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00:37:25

江苏教育论文

江苏教育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第九题分析

 

2011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的第九题就题型来看好像是很常见,但是加了一个轻质丝绸带,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分析,错误率很高,得分率较低,学生无法把所学的内容综合分析且融会贯通。

题目如下: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通过调查,这道题出错的同学有不少选择了D选项,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分析轻绸带,还是按没有绸带的方法分析,斜面夹角较小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夹角较大时,两物体都向下滑动。也有部分同学选了A选项,但是理由说不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

一、定性分析

先取M、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它们均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见右边受力分析图。再取绸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轻质绸带分别受到两物体给它的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轻绸带不计质量,又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绸带只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因而无论绸带怎么运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相等。也有的学生借助于已学的轻绳模型教育学论文,即如果轻绳两端悬挂物体跨过定滑轮放在斜面两端,由于不计绳的质量、不考虑滑轮与绳的摩擦,无论物体怎样运动,两物体给绳的拉力都相等。以此类推,用轻质绸带替代轻绳,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M、m相当于两边悬挂的物体,绸带受到的摩擦力等同于物体给绳的拉力,由此可推出两物体给绸带的摩擦力应相等。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再分析每个物体做什么运动。根据题中条件是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来判断,我们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在的情况下

当M、m同时轻放在斜面上时,由于物体受到的下滑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相对绸带静止。这还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物块M、m、绸带和斜面整体相对静止。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m给绸带的静摩擦力是,由题意可知:M>m,两个静摩擦力大小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种情况是物块M、m和绸带相对静止一起整体相对斜面运动。由已知条件知M>m,两个斜面夹角相等,因而整体随物体M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与物体m与绸带间的静摩擦力有可能相等,所以第二种情况是成立的。

2在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下滑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大,两物体有可能相对绸带运动,这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两个物体都相对绸带滑动;第二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第三是物体m相对绸带运动,物体M相对绸带静止 。第一种情况两物体都相对滑动,则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显然两个力不等,与前面结论矛盾,不可能。第二种情况,M相对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而m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由于M>m,所以m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可能等于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这种情况也不可能。第三情况物体M 与绸带一起运动,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其最大静摩擦力为,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物体M 受到静摩擦力与物体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可能相等,所以这种情况是成立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角多大,物体M总是相对绸带静止,并一起沿斜面下滑。物体m在条件下,相对绸带静止,沿斜面向上滑动,在条件下,相对绸带滑动,沿斜面向下滑动,所以选项A、C是正确的。

二、定量计算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道无论角为多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总是相等的,具体是多大呢?它随斜面夹角如何改变呢?

1当的情况下

由于M、m和绸带一起运动,两物体受到的都是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有,以M为研究对象:。两式联立得:教育学论文,。可见随着角的增大,加速度不断增大,静摩擦力也在不断增大。

2当的情况下

物体m相对绸带沿斜面向下滑动,物体m受到滑动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给绸带的摩擦力大小为,由前面分析推出,物体M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也为。由牛顿第二定律:

,,

可见:在的情况下,如果角增大,两物体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总是相等,但数值不断减小。

通过分析可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绸带不计质量、且与斜面无摩擦,判断出绸带受到的两个摩擦力总是相等,再依据这个结论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从学生的错误可看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我们重视了轻质弹簧、轻绳和轻杆模型的运用,但对这些模型建立的思维方式及过程分析不够,学生自己根据已有条件建立新模型的能力欠缺,当条件略有变化时,学生不会分析、无从下手,也不会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有意识让学生体验并掌握物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把知识运用到思维和推理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想学、爱学、乐学、对未来充满自信的快乐的孩子。

江苏教育论文篇2

践行科学发展 胸怀仁德大爱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东瑜一直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和研究工作,他始终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以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人才为己责,始终坚走科学发展路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东瑜承担和主持了多项省部级重大教育科研课题,并积极参与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跨世纪发展战略(1996-2020年)”等重大课题研究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陈东瑜执笔了研究报告《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主编并出版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丛书《OEH多媒体优秀课件设计集萃》、《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态》、《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化社会》、《数字课堂与学习型社区》。值得一提的是,《OEH多媒体网络发展策略研究》和丛书不仅展现了江苏150所OEH实验学校师生共同开创学校数字化课堂教学新时代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也真实记录和总结了OEH开放实验的发展历程、实验成果和主要经验,毫不夸张的说,OEH开放实验是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陈东瑜还撰写并出版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数量目标研究》、《江苏高等教育结构研究》、《苏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江苏高等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江苏成人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研究》、《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发展改革的宏观环境研究》、《面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环境研究》、《成人教育发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迈向21世纪的江苏成人教育》、《江苏“三大战略”与政策研究》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报告和专著。这些报告和专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为我国教育体制的科学完善、迎合时代、不断创新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坚毅无畏 志在千里

陈东瑜的多项科研成果荣获了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宏观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还有多篇论文荣获了“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征文一等奖、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世界重大学术思想(成果)特等奖等。

江苏教育论文篇3

一、由传统教学向近代教学转变:“单级教授法”的传播

清朝末年,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江苏开始出现一些富有现代气息的小学堂,但是清末的办学宗旨限制了小学堂的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对学生“教之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敬长、尊师、忠君、爱国之道”的“四书五经”成为了主要教材。对于算数和格致一类的课程,则多借鉴日本和欧美的教材内容。民国以后,小学设置的课程主要是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史地等,开始采用有系统的教科书。教材多由民间或者出版社编纂,经教育部审核,不违背共和精神即可发行,学校自行采用,因而良莠不齐,难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学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教学自出现之日起,组织方式就以个别教学为主。“癸卯学制”的施行,促进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各地新式学堂纷纷出现。而西方的教学方法传入中国最早、影响较大的应该算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但到1908年以前,五段教学法仍旧停留在模仿和移植阶段,对中国的教学并未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09年,江苏教育总会委托俞子夷与杨保恒、周维城、胡宝书一起,到日本考察“单级教授法”(“复式教学法”的一种),“单级只是编制方式,教法实质仍不外日本通行的那一套所谓赫尔巴特五段法……所以,我们一年半的努力,实在只是继续推广。”①回国初期,江苏教育总会在上海举办单级教授练习所,宣传单级教学法。

辛亥革命以后,俞子夷从上海转战苏州,并在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试验。江苏一师附小成为民国初年研究教学方法、实验和推广“五段教学法”的“大本营”。俞子夷对于江苏一师附小当时的盛况在《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中进行了描述:1912年附小教师除去兼课老师共有十二三人,数年内陆续迁升,空缺由师范毕业生接替,从此连绵不绝,“就这样,十一所师范附小中,五所一脉相承,几占了一半”。当时江苏省行政当局规划师范区,“以附小为基础,召开教法商榷会,研讨国文读法及算术等科教法……来者均系各县优良教师,讨论热烈”。会场设在附小,持续了三到五天,与会者还参观了附小并同教师进行了个别性谈话。此后来附小的参观团应接不暇,学校教师不得不轮班接待。由于来往增加,附小还与浙江、安徽组成了三省联合会,每年暑假联合会都举行讲习会,“参加者常三四百人以上”。在这一形势下,各师范学校陆续成立,毕业生人才辈出,女师也开始建立,“其中佼佼者如无锡、常州、南通等县女师均热心参加联合会,研究、改进教法”。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五段教学法”也渐渐发生了变化,江苏教育界的探索和改造是“五段教学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当时俞子夷等人并没有停留在模仿层面,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尝试改变。“江苏推行的‘单级教授’法(复式教学)的特点,是‘动静搭配、教学交替’,‘困难之处’由教师讲授,称‘直接教授’;‘平易之处’让学生自学、练习,称‘间接教授’”。②“我们一年余的演示、讨论,集中在建立一套‘教顺’(上课的顺序)”,“国文教学中五段简化为四段。算数多省去整理,故只三段”。正是在这些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五段教学法”在江苏省乃至全国能够迅速推广并在教学实践中经久不衰,以至于成为我国教学中的重要元素。“以五段法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尽管后来吸收了些新花样,但其基调始终保持不变。经过不断增补,已与当初从日本引进来的面貌不同,成为我国独特的传统”。③

