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9 15:07:38

古代礼仪文化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中学语文;促进作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礼仪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了解礼仪文化的本质,提炼出传统礼仪中的精髓,充分运用我国文化特色,将我国打造成为文化大国,进而提高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实力,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一、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所具备的价值

(一)有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大场合与各个时代的礼仪文化现象。这在古典诗人中也十分常见。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初中生对文章中的传统礼仪文化深入发掘。如:在司马迁中的《报任安书》牵涉了很多谦称,如“仆”“牛马车”等。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大国,不管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政治层面上,“礼”都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润物细无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二)有助于提高社交能力。传统礼仪具有教育规范作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礼仪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作为人际关系处理的润滑剂,一旦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就会形成一股自我约束力。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时刻以得体的、大方的礼仪行为来约束自身,树立良好的形象。(三)有助于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是需要以人为本,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注重个人价值的发挥。和谐社会的打造,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礼仪文化对于养成个人内在品德有着积极效用。礼仪文化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无论对于个人发展而言,还是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而言,其意义都是巨大的。

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言词汇。文言文有机统一了语言、文化以及文学,引导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言字词的含义,而教师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加工整理文言文来充分发挥其价值。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蕴含了很多传统礼仪文化,这些文言词汇在现代出现了很大变化,现代与古代含义的不同,让学生在理解中有了难度。而使用传统礼仪文化有利于降低学生阅读理解中的难度。如:《雨霖铃》中,这篇古文主要讲述古人的送别可以体现出主人与客人之间的亲密度。通常普通客人送到家门口,而关系密切的朋友送到十里长亭,还在家中设宴,为朋友饯行。“绿”与“留”是谐音,因此古代人通过折柳来表达自身对于朋友的挽留。(二)有利于学生深刻把握人物形象。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是有目的地运用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知识,就可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好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如沈从文的《边城》,其中就有很多传统礼仪文化的场景,教师以传统文化为着手点,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将文章主题含义深入发掘。由此可见,传统礼仪文化为我们对文章深入解读提供了依据。如下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表明传统礼仪文化素材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理解的作用。如在学习《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以东向为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了表示欢迎客人,座位安排通常是:客人东面向坐,主人西面向坐。对于项羽而言,范增对于他来讲更是重要,但是项伯可以与项王平起平坐。项羽对范增是十分尊重的,但范增为人狂妄自大,文中“急击勿失”“君王为人不忍”,这都是范增以自我想象为主来看待项羽,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来他并不尊重项羽,这种行为是让项羽难以容忍的,最后造成了项羽开始猜忌范增,将范增驱走。在讲解这部分知识中,语文教师若是可以结合古代宴饮文化,就可以对范增的后果有所了解,也可以了解到是项羽的不能知人善用造成了他悲惨的结果。(三)有助于深化改革语文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充满热情,培育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西方外来文化的日益侵入下,我们势必要保护好我国文化精华,切实引导广大初中生敢于自觉摒弃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逐渐改革初中语文课程中,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备受人们重视,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与方式,多关注古代文化精神,使这样的精神重新映入人们视野中,使人们重新意识到古代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和作用。礼仪文化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再现了我们的生活,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可促进语文生活化的实现,引导学生对生活深度关心和思考,从而获得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进而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活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中凝聚了我国上千年优秀的礼仪文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起来,切实让礼仪文化教育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唯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传承和推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加入到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队伍中,进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

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凡是重要事情,古人都先要卜问吉凶,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行事,所以行冠礼之前,要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及来宾。《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主人(冠者之父)请筮人在庙门前占筮,筮人通过蓍草茎占筮来决定行冠礼的日期,这叫“筮日”。确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后,冠者之父或兄到宾家(主人的僚友)邀请并告知行冠礼的日期,称为“戒宾”。在举行冠礼前的第三天通过占筮选定为冠者加冠的主宾,主宾选定后,主人前往邀请,称为“宿宾”。最后主人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助主宾行冠礼的人,称为“赞冠者”。加冠地点选在祖庙。这一切都表明冠礼是一项极为隆重的仪式活动。

2.为期。为期,就是约定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参加冠礼的主要人员确定后,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天黄昏,主人集合将冠者的众兄弟在庙门外与有司及摈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礼事的人)约定翌日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3.冠日陈设服器、主人及以下即位。加冠的当日清早,主人要陈设冠礼过程中所需要的盥洗之器、冠服、梳妆用具和盛酒礼器等。陈设完毕后,主人、加冠者的兄弟、摈者和冠者都各即各位。

4.迎宾及赞冠者入。摈者向主人报告主宾及其助手的到来,主人从大门左侧出来迎接,导引他们进庙。在这个过程中,每走到拐弯处,主人与宾都要互行揖礼,走到庙门前,主宾要互相揖让后再进庙门。

进入庙门后,主宾在行进中要相互揖让三次,在升阶时,主宾又三揖三让后升阶升堂。不厌其烦的揖让体现了传统礼仪所蕴含的敬让精神。

5.始加、再加、三加。此仪式为冠礼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主宾依次将三种不同的冠给冠者戴上,冠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这称为“三加”。冠者即席入坐,赞冠者(助手)用栉为他梳头、挽髻、加笄,用缁(黑缯)缠住发髻。主宾从有司手里接过缁布冠,向冠者致祝辞然后为之加上缁布冠,冠者起身回到房中换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出房面南站立,此为初加。再加和三加与初加的礼仪一样,只是冠服不同。再加加皮弁,冠者回房换白色而腰间有褶皱的裳,系白色蔽膝;三加加爵弁,冠者回房换熏裳,系上赤黄色的蔽膝。在这个过程中,主宾每次加冠时都要向冠者致不同的祝辞,皆为劝勉与祝愿之意。

6.宾醴(向冠者敬酒的仪式)冠者。三加后,主人与赞者(助手)设筵席于室门西边、堂正中,冠者将首次得到成人的礼遇。宾揖请冠者即席,面朝北向冠者授觯(饮酒器),宾赞者向冠者进上脯醢(干肉和肉酱),冠者祭食、祭酒,以感恩的心祭祀先人,表示不忘本。宾则以成人之礼与冠者相互拜揖,表示冠者已成人。

7.冠者见母。冠者带上干肉从西阶下堂,到东墙那边,从北头的闱门出来,面朝北拜见母亲,并献上干肉,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

8.宾字冠者。取字是冠礼重要而特殊的仪节,因为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成人之后,名只用于自称,除君父外,任何人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字,以示尊敬。冠者拜见母亲回来,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此即为《礼记·曲礼上》所谓的“男子二十冠而字”。

9.冠者见兄弟、赞者、姑姊、君、卿大夫和乡先生。冠者见兄弟、宾赞者,然后出庙门、入寝门,拜见姑姑、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冠者回家后更换服装,脱去爵弁服,戴上玄冠,穿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拿着挚先去拜见国君,然后再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

10.醴宾、送宾归俎。冠礼结束后,主人用醴(甜酒)酬谢宾,并赠给宾一束帛和两张鹿皮作为酬谢。把宾送出大门,并派人把醴宾用的牲肉送到宾家。

从上述冠礼的具体仪节中可以看出,古代行冠礼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这表明冠者冠礼在古代受到的重视程度。古人认为冠礼是对青年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他们精心设计的繁复的仪节中都有特定的意义赋予,以此来教育和启发个体。

二冠礼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文化人类学者看来,人类非常依赖象征符号和象征符号体系,并赋予它们以深刻的意义。上述看似形式繁复的加冠仪式,是通过器物、服饰、言语、修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每一个具体的仪节都隐藏着道德教化的价值指向和极强的道德意味,正如王静安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1]指出了礼与德之间的密切关联,也可以看出,当初周礼的建立是注德于礼,以礼来规定德。冠礼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以及精致的具体仪节设计,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它的道德意蕴,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改变发式,表明冠者要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

为了严格区分出童稚之年与成年,古人用发式、着装和字号等外在的形式来作为成年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标志都有道德寓意。从上述加冠过程可知,给冠者束发是加冠前的重要步骤。“冠”的本意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先从根部束住,盘成髻,然后加冠以固定,这也叫“束发”,含有“约束”之意。发式的改变象征冠者的身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象征已为成人的冠者从此之后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不能再像童年那样自由散漫。

其二,改变衣着,期望冠者明确社会责任与义务,注重自外而内的修养

加冠是冠礼的主要仪式,冠是古代贵族戴的一种帽子。周代的冠有冕与弁两种,冕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戴的最贵重的一种礼冠。弁是次于冕的另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分为皮弁和爵弁两种。在加冠过程中,由主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和爵弁三种冠加于冠者,这三种冠的形式与意义皆不相同,冠服越加越尊贵,意在勉励他有所成就。《礼记·冠义》云:“三加弥尊,加有成也。”《仪礼·士冠礼》:“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初加“缁布冠”,为一般百姓成人时戴的黑色布冠。在太古时代,人们以白麻布做冠,斋戒的时候才把它染成黑色戴上,贵族子弟在冠礼中首加缁布冠,既表示重古,也表示开始成人,从此拥有治权。再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古代的人穿着这种服装去打猎或战斗,象征青年人从此要有承担捍卫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义务。三加“爵弁”,乃“宗庙之冠”,这表明冠者从此有参加祭祀的特权。三种不同的冠象征地表达了社会对冠者的期望,也表明他从此可以享有成人的权利,承担成人的责任。

