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考试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8 05:18:43

在家考试总结

在家考试总结篇1

期中考试的考后心得总结一:

在近期,我们刚刚考完期中考试,没发试卷都觉得考得不错,有的还是一阵窃喜,可是期中考试九门学科发下来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傻了眼,其中也包括我,考试就是检测你所学的对知识的掌握,考的不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到时步步错,因此老师叫我们写期中考试总结,自己分析分析自己的优点与更大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不要犯同样的低级错误。

语文学科——我的第三道题,下列四组分别有1个错别字,那题写错了,明明是送分题,老师布置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了,谁知我们还是错,真是不应该,就该对我们应该有些惩罚措施,这样第一长长记性,第二就是要悔过自新,平时的种种表现,考试的时候呢,就全部展现出来了,另外,第四题,古代诗文名句填空,天呢,要不就是字写错了,要不就是子混了,唉,平时没有记得扎实,结果就是这样子了第七题,例句是看明白了,关键就是诚信两字我竟然没看见,真是相当的郁闷啊。作文和阅读题十分非常严重,作文时因为字迹的问题,写的“马上飞”。下次考试一定不犯这种超级低级错误。

数学学科——填空题有几道是不应该错的,老师都讲过了,说应该看右边的,我结果看成左边的了,结果导致错误,然后就是解题,就是有一道题是根号8,应该滑到最简的,应该是二倍根二的,结果5分没了,还有就是第七题啊貌似是,应该是“大于等于”我写成“大于”了,结果也导致了粗心也写错。

英语学科——最郁闷了,其中有一题老师只要是一上课,就讲,结果我不知道竟然糊里糊涂的写错了,真是不应该,试卷发下来之后,老师也叫这道题错的站起来,结果吧我们给训,下次绝对不敢了。

下次,我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期中考试的考后心得总结二:

我是安师大附外初一的一名学生,上个星期五,我们学校初一年级举行了期中考试,虽然我在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这次考试试卷的题型却还是让我措手不及。 就拿数学来说吧, 虽然我在家做了很多种题型,老师也很敬业, 可是考试试卷的最后两题却还是让我傻了眼, 不是我不聪明,也不是老师教的不好,而是我根本就没见过这种题型,虽然我最后写出来了,可是回到家,我总是想着我的试卷,试卷就好象是一枚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炸,给我致命一击。

星期一,早上来到学校,我刚进入班级,就感到一股无形的气息,让我喘不过气来。一个上午,语数英三门的成绩都已经发下来了,我考得很不好,其中我的强项英语也只考了136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已经不知所措……

总算熬到了放学,走在学校的小道上,我的脑中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天空阴雨绵绵,我的心也好像被这雨水所淋湿,冰冷冰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天真冷……

回到家,我已经做好了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当妈妈看过的试卷后,却并无责备之意,只是说了句:“这次考试不好,下次要好好努力。”妈妈这是怎么了,是因为考试不好儿不管我了,我哭了……

周二,副课成绩下来了,还好,副课成绩不错,我总算没白费平常背书的时间。 回到家,我赶忙跟妈妈报告了这个消息,妈妈摸着我的头,说道:“嗯,副课考的不错,下次还要保持。 昨天我没说你,不是因为不管你,而是因为一次考试考的不好并不能代表全部,下次努力考好就行了;而一次考的好也不能代表全部,下次还要保持就行了。” 没等妈妈说完,我就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

在家考试总结篇2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根据《条 例》精神,在认真总结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教育体卫艺司于1992年,确定北京等省、市为全国试点单位; 于1993年5月,印发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在全国绝大 多数省、市的开展。1995年1月,国家教委体卫艺司传达了柳斌同志关于考试体育工作的意见后,各地进一步统 一思想,不断完善考试办法,加大管理力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考试体育取得了很大成效。 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全国考试体育的现状,研究对策 ,促进考试体育工作的完善,使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得到全面贯彻,我们于1997年初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教委体卫主管部门发出了调查表,对各地考试体育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结果与分析 综述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其中,全面实施的有17个省、 市,占67%。在全面实施和部分地区实施的省、市中,最早的开始于1979年,至1996年平均实施年限为6、7年。 实施考试第一年学生人数每省平均数为11.73万人,覆盖面为34.1%;至1996年,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每省 平均数为40.0万人,覆盖面为84.6%;至1996年,累计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约1870.4万人,占初中毕业参加 升学考试学生总人数的73.3%。

调查显示,凡是能全面实施的地区,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支持,思想比较统 一。(2)具备一定的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交通较为便利。(3)组织管理工作得力,考务工作规范,各业务部 门相互协作,团结一致。

二、关于考试体育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经过多年努力,考试体育已逐步成为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 、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 重要举措。

1.全面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了学生体质。

有关省、市(60%)对高一级学校新生身体素质和机能的调查表明,考试体育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明 显改善,为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考试体育已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考试体育实施后,其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对 体育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考试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凡 是实行考试体育的地区和学校,即使在紧张的复习考试期间,也不会擅自停止体育课,学生也会抽出一定时间 进行体育锻炼,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体育用品脱销的情况。

