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议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7:41:15

教育类议论文

教育类议论文篇1

我校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面,采取了分层分级的监管机构,首先学校、院系级、专业教学部三级管理部门,执行着决策与宏观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等功能。我校由学校教务处质量管理科牵头成立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督导组,在院系下同时设立院督导组,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个过程起到监督和评价作用。成立了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学校管理规定与要求、论文相关工作的决策、决议等。成立了论文评议委员小组(包括有开题评审组、盲评评审组、答辩评审组、答辩委员会和评优委员会),主要负责论文的盲评、答辩、终评和评优等指导和决议工作。成立了论文工作组,主要负责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工作的布置与实施、总结等。

2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与机制体系

2.1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与管理规范

我们编制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手册中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导师互选办法和程序,开题、评审和答辩,以及各阶段提交资料时间安排与规定等,明确了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和这种资料格式规范等。该手册对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指导性作用。

2.2强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兼修,提升学生科研水平

我们为了提高体育类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能力,在教育部关于本科课程设置要求下,最大限度地开设科研能力培养方向课程,如《科研与方法》、《统计学》、《评价》、《办公自动化》等,还开设了课外实践课程《信息存储与检索》、《方案设计》等,这课程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集料收集整理、方案设计、撰写等毕业(设计)论文诸多环节贯穿于其中。

2.3完善机制,论文实施教评分离制度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和答辩采取教(指导)与评价分离制度,做到在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导师完全回避制度。在评审阶段,我们采取统一盲评。答辩也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同时在答辩时不能让答辩委员知晓导师信息,答辩没有通过的学生,则须修改后进入第二次补答辩。

3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管与防范体系

3.1论文质量的前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前期监控、管理与防范是指监控和防范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之前的一些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前期工作都是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主要有导师遴选、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任务书和开题报告撰写以及开题等工作。为了确保导师质量,我们规定只有高级职称和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的讲师才有资格申请担任指导老师,再由论文工作领导组对导师资格、科研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遴选合格导师。遴选合格的导师与学生进行导师互选。每年11月份由导师指导学生选题,确定题目报评议委员小组评审,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论文工作组、学院督导和学校督导审查备案。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修改者,须提出申请报批方可。导师按照要求下达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撰写,每年12月份由4个评议委员组成小组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通过者备案,未通过将进行再次补开题。

3.2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中期监管与防范是指开题之后到提交盲审论文之前,这阶段对论文题目更换、导师更换、撰写过程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很多高校开题之后,学生离开学校疏于管理,造成论文无法按期保质完成。我院在次年3~5月份要求学生必须回校,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除了指导记录外,还实行每天学生指纹签到打卡制,杜绝代签虚报到校情况。按规定时间提交论文第一、二稿和定稿到工作小组处,每阶段稿件由评议小组审核,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撰写工作。对出现签到缺席4次(8学时)和未按时提交论文稿件者,只能参加补盲评和补答辩。在整个过程中做到环环相扣与监控。

3.3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

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后期监管与防范是指论文的盲评和答辩等情况的监控、管理与预防性防范。校督导和院督导全程监督个环节是否符合规范和要求,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完成本阶段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盲评和答辩工作安排,评议委员负责具体盲评和答辩的评审以及评优。盲评和答辩均采取集中评审、导师回避制度。在盲评和答辩过程中控制委员间分值差<10分。除了答辩不通过外,其余每组末位2位论文采取末位集中评议淘汰制,实现组别间答辩标准尺度把握差距的最小化。

4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风险防范与监管的评价体系

4.1建立四阶段论文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层层把关的、由导师、盲评、答辩评审、评议委员(终评)等四阶段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每个阶段评价标准不一样,考查学生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角度不一样。在某一个阶段评价不合格,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将反馈评价意见给学生和导师,学生根据意见,结合自己论文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再次提交评审,如果第二次评审仍不合格,不再进行后面阶段评审,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将不予以合格。在体育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每个阶段分值比例为导师占20%、盲评40%和答辩评审40%。评议委员(终评)不占具体分值,但是评议委员(终评)为最终审议,也有评议分值和修改分值的权利。

4.2建立论文质量管理监控评价体系

教育类议论文篇2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于2010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界的数千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相聚北京,进行学术交流、专题研讨和教学展示;同时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60余场绚丽多姿、各具民族特色的精彩音乐会进行展示和交流。本届音乐教育大会将为中国音乐教育界的广大学者和教师架起一座通往国际音乐教育学术论坛的桥梁,传递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对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中外音乐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推动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现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具体方案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参会的各项宣传、组织工作,确保这届大会圆满成功。

附件:关于举办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方案

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

中国音乐学院

2009年7月15日

关于举办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方案

一、大会主题

“和谐与世界的未来”

“和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理念和追求的最高境界。围绕“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一主题,与会者将就音乐教育教学和音乐艺术实践等相关领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二、大会主办单位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CSME)、中国音乐学院(cCM)

三、大会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8月1日至6日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 中国音乐学院

报到时间:2010年7月31日一8月1日

报到地点:中国音乐学院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办公室

四、大会参会人员

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及校外、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音乐教师、研究生、音乐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类音乐演出团体等。

五、大会形式

1 主题演讲(Keynote Speaker):会议邀请四位国内外知名的学者进行大会主题演讲(演讲时间各为1小时30分钟)。

2 教学展示(Class Teaching Demonstration):这是此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新增添的一种课堂教学展示形式。其内容为国内外小学、中学、大学音乐课堂教学,时间为55分钟,过程包括讲课40分钟,互动和讨论15分钟。

3 论文宣读(Spoken Paper):大会期间,论文提交者有20-25分钟的时间,用以陈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可以使用PPT)。之后,有5分钟提问时间,演讲者给予回答。

4 论文海报(Posters):大会将提供单位为70cm×100cm尺寸的论文展示板,供论文海报入选者使用。论文海报提交者可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于会前设计展示版面(不超过4个版面),印制成中英文海报,在会议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5 工作坊(Workshop):这是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关于音乐教学实践的一种相互交流、互动形式,内容包括音乐教学法、合唱与指挥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等。每个工作坊的时间各为60分钟,过程包括教学简要介绍5分钟,现场教学45分钟,提问、交流和互动10分钟。

6 专题研讨会(Symposia),也称为“圆桌会议”:其主要内容和形式,是围绕一个主题宣读论文并进行研讨。此研讨会的主持人身份,需由参会者自己提出申请、提交研讨主题和论文并通过审核获得。其职责包括:提出会议研讨主题、确定研讨会参与者名单、组织参与者提交论文、组织论文宣读与讨论。

7 音乐会(Concert):包括室内与露天音乐会,分别在中午、傍晚或晚上进行,参会代表可以免费观看。

(以上七种会议形式均配有现场翻译,中国参会代表没有语言障碍。)

六、大会注册与会员申请

(一)会议注册与报到

1 注册时间

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

说明:

(1)港澳台地区的申请者可按照中国代表参会标准注册。

(2)中国代表参会的名额限定为2000名,如未能在规定注册时间内注册,将不得参加会议。但由于特殊情况只能在报到时现场注册的。需在原有费用的基础上增加200元人民币。

(3)参会人员的交通、食宿自理,会议可提供不同标准的住宿条件。

3 注册办法

(1)网上注册方式:

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参见“大会注册与会员申请”,按照网上提示注册交费。

(2)邮寄注册方式:

