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0 08:18:16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古筝专业 重奏合奏 课程 教学

古筝专业教学自上世纪40年代进入高校以来,已经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一直以来,专业教学形式基本以一对一独奏教学为主,重奏、合奏教学为辅。即便在重奏、合奏课作为必修课的院校,对古筝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也是极少的。各院校的乐队合奏训练作品中,因古筝大范围快速转调的不便导致作曲家常常避写古筝声部,古筝乐员便常处于“休息”状态,而较少参与训练和实践。此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人才选拔由计划招生,变成了“随行就市”,而古筝因其自身音色动听、易于上手等优势,在短短十几年间迅速跃居为民族器乐第一大专业。随之而来生源数量剧增,各院校招生人数普遍增长。如此不仅给古筝专业教学带来较大压力,更使得本已失衡的重奏、合奏课程对绝大多数古筝专业学生彻底关闭,以至他们无法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锻炼。

一、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教授以其敏锐的职业嗅觉,窥见了古筝专业发展势头。他预见了古筝发展重奏、合奏训练的趋势与前景,率先在国内专业院校开设了古筝重奏课,组建筝乐团,以严格的训练推进演出实践学习。不久,他们便以筝乐重奏、合奏的精彩演奏,赢得了业内好评,成功地树立了古筝群体化演奏的样板,为古筝群体化演奏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国内一些音乐艺术院校也相继开设古筝重奏、合奏课程,暂时缓解了古筝专业学生普遍得不到重奏、合奏训练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古筝重奏、合奏训练不仅在专业院校中兴起,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与演艺市场也纷纷接纳这种形式,使古筝群体化演奏形式成为一种时尚和新趋势。然而,当我们为此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发现其中的问题,给予其更多关心和支持。新生事物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持续发展动力,系统研究和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古筝重奏、合奏训练,首先应该通过专业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设立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以此获得实施条件、计划、方法等具体数据,再按课程开设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实施具体工作的操作。古筝重奏、合奏训练,从课程形式和内容上与民乐合奏课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与专业个别课有着较大区别,它不仅是专业个别课的重要支撑,也是古筝专业教学的横向延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音乐艺术院校将古筝重奏、合奏纳入正式课程设置的较少,且没有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及完善的训练模式。作为民族器乐学科的一个分支,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管理与教学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着眼于整体诠释与严谨定位。

二、对古筝专业重奏、合奏教学的几点建议

笔者于音乐学院古筝专业任教20年,2000年在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率先开设古筝重奏、合奏课,组建了四川省第一支古筝乐团——天籁筝乐团,参与举办了百余场演出实践,也曾获得过文化部颁发的最高荣誉。以开展重奏、合奏训练的教学经验为依据,笔者对古筝专业发展重奏、合奏训练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以此引起整个古筝专业群体的广泛关注,为古筝重奏、合奏及室内乐演奏艺术的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课程设置的“合法化”

可以肯定,在全国绝大多数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实践舞台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古筝重奏、合奏的表演形式,这说明这种形式在各艺术院校早已普遍存在,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院校都已将其作为法定的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客观地说,艺术院校古筝重奏、合奏训练整体还处于较为松散无序的状态,其中绝大部分也是“间歇性”存在。之所以说“间歇性”存在,主要是指师生们往往是根据不定期的演出需要,临时组织学生进行突击排练,完全谈不上系统、科学的课程设置与严谨的教学训练,基本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该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高,还能使他们学会从科学、系统的角度把握音乐的整体布局,培养演奏中的集体意识,建立演奏多声部、多色彩、多织体相结合的理念,学会更好地与别人合作,掌握更丰富的专业演奏技能。该课程作为必修课,教学对象应以具备一定演奏能力的古筝本科学生为主,教学时长3学年,周课时量3—4学时。笔者认为,刚进校的学生需要演奏法规范化的调整适应期,不适宜直接参加训练。而大四毕业班的学生最后一学期要完成毕业论文和准备毕业考试,也少有精力投入训练,所以课程的时间安排应从第一学年下学期开始,至第四学年上学期期末结束,这样更利于课程的实施与延续。此外,合法化的课程还需要在训练时间、训练场地、指导教师等方面得到保障。

(二)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体系

将古筝重奏、合奏训练设置成为合法的必修课程,由校方提供固定场地,集中安排上课时间,教务部门对授课教师和上课学生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考勤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依据以及学生学籍管理,对无故缺席的教师作教学事故处理,迟到、旷课的学生按相关条例进行相应处分甚至开除学籍。该课程应由系一级教学部门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每学期由执行课程授课的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备课、授课及成绩考评,学生则按教学计划进行预习、训练及课后练习,并接受技能的考核。该课程的业务管理与质量监控由相关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师开展定期的教学总结和业务研讨,根据教学目标及课程实施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必要调整,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问题的方案和意见,以此不断促进教师授课质量与学生训练效果的提高,达到以监控促提高的目的。

古筝重奏、合奏课虽然是训练实践课程,但同样离不开相关理论知识支撑,课堂教学除了动手操作之外,加入乐队理论知识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以夯实理论为基础再结合实践操作的全面学习,才能确保该课程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的统一。课程实施过程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有层次的教学进度,采用灵活的授课形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定期组织课堂训练之外的舞台艺术实践,以学生和观众反馈的意见对授课过程与训练效果进行评定,以教研室为单位对评定结果进行研究总结,逐步调整修正教学过程中各项不适合的内容与标准,最终形成完善的合格评估课程。

(三)注重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古筝重奏、合奏训练的师资队伍是不容乐观的,大多数排练都是由古筝专业教师担任训练指导,排练中教师能够发现解决的问题大多集中于古筝演奏的专业要求,而对如何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如何对失衡的声部关系进行调整,如何阅读总谱、指导学生的演奏配合等问题是缺乏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这也是目前古筝重奏、合奏训练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一方面需要担任课程训练的教师主动学习重奏、合奏训练的理论知识,主动向指挥家请教排练的方法与技巧,经常观摩职业乐团的排练,同时也希望由古筝协会等牵头,组织专家对有需求的古筝教师进行排练指挥技能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提高古筝教师重奏、合奏训练的能力。另一方面,还需加强指挥专业的人才引进。“术业有专攻”,专业人才不仅具备指挥专业全面广博的理论知识,且通过专业领域实践的不断历练、成长,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是该课程最理想的任教人选。以他们为核心组成古筝教师参与的教学小组,不仅可以直接指导重奏、合奏的训练,还可以对古筝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培训,更能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引导本课程的发展建设。若是条件允许,以专业指挥与古筝教师相结合,共同担任课程指导,通过两个专业相互支撑与融合,将技能应用与训练实践充分整合,以更明确的教学要求促进训练效果与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出学科结合的优势。

