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7:43

公共空间论文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Van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Carmona,TimHeath,TanerOc,Steve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低碳理念;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形象,还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景观质量的好坏,跟城市的景观设计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而有效实现城市景观跟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空间景观的基本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内的建筑物之间以及公众能够到达的任意外部环境的空间形式总和,从过去的街道、集市以及码头到后来的社区、公园以及各种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城市中较为开放的空间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的范畴。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大众的满意度都跟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水准以及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以及建设使用者都会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通常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类时,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入手:(1)根据空间的尺度进行分类,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方面,在城市公共系统中不同的层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同。(2)根据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中的实际地位,则可以能够城市公共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即主要公共空间以及次要公共空间。(3)城市公共空间还可以根据空间的自然特性以及文化特性进行分类,分为主要空间以及特色空间两类。

二、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素

1.地形利用

(1)城市公共空间中复层种植跟其他的植物配置类型相比,复层种植结构的固碳以及释氧效果都要好很多,在城市绿地方面利用乔木以及灌木都能够有效使得二氧化碳的浓度得到改善,乔木跟灌木的面积比例越大,一旦绿量相同时,产生的固碳释氧效果也就变得更为明显。背景以乔木为主,中景则以灌木为主,而前景布置则一般使用花草,以便给人以视觉上的层次感,从而将植物的生态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植物属于营造自然环境的植物群落,可以增加植物的层次感来美化环境。把乔木当作背景,把灌木当作中景,把花草当作前景,形成一种有序的层次,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让人们能够更能享受美景。而复层种植模式不但能够对群落进行丰富,还能够对自然进行有效的模拟,常见的单一的植物群落的种植模式有草坪,该模式能够使得土地的面积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使得自然更加得自然,减少后期需要的养护和管理成本的投入,提高绿化率,增强绿化效果。(2)城市公共空间中立体绿化立体绿化能够充分地融合立面和平面,使得城市的绿化面积有所增大,实现放氧、吸收二氧化碳以及美化环境的功能。而立体绿化通常是指当空间有限时,能够提高绿化率的手段。目前,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时,充分利用立体绿化不仅能够有效增加绿化的量,还能够对种植的形式有所丰富,并且十分的独特。而通常当作立体绿化植物的主要以攀援植物为主,即爬山虎,金银花和薜荔等,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立体绿化中也用到了地被以及草本类的植物。例如将攀援植物与墙壁进行有效的结合,体现出立体绿化的效果,便于绿色植物向墙上攀升,形成绿色的屏障。不但能够增加墙体的多样性,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感。(3)城市公共空间中地形的合理营造设计城市景观时,要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土地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原先的地形地貌,规划设计时要多方面进行考虑,跟城市绿地的功能进行有效地结合,尽可能不开挖不必要的土方,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不但能够有效节约资金,还能够有效促进人跟自然的和谐相处,跟低碳理念相符。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将地形所具有的排水效果进行合理的利用,那些未能够渗到地面以下的雨水或者没有完全的蒸发掉的雨水都会变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量跟径流的速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地面的坡度不够缓和,水土会流失,所以在设计城市景观时,要对地形的排水性进行充分地考虑。

2.水资源利用

(1)水资源的蓄集与合理利用①增加透水性铺装的比例及面积设计城市景观时,尽可能少地运用硬质铺装,确保雨水能够渗到地面之下,因而可以考虑使用透水砖以及各类嵌草砖等等,对园路两旁进行设计,可以考虑设计成小水沟,在水沟中覆盖一层金属网,并利用石头、陶瓷粒对金属网进行覆盖,不但能够保证地面具有足够好的透水性还能够确保路面足够的美观,对地下水进行有效地补充,使得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得到缓解。②积极倡导使用下凹式的绿地形式在实际处理硬质地面以及绿地施工中,由于施工不够细致导致一些绿地都比硬质地面较高,这样不利于雨水的渗透。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后,务必要提倡更为细致的城市景观处理方式,积极采用下凹式的绿地形式,积极倡导硬质路面,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后期的养护费用的投入。(2)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处理在设计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时,对对污水进行处理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现如今人口基数不断增长,城市中居民生产生活对于水的需求越来越高,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因而,要合理地回收利用水资源,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循环的利用到水资源。而水资源中的中水即再生水,其主要是指对生产生活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后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重复利用的非饮用型的水,城市景观中的用水以及生活用户都广泛地应用到了再生水,尽管废水循环利用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但并不是到处都适用此水资源。3.植物配置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植物不但具有观赏的作用,还能够有效地汇集碳,利用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减少太阳的辐射量,通过蒸腾的方式使得空气的湿度有所增加,减少城市的额热岛效应。此外,植物还能够有效减少缓解水土流失,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对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习性充分地掌握,选择树木的种类要跟当地的气候、土壤以及水文条件进行合理选择,要对城市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异性有所考虑,使得植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固碳效益,而将根系深度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固碳量。

三、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可持续原则

人类社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一个条件就在于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以及能够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人们要在可持续性条件中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要确保其在环境和资源的实际承载范围内,这也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城市公共景观时,则要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跟地球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平衡。建设更为科学系统的生态景观,以便能够对资源进行保护,确保资源的再生,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要对设备进行改进和循环再利用,寻找到能够寻找到替代的新能源,例如矿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较多的温室气体,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这些清洁能源进行能源替换,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走低碳道路。(2)注重对资源的保护,资源保护方面。进行必要的生态保护性建设,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升现在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3)对资源进行再利用。实际建设城市过程中,不但要对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还要能够更好地利用建筑废弃物,从而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例如,在对工业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先对原先已有的历史文脉进行延续,从而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中设置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了能够供人们休息娱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低碳理念下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时,要优先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明确周边自然环境因素的使用价值以及建筑物建设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更具现代化的低碳景观。现阶段,较多的城市公共广场在建设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时尚,地面通常会使用面积较大的硬质铺装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绿化的面积,而长此以往,对地面进行维护和修理的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并且有些街道会使用较多的景观灯具,一味地追求奢华的排场,使得能源的消耗大大地增加,而实际的使用价值却很低,而这些做法一般都跟公共空间的功能性相背离。

3.因地制宜原则

进行景观造景选材时,要注重对那些低碳材料的选择,与此同时还要积极采用并研发更多的可持续再生的新能源,以便能够更好地解决碳排放的问题,积极地倡导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有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再生。选择植物种植时,要注重容易成活,并且易于维护的植物,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减少城市景观中的高成本建筑,走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低碳景观初期,应对地域地貌的自然属性进行充分的尊重,对城市的空间的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对原有特色景观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时,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对原来地形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4.与自然、文化背景相协调原则

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背景,以便充分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因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时,要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景观效果,又要创造一种思想文化的意境。作为景观设计师须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审美和文化内涵及民族特征,将文化背景注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并赋予景观以人为本等人文精神,从而使人们在观赏景观时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和文化感等情感,以此得到精神的愉悦与放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时,要能够合理地运用低碳理念,在节约了资源的同时,有效减少碳排放,使得城市的景观美感有所提升,促进城市景观跟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大对低碳理念下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婷婷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栗.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现代广场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西安门广场为例[J].建筑•建材•装饰,2015(7):56-56.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3

关键字: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史;美国

Abstract:ThehistoryofdevelopmentofpublicspaceinAmericancitieshasincludedthefollowingimportantperiodsandevents:thedeclineofthecitizen''''sspaceandsquares;thedeclineofgraveyards,sportsparks,communities,neighborhoodparksandpublicareas;privatizationofpubliclifeandspace;theinventionofstreets;theinfluencebyglobalizationandcommunicationsandITrevolution,etc.

