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5 17:19:11

国家能源管理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节能宣传,健全管理机制,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圆满“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企业响应、社会认可的能源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节能目标

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率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6%,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20%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1、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创新县能源办工作思路,增强主动性,提高协调能力,扩大影响力,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的牵头作用。选好配齐乡镇能源管理专干,举办一次乡镇能源管理专干培训,提高能源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推动乡镇能源管理工作。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能源管理岗位督查,督促企业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配备能源管理员。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重点能耗企业、水电油气消耗、节能产品开发生产、落后产能等四项专题调查,摸清全县能源生产、消耗情况,建立全县能源数据库。同时,围绕我县循环经济和高耗能企业两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二篇调研报告,提供领导参考。

3、认真编制节能规划。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当前实际情况和未来五年发展态势,认真开展能源工作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加强部门衔接,认真编制“十二五”县能源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4、强化能源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能源计量、宾馆酒店招待所执行市政府通告、空调温度设置、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员、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执法行动,增加执法频率,提高执法效果,扩大执法影响。

5、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重点实施电厂、海旭实业余热利用工程;争取政府支持,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配合市能源办实施光明村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和星级宾馆酒店智能电子卡管理工程。

6、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提高项目节能准入门槛,大力发展两型产业。二是做好电余热、废渣等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工作,推进循环产业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循环示范园区。三是配合县政府做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依法关闭电镀、化工、水泥、粘土砖等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7、加强能源信息报送。掌握国家能源政策,总结节能典型经验,了解能源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市相关部门报送我县能源工作信息,做到全年向县报送信息不少于30篇,向市报送信息不少于20篇。

四、主要措施

1、开展能源宣传,扩大能源工作影响。一是召开全县能源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年能源管理工作,明确节能考核,交流节能经验,表彰节能先进,提升县能源办和能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创新能源宣传模式,利用短信、广告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努力营造节约资源氛围。

2、争取政府支持,健全能源管理机制。一是争取政府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节能技改项目贴息和节能示范单位奖励;二是争取政府批准实施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办法,对新、扩、改项目一律实行节能评价,力争将节能评价工作列入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

3、强化节能考核,落实节能工作责任。细化对乡镇、部门的节能考核指标,力争考核指标科学合理、便于操作。严格实行节能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增强乡镇、部门节能工作责任。通过节能考核推动全县节能工作。同时,精心组织省、市百家能重点能耗企业节能考核,进一步做好市对县年节能考核的迎考工作。

4、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办法,申请调整省、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开展能源审计,指导并规范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按时报送年度《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跟踪电厂、黑麋峰电站、中航飞机起落架等企业能耗情况;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指导、监督和服务,充分发挥重点用能单位在全县节能降耗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组织法;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能源

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社会生活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能源在勘探、开采、运输、交易等环节会产生一系列安全、环境、垄断等问题,因此,能源行业亟需政府监管来化解这些难题。这里所谓的能源监管通常是指能源监管主体对能源市场活动及其行为进行限制、约束等直接干预活动的总和。其中,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是实现能源监管目标的体制保障。在规范层面,《煤炭法》《电力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以及正在制定的《能源法》与列入立法计划的《能源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Œ中关于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能、权力的规定,初步构成我国的能源监管体制。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9491978年是政府对能源行业进行计划管理时期,19781993年是政企初步分开时期,19932014年是专业监管起步时期,2014年到现在的能源体制革命,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考察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是政策推动型改革,这导致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变动性较大,稳定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能源局于2013年1月7日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要求;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构想被明确提出[1]。另外,党的三中全会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推进国家机构改革需要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与市场机制的作用角度出发,构建权责清晰的政府治理体系。上述会议、政策、方案精神实质上为能源监管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毋容置疑,若要改革制度化推进,则改革应当于法有据,需要有组织法保障。

1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能源监管机构的建立、合并、撤销,以及能源监管机构与大型能源企业之间关系的发展演变,基本构成了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现实图景。1.1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发展脉络。1.1.119491978年:计划管理时期该阶段由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与其他行业一样,能源行业由政府设立工业主管部门管理,主要根据国家计划进行能源生产和供应,政企不分,基本是政府主管燃料工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尽管在不同时期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了合并和分拆,但计划管理的主导模式始终没有变。可见,能源监管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存在的空间。1.1.219781993年:政企初步分开时期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能源行业政企分开逐步推进,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建立能源政策协调机构。为了增强不同能源种类之间的政策协调性,1980年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煤炭、电力、石油三个部门由其统筹,但国家能源委员会在1982年即被撤销。第二,启动政企分开。依据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战略部署,能源行业的政企分开,最初在利用外资的领域展开(如利用外资办电,1982年成立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同时组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海洋石油对外合作事务。第三,成立统一的能源机构管理能源。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依据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年成立了由石油、煤炭、核工业部的全部和水利电力部的部分政府职能组成的能源部,对能源进行统一管理;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成立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中国电力联合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但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打破,传统的监管方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致使能源部于1993年被撤销,没有实现预设的目标。1.1.319932014年:专业监管起步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目标下,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转变政府行业管理职能,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1998年依据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撤销煤炭、电力、石油等工业部门,成立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同时成立国家煤炭工业局,并进行职能转移,由国家经贸委主管。撤销核工业部,成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其政府职能划归国防科工委。除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外,全部下放地方管理。第二,推进政企分开,建立现代能源企业。1998年,油气行业重组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三桶油”由中央直管。另外,2002年,将1996年成立的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中央直管的两个电网公司、五个发电公司等企业。第三,成立专业的能源监管机构。根据《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2000年1月,成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电力行业,2001年3月,统一履行电力监管职责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简称电监委)宣告成立。2013年3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撤销电监委,将国家能源局、电监委的职责整合到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2]。第四,建立统一的能源管理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2005年成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3]。200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设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2008年8月整合国家发改委能源行业管理职责、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的职责、国防科工委的核电管理职责,成立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改委管理,主要负责履行能源领域的监管职责[4]。2010年1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精神设立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订、审议、统筹协调国内能源开发、国际合作、安全、发展中的重大问题[5]。1.1.42014年至今:推进能源体制革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2014年6月13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能源革命”战略构想。其中体制革命强调要转变能源监管方式,健全能源法治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6]。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另外,依据党的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能源局部管局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将储备相关职能划归新组建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同时,决定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划归应急管理部。在上述政策文件精神指引下,能源监管体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1.2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现实图景。能源监管体制经过上述发展演变,煤炭、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等种类能源形成如下监管格局:第一,煤炭监管体制。在中央设置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现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的统一;在地方设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行业管理任务重的地方依旧保留行业管理部门。第二,油气监管体制。我国油气行业的监管体制形成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然而,迄今没有设立专门的油气监管机构。依据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油气行业管理职能划归国家能源局,但仍有相当多的监管职能分散在其他相关的国家机关Œ。第三,电力监管体制。2013年3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撤销电监委,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另外,我国的核电安全监管交由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负责。第四,可再生能源监管体制。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根据法律规范初步形成由国家能源局统一行使监管职能、其他部门对其开发利用进行监管的监管体制Ž。可见,我国能源监管形成了以能源主管部门、能源协调机构、监管机构以及地方能源派出机构为主而构成的监管体制。