古人戴的冠和衣着是相配的,加冠后,冠者的衣服、腰带和鞋子都要有相应地改变,这从上述的冠礼的“三加”仪节可知。尤为重要的是,冠者穿上新的衣冠,出来向众人行礼,其姿容体态、面部表情和言谈辞令都要和冠服相配。这其实是希望冠者通过外在形象的改变,来加持内在德性的修炼。衣冠的整肃,也能达到自尊而尊人,被人敬重的效果。故《论语·尧曰》里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其三,给冠者取字,强化对他的人生期许

名字是区别社会个体的符号,在古代,名在先,字在后。名是父亲所取,字是主持冠礼的宾所取,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据《礼记·内则》记载,孩子生下来三个月,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握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轻搔孩子的下巴,为他命名,这一仪式也叫“命名礼”。表明承认孩子来到人间,加入家族。儿童是无字的,字为尊称,有了字,也就意味着“成年”。

所以,《礼记·冠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冠礼上给冠者取字,其象征意义如《白虎通·姓名》说:“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通过称号的改变来表明冠者社会身份的改变,也表明社会对其成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同。

最后,通过语言劝导,表达对冠者的道德期望与人生祝福,这主要是通过礼辞来实现的。如上所述,冠礼有三加,三加的祝辞各不相同。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始加、再加和三加的祝辞分别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无疆,受天之庆。”三次加冠的礼辞各异,但都包含着劝诫与期望,劝诫冠者从此抛却童稚之心,保持成人之威仪,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同时,以德与福之间的关联来警戒冠者的言行,告诫他们只要能够谨慎修养德行,就能长寿、增福。

三冠礼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从自由无拘的、无社会责任的童年期到有社会责任的成年期是最重要的阶段。个体能否完成这个阶段的顺利过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每个社会或群体都会想方设法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帮助个体进行心理调适,实现角色的顺利转变。冠礼是古代中国为了帮助个体渡过“生命关口”而设计的仪式,是使个体从一个生物学意义的自我向“社会性自我”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个体进行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对个体的社会化尤其是道德社会化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来完成的。

角色和角色期待是社会学概念,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则直接来自戏剧,是指社会个体以其所具有的社会位置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行为。社会上的每种角色都有一种被期待的行为模式、权利和义务,这种被普遍接受的、规定了应如何扮演某一角色的社会规范即是角色期待。传统宗法社会希望一个童稚少年成年后要明确知道自己角色的转变,并能够按照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去“做人”和“做事”,也就是严格按照角色期待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那么,什么是成人以及怎样做一个成人呢?北宋吕大临曾言:“所谓成人者,非谓四体肤革异于童稚也,必知人伦之备焉。亲亲、贵贵、长长,不失其序之谓备。”[2]由此可见,所谓的成人并不是说在体貌外观上异于儿童,而是通过角色学习,深刻认知社会的人伦之道,并能严格按照社会期望与规定去遵守人伦之序。

在儒家看来,人是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他们创立了五种相对角色,即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并对每种角色都给予明确的规定与定位,社会则通过角色期望来对个体的行为加以限制、规定和引导。如《礼记·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从中可以看出,冠礼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仪式教育,培养冠者明确的社会角色意识,让冠者领悟并遵守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角色期待,并通过终身不倦的角色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严格践履自己的角色义务,真正做到为人子则孝,为人弟则悌,为人臣则忠,为人少则顺,扮演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这种个体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二)通过对冠者的身体规训,陶冶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

关于礼仪的道德教化功能,晚清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卷三中这样论述:“古之圣人制为礼仪,先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非故以此为束缚天下之具,盖使人循循于规矩。习惯而成自然,嚣陵放肆之气潜消于不觉。凡所以涵养其德、范围其才者,皆在乎此。”[3]由此可见,圣人制定礼仪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希望通过对身体的规训来涵养人的道德,期望人能在遵循规范的道德实践中养成道德习惯和道德自觉。中国文化向来具有一种“身心互渗”的特性,把人看成是一个具有情感与理性、身与心合一的存在物。因此,中国古代伦理非常强调“以身训礼”、“身礼合一”、“以身显仁”,如《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荀子·修身》谓:“礼者,所以正身也。”对身体规训与德性养成之间的乐观态度,在实践上就会通过身体的规训来启发人的道德理性,而礼仪则一直是身体规训的重要手段。但是,“容礼教育绝非表面琐碎仪文那么单纯,透过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的身体表演以及对仪文的诠释,正在进行身体规训的工程”[4]。关于礼仪对人的道德理性形成的作用,梁漱溟曾深刻地指出:“盖理性在人类,虽始于思想或语言,但要启发它实现它,却非仅从语言思想上所能为功。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油然现前,其效最大最神。”[5]也就是说,直观而具体的礼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育道德理性,其效果比抽象的道德说教来得更快更直接。

冠礼通过一套程序化的身体动作、服饰和语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营造出一种肃穆神圣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冠者每加一次冠,都要穿着相应的服装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容貌辞令、仪容体态的演示,在揖让进退之间,其身心完全融入其中,有一种非常强烈而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可以说,此时的“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礼仪影响的外在存在;恰恰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以生动表现并获得了它的最大灵性”[6],而这种精神又赋予仪式以生命和意义,使得它不是徒具形式的机械动作。于是,仪式在模塑人的身心、变化气质,陶冶冠者的道德情感方面体现出了其独具“神奇魅力”的力量。

它在促进冠者明白并践行“成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成人”所应该具备的仪态和辞令的同时,也形成了其内在的道德自觉。所以,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礼记·冠义》中也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仪备。”

结语在注重礼乐教化的古代中国,礼仪作为独特而精致的文化设计,一直是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中国人做人与做事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传统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中最基本的冠礼,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个体修养方面,有助于个体德性的养成。我们这里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修养,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约束、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培养的功夫。传统社会把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通过礼来正心、修身,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德,“学礼”、“习礼”、“遵礼”和“行礼”则成为个体终其一生的生存方式。在此意义上,礼是个人修养、修身的器具。个体遵循礼的过程也是道德实践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行为规范演变成人内在的道德自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按照道德规范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的道德能力。《论语·季氏》云:“不知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在传统社会,知礼和学礼是修身的基础。作为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冠礼,则是个体真正“学礼”与“行礼”的开始,标志着个体从此将以成人身份进入礼仪社会,一生都要以礼为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视、听、言、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通过上述的冠礼的具体仪节可知,它首先通过外在形象(发式、衣着等)的改变来提醒冠者认识到未成年和成人的严格区别,希望冠者借此实现内在心理上的转变,从此抛却童稚之心,按照成人的标准与要求去“做人”与“做事”;另外,它通过礼辞对冠者进行道德灌输,提出明确的德性养成目标,“责成人之道”,已为“成人”的冠者要不断努力去成就德性;最后,个体在行礼的过程中,在庄严而肃穆的仪式情境中,在执行程序化的身体动作的同时,体会与内化这些仪节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情感也会随之升华。

其次,在文化传承方面,冠礼通过具体的仪式活动向冠者传输、培育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中华文化之“神”由此借助于礼仪之“形”而源远流长。“文化其‘神’是文化内在的精神和核心价值,文化其‘形’是文化所生长和依附的生活方式及其符号化的表现,是文化其‘神’的载体。”[7]中华礼乐文化在封建社会绵延存在几千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仪式和器物等符号载体而得以延续与发展,并成为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样法”。研究者们通常认为,冠礼是由远古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化而来,“成丁礼”是氏族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所必经的仪式。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通过仪式,原始社会的成年礼的仪式过程大都非常隆重而严酷,一般都是在“男女青年到了性成熟期,一连几年,通过部落所规定的各种程序和仪式,接受一系列的训练和考验,其目的在于使即将成为部落成员的男女青年有必须具备的知识,有劳动技能以及对困难和危险的境遇作斗争的能力”[8]。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年礼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传承,在培养他们必备的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向他们传承本部落的文化。产生于农业宗法体制下的冠礼与氏族社会的成人礼有差异也有联系,它不再采用各种严酷的形式考验人的心理与生理,而是采用平和、文明而象征性的仪式来传输“尚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进行文化传输,引导冠者进入礼文化的语境。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事实上就是继承、传递和保存了社会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很广泛的概念,“举凡行为仪节、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及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都属于‘礼’的范畴。‘礼’既是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也是历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并作为历代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伦理观念和政治思想”所以,对礼的遵从,也就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中华礼文化也因此绵延至今。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477.

