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3 17:32:52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1

大多数师生称其为“古代文学”课,从形式上省略了“史”字,从而在内容上也忽略了“史”的教与学。这种普遍存在的意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讲述艺术成为主要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文学史的肢解,使学生窥一斑而难见全豹。强调识记、理解、表述和分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固然是一项重要手段,但还不足以替代整个课程的内涵。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史”的分量,使之真正成为文学史课,而非单纯的古代文学知识的罗列。史学家梁启超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然则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其必于横的方面最少亦与他事实有若干之联系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

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历史的横断面上与当时的政治事件、经济政策、文化背景甚至社会动乱、民生疾苦都多多少少存在某种联系。在历史的纵向面上,每一种文学现象总与前前后后的历史时期有所关联。讲授古代文学史课,就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反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了“史”的性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简明叙述基础知识,着重分析,加强各个知识环节中的规律探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思考人类社会、把握社会实践的能力。那么怎样做到借鉴“史”的教学思路呢?又怎样在文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这里以唐代文学史教学为例略作说明。

一、注重文学史的整体性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内容即是中国整个历史时期中的文学状况。教学过程就要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为全局,将各章节的具体知识纳入到全局范围中予以考察。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批评等内容都包括在内,组成了一个研究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文学的演变,试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把文学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授课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授课类型。例如,唐初五七言律诗的定型问题,就要从先秦时期的五七言诗句讲起,到两汉时的五七言民谣、文人诗,直到沈宋在其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可以举出相应的诗篇进行微观分析。再如讲述歌行体这一在唐诗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概念时,就必须明确歌行是一种开放性、流动性很强的文体,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受其他诗体的影响。

歌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行”为主的汉代歌行;以“篇”为主的魏晋乐府;“歌”、“行”并称的陈隋歌行以及唐代乐府七言歌行。由于历代文人在字法、句式、篇章结构以及声律方面不断丰富创新,歌行的体调在初盛唐发展到了极致。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可以帮助引导学生贯穿起不同时代的零散知识,并由此深入接触了诗歌特性、语言规律等深层次的问题。以整体观的文学史教学使学生经过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学会用历史的视野来认识文学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以宏观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学史中的问题。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2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

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

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句: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

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

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

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古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部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部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

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情怀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通识教育的需要和课程内容的独特魅力,近年来许多非汉语言专业也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目前地方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如何顺应课程特点发挥自身学科点优势、如何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层面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培养目标变化、课时压缩、社会需求等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地方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呈现出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授课仍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辅助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往往造成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和内容过于陈旧等不良后果。另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也属于较有难度的课程,加之古代文学学科本身以其固有的历史环境为背景,这就使其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感,故而目前地方高校的古代文化课程教学中仍面临着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戴建业认为高校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存在以文学史为中心,忽视作品的讲解;注重治学方法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等问题[1]。李新宇提出古代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分段讲授文学史、压缩教学时间、割裂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等问题[2]。葛恒刚认为高校古代文学课堂中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考核方式也是与讲授式教学模式相关联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3]。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教学课时减少与教学内容较多的矛盾、中学语文课程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衔接等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反思。这些研究大体上揭示了新时期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1)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分朝代、分阶段的教学安排会虽然有其合理性且为多数高校所采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在于,可以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线索清晰明确地反映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分阶段掌握经典作家作品,同时清晰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但是这种安排也有其缺陷:一是分阶段讲授时,往往由不同教师分别担任不同文学阶段的讲授。然而由于每位老师对文学史的理解与感悟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这就使教师授课之间的补充说明十分重要。同时每位教师都只讲自己负责的那一段文学史,那么对整个文学史的总体发展脉络就缺乏归纳和分析,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二是各阶段的负责教师往往更注重该阶段的作家作品,强调该阶段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们全面、客观地把握作家作品。三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阶段,其分期界限与分段标准至今仍是学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2)国内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文学史、轻作品选的现象。有些高校将文学史与作品选分开讲授,而大多数高校则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不学作品选就无法准确地感受具体作家作品的魅力、无法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学史。但很多高校认为作品选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完成,而文学史的教学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高阶研修内容,这是不符合古代文学教学规律的。目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普遍面临课时减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使其符合古代文学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优化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是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3)是保障教学质量和课时减少的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矛盾。中国古代文学史相比其他中文类课程而言,具有其显著特点,即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从先秦神话开始到清代末期结束,历时三千余年的文学史都包容在此一门课程之内;同时,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每个朝代著名的作家作品之外还涉及哲学、美学、文化、文献、历史等知识,知识覆盖面广、体系恢弘庞大。目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各高校普遍存在压缩理论课程课时的情况。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课时也被不断缩减,从最初的500课时左右普遍减少到200~300课时之间。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程固然重要,但就中国古代文学这一时间跨度大、内容系统庞杂的学科而言,如何在本就不足的课时又减少的情况下,完整全面地对学生传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就成了古代文学学科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4)部分地方高校为了响应“地方性、应用型”的号召,为了更贴近“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目标,提倡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接轨,即中小学语文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这就导致原本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史记》导读”“《论语》导读”“《周易》与传统文化”等十分具有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的选修课被砍掉。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接轨”方式很值得我们深思。从来“求其上者居其中,求其中者居其下”,为人师者必须站在比教学内容更高的学术层次、具有更高的学术视野和更宽广的知识范围,这样才能将教学内容传授好。所谓“举重若轻”“治大国若烹小鲜”,达到这样境界前提是先要知其“重”、知其“大”,我们现在反而从其“轻”而就其“小”,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的改革方案。