(四)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古筝重奏、合奏的曲目量较发展初期已有较大的改观,除了古筝演奏家积极参与创作之外,作曲家也纷纷投入到古筝重奏、合奏作品的创作中,如何占豪、曹文公、周成龙等著名作曲家都分别出版了古筝重奏、合奏作品曲集。然而教材毕竟不是曲集,它应该反映教学思维的逻辑性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选择符合重奏、合奏课程要求和培养目标,并且适合舞台实践中使用的作品,将其按相应教学思维逻辑汇编成课程教材,并在不断实践应用中补充调整,将适时修改调整作为完善教材建设的工作方针,通过不懈坚持和努力,一定会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较明显的成果。

古筝艺术作为民族器乐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新世纪以来的10余年间以迅猛之势逐步繁荣,其演奏风格与形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群体化演奏形式正在被广大古筝爱好者接受和喜欢。然而,单一乐器的重奏、合奏艺术要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专业院校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总结,再以相对成熟的教学训练模式向社会推广,是最合理有效的途径。作为专业院校的古筝教育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将这项工作完成好,我们相信,只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古筝演奏艺术新的辉煌。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阎爱华;古筝教学;创新发展

1 引进五线谱教学,推进现代技法训练

1961年8月,在西安召开了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材会议,会议期间,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巽之带来的对于五线谱记谱的做法,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其后三十年,阎爱华编著的第一部《线谱古筝教程》问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历史上是用工尺谱。近代简谱传入中国后,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器乐教学所用作品又主要沿用简谱,而作曲家的新创音乐作品则又都采用五线谱进行创作,因此新创作的五线谱古筝音乐作品,对于已经习惯于用简谱演奏和教学的师生来说,其识谱的速度、对乐曲的准确的理解和与乐队的配合,都较难达到要求,特别是一些结构较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创新曲目,这种矛盾就表现得更为突出。针对这一状况,阎爱华教授为提高学筝者的识谱起点,率先将古筝技法训练与线谱训练相结合进行,与世界通用的音乐识谱法接轨。1993年9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自主编写的全国首创古筝线谱教程《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将古筝教材编写成过去所未有的五线谱教程,运用于学生的基本训练,达到了提高学生识谱与演奏速度的效果。阎爱华教授这一创举,与她的儿子也密切相关。阎爱华教授的儿子在他几岁时就要求改学钢琴,阎教授并没有反对,相反,用自己教学课余的所有时间,陪儿子学习钢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阎爱华教授开始正式学习西方音乐,也开始接触到五线谱,并合理地将钢琴学习演奏与古筝的学习演奏进行比较,大胆地将西洋乐器使用的五线谱和一些练习曲应用于古筝的学习。在民乐还只习惯于使用简谱时,推出五线谱演奏中民族乐器的理念,开创了五线谱教学与简谱教学同步的先河,得到了音乐界的认同和肯定。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对此书的评价说:“线谱古筝教材编得好,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大好事。”实践证明,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大量优秀的古筝现代作品问世,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作品都是由线谱记谱,在调式、调性上也常常打破古筝传统定弦,传统的一路学习简谱上来的学生在处理这些大型作品时,往往会感觉力不从心,在学习的第一步识谱上有很大的困难,需要花大量时间在研究曲谱上。而将简谱与五线谱同步进行教学,使很多小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用五线谱在古筝上找到弦,每个音在五线谱上是怎样标记的,无形当中给她们的音准、头脑中的调式等有很大的启示,对现在的古筝演奏者在识谱和处理音乐情感时,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本书于2000年再版发行,并获得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奖。

这本教材以五线谱识谱法由浅入深,共二十讲,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古筝弹奏的基本指法和乐理知识,每一讲中根据教材的不同程度介绍了五线谱乐理知识,并附有简谱便于初学者对照,为了适应少年儿童学习古筝的要求,还选用了小学音乐课本作为教材。选编了10首古筝独奏曲,这些曲目全部配以简谱和线谱的对照。在传统的古筝教学使用简谱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世界各国通用的五线谱识谱法编制古筝教程,这样在掌握筝艺技法的同时,解决了五线谱识谱问题,熔筝挤与识谱为一炉,一举两得,相得益彰,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将古筝艺术推向世界,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为新一代古筝演奏者适应各种形式的音乐演奏创造了基本条件。由于古筝五线谱教学的展开,解决了古筝高难度创作新曲的教学难点,方便了各种创新技法的理解和把握,因而在传统技法训练的基础上,推进了阎爱华教授在教学上的现代技法训练进程,从而在线谱古筝教程第一集五线谱知识与技能含量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途径,完成《古筝现代演奏技法训练》的编著,提高了学生对难度较大乐曲的适应能力,对古筝演奏中“移宫换调”的难点问题解决,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为阎爱华所预设的古筝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在教学上的识谱、读谱、析谱和现代技法掌握上,做好了基础性的铺垫。

2 “演”促“学” 个别教学与团队教学相结合

一般我们的器乐学习课堂都是“一对一”的小课上课方式,这种方式被多数教师采用,当然,这样可以使教师单独针对学生的个人演奏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是很有必要的。但通过若干对象的互动影响,相互激活表演欲望和艺术激情的小组互动教学也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以四五个学生为一组的观摩教学中,可以克服教学方式单一化、枯燥化,可以围绕相关的艺术表现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和共同研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对曲目表演的艺术感染力。阎爱华教授的课堂,有时是非常即兴的,常常进行比较教学,让两位甚至三位学生一起参与到一个学生的问题探讨上。在讲解学生个人演奏问题时,如果有同学出现和你有相似的问题时,便会拿来你的问题与之进行比较和总结。笔者某一段时间在处理《枫桥夜泊》时,快板音色部分总是演奏的不够细腻,在一节课上,笔者上课前的一位学生也是一位成年学生,是安徽一个学校的古筝教师,弹奏的是《浏阳河》。笔者当时很奇怪,为何这位古筝教师还在重新回过头来学习这样的古筝基本曲目,后来知道,原来她是因为从业后就觉得力不从心,往往简单的曲目演奏起来特别的浮躁,音色的处理和乐曲气息的把握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才会沉下心,慢慢磨以前的曲子。而笔者就《枫桥夜泊》快板部分的演奏恰恰也有此方面的问题,因为快板一味追求了速度,而忽略了快板中气息的连贯和旋律的起伏,阎老师在说出笔者和笔者上一位学生的问题时总结说,把快板放慢到慢板的速度,你再去听自己的演奏,如果可以做到与慢板一样能自然舒服有感情的歌唱出这段旋律,那么再用乐谱标注的速度去演奏就会好听很多。这位古筝教师现在回归简单曲目的学习,在音色的细致处理上已经扎实了很多。就这样,学生往往在课前就能更深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单独授课中,也会提前动脑筋尽量改正和避免一部分技术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技术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也培养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古筝教学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古筝专业在高等院校设立专业课程,大概只有半个世纪的事。相较于钢琴等器乐表演专业等几百年来已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的乐器,古筝教学还处在探索发展时期。阎爱华教授作为古筝教育界优秀的教育家,她的教学理念的创新对我们今后从事古筝基础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学习,笔者也将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阎爱华.筝艺新探――线谱古筝教程[M].南京:江苏文出版社,2000.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3

