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研究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6:58:59

教育目研究论文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1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演变过程。随着我国10年来在幼教领域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不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例如,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笔者在从事10余年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因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希望通过研讨,获得共识。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历史过程。

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法去教,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

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们积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Cizek)提出了革命性的主张,提出不要给儿童强加成人的思路和方法,要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并使儿童的创造性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菲德(Lowenfeld)也对美术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IfArnheim)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与创造性的美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Bauhaus)造型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流。包豪斯将一切造型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取得了效果并推动了“构成”的发展,这不但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术教育。图案、手工这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认识。抽象化、象征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和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为扩展。

综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同时也应指出,时展了,认识也发展了,这一阐述已不适应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主要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将幼儿美术引入写实的模式之中。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如“观察力、想象力”,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活动会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来概括。

(三)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要特征。另外,用“欣赏力”一词,是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根据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造形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过造形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形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人的造形活动离不开实践,科学家为大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研究表明,大脑与外界存在着某种一致的关系,大脑皮层的活动取决于脑细胞与外界的交互作用,形成自身的代码(图式),用来译解和反映对象世界,这样,经常接触某一事物的人就形成了对该事物的代码,例如,经常听音乐的人,就形成对音乐的代码,而不接触音乐的人头脑中缺少编码,自然就难以解码,也就只能听见,而听不懂音乐。创造性的造形活动也是如此。对于幼儿来说,只有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建立起创造性的代码,因此,尽管说造形活动有助于培养创造力,但美术教育中模仿为主的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因为在活动中对技术的追求已经束缚住了自主性的探索性的表现的可能性,使其不能形成创造性的代码。

造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造型艺术,与美术互用。广义则泛指无论有无美的要素,凡人类利用一切可视可触的材料在空间或平面上做出看得见,摸得到的形象或物体。如果我们从广义的意义上去看待幼儿美术活动,则除了图画和手工以外,幼儿的很多游戏活动都是造形活动,例如,孩子在雪地上用脚踩出花样、用插塑积木摆出各种形态,在下过雨的水沟上筑坝,在沙子堆里造城堡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创造性的造形都是具有意义的。因此,广义的造形应是我们对幼儿美术活动所持的态度。由此出发,也更为容易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并与其它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幼儿的造形活动是与游戏分不开的,他们对随手搭合的树叶、纸片、小棍极感兴趣,对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改变一种材料的形也极感兴趣,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是小小的原始人,就容易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那样感兴趣了,他们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游戏的需要,而且得到了关于物质世界的真实信息以及自己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每一种新材料或新式样的接触和体验都会使他们形成深刻的记忆并影响久远,所以增强幼儿对各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造型材料的体验,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从这种体验中就培养出造型艺术的基础感觉。

幼儿在造形活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意象表现”和“机能性表现”。这两种表现在活动中都是依赖视觉形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幼儿在造形中的着眼点是美术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对“形”(形状、色彩、构成要素等)以及由“形”引发的联想感兴趣。例如,当孩子在涂鸦期能画出圆形时,他并非要画什么东西,而只对这种最简单的能把图与底区别开来的“形”感兴趣。在以后出现的象征性符号和各种各样的形象样式及组织形式中也是以形的变化和关系为基础的。他们对手工活动的态度也是如此。他们对泥工、折纸等活动的兴趣在于这些可变形的材料能够实现他们造形的意愿,从而体验到创造“形”的快乐。

幼儿在造形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对美的认识和感情,他们对美的认识是肤浅的,但却是基础的,因为美的内涵是通过形式体现出来的,造形艺术为幼儿对美的认识,尤其是视知觉对美的形式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因此,美术教育本身就含有美育的内容。当然,美育不仅通过造形活动,它还需要其它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但造形活动中的美育作用是重要的,因为它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可以现实化的视觉的美感表现形式。

幼儿在造形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也离不开他们自主的活动,自由地表现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条件。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是幼儿主观欲望和想象的产物,如果在活动中是为了自己的表现而做或画,他们会自然地将心里的美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产生自然、诚实、大胆、朴实、直率、稚拙的特点,尽管这些作品在一些人眼里是幼稚可笑的,但它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意是明确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的作品则失去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所以,幼儿美术活动应更多地给予孩子自生性,教育者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并启发诱导使其实现这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教他们照猫画虎。

综上所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以此为中心来考虑就容易展开其它教育功能。所以应重视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研讨有助于教育目标的阐明,而教育目标的阐明有助于更新人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教育内容、方法的改革,使幼儿美术教育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对以往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方法也能以新的认识去总结出规律,予以继承和发展。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2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4257 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孙绵涛 王刚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5500字

19824258 教育民生论的发生与解读 李金奇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3100字

19824259 试论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 万由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6第期 7000字

19824260 复杂适应系统视野中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 杨近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1期 10100字

19824261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 刘振天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第6期 12100字

19824262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框架 肖凤翔 薛栋 《江苏高教》 2013年第6期 5800字

19824263 我国职业教育的国家质量框架制度创新研究 卢小平 童遵龙 张文丽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3期 7900字

1982426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校企合作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徐涵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12100字

19824265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董存田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8200字

19824266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付卫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500字

19824267 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透视与展望——基于2010-2012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文章分析 徐宏伟 庞学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8800字

19824268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12年的数据 韩永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8200字

19824269 高等职业院校章程内容研究 陈寿根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9400字

19824270 论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模式的新选择 皮江红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1期 9900字

19824271 试论我国教育督导合理发展的走向问题 赵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 8400字

19824272 闽台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莫玉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3期 7900字

19824273 贵州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路径研究 章建新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6100字

19824274 广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惠霞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7700字

19824275 三峡库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例 彭茂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9800字

19824276 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取向 孙华峰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8200字

19824277 基于“微课件”的高职生项目化学习模式设计 王寿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6第期 7100字

19824278 实施项目管理 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质量 宗美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1期 5100字

19824279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路径选择 蔡忠兵 罗三桂 郭碧乃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0期 5200字

19824280 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初探 宋朝霞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9200字

19824281 试论完满职业人的三种面相与高职教育 林小星 《江苏高教》 2013年第6期 7700字

19824282 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的治理结构分析 王志伟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2期 7900字

19824283 “3+2”职业教育模式人才层次化培养课程体系建构 林海亮 李雪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2期 7900字

19824284 职业教育产教依存发展:内涵与测量 胡丽霞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1期 7600字

19824285 对我国民间学徒制规范的思考——基于大职业教育观视角 付晓培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8100字

19824286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状况调查分析 陈建环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9800字

19824287 基于职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 谢莉花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600字

19824288 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探索 张良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6800字

19824289 文化资本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契合性 高俊民 赵硕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6000字

19824290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角色重塑论析 韩奇生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5800字

19824291 高职二维式“三位一体”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实践 王晓娟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9900字

1982429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适应性发展 招晓菊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6800字

19824293 论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丁国声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5400字

19824294 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探析 杨春平 罗小秋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1期 5200字

19824295 大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筛选机制——以美国五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例 由由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4期 11800字

19824296 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系统化设计研究 郭雪利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12100字

19824297 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海滨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7100字

19824298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建设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宫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11400字

19824299 论中职教师教学方法意识的贫困与唤醒 张国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8800字

19824300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梁代军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2期 5200字

19824301 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建议 李华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10100字

1982430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胡莉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6500字

19824303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分析——以2012年为观测点 张祺午 荣国丞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8700字

19824304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分析 魏勇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1期 5100字

19824305 朗格朗与捷尔比终身教育思想体系比较研究 雷经国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22期 5600字

19824306 社会流动视野下成人学习研究 花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6600字

19824307 我国继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 王纾 赖立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3800字

19824308 社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丁红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1期 6100字

