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活动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7 08:25:07

合唱活动总结

合唱活动总结篇1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合唱训练中我们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

2、歌曲的艺术处理

合唱曲队员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地作了艺术处理。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合唱活动总结篇2

一、活动背景

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青春的代言人,大学生总洋溢着年轻的活力,充满着狂热的激情。唱歌是表达感情的极佳方式,让我们的歌声唱响在材料学院,唱响在每一颗驿动的心里。尽情欢唱,唱出我们学校的蓬勃发展,唱出我们学院的和谐,唱出我们青年人的热情与朝气,展现我们班级的风采。

二、活动主题

“材料在我心,青春梦飞翔”合唱比赛。

三、活动目的

为增强我校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班级的团队精神,全面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时尚、前卫、青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和集体观念。材料学院团委将开展“材料在我心,青春梦飞翔”班级大合唱活动。

四、活动参与对象

材料学院12级全体学生以及学院团委成员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待定)

地点:(待定)

六、活动安排及流程

(一)活动物品准备工作:

1、活动用品采购(水、气球、笔、、拉花、彩带、荣誉证书、白纸、颜料等);

2、与学生会文艺部联系,借用他们的音箱话筒等设备;

3、联系老师借用红地毯。

(二)活动宣传工作:

主要通过三点一线式的宣传路线:

1、以团支部这条线为主,在活动前期,请各班团支书在班上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并将信息及时反馈;

2、坚持从自身出发这个原则,以部门为单位,发动内部成员,积极投身到12级各班进行宣传;

3、宣传板宣传:比赛前一周,宣传部制作宣传板;

4、院网网站宣传:以通知的形式,写一则新闻,上传到院网。

(五)活动预备工作:

1、选出主持人两名;

2、邀请嘉宾评委;

3、比赛前一天进行比赛顺序的抽签;

4、提前预定、准备,装饰会场;

5、宣传部成员负责照片信息采集工作;

6、安排新闻中心成员负责新闻采集工作。

(四)活动进行流程:

1、由主持人宣布大合唱比赛正式开始并介绍嘉宾;

2、老师讲话;

3、各参赛队合唱表演,评委当场进行评分;

4、统分,主持人报分;

5、主持人宣布参赛选手获奖名次;

6、领导给获奖选手颁奖;

7、领导总结、活动结束,合影;

8、按顺序退场。

七、经费预算:

奖金(奖品+荣誉证书):3×6=18元;

会场布置:气球50元,拉花40元,彩带40元,胶带2×5=10元;

宣传板:3×20=60元;

水:30元;

评分纸、笔:纸5元,笔20元;

请柬3×6=18元;

总计:xxx元。

注意事项:

1、安排人员引导参赛选手入场、签到、按顺序上场,以及分数统计工作及会场纪律和后勤保障工作;

2、赛前,多次检查设备、线路等,及时处理不良现象;

3、活动结束后,做好会场的清理和打扫;

4、报道:新闻中心对本次活动进行后续报道,写好新闻稿;

合唱活动总结篇3

想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课,首先,需要让孩子先喜欢上你。人们总是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再苦再难也津津乐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排除一切障碍去了解、去接受。所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是尤为重要的。我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听取他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给孩子们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和展示自己做法的平台。多鼓励肯定少批评否定,慢慢的我就像他们中的一员,对你提出的任何问题,无论难易都从不排斥,都积极接受。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就连那些别的老师口中的调皮捣蛋的班级小魔头,也都乖乖地俯首称臣。这也是对一个人人格魅力的最高表现和最大的肯定。学习《童心是小鸟》一课时,我和我的学生都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直接来到铺满白雪的操场上,我和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操场上追赶嬉闹,打雪仗、滚雪球,你追我s笑声连连。我拿出手机,“咔嚓、咔嚓”捕捉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和打闹嬉戏的瞬间,之后回到班级再度歌唱。巩固演唱时,将照片在多媒体画面上播放,让学生在歌曲词曲中和视觉画面中,真正地感受童心,感受放飞的童心像小鸟般飞翔。每当我和孩子们嬉闹,其他老师总是羡慕地说,你总是那么天真,像小孩子一样。