3.考试体育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同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在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大环境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倍受注目,这就形成 了社会、家庭、学校都来关心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良好气氛。考试体育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被社会 理解、认可和接受。1993年广东省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97%的各界人士赞成考试体育。

4.改善了学校体育条件。

考试体育使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学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对学校体 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得到普遍改善。1992年浙江省湖州市用于改善体育器材的经费达21 .5万元。

三、关于考试体育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考试体育的顺利进行,各省、市分别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整套符合各省、市实际,易 于操作,可量化,且较为科学严密的考试体育办法已基本建立,考试体育已初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基 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1.凡实施考试体育的省、市在当地行政领导的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教育系统内部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 建立了系统的考试体育实施、管理和监督办法。各地在考试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均有体卫、基教、职教、招办、 纪检、监察乃至公安武警等部门参与。

2.为保证考试体育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成绩,提高考试的信度,各地均在考 前进行了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考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3.在项目选择方面,各地遵循的原则是:(1)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项目。(2)可量化、易于操作的项目。 (3)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环节,如耐力素质差、心

血管机能弱等特点。这大大增强了考试体育的适应性、 针对性和规范化程度。

4.对于有残疾和有病的学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都制定了相当的免考、缓考及补考办法。对于免考学生分 别给予40~50%的补偿分。

5.为保证考试体育的权威性、严肃性,各地严密考场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检查,基本杜绝了考 场作弊事件的发生。同时,正是考场制度的完善,在发生个别作弊事件时都能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不留后患 。

6.针对考试体育初期个别地区存在的安全、运动损伤问题,各地采取了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保健指导,严 密体检制度,严格把关等措施,消除了隐患。

总的来看,考试体育的考务工作是严肃的,认真的,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信度较高。在组织管理方面,尤 其是考场监督方面各地都采用了联合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各地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四、关于考试体育的科学化

为了进一步巩固考试体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各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 ,提高了考试体育科学化程度,使可行性与科学性紧密结合。

1.各项考试项目标准的制定以《体育教学大纲》、《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结合各地学生体质健康 状况制定,使考试标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针对性。

2.仅仅把考试作为一种杠杆,以推动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如遵循“不追求考试本 身的测试作用,而重视因考试带来的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以提高的‘滞后效应’”的 原则,各地将考试标准定在“只要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就能得到较高分”这一基点, 用统计控制方法,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好成绩。调查表明,就整体而言,得考试体育总分59%以下的仅占学 生总数的6.3%,得总分60~70%的占29.9%,得总分75~89%的占37.6%,得总分90~100%的占28.2%。学生成绩优 良率达65.8%。

3.各地对“考试体育会不会影响文化成绩”这一专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1 )考试是公平的,评分标准是恰当的,且相对较低。(2)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大脑积极 休息,对文化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锻炼对于身体素质和机能提高相对容易,因此,考试体育是一项一举两 得的举措。

4.由于严格控制考试体育总分比例,并用统计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调查显示,在总体上不会对文化尖子产 生影响。内蒙古、湖南的调查表明,文化尖子在总体上比其他学生的平均体育成绩要高,加上考试项目难度小 ,分值低,其对升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山东省的一项调查表明,略受影响的文化尖子比例在0.4%以下。

5.在考虑项目的确定方面,各地考试到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特点,经过研究,各地都设有可供选择的项 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优势。同时,针对男、女学生考试项目不同的特点,各地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处理,调整评分尺度和给分比值,使男、女生得分相对平衡。

6.调查显示,体育考试总分平均为37.3分。总体来说,各地对于目前总分水平都表示满意,总分的确定结 合了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查表明,如果分数太低(低于30分),不足以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不 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不足以引起学生、家长、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不利于考试体育工作的开展;如果总 分太高(高于60分),作为一种新的考试制度,除个别地区外,不利于社会认同,易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局面, 同时,由于考试体育具有组织工作复杂、难度大、易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制约等特点,分数定得太高,一些 非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高,致使考试不尽公平。

一些地方提出可以在目前总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46.1分),其主要出发点在于加大考试力度,进一 步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提高各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个意见值得考虑,但必须通过实验尝试。

7.针对考试体育工作中部分地区出现“应试现象——考什么练什么,干扰正常体育教学”的倾向,一些地 区(24%)采取了建立题库,考前(1—3月)随机抽题的办法,此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调查显示,这个做 法得到了近一半(47%)省、市的认同。

8.为最大限度保证考试体育的可信度,避免人力测量可能带来的误差,一些地区自行开发了许多测量器具 用于考试。如沈阳市的考试工作,采用光电仪器测速、电脑计次的方法进行耐力、仰卧起坐项目的测试,给考 试体育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消除了一部分人对此项工作的疑虑。

五、关于考试体育目前面临的困难

1.目前对于考试体育工作在认识上不尽一致,特别是一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 不予支持,挫伤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2.考试系统内部业务部门不能协调一致,在实施考试体育工作的一些地方(23.5%),学生体育成绩不能全部 纳入各类招生学校录取总分,造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落实中不能保证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性,造成学生可以择 校而轻视体育。