2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从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现实图景中可以发现,我国能源监管体制在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2.1能源监管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2.1.1能源监管职能定位不准。如前所述,专业、独立的能源监管机构设立,意味着我国能源监管与宏观管理职能逐步分离,但这种分离仍然十分有限,其职能定位当前还面临如下问题。一方面,能源监管机构对内职能划分不明。能源监管和能源管理部门职能不清,主要指能源管理部门既要承担宏观管理职能,也负有微观监管的职能,形成“政监合一”的监管模式。如,国家能源局作为能源主管部门,既负责制定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也承担诸如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等职能。又如,国家发改委既负责能源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也负责监管能源价格等职能。另一方面,能源监管机构职能与能源企业、能源行业协会等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尚未理顺。其一,能源监管机构与市场界限不明。在市场经济下,能源企业本应按照能源监管政策、法律、环境标准从事生产,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在政企不分的背景下,没有理清政府和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能源监管机构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能源监管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具体来说,政府越位表现为:能源监管机构过度干预能源企业,直接取代能源企业的市场竞争,导致政府和市场界限不清,影响能源企业经营判断;政府错位体现在能源与能源管理部分,且能源监管较少发挥作用;政府缺位表现在能源安全、环境、职业健康、能源普遍服务领域监管缺失,导致大量的能源公共事件频发。其二,能源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的职能范围不清。具有专业能力的能源行业协会参与能源监管,能够解决监管中的一些专业性问题。但是,我国能源行业协会独立性不够,并且没有形成能源行业协会制度化参与监管的制度,导致能源协会的监管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1.2能源监管权力配置不科学。根据行政组织法的一般原理,法律是配置监管权力的依据。域外能源监管机构的设定一般采取立法授权,并且通过组织法科学地配置权力。但是,从我国的能源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来看,我国能源监管权力配置面临如下问题。一方面,能源监管部门横向配置界限不明,出现权力交叉。现有的法律,尤其是单行能源法律以及法规规章对能源监管机构权力配置不科学。如上述被撤销的电监委,除了欠缺法律依据以外,各级能源监管机构间的地位也不明确。另外,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6条第3款、第5款的规定,存在国务院组成部门与国务院直属机构在主管特定业务和专门业务之间界限不清的问题。另一方面,能源监管机构纵向权力配置同质化,与各层级能源监管事权不匹配Œ[7]。在规范层面,我国《宪法》第107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9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配置相同的能源监管权力,按照这种权力配置模式,各级能源监管机构上下同粗,形成职责同构的“网状行政体制”[8]。然而,这种上下同粗的网状行政体制与各层级能源监管事权不一致,导致能源上下级监管机构监管权责不匹配。2.1.3能源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自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在独立性、专业化和适度集中方面我国能源监管机构设置逐步趋于科学。但囿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按不同行业将监管职能划分至不同的监管机构,导致能源监管机构出现综合协调性差、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横向上看,除国家能源局的监管职能较为集中外,其他能源监管职能分散在不同的监管部门,如资源监管职能属于自然资源部;能源国有企业资产监管职能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能源价格监管和市场准入监管属于发改委;能源环境监管和核电安全监管职能主要划归生态环境部;能源大宗商品的贸易监管职能属于商务部等。从纵向上看,能源行业的上中下游由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如自然资源部负责煤矿开采监管;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监管属于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煤炭经营监管、价格监管归于发改委。上述职能配置导致监管机构设置分散,难以凝聚监管合力,以致监管效率低下。2.2造成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困境的原因。造成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缺乏整体布局。能源监管体制改革涉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各层级政府能源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权力配置与机构设置,涉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配置,这些因素要发挥良好作用,需要统一布局和规划。但是从历次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都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能源监管体制缺乏总体目标设定。历次能源监管机构改革采取不同的目标表述,导致各次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和递进性,不利于实现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二是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缺乏顶层设计。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目前没形成顶层设计统揽,缺乏对能源监管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形势的整体把握,导致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对能源监管机构、能源企业、能源行业协会缺乏统一安排。三是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缺乏推动主体。由于能源监管体制改革涉及重大的利益博弈,如果没有具体的推动主体,会导致改革的动力不足。第二,以政策推动的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缺乏法治保障。国外政府监管机构设立的一般经验是“立法先行”。但是,我国能源立法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迫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能源监管机构的设立、改革一般采取政策推动的方式,如电力体制改革(以电力行业为例,我国设立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依据是200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这两个文件从性质上看仅仅是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所以其设立之初就缺乏法律依据)。以能源局“三定方案”来规范我国能源体制管理职责方面的部分内容,但是“三定方案”对能源监管机关只做简单的规定,存在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法律规范效力低、变动性大等问题。这显现出我国能源监管机构设置以政策调整的弊端。就目前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法律规范来说,没有形成能源监管的法律体系。主要原因为:一是能源监管的能源基本法规范供给不足。在我国,能源法是能源监管的基本法律依据,应该由《能源法》对政府能源监管的范围、权限大小、如何管制等进行明确规定。然而我国的能源法未能出台,导致能源机构的设立规范依据不足。二是规定能源监管的单行法内容滞后。比如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力法》中对于监管方面的规定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的现实要求,需要不断地修改。三是能源配套法之间欠缺逻辑性的兼顾,导致能源监管机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置不科学,甚至出现冲突。综上,我国能源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一个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能源监管体制的混乱。第三,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公众参与法律程序不健全。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理顺各级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及其监管部门的关系,继而提高行政效率,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能源公共服务。但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公众参与渠道不畅,对能源使用者的利益诉求考虑不足。具体而言,就是在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中,公众参与法律程序机制不完善。首先,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参与渠道方面引导不够,导致参与的范围有限,能源体制改革不能反映民众的意愿。其次,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参与程序,公众的表达、反映诉求程序不完善。最后,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结果,公众参与并不能得到政府的良好回应,这使公众与政府间的关系较为紧张,使民众质疑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决策,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3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体制改革需要遵循基本原则进行,能源监管体制改革也不例外,具体包括如下原则。3.1组织法定原则。对于机构改革而言,应当于法有据,但是,我国能源监管机构设置组织法依据不足,导致能源监管体制改革乱象。具体而言,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机构设定应当有组织法依据。然而,我国行政组织法仅仅是对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设立和职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制定各级地方政府组织法、部门行政组织法,也没有监管机构组织法,部门的设立和职权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由行政管理法承担[9]。为了使能源监管机构改革法定化、制度化,组织法定原则是关键。因此,应从制度逻辑上把握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能、权力、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组织法定原则指引下,明确能源监管机构职能,通过组织法配置能源监管机构的权力,为能源机构提供组织法依据。3.2“政监分离”原则。从我国当前能源监管职能划分中可以发现,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是“政监合一”的模式。在该模式下,我国能源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职能混淆,监管效率低下。在能源监管领域,监管机构的独立是发挥效用的关键,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能在内部应与能源管理职能相独立,在外部应独立于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这也是监管独立的本质要求。为此,就能源监管体制的职能配置而言,应当遵循“政监分离”原则,保证能源监管机构独立地发挥监管实效。“政监分离”原则是指政府管理和监管二者职能分开,由不同的机构来履行。可以说,坚持“政监分离”原则既能满足能源监管的专业性要求,又能够保证能源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同时确保能源监管政策的连贯性[10]。3.3合作监管原则。从能源监管体制的机构设置而言,单一的能源监管主体难以回应能源监管的复杂性、系统性问题。针对传统政府监管难以很好回应监管实践的问题,西方主要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监管体系改革,产生了合作监管制度。因此,我国可借鉴西方合作监管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协会等主体的作用,实现监管目标。所谓“合作监管”,即是为了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而采取的由多元主体(政府、市场、社会主体)运用多种手段在监管领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监管模式[11]。在能源监管领域,合作监管原则就是将能源监管机构、企业、协会在明确各自的职能前提下,充分发挥能源企业、行业协会的专业优势,共享信息,互相协作,各自承担责任以保障监管实效[12]。可见,合作监管突破了传统监管理论认为政府是唯一监管权力行使者的认识。该原则要求能源监管机构、能源企业、能源行业协会各主体在合理划分彼此之间的职能界限之后应当合作完成能源监管任务。

