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治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9-19 16:46:58

高校法治教育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1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项目内容的构建应该在满足高校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需求,将高校稳定发展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构建。同时在教育体系优化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对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法治精神,从而为其价值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1]。同时,通过高校法治文化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可以实现高校自身运行状态与实际需求的充分结合,并在分析高校法治文化的基础上,保证文化教育体系核心价值。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制定系统化的法律制度管理规章制度。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法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法治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及高校发展的基本需求,主要是由于相关制度的建立缺乏创新性的模式,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有待加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管模式缺乏创新性的理念。同时,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仍然采用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一些管理制度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而且,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占据较大部分,而且,贫困学生的比例也相对增加,很多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良风气,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环境下,应该构建创新性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规范性的法律内容,从而实现动态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及优化,并在真正意义上为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法律教育基础而言,在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中,其教学模式只是局限于灌输思维的环境中,虽然在很多院校法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教师也是在该种环境下,照本宣科,从而为法治教育环境的构建造成了制约。同时,在很多高校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大班式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教学目的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制约[2]。

(三)教育考评价值的单一性

通过对高校法治教育考核基数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评估体系的体系往往会采用简单的笔试模式,虽然这种评价标准的效果较为重要,但是,在法治教育环境下,如果只是采用笔试的评估方法,教育工作者会过分的强调应试教育的功能性,从而严重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式,使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并在最终程度上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造成制约。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及发展的环境下,应该通过考评方式的综合性分析,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从而为高校评估方式的确立及优化设计提供稳定支持[3]。

三、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方式的优化设计

(一)构建创新性高校法治教育运行的创新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运行机制构建的环境下,教育体系的优化应该遵守系统性、科学性及实效性的操作原则。其中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是在高校法治运行中,应该将系统性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以及自我及环境的综合性分析,全面强调高校运行环境中,法治原则构建的目的及阶段性原则,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实效性主要是指法治运行机制的可操作性,并在实践项目可行性确立的同时,构建可靠性、系统性的创新结果。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运行工作的实效性而言,其实质工作体系的构建应该充分保证项目设计的功能性及吻合性,提高依法治校内容设计的核心性。通过对高校组织运行教师教育环节而言,其项目内容的设计包含了科学化的运行前提,其项目管理内容的设计包含了领导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项目协调机制,同时,在组织机制优化及工作明确的基础上,也应该进行任务分解组成部分的分析,明确各个部门的法律关系,从而为高校法治环境的营造提供稳定依据。与此同时,在领导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构建的基础上,也应该制定科学化的法治教育目标,通过方法及途径的优化分析,进行科学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实现资金保障及资源的稳定运用。

(二)构建丰富性的课堂教学机制

对于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内容而言,其项目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作为法治教学中重点,从而为课堂学习方式的设计及学生法律知识的培养提供良好依据,因此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教学环境发展的程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诊所式”的教育方式,对于“法律诊所教育”而言,又被称之为临床法学教育,是美国借鉴医学院临床实践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式的演绎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现场模拟案件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整个环境中得到亲身的体验,并通过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掌握很多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同时,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也可以逐渐改变传统教育内容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动交流,改变传统灌输性的思维模式,从而为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第二,构建媒体教学方式。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高校法治教育环境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网络中的热点进行法律事件的分析,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视频、图像以及声音的运用,从而呈现出动态化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兴趣。

(三)构建完善性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并在整个考核环境下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采用笔试、口试以及论文等多种方式融合的考试方式,将笔试作为基础,对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分析,将口试考试作为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分析,并通过论文设计的方式的确立,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性考评方式的确立及分析,可以构建系统性的评估策略,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发展提供稳定支持。第二,考核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在法治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相关考评题目的设计应该充分展现其灵活性的特点,并在丰富题目的基础上,使考评方式呈现出灵活化的发展状态。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第三,在考核计分中,应该包括笔试、口试以及模拟法庭等,有效减少笔试占有的比例,全面提升法治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在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优化及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高校领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系统性的法治教育体系,将高校的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实现法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由于法治教学是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院校法治文化设计的重点内容,因此,院校管理者应该掌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状况,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从而依法治校提供稳定支持,同时也全面促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综合发展。