合唱的魅力和艺术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我的合唱团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小百灵,都是未来的小歌星。每一次指导合唱排练和参加合唱比赛,都是我乐此不疲和无比享受的过程。合唱需要孩子们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奋进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又一届吉林市龙潭区中小学合唱节来到了,我精选了一首非常有地方特色、歌词方言及超具童趣的歌曲《一呷麻雀》,精选出的小合唱演员们个个精神焕发,唱腔圆润,而且有多次的参赛表演经验。怎样能更好地演唱好这首歌,让人过耳不忘呢?分析处理歌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学唱前先和孩子们分析歌曲。这首歌分快―慢―快三部分,是单三部曲式,词曲作者是刘田心。歌曲动静结合,快慢相接,强弱对比明显,声部追唱、轮唱形式丰富,一会儿动一会儿静地模仿出小麻雀在枝头上、田埂边、草地里欢快的飞翔、嬉戏、打闹、啄食的场景。歌曲有极强的方言特点,是一首融入了湖南衡阳方言的儿歌。演唱时,学准歌曲字音是表现好歌曲最重要的一步。先逐字逐句地读准字音,重点是歌曲中“雀”“叽叽喳喳”“呷”的湖南方言读音,可以按我们听出的谐音来标注拼音来读。讲解“呷”字的方言意思。之后,理解歌曲创设的情景画面用怎样的声音和动作来表达、对比出顽皮、活泼、跳跃的小麻雀形象?在以教师为主的分析后,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歌唱建议。在对歌曲进行了详尽的赏析之后,再开始学习,逐句学习,指导声部的和谐配合,录制出音效,回放聆听,反复斟酌与赏析后的结论相差之处,再纠正练习,指导怎样轻声柔和又跳跃的歌声演唱,表达多处出现的“叽叽喳喳”乐句。最后,同学们在苦练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声音控制拿捏的非常准确,强弱起伏收放自如,快板调皮欢快,慢板歌声轻柔,强弱起伏对比强烈,再快板时歌声放松愉悦。整首歌曲在小合唱演员的口中,似小溪流水般清澈、恬静,徐徐倾流。表演结束后我们的合唱,得到了合唱节评委们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听完表演的老师们也都赞不绝口,都说是一次听觉的盛宴,美的享受。

除了利用活动和课堂教学,我还多给学生创设“视听”的机会,比如,乐器之王――钢琴,它用自己宽广的音域表达作曲家的所思所想,它有它自身独特的音乐特质,我经常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弹奏一些奏鸣曲、变奏曲、流行钢琴曲等钢琴曲,让孩子们来听,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的音乐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不一定只是唱,也不一定只是演,更不一定只是听,要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多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演方式和不同的课堂模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就如同一条活泼的小鱼在河流中自由地穿梭,让我的孩子们如同音乐中的小鱼儿,在音乐课学习和各种活动排练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音乐表演的殿堂里自由飞翔,让孩子的音乐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合唱活动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唱支歌儿给党听”大合唱比赛,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大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回眸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争当党的优秀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通过比赛活动激发中小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用高尚的艺术引导人,用完美的艺术塑造人,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和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比赛对象

“唱支歌儿给党听”大合唱比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小学组由小学部全体班级参加,初中组由七八年级级部参加,成绩优秀的合唱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县比赛,并于“七一”前进行决赛暨汇报演出。

三、比赛要求

1.比赛歌曲:

A.参赛选曲要适合中小学生,体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主题内容,题材新颖、富于时代感,旋律优美、健康向上。

B.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合唱队,每个合唱队参赛作品为1首。也可班级之间互相合作,采取多种形式自由结合。

C.各参赛队歌曲总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

2.比赛形式:

合唱队演唱形式不限,如童声合唱、齐唱、轮唱、领唱等多种形式,力求新颖,提倡风格多样。

3.比赛人数:

每个参赛队人数为每班总人数,指挥1人。

(所有比赛队一律自备伴奏)

4.比赛办法:

比赛的参赛顺序由赛前抽签决定。评委采用现场打分不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四、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分两个阶段:准备阶段、比赛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时间:2021年5月10日—2021年5月23日。

2、为班级排练时间。

3、组织:由班主任老师全面发动学生参与、练习,音乐老师指导。各班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到班班有歌声。充分展示实力,力争节目精彩、新颖。

4、第二阶段:比赛阶段即学校歌咏大赛。时间:2021年5月25日

组织:由教导处统一协调组织本次活动。

五、评分标准:

1.参赛曲目紧扣活动主题,能够体现合唱的艺术性;

2.音准、节奏准确,音色和谐统一、音质纯净、吐字清晰

3.伴奏与合唱配合默契,指挥发挥得当;