3.由于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考试体育工作在一些地区的推广。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 地区,由于受气候、地理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的每年考试时间正值梅雨季节,加之考生分散,给组织工作带来 一定难度。

4.国家教委对考试体育工作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在目前全国试行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统一基本要 求,以免部分地区观望、等待。

六、建议

1.对一项日趋完善,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均已达到一定水平,且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考试制 度,国家教委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推进,国家教委应在近期出台更有力度的实施措施和管理办法 ,以便在政策上引导考试体育工作向健康方向发展,同时,消除一些地区工作中的消极等待现象。

2.调查反映,1995年1月柳斌同志关于考试体育工作应“停止考还是不考的争论,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考试 制度的方法上,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的意见在一些地区、某些部门工作中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国家教 委要加强宣传力度。同时,国家教委,要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利用多种媒介、各种机会大力宣传考试体育的作 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以取得社会、家庭、学校各界人士的理解。

3.国家教委体卫部门要同基教、职教、招生等部门协调一致,做到政出一门、政令一致。

在家考试总结篇3

**2014年公务员考试于1月16日进行,因出现泄题事件,定于4月25重考,为联考再增加了一个省,**公务员重考笔试呈现如下特征:

(一)总题量减少,各模块顺序调整

下表是2014年4月25日**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结构与2014年1月16日**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结构的比对。

2014年1月16日**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结构2014年4月25日**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结构

题型(以试卷顺序排序)题量题型(以试卷顺序排序)题量

总题量140总题量120

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20数量关系数字推理5

片段阅读15数学运算10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5言语选词填空10

数学运算10片段阅读20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0判断推理图形推理5

定义判断10定义判断10

类比推理10类比推理10

逻辑判断10逻辑判断10

资料分析

表格型5资料分析混合型5

文字型10表格型10

图表型5文字型5

常识单选题30常识单选题20

仔细观察上表不难发现从中不难发现:

首先,总题量减少20道题。此次考试与1月份的考试相比,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但是题量却减少了20道题。2014年国家已有两次公务员联考,并且联考行测试题的总题量也为120道。也就说明,省考总题量日趋保持稳定,难度低于国家公务员考试。

其次,题型不变,但模块顺序调整。2014年1月份**行测五个模块的顺序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而此次**试卷的顺序却是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而各联考省份的模块顺序也不尽相同。因此,提醒各位考生:在考试之前应多做真题,确定自己相对擅长的模块,寻找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从而在考试的时候能合理分配时间,保证会的题都能拿分。

(二)考察内容丰富,对知识与素质的要求大幅提升

今年**重考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其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覆盖多学科。各类题目涉及背景知识较多,比如常识涉及历史、地理、科技、语文、法律等内容,其中法律的考察比重相对较高。这一变化,与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也体现了国家对公务员队伍选拔的重视。

(三)某些真题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完全一致

在分析此次真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考题完全借鉴之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如下道类比推理试题即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87题的原题。

考古:文物:博物馆

A.教育:人才:企业B.贸易:商品:工厂

在家考试总结篇4

说起反思,有些同学会不以为意,甚至会认为是白费力气的表面工作。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反思呢?为什么整个国家,整个人类都在进行反思呢?

人类的进步与提升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一个是不断的经历与锻炼,这需要我们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另一个就是之后的反思与总结。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海涅也曾说:“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通过反思,我们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反思,我们能看出与别人的不同与差距;通过反思,我们能够快速的进步与提升。如果大家清楚了这一点,还会对反思抱无所谓的态度吗?

反不反思是一回事,如何反思又是一回事。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进行反思呢?以中考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一,反思复习准备。反思准备本次考试的态度是否积极,所做的准备的工作是否有效?二,反思考试技巧。反思考试各阶段的得失。三,反思考试结果。考试结果是否符合真实水平?若考试不理想,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根源在哪里?四,深入追思整个上课、听课、作业和复习的状况。

在家考试总结篇5

一、针对期中考试作整体总结

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总结一下自己成绩进步或者不理想的原因,例如可以问问这次考试,你是否达到了期望?名次、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你的水平真正上升了?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值得一提的是初三每一次的考试排名都非常重要,这关乎与能否考进一所好的高中学校。在总结问题的期间,衡量自己的位置也是相当重要的。

二、针对考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总结是初三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这就是很多老师都建议学生有自己的错题本的原因了。二是不“就题论题”进行总结,“就题论题”的总结只会让你在下次考试中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三、吸取经验,总结考试技巧

初三的同学应尤其注意,要把每一次考试当成是中考的真实演练。当你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时可以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样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在家考试总结篇6

一、考情分析,学习方法应以听课为主

通过分析历年来的考试情况,不难看出,试题越来越灵活,试卷中客观题部分占75分,主观题部分占25分,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40分的多选题了,所以,单靠押住综合题是很难过关的。我们的学习方法应侧重于客观题部分(包括单选、判断、简答、综合),通过听课,60分的内容能够得到解决,另外40分的内容则应听课加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勿死记硬背。总之,经济法应以听课为主。