19824309 远程学习者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郑勤华 曹莉 陈丽 吴云峰 《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5300字

19824310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杨钋 郭建如 金轶男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1期 17000字

19824311 读普高还是读职高——来自初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愿望的调查 何文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500字

19824312 论高职教育专业文化 张新科 邓虹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1期 8600字

19824313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逻辑的分析 王琦 邢运凯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1期 10200字

19824314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研究综述 王伟华 陈丽君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6100字

19824315 高职学生自我素质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罗先进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9900字

1982431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效与反思 颜炳乾 陈衍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6100字

19824317 美日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型与普通高等教育改革 蔡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6期 9400字

19824318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及其对我国职教评价体系的启示 王玄培 王梅 王英利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2期 7900字

19824319 在线、混合和远程学习新常态:梅西大学经验 马克·布朗 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1期 16500字

1982432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改革新动向 吴雪萍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1期 9700字

1982432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3期 16100字

19824322 美、德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及启示 师慧丽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1期 10300字

19824323 喀麦隆的全民教育:行动、进展与挑战 郑崧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8400字

19824324 荷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政策与实践 谢晓宇 《外国教育研究》 2013年第11期 11300字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3

19822885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 李政涛 《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12300字

19822886 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高莉 杨家福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5期 8600字

19822887 “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对当代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叶飞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9400字

19822888 职业教育在社会分层过程中的矛盾作用:外部诱因及内部机制 曹洪健 周楠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 8700字

19822889 试论职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关系 谢莉花 《职教通讯》 2012年第7期 11000字

19822890 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徐健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8期 10600字

19822891 应然与实然: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思辨——来自德国的启示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9期 16400字

19822892 工业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张原 陈建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9期 9800字

19822893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关晶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7期 8800字

19822894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发展的背景、原则与目标研究 蒋旋新 蒋萌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7期 8700字

19822895 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全 杨鸿 《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15800字

19822896 论国际贸易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取向 张佰英 《教育科学》 2012年第2期 5400字

19822897 东中西部7所财经类高职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王伟 冯树清 《职教论坛》 2012年第9期 8000字

19822898 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查研究 徐宏伟 郑君梅 《职教通讯》 2012年第7期 11100字

19822899 人口变动与泉州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龚书文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8400字

19822900 广东省职业教育地方立法的反思与建议 欧阳恩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9期 9800字

19822901 现代职教体系:推进高职教育向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延伸——以江苏省为个案 顾坤华 赵惠莉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7期 10500字

19822902 江苏高职院校注册入学探析 郭光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8期 6800字

19822903 实现“善治”的高职教育行政 卢洁莹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3期 10100字

19822904 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 刘洪一 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 8800字

19822905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 谈松华 王建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第6期 12200字

19822906 都市圈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城市政府间的相互信任:形成阶段与培育路径 王枫云 《职教论坛》 2012年第9期 6000字

19822907 职业幸福感:职业教育的终极关怀 徐平利 《职教通讯》 2012年第7期 9800字

19822908 职教集团建设中的根本问题探析 叶东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9期 7800字

19822909 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新时期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战略创新 刘家枢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8期 7900字

19822910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米靖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8期 8000字

19822911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基点与实践 张科丽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8300字

19822912 基于产业面向的高职院校分类研究 李德方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7期 10500字

19822913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教材开发的理念与体例探析 向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7期 8700字

19822914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矫正难的原因及完善策略 李红卫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7期 10300字

19822915 空间教育教学对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影响 周志光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8期 5100字

19822916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徐国庆 《江苏高教》 2012年第2期 5800字

19822917 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理论建构 马君 《职教论坛》 2012年第7期 12100字

19822918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研究 张福堂 《职教通讯》 2012年第9期 6500字

19822919 我国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思想与政策演进 王福利 吴英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8期 8600字

19822920 基于ISO9000的高职课程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研究 陈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8期 5100字

19822921 国际视野下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 唐智彬 石伟平 《教师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 9200字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4

19824046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文静 等 《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12300字

19824047 教育公平如何可能:从配置正义到多元正义 杨建朝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5-16期 6900字

19824048 基于文化视域的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研究 周建松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8期 10100字

19824049 从国计到民生:关于我国教育民生的思考 朱国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7300字

19824050 民众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前提及发展路径 张天雪 等 《中国教育学刊》 2013年第8期 7600字

19824051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构建 王春燕 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 6700字

19824052 论“雇主导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王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13100字

19824053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结构特征研究 王剑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054 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探索 丁金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5300字

19824055 职业教育吸引力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 陈京京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4期 12100字

19824056 论政府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的职能 张光跃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3期 7900字

19824057 论构建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体系 张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9900字

19824058 高等教育全球化:逻辑与内涵 蔡宗模 等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7期 15100字

19824059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课程开发评析 刘国买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8期 8600字

19824060 湖北省高职院校发展现状与环境分析 孔康伟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13000字

19824061 珠三角地区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曹成涛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800字

19824062 专业变迁: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台湾职业教育 程广文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4000字

1982406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集团化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北国防科技职教集团为例 胡继承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064 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分析及其重构 文杨敏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3期 7900字

19824065 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内涵 陈明宇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5、16期 7300字

19824066 传承“做学合一”理念 彰显高职人才培养特色 孙爱武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8期 10200字

19824067 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两个维度 周晶 等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8期 9800字

19824068 寻求高职教育新的服务域与发展域——从“需求‘上移’—供给‘下移’”对接的视角 熊惠平 《江苏高教》 2013年第4期 5800字

19824069 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及其机制创新研究综述 郑晓华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13100字

19824070 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杨雪梅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071 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 杨理连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072 基于工作过程校企共建中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探索 章晓兰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800字

19824073 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研究 赖永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4期 8100字

19824074 高等教育发展的选择:从发展主义到新发展主义 欧小军 《高教探索》 2013年第4期 9200字

19824075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内涵和创新途径 冯雁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3期 7900字

19824076 高职教改的路径选择 俞校明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10000字

19824077 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陈平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6700字

19824078 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贾杏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6100字

19824079 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与开发 贾海瀛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8期 7600字

19824080 高职工作任务课程开发中“知识析出”理路的切问 路宝利 《江苏高教》 2013年第4期 7700字

19824081 高职院校专业经营策略的研究 于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9800字

19824082 中职专业设置与我国经济结构适应性探究 王苗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083 CQAF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应用 叶华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5100字

19824084 社会学视域下职业教育课堂的“公共空间” 张国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5800字

19824085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刘志峰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4086 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价值与路径探索 侯佛钢 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 8400字

19824087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郁天宇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4期 13000字

19824088 高职教材数字化出版趋势与挑战 李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089 中等职业学校动作技能教学的胡塞尔现象学诠释 钱明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7000字

19824090 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孟庆国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091 职教师资师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李宝梁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4期 8100字

19824092 基于企业顶岗实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 陈永遥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9700字

19824093 我国农民工教育功能的拓展与践行——基于发达国家的启示 范安平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094 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定位研究 付文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095 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提升探索 张曼晶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5期 5900字

19824096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探析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5期 6100字

19824097 高职校内外实训基地共享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 朱维巍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600字

19824098 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 纪中强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6100字

19824099 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崔立华 等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3期 6100字

19824100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研究 潘红艳 等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 7600字

19824101 中国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维度和模型构建 王晓楠 《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8300字

19824102 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袁忠霞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6800字

19824103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质量评价量规 闫清景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9900字

19824104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孙宏艳 《教育科学研究》 2013年第8期 11600字

19824105 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 徐同文 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8800字

19824106 高职生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徐大真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8800字

19824107 芬兰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经验 刘其晴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8期 8200字

19824108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概况、经验及启示 熊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4期 7900字

19824109 德国“双元制”本科教育管窥 逯长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3期 8500字

19824110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研究——基于“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的分析 马君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2期 10600字

19824111 韩国大学招生制度的变革与走向 张德强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8400字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分析维度;定量研究;趋势分析

Abstract:Throughthemethodofstructuralquantitativeresearch,thisarticleevaluatesandanalyzestheliteraturesofhighereducationpublishedfrom1995~2005inChinafromtendimensionsincludingtitle,author,abstract,keywords,topic,choiceoftopic,terminology,methodology,conclusion,referenceandannotation.ThereisindicationthatthetheoreticallevelandacademicnormofChinesehighereducationresearchhasbeenimprovedalotduringthepast10years.