4行政组织法视野下能源监管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困难重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行政组织法依据不足、改革成果不能制度化导致的。因此,能源监管体制改革应在行政组织法框架下,确定能源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权力、机构,建立现代化能源监管体制。4.1以优化政府职能为目标,通过行政组织法明确。能源监管机构职能一方面,处理好能源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其一,明确监管机构与管理机构的职能。一般而言,管理职能通过法律、政策的形式体现,一般由政府管理部门掌握和控制;具有极高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微观监管职能通过具体的标准、规范等形式体现。其二,合理配置上下级能源监管机构的职能。即是在中央和地方能源管理部门与监管部门之间,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明确界定监管机构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职能范围。其一,主要是处理好能源监管机关与能源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等企业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监管,满足其保值增值要求。因此,政府应该致力于制定相应的能源监管政策、标准,而不是干预市场中的具体事宜;应该把市场中的具体事项交由市场自身来调整,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二,增强能源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具有专业性与技术性的监管职能交由具有专业知识的独立监管机构予以执行,使能源监管更加科学高效。4.2以事权划分为基础,运用行政组织法差异化配。置能源监管权力由于各层级能源监管机构的监管事权不一样,因此,应在明确上下级、同级不同能源监管机构事权的前提下,通过行政组织法给能源监管机构配置不同的权力,确保能源监管机构的权责匹配。一方面,横向上看,通过法律合理配置能源决策、管理与监管机构的权力。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统一监管与分行业监管相结合的体制,但是,由于能源监管包括煤炭、油气、电力、新能源等不同能源种类,监管范围非常广泛,导致各能源种类监管机构职责权限不清,协调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应理顺能源监管机构之间关系,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通过行政组织法配置统一的监管权力。另一方面,纵向上看,上下级能源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权限可通过行政组织法差异化配置。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存在纵向关系不顺的问题,理顺能源监管体制纵向关系,需要明确国家层面与地方能源监管机构在事权上的差异性,运用行政组织法差异化配置能源监管权力。具体而言,我国地方能源监管以区域监管为主,各省能源监管机构负责提出、组织制定区域能源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特许经营计划,并组织实施。这种权力划分尽管利于地方能源监管,但能源领域如电力、天然气等还存在跨区域的能源利用问题,这就突显出以区域监管为主的能源监管体制的弊端,不利于跨区域能源监管。因此,加强上级能源主管部门对下级能源主管部门的监督与领导,将跨省区的能源管理职权统归于国家能源监管机构,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地方能源监管的作用,同时又利于国家能源管理机构进行必要的宏观控制,进而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4.3以“政监分离”为前提,为统一的能源监管机构。提供行政组织法依据从国际经验来看,监管机构是在“政监分离”原则之上、在政府部门之外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能源监管机构,以便对能源系统进行统一监管。我国能源监管主要由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来进行,但其部分职能受相关能源管理部门制约,管理职能还不完善。而独立性对于监管机构发挥实效是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根据我国能源发展的现实需要,整合各部门能源监管职能,建立更具权威性的能源监管机构是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具体而言,能源监管机构的改革应分阶段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其一,先分行业建立能源监管机构。结合我国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新能源等各类能源监管的现实状况,建立分行业的能源监管机构。其二,建立独立、统一权威的能源监管机构。整合煤、电、油、气等各行业监管机构,进行职能合并,建立统一的能源监管机构,并在《能源法》中对能源监管机构的法律性质、地位、组成、职权和监管范围明确规定;同时,尽快将《能源监管法》的制定提上日程,对能源监管做全方位的规定。

5结语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3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已占到世界的第二位,能源利用率仅为33%,远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大户,其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占发电总量的3/4。“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能源审计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企业节能降耗以及降低整个国家能源消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审计是一套集企业能源系统审核分析、用能机制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核算评价为一体的科学方法,它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为企业找出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源审计能摸清企业能耗指标底细,为政府制定宏观能源政策提供客观、真实的能耗指标数据;开展企业能源审计,是政府加强能源监督,规范企业能源管理,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国内外能源审计发展状况

1.1国外能源审计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引发了西方国家对节能的重视,在严峻的能源形势与沉重的能源费用负担面前,能源审计正是应这种需要而生。发达国家不断总结能源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能源审计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已日趋成熟并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英国政府多次制定和实施了推进节能的政府支持计划,把能源审计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80年代英国9万多个企业,有4万多个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调查,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日本免费对企业的用能设备进行节能诊断,促进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由于能源审计是企业申请节能示范项目或其他节能补助的有效依据,所以能源审计在国外深受企业欢迎。

1.2国内能源审计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能源审计机构少、专业性差,能源审计主要停留在一些大型能源企业,还处于推广阶段,企业存在应付差事的心理,没有实现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能源审计缺乏强制性,能源审计机构缺乏法律定位和权威,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满足能源审计工作的急切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国能源审计的发展,因此我国能源审计与先进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1.3机械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的状况

由于机械工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不高,企业规模不大,厂点分散等原因尚未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充分重视,行业能源审计工作开展存在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

(1)机械工业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厂点分散,不利于开展能源审计,尚未大范围开展能源审计。机械工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大于5000吨标准煤的企业数较少,目前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开展了能源审计,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展能源审计,行业尚未建立能源审计的节能机构。

(2)行业能源管理监督、计量、监测体系不健全。机械行业企业节能管理工作刚刚起步,能源计量和统计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缺乏专业的能源审计人才,大部分企业没有专职的能源计量、统计员。缺乏行业性专业检测监督机构、队伍、人员不健全,人员资格缺乏国家严格认证。

(3)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缺乏能效标准。机械工业各行业节能工作缺少可执行的相关标准,尤其是缺少各行业经济规模的行业准入标准、产品能耗标准、高能耗产品的淘汰标准等。

(4)工艺装备水平落后,装备能耗指标有待提高。机械工业技术装备良莠不齐,部分技术装备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导致制造加工能耗居高不下,总体用能效率低。尤其中小型企业因节能意识淡薄、缺乏技改投资等因素,仍沿用20世纪90年代甚至60~70年代落后的工艺装备。

(5)企业节能观念不强,能源审计的认识不足,能源审计流于形式。企业粗放式的耗能比较普遍,能源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对能源审计的认识不充分,造成能源审计容易流于形式。

2机械工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思路与方法

2.1开展能源审计的基本思路

能源审计是对用能单位(单元)的生产、转换和消费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了解造成能量损耗和损失的原因、分布等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制定节能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分析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寻找节能潜力,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能源审计思路可用一句话概况,即判明能源浪费和效率低的部位,分析产生能源浪费和效率低的原因,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要分析能源浪费和效率低产生的原因和提出节能降耗的整改措施需要从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的主要途径入手。从图1可以看出,一种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可以抽象成八个方面,能源利用率低和浪费的原因与这八个方面都可能相关。(1)能源:能源本身所具有的质量和种类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的效率,因此选择与生产相适应的能源是能源审计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2)技术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水平基本上决定了能源的种类和数量,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或避免能源浪费。结合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生产能力差、生产稳定性差或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都有可能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产生。(3)设备:设备作为技术工艺的具体体现,设备的搭配、自身的性能、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等均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能源利用效率。(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对生产用能过程十分重要,反应参数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达到优化水平对能源利用效率都具有直接影响。计量检测、分析仪表不齐全或精度达不到要求,过程控制水平不能满足技术工艺要求,都可能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和能源浪费。(5)管理:能源管理系统不健全、管理水平低,这也是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6)产品:产品本身决定了生产过程,产品性能、种类的变化也要求生产过程作出相应的调整。(7)员工: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积极性的激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8)废弃能:废弃能的循环回收和梯级利用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2.2企业能源利用的四个环节

在能源审计中,企业用能系统可简化成一种标准形式,系统由能源供入企业,按照能源流向将企业能源利用的过程依次划分为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能源审计通过对用能单位(单元)的能源生产储存、转换、分配和最终消费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了解造成能量损耗和损失的原因、分布等情况,然后有的放矢提出对策,制定节能方案,以促进节能,制止浪费,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图2表述了能源审计的思路。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与物料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计量分析,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检查、数据收集与审核汇总、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分析各个因素影响企业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根据企业能源审计的不同要求,按照审计工作的范围、目标、时间与对象的不同,能源审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初步能源审计、重点能源审计、详细能源审计。无论开展何种类型的能源审计其目的就是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整改措施,促进企业节能目标的实现。图3表述了实现企业节能目标流程图。

2.3机械工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方法

(1)针对机械行业能耗情况,分级管理,抓好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建立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根据机械工业年耗能情况,将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纳入节能监督体系,实行挂牌督办。对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进行建档工作,健全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积极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完善能源管理人员队伍。全面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加强主要工业产品耗能限额管理,开展主要工业产品、设备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督促重点用能企业落实节能管理措施。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开展行业能源审计服务,作为国家能源审计工作的重要补充。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不大,中小企业数量多。这种行业结构造成机械工业的能源审计工作很难重点依靠国家节能管理部门来全面严格监督和管理。作为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上联政府、下系企业的独特优势,建立健全机械行业能源审计工作机制:①积极申请能源审计机构资格;②培育专业化节能技术服务体系;③组织行业能源审计培训;④开展重点企业能源审计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企业总结机械行业能源审计工作的经验,逐步在行业中推广。并围绕试点企业,研究提出能源审计的激励政策机制。

(3)在全行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源审计宣传培训活动。在机械工业全行业开展能源审计宣传和能源审计培训活动,组织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等,提高行业节能意识和能源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①加强能源资源统计、计量工作;②举办企业能源审计专业培训班,举办能源审计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做人才储备。

(4)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先进行试点工程。比如汽车行业、电工行业,进行能源审计试点,对目前的机械工业能源审计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4

