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礼仪十篇

时间:2023-03-17 14:53:28

民族礼仪

民族礼仪篇1

有很多故事可以明显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礼仪,比如说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等等。可是最令我有感悟的是程门立雪。因为它是一个积极上进的故事。

程门立雪主要是说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有一次去书院拜见程颐,程颐装作在睡觉,两个人就站在门口等着程颐醒来,这样等了好长时间,程颐像刚刚醒来一样,装作惊讶的说:“你们什么时候来的!”那天是冬天最冷的一天,雪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膝盖。

这个故事写了关于两个人为了尊敬老师不吵醒他在门外站着,雪都到了很高。这个故事是说了中国民族礼仪的故事,我们需要中国民族礼仪,因为它是中国的特色和代表。

初一:顾宇斌

民族礼仪篇2

从中国人的欣赏角度上来说,红色是独一无二的主流性颜色。从古至今,红色在我国即代表喜庆,吉祥,热烈。从中国新年的第一天开始,红色即丰富着中国人的生活:红色的爆竹、红色的春联、红色的衣着、红色的旗帜……中国文化和文明起源于农耕文化,对太阳的崇拜体现在对红色的欣赏之中,红色可以象征权威,红色可以祛除邪祟……如果选择给中国人送礼物,红色的包装是首选。在中国,就连红色的梅花也被赋予了国家精神和民族气节。而同样是红色,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可能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同。一些亚洲国家,会认为红色过于夺目,理由在于红色属于三原色之首,而一些较崇尚含蓄的民族则更加倾向于不够引人注目的杂色,而把红色居于配色的位置(如日本、韩国的国旗)。

西方各民族对红色也有不同的文化定义。在西方,通常意义下的红色与“血与火”的联想密不可分,因此红色往往与战争、危险、权力、决心、热情、爱情相关联。由于西方人认为红色可以增强人的精神紧张程度,更多地把红色运用在起警示作用的标志上,如红灯、火警标识,以及刺激人们购买欲望的商店价签。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国旗上,红色代表着革命、勇气以及抗争的决心。一旦红色出现在私人物品中,则更多地象征两性关系。在英美等国,红玫瑰在情人节以外的日子可以由异性拜访时赠送而不产生歧义。然而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一旦一般关系的异性朋友送给女主人红玫瑰,就会使男女主人尴尬异常。在另一些西方民族的观念里,某些特定场合的红色运用则含有的意味和欲望的色彩,如红唇、红指甲、印有红色衣着女郎的招牌等等,因此,在这些场合下对红色的运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白色是汉民族传统上一个比较禁忌的颜色。在中国,白色很少被用在正式场合,特别是喜庆的场合。中国的白色一直与葬礼相联系,人们想到白色,就会想到披麻戴孝,纸钱,灵车……阴森恐怖的场景往往充斥着白色。在中国的戏剧中,白色脸谱代表奸邪。白色特别容易引起老年人的忌讳,汉民族的礼仪中,女孩子是不可以头戴白花的。一旦如此,就会被长辈呵斥,认为是“提前戴孝”,非常不吉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现代中国人对于白色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宽容态度,甚至引进了一些西方民族对于白色的认同。在婚礼上,往往会先有一个现代的婚礼:新娘身着白纱礼服,新郎身着西装出席。但在宴会上,还是会以红色为主色调进行换装,新娘艳丽的红旗袍是宴会上最亮丽的风景。甚至在中国的某些地区还盛行着除了新娘,其他女子在婚礼当天不能穿红色的风俗。

然而,西方人普遍把白色视为纯洁的颜色。认为白色象征光亮、好行为、忠诚、纯净、贞洁以及完美。白色同时象征安全:所以西方人将慈善机构、天使的色彩、医护人员赋予白色。一些亚洲国家也崇尚白色,认为白色代表整洁与单纯。唯一例外的是现代西方人对肤色的认识:现代西方人已经从崇尚肤色白皙转变为崇尚健康色。然而,自古中华民族就把女孩子面色白皙视为美丽的标准之一:早在《诗经 硕人篇》中就形容女子“肤如凝脂”,古语中的对读书的附带好处也形容为“书中自有颜如玉”。而在现代多数西方人看来,被夸赞肤色纯白并不是褒义。在北美、欧洲的化妆品柜台,最难找到的就是美白类产品。即便有,也是针对亚洲人需求的。现代西方人为追求“健康色”、“巧克力色”、“小麦色”、“蜜色”的肤质,不惜竞相采用日光浴,这成为白种人皮肤癌高发的原因之一。在西方,只有有钱人能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度假,享受温暖的阳光、沙滩、海洋和健康的肤色。而薪酬较低的温饱一族,只能坐在家中主要以看电视打发时间,很少户外活动才会肤色偏白。因此,对富裕生活的向往,造就了西方人肤色上逐渐远离白皙的观念。在文化交往之中,也要了解东西方对白色赋予的不同意义,从而掌握馈赠与赞美的技巧,掌握这些肤色密码,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黑色在汉民族的传统颜色定义中,更多的是褒义:京剧中的包拯脸谱,黝黑的面孔象征铁面无私与刚正不阿,与白色的奸佞谗臣相比对。随着时间的发展,黑色与土地的联系越加密切,黑色也渐渐发展为农民的色彩,仿佛耕田苦种,艰辛劳动就会肤色较黑。中国人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养尊处优,富家子弟才会皮肤白皙,否则皮肤必然偏黑。

现代西方礼仪中,黑色代表权利、优雅、正式、死亡、邪恶与神秘。在正式场合中,东方人往往引入了西方人对于黑色代表“优雅、正式”的观念。在我国的许多面试现场,可以看到面试候选人身着黑西服白袜子的场景。这些候选人所忽视的正是黑色的另一面:过于正式甚至趋于恐怖与恫吓。在外资企业的招聘场合,一身黑色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是含蓄与优雅,相反更倾向于顽固与死板。黑色礼服更适用的场合是葬礼及非常严肃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穿着黑色,会给人以小题大做的印象。

民族礼仪篇3

一、歌词的内容及分类

土族婚礼仪式歌的歌词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引经据典,涉及历史、宗教、天文、地理、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涵盖了土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堪称本民族的“百科全书”。

民和三川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的分类主要根据婚礼仪式歌歌词的内容分为:哭嫁歌、典仪歌、喜庆歌和知识百问歌等。哭嫁在民和土语称为“依喉依拉”,哭嫁歌是新娘出嫁时用歌声表达对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典仪歌是三川土族婚礼特定的仪式用歌,不同的仪式有不同歌曲,如:新娘进男方家门时,由新郎家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妇女,手持木梳在新娘的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大家放声唱起《梳头歌》;再如:新郎家的娶亲人到新娘家时,要在新娘家的院子中央祭拜东南西北中五方,由新娘家的两位歌手用歌声引导新郎进行的仪式歌《五方拜歌》;喜庆歌是民和婚礼中内容最丰富、体裁最广泛的仪式歌,其演唱不受特定的场合和仪式规程的限制,内容主要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对婚礼场面的描写和对前来参加婚礼的人的美好祝愿等;知识百问歌是三川婚礼仪式中最富地域特色的歌曲,其中以《混沌周末歌》为代表,它是一首以“阳世生成”为主要内容的土族神话史诗,其唱词由起唱、混沌、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和周末五个部分组成,它也是三川土族民歌中古老而具有重要地位的民歌,当地人民视其为“道拉”的根本。

互助县的婚礼仪式歌的主要以仪式歌的体裁分为赞歌、问答歌、仪式歌、戏谑曲和安召等。

二、曲式结构

(一)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的曲式结构

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的曲式结构均为一段体,其结构短小、乐句清晰、言简意赅,并以一句乐段和二句乐段为常见的结构形式。一句乐段有《娶亲人拿着礼物来》、《从哪里来的人》、《哭嫁歌》、《姑娘的声音像布谷鸟》、《中间来往的媒人》、《抬嫁妆箱子》、《答谢媒人》等;二句乐段有《娶亲的新郎》、《太阳光辉照遍了》、《棋子之歌》等;此外还有三个乐句的乐段结构形态,如《唐德格玛》、《你们来了拿了个啥》等。