Keywords:highereducation;theorycontents;quantitativeresearch;researchdimension;descriptivestatistic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有了长足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更是硕果累累,研究者在提高高等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术规范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问题逐步深入,研究的方法不断走向科学,并且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著作及学术论文。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无论是理论研究本身还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老生常谈的现象依然存在;从研究形式来看,研究中量化研究不够,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研究欠规范、不科学的现象还相当普遍,等等,如果不从认识和研究上加以强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恐怕只能沿着不规范、低水平的轨道永无终结地运行。因此,我们认为对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理论文献进行全面研究是非常必要而且极为重要的一项课题。自2005年底以来,我们特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并拟以“我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为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我们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从建国一直到1990年代初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同时大多数是经验总结或工作报告类文章,真正的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并不多,这为我们的统计和分析带来了困难。后经研究小组商量,确定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最丰富的1996~2005年为研究范围,对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多维度考察,运用结构式定量研究——“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比较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描述统计、评价与比较,寻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用简洁明了的数学关系来展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普遍规律和总体趋势,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教育文献内容的次级分析主要有两种具体方法,一种是非结构式定性研究方式(学术界常简称为文献法),另一种是结构式的定量研究即“内容分析法”。在这里,我们正是采用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对10年来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量化、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10年来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理清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思路。可以说,我们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量化统计、比较、分析,从研究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文献分析或文献综述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另外,我们在现存的文献中发现,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多数是定性方法,尤其对文献内容的研究几乎全是对有关性质、作用和特征方面的定性描述与评价,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定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特殊性,比较注重其逻辑关系,不太注重所分析文献资料的数量特征和整体状况,因而较难从直观上发现研究主题内的变量关系。而对文献资料的次级分析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过对文献的性质、特征和属性方面的描述来揭示其逻辑关系,还需要从文献中各个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以从整体和普遍性意义上探求发展规律和趋势。因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定量方法来对高等教育学理论文献进行次级分析。

二、文献综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收集到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著作(含教材)近300部,学术论文1800多篇次,其中只有近30部(篇)论著(文)探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问题。以下摘其有代表性的论著进行综述。

首先从著作或教材来看,我国大多数著作或教材都是对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进行列举和简要介绍,比如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专列了一章来讨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普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样,有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历史法、个案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等”,“在研究过程中,也经常要应用抽样、假设、比较等一般的研究方法”[1],并对以上几种研究方法及其运用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田建国编著的《高等教育学》也列举了有关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统计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调查实验和分析综合相结合[2]。邓晓春、王华春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按照纵横两条线索,将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准备阶段的搜集高教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高教研究的观察法、高教研究的调查法、高教研究的实验法;第二类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可归为两种:第一种为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比较与分类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归纳与演绎方法、科学抽象法,第二种为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动态数列分析法、表格法和图示法等;第三类是高教研究的横向科学方法,包括高教研究的系统方法、高教研究的信息方法、高教研究的控制论方法[3]。谢安邦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提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而对于某一课题的研究,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只用一种方法的情况很少[4]。徐小洲编著的《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除以上几种,常用的还有观察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5]。

除此之外,还有两部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探讨的专著。一是张应强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作者认为,“描述——解释”研究范式,并不能真正适用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应该采用“反思——建构”范式来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从人的价值理想和教育的本真意义出发,一方面以“事实研究”为基础,以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有一个客观把握,同时对之进行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进行建构,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可能发展方向[6]。二是陈廷柱的《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书中对“反思——建构”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讨论,认为“反思”虽然不等于对客观发展过程的“描述”,但“反思”显然要以客观现象为依据;“建构”虽然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建构”必须建立在对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上[7]。

在国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的两部著作:一是《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作者主要从组织分析角度进行研究,从多学科视角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观察,将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组织、文化、社会学和政策分析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8]。二是《高等教育系统》,该著作在对国外20多个国家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范畴分析模式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研究[9]。

其次,从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方面来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也只有五六篇。比如,刘承波在《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一文中指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按其地位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为哲学方法,中层为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下层为适应于某些科研领域或某种科学分支甚至某个科研课题的特殊研究方法。其基本结构为: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他认为借鉴上述科学研究方法建立高等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构筑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同时指出,在哲学层次上,唯物辩证法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一般层次上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基本方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经验法、历史法、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等[10]。

朱旭在《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思考》一文中指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弊端,一是从个案研究得出结论就个体推及全体(表现为太具体,忽视普适性);二是具体情况不做具体分析,大一统(表现为太抽象,忽视个体性)。高等教育学研究应从实验、案例、比较等方法论的角度对此予以匡正。”[11]李海芬和薛天祥在《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一文中指出,不当的方法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失范与混乱”的关键因素[12]。徐辉和季诚钧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研究中方法意识淡薄,思辨倾向严重;二是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多元研究方法意识;三是研究方法落后,规范意识不强。此外还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具有多元研究属性,因此要运用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方法论为指导,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采取思辨定性、实证定量的多种手段进行高等教育研究[13]。张黎和马静萍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分为哲学、科学方法论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三个层面。其中,“对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的研究是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目的,而哲学层面方法论和科学层面方法论则可用以指导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的研究,是为研究高等教育学科具体研究方法服务的”[14]。

从以上文献综述,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著作或教材中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提到比较多的是调查研究法(75%)、实验研究法(75%)、比较研究法(72%)、历史研究法(50%),次之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统计研究法,以及表格图示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法等。而专门的学术论文又大多比较宏观或抽象,要么探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问题,要么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要么从方法论原则上探讨高等教育研究问题。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进行高等教育文献的定量分析无疑有着参考作用,尤其对我们全面掌握高等教育研究现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1.分析单位与范围

本研究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即从1996年1月到2005年12月我国高等教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国内发行的教育杂志中,选择了发表该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较多的5种杂志,即《教育研究》(月刊)、《高等教育研究》(双月刊)、《中国高教研究》(月刊)、《江苏高教》(月刊)、《黑龙江高教研究》(月刊)为文献检索范围。具体搜索范围是:《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黑龙江高教研究》从1996年第1期至2005年第12期,《高等教育研究》从1996年第1期至2005年第6期。

2.文章取样

本研究从上述5种杂志中共抽取了250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分析对象。取样方法是:原则上从5种杂志中每种刊物每年随机抽取5篇。具体抽取办法是,首先从5种杂志中收集到有关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共1808篇(其中《教育研究》166篇,《高等教育研究》414篇,《中国高教研究》693篇,《江苏高教》350篇,《黑龙江高教研究》185篇),然后再从5种杂志中按每种刊物每年随机抽取相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5篇,共抽取250篇作为最终分析对象。