4.合唱团着装统一,队型新颖整齐,精神风貌良好;

5.声部层次清晰、丰满,具有较好的合唱艺术表现能力

6.对作品能够进行生动的艺术处理。

合唱活动总结篇5

摘要:歌唱是人们情感表现的一种方式,从审美的角度讲,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及其交流成为歌唱中处理作品的极为重要的目标。声乐艺术情感的产生,不仅需要作曲家的用心创作,更离不开歌唱者歌唱时的情感冲动,离不开歌曲情感所引起的欣赏者的激动。没有情感的歌唱不能成为歌唱,只有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艺术。对于歌唱来说,离开情感,只是一张白纸。

关键词:情感;歌唱;作用

中图分类号:J6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40-01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歌唱的生命。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不仅要提高演唱技巧,情感的运用对于歌唱者来说更为重要。“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中精辟的论述,肯定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曾说:“我相信我自身具备歌唱的才能,但是我深知有些人比我条件更优越,我在歌唱、理解人物和处理戏剧冲突方面比发声来得容易。我始终认为声乐技巧应为表演服务,而不光是为了表现声音技巧本身,更不应该使听众感到仅仅是技巧。”

一、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情是一切艺术的中心,是感人的资本,情感是歌唱艺术之魂。中国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老师在CCTV第十三界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曾经说过:歌唱技巧只要你去钻研、努力学习,都可能掌握,但是情感在歌唱中的运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希望选手们能多在歌曲感情的处理上多下功夫”。可见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音乐的表现力是无穷尽的,但首先是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表达能让歌曲表达出人的思想内涵表现情感的最高境界,歌唱艺术就是通过人的思想与歌曲的结合从而更加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健康饱满的积极的情感是歌唱家艺术的灵魂。

二、生活对歌唱情感的影响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必定对歌唱产生影响。歌唱者的情感生活体验是表达歌曲情感的最佳途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情感,每个人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情感也不同,一位成功歌唱者不仅个人修养及其演唱技巧较高,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也较为强烈,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越深,在演唱时的情感表现就越真实,感染力就越强。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心去聆听生活,去存储生活给你带来的真实感受,歌唱时与技巧结合、升华,产生歌唱情感,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

三、在歌唱中释放情感

(一)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歌唱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歌曲从作曲家的创作、歌者的演唱到观众欣赏都是因情而发,是词曲家动心创作、演唱者用心歌唱、欣赏者用心感受的艺术加工过程。我们在歌唱作品时应该做到一下几点:深知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及意图,从整体上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素;想象与分析,把自己当做歌曲的词曲作者,来融入歌曲中,通过对歌曲的认识及演唱来把握情感基调,认真分析歌词,再从节奏旋律曲式上整体进行分析;深入的了解作者,能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歌曲的内涵。

(二)声乐歌曲的演唱是系统的工作。它需要各个部分的各个组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歌唱任务。我们在认识到情感和明白了怎样把握情感之后就开始着手怎样在歌唱中充分利用到情感的问题了,在运用情感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以便更好的去理解歌曲的内涵。(2)把握作品的形象,把真挚的情感融入其中。(3)把握作品的旋律线条。(4)把握作品的伴奏形态。伴奏是一首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伴奏织体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旋律形象的表达,它能把旋律未能发挥的情感进行补充,推动旋律走向极致。(5)歌曲高潮的正确把握。歌曲的高潮是作品的重中之重,它使作品的旋律与情感达到顶峰,它是总结的总结,它关系到全曲的形象是否塑造得完整。(6)注重实践。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埋头苦干的的死学,应该多参加一些与声乐有关的实践活动,既能锻炼自己,又能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逐渐把自己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一个层次,把歌唱技巧及歌唱心理统一起来。

四、结语

简单的来说,恰到好处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离不开生活体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以及良好的读谱读词习惯,这是培养准确表达歌曲情感的最基本的要求,但对提高歌者的歌唱水平特别是情感表达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唱的说服力就是内在情绪的感染力,当你欢笑、悲痛或震惊时,其情绪就会对观众产生一种直接冲击效果。因此,声乐教学与演唱必须在情感的操控下进行,情感因素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声乐水的学习和提高,以情动人,达到“以情化声、声情合一”的演唱境界。这种积极的状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学习声乐。

合唱活动总结篇6

音乐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歌唱是表达音乐最为直接的语言,不赋予感情的音乐是空洞无力的,无法征服听众的心,那它就是不成功的。在歌唱的时候,心理因素是影响歌曲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元素,以下的文章就是我在平时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的。