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或“中国音教网”、“人民音乐出版社”网站下载“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注册申请表”,填写后邮寄(注册费需汇款或转账)至下述联系地址:

(二)会员申请

1 根据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要求,参加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代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或个体会员代表;二是学生代表;三是非会员代表。不同类型的代表,应根据不同参会标准提交注册费,方可注册参会。

2 各类论文的提交者(含学生代表)、教案的入选者以及音乐会申请人,需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个体会员。凡不是该会个体会员者,需在办理注册手续的同时,办理加入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入会手续,方可注册参会。

3 一般参会者,只需获取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团体会员的资格。由于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CSME)已经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团体会员,为此,凡中方代表已经是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员者,可视为已经具有一般参会者资格;如果尚未加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且欲参会者,又具有在职在岗三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可在办理注册手续的同时,办理加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的手续;或直接加入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以该会个体会员资格参会;或以非会员参会注册标准参会。

说明:

(1)凡申请加入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者,请登陆“中国音教网”(省略)。点击“学会专栏”,下载“会员登记表”,并按照表上要求填写。在大会注册时。连同终身会员费(200元人民币)、注册费、表格、照片(两寸照),一并以网上注册或邮

寄注册方式提交大会组委会,会后将会员证邮寄本人。有关联系方式,请参见注册办法。

(2)凡申请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个体会员者,请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按照网上提示填写申请表:或下载、填写“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个体会员申请表”(中英文)。在大会注册时,连同会员费(普通个体会员450元人民币;学生会员300元人民币)、注册费、表格,一并以网上注册或邮寄注册方式提交大会组委会,会后将

会员证邮寄本人。有关联系方式。请参见注册办法。

七、论文、教案提交   (一)论文提交

1 提交时间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提交要求

参加论文演讲、工作坊、论文海报展示、圆桌会议的参会代表,需在申请时间内提交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的论文摘要,及5000字以内的中文全文。请务必注明准备参加哪种会议形式(参见“大会会议形式”的2~6条)。

3 提交办法

论文一律采用网上提交方式,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参见“大会论文提交”,按照网上提示提交;或者下载并填写“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教案提交申请表”,发送至邮箱。

(二)教案提交

1 提交时间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提交要求

组委会推荐的参加教学展示的预选者,需在申请时间内提交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的摘要(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及5000字以内的完整教案(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和现场录制的教学光盘。大会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入选者在接到人选通知后,即可办理参加大会的相关手续。

3 提交办法

组委会推荐参加教学展示的教案一律采用邮寄和网上提交方式,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10/chinese),下载填写“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教案提交申请表”,教案的中英文摘要和全文电子版由网上提交(见下列地址);教案的中英文摘要、全文的纸质版一式2份(A4纸打印)和教案光盘邮寄至以下联系地址:

八、大会演出申请

1 申请时间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申请要求

根据国际惯例,中国作为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会议主办国,可以安排20场音乐会。演出团体的组团方式可以省、市、学校、少年宫以及各类音乐团体等为单位。可以是专业演出团体,也可以是业余演出团体。节目内容、形式要求丰富多样,包括演唱(独唱、合唱)、演奏(独奏、合奏)、舞蹈、戏剧、杂技、武术等。具体要求如下:

(1)节目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音乐会演出时间长度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3)原则上演员人数不超过60人。

经专家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09年11月通知入选单位,签订“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会演出许可协议”。

3 申请办法

登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网站(省略/20i0/chinese),参见“大会演出申请”,下载填写“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会)演出申请表”,将整场音乐会节目单(包括节目时长)、节目录像(DVD或VCD格式)、演出团体简历(中英文)、艺术指导或指挥简介、该团以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会的录像(DVD,CD)及相应节目单,邮寄至下述联系地点:

4 相关要求

(1)演出人员无需交纳注册费,但是所有人员的差旅、食宿、演出环境的设计装饰、旅游等费用,需由各演出单位承担。组委会提供会议期间用车、场地、钢琴、简单的灯光音响设备。

(2)演出人员可以相互观摩,但不参加开幕宴会等活动。

九、会议程序

根据国际惯例,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七个委员会的专题研讨会,分别于7月25日至31日之间在北京等城市举行;第二阶体大会(含音乐会),在北京举行。

十、重要说明

1 凡提交教学展示、论文宣读、工作坊、海报等参会形式者,以及音乐会申请人,大会将组织国际评委进行评选,入选者在收到大会组委会有关人选通知后,方获得以各有关形式参会及演出的机会。未入选者,可作为一般参会者参会。

2 大会将出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秩序册(中英文)、论文集(英文摘要)、音乐会秩序册(中英文)及大会资料光盘(含大会秩序册、各类论文的英文全文、音乐会秩序册及各音乐会相关情况的英文介绍,以及相关图片、录像和录音),上述资料将在大会注册时发给全体正式代表。

3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与大会组委会将给所有入选者颁发人选证书。

4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与大会组委会将给全体正式代表颁发参会证书。

教育类议论文篇3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测绘工程 质量监控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了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和工程专业人才跨国流动,相应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工程教育的体制和办学条件不同,如何界定和评价其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各国工程教育专业可比性和等效性的专业认证,是工程专业教育界和工程技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出的工程科技人才总量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扩展为大众教育,与精英阶段培养出的“杰出工程师”相比,目前教育质量落差较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二是我国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欠缺,迫切需要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评估体系。本文结合专业认证,探讨如何设置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测绘专业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对采矿行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专业国际互认,提升专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工程教育的学位互认协议有《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和《首尔协议》等4个,其中《华盛顿协议》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1989年签约之初,这个协议覆盖了3大洲的6个国家,即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目前《华盛顿协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吸引了覆盖27国的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前来谈判入盟问题。我国在2005年、2007年、2009年作为华盛顿协议体系的观察员参加,2013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我国成为该协议组织第二十一个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取得高速发展,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学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专业认证。笔者有幸参与组织、实施了本次专业认证工作。以下是笔者作为专业认证全程准备工作主要参与者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供其他院校参考。

1 专业认证标准

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

1.1 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共包含7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包括专业吸引优秀生源、学生指导、学生表现跟踪与评估、转专业、转学等制度;(2)培养目标,包括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修订;(3)毕业要求,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创新和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终身学习等;(4)持续改进,包括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5)课程体系,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工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等课程;(6)师资队伍,包括教师人数、教师结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工程背景、教师教学时间等;(7)支持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实习基地、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等。在上述通用标准中,课程体系方面的内容很模糊,只给出了工程教育专业应在哪些方面开设课程,并没具体的课程名称。

1.2 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测绘专业补充标准包括3个方面:

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理论课程包括:(1)数学、物理类课程,其中数学类课程应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等基本知识。物理类课程应包括力学、振动、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光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知识;(2)工程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制图及电工与电子技术等;(3)专业基础类课,教学内容为: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处理等;(4)专业类课程,作为煤炭行业特色高校,除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GPS现代定位技术等核心知识需要掌握外,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还应该包括矿山开采及沉陷控制工程、矿山测量学及土地复垦工程等。实践环节包括:(1)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工程测量课程设计等;(2)现场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密切产学研合作,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3)科技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毕业设计(论文)一项,要求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以工程设计为主,需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师资队伍。有两点要求,一是从事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必须有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部分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学习经历,二是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工程背景,即从事本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师至少要有6个月以上的厂矿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