Keywords:Urbanpublicspace,Historyofdevelopment,America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是在大量建设实践的背景下被动进行的,很多工作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实践总结的层面上。1997年在上海举办的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和1998年在深圳举办的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学术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牵涉的方面很多,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远远超出单纯空间美学的研究范畴。最近,作者阅读到两篇有关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文章,现将其编译出来,简要介绍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事件,期望能够扩展我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视野,在与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对比思考中,探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途径。

1、市民空间

18世纪初,每一处公共空间,即每一块由当局控制的土地,都意味着服务于公共机构,而非服务于公众。那个时期的公共用地主要是用于地方上教堂或学校的建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建城镇,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了为市场、操练场、码头、教堂、大学、学术机构及公众庆祝活动和集会服务的公共空间。它们都以公共的功能为标志,人们在其中从事一些公共服务工作或扮演公共角色。

殖民地时期及独立之初,美国的复兴实践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物而非其前面的广场。按照18世纪的观点,无论广场如何的大和开阔,它的荣耀都来自于其从属的建筑物。许多城市的地图显示,在最终将矗立起的居住区中间插入小的广场,无疑意味着它被公共建筑围合,并将因此获得荣耀。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这些小型广场多被当作公园来看待。从关注公共建筑到关注公共空间的转变将最终使得公共空间与城市背景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美学上的联系。

美国人想要的是一种理性的、平均主义的和政治性的空间和结构秩序,以及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截然分割,这导致用于休闲的、非政治性的和非公共功能的空间靠私有领域来提供,仅有的真正公共的、人性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央市民广场,在那里所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这是传统公共空间和当代公共空间真正的区别所在。

2、广场的衰落

随着19世纪的临近,市民广场逐渐失去它的声望,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在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1783年),公众庆祝的活动中心曾经是教堂的大厅、独立宫及纽约的中心草地。但是,当政治演说和政治抗议不再流行的时候,公众就开始光顾拥挤的街道、两旁植树的散步道和滨水区了。

其它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离心运动。中产阶级家庭感到郊区和独立农庄的吸引力;新来的人(许多人是从海外来的)对原来的风俗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在城市新区出现的教堂与原来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之间产生竞争;铁路和工厂的出现,将人们休闲时间的活动转移到建设活动较少的城市郊区。最终,公共建筑本身也不再处于真正有权力的地位,渐渐沦落为官僚主义的办公建筑。

尽管老的城镇和美国东部的城市仍在空间上保持中央公园的传统,但在中西部和整个大平原地区的城镇格网规划和整齐划一的街区中占有优势。其中一些城镇也提供了一到两个“公共场所”,但这些“公共场所”几乎都不位于城市的中心,因此也就很少被发现是与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在很多情况下,为公园预留的大块空间不久就被进一步分割为建筑用地地块了。

作为一条捷径,普通的美国小镇靠近主要街道建立车站和货场。铁路成为城镇的中心,而这在欧洲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欧洲,车站往往被安排在郊区)。这样,美国城市围绕车站和货场形成了一种社会中心的替代物(仅仅服务于男性),即一种由破旧街道、批发区和马力交通组成的混合物。这似乎提供了一种不合法的、低俗的吸引物和消息的中心。这是一种市民能够聚集、谈论的传统城市空间的粗劣的替代物。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到达但又与日常工作的世界相分离的空间。美国的城市居民,或是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不久就发现了一种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位于城市郊区的空间—一种令人满意的用来放松和社交的场所,这就是墓地。

3、游憩墓地

1831年,在马萨诸塞州坎布瑞奇市设计建造的M七.Auburn公墓,座落在一个由森林覆盖的小山丘上,带有步道的蜿蜒山路,迷人的草坪和溪流构成如画的景观。在山丘上有很好的视野俯瞰查尔斯河,设计采用的是当时在英国盛行的景观花园的风格。这种新型的公墓很快成为市民中流行的出行目的地。那里远离城市的喧闹,人们可以散步、独处、进行一家人的野餐。随着它的成功,其它同种类的公墓开始出现。

这些乡间公墓,常常位于从城市出发方便到达的范围内,吸引了成千上万想出来散散心的参观者。人们或步行或坐马车到达,手里拿着参观手册,欣赏着那些墓碑及经过艺术修饰的植物和景观。他们沿着小径散步、画速写、吃午餐,甚至进行一些小型的狩猎,他们发现了一种城市从来没有提供过的游憩方式。

这是一种新颖的公共空间,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东西。在那里,快乐的心情是容易与人分享的,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另一类空间,它是一种环境,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基本交往和体验的空间。它代表了一种对原有结构的抛弃,较少进行令人兴奋的行为的设计,反对带有历史意味的古典城市主义,并且也不赞成建筑化了的公共空间。

4、公园运动

公园运动并不是从“大复兴”(TheGreatRevival)①发展而来,而是受到乡间公墓的影响。这是一个关于美国如何快速和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令人惬意的、健康的和美观的空间需要的例子。在公园里,城市居民能够放松自己,并与大自然交流。

1851年,纽约立法部门授权城市用得到的840英亩土地建造公园。1858年,F.L.Olmsted在设计竞赛中获胜,并开始中央公园的建设。

10年后,尽管其间受到内战(1861年-1865年)的干扰,但是美国主要的城市还是无一例外地拥有了或计划拥有一个郊野公园,许多公园都是F.L.Olmsted和他的助手设计的。

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郊野公园设计的标准。在一座大城市可达的范围内建造郊野公园的基本目的是使人们通过与自然风景的交流来获得大脑的清醒与身体的放松。这暗示了郊野公园设计的两个限制条件:首先,没有任何类型的建筑在公园中被建造,同时也没有经过设计的花园、雕像、玻璃暖房、植物园或动物园、开音乐会的树坛和电子喷泉等,流行的运动场、检阅场,为孩子们提供的球场和为划船游泳提供的设施在公园中也找不到;其次,公园应当在视线上与城市背景隔离,通过绿篱环绕构成的不通透的围墙,使得外部的城市世界永远都不会影响里面的郊野景观,不会打扰参观者寻求头脑和身体放松的体验。