一、想唱就唱――调整情绪状态

我身边的一些学生,在熟悉的老师家长面前唱得不错,可到了比赛或表演就大打折扣,紧张得不能自制。本来唱得滚瓜烂熟的歌曲却唱的乱七八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忘词跑调等情况时有发生。

所以我觉得要唱好歌首要条件是要敢于歌唱。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敢于张口去演唱,不用去考虑自己的音色是否动听、歌曲的节奏是否准确,大声的唱出来。如果不开口唱,所有的音乐表现元素都是纸上谈兵,变的毫无意义。因此,相唱就唱,教师要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状态,使情绪与发声器官协调一致,这样才能为我们的歌唱打好生理的基础。

二、乐于演唱――改善性格特征

一般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喜欢活动,爱社交,对外在世界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不会有“怯场”。 这类学生在课堂或舞台上演唱时都很放松、自如,歌唱状态一直很积极投入,甚至在参加比赛时能超水平发挥。他们希望并且喜欢在观众面前演唱。

内向型性格的学生一般重视主观世界、重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比较拘谨和害羞,因此在演唱时紧张度较高,很容易发挥失常。有些学生因为性格方面因素,在歌唱时似乎“羞于启齿",缺乏自信。这种状态不利于自身以后的发展,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我们教师适当的培养学生的演唱欲望、适应场合的能力及自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积累经验,让学生乐于演唱。

三、主动演唱――提升歌唱的欲望

是被迫演唱,还是主动演唱;是演唱自己喜爱的歌,还是演唱不喜欢的歌曲等,都会影响到平时歌唱学习和演唱的欲望、情绪。如果学生的心理紧张,精神不集中,就不会唱好歌曲,只有当他内心充满歌唱的欲望时,才会唱好歌曲。一个人在歌唱前,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以及发声器官上做好准备。若没做好准备,学生在练习、演唱间产生巨大落差,使学习心理极大程度地受挫,最终影响歌唱教学顺利完成。所以在歌唱前除了教师的引导,学生自我激发歌唱欲望、主动去歌唱也是很重要的。

四、一心一意――集中注意力演唱

歌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而注意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歌唱与发声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演唱和发声的全部过程中,都必须有注意的品质伴随,因此如果我们了解了注意的品质,并把它利用到我们的歌唱教学和演唱中,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示范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认真听辨老师演唱的声音,用心记住老师讲授的方法、要领,在课外还要根据课堂上老师的要求集中注意力进行练习。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总结出我们要加强锻炼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情绪的干扰,并利用情绪帮助自己演唱成功。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在不顺利条件下能够正常演唱的良好习惯。比如:正在演唱时,对于周围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如:教室外的谈话声、学生的吵闹声等,这些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时老师作为一节课的引导者,就要引导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学会控制自己、调整自己,把一切集中在歌唱表现方面,忘掉除此之外的一切事物,用心歌唱。

合唱活动总结篇7

一、活动背景:今年 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六十,普天同庆。在这个喜庆的2009,全国各族人民以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形式,欢庆着伟大祖国母亲的六十岁生日,表达心中的 爱国热情。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让我们感慨,六十年的丰功伟绩更令我们自豪!在此背景下,我们正好开展新一期的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教育支部团员,增强爱 国热情,牢记肩负的光荣使命,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二、活动目的:通过观看华诞六十献礼片——《建国大业》,以及合唱爱国歌曲,激发和增强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教育团员更加坚定的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强化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增强团员意识,并在活动中力求使本支部更加团结和谐,从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三、活动主题:重温历史,歌唱祖国四、活动时间:2009年11月5 日五、活动地点:教学楼 (待定)六、前期工作安排:1、宣传。制作充足的宣传卡纸,简要介绍活动及时间、地点,并于10月29号前挂于树上进行宣传;2、 活动前一周借好课室,注意包括多媒体设备。(负责人:团支书);3、 复印《歌唱祖国》歌词33份,发给支部全体团员,让其熟悉歌词,练好歌曲;复印活动流程表10份。(负责人:刘崇海);4、 准备好《建国大业》视频、歌曲《歌唱祖国》、《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负责人:韩国俊);5、 尽快确定朗诵诗歌的同学;6、 制作邀请函4份,邀请班主任陈循军,团总支第一副书记蔡金亮,助理班主任梁志伟、何俐妍作为活动嘉宾莅临指导。邀请函于10月28号送出,并附上活动流程、《歌唱祖国》歌词。(主要负责人:组织委员-彭子浓);7、 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在活动前召开支部大会,统一支部思想,动员团员积极配合和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及强调在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 做好活动的通知工作。(主要负责人:通讯员-冯淑芬);9、 活动当天的现场布置。在活动前1小时开始布置(团旗、横幅、黑板字、气球等)(主要负责人:宣传委员-邓茂强)。七、活动流程:1、 主持人(团支书)宣布活动开始,介绍到场嘉宾;2、 唱国歌;3、 朗诵诗歌《我的祖国》(背景音乐:我的祖国)朗诵者待定4、 主持人简要介绍《建国大业》;5、 放映《建国大业》;6、 放映结束,支部成员谈观后感;7、 大合唱《歌唱祖国》;8、 班主任陈循军总结;9、 主持人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物资需要: 物质 金额(元) 复印资料(33+10)份 5 卡纸15张 12 油性笔3支 8 气球1袋 15 双面胶1卷 3 塑料绳1卷 2 饮用水4瓶 8 邀请函4份 6 总计 59