支持条件,包括专业资料、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一是专业资料,要求配备各种高质量的(含最新的)、充足的教材、参考书和相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工具手册、电子资源等各类资料,其中包括国内外典型测绘工程案例;二是实验条件,一是要求实验设备完备、充足、性能优良,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的需要,且实验室布置合理、安全,二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等方面的实验;三是实践基地,需拥有校内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和以校外矿山企业为主的实践基地。

从上述通用标准和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可看出,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细化的基础,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可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支撑条件是课程教学的配套体系,对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促进作用。因此,要使学生毕业时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最基础的是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2 课程体系建设

2.1 以培养目标为细化标准,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测绘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空间信息采集、表达、处理与利用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能通过运用全站仪、陀螺经纬仪、计算机、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仪器手段或常规测绘方法,在城建、土地、房地产、矿山、交通、水利等部门从事各种工程的测量制图、勘测设计、资源环境信息分析处理及相关的设计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如城市与厂矿工程测量、测量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制图。地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开发、地籍测量与房地产管理、变形与沉陷观测及其控制、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等。

衡量培养目标实现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空间信息采集、表达与处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即学生应掌握:(1)测绘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测绘工程的设计及实施方法;(3)基础测绘、矿山测量、土地复垦等技术;(4)先进的测绘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测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国家有关采测绘生产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测绘学科的发展动态;(7)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前述7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毕业。为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可从毕业生具有上述7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开设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基础、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现代测绘新技术、测绘法律法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以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符合专业认证中测绘专业补充标准“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要求。

2.2 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践,针对这要求,需要加强“面向工程实际”的工程技术教育,可设置各类课程设计和实习,训练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因此,除理论课程体系外,还要设置实践课,如测量学基础实习、矿山认识实习、摄影测量基础实习、基础地形图测绘生产实习、测绘毕业实习、大地测量课程设计、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另外在有条件的厂矿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基地,为实践课顺利进行提供实景场所。专业认证一个显著的特色是要求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生教学,来自现场的教师把行业发展形势和需求反馈到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真正解决现场需要,因此,可设置一些反映行业形势的课程,如数字化测绘、现代测绘新技术、矿山测量新技术等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学生学习。另外,测绘专业属于工科,除开设一些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外,还需按照工程认证“通用标准”并结合“测绘专业补充标准”设置数学、力学和信息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

2.3 以毕业生服务行业为特色,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专业认证体现出的基本思想、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是同一类型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是专业建设质量的最低门槛。专业的特色建设是鼓励专业的个性发展,体现专业建设的差异性,强化特色,突出能力,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中国矿业大学是一所以培养煤矿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校,其培养的测绘工程专业学生除从事常规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等行业工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煤炭行业的测绘相关工作。因此,需针对我校的行业特点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如矿山开采沉陷学、土地复垦学等。

教育类议论文篇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our cultivation plan under new situation, referring to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f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experts, we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major. The aim is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engineering personnel who have healthy personality, good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over have solid foundation, strong practice, high innovation abilities.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体系;大类招生;通信工程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urriculum system;large category enrollment;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Q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198-03

0 引言

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使工程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越来越多, 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工程师培养和从业资质得到国际间互认已成为必然趋势。各国相关认证机构签订工程教育学历、学位、工程师证照等资质的互认协议,将对加强工程师跨国职业和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目前,国际上关于工程教育学历或从业资格互认的国际性协议主要有《华盛顿协议》、《都柏林协议》和《悉尼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是目前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权威性和影响力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国际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也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教育部一直强调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并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工程教育认C体系取得了积极、显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等理念。2016年6月2日,我国顺利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2],逐步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

工程教育认证对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精神引入到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中,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需要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改革,并顺应新形势下本科招生制度的变革,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本科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建设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工程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

1 课程体系建设依据

1.1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于2015年对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工程教育认证指标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毕业要求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是毕业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石,因此在建设本专业课程体系时要考虑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课程体系设计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较为清楚,他们可以针对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提出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3]。此外,工程教育认证还要求设置的课程中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①。

1.2 北京科技大学关于新形势下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为顺应新形势下本科大类招生制度的改革,该校组织开展了本科培养计划制订工作,以“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实施完全学分制,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指导思想,以“探索实施完全学分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注重先进性与国际化原则,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基本原则,制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

2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该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结合时代特色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本专业“通信与计算机相融合”的特色,明确了本专业的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基础理论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的实践训练,具有设计、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能力。与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条毕业要求相对应,本专业也将毕业要求细化为12条,保证“通用标准”被完全覆盖。为了确保毕业生最终达到毕业要求的能力,将毕业要求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明确课程对毕业要求能力培养的贡献。图2给出了本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的映射关系。由图可见,构建的课程体系能够使本科生的通信相关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使毕业生最终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实现、研究等专业能力以及个人与团队、沟通与交流、工程与社会等非技术性能力。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以及该校对制订新版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我们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建设,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如表1所示。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理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前后修关系以及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对教学内容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在新版教学计划中,增开了“工程导论”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世界观和宏观思维能力,使其对学科领域研究发展战略形势及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有一个基本的把握;还增开了“计算机网络”、“数据科学”等必修课程,充分体现了本专业“通信与计算机相融合”的特色。“素质拓展”类课程又可分为外语类、创新创业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类、自主选修类,设置此类课程的目的是为顺应本科大类招生制度的改革,打破跨学院、跨专业选课壁垒,丰富选修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健康成才与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着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和能力。通过对课程学分、学时的合理设置,使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各类课程占比符合工程认证标准要求,各类课程占比情况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又恰逢本科招生制度改革,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既要顺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规划,又要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同时,课程体系的建设也离不开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参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理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优化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改革来不断提高本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刘红,杜晓明,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专业建设[J].高教学刊,2016(11):82-83.