作为中国第一次引进试验推行的教学模式,“五段教学法”对于普及小学教育、尽快建立近代小学教学体系起了积极的作用。“五段教学法”是中国教学体系学习西方的一种尝试,这一教学方式在以俞子夷等人为代表的江苏学者手中更好地适应了中国,对于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这也为以后我国教育界中引进“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积累了经验。他们的努力和尝试为后来西方教育理论能够“中国化”和实现“中国化”打下了基础。“五段教学法”的传播和广泛使用对中国教育界多年以来的教育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很好地解决了从个别教学向集体教学转变后,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问题,为江苏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了当时江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教育界教学方法改变的开始,是中国教学法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阶段。

二、教学关注核心转向学生:“自学辅导法”的应用

随着“五段教学法”的传播与改造,在满足当时教育需求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它本身固有的缺陷,如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如教师给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另外一部分学生会放任自流等。1913年俞子夷与郭秉文、陈荣组成考察团赴欧美考察教育,广泛了解了当时美国教育界对于传统教育的改进情况,并在江苏一师讲授马克马里著作的《怎样自学与怎样教自学》。1913年,自学自习的方法开始在我国单级复式教学中运用。1914年俞子夷发表《教授法上之动机(自学辅导法之基础)》一文,1915年,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小已经开始在国文读法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主义”。所谓“自学辅导主义”,“实即辅导其自学自习”的意思。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指定作业、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检查、总结”。中国学者在“自学辅导法”的基本要义下又创造出了算术上的“自学辅导法程序”、语文界探索合乎汉语文规则的教学程序。如《教育杂志》1916年10月版第十期杨祥的《算术科之自学辅导法》、天民的《国文教材之处理法》等。

这种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教师不能包揽一切,如果学生在自学时遇到难点,教师要加以必要的辅导,以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学辅导法”与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性,但是它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还是处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教师作为规划者对于教学的安排和指导负主要责任,只是在学习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不再只把学生看做接受的个体。当时的学者周予同也认为自民国初年以来中国的教学方法一直没有改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民国初年,小学教学法并没有什么进展;到了民国三四年以后,自学辅导主义输入,才由教师的教授转到儿童的学习。”④

“自学辅导法”虽然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性,但是它也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是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三中心模式为主,只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同时它也没有走入儿童中心的范畴,教材的组织和知识的掌握还比较系统。虽然它也有自己的缺点,但是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这标志着江苏和全国地区首次将教育的目光转向学生,不再是只管注入、眼中无人,仅局限在教师、教材和设备上,而是将目光转向教育的主体,开始关注到学生。

三、西方理论移植后的教育实验:“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在江苏的实验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国教育界新思想、新教育的发展。1919年的以后,“教育救国论”更盛极一时。江苏地区的教育家和爱国知识分子从教育救国的立场出发,已经不满足于前期从日本输入的方法,开始引进西方的各种教育思想,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同时,着手进行改良中国的教育尝试。伴随着杜威来华讲学,教育界对于美国教育的学习达到了高潮;接着而来的推士、麦柯尔等人则使中国的教育界再一次迸发出了热情。这些人的“中国行”中都不可或缺地将南京作为重要一站,受其影响,江苏地区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验也先后开展起来。

1.“设计教学法”的实验。

“当时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对中小学有一定影响。但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在江苏省实验的学校较少,主要是作为学术问题探讨。”⑤俞子夷从美国参观回来之后首先是在苏州的江苏省立一师附小的一二年级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革尝试,即被当时的参观者称为“联络教材”的小变革。它是把一种科目作为中心,其他科目都联络上去,围绕中心联络教材。1918年南高师附小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将全校的6个年级分为了3个组成部分:一二年级是低级部,三四年级是中级部,五六年级是高级部。中低级部采用大单元设计的方法,学生在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级部采用分科设计法,依据儿童对于各科掌握的情况,分为四组,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成绩提高后可以随时换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新的教法吸引了当时很大部分的人前来学习。“参观南高附小的,络绎不绝,做南高附小参观笔记的,不知有多少,在中国小学教育界的出版物上,到处都有他们的教育概况。”⑥1920年,江苏师范附小联合会做出决定,号召各地小学试行“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在江苏的传播开始加速。俞子夷在苏州二女师暑期讲习会上讲“设计教学法”,听者200余人,此外还有江苏一师附小沈百英的试验,南京四师及一女师附小也先后进行试验并有书面报告发表。“省内其他各师范附小,或多或少,均在试行。淮阴第六师有一毕业生把这一套推行到一所乡小……南高附小参观人络绎不绝。杭州女师附小教师分批轮流,住在校内,做长期参观。”⑦当时还通过各种教育刊物进行宣传,如南高师附小出版的两种刊物,一为半月刊《教师之友》,多是小品经验谈,另外一种为季刊《初等教育》,三省附小联合会的年报也大事宣传“设计教学法”。一师附小的情况由薛天汉写成了《设计教学法》,四师附小的报告由张久如的《设计协动教学材料纲要》发表。很多学校虽然没有直接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或者没有将这些教学方法实验坚持下去,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沈百英在江苏一师附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他的感受是,“试验了多时,大家觉得很有趣味大可施行。于是十年春季和十年秋季所招的新一年级,都用设计教学法;其余各级,虽不能彻底地改用这种方法,也差不多可改必改了”。⑧沈百英在文中将整个实验的过程从招考的预备、设备的预备、教学实施上的计划到实验后的实况进行了记述,在文中最后对于研究会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详述,将试验中得到的经验及缺点进行了分析,为其他学校的试行提供了参考。在如火如荼的推行过程中,各个学校并没有完全按照克伯屈的要求来进行试验(非完全意义上的“设计教学法”),比如:南高师附小采用的“分系设计法”,将学科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学科进行混合,还对科目进行了改组;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则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分系尝试,各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因校而异因人而异进行分系试验;还有一些学校采用按照某一门学科为范围组织的设计,被称作“分科设计法”或者“单科设计法”,这其中就有江苏二女师附小的教学实验。⑨

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对于设计教学法在理论上仍在研究,在实践上还有少数学校在继续试验,如东南大学附小、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小、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实验小学、江苏吴江盛泽小学等”。⑩沈百英在《设计教学讲演集》中将“设计教学法”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种(混合、分系、分科、共定),“其实细细考察起来,何止四种。即就混合设计而言,有团体的混合设计,个别的混合设计,分团的混合设计,能力别的混合设计四种。其他几种都可以视编制分配的不同,而演成数十种不同的方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江苏教育界对于西方教学方法改造的力度。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教学法”的不足和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俞子夷曾有反思:通过几年实验,“学生成绩比一般高些。但我们花的力气着实不小。倘若用传统方式,注重研究儿童心理及教材、教法等,收效亦可如此,或且过之。是以严格言,成绩比一般高,不是从设计法得来,反而是改得‘不彻底’的结果”。

2.“道尔顿制”在江苏地区的传播。

从当时江苏教育界的研究情况来看,各个学校大规模试行“道尔顿制”的并不多,仅是进行局部的小规模的试验。从俞子夷个人的经验来看,“小学方面,就我所知,南京一女师附小最认真、道地,其他各校行者不甚多,且均属局部的小试,不如低级设计法热闹。南高、东大附小,行来颇不彻底。” 江苏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和省立第六中学初中部曾试行过“道尔顿制”,江苏省立第五师范附属小学、江苏松江实验小学也曾尝试过。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东南大学附中的教育实验。

1922年教育家廖世承在东南大学附中试行“道尔顿制”,力图适应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并充分发挥其个性。整个实验过程设计比较严密,廖世承在与麦柯尔进行实验设计交流后,还请到舒新城进行研究指导。实验严格按照教育科学实验的要求“做一种比较的实验。将智力和学力相等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用道尔顿制,一不用道尔顿制。比较两组成绩的高下”。 试验的过程及结果以《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为题进行了公布,选取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进行实验,并最后做出问卷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主观感受,想要最大程度地了解“道尔顿制”于当时中国国情的切合程度,最终统计分析的结果是比较班的成绩部分反倒比实验班的要好。最后有总结指出:“道尔顿制”的特色在“自由与合作”,但是我国当时的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还不具备实行这种制度的基础,而班级教学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它的特色。“道尔顿制”虽然给予了学生自由,但是造成的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不低于班级授课制,并且还没有补救的方法。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反不如“班级制”经济,文中引用南京四师附小教师的话和舒新城本人的感受,认为限制“道尔顿制”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问题,教师人数不敷使用,比以前班级教学还要辛苦。最后他认为“采用任何方法,当先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何种方法能达到我的目的?不应当问,怎样可以推行这种方法?本末倒置,乖误立见。要是认定方法总是好的,那便不必要有实验教育了”。 针对当时一些学者只是追求时髦,以致心太热,不能理性思考,一味地否定或者盲目崇拜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批评。