合唱活动总结篇8

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是音乐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表现在他们所从事的艺术活动中。较高的艺术表现需要较高的音乐素质和文化素质做铺垫。所以,专业音乐人才要不断长期地钻研和进取,才能保证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高质量与高标准。 

第一节文化素质的培养 

歌唱者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歌手大赛中的综合测试的出现反映了文化素质对于一个歌唱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歌唱者感情的表现主要是在对歌词语言的理解与体验基础之上的,一个歌唱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词曲,从而去诠释一首歌,同时这也关系到歌曲情感的表达。(2)不断丰富个人阅历。情感丰富的人唱歌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得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丰富。经历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彻,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第二节音乐素质的培养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不光要唱功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音乐技能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技能与素质之间,还有一道相当重要也相当难以跨越的“内化”鸿沟。很难想象,一个只掌握了乐曲的演奏或演唱技巧而对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作品内部结构、其所属的风格流派等知之甚少的演唱者或演奏者,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演绎作品的深刻内涵。音乐素质是歌唱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根本依据,也是其演唱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充分了解歌唱作品 

一、理解作品内涵,进入角色体验 

演唱者拿到一首歌唱作品,不要急于学习它的旋律,应把歌词熟读数遍,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的生活环境、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在演唱有具体人物形象的歌曲时,想象得越具体,人物形象就越真实;想象的越丰富,人物形象就越生动;想象的越完美,产生的情感就越强烈。 

二、把握作品风格,结合个人特点 

(一)掌握风格,准确表达 

对一首作品风格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演唱效果好坏。不同的歌曲作品有不同风格。中国作品的风格一定不同于外国作品的风格。而我们在掌握了一定演唱技巧之后,就要特别注意歌曲风格的把握。总之,在演唱前要仔细研究作品的风格特征,以便准确表现作品。 

(二)结合自身,突出个性特点 

由于每个演唱者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演唱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委婉深情,有的质朴深沉;有的纤细优美,有的刚健豪放;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主要是每个人对歌曲的理解不同。每首歌曲都有其本身的创作背景,其中包括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来描绘理想中的情景。这一切是一个整体,表演者要用自己的感受、天赋与歌唱技巧把作者的意图完整的表达出来,决不能一味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第二节做好充分的歌唱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是歌唱训练的基础内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歌唱者的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声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 键之一,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 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 运动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第三节建立必胜的信心 

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演唱失败。因此,建立成功和必胜信心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那怎样来树立必胜的信心呢? 

1、要树立成功映像。在演唱的前一天或唱前做准备时,回想曾经或即将成功的映像,并要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想象中,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越来越多的获胜或成功的细节上。 

2、要进行放松学习。做集中注意力练习,坚守镇静的意念。演唱前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兴奋等。要牢记自己的目标,把注意力、意志集中到演唱的过程中去。 

3、控制紧张情绪。唱前紧张状态表现有很多形式。如总感到嗓子不适,总觉得有分泌物、咳痰或喉咙发干等;由于演唱动机引起的心理不平衡反应;与演唱无关的杂念干扰而分散注意力;唱前不安和痉挛、感冒、情绪烦燥、心神不定等。对于通过心理智力训练,可以控制或消除上述种种心理。 