作者:李力 孙楹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办校长办 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峰.论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D].安徽农业大学,2011.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有效途径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同时“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高校法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环节,相比中小学,国家关于高校法治教育的措施总体上要具体,但就效果看,现有的法治教育模式与教育力度还远未实现预期目标。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校园频发的违法犯罪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复旦投毒案等,提醒我们必须持续关注高校法治教育问题,不断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一、关于高校法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前高校法治教育的总体情况,特别是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塔里木大学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为高校法治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意见。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愿、主要途径和方式,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评价及对法治教育改革的建议。(一)大学生学法热情较高,学法途径多样。大学生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总体上来说,法治意识相对较强。调查显示,在校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法律课程的意愿,达到82%。统计结果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变得多样化,电视、网络、学校教育、报纸杂志等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主要途径是看电视和学校教学,分别占39.9%和35.4%。(二)大学生对高校现有法治教育课程评价偏低,但期待较高。当前高校的法治教育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法律基础”部分教学评价不高,有28%左右反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老师仅是粗略地讲了下法律基础部分,有9%的学生认为“法律基础部分只是为了应考划了下重点”,更有6%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讲到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这组数据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强化。但同时有55.6%的学生希望加强“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三)大学生对法律选修课非常期待,希望教育方式多样。调查结果表明81%学生希望通过选修课补充学习法律知识,然而目前法律类选修课较少,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需求。许多大学生希望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二、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重视程度不够。1987年,国家教委规定在全国高校开设《法律基础》公共必修课,但长期以来,法治教育仅被认为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属于道德教育,没有独立地位。这导致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时,法律基础课程被弱化,2005年、教育部联合制定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原本分别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与《法律基础》课被合并为一门课程,法律内容仅占教材的1/3左右,并且课时大幅压缩,许多学校该门课程完全由原思修教师授课,在如此条件下实施法治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二)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一般来说,各高校的法律基础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一同讲授的,受教学课时和专业能力限制,教师常常对法律基础部分进行压缩,只选择个别法律做介绍,内容趋于简单,很难满足学生的学法需要。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比较好,但是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甚至有6%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根本没什么用处。(三)法治教育缺乏专业师资。法律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应用性,但课程改革后,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不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是由思修教师兼任,仅有少数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本身法律知识就不系统,无法深入浅出,将法学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授课时通常照搬书本,而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解答起来就会力不从心。(四)教育教学形式单一。长期以来,高校开展法治教育通常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法律理论的讲授。实际上法治教育需要较强的实践教学,空洞枯燥的理论灌输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中,在回答“教师讲授《法律基础》采用了何种方法?”时,有39%左右的学生认为讲授缺乏案例与实践。另外有高达68%的学生表达了希望选修法律类选修课的愿望。

三、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

要大力加强高校法治教育,这基本已成共识,但如何改革,难度不小,若要增加专门的法律课程,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恐难实现。因此,笔者建议,高校法治教育改革应当在现有框架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为起点,提升法治教育力度,优化教育模式,拓展教育形式,以期实现法治教育的飞跃。(一)明确法律基础的定位,赋予其相对独立的教学空间。当前“法治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的定位使得教师用大部分时间讲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法律基础部分的授课时间理所当然地受到压缩。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必须赋予法律基础以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里“法律基础”部分,采用专题教育形式,由专门的教师集中讲授。(二)增加法律基础的比重,拓展法治教育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里,法律部分仅占1/3左右,按各高校课程设置,法律基础授课时间一般不足20个学时,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法律基础部分的比例,至少达到总量的一半左右。同时,不能止步于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发放《法律知识读本》等资料让学生自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时适当涉及等形式拓展法治教育的内容。(三)加强法律基础教学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法律教学的专业性。一般而言,一个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对法律的认识和研究是有限的,非专业教师是没有办法把较复杂的法律问题问题讲清楚。笔者认为,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当结合,但是法律基础教育需要专业的法学教师进行授课,这样才能保证法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四)拓展法治教育形式。高校法治教育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当不断拓展教育形式,可行的办法包括:(1)强化案例教学,用典型案例带动法律知识的讲授;(2)大量开设法律类选修课程,弥补法律课程内容与时间不足的缺陷;(3)聘请法学专家及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4)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旁听、监狱参观及开展模拟法庭等第二课堂活动;(5)充分利用电视、校园广播、QQ、微信及微博等新兴媒体,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等。

作者:徐勇 单位:塔里木大学

参考文献: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融合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联性

德治与法治是调整社会规范的两种方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具有共同的政治价值,以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法治为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任何强制的法律都需要人们内心自觉遵守,道德教育只有得到公众的自觉支持,法律的权威地位才能稳固;而法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保障。现实生活中,矛盾尖锐依靠单纯的道德教化不足以规范人的行为,而法治教育强制性可以弥补道德教育的柔性与不足。因此,法律和道德既不是分离关系,也不是包容关系,而是一种各自独立、双向互动、相互交叉的互补关系。

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融合”成为必要。高校思政课“05”方案以后,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教材合二为一,体现了国家促进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决心。但由于之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作为高校两门独立的必修课程,长期以来的观念认为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本质区别。因此,2015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体现出两者的相对独立性,前五章为思想道德教育,后三章为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自成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教材与课程设置之间不协调的情况。同时,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更加倾向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法律课程的传授相对薄弱。长此以往,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为政、相互分离,不利于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2.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使“融合”成为必要。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从全国高校来看,面向大学生层面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实现。但在大部分高校,该课程主要师资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专业研究的教师,法学背景的专业教师比例较少。由于教师的法学专业理论水平不高,很难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会贯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法学专业教师所开设的课程和讲座大多是针对法学院的学生和少部分选修法律课程的学生,科班出身的法学教师资源难以做到全校大学生共享。一方面,会导致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资源的安排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现有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资源因配置不合理带来资源浪费。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融合”成为必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法治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而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表现出重理想、轻实际,重说教、轻操作和法律教育重条文、轻意识,重程序、轻信仰的倾向,在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偏重程序化与模式化,因而就大学生道德和法律素养的实际状况而言,并不让人满意。在社会转型期间,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冲击较大,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关系时会出现行为失范的问题,而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则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对于不道德行为侵犯他人的利益时,根本没有意识到需要法律的规制。这也使得在高校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教育愈发重要。