江苏省立第五师范附小也进行了“道尔顿制”试验,他们将最终的成果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发表的题目分别为《小学校道尔顿制实施法》和《苏五师小道尔顿制实施报告》,他们对试验中“道尔顿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应对方法,提出了一些弥补意见,这也是“道尔顿制”在小学中实施的一个例证。

这一时期的教育实验和教学方法改革,多数是在一些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的尝试,很多地区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实验,但也吸收了一些实验的精神和方法。受制于当时的教学条件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这些方法本身的缺陷,这些教学方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和大规模的推广。在当时江苏的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学生人数限制和教师资源有限,“五段教学法”和“复式教学法”还是主流。也正是经历了这一时期教学实验的一些挫折,江苏地区的教育学者也开始对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造,根据这些方法创设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子方法,继承了这些教学方法的核心精神。这些实验虽未能持续下去,但经过几次实验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自动、自由合作精神被保留了下来,对于教师和学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这一时期的实验和反思,学者们不再是把学习和移植国外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教育界的学者对于这些外来的教学方法没能在本地的试验中取得成功的原因也开始进行了反思,开始有了自主意识,并尝试着创造和实验一些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中国的教学方法体系,这都为江苏地区乃至全国教学发展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埋下了种子。

四、中国化教学方法的探索:生活教育理论

从学习日本到学习美国,从移植、模仿到改造、创造,教育界的学者们始终坚持寻找适合中国教育发展情况的教学方式。无论是从日本引进的“单级教学”还是学习美国的“自学辅导法”,包括在后来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的试验中,江苏地区的教育家都在尝试着进行改造和改进,寻找能够更好地为中国教育服务的教学方法,虽然他们的实验失败了或者没能达到原初的目标,但是或多或少都给江苏的教学带来了改变。学者们也开始尝试着创造出适合本地区、本国家的教学发展途径,他们中不乏失败者,但是也出现了成功者。

陶行知在南高师期间就主张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中国当时教学现状的不满,也是对教学发展规律的认识。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其办学宗旨是“根据中心学校方法,招收中等以上各级学校末年级生加以特殊训练,俾能实施乡村教育并改造乡村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针对当时教学的弊端和社会的需要,陶行知在改造杜威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晓庄等乡村小学的试验成功,也说明了它适应于当时的中国教育环境,随着晓庄师范的示范性作用,这种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一时间,各地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校长、教师前往参观访问者络绎不绝。在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全体代表也曾集体前往参观……晓庄师范的办学模式由此也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同时,一些学校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方法和其他方法整合起来实行新的教学实验,比如省立扬州中学实验小学试行的“中心单元设计教学做法”改革就是将“设计教学法”和“教学做合一”组合起来进行的。

从清末民初的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的引入,到“自学辅导法”的尝试使用,“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的实验,再到“教学做合一”方法的推广,最终到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出现教育教学发展缓慢以至于停滞,这大致代表了民国时期江苏地区教学发展过程的全貌。这一过程中教材的使用也由开始的改变传统教材和翻译国外课本,到逐渐由自己的学者、书局和一线教师编写的毫无系统的教材,最终由政府颁布教材系列并得到统一的使用。在教学方法方面,从刚开始对于国外教学的盲目崇拜,到出现了一些质疑和批判,最终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创造,这从“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在全省的实验高潮到文纳特卡制传入后各地的冷淡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从上述可以看出,江苏地区的教学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民初的学习日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前后开始的模仿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本土化教学理论创造。中国的学者们从向国外学习开始,但并未以学习国外的教学为旨归,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进行实验和反思,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和改造,使这种方法能够在本地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最终尝试着提出了自己本土化的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俞子夷.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法演变一斑:一个回忆简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4).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教育志:上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01.

[3]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俞子夷小学教学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第五辑(第10卷)[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231.

[4]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2.

[5]陈乃林,周新国.江苏教育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64.

[6]沈百英.参观南高附小杜威院维城院记略[J].教育杂志.1923(11).

[7]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92.

[8]沈百英.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设计教学的实施报告[J].教育杂志.1922(1).

[9]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6).

[10]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6).

[11]沈百英.设计教学演讲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50.

[12]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90.

[13]董远骞,施毓英.俞子夷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87.

[14]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12.

[15]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88.

江苏教育论文篇4

一、江苏书法历史回顾

江苏书法60年,虽然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它和江苏文化、书法历史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江苏有着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优势,给书法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政治上来看,东晋在南京(建康)建都,历宋、齐、梁、陈,后至南宋、明代以及民国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从文化角度来看,“晋人南渡”后,黄河文化的中心转移至长江流域,帖派书法不仅在此诞生而且一直处于中国书法的主流地位。帖派书法的本质是文人的主动参与,因此“士”成为书法的主要阶层。从地理环境来看,江苏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四季分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从经济上看,江苏干余年来就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为书法的繁荣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因此,就书法一道,江苏大地大家辈出、群星璀璨,为中国书法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中心地位,书法昌盛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现南京)称帝,国号东晋。他不仅在南京建立了一个统治政权,而且将西晋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到了江左。据谭其骧先生《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研究估算:“当时共迁徙人口这90万,而侨置于今江苏省境内有26万人。”西晋的王氏是书法望族,也随着北方侨民迁居到现在的江苏和浙江一带,“二王”书法一脉当在其中。他们将黄河和长江书法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文化内涵的“二王”帖派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书法艺术样式,经南朝、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不断演化和丰富,在碑学盛行之前一直居于中国书法史上的主流地位。之后的南宋、明代以及民国时期,江苏都是中国书法的中心之一。特别是明代吴门书派的崛起和繁荣,更成为了全国书法的半壁江山,不管是书家还是书法活动都领先于全国。值得提起的是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不但是当时书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后来的中国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书家而言,江苏三国吴有皇象、陆机,东晋、南朝有琅琊王氏一族,唐有张旭、孙过庭、张怀,宋有“二米”父子,元有赵孟\、张雨,明有宋克、祝允明,清有笪重光、王文治以及“扬州八怪”等。到了民国江苏乃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书法人才聚结、群星闪耀。到了近现代,书法活动、书法教育、书法结社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铸就江苏书法的辉煌创造了条件,也为江苏60年的书法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江苏书法独特个性的孕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书法教育开先河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书法高等教育,当始于1903年由廖荃孙、李瑞清、经亨颐等在南京三江师范学堂设“图面手工科”,教授国画、书法等课程。1920年又有无锡的“国学专门学院”,不仅重视书法教育,而且培养了众多国学大家。特别令人瞩目的是1934年胡小石在金陵大学国学班开设书法课,成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学科意义的书法高等教育,为江苏乃至全国书法的昌盛播下了丰收的种子。

(三)“文化性”是江苏书法的主要特性

东晋帖派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文化性”,是文人对书法的自觉参与。江苏乃帖派书法的诞生之地,历代文化昌盛、文人最茂,远的不说就近百年来文化巨匠如繁星之列河汉,数不胜数。文学有钱钟书、朱自清;戏剧有梅兰芳、周信芳;电影有金山、赵丹;美术大家有徐悲鸿、刘海粟,以及杨仁山、马相伯、柳诒徵、罗尔纲等耀眼的名字。书家既是文人,文人兼善书法成为此时江苏最大的文化现象。因此,江苏书法的总体风貌以文气、雅韵、冲和、温润、精致等审美风格为主,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千余年来的江苏书法中一以贯之,即使在书法60年的剧烈变化中,江苏总体书法风貌也保持了这样的文化品性,成为江苏在全国书坛最具独特风貌的个性。

二、江苏书法60年发展历程及历史成就

这60年如果按时间划分的话可以分成前后30年。如果按书法发展的特性来看的话,又可以分为前的“延续期”,期间的“沉寂期”,改革开放的“西化期”以及当前的“回归期”。下面按前后30年两个时间段分述之。