教育类议论文篇5

如前所述,北平文管会接管北平的高等学校后,就已着手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学校领导机构、院系调整、私立大学的存废等。最主要的内容是课程改革和院系调整两个方面。1949年3月10日,中共北平市委向中共中央及华北局、平津战役总前委请示关于大学改革的方针问题,主要提到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即“关于各院系课程问题”、“关于学校领导机构问题”、“将来北平各院校似应加以调整”,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①3月14日,北平文管会召集在平文教界知名人士40余人召开“大学教育座谈会”,研讨两个问题:“一是北平各国立大学的课程改革和院系调整问题,二是私立大学的存废改进问题。”②上述两则史料中,课程改革和院系调整被反复提到,这实际上反映出当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和重点所在。华北高教会成立后,在旧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上,基本上延续了北平文管会的思路,把重点放在课程改革和院系调整两个方面。而在课程改革方面,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建立了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对人民大众的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全国革命胜利的临近,中国共产党把在新解放区和新解放城市对人民大众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马列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北平、天津这些新解放的大城市,都开展了马列主义的学习运动。高等学校作为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对它们的思想领导。194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在给北平市委的指示中,针对后者提出的要对北平高等学校的文学院“抓紧在思想上领导”,提出了在高等学校中加强思想领导的具体措施。这就是:“组织一批党员和进步人士,有限地规定题目,好好准备在原定大学进行学术讲演,其内容主要是唯物史观、新民主主义,由各校校务委员会或学生会聘请他们去讲演”。指示还特别强调:“此种讲演在各大学都要进行,不仅文学院。”③后来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其政策源头应该在此。上述指示中所说的以唯物史观、新民主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讲演,当时在清华、北大和北平的其他一些高校都举办过。清华大学邀请了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作唯物史观的系统演讲,听讲者除学生外,还有包括教授在内的教职员工,听讲的人数有时达到2000多人。④北京大学也“实行每周革命理论的系统讲演”⑤。这种系统讲演的内容之一,是由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何干之讲授社会发展史。演讲在礼堂进行,听讲者不仅包括北大的学生,还有北大的教职员工,以及部分中学教师。人数之多,以至于“礼堂里坐不下,就在礼堂外面听”。⑥这些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高等学校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滥觞。在举办这些演讲的同时,北平各高等学校的师生就课程改革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相继决定在高等学校开设政治课。有的演讲成为政治课的一部分。如何干之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社会发展史的演讲,实际上就是北京大学开设的一门政治课,其听众主要是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华北高教会成立后,北平各高等学校已就开设政治课达成共识,但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哪些政治课,这些政治课如何开设,课时多少,怎样讲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尚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各高等学校开设的政治课名称、课时等都不一致,存在着混乱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49年8月10日,华北高教会在第三次常委会上,把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规定为各高校的共同必修课,并确定了课程的门数、名称和课时。根据这次会议的决定,高校的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简史)和政治经济学。其中,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简史)为全校文理学生必修课,各门课程每周皆为三小时,一学期教完;文法学院学生的共同必修课除以上两门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学,每周三小时,一学年教完。①后来,华北高教会在10月11日公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中,又统一规定了这三门课程的开课顺序,其中,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第一学期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包括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简史)第二学期开设,政治经济学则为第二学年全年开设。通过这些规定,华北高教会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等学校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使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对后来高等学校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后来高等学校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设置和变动,基本上是以华北高教会建立的这个体系为蓝本的。为了确立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华北高教会在《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中强调,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设置和教学必须按规定实施。而对于文法学院各系的其他课程,《暂行规定》则认为各校可以“根据本项规定的精神,按照各校具体实际情况,灵活和合理地采用”②。在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刚刚建立,这些课程的开设面临极大困难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这些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必要的。当时在高等学校普遍建立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主要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师生不重视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原有的教员中懂得马列主义的人很少,因而师资相当缺乏;没有正式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难以把握。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华北高教会也做了一定的工作。1949年8月16日,华北高教会召开所属各院校联席会议,传达了该会第三次常委会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决议,并着重讨论了这些课程的教学问题。会议决定,由各校将讲授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等学科而对马列主义的理论有研究兴趣的教授、讲师、助教组织起来,成立新哲学、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等三个研究组,由高教会负责定期召开各组座谈会,起草教学提纲,提出参考资料,研究教学的中心和重点,交流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华北高教会提出把学生组织起来与教授共同进行学习,以收到“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效果。③此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研究组都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华北高教会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继续组织召开这种座谈会。这种座谈会“由有经验的人(如艾思奇等)领导,共同商讨进行,集中大家的智慧,以克服教学中的困难”④。在哲学组的座谈会上,艾思奇多次作辅导性的发言,对如何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教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等问题进行讲解,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座谈会实际上是以专家辅导和教员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治课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在当时师资和教材都缺乏的情况下,保证了政治课教学的展开。华北高教会提出的“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口号,对弥补师资和教材方面的不足也产生了重要作用。针对师资和教材的缺乏,各高等学校在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中,把大班课的教学和学生的集体讨论结合起来,并把组织和发动学生的集体讨论摆在重要位置。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组织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两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分别将学生编为200多个小组和20多个大班,先由教员上大课作启发报告,然后小组集体讨论,再然后由教员在大班作讨论总结,①以这种方式循环进行。北京大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第一课,就是由艾思奇向全校学生作报告,阐述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方法和态度②。这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师资的不足。而且由于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联系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改革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课程