2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解决策略

针对地方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审慎思考,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以便深化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优化课堂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有便于知识的系统讲授、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优势。但在这种传统的“一言堂”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无法很好地发挥年轻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程君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指出这种模式应由课程教学规划、执行课堂教学、学生成绩考核、教学效果评价四大模块构成[4]。这种改革后的问题式、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解决师生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互动不强等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其次,在教学方案的制订上,应制订包括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每个学校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按照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并制订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予以落实。例如:王小艳提出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古代文学教学,将文学作品与历史遗迹、民族风俗等当地文化充分融合以促进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5]。郭中华认为经典作品的背诵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6]。刘威韵提出应将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与历史形结合,在历史中讲文学[7]。地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大多数采用的教学思路是以讲授文学史为主,开设选修课为辅,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作品选全面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素养。另外,传统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选修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因此,高校古代文学的课程建设也需要进行改革,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补充,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完整的、多元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完成对课程设置的改革。最后,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建立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连接,使学习古代文学不再是扒“故纸堆”,而是形象且直观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吴静提出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丰富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8]。杨智提出用“直播课堂”的方法对古代文学教学进行创新,并指明其具有还原课堂沉浸感、提升学习自由度和课程完成度的优势[9]。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注意师生的互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

3结语

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各高校各学科都在相应政策的号召,努力做好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及时跟上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主流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传统学科和专业课必修科目,其改革方案应得到重视。要做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是基础,深化课程改革是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各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制订符合自己的发展方案,充分论证,推动实践,科学审慎地逐步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4-91.

[2]李新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3-85.

[3]葛恒刚.翻转课堂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47-154.

[4]程君.浅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20(30):144-146.

[5]王小艳.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路径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144-146.

[6]郭中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强化经典背诵的必要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4):70-72.

[7]刘威韵.论如何创新优化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上),2020(5):80-83.

[8]吴静.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7(S1):80-81.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4

一、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现状分析

1.时代变迁与认识偏颇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方向迷失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膨胀,整个社会更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大学校园,古代文学远不如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课程来得实在。学生普遍认为多背几首唐诗宋词不如多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更能获取就业机会,所以,在古文学课上看外语书、背外语单词的大有人在,在下面看小说、杂志的也不乏其人。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文学可学可不学,更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就是语言。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离现实太过遥远,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这恰恰是忽视了文学与语言的必然联系,忽视了文学是语言载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其实语言和文学是彼此关照的。尤其是古典文学,它不仅包含着文学意味,又不失中国古文明文化和经典语词。

2·教学时数的缩减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流于条框的阐释经过几轮的教改,一般院校的古代文学课均降到200课时左右,甚至更少。于是,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即使对部分作品进行分析,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另外,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至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对作品进行更多的剖析和理解只会使已经很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后很少关照古代文学,考试的时候,也只是提前几天苦背,在考场再一股脑地全部交给老师。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少数民族文学的缺失导致古代文学教学的单一性使用最多的文学史教材有四部:第一部是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64),这部文学史目前是受批评最厉害的一部教材。第二部是章培恒、骆玉明编撰的《中国文学史》(1996),但教材内容偏重“心理”或“人性”。第三部是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8),但疏误不少。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这是一部现在使用较多的一部教材,包容性较强,吸收了大量较新的研究成果,但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拼合、观点重复和论证混乱等现象。该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另外,《中国文学史》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应该是指整个中国(包括少数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综合。而已使用过的四部教材无一例外的都只有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的文学很少提及。其实,少数民族并非没有艺术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比如《格萨尔王传》等等。中国文学多样性的特点除文体的多样性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民族的多样性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对文学史上所强调的主流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展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标准,丰富了华夏文学宝库。在教学中如果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只能使课时更加紧张;如果不加入,少数民族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民族个性就会悄然流逝。

二、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改设想

1.精泛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提升和历练的机会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提出: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但由于古文学创作的特殊的文言形式,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添置了一道不小的障碍。所以,古代文学课堂上的精讲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可由于课时等原因一味的精讲又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故教师在精讲时,不可意犹未尽地一篇接一篇地讲授,必须懂得给学生留有空间。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相对简单的篇目做泛读练习,学生在泛读中可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在精讲时也可以采取重点突破法,即中学讲过的内容大学从略,中学讲的浅的,大学延伸,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明晰。同时还需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古代文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读和背。当然古文学教学中的读、背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强调“写”的训练。“写”有两种形式:第一,练习写古诗文;第二,练习写研究性的小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构思、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文创作的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些都应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2.利用合理的专题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辅助古文学教学精泛结合、读写结合是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一个对策,但也有弊端,就是必然会扔掉一些内容。作为弥补可以设置一些专题课,使之成为必修课的深化和补充。文学史中的一些内容在必修课程中没时间讲,可以考虑开设专题选修课予以补充。同样作品选中的一些作品在必修课中无法完成讲析的,也可以考虑开设专题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使古代文学课程形成一个全面而理性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辅助古代文学教学,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此增加和强化古文学知识。如在学生中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古代小说和戏曲的改编与演出等。在排练和改编过程中体会古诗词、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创作风格并体会其人文意境。还可以开办剪纸、书法、国画、篆刻等兴趣小组。剪纸、书法、国画、篆刻,这些都是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项目,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气息,满载着东方神秘的文化特色。它们与古文学史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借助这些可以提升学生的古文化修养。