Olmsted认为郊野公园在文明礼貌、自我约束和克制方面也将影响到城市中那些可怜的没有法律意识的阶层,除非制定一些专门的公园政策强制不端行为,如禁止人们在草坪上行走。Olmsted也强调绅士行为对穷人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公园中上流阶层的参观者风度和行为的观察和仿效。

肮脏的空气将会导致罪恶,氧气对于美德的作用就如同阳光使得花园中的花儿婉紫嫣红一样。来到公园的机会将会使得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孩子和他的家庭在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时候受到教育,如果剥夺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被周围不良的环境教化而变成病态的和充满邪恶。

19世纪80年代,以在贫民窟中提供小的运动场为开端的“操场运动”(ThePlaygroundMovement),强调公园的易达性。市民对不同户外游憩空间的迫切需要增加了城市当局提供适当场所的压力。劝说市长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园,比通过购置另外的土地来满足游憩需求要容易一些。一些实例也证明,依照原有的公园方案,可以将一些游憩设施聪明地安排在其中。

公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只是作为个人与自然交流的环境,已经成为有助于公众休闲、健康,引导公民意识和增加其自然常识的环境。

5、社区和邻里公园

在20世纪早期那个进步的年代,公众尤其是生活在拥挤的内城的工人阶级对健康、卫生及游憩机会的需求成为促进开放空间建设的根本原因。开放空间的易达性反映在市区、地区的规划和社区、邻里不同尺度空间的设计中,这些在ClarenceStein著名的Radburn规划和ClarencePerry的邻里单位思想中得到集中体现。这些受到EenezerHoward及英国的花园城市影响的世俗目标,被建议作为工业城市拥挤不堪和环境污染的解毒药(AnAntidote)。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工AM,CongresInternationauxd''''ArchitectureModerne)强烈坚持把提供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并指出开放空R是“城市之肺”(TheJungsofTheCity)。

这样,Olmsted倾注于美国早期公园系统的市民自豪感和共和价值的观点,被转化为由CIAM和美国区域规划学会(RegionalPlanAssociationofAmerica)的进步思想所推动的、在公共领域更加世俗化和社区化的观点。从那以后,美国城市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开始与休闲、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与自然界的交流等相关联,并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了制定作为公共产品的开放空间的提供标准,需要对全国范围内官方采用的所有公园和游憩标准进行整理。1948年美国公众健康学会(The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下属的卫生与健康住房委员会印制了《邻里规划》(PlanningtheNeighborhood)一书。这本书总结了城市区、示范地区和与地方学校有直接联系的邻里公园对开放空间的要求。最终,这些标准成为总体规划中开放空间和社区设施确定的原则,并符合州的立法部门和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TheU.S.DepartmentofHousingandUrbanDevelopment)的“701纲要”的要求。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公园部门现在更直接地参与游憩事件的策划和组织,与早期对美学特点和教化目标的关注相比,当前他们更关注公园的社会实用功能。这样,1880年按照。Imsted传统设计的St.Louis森林公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改造成为集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博物馆、动物园等实用设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最初作为城市设计运动(AGrandCivicDesignMovement)②一部分的公共空间慢慢变得更加民粹主义、更加公益性、更加官僚化,并成为理性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6、公共领域的衰落及公共生活和空间的私有化

在缺乏足够资金预算的情况下,在总体规划中对开放空间需求的假设只能是倡议性的,大多不能成为现实。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预算缩减对于城市保持当前数量的公共空间的能力具有灾难性的影响。纽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拥有26,000英亩的公园,在这段时期它的维护员工缩减了将近一半。随着维护能力的削弱,公园对不合理使用情况变得无能为力,公众开始避而远之。

最近几年,市场推崇者对公园和开放空间同其它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态度一样,不得对公共产品的假设提出质疑。实际上,财政拮据的城市已开始被迫依靠私人领域建造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司广场(下heCorporatePlazas)一类的开放空间。在街道衰落的同时,私有的购物中心(ShoppingMalls)在美国继续容纳大量的公共生活。

对许多观察者来说,公共领域的衰落被“私有的公共空间”的增长趋势进一步证实。“私有的公共空间”或者我们应当称之为“公共的私有空间”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形容法,这个术语过去一般用来描述公司广场、开放空间、购物中心和其它一些越来越流行的公众目的地环境。当然,这些私人拥有和管理的空间没有一处是真正公共的,即使它们是通过早期激励分区计划(EncentiveZoningPrograms)创建的。在这些假的公共空间中有一种公共性的假设,但事实上它们是在私人领域。商店和餐馆的顾客、公司的职员、事务所的客户等公众受到欢迎,接近和使用空间仅仅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权利。由于这些空间设计在选址和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公司开放空间是隔绝和闲置的,只有午餐时间人们会多一些,有时烟民们会聚集在那里。

然而购物中心却是例外,在过去的50年里,购物中心已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并且取代美国的主街文化成为也许是今天最无所不在的和被频繁参观的场所。大多数情况下,禁止在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如分发传单、政治讨论和演说、募捐或征集签名、卖家常做法的小甜饼、选民登记等典型的公共活动。购物中心并不被作为一个公共论坛,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公司广场。

总的来说,购物中心、公司广场、拱廊、画廊和许多被刻意营造和主题化的场景创造了一种公共空间的错觉。在那里,威胁和对日常生活的不信任被精心地编织出来。在许多城市以步行者的安全和恶劣天气为借口,公众的机构规划和建设了由地下通道、天桥和步行道组成的网络来联系这些分离的公司空间,创造出一种“类似城市(AnalogousCity)”或者说是一种设法排除穷人和不速之客进入城市空间的城市。

7、发明的街道

公共生活的思想同公共领域的观点和市民社会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公共事务在公共场所被讨论和争论。

但是公共生活的另一思想是来源于放松的愿望、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和简单地拥有一段美好时光的渴望。个人公共生活的方式是由消费文化和新的“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所提供的机会共同塑造的,这种公共生活的场景不一定是公共空。根据RayOldenburg的说法,这种场景被称为“第三场所”(ThirdPlaces),与第一场所“家”以及第二场所办公室和学校相对。这样的第三场所包括英国的酒吧、巴黎的路边咖啡店和德国的啤酒花园等。Starbuck咖啡店,Barnes、Nobel或Borders书店,健康俱乐部,租影煤的小店和这几种功能的综合体在美国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第三场所的代表。

法语“flaneur”一词是指边逛边看的活动,巴黎的购物拱廊(TheArcades)被认为是这种活动的典型场所。这种拱廊是最早的私有的公共空间形式,并且也是现代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和西方世界“发明的街道”——街道被作为舞台场景的先驱者。