华北高教会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课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此处所说的文法学院,是当时华北高教会对高等学校中文学院、法学院等文科类院校的一个统称。在旧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文法学院的课程较多地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政权意识形态的影响,有的课程本身即是政权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接管了旧的高等学校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对这一方面的课程进行改革。1949年3月10日中共北平市委向中共中央及华北局、平津战役总前委请示关于大学改革的方针问题时,把旧高等学校的课程分为三类:一类是法律系、政治系、社会系的课程;第二类是理、工、农、医、铁路等院系的课程;第三类是介于上述两类课程之间者,即文学、历史、教育、经济、地理、艺术等。对这三类课程,北平市委认为第二类“课程内容基本可以采用”,但其思想体系、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属于资产阶级系统,将来必须加以改造和改良,目前暂无暇顾及;第一类和第三类中,有的是“课程内容反动,必须根本否定者”,有的是其内容“或则部分暂时尚可以采用,或则某些方法技术暂时尚可采用”,因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③第一类和第三类课程,主要属于高等学校中的文学院或法学院。这说明,在高等学校的课程中,中共北平市委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对文学院和法学院等文科类院系的课程进行改革,而理、工、农、医等理科和工科类的课程由于内容基本可以采用,可以暂缓改革。中共北平市委的上述意见,成为中国共产党对旧高等教育进行初步改革的基本思路。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工作,是在北平文管会的领导和发动下开始的。1949年3月14日北平文管会召开的“大学教育座谈会”,揭开了这一方面改革的序幕。在这次有北平文教界知名人士40余人参加的会议上,课程改革即已成为研讨的重点问题。会议即将结束时,北平文管会主任钱俊瑞又提议,下次座谈会“在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总方针下,继续讨论大学课程问题”,得到与会者“一致赞成”。④由于前已述及的原因,在大学课程的改革中,北平文管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上。4月23日,北平文管会首先组织举行了北平各大学教育系课程问题座谈会,参加者有华大(华北大学)、师大、北大、燕京、辅仁5所大学的教育系师生代表及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北平文管会的代表张宗麟出席了会议,并阐述了教育系课程改革的宗旨和原则。会议对于大学教育系课程的改革原则,以及有关课程的学习目的、课时和实习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会议还决定成立教育系课程改革委员会,由华大、师大、北大、燕京、辅仁五大学教育系主任及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北平文管会教育部、北平人民政府教育局与民主人士代表各一人组成,负责专门研究教育系的课程改革问题。①北平文管会所做的这些工作,为华北高教会开展对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北平文管会的领导和发动下,北平各高等学校还依托中共党组织和青年团,对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校都先后拟出了过渡期间课程改革的草案。有的高等学校还对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如北京大学,取消了“十三门与反动政权分不开的课程”,并增设了社会发展史、新哲学、马克思经济学、国际关系、现行法令政策研究等5门新课。②有资料显示,这种改革主要是在法律系进行的。北大法律系所作的这种“初步的急需的改革”,“率先推动了各大学文法学院中广泛的课程改革”③。华北高教会成立后,在其领导下,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继续进行。由于华北高教会是领导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政府机构,因而在其领导下,高等学校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更有组织,更有计划。而且,由于华北高教会隶属于华北人民政府,因此改革的范围覆盖到了华北地区的所有高等学校,而不仅限于北平市了。1949年6月8日,华北高教会在第一次常务委员会议上,就华北地区高等学校的暑假招生、毕业分配、私立大学存废、课程改革,以及筹组文物保管委员会等问题作出5项决议。在课程改革方面,为研讨文、法、教育学院学制课程改革事宜,会议决定组织历史、哲学、文学、法律、政治、经济、教育等7组分别进行,并推定范文澜、艾思奇、周扬、何思敬、钱端升、李达、张宗麟7人分别为各组召集人。④7个课程改革小组的设立,吸收了前述教育系课程改革委员会的工作经验,它们使高等学校文法学院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华北高教会领导下的高等学校文法学校课程改革工作,首先是召开各门课程的座谈会。除教育系外,文法学院其他各系或专业的课程改革座谈会也相继召开。6月5日,在北京大学分别举行了北平各大学中文系、史学系、政治学系、哲学系的课程改革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一般都由各高等学校的教授、讲师和助教参加,并有华北高教会的干部到场指导。其中,参加中文系课程改革座谈会的人员有清华、北大、华大(华北大学)、师大、燕京、辅仁、中法(中法大学)等7个大学中文系的教师。⑤为了充分的交换看法,吸取各校师生对课程改革的意见,上述座谈会都举行了多次。其中,教育系的课程改革座谈会前后共举行了8次。⑥各门课程的座谈会大部分都是在华北高教会成立后举行的。华北高教会在这些座谈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当时有人说:“这些会议都是在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直接或间接指导之下进行的。”⑦这种说法虽不完全准确,因为教育系的课程改革座谈会在华北高教会成立之前就已开始了,但它反映了华北高教会在这些座谈会召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上述座谈会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各校文法学院的师生对课程改革的原则达成了共识,“通过这些会议,一致检讨了过去教育中的普遍缺点是与实际脱节,确定今后大学教育应密切配合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需要,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材;普遍提议大学各系应与有关各业务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并且要求学校中普遍增设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政策知识等课程”①。二是初步提出了文法学院各系或各专业的课程改革草案,从而使高等学校文法学院各系或各专业的课程改革建立在了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之上。文法学院各系或各专业的课程改革草案提出后,华北高教会所组织的7个课程改革小组分别对这些草案进行讨论修改,然后提交华北高教会常委会讨论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教育系的课程改革为例说明。曾经参与这项课程改革工作的北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董渭川在后来向学生介绍课程改革的经过时曾说:在举行了8次教育系课程座谈会后,“把讨论的结果送给高教会,又由高教会邀请一个教育小组讨论修改,然后提交高教会全体会经仔细考虑才公布的”②。他所说的“教育小组”实际上就是前述7个课程改革小组中的一个。至于“提交高教会全体会”则稍有不确。7门课程中,个别课程的改革方案在华北高教会全体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如历史课程。在7月5日召开的华北高教会全体委员临时会议上,历史小组负责人范文澜报告了该小组对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初步方案,并在会议上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还决定,各门课程小组的改革方案,在考虑成熟后,“全部用书面提交常委会讨论”③。因此,7门课程的改革方案,都是在华北高教会的常务委员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具体来说,高等学校文法学院7门课程的改革方案是在1949年8月10日召开的华北高教会第三次常委会上讨论通过的。此后,华北高教会的主任委员董必武,副主任委员张奚若、钱俊瑞,会同7个课改研究小组的召集人,进一步商定了文法学院各院系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法学院各院系课程改革的决议。随后,在8月16日召开的华北高教会所属各院校联席会议上,钱俊瑞传达了这个决议,并就决议的内容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吸取了各高等学校负责人的意见,并为决议的颁布和实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在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后,1949年10月11日,华北高教会公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暂行规定》首先规定了各高校文法学院的公共必修课程和教学时数。其次,《暂行规定》提出了高等学校文法学院课程改革的实施原则是“废除反动课程(如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的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并根据这一原则,规定了文法学院各系(文学系、哲学系、历史系、教育系、经济系、政治学系、法律学系)的培养任务和主要课程(包括基本课程和选修课程)。从《暂行规定》的内容看,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设。二是注重围绕人才的培养目的和任务进行课程设置,因而课程内容大为精简,所开设的课程适应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如教育系的课程,由于规定了其培养任务为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中级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技能,因而“十三门的基本科目都是从上述的任务与原则出发的,其重大的改变是不仅科目大大的精简了,并且拿新的政治经济科目代替了旧的教育哲学及哲学史之类”④。三是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文法学院的主要课程中(不包括公共必修课),除文学系外,各系都开设了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相适应的课程。如哲学系,在选修课程中要求“酌加近代西洋革命史、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问题等课程”,在原有的名著选读课程中要求“增加马、恩、列、斯哲学著作的选读”,并具体规定了选读的篇目;历史系,在基本课程中开设了“马列主义史学名著选读”,并规定了具体篇目;教育系,在主要课程中开设了“新民主主义教育概论”和“苏联及新民主国家教育研究”;经济系,在主要课程中开设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苏联经济建设研究”和“中国土地问题与”等;政治学系,在主要课程中开设了“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政治学概论(马列主义的阶级论,国家论,民族论等)”等;法律学系,开设了“马列主义法律理论”、“新民主主义的各项政策法令”等。①《暂行规定》是华北高教会在改造旧高等教育过程中,所制定的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文科类课程改革的方案。它的制定和颁布,对于旧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开创性意义。对此,1949年10月1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认真实施文法学院的新课程》的社论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这是改革大学课程一个重要的开端”,在高等教育的改造方面迈出了“极重要的一步”。社论还要求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和积累经验,对这一方案进行完善,“以供全国各地参考”②。

对高等学校进行初步的院系调整

教育类议论文篇6

【关键词】中老年教师研修方式调查对策

一、调查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方式和模式的改革也到了关键期。温州市瓯海区中小学的中老年教师(35周岁以上)约占35%左右,在学校担任重要角色。虽然他们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他们在思想上面临新理念的冲击,在实践中遇到许多新的困惑和困难。同年轻教师相比,他们更加需要通过研修培训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增强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温州市瓯海区还是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大部分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根据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农村骨干教师的领雁工程和温州市教师素质年――中老年教师基本功升级活动等项相关要求,瓯海区非常关注中老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2007年9月,组建了瓯海区首届中老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优质教育需要优质教师,需要优质培训,培训中最不容忍“豆腐查工程”。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优化已有的教育资源,探索有效的研修培训方式,我们对温州市瓯海区中老年教师(35周岁以上)研修方式进行调查。调查表参考浙江省首期教研员培训中的一张模板,请教专家进行修正设计而成。我们随机抽查了初中和小学各五所学校,其中省示范小学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各二所,市示范初中一所,街道初中一所,农村初中二所,民办初中一所。共发放150张调查表,回收131张,有效131张,其中小学教师61人(男16人、女45人),初中教师70人(男44人、女45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供研修活动组织者参考。

二、结果与分析

1.有效促进中老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类型

表1表明:有效促进中老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类型的选择排序是经验案例类占61.8%、现场分析类58.8%、同行座谈类57.3%、专题报告类18.3%和研修作业类12.2%,男女中老年教师的选项差异相近。说明中老年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三种形式的校本研修中,认为有效的研修是同伴互助形式,如经验案例类、现场分析类和同行座谈类。同伴之间经历相近,经验相仿,能易于沟通、易引起共鸣和深度交流,效果自然较好。

专题报告类的研修方式是专家引领形式,部分的专家精于理论、疏于实践,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大大折扣。专题报告类往往出现专家滔滔不觉、口若悬河的高深理论引领,听者一头雾水、一脸茫然而不知所措,“供”和“需”没能较好协调成一致,思维的“交叉点”不多,思维交流碰撞的“火花”也就不多,研修的效果可想而知。研修作业类的研修方式是一种自主研修形式,需要较好的毅力和时间,中老年教师一般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又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琐事限制,研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毅力大大受影响,研修作业类的研修方式的研修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1有效促进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类型选择一览表n=131(男60女71)