国外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经验

1.美国。美国是一个法律至上的国家,但美国在追求法治化的过程中道德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并且推动着美国社会的发展。美国主要通过两种方法促进道德与法治的融合:一种是法中有道德,坚持道德是法律的根本原则,西方强调自然法就是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他们把普遍的原则作为法律的价值根据;另一种是德中有法,坚持道德法治化。立法者根据社会关系的变化,为了维护社会和平,开始注意社会行为规范的调整,把公序良俗、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引入法典。如今,诚实守信已被转化为最高的法律原则,被称为“帝王条款”。2.德国。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我们就愈是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德国非常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随着社会法治化程度提高,道德教育中的法治化也越来越明显。在德国没有明确的道德教育课程,是将道德教育融入伦理学、教育学、神学、经济学进行教育,并出台教育法律法规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依法治校的依据,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水平。3.新加坡。众所周知,新加坡具有极其严酷的法律制度,可以保障公民教育的实施。新加坡立法具有两个特点:法律内容详细和法律刑罚严酷。所谓法律内容详细主要指大到安定国家小到公民衣食住行都有详细的法律规定。这样使公民在公共场所也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所谓法律刑罚严酷,如随地吐痰就会罚款1,000新元,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还会判予鞭刑。由此可知,道德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法治保障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的路径

1.全方位加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力度。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为了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结合为有机统一整体,需要从思想、实践、制度上进行教育。首先,改变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片面认知,正确认知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高校要推出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系列讲座与论坛,或成立法律社团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让大学生更好感受法的魅力。其次,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高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要加大法治教育力度,避免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出现“重道德、轻法律”的现象。还有,让大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深刻认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将法治思维与道德理念深入内心。最后,创造和谐校园法治环境。高校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教学、管理、学生生活的行为,让校纪、校规贴近大学生生活,将法治理念深入到治校理念中;此外,高校还可将法律与特色的校园文化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校园法治文化中拥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促进法治理念在人内心的深化。2.大幅度培养高校德法素养兼备的师资力量。教师是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真正实施者,为了有效融合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培养高校德法素养兼备的教师必不可少。首先,要完善师资结构。面对当前思政课教师背景结构比较单一的情况,需要引进法律背景专业的教师,高校应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严格考察,还需要建立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量化考核制度。此外,高校应选聘高水平专家担任特聘教授,统筹好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专家、高校领导班子成员等走上思政课讲台,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思政课教师德法兼备的素质与能力。高校可以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有关道德与法治的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在聆听讲座中提高法治意识。最后,可以通过不同高校或者不同学科背景之间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道德与法治能力的提升,组建成一支融合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高水平的教师队伍。3.多层次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教育效果。面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现实问题,需要改革教学方式,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教师可以采取专题式教学方式,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内容融为一个“板块”进行教学,这样既教给大学生道德知识,也教给大学生法治知识,不容易将二者割裂开。现在大学生多数为“95后”,教师也可根据其独特的思想、行为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英雄纪念馆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英雄人物事迹的熏陶,让大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爱国情怀,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社会责任感,从而自觉把法治观念、法治理念的培养融入到自身的成才成长中。同时,教师在道德和法治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大学生注重知行统一,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鉴别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4.宽领域完善高校思政课考核制度。改革思政课考核制度,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改变考核理念。思政课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要善于观察大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思政课的考核中要将知识点与道德、法治素养及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高校可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开卷内容是课本知识的升华,更重视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必要知识点则要通过学生记忆来强化。通过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得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转换,实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实质融合。最后,要注重平时表现的评价。考核大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水平,重在平时。“修身”是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将法律“内化于心”是法治教育的终极追求。法治教育不仅教育大学生遵守法规,而且也要求大学生完善独立人格、加强自我管理。因此,高校思政课的考核应加强过程性评价体系建设,更关注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提升其综合素养,真正实现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梅萍.国外公民道德认同的方式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08(2):77-81.

[2]王颖.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8(3):54-56.

[3]何玉芳,张艳红.“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内容的“融合”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3):59-61.

[4]沈建华,徐正.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3):47-48

[5]刘寿堂.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的专题式教学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46-148.