3.利用“兴趣迁移法”缩短古文学教学与现实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迁移”是指将原有的兴趣延伸或转移到某类事物上,进而对某类事物也产生兴趣的过程。古代文学特殊的时代特点造成了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现象,利用“迁移”,达到提升兴趣的目的。首先,利用熟识的成语进行迁移。成语是现代汉语语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产生于古代文学的相关篇目,又依然存在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交际中。如:“投桃报李”语出《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现用来比喻彼此之间的赠送与回报。“浩然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泛用以形容正大刚直的精神。“浩浩荡荡”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现代汉语中很多常用成语与古文学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可以作为纽带拉近古文学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而古文学的实用性也已不言自明。其次,利用古今对照法进行迁移。所谓古今对照法,就是在讲解古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之后,拿出使用相同技法完成的现当代名篇进行对照,让古今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学习古人艺术技巧的兴趣。也可以拿出两篇写作内容相同的诗文对比分析,体会古代名家的艺术魅力。第三,用古人体现情操和志向的诗文进行迁移。古人写诗作文或是体现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或是表现玉壶冰清的坚贞情操,或是弘扬贫贱不移的坚定志向,或是再现厚德载物的美好德行。在教学中,古文学教师就应借助作品有意识地揭示、发掘出历代诗文背后的民族精神、文化内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坚强意志以及面对逆境的的旷达心态和自强信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民俗法、文字演变法进行迁移等等。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5

“几十年来,文学教育变成了这么一种东西,它使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教条、刻板”;“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如何改善目前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是我们每一位古代文学教师不可推御的责任。虽然有些客观原因我们无法把握,如: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高校职称评估体系的改革等,但革新教学,减少程序化的授课方式,以现代化为背景阐释和传播古代文学,努力缩小古代与现代的距离应是每个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所能够做到的。提倡古代文学教学现代化,并不是说就排斥传统甚至是摒弃传统。继承古代文学的传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但传统并不意味着僵死。从本质上讲,传统是一种进程,传统的内容、价值、意义在历史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开放和重建的。“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从而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世界、新的未来”。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现代化成为改变目前现状非常重要的方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教材、讲课艺术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精选教材取长补短古代文学的教材主要分为两大块: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由于它的历史跨度大,作家和作品数量多,因而内容相当纷繁复杂。要在本科院校近300个学时内将绵延近三千年的古代文学讲得全面系统,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结合当下,把握前沿、精选教材成为关键。首先,先来看文学史。现行古代文学史教材很不统一,大约有三十多种本子。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就运用了游国恩本、郭预衡本、章培恒本、社科院本、袁行霈本等多种版本。那么如何选取一本合适的文学史呢?答案是遵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是对人的生命及其意义的探寻,是属于情感的领域,相对而言,在人文学科中文学是最不能完全“学问化”的。文学教育者应引导学生的感知参与到阅读对象中,去体验作家的丰富情感,自觉地与生活在那个久远年代中的个人碰撞。

因此,文学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心灵史,是文学家的人格、学识、审美力和价值观念的高度结合。早在上个世纪,刘大杰先生撰写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未曾修改的初版本),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都突显了知识分子的心灵史的特征。基于此,上述的文学史应是我们注重考虑使用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参阅其它版本,博采众家,取长补短。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一部好的文学史不仅是对历史真实的强调,更应该是对作家心灵进行探求。这就要求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本学科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去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学中那些与现实人生联系密切或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浓郁的文化心灵史,努力使教学与现实接轨、与时代同步。普通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以史为纲”,因为“史”的最大功用是让学生一览而知大概,从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传统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以更好地为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服务,成为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西藏大学文学院多年的任教经验,认为目前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代人过分注重功利性,即使身在校园的大学生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所以,像古代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对于学生来讲,似乎不像英语、公务员培训等课程一样,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证、保研、工作等方面,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无用”,直接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西藏地区学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人仍以考公务员为主要就业渠道,所以很多学生宁可花时间去学习公务员培训的课程,而认为古代文学无用,不用“浪费”太多精力去学习。

第二,学习方法误入歧途。主要体现在学生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和各类媒体传播的零星知识碎片,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多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面,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浮于表面,仅能获得浮光掠影的印象,而缺乏深入的体会。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异常广泛,各类媒体又在拼命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定力不足的学生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信息吸引了注意力而难以静心凝神去思考;更有甚者,以卖弄和炫耀获得的知识碎片而沾沾自喜,并没有真正了解如何进行学习。