(二)民和三川地区的婚礼仪式歌的曲式结构

民和三川地区的婚礼仪式歌的曲式结构较之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具有结构庞大、类型丰富等特点,其结构不仅有一段体还有二段体和三段体等形式。一段体以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为常见结构,如《骂媒》就是变化重复的六句乐段。此外一句乐段也是其主要结构形式,如《老媒斯果》、《哭嫁》、《敬酒》等。“重复结构的三句乐段民歌最能体现单乐段民歌结构的演变方式,在它的组织结构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与二句乐段民歌的亲缘关系。由于重复的对象不同,重复结构的三句乐段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乐句重复型三句乐段、另一种是上下句重复的三句乐段。”由于重复式的三句乐段打破了平衡对称关系,使旋律发展不落俗套,音乐形象更加赋予动力表现特征,它不仅在互助地区婚礼仪式歌中为主要结构形态,同样也是民和三川地区的婚礼仪式歌三句乐段的主要结构方式。例如:《新人阿姑一朵花》由a+b+b1组成,其中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严格重复,第一乐句和二、三乐句形成对比关系,第三乐句的重复不仅没有拖沓冗长之感,反而使得整首歌曲音乐形象更加完整,发挥着结构补充、增强收束感等重要作用。

二段体结构的形式在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中几乎没有应用,但是在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婚礼仪式歌中却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曲体结构形式。“在我国传统音乐体系中二段体结构并不是典型的形式,其应用远远不及一段体、变奏曲或套曲等。但在有些少数民族歌舞音乐中,特别是在新疆的哈萨克、俄罗斯族等受欧洲音乐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歌中,也存在有与西方概念中的二段体相似的音乐结构形态。”所以这种曲式结构的使用,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这两个地区(或社区、或族群)文化差异的显现特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但介于此文只是对着两个土族聚居地区婚礼仪式歌的音乐形态的对比,至于二段体结构形态为何在民和三川地区有所存在,不在这里赘述。《五谷花》和《米谷酒》是典型的二段体结构等。但它们的写作手法不同,《五谷花》采用对比性的写作手法,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无论在音区的运用、音乐形象的表现方式、润腔的应用等方面都大相近庭,西方音乐体系中称这种二段体为并列的单二部曲式,但这两个乐段无论在调式调性、歌词内容、音乐材料的选择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使得这两个乐段构成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而《米谷酒》则是用合尾的写作手法,两个乐段都是三个乐句构成的乐段A(a+b+b1)+B(c+ b+b1),西方音乐体系中称这种二段体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这种合尾的音乐陈述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一波三折的音乐发展审美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三段体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民歌中属于罕见的曲式结构类型,歌曲《祝愿亲家万年发》将同一主题运用变化重复、渐变、展衍、引申等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更加接近西方作品中的三重复乐段结构(A+A1+A2)。

三、调式调性

民和三川地区的22首土族婚礼仪式歌中有11首为羽调式、5首为徵调式、4首为角调式、2首为商调式;而在21首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中,有8首羽调式、7首徵调式、5首宫调式和1首商调式。笔者通过对这两个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的调式调性对比,发现徵调式和羽调式在这两个地区婚礼仪式歌中应用都较广泛,宫调式只在而在互助地区应用,角调式只在民和地区应用,商调式在这两个地区应用都较少。互助地区的土族婚礼仪式歌使用的音阶一般都是五声性的,尽管有个别歌曲也用六声或是七声音阶,但旋律的风格依然保持五声性的调式调性的特征。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婚礼仪式歌虽仍以五声音阶为主,但也有部分歌曲出现清角和变徵等偏音,使整首歌曲具有六声调式的特征,如歌曲《八仙庆寿》和《五谷花》等。“大多数中国传统音乐讲究音乐从同宫系统的同一调式中开始陈述,在同宫系统的同一调式主音上终止,以获得音乐的整体统一于平衡,称之为同宫系统系统内的守调”。互助地区的土族婚礼仪式歌的绝大多数歌曲,都是属于这种调性布局;而民和三川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的调性布局较之互助地区要更加多变,既有同宫系统系统内的守调也有同宫系统内的犯调。例如《三颗字》第一、二乐句为五声c商调式,第三乐句为F徵调式,整首歌曲结束于F徵调式,c商调式转到F徵调式属于同宫系统内的犯调;非同宫系统犯调和调式调性游移在这两个地区几乎都没有存在。

四、节奏节拍

“婚礼安召”流行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土族人民在婚礼仪式中以礼赞祈祝时跳的一种融歌、舞为一体的舞蹈形式,其步法轻盈、节奏明快,旋律优雅流畅,唱词主要表达祝愿新婚夫妇互敬互爱、白头偕老之意,其曲调多为3/4节奏,给人以轻盈、欢快之感。由于受到这种独特民俗的影响互助地区婚礼仪式歌以二拍子和三拍子为主要单拍子为主要形式,其中2/4拍四首,3/4、3/8、6/8九首,此外还有少量的变拍子和散拍子;

民和三川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的节奏节拍较自由、富于变化,节拍的种类较之互助地区则更加灵活多变,节奏转换频繁,复拍子和变拍子较多。

五、旋法特征

笔者将这两个地区的旋律发展手法进行比较,认为它们之间既有共同旋法特征,也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旋律线条。

(一)共同的旋法特征

1.以二、三度级进为旋律发展的主要手法

以二、三度级进为旋律发展是这两个地区婚礼仪式歌曲的主要手法之一,这种旋法,旋律委婉流畅、抒情性较强,体现了土族人民质朴爽朗的性格和追求平实朴素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是独特民族审美习惯的显性表现,又是地域民俗风情的完美展现。

2.大二度、小三度与四度音程相结合的旋法特征

由于受中国音乐体系(五声音阶体系)的影响,大二度、小三度与四度音程相结合的旋法特征成为这两个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曲旋律发展的重要手法。

(二)独具地域特色的旋法特征

1.级进与反向大跳

音乐行为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比其他文化现象更为密切的关系。《礼记―王制》上说:“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考察环境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直接影响。互助境内山川相间、沟壑纵横、河水两岸地势平坦,级进与反向大跳的旋法成为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地域特征之一,例如:《你们拿着来了个啥》歌曲上下二度级进和三度小跳,然后一个反向七度大跳,这种旋律线显得棱角分明,不仅是当地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在音乐形态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民族性格和审美心理的现实反映,这与“笼天地于心内,和万物与音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下滑音的使用

下滑音的使用是民和三川地区土族婚礼仪式歌区别于互助土族婚礼仪式歌曲重要的旋法特征和润腔方式。下滑音一般多出现在歌曲的半终止和全终止的位置,常给人带来明显的收束感,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文化圈”理论是西方人类学传播学派的重要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区域中生成、发展和传播的,具有相同文化因素的区域,就构成了一个“文化圈”。

民族礼仪篇4

关键词: 台江苗族 礼仪文化 基本特征

每一种民族文化,哪怕是弱小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并保留鲜明的民族特征。台江苗族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信仰礼仪等礼仪文化形式,这种礼仪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性、祭祀性、地域性、群体性四个方面。

一、民族性

苗族自从迁居台江以来,他们在共同的时空范围、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地域环境下生存,其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一)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以语言和仪式的方式传承和发展。由于苗族有语言无文字,苗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诸多文化形式都无法通过本民族文字加以记述,因此,台江苗族礼仪文化自产生之日起,都是以语言为唯一载体表达出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例如,苗族先民在岁首节日中使用的芦笙曲就是由苗族语言词汇汇编而成的,其中一个苗族词汇就是一个芦笙音符。又如苗族在举行黑鼓祭时使用的各种祭祀隐语是由苗族的习俗语言组成的,其中的信仰文化更是通过仪式和语言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因此,依靠语言和仪式的手段传承民族文化,是台江苗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根本性特点。