目前,从我国人均耗能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来看,我国的能源是异常缺乏的,但从我国的能源使用和消耗情况来看,相反却显得充足和剩余。有数据表明,我国的产值能耗比世界上多数国家高两倍多,酬肖耗一吨标准煤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l/4一1/2,每生产一吨钢综合煤耗约73Okg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煤耗只有650kg左右。据中科院节能研究所计算,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以上。因此,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不善,白白浪费了很多能源。因此,节约能源在我国不仅可行,而且潜力是巨大的。能源计量工作是能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实现能源管理定量化的必要手段。计量工作有统一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能源计量是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贯彻国家能源政策,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积极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国家依法实施节能法规、政策、标准,合理用能,优化能源监督管理,准确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首先,能源计量是科学用能的基本条件。计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和手段,能够使企业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能源检测数据在市场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等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其次,计量还是一种工艺手段,是实现集约化生产的技术基础。计量作为一种测试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再次,计量通过量值溯源为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科学研究等提供准确的基础性条件。工业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增强节能意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节能型工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计量基础薄弱,计量标准设施和计量器具配备严重不足、不科学、不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计量器具不按周期检定,使量值溯源的严肃性、计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计量工作在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应有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4)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计量人员的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的占绝大多数,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并且大多数人员对能源计量概念不清,不会应用能源计量数据指导生产,综合素质较差,对企业尽快实现能源计量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没有到位。这些原因导致企业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3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的措施当前能源计量存在太多的问题,质检工作者必须有效发挥能源计量在节能降耗中的重要作用,系统地构建能源计量体系,强化能源计量工作,从而促进节能目标的实现。自《节约能源法》、GB17167一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实施以来,针对企业计量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能源计量工作的管理水平,发挥计量工作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l)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术能力。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领导是关键,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基础。企业领导要重视能源计量工作,熟悉国家能源、计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要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要加强能源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2)企业要不断完善能源计量技术机构,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能力、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对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要依据《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标准的要求,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并认真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3)要做好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化能源计量的法制观念,解决企业能源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企业应发挥好主体作用,充分认识能源计量与节能的关系,严格依法办事。其次,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能源计量工作,实现节能目标。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节约能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应当加强宣传和监督管理的力度,促使企业严格遵守《节约能源法》和《计量法))以及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做好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把国家能源节约政策落实到实处。(4)要出台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立法只能解决用能单位应该达到的能源计量与节能最低要求的问题,起到一个基本调节和规范市场的作用。为调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其工作效果,还应配套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以弥补法律法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问题。应出台四种主要政策:能源价格调控政策、贷款优惠政策、减免税政策、专项基金政策。(5)采用信息技术,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实时管理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采用信息技术对能源计量产生的节能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对用能设备与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实现实时动态监控,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不断发现工艺缺陷、管理漏洞,从而挖掘技术潜力,实时进行改进,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本文作者:程秀芬工作单位:莱州市计量测试所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困难;第三方认证

一、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用能单位签订服务合同,约定给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改造等相关服务,并从改造后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额外收益的一种能源效率改进机制。它是一种能给合同双方都带来能效提升利润的契约机制。

二、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目前节能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需改进。

(一)市场问题

市场从业主体———节能服务公司实力弱小。合同能源管理虽然被引进中国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很多企业对这一机制的认识程度并不高,很多甚至没有听说过。由于现阶段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多是小公司,资金实力弱小,导致一些企业对该制度项目管理模式持怀疑的态度。而市场行业的发展变化又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致使用能企业不敢冒风险将节能改造项目交给节能服务公司。市场认识程度低及风险的不确定性制约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

(二)项目资金短缺

任何项目的成功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资金的支持,融资困难也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最大障碍。

1、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弱,无可担保物,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觉其信誉低,不愿贷款给他们。

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先投巨资后回报,且短期内看不到收益,但负债却很高,存在很大的风险性。

3、即使在合同期内产生了收益,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本无法查实其真实性,所以更不愿为其提供贷款。

(三)法律法规、政策扶植不健全

1.赋税沉重是导致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在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了将合同能源管理及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政策,但对于该《通知》,各地方还没有制定与之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该《通知》并没有起到所期望的作用。

2.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健全。缺乏对节能服务和用能单位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激励机制,如缺乏对节能服务公司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定;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服务水平、能耗改造缺乏评价标准及能耗检测制度,致使其经营不规范,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技术不成熟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要求相关管理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的整个节能产品的技术问题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1、我国很多节能服务公司本身企业弱小,自己又缺乏相关的技术,大多没有经验,能源管理合同周期长,对市场风险的评估不够。

2、我国现在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还缺乏权威的能效检测机构,这使得那些用能企业很难相信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水平。

三、解决对策

(一)市场问题的解决

1.完善节能服务公司的市场准入。通过《公司法》、《能源法》等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能源服务管理行业的资金条件、技术条件、人员要求、市场准入及行业规章。让有资质的节能服务公司进行企业备案,以方便管理和加强企业信用监督。

2.建立第三方审核认证制度。在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之外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对节能进行监督和评估,该机构也要对其所评估鉴定的机构和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可以打消用能企业的质疑,消除能源效益确认方面的不确定性,也为银行贷款融资准备了基础。

3.提高信用评价和企业认知程度。制定节能服务公司信用评价制度,制作信用记录,提高其信用等级,为用能单位接受施工项目和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参考。加强宣传,提高合同能源管理的认知度。

(二)完善融资渠道,规范融资环境

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主要靠商业银行的贷款,但银行又因企业信誉低不愿意给付贷款。为此,国家要不断地为能源管理带来项目融资提供“福利”政策,我们也要不断创新融资渠道,搭建融资交易新平台,开拓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向国际支持、融资租赁、股权融资方面发展。

(三)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1.通过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合同能源管理法律制度,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规避合同风险;可以学习国外,即在我国《能源法》中规定相关合同能源管理的法律规范,明确其市场准入、项目模式及合同方的法律责任,

2.完善政府政策指引,国家提供专项补贴基金、奖励措施对合同双方进行扶持;加强节能政策宣传和政策引导,扩展多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使用能单位都能认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并应用该项目进行能源改造。

(四)完善技术措施,培养相关人才

1.完善能效检测,建立权威的能效检测机制,培养专业的第三方能效检测机构,进行权威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2.培养大量的相关技术人才;同时,还要不断地吸引外资,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技术和有效的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作者:蔡志丽 毕晓博 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区域供能;供能形式;经济效益

中国既有建筑存量大,城市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国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发展绿色建筑、低能耗公共建筑项目,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1]。近年来,随着生活标准的提高,冬季采暖、夏季供冷在营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2-7]。2011年中国对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ManagementContracting)做出了具体规定,能源服务公司以节能环保为发展目标,与用能单位通过合同方式约定节能目标。同时,能源公司提供相应服务,为用能单位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合同能源管理突出的特点是能源使用单位风险降低、成本可控性更高[8],也为该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优势。本文以常州市某新建公共建筑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为例,通过投资、运行及节能分析,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提供参考。

1项目概况

1.1项目简介。常州市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体为一栋地上5层、地下1层的独栋公共建筑,建筑用途为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18901m2,其中供能面积为12303m2,用能需求为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末端形式为风机盘管。项目冷热源由规划区内能源站提供。经计算,本项目的冷、热负荷为:夏季冷负荷1476kW,冬季热负荷738kW。全年夏季总空调能耗约为137.01万kW•h,冬季空调总能耗约为47.94万kW•h。1.2业务模式。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服务单位负责能源站、市政一次管网、用户换热站的建设、运行和检修,向用户收取能源配套费及使用费,并提供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及日常运维服务;用能单位负责地块二次管网及楼宇用能末端设备的建设、使用、检修和维护,并支付相关能源使用费及服务费。

2供能形式对比

2.1传统供能形式。对于有夏季供冷、冬季采暖需求的公共建筑而言,传统的技术形式为“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系统”,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能源系统配置较为简单,设备初投资小,只需要配置一定装机容量冷水机组和燃气锅炉。从能源系统的输入类别上分析,该方案夏季需要输入电力能源,在满足末端供暖负荷需求条件下会消耗大量的燃气作为代价。传统供能模式中,能源系统通常是由用能单位自建,具体包括能源机房土建、机电设备及安装、机房至各楼栋二次管网、楼内末端设备等。2.2区域供能+EMC。相较于传统供能模式,本项目采用“区域供能+EMC”新模式,项目所在地统一规划,实行区域集中供能,即规划片区内有用能需求的各建筑业态均由能源站集中提供冷热能量,本项目利用中水资源,采用“水源热泵+动态冰蓄冷”技术供冷供热,以回收废热,充分调节峰谷用电,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能源站产生的空调冷冻(采暖)水通过一次管网将冷/热输送至换热站,通过换热站换热后将能量送至用户户内。“区域供能+EMC”供能形式投资界面的划分为能源站、一次管网及换热站由能源服务单位投资建设,建筑内部管路、楼内使用末端由用能单位投资建设。因此,该形式可以大幅减少用能单位能源系统初投资。

3经济效益分析

“传统供能”模式与“区域供能+EMC”模式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对比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由表1可知,在同规模的用能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区域供能+EMC”模式,用能单位可以节省初投资约152.27万元,投资节省约25.35%。由表2可知,对于用能单位而言,本项目采用传统模式供能时,全年运行费约84.85万元;采用“区域供能+EMC”模式,全年运行费约为74.76万元,系统每年减少运行用费10.09元,节约率为11.89%。

4节能效益分析

两种模式下不同能源系统节能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对比分析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由表3和表4可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标煤70.58t,减排二氧化碳175.95t,减排二氧化硫1.16t,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10t,减少烟尘排放0.68t,节能效果显著。

5总结

本文介绍了常州某公建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新应用,运用“区域能源+EMC”新模式,用能单位可节省初投资152.27万元,节约率为25.35%;年运行费用节约10.09万元,节约率为11.89%,一次能源节约总量70.58t标煤,节能率为27.42%。项目的实施既为用能单位节约了能源系统建设的初投资及运行成本,又为能源服务公司达到节能创收的目的,实现双赢。在目前国家能源紧张、能耗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中,如何打造绿色宜居型城市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旭.浅谈建筑节能中采暖通风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21):236,239.