1学校办学方面教学过程大多数是集体教学,没有因材施教,课堂上课人数多老师照顾不到;教学方式变革相对滞后,没有运用新科技和其他多媒体手段,学生缺乏听觉的训练,没有养成对美音的基本评价标准;培训途径单一,只有学校课堂式教育,教学模式固定不发散,缺少音乐实践活动。2学习内容角度商业模式过于浓重,盈利性、目标性太强,过分追求考级、琴艺程度,导致古筝教材的难易程度跨度大,甚至不能衔接,起到了握苗助长的作用;市面上各种琴学书刊众多,缺少从始自终系统的教程顺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琴者的选择。3社会要求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竟争日渐激烈,对人才层次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音乐教育已越来越多的走人人们的生活,已有的音乐培养方式和培养模式已需要相应调整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尤其在2011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后,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和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更可以为音乐社会教育提供主要方向,这也提醒广大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要相应转变,也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要求教师不仅要发展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职业品质,还要具备多元的知识含量和完善的能力素养。

二、完善古筝社会大众教育本调查

对于社会上商业化非专业古筝艺术学校的运营和古筝教师的讲授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具体如下:1多元的知识结构新形势下教师首先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对于古筝教师而言,其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包括这样一些内容:l)古筝发展演变史和全国各大筝派,并了解他们的独特演奏技艺;2)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知识;3)相关音乐知识,如音乐理论、视唱等相关学科知识;4)其他姊妹学科知识,如历史、地理、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5)熟悉当今国家对于音乐课程的标准方向;6)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相关创作背景,承传发展的知识。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多阅读全国音乐核心刊物的专业性知识,学习人文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还应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现代的古筝乃至音乐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教育哲学、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这样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对古筝教师的要求。2过硬的专业能力l)教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如具有良好表达沟通能力,以应对不同阶层、不同阅历、不同专业程度的社会大众群体;2)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示范、教学评价、教学比较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3)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4)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现代器乐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时间和周围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适当对新的教育思想、方法、观念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也正是艺术教育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性的独特魅力。在发现、反思、总结的过程之,可以将此过程转化为文字与全国的艺术教师共同交流,并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5)较强的教学能力在社会化古筝教育中也占有很重要位置,古筝教师应在教学过正中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并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由“学习”转为“会学”。引导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达到音乐知识之间的融合,各姊妹学科之间的触类旁通。这样无论是学生的专业基本功的掌握还是参加各种比赛竟赛的能力都会得到巩固和提高。

三、总结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高校古筝教学;问题;对策

古筝在我国民族器乐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大,在众多筝家名流的努力和推动下,对古筝的研究和重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古筝教学的现状

随着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院校开设了古筝选修课,这为学生多掌握几种音乐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高校古筝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总体来看,高校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

1.注重教学技巧,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和思维的影响,大多数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古筝演奏的技巧上,忽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由此学生也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的训练和提高上,往往通过较少曲目来掌握演奏方法。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对音乐文化内涵认识和理解不够,不能准确掌握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不能从更高的文化高度体现演奏技术。音乐素养的缺乏也往往导致学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方面知识结构和艺术修养上的缺失。同时,注重教学技巧,也使音乐教学中缺乏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缺乏艺术美,不能很好的把艺术作品内涵和艺术美表现出来。

2.注重教学内容,忽视学生自主性

从当前古筝教学的过程中来看,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忽视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这种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学生学习古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得到激发。同时,古筝教学往往采取教师“一对一”小课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教学成本比较高,教师的投入精力比较大,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和他人和演奏时的配合、协调能力就较低。

3.注重理论教学,忽视舞台表演实践

古筝是一门演奏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表演艺术,也是一门表演科学,是舞台表演行动的艺术,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其中又掺杂着视觉艺术因素和情绪感觉的因素,它既体现着表演者运用音乐手段与技术能力来表现作品的美感。当前高校的古筝教学普遍存在教师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实践中进行模拟教学训练较少,练习锻炼机会缺乏,实际的舞台表演实践。学生不易把课堂教师教育的理论消化和掌握,因缺乏舞台表演实践,一旦在舞台上表演,往往容易出错。

二、解决高校古筝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古筝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教师要在遵循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培养出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1.积极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由于受高考招生的模式的影响,考生往往是应付考试而学习,容易导致学生对古筝知识学习不系统,弹奏和实际舞台表演能力较低。因此,高校古筝教学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要结合学生实际增加一些诸如乐美术鉴赏、戏曲欣赏、文学等选修课程,文化课程,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和表现方面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古筝艺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意识地渗透一些乐曲的地方风格、创作背景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在文化中理解作品,不断提高人文修养。

2.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古筝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教师要结合古筝教学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改变当前“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把“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合音乐教学特点并能培养具有舞台表演的专门人才的教学方法,增加练习的数量,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针对师范类学生,不但要学习如何弹奏古筝,还要学会如何教授古筝,懂得古筝教学法,为其今后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艺术专业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素质是课堂教学水平的充分体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展示,强化舞台心理素质的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设置,开设舞台演奏表演方面的相关课程或讲座,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的创新学分,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品味。同时,要营造良好的艺术实践环境和学习氛围,充分重视艺术实践给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定期举行班级艺术实践晚会或周末音乐会,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缩短课堂与舞台、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距离。

高校古筝教学对提高大学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继承和创博古筝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动的作用和意义。教师要在开展古筝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演奏方法,使学生了解古筝的文化历史,了解不同时期的流派和经典曲目,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谭永局.论高师艺术专业学生舞台表演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5

“小红花”结缘古筝

1974年,9岁的张晓红被马成会老师选中,成为宝鸡市小红花艺术团的一员。马成会是位多才多艺的老师,不仅精通乐理,而且吹拉弹唱无所不通。他将这60个精心挑选出来的璞玉浑金细细打磨、尽心培养。在三四年间,小红花艺术团在宝鸡市及周边演出几百场之多,连市委领导都多次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60朵小红花,将来就是60颗璀璨的明星!”