第三章结论 

歌唱者的心理活动关系到歌唱者的实践能力,良好的歌唱心理会给歌唱和带来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反之会给歌唱者带来痛苦和失望。 

合唱活动总结篇9

【关键词】乐学 审美 自主 创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29-03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或活动程序。它体现了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材的组合等教学思路,能将教学理论直观化、简单化,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唱歌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手段。音乐课标指出唱歌教学时间应占全部音乐教学用时的三分之二,这充分说明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唱歌课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基本过程为:发声练习―复习旧歌(可省略)―导言―范唱―教唱曲谱―朗读歌词―依谱唱词―艺术处理―复习巩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新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材及信息技术得以运用,这样的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课程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进行了小学音乐“审美式”多元唱歌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音乐“审美式”多元唱歌教学模式倡导“乐学、审美、自主、创造”,其核心是“审美”。该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及采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加强学生对歌曲内容形式、情感意境的审美体验,对歌曲文化美的感受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力。小学音乐“审美式”多元唱歌教学模式结构框架为:激趣―铺垫―掌握―巩固―创造―结课,具体如下:第一阶段,进入歌曲情境――激趣;第二阶段,审美感受歌曲――铺垫;第三阶段,尝试表现歌曲――掌握;第四阶段,审美表现歌曲――巩固;第五阶段,拓展延伸展示――创造;第六阶段,进入教学尾声――结课。小学音乐“审美式”多元唱歌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综合运用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模唱教学法等多种学科教学方法。

下面以湘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江南小曲》之《茉莉花》教学实录进行说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用柔美、纯真的声音学会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听、看、唱、学、编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和感受音乐,体验乐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柔美、纯真的声音学会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用不同的风格演唱《茉莉花》,有一定的歌曲创编能力;(2)感受并唱好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并唱好歌曲中连音与非连音的乐句。

教学内容:“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浙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整个教学内容分三大块:1.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细腻优美的风格;2.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充分感受不同的音繁硐中问酱给人们的不同艺术享受,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喜爱;3.创造性地表现歌曲《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韵味和迷人魅力。

教学设想:这是一堂集唱歌、欣赏、创编、演唱于一体的音乐课。本课以演唱歌曲《茉莉花》为主题内容,用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音乐会上演唱《茉莉花》――学习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创编演唱歌曲《茉莉花》四个情景将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让学生体会用不同情感饱含深情地演唱,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乐于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用婉转、纯真的声音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1.能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有感情地处理歌曲;2.能模仿和创编不同演唱风格的《茉莉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游戏等。

二、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

师:同学们,有一首民歌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网上还把它誉为我国的“第二国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教师弹奏《茉莉花》的旋律。

3.学生回答歌曲名,哼唱歌曲。

4.板书课题:江苏民歌《茉莉花》。

点拨:此为歌曲教学第一阶段,进入歌曲情境――激趣。任何歌曲都有它的背景:有的是民族或地域的文化背景,有的是创作背景,有的是内容的故事背景,还有的是情感、情绪的氛围背景……这些背景都可以构成歌曲教学的特定情境。这一阶段,教师以恰当的提问或导语,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三、新课教学

师:歌曲《茉莉花》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作为我们国家的民族歌曲,我们的歌唱家宋祖英把《茉莉花》带到了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再现了我们美丽而神秘的中国,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1.听赏宋祖英维也纳音乐会歌曲《茉莉花》。

点拨:创设情境,铺垫情感。教师用视频播放宋祖英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场景,引发学生的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迫切唱好歌曲的欲望。

2.说说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情绪、速度。

3.听赏课本《茉莉花》歌曲示范演唱。

4.说说课本歌曲童声演唱与宋祖英演唱的区别。

点拨:此为歌曲教学第二阶段,审美感受歌曲――铺垫。在这一阶段,师生共同对歌曲进行多遍的听赏、深入的审美,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对歌曲的美感进行挖掘、品味。歌曲《茉莉花》最具魅力的是运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不同的风格美,富有韵味地唱出这种美,是教学的重点。在本阶段教学中,师生通过对歌曲情绪、速度的区别来触及这种美,并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听、评、模仿等活动,深入品味这种美,为接下来的“自主学唱”“审美表现”做好了教学铺垫。