3.分析维度

我们在参考大量文献,并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分析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对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的理论框架,查找了所有文献中所包含的10个方面的共同或共有因素并将其抽取出来作为分析维度,对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情况进行质量和数量的评定。所确定的10大维度是:文章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课题、问题的提出、重要术语界定、研究方法、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课题组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10大维度各自又分解为若干子维度或具体类目,如文章题目类维度可分为题目陈述不简洁和表达不准确等,作者类维度可分为大学教师、学生和其他机构研究人员等,摘要类维度可分为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和表述精炼等,关键词类维度分为排列顺序是否恰当、使用词性准确与否、关键词数量是否规范等,课题类维度分为是否归宿课题以及来源于哪一级课题等,问题提出类维度分为问题陈述是否清楚、有没有研究假设、有无文献综述等几类,重要术语界定维度分为有术语界定和无术语界定等,研究方法类维度分为是否规范地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何种研究方法以及有无研究设计等,结论类维度分为有无结论和结论是否鲜明等,参考文献和注释类维度分为有无参考文献或注释、是否规范地使用了参考文献或注释等。最后在设计分析类目尤其是子类目时,为了保证随后的评判记录工作有具体、统一的依据,我们又对所有子维度进行了细化分解并明确其操作定义,如题目不简洁表现为题目过长、概括程度差、字或词重复多、累赘重复、大小标题使用不当、意义重复等;问题陈述不清楚又表现为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未包括研究的内容或陈述问题范围过大,等等。

4.分析程序

本研究由10位研究者共同完成。其程序为:

(1)向10位评价者或研究者介绍研究目的,并熟悉有关文献资料和信息材料;

(2)通过反复讨论、提问的方式,使10位评价者掌握10个分析维度及其子维度的含义,并进行信度分析,以取得一致的理解。本研究一共做了10次信度分析,即对每一维度就其中一年的文献样本进行评判。根据信度计算公式,一般来说,信度在0.5~1.0范围内即为合格。

信度=n(参与内容分析的人数)*平均相互同意度/1+(n.1)*K(平均相互同意度);K=(ki+k2)/2;k(相互同意度)=2*M(两者完全同意的栏目数)/N1(第一评判元分析的栏目数)+N2(第二评判员分析的栏目数)。

按照以上公式,我们对10大分析类目的信度计算结果依次为:0.976、1、0.994、0.994、1、0.939、0.98、0.931、0.955、0.988。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式测验之前,10位研究者的评判标准基本一致,信度比较高。

(3)熟悉内容分析代码系统和编码表的使用。因为本研究主要是想通过对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分析来探寻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此,我们主要采取A——X——T模式进行分析,其中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同一内容变量(或分析类目),T代表从不同时期中抽取样本。首先通过来源抽样选取我国10年来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内容资料来源A(5种期刊,1808篇文章),并按照研究任务,在1808篇文章内把具有共同特点和因素的方面作为分析类目X(10大分析维度)。同时再从同一资料来源A中,按每年每种杂志随机抽取共250篇文章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根据分析类目或分析维度对样本进行量化处理,统计比较,找出其中内容变量X的集中或差异的趋势以及前后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

(4)对内容分析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描述分析。

四、研究结果

1.文章题目

从“文章题目”维度的数据统计(见表1、图1)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占20%;

(2)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多于后一阶段(分别为13.6%和6.4%)。如1996年到2000年间学术论文题目不准确、不简洁或不规范的表述所占的百分比情况为:在1996和1998年比较高,分别为52%、32%;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16%和28%,这表明这段时间内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文章题目的陈述上明显存在着不规范现象,尽管所占百分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规范化程度仍然较低。而在2001~2005年这5年内,题目规范的文章所占百分比从2000年的72%上升到2005年的88%。这说明,在此期间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文章题目”的确定和表述上逐渐准确,简洁程度越来越高。

(3)从作者和研究机构来看,来自大学教师、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比例相对较低,而其他人员(如教育行政人员、管理者以及社会上对高等教育感兴趣者)的文章或研究报告题目不简洁、不准确的比例最高,专门研究机构或研究院所的情况居于二者之间。

2.作者

根据“作者”维度的数据统计(见表2、图2),研究结果如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1996~2005年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百分比变化不是十分明显,而且所占比例很低。其数字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作者中在学研究生所占比例很少,尤其硕士生所占比例相当低。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底,作者为博士生的百分比分别为4%、0%、4%、4%、16%。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百分比稍有增加的趋势。

(2)从教师来看,在1996~2000年间,来自大学教师的学术论文所占的百分比趋于稳定;但在2001~2005年,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所显示百分比分别为56%、40%、52%、64%、48%。虽然在这5年中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数不是很有规律性,但是从数字显示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数相对其他人员还是相当高。来自师范专科学校的研究人员从1996~2005年的数据除1997年和2002年以外其他均显示为0。这表明,师专教师对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兴趣相当弱,普通大学教师的研究在1996年还是比较高的,之后4年出现低潮,而从2001年起又进入高峰期,所占比例最高。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大学教师所占的比例呈波动性变化,但是大学教师依然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处于主要地位。

(3)从教育管理实践者来看,1996~2005年间他们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所占百分比趋于平稳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4)在独立院所研究人员维度中,1996~1998年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1999~2003年逐年下降,到2003年下降至0;2004年又上升到12%;2005年又下降到8%。数据表明前5年中,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百分比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后5年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百分比又有所上升,但是幅度不大。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从1996~2000年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教育管理实践者,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小,大学教师居于二者之间;从2001年起学术论文作者为大学教师的文章百分比逐年增加,独立院所研究人员所占比例较小,教育管理实践者则降至二者之间。而作者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一直很小。另外,表2中的“不明确”项,是指文献样本中并没有对作者进行介绍和说明。

从“摘要”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3、图3)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未列或无摘要的占48%;

(2)文章摘要不简明、不准确(含未列摘要)共占60.4%;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未列摘要的占43.2%,后一阶段占5.2%;前一阶段摘要不简明、不准确的(含未列摘要)占43.6%,后一阶段占16.8%。以上数据显示,10年来高等教育学研究在摘要这一维度上,不简明、不准确、不精炼的状况在前一阶段明显多于后一阶段。1996~2005年未列摘要的百分比分别为100%、100%、84%、84%、64%、28%、22%、4%、0、0。数据表明,未列或无摘要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04年和2005年均降为0。而在5种期刊中同时期的学术论文有摘要并且摘要简明扼要、准确精炼的百分比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在其“内容摘要”上规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学术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

4.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4、图4),研究结果如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文章或研究报告中没有关键词的占49.6%(主要集中在前5年);

(2)从所列关键词数量来看,依据数量标准所列关键词3~6个的占45.6%,不标准(不足3个或超过6个)或未列关键词的占54.4%;

(3)从关键词的词性标准(以名词为准)上来看,除1996年、1997年未列关键词外,从1998年起所列关键词词性不标准的(含未列关键词)占44.4%;

(4)从关键词的词序来看,一般来说,关键词的排列顺序是从学科到专业方向,再到研究问题和理论观点,即学科——专业方向——研究问题——理论观点;

(5)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未列关键词的占43.2%,后一阶段占6.4%;前一阶段关键词数量不符合要求(标准为3~6个)的(含未列关键词)占44.4%,后一阶段占10%。同时,前一阶段关键词词性(含未列关键词)不标准的占43.2%;后一阶段所列关键词词性不标准的占21.2%。

5.课题

从“课题”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不是来源于课题的学术论文占97.2%;

(2)来源于独立课题中国家课题的占1.2%,来源于省部级课题的1.2%,来源于其他课题的占0.4%;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来源于非课题的占49.6%,后一阶段占47.6%;前一阶段无来源于部级课题,而后一阶段来源于国家课题的占1.2%。同时,前一阶段来源于省部级及其他课题的占0.4%;后一阶段占0.8%。

6.问题的提出

从“问题的提出”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问题提出不清楚(包括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陈述问题的范围过大)的占48.4%;