1978年,高考恢复后,马成会从60个孩子中选了13人去参加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的考试,张晓红也被选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那一年报考的有3000多人,最后只录取30个。张晓红一试二试十分顺利。到了第三试,从考场出来,一位老先生也追了出来。张晓红一看,正是那位身形微胖、面相慈和、问她还会什么的考官。老先生拉着她的手看了又看,说你跟我学古筝吧。张晓红人小怕生,一个劲摇头说不学。那位老先生后来又找别人来问,张晓红还坚持不学,就要弹扬琴。

西安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发下来,张晓红一看录取的专业是古筝专业!她气得直哭,说那老头儿真是的,我跟他说不学古筝,怎么还给我弄去学古筝呢?张晓红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姥爷是闻名遐迩的全国战斗英雄,建国后被主席授予“全国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时任陆军21军某师师长。1978年陆军21军全军家属上下就张晓红一人高考成功,那于全军、于父母都是莫大的荣誉。可张晓红还是不想学古筝,最后她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恶补先前空白的文化课知识,竟然又考上了宝鸡市的重点中学——金台中学。这时姥姥对张晓红说,让她自己决定和选择。张晓红纠结万分:去重点中学将来可以考大学,上喜欢的中文系,但自小学习的音乐说什么也不愿放下。最后,只好采取排除法,她假设自己不学音乐会怎样?张晓红觉得一生都会无以复加地痛苦。所以她最后决定,我必须得去音乐学院附中学音乐!

去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后,张晓红就拜在了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先生门下。老先生名叫高自成,是山东派古筝名家。那年他已年近六旬,再过几年就要退休,所教学生这是最后一届,张晓红可说是关门弟子。老先生视张晓红如心头之器、掌上之珠,他想在自己退休前培养一个最心满意足的学生。除了白天上课高老师特别严格,每天晚上他都遛弯来琴房听张晓红练琴。有时晚上张晓红正和同学玩耍,不知谁喊了声:“张晓红你老师来啦!”她赶紧一溜烟跑回琴房练琴。高老师就在旁边听着,听得不顺耳就马上指点。就这样,在高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张晓红迅速成长起来了。

坚爱古筝,获益良多

天道酬勤,张晓红技艺日进,不到两年的时间在校已有了“小高自成”的美称,连弹奏时一个皱眉一个叹气都和老师一样。学古筝时,张晓红面临一个挑战,她是天生的“固定调”耳朵,十分罕见,别人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听准的音,她一听就准。可这样的耳朵更适合演奏西洋乐器或学习作曲专业,老祖宗的民乐更加写意,音调灵活,不以国际“固定调”为准绳,因而被称为“首调”。高先生给张晓红讲课说的是“首调”,张晓红听不明白,因为脑子里全是那个“固定调”。她也不敢跟老师说,最后花了大量时间,把所有“首调”的谱子统统背下来,弹古筝时像做同声翻译,心里装着背下的“首调”,同步“翻译”成固定调弹出来。

初中二年级时,张晓红“固定调”的天赋被学院视唱练耳杨越萍老师发现,杨老师是学院院长的儿媳,她兴冲冲找到院长,说发现了一个天赋极佳、学习作曲的好材料,希望让这个孩子转系,院长也同意了。最后问到张晓红,她犯了难。按说她“固定调”的天赋的确适合学习西洋乐,学作曲又是前途无量,可这两年高老师对她恩重如山,视如己出,怎么能舍高老师而去?她没了主意,去问高老师。高老师听了满面的不然之意,说学校怎么能这样,好不容易招个好学生,还要给我弄走。在这段时间张晓红一直很纠结,那边杨老师催着她转专业,这边高老师又不同意。一天晚上张晓红照旧练古筝,高老师来指导。她烦闷已极,就哭了,说:“怎么办啊?明天最后一天,要不转以后就转不成了。”高老师说:“你听我的,将来你一定能成。”张晓红将信将疑:“我怎么看不到啊,您看往届大学毕业生分配,学古筝的要的可少了。”高老师郑重地说:“别人找不到工作,那是别人,你不一样!学音乐的必须勤学苦练,本事高强,你的水平大大高于别人而不可替代,那就会成功。”

最后,张晓红听从了恩师的话,坚持了自己的古筝之路。大学时开始跟随陕西筝派的开拓者、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周延甲教授学习。之后她先后跟上海音乐学院浙派古筝名家孙文妍教授、潮州名家杨秀明、中国音乐学院邱大成教授学习。1988年大学毕业时,张晓红考取了多个部级文艺团体。后来姥爷一句话:“部队好!部队能锻炼人!”最终,张晓红选择了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成为一名光荣的部队文艺工作者。

张晓红当兵刚满4个月的一天,团长把她叫到办公室,通知她代表空军参加首届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从接到任务那天起,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春节全团放假,宿舍区除了值班人员就她一个人。有一天,团长问她:“你那个房间怎么晚上老是亮着灯呀?你不知道节约用电吗?”张晓红告诉团长,我一直没睡觉,都在练琴呢。团长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年轻人能够这么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晓红不负众望,最后代表全军取得了全国第一届民族器乐大赛古筝二等奖的好成绩,成为空军获得全国民乐大赛第一人。

能者为师,青出于蓝

2005年底,张晓红怀着新的梦想,转业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由一名部队文艺战士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她把自己的艺术积累全部用于教学实践。张老师是真正的来自舞台实践第一线的老师,因为她是教学与实践相辅相成,两不耽误。

自打任教以来,张晓红所教学生先后获得文化部“文华奖”二等奖、第二届国际古筝比赛三等奖、全国首届青少年’敦煌杯”古筝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大奖。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说2008年那次备赛吧,经学院选拔,选送两名张晓红的学生李丹丹、于可心同学参加第三届文化部全国艺术院校“文华奖”民乐大赛。作为她们的辅导老师,张晓红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指导她们不断提高古筝演奏水平。那段时间,她手把手、面对面地口传心授,学生也练得很苦,再加上天气炎热,两个孩子经常汗如雨下,不单衣服湿透了,连帽衫上的帽子都湿透了。辛勤汗水没有白流,李丹丹同学最终夺得了全国艺术院校“文华奖”二等奖,这也是学院民乐学生参加部级大赛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教学的同时,张晓红仍然参加了大量舞台实践,先后为《甄传》《故宫》《清明上河图》《大红灯笼高高挂》《红楼梦》等众多电影、电视剧、音乐剧、京剧、春晚及专业艺术团体录制古筝音乐千余首。为“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录制古筝音乐《香山红叶》;为“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录制古筝音乐《茉莉花》。应文化部邀请先后出访亚洲、欧洲、美国等20多个国家;2005起年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赴美巡演,赴德、法、奥巡演,并赴俄罗斯、日本、奥地利参加多场国家重大演出。2010年、2012年张晓红还担任学院原创大型音乐会《水牛儿——北京民歌音乐风俗画卷》总导演。这场演出集歌曲编创、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和舞蹈表演于一体,同时集合舞美、灯光、服装和化妆等设计专业,由130余名师生承担主要舞台演出实践,演出受到了各级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赞誉。充分展示了张晓红艺术教学、艺术创作和艺术追求的整体水平。多年来,张晓红参加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交响音乐会。2013年参加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和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艾森巴赫合作演出,得到了主办方、指挥家高度好评。