二、教材调整,重点变化大

自2007年起,会计职称考试教材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由原来的12章调整为9章,所以各章的考试分值也相对平衡,基本上转变为章章重点。

三、经济法的学习法

通过听老题的课和各个考试过关者介绍的个人学习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1.认真听课

大家都是成年人,参加考试都不容易,有家、有事业,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学习时间都是靠挤出来的,而且一般报职称一报就是3门或2门,因此,我们是不可能把大块的时间划出用于学习经济法,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实务和财务管理,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网校的学习课件中,老师所讲的重点几乎涵盖了90%以上的考试内容,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听课,用心听课,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2.课后复习,注重总结归纳

听课后,应认真归纳总结,可以自己制作一些表格,加深记忆,真正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这样掌握得更牢固,记得更深刻。课后复习时,只复习不会的内容,会的就省略了,尽量不要重复复习,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做题要精,以典带面

听课复习后,不要忙于做题,当下听完,谁都会做。可以过两天再做前几天学习过章节的习题,这样很容易发现不会的问题。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历年考题是习题中再精典的习题了,也是必做且应认真分析总结的习题。做题后,要注意总结考点,明确解题思路,以典带面。做错的题,应记下来,之后反复做,错题会逐渐变少,当然自己掌握的知识逐渐增多。

这就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经济法》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今后,我会把《经济法》逐章的学习体会及自己归纳总结的一些资料传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各位学友多多支持,多多指教,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一起顺利通过2008年的职称考试,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

第一章的学习体会如下:

一、改变学习习惯

由于教材章节的减少,第一章考试分值由2004年的3分增至2007年的7分,这充分说明第一章的位置已变得尤其重要,当然也等于是送分的地方,为什么呢?我们大家在学习时,往往有个习惯,就是总从第一章开始学习,比方说,今天开始学习了,翻开书看第一章,明天开始学习了,翻开书还是看第一章。这是利也是弊,利是第一章的内容成为我们掌握得最好的部分,但弊是第一章并非是重中之重的章节,我们没有必要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复习。

其实,我们应该改变一下学习习惯,第一章不就是考7分吗,单靠认真听课,掌握重点内容,就足以拿到5分了,我想这也就够了。教材内容毕竟很多,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抓那2分,倒不如把它用在更重要的章节上,得更多的分,这才是真正的讲究时间价值啊。

二、第一章重点内容分析

2007年,试题中主要是对第四节经济法的实施进行了考核,所以我们应重点复习第二、三节,当然第四节也应该加以关注,避免他来了回马枪,呵呵。

在家考试总结篇7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8)班的班主任。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我逐渐熟悉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起来,这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培养班干部群体。

开学初,我调整或明确了一些常规的管理制度,比如考勤,值日,卫生,劳动,集会,自修等逐一目标责任化,制订更能让同学们接纳的违纪处罚措施,做到班级事务事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我还选举了一批比较能干的班干部,并对各班干部进行培训,引导他们努力带好整个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每一个部门的班干部都负责班级具体的管理工作,实行班级学习小组向班干部负责,班干部向班长负责,班长向班主任负责的层级管理体制。

二、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鼓舞士气,树立信心

信念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在高三班级管理中,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列为工作的首要问题。在这一学期里,我始终坚持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其一,利用班会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决心和信心。所以我在班上开展了题为《别说梦想遥不可及》班会活动,让学生树立理想目标,努力奋斗。在每一次的月考中,我们班都会进行月考分析会,与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方法交流等。在交流中明确下一步的目标任务。此外,我还利用教室布置来激发学生的士气,如班牌、班训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成就未来。指导学生考试做题规范化。注重细节,规范答卷,提高应试能力。从做题的正确率、速度、灵活性上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善于反思总结归纳。做题分会做、作对、做好三个境界,我结合自身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利用批阅试卷时发现的问题,强调细节的重要以及如何避免在细节处出错。要培养学生好的考试习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与高考接轨,做到“平时如高考”。

高三的模拟考试较多。考试原本是为了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引领进步,但在高三的特殊时期,一旦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对考试处理不妥,容易使学生出现考试疲劳,甚至越考越丧失信心,产生考试麻痹和考试焦虑。因此我们需要用好考试,指导学生如何支配考试时间,积累考试经验,减缓考试压力等等。比如要求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试,做到考试练习化,练习考试化。考试后指导学生做四方面的总结:知识、方法、态度、经验。

四、注重对学生的心态调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事实证明,很多时候,阻碍学生成功的主要障碍,不是学生能力的大小,而是学生的心态问题。一次次的月考、模考,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学生的学习越来越紧张,难度越来越大,综合程度越来越强,联想到自己的远大目标,老师的谆谆教诲,父母的殷切期望……有形和无形的巨大压力,极易使学生心态失衡。因此班主任要做一名明察秋毫的气象专家并用心与学生沟通:面对学生表情的变化,心情的低落,行为的异常,一句问候的话,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次温馨的谈话,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就是是心灵的阳光,生命的雨露。当学生经历失败时,我们可以在宽松的气氛中回忆以前成功的经历和美好的感受,使他们尽快从失利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并且强化其正向积极的体验,激发他们的成功的潜意识。