(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我国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民族,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从传说到具体仪式、从举办时间到具体活动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尤以节日礼仪最显著。例如,从内容上讲,吃新节讲述了苗族民间谷种的起源及人们采摘稻和随意下田捞鱼,姐妹节讲述了姑娘们在田间林地团聚或游方的情景;龙船节描绘了水手们背蓑衣戴斗笠划船比赛的状况。从时间上讲,台江苗族多选择在农闲或岁首时节举行节日活动,节日日期主要依据自然时序和庄稼生长的特点决定,上述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节日礼仪文化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台江苗族在举行祭祖仪式时喜用糯米饭、米酒、鸡鸭鱼等作为祭品。喜用糯米饭表明苗族社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粘稻等各种先进粮食作物还未在苗族地区普遍种植;喜好米酒说明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苗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贫乏,遇事总是借酒取乐;喜用鸡鸭鱼表明在饲养业还不发达的台江苗族社会,鸡鸭鱼是农户家庭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农户产品。由此可见,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极其深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三)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具有浓厚的巫文化传统。从汉文献记载中考察苗族文化,可以看到,从蚩尤时代《国语・楚语下》记载的“民神杂糅”、“家为巫史”到“三苗”时期《尚书・吕刑》记载的“相尚听于鬼神”,再到汉朝王逸《楚辞章句》中的“其俗信巫而好祠”,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苗族自古以来就有巫文化的历史传统。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我们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巫文化内涵。如在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和节日礼仪中,台江苗族人民都需要根据习俗宴请巫师或歌师举行祭祖仪式。尤其在信仰礼仪中,人们除了举行隆重的祭祀祖仪式外,还要举行祭树、祭桥、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种以祭神驱鬼为内容的占卜活动等,这些巫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巫文化传统。

二、祭祀性

台江苗族是一个具有浓厚巫文化传统的民族,当地苗族人民普遍崇拜祖宗、信奉神灵。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神灵的敬畏与尊重,祭祀神灵成了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显著特征。

(一)信仰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信仰礼仪的祭祀性特征主要通过黑鼓祭的形式体现出来。鼓社祭期间,台江苗族以鼓社为单位举行全家族的祭祖仪式。根据1955年台江县人民政府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台江的覃膏、孝弟、德条三个乡镇的1552户家庭中,人们举行鼓社祭时杀去393头鼓藏牛,以当时每头牛平均100元(按旧币折合)计算,共计39300元。每头鼓藏牛要喂三年,每天每人割草花费的劳动力以0.40元计算,三年合计169.676元。此外,杀鼓藏牛时,每家亲友前来送礼祝贺,估计每头鼓藏牛平均礼物15元,393头年约计5895元。在杀鼓藏牛的第二年又要杀鼓藏猪,几乎每户杀一头,也有一户杀两头的。据估计杀去的鼓藏猪大约400头以上,以每头平均15元计算,累计6000元,以上共计达22万余元①。在台江的交汪寨,总户数有196户,1955年用48头牛在吃黑鼓时打架,附近村寨有五千余人到场参观,虽主事者在斗牛完毕后宣布接受党的教育,厉行节约,不再宰杀牯牛,不按旧例招待亲友,以免浪费,但是还是有800多人在交汪苗族村寨吃住一晚,仅酒饭就耗去8000多斤谷子。如果按照原有旧俗,那么在交汪寨吃喝通宵,至少会有3000~4000人②。

(二)节日礼仪和婚丧礼仪中的祭祀性特征。如龙船节,从龙舟制作到划船比赛,自始至终贯穿一系列祭祀仪式。如砍树制龙舟时,先请巫师“祭嘎西”、“请龙神”;开工造船时,先杀鸡“祭鲁班”;制好龙船后,要杀猪祭菩萨,“喊龙神归塘”;龙舟出行前,先“祭嘎西”保证龙舟划行平安;龙舟到达比赛地后,先到“龙塘”抛掷茅草“们勇”,祈求当地龙神保佑平安;龙舟比赛节结束时,杀“三牲”祭菩萨和祖宗,等等。台江苗族举行婚丧礼仪时,餐宴前人们都要举行祭祖仪式。届时,先由主人在自家堂屋正中备好酒菜,举行完毕祭拜仪式后,所有宾朋方能就餐。特别在丧葬礼仪中,台江部分地区有专门的祭祀芒筒芦笙队,治丧期间人们通过芦笙手的表演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台江苗族民众在吃饭前也习惯用筷子取少量酒菜于地,表示慰劳祖先。

三、地域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和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

(一)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空间的地域有限性特征。如节日礼仪,台江苗族在举行节日文化活动时,通常以某一个固定场所,如某个平坝、山坡、河边、寨旁作为节日活动的集中地,以此形成固定的节日文化空间。节日期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在一起举行节日文化活动。在节日参与者中,有的来自邻近村寨,有的来自邻近乡镇,有的来自邻近的县或省,其人数之多、场面之壮观常为汉族地区所罕见。在信仰礼仪、婚姻礼仪等活动中,台江苗族民众常常聚集在斗牛场、芦笙堂、游方坪等固定地点举行斗牛比赛、跳芦笙比赛和游方活动,礼仪文化活动的地域性特征较明显。

(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特征。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在流行时间的地域差异性上,尤以节日文化最突出。在台江苗族地区,并非全体苗族都在同一时间举行同样的节日活动。相反,往往每一节日只流行于某一地区或部分地区,甚至同一节日举行的具体时间也会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据调查,台江巫十月第一个丑日是大年的正日,第二个丑日和第三个丑日为小年;宝贡乡在十月第一个及第二个子日,先后过大小年两次;孝弟乡以十月第一个丑日为小年,第二个丑日为大年,第三个丑日为小年……革一、大塘、茅坪等乡只在十一月以后的卯日过一次苗年,老屯乡在十一月辰日过一次苗年③。又如苗族姊妹节,由于台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其县境内各地庆祝姊妹节的时间稍有区别。在台江城郊、宝贡乡、巫一带,人们在每年农历二三月的任意一天过节;在革东、交下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过节;在施洞口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过节;在孝弟乡一带,人们过节的时间则推迟到每年农历三月底四月初。

四、群体性

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民众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发展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是广大苗族民众共同的民族标志,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这种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仪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礼仪文化活动的参与人员和礼仪文化的文化层次三方面。

(一)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主体行为方式的群体性特征。台江苗族以支系和宗族为单位聚族而居,形成同姓村落――鼓社,他们常常以鼓社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信仰礼仪,苗族民众以鼓社为单位,以鼓头为核心,在祭师的主持下举行家族式的集体性祭祖活动。人们在祭祖活动中遵守共同的仪式和程序,祭祖仪式是一个以家族或氏族为中心的集体活动。在招龙、祭嘎哈、洗寨和各类占卜活动中,除了主持人员祭师或歌师外,还需有相关人员参加,参与人员必须听从祭师的指示,在祭师的指导下行事。在丧葬礼仪中,一个家庭亲人病故,所有家族成员前来帮忙治丧,一切丧葬仪式均在祭师的主导下有序进行。在婚姻礼仪中,从婚前游方、订婚,到送亲、接亲,以及婚后吃客饭和媳饭等,都是十数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人们在此过程中还需遵循固定的婚姻规范。

(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活动参与人员的群体性特征。除了祭祖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外,台江苗族节日礼仪的群体性特征也较明显。台江苗族在过节时,除了增添饮食和添加服饰外,他们更多地注重在节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性文化活动,如斗牛比赛、对唱情歌、踩鼓、跳芦笙、游方等。例如,1956年过第一次苗年时,台江巫、巫脚南、巫梭、反排四个村寨在其交界地“松岔由”斗牛场举行斗牛比赛,前来参加的观众就有1千多人。四个苗寨共440户,平均每户约有3人参加。第二次和第三次苗年斗牛赛分别在番召乡附近的覃膏堡和九龙乡的交汪举行,仅交汪斗牛当天就有近3千人观战④。

(三)台江苗族礼仪文化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样态和民族意识的个性表达,是广大苗族民众都熟悉、掌握和了解的社会文化形式,它属于普及型的群众性文化范畴。从主体看,无论是信仰礼仪、丧葬礼仪、婚姻礼仪还是节日礼仪,其礼仪文化主体都是广大苗族群众;从内容上看,所有礼仪文化的内容都来源于民众生产生活实践,都为广大苗族民众认同;从普及性上看,在台江县境内,无论在高寒地带还是清水江边,同一礼仪文化都为广大苗族民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台江苗族礼仪文化是当地苗族社会众人皆知的民间大众化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上述四个基本特点表明,台江苗族礼仪文化体现的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传统精神,承载的是苗族人民的历史积淀和民族风貌。台江苗族礼仪文化的价值在于彰显民族团结精神,展示民族情感和人生意义。

注释:

①贵州省编辑组编.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255.

②贵州省编辑组编.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53.

③伍新福.苗族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490.

④贵州省编辑组编.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209.