[2]韩乐.玻璃在建筑节能中应用浅析[J].玻璃,2020,47(7):59-62.

[3]彭琛,江亿,姜克隽,等.中国建筑能耗总量上限的确定[J].建设科技,2015(14):27-35.

[4]康慧,孙宝玉,李瑞国.我国清洁供暖问题探考[J].中国能源,2017(8):7-10.

[5]龙惟定.对建筑节能2.0的思考[J].暖通空调,2016(8):1-12.

[6]龙惟定,张改景,梁浩,等.低碳建筑的评价指标初探[J].暖通空调,2010(3):6-11.

[7]龙惟定.建筑能耗比例与建筑节能目标[J].中国能源,2005(10):23-27.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坚持能源节约与能源开发并举、把能源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节能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保障能源合理利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节能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节约用能

第七条用能单位应当遵守节能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节能工作责任制和各项能源管理制度,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淘汰超过国家能耗定额的旧设备,降低能耗,节约用能。

生产、销售用能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生产、销售低能耗的产品,在规定期限内停止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八条用能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或者其他项目;

(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

(三)将淘汰的用能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

(四)引进落后的用能技术、设备和材料;

(五)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

(六)其他违反国家用能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当进行合理用能专题论证。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第十条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用能单位,应当制定节能规划及其实施计划,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一条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型机动车辆、船舶和农业机械。

机动车辆、船舶应当符合国家能耗标准;超过国家能耗标准的,应当限期改造或者更新。

第十二条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

城市照明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应当采用节能产品。宾馆、商厦、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应当采用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和节能型空调系统。

鼓励城镇新建住宅整体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其太阳能热水器及输水管道的安装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的市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应当制定热力规划,逐步淘汰单体锅炉,推广集中供热。

第十四条农村应当积极开发利用沼气、秸秆气化、秸杆发电等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省柴节煤等节能灶,合理规划、开发小水电资源。

第十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应当加强办公场所采暖、制冷、照明等系统的用能管理和节能改造,建立健全公务交通工具的节能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计量、收费,不得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居民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者实行包费制。

第十七条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未标注的,不得销售。

鼓励销售通过节能质量认证的产品。

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第十八条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煤泥、煤矸石、石煤等低热值燃料,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

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等新型、清洁能源。

第三章节能保障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技术服务,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和个人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节能工程建设。下列重大节能工程应当优先纳入各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科技攻关计划:

(一)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

(二)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四)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五)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六)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七)建筑节能工程;

(八)绿色照明工程;

(九)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十)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十一)需要优先纳入计划的其他重大节能工程。

第二十一条省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科技等有关部门确定适合推广应用的先进节能技术重点和方向,组织实施节能示范工程,定期推广使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名录。

第二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节能资金,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节能资金,用于能源的合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节能宣传、培训、监测、奖励等。

利用余热、地热、矿井瓦斯、劣质煤、煤泥、煤矸石、可燃垃圾等发电、供热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第二十三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安排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培训、监测、奖励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用能单位应当开展节能教育,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节能培训。未经节能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在大型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

第二十五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其能源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及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有条件的重点用能单位,可以设立能源管理机构。

参照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的用能单位,可以配备专业能源管理人员。

第二十六条具有检验测试技术条件的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均可受用能单位委托依法开展节能监测业务。

节能监测的数据和分析报告,应当真实可靠、客观公正。

第四章节能监督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定期部署、协调、监督、检查节能工作,并将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

第二十八条节能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节能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实施节能法律、法规;

(二)提出节能政策、措施;

(三)编制节能规划草案,制定节能规划的实施计划;

(四)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组织协调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六)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九条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实行分级监督管理。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和省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由省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省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未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由市、县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参照重点用能单位监督管理。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于每年1月底前分别向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具有检验测试技术条件的节能监测机构依法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被监测单位不得拒绝监测。受委托的节能监测机构不得向被监测单位收费。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质量认证标志和能源效率标识使用的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伪造的节能质量认证标志和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冒用节能质量认证标志和能源效率标识。

第三十三条省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对生产过程中耗能较高的产品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并向社会公布。

市、县级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报送检查结果。

第三十四条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本省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节能标准。

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做好能源消耗和利用状况的统计工作,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定期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等状况的公报。

统计、节能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能源信息利用率。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能源价格监测制度,依法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能源使用,促进能源节约。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建筑物的设计未按国家强制性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设计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建筑物的建造未按设计要求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施工单位处以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居民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者实行包费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开展节能监测的技术服务机构提供虚假数据和分析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可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被监测单位拒绝监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通报。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使用伪造的节能质量认证标志和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冒用节能质量认证标志和能源效率标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建筑节能,建筑工程项目

1合同能源管理介绍分析

1.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介绍。合同能源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同样也成为能源合同管理,是当前多个国家能源管理普遍创新使用的一种模式。该种模式最先是在1970年的美国开始兴起使用,我国是在本世纪初开始使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能源管理价值。随着合同能源管理应用的不断扩展,我国在2011年针对合同能源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即为,以节能环保为发展目标的企业、单位通过合同契约的方式共同商讨期望达到的节能目标。同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需要向能源使用单位提供相应的服务,建筑施工单位通过资金回报的方式获得,这样在一种良性的互动基础上,不但能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而且有助于能源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针对这一方面而言,合同能源管理则是注重服务提供对象和服务对象互动中所节省的费用承担节能活动的开展运行,是一种全新的能源资本投资模式。此种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单位对于能源资源使用所投入的成本,在施工用能设施有效改造基础上,实现投入产出效应的最大化。建筑施工单位与节能服务提供单位在公平、公正基础上签订能源节约使用合同,后期实际工作开展中,以合同为依据,实现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通过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降低建筑工程项目能源消耗。此外,随着现今合同能源管理在实际应用的创新,节能服务提供公司和单位积极创新使用节能技术,控制能源消耗量,严格遵照合同约定实现操作,双方互相沟通,实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整体上而言,在现今我国建筑市场实现创新发展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被实践证明的具有突出效果的管理方式,在实际建筑市场推广使用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1.2合同能源管理特点分析。首先,能源使用单位风险降低、成本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突出特点则体现在建筑施工单位效益获得层面上。建筑施工单位能够根据节能服务公司所提供的用能改善方案,在节能科学化设计基础上,合理采购节能设备,在一系列测算和验证基础上形成最佳的投资规划。建筑施工单位关于能源使用活动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都与节能服务公司实现了有效合作,这一过程中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建筑施工单位可以直接享受节能方案实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在节能规划和改造过程中,资金的投入主要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市场融资的方式实现,建筑施工单位只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分阶段的支付便可以完成。这就意味着,按照合同实现管理,一旦节能服务公司未能按时提供节能服务,那么损失则由节能公司承担,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损失是非常少的。整体上而言,合同能源管理主要依据合同实现管理,将风险过渡给节能服务公司,对于促使建筑施工单位效益最大化获得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促使节能服务专业化实现,提升了节能目标的可操作性。就建筑施工单位来讲,对能源的使用量较大,且能源使用类型较复杂,而建筑施工单位本身并不熟悉在本企业项目开展运行中如何实现科学化控制使用。以此,如果未能形成专业的节能规划,不但造成了工程项目未能实现顺利建设,反而造成能源消耗增大。基于以上分析,合同能源管理的一方对象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这部分企业专注于节能服务的专业化,对于如何实现节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化的理论、技术。建筑施工单位就能源使用而言,节能服务公司在前期与建筑施工单位实现有效沟通交流基础上,获得关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目标,推定最佳的能源使用量。如,就工程项目而言,建筑施工单位向节能服务公司咨询,节能服务公司就工程项目形成了具体的节能方案,并提交给建筑施工单位。而建筑施工单位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论证,在结合自身关于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目标需求上,通过借助BIM等技术实现改进,保证节能方案形成符合工程项目建设目标。那么,为了有效达到以上工作目标,则需要节能服务公司基于合同能源管理基础上,实现节能服务专业化是基于专业化的能源管理队伍,在高级技术人员辅助下,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高水平的节能服务。此外,节能服务公司在与建筑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便注重能源最大化节约使用为目标,这样才能够维护节能公司利益,这一方面对于节能公司来讲,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市场上获取良好的声望,也会全方面的达到合同约定目标。如,每一个节能服务公司会积极引进使用最新的节能技术和工艺,力图改进节能管理,将目标最优化实现。