[2]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14.

[3]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4:13.

[4]林素娟。空间、身体与礼教规训:探讨秦汉之际的妇女礼仪教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7:409.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陕西关中地区;食育;礼仪;文化传承

陕西关中平原自古就被誉为“八百里秦川”,物美丰硕。在三千年往事中,它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无数美食,积淀了厚重而又辉煌的饮食文化。吃饭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石,所谓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饮食与礼仪,一脉相承。关中“食育”礼仪,就是通过挖掘陕西关中地区传统的吃食,让儿童追溯本地区各种饭食食材的选用、制作,饮食礼仪的起源、发展,在学习、传承中感受中国人的“敬畏自然、感恩食物”观,习得中国传统饮食礼仪和君子道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探索现代食品教育而奠定思想基础。

一.“食育”由来

“食育”就是饮食教育和通过饮食做教育。它起源于1896年日本养生保健专家石冢左玄的《食物养生法》一书,原话为“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也就是在儿童教育中不光有体育、智育、才育,还应该有学习饮食文化的食育。基于此,在2005年的时候,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拉开了全国普及并推广饮食运动的帷幕。此概念于2006年进入中国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食育”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们在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深刻认识中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二是通过加强对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以培养人们良好、健康的人格品质与身心健康。食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食育就是通过对儿童进行食物、饮食的相关教育过程达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教育;以食为媒,培养儿童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并且使他们具备保持健康生活的能力。儿童食育礼仪与文化传承,将通过儿童对陕西关中地区的食礼仪的学习和探究内化为文化自觉。

二.陕西关中地区食俗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礼”为古代君子六门必修课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人的饮食礼仪相对发达且完备,按照历史的脉络一脉相承。《礼运》中曾谈到:“礼制的源头是饮食活动中的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后期因人与人的交际不断加深从而形成“先秦五礼”,自此也就奠定了陕西关中地区古老的饮食礼制的基石。古代的饮食礼仪按阶层划分为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钟鸣鼎食所反映的就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下贵族的生活,人们不但严格规定着饭、菜的食用,还包括食用工具的规范。例如,进献王者的饮食必须有菜肴二十余种,王公贵族的饮食要注重营养搭配,需将牛、羊、猪、狗、鹅、鱼与稻、黍、稷、麦、菽五谷搭配食用。中国的饮宴礼仪始于周公,因宴席的性质、目的不同,千差万别,各地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今天的饮食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古代陕西关中地区饮食礼仪从最初的用来区别君臣、尊卑、长幼的座次礼仪发展到后期严谨规范的进餐礼仪,完成了从宫廷向民间的传承,并在食物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创造出日常、节日、生婚寿丧、社交、民族、宗教等名目繁多的食俗礼仪文化。日分早晚,年分四季,在岁月的轮回中,关中地区人民在日常交往中有了一系列的食文化礼仪,人称四时八节,礼尚往来。四时分为春、夏、秋、冬,八节指八个传统节日,即春节(岁首)、元宵节(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而伴随着四时八节的到来,一些食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一如春节,节前的腊七、腊八家家户户都要蒸“礼馍”,其中“大馍”送给娘家人,“小馍”送给远方的亲戚及朋友,此时食物便作为与亲人沟通亲情,与朋友拉近关系的重要桥梁,反映了中国北方传统农耕文明中人们重视家庭的温情与和谐。再如端午节,女儿家要带着粽子、绿豆糕、油糕等吃食给娘家“看芒”,顺便和娘家人一起过端午。节后,娘家要给女儿送坨坨馍,这种馍用新麦面烙成,里面夹有各种各样的果馅,再烙些“虎背菊花心”状的专门送给小外孙。送时,搭配新摘下的杏,或黄瓜,以此纪念麦收时节。三如中秋节,在这天嫁出去的妇女要给娘家送节礼,过去是送自已家烙的大面饼,搭上烟酒糕点,如今则是从商场里买做好的月饼。除此之外,各家也要烙一个锅盔大小压着月亮形的月饼,月饼上面用碗反扣,夹着果馅。晚上敬月后,按照家庭成员的数量,将月饼切成块儿分给每位家人,感受浓浓的亲情,享受阖家欢乐的幸福生活。这些均是与关中地区食俗礼仪相关的繁文缛节,展示了关中地区博大精深的面食文化,其中蕴藏的礼仪之道是一个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与道德品质,体现出秦人尊崇孔孟孝道、克己复礼的关中食育思想,它早已经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更是肩负着陕西关中地区食俗礼仪的传承重任,将其薪火相传。

三.陕西关中地区食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人类群居时代,早期食育文化的传播多为口头传播,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经由“食果腹”发展到了“享受品鉴美食”。“食育”并非是一种西方舶来品,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众多文化传承形式之一,从“炎黄二帝”到“夏商周秦汉隋唐”,陕西关中地区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关中美味,其中饮食器物文化以及烹调、蒸煮文化博大精深。远在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在带来域外瓜果蔬菜、胡人等烹饪手法技巧的同时也将关中人博大精深的食文化留在异国他乡。隋唐帝国定都长安,此时的对外交流十分频繁,是中国对于周边区域的饮食影响最深远的时期。那时,北方农耕文明较之先进,已经深入到游牧民族统治的腹地,为其带去较为先进的饮食器物,作为都城,关中地区的饮食相关礼仪也传往各国,当时“东亚饮食文明圈”颇为盛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年轻人甚至是少年儿童已经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知之甚少,文化传承成为新的时代课题,探究陕西关中儿童食育礼仪传承与发展,将关中食文化推广发扬,是关中儿童的必修课。

四.儿童食育文化传承在小学中的应用

我国自古的“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自“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的中国古代家庭食育教育模式以来,便有不计其数的食客将其写入书中。“食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既是国家的需要,亦是时代的需要。将陕西关中儿童食礼仪、文化传承与小学实践类课程及社团活动结合,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1.依托学校课程,深入系统学习关中饮食文化礼仪。小学科学课、道德与法治、社团课程,作为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是儿童食育礼仪传承的重要学习渠道。学校在不增加总体课时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整合现有教材中与食文化礼仪相关的知识点,再结合社团课程,开发属于本校的食育教材。教材中可渗透陕西关中传统四季吃食的小故事、诗词经典,引发青少年兴趣。从食材、食具、食物名称的由来、背后蕴含的礼仪道德等出发,引导儿童学习、制做相关食物,探究食物背后的秘密,最终让青少年通过传统饮食故事和动手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本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让儿童学会感恩,学会馈赠,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食物为线索,以体验式的活动为基本教学内容,综合社会学、营养学、教育学、文学等诸多人文学科知识,一方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习得传统饮食礼仪,传承中华美德;另一方面,通过烹饪和实验操作活动,以此认识食物,了解营养健康知识。2.以学校德育教育为突破口,落实实践饮食礼仪。德育在整个小学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丰富多彩的班队会内容熏陶、浸染着儿童的心灵。在以文化课为主的校园,关中儿童食育礼仪文化传承活动必须以德育中的班队会为突破口,只有这样食育效果才能更好的落地生根。每学期,德育处应根据学校食育课程结合重大德育活动,做出计划和安排,班主任、少队辅导员则根据计划制定各班富有个性的实施方案,在一周周、一次次的活动中引导儿童自觉关注、实践饮食礼仪。3.拓宽食育平台,展示饮食礼仪。在学校开放日、学科节内举办“食育礼仪展”活动,结合陕西关中地区地域和时节特点,开展与之相应的食育礼仪活动,穿上汉服,展现“关中味”。吟诵当季节日节气中与吃食相关的诗歌,感受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的食育文化之美。指定当季食材,利用周末及寒假暑假布置“食育”小作业,让孩子和父母在周末共同做一道菜或一顿饭,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一起走进食物的世界,烹饪、品尝、探索美味的食物。在重大节日中,制做食物,馈赠亲朋好友,寄托美好祝福。在假期或亲子旅游中,观察各地的食育特点,并将陕西关中饮食文化与其他地区形成对比,了解食育背后的中国传统食物、营养主题、文化主题等,让孩子们与古人对话、交流,探寻中华千百年来的食经之道,汲取食育文化中的精髓,滋养其身心发展。

五.结语

陕西关中地区食育文化与食礼的传承是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开创出来的,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阔的现实基础。加强陕西关中地区儿童食文化与食礼传承教育,为“关中地域特色食育课程体系”添砖添瓦。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企盼,重视并加强陕西关中地区食文化教育与食礼传承,利于培育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利于推进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文化积淀与传统思想,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婷.隋唐饮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4