第三,教育基础多样化。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构成较为复杂,文化背景相差较大,知识基础参差不一。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区内生源。这部分学生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甚至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反映,在高中以前都没有学习过文言文。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基础薄弱,无法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更无从谈起学习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区外生源的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讲授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兼顾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只能尽量照顾大部分学生,导致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难以尽如人意。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必须立足民族地区高校实际,从实践出发,正视种种问题与不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开拓教学思路,努力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水平。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古代文学在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强调培养健全人格、对美的热爱、对自由的追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作品赏析,让学生意识到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淡化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古代文学课程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可以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编成情景剧让学生进行表演,也可以利用飞花令、击鼓传花等游戏手段考查学生的诗词储备量,既用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3)有意识地将古代文学教学纳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地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的高度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承载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应当积极开动脑筋,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拓展,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投射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针对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古代文学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1)引入地域文化。了解并掌握我国优秀灿烂的文化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地区讲授古代文学,可以适当引入藏族优秀文化。比如在讲授神话时,除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也可以讲授藏族神话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猴与罗刹女的故事等。这样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更深切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味。(2)以古代文学史为脉络,以作品选为重点讲解内容,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量。文学史是由作家和作品构成的,鉴于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的实际,如果只从文学史的角度着眼,很容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缺乏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入了解,难以切身体会高度概括的理论。这就要求在授课时,要立足文本,然后再上升到文学史的高度。(3)以古鉴今。在文本分析中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古为今用。在讲授古代文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当今时代或者学生实际,进行深入阐释,纠正学生认为古代文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错误理念。例如讲解《诗经•周南•关雎》时,可以结合青年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及懵懂的悸动,让学生体会诗中君子与淑女的美好的中正平和的爱情。在讲《孟子》“舍生取义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授课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让学生乐意去接受古代文学的知识,特别是与自己民族、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关的知识。古代文学不是僵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把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以及这种生机勃勃体现出来,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授课内容。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1)采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手段,尽量照顾到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不仅要对古诗词进行翻译等表层知识的讲授,也要重视阐释其蕴含的人生态度、思想价值、审美取向等。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引导思考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意义;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从作品翻译展开,引导其领会文学创作手法、思想内涵以及意境美的创造等。甚至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做些朗诵、翻译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深入学习。(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优化古代文学教学结构,增加有效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达到以下效果。①开阔学生的视野。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很多动物、植物、场景,学生未必都见过,所以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幅员的辽阔,物产的丰富,实现孔子提出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的教学目的。甚至可以播放动图和剪辑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②实现课堂有效导入。

比如在讲授楚辞的时候,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或者视频营造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进入到楚地浪漫奇幻的文学中,进而学习楚辞名篇,更好地理解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特点,体会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③使古代文学中涉及的内容更形象直观。比如讲授戏曲的时候,可以播放戏曲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唱念作打”;在讲授诗词的时候,可以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体会诗词本是配乐歌唱的原始风貌。既让学生对诗词曲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动人的旋律,聆听优美的乐曲。④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选取《百家讲坛》《品读》等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片段或者慕课、网易公开课中名师授课精彩片段,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和国内一流高校学生同样的教育,以便学生从更多角度学习古代文学,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甄别比较,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督促学生背诵。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指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让学生背诵。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体会作品的韵律美。同时,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打牢知识基础,从而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增加知识量;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西藏大学汉语系今年制定了“124”计划,即: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写100篇书法作业、背诵200首诗词、阅读40部名著。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重要载体,古代文学课程就是在深入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古代文学史。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挖掘古代文学中的现代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海涛,赵欣.论西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2-66.

[2]朱仰东.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刍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5-189.

[3]马建华.地方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2018(7):66-67.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7

关键词:古代文学;参与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批判反思

参与式教学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学界对其适应性、教学理论基础、教学实施要领与策略、教学效果等问题已有深入研究。虽然相关研究涉及小学至大学的众多课程,但关于高师古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寥寥。早有学者指出,古代文学课程以其富于生命精神的特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其生命热情与人生体验”[1]151,而高师以教师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开展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有鉴于此,本文以小学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高师古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展开系统性探究。