[6]王颖,杨转珍,王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京津冀地区1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62-65.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可以从二者的关系入手分析。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强化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大量的法治教育资源,其中的规则意识、法律常识等内容均能够引起学生对法治的思考;而法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可以提炼理论课中的法治元素与教材资源,给学生讲解法律常识,让学生理解法治精神。将法治教育融入理论课中,能够更加直接、具体地塑造学生的法治思维,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法治素养的知识体系,在未来的学习与社会工作中更好地落实法治行为,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让大学生在学习各种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法治精神,自然而然地形成依法办事的思维与习惯,使法治精神成为大学生思想中最坚固的防线,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的基础条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法治教育,不仅是因为法治教育能够强化思政育人效果,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与精神;更是因为思政理论课中包含丰富的法治教育基础与知识点,具备引入法治教育的条件。一方面,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法律常识、社会规则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理论课的教材之一,也是对大学生开展基础性、系统性普法教育的主要资源。在这本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知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治思维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也能够形成相应的法律素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知”“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法律产生的本质、法律的影响因素、法律基础知识的实践等。《形势与政策》教材中的“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章节重点描述了我国加强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等着重讲述,能够让学生对法治体系产生深刻了解。由此可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包含着大量的法治教育素材,其本身就具备法治教育条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规则意识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基础。规则是社会群体生活的共同原则与规定,是法律条例的基础形态。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包含了人生观、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规则,形成规则认同感,完成规则意识的内省与外显。法治思维的本质就是法律规则的思维方式,其也是一种规则意识。因此,在思政理论课中,教师在完成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之后开展法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搭建规则认知框架,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坚定的思维框架与思维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治教育实施策略

1.引入法治整体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建议教师先从整体角度引入法治概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法治”二字,奠定法治教育基础。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法治作为一个整体,给学生进行集中阐释,分别从“法律条文”“现有法律”“法律运用”“法律的社会作用”等不同角度进行解释,促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全面提取、整合前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关于法治的知识点,梳理形成法治知识体系,转变学生以往对法治的碎片化认知。之后,教师可以分别提炼法治教育主题,设置“法治工具”“法治体系”“法律体系”“法治素养”,展开主题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同课时中系统地接收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对于“法治工具”主题,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给学生展示法治工具,让学生看到法律的工具性与价值性,形成法治精神与价值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直接接触法治工具,能够对“法治”二字形成直接认知,且对法治工具的应用方法、应用价值产生深刻理解,为之后参与其他的法治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2.深入发掘教材资源,潜移默化渗透法治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教育优势,立足课程教材本身,在日常的理论课教学中开展渗透式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在实际过程中,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包括隐性资源与显性资源,上述的“法治工具”“法治体系”等均为显性资源,而“规则意识”“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内容涵盖了大量的隐性教育资源。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法治在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进行讲解,引起学生对“法治”的思考,实现法治教育目标。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讲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以重点强调“主要政治制度融合其中”部分,突出“五位一体”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理解法治建设是我国的主要战略思想,且多种社会建设战略思想、战略规划需要围绕依法治国展开,提升学生对法治的认同感,加深学生对法治的理解。

3.明确教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教师还需要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有方向、有计划地融入法治教育,高效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法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尊法、懂法的好青年”,根据理论课的课程内容,提出融入法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能够理解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②能够具备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思想;③能够将法律权利、义务与实际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感受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主动遵循法律义务,主动履行义务,合法使用法律权利;④能够通过学习形成对法律的认同感与尊重,理解法律设立的意义与价值,掌握基本的法律规则。围绕这些目标,教师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设置“你是否具备法律权利与义务”等课堂讨论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有关话题,根据新闻事件分析其中的法律义务履行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强化法治教育效果。

4.组织案例学习项目,兼顾思想修养与法治素养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教师应灵活选择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注重交互、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强化学习成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内容时可以引入真实的法治案例,全过程展示法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与影响,构建真实的法治情境,拉近学生与法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真实的案例及人物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够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夯实学生的法治素养,也能够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思考问题,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中法治教育的实际价值。此外,教师引入案例,还可以借用一些有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为学生搭建开放性的讨论空间,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达,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法治知识、思政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引入2020年争议较大的“中年女子不配合辅警的管理行为,执意要出封闭区域,被辅警暴力制伏”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实现法治素养的内省与外显,在提高学生法治理解水平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法治素养,实现法治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在新时期落实法治教育目标,教师应注重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法治教育资源优势,深入发掘教材中的可用资源,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日常理论课教学潜移默化地渗透法治思想,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在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别从法治整体概念、法治意识、法治现象等不同角度入手,引入真实具体的案例与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与探究中巩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素养,贯彻落实法治教育目标,增强高校思政教育赋能。

参考文献:

[1]黄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思考[J].广西教育,2020(47):85-87.

[2]秦志凯.“法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41-43.

[3]张可.新媒体环境下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法治建设研究[J].才智,2020(18):1.

[4]彭友元.论法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依据——以高职院校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6):57-58.

[5]胡方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下旬),2020(9):96-97.

[6]高会燕.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构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2):114-118.

[7]隋璐璐.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131-134.