五、加强与任课教师、家长的沟通合作

在家考试总结篇8

关键词:八股文;申论;相似;指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八股文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是宋元明清诸朝科举考试专用的“较为标准化的考试文体”(刘海峰,八股文为什么沿用了五百余年,文史知识198902)。申论是我国目前录用国家公职人员考试科目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八股文的写作与申论的写作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甚至可以说,申论是八股文在现代的一种变体。本文就从二者各自的特点入手,对其相似性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八股文对申论写作的指导意义。

一、八股文的具体特点

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体源于宋元时期的经义,在明清时期成为以国家法令形式来规定的科举考试内容。

八股文的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即“以经言命题”。题目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大题和小题。所谓大题,是指一句题至连章题,这种题目类型多见于乡试、会试等大考;所谓小题,是指一字题至各类截搭题,大约有四十多种,这种题目类型多见于学堂内部日常考核、县考等小型考试。

“科举考试时代,古人为了试卷的整齐划一和试卷评判的可比性,从前人的文章中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文章结构作为时文的程式,”(科举问题研究 汪小洋 孔庆茂 天津古籍出版社)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这几个部分,讲究为圣贤避讳,“代圣贤立言”,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表达内容。通常来说,八股是为文的最高要求,平时的考试、练习中一般为六股,省略束股。

八股文的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集中了诸子百家的精华,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主题。八股文虽然被人们认为死板僵硬,但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八股文章,如明代王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另外,科举考试中也包含了经史、时务策的考核,更加注重应考者对国家事务的态度以及处理方法。这些都是所选拔的人才必须具有的素质。

二、申论的具体特点

在21世纪的今天,公务员考试成为国家选拔录用人才、培养公职人员的考试制度,申论就是公务员考试的两个科目之一,它是根据国家机关工作的需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考察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

“申论”一词取自《论语》的“申而论之”。“申”的意思是表明、申述,应考者根据试卷给定材料的内容,引申出个人的观点。“论”的含义较多。一是议、议论。《说文》:“论,议也。”“段注:‘凡语言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二是深思、谋虑。《周礼考工记序官》:“或坐而论道。”“注:‘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三是含有评论、辨析的意思。《吕氏春秋・应言》:“不可不熟论也。”“注:‘论,辩也’。”四是告诉、陈述。《文选・张衡・西京赋》:“众形殊声,不可胜论。”“姜注:‘综曰:论,说也’。”因此,申论就是一种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内涵的文体。

申论写作大体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结构展开写作;应考者要站在政府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不说大话空话,具有可行性,讲究为公立言,实际上考察的就是应考者是否能够胜任政府工作,因此应考者要特别注意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逐年激烈,为了获得较高分数,各个类型的文章写作都有专门的固定格式,尤其是各大辅导机构甚至专门总结出了固定模式帮助考生写作。考生之间还流传着诸如“申论考试万能八条”这样的写作模板,文章结构一般采用“七段轮”,使得申论文章的写作更加类型化、程式化。

三、八股文与申论的相似点

从考试目的上来看,二者实质上考察的都是应考者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写作过程中都采用议论文文体,论证为手段,决策为关键。这也是考察应考者今后是否能够胜任官职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题目的角度来说,八股文与申论都是命题作文,与国家、社会、民生、个人修养有关,侧重考察应考者的文字处理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考生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明确判断和处理,讲求应对之策。

从行文角度上来看,二者都采用代言体,代表的是圣贤君子、国家社会的角度,从大局出发,文章严谨周密。

从文章结构来看,二者都采用了固定程式的议论文结构,逻辑关系清楚。

四、八股文对申论写作的启示

第一,八股文讲究“代圣贤立言”,要求应考者模仿圣贤的口气阐释观点,读圣贤书,讲圣贤话;申论写作继承了这一特点,讲究“为公立言”,要求应考者站在政府的角度,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考察的是应考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申论写作时,要时刻注意自己代表的角度,既要维护政府形象,又要顾忌百姓民生。

第二,八股文的写作一般是以四书五经、《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运用经学观点以及圣贤之言进行论述;现代的申论写作代表国家的角度。因此要注意引经据典。古代,八股文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考生思想;现代的申论考试,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同样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由。

第三,八股文的写作讲究排比对偶,因此,古代有专门的书籍总结各类音韵对仗,例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其中的内容对八股文的具体写作提供了诸多借鉴,甚至形成了固定模式,“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因此,我们在进行申论写作训练时也要注意对经典模板的总结,参考著名理论家的文章,经常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刊,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语言运用更加客观。

第四,八股文的语言精简凝练,字字珠玑,用词缜密,逻辑性强,观点表述清晰明了。在申论考试中时间有限,要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精彩的文章,言辞的运用就要特别注意,做到不说大话空话,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起承转合,直截了当。