(2)问题的提出中没有问题陈述的占21.2%,陈述的问题过于简单的占24%,陈述的问题的范围过大的占3.2%;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问题的提出不清楚的(包括没有陈述、陈述过于简单、陈述问题的范围过大)占26.8%,后一阶段占21.6%;其中,没有陈述在前一阶段所占的百分比比后一阶段略高一些(分别为10.8%和10.4%);前一阶段陈述过于简单的占13.2%,后一阶段占10.8%;而在陈述问题的范围方面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也要比后一阶段高(分别为2.8%和0.4%)。

7.重要术语界定

从“重要术语界定”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7、图7)来看,研究结果表明:从纵向数据来看,学术论文中重要术语界定的情况几乎无规律可循,但是横向比较显示,无重要术语界定的学术论文远远多于有重要术语界定的学术论文。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没有重要术语界定的占72%。

8.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8、图8)来看,研究结果表明: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采取实证研究范式并运用统计方法或量化方法的占11.2%;

(2)采取理论研究模式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方法、评论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占83.2%;

(3)经验总结式的报告或文章占5.6%;

(4)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采取实证研究范式的占6%,后一阶段占5.6%。前一阶段采取理论研究模式的占39.6%,后一阶段占43.6%。同样,前一阶段采取经验总结方式的占4.4%,后一阶段下降为1.2%。这一数据显示,采取经验总结方式的研究有下降趋势,但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还主要是在思辨、定性研究的范式下的研究方法,而采取实证研究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

9.结论

从“结论”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图9、图9)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中,没有结论的文章所占比例为49.6%;

(2)有结论的占50.4%,其中结论鲜明的占35.6%,结论不太鲜明占14.8%;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从有结论这一维度来看,后一阶段结论比较鲜明比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明显上升了(前后两阶段百分比分别为10.8%和24.8%)。

10.参考文献和注释

从“参考文献和注释”维度的数据统计情况(见表10、图10)来看:

(1)在我们抽取的250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中,无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所占比例为37.6%;

(2)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不规范(排列顺序不当、错误标点符号、页码不全、信息不详细、英文字母大小写不规范等)的占10.8%;

(3)我们将研究年代以2000年为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果从无参考文献和注释这一维度来看,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所占百分比明显下降了(后一阶段为10.4%,前一阶段为27.2%)。如果从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不规范情况来看,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所占百分比要高,前一阶段不规范的占6%,后一阶段占4.8%。

五、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所选取的250篇高等教育领域的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表明,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理论品位在不断提升,学术规范在逐步形成和树立,但仅以所选的文章和研究报告来看,在题目、关键词、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结论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现象逐步有所改观。我们以2000年为界限将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研究中明显可以看到前一阶段文章题目的准确性明显低于后一阶段;从研究人员来看,来自大学教师、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在题目上明显要比其他研究人员的文章或研究报告要准确规范得多,专门研究机构或研究院所的情况居于二者之间。

同样,在“关键词”上,前一阶段不规范的现象更为严重一些,比如,许多刊物发表的论文中要么随意列几个关键词,有的刊物干脆没有关键词。从文献学角度来讲,关键词对于我们检索、查找、收集、分析文献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关键词我们可以迅速、便利地获得文献资料,而且关键词运用不当必然影响我们获得文献信息的准确、全面、系统程度。但如何使用和列举关键词,在目前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我们认为,使用“关键词”有三个标准:一是词性标准,二是词数标准,三是词序标准。从词性来看,关键词一般为名词(包括名词化的词或词组)或专用术语或专业术语,比如高等教育、大学管理、学术自由、政策措施、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等等;从词数来看,所列关键词不能少于3个,也不宜多于6个;从词序来看,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一般为:你研究所属的学科领域—专业方向—研究的问题—具体的理论观点,也就是说: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你所研究的大学的学科门类或学科种类,第二个关键词是你研究所涉及的专业方向或专业问题,第三个关键词是你研究的某个问题或主题,第四个关键词是你研究所得出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如果你的理论观点或结论有二个方面或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那么就列出第五、第六个关键词。

问题的提出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阐明问题的来源、问题的现实针对性、研究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等对于研究非常重要。虽然近几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也纳入到议事日程上来,可是在我们所分析的文献范围内,仍然有很多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要么没有明确说明问题的来源,要么陈述不清,要么问题范围过大或者过小。

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偏向和误区,有近50%以上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没有交待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要么采取定性评价,要么采用纯思辨的方式,不少理论结论经不起检验和推敲。我们以2000年为界,将前后各五年进行对照,发现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量化、统计分析少,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思辨成份多;事实深描少,主观评论多。在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上,我们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特地对“作者”和“研究机构”两项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研究者当中,专门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如大学教师、本专业的研究生等相对于其他人员如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者或高等教育管理者等要规范得多,这说明科学研究需要一些专业或专门的理论规范,没有受专门研究训练或研究环境的熏陶是难以达到相应的学术规范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品位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必要前提,在理论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已看到了这一趋势。我们相信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然走向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299.

[2]田建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9.16.

[3]邓晓春,王华春.高等教育研究的组织与管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27.39.

[4]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5.316.

[5]徐小洲.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05.410.

[6]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9.

[7]陈廷柱.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8](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

王承绪,等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3.5.

[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

王承绪,等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5.10.

[10]刘承波.试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0,(4):8.13.

[11]朱旭.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思考[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3):44.46.

[12]李海芬,薛天祥.高等教育研究和教育研究方法论[J].江苏高,2004(3):11.13.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需要;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Viewed from Need Theory

GE Jie

(School of Music, Anyang Norm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

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

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⑥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

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层次处于现状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的状态,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导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关,即研究者个体行为功利化的主要动机源于以获取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生存需要。个体“生存需要”实现程度成为研究者自我实现的首要途径和标志,知识追求愈来愈屈从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滥的场域。深陷于功利场域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们,在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职业劳动者,他必须使自己或自己生产的知识得到市场的价值认定,否则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他又必须遵从学术需要,从知识本性出发,完成学者的自我实现。”⑩当前场域下,对于一名理性而现实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前者的实现具有迫切性、时效性,而后者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学术主导型”。但是,一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质”的恶性循环时,“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结构性失控。”B11(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文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行文起见,简称“公共艺术教育”。

② 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谭东风《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黄大同《简论贝多芬的创作“需要”》,《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⑤ 同上。

⑥ 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⑦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⑧ 同上,第136页。

⑨ 同上,第216页。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7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目的

站在2008年岁末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一道轨迹浮现脑际: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迅速崛起的轨迹图。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教育视为国家的根本,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在这短短的三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是离不开教育决策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努力的,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直接作用于教育活动的实践问题。“是确定教育任务,建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过程以及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如何正确认识教育目的?如何把正确的教育目的贯彻到实际教育中去?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教育课题。任何教育目的方面的偏差,都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的成败。那么梳理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教育目的的研究,探寻我国教育目的的未来走向,以便为我国教育决策提供指向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三十年来教育目的研究的回顾

图1是1978年至2007年底三十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以篇名为字段、以“教育目的”为搜索内容的我国有关研究教育目的的论文数,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教育目的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前十五年(1978-1993年),我国学术界对教育目的的研究发展极为缓慢。从1994年开始教育目的的研究受到学术届广泛关注,相关文章数量直线上升,这段时期教育目的问题成为教育界和理论界纷纷议论的“热点”。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教育目的的研究,可发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两个阶段:

(一)尊崇经典理论阶段(1978-1989年)

教育目的的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虽然这个时期关于教育目的的研究和讨论很少,教育界试图以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的目的定位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而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更多的体现社会的要求,较少关注个人需求。“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思想上造成一种错觉,似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就等于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在这段时期由于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目的的讨论还是局限于马克思经典理论的视角下。而马克思的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客体的发展需要为指向的”这段时期学术界对马克思教育理论和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坚信不疑是主潮流,只有很少的学者做过反思。此时教育目的研究比较消沉和单调。