一、实践性探索

参与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师生信息交流对话与评价反馈机制,运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富有趣味、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它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2]。多年来,笔者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应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操作方案。(一)以专业教学训练为导引。高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师范专业的特色,在文学史教学的基础上,将文学史中的生命参与意识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构建形神兼备的全方位参与式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框架中,专业教学训练起着导引性作用。参与式教学主题的选择,“要遵循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与师范生成长的现实诉求: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素养,促进师范生的教师成长,引导师范生建构教师信念”[3]76。在小学,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思想品德等常规课程和国学教育类校本课程中,也体现在国学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中,更体现在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性浸润中。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在文学史的学习中有目的地加强对上述内容的关注,无疑会契合他们成长的现实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古代文学经典诵读训练、古诗词教学训练、古代叙事类作品复述等实践活动,则更有利于强化其教师技能与教学素养,构建教师信念。随着20世纪末儿童读经活动的展开和国学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普及,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前阶段、中学阶段的国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师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以相关专业教学训练为导引,既有利于参与式教学的展开,也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理念的构建。(二)以基本教学流程为依托。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在注重其结构性、程序性的基础上,突出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性、自觉性、选择性特点。在具体模式设计中,应以基本教学流程为依托,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师古代文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1)热身的观摩研究。这一环节属于参与式教学的引导阶段,可通过展示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古代文学相关的课文、国学教育校本教材、古诗词教学视频、国学经典诵读视频、国学知识竞赛试题等,引导学生将所学古代文学内容与小学教育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明确学习内容文学史价值的基础上,突出其专业价值。(2)深入的学习探究。这一环节是参与式教学的核心,可根据古代文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情境体验、案例分析、参与讲授等活动,探究所学内容的文学史价值及与小学教育教学的契合度。(3)灵活的实践深究。这一环节属于参与式教学的应用阶段,可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实践、国学经典诵读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强化学习所得。(4)多元的考评细究。这一环节属于参与式教学的总结阶段,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共评,对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等进行多元化评价。以上教学流程同样适用于高师其他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同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环节,能够突出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性特征即可。(三)以多种教学模式为主体。在基本的参与式教学流程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形成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架构。以小教专业为例,从小学教育的教学出发,可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古诗词、说理文(如政论文、哲理文等)、叙事文(如小说、神话、寓言、史传等)三大类型。这一划分虽不契合于严谨的文体学归类,却与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密切相关,有利于小教生未来的职业融入。在此基础上,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选用教学模式,列举如下:在古诗词教学中,可选用“问题解决模式”。如南宋“永嘉四灵”之赵师秀、翁卷,他们的诗作《约客》《乡村四月》等以浅显生动、文笔优美而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甚至成为精读课文,但他们在文学史中虽占有一定地位却并非大家。在教学中涉及这类诗人的作品及其文学现象时,即可采用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主要通过问题的设置与解决,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提出与小学语文教学、高师文学史学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并在成果展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评或师生点评加以总结。在上述系列环节中,问题设计是起点,也是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以赵师秀的《约客》、翁卷的《乡村四月》为例,教师可设计“这两首主题完全不同的诗在艺术风貌上有何共性”“在文学史上,这两首诗的艺术风貌对宋代江西诗派的创作能形成怎样的冲击”“这两首诗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层层深入地揭示永嘉四灵与江西诗派在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无疑能保障后续教学环节展开的有效性,也能对小学语文相关内容的教学起到由表探源的促进作用。在说理文教学中,可运用“情境体验模式”和“经典诵读模式”。“情境体验模式”的设计源于江苏省小学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念,该理念以情理融合、思美一体、求真创新的特色,被誉为“蕴含东方智慧”、显示“中国品格”、形成“中国气派”的当代著名教育理念[4]11。在高师古代文学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情境教学以实现与初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同时,“情境体验模式”还在情境教育理念基础上增强了“体验”性,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过程中主体的参与性,弱化因说理文的文言特征带给学生的疏离感。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情境、总结转化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有效地认知并获得情感体验,提高文本理解能力和引导小学生走进文本的能力。“经典诵读模式”的设计源于20世纪90年代广泛兴起的儿童读经活动。据统计,至2001年8月,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深圳等地至少有120多万儿童先后投身于读经活动,武汉、南京等地甚至一度出现青少年读经热[5]。随着儿童读经活动的迅猛展开,部分中小学开始选取一些传统蒙学教材、儒道经典、古诗词等在课堂上诵读。为呼应小学的国学教育实践,高师的古代文学课堂应重视诵读教学,并可在较难的说理文教学中将诵读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通过创设诵读情境、体验诵读情境、升华诵读情境的教学,使学生加深诵读体悟,增强诵读技能。在叙事文教学中,可运用“讲述–探究模式”。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神话、寓言、小说、戏曲剧本、史传等作品均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特征,适宜采用“讲述–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篇目,通过学生讲述作品、师生分析探究、师生交流反思、学生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文本体悟力与专业技能水平。“讲述”既是“探究”的基石,又是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讲述”环节可设计为教学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在讲述的同时扮演教师角色进行片段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非僵化不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灵活调整。如“经典诵读模式”,它不仅适用于说理文教学,也可应用于古诗词教学与叙事文教学;该模式与“讲述–探究模式”结合可生成“讲述–诵读–探究模式”,与“小讲座模式”结合可生成“诵读–讲座模式”,等等。总之,参与式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在应用上也可灵活变通,究竟采用哪一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在教学情境中体现参与式教学的主体性精神。