第五,八股文的写作有着严格的程式要求,分为破题、承题等部分,文章结构稳定,思路清晰,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章写作模式。同样作为分析议论性考试,申论文章的写作对结构也有着严格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八股文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例如,文章开篇对材料及现实的概述就类似于八股文中破题的部分,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占据文章大部江山的论述主体类似于八股文中的四比八股,每一段落又有各自的小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严谨周密;文章的结尾类似于束股、收结部分,呼应上文,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完善结构。由此看来,八股文的写作程式对于现代申论的写作模式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在家考试总结篇9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根据《条 例》精神,在认真总结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教育体卫艺司于1992年,确定北京等省、市为全国试点单位; 于1993年5月,印发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在全国绝大 多数省、市的开展。1995年1月,国家教委体卫艺司传达了柳斌同志关于考试体育工作的意见后,各地进一步统 一思想,不断完善考试办法,加大管理力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考试体育取得了很大成效。 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全国考试体育的现状,研究对策 ,促进考试体育工作的完善,使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得到全面贯彻,我们于1997年初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教委体卫主管部门发出了调查表,对各地考试体育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结果与分析 综述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其中,全面实施的有17个省、 市,占67%。在全面实施和部分地区实施的省、市中,最早的开始于1979年,至1996年平均实施年限为6、7年。 实施考试第一年学生人数每省平均数为11.73万人,覆盖面为34.1%;至1996年,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每省 平均数为40.0万人,覆盖面为84.6%;至1996年,累计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约1870.4万人,占初中毕业参加 升学考试学生总人数的73.3%。

    调查显示,凡是能全面实施的地区,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支持,思想比较统 一。(2)具备一定的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交通较为便利。(3)组织管理工作得力,考务工作规范,各业务部 门相互协作,团结一致。

    二、关于考试体育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经过多年努力,考试体育已逐步成为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 、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 重要举措。

    1.全面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了学生体质。

    有关省、市(60%)对高一级学校新生身体素质和机能的调查表明,考试体育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明 显改善,为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考试体育已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考试体育实施后,其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对 体育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考试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凡 是实行考试体育的地区和学校,即使在紧张的复习考试期间,也不会擅自停止体育课,学生也会抽出一定时间 进行体育锻炼,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体育用品脱销的情况。

    3.考试体育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同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在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大环境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倍受注目,这就形成 了社会、家庭、学校都来关心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良好气氛。考试体育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被社会 理解、认可和接受。1993年广东省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97%的各界人士赞成考试体育。

    4.改善了学校体育条件。

    考试体育使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学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对学校体 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得到普遍改善。1992年浙江省湖州市用于改善体育器材的经费达21 .5万元。

    三、关于考试体育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考试体育的顺利进行,各省、市分别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整套符合各省、市实际,易 于操作,可量化,且较为科学严密的考试体育办法已基本建立,考试体育已初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基 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1.凡实施考试体育的省、市在当地行政领导的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教育系统内部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 建立了系统的考试体育实施、管理和监督办法。各地在考试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均有体卫、基教、职教、招办、 纪检、监察乃至公安武警等部门参与。

    2.为保证考试体育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成绩,提高考试的信度,各地均在考 前进行了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考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3.在项目选择方面,各地遵循的原则是:(1)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项目。(2)可量化、易于操作的项目。 (3)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环节,如耐力素质差、心血管机能弱等特点。这大大增强了考试体育的适应性、 针对性和规范化程度。

    4.对于有残疾和有病的学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都制定了相当的免考、缓考及补考办法。对于免考学生分 别给予40~50%的补偿分。

    5.为保证考试体育的权威性、严肃性,各地严密考场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检查,基本杜绝了考 场作弊事件的发生。同时,正是考场制度的完善,在发生个别作弊事件时都能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不留后患 。

    6.针对考试体育初期个别地区存在的安全、运动损伤问题,各地采取了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保健指导,严 密体检制度,严格把关等措施,消除了隐患。

    总的来看,考试体育的考务工作是严肃的,认真的,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信度较高。在组织管理方面,尤 其是考场监督方面各地都采用了联合监督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各地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四、关于考试体育的科学化

    为了进一步巩固考试体育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各地教育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 ,提高了考试体育科学化程度,使可行性与科学性紧密结合。

    1.各项考试项目标准的制定以《体育教学大纲》、《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结合各地学生体质健康 状况制定,使考试标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针对性。

    2.仅仅把考试作为一种杠杆,以推动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如遵循“不追求考试本 身的测试作用,而重视因考试带来的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以提高的‘滞后效应’”的 原则,各地将考试标准定在“只要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就能得到较高分”这一基点, 用统计控制方法,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好成绩。调查表明,就整体而言,得考试体育总分59%以下的仅占学 生总数的6.3%,得总分60~70%的占29.9%,得总分75~89%的占37.6%,得总分90~100%的占28.2%。学生成绩优 良率达65.8%。

    3.各地对“考试体育会不会影响文化成绩”这一专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1 )考试是公平的,评分标准是恰当的,且相对较低。(2)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大脑积极 休息,对文化学习有促进作用,同时,锻炼对于身体素质和机能提高相对容易,因此,考试体育是一项一举两 得的举措。

    4.由于严格控制考试体育总分比例,并用统计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调查显示,在总体上不会对文化尖子产 生影响。内蒙古、湖南的调查表明,文化尖子在总体上比其他学生的平均体育成绩要高,加上考试项目难度小 ,分值低,其对升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山东省的一项调查表明,略受影响的文化尖子比例在0.4%以下。