除了教学和演出实践,张晓红老师在艺术教育科研工作中大放异彩,2006年以来独立编写了学院《高职古筝练习曲题库》(一、二),《高职古筝实用教程》(上、下),填补了我国高职古筝教材的空白。先后出版《泛爱众》等十几张CD。先后发表《陕西筝曲中的左手大指按弦》 《山东筝派大师高自成及其古筝艺术》和《音乐没有国界》等多篇论文。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6

近些年来,面对国家的扩招政策,整个大学的学生人数都在快速增长。在当前这个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音乐教育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音乐的人自然也会越来越多,高师院校音乐系选修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就理所当然了。量变到质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然而在短期内的这一系列的增长必将给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带来重大影响。大学生大多数都已是成年人,生理、心理上都已发育完全。因此,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学习古筝的优势显而易见:(一)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有自主性和自律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再是家长的强制要求,更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选修生不是以古筝学习为主,在将来也并不一定要以古筝演奏或古筝教学作为职业,他们重点想要的是在满足学校选修要求的同时体会演奏时那一份平和的心态和学有小成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可以说,他们最主要的学习目的是“自娱自乐”。因为学习目的的明确,自然而然,他们在学习时更具主观性、独立性。(二)大学生的理解力更强,并能与教师更好地互动。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会主动地归纳总结学习中的体会,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交流思想。(三)大学生的手部力量明显要好于儿童和青少年。大学生手部肌肉的控制力已经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锻炼,对手指的操控力也更强。

二、大学生学习古筝的关键及方法

根据高师院校音乐系选修生的现状及其学习古筝的特点来看,大学生想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重点是要把握学习古筝的关键和方法。

(一)大学生学习古筝的关键:

1.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应该以“学以致用”为目标。

2.讲究学习效率。因为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修专业,除了自己的主修课程外,还有可能会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自己,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时间对于每一位选修生来说都不是那么充足,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学习古筝来讲,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心态,有责任心的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

3.对重要技巧和要点的理解与掌握。除了懂得基本的练习方法之外,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古筝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技巧和要点,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精炼名曲或自己偏爱的古筝曲目。练得多不如练得精,相信不少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练了很多曲目,在演奏的时候总还是存在问题。或是一些曲目练过之后,过一段时间再来演奏可能有些部分又已经遗忘了。通过精练可以帮助掌握细节从而达到增强理解和记忆的作用。同时,练习名曲或是自己偏爱的曲目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用更积极的学习心态去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率。

5.用精听和唱谱的方式来培养乐感。精听和唱谱可以说是培养乐感的最佳捷径。精听可以帮助你了解整首乐曲、掌握每一个乐句、找到每一个音符所要演绎的内容。由于音乐是具有歌唱性的,在精听的前提下应该多练唱谱,拿一首乐曲来反复的精听、演唱。通过日积月累,你的乐感一定会明显提高。

6.练习时间的保证。对于选修生来说,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高师院校的选修课程时间设置为两年,每周一个课时。而选修生大部分是零基础的,想要练习好一首可登大雅之堂的名曲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所以,必须保证练琴的时间。

找到学习古筝的关键之后,就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区别教学,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大学生学习古筝的基本方法

1.从双指指法学习开始,科学训练基本功。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协调能力和动作控制能力,而且根据神经及肌肉的发育顺序,人体手部运动是从一开始无意识的握持反射到有意识地握持玩具,到双手各握一玩具,到食指拇指能够对持拿东西,到能够独立系鞋带,人体手部的动作是由用整手进行抓握,发展到用两手指进行对握,然后才发展到用手指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这证明了,人类最先熟悉的是手掌肌肉群的整体运动。针对大学选修生的特点和人体与生俱来的特性,我们在进行指法学习时,可以从双指学习入手,先熟悉整个手部的动作,训练手指之间的配合能力。然后再将动作分解,来进行单指动作的训练,并且在进行单指练习遇到问题的时候,把双指练习时的手部活动方式作为一个辅的动作,来帮助单指进行练习。

举例来说,我们先进行大撮的练习,在演奏大撮时,手心像握着球一样,保持一种最自然抓握的状态。因为这种抓握状态是人类从婴儿时期就会做的动作,也是人类最早熟悉和使用最熟练的手部动作。这一部分肌肉是人类最初就开始学会使用的。这种与人体本能极为接近的肌肉运动,学习起来就能比较的快速准确。在一开始不需要加上很大的力度,只是先学会在演奏大撮时能自然地以拱形来支撑手背,并进行反复的抓握动作。在手背和动作保持稳定之后,再要求手指整个大关节加上一定的力度,以90度的正确角度触弦,让手指随着一开始学会的抓握运动而运动,发出饱满的声音。此时,可以适当对演奏音色加以要求。然后再保持大撮的手型,提起中指,依然用大撮时同样的手指运动方式进行拇指的托弦,或是抬起拇指,用大撮时的方法进行中指勾弦,先学习中指演奏还是拇指演奏可以随自己的学习习惯而定。要注意,在进行单指演奏的同时,必须加强手指末端的小关节力量,以合适的角度触弦,演奏出合乎标准的音色。然后再进行小撮的学习,在小撮的手型稳定之后,抬起拇指,进行食指单独弹奏。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在学习完大撮小撮后再一起进行拇指食指中指的分指演奏练习。在练习的同时,要谨记一旦觉得手部紧张、僵硬,要提醒自己回想初始放松的状态,再进行正确的练习,比如在不确定的单指动作是否正确的时候,就回过头去弹大撮或者小撮,来观察在演奏大撮和小撮时每个手指的动作,以此来记忆单指演奏动作,或是检查单指演奏时的动作是否准确。总的来说,就是把双指演奏训练放到单指演奏练习之前,更有利于提高掌握演奏的速度和演奏姿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时注重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修生学习古筝的目的可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古筝的爱好,或是希望对自身素质有所提高。所以,在学习和练习时,就必须与自己的学习目的保持一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制定计划的同时,大学生应该利用成人的自我学习能力,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策划工作,以加强自己在练习时的目的性,带着思考进行练习。