乡饮酒礼是一种宴饮仪式,重在于体现举贤敬能、尊老尚齿之思想。仪式的现场,要先铺设好参礼者席位,陈设好礼器,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明史·乡饮酒礼》中对乡饮酒礼的场景是这样记载的:设宾席于堂北两楹之间,少西,南面;主席于阼阶上,西面;介席于西阶上,东面;僎席于宾东,南面;三宾席于宾西,南面。皆专席不属。众宾六十以上者,席于西序,东面北上。宾多则设席于西阶,北面东上;僚佐席于东序,西面北上。设众宾五十以下者位于堂下西阶之西,当序,东面北上。宾多则又设位于西阶之南,北面东上。司正及读律者,位于堂下阼阶之南,北面西上。设主之赞者位于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设主及僚佐以下次于东廊,宾介及众宾次于庠门之外,僎次亦在门外。设酒尊于堂上东南隅,加勺冪,用葛巾;爵洗于阼阶下东南;篚一于洗西,实以爵觯;盥洗在爵洗东。设卓案于堂上下席位前,陈豆于其上。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堂下者二豆。主人豆如宾之数,皆实以菹醢。通过古书记载古代乡饮酒礼的环境装饰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也是古代礼仪的一个重要表征。

2.西方庆典礼仪环境装饰设计历史与发展

西方社会的礼仪文化略晚于中国,在西方社会,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因为法庭是庄严的,在中世纪法国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将“法庭须知”印在或写在一张长方形的证件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作为通行证,上面记载着进人法庭应遵守的事项,使法庭活动的参加者遵守法庭的行为准则。后来在其它各种公众场合也都规定了相应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西方社会的庆典礼仪形成与宗教信仰有着根本的联系,因此很多庆典礼仪环境装饰都带有宗教色彩。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德育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提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使命。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利益冲突与价值观冲击的社会变革与转型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信仰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常态化的道德教育,受到学校德育工作者重视并运用。以礼仪教育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其现实可能性?本文在这方面做一些思考和探索。礼仪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并以约定俗成的风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固定下来。随着社会发展,礼仪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文明的风向标,是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礼仪教育是一定社会集团根据礼仪规范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因此,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礼仪教育可以提升个人道德素养,优化人性和人际关系,体验成功交往的乐趣,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这里所提到的文明礼仪教育是指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列礼仪规范的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系列礼仪规范教育让学生知礼、明礼、懂礼。

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思考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我们所说的“三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价值观念的认识和解释是不同的。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总目标中选取出来的。富强是经济发展目标,民主是政治发展目标,文明是精神和文化的发展目标,和谐是社会和生态发展的目标。要通过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而更好地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富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八个字具有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点,都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来定义的。因此,我国提倡的“自由、平等”的概念与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层次的内容,是公民政治、职业和社会交往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观念形态,也是一种现实形态。因此,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个人身上。公民个人道德准则的培育是国家和社会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切入点。

三、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1.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礼仪”一词由“礼”和“仪”组成。“礼”在我国古籍中内容十分丰富,既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又是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几乎涵盖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敬拜祖先的一种祭祀仪式,随后演化为原始社会的是非善恶、长幼尊卑等社会道德价值与伦理关系。“礼”在夏商周三代开始典制化,春秋战国时期,通过诸子百家的大力推行,达到成熟。作为古代道德教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礼”巧妙地结合了全民族的制度规范、精神和民族物资,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仪”在古代很多时候都同“礼”相近,但与“礼”相比,内容更为具体。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礼仪文化,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古代的“礼”与“仪”几乎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结合在一起,并与伦理道德自然地合在一起,不可分割。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启了礼仪教育研究的先河,使儒学礼教成为历代统治者尊奉的教条。古代系统论述礼制内容和精神的典籍众多,《周礼》《仪礼》《礼记》是战国末至西汉初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的著作,其中《礼记》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思想,作为一部关于礼仪道德的教科书,对中国礼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涵诸子百家、各派精英、经史子集,及“道”“儒”“墨”“释”各家的文化成果,其中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发展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归根究底是由它的文化作为基础和支撑,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为思想渊源,尤其是中国传统礼仪思想。传统礼仪文化实质内涵是重在个体的精神品质道德修养与外在的行为规范相统一。传统礼仪思想中的“仁爱、恭谦、向善、和谐”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相一致的。2.二者都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礼”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礼记》到几千年来各朝各代学者对其进行的注、笺、疏,乃至近现代以来数以万计的礼仪著作,礼仪教育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发展,形成了更具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现代礼仪规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家提出精神文明建设,将文明礼仪教育提上重要日程。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大学生发出“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倡议。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明礼”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并在职业道德一章节中提到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在家庭美德中提到要“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现在的文明单位、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都突出体现党和国家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和要求。开展礼仪教育研究与实践,既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决策部署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尽的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和发展具体要求。三个层面的倡导,要么立足于道德的内涵,要么直接就是道德的诉求,具体表现在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弘扬,以及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倡导,这是对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整体、和谐、大同”思想的一种延续和升华。四、以文明礼仪教育为载体,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1.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认知、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巩固积极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我国的道德教育偏重意识形态,突出政治价值取向,失去了与中华传统道德的衔接,忽视了对学生个人价值的情感关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抽象性和宽泛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要求融入礼仪教育,以文明礼仪教育这种形象化、生活化、简洁化的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更具实效性。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血脉中,像星星之火般,可以燎然。大学生通过礼仪、礼貌、礼节的学习,穿插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缅怀、共鸣,激发对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对比和思考,进而认同。2.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从社会外在要求向个体内在价值转化的过程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训、实践活动的教育,很多礼节、仪式都需要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后,才能内化为行为习惯。礼仪教育是一种素质文化、生活养成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区四位一体结合起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培养礼仪行为规范,提高礼仪素养。因此,礼仪教育通过具体的礼仪规范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遍到个别、从知识说教到行为演练的转变,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顺从走向认同,进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3.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文明礼仪教育的丰富和发展我国古代不仅有清晰的贯穿伦理道德的礼仪教育理念,还有内容全面、服务阶级社会的礼仪教科书,更有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现代礼仪教育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我国近年出版的大量礼仪著作多用于职业院校作专业教材,教材内容简单,通俗易懂,但都未与中国传统礼仪相衔接,缺乏道德伦理的分析与支撑,教师授课时也偏重具体礼仪规范的分析和讲解,所以其德育载体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地发挥。有一些学校的教育者认为,学古文、拜孔子、着汉服、行成人礼就是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和宣扬,殊不知不成体系的礼仪形式,犹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我国礼仪教育体系的建设还有很多的不足和提升空间,教育理念不清晰、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欠科学、教学手段较单一、教育功能有待发掘、教育合力不够等这些都是我们急切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礼仪常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2]冯建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

[4]李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主义心价值观要注重道德建设[EB/OL].theory.people.com.cn/n/2014/1215/c40531-26208656.html,2014.12.15

[5]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主持[EB/OL].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2014.02.25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

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凡是重要事情,古人都先要卜问吉凶,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行事,所以行冠礼之前,要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及来宾。《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主人(冠者之父)请筮人在庙门前占筮,筮人通过蓍草茎占筮来决定行冠礼的日期,这叫“筮日”。确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后,冠者之父或兄到宾家(主人的僚友)邀请并告知行冠礼的日期,称为“戒宾”。在举行冠礼前的第三天通过占筮选定为冠者加冠的主宾,主宾选定后,主人前往邀请,称为“宿宾”。最后主人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助主宾行冠礼的人,称为“赞冠者”。加冠地点选在祖庙。这一切都表明冠礼是一项极为隆重的仪式活动。

2.为期。为期,就是约定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参加冠礼的主要人员确定后,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天黄昏,主人集合将冠者的众兄弟在庙门外与有司及摈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礼事的人)约定翌日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3.冠日陈设服器、主人及以下即位。

加冠的当日清早,主人要陈设冠礼过程中所需要的盥洗之器、冠服、梳妆用具和盛酒礼器等。陈设完毕后,主人、加冠者的兄弟、摈者和冠者都各即各位。

4.迎宾及赞冠者入。

摈者向主人报告主宾及其助手的到来,主人从大门左侧出来迎接,导引他们进庙。在这个过程中,每走到拐弯处,主人与宾都要互行揖礼,走到庙门前,主宾要互相揖让后再进庙门。进入庙门后,主宾在行进中要相互揖让三次,在升阶时,主宾又三揖三让后升阶升堂。不厌其烦的揖让体现了传统礼仪所蕴含的敬让精神。

5.始加、再加、三加。

此仪式为冠礼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三“加冠”、三“易服”和三“祝辞”。主宾依次将三种不同的冠给冠者戴上,冠者随之要更换与冠相匹配的三套礼服,这称为“三加”。冠者即席入坐,赞冠者(助手)用栉为他梳头、挽髻、加笄,用缁(黑缯)缠住发髻。主宾从有司手里接过缁布冠,向冠者致祝辞然后为之加上缁布冠,冠者起身回到房中换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出房面南站立,此为初加。再加和三加与初加的礼仪一样,只是冠服不同。再加加皮弁,冠者回房换白色而腰间有褶皱的裳,系白色蔽膝;三加加爵弁,冠者回房换熏裳,系上赤黄色的蔽膝。在这个过程中,主宾每次加冠时都要向冠者致不同的祝辞,皆为劝勉与祝愿之意。