二、批判性反思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以来,我国大力提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中是学生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熏陶,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大亮点就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标指出要坚持语文课程学科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的改革方向,突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新课标对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强调对学生鉴赏,评价方面的考察,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每一篇选文中。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结合社会发展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筛选,从中提取符合时展的精神文化遗产。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教学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数次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篇目,提升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分比重,甚至增加语文课时,种种举措都可看出教育部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视。但是,经过种种教育改革,我国高中古诗文教学成效却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潜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古诗文的教学与发展。(一)教材的选编不够优化。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作品数量有限,所选的古诗文作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说教的程度较深,学生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高中古诗文作品的选编和现代化结合不牢,导致学生不能从古诗文作品中自然过渡到现代社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古诗文的安排上,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种刻板的记忆性编排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和自觉操作的实践能力。这些方面也影响着我国的育人质量,甚至严重影响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教材讲解本末倒置。因为每位授课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上存在一些差异。在理论上,古诗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当加入一小部分的相关历史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内容。但不少教授者在课堂上为了便于教学,对相关历史的讲述课时往往超过作品细读的课时,将历史重点讲解,而将古诗文的审美意蕴抛之脑后,完全本末倒置,使教学目标严重偏颇。这样,一节意蕴深远的古诗文鉴赏课就不可置疑的上成了历史课,使古诗文的地位日趋低下,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古诗文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更使古诗文作品成为了文学史的附庸。(三)教师能力有限,迫于应试压力。每位老师的资质不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悬殊较大。不少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讲课时往往避重就轻,仅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机械化的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氛围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中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观念受到限制,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多讲解做题方法,在古诗文的内容讲解方面往往不到位,以点带面,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四)学生断代感严重,缺乏兴趣。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学习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不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一些逻辑性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通俗小说及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古诗文作品太过遥远,学起来有一种距离感,融入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古诗文作品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高考,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太大实效,只要能够背诵,理解作品大意就足够,对于古诗文的写作特色,意境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则草草略过。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古诗文教学应该以作品学习为重点,但多数老师则注重相关历史的讲解,这样的安排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科学。历史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作品解读能力,对作品的语言、情感、思想等没有深入领悟,就谈不上对文学史的把握,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戴建业教授对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现代大部分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并呼吁“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1]虽然一直以来,我们提倡文史哲不分家,但是一味地将语文课堂上成历史课,这是语文课的悲哀,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其次,现在对于中国古诗文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大多数只是以文求文,很少涉及训诂之类,甚至很多教古代文学的老师根本不通训诂,仅仅依赖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以及文学作品选注甚至是百度对中国古诗文进行浅显的讲解。这类书籍在编写时,为图省力,书中的注释往往抄来抄去,陈陈相因,并没有太多有用之处。甚至,有的教授者根本不去翻检原书正文和注释,只读加工后的注解,注释中的错误很少被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错误都被继承了下来,一代影响一代,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传承无疑是摧毁性的伤害。同时,中国古诗文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累积,形成了很多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技法,但是现在古诗文的教学却是重视理论而轻视作品分析,不少教授者对于这些基本的技法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经过良好的传统文学训练,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古典的文学技法。于是便造成了,本该气韵生动的作品分析课堂变成了干巴巴的翻译和所谓的“整体串讲”。因此,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2]时代感的客观现实,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课堂上只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输者。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没有自己独特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就不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因此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部分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的利用教参进行老套的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甚至是利用一本教材教了一辈子书。创作和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创作好比“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欣赏好比“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唯其“知甘苦”,才能“有公论”,不然则始终如隔靴搔痒,终生不得其门。我们现在的多数语文教师和古诗文研究者对中国古诗文的把握不够深入,思想滞后,因循守旧,却在讲台上大谈鉴赏之道,着实有些难以服众。

三.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建议性举措

(一)古诗文作品的选编要严格把关。在教材的编写方面,需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对文学现象和作家的影响要客观看待,准确定位。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文本矛盾处质疑,在不合情理处质疑,在文本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勇于发现文本疑点甚至是创新点。同时,在作品选编时,可以在选修课文中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艺学、文献学、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媒介是符号,载体是文献;文献可信,而后求其意;意义考释清楚,而后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环环相扣。通过读诗,训诂,考据,赏析,写作的综合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整体价值,既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之美,又领悟到作品的史学价值和人文底蕴,从而达到对古诗文作品的高效学习。(二)古诗文教学可以结合时展。古诗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魏鸿雁教授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注重探索“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联姻”“极力拓展文学第二课堂”,努力“搭建多媒体教研互动平台”。[4]岳德良教授也认为,要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5]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可以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投放,更加直观的展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比老师单纯的用书面语描绘的意境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进行对比教学。古诗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关历史,更要求学习作家作品,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鉴赏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珍品被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并结合时代变化来感悟,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古诗文作品,可考察资料有限,教学略显困难,这是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同现代诗文作品进行对比教学,找到不同时代相似作品的共通之处,拉近古今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解读。虽然材料搜集有些繁琐,语言文字在理解上难免困难,但是古今的作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发现新的知识点,抓住古今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查找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加深理解记忆。(四)古诗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要善于质疑,带着问题来研读,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最关键一步就是要质疑权威,很多古代学者在对文学作品做注时,往往照搬其他参考资料,没有经过考究,导致事情以讹传讹传了数千年,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直到今天,经考古学者研究发掘的文献证实,才化解了争议千年的疑问。所以,古人的看法并不都是对的,他们并非圣贤,有些疏漏也属正常。我国古诗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由于种种因素,不可避免的会被增删,替换或改写。如果学生盲目迷信权威,认为名家编写的教材,已经总结的很到位,没有必要做那叠床架屋的事,这样就会导致问题教材被一代代的传承。同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于所选教材统一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教学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知识,而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很少提及。但我认为恰恰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才最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引领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知的探究者,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有效学习,也即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创造知识的更高水平。葛晓音认为,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多开设“专题讨论课”“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提出问题的能力”。[6]这种“问题意识教学法”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在摸索的过程发现各种有效线索,体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比如,关于高中二年级古诗《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争论不休: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因此就需要学生深入文本,从文本思路和意脉出发,沿波探源,找到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在古代,君王和妃子之间一直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妃子多是依附、顺从于帝王,而白居易所刻画的《长恨歌》却打破这一传统,更多的是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两人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场面,白居易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二人的感情,对他们的感情充满着希望,又对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感到惋惜。同时,白居易在诗中对杨玉环极尽刻画,由刚入宫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盛世容颜,到贵妃马嵬身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最后蓬莱仙山贵妃“花冠不整下堂来”的痴情不改。诗人给予杨玉环更多的同情,惋惜和维护,在他看来,杨贵妃仅仅是乱世中的一个替罪羊,她对爱情的执着却成了葬送她的毒箭。长恨,是恨有情人相爱却难相聚,恨盛世王朝不复,爱的越深,恨得越切。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对二人态度迥异,对杨玉环极尽赞扬,对唐玄宗则相反,讽刺意味跃然纸上。因此,从本诗整体出发,便可发现“诗眼”,全篇围绕一个“恨”字展开描述,前半部分描写二人的盛世爱恋,也是为后半部分作铺垫,因此可以确定本文讽喻说的主题。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路径,最终正确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整理资料,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不断推翻对方的观点或者重构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