3.积极主动思考,进一步把握动作要领和情感体现。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所以不管是在进行指法学习还是曲目学习的时候,都可以根据教师对动作要点的准确语言描述进行练习。当然,因为这里研究的对象是选修生,考虑到其基本为零基础,在初学阶段,也需要在领悟老师的动作要领描述的同时观看老师的示范性演奏。在听了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领会总结,首先从理论上明白演奏的动作要领和情感表达方向。这种经过思考后总结出来的结论,比单纯的通过老师教给学生该怎么弹,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更容易被学生记住和运用。

4.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保持沟通和交流的习惯。与老师沟通和交流的同时,老师会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这样便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用更加适合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种及时的沟通,也能够及时地解决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这种沟通不仅仅局限在上课的60分钟时间内,在平时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者QQ等形式进行联系,从而,教师可以尽快对一些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学习的进度。课上与同学的讨论,课后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和吸取经验。通过相互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经验总结。

三、 结语

高师院校古筝选修生这个主体应把握学习古筝的关键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去学习。把握学习目标、学习效率,学习技巧,练习时间等关键,运用从双指指法练习入手、积极主动思考、把握兴趣导向作用和及时交流沟通等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巧君.古筝培训教程 [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2] 李世明.器乐演奏技术问题探微 [J].艺术教育,2006

[3] 韩静.成人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究[J].科技信息,2008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古筝教学少儿成人比较

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形制高雅、音色清丽明亮而倍受人们的喜爱。如今伴随人们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古筝艺术的普及和传播也步入了最为快速的阶段。不断壮大的古筝行业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爱好者的学习需求,必然为古筝教学领域提出更多新的课题和思考,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的比较来分析普及型成人古筝教学与少儿古筝教学的差异。

一、二者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上的比较分析

1.教学目标的不同。我们知道,人们学习古筝都是为了提高音乐艺术修养、培养审美情趣,但在古筝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成人和少儿身心需求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上也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知识的汲取能力较强,与学校教育相一致,通常可以按照普及的古筝考级教材进行学期或年度的过级考评,虽然考级不是评定教学的唯一方式,目前在考级问题上许多专家也提出了许多异议,但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确立不同阶段弹奏目标方面是有较好引导的。此外,少儿古筝教学目标的拟定还和学生参与古筝弹奏比赛、表演等活动有关,近年来,随着少儿艺术文化生活的丰富,各类才艺大赛和演出活动踊跃开展起来,为艺术技能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展示平台,在学生表现自我、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有一定帮助。成人学习古筝,通常是自身有着浓厚的音乐爱好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学习目标的拟定中就应该明确,成人古筝教学不是以过级或比赛来确定,而是要以成人年龄、音乐基础等个体差异来综合分析,通过教师实践指导和理论讲解让学生达到掌握古筝弹奏技巧、了解不同古筝流派风格特点、能完整弹奏部分代表性筝曲的目标。

2.教学形式的不同。通常情况下,少儿由于作息时间的一致和年龄的相近,教学时间相对稳定,既可以采用个体授课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小组课的安排,学习时间以周为单位,较为固定。而学习古筝的成人群体年龄跨度从十八岁到六、七十岁,并且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甚至是不稳定的休息时间,因此成人的教学形式通常以个体课的教学安排为宜,学习时间受工作、生活等各类情况的干扰较多,很难保证每周上课,建议两周左右为一个还课单位。

二、二者在教材选用与教学内容上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随着古筝艺术的快速发展,在古筝教材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教材包含乐曲、练习曲,传统曲、现代曲,独奏曲、合奏曲等,各教材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如同样是考级教材,在学生的初级教学中,上海筝会编的曲目如《卖报歌》、《小斑鸠》等更受少儿们得欢迎;而林玲编的中国音乐学院考级教材中优雅、舒缓的短小传统曲和民歌曲调较多如《西厢词》、《绣金匾》等,这些乐曲更加受到成人朋友们的喜爱。因此,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古筝学习人群,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目前虽然有众多的古筝教材,但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们大致可把它们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各机构、各院校教师编著的名曲荟萃和考级教材,以古今中外大量古筝乐曲的汇编为主;一类是各种集练习和乐曲为一体的古筝入门教材和基础训练教材,以古筝弹奏的基本技能掌握和技术提高为主;还有一类就是特别专业化或流行音乐移谱型的教材,其别专业化的教材技术含量较高,如现代作曲家陶一陌的古筝创作曲集《层层水澜》、日本作曲家三木稔的《古筝作品集》等,主要针对有较高弹奏水平的专业演奏者和院校专业古筝教师,不建议在古筝普及型教学中选用。通常情况下,在少儿古筝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考级机构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考级教材,并辅之以难度相当的、标题性较强的练习曲,如在四级曲目《小小竹排》的弹奏中配合练习曲《小星星》的旋律加强“fa”、“xi”音音准的训练,在六级曲目《采蘑菇的小姑娘》弹奏中配合练习曲《小白船》的训练,以更好地完成摇指段落的连贯进行等,也就是要把少儿的身心特点和选用教材及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体现欢快活泼的少儿音乐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成人古筝教材选用上,我个人建议把名曲荟萃类型教材与第二类基础训练型教材结合起来,名曲荟萃型教材包含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乐曲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月儿高》等,乐曲安排不受级别的限制,风格跨度较大,以乐曲中各流派韵律的把握为主。在基础训练方面,可选用类似李萌编著的《古筝基础教程》入门型教材,也可以练习独立的古筝练习曲,如赵毅编著的《古筝练习曲65首》从而更好地提高弹奏技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成人古筝学习者,我们还可以灵活进行教材的补充,总的来说,在教材及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结合学习者的身心特点和弹奏基础来综合分析,在规范教材的选用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知,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技能型教学因材施教的特点。