[8]汪盛颜,江春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107-108.

[9]唐菀阳.创业法治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广西教育,2019(35):75-77.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紧张关系;产生原因;消除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事实上的紧张关系,从所占教材内容的比重、排列的先后顺序,到课时安排,无不体现这种紧张关系。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陷入了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形成了一种争夺教学资源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会对法治教育的影响更明显,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多数任课教师,由于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差异,大多倾向道德教育部分的讲授,存在挤占法治教育学时的情况。这种情况必然会降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产生紧张关系的原因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之间紧张关系的反思,追根溯源都要倒推至对教学目标的考量上。在正常情况下,教学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共同发生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的,不应该出现明显的紧张关系。目前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恰说明“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存在问题的。2015年新版教材中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这里从指出了“基础课”的本质和目标。并且从总体上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和格局。笔者认为,该教学目标指明了目前“基础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和内容,但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张关系的出现以及教学实效性的降低。

1、政治思想教育前置,人文关怀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政治思想”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其政治性。在这样的本质观下,思想政治教育被定义为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教育的社会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路和实践的教育以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巩固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可见,政治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目标。但这是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体而言的。具体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必要依然坚持将政治思想教育前置,笔者认为是不必要也是不合适的。

2、重视道德教育,忽视法治教育

这是产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张关系的重要原因。其表现有二:第一,是法治教育目标被弱化;第二,是对法治教育目标本身认识不清。首先,关于法治教育目标的弱化的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教育的目标从来不是一个占据重要位置的具体目标,相比于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等,法治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处于被弱化和边缘化的位置。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法治教育内容的教学实践当中。其次,关于法治教育目标认识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我国法治理论自身尚不成熟造成的。法学界关于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从“刀制”到“水治”的,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这是对法治理论的科学认识和重要创新。相应的,在法治教育的问题上。从前我们更多的是谈“法制教育”,并且从教育内容上看也多以法律条文的讲授为主,而缺乏法治理念和精神的传播。这些都是关于法治教育目标认识不清的表现。

3、具体目标分散,逻辑关系不清

如果比较“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看出二者的高度相似性和一一对应关系,这其实是不科学的。这种一一对应的情况,会造成教育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和割裂,就不免出现彼此之间的紧张关系。例如,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学目标负责,法治教育向法治教学目标看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缺乏共同的目标因而彼此独立,并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抢占教育资源。更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教学目标应当是一个具有相对概括性和方向性的总的目标指向,教学内容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共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教学目标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总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出现与内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教学目标的这种“平行关系”也表现为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以思政课为例,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同学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和感慨,总觉得前面学习的人生价值、爱国传统、民族精神、道德修为等内容很崇高、很美好,让人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而到了后面学习社会公德、法律制度等,通过一个个负面案例又看到了社会和人性阴暗的一面,不免心理落差,用学生的话说感觉“从天堂到地狱”,对社会和生活都产生了悲观的情绪,更对于前面学习的那些“高、大、上”的内容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显然,这是教学内容体例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后面教学对于前面教学的否定,极大的削弱了前面部分教学实效性,教师辛苦的备课和教学,结果学期的最后让学生看到的却是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社会公德缺失、法制观念不强等等。从理论上讲,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直接反应,教学内容体系安排的不合理归根结底是教学目标体系的不合理造成的。教学目标分散、逻辑体系性不强直接削减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消除紧张关系的理论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是由学者或先知任意描绘的”,它必须以社会、文化、时代、身心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依据教育规律和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尝试提出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容和逻辑体系。个人层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的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这是高校思想教育教育的基本目标;社会层面,以法治意识为核心,培养具有较高法治素养和规范意识的“社会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国家层面,以政治认同为核心,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以基本目标、主要目标和终极目标构建教学目标的逻辑体系。从教育规律而言,这样的目标体系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育规律:首先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是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社会人”,最终是具有较高政治认同性的“政治人”;从当代大学生认知规律而言,突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抵触和怀疑,降低了教学实效性。而如果反过来,注重人文关怀,从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着手,容易让受教者接受,降低抵触心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政治教育,实现终极目标。在这样的目标理论下,高校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可消除对立的紧张关系,形成在共同目标引领下的互补关系,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不存在紧张关系

如前所述教育内容之间不应当存在明显的紧张关系,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形成合力,共同引导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按照个人、社会、国家三重维度重新修正了高校“基础课”教学目标的内容和逻辑关系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目标不再是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一一对应的平行关系,因而消除了紧张关系存在的现实基础。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了实现上述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目标而共同发挥作用,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2、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不是泾渭分明

在既有的目标体系和内容安排下,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是泾渭分明的。以“基础课”为例,第五章为道德教育,第六章为法治教育。而将教育教育目标整合为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之后,这样的情况将被改变。以社会层面的目标为例,要想实现该目标,需要以社会公德、法治素养和其他行为规范为内容,共同促进该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样就打破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界限,实现了二者围绕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如此,自然而然的也就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重新整合方式:围绕教育目标交互进行