(一)江苏前30年书法发展状况与代表性书家

由于南京是民国政府的所在地,自然成为当时书法发展、活动、代表性书家诞生的重要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至发生之前,由于江苏的特殊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基础,江苏的书法不管是艺术创作、书法活动以及代表性书家的人数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到了时期,由于江苏良好的书法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民间仍有不少书法修养高超的学人以“私塾”的教育方式。教授、熏陶、培养了一批书法爱好者。

1 书法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

现代艺术发展的标志是艺术社团、组织机制的建立。早在1960年4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南京成立,胡小石任会长,傅抱石、黄七五任副会长,亚明任秘书长,丁吉甫任副秘书长,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比较早的书法组织。社团机制的建立为开展较大规模的活动,带动书法群体的共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全国来看,解放之后到结束不仅社团成立比较少,组织的活动也不多。这段时间,江苏可查到的书法活动有:

1961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40周年,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首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书法印章800余件,展出389件。

1962年10月1日,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第二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25个市县212人的作品378件,展出215件。

1962年,著名书法家沈子善在南京举办庆祝南京师院校庆十周年个人书法展,各界人士及本院师生踊跃参观。

1963年10月1日,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第三眉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20个市县105人的作品。展出书法作品123件,印章58件。

1973年10月,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在江苏省展览馆展出,展出书法作品168件,印章作品68件。

以上活动和当代相比,不管从规模还是数量上来看都不能相提并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是难能可贵了。

2 代表性书家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书家史。新中国前30年,虽然书法艺术主要处于“自发状态”,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几位大师级的书法人物。他们承接了优秀的中国书法传统,融合了清代乾嘉以来的碑学思想,又受到近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不仅在书法创作、学术理论、书法教育、书法评论等诸多方面成就了他们的艺术和学术人生,也成为一代书法宗师,树立了时代的标杆。

萧蜕(1876年―1958年),名蜕,字中孚,以退庵名世,江苏常熟人。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著称,自许甚高。他的篆书化长为方,又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具有独特的个人面貌。萧蜕学问阂深、涉及极广,对文学、诗学、古文字学、音韵学、地理、医学以及书学均有建树,著有《说文建首溯源》《文字学浅说》《医屑》等近10部专著,可惜大多散失。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在南京。历任多所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研究与教学,成就卓著、造诣精深。

林散之(1898年―1989)年,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等,江苏江浦人。曾担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书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曾先后拜南京的张青甫、乡贤范培开、大师黄宾虹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得“五笔七墨”之秘。林散之一生酷爱作诗,书法诸体皆善,以草书成就最大,有当代“草圣”之誉。

沈子善(1899年―1969年),原名沈国宝,字子善,江苏六合县人。一生以教育为职业,先后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尤其在书法创作、研究以及教育事业上成就卓著。特别是1943年,他与于右任、陈立夫、沈尹默、胡小石、张宗祥、潘伯鹰等书画界名流60余人,发起成立了“中国书学研究会”并任总干事,被推荐为会刊《书学》杂志社长兼总编。

祝嘉(1899年―1995年),字乙秋,海南文昌人,1941年定居苏州。曾担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书法创作及书法教育。1941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书学史》,填补了中国近代书法史学研究的空白。此后笔耕不辍,一生共有书学专著70余种计35。余万字。祝嘉先生的书法创作与理论紧密结合,四体俱精。

萧娴(1902年―1997年)。字雅秋,号枕琴室主,又号蜕阁,贵州贵阳人。曾担任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从小聪慧好学,习篆刻、赋诗歌、学绘画,少年时代便名震书坛。1923年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页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嫡传,成为现代著名的女书家。

高二适(1903年―1977年),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晚年署舒凫,江台人。曾担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一生专研书法,诸体皆善,尤将章草、今草、狂草融冶一炉,自成面貌。1965年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在书坛引起巨大反响。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等。

另外,尚有费新我、黄七五、吕凤子、刘海粟、武中奇、瓦翁、胡公石、陈大羽等,为江苏新中国60年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后30年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从此一个覆盖全国的书法组织陆续建立,预示着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几千年来全新的发展时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比中国书协的威立还早一年。后30年江苏书法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书法机构逐步完善

近30年来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从单纯的书家个体书法活动为主转变为书法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书法活动为基础的,也是以各个地方书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作为标志的。自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江苏各市,很多县区都成立了书法协会,目前江苏有中国书协会员共有696人,省级会员3595人,各个市县区会员就更多,书法事业、书法活动的开展有了组织机构的保证。

2 书法人才不断涌现

书法创作、学术人才的不断涌现是江苏近30年书法发展最大的成果之一。形成了老、中、青书法人才发展梯队,为江苏书法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江苏中老年书家如沙曼翁、尉天池、亩恭达、黄悖、徐利明、孙晓云、华人德等,他们不但是江苏书坛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全国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现代青年书家最大的不同是受到前辈大家“耳提面命”的影响和“耳濡目染”的熏陶,有着优秀的书法综合修养和人生的丰富历练。江苏优秀青年书家也在不断涌现,可谓后继有人。他们在近10多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屡获大奖,特别是2006年江苏省文联评选出的30位江苏优秀青年书家,更是江苏当代优秀青年书家的代表,为江苏书法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基础。

3 书法创作成绩斐然

30年来,江苏书法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据不完全统计,近10多年来,在“全国中青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展赛上江苏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书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如2002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江苏省有77件作品获奖、入展;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江苏省创作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获奖提名4名,入展67名,这两届大奖江苏省获奖总数和入选总数均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江苏省4人获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112人作品入展,位居全国第二,为江苏书法再次赢得了荣誉。

4 书学研讨影响很大

书法展览、书法活动的开展是书法发展、推出人才、产生优秀书法作品的主要手段,然而开展有深度、高度和广度的书法学术讨论、理论论坛交流等活动,是书法走向更高层次的依托。近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江苏书坛举办了多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法理论活动。如2002年和北京文物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六朝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眉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2005年“兰亭论辨”四十周年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2007苏州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等,在全国书坛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以当代书法本体研究、艺术创作研讨、交流为主题,坚持高端一性、 开放性、国际性,以近现代书法研究为主线,强调书法艺术批评对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指导,注重书法创作的文化思考和人文关怀,逐步构建“当代书法艺术核心价值体系”,以努力建成中国书法论坛的第一高地等为宗旨,不但具有前瞻性和深刻性,而且肩负着社会的担当,引起书坛的广泛关注。

5 书法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江苏书法高等教育在全国起步很早,具有开创之功,而在近10多年来的书法高等学科建设方面也不落后。目前江苏已经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苏州大学,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另外在淮安、浦口、常熟建立了3个中国书协书法创作培训基地,培训学员600多人。2002年还与中国书协合作举办第四期全国书法专向研修班;2003年与江苏省教育厅联手举办全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和江苏省楹联协会举办首届诗词楹联专向研修班;2006年举办“江苏省首届现代刻字艺术创作培训班”,与东南大学合作举办江苏省优秀青年书画家60人读书班等。

此外,中国书协在南京浦口创建中国书协浦口创作培训基地,苏州和徐州两市被授予首批“中国书法名城”称号,淮安楚州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昆山巴城也被授予中国书法家创作基地等,为江苏进一步打造书法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书法理论成果丰硕

江苏的书法学术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60年来,江苏的书家们在进行书法创作、开展书法活动的同时,也勤奋的进行着书法学术、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诞生了一批书法理论家、产生了一批书法理论成果。尤其是老一辈书家,大多有着全面的文化修养和学术造诣。胡小石的《金石番锦集》《中国书学史》、萧蜕的《近代书评》、沈子善的《王羲之研究》、祝嘉的《书学史》《书学论集》、高二适的《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代表了江苏书法学术研究的最高成果。

江苏中青年书法理论家在全国历届书学讨论会上,都有上佳的表现。2003年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江苏省入选论文33篇,其中获奖论文8篇,入选及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全国第七眉书学讨论会不管是获奖还是入选总数都名列全国榜首。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国书协设立的最高奖项,在首届、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江苏省在理论、教育、编辑等奖项中获奖名次都名列全国第一,受到全国书法理论界的关注。2000年江苏省书协启动了《江苏古代书法研究》丛书编写工程,共3本,其中两本荣获第二届全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提名,为挖掘江苏书法资源,反映江苏优秀书法传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书法评论是书法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书法艺术发展的理论指导。60年来,江苏不仅在书法创作、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在书法评论上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兰亭论辩”为标志,不仅对当代书法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已载入近代文化史册。