三、二者在教学过程及教学重点设置上的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是教学各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完成传达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的实施途径。在古筝教学中由于成人的理解力强于少儿,因此在入门学习中,少儿的学习进度要稍弱于成人,但在不久后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受少儿知识接受力、记忆力强,手指灵活、练习时间较能保证等因素的影响,少儿的古筝学习进程又优先于成人,从而普遍出现了少儿入门慢、进度快,成人入门快、进度慢的情况。针对少儿和成人的古筝学习进程的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在少儿古筝教学中,充分发挥少儿手指灵活的优势,加强弹奏清晰度、速度等基础技能的训练,多以能体现少儿身心特点的现代曲目如《小红花》、《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为例,重点进行乐曲指法安排、速度变化等的示范和讲解,随着少儿年龄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逐渐加入不同风格的传统乐曲如《寒鸦戏水》、《出水莲》等的弹奏。而在成人古筝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成人理解力强的优势,结合他们爱好音乐但又在学习过程中有诸多干扰因素的特点,在基本指法掌握基础上,以乐曲的弹奏为主,与少儿的教学不同,由于学习时间没有较明确的持续性,因此对快速度弹奏等技巧的要求并不一定太高,但对意韵表达的要求又略高于少儿,要求弹奏者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同时具备较好的“按”、“颤”、“揉”、“滑”等古筝弹奏功底和音准辨别能力。

从以上关于成人古筝教学与少儿古筝教学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技能型知识传授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客体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形式的采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重点讲解、作业布置等教学各环节上认真进行准备,针对学生古筝基础练习和乐曲的弹奏反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进行调整,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展开古筝技能掌握和意韵表达相统一的教学,让古筝艺术的传播更为系统、科学。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尹红.音乐教学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8

民族乐器——筝,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奔驰,由最早的秦地之筝,传向全国,因各地地域气候、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等因素的差异,逐渐发展成为传统9大流派。建国以来,古筝艺术事业有了巨大发展,我国著名筝乐大师、筝乐作曲家、筝乐理论研究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湖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焦金海先生在筝乐的诸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筝曲创作方面更是独树1帜,在筝曲的风格性、艺术性、技巧性均具有新颖特色和独创性。他的筝艺在海内外被誉称为“焦派筝”。本篇论文从焦金海古筝艺术成就、在海内外的学术地位、焦派筝美学思想、焦金海筝曲艺术风格及创新技巧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对焦金海筝曲探讨总结出其在全国古筝事业中的影响及对海内外古筝事业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焦金海筝曲;焦金海筝乐思想;焦派筝

ABSTRACT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9

这款新碟确是以演、编、录的高品质作为后盾的。该碟中的“秋思幻想曲”在2003年6月,被第24届世界音响工程师协会研讨会列为“新真理”示范录音作品之一。国际著名录音大师吉姆・安德森(Jim Anderson)教授主持此次研讨评选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80位音响工程师认定,该录音以单件乐器的录音,表现出惊人的立体声及环绕声之高保真效果,是“前无古人”的最佳现场表现制作。

该碟选定的主奏民乐是二胡与古筝。参加演录的两位民乐高手,一位是当代誉满乐坛的杰出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协二胡学会理事长宋飞女士;一位是被誉为“岭南筝派最具实力的继承人”、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同时任中国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加拿大中乐精英集团艺术总监的李炜先生。

宋飞出身于二胡名门。最早接受其父――著名二胡教育家、作曲家宋国生教授的启蒙和系统教育,后入中国音乐学院深造,又随众多民乐名师如吉桂珍、安如砺、刘明源、陈重、李祥霆、张子谦、王范等学习各类民乐演奏技艺。她擅长演奏二胡、板胡、高胡、中胡、京胡,而且对京胡、坠胡、古琴、琵琶等民乐的演奏也极有造诣。她也是当今中国民乐界出访演出交流最多最频繁的演奏家之一。她的胡琴艺术集各家各派之精华,将传统和现代审美趣味相结合。这款碟中的所有11首乐曲中,她的独奏曲就占了5首,另还有2首合奏曲。这些胡琴乐曲选得很精到,雅俗兼具,新老并重,甚至涵盖中外。如唱片中除“二泉映月”、“空山鸟语”这样的传统名曲以外,还有经改编的“江河水变奏曲”,以新疆风格创作的“葡萄熟了”和移植曲目“野蜂飞舞”。她的这些演奏自然流畅,挥洒自如,心弦相通,独具神韵。

李炜先生从12岁开始便受到了潮州筝派大师杨广泉先生的启蒙,14岁进入广州音乐学院,接受了10年的古筝专业系统教育。后又得到北派宗师赵玉斋先生的真传和赏识。李炜先生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他18岁就以一曲“草原的春天”开始了筝曲的创作,其后更是广泛吸取各筝派之精华,陆续创作和改编了众多古筝名曲。他曾获得众多演奏奖项,创作的和改编的名曲有“崖山魂”、“敦煌想象”、“禅院钟声”、“归叹”、“戏梦”、“秋思”、“花泪”、“江雪”、“山歌”、“昭君出塞”,以及双筝独奏“霸王别姬”等。他出版过“古筝十大名曲”等近100辑独奏CD录音,也曾为《霸王别姬》等26部影视片配录过古筝独奏,具有丰富的录音经验。这张新唱片里的片名曲“秋思幻想曲”,即是经李炜先生编曲并演录的开卷之作。乐曲根据古曲“妆台秋思”的旋律和意境而再创作,他的演奏保留了传统朴实手法,且发挥了南派古筝细柔轻点的特色,生动逼真地刻画出落叶飞花的深秋时节,年少的公主触景生情,伤感与向往交织的复杂心态。此外,该碟还收录了李炜先生改编并演录的古曲“阳关三叠”、山东传统筝曲“汉宫秋月”、潮州传统筝曲“柳青娘”。李炜先生在这张唱片中的演奏,技巧高超,韵味浓郁,刚柔兼备,具有极高的水准。

古筝教师工作总结篇10

2002年的夏天,李同志,一个28岁的年轻人,白天,头顶烈日,夜晚,披星戴月,他带领着几个人,怀着对民族乐器传承发展的憧憬和创业的梦想,来到了曾经贫瘠的江苏扬州仪征一块叫做“村”的土地上,创办了“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以制造精品古筝、古琴奉献世人为理念,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以“天韵”品牌在海内外奏响了天籁之音……

沉着应对 化天灾为机遇

公司自创建以来,以“弘扬琴筝艺术,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努力打造古筝王国,坚持科技兴企,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开发绿色新品,增强服务意识,坚持筝材精拣,做工精细,品相优雅,音质纯正,集传统古筝工艺制作之精华,汇古城扬州漆器、雕刻、玉石、彩绘等传统工艺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融民族乐器制作与工艺美术为一体,走古筝乐器工艺化之路,形成了具有扬州工艺特色的民族乐器精品。

然而,天公不作美,刚组建不到半年的公司,就遇到了史无前例、突如其来的疫情――“非典”在中国内地出现,并且开始大范围流行。疯狂的疫情,肆无忌惮的肆虐着中国的大地,全国笼罩在病毒感染的阴影之中。人们谈“非”色变,人心惶惶。大街上,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商店里不再有热闹的采购,平日拥挤的公交车上,也不过是稀稀疏疏的几个人,满脸蒙着大口罩,缄口沉默且行色匆匆。