在新的目标体系下,包括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内的原有的教育内容将会被重新组合和排序,按照三维教育目标的逻辑和层层递进的顺序重新组合。例如,在个人层面的教育目标当中,私德、人生观的内容将会被前置,其他与此相关的引申内容会共同跟进。而在社会层面的教育目标中,社会公德、法治教育、人际交往等成为主要内容。在国家层面的教育目标中,共产主义理想和价值观等成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如此,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不再是顺序进行,而是围绕教育目交互进行的状态。

作者:黄佳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41.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校教育;法治

一、“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高校是高文化程度群体的聚集地,法治宣传效果较好。《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目的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作为社会成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师生,是社会成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同时也是最为活跃的人群,他们可以在社会上传播法治理念。法治理念辐射的范围越大,推进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改革深水区的步伐就会越快1。“依法治国”理念应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思想的集中聚集地,重点引入“依法治国”理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该群体法治实施效果可预期性强。通过高校教育把“依法治国”理念融入到建设经济基础的后备军的思想意识中,能有效快速在全社会广泛引导。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部分。如果高校大学生培养出法治思想观念,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社会上的法治意识将会越发加强,法治落实的可预期性更高。最后,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特别是政法院校作为法治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担负着重要职责。除加强法学基础理论学习之外,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融入高校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程,有利于培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后备力量。

二、“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探析

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道解惑,还包括对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和引领。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依法治校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强调的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应当具备的规则。同样,高校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校规校纪。

1.学校规章制度应与我国现行法律保持一致,不能有所冲突。高校的规章制度只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就其职权管辖范围内的事务制定相应的、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内规范。

2.制定及实施校规校纪的程序要规范。高校在校规校纪的拟定、征求意见、讨论通过、公布、执行、修改以及废止等方面,都应该以合理的程序来保障制度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对于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奖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考虑引入听证制度。为了保障师生利益,学校还应该给予申诉和申请复议的途径。

3.在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时应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依法治校要求在法律的框架内,通过校规校纪对校内人员进行约束,确保制度施行的连贯性、统一性、权威性。

(二)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主要课程。我们可以从教育内容、培养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将法治素养的培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完美融合,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形成以法治型为主导的现代公民教育理念和取向。法治、纪律管理是他律,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律,两方面相结合,就能使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做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

(三)提升法治素养

1.培养规则意识,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基础。高校里期末考试作弊、学生偷盗、伤人现象时有发生,高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罚多数还停留在教育层面。然而,国家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以考试作弊为例,我国在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等行为将构成犯罪。从2016年起,国家考试作弊正式入刑。可以看出,国家就考试作弊一事不再停留于诚信教育层面,而是上升到法律。在大学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培养其法治意识的核心要素,是提升其法治素养的必经程序。

2.营造法治氛围,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关键。“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和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将“依法治国”理念融入高校教育,法治校园的氛围营造是关键。高校应注重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文化平台、专题讲座等平台,营造法治校园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全力提升法治素养,努力掌握现代法律的相关技能,以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较好的主体基础和客体基础。可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举办法律培训班,聘请法律专家、司法人员现身说法,旁听法院审理案件,是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律咨询中心,利用影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等方式在高校里营造法治氛围。