2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部分。随着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积极贯彻节能环保理念的当下,建筑企业作为能源消耗较大的部分,理应成为节能贯彻落实的“先锋企业”。而基于这一方面而言,合同能源管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突出应用效果的管理模式。那么,将合同能源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则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建筑工程项目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够在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下提供节能方案。同时就已经形成的节能方案与建筑企业沟通交流,在节能理念有效贯彻基础上,满足工程建设质量。对于现代化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实现质量和能源消耗的有效平衡是发展目标之一,基于上述分析,合同能源管理则具有突出应用价值,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能源管理落实优化策略分析

3.1积极引入使用EPC模式,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中的使用需要基于EPC模式实现创新使用。EPC模式作为现今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一种,“总承包”模式与合同能源管理是相符合的。这是因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需要同时进行质量、成本和安全以及进度和节能等方面的管理。面对节能管理的非专业化,建筑企业如果采用EPC模式将节能这一部分承包在外,节能服务公司通过投标获取工程项目就节能建设方面的设计权益,以此展开专业化的服务。此外,建筑工程项目使用EPC模式以合同管理为依据,合同是多方权益有效展开的依据。而合同能源管理同样也是以合同为参考依据,那么建筑施工企业则可以将合同能源管理囊括在EPC模式落实中,在EPC模式统筹管理下,促使节能和质量建设以及成本管控实现有效协调。3.2完善政府法规支持,加强实际宣传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建筑企业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不成熟的地方,根本原因则是建筑企业未能形成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虽然现今建筑企业积极贯彻节能理念,但就工程项目实际节能施工方案的形成往往是内部管理人员商讨的结果。这样内部人员对于节能的不熟悉性,必然导致节能方案未能真正发挥节能价值,影响实际节能效果。为了促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建筑企业范围内有效推广使用,政府层面上必须强化法规支持,加强政策层面的宣传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参与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通过获取专业化的意见,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节能服务水平。3.3节能服务公司加强工程项目节能技术、工艺的创新使用。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落实对节能服务公司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提升节能服务公司水平,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节能技术和节能工艺的创新使用。为了有效达到这一要求,一方面,积极加强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引进使用,结合本土化建筑市场发展,形成科学化的技术应用规划;另一方面,加强与建筑企业和高校的合作,通过经验和专业理论的综合,加强创新研发,创新使用,为提升节能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4结语

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应用中有着非常突出的效果,这是合同能源管理本身性质和建筑市场创新发展所决定的。在促使合同能源管理有效贯彻落实中,能够从积极进入使用EPC模式、完善政策法规支持以及创新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方面落实,以此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华.合同能源管理在A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9

1南京南站及主要耗能设备基本情况

1.1南京南站基本情况。南京南站是一个特大型客运车站,产权属京沪高铁公司,由上海局集团公司受托管理使用,南京站负责运营管理。2011年6月投入运营,站房总建筑面积为28.1万m2,候车室使用面积为5.8万m2,高大空间面积为9.8万m2,车站主要耗电设备总功率为10215kW。2018年,旅客流量为9005.4万人,旅客发送量为4486.4万人,主要能源是电力和外购热力,综合能耗11331.6t标煤,其中,用电量为2444万kWh,外购热力244207百万kJ,能源费用支出4366万元。1.2主要用能设备情况。南京南站主要用能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电梯设备、分体空调以及引导显示系统、给排水、闸机、安检仪、电茶炉、广播系统等客运设施设备等[3]。南京南站中央空调系统分为东西两个动力中心,两个动力中心各有2台离心冷水机组,2台溴化锂机组,1台地源热泵机组和6台热交换蒸汽机组,夏季采用电力驱动机组制冷,冬季采用外购热力通过热交换供热。根据近五年统计数据分析,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电梯能耗约占10%,照明系统能耗约占12%,其他设备能耗量约占8%。1.3南京南站用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南京南站开通时间较早,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各系统的集成与协同,与大多数客运车站相似,各种耗能设备相对独立,未进行有效整合,缺少对综合应用、监视、控制和管理平台进行全覆盖动态监控,不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和潜在问题。2能耗计量器具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划小核算单元需求,各用能部位、重点用能场所、重点耗能设备无法计量能源的实际消耗量,且配备的计量器具计量分区不合理,无法分清站区内各驻站单位的用电量,不利于转供用能的管理和回收。3大量机电设备老旧,技术状态不良。4贵宾厅4台空调同开同关,设备不能经济合理运行。5中央空调系统缺少智能控制节能设备。

2南京南站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过程及成效

针对南京南站能耗高、能源费用支出大以及用能设备管理及使用现状,经与京沪高铁公司相关部门协商,确定按照国铁集团和上海局集团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有关规定[4,5],对南京南站能耗设备节能改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投资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节能效益由京沪高铁公司、上海局集团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共享,分享比例为10%:10%:80%。合同期限为5年,以2017年车站实际能源消耗量为能耗基准数据,节能量按照《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B/T28750-2012)、《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等有关测量方法进行核定。项目由南京站具体负责组织实施。2.1南京南站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选择。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公司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6]。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有: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南京南站采用了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该模式项目的资金投入全部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用能单位不需要投入改造资金,无投资改造失败风险,在合同期限内,用能单位与节能服务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比例共同分享节能效益,合同期满后,节能设施设备全部无偿移交给用能单位,节能服务公司收益主要来自节能效益,节能量越大,其收益越多。该模式具有节能改造更专业、节能技术更先进,用能单位风险低等特点。2.2实施程序。该项目由南京站作为用能单位组织实施,报批及实施程序按上海局集团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合同能源管理报批及实施程序见图1。2.3节能改造内容。节能改造具体为以下几方面:建设车站暖通和照明设备节能智能管控系统,全站能耗设备配电装置安装智能电表和传输设备,进行冷却水管网系统融合贯通改造,贵宾室空调分项控制改造,空调箱、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的精确控制改造,安装各类自动采集、调节控制装置、照度、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其他能耗设备的系统集成等。主要设备有:服务器10套、网络控制设备256台、现场采集装置195套、能耗计量装置1086台、现场数据DDC控制箱64台、子系统授权对接30套、配电、暖通、照明配套设备685台等。节能改造投资额经审核核定为950万元。2.4实施进度及节能效果。该项目节能改造于2018年6月开始,全部工程于2018年年底竣工。2018年已取得部分节能收益。2018年车站综合能耗较2017年减少267.9t标煤,下降2.3%,其中耗电量减少25.75万kWh,减少外购蒸汽量6927.65百万kJ,能源费用支出减少88.5万元。据测算,2019年可节约用电158万kWh,节约用汽30464百万千焦,年节能收益约430万元,可减少能源消耗总量1233t标煤,较2018年下降10.9%。