(二)反思与建构阶段:(1990-2007年)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文化与外界交流更加频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及国内教育改革和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开始反思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目的,并引用了大量西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的理论来分析和论证教育目的,试图从不同视角建构我国的教育目的,致使教育目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一大批学术论文出现,教育目的的研究显得很活跃,从而一直成教育科学界的研究热点。这个时期教育目的研究视角多元,内容多样,而且各级各类教育都在试图寻求符合自身的教育目的,学科教育目的也备受关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逐渐由社会客体向人倾向,提出了关注人的情感、人的幸福、人的自我实现、人的存在等教育目的观。这些特点也反映了我国国民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向和人民思想更加开放,而且日渐与国际趋势融合。但这段时期教育目的研究多样化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表现出一些秩序和特点:

第一,教育目的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在改革开放初期我过教育界和理论界对教育目的的讨论和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经典理论为基础,结合前苏联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并以我国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探讨的,教育目的始终是一个抽象而宏大的概念。90年代之后,随着与西方世界文化思潮的交流与碰撞,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的思维和视野更加开阔,我国的教育目的研究逐渐具体化了,如学科教育目的、各级给类教育目的的研究大量的涌现,各种教育机构提出了适合自己的培养目标。

第二,教育目的研究从社会向个人倾斜。关于教育目的的讨论一直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社会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为了好操作,人们往往把具有不同倾向的教育目的观归为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之中,事实上绝对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不存在的,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的传统。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教育消费成了每个家庭不小的一笔支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这样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过去那种主要以社会客体需要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已很难得到受教育个体的认可,单纯强调适应的教育目的观越来越受到质疑和挑战,关怀人的主体诉求的文章大量呈现,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教育的终极目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教育目的选择:从社会化到生命化》,《超越性的存在――兼论病态适应的教育》等。将教育目的指向个性发展,自我实现、情感等主体性和个体性的研究层出不穷。

第三,教育目的的内容多样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最早“是由洛克首次提出,后由斯宾塞系统化并流传下来,它对前苏联和我国现行教育目的观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面产生了长时间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对教育目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社会,自然等问题的出现,我们对教育目的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和充实,如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等。无论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目的的内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与改革开放初的内容形成极大反差。

二、构建我国未来社会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内容,是一个发展的具体的概念。中华民族与前两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如今正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最好时机。这是一场信息革命,顶尖人才成为了这次科技革命竞争的核心。那么构建一个能够成功指引我们战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教育目的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以个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关乎民族兴旺的重大使命。

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的人炸,环境恶化,以及自杀等问题,使得人们在构建未来教育的时候不得不做出新的调整,“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这四个支柱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与国家社会联系更加紧密,设计一个在信息社会中既符合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发展要求而又能满足个体诉求的教育目的,在个人与社会的要求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是此时我们学术界乃至国家决策者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学术界认为未来教育目的是以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为价值取向的,“科学―人文主义使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融合从而为创造信息社会中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提供可能和保证,正如怀特海指出的‘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可见,未来教育目的研究将走向科学-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研究从“无人”向“有人”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教育要完成反奴性和反物化的双重使命。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教育理论研究也渐趋成熟,但是我们教育目的研究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教育目的的理论研究缺乏超越性,价值取向混乱等。因此在惊叹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为使教育目的更好地指引我国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快构建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教育目的体系,这是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共同承担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陈兴德.悖离与重建:我国现代教育目的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8).

3、刘梓良.关于教育目的的理性反思及价值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

4、陈佑清.教育目的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8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审美教育: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的美育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本篇论文将就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研究特殊审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促进特殊审美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研究

机构和地域调查自1987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有近20所高校开设残疾人本科和大专专业,主要针对“三类基本残疾”,即视障、听障、肢障学生(近年来,还包括越来越多的轻微智障者),每年招生名额达到千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目前大多是依附在普通高校下设的特殊教育学院,或是合作开设特殊中等职业学院和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目前只有一所,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改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集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于一身。

作为影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无疑是直接影响高等特殊院校专业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1986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来,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培养的相关专业。而且,从办学层次来看,特殊教育拥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的教育。但整体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空间。截至目前,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数量有30余个,研究地域呈现出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不过,从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是特殊教育研究较集中的地区。而且,除了国家项目外,这些省份和城市都为特殊教育研究设立了基金,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

调查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执行的,主要根据残疾人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适应性,以不同障碍类别的特点来设置不同专业。比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医学、计算机、会计类的专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专业限制已经放宽),视障学生的专业主要有针灸推拿、英语、音乐表演、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学等。相对而言,招收听障学生的学院在专业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上是最广的,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两大类,可细分出美术学、服装工艺、摄影、动漫、园林、编辑等30多个专业方向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所有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拥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由于视障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外界信息,因此听知觉和视知觉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以音乐为主的听觉艺术审美教育和图像为主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正好契合这种特征。

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参照和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领域展开,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视障和听障学生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的审美教育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这类高等特殊教育的重心之一。美育不能停滞在以往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传统美学教学上,应该与知识技能课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让美育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具有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情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仅能总结出理论研究的情况和特点,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该领域学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所涉及前十位的学科包括了高等教育,其载文数量所占比重约为3.3%,排在第四位。检索从1989年到2016年间的所有来源期刊的论文时,剔出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后,以“高等特殊教育”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可以精确检索到352条,其中,期刊论文29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四篇。

从来源数据库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期刊论文,约为总量的84.1%。公开发表高等特殊教育主题论文的相关期刊有146种,«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唯一核心期刊,收录了35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11.8%。对的作者身份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占总量的88%,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他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残联、特殊教育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文献类型中,理论研究的数量最多,实践类型的研究比重略次,调查研究排列第三。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有关高等特殊审美教育的研究都相当单薄。笔者在搜索结果中精确检索“审美教育”,结果只找到两篇论文,而且皆为十年前发表的研究。

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基础教育体系日渐成熟,而且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分布广泛,渐成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变化趋势来看,期刊和硕士论文等高端成果逐年递增,而且还设立了不少部级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甚至某些研究近年来成为是中国教育的热点。但是,目前,针对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教学实践活动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现状的调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个尚困难、单薄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9

关键词:词频分析,共词分析,聚类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是其科研成果的结晶,反映了作者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寻找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是必需环节,有些研究者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有些研究者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的手段,常见比如发文统计、知识图谱分析等。从文献生产、供给的角度,这有助于研究者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激发新的想法,迅速获得相关文献并寻找研究空白,获得较大的知识收益,有利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累积。

论文的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提炼及核心思想,在某一学科中,如果某些关键词在众多的论文中反复出现,就说明这些关键词是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论文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探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以期探讨进步。

1.研究过程

1.1主要的分析工具

论文分析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离不开相应软件的辅助。本研究中主要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抽取论文中的关键字段,形成高频词一论文矩阵,Python进行聚类分析,Excel作为Python的输入,以及进行简单的统计。

1.2数据采集和处理

中国知网上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数据来源。通过本校数字图书馆访问中国知网,选择“博硕士”类型,并以“教育技术学”为“学科专业名称”进行检索,共获得研究样本7937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然后按照NoteFirst格式采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题录信息。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将论文的发表年份和关键词提取出来,输出成EXCEL格式。

共词聚类分析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定参与共词分析的高频关键词并构建共词矩阵,然后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然后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解释。关键词的选择,目前有TOPN,正太分布法,齐普夫第二定律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经过统计分析,本文样本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故本文选择累积百分比20%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生成如表1所示的共词矩阵。

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用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化成相似矩阵,即将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除以与之对应的两个关键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该矩阵主对角线上的数据均为1,代表高频关键词自身的相关程度,如表2所示。