高中古诗文教学不应该随波逐流,过度追求它的实用性,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表层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将古诗文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将相关历史作为辅助部分穿插进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应从文化层面来提升和拓展古诗文教学内容,引领和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写作和鉴赏能力等。同时,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也应当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发挥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4-91.

[2].黄寅.论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71-72.

[3].马琳萍.古代文学“原生态”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3):94-95.

[4].魏鸿雁.古代文学参与性实践教学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61.

[5].岳德良.教育信息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根本路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8-119.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9

1文史贯通,视野宏阔

著者立足于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幽默文学的阶段性特征的总体把握,将全书内容分为三编:“从礼乐一统到百家争鸣期之幽默文学”、“从独尊儒术到大畅玄风期之幽默文学”、“封建社会物质文明高潮期之幽默文学”,并在各编开始专辟“概说”,综论该时段幽默文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具体演进过程、表现及其艺术特色。是为从宏观上对研究主题展开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以彰显中国古代幽默文学的发展轨迹、演变规律及其深层次的社会内涵。由于文学中的幽默与生活中的幽默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应地,中国古代的幽默往往有其深刻的社会内涵与历史背景。因此,将幽默文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置之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时代大框架下予以考察,不仅显得极其合理,而且尤为必要。因此,著者在探讨先秦幽默文学的产生与汉魏幽默文学的发展时,均辅以“思想解放”的文化背景;研究唐宋文学,延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语境。而开廓的视野又无疑有助于深入考察文学作品自身演进的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契合,抑或分离,进而得出相对精准的认识,且无狭隘之失。例如,在谈及先秦幽默文学产生并臻于成熟时,著者将其归结于那个风云际会、百家争鸣的时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故而“有恃无恐,所以放言无忌,敢于如此幽默。”[2]5在论及三国时期嘲戏之风和诙谐创作勃兴的原因时,认为“在于这些受到上层政治排挤压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自觉地运用诙谐文学表现他们对社会丑恶现象的讽刺、批判,以及内心的愤懑。”

2史论结合,新见纷呈

在整体勾勒幽默文学发展史并概述其阶段性特征之后,著者进而对不同历史阶段内的幽默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评析。如此,宏观的史论与微观的作品分析得以兼顾,此亦《史论》主旨不同于单纯“史”的一面。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著者注重运用文史互通的方法,探赜索隐,新见迭出。例如,在谈到中国古代幽默文学的产生时,著者指出:“政治的宽松是产生文学繁荣局面的必要条件。在政治高压下,大家不是噤若寒蝉,就是违心的阿谀奉承。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刺激下,文学反而会出现‘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局面。幽默文学虽然是文学之一翼,却又有不同于广义的综合的文学的特点,它更有赖于政治的开明、意识形态的宽松的环境,或者统治者的无能、无为。”[2]4复如,论及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时,著者指出:“这从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来说,当然是不幸的预兆;但从桎梏人思想进步的周礼观念的解放、幽默的产生和发展,那真是幸莫大焉。”[2]4如此精妙的论断,自属史家之卓识,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正如左健先生所评,“《史论》对幽默内涵的探究,时时让人感受到其中社会人生之底蕴”[2]5。再如,著者认为,“中国的幽默,最早给后代以很大影响的,首推《诗经》。”并从《诗经》“谑而不虐”的软幽默、异于讽刺的硬幽默、寓哲理于嬉笑中的哲理幽默等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其对后代幽默文学的广泛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推翻了以往“首开中国幽默文学先河者当推老子、孔子”、“庄生可称为中国之幽默始祖”的诸种旧说[2]8。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著者对考古新出土资料的关注、历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应用使其论述更具说服力。例如,结合史学界关于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唐勒》赋残简”最新研究成果,著者提出宋玉的辞赋在辞赋史上的地位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重新评定,并予以宋玉“辞赋之祖,赋家之圣”、“赋体游戏文学之祖,古代幽默之宗”的评价,颇具创新。