今天flaneur和第三空间的恰当混合物预示了一种成功的公共生活,现在新设计的购物中心鼓励闲逛。这种方式也适用于改造的街道(ReinventedStreets),它常常从场所历史中挖掘出设计隐喻和市场修辞。它试图创造一种闲逛和消费主义的公共生活。它是在私有的还是在公共的空间中发生并不重要,公共和私有之间的界线很容易模糊,就像巴黎的购物拱廊的情况一样。

按照早期城市设计的传统,美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常常幻想着欧洲的城市空间,并且在美国的城市中重建它们,但并未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设计好了空间,那么活动就会发生,这种物质决定论一再被证明是错误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从强调形式到强调功能的变化。

这种发明街道和改造场所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flaneur的价值,形式仅仅是一种舞台场景,为了容纳庆祝、事件和其它短暂的情况,它常常是易变的和装饰性的。不必再拷贝欧洲的城市形态,美国城市现在也可以成为样板。

8、全球化和通讯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全球化经济造成了许多方面的紧张和冲突。这种紧张象征着地方公众对全球公司利益的无能为力;文化趋同成为大势所趋;收入的贫富悬殊正在拉大;地方及全球范围的环境质量在下降;在多种族城市社区中文化、地方性和社会特征的种种危机等。因此,爆发的示威,表达了一种缺乏地方控制的挫折感,并进一步导致了在地方和邻里层次的动员(Mobilization)行为。一个地方行动主义化(LocalActivis)的例子是洛杉矶市的宪章改革,它授权组成邻里委员会(NeighborhoodCounc们S)。其建立的初衷是希望更加关注地方街道和邻里可居性的提高及公共领域的共享。在一些城市,社区行动主义帮助将被废弃或闲置的地块转变为袖珍公园(Vest-pocketParks)和邻里球场。在许多内城邻里和移民社区中街道生活已经重返社区。以邻里为基础的非赢利团体也有普遍的增加。它们负责社区品质的提高——从提供住得起的住房到促进小型商业的发展,以及在用传统的市场眼光来看太有投资风险的穷人邻里注入复兴动力和创造第三场所。

最近的通讯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已经使我们自身进一步从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中分离出来成为可能。我们现在是网络空间和网络社区中的公民,关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的思想正在变得过时。许多人关注是否网络城市和网络场所完全排除真实场所和社区的社会生活。现在许多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商务交易、社交活动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实现。这也弱化了面对面联系和通勤的要求。

事实上,我们现在最关注的是通讯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革命,将对传统的城市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现在通过点击鼠标就可购物,这将会排除新的购物中心的建造吗?电子购物将会导致原有的靠语言交流的购物中心(LanguishingShoppingCenters)的关闭吗?如果越来

越多的工作人员选择呆在家里,使用远程通讯联系,这将会导致地方公共空间(如社区主要街道和第三场所)的复兴吗?

通讯技术革命也预示着进一步取消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基于虚拟的生活(TheCyborgian匕ife)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分离、逃避和社会反常行为。似乎,贫穷的人和不工作的人(DependentPopulation)的公共城市与成功人士的私有城市将会继续存在于数字鸿(TheDigitalDivide)的两边。

注释

①1800年,一场最终几乎遍及美国所有角落的大规模的宗教复兴行动从这个国家相对的两端发韧:新英格兰地区稳重的“第二次大觉醒”和肯塔基州蓬勃的“大复兴”(GreatRevival)。体现在肯塔基州复兴行动中的主要宗教创举是野营布道会。野营布道会不同于过去的野外布道,它把野营与布道结台起来,利用马车把一个个家庭和食物及日用品运到集会的地卢(河畔或林中空地),让人们在那里开始野营生活,然后以营地为布道场进行布道。州门对这种新型的布道方式极感兴趣,参加者可以在极度六庙的状态下高唱赞美诗,狂欢乱舞,持续几天的野营生活,亲褚于、刺激、充满了宗敖清。通过这种新的布道方式,教徒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在短短三年里,仅肯塔基一地就有上万名教徒受洗。

②这里应当是指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BeautifulMovement),它的影响主要是在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到1909年美国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会议之间。CivicDesign是城市美不也的个重要方面,它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是为社会公共目标而不是为泞体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设计。城市设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及商业和社会功能。因此特别强调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把空间当作建筑实体来塑造。并试图通过户外空间的设计来烘托建筑的及整体城市形象的堂皇和雄伟。参见俞孔坚《国外“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一文。

参考文献

[1]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4

关键字: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史;美国

Abstract:ThehistoryofdevelopmentofpublicspaceinAmericancitieshasincludedthefollowingimportantperiodsandevents:thedeclineofthecitizen''''sspaceandsquares;thedeclineofgraveyards,sportsparks,communities,neighborhoodparksandpublicareas;privatizationofpubliclifeandspace;theinventionofstreets;theinfluencebyglobalizationandcommunicationsandITrevolution,etc.

Keywords:Urbanpublicspace,Historyofdevelopment,America

“城市公共空间”一般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在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是在大量建设实践的背景下被动进行的,很多工作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实践总结的层面上。1997年在上海举办的以“城市公共空间”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和1998年在深圳举办的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学术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牵涉的方面很多,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远远超出单纯空间美学的研究范畴。最近,作者阅读到两篇有关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文章,现将其编译出来,简要介绍美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和事件,期望能够扩展我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视野,在与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对比思考中,探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途径。

1、市民空间

18世纪初,每一处公共空间,即每一块由当局控制的土地,都意味着服务于公共机构,而非服务于公众。那个时期的公共用地主要是用于地方上教堂或学校的建设。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新建城镇,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了为市场、操练场、码头、教堂、大学、学术机构及公众庆祝活动和集会服务的公共空间。它们都以公共的功能为标志,人们在其中从事一些公共服务工作或扮演公共角色。

殖民地时期及独立之初,美国的复兴实践更多关注的是建筑物而非其前面的广场。按照18世纪的观点,无论广场如何的大和开阔,它的荣耀都来自于其从属的建筑物。许多城市的地图显示,在最终将矗立起的居住区中间插入小的广场,无疑意味着它被公共建筑围合,并将因此获得荣耀。但是,进入19世纪以后,这些小型广场多被当作公园来看待。从关注公共建筑到关注公共空间的转变将最终使得公共空间与城市背景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美学上的联系。

美国人想要的是一种理性的、平均主义的和政治性的空间和结构秩序,以及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截然分割,这导致用于休闲的、非政治性的和非公共功能的空间靠私有领域来提供,仅有的真正公共的、人性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央市民广场,在那里所有具有公民资格的人都可以聚集在一起。这是传统公共空间和当代公共空间真正的区别所在。