3大型客站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难点与对策建议

3.1大型客站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难点。1计量器具配备不足,特别是缺少分项计量[7],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时,无法准确确定能耗基准,节能量认定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出现合同纠纷。2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大多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且分享年限较短,国铁集团和集团公司管理有关规定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节能服务公司对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积极性不高。3合同能源管理在能耗指标、财务成本指标上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相比传统更改投资模式,站段收益少且工作量大,导致站段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改造积极性不高。4合资托管车站付费、管理与设备使用维护脱节。近年来,虽然合资铁路车站的管理责任已落实给受托站段,但客站物业管理引入了专业的设备运维单位,负责客运车站的设施设备管理、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节能管理存在合资公司、受托站段、专业运维单位三者之间结合部的协作问题[8],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存在涉及单位多、环节多、影响因素多、审批周期长等问题。3.2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南京南站能耗设备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试点情况,大型客站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准确的能耗基准数据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在实施前,应按国家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定要求[9],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划小能源供应单元,便于节能诊断和节能量核定。合理确定能耗基准。铁路运输企业特别是客运车站能源消耗影响因素较多,如气候变化,客流量变化等,合理确定能耗基准,才能更确切反映出节能改造节能量,才能使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效益分配更合理。2选择合适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选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时,应充分考虑车站规模、能源消耗量的大小、能源品种及节能改造项目复杂性等因素,对能源品种单一、有明确的节能改造方向且宜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对采用综合节能措施的或无突出改造项目者,宜采用节能量保证型或能源费用托管型。对节能效益明显,投资回收期较短(如少于2年)改造难度不大的节能项目,建议仍以铁路技改投资为主。3节能服务公司的选择。选择优秀的节能服务公司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但采用建设项目招标程序选择节能服务公司,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4节能量审核。应严把节能量审核关,对于项目边界清晰、计量器具完备齐备的项目,可与节能服务公司共同确认节能量,对改造内容相对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的项目,应选择有资质且信誉较好的第三方审核机构测量确定节能量。3.3对策建议。1建立激励机制。为提高铁路各级单位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铁集团、集团公司应建立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在财务、节能指标计划管理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全面开展。2适当放宽合同期限的限制。《中国铁路总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但有些改造项目,投资数额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节能服务公司数年内无法取得正收益,参考路外其他系统及日本合同能源管理经验,合同期限可适当放宽到10年~15年[10]。3合资托管车站采用能源费用全托管。合资托管车站采用能源费用全托管给相关集团公司,可以使能源付费与节能管理统一到使用站段,强化受托站段节能主体责任,有效传导节能压力,促使站段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且可简化合同能源管理程序与协调环节。4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力度。南京南站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后,有效降低了车站能源消耗总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集团公司推进大型客站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可行的经验。应加大推进力度,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和先进的节能技术,加快铁路大型客站节能技术改造进度。

4结束语

国家能源管理范文篇10

为保证能源安全和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供应,下一步必须在阻碍石油天然气改革的难点领域有所突破。应该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营造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加快投融资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一)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石油天然气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政府无疑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集中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职能,将仍保留在企业中的行政职能分离出来,建立综合的能源政府管理部门,并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将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建立现代监管制度,逐渐淡化行政审批等行政管理职能,在进行经济监管的同时,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所处发展阶段、资源状况和市场特征,政府的职能应主要体现在:制定宏观发展政策;在建立国家能源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行石油战略管理;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制定有关促进竞争和反垄断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根据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经济特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机制,在竞争性环节放开竞争,进行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等,在自然垄断环节实行政府管制;发挥规范、协调企业行为和督促企业自律的作用;进行市场预测和提供信息服务等。

(二)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培育有效市场竞争

石油天然气行业应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健全市场机制。主要包括放松市场准入,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打破地域垄断,积极培养市场主体;从开放、完善和规范市场入手,制定市场规则,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竞争格局;鼓励其它社会资金进入流通领域,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如建立国内石油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以达到发现价格、规避风险、跟踪供求、调控市场的目的,合理引导石油天然气的生产、经营和消费。

应根据行业发展阶段和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经济特点,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有序引入竞争。具体来说,上游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环节在实行许可证制度的基础上,引入竞争,这样有利于打破资源的区域性垄断,促进企业增加勘探投入,增加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提高开采效率;下游销售环节,特别是加油站是竞争性市场,应加大放开竞争的步伐,并通过安全、技术和环保标准等手段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从管道运输环节来看,天然气管道运输环节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特别是我国的天然气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管网非常薄弱,大部分生产者和用户之间都是单线联系,而且需求规模有限,还不具备欧美国家那样广泛引入竞争的条件,应该逐步引入竞争,可首先实行管道运输特许经营权的公开招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同时,实行运输与销售分离,加强对管道运输定价的监管。石油管道运输与天然气管道运输有所不同,石油管道可与其他运输工具平行竞争,其垄断性要比天然气管道弱,但由于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及石油战略的重要地位,且管道建设仍非常不足,国家仍有必要加强对管道建设的投入和监管。

(三)划分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由开发勘探、管道运输和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组成,各环节的性质不尽相同。总的来说,除管道运输因其网络特征而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外,其它各环节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应该是竞争性的。而我国的现状是这两种业务混合在一起参与市场竞争,这对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极其不利。一方面,企业会凭借优势地位将垄断延伸到竞争性环节;另一方面,会导致“交叉补贴”的长期存在。

从国际经验看,为在具有自然垄断业务的行业改革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各国都在改革之初严格界定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非自然垄断环节和自然垄断性环节,并将这两种业务根据改革的进程逐步分离。如美国的天然气行业改革就是从分离销售与管道开始的。首先,联邦能源规制委员会要求管道公司把天然气运输与其他各种服务(主要是销售)分离,规定消费者可以从任一生产者处购买天然气,生产者也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和批发商卖气,生产者之间展开争夺用户的竞争。其次,要求管道公司公平地提供管道服务。尽管天然气产业上下游已经形成了竞争市场,但是,由于管道运输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性,联邦能源规制委员会要求管道公司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提供非歧视性的管道运输服务。

应借鉴国外改革的经验,根据我国行业特征和发展阶段,逐步将自然垄断性业务从竞争性业务中分离出去,竞争性业务放开市场准入,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而在自然垄断性环节加强监管,防止滥用垄断优势,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和稳定,保证对第三方提供非歧视性管道接入,保证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引入一定程度的竞争,如可由两家国有企业竞争经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垄断造成的效益损失。在严格区分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业务的基础上,应该对不能获得正常经营利润,具有普遍服务性质的环节形成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避免因行业内的交叉补贴而扩大垄断的范围。

(四)投融资体制改革

我国石油天然气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石油天然气行业又具有投入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等特点。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投融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石油天然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机制,形成包括外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对于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和可持续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要改变过去由政府决定和主导投资的方式,政府在投资领域的角色应是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公布投资信息,协调部级的投资项目;对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项目适当进行投资,但这些项目的投资决策应充分科学化和民主化,且不一定由国有企业独资经营;同时,抓紧制定和规范我国天然气企业境外投资监管制度。至于具体的投资活动应由企业自主决策,鼓励多渠道,包括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方式,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的投资;鼓励各种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形式参加我国石油天然气建设,逐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对外投资,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天然气企业跨国经营,并在信贷、保险等方面予以帮助。

(五)价格体制改革

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往往是各行业改革的攻坚环节,它要求市场竞争的局面初步形成,有相应的体制环境和配套条件,如在自然垄断领域就要求有发达的管网作保证,而这些在我国现阶段基本不具备,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价格市场化道路。

1.完善与国际价格接轨的办法,促进石油价格机制的形成

从长远看,国内石油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但在竞争性市场结构尚未建立,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完全放开价格不现实。近期改革的重点应是进一步完善石油价格

接轨,接轨的原则是: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价格的确定要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二是适应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开放的要求,坚持与国际市场接轨;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国家适度管理;四是多种机制减少价格波动。石油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可先在成品油环节突破,并带动其它环节的价格市场化进程。

2.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兼顾能源比价,形成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应按照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循序推进市场化进程,保障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改革初期,政府应确定管输价格,可以采取社会平均回报率或略高的投资回报率,以吸引多种资金进入,扩大管网规模;逐步放松对天然气行业其它环节的价格的管制,鼓励供求双方制定包括“照付不议”条款在内的长期供气合同;还应与可替代能源(如燃料油、柴油、LNG等)价格和物价指数挂钩,以鼓励天然气消费。改革后期,应逐渐在上游引入竞争,允许第三方进入天然气管输网络,创造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条件成熟时政府不再监管天然气井口价,但对管输价格仍然严格监管。

(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石油天然气行业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完善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特别是在投融资领域,实行法人负责制,研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并推动企业减员增效,处理不良资产。

由于国有经济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为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探索国有资本的多种实现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其中,股份制是优化国有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国有资本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并促进产权多元化的形成和市场化改革进程。

二、政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应从法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出发,制定国家层面涵盖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法》;抓紧制定和修订《反垄断法》、《反倾销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等维护公平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石油法》和《天然气法》;为促进节能,应根据需要完善《节能法》,并加快制定《节能法》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引导和规范全社会用能行为,其重点是制定《节约石油管理办法》、《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等。为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应加强执法,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执法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