3综览前贤,颇见超越

虽然较之“悲剧”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其它领域,作为“喜剧”的幽默文学颇受冷遇,但也不乏研究,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无论是对幽默理论的探讨,还是对幽默文学本身的研究,都有不同程度地开展。学界此前关于中国古代幽默文学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史论》“绪论”部分即有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这既体现了著者对前人的高度尊重,也表明了著者在详细分析前人研究得与失的基础上,找到了研究突破的新方向与拓展的新空间,尔后再作细化与深入的努力,最终积十余年之功力,厚积薄发,结集出版,故《史论》能于某些方面对前贤有所超越。就中国古代幽默文学研究领域而言,前人成果多是研究某个作家作品的单篇文章,或为幽默文学的断代研究,如郑凯《先秦幽默文学论》、李锦《唐代幽默文学研究》;或为中国古代幽默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析,如卢斯飞、杨东甫《中国幽默文学史话》。而《史论》从先秦直至南宋,一以贯之地对幽默文学做了全面的梳理与考察,并深入分析各个时期代表作家与作品的特色,颇具开创之功。此其一。其二,就幽默文学作家与作品的评析而言,《史论》关于荀子、韩非子、晏子、墨子、宋玉的幽默,关于李白、白居易、杜牧、罗隐的幽默,立论有据,言之成理,皆发前人所未发。正如左健先生所说的那样,“儒雅严谨的荀子,寡少文采的墨子,峭厉严苟的韩非,不屈抗争、悲剧结局的嵇康阮籍,佛理劝世的王梵志,浪漫豪放的李白,苦涩忠君的杜甫,前期讽喻后期闲适的白居易,才情风流的杜牧,讽刺冷嘲的罗隐,全力主战的陆游辛弃疾,读过此书,顿改印象。在我心中,他们的形象饱满了,鲜活了,而不是某种定性单一的符号。”

古代文学史范文篇10

综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著名的妓女,其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类。人老珠黄,遭弃飘零的娼女形象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中国古代最佳叙事长诗,是反映妓女悲哀情感的文学范本。此作品所刻画的琵琶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人老珠黄,遭弃飘零的娼女形象。琵琶女因容变色衰,人老珠黄,即使有一手弹琵琶的绝技,也遭到客人的冷落弃置;虽嫁给了商人,但仍等于被抛弃,因而生计断绝。诗人用对比的方法写出她今昔冰火两重天的落差:从倍受王孙公子追逐求欢,争送缠头到遭到冷眼鄙夷,无人问津;从“一曲红绡不知数”,到“门前冷落鞍马稀”;从珠翠满头到妆残红褪。诚然,这不只是琵琶女的命运,也是所有妓女的最终结局。这一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实,不少反映妓女生存状况的作品,大都是着重对准她们在年轻貌美、“风光无限”的巅峰时刻,使得那些采花逐蝶的纨袴子弟为她癫狂,而她们也似乎忘乎所以,颇为自得。

孰不知青春如霰,容颜易衰,顷刻间她们就从云端跌入低谷。白居易所描写的琵琶女别看她年轻时红得发紫,如花之蕊,可是转瞬间就被社会弃如敝屣,抛如烂絮。自以为既有弹琵琶的绝活就可以重操旧业,甘愿沦为下等娼女,指望从贩夫走卒那里讨得一杯羹。但即使降格以求,亦已时过境迁,今非昔比,想靠精湛的琵琶技艺赢得一两声喝彩赚点银两也是镜花水月。这使她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得遇白居易的青睐,于是受宠若惊,感慨万千地向诗人倾吐了长期淤积的满腹苦水。作者从侧面告诉读者,当年红极一时的名花此时此刻竟连一个可以听她倾诉委屈的人都找不到了(如果没有遇到白居易的话)。可见其境遇之悲惨,使读者为之动容。作者这一妙笔令人惊叹:既写出了琵琶女的不幸,又倾注了作者的同情之心。

欲攀高枝,强跃“龙门”的妓女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妓女形象应该说是比较多的。其中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就是此类形象的典型。《霍小玉传》一向被奉为唐传奇中的翘楚。明代胡应麟说它是“唐代最精彩动人之佳作”[1]。汤显祖一涉足文坛就把它改编为传奇《紫箫记》,以后又更名为《紫钗记》。此作品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最终发展为“临川四梦”,奠定他的文学巨擘地位。循此传统观念,北大袁行霈在其主编的《文学史》中说“《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的压卷之作”,认为霍小玉形象“最生动最光彩”。在其他《文学史》中也一致肯定此作是唐传奇中“力拔头筹的魁首”,霍小玉形象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这篇小说固然有它的优点,霍小玉的形象也令人感叹,但并非无与伦比之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