2.研究结果

2.1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词频分析法通过对关键词中高频词汇的分析,能够确定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本研究共收集到7937篇研究样本,对所有关键词进行统计排序后,得到排名靠前的20个关键词,表3提供了前10个关键词。

观察上表数据,可以发现,教学设计出现频次远超其他关键词,在教育技术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信息技术和网络课程占据第二和第三名次,说明教育技术学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比较深入和频繁。

为了进一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故对各年度所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可以得出各年度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表,具体见表4。

表4显示了高频词的变迁过程。观察上表可以发现,首先历年排名靠前的关键词都有教学设计和网络教育,稳定性比较好,正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2000年后的“技术”,主要指网络技术。其次教育技术已经处于信息化教育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主要有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学习、教育游戏、移动学习等。从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可以看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象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时期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不再仅限于媒体本身,而是从信息化学习方式人手,考察技术、人和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2.2关键词的共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基本思想是基于研究对象的样本或变量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或亲疏关系。

层次聚类按照距离度量的不同分橐韵录咐啵single-linkage、complete-linkage、average-linkage、ward-linkage。现有同类型的论文中,均采取层次聚类法对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但是并没有针对上述不同情况给出对比分析,本文使用Python第三方库scipy中的层次聚类函数以及dendrogram方法,对多种度量的聚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ward-linkage方式的聚类效果最好,具体聚类树如下图所示。

观察该层次聚类树状图可以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大致聚为5类,具体分类如下:

第1类:学习方法研究,关键词包括知识管理、大学生、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策略、非正式学习、知识构建等。该类研究主要以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为目的,寻找和对比多种学习方法,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第2类:教师与教育技术研究,该类研究主要由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等关键词构成。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师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着力提高教师运用新型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

第3类:网络教育教学研究,主要由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络、网络学习、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网络环境网络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关键词构成。网络教育以互联网为载体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涌现出在线教育和MOOC等新型教学方式。

第4类: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模式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研究、翻转课堂等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都成为该学科内的研究趋势。

第5类:设计与开发应用研究,主要由设计、应用、对策、开发、现状和应用研究等关键词构成。教学设计与应用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目标和价值体现,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应用实践。

3.研究结论

3.1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热点保持稳定。从关键词词频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全量数据的统计,还是历年关键词数据的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都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等。这些核心关键词,包括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等其他高频关键词在内,都显示出中国教育技术牢牢把握学科定位与目标,重视教与学的应用与研究,而且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是中国教育技术领域近20年研究的热点。

第二,教育技术学在走向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上的融合,即教育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理论和技术结合的层面。在前文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由何克抗教授正式倡导的混合式学习概念,更是最好的证明。一是教育理论层面,主要体现在教育理论基础的变化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焦点,已经由建构主义转向混合式学习。在词频分析中的历年高频关键词中,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的排名在2004年以后,就比较靠后了。二是技术层面,教育技术已经从基础的视听技术,发展到了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多种基础技术为辅的阶段。但就像网络没有取代报纸一样,粉笔和黑板也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它们以整体融合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三是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层面,不同的教育与学习理论,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作为支撑,而各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优化教学效果而服务。共词聚类分析中发现的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及学习模式研究,说明教育技术工作者已经开始关注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

3.2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要自信。有人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不如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论信息技术能力不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多数人都看到了这个现象,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变得不自信和迷茫,那就有些妄自菲薄了。因为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本专业的学生跟其他专业的学生比的就是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实力”,这才是教育技术学特色和优势的所在。本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遵照南国农老前辈的指导,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g的融合,并牢记二者“相乘”的关系,双翼齐飞,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技术的中国道路。

第二个启发是要并重。包括电教并重和教学并重,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教育技术学出现的误区和问题。电教并重是指要认清教育技术姓“教”不姓“电”,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一种支撑,教育技术所研究的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并重是指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而且其立足点在学而不在教,因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第三个启发是要融合。不仅是教育技术学内部的融合,还有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如计算机、心理学和传播学,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举例来说,目前计算机领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教育技术领域已经在进行虚拟现实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相关研究,但深层次的融合,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落地的尝试,还需要尽快开展和总结。

4.结束语

教育目研究论文篇10

[关键词]师范生 教育研究力 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4-04

[作者简介]王林发,湛江师范学院教科院副教授(广东湛江524048)

一、项目学习的内涵

项目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项目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对师范生而言,项目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具体的教研项目,研究筛选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充分运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教研实践体验、综合探索创新中,获得完整而具体的学习能力,具备教研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在这类实践活动中,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手段和条件,遵循一定的研究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某个教育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从而阐明这些教育现象或问题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性、制约性与组成规律,并对该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及作出改进的决定。从这一意义上说,项目学习是支撑以知识建构和规律探究为内涵的学习载体。它既是一种实践性学习,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选题方向上强调实用性,研究方法上体现实证性,实施过程上强调生成性,这构成了项目学习的核心要素。

教师不仅要能够传播知识,更要能够创新知识。教师教育强调以创新为核心,除以预设任务为逻辑核心来组织教学、提供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外部框架外,还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问题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并通过完成研究课题获得教育研究力。从这一意义上说,项目学习的内涵恰恰契合了教师教育的价值诉求。正是基于此,笔者提出“项目学习”的理念,力图为培育师范生研究力提供有效的实施方式和整合机制。

二、培育师范生教育研究力的必要性

有专家指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工作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客观上要求“不能忽略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这一专业要求,也无法回避培养未来教师研究能力的责任”。教育研究力已成为优秀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工作母机”,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实践中,高师院校在培育师范生教育研究力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要切实培育师范生的教育研究力,必须改革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项目学习为培育师范生教育研究力提供了新视野。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教育研究知识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师范院校的任务已由师范教育转型为教师教育。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高师院校仍沿袭师范教育“文化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抽象化的教学法知识当成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过分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研究力的训练,结果“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职前教师往往无法将抽象的理论与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联系起来,其教学行为仍然以模仿为主体,难以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更谈不上教育临床经验的获得和教育学理念的形成”。脱离了教师专业实际的教学,学生的教育研究力是难以有效形成的。

人类的进步,不仅仅是获取现成知识,更在于创新知识,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学习者只有在认真思考自身发现的问题、追求符合自身的知识和理解力的答案时,才能真正地学习。由于项目学习既反映着现实问题,又蕴含着未知知识,所以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时,必须通过自主获得知识而不是教师灌输知识、自己亲历研究而不是别人替代研究而完成。在项目学习中,由于知识是经过学生自身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所以学习的过程带有探索的性质。同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知识,还有系统的研究方法、多维的思维视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等等。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研究实践能力

封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科研时,关注的大都是理论,而一旦用于实践,学生往往会束手无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对教师研究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高师院校的教学尽管已从静态的教学知识体系转换为动态的教育理论体系,理论形态、教学内容、教材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型。但在教学模式上,“过于强大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形成了殖民、压迫、围剿的态势,抑制了教育实践自由生长的势头,导致了实践性学习的萎缩”。不重视教育研究实践的教学,培养的教师往往难以胜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工作。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客观上要求教师把基于经验和常规的一般性思考上升为科学的、系统的、专业化的研究,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教育研究力。教育研究力形成的最佳途径,莫过于让学生投身于教育研究实践之中。对师范生而言,教师向其提供教研项目或自身获得教研项目立项,是主动参与教育研究实践、观察教师教育研究活动、了解教育研究程序的好机会。师范生在参与教研项目活动过程中,理解教育理论,熟知教研规范,使“在做中学”成为现实。参与教育研究实践,一方面促进师范生对教育研究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促其初步了解教育研究的规律,内化教育研究理论知识,获得教育研究力,初步建构起教育研究知识体系。师范生通过项目学习,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教育研究过程,而且可以在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实践中,获得教育研究方法,生成教育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研究奠定基础。