注释

1.王琪,秦亚杰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探析》,黑河学刊,2015.08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尝试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从而为更好推进法治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条件和重要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素养。青年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法治的维护者,承担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和凝结了当代中国人民对法治价值的共同追求。青年的价值观取向极其重要,“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养成正确的法治观,对于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三)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既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法治素养。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缺少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不能处理好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很难做到依法办事,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也不知如何去维护,个别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其成长和发展。因此,开展法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认知不足。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这里强调的是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对“法制”和“法治”的理解不准确,相当一部分教师更多是法制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法治精神、法治思维等培养不足,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所偏差。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公共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和有用,只要能拿到学分即可,在思想上存在轻视法治学习的问题。由于上述认知上的偏差,影响到法治教育教学的实施和效果。(二)法治教育内容偏。当前,高校中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来完成。其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放在了中心位置,而法治教育内容偏少。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法治思维的培养等,总体偏于抽象的概念和宏观的法治理论,对于具体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只是作为法律部门给予了简单的宏观介绍,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民法、刑法、诉讼法、教育法、就业创业等法律内容比较缺乏。(三)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调。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当前,法治教育教学方法单调,存在不少问题,一部分教师通过“灌输式”机械地讲解抽象的法治理论和法律条文多、讲授经典案例多,但是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密切关联的案例和法律知识讲授较少;教师讲的多,学生课堂参与少;过多重视课堂讲解而忽视法治社会实践;重视法律知识的讲解,忽视法治精神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学习后,只是了解了一些法治理论和法律常识,法治精神的培育比较欠缺。另外,受大学生喜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运用较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四)教师法治素养不高。思政课教师的法治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我国高校从事《思想道德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大多数教师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等非法学专业。教师自身的法学理论、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提升。即便是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也只是开展零星的法律讲座,远远无法满足法治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打造一支法治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从法制知识教育向法治素养教育转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法治观教育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法治观教育目标,就要转变教学认知,实现从法制知识教育到法治素养教育的转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关于法治教育的教学要求,提高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认识。十八大以来,就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认真研读和理解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理解法治的科学内涵,以用来指导法治教育教学。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仅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知识,更要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树立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以实际行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模范践行者。(二)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法治教育内容偏少,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附属,另外,关于法律实务操作性的内容偏少。因此,法治教育缺乏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应用性。[4]建立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是法治教育的前提。首先,除了应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和法治思维的培养等,还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自身需求,增加一些必要的法律内容。例如,基本的民法、刑法、教育法和诉讼法等,特别是要结合刚出台的《民法典》,做好教育和宣传。其次,增加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的网络法律、劳动法、就业创业发展的法律。再次,有条件的可以增加与专业关系紧密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业法律知识。[5](三)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法。法治教育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单纯依靠灌输说教和列举几个案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根据“00后”大学生的特点,探索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第一,多运用案例教学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参与式、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法律案例进行深度探索,增加和深化对法治知识和法治精神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第二,重视法治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进行旁听或者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庭审,可以参观监狱和法治教育基地。利用法制宣传日,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法治教育宣传。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对法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习法治精神到敬畏法律,增强对法治的信仰。第三,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课程、云班课、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拓展法治教育的阵地。学习强国是当前广受人们欢迎的学习软件,其中的“看法治”内容,包括了法治宣传、社会与法、法律课堂、法治微电影等丰富的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法治教育重要的学习资源。总之,通过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夯实师资力量。较强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力保障。首先,根据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法治素养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精神、法律知识、法律教学技巧等内容的培训,通过法学研讨、理论学习、法律实习等方式提升法治素养。[6]其次,引进和补充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最后,可以聘请法学专家、律师、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经常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和报告。

总之,夯实师资力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5.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4]陈宇.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

[5]薛沛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J].法制与社会,2020(10).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对策

高等学校承担着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既是职责所在,又能提高教育的效果。随着法治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开展和推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而且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也遇到一些困境。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困境

(一)陈旧的法制教育理念。第一,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法治教育没有独立地位,而是从属于道德教育。虽然两者都属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范畴,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道德教育的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难以达到法治教育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第二,高校对法治教育的不够重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法律教学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法律教研室,法律师资队伍紧缺,教育观念陈旧,甚至有些老师自身都不重视法制教育课。(二)单一的法制教育手段。对我国大部分高校来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填鸭式”教育。各高校开展的《法律基础》课程,学期短,内容繁杂,大部分老师都是照本宣科,简单的对知识的堆积和罗列,不与学生互动,而是被动的让他们接受。对学生来说,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都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考过了就丢,这样很难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三)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够。第一、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师资队伍还有待优化,其实许多高校的法律老师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法律素养也不高。第二,法制教育类别科目过于单调,内容设置不丰富,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三,法制教育课安排不合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大一期间开课,不能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开设的法制课要遵循法制教育的基本规律。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种培养大学生法律精神、提升法律素质的法治理念教育,仅仅依托传统的课堂说教是不够的。现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一)强化法律观念。法学课和法制知识讲座是高校向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的基本形式,既能培养他们敢于维权的意识,又能提升他们对犯罪的免疫力。要想使大学生自觉养成法律意识,熟练掌握法律技巧,仅通过《法律基础》这一门课是不够的,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二者有机统一,使大学生无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能用得上法律知识,做到守法、护法和用法。(二)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就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而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尤其是大学生产生的疑惑,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整合,采取专题式教学,对他们从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法律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法治教育,从而增强法制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从法制教学的形式来说,案例教学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模拟法庭等方式,既能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三)提升师资配置。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必须由优秀的教师队伍来任教,他们不仅接受过正规培训,拥有一定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就我国大部分高校来说,大学生法制教育课由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承担的现状仍没有改变,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法律专业知识方面培训或深造与进修,提高其法律素养,进而提升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引进法律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法制教育课。

三、结语

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更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在新时期,为适应依法治国新形势需要,高校优化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法制教育思维,为大学生法制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切实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的法律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于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2]徐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9

1.法律知识薄弱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前提

法律知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知识主要是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获取,法律基础课程知识面较窄,理论层次较浅,课时安排较少,学生不可能全面了解我国法律的基础知识,不可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法律理论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重专业课程、轻公共基础课程,普遍重学分、轻实效,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多数学生对法律知识都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大多数都是因为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大学生的犯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给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