    5.在考虑项目的确定方面,各地考试到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特点,经过研究,各地都设有可供选择的项 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优势。同时,针对男、女学生考试项目不同的特点,各地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处理,调整评分尺度和给分比值,使男、女生得分相对平衡。

    6.调查显示,体育考试总分平均为37.3分。总体来说,各地对于目前总分水平都表示满意,总分的确定结 合了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查表明,如果分数太低(低于30分),不足以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不 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不足以引起学生、家长、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不利于考试体育工作的开展;如果总 分太高(高于60分),作为一种新的考试制度,除个别地区外,不利于社会认同,易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局面, 同时,由于考试体育具有组织工作复杂、难度大、易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制约等特点,分数定得太高,一些 非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较高,致使考试不尽公平。

    一些地方提出可以在目前总分水平的基础上适当提高(46.1分),其主要出发点在于加大考试力度,进一 步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提高各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个意见值得考虑,但必须通过实验尝试。

    7.针对考试体育工作中部分地区出现“应试现象——考什么练什么,干扰正常体育教学”的倾向,一些地 区(24%)采取了建立题库,考前(1—3月)随机抽题的办法,此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调查显示,这个做 法得到了近一半(47%)省、市的认同。

    8.为最大限度保证考试体育的可信度,避免人力测量可能带来的误差,一些地区自行开发了许多测量器具 用于考试。如沈阳市的考试工作,采用光电仪器测速、电脑计次的方法进行耐力、仰卧起坐项目的测试,给考 试体育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消除了一部分人对此项工作的疑虑。

    五、关于考试体育目前面临的困难

    1.目前对于考试体育工作在认识上不尽一致,特别是一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 不予支持,挫伤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2.考试系统内部业务部门不能协调一致,在实施考试体育工作的一些地方(23.5%),学生体育成绩不能全部 纳入各类招生学校录取总分,造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落实中不能保证对学生要求的一致性,造成学生可以择 校而轻视体育。

    3.由于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考试体育工作在一些地区的推广。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少数民族 地区,由于受气候、地理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的每年考试时间正值梅雨季节,加之考生分散,给组织工作带来 一定难度。

    4.国家教委对考试体育工作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在目前全国试行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统一基本要 求,以免部分地区观望、等待。

    六、建议

    1.对一项日趋完善,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均已达到一定水平,且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考试制 度,国家教委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推进,国家教委应在近期出台更有力度的实施措施和管理办法 ,以便在政策上引导考试体育工作向健康方向发展,同时,消除一些地区工作中的消极等待现象。

    2.调查反映,1995年1月柳斌同志关于考试体育工作应“停止考还是不考的争论,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考试 制度的方法上,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的意见在一些地区、某些部门工作中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国家教 委要加强宣传力度。同时,国家教委,要及时总结各地经验,利用多种媒介、各种机会大力宣传考试体育的作 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以取得社会、家庭、学校各界人士的理解。

    3.国家教委体卫部门要同基教、职教、招生等部门协调一致,做到政出一门、政令一致。

在家考试总结篇10

近日,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其中,6月24日至25日网上报志愿,6月25日前完成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工作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今年江西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政策,现将通知全文公布如下: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公安局;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县(市、区)人武部:为做好2015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总政治部干部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实施细则》(政干发〔2008〕19号),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总政治部干部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暂行规定》(教学司〔2002〕8号),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严格规范军队院校招收青年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政干〔2015〕64号)和《关于做好2015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政干〔2015〕22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招生对象和基本条件报考军队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的青年学生,必须符合规定的政治条件、身体条件和文化条件。具体为: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止2015年8月31日);未婚;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民军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历史清白,作风正派,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业;身体健康;报考初级指挥专业的考生应具有良好的气质、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吃苦精神,适合培养为初级指挥军官。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二、招生宣传招生院校通过建立院校招生网站等形式,实事求是地向考生及考生家长介绍院校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及分配原则等。各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应主动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各级招考办和中学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宣传,教育考生树立献身国防事业的远大志向,鼓励考生踊跃报考军队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确保军队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有足够的优质生源。三、填报志愿江西省从2015年起,军队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招生实行平行志愿。6月24日8:00-6月25日18:00,考生网上填报提前批次本科军事(国防生)、武警院校志愿,期间所报志愿可以修改一次。有意愿报考军校和国防生院校的考生必须于6月20日前到当地县(市、区,以下简称县)人武部进行政治考核登记,领取政审表,并填写基本情况。四、政治考核政治考核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组织,县(市、区,下同)人民武装部会同县级招生办公室、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所在中学具体实施。考核标准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2001]政联字第1号)执行。县人民武装部会同当地招考办、公安部门组成考核组,由1名人武部领导担任考核组组长。6月20日起,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考生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客观公正地对考生作出考核结论,政治考核必须于6月25日前完成。政审表交由考生带到面试体检点,县人武部于6月28日前将政治考核情况按合格、不合格分类登记(见附表四),上报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6月30日前将政治考核情况以县为单位分类汇总并送省军区政治部。异地考生的政治考核由考生户口所在地的县人武部会同考生学校所在地的人武部共同组织实施。政治考核不合格和未经政治考核的考生,不得参加军校和招收国防生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对考核结论有异议的,县人武部应当组织复议。招生院校对考生进行政治复审,复审不合格的,院校不得录取。