三、江苏书法60年的历史定位和学术价值

对江苏书法历史的描述、书法活动、取得的历史成绩等概述,只是一种书法发展的总结和事实的存在,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更有意义的当是要通过这种事实性的阐述、总结,对江苏书法60年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艺术风格、学术价值作出定位以及讨论其具有的意义,唯此才具有了一种更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力量。下面我们就试作探讨如下:

(一)历史定位

3000多年的书法史演变成多种审美体系和审美风格,不管是古文字体系的书法形式如甲骨文、金文、小篆,还是今文字的楷隶和行草等,都是趋向一种文人化和雅化。所以“二王”书风为主导的近1500年的帖学占据了中国主流书法地位。不管是民间书法的流行,还是碑学思想的昌盛,其根本宗旨是向着文人化的书法精神,这是书法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当代书法评判体系的混乱就是没有认识到这样的书法本体价值,没有树立起这个书法精神的“核心”。

从江苏千余年的书法历史可以看到,这种“文化性”“文人化”“雅化”的书法精神,不仅作为起源地之一并演变、发展了千余年,其特征明显、个性突出、一脉相承。60年来这种精神不但没有被中断,而且在不断的承传、发展,以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最为典型。胡小石虽然深深地受到清代碑学创作思想的影响,但是从他所临写和创作的南北碑派的书法作品,看到的是碑学的外形和帖学的内在精神,并散发出浓浓的书卷之气。这完全得益于他全面的国学修养和书学理念,这是写碑者最终的归属,也是当碑书家无法逾越之处。高二适狂革虽然揉合了众多书法元素,但是其“文化性”一直贯穿其中。不管多么的狂放,就像放风筝一样,那根线一直没有断,这就是文人气质。最为典型的是林散之,他用帖学的外在形式,吸收了碑版的用笔方法,“以隶写草”,是清代以来碑帖交融的典范,物化了中国儒释道的哲学精神,将太草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江苏当代书坛和其它省份相比,这种“文化性”非常突出,不但江苏的书家们以这样的书法形式在全国备大展览、比赛中夺魁,而且这种“文化个性”也是江苏书坛的最大特性,在当今书坛受到高度肯定和赞誉。

“文化性”是几千年来中国书法发展规律的基本体现,也是我们构建当代书法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学术价值

近30年来,中国书法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3000年书法史的各种书法样式,几乎在这30年里全部实验了一遍,而且还用“西方的艺术思潮”作了改造中国书法的探索。首先我们应该对一切探索精神表示充分的肯定,因为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努力艺术才能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然而,我们似乎已经发现,这30年来的很多探索是违背了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书法艺术规律的,因此很多流派纷纷“谢幕”。

江苏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33-02

胡鞍钢博士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时,曾经指出:“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首先是知识差距、教育差距、技术差距和信息差距。知识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发展的最大颈瓶。”那么,一个区域丰富的知识资源从何而来呢?就要依靠发展区域高等教育。而区域高等教育若想得到长足的进步,就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这就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和区域高等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近年来,黑龙江省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两个省份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互动情况的比较分析

(一)经济对高等教育促进效果的比较分析

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和资金投入离不开物质生产部门的支持,但不同地区物质生产部门支持的程度和最终达到的效果却有可能截然不同。通过对1997―200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如下数据和图表。表1是笔者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搜集的数据。图1的数据是通过表1整理而得的。通过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江苏省、黑龙江省三者对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都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这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两个省份都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均逐年增加了用于教育的支出比重。但三条折线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黑龙江省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虽然始终低于国家水平,但从1999开始一直高于江苏省的比重。这表明,从1999年开始黑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始终高于江苏省。

对教育的高比重投入,是否得到了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呢?答案可以从图2中找到。高等教育毛入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反映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如图2所示,国家、黑龙江省、江苏省三者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并且黑龙江省、江苏省均高于过国家平均水平。进一步来讲,黑龙江省与江苏省比较,虽然在1998年以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江苏省,然而从1999开始却败下阵来。

将这些图表进行综合性概括,我们得出这样的结果:与江苏省相比,黑龙江省1999以后虽然用于教育投入的GDP比重高出了江苏省的水平,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却落后了。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促进效果比较分析

发展高等教育总体上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效果。首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其次,为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支持和科学管理方式等;第三,通过学生消费和基础建设的投资拉动经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个方面并不是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它只是一种派生效果。 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更侧重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前两种促进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高学历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得到;高等院校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可通过其发表的著作和论文的数量得以体现,其数据可从《黑龙江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获得。

从图3中可以看出,虽然2004年以前黑龙江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整体高于江苏省,但是,黑龙江省的指标非但没有出现上升的趋势,而且从2002年开始持续下降;而江苏省的指标则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04年超过了黑龙江省。

表2是两个省份2003年、2004年两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著作的情况(各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在为经济进行服务之前,一般都要以这种形式展现)。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发表的论文数明显高于黑龙江省。

上述分析表明,江苏省的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效果明显优于黑龙江省。

二、差距分析

两个省份之间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的互动效果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教育支出分配的合理程度不同;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从而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不同;各区域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同;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不同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制度环境不同。

三、实现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1.提升教育支出的合理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单纯依赖于教育投资的绝对增长,还要依赖于教育投资的合理匹配。黑龙江省要想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单纯要增加教育投资的绝对数,还要提升教育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完善吸引人才政策

高等教育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省无论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还是在高等教育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方面都高于黑龙江省。这不难看出,对于高级人才而言,前者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后者。所以,作为黑龙江省,若想提高教育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要加快完善引进人才政策。

3.选择恰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根据黑龙江省的区域经济特点,实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这是使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良性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江苏教育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远程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以及下属各办学点,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办学方向,其办学系统的构成是基于原江苏电大30多年的系统网络形成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一所具有远程环境特点的办学实体,具有独特的自身办学优势。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规律的条件下,发挥独特的优势,进行江苏城职院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对构建远程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从事职业教育的基层工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远程教育论文,客观地进行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次调查的立足点是针对具有远程环境特点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办学点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调查内容的设置为4个主题17个分项,涉及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专家调查法和民意测验法,调查的手段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部分办学点(无锡办学点、常州办学点、南通办学点、昆山办学点、张家港办学点)的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无锡办学点2008级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表格49份,调查对象涵盖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主要办学点,可以代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和状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系统办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态度

 

项目内容

选项

统计数据(人)

百分比(%)

对江苏城职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看法

满意

10

20.4

比较满意

25

51.0

不太满意

11

22.4

不满意

3

6.1

在远程环境下学院是否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要

45

91.8

有一定需要

4

8.2

不一定需要

0.0

江苏教育论文篇7

加拿大邦德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院长

加中教育理事会会长、加拿大中文教育研究院院长、加拿大安大略-江苏友好协会会长、加拿大安大略-江苏商会会长、中国江苏省侨联顾问、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政协特邀海外代表、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南京市海外交流协会高级顾问

有人说,李宁玉博士是中加国际教育领域公认的教育家和成功的教育企业家,20多年辛勤耕耘缔造了一个跨越东西的教育王国;有人说,李宁玉博士是多伦多华人社区新一代侨领的代表,她重新审视加拿大百年华人历史,拍摄电视、著书立说,促进社会各界对加拿大华人历史的理解;有人说,作为加拿大安大略-江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宁玉博士是江苏的女儿、安大略的使者,为促进两省友好合作、中加两国共同繁荣发展往返奔波……而李宁玉博士自己却说,无论办学、著述,还是促进加中友好,都是她的梦想,自己不过是一个把中国梦做到了加拿大并付诸实施的梦想家、实践者!