5.师生对比演唱《茉莉花》,师生互评。

6.引导学生找出“休止符”和“连音线”,解决难点乐句。

7.学生跟琴准确地演唱全曲。

8.学生跟琴唱谱。

点拨:此为歌曲教学第三阶段,尝试表现歌曲――掌握。本阶段亦可称为“歌曲学唱”,是学生在美感动力驱动下,尝试把握歌曲表现。在前一阶段,经过反复、多遍的欣赏,学生对歌曲已经比较熟悉了,因此歌曲的学唱可以以一种更加自主的方式完成,总的来说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结合视唱进行。本课歌曲学唱是采取学生先自己直接随琴跟唱,再根据对比教师的范唱,自己当小老师进行纠正的方式。自主学唱的方式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术能力,使这些知识和能力在新歌学唱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并得以巩固。

四、处理歌曲

1.引导学生在情绪、速度的基础上进行力度变化演唱处理。

2.学生展示个性演唱。

3.师生互评、鼓励。

4.有感情地齐唱全曲。(注意情绪、力度的变化,用高兴、赞美的情绪和p mp mf < >等不同力度演唱)

点拨:此为歌曲教学第四阶段,审美表现歌曲――巩固。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这是集中体现本模式最终学习效果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进行具有一定审美性、声情并茂的演唱,是本阶段的任务。此前,学生已对歌曲获得了足够的审美感受,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表情、音色、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把这种美的音乐形象、情感和意境传达出来,让学生完成一次富有美感的歌唱表现。这个环节容易被理解为传统模式中最后两个环节“艺术处理”和“复习巩固”的二合一,其实它与前者有本质区别。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传统模式中的“艺术处理”由于缺少之前教学环节对“审美感受”的充分垫,学生对歌曲的美感体验不足,进行“艺术处理”时,就可能显得很被动,表现为情感唤起缓慢、处理歌曲的思路与方法相对匮乏等,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教”学生怎么做。而在本模式中,由于之前对歌曲有了足够的审美感受,学生的表现欲望与表现能力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学生乐于并且知道该怎么去表现,学习更加主动。其二,传统模式的“艺术处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本模式在“审美感受”和“自主学唱”阶段都进行了“审美表现”的启发。从以上课堂片段可以看出,关于如何进行“审美表现”的交流、讨论与尝试等活动,已成为前两个学习阶段的一个难以分割的部分,对“审美表现”的思考和实践贯穿了学习始终,也使得本模式呈现出鲜明的“审美性”特征。因此,本阶段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表现,并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建立在前面各阶段的学习成果之上,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个环节强调的是歌曲审美表现的完整性或多样化,是巩固、整合、拓展与升华。

五、歌曲拓展

1.“开心点歌台”。学生点歌欣赏不同地方特色的《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李虎演唱的《茉莉花》,马小倩、许岚岚演唱的《茉莉花》,伦巴《茉莉花》,阿里郎《茉莉花》。

2.对比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情绪、速度,学生互说听后感受。

3.学生开“演唱会”。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分四组练习演唱。要求:选用“开心点歌台”中不同特色的《茉莉花》来练习演唱,再加上前面我们在情绪、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练习,看那一组的歌声最动听。

(2)学生演唱会。学生展示表演唱《茉莉花》(2―3组)。

(3)师生互评、鼓励。

点拨:此为歌曲教学第五阶段,拓展延伸展示――创造。此环节,教师以音乐教学为主线,结合艺术的其他表现形式,如律动、表演等门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以丰富的视觉效果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本课中,教师以演唱为主线,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创造性地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小结下课

1.师生互相小结所学内容。

2.教师总结:同学们,歌曲《茉莉花》让我们意犹未尽,民族歌曲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所以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在《茉莉花》婉转、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共同拍手演唱《茉莉花》)

点拨:此为歌曲教学第六阶段,进入教学尾声――完美结课。如果一堂课是一支动听的乐曲,导课是序曲,结课便是终曲。完美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使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本课中,教师先将总结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最后运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提升。师生共同总结后,再次演唱歌曲,教师适时示意学生走出教室,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合唱活动总结篇10

【关键词】以人为本;歌唱;教学方法

“寓情于声、寓德于声、寓智于声”是歌唱教学的作用所在,也是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的特点所在。优秀的歌曲旋律往往赋予歌词丰富的情感色彩,能更好地从情感上打动幼儿,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当幼儿唱歌曲《好娃娃》时,他们会懂得尊敬长辈才是好孩子。歌曲《小小蚂蚁》告诉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在教幼儿齐唱时,只有当音色、音高协调一致,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培养了幼儿的协作意识;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调相结合的艺术作品,歌词配上动听的曲调,能使幼儿积累许多精炼、福幼感彩的语汇。总之,歌唱教学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增长幼儿的知识、活跃幼儿的身心,强健幼儿的体魄,从而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然而,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歌唱教学的作用,没有充分了解幼儿现有歌唱能力,盲目地组织活动,结果不但没有让孩子学会歌唱,更严重的是抹杀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剖析幼儿