6.宾醴(向冠者敬酒的仪式)冠者。

三加后,主人与赞者(助手)设筵席于室门西边、堂正中,冠者将首次得到成人的礼遇。宾揖请冠者即席,面朝北向冠者授觯(饮酒器),宾赞者向冠者进上脯醢(干肉和肉酱),冠者祭食、祭酒,以感恩的心祭祀先人,表示不忘本。宾则以成人之礼与冠者相互拜揖,表示冠者已成人。

7.冠者见母。

冠者带上干肉从西阶下堂,到东墙那边,从北头的闱门出来,面朝北拜见母亲,并献上干肉,母亲拜受后准备离去,冠者拜送,母亲又拜。

8.宾字冠者。

取字是冠礼重要而特殊的仪节,因为在古代的社会交往中,成人之后,名只用于自称,除君父外,任何人不能直呼其名,只能称字,以示尊敬。冠者拜见母亲回来,面朝南于西阶东边站立,宾为冠者取表字并致祝辞,此即为《礼记·曲礼上》所谓的“男子二十冠而字”。

9.冠者见兄弟、赞者、姑姊、君、卿大夫和乡先生。

冠者见兄弟、宾赞者,然后出庙门、入寝门,拜见姑姑、姐姐,仪节与见母亲一样。冠者回家后更换服装,脱去爵弁服,戴上玄冠,穿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拿着挚先去拜见国君,然后再分别去拜见卿大夫和乡先生。

10.醴宾、送宾归俎。

冠礼结束后,主人用醴(甜酒)酬谢宾,并赠给宾一束帛和两张鹿皮作为酬谢。把宾送出大门,并派人把醴宾用的牲肉送到宾家。

从上述冠礼的具体仪节中可以看出,古代行冠礼的具体过程非常复杂,这表明冠者冠礼在古代受到的重视程度。古人认为冠礼是对青年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所以他们精心设计的繁复的仪节中都有特定的意义赋予,以此来教育和启发个体。

二、冠礼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文化人类学者看来,人类非常依赖象征符号和象征符号体系,并赋予它们以深刻的意义。上述看似形式繁复的加冠仪式,是通过器物、服饰、言语、修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每一个具体的仪节都隐藏着道德教化的价值指向和极强的道德意味,正如王静安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1]指出了礼与德之间的密切关联,也可以看出,当初周礼的建立是注德于礼,以礼来规定德。冠礼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以及精致的具体仪节设计,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它的道德意蕴,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改变发式,表明冠者要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严格区分出童稚之年与成年,古人用发式、着装和字号等外在的形式来作为成年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标志都有道德寓意。从上述加冠过程可知,给冠者束发是加冠前的重要步骤。“冠”的本意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先从根部束住,盘成髻,然后加冠以固定,这也叫“束发”,含有“约束”之意。发式的改变象征冠者的身份发生改变的同时,也象征已为成人的冠者从此之后要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不能再像童年那样自由散漫。

其二,改变衣着,期望冠者明确社会责任与义务,注重自外而内的修养。加冠是冠礼的主要仪式,冠是古代贵族戴的一种帽子。周代的冠有冕与弁两种,冕是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戴的最贵重的一种礼冠。弁是次于冕的另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分为皮弁和爵弁两种。在加冠过程中,由主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和爵弁三种冠加于冠者,这三种冠的形式与意义皆不相同,冠服越加越尊贵,意在勉励他有所成就。《礼记·冠义》云:“三加弥尊,加有成也。”《仪礼·士冠礼》:“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初加“缁布冠”,为一般百姓成人时戴的黑色布冠。在太古时代,人们以白麻布做冠,斋戒的时候才把它染成黑色戴上,贵族子弟在冠礼中首加缁布冠,既表示重古,也表示开始成人,从此拥有治权。再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帽子,古代的人穿着这种服装去打猎或战斗,象征青年人从此要有承担捍卫国家安全的责任与义务。三加“爵弁”,乃“宗庙之冠”,这表明冠者从此有参加祭祀的特权。三种不同的冠象征地表达了社会对冠者的期望,也表明他从此可以享有成人的权利,承担成人的责任。

古人戴的冠和衣着是相配的,加冠后,冠者的衣服、腰带和鞋子都要有相应地改变,这从上述的冠礼的“三加”仪节可知。尤为重要的是,冠者穿上新的衣冠,出来向众人行礼,其姿容体态、面部表情和言谈辞令都要和冠服相配。这其实是希望冠者通过外在形象的改变,来加持内在德性的修炼。衣冠的整肃,也能达到自尊而尊人,被人敬重的效果。故《论语·尧曰》里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其三,给冠者取字,强化对他的人生期许。名字是区别社会个体的符号,在古代,名在先,字在后。

名是父亲所取,字是主持冠礼的宾所取,是一个人成年的标志。据《礼记·内则》记载,孩子生下来三个月,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父亲握着孩子的右手,用食指轻搔孩子的下巴,为他命名,这一仪式也叫“命名礼”。表明承认孩子来到人间,加入家族。儿童是无字的,字为尊称,有了字,也就意味着“成年”。

所以,《礼记·冠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冠礼上给冠者取字,其象征意义如《白虎通·姓名》说:“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通过称号的改变来表明冠者社会身份的改变,也表明社会对其成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同。

最后,通过语言劝导,表达对冠者的道德期望与人生祝福,这主要是通过礼辞来实现的。如上所述,冠礼有三加,三加的祝辞各不相同。据《仪礼·士冠礼》记载,始加、再加和三加的祝辞分别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无疆,受天之庆。”三次加冠的礼辞各异,但都包含着劝诫与期望,劝诫冠者从此抛却童稚之心,保持成人之威仪,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同时,以德与福之间的关联来警戒冠者的言行,告诫他们只要能够谨慎修养德行,就能长寿、增福。

三、冠礼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从自由无拘的、无社会责任的童年期到有社会责任的成年期是最重要的阶段。个体能否完成这个阶段的顺利过渡,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因此,每个社会或群体都会想方设法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帮助个体进行心理调适,实现角色的顺利转变。冠礼是古代中国为了帮助个体渡过“生命关口”而设计的仪式,是使个体从一个生物学意义的自我向“社会性自我”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个体进行教育的一个阶段性标志,对个体的社会化尤其是道德社会化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明确的角色期待来完成的。

角色和角色期待是社会学概念,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则直接来自戏剧,是指社会个体以其所具有的社会位置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行为。社会上的每种角色都有一种被期待的行为模式、权利和义务,这种被普遍接受的、规定了应如何扮演某一角色的社会规范即是角色期待。传统宗法社会希望一个童稚少年成年后要明确知道自己角色的转变,并能够按照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去“做人”和“做事”,也就是严格按照角色期待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那么,什么是成人以及怎样做一个成人呢?北宋吕大临曾言:“所谓成人者,非谓四体肤革异于童稚也,必知人伦之备焉。亲亲、贵贵、长长,不失其序之谓备。”[2]由此可见,所谓的成人并不是说在体貌外观上异于儿童,而是通过角色学习,深刻认知社会的人伦之道,并能严格按照社会期望与规定去遵守人伦之序。

在儒家看来,人是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他们创立了五种相对角色,即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并对每种角色都给予明确的规定与定位,社会则通过角色期望来对个体的行为加以限制、规定和引导。如《礼记·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从中可以看出,冠礼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仪式教育,培养冠者明确的社会角色意识,让冠者领悟并遵守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角色期待,并通过终身不倦的角色学习,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严格践履自己的角色义务,真正做到为人子则孝,为人弟则悌,为人臣则忠,为人少则顺,扮演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这种个体将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也就是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二)通过对冠者的身体规训,陶冶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

关于礼仪的道德教化功能,晚清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卷三中这样论述:“古之圣人制为礼仪,先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非故以此为束缚天下之具,盖使人循循于规矩。习惯而成自然,嚣陵放肆之气潜消于不觉。凡所以涵养其德、范围其才者,皆在乎此。”[3]由此可见,圣人制定礼仪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希望通过对身体的规训来涵养人的道德,期望人能在遵循规范的道德实践中养成道德习惯和道德自觉。中国文化向来具有一种“身心互渗”的特性,把人看成是一个具有情感与理性、身与心合一的存在物。因此,中国古代伦理非常强调“以身训礼”、“身礼合一”、“以身显仁”,如《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荀子·修身》谓:“礼者,所以正身也。”对身体规训与德性养成之间的乐观态度,在实践上就会通过身体的规训来启发人的道德理性,而礼仪则一直是身体规训的重要手段。但是,“容礼教育绝非表面琐碎仪文那么单纯,透过一次又一次不断重复的身体表演以及对仪文的诠释,正在进行身体规训的工程”[4]。关于礼仪对人的道德理性形成的作用,梁漱溟曾深刻地指出:“盖理性在人类,虽始于思想或语言,但要启发它实现它,却非仅从语言思想上所能为功。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身体,作用于血气;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油然现前,其效最大最神。”[5]也就是说,直观而具体的礼乐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道德情感,培育道德理性,其效果比抽象的道德说教来得更快更直接。