国际化:融合中加优势缔造教育王国

李宁玉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培养的第一批教育基本理论博士,师从中国著名教育家鲁洁教授,1992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学位。据李宁玉介绍,恩师鲁洁教授年轻时,放弃去美国学习的机会而投身革命,后来又满腔热情地研究发展中国本土教育理论,致力于培养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并为之骄傲的世界公民。她说,恩师对中国文化的坚守,对教育为本的信念,对教育理论的执着研究,深深影响了自己,令自己致力于教育的梦想从培养本土人才开始起飞。受益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与中国教育部“中加联合培养教育博士”项目,李宁玉于1992年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研修,师从国际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许美德教授(Dr. Ruth Hayheo)。许美德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专家,也是中加联合办学的创始人。李宁玉说:“中加联合办学在当时是一个创举,是一个熟悉中国、懂得加拿大的教育家呕心沥血架起的跨越太平洋、融合中西方教育的友谊之桥。”鲁洁和许美德,两位恩师影响了李宁玉后来的职业生涯。她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血脉和学术基因,我的教育梦飞出国界,跨越了太平洋,走向国际化!”

李宁玉从1979年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开始,无论在美国、加拿大、中国,也无论做大学老师、教育管理者、学校投资人,至今未离开过教育领域。她以自己的优势、国际化的视野,分别在加拿大和中国创办了10多家教育机构,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高端管理培训领域,延伸到中学直至小学。仅仅10余年时间,一个横跨东西、融合中加教育优势的“教育王国”已经形成。如今由李宁玉担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的加拿大邦德教育集团,已经成为集中小学教育、大学预科教育、中加教育合作、大专教育以及多种职业教育和高端管理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教育集团,是加拿大最大的私立教育机构之一。

在加拿大,集团拥有多伦多国际学院、邦德学校、邦德领导与管理培训中心、邦德语言中心及新技能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在册学生除加拿大本地中小学生300余名外,其他还有数百名学生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年来,集团已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加拿大本地学生和各国留学生成功升读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著名高等院校,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进入世界著名企业、政府机构、各类院校、医院、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各行各业工作。2012年,邦德教育集团属下的多伦多国际学院获得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邀请,参加澳门教育展加拿大展区的展览,向海内外中学生及家长推广加拿大的中学教育。

在中国,邦德海外学校分别在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天津和银川等城市创办了7所中加合作学校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学,首创中加高中双文凭模式、2+1模式以及在中国异地办学直接获加拿大高中文凭的模式。目前,邦德海外学校每年在册学生超过1300名,外教超过80名。2005年,李宁玉出于对母校的情感和教育的满腔热情,代表邦德教育集团与南京13中合作创办南京邦德国际高中,这也是江苏最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式注册的海外学校。该项目将中加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了国际新课程体系,将学生们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放飞梦想。2008年,南京邦德国际高中成功送出第一届毕业学生,所有学生无一例外地被加拿大各大学正式录取。2012年年初,加拿大总理哈珀先生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在五天行程中专门抽出半天时间访问了广州邦德国际学校。哈珀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走进图书馆与学生交流并赠送图书,还走进学生中与他们打乒乓球。

邦德国家高中不仅得到加拿大联邦总理的赞誉,也得到合作学校中方校长的认同。南京十三中创校长王军认为,南京邦德国际高中成为南京市13中教育教学走上国际化的桥头堡,是中国学校了解、学习、消化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的试验田。现任校长屠桂芳也深有同感,她说,南京邦德国际高中的创办丰富了本土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由加拿大资深教育专家任加方校长和持有加拿大教师资格证的优秀老师担任外教,不仅加强了本土高中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而且促进了中加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相互沟通、理解、融合。

邦德拥有200余名加拿大本地教职员工,其中有10%左右的华裔员工。李宁玉介绍,这10%的华裔员工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并在海外深造的硕士、博士,加拿大本地员工正是通过身边的这些人了解中国的。每年外国员工由衷地祝福中国春节,他们张灯结彩在校园里张贴他们去买的春联,表达他们对华裔员工的认可。

李宁玉说,近10年来,我们华人在加拿大办学,借助中加专业人士、融合东西方优势、全球资源共享的优秀管理实践与成果,见证了我们华人立足加拿大,为世界各国培养优秀国际人才的教育梦正在实现。

中华根:重走华工铁路彰显华人贡献

李宁玉常说,我们中华民族有一条永远不烂的根,我们很难被美洲人同化。华人因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不论多少年、不论多少代,依旧是炎黄子孙,同根共祖。李宁玉说,我在小学二年级时就全文背诵过的文章《纪念白求恩》,由此知道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是个了不起的加拿大人,却不知道有中国人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加拿大。直到1992年第一次来到加拿大,在当地多伦多大学教授的指点下,李宁玉在世界著名的多伦多国家电视塔附近找到了毫不起眼的“多伦多铁路华工纪念牌”。碑上用中英文记录着:1880年至1885年间,有17000名来自广东参加建筑穿越落基山险恶地区铁路的劳工,因工丧生者达4000名。铁路竣工后,他们贫困无依,无力返回国土,沿着铁路线流浪。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李宁玉受到极大的震撼———原来早在白求恩到中国之前60多年,就有这么多的华人漂洋过海参与修建了联合加拿大成为一个统一大国、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大铁路。但是,这段历史竟然在中国和加拿大历史资料中荡然无存。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李宁玉在之后的七八年间,投入大量时间和心血,对加拿大华人历史进行潜心研究。

在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她发现关于这段历史,当时的资料和社区普遍存在三个现象:第一、强调血泪,忽略贡献;第二、强调过程,忽略结果;第三、强调歧视,忽略理解。全长6400公里的太平洋铁路建成后,在加拿大的领土完整与统一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艰难的600多公里是由华人完成的。这600公里频频穿越连绵的群山、湍急的河流,平均每英里就有一个华人因修路而死去。正如加拿大第一任总理麦当劳所说,“没有华工就没有铁路”。李宁玉进一步说,没有太平洋铁路就没有加拿大现在从大洋到大洋的版图,“这个结果比充满血泪的过程更重要”!我们生活在多元文化的加拿大,面对我们祖先的故事,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平等、自由、美好的家园。

为了突出华人辛勤劳动对加拿大的贡献,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之间对历史的理解,从1996年起,李宁玉与她的朋友们开始追寻华工的足迹,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枫骨中华魂》。从加西到加东,他们万里险路,经历了卑诗省、阿尔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等很多华工重镇,采访了包括华工后代在内的69人,获得关于这段心酸历史的大量资料、图片和访谈录;期间,仅华工当年修建的铁路,从温哥华到堪路普斯,他们来回走了10次,从乘直升飞机到坐太平洋铁路的火车,再到数次开车考察,菲沙河谷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至今历历在目……1998年,她担任执行制片人、导演及撰稿人,拍摄的反映加拿大华人修建太平洋铁路的电视纪录片《枫骨中华魂》,分别在加拿大国会山庄与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成为迄今记录华人修建太平洋铁路最有说服力的电视纪录片。而后,李宁玉又花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大型中英文画册《枫骨中华魂》的编辑出版。这本大型画册图文并茂,用文学的语言穿透这些图片,让更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年龄的华裔华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本画册出版后,分别为中国和加拿大的国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收藏,成为华工、华人历史研究的重要书籍。

2005年,加拿大历史上针对华人所设的人头税及是否为之的争论成为媒体和社区最热门的话题,但许多华人尤其是新移民对人头税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对联邦政府关于处理人头税问题的政策也知之甚少。李宁玉研究人头税问题前后已有10余年的时间,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版了《人头税始末》一书。她指出,加拿大历史上实行的人头税仅为华人所立,是限制华人入境的一种经济制裁,从1885年开始实行到1923年排华法案的制定而给以废除,数目从50加元一直增加到500加元,相当于当时华人两年的工资。据统计,到1923有大约8.1万名华人移民被迫交纳了“人头税”。李宁玉认为,废除人头税并不意味着排华浪潮的终止,从经济制裁到全面制裁,禁止华人入境,这是加拿大华人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屈辱和愤怒,令人刻骨铭心!”她表示,历史无法断裂,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不能认真恢复前辈应有的名誉和地位,那就是失职和不争气,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我们的后代也许会重演这样的悲剧。《人头税始末》一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介绍华人对加拿大的历史贡献,二是加拿大排华反华的历史根源,三是加拿大华人改写历史的新篇章。该书还介绍了加拿大华人参政的历史,以及曾在加拿大三级政府任职的比较重要的华人资料。