2.法律意识模糊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

在中国,要树立法制观念必须树立法治主义的法律观念,排除和抛弃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很多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法治的内涵和真谛,缺乏对法的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的理解和向往,由此,他们认为法治就是公民必须守法,因为法是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倘若不遵守,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仅仅被看着是一套强制性的、以暴力机器做监督后盾的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把法治当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简单的工具。大学生对法治的肤浅和模糊认识,往往使他们只是看到法律的消极方面,而忽视法律是人们获取正义需求的最佳途径。同时,由于法律工具论的影响,法律界几乎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法,就与法律无关,甚至有些学生对法的态度极端功利,大大消减了对法的信仰度。

3.法律无用论是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一个特征

目前,我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应有的尊严,消弱了法律的权威。尤其是一些法官判案,不依照法律判案,而是按照领导的意志办案;另一方面往往出现关系案、金钱案、人情案、色情案等等,这些现象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格格不入,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了破坏力的影响,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就在于社会现实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权力至上的思想影响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坚定性

中国的历史是一个权力发展变化更替的历史,王权在中国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如“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权利观念,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某些地方或者某些人身上还非常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进步、侵害了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主要路径

1.高校积极开展普法教育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信仰,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高校法律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但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很难达到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高校法律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法律课的教学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法律基础课属于大学课程中的公共课,课时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应讲授与学生有一定联系的部门法,如民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由于与学生密切相关,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普法效果。第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普法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演讲、辩论等,使大学生能够在准备的过程中实现自觉,在已有的法律基础上补充新知识,从而才能达到普遍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增强法律信仰的效果。

2.营造良好法治教育氛围

我国高校是培养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主力军的场所,应该努力优化校园法治教育环境,营造法治教育浓厚的氛围,优良的校园法治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首先,要着力构建公开透明的法律监督体系。让师生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师生参与、专家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确保事关师生权益的事项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类校园媒体和宣传平台进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宣传。同时,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类法律宣传日等机会,组织学生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图片展、进行现场法律咨询等活动,以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推进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建设和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营造全方位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才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法治观念,才有利于法治成为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文化信仰。

3.完善法治教育理论体系

高校法治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所以高校也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创新性教育比较落后,所以必须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创新创业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帮助,推动其就业创业。

1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社会各界开始踊跃进行创新创业,包括很多大学生,这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一定的作用,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革。

1.1导向作用

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的重要作用。如果大学生具备创业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创业中才可以发挥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成功进行创业,根本上实现创业的价值。而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重要支持,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其创业提供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1.2确定政治方向

大学生创业信念培养的根本动力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纠正其错误创业观念和思想认识的重要指导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的把握创业相关问题,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推动学生主动创业,保证其科学创业。

1.3规范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实现某种道德要求。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可以为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社会关系提供思想保障,为其实践提供规范,这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才更加符合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1.4增强创新法治观念

要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必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这样才能保障大学生成功创业。而且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具备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是贯彻落实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所以高校创新创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2高校创新创业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2.1教学方式单一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比较少。虽然目前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但是实践教学大多只是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得校内的实践基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差。

2.2课程体系不科学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主体单一,是本校教师或多个高校间联合完成的,但是没有将专业性强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吸收进来,所以学习的知识技能融入社会时存在很大难题。而且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效的融合度,高校的创业类课程有鲜明的色彩,不能真正发挥专业课程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运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教育部规定的统编教材,缺乏时事性,与社会实践脱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实效性差。

2.3教育理念落后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其综合改革的关键,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但是高校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科学,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割裂开来,难以真正发挥创新创业的引擎作用。

2.4师资力量不足

作为我国起步较晚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经验不足,能力和专业素养还不高。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指导教师通常是由辅导员或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来担任,他们有丰富的理论,但是没有参与创业,实践经验缺乏,难以真正让学生把握创新创业的实质。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比较少,教师的授课任务重,一般有些教师将根据同一个教学模式来为学生授课,不利于进行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效果。

3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

3.1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及时更新补充教材内容,尤其是其中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理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这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此,必须要重视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联系起来,不能只是进行外文教材的简单照搬。教育部可以组织相关专业人才进行教材的编纂,将最新的创新创业知识、理论和实践加入到教材中来,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3.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沟通手段,所以必须树立创新创业教育,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在创新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从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养来开展教学,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业心态。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对学生启发,通过鲜活的案例来让学生参与进来,完成创新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加强网络教学,发挥校园微博、微信推送、校园网等信息网络作用,推动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突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题版块,并通过模范人物事迹、企业实训专栏、专业教师在线授课等等形式为学生创业提供参考。

3.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目前高校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发挥其在学生创新创业中的指导作用,通过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培训,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教师也要学习与自身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贯穿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3.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结合其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校的过往历史,重点关注其中的创新创业的内容和品质精神,优化其思想政治教育。而且高校要做好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的收集利用,加强对主题讲座、社团活动、校史陈列峰活动的开展。当然,高校也可以讲述已有的创业典型、举办创业竞赛、创办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班、开办创业教育实训基地等等,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其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同时进行教材内容整合,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统一起来,推动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范雨超.创业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9):11-12.

[2]克琴,王娜.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55-58.

[3]郭艳萍,郝彬彬,王春红.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7,(3):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