2、广场的衰落

随着19世纪的临近,市民广场逐渐失去它的声望,这一点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在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1783年),公众庆祝的活动中心曾经是教堂的大厅、独立宫及纽约的中心草地。但是,当政治演说和政治抗议不再流行的时候,公众就开始光顾拥挤的街道、两旁植树的散步道和滨水区了。

其它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种离心运动。中产阶级家庭感到郊区和独立农庄的吸引力;新来的人(许多人是从海外来的)对原来的风俗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在城市新区出现的教堂与原来位于城市中心的教堂之间产生竞争;铁路和工厂的出现,将人们休闲时间的活动转移到建设活动较少的城市郊区。最终,公共建筑本身也不再处于真正有权力的地位,渐渐沦落为官僚主义的办公建筑。

尽管老的城镇和美国东部的城市仍在空间上保持中央公园的传统,但在中西部和整个大平原地区的城镇格网规划和整齐划一的街区中占有优势。其中一些城镇也提供了一到两个“公共场所”,但这些“公共场所”几乎都不位于城市的中心,因此也就很少被发现是与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的。在很多情况下,为公园预留的大块空间不久就被进一步分割为建筑用地地块了。

作为一条捷径,普通的美国小镇靠近主要街道建立车站和货场。铁路成为城镇的中心,而这在欧洲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欧洲,车站往往被安排在郊区)。这样,美国城市围绕车站和货场形成了一种社会中心的替代物(仅仅服务于男性),即一种由破旧街道、批发区和马力交通组成的混合物。这似乎提供了一种不合法的、低俗的吸引物和消息的中心。这是一种市民能够聚集、谈论的传统城市空间的粗劣的替代物。

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方便到达但又与日常工作的世界相分离的空间。美国的城市居民,或是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不久就发现了一种新的、令人心旷神怡的、位于城市郊区的空间—一种令人满意的用来放松和社交的场所,这就是墓地。

3、游憩墓地

1831年,在马萨诸塞州坎布瑞奇市设计建造的M七.Auburn公墓,座落在一个由森林覆盖的小山丘上,带有步道的蜿蜒山路,迷人的草坪和溪流构成如画的景观。在山丘上有很好的视野俯瞰查尔斯河,设计采用的是当时在英国盛行的景观花园的风格。这种新型的公墓很快成为市民中流行的出行目的地。那里远离城市的喧闹,人们可以散步、独处、进行一家人的野餐。随着它的成功,其它同种类的公墓开始出现。

这些乡间公墓,常常位于从城市出发方便到达的范围内,吸引了成千上万想出来散散心的参观者。人们或步行或坐马车到达,手里拿着参观手册,欣赏着那些墓碑及经过艺术修饰的植物和景观。他们沿着小径散步、画速写、吃午餐,甚至进行一些小型的狩猎,他们发现了一种城市从来没有提供过的游憩方式。

这是一种新颖的公共空间,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东西。在那里,快乐的心情是容易与人分享的,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另一类空间,它是一种环境,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基本交往和体验的空间。它代表了一种对原有结构的抛弃,较少进行令人兴奋的行为的设计,反对带有历史意味的古典城市主义,并且也不赞成建筑化了的公共空间。

4、公园运动

公园运动并不是从“大复兴”(TheGreatRevival)①发展而来,而是受到乡间公墓的影响。这是一个关于美国如何快速和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令人惬意的、健康的和美观的空间需要的例子。在公园里,城市居民能够放松自己,并与大自然交流。

1851年,纽约立法部门授权城市用得到的840英亩土地建造公园。1858年,F.L.Olmsted在设计竞赛中获胜,并开始中央公园的建设。

10年后,尽管其间受到内战(1861年-1865年)的干扰,但是美国主要的城市还是无一例外地拥有了或计划拥有一个郊野公园,许多公园都是F.L.Olmsted和他的助手设计的。

在19世纪末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郊野公园设计的标准。在一座大城市可达的范围内建造郊野公园的基本目的是使人们通过与自然风景的交流来获得大脑的清醒与身体的放松。这暗示了郊野公园设计的两个限制条件:首先,没有任何类型的建筑在公园中被建造,同时也没有经过设计的花园、雕像、玻璃暖房、植物园或动物园、开音乐会的树坛和电子喷泉等,流行的运动场、检阅场,为孩子们提供的球场和为划船游泳提供的设施在公园中也找不到;其次,公园应当在视线上与城市背景隔离,通过绿篱环绕构成的不通透的围墙,使得外部的城市世界永远都不会影响里面的郊野景观,不会打扰参观者寻求头脑和身体放松的体验。

Olmsted认为郊野公园在文明礼貌、自我约束和克制方面也将影响到城市中那些可怜的没有法律意识的阶层,除非制定一些专门的公园政策强制不端行为,如禁止人们在草坪上行走。Olmsted也强调绅士行为对穷人的示范作用,尤其是人们对公园中上流阶层的参观者风度和行为的观察和仿效。

肮脏的空气将会导致罪恶,氧气对于美德的作用就如同阳光使得花园中的花儿婉紫嫣红一样。来到公园的机会将会使得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孩子和他的家庭在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的时候受到教育,如果剥夺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被周围不良的环境教化而变成病态的和充满邪恶。

19世纪80年代,以在贫民窟中提供小的运动场为开端的“操场运动”(ThePlaygroundMovement),强调公园的易达性。市民对不同户外游憩空间的迫切需要增加了城市当局提供适当场所的压力。劝说市长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园,比通过购置另外的土地来满足游憩需求要容易一些。一些实例也证明,依照原有的公园方案,可以将一些游憩设施聪明地安排在其中。

公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只是作为个人与自然交流的环境,已经成为有助于公众休闲、健康,引导公民意识和增加其自然常识的环境。

5、社区和邻里公园

在20世纪早期那个进步的年代,公众尤其是生活在拥挤的内城的工人阶级对健康、卫生及游憩机会的需求成为促进开放空间建设的根本原因。开放空间的易达性反映在市区、地区的规划和社区、邻里不同尺度空间的设计中,这些在ClarenceStein著名的Radburn规划和ClarencePerry的邻里单位思想中得到集中体现。这些受到EenezerHoward及英国的花园城市影响的世俗目标,被建议作为工业城市拥挤不堪和环境污染的解毒药(AnAntidote)。在1933年的《雅典宪章》中,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工AM,CongresInternationauxd''''ArchitectureModerne)强烈坚持把提供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并指出开放空R是“城市之肺”(TheJungsofTheCity)。