在广大华人社团的奔走呼号下,在主流社会正义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抗争,随着华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人头税”问题成为加拿大政府争取百万华人选票的重要议题。就在《人头税始末》一书出版后半年,加拿大总理哈珀于2006年6月22日在众议院宣读声明,就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人头税”政策向全加华人正式道歉,并宣布将向受害者进行象征性补偿。他同时也为1923年“人头税”停征后实施的《排华法案》表示最深切的悔过。

李宁玉说,无论电视片、画册还是历史著述,她的愿望都是为了更集中、更具体地表现一种海外华人百年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支撑着她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的梦想,将在加拿大推广中华文化与汉语教学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使命。她说:“无论走到哪里,中国文化都是我们的根。”守住根本,就是一种认识自我,坚持信仰,理解自己的精神、文化和教育传统的能力。

为了促进海外汉语教学,她创办了非牟利机构———加拿大中文教育研究院。李宁玉将中国的少年宫理念和运作模式引进加拿大,将汉语教学融入到音、画、体、剧、歌、舞等多种形式中,为多伦多地区的华裔子弟及非华裔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学汉语、用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场所。她还积极争取学校校长、教师和本地家长的支持,在旗下私立学校Bond Academy开设少儿趣味普通话课程和中学国际语言(中文)学分课程,并在每年的暑期开设中小学生汉语夏令营项目,赢得当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李宁玉积极支持汉语水平考试在加拿大的举办和推广,旗下机构多伦多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是国家汉办设在多伦多地区唯一的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迄今,已有近30个族裔、500多名考生参加了该中心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HSK)6个等级两种语体考试、四个等级的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及五个级别的商务汉语考试(BCT)。李宁玉还组织和承办多伦多中文师资培训,组织编辑了《加拿大中文教育特刊》,为多伦多中文教师彼此交流、共享资源提供重要资料。

苏侨情:促江苏安省友好中加两国繁荣

李宁玉是土生土长的江苏南京人,虽然旅居加拿大20多年,但每次回南京,与熟悉的老乡朋友在一起,还是说着一口南京话。她说,“如今,新时代新风尚,嫁出去的女儿已不是泼出去的水,母亲与儿女的血缘关系是割不断的。无论走到哪儿,我始终是江苏女儿、华夏子孙,江苏暨中国始终都是我的‘娘家’。”她拥有两个家,还有一个梦想:在大洋彼岸与此岸的两个家园之间,架起一座跨越太平洋的桥梁,促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长来久往!

为了促进安大略省与江苏省作为姐妹省的友谊、往来与合作,服务两省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李宁玉于1999年创办了非牟利组织“加拿大安大略-江苏友好协会”,并担任会长;在接待政府访加、促进招商引资、协助引进海外人才,为两省的友好合作、经贸往来、人才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协会先后接待了以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以铭为团长的“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招商团”,原江苏省省长季允石率领的外经贸考察团,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现国家副主席)率领的江苏省政府代表团,及以原江苏省委副书记王寿亭、冯敏刚,原副省长吴瑞林,原江苏省委秘书长赵少麟、原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国生以及原常务副省长赵克志为团长的江苏省政府友好交流代表团。

近年来,作为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设在加东地区的“海外江苏之友加东联络中心”和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在加拿大设立的“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以及苏州市政府的海外精英人才引进联络处,安大略-江苏友好协会为江苏推广招商引资政策、投资环境指南,提供加拿大三级政府资源、传媒和人脉网络服务,尽最大努力推广江苏省暨各市县的国际合作、海外投资、科技创业项目;先后为江苏省政府,江苏镇江、南京、苏州市在多伦多组织和承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及投资合作洽谈会。协会还积极协助江苏引进推荐北美高端技术、管理、创业等专业人才,协助举办海外高端人才招聘活动;组织北美高层次人才到江苏考察。其中2009年,协助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多伦多举办“中国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就359个合作项目和1,838个职位进行现场交流和人才招聘。近期,更为2012年苏州创业精英周和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推荐近20位高精尖海外专业人才,组团前往考察创业、投资项目。

与此同时,李宁玉积极协助加拿大联邦以及安大略省政府代表团、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经贸代表团赴中国暨江苏、南京访问、考察。李宁玉领导和管理的邦德培训中心,是中国外专局指定的在加拿大的境外培训中心,自创建以来每年都为近100个中国国家部委办、省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提供短期和中长期专业培训项目及商务考察、经贸合作、人才招聘与文化交流服务。近年来,由李宁玉牵线搭桥,为江苏省及各地提供的培训和服务项目超过100个;中心还组织加拿大各行业的企业家共计100余人赴江苏考察、访问,开拓合作机会。

早在2000年,李宁玉就在加拿大注册了非牟利机构———加中教育理事会,不仅为中国各类学校招聘、推荐英语教师,还长期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密切合作,定期举办加中教育国际研讨会,并翻译、出版或协助出版、发行有关教育文化方面的杂志、书籍、报告,共同开发研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以及中文教学的教材。李宁玉主导翻译、出版和发行的加拿大著名教育家迈克·富兰教授的著名教育系列论著《变革的力量》中文简体版和繁体版,成为中国主要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指定阅读丛书。2008年,李宁玉主编反映加拿大教师任教中国的中英文书籍《梦想跨越太平洋———我在中国做外教》,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和对外发行,英文版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推动更多的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了解中国并到中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江苏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江苏省;老龄化;慢性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66-0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危害日益突显。慢性病医疗投资巨大,但收效甚微。从个体角度而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不仅耗费了患者及其家庭的大量积蓄,而且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社会层次角度来讲,慢性病消耗着大量的医疗资源,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与其生活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这些导致慢性病的不良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来摆脱和改变。国内外研究证实通过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杜绝或减轻老年人慢性病的并发症[2]。因此,健康教育是一种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慢性病高发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具有投入小,效果显著的特点,它可以帮助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不良因素,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的目的。总而言之,健康教育不仅能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年人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压力,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 江苏省的老龄化现状和发展态势

20多年来,江苏省老龄化人口的基数和比例一直位于全国前列,而根据有关机构的分析推算,今后的几十年里江苏仍然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江苏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态势也日益明显[3],基本情况如下。①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早,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江苏省于1986年开始进入老龄化,而全国是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江苏比全国提早了13年。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2010年江苏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247.9万人,占全国60岁以上人口的7.1%,其老年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374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4.3%,大大超过同期常住人口的增长率(0.7%)。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老龄化差异大。由于江苏省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苏南发展远超苏北,思想理念和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因此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和全国其他地区相似,农村地区的多数青中年人都迁移到城市,而留在农村的老年人比例也就越来越大,江苏省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地区。③空巢或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大。由于江苏省高等教育、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离开家乡,奔赴外地谋求发展;另一方面,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原来越来越快。这些因素导致缺乏空巢或照料的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

2 江苏省老年人慢性病特点

大量研究表明,江苏省老年人慢性病有如下特点。①患慢性病老年人基数大、比例高。如赵晓斌[4]研究显示无锡某社区健康老年人仅占8. 04%,而高达91.6%的人被查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徐晓明[5]调查显示苏州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约为90%;孔德香等[6]调查显示淮安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64.4%。张开金等[7]调查的结果显示,近些年统计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2002年,徐州市为60.2%、昆山为59.9%,濉宁为48.9%。②慢性病的并发症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再加上缺乏防控并发症的知识,就会导致慢性病并发症的比例越来越高。徐晓明[5]调查显示苏州老年人患2种慢性病者占22.7%,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14.5%。③老年人保健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富贵病型”慢性病比例越来越高。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保健知识,观念比较陈旧,导致其缺乏保健意识,经济上不太富裕导致其不愿参加必要的体检和治疗,这些都决定了老年人的保健能力普遍较差。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痛风等“富贵病型”慢性病比例愈来愈高[4-5]。

3 人口老龄化对江苏省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新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特点要求江苏省健康教育应具有普及化、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3.1 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8],健康教育要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这是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前提。同时健康教育也要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这是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组织机构和质量标准都需要由政府来组织、制订和实施,政府起着主导性作用。根据国内外基本经验,“以社区为载体,联合其他场所,形成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充分动员社区资源是积极参与提高人类健康素质水平的最有效途径”[8-9]。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具有服务范围小、容易管理、费用低等优点,从服务技术、内容、方式、手段、质量等方面满足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在社区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性病患者治疗康复服务。