参考文献:

[1]张继焦.中国少数民族礼仪[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民族礼仪篇5

婚姻是每个个体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形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婚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方式的重要表征,是对一个民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观、民族文化心理等的反映,更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阿勒泰、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地,总人口约为138万。婚礼仪式是哈萨克族人民的“文化储存器”,我们可以通过婚礼这一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民俗仪式窥见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等文化深层的东西以及所蕴涵的文化认同。

一、哈萨克族婚礼仪式展演的主要内容及文化内涵

哈萨克族限制同一氏族的男女结亲,“氏族婚外制”是哈萨克约定俗成的婚俗。如果通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是不可以的,联姻的家庭要相隔7条河,这样做是为了杜绝近亲繁殖,为族群优生优育提供了文化传统上的沿袭。

哈萨克人把婚礼看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仪式较为复杂。哈萨克族的婚礼仪式在女方家举办四次,男方家举办两次。分别是:说亲仪式、订婚仪式、“吉尔特斯”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

(一)说亲仪式

说亲仪式音译为“库达里克”,意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该仪式的主要内容是:男方父母或邀请有威望的长者携带礼物到女方家,如果女方有意,就会收下男方带的礼物,宰杀牲畜邀请亲戚朋友聚会,款待男方家人,双方即可商定订婚日期。该仪式表达了哈萨克人对婚姻谨慎持重的态度、对女性的尊重及哈萨克人豪放坦荡性格中不乏温婉细腻的一面。

(二)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音译为“库达拉苏”,是哈萨克人婚礼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在女方家举行。这天男孩的父母带几名近亲、一匹马、礼品到姑娘家,姑娘家宰羊款待。根据习俗,要选那种红毛白头或黄毛白头羊,以表示姑娘的赤诚、纯真。还要将男方客人推到河里,行“踏水礼”,表示亲事一旦定下是不能反悔的,展示了哈萨克人做人要讲诚信的原则。

(三)“吉尔斯特”仪式

“吉尔斯特”仪式也叫送彩礼仪式,男方将送给女方父母的彩礼以及结婚用品在这一天展示给众人看,以表示男方家对待婚姻的诚恳。送的礼品数量一定要是奇数。该仪式蕴含的意思是:女方家把孩子养大很不容易,这一嫁,很可能再难相见。游牧生活,人的命运都被老天爷掌控着,不知再相见时,谁人在世,谁人过世。男方家送彩礼以表示感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吉尔斯特”仪式举办完的第二天就可以举办婚礼。

(四)出嫁仪式

出嫁仪式是哈萨克婚礼仪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送亲和迎亲两个阶段。

娘家送亲仪式:送亲仪式一般非常隆重,很喜庆也很悲怆。这一天,女方家宰杀牛、羊,设宴款待四方来客。整个部落的人,远亲近邻,男女老少都会来参加,人们尽心尽意,尽情尽责,与主人家欢乐与共。同时,还要举行赛马、刁羊、姑娘追、对歌等娱乐游戏活动,这些活动结束后,新娘在娘家休息1~2天,择良日启程。新娘告别娘家时要唱 “怨嫁歌”,其他人则回唱“劝嫁歌”。通过歌唱把人们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亲人之间的无限依恋。这些仪式通过人际传播等形式在牧区完整保存下来。

婆家迎亲仪式:这是哈萨克青年男女走向婚姻殿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热闹的环节,一般在男方家举行。主要内容是“揭面纱”,这个仪式上核心环节是男方家亲朋好友唱 “揭面纱歌”,在悠扬的歌声中,新郎掀开新娘神秘的面纱。晚上是婚礼的高潮,人们弹起冬不拉,跳起欢快的哈萨克舞蹈,尽情戏耍,直到天明。

二、哈萨克婚礼仪式的变迁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被现代化进程打破,改变了建立在血缘、亲情关系上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哈萨克牧民结束了逐水草而居、飘逸不定的游牧生活,基本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人们开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介与外界进行交流,接受外来文化,这些在客观上促进了哈萨克婚礼仪式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化变迁,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时代性。

(一)婚礼仪式程序的变迁

哈萨克人把婚礼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婚礼仪式一般要前后经过6个步骤,多而繁。如今哈萨克人的婚礼仪式逐步简化,如以前“踏水礼”越来越少了,将“说亲”和“定亲”合二为一。现在哈萨克青年男女大多自由恋爱,只要双方喜欢,给父母说一声就可以了,简化了原来复杂的程序。

(二)婚礼仪式场所的变迁

由于哈萨克游牧生产方式,传统的婚礼大多在草原上举行,并伴有大型娱乐游戏活动,如赛马、姑娘追等。随着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定居生活,婚礼多半在家举行。如今,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哈萨克人也将婚礼改在了各种宴会厅举行。

(三)婚礼仪式歌的变迁

哈萨克人能歌善舞,仪式歌是哈萨克婚礼的一大特色。传统的仪式歌有“劝嫁歌”、“哭嫁歌”、“告别歌”、“揭面纱歌”等。在《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一书中:“婚嫁仪式歌是伴随着婚嫁仪式程序所唱的相应的歌,它是婚嫁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直接反映着哈萨克的婚姻制度与习俗,哈萨克族婚嫁仪式按照仪式程序和歌唱的内容,主要有喜事序歌、萨仁、加尔-加尔、哭嫁歌、远嫁歌、劝嫁歌、揭面纱歌等。[1]”如今在哈萨克婚礼上,婚嫁仪式歌在原来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气息,并且有所精简。由于婚礼大多在宴会厅举行,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娱乐活动,人们只能在宴会厅载歌载舞,向新人祝福。

(四)婚礼仪式服饰的变迁

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从服饰的变化最能窥见一个民族文化的变迁。哈萨克婚礼仪式的变迁首先体现在新郎新娘婚礼服饰的变化上。传统哈萨克婚礼服饰以传统的民族服装为主,如今女性穿婚纱,男性穿西装成为哈萨克婚礼服饰的一个主流。

(五)婚礼仪式礼物的变迁

礼物伴随在婚礼仪式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礼物的馈赠,进一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再构。传统哈萨克婚礼仪式上礼物多以牛、羊、马等牲蓄为主,这和哈萨克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关,草原游牧文化离不开牲畜和毛皮。如今大多以现金和少量的实物形式进行流动,礼物的数量已经不很讲究,关键看孩子的感情。

(六)婚礼仪式时间变迁

传统哈萨克族婚礼举行时间长,一般周期长达一月左右。如今哈萨克举行婚礼仪式也就一两天。过去人们会将日期选择在宗教节日前后,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城市中的青年男女则选择在“五一”、“十一”等大的假期和周六、周日等小假期,以便有更多的人能参加他们的婚礼。

三、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的主要途径

仪式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得以强化的场所,仪式具有强化团结、创造价值、激感及统一行动的作用。仪式传播贯穿于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中,哈萨克人一生要经历很多不同的仪式,通过仪式交流,人们建立各种关系,再构社交网络,赋予日常生活以连续性。施拉姆认为:“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其实是在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组织及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怎样提供信息和接受信息;怎样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怎样愉悦别人和被愉悦。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与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2]”哈萨克婚礼仪式通过以下传播方式维系婚姻关系中的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也是所有传播形式中最真实、传播效果最好的一种传播形式。哈萨克婚礼仪式中,人们通过语言、婚礼中各种非语言符号互相模仿、互相感染,彼此寻求着文化中共同的东西。正是通过人际传播这种形式,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才得以维系,哈萨克古老传统婚礼仪式才得以保存、传承下来。

(二)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是社会不同群体间如家庭、亲友、社交圈自然发生的一种信息交往活动。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单位,在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哈萨克交往方式建立在血缘、亲缘关系上,如今这种生活、交往方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依旧存在。新疆哈萨克族婚姻关系通过婚礼这种形式确立下来后,就形成一种新的群体形式即家庭,通过群体传播的形式,家庭间的关系得以维系。

(三)大众传播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人们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巨大影响。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民族礼仪文化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哈萨克牧民定居后,他们的生活场域和空间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消费占据家庭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随“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新疆大部分地区哈萨克人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广播,用上了网络,他们通过大众传媒与外界广泛交流,注重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接触不同的婚仪文化。同时国家也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向人们传播主流的礼仪文化价值观,这在哈萨克传统婚礼仪式向现代婚礼仪式的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认同”意味着社会中某个主体(人、群体、组织)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寻求某种意义后产生的归属感。亨廷顿认为:“认同”来源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它就是人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们只有在意义的世界里寻求到了自我归属,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3]。吉登斯认为,“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产物。所谓“本体性安全”,是指“对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表面反映了它们的内在性质这一点的信心或信任,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本存在性衡量因素。[4]”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某种文化认知后取得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文化认同在心理上表现为文化归属,进而确定“本文化”和“他文化”的边界。哈萨克婚礼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意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通过不同仪式的展演,在仪式参与主体间交流和互动,人们彼此分享着意义,扩大共通的意义空间,并由此建构起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一)个人认同