2.专题报告类型中有效研修方式的选择

表2表明:中老年教师在专题报告类型的有效研修方式的选项中,有53.4%选择专业授课,如针对学科专业的培训授课等等;有45.8%选择专家对话,如针对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困惑与专家直面对话;有35.9%选择专题讲座,如专家的新课程理论、通识、教学方法等专题讲座;有30.5%选择专题论坛,如结合专题进行阐述交流碰撞等。说明中老年教师离开校园较久,学科专业知识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需要与专家交流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困惑,寻求解决的办法。

表2专题报告类的研修方式选择一览表n=131(男60女71)

3.经验案例类型中有效研修方式的选择

表3表明:中老年教师在经验案例类型的有效研修方式的选项中,有64.1%选择经验交流,如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等;有46.6%选择课例研究,如对教学实践中典型的课例进行交流和研讨等;有42.8%选择案例研究,如对教学实践中经典的案例进行交流和研讨等;有40.5%选择教学设计,如对精心预设的教学设计进行交流和研讨等;男女选择的顺序差异相同。说明中老年教师还是习惯于一般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主题不明确,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够;没有重视把教学中的经典课例和案例进行交流和研讨,忽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忽视对教学预设的交流。以上现象要充分引起组织中老年教师研修活动者的重视。

表3经验案例类的研修方式选择一览表n=131(男60女71)

4.现场分析类型中有效研修方式的选择

表4表明:中老年教师在现场分析类型的有效研修方式的选项中,有69.5%选择听评说课,如现场听课、评课、说课,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形成共识,写出心得等;有46.6%选择课例剖析,如现场对课堂教学进行课堂实录,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交流、改进等;有42%选择实践考察,如外出观摩学习,撰写学习体会等;有29.8选择生成智慧,如现场对预设与生成的现象进行分析、交流、讨论等。听评说课研修方式的选择远远高于其它选项,说明还是习惯于同学科之间、比较传统的交流方式。生产智慧研讨的研修方式选择只有29.8%,要引起组织研修活动者的思考。可能中老年教师对研修方式选择和认可也是比较传统的,对教学实践中预设和生成发生冲突、思考解决冲突的办法而现场生产智慧或教学机智的有效教学方法不够重视。

表4现场分析类的研修方式选择一览表n=131(男60女71)

5.同行座谈类型中有效研修方式的选择

表5表明:中老年教师在同行座谈类型的有效研修方式的选项中,有48.1选择案例交流,如同行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撰写的案例相互交流等;有45.8%选择主题交流,如同行对教育教学中遇见共性的小话题(主题)进行交流等;课题研讨,如同行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的研究进行相互交流讨论或合作研究等;只有19.9%选择论文交流,如同行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撰写的论文相互交流、答辩等。说明中老年教师在与同行座谈交流时,认为经历相近的案例、问题相似的主题的交流座谈是比较有效的。课题研究的认可度也较高,可能认为课题研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研究的周期较长,能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论文交流的选择很低,可能是中老年教师认为论文都是在评比和职称晋升时应付一下,对教学科研的作用不大。

表5同行座谈类的研修方式选择一览表n=131(男60女71)

6.研修作业类型中有效研修方式的选择

表6表明:中老年教师在研修作业类型的有效研修方式的选项中,有63.4%选择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如结合平时教学实践积极撰写教学反思等;有42.8%选择课题研究,如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见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等;有30.5%选择论文撰写,如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经验,形成教育教学论文成果等;有27.5%选择课件研制,如探索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与方法等。说明中老年教师对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改进教学行为方法的研修方式积极认可,这是值得欣慰和肯定的。对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选择,同上面的选项类似。选择课件研制的比例最低,说明中老年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部分学校和教师过分追求利用大量的课件来代替板书,费力费时,又不能达到高效,要引起思考。

表6研修作业类的研修方式选择一览表n=131(男60女71)

7.中老年教师对研修活动的其它要求和建议

通过提建议和要求的形式表明,有51.7%中老年教师建议要提供更多外出学习机会和多参加研修活动,有20.7%中老年教师建议学校要建立有效激励评价制度。34.5%中老年教师提议,研修活动要有效性和针对性。有20%多的中老年教师建议组织研修活动时要多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多加强理论结合实践,多加强专业引领,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搭建平台让中老年教师展示教学经验和特色等。

三、建议与对策

1.要建立中老年教师研修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要建立中老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制度。中老年教师是学校一支特殊群体,也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对中老年教师的研修活动要一视同仁,要形成“合力”。如在经费上要有保障,在外出学习培训上要同待,在在职继续教育评价上要加强等。

2.要创设适合中老年教师的研修方式

适合才会有效。中老年教师教学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中老年教师认为有效的研修方式是教学经验和经典案例分享,同行之间座谈交流,现场问题的交流研讨。研修活动组织者在组织各种研修活动时,一定要考虑以上的因素。同时,针对中老年教师的特点,也要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论、新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给予专业引领,帮助中老年教师更新观念、吸取新营养。要注重中老年教师观念转变,要注重教学行为跟进。

3.要给中老年教师研修的时间和空间

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比较特殊。要处理好“工学矛盾”,最好在一周的时间内安排半天时间作为专门的“校本研修日”,让中老年教师们有时间参加各级研修活动,提高他们参加研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的研修活动更具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

[3]朱万银.学校体育校本研究方法论析(上)[J].中国学校体育,2007,(3).

[4]朱万银.学校体育校本研究方法论析(下)[J].中国学校体育,2007.(4).

教育类议论文篇7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大多数教育硕士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刻苦努力,注意多方面提升自己,而另一方面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的学习多处于忙碌而盲目的“拿学分”状态,对实际教学的反思帮助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究其原因虽有多种,但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特别需要探讨。从教育硕士的学习状态、论文水平等方面来考虑,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问题一:外语课程比重偏大,且应用性不强

在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外语课的比重显得十分突出,开设学期为两学期,学习时数为160学时,占到了整个课时数的21%。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教育硕士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外语要求。尤其是第一学期,学生们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带着这种生怕过不去的担心忧虑,在专业课上似听非听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于仅有一学年脱产学习宝贵时间的教育硕士来说,时间与效率效果反差太大。

问题二:课程理论灌输多,针对实践研究少

教育硕士是带着一线教学中的许许多多困惑来学习的,他们渴望的课程是问题解决型的。“源自实践,高于实践”,这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对比美、英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技能、方法类课程的设置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英国教育学位课程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均没有单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类的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了其他所有的课程之中。我国教育硕士从培养目的来看,需要更多关注的应是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理论完善,因为教育硕士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当然,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脱离实际教学实践的理论学习并不都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以为我们的课程越讲理论越解渴,就会偏离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针对实践的研究性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

问题三:学科交叉课程存在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具体设计了文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及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综合的“艺术”课程。这样的背景对实施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学科知识上的更高要求,即需要这些教师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现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其获取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所需的交叉学科知识,反映基础教育中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忽视这种需要,必会在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