冠礼通过一套程序化的身体动作、服饰和语辞等象征符号构成的表达系统营造出一种肃穆神圣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冠者每加一次冠,都要穿着相应的服装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容貌辞令、仪容体态的演示,在揖让进退之间,其身心完全融入其中,有一种非常强烈而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可以说,此时的“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礼仪影响的外在存在;恰恰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以生动表现并获得了它的最大灵性”[6],而这种精神又赋予仪式以生命和意义,使得它不是徒具形式的机械动作。于是,仪式在模塑人的身心、变化气质,陶冶冠者的道德情感方面体现出了其独具“神奇魅力”的力量。

它在促进冠者明白并践行“成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成人”所应该具备的仪态和辞令的同时,也形成了其内在的道德自觉。所以,刘向在《说苑》中说,冠礼的意义在于“内心修德,外被礼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礼记·冠义》中也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仪备。”

结语在注重礼乐教化的古代中国,礼仪作为独特而精致的文化设计,一直是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中国人做人与做事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传统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作为中国古代礼仪中最基本的冠礼,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在个体修养方面,有助于个体德性的养成。我们这里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修养,是指人们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约束、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培养的功夫。传统社会把伦理道德化解在各种礼仪之中,通过礼来正心、修身,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德,“学礼”、“习礼”、“遵礼”和“行礼”则成为个体终其一生的生存方式。在此意义上,礼是个人修养、修身的器具。个体遵循礼的过程也是道德实践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行为规范演变成人内在的道德自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按照道德规范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我的道德能力。《论语·季氏》云:“不知礼,无以立”,“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在传统社会,知礼和学礼是修身的基础。作为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冠礼,则是个体真正“学礼”与“行礼”的开始,标志着个体从此将以成人身份进入礼仪社会,一生都要以礼为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视、听、言、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通过上述的冠礼的具体仪节可知,它首先通过外在形象(发式、衣着等)的改变来提醒冠者认识到未成年和成人的严格区别,希望冠者借此实现内在心理上的转变,从此抛却童稚之心,按照成人的标准与要求去“做人”与“做事”;另外,它通过礼辞对冠者进行道德灌输,提出明确的德性养成目标,“责成人之道”,已为“成人”的冠者要不断努力去成就德性;最后,个体在行礼的过程中,在庄严而肃穆的仪式情境中,在执行程序化的身体动作的同时,体会与内化这些仪节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情感也会随之升华。

其次,在文化传承方面,冠礼通过具体的仪式活动向冠者传输、培育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中华文化之“神”由此借助于礼仪之“形”而源远流长。“文化其‘神’是文化内在的精神和核心价值,文化其‘形’是文化所生长和依附的生活方式及其符号化的表现,是文化其‘神’的载体。”[7]中华礼乐文化在封建社会绵延存在几千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仪式和器物等符号载体而得以延续与发展,并成为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样法”。研究者们通常认为,冠礼是由远古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演化而来,“成丁礼”是氏族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所必经的仪式。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通过仪式,原始社会的成年礼的仪式过程大都非常隆重而严酷,一般都是在“男女青年到了性成熟期,一连几年,通过部落所规定的各种程序和仪式,接受一系列的训练和考验,其目的在于使即将成为部落成员的男女青年有必须具备的知识,有劳动技能以及对困难和危险的境遇作斗争的能力”[8]。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年礼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文化传承,在培养他们必备的生存技能的同时,也向他们传承本部落的文化。产生于农业宗法体制下的冠礼与氏族社会的成人礼有差异也有联系,它不再采用各种严酷的形式考验人的心理与生理,而是采用平和、文明而象征性的仪式来传输“尚德”社会的主导价值观,进行文化传输,引导冠者进入礼文化的语境。个人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价值观念内化,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事实上就是继承、传递和保存了社会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很广泛的概念,“举凡行为仪节、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及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都属于‘礼’的范畴。‘礼’既是社会各阶层的行为规范,也是历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并作为历代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伦理观念和政治思想”[9]。所以,对礼的遵从,也就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中华礼文化也因此绵延至今。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477.

[2]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14.

[3]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4:13.

[4]林素娟。空间、身体与礼教规训:探讨秦汉之际的妇女礼仪教育[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7:409.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109.

[6][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3.

[7]朱贻庭。论文化的“形神”结构与宏扬优秀文化传统[J]。探索与争鸣,2007(4):60-63.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7

这段话详细地叙述了《千字文》成书的前后经过。《千字文》成篇之后,很快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千字文》的内容

《千字文》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天文、伦理、历史、农业、祭祀、饮食等。具体来讲,纵观《千字文》全文,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天地、宇宙的诞生和日月星辰讲起。而后谈到早期历史和商周武王时期盛世的表现。这一部分内容共有三十六句。《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道德修养准则。该内容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如《千字文》中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接着文中又深入阐述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内容。这部分内容共有六十六句。《千字文》第三部分首先谈到京城行胜、都邑华丽,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以及将相公卿们丰厚的待遇和富足的生活。而后列举一系列文臣武将策功茂实的事迹。这部分内容共有五十二句。《千字文》第四部分首先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其次谈到日常理家,最后讲到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益社会。这部分内容共有九十六句。

三、《千字文》的体例特点

(一)句式简短整齐,讲究押韵对仗

《千字文》句式不仅短小精悍,结构整齐,通俗易懂,而且音律和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如“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细读《千字文》,不难发现,其句式还注重对仗。有人做过统计,“《千字文》计一百二十五组,对偶句有八十五组,占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对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组内两句自为对偶,如‘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另一种是两组互为对偶,如‘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1]同时,《千字文》的句式也讲究押韵。“《千字文》是每两句为一组,每组双句均押韵。如开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押韵。最后,‘布射僚丸,嵇琴阮啸……孤陋寡闻,愚蒙等诮’押韵”。[2]

(二)在内容上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总的来说,古代蒙学教材的编写都注重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原则。毋庸置疑的是《千字文》作为古代蒙学教材之一,也具有该特点。熟读《千字文》,可以发现,该教材内容丰富,囊括了诸多方面的知识。首先,作者开篇讲天文气象的自然运作现象,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其次,讲人类早期的历史,如“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再次,介绍与古代统治相关的问题,如“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最后,介绍自然风景、农艺、饮食等文化常识。由此可见,该童蒙读本是一部汇集古代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此外《千字文》十分重视孩童的道德教育。在《千字文》中,作者首先规劝孩童学会修五常之事,了解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其次劝诫孩童要珍惜时间,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再次谈到孝亲、夫妇人伦、兄弟和睦、朋友之谊、忠孝之心等人伦关系。可见,诵读《千字文》既有利于孩童提高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孩童从小树立良好的品德。