文化认同最基本的载体就是个人认同,文化认同总是从个人开始的,无数个人对文化的认同构成了群体对文化的认同。个人认同是对祖先沿袭下来的文化认同的过程。在哈萨克婚礼仪式中,人们被告诫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明白“我是谁”,寻找文化上的归属感。当一个人从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转变到按社会的认同与规范去生活,那么他就完成了对其文化的认同。

(二)群体认同

群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凭借认同存在于社会并与外部世界交往。群体认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达成的共识性的东西。群体认同达成后,群体成员就要不断调适自己去适应文化已形成的认同。文化同源、群体的利益、文化融合都是影响群体认同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一种文化一旦形成稳定的状态,都是群体认同的结果。

哈萨克礼仪传播本质上是礼仪参展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群体认同的基础上,相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及对家乡和世居地的共同记忆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礼仪互动、礼仪传播是实现群体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三)民族认同

民族礼仪篇6

关键词:礼仪 人际交往 行为习惯 文明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30-01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即要求学生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要面对众多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实际上在不少职业学校中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学生职业知识、技能没问题、而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企业要求的基础道德的水平,显然这与现代礼仪教育的缺乏是分不开的。因此,上好职业学校的礼仪课,让学生毕业时不仅从技能上是一个合格的从业者,而且从道德行为上也是一个称职的劳动者。

要想使学生进入社会能从容、得体的进行人际交往,赢得更多的人生机遇,更好的适应这个文明社会,就必须从基础学起。正所谓:“不知礼、无以立”。礼仪就是人们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交际规范。大到国家领导人的见面会谈,小到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说礼仪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礼仪就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又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职场上的贤达人士,官场上的成功秘诀,交际场上的社会精英,媒体界的风靡人物无不是礼仪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礼仪的确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许大家并没有察觉,生活中,面对一个有礼仪的人,一个怒气冲天的人也会不自觉的宽容起来。这也许就是礼仪的重要性,关系到人与人的沟通,而沟通影响着人的情绪,有质量的沟通能够使人学习,使人上进,促进成长;而没有礼仪的低质量的沟通常常会使人陷入迷途,或许做错选择。

礼仪同时也影响着人的习惯,成长中,习惯很重要。习惯在我们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中慢慢形成。接触到有修养有素质的人,能使我们变得大度,形成良好习惯;相反,接触一些缺乏修养没有素质的人,无形中一些偏激的思想、狭窄的思维、粗鲁的行动举止会影响着身边的人,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的最优秀的桥梁。

学习礼仪首先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现在的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至今仍在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又怎能弃之不顾呢?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 青少年,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其次是时展的需要。如今,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剧,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礼仪修养必不可少。我国一直倡导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职业教育塑造合格社会劳动者的需要。

再次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中职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的未来,祖国前进的希望,加强中职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但就整体情况看,学校教育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学生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学生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让我们完全杜绝在自习课上大吵大闹,在楼道内相互嬉戏。在校园内遇到领导老师,真正发自内心的做到鞠躬、让路;在公共场所言行举止得体和谐,尊老爱幼,礼恭谦让。这一切的一切,全是源于对礼的认知、尊重、遵行与传承。

毫无疑问,我们每位学生若都能讲文明,懂礼仪,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必然会焕然一新,我们大家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氛围中,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基石。为了我们自己前途,为了我们的班级荣誉,为了我们的校园环境,为了我们的社会风尚,为了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讲文明、懂礼仪。

参考文献

[1] 尤晓微.中职学生校园礼仪教育之我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2):54-55.

[2] 邱振东.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未来发展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163.

[3] 姜琳.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9):249.

[4] 宗晓静.中职生礼仪修养状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科教,2011(7).

[5] 扈正淑.关于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131-132.

民族礼仪篇7

关键词:侗族 古文化 礼仪 祭祀乐

前言

侗族古文化礼仪祭礼乐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社会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礼仪以及侗族民间音乐的结合,它蕴含着侗族古文化、侗族传统礼仪、侗族传统宗教文化、侗族民族音乐以及侗族人的精神理念。

侗族民间音乐是侗、瑶、苗、汉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它全面反映了这一民族地区的民俗生活,是研究湘黔文化和侗族文化的“活化石”。

一、侗族的分布概况及侗族历史

(一)侗族分布概况

侗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296万(来自2000年人口普查)。聚集于湘、黔、贵三省交界的天柱、从江、黎平、玉屏、榕江、锦屏、三江、新晃、通道、龙胜等县[1]。侗族分布连成一片,政治经济的发展基本相同,风俗习惯大体一致,只是各分部之间有些差别。侗族有共同的语言,属于汉壮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分南北两个方言,但差异不大彼此可通话[2]。

(二)侗族族源历史概述

据史书记载,侗族先民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秦称“黔中蛮”,汉称“武陵蛮”,唐称“僚”或“僚许”,宋往后则称“仡佬”“仡悦”等;直至清朝才逐渐称为“侗民”“侗家”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对侗族居住地居民习惯称之为“南蛮”,这是一种带有侮辱色彩的称谓。侗族自家人一般以“仡伶”自称,“侗家”、“峒人”则是外族对侗族的称谓。

二、侗族古文化

(一)侗族古文化概述

侗族古文化实际上是侗族的民间传统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发展源泉,包括民族历史、民族宗教文化、民间音乐、民间艺术建筑等诸多方面,还包括侗族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其中以侗族民间音乐和侗族民间艺术建筑最为突出。侗族民间音乐主要包括侗族的代表性音乐形式“侗族大歌”以及侗族的礼俗、祭祀方面的侗族民间音乐歌曲。侗族艺术建筑主要是指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他们是侗族古文化的瑰宝,是侗家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二)侗族古文化之典范——侗族大歌

说到侗族,说到侗族音乐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侗族大歌,可以想象侗族大歌在侗族文化体系以及在侗族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侗族大歌的名称来源于古老的侗语“嘎玛(gama)”和“嘎老(galao)”。在侗语中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刚好反过来理解:“嘎”为歌的意思,“玛”和“老”即是大之意,所以谓之为“大歌”。大歌的演唱形式为合唱,一般要三五个人以上组成的合唱团队来演唱,但在逢年过节或者大的民族喜庆日子时合唱团队多则多达上百人乃至上千上万人之众,如此宏大之场面,“大歌”之称谓当之无愧。但大歌的含义不仅仅指场面之宏大,从广义上讲所有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曲都属于侗族大歌。

(三)侗族古文化之宝——鼓楼和风雨桥

1.鼓楼:到过侗寨的人,会被一座像杉树一样耸立的木楼建筑所折服,也会情不自禁的对一座横立于河上的美丽木桥发出赞美之情。这就是侗寨的物质文化遗产鼓楼和风雨桥。说到鼓楼,在侗家人心里面积攒了太多的感情,因为鼓楼是侗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俗话说“有寨必有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是侗族人民休闲、娱乐、议事、集会的活动场所,更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

2.风雨桥:侗族人喜欢依着河安家,跨水而居,所以在侗寨会看到另外一种独特建筑“风雨桥”。风雨桥和鼓楼一样,也是侗寨必不可少的建筑。风雨桥建立在河上,桥基本用木建造,桥上还建有廊和亭子,这样建造即可行人又可避雨,所以谓之为“风雨桥”。侗家人信奉神,相信有神灵存在,所以侗寨的很多风雨桥上都供奉着象征丰收和平安的神像。逢年过节,侗民们都会组织在风雨桥上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明年丰收和全家幸福平安。

三、侗族礼仪祭礼乐

(一)侗族礼仪、祭礼分类

侗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侗族礼仪分为节日礼仪、待客礼仪等,礼节礼数之多为我国少数民族之最;祭礼俗称“祭祀”,是一个民族的宗教民俗行为。在侗族,礼仪与祭祀两者具有共通性,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两者按性质大体可分为待客礼仪、民歌风俗、宗教祭祀习俗等三大类。这三大类构成了侗族的传统宗教礼仪体系。

