生方向着力点偏离,如不加以克服,必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招生方向表述不严谨,游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要求招生方向的名称应遵循学科的规范和要求,体现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然而,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名称设置仍然过于自主和随意,缺少严谨统一的标准。例如招生方向中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有41个,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有8个,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6个,其余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有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等;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13个,但是有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有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等。正如沈壮海教授指出的那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招生方向设置的多样性和随意性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的模糊,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的不清。[2](P254)这种状况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个学科发展前景带来不利影响。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联度的想法

1.明晰学科内涵,明确学科边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还处于初创阶段,难免存在学科内涵欠明晰和边界不清的问题。因此,提升博士点招生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联度,关键之一就要明晰学科内涵,确定学科边界。首先,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一方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内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不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置招生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应用性或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教育”来展开学科内涵的,注重教育是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主要区别,不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也不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招生方向。[3]其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研究边界清晰、研究领域相对明确是学科之间区分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科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4]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相关学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借鉴,诞生了一批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大量借鉴、引用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却缺乏足够的理论积淀和理论准备,没有对借鉴而来的其他学科理论知识进行严格提炼和整合,客观上导致其他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入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模糊,而为博士点招生方向与学科的偏离提供机会。

2.规范导师遴选,加强博士点管理首先,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导师的遴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招生方向,一般来说与该博士点导师研究方向相契合。以往由于专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导师比较缺乏,在申报博士点时,存在从其他学科借用、移植等手段临时凑班子的情况。当博士点批准建立后,设置的博士点招生方向基本上遵循导师原来的学科背景或个人兴趣,“一些硕士点和博士点上的导师并不真正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并不真正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却在这一学位点上招生并指导学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论文题目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大,甚至做的是别的学科领域的论文。”[5]因此,规范博士点的招生方向,必须严格按照学科发展的要求对博士点导师遴选,规范导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管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有相当比例依托于人文社会科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部个,客观上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设置其他招生方向提供了方便。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议国家有关部个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指导小组,制定本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体系,定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进行检查评估,并对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博士点招生方向进行相应处理。

3.凝练招生方向,优化学科结构

社会学博士论文篇10

Situation Analysis on Marxist Theory Subject

Construction in He'nan Colleges

WANG Jiang

(Graduate Department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 Marxist theory master program, docto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province providing organizational and personnel security is to implement education legislation important safeguard morality and fundamental task i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provin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job, is the province of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provinc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work on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has an important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Key words He'nan colleges; Marxist Theory; subject

2004年党中央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高校和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学科体系中,已经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基础性重要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六个二级学科。为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状

按照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要求,除思想政治教育设置本科专业外,其它学科不设置本科专业。因此,我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即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学科点建设和发展情况。截至2015年5月,在河南省举办的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归属于我省管理的普通本科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43所。在这43所本科高校中,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本科高校共计19所,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9所,是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在这19所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招生资格的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及二级相关学科的本科高校共有13所,其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授权单位2所,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为郑州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为河南大学。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授予单位10所,二级学科硕士授予单位3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发展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加强和改进我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和人才保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学科支持。

2 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加强

当前,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学科体系建设还很薄弱。在我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二级学科的13所本科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郑州大学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南大学则仅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其余的11所本科高校中,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8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有3所。在2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高校中,学科建设发展在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是其自身的发展也遇到不少的问题。在郑州大学,虽然其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但是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发展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郑州大学自201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科博士授权点以来,分别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二级博士点开展学科点招生。在其余的三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发展中,近五年来还未取得新的进展,作为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引领者,郑州大学需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对于河南大学来讲,其仅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成功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是其应当努力的方向。

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二级学科硕士授权学科的其余11所本科高校,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于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授权点的8所高校中,其学科建设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一级学科整体推进型;第二,二级学科优先发展型。对于一级学科整体推进型,其在六个二级学位点中同时招生,整体推进一级学科建设;或者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招生,按照二级学科进行研究方向设置,整体推进。对于按照二级学科优先发展型,则主要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和个别一级学科硕士点高校基于自身高校学科发展实践和能力,仅在自身所能做好的相关二级学科进行学科建设。

2.2 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建设发展,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已经成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学科之一。但是,和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对高层次社科理论人才队伍的需求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层次社科人才理论的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我省的现实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总量为例,2015年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高校共计招生博士研究生总量为11名,其中学术型博士5名,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6名。与其它兄弟省份相比,这个数量是很少的。相对于我省130余所各类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人才数量的强大需求而言,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建设是严重不足的。

2.3 学科影响力有待提升

当前,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整体上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在学科研究能力和服务我省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中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影响作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整体要求,其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服务,还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引领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工作。在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上,一方面,各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所要求的研究方向范围进行方向凝练;另一方面,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学科优势在研究方向设置中体现出自身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在这方面,我省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经走在前列,而其它高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还有待提升。

3 对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

加强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支持力度,是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积极支持我省已经具备扎实研究发展实力的河南大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对已经具备扎实研究基础的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几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积极支持其申报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授权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层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力度,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各项文件要求,加强评估。各高校应当加强向国内一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习力度,在充分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按照自身发展条件,科学设置研究方向,提出自身发展要求。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服务功能,增强培养培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学科功能,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能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引领作用。

3.2 积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能力

造成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原因,也有招生指标偏少的现实。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能力,总体上看,在硕士招生层次目前数量已基本稳定,且符合我省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现实需求。出现较大人才需求缺口的是在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人才培养上,仅仅河南省130余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需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的需求都不能满足,更不用说其它理论工作岗位对此的需求。我们认为,已经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授权点的高校应当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团队培养,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3.3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影响力

当前,我省13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点的高校应当在保持自身学科研究优势,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推进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协同创新研究,共聚合力,积极对我省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积极关注和研究“新常态”下,我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具前沿性的理论研究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