四、《千字文》的教育功能

(一)《千字文》的德育功能

《千字文》作为古代语文启蒙教材,除了以识字为主要功能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童蒙进行德育的浸染和渗透。简单来讲,《千字文》中所涉及的德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仁爱向善思想《千字文》提倡仁爱教育,提倡与人为善。《千字文》中多处出现描述劝善的语句,如“祸因恶积,福缘善庆”,意思是说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仁慈隐恻,造次弗离”,意思是说在任何繁忙和紧急的情况下,都不可失去仁慈和同情心。在此基础上,《千字文》道出了一连串的为人处世的准则:“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庶几中庸,劳谦谨敕。”“易攸畏,属耳垣墙。”很明显,这些内容都是劝善的教育,劝我们存有善良之心。劝我们有过错要及时改正,诚信做人,心胸宽广。劝我们在待人接物时应谦虚谨慎,为人处世时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劝我们应洁身自好,保持善良正直的本性。劝我们要珍惜时间。2.孝悌友爱观念俗语称,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在儒家思想中,孝悌观念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孝悌友爱的教育。毫无疑问,《千字文》作为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之一,自然少不了尊师敬长、孝顺父母和对他人友善仁爱的思想意识。首先,《千字文》对孝父忠君做出了叙说,如“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意思是说以侍奉父亲的态度去侍奉君主,对父亲要亲爱与恭敬,对君主要恭敬。孝敬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诚于国家,应当不遗余力,甚至献出生命。其次,《千字文》讲到兄弟之情,如“孔怀兄弟,同气连枝”,指出兄弟之间要相互关爱,因为同受父母气血,如同树枝同根相连。再次,《千字文》对朋友之道进行劝诫,如“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劝诫我们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在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最后,《千字文》推崇推己及人的爱人之道,如“诸姑伯叔,犹子比儿”,意思是说对待姑母、伯父、叔父要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侄儿侄女,要同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这句话从狭义层面讲,我们要将孝道、爱心扩展到父母以外的家人。从广义层次讲,我们还要将父母之爱、兄弟之爱、朋友之爱扩展到对社会他人的爱。3.提倡注重礼仪“礼”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孔子认为“礼”是“仁”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孔子所提倡的“礼”是指周礼,即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所以他主张“礼”就是一种制度,是一种规范。那么,以宣扬儒家思想为主的《千字文》自然少不了对礼仪的倡导和弘扬。例如,《千字文》中“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明显是倡导礼仪的。其中“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讲的是一种社会规范。“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讲的是一种长幼有序的道德规范。4.劝勉勤奋刻苦列宁曾经说过“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就是说人立志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有勤奋刻苦的实干精神。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如“映雪囊萤”的孙康与车胤、“立雪程门”的程颐、“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凿壁偷光”的匡衡,等等。《千字文》既然是古代蒙学教材,那么劝勤就成了它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例如,“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意思是说东汉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显然,作者周兴嗣借用王充刻苦读书的精神,教育学童在学业上要持有勤奋刻苦的毅力,才能取得进步。5.加强理想教育理想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因此,对孩童加强理想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阶段是其理想教育的黄金期,儿童时期理想教育会对他们今后的道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千字文》作为古代启蒙教材,自然也少不了理想教育的内容。作者在文中多处教化儿童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品德、有成就的人。例如《千字文》中“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劝告大家,作为女子要讲究“贞洁”,而男子要追求才德。“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要求人们要改过自新,不要忘记对品德才能的追求,待人要谦虚,不要只盯着别人的短处,更不能恃才傲物,恃强凌弱。“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告诫人们作为人子要竭力敬父,作为人臣要尽命忠君。

(二)千字文的智育功能

1.知识教学。首先,前面已经提到过《千字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孩童在童蒙时期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够提升其语文素养。其内容涉及历史、天文、地理、伦理、教育、农艺、园林、祭祀、饮食等各个方面。如伦理类内容有“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下和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等。历史类内容有“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存以甘棠,去而益咏”等。饮食类内容有“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其次,《千字文》具有集中识字的特点。在隋唐五代、两宋、明朝、清朝时期都把其作为官方认可的重点识字教材。在用字方面,《千字文》所选用的字都是南北朝时期常用的汉字,这些汉字在今天依旧常用。“对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千字文》含现代常用汉字约88.4%,其中常用汉字占81%,次常用汉字占7.4%,非常用字占11.6%。”[3]2.写作教学。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写作之难,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缺乏材料,言之无物。而在写作过程恰当地、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可以提高文章的艺术性,增强文化厚重感和事例典型性。《千字文》作为古代语文教材之一,其文中含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千字文》中出现的名人典典如“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绮回汉惠,说感武丁;耽读玩市,寓目囊箱;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存以甘棠,去而益咏。桓公匡合,济弱扶倾;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孟轲敦素,史鱼秉直;毛施淑姿,工颦妍笑。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难能可贵的是,《千字文》中引用的典故大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德人物,他们身上具备勇敢、仁慈、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为国效忠、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对于当前中小学生来说,这些典故不仅会成为写作的优秀素材,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3.书法教学。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以汉字为基本载体,以其充满情感与幻想线条美传递着文化,传输着文明。书法艺术历来被看作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的美是汉字特有的。“《千字文》是作者集‘书圣’王羲之一千字而成,这就决定它从诞生之初就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体现了那一时期的学者和统治阶级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后世历代书法家对《千字文》的书写也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南梁以来的书家,大都喜好书写《千字文》,如隋代的智永,唐代的张旭、怀素、高闲,宋代的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明代的文徽明、董其昌,清代的傅山、赵之谦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千字文》书迹。在古代众多《千字文》书迹中,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是不容忽视的一件书法杰作。”[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能够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5]不难发现,书法教学在中小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中小学推广《千字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学生学习《千字文》既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又可以训练书写技能。

(三)《千字文》的美育功能

所谓美育,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6]《千字文》作为一部通行的蒙学教材,除了具有德育功能、智育功能之外,还具有美育功能。其通过对自然之美、人格之美等方面的叙述引发孩童阅读兴趣,体验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1.自然美自然生态的美,是最普遍、最具魅力的美,在《千字文》中有不少描述自然景物的语句。这些内容会成为儿童心目中的“精神家园”,铭刻在儿童心灵深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鸣凤在竹,白驹食场。”这些是《千字文》中描写自然生态之美的句子。从宏观的天、地、宇宙、日月、辰宿、春夏秋冬,到微观的云、雨、露、霜、金子、水、玉石、剑、夜光珠、李柰等,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仿佛再现了如画一般的美景。《千字文》以华丽的文字再现了自然生态之美,使儿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纯真与美好,有利于培养儿童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并从中得到了美的熏陶。2.人格美《千字文》中塑造了大量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充满着积淀深厚的古典审美特征:有的具有崇高的品质,如推位让国的尧、舜;有的体现为勤政爱民、体恤百姓,如去而益咏的召伯;有的体现为一诺千金,如济弱扶倾的齐桓公;有的表现为勤奋刻苦,如耽读玩市的王充,等等。诵读这些富有人格美的语句,能够荡涤与洗礼儿童的灵魂,陶冶儿童的情操,完善儿童的人格。

五、《千字文》对当今语文教材编写的借鉴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7]“现在儿童的童年时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选择哪些东西进入儿童的头脑对其一生都是有深远影响的,语文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人生。”[8]对此,笔者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千字文》进行对比,发现这些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内容上缺少礼仪规范教育、历史知识教育等。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例,从多角度剖析其在内容选取上需要改进的具体表现。

(一)加强同伴之间友爱的观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儿童在处于父母类人群交往之外最具平等性相似性的社会交往。同伴之间的交往恰好满足了儿童较低层次的安全、归属、爱以及尊重等方面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实现无疑对儿童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9]有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成就感、有效性、帮助他人、情感、适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使儿童产生诸如焦虑、孤独、忧郁、学校社交不适等一系列困难。“根据同伴交往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前者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力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老师)。后者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10]通过对照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下册教材,笔者发现这两册教材以水平关系划分的同伴关系课文为零,这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在这一阶段,他们大都表现出能合群,喜欢与同学交往,对人富有同情心和友好的行为,在集体中能够愉快地生活。但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教育与引导,之后其同伴之间的友爱观念指数会降低。因此,儿童在这一时期阅读一些与同伴交往相关的文学作品十分有利于他们为今后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反观《千字文》,它作为古代的启蒙教材,自然不乏对这一内容的介绍,如“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两句话劝诫童蒙,兄弟之间要相互关爱,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在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相互告勉。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可以适当增加同伴之间和谐相处的内容。

(二)适当增加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宋代以后逐步形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的蒙学教材,这三部教材中都含有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古人言:“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这句话一语道破了解历史的好处。首先,读史能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其次,“了解过去历史,总结国家兴败的历史教训,能够为当下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11]对于《千字文》而言,作者在文中道出了一些历史知识,如“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等。以上句式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张的修饰,只选用了一些便于儿童理解的文字,儿童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的更替,更能够追本溯源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这样的编写方式,既教授了儿童历史知识,又方便儿童的记忆。对照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下册教材,笔者发现这两册教材对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内容的介绍没有涉及。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应适当增加一些历史知识,原因如下:首先,从学习历史年龄特征来讲,古代学生入学年龄或童蒙教育年龄段为八至十五岁。也就是说,在古代,童蒙大致从八岁开始接触蒙学,跟随老师从蒙学教材中学习历史知识。而现代二年级学生的入学年龄通常也是七八岁,因此该学段学生适当了解历史知识与其身心发展特点是相符的。其次,相关文件指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教材在编写时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再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习历史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来看,儿童时期,其情感的发展随年龄的递增而不断分化,是一个从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儿童的低级情感如快乐、兴奋、悲伤等,儿童的高级情感如道德感、集体感、责任感等。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二年级学段学生的情感逐渐地从低级向高级转变。因此,该学段学生了解历史知识不仅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文史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三)加强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及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的综合反映,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期是礼仪教育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能够使儿童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对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将起到重要的作用”[13]。《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对小学生的礼仪要求涉及四个方面: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社会礼仪。而古代蒙学教材《千字文》是从三个方面对童蒙礼仪规范教育进行叙述,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这是从个人礼仪角度劝诫儿童在与别人交谈时仪容举止要沉静安详,言语措辞要稳重。“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这是从家庭礼仪角度指出上下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和谐相处。童蒙在家里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外受傅训”这是从学校礼仪角度要求儿童在学校要听从老师的教导。浏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下册教材,笔者发现这两册教材对礼仪规范教育内容的选取十分匮乏。然而,当前该学段学生呈现出不文明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个人礼仪层面,学生对于仪容、仪表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对于形象美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知。平时不注重自身的站相、坐相与走相。家庭礼仪层面,离家或归家不与家长打招呼,饭桌上缺少用餐礼仪。学校层面,纪律观念淡薄,参加升旗仪式奇装异服,在校园内不讲普通话。如果这些不文明现象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适当增加基本的礼仪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孙丽敏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2]李良品.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3]董晓慧.《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学意识流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4]百川.《千字文》与书法的不解之缘[N].人民日报,2014-07-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郭勇.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苏]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11]李唯.《三字经》与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固原:宁厦师范学院,2015.