问题四: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存在误区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在我们接触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有一部分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不是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他们丢掉了自己的优势,还以为如此研究才能显示深度;还有一部分论文缺乏理论性,如同教学经验总结。另外,由于平时缺乏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论文格式、结构等不太规范,这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依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提出的原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出发,结合近些年给教育硕士开专业必修课的体会,针对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国内外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及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教育硕士课程总体设置构想

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打通学科界限,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的单一学科领域,为适应中小学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的具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个获取的平台。此类课程主要内容设想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供艺术方向和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类供艺术方向和文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应用性基础知识内容;艺术类供文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

建议二: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分类构想

对公共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在原有政治、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方法和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课程内容。首先,减少英语课的学习时数,并开设专业英语,包括专业词汇,阅读、评价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英语专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调整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增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的教育理论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以调整教育硕士的教育观念。其三,增设一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对专业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加重学科教育类课程,对学科专业课程应删繁就简,增加课程容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的前

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减少课程比重。

对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想:可考虑打通各方向封闭开设的局面,学生可在任意方向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甚至打通教育硕士与其他研究生课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修读全日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

教学实践的设想:应对教育硕士教学实践的学习时数和实践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教育硕士提供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了解,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各管一段,缺乏前后了解和上下衔接的意识漏洞。具体应包括在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有组织的听课、备课、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实习课、学生作业评定、教学实践和研讨以及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

对跨学科课程的设想:此类课程设想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三种类型,分别提供给非本领域的教育硕士修读。

建议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构想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反映其课程的价值和体现课程的预期目标,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讲解理论为主,学术气味浓厚的课程实施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以实施训练型和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打破施教者“坐而论道”、“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尤其是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广泛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借助教育硕士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教学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其二,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突破大学的课堂局限,深入到中学,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通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的技能进行改造和完善,以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同时提高各种现代教学培训手段,进行教学的模拟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反馈,为他们直接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技能和细节提供现实的基础,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培训效果,真正把教学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

其三,真正将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作为课程来加以实施。教育硕士的论文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学习过程,教育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反映其学术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论文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会使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课的实施过程,促使教育硕士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会梳理、总结、提炼,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清晰地、系统地、符合逻辑地加以表述。

建议四: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构想

教育类议论文篇8

11月17日下午,教育部在京举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类教材课题组专家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海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主持。

李卫红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及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她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坚强阵地的作用,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研究、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坚持法学理论研究与法治建设同步跟进,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法学理论创新。

顾海良介绍了马工程教材编写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法学类教材编写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解读。《法理学》《国际公法》《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学》教材首席专家张文显、曾令良、王利明、应松年和范健五位同志分别作了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社会主义法学教育研究、法学类教材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会代表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编好教材,牢牢掌握教材编写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确保工程教材保质按时完成、普遍使用。

教育部马工程办常务副主任、社科司副巡视员陈矛,教育部马工程办副主任、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理论局理论教材处处长宋凌云参加会议。

摘自《光明日报》

教育类议论文篇9

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袁本涛教授指出,我国研究生初试科目及内容需要改革,建议将英语作为资格性考试,合格即可,可由国家出国留学考试分数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分数替代;完善政治科目的考试,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考查思想品德以及如何授课;增加对中文写作、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内容。

刘宝存教授指出,英语和政治统考制度达不到甄选人才的目的,会将一些有专业发展潜质的人才拒之门外,例如美术专业更需要考查专业知识,而不是英语,建议给高校和院系的招生委员会更多的权力,以识英才、辨英才。为杜绝自主招生中的“人情”,可进一步规范招生操作过程,做好招生监督、公示工作。

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1.明确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研究生人才培养制度,涉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刘宝存、杜育红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其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袁本涛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要面向劳动力市场,着力提高研究生学位与职业道路之间的关联度,一方面让雇主对未来雇员的期望、要求渗透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活动中,另一方面让研究生了解学位所对应的能力、素质、技能以及就业前景,除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应包括领导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研究能力等“可迁移软能力”的培养。

专家们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不规范,存在“因人设课”“因人设方向”“硕士课程本科化”等问题,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此,要根据培养目标,明确研究生阶段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科学定位学位课与选修课的性质,增加研究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2.建立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制度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庞丽娟教授、袁本涛教授、杜育红教授表示,借鉴美国的研究助理(RA)、教学助理(TA)奖学金制度,建立常态化的制度,将其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使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初步的、真实的职业训练。建议设立奖励激励机制,由学校担负部分助研劳务或作为导师聘任的条件之一,调动导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严格学位论文匿名评审抽检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受到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评阅意见一团和气,评审形式化现象严重。专家们指出,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上升为国家制度,严格实行;建立博士论文抽检制度,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评审的公正性。

4.引入培养过程的竞争、退出机制

庞丽娟教授、陈洪捷教授建议,合理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竞争、退出机制,对没有学习意向或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实行适度的竞争、退出机制。强化学校对中期考核的管理环节,明确标准,对未通过中期考核的研究生,除加强指导外,要予以及时分流或淘汰;实行学位分类授予制度,按照学业完成情况相应获取学位、毕业证书或有关证明,给研究生提供多种进入社会的途径,人事、劳动、户籍等部门要政策协同,创造“体面退出”的制度。

5.改革科研经费与学校管理方式

庞丽娟教授、洪成文教授建议,收费、奖励要结合,对研究生资助实行“资助+奖学金”制度,将奖学金与学业挂钩。针对研究生参与导师项目劳务报酬问题,张弛副院长建议国家应该改革现行的课题预算制度,提高劳务报销比例,将增加额度作为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支持经费。

杜育红教授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但是研究生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没有相应改革,比如对专业硕士的授课,并没有计入教师的课时考核中。袁本涛教授认为,网络技术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建议我国通过网络技术教育手段在全球扩大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注重发展网络研究生教育。

三、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1.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聘任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2005年后我国新增了一大批博士点和硕士点,研究生导师数量激增,但质量参差不齐,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隐患。专家们建议,对已经批准的博士点、硕士点进行质量评估,严控质量;建立新任导师遴选机制,严格导师聘任程序,控制导师数量,提高导师质量。

2.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考核机制

刘宝存教授认为,要建立导师资格和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资格的动态考核机制,打破导师终身制度,实行导师资格审核与动态上岗制。袁本涛教授认为,目前教师考核标准不合理,对论文和项目的考核权重较大,对人才培养考核标准设置含糊,建议增加考核指标,加强导师人才培养的责任;可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部级教学奖项,对教学、培养质量高的研究生导师予以奖励表彰。

3.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工资等待遇

袁本涛教授反映,目前研究生导师薪资待遇较低,难以承担体面生活的全部开销,造成个人忙于申请项目挣钱,院系、学校层面创收压力很大,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生培养中的浮躁、急功近利之风。建议在严格教师考核制度的同时,由国家财政适当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工资待遇,保障其生活,使其安心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四、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1.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

杜育红教授认为,应科学理解专业型教育的“专业”含义,不能简单地以“专业型”“学术型”二分法划分,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学科特点和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张弛副院长认为,国家实行的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各占50%的政策存在“一刀切”问题,没有考虑到不同层次院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比如北师大定位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硕士应该走少类型、集约式的发展道路。

刘宝存教授认为,我国研究生的学制、类型、过程等日趋多样化,建议根据不同特点,非学术型的学习年限短一些,学术型的学习年限长一些,灵活多样。洪成文教授、薛二勇副教授提出,我国博士生的学制太短,应该延长至四年。