1.在待客礼仪方面,侗家人讲究的是热情、周到,无论你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途径过往的商旅,侗族人都会热情的邀请你到家中歇息、喝茶,如果志趣相投还会留你在寨中久居,义结兄弟。

2.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在民歌风俗方面,侗族的习俗歌分为开路歌、拦路歌、赞歌、酒歌、哭歌等。开路和拦路歌是侗家男女结婚时唱的歌,男方去女方村寨接新娘,女方村寨的人就会在村寨门口手拉着手设障碍物,用歌声唱出“拦路”的理由,男方就必须以歌声回应,称之“开路”。而另外一种情况叫“吃相思”,就是指每逢节日时,村寨间的歌对互相来往以增强年轻人的交往。赞歌和酒歌都是在宴席上唱的歌,两者的区别是酒歌是款待客人时唱的,俗称“嘎靠”;而赞歌是到外寨作客时唱的,主要是赞颂人或鼓楼和风雨桥。哭歌是办丧事时的吊唁歌,属于祭祀乐音乐范畴。

3.宗教祭祀习俗,是一个民族的宗教行为,主要是指逢年过节的盛大祭祀活动。侗族是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形成了自己多样化的宗教文化,在信仰本民族的宗教基础上兼容了佛教和道教的宗教思想,所以在侗族的村寨里随处可以看到佛、道两教神灵被供奉着。侗族本民族的信仰主要以信祖母神“萨岁”为主,此外还有泛神论和各种图腾崇拜。

(1)“萨岁”是侗族人民心中的女神,传说她主宰侗族的一切,所以她在侗族人心中占据无比崇高的地位。每个侗寨都建有供奉“萨神”的萨坛,建立萨坛是侗寨的头等大事,所以在建坛之后都得举行隆重的安殿仪式,全寨人民都得在萨坛前跳踩歌堂,唱“萨岁之歌”;且在每年正月和二月的初一,侗族男女老少都会集中一起举行“祭萨”活动,来祈求幸福安康、风调雨顺。

(2)“泛神论”和“图腾崇拜”,侗族“泛神论”的存在是由侗族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决定的。“泛神论”信仰是指人们相信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天地间的事由各种神灵分别掌管的,他们各司其职、但又互相联系,共同控制着天地,主宰着人的命运;所谓“图腾崇拜”就是指对物体和动物的形象崇拜,按照它们所代表的意思把它们刻画成一种神灵形象。侗族的图腾形象主要有太阳、伞等。在侗族的图腾寓意里面她们都象征着“萨”:太阳普照大地给天地带来温暖所以被意为天上的“萨”;伞同“萨”谐音,有保护伞的意思。

(二)侗族民间祭祀乐的分类

侗族民间祭祀乐是侗族音乐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侗族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相结合的产物。侗族民间祭祀乐按类别可以分为三大类:“耶”、“款”、“祭祀歌”。

1.“耶”是集歌、乐、舞为一体的一种侗族民族歌舞,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宗教祭祀、婚嫁、民族娱乐、民间劳动等方面。“耶”的演唱场合有很多,一般逢年过节或村寨重大节日时演唱,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唱,例如村寨修了桥或者哪家建了新房侗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奏唱耶歌。歌曲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侗民们对上天恩赐的感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祈求萨岁、冥神、灶神、天神等保护侗寨和谐稳定,保佑侗民平安幸福。耶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歌对与歌对间或男女间的对唱比赛,一般在歌堂进行。

祭祀“耶”词体结构比较严谨,歌词内容、结构相对固定,句式多为四句或八句,每句字数为单数,常见的为七言和长句歌。

2.“款”——按照严格意义来说属于“耶”中的一种,是在“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吟诵词和白话歌的总称。包括侗族祭祀、婚嫁、娱乐、文化、集会交流等各方面的念诵词和白话歌。祭祀“款”的音乐风格与别的民族祭祀音乐不同,她是属于完全不带旋律的音乐说唱形式,只具有特殊的音调和节奏。侗族的巫歌、祭词基本上都是此类形式,这是最原始的侗族祭祀音乐形式。

3、祭祀歌是指除“祭萨”外所有祭祀仪式上的歌曲。一般分为请神歌、酬神歌、娱神歌、送神歌四种,演唱者都为巫师或鬼师,在侗族巫师和鬼师有很高的地位,因为他们被意为神灵的化身,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祭祀歌跟“款”一样,旋律性不强,但又要比“款”强些,属吟诵性音乐,结构灵活多变。祭祀歌的曲调分为词曲固定搭配和词曲非固定搭配两种。侗族祭祀歌中的娱神歌、酬神歌等属于词曲固定搭配,曲体为分节歌形式乐段变唱曲结构,为二句式单乐段,演唱时配以“法铃”(铜摇铃)伴唱。调式以羽调为主,中间穿插有宫调式,律动均分,节奏不慢不急,以节奏型“XXXX·”为主。

谱例1:《大冥香》[4](告解歌节选)

(三)侗族祭祀乐的祭祀仪式及仪式音乐

1.祭萨,是侗族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祭祀活动,“萨”在侗语中称为“萨妈”、“萨岁”、“萨天巴”等。“萨岁”是侗族人最崇敬的祖母神,是侗族的最高神灵。所以侗族人希望通过对“萨岁”的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人丁兴旺、家庭和睦。“萨岁”在侗族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它的祭祀仪式是侗家所以祭祀仪式中最隆重的,也是最多见的。日常祭萨即是每月初一或十五侗民们自发的带着香纸、油茶来到萨坛前祭拜,唱祭萨歌,祈求平安,久婚不孕的妇女在家婆或女巫师的陪同下在萨坛前祈求早生贵子;节日祭萨则是在逢年过节或村寨重大喜庆日子,全寨人或邀请附近村寨寨民一起举行盛大的祭萨活动。这样既可达到祭萨的目的又可加深侗民间和村寨间的感情,增强民族团结。

2.佛教祭祀,侗族崇尚多神论,所以在侗族中,除了对萨神的主体崇拜,还存在着对佛教的崇拜。侗族佛教活动一般在寺庙进行,分为两种,一种为和尚或尼姑的科仪活动;另外一种是有众多信徒参与的法会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都会举行“观音会”,法师们又念又唱,有时还吹箫、海角,非常热闹。

3.祭丧仪式祭丧仪式是侗族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开路”和“守灵”两部分。在“开路”仪式中,最主要的是请佛和踩灯。“请佛”是丧祀仪式的序曲,意为“邀请普天诸佛来证明”。“请佛”由主坛先生主持,音乐为多曲联套,首先由打击乐合奏为开始第一段,曰《长行头》,随后是《安龙神》、《三贩依》、《小八句》等。踩灯”则是为女性逝者设立,晚上由主持先生绕着点了灯的棺材踏歌行走。踩灯的音乐丰富多彩,由多首歌曲及器乐套曲组成,其中《踩灯调》为核心唱段,曲风凄惨,在演奏中营造出一种阴深、悲切的气氛。

“守灵”——守灵需要唱“孝歌”,所谓孝歌其实就是晚上在灵堂上由歌师唱逗大家发笑的歌,让大家快乐送故人。歌曲体裁没有限制,但叙述风格诙谐幽默,意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以排解夜晚守灵大家的寂寞。

结束语

侗族是我国多民族家庭中的一员,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古老且最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民族之一。侗族不仅被人们称之为“礼仪之邦”,而且被冠以“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鼓楼、风雨桥便是其文化精髓;侗族大歌更是其杰出代表,她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没有多声部合唱音乐的历史。

参考文献:

[1]石若屏.浅谈侗族的族源与迁徙[J].贵州民族研究,1984,(04).

[2]黄妙秋.广西侗族民间祭祀音乐之音乐学分析[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7,(05).