这样,Olmsted倾注于美国早期公园系统的市民自豪感和共和价值的观点,被转化为由CIAM和美国区域规划学会(RegionalPlanAssociationofAmerica)的进步思想所推动的、在公共领域更加世俗化和社区化的观点。从那以后,美国城市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开始与休闲、生理与心理的健康、与自然界的交流等相关联,并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了制定作为公共产品的开放空间的提供标准,需要对全国范围内官方采用的所有公园和游憩标准进行整理。1948年美国公众健康学会(The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下属的卫生与健康住房委员会印制了《邻里规划》(PlanningtheNeighborhood)一书。这本书总结了城市区、示范地区和与地方学校有直接联系的邻里公园对开放空间的要求。最终,这些标准成为总体规划中开放空间和社区设施确定的原则,并符合州的立法部门和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TheU.S.DepartmentofHousingandUrbanDevelopment)的“701纲要”的要求。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公园部门现在更直接地参与游憩事件的策划和组织,与早期对美学特点和教化目标的关注相比,当前他们更关注公园的社会实用功能。这样,1880年按照。Imsted传统设计的St.Louis森林公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改造成为集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博物馆、动物园等实用设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最初作为城市设计运动(AGrandCivicDesignMovement)②一部分的公共空间慢慢变得更加民粹主义、更加公益性、更加官僚化,并成为理性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6、公共领域的衰落及公共生活和空间的私有化

在缺乏足够资金预算的情况下,在总体规划中对开放空间需求的假设只能是倡议性的,大多不能成为现实。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预算缩减对于城市保持当前数量的公共空间的能力具有灾难性的影响。纽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它拥有26,000英亩的公园,在这段时期它的维护员工缩减了将近一半。随着维护能力的削弱,公园对不合理使用情况变得无能为力,公众开始避而远之。

最近几年,市场推崇者对公园和开放空间同其它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态度一样,不得对公共产品的假设提出质疑。实际上,财政拮据的城市已开始被迫依靠私人领域建造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司广场(下heCorporatePlazas)一类的开放空间。在街道衰落的同时,私有的购物中心(ShoppingMalls)在美国继续容纳大量的公共生活。

对许多观察者来说,公共领域的衰落被“私有的公共空间”的增长趋势进一步证实。“私有的公共空间”或者我们应当称之为“公共的私有空间”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形容法,这个术语过去一般用来描述公司广场、开放空间、购物中心和其它一些越来越流行的公众目的地环境。当然,这些私人拥有和管理的空间没有一处是真正公共的,即使它们是通过早期激励分区计划(EncentiveZoningPrograms)创建的。在这些假的公共空间中有一种公共性的假设,但事实上它们是在私人领域。商店和餐馆的顾客、公司的职员、事务所的客户等公众受到欢迎,接近和使用空间仅仅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权利。由于这些空间设计在选址和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公司开放空间是隔绝和闲置的,只有午餐时间人们会多一些,有时烟民们会聚集在那里。

然而购物中心却是例外,在过去的50年里,购物中心已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并且取代美国的主街文化成为也许是今天最无所不在的和被频繁参观的场所。大多数情况下,禁止在城市中心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如分发传单、政治讨论和演说、募捐或征集签名、卖家常做法的小甜饼、选民登记等典型的公共活动。购物中心并不被作为一个公共论坛,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公司广场。

总的来说,购物中心、公司广场、拱廊、画廊和许多被刻意营造和主题化的场景创造了一种公共空间的错觉。在那里,威胁和对日常生活的不信任被精心地编织出来。在许多城市以步行者的安全和恶劣天气为借口,公众的机构规划和建设了由地下通道、天桥和步行道组成的网络来联系这些分离的公司空间,创造出一种“类似城市(AnalogousCity)”或者说是一种设法排除穷人和不速之客进入城市空间的城市。

7、发明的街道

公共生活的思想同公共领域的观点和市民社会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公共事务在公共场所被讨论和争论。

但是公共生活的另一思想是来源于放松的愿望、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和简单地拥有一段美好时光的渴望。个人公共生活的方式是由消费文化和新的“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所提供的机会共同塑造的,这种公共生活的场景不一定是公共空。根据RayOldenburg的说法,这种场景被称为“第三场所”(ThirdPlaces),与第一场所“家”以及第二场所办公室和学校相对。这样的第三场所包括英国的酒吧、巴黎的路边咖啡店和德国的啤酒花园等。Starbuck咖啡店,Barnes、Nobel或Borders书店,健康俱乐部,租影煤的小店和这几种功能的综合体在美国许多城市已经成为第三场所的代表。

法语“flaneur”一词是指边逛边看的活动,巴黎的购物拱廊(TheArcades)被认为是这种活动的典型场所。这种拱廊是最早的私有的公共空间形式,并且也是现代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和西方世界“发明的街道”——街道被作为舞台场景的先驱者。

今天flaneur和第三空间的恰当混合物预示了一种成功的公共生活,现在新设计的购物中心鼓励闲逛。这种方式也适用于改造的街道(ReinventedStreets),它常常从场所历史中挖掘出设计隐喻和市场修辞。它试图创造一种闲逛和消费主义的公共生活。它是在私有的还是在公共的空间中发生并不重要,公共和私有之间的界线很容易模糊,就像巴黎的购物拱廊的情况一样。

按照早期城市设计的传统,美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常常幻想着欧洲的城市空间,并且在美国的城市中重建它们,但并未获得成功。如果我们设计好了空间,那么活动就会发生,这种物质决定论一再被证明是错误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从强调形式到强调功能的变化。

这种发明街道和改造场所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flaneur的价值,形式仅仅是一种舞台场景,为了容纳庆祝、事件和其它短暂的情况,它常常是易变的和装饰性的。不必再拷贝欧洲的城市形态,美国城市现在也可以成为样板。

8、全球化和通讯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全球化经济造成了许多方面的紧张和冲突。这种紧张象征着地方公众对全球公司利益的无能为力;文化趋同成为大势所趋;收入的贫富悬殊正在拉大;地方及全球范围的环境质量在下降;在多种族城市社区中文化、地方性和社会特征的种种危机等。因此,爆发的示威,表达了一种缺乏地方控制的挫折感,并进一步导致了在地方和邻里层次的动员(Mobilization)行为。一个地方行动主义化(LocalActivis)的例子是洛杉矶市的宪章改革,它授权组成邻里委员会(NeighborhoodCounc们S)。其建立的初衷是希望更加关注地方街道和邻里可居性的提高及公共领域的共享。在一些城市,社区行动主义帮助将被废弃或闲置的地块转变为袖珍公园(Vest-pocketParks)和邻里球场。在许多内城邻里和移民社区中街道生活已经重返社区。以邻里为基础的非赢利团体也有普遍的增加。它们负责社区品质的提高——从提供住得起的住房到促进小型商业的发展,以及在用传统的市场眼光来看太有投资风险的穷人邻里注入复兴动力和创造第三场所。

最近的通讯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已经使我们自身进一步从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中分离出来成为可能。我们现在是网络空间和网络社区中的公民,关于传统的公共空间和场所的思想正在变得过时。许多人关注是否网络城市和网络场所完全排除真实场所和社区的社会生活。现在许多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商务交易、社交活动都可以通过Internet来实现。这也弱化了面对面联系和通勤的要求。

事实上,我们现在最关注的是通讯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革命,将对传统的城市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现在通过点击鼠标就可购物,这将会排除新的购物中心的建造吗?电子购物将会导致原有的靠语言交流的购物中心(LanguishingShoppingCenters)的关闭吗?如果越来

越多的工作人员选择呆在家里,使用远程通讯联系,这将会导致地方公共空间(如社区主要街道和第三场所)的复兴吗?