(二)制定综合发展战略

石油天然气不仅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休戚相关,而且内在联系也非常强的行业,因此,在对国内外资源和需求变化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长期的系统的行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不仅对行业发展非常必要,而且还将促进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对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能源可持续供应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快,行业内外的经济关系非常复杂,制定发展战略应周全考虑,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调性。

(三)管理机构改革

1.建立集中统一的能源管理部门

能源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涉及石油等国家短缺战略物资、以及电网和天然气网的建设和运行等国家经济命脉,同时,能源内部各行业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很强,这些决定了能源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部门,其发展除了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外,还应有政府管理和协调。而我国目前的能源管理呈多部门分散态势,综合性和长远性较差,为此,应借鉴北美经验建立国家层面的集中的宏观能源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能源大国的特点。应将分散在多家综合部门的能源部门分离出来重新整合,将管理权集中,这能有效避免政府职能的重复及交叉;按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别设立专业性的司局,以加强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战略、政策目标、管理体制框架、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2.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由于能源产业改革的特殊性及其广泛存在自然垄断性环节,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政府应该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进一步转变职能,从“指令性管理”向“禁令性管理”转变,这就要求将政策的制定与监管职能完全分开,建立独立的部级综合监管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

根据监管机构设置的原则及职能确定,设计了三个能源领域监管设置的方案。

第一种方案:建立独立于能源主管部门的部级综合能源监管机构;部级综合能源监管机构下对网络性质较强的行业(如电力、石油、天然气)设单独的行业监管机构。

第二种方案: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内设立能源监管机构,并通过立法规定其独立监管的权力,在监管机构下对自然垄断性较强的电力、天然气、石油单独设立行业监管机构,这些行业监管机构是相对独立的。

第三种方案:充分考虑现有能源管理机构的现状和正在进行的改革,可考虑在现有能源管理格局下尽快建立自然垄断性强的电力、天然气、石油行业单独的监管机构,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赋予这些机构真正行使监管的权力,并将能源局仍保留的相关行业监管职能尽快分离出来,归入成立的行业监管机构,没有建立独立的行业监管机构的行业监管职能仍暂由能源局行使。

上述三种方案是根据不同的背景和目标而设计的,从真正实现政监分开,提高监管效率方面考虑,第一种方案是理想方案,也是最符合建立现代监管体制要求的模式;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角度考虑,第二种方案是现在应该采取的模式,但鉴于我国现有的能源管理格局,可先由第一方案起步,但过渡时间不能太长。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种方案都是在国家和地方设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即都在省一级也建立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监管机构(个别行业可根据情况需要在区域一级设立相应机构,如区域的电力监管机构)。其中地方成立的监管机构,职能相对独立,权限也较大,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具体监管的实施应主要放在地方监管机构,但地方级的机构都接受国家相应机构的管理或监督;不管采取何种方案,都应在明确各自隶属关系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处理好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部级能源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及各地方相应机构的关系;在发挥能源主管部门和能源监管机构作用的同时,逐渐加强行业协会在能源协调发展和社会监管中的独特作用,以促进监管的公开透明,提高监管效率。

(四)建立石油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可持续供应

我国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对外依存的增大、企业石油库存量过低、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尚未建立、石油进口外汇支出逐年增加、进口通道安全性变差、国内石油价格过分依赖国际油价、国际石油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等等都对中国获得稳定、可靠、安全的石油供应产生影响。我国石油供应既存在价格急剧变动的经济风险,也存在石油供应阶段性、部分性供应中断的隐患,因此,完

善石油安全保障体系应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1.多种方式保障石油安全

为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能源的安全供应,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利用国际能源资源和市场。现在尽管世界区域性纷争不断,但经济手段仍是解决能源领域的主要途径,我国还是应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遵循市场规律,主动出击,在全球性的石油资源争夺中逐步占据有利位置,不再受制于人。但世界的复杂形势也要求我们有应对策略,未雨绸缪,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时,必要时结合使用多种办法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保障石油安全应该日益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紧密联系起来,国家应增强外交活动中对能源领域的关注度及目的性,在国家层面对开放性能源政策实施统一指导和协调,建议与俄罗斯等能源大国建立稳定的能源合作双边机制。

2.立足国内,利用国际市场

总体而言,应该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解决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首先,应立足国内,一方面要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国内能源生产能力,加大对国内油气资源勘探的投入,增加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投入,大力发展油气生产。另一方面,应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形成我国多元化能源结构,特别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大力实行节油,发展石油高效利用技术,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同时,应加强西部能源的开发,提高开发和利用西部能源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在加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多方位开拓油气供应渠道。随着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已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调整石油供应安全战略。应尽快确定成本较低和较为可行的能源供应方案,尽可能经济、合理地利用国外能源资源。可通过对海外石油勘探开发给予积极的扶持政策,如对运往国内加工利用的海外份额油取消或优先获得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建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和信贷支持等,并对份额油的进口免征进口税等办法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油气生产基地,以减少对国外的直接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3.加强能源安全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

我国石油不安全性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既存在价格急剧变动的经济风险,也存在石油供应阶段性、部分性供应中断的风险。应该建立一套保障能源安全的全面、系统和完善的机制,包括密切关注国际能源发展态势,全面评估我国的能源状况,监控我国能源发展变动情况,并对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做出预警反应,相应采取应急措施等。应全面分析在哪些情况下我国可能发生能源危机,根据国内外能源形势适时判断可能发生危机的严重程度,进行能源安全评级(可有不同的评级方法,如可按程度不同采取“蓝”、“绿”、“黄”、“橙黄”、“红”的警示),并针对不同级别的能源危机设计系统的应急方案。这样既可以保证我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从容应对,又不至于在出现一般性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或暂时性的国内供求矛盾时采取过急措施而导致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4.完善油气储备体系

建立油气储备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解决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其中石油是最主要的战略储备物资。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使一些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响应由经合组织(OECD)1974年设立的国际能源机构(1EA)所制定的石油储备标准,建立起由政府控制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石油生产销售商也扩大了各自企业的石油储备能力,这使得这些国家在能源安全方面应变能力大大加强,并藉此给其他国家施加更大压力。而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不断上升,进口石油又主要来自局势动荡的中东地区并且要通过漫长的海上运输线,石油的持续供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防止突发事件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的中断,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组成部级的专门机构,并由国家作专项资金安排,确保石油储备的战略性、统一性、安全性;科学确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水平,合理安排储备基地的布局,建立有效机制促使企业积极参与石油储备工作,逐步形成“实物储备与产地储备相结合”,“国家为主、分级储备、官民结合”的储备体系;随着科学技术在石油天然气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技术储备也应逐渐成为油气储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以使我国能在发生石油安全危机时能启动技术储备从容应对;应完善石油市场体系,尽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真正接轨,采取国际通行的市场手段,如石油期货交易等缓冲石油危机的压力。

(五)提升石油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工业部门的不断崛起,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并将占能源进口的绝大部分。今后我国能源安全的焦点将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它的发展将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性供应。多年来,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都是将煤放在主导地位,这和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及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而且这种能源发展战略也确实在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以及环保对经济和能源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的背景下,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势在必行。煤炭将继续在我国经济和能源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甚至是一种无奈的接受。随着我国煤炭开发成本的提高以及煤质的下降,结合环境压力综合考虑,煤炭在能源发展中已没有以往的优势,石油天然气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一个处于现代社会的国家,没有煤炭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但如果没有石油,整个社会将立即瘫痪。因此,在强调煤炭的重要性的同时,应该提升石油天然气在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虽然目前还不能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但至少应该将石油天然气提升到与煤炭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石油与天然气的重要性在性质上略有不同,石油的重要性是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的,而天然气的重要性是作为一种上升势头非常好的清洁能源,将有可能成为我国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突破口。

(六)制订经济激励政策

建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固然要靠政府支持,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鼓励其它资金参与,实现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为此,各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企业对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投资、开发和储备。主要通过增加低息贷款、贴息贷款、调节税费、财政担保和补贴、建立专用基金,以及加速折旧等多种方式对行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制订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加快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步伐。

为保证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妥善处理石油天然气生产、运输,上游、中游与下游间,以及资源性地区与非资源性地区的分配关系。应研究建立石油天然气行业税收在相关地区的合理分配制度,兼顾资源省区、过境省份的利益,体现向西部倾斜的政策。为保证石油天然气安全,鼓励天然气形成使用,建议逐步将生产型税种调整为消费型税,并提高汽油的消费税率,减轻天然气勘探开发、城市配气、LNG进口税赋,实行差别税率,对发电用气给予税收优

惠。建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保险机制,放宽审批权限,份额油返销国内实行零关税;节油代油设备投资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