(三)有助于增进学生的教育研究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但在评价模式上,高师院校仍“以识记目标为主,对知识内化、知识运用、能力掌握、情感目标关注不够,而且考核方式单一”。这种评价导向,往往难以培养出具备厚实教育研究素养的教师。

基于项目学习培育师范生的教育研究力,其特点是事先并不提供现成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让其自己去发现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图式。一方面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项目学习富有挑战性,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通过项目学习培育师范生的教育研究力,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分析、研究和抽象教育问题,学习全方位观察和思考教育问题,学习揭示教育本质,从而促其逐步获得教育研究力。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教育研究力培育策略

基于项目学习的师范生教育研究力培育,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案例分析和研究实践得以实现。

(一)观察学习:培育师范生教育研究力的基础

观察学习包含查看、体验、分析和判断等思维活动,是形成个体教育研究素质的重要来源。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情境中,观察之所以能产生学习,是因为观察者通过对观察活动所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从而形成示范行为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具体要求是:让学生边观察边研究,在观察研究过程中学会研究;让学生在教育研究观察过程中全方位思考和探究教育问题,学会揭示教育本质;以问题为本,在观察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获得教育研究力。

1.确定课题。教师进行项目课题选择时应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课题之中,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项目课题要体现层次性,让学生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精心选择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并提出问题。其次,每一个课题都包含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分析既定的研究课题,而分析课题则必须基于自身所能提出的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项目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才有电光火石般闪现的可能。第三,教师要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批评意识是开放性阅读的核心内容。只有求异思维才具有批评意识,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地思考、探究、体验,才能有效生成创新意识。学生刚获得一个结果,立刻又被另一个更好的结果所“冲击”。这样,学生的思路会始终朝着别出心裁的方向延展,在不断寻找最佳方案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否定获得自我创新。

2.文献分析。文献资料分析应遵循“确定议题一收集信息一整合资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项目学习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针对学习成果提出批评,完善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充当着观察者、点拨者、咨询者的角色,可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学生达成目标,帮助取得实效的学生生成富有洞见的思想。为此,需要加强文献分析。一是整合。搜集到的资源,并不一定都适合为研究所用,要求学习者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明确性的原则选出相关文献,然后根据学习主题进行再加工。整合资料可以在加深学习者对研究课题理解的同时激发分析材料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探究水平。二是开发。文献开发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及研究理念,自主进行文献挖掘的创新行为。文献开发涉及学习者的学识、经验等各个方面,应依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特点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习者自主、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旨在满足学习任务的需求,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资料利用过程。三是梳理。文献的初显状态是不规范的、零散的,比如同质错位、内容赘余等等,都与文献的无序有关。只有依靠学习者的学识和观察力,对资源的内部规律和外在形式进行梳理、调整,立足于文献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对资源进行分门别类,使之条理化、简明化,才能使文献产生最大的价值。

3.观察实施过程。研究观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包括研究的设计方案、流程步骤、预期成果等。如集中研读相关教育文献资料,形成国际性的、系统性的研究视野;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类梳理;精选文献资料,按项目学习的要求撰写研究索引等。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首先是提出问题。要求每一个学生就学习遇到的专业问题提出一些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其次是研讨问题。研讨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问题讨论更具挑战性。学生在“问题一研讨一反思”中学习,既融会了专业知识,又获得了研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研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深化学习,消化专业知识,形成研究能力。学生要形成的研究能力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多次强化完成的。经过系统训练、整体反馈,学生可以确定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大家一起来探讨,相互补充、提高,形成对研究项目的深刻把握。第三阶段是反思阶段。要进行“计划-行动-反思-完善”四个环节的多轮循环,多次反思,调整完善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研究有序、内容丰富、方法新颖、思想深刻,以达到较高的研究水平。

(二)案例分析:培育师范生教育研究力的核心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为师范生提供走进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在做中学习、做中研究的机会,帮助其发现教育问题并解决教育问题,在研究中应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探究教育的本质特征、固有规律和发展状况,在对比和反思中掌握研究方法,并通过研究结果来印证教育理论,从而获得对教育研究的理解。

1.介绍案例。介绍案例是指教师采用一定的方式将案例介绍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思考的过程。在正式介绍案例之前,应该对案例进行整理和提炼。整理案例的目的是根据学习目标、任务和形式将材料编制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提炼案例则是根据学习需要将要呈现的案例转化为一定的形式,如文字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等的过程。介绍案例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文字材料进行介绍,二是通过教师描述进行介绍,三是利用多媒体进行介绍。介绍案例应突出情节性,并且紧扣学习目标、突出重点所在。

2.分析案例。分析案例主要是对案例的背景、意义、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它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发展其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案例要有针对性,比如:案例蕴藏了哪些知识?案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用哪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案例?从这个案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针对案例的问题如何解决,依据是什么?在冲突理论看来,困境与突破、传统与创新、稳定与平衡等各种力量充斥于研究活动中,影响着判断的过程和结果,在这种动态复杂的思维过程中,研究者为获得预期的研究成果,需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判断力,以创新引领分析。在经过充分分析后,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此时,教师应该补充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做法,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对研究方案提供反馈意见,以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研究问题的水平;引导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问题,以培养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意义,以强化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学生在教师的分析评估过程中明确自己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实施了哪些研究措施,掌握了何种研究方法。学生通过反思,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教育研究力。

3.揭示案例。好的案例具有普遍意义。包含着代表性的知识,需要教师提示学生案例所蕴藏的知识,学生利用反思机会将教师的揭示转化成心智操作。学生完成内化后,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判断其深入程度,并提出指导意见,以帮助其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研究实践:培育师范生教育研究力的关键

师范生的教育研究力来自于教育研究实践活动。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学生可以全程观察、分析、探究教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活动,亲身经历一个研究项目从选题、开题、收集资料、研判分析、整理统计分析资料、最后结题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从中受到教育研究力的基本训练,为将来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学生参与教育研究实践,一方面促进了自身对教育研究的反思,另一方面初步了解了教育研究的特点,内化了教育研究理论知识,获得了教育研究力,初步建成了自身的教育研究知识体系。

1.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是指教师根据学习的要求,预先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为达成目标而专门布置的工作。设计任务要紧扣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挑战性是指学生需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获得系统的和扎实的研究能力,并生产具有原创性的知识产品。创新性是由研究实践对学生的要求所决定的,包括如下环节:比较鉴别――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归纳概括――通过观察和分析以抽象出一般化的原理,推理研判――通过给定的原理和法则推论出未知的结果,分析错误――找出并阐明自己和他人思维中的错误,概括归纳――找出庞杂的现象下隐藏的规律和模式,提出观点――能够确定并阐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设计任务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一是热点即论题,从热点问题、争论问题入手;二是任务即论题,结合现实的任务来选择论题;三是成功即论题,将研究与实践中的某一经验、某一结论、某一成果进行全面总结与归纳;四是警觉即论题,通过发现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错误现象来选定论题;五是震撼即论题,在先进思想中寻找理论支撑。设计的任务应是可行的,有一定挑战性却不宜让学生望而生畏,有一定创新性但不可荒诞无稽。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学生的观察视野。

2.实施研究。第一步是制定行动计划。每个小组应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主要包括研究的时间计划和活动内容设计。第二步是提供资源。教师要根据每组学生的研究计划,指导他们建立学习资源库,提供较便捷的下载资源、网址导航、在线阅读等,但更多的学习资源需要学生自行搜集。第三步是深入研讨。一般从三个层级进行:基本问题、核心问题、拓展问题。除课堂外,教师应鼓励通过网络,比如BBS、Wiki等多边互动方式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