民族礼仪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礼仪教育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讲“礼”重“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大学生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礼仪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开展人际交往活动,更重要的是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礼仪之邦”的美誉代代相传。

一、大学生礼仪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内涵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礼”:“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一是说“礼”“履”音近;二是说它与祭祀鬼神有关。“礼”在《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仪式;“仪”是指人的外表或礼节、仪式。“礼仪”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礼节仪式,是一个人思想、修养、教养的综合反映。大学生的礼仪就是指在高校中,由学校内在氛围影响的,全部或者部分大学生根据社会和学校规范,形成的习惯或者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仪式的综合表现。[1]

2.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特征[2]

(1)大学生礼仪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礼仪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人际交往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学生礼仪更是有鲜明的时代性。比如在古代男女同学相互之间不可以有身体接触,“男女授受不亲”,现在的男女同学之间以握手或拥抱为礼貌的见面礼。这些都充分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礼仪的时代特色。

(2)大学生礼仪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礼仪的继承性与其时代性具有密切的联系。礼仪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经过数代人长时间积累、取舍而形成的文化观念。它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一经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其所处的时代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那么它也会相应地保持不变。

(3)大学生礼仪教育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礼仪是一种规范,它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领域、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礼仪道德规范。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高校的大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自然大学生礼仪具有了多样性的特点。

(4)大学生礼仪教育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作为社会公共道德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仪,是人们交际行为的一种非强制性规范,是同一社会群体中共同生活的全体成员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礼仪规范还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性,即它在一定范围的人群中对于其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品德是一个人的思想体系、政治原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范畴的集中体现,是人的内在素质的核心,是和谐人格最为基本的要素,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交素质。高尚的思想品德,不仅是社会得以稳固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贯彻执行社交原则的重要内在素质。[3]高校礼仪教育通过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谦让、礼貌、文明,掌握交往的礼节,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更深的层面使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提高思想觉悟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促使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

2.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对生存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集中在学业成绩上,从而忽略了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多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忽略交往中同伴的心理感受,很多大学生因为不懂人际交往礼仪而导致同学间人际关系不睦,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引发了不必要的争执和误会。礼仪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帮助大学生顺利开展人际交往活动,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仪从周朝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奇葩。[4]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文化复兴的重任,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重新拾起传承中华礼仪的担子,使“礼仪之邦”的美誉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成为现实世界的文明之都。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

1.以理论教育为切入点,开设礼仪教育必修课,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

我国大多数高校偏重专业理论和技术,几乎没有设置专业的礼仪教育课程,造成了高校礼仪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可以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5]系统正规的专业课程学习,能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礼仪修养的内涵,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从而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真正做一个有礼的人。

2.以校园活动为载体,锻炼礼仪技能,促使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

学贵在运用。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单靠开设礼仪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实践中加强运用所学,锻炼礼仪技能,促使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就是很好的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养成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礼仪教育的专业特色,开展各种专题讲座、礼仪知识大赛、“校园礼仪大使”评选大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类场景模拟、专题训练活动,如“校园礼仪”“课堂礼仪”等各种社会基本礼仪的模拟训练,这样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加深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习惯。

3.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师生共建礼仪校园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而言,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的行为举止、礼仪风范往往是学生在礼仪素养养成时模仿的对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思想导师、人生导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礼仪导师。教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处处礼貌待人、时时礼仪待生,不能只是一味地要学生讲礼仪,放低对自己的要求,那样不但没法教育学生学礼仪、懂礼仪,反而会让学生嗤之以鼻。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未必每一位教师都是行为礼仪的典范,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师德建设等活动,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以促进对教师的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共建和谐的礼仪校园。

参考文献:

[1][2]?韩剑锋,赵?琳.试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3]刘?俊.试论大学生社交礼仪与素质教育的联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 (5).

民族礼仪篇9

湖南礼俗仪式音乐主要有婚礼、葬礼、祭礼、贺礼、庆礼、宾礼等几大类,几类礼俗仪式不同,用乐的情况又各有不同。湖南省民族众多,地理与文化特点复杂,湖南民间的信仰体系及其仪式音乐十分多样复杂,分布地域又极为广阔零乱。本文所提出的湖南民俗仪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而言,包括了以下形式:一是湖南民间节日仪式、定期举行的神诞、庙会、傩仪等,如:如大年初一的祈福、正月十五的搭灯棚坐坛迎神、七月十五的放河灯仪式;二是各种不定期的应急祭神活动;三是依事临时举行的“指向性仪式”,如:天旱求雨仪式、祛疾斋蘸仪式等;四是贯穿个人生命当中的“人生仪礼”,出生礼、成年礼、结婚礼、丧葬礼也包括在其中。湖南礼俗仪式音乐在音乐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从音乐学方面看,仪式上使用的音乐契合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满足了当地乡民的喜好,符合当地方言、土语、俚语的唱词用韵特点,取材于普通百姓熟的不能再熟,张口即来的民间小曲,其音乐形态、用乐选择与音响排列方式具有“历时群体性”;从社会学方面看,湖南民俗仪式音乐的选择与载体,包含了当地地理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两个层次,了解音乐是怎样展现和运用在仪式之中,理解音乐要素与信仰体系、仪式、仪式音乐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把仪式音乐放在人文生态环境中研究,是首要的、而且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人类学方面来看,对湖南礼俗音乐的全面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湖南农村的深层次问题:如音乐在体现社会凝聚力、培养乡土情结中的特殊功效等问题。为了对湖南礼俗音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尽可能地搜集查阅了湖南礼俗音乐的地理、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等背景资料和文献,对湖南绝大多数地域的庙会活动、婚丧活动、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地访谈、考察、采录,并进行了资料的归档与整理。基于以上田野调查实录,笔者对采集的资料做了初步的选择,选择的依据有:一是该地域是否具有独立的信仰体系和仪式传统的历史;二是该仪式传统现存的完整性(包括其仪式音乐传统);三是该信仰体系和仪式传统在当地社会及文化中的历史代表性和意义,兼考虑民族、人口、文化发源地、民族迁徙路线等方面。四是该地域仪式传统得以发展有赖师徒传承的途径。要了解某一地域或教派的仪式音乐,认识仪式执事者的生平事迹及他们传播的方法(如仪式执行者的挑选、训练传承路线及认可方式)有助于理解它的地域性和跨地域风格属性。最后,基于对以上材料的客观、全面的分析,最终形成对湖南礼俗音乐的全面分析和总体归纳。

二、湖南礼俗音乐本体分析

1、仪式中常使用的乐器湖南礼俗音乐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小钟、碗磬、大铙、小铙、大钹、小钹、镲、手铃、大木鱼、小木鱼、铛子、堂鼓、小鼓等。管弦乐器有:笛、箫、唢呐、琵琶、中阮、扬琴、古筝二胡、中胡、京胡等,此外,还使用部分西洋乐器,如:萨克斯、手风琴等。

2、仪式中常使用的曲牌[婚礼曲牌]:湖南民间婚礼仪式有“三茶六礼”,乐器用大唢呐两个,小唢呐两个,鼓、锣、钹等。婚礼程式有:引郎、催妆、敲门、下帐、转面、对面、摘花、解带、交杯、撒帐、出房、交拜。例1:唐晓昂口述美人自结岁时新,灿烂花烛照眼明,今日双双同交拜,管教富贵一堂春。[丧礼曲牌]:湖南民间有“贵生重死”的习俗,丧礼又叫“白喜事”,乐器用喇叭、三弦、月琴、南胡、京胡、笙、管、笛、萧、大筒、大鼓等。程式有:夜歌、夜歌子、孝歌子、丧歌、丧堂歌、闹丧歌、打丧歌、打夜歌、丧鼓、夜鼓、打干鼓、葬歌、歌郎、老人歌、路腔、撒花。具体曲牌有:早晨吹《堂皂音》,曲牌有:扮妆台、扬州台、福寿、山坡羊、汉东山、皂罗袍等。上午吹《堂皂正音》,曲牌有:洞鼓连、游西湖、杜鸽飞、山坡羊等。午后吹《堂皂哀音》,曲牌有:转调洞鼓连、转调杜鸽飞下午五时后吹:哀伤梆子、双点鼓、草时音、跛脚鼓、白鹿息脚、双鹅上滩、锣边鼓、路边鼓、东调子、九槌子、六槌鼓、大开门等。例2:邵阳陈明生唱散花童子身穿红,三国有个老黄忠。老将年将七十五,上阵对垒逞英雄。[风俗音乐曲牌]:湖南民间信仰民俗较为繁杂,风俗性音乐曲牌较多,按时间顺序可以归纳为:正月:舞狮、耍虎、舞龙、玩虾、斗灯、赛鼓、猜灯谜、瑶族坐堂歌、苗族吃牛、打春、迎春、赞土地等二月、三月、四月:谢春土、扮王母娘娘、安龙谢土、抬财神、贺财神五月、六月:划龙船、旱龙船、水龙船、端午歌、求雨、七月:接祖先、盂兰盆会八月:朝拜香例3:邵阳刘仁俊唱春牛来得早,明年年岁好。春牛生得背骆驼,一年作出两年禾。[其他风俗音乐曲牌]:建梁歌、挂台子、太平歌、干龙船黄钟大吕敲动锣鼓划动船,顺风相送到村前。千里划船游香火,万里划船谢神灵。