政府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社区的资源和力量是有限的,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就成为了必然趋势。慢性病的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医院及卫生服务中心、各种基金会、各种学术和群众团体或协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3.2 各地老年人教育方案的本土化

江苏省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区老年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互不相同,患慢性病的特征也有较大差异,另外不同地区老年人所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应该考虑各个地区的不同点,有的放矢地为各个地区的老年人制订出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教育方案。在各地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不同个体的老年人差异也是很大的,所以还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多开展VIP服务,为一些特殊的老年人量身订制出适合的教育方案。制订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对饮食行为习惯难以改变、当地风俗习惯的特点及个体差异等,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适合当地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方案,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健康教育也是如此,应摒弃生硬的说教和灌输方式,注重受教育者的反应,提倡互动式教育。目前,江苏省各地的社区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健康教育活动不能激发老年人的主观积极性,没有考虑到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社区可以组织老年人成立社区健康协会,通过活动吸引多数老年人成为协会会员,让老年人自己一起制订健康膳食计划、锻炼计划,定期对常见慢性病进行讨论,而专业的健康教育宣传员则可以作为协会顾问和指导老师给予及时指导。这种形式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

3.4 健康教育的早期化和专业化

一个人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全社会的健康教育意识和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就需要从小开始接触健康教育,因而建议江苏省教育部门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考查。这将使得健康教育实现全民化和早期化,这种方式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经过长期的执行可以从根本上改观江苏省老年人慢性病严峻的现状[10]。

美国早在1997年就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职业,并且需要通过专门机构的执业资格认证[11]。与之相适应的,美国有两百多所高校都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一千多所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由此可以,美国非常重视专业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因此,江苏省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做法,鼓励一些高校开设健康教育专业,而不是仅仅只在公共卫生学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而已,从而为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3.5 以农村为重点,更多关注空巢老人

江苏省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能力普遍较低,医疗资源、健康教育资源都非常有限,这些特点提示,应该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由于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空巢或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大,他们中的很多人遭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更多地给予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WHO.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redueing risks,promoting healthy life[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207.

[2] 王丽.美国老年人健康教育探究――基于改善老年人三大生活方式[D].开封:河南大学,2011.

[3]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A]//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2010-2011)[C].南京:2011.

[4] 赵晓斌.苏南某地7008例老年人慢性病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4):336-337,339.

[5] 徐晓明.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养老模式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6] 孔德香,孙晓阳,陈小飞,等.淮安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7): 66-68.

[7] 张开金,李学信,李森,等.江苏省不同经济地区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5(12): 987-989.

[8] 孙文会,吴光吾,温海鸿.美国部分地区健康教育工作介绍[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2):1145-1146.

[9] 张美华.老年人健康教育现状及促进策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76-1477.

[10] 张莹,王建平.美国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密歇根课程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2):70-75.

江苏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苏区职教;办学特色

一、江西苏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自鸦片战争之后,《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江西与全国各地一样饱受列强的欺压,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加之维新思潮的影响。维新派思想家文延式告假回到江西,向官员们倡导教育改革,对旧有的传统书院进行了革新,不仅引进了西方学科,还请来了洋老师传道授课。同时开辟新学堂,实行新式教育。彼时,清政府颁布了第一个法定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该学制虽未能实施,但初步建立了一个的职业教育制度,将职业教育划分了等级。1903年的《奏定实业学堂章程》,确定了实业学堂的办学宗旨,于1904年开始颁布实施。此时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虽然已经起步,但一直发展艰难缓慢,一度出现生存危机。

到了民国初期,旧的学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十四条)、《壬子葵卯学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壬戌学制》就是此时诞生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学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的地位大大提高,教育改革也随之而来,1938年颁布了《国立中学增设职业科办法》。在1928~1932年间,通过了“戊辰学制”,随后颁布了《中学法》、《师范学校法》和《职业学校法》等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江西苏区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27年至1932年间,黄炎培先生曾两次到江西,帮助江西职业教育发展进步,以至于江西全省拥有职业教育院校8所。到了1940年,江西职业院校更是多达22所。

二、江西苏区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区域性

江西苏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造船基地,同时也是部分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基地。然而,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也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农产业,农副产业,林业以及景德镇特色陶瓷业。1927年时,农业类院校数量就占总数量的40%,林业类院校占院校总数量的10%,陶瓷类院校占院校总数量的10%。不仅如此,在校址的选择方面,也是尽量贴近实地,最大限度利用当地产业资源进行实地教学。比如省立星子林业学校坐落在庐山枯岭,景德镇陶瓷大学位于千年瓷都景德镇。这样的区域性使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能够方便寻找实习实训的场所和合作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的经济链接能够互相推进发展,使教育-经济-生产相对来说能更紧密的连接起来。

(二)多样性

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多种成人教育为辅的一种教育形式。1940年,在江西苏区22所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中,包括省立3所,高级省立5所,初级省立4所,私立6所。这6所私立院校包括女子初级职业学校,园艺职业学校,多省联合创立的中国陶业学校等。对成人的教育培训主要包括补习教育、成人教育、特种教育以及百业教育。这种政府办学为主,省立、县立、私立、联立等多种办学形式联动的形式,为江西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多样性。

(三)灵活性

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学年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出了灵活性。省教育厅长陈立江在1928年的《改造江西教育计划中》说“修业年限,一至四年可以伸缩。难者便多习几年,易者便少习几年,总以合乎该项科目需要的适当年限为标准”。这使得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在学年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虽然1932年在学制上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这种学年的灵活性还是得以保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实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适应经济发展变化。在课程设置方面删减了一些无用的普通课程,增设了实用型更强的职业课程。将课程按性质划分为:普通职业课程、特殊职业课程和技术职业课程。普通和技术职业课程为必修,特殊职业课程为选修,选修课程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责任,帮助学生发挥其特长。

三、如今的苏区职业教育特色

(一)规模扩张迅速,层次结构多样

在2002-2005年的四年时间里,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由四所增加到十所,招生的生源数也从7224人增加到30000余人。2009年,江西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增加到近20万人,校均规模增加到20000余人。当时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历史短,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良莠不齐。到2008年,江西全省拥有50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占全省高校的72%,在校生达41.7万人,约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55%。有独立或半独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有独立或半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从边缘化向主流化转型

从创建职业大学到高职教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下,江西苏区职业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就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而言,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始终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直到近年来,江西高等职业教育才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才逐渐确立了在江西高等教育版图上"半壁江山"的历史地位。

(三)办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

在经费筹措上,政府拨款不再是学校唯一的经费来源;在办学体制上,国家办学的单一形式被取代了,公办、民办、企业办学成为了新的主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由传统单一模式向工学结合新模式转变,"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产学研体化"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I.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

[2]张邦琏.江西苏区的职业教育.[J].职教史研究,1987(03).

[3]吴宗慈.江西通志稿:第23册}z1.南昌:江西通志馆,1949.

[4]李建明,汪冰.基于江西高职院校办学现状的理性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

[5]王才友.50年来的江西苏区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10(06).

江苏教育论文篇10

二、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积累,对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与经济繁荣相适应,江苏又是文化、教育发达的省区之一,历史上素有“人文荟萃”之佳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到1999年,在江苏工作的两院院士有40多位,全国江苏籍的中科院院士有143位,江苏籍的工程院院士有80位。历史上和近现代在江苏产生这么多“大师”和“大家”,充分说明江苏的教育和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2008江苏普通高等院校120所,在校大学生16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8%。高等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年招生数均全国第一。先进发达的教育不仅会源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开拓创新的关键。这种文化、教育的长期发展和积累,还使江苏人素质较高,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勇于创造。江苏的理论界,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政治和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江苏人勇于创新,多有突破。如乡镇企业最早实行的“一包三改”;昆山市在全国最早实行土地买卖和引进人才,使用“星期日”工程师;无锡市80年代在全国最早组建企业集团,并迅速扩展到全国等等,都是具有一定知识的领导和劳动者在实践中开拓出来的。

三、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各级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领导执政能力,这是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关键。江苏可以说是人杰地灵,人民群众通情达理、奋发向上,各级领导总是能审时度势,顺民心,达民意,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把中央精神和江苏省情结合起来,制订符合江苏和时代特征的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如接受上海辐射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沿江、沿海、沿沪宁线、沿陇海线发展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