由于小班年龄较小,刚从家里来到幼儿园,还未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在心理上没有集体观念注意力不集中;在生理上,发音和呼吸器官发育不完善,所以歌唱教学应侧重于激发幼儿喜欢歌唱,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训练听觉,逐步做到用自然音唱歌,克服“喊唱”现象。

中班幼儿在心理上开始以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注意力时间变长,能使自己的行为服从集体。在生理上,发音器官比三岁时有所发展,呼吸也比三岁时深长多了,开始有辨别音高的能力,多以对中班应能根据唱歌内容的要求,学习唱歌不同性质的歌曲,并能准确听前奏、间奏唱歌,能整齐开始和结束、学习唤起、不中断乐句,并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独唱。

大班幼儿音乐经验比较丰富,唱歌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已能准确地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对歌曲的力度和速度的控制更细腻。在对大班幼儿进行唱歌教学时,应要求他们能根据歌曲的内容、性质正确地、较有表情地演唱,能有感情地唱不同性质的歌曲,把教学重点放在通过唱歌对幼儿进行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得能力培养。

二、结合实际,选择教材

从曲调上看,教师首先要考虑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音域范围。幼儿歌曲的音域必须符合幼儿声带发育状况,且节奏不能过快。如果音高选择过高,极易造成幼儿喊唱,易损坏幼儿的声带。

小班歌曲的选择,一般要求选择节奏4/4拍、2/4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占整首歌曲的比重比较多,教师可适当选一些简单的3/4拍的歌曲,音域一般控制在C――B,这样易让幼儿唱准音,并保护好幼儿的声带。

在歌曲速度、旋律、长度上,不同年龄班也有不同要求。小班歌曲的乐句一般不宜太长,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旋律变化不宜太大。中大班的歌曲可适当演唱写,一般可有十二小结或十六小结,速度可稍快一些,并有速度变化。

三、探究途径,方法恰当

首先,选择适当的唱歌教学方法是保证唱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组织好幼儿园的唱歌教学,除了要选择优秀的、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歌曲教材,还应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组织教学,从而使幼儿对唱歌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地联系,有感情地演唱。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将游戏贯穿始终,促进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例如歌曲《小青蛙》。由教师当青蛙妈妈,幼儿当小青蛙,在音乐伴奏下,跟着妈妈学捉青蛙的过程中,学习歌曲,使孩子很快掌握歌词和旋律。

中大班的幼儿,由于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借助于PPT、图片等的形式对歌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组织活动,不但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也能很快地引导幼儿学会歌词和旋律。

其次,应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唱歌技能发展特点来确定方法。

1、音量的控制。

一般来说3――6岁地幼儿,其嗓音特点完全是头因,音质淡薄、前夕,因此教师应让幼儿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来歌唱。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大声唱(声嘶力竭),会对声带带来损伤;另一种是细声细语,过分压抑地轻声唱,是幼儿不能自然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小班初期,幼儿在唱歌时往往没有调,唱歌与说话很相似,教师可让他们多重复练习篇幅较短小、速度中等、节奏平稳的歌曲,多给他们听和看教师的示范,并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拖长音进行演唱。

中班幼儿容易兴奋,激动,喜欢乱喊乱叫,教师要多给他们唱安静的、舒缓的歌曲,使幼儿学会有控制地唱。

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教师应交给更多的歌唱技巧:例如附点音符、弱起拍……又如采用多种形式的歌唱方法,例如合唱、轮唱、对唱等形式。

2、呼吸方法。

唱歌气息的控制和运用,幼儿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教师应采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进行引导。

小班幼儿呼吸很浅,经常出现一字一顿的现象。教师可以运用“吹蜡烛”,让幼儿感受呼吸的方法。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请幼儿模仿“开摩托”的声音联系幼儿的呼吸。

3、吐字咬字。

幼儿清晰正确的吐字发音,直接地影响歌唱的美感。唱歌时吐字咬字正确清晰,能提高唱歌的表现力,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发音部位。

4、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