通讯技术革命也预示着进一步取消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基于虚拟的生活(TheCyborgian匕ife)可能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分离、逃避和社会反常行为。似乎,贫穷的人和不工作的人(DependentPopulation)的公共城市与成功人士的私有城市将会继续存在于数字鸿(TheDigitalDivide)的两边。

注释

①1800年,一场最终几乎遍及美国所有角落的大规模的宗教复兴行动从这个国家相对的两端发韧:新英格兰地区稳重的“第二次大觉醒”和肯塔基州蓬勃的“大复兴”(GreatRevival)。体现在肯塔基州复兴行动中的主要宗教创举是野营布道会。野营布道会不同于过去的野外布道,它把野营与布道结台起来,利用马车把一个个家庭和食物及日用品运到集会的地卢(河畔或林中空地),让人们在那里开始野营生活,然后以营地为布道场进行布道。州门对这种新型的布道方式极感兴趣,参加者可以在极度六庙的状态下高唱赞美诗,狂欢乱舞,持续几天的野营生活,亲褚于、刺激、充满了宗敖清。通过这种新的布道方式,教徒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在短短三年里,仅肯塔基一地就有上万名教徒受洗。

②这里应当是指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BeautifulMovement),它的影响主要是在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到1909年美国第一届全国城市规划会议之间。CivicDesign是城市美不也的个重要方面,它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是为社会公共目标而不是为泞体的利益进行统一的设计。城市设强调纪念性和整体形象及商业和社会功能。因此特别强调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把空间当作建筑实体来塑造。并试图通过户外空间的设计来烘托建筑的及整体城市形象的堂皇和雄伟。参见俞孔坚《国外“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一文。

参考文献

[1]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5

大众文化以及大众的世俗关怀都有其合理性,但这只是人之为人的"最低纲领",在满足这一层面之后,我们应有"最高纲领"(或起码的"中级纲领"),即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新的生命存在高度。这样不断发展自己,不断超越的民族和文化,才是新世纪的新型民族和文化,才有可能以一种世界主义的眼光站在世界学术文化的前沿,与西方进行真正意义和全新水准的跨世纪对话。

在"公共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在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在中国泛化的状态下,如今西方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日益与中国文化中世俗化的东西互渗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景观。文学界出现的调侃文学、后新潮小说已然成为消解中心话语以后的新中心;影视文化在广告传媒和文化经纪人的操纵下日益以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取代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如果说,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生产拜物教和消费拜物教,那么后现代社会却出现了"传媒拜物教"。当代传媒以跨国资本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消费意识,其文化霸权话语渐渐进入国家民族的神经之中。于是,在倡导多元价值、多元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大众在多元主体之间,将个体差异性推到极端,甚至以个人的绝对差异性为由,割裂个人与他人的同一性,使当代传媒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话语权力形式。

第一节公共传媒空间中的身体资本

20世纪思想史上一流的思想家,都注重对现代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内在关系加以研究,因为这是对大众媒体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的必要的洞悉。

就综合性反思身心关系、个人社会关系、文化自然等关系而言,可以说从西美尔、梅洛-庞蒂以来,有很多思想家对其加以关注。尤其是当代思想家布迪尔对"身体"视域的深度分析,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关注世界人生的新路径。如他对身体的塑型和挤压所做的深刻揭示,对文化资本的积累和文化控制对人的性情、心性、趣味和能力的习性获得,和更新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方面,都有重要的论述,而他关于"身体资本"相对于其它资本是一种"刚性存在",以及身体资本合法化与制度化的问题,更值得深加关注。

从身体性入手审视"自我"问题,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个基本学术角度。但是仅仅研究"自我"是不行的,因为"自我"和"他者"之间有着非此不可的关系,只有从二者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弄清"自我"和"他者"不仅有古典哲学的自我和他者(康德、费希特等),而且有心理科学的自我和他者(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还有解构的自我和他者(德里达、福柯、巴特、德勒兹等),甚至还有社会理论的自我和他者(布迪厄、吉登斯等),才能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一,身体感与现代城市处境。

对"精神理性"的关注日渐让位于对"感性肉身"的关注,"生命"变成了一个本体论的重要范畴。从世纪之初的尼采、狄尔泰、西美尔、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到以后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福科和拉康哲学,都将生命作为理性化本质飘散以后的意义空白的填充物,于是,现代性标明这样一个事实:感性肉体取代了理性逻各斯,肉体的解放成为"现代性运动"中重大母题。

在西美尔看来,现代人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可知的世界中,处在多种文化元素交错的语境中,这些文化元素对他而言并非没有意义,但也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意义。文化元素挤压着人,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清理和吸收它们,同时,人又不可能完全地对抗它们,因为它是人类文化发展所无法摆脱的境遇,也是人自己处身的周遭环境。现代人失去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传统式的内在和谐,而进入一种"自我"本质的重新定位。人具有自己的"处身性",人的本质不再是一些抽象的形式原则,而是充满肉体欲望和现代感觉的"生命"。

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最表面的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完整的整体美的关键。因为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面部结构不可能脱离精神,因为它就是精神的直观表现。人的形象是心灵和生理冲动合力所造成,那种忽略面部的精神性而只是注重肉体的表现性,将是心灵和肉体的双重衰退。面容是精神的体现,也是个性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是心性所能臻达的最高的表现域,也是艺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地方。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尽管它也可以通过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情感,如手的造型等,但仍然是不足以与面部相比拟的。因为面部与躯体就犹如心灵和现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的本质的差异。

但是,今天的现代或后现代艺术已经从"面容之美"表现走向了"躯体之力"的表现,从精神意象的呈现走向了欲望肉体的展示。身体成为肉体性、享受性和存在性的证明,脸逐渐被肉体所取代。也许,这一切早被西美尔在世纪之初就言中了。"身体距离"在现代人中日益强调,甚至有"加大人与其对象的距离"的倾向。人在现代生活的距离感中渴望获取一份相对独立的空间,这种强调距离使现代人害怕过分接触"他者",而出现一种"畏触感"。这种身体的"畏触感",正表现出心灵的"畏触感"。身体的距离感,使人在社会生活中穿上了厚厚的铠甲而将孤独变成了自己的身份证。这种现代心理特征,与其说是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距离扩大,不如说是在精神、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出现了最明显的离心形式。身体的痛苦和走向死亡的"震撼",使得一切神话话语在现代人的神经的高度敏感和麻木无感情的两极间很难再度兴奋起来,心灵由于金钱的强势牵扯,已经很难能对真正的精神价值作出切实的判断。"现代感觉"终于在金钱经济支配的大城市生活中树立起来,它在推动现代人去涉猎私人权力和私人空间当中,却开始挤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权力,随着这种身体空间感和生命时间感的进一步加固,由身体状态的审视所引发的现代文化的"悲剧性",已经在世纪的人的旋律中发出了不合谐音。