[9]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0]戴丽敏,胡雨杰.婴儿异龄同伴交往的内涵、意蕴与价值[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7).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大学礼仪教育

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是塑造理想人格的关键期,礼仪教育则是通往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将礼仪教育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是进一步落实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礼仪教育的本质

要回答什么是大学礼仪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则是将礼仪的内涵、观念、表现形式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手段进行传递,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礼仪文化的博大,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礼仪教育的价值所在,有三个层次:首先,对于个体来说,是对仁德的追寻,让个体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其次,对于社会来说,是在人际互动中更懂自我约束,更懂尊重与理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再次,对于国家来说,礼仪则是用完整的规范体系,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使国家和而不乱。依据上述论述,我们认为大学礼仪教育是指:高校根据礼仪规范及道德建设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内在素质进行必要的礼仪指导、修正和教育的社会活动。其主要是向大学生传递礼仪文化知识和常识,指导大学生践行礼仪,从而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或价值规范。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大学生知美德、塑美型、养美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界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演变与融铸中,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冲突与融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自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在11年间,全球已建立孔子学院和课堂700余所,普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将汉语和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五大洲,可谓是21世纪的文化“新丝绸之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地保护和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竟如何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切实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值得所有人关注和深思的议题。

(一)中国传统儒家礼文化的启示

1.要将儒家礼仪要义与现代的礼仪规范有效融合发展

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精神痕迹,无论是礼仪的起始发展还是礼仪的行为方式,一些积极的礼仪行为,比如“诚敬、“孝亲”、“敬长”等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在从事礼仪教育的时候,万万不能丢弃传统礼仪,不能否定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否则,在学习现代文明礼仪时,总有文化内涵缺乏,像是空中楼阁之感。

2.对儒家礼文化进一步溯本求源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日剧、韩剧,大部分原因是被剧中人物的礼仪举止及其透露的礼仪文化所吸引。假若大学生礼仪教育中进一步深谙儒家文化,就会了解到日剧、韩剧中的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曾经受到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教师要能够将当下大学生流行和追求的时尚元素整合和分析,追溯其在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始末,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既能了解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背景,又能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原则

中华礼仪的内容很复杂,条目虽多,但也不影响人们对它的记忆和践行。因为中华礼有它的提纲挈领,不难把握。这个纲领是什么,这个内涵是什么,在前人智慧结晶的总结下,大体可将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静、净、雅、慎五个字,也供大家讨论。

1.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没有敬就没有礼,可以说“敬”是礼的核心。《孝经》一言以蔽之:“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人们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长、对配偶、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2.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都有“静气”,神定气稳,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今成大志者,皆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3.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住、食品、衣服等卫生要求很高。中国人自古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还要用一块帛巾包好,然后再带上冠,很是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都有每旬一沐浴的规定。还有,在祭祀中,人们往往格外注重祭祀场所、祭祀牲畜、祭祀器具等的卫生情况,因为,人们往往通过“净”来表达内心修养和尊敬之意。

4.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礼记》就有文雅用餐的规定: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吃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都说明古人在交往中对典雅的辞令的运用十分讲究。

5.慎

我国古代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范畴——慎独,即个人闲居独处时,也要守礼自律,不可有越礼的非分念想。这是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之神。中国人要通过礼来把握自己,礼是道德的具象,是道德在人身上的体现,不需要神的监督它也存在。这个监督者就是“慎独”,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内心坚守的道德和良心。

作者:陈莉莉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蔡芹.知美德塑美型养美性——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11(.6).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9

礼仪邮政鲜花礼仪的起源同礼仪一样,是由习俗形成的。传递感情,寄情邮政鲜花,古时已经开始了。

代表东方古代文明的礼仪之邦——中国,在礼仪邮政鲜花礼仪的应用方面,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考古发现,距今7000年前的陶器上已经有植物——万年青的图案,足以说明古人已用邮政鲜花礼仪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了。这种邮政鲜花礼仪图案除了装饰作用外,还可能是某种感情和愿望的寄托。据史料记载,夏~东周(公元前21~3世纪),对花、草和树木赋予了象征意义。如:兰草气味芬芳“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千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用以比君子(《猗兰操》,《离骚》、《兰》)。“合欢消忿,萱草忘忧”(三国,魏,嵇康《养生论》)。芍药可以分株,一名离草,故朋友相别赠以芍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离别赠芍药是古代中国最风行的邮政鲜花礼仪礼仪。’

古代邮政鲜花礼仪礼仪并非中国独有,在古希腊,由于战争频繁,涌现出了一批批战斗英雄,人们用邮政鲜花迎接凯旋归来的壮士,把最能表达崇敬之情的邮政鲜花送给他们。每年到了儿童节(Anthester)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头戴花冠庆祝自己的节日。这些可谓西方礼仪用花开始的代表。

先民们形成了良好的邮政鲜花礼仪礼仪的习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邮政鲜花礼仪文化财富。邮政鲜花礼仪礼仪的形式历经数:千年延续到现在,盛行不衰。并逐渐国际化。这一发展过程,经受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表明邮政鲜花礼仪礼仪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礼仪邮政鲜花礼仪具有无穷的魅力和独特的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爱花。不仅因为她五彩缤纷,姹紫嫣红,而且因为她具有一种象征美(意蕴美)。我国历代对邮政鲜花礼仪进行吟咏的歌赋不胜枚举,流风遗韵,千古不衰,如:

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不以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菊花:宁可抱香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高士其说:“花代表了人类的许多感情: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崇高的信仰……;邮政鲜花体现了人类的许多精神;坚韧不拔,傲然不屈;神圣贞节……;花象征了人类的许多愿望:幸福和平,自由独立,健康快乐……”。这些邮政鲜花礼仪的无声的语言,抒发和寄托了人们丰富的情感。正是如此,将邮政鲜花礼仪作为礼物,是其它任何礼品都无法替代的。邮政鲜花礼仪是时尚的高雅礼品。

二、礼仪邮政鲜花礼仪的花材

邮政鲜花礼仪是人类朋友,她不仅美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感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尤其在现代社会,邮政鲜花礼仪更成为交往中的一种高雅礼品。对邮政鲜花礼仪进行包装,构图创作等一系列的加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商品的基础是花材。现代礼仪邮政鲜花礼仪中的邮政鲜花礼仪材料主要包括花、叶、果等。

一、花:礼仪邮政鲜花礼仪中最常用的材料是花,主要是指鲜切花,如:月季、菊花、唐菖蒲、康乃馨、百合、郁金香、非洲菊、香豌豆等等。目前市场上的邮政鲜花品种上百种。人的情感与花是相通的,花中融进了人类的感情。如:月季(玫瑰)是爱情的象征;菊花象征了高洁;康乃馨(香石竹)是母爱之花等等,不胜枚举。

二、叶:好花需要绿叶扶。在各类的礼仪邮政鲜花礼仪形式中,配叶是相当重要的。市场上主要应用的配叶有:铁叶、针葵、鱼尾葵、武竹、天门冬、大叶黄杨、肾蕨、文竹、蜘蛛抱蛋等。各类绿色的叶子象征了长青、长寿、长久、永恒之意。公务员之家:

三、果:果实是丰收与喜悦的象征。观果类品种主要有乳茄、金银花、·紫珠、金橘、南天竹等。

三、礼仪邮政鲜花礼仪的应用形式

邮政鲜花礼仪在礼仪交往中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大,并成为社会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邮政鲜花礼仪在礼仪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

1、花束:包括普通花束和新娘捧花。主要使用各类包装纸、丝带等配材,对组合好的邮政鲜花进行各种不同风格的包装,单手可握,双手可捧。可用于迎送客人、访友、庆典仪式上的献花、馈赠礼品、结婚等场合。

2、花插:使用针盘、花瓶等容器将花材固定在花泥等固定物上,形成不同的风格。可用于办公室、餐厅、接待处、饭店前台、会议室等场所。

3、花篮:,使用各式花篮,在篮内放入花泥,将邮政鲜花插于花泥上,创作出不同风格的插花形式。可用于馈赠礼品、舞台摆放、厅堂装饰、庆典开幕以及追悼会等场合。可分为礼品花篮、庆典花篮、装饰花篮、悼念花篮等几个类型。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篇10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