三、湖南礼俗音乐的阶层制度研究

湖南地区礼俗仪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程式化的宗族规范,这些规范体现在音乐的用乐类型、器乐配置、音乐传习等多方面。礼乐并行的用乐体制暗合了传统民族意识中保留的“礼乐相彰”的观念。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湖南民俗仪式音乐中的阶层划分。湖南民间的婚礼、丧礼、祭礼等仪式中,音乐的选择和器乐的配置存在着和村落宗族制度密不可分的阶层划分:不同地域、不同族群、姓氏、身份、辈份的人,在仪式中的用乐规格各不相同。表面上,礼俗仪式中的用选择乐是为了彰显仪式活动的热闹和排场,但音乐背后隐喻的是家族的强盛、财势、地位和人脉。音乐的造势也有效地唤起了以村落为中心社会阶层地位的再确认和再强调,此地此刻,音乐的社会功能性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在以村落为中心的湖南乡村礼俗仪式中,有选择地使用具有阶层区别的礼俗音乐,也体现了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对自身社会秩序的认同与道德伦理的理解。

2、湖南民俗仪式音乐中的仪式结构。仪式程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是特纳(VictorTurner)在象征人类学研究中提出的概念:在与仪式相关的准备阶段,仪式布置会刻意突出宗族等级、阶层差异;在仪式进行时,娱乐祖宗神灵的音乐有调和作用,暂时淡化宗族的等级划分,调和宗族结构中的各种关系,缓和各种矛盾,形成社区共荣的局面。音乐是人们寄托希望与情感的客观需要,在庄重严肃的仪式过程中,当音乐奏响所制造的听觉气氛有效地调和了仪式氛围,音乐可以表达情绪和唤起情感,音乐的娓娓道来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抚慰方式,在这一时刻,仪式因为有音乐存在而变得充满温情、像模像样;音乐因为存在于仪式而具备了娱神娱人的功能。仪式音乐像一层朦胧的温情的面纱,笼罩于冰冷的礼俗仪式之上,暂时慰藉了人们的社会焦虑,调和了社区矛盾,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带给人们温暖的心理感受,起到了调和了宗族结构中的各种关系,缓和各种矛盾的作用。

民族礼仪篇10

一、仪式是文化传承和文明教育的载体和手段

从人类学视角看,仪式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和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内容。作为人类早期文明标志的图腾崇拜、祖先祭祀、制礼作乐等,都与仪式密不可分,或者说,都是以仪式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仪式文化,具体表现为礼乐文明和礼教文化。《仪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五经”之一,这部以十七种仪式之礼构成的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气质。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仪式,从出生礼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仪式,从成人礼到婚礼,从家人和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各种礼节仪式到家族和民族国家的各种节气、假日、纪念日的仪式活动,可以说,仪式连接起我们人生的一个个片段,构成了人生的重要内涵,赋予了人生斑斓的色彩。我们在仪式中启蒙、成长、成熟,我们在仪式中诞生,也伴随着仪式离开这个世界。同时,无数个仪式将个体与群体关联起来,让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将蒙昧人提升为文明人;而对仪式的认同与遵循,又使人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体,并进而形成民族、国家。因此,倘若没有仪式,人生将缺乏内涵和色彩,国家民族将失去连接和凝聚的纽带,文化和文明将丧失支撑的骨架。因此,借助于各种仪式开展做人教育、礼仪教育,无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通过借鉴我国古代礼仪的体验式教育资源,可以为中小学的礼仪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点。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精神气质”或“德礼文化”。[1]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一些人将礼仅仅等同于繁文缛节的礼节仪式,将其作用降低到类似于礼仪礼貌的层面。事实上,在古代,礼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会治国安邦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参与各种礼节仪式而将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内化成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这种融道德教育于实际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体验式教育。[2]

(一)《仪礼》是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基本内容

《仪礼》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制的汇编。该书记载了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十七种礼仪,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些礼仪、制度不仅是约束世道人心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更是统治阶级教化民众、治国理政的工具。在《仪礼》中,从各种仪式开始到仪式结束,从每个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陈放的位置,都巨细无遗地记载着。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缛节,实质上,制礼者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礼节,让行礼者在进退、揖让、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二)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的实践模式

据《周礼》记载,以礼教化民众是古代统治者治国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们展示了礼教的实践样态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周礼•地官•大司徒》)通过“教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民众有归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规矩意识,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之目标。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仪式教育实践模式当属祭祀礼仪和孝道礼仪。借助祭祀礼仪引导民众尊卑有序。古人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礼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在祭祀活动中,祭祖尤为重要,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通过祭祀可以理顺十种人伦关系:“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借助孝道礼仪教化民众长幼有序。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孝道礼仪作为礼的重要内容,为教化民众、化德成俗发挥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古礼要求子女要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不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而且要能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三、对当代中小学礼仪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由于礼仪教育的长期缺失以及人们对礼仪教育的误解,当下中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着方法不当和效果欠佳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在儒家看来,礼义是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标志。为了使人成其为人,就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礼节仪式活动和规范来约束和克制人性中野蛮、卑劣的成分,通过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礼的实质是对他人的尊重。“仪”乃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和敬意的具体形式。“礼”与“仪”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中小学生而言,礼仪教育应以体验式教育为主,礼仪知识学习为辅,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仪式活动或课堂课外的礼仪实践,熟悉合乎礼仪的行为规范,培育丰富的人类情感,并逐渐明晰自己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例如,通过参加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培育其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习惯和品性;通过上课时的师生问候礼,以及参加拜师礼、教师节等活动,学会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仪式活动,培养其感恩、慎终追远、敬畏生命、热爱祖国、重视亲情等情感。仪式是由一系列规范构成的,孩子们在参与仪式的过程中,言行举止就受到了规范的约束和引导,久之,就会养成做人做事的规矩。同时,仪式是肃穆的,在经历仪式的程序中,他们就学会了敬畏规则、尊重他人;在践履礼仪的过程中,他们就培养了仁爱之心、规矩意识。

(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礼”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与相处的桥梁。中国古人早就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来强调“礼”的重要性。据《论语》记载,当子路问孔子何谓君子时,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来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则被孔子概括为“礼”,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我们也可用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个性不加约束、任自己的欲望膨胀泛滥,就会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动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就应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礼”的形式存在的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原则。儒家认为,人的礼仪素养和道德品行是从一言一行的规范开始,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说的“积礼义而为君子”,通过用礼仪规范自己的仪表、仪态、举止行为,就可以成为仁礼兼备、能立能行的君子。当然,“礼”之要义是“敬”,中小学礼仪教育中,无论是礼仪知识的传授还是礼节仪式的体验参与,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敬畏万物。“礼”和“仪”都是表达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在家里不尊敬父母,到学校不尊敬老师,步入社会不尊重同事和领导,他们不愿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却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岂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学会尊重他人,自己必须谦虚低调。《礼记》云:“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个“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谦卑”。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谦卑的位置,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获“人人敬我”的结果。

(三)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礼”的解释是“履也”,可见,践履礼仪、知行合一是“礼”字本有之意。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涵养德性,使人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礼仪礼貌是结合生活实际、细化道德规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孔子曾告诉颜回,只有在“视听言动”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能抵达“仁”的境界。荀子在谈到学习的始点和终点时指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之所以学习的终点是“读礼”,是因为“读礼”与“行礼”密不可分。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一个人只有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国学者孔特•斯蓬维尔说:“礼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来”,“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因此,中小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仪做起,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合礼”的范围,做到知行统一。没有对“礼”的践行,礼仪教育就是空中楼阁。总之,中华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昔日礼仪之邦辉煌的再造,都需要我们从娃娃抓起,从礼仪教育开始。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中国古代体验式礼教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仪式活动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视仪式教育,以礼规范言行;培养谦敬之德,以礼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统一,以礼陶冶品性。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