2.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

研究生培养涉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部门。陈洪捷教授、袁本涛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与就业高度相关,要定位于劳动力市场,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弛副院长认为,要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将人才培养、企业研发、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而不局限在学校内。袁本涛、陈洪捷教授建议,要切实消减和破解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障碍弊端,建立教育部与科技部、工程院所、企业的对话、合作机制,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企业、行业、学校的职责与任务,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协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吸引高水平的留学生来华留学

洪成文教授、刘宝存教授、薛二勇副教授等指出,我国仍在低水平吸收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生多来自周边国家,未经过严格申请,生源质量不佳;且来华留学主要为中医、中国文化历史、语言等培训性质,攻读学位的人数较少,来华留学人才层次、规模均有待提升。建议从公共外交、人文外交的战略高度重视和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水平;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积极解决在相关学科领域合作办学时面临的学位制度衔接(如联合学位、双联学位等)、项目开发、学生管理、资金投入、质量保障等问题。

五、研究生质量提升与投入体制的建议

教育类议论文篇10

为推进结构性改革建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开好这个局?民进的代表、委员们在今年的两会上递交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据统计,今年两会,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党派提案37件,涉及教育、文化出版类的提案15件,还有22件涉及经济、生态、社会、医疗卫生等领域。政协民进组以界别小组名义提交界别提案6件。民进组45位政协委员共提交个人和联名提案300余件,提案内容既体现了民进教育文化出版的主界别特色,又涉及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案质量和数量与往年有较大提升。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共安排了3场大会发言。在政协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作了题为《人心就是力量》的大会发言。3月12日,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张帆代表民进中央作了《诚信政府领跑诚信中国》的发言。两次大会发言,均收到与会委员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些发言和提案是面向全会征集素材,经过层层筛选、反复修改,最后确定而成。每一件发言和提案素材的形成都经过了扎实的调研和深入的研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3月5日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和必然要求。

化解过剩产能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前确定的五大任务之首,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3月8日下午,围绕“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工作,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全国政协举行了首场提案办理协商会。民进中央《关于发挥教育培训在化解过剩产能人员安置中作用的提案》被纳入提案办理协商会,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代表民进中央发言,介绍了提案的有关情况。赵光育则在发言中介绍了杭钢经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服务体系日趋健全,但是,当前教育领域供给侧产品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今年两会,民进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作为民进中央的重点提案之一,提案认为,应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助力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讨论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是今年两会的一项重要议题。民进的代表、委员们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凝聚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3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说,2015年取得的成绩乃至“十二五”时期的各项成果为实现“十三五”确定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原则,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既有现实考量又有学理支撑。“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减去无效供给、低端供给,增加有效、高端供给。

此次政协大会共举行14次小组会议,比去年增加两次。共涉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两高”报告、“教育综合改革”等7项议题。政协民进组委员以极大的参政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会议各项议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讨论。

民进组政协委员在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认为,纲要草案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明确了路径。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强化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主动承担落实新理念推动新发展的责任,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认为,“十三五”时期要更加重视创新文化的培育。他很高兴地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创新文化,以往我们更多地是看人才、看实验室、看经费保障等,但是在科技追赶的过程中要实现超越,必须要有创新文化的引领,激活创新基因。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在今年两会上,两度强调生态保护。3月7日在黑龙江代表团,他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月10日在青海代表团,他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民进代表、委员们一直热切关注的焦点。民进中央此次提交的提案就有6件为生态建设类,其中《关于支持海水淡化产业长远发展的提案》是民进中央党派提案重点推荐提案之一。“要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可持续,全面实施长江生态大保护,就必须尽快在全流域划定生态红线。”周洪宇提出《关于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姚爱兴呼吁国家应将宁夏六盘山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予以重点支持。潘碧灵今年共带来11份提案,内容集中在绿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落实环境保护监测监察垂直管理等方面,他建议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须加大治理力度。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今年两会有两项议题切合这一主题。一是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近十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慈善事业立法却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民进组政协委员们讨论该项议题时表示,从2005年民政部提出立法建议至今,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可谓是“酝酿十年”,它的出台让善行得到保障,让救助者有章可循,让捐赠者有规可依。慈善法使慈善事业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慈善组织的设立和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法律规则。二是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讨论。民进组政协委员们为“两高”报告点赞,认为报告振奋人心,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过去一年国家司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亮点,充分体现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以来,司法改革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

为巩固“老阵地”出招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教育作为民进的主要界别之一,长期以来,民进的代表、委员们始终把目光牢牢锁定教育领域。

“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是我国教育体制一大短板,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庞丽娟建议,要想在短时期内改变现状,应尽快出台实施有针对性和有吸引力的教师待遇和地位保障政策。在张志勇看来,“二孩”政策的放开也加剧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解决城镇教育资源短缺迫在眉睫。王康提出,我国高等学校“评价体系”亟待重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点和要点,在于提高高等教育服务改革创新的能力,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和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胡卫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应该和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等关联起来,推动教育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倡导教育的多样化和学生的个性化。同时教育政策要体现人文关怀。秦和呼吁,关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将扶智作为扶贫的长远之策。

本次政协大会有两项创新举措,会议期间特意安排半天时间,就本组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邀请相关部委同志列席。3月11日下午,民进组的政协委员们把焦点集中在了“教育综合改革”这一主题。委员们就互联网+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分类、高校去行政化、审美教育、民办教育分类等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委员们一致认为这种讨论形式主题集中,内容生动,交流深入,提供了更多反馈意见的渠道。在14次小组讨论中,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统战部、文化部、教育部、保监会、档案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相关同志先后列席政协民进组会议,并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作出积极回应。

另一项创新举措是总理要求国务院办公厅相关人员到两会上听民意、纳民智。国办委派专人参加小组讨论,共派出100余人。总理对此非常重视,要求每个配到小组去的人尽可能地记住代表、委员的“干货”和“硬货”,同时要保证原汁原味,要求每天中午12点半和晚上6点20分之前把当天代表、委员们提出的意见汇总。据悉,在政协一共记录了8000条意见提交到会上,最后采纳、汇总了538条具体意见递交到各个部门。

在农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远山区,残疾儿童的入学还是一个尚待破解的难题。为此,今年民进将其列为重点调研内容,不仅两会上提交的党派提案中有关于尽快稳定和充实特教教师队伍的提案,民进还将其列入了2016年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在政协民进组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认为,目前中国的特殊教育水平仍比较落后,政府应提高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把特殊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统筹考虑。

在此次界别联组会议上,文化部等部委同志列席了政协民进组的讨论。文化也是民进的“老阵地”之一,相关的议题总能引起委员们的思考和热议,他们集思广益为文化改革发展谋良策、出实招。

来自山西的卫小春建议加强对山西陶寺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长期关注文化名人故居保护的赵丽宏呼吁对于文化名人故居一定要有保护意识,对此,朱永新表示强烈赞同,他建议“十三五”规划中把名人故居建设作为一个国家工程,系统实施。俞金尧表示应尽快落实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建设项目。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栗甲呼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岳崇建议加强文化理论的研究。

作为出版人,臧永清是全民阅读立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在今年的两会上带来了两份提案,一份提案建议尽快推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设立全民阅读基金、推出全民阅读指导书目。另一份则是呼吁政府干预书价,监管市场。唐瑾建议,在继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更要重视少儿阅读。吴碧霞提出加快《著作权法》的修改进程,尽快落实赋予作者“追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