李同志带领着刚组建不久的团队,吃住在用他们自己辛勤的双手和汗水堆砌起来的厂房里,默默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沉着应对,化天灾为机遇,一丝不苟的制作着―件件精美的古筝。

也许天灾和磨难,就是给意志坚定和有准备的人的磨炼。

2003年下半年伊始,暴风雨过后的中国大地,沐浴着阳光,异常绚丽、纯净。疫情过后,人们脸上重新浮现灿烂的笑容。憋足了劲的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古筝推向市场,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青睐。

经过近八年的艰苦创业,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专业生产琴筝的骨干企业之一。公司琴筝年生产能力50000余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走进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古筝专家和学者的认可,赢得了广大琴筝爱好者的青睐,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声誉。公司2004年10月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了ISO14001: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李同志获仪征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同年,当选为扬州市古筝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2007年当选仪征市人大代表。2010年又获仪征市第2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目前正在评选过程中。

塑造品牌 传承光大

塑造品牌,其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丰满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通过借助政府授予的荣誉进一步拓展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争创名牌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行业标兵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淀城市的文化底蕴,丰满城市的形象地位,促进城市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同志说过:我们生产的是琴筝,我们经营的是文化。

近八年来,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主人翁精神,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建设。目前企业自主拥有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人才40余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近40%,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与南京艺术学院、扬州艺术学校、大连关杰艺术学校、天津群众艺术馆、南京教育家协会、南京市艺术中心等院校和艺术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聘请著名古筝专家、艺术大师担任技术、艺术顾问加强指导,共同研制开发、生产出近20个系列200多款古筝精品投放市场,公司“润韵”、“天籁”、“天下乐坊”牌古筝的音质、音色和外观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从2003年始先后获28项外观设计和2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2004年已获得的实用新型国家专利、环保节能型ABS古筝支架采用新型材质制作,其重量轻、质量好,轻便的性能、美观的外表和无污染、无虫害的环保型设计填补了国内古筝行业的空白。2003年,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2006年荣获“扬州市名牌产品”和“扬州市知名商标”,2007年获“江苏名牌产品”称号,同年被评为“中国民族乐器行业强势公司”,2008年被评为“江苏著名商标”。

2008年、2009年在北京中国乐器器乐学会、北京乐器学会主办的全国乐器制作大赛上,公司制作的古琴荣获200 8年全国乐器制作大赛工艺金奖;黑檀骨嵌专业演奏筝、汉楠木专业演奏筝荣获2009年全国乐器制作大赛金奖,刻诗浅雕工艺筝荣获2009年全国乐器制作大赛工艺金奖。

夯实基础 迎接挑战

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是古筝的专业生产企业,主导产品为古筝、古琴、ABS古筝支架,从2006年起连续5年产品销售量在全省同行业中位列前茅,在全国同行业中位于前列,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10%。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尤为重视发展传承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百废待兴、气象更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越见,迫切,为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丰富生活,古琴、古筝不“古”,传统的古老民族乐器走进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家庭里,活跃在舞台上。国内琴筝逐步升温,扬州也出现了制筝热潮。琴筝生产企业逐年增多,发展到现在已近百家,企业不断壮大、新产品层出不穷,内外销售渠道不断扩大。全国市场年需求量,扬州琴筝占半壁江山。民间流传着,在地球上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有古琴、古筝,也就必然有扬州琴筝。天下三分琴筝,二分扬州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行业企业都在纷纷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品牌档次,积极开拓市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在基础改造和技术改造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狠抓基础改造,随着发展的需求,公司创建初期规划规模的设计已远远跟不上形势,公司于2004年起对基础设施进行调整、改造、扩大,2006年下半年又投入巨资,扩大基础规模,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花园式古筝生产流水线;通过技术改造,引进水帘机等先进有效的生产设施,不仅对传统的漆工工艺进行了改造,同时减轻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净化了工作环境,降低了环境污染,保证了员工的身心健康,更

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为公司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下半年,公司又投入了大量资金着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的研发,并立即投放市场,在民族乐器界引起极大的反响,“泠泠堂”牌古琴的制作水准、音质、音色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 与时俱进

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以“客为上,诚为本,业为精,和为贵”的核心价值观,高效运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环境行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质量第一,坚持持续改进,做到污染预防,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节约木材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增强消防意识,杜绝潜在隐患,为社会提供有特色的“绿色琴筝”。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的工作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首先,公司实施“新技术、新款色、多动能”的发展战略,健全古筝的演奏功能,配齐古筝的系列产品,大力开发舞台演出功能的电声古筝,连体组合架、ABS高级古筝支架等。ABS高级古筝支架是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它涉及乐器特别是古筝的配套产品――古筝支架技术领域。很多年前市场上古筝支架所用材质通常以杂树为主,属于次质材料,一般企业在生产中并无治虫工艺,即便有治虫处理,短时间后仍会出现虫蛀,直接导致古筝爱好者家庭内的木质地板、家具等的损失,隐患很大。公司领导经过多次调研,投入大量的精力、资金,开发了ABS高级古筝支架,其目的在于为广大古筝爱好者提供一种既节约木材,又避免虫害的新型支架。其轻便美观和无污染无虫害隐患的环保型产品,既节约大量木材,强化了环境意识,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ABS高级古筝支架投放市场,已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天韵琴筝 奏响天籁之音

八年来,扬州天韵琴筝有限公司在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2007年9月4日,国务院总理在对北京四中视察时曾经强调:“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艺,学文艺的也要学一点理工。这一点在中学尤为重要。”温总理讲的文艺,包括了文学和艺术,而音乐则是艺术门类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更具群众性的艺术形式。音乐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不仅仅只是一种生活领域的娱乐形式,在人类认知物质世界的实践中,也是一种启迪、激发智慧的催化剂。普及琴筝知识,培养琴筝人才,开展青少年艺术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此,公司在扬州和仪征两个城市开办三个琴筝培训基地,先后近千人参加培训学习,同时还协助全国各地经销商推广资助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多次举办专场音乐会,广泛提升琴筝的艺术品位,繁荣琴筝文化。多年来,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活动提供60多万元资金。2007年8月8日,在北京协助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北京乐器协会举办“中国心,奥运情”纪念第29届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长城大型民族器乐演奏会暨2007中国民族器乐艺术节,并提供纪念用古琴、珍藏版古筝;同年,在扬州举办的“见证记录,共享荣誉”2008奥运奇迹演奏会上,公司研制的长3O5米、宽0O65米的巨型古筝,创下了有史以来国内最大的能演奏的古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