五、面试和体格检查面试、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工作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全省在南昌大学人武学院(南昌市青云谱区迎宾北大道1356号)设体检站,面试体检工作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各设区市招考办配合。面试体检点实行封闭式管理,除面试体检工作人员和考生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建立正规的面试体检秩序,工作人员一律实行挂牌上岗,考生凭身份证或学生证、准考证进点面试体检,面试、体检表须贴扫描照片、条型码。面试工作人员由总政治部指定军队院校、驻普通高等学校选培办和面试体检点所在地军分区(警备区)选派人员组成。面试工作人员由省军招办统一编组,每组3人,并指定负责人,面试组人员共同面试考生。面试按照《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面试表》中规定的内容和标准,通过目测、口令调整和语言交流等方法,从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行为反应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面试。考生面试完毕,面试人员应立即填写《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面试表》,并由面试组负责人填写结论、签字。面试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面试合格的考生,面试组负责人还须在《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面试结论及体格检查表》面试结论栏填写结论、签字。面试结果要当场告知考生本人,合格者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面试结论及体格检查表》进行体格检查;不合格者,面试人员要向考生说明原因,考生如有异议,可当场提出复议申请。面试现场设立复议组,由省军招办、地方招生部门和院校各1名干部组成,对有争议的面试结果进行复议,作出最终结论。体格检查标准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试行)》(后卫〔2015〕904号)执行。面试合格考生方可参加体格检查,如自愿放弃体格检查,由考生本人或家长签字确认。面试体检点应抽调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具有一定招生体检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从事体格检查工作。要组织对参加体检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熟悉程序方法,明确标准条件,切实做到准确认症,严格把关。体检工作责任到人,谁签字谁负责,主检医生负全责,因体检把关不严造成退学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省教育考试院、省军招办根据四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工作条例》(政干〔2007〕28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军检分数线确定为一本线下20分(如出现一本线下20分内报考生源不足招生计划数的三倍,则适当降低军检分数线,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和说明),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将线上考生名单逐级通知到县招考办,并将参加面试体检考生名单按设区市分类提供给省军招办。各设区市招考办负责通知并组织参加面试体检考生,空腹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参加面试体检,现场打印条形码和打印照片。7月6日前,省军招办将合格考生的《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面试结论及体格检查表》送省教育考试院,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录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录取依据。不合格考生的面试体检表由体检点留存一年备查。六、身体复查按照总部“阳光招生”的要求,体格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除化验类检查科目外,其它检查结果由主检医生在面试体检点当场告知考生,考生如有异议,可提出复查申请,由面试体检点组织复查。化验类检查结果,依托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jxeea.cn)予以公布,考生可凭本人考生号登陆查询。7月3日,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合格考生名单,不在合格名单内的考生可于7月4日到南昌面试体检点申请复查。总部明确,通过服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不予复议,复查结果为最终结论,逾期不再办理。新生入学后,由招生院校进行复查,凡复查不合格者,退回户口所在地,其档案材料转到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录取军队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录取工作在省高招委统一领导下,实行提前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招生质量。省教育考试院根据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提供的政治考核、面试、体检合格考生名单,按考生所填志愿,区分男、女生和指挥类、非指挥类,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00%,分别向院校投档。出现生源数量不足时,公开征集符合投档条件的报考志愿,并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和计划缺额数量的100%依次投档。军队院校和招收国防生院校应在投档比例范围内录取考生。对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以及现役军人子女和军队因公牺牲、烈士的子女,可以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八、要求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是加强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领导、机关要高度重视,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承担起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的组织协调、政策宣传等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共同把好政治考核关;各级招生部门、中学要主动支持配合,积极为军队院校和招收国防生高校选拔输送高素质人才。总政治部指定的军队院校、驻普通高校选培办面试人员,在省军招办领导下开展工作。参加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遵守招生纪律,廉洁自律,坚决反对和抵制不正之风。军校招生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谁签字谁负责,面试体检工作人员按职责要求层层签定《面试体检工作责任书》。要加强招生工作的监管,省军区抽调干部、纪检人员组成招生监督组,配合总部招生巡视员进行全程督导;面试体检期间,每天随机抽选4-5名考生家长进面试体检点进行监督,新闻媒体经审批同意后可进入作相关报道;省军招办在全省聘请15名、各军分区(警备区)在驻地聘请5-7名社会监督员,对军队院校招生工作进行监督;省军招办设立举报电话,号码为0791-86881226。对军队院校和招收国防生高校招生过程中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教育部和军队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附:表一、2015年军队院校在江西省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表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江西省招收国防生计划表三、面试体格检查工作安排表四、政治考核合格(不合格)考生登记表表五、政治考核面试体检检查合格(不合格)考生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