二,现代传媒中的身体资本。

法国现代思想家梅洛-庞蒂(MauriceMerlean-Ponty),张扬"身体"的重要性。他认为,思想就是常识、作用与变形,但唯一的条件是进行一种实验性的控制,而各类飘忽不定的意志和愿望就从这里生发。这意味着身体世界是艺术奥秘的谜底,因为身体既是能见的,又是所见的。我的身体之眼注视着一切事物,它也能注视自己,并在它当时所见之中,认出它表现的另一面。所以,身体在看之时能自视,在触摸之时能自触,是自为的"见"与"感"。身体领会自身构成自身,并把自身改造为思想的形式,这也许就是"身体的悖论"。因此,当艺术家创作时,他是在实践一种独特的"知觉理论"现代艺术家让事物从他身体里面走进去,灵魂又从眼睛中飘出来,到那些事物上面去游荡,因为他要在那上面不断验证他那超人的内在视力。艺术的"变形",是艺术家"肉身"的确定和他们对外在世界把握的统一。只有通过这种变形,才能把握世界变化的瞬间,并把这种瞬间投向自我心灵。我们通过这种变形,可以直观物质本身的无声意蕴和那梦幻般深沉的宇宙精神。

物体是思想空间的漫延,是思想向事情本身的伸展。身体空间是思想居住的空间,思想所支配的身体,对思想而言并非对象中的一个,思想并不从中提取空间的全部剩余作为附带的前提。进一步说,思想并不依附自我,而是依据身体来思考,即把思想统一于身体的自然法则中。肉体对于灵魂而言,是灵魂诞生的空间和所有其它现有空间的存在方式。现象学"知觉论"意味着,肉体穿透我们,囊括我们,使我们在新维度中去思考。艺术的深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新的灵感和新艺术思想的生长点。正因为肉体和艺术具有一种不解之缘,所以艺术总是一个有关光线、色彩、质感的逻各斯,一个超概念的普遍存在的表现,一个通过表现肉体而传达不可言说思想的话语谱系。

不妨说,关注知觉的重要意义在于身体的"知觉"与对对象的意义的"感性遭遇"。这使得我们能够明瞭现象学式的注视身体的社会存在意义,因为"我以我的整个存在一种总体方法去知觉,我把握事物的独特结构,存在这种独特的方式就在瞬间向我呈现出来"。,于是,肉体通过感觉知觉的综合活动去把握感性世界,并把世界明确地表达为一种呈现的身体性意义。

三,欲望生产与个体肉体。

当代哲学家德勒兹和居塔里以"欲望生产"的理论,为当代人描绘出一幅新的生存图景:欲望和任何生产一样,创造现实、人的存在的世界。人成为欲望的主体,获得了不仅在对外部环境关系上,而且在对自己固有本性关系上的生存方式。"欲望"生产和社会生产都是由性力比多决定的。"欲望生产"既把人的欲望,也把物质生产实践非理性化。"欲望生产"在现代甚至后现代社会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器官的躯体"及其衔接部分的主体。欲望首先是生存的欲望、行动的创造的欲望,然而欲望同时也是死亡、停止的欲望,这就导致了无器官的躯体的产生,不仅人的躯体有着一种欲望,同样社会生产中也有一种无器官的躯体,它不断地产生专制制度、资本剥削、拜金主义这些"躯体"。人的"欲望生产"在个体、自然和社会方面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因此,人是一种无意识的欲望主体,在实现自身的可能性时,无意识地"消耗"着历史,从而获得自身存在的社会参数。

四,身体资本与文化资本。

在现代性社会,人们的思想、哲学和诗学对身体的关注,日渐为一些空洞的逻辑性话语所掩盖,因此,身体视域的隐没和回归,就已然成为现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Bourdieu)的工作平台。

"身体"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其不可分的关系,对身体的运用、塑型,恰好显示了这种身体背后的权力压迫和文化资本的隐蔽性存在。身体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作为价值承载者的资本,积聚着社会的权力和社会不平等的差异性。或许,正是在身体成为资本的这种现代性图景中,身体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身体是资本,也是象征的符号;身体是工具,也是自身控制和被控制被支配的"他者"(other),身体还是一种话语的形式,在现代性的状况之中,在身体和社会之间,具有多种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身体的延伸和成长是通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习性和场域所形成的文化圈而体现出其阶层的痕迹的。习性被场域所塑型,而场域的一些特性又在身体上体现出来。身体往往可以置换成经济资本,因为他通过购买、传递、交换等,可以使谦恭或倨傲的身体因习性、地位和品位不同,体现出不同的身体和身体姿态。这正好成了当今"文化研究"的关注点,即经济资本与身体形态、吃、喝、广告与大众文化等,都无不与身体紧密相关。今天的文化艺术无一不与经济资本和身体形态发生紧密地联系,而体现了社会支配关系。

应该说,身体在现代社会当中,空前地遭遇到时间和空间的分裂、遭遇到欲望的冲击和现实社会权力的压抑、感受到边缘化情绪性体验。因此,个人身心与制度的断裂,理性与社会的断裂,造成了现代人身体的多种流动变化的踪迹。于是,重生命感觉性,重灵肉分离性,重视精神游戏性,成为了当代审美文化和媒体的中心。尤其是大众传媒直接刺激和消费身体性的东西,使得远距离的身体控制成为可能。于是,大众文艺节目、体育盛典和政治狂欢等大众化的节日,成为今日现代高度发展时期的身体欲望话语的再生产。这样,身体与自我问题,身体与他者问题,变成今日的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肉体已取代了灵魂,灵魂在肉体中沉睡,已然成为今日艺术所关注的救赎与解放的问题。

以上思想家的看法,尽管侧重点不同,入思的角度有异,但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身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将身体的存在与精神性存在的界限清晰地画出来。但是,具体到当代大众传媒的文化解释和正负面价值判断上,并真正有独到见解的当数布希亚德等学者。

第二节全球消费主义中的第三世界媒体

就现代而言,进入大众传媒就进入了公共空间。如何在这公共空间中获得自己的合法性,成为一个当代性问题。如果说,在"印刷资本主义"风靡之时,文化就走出了贵族的城堡,进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大众文学作为一种新型权力话语进入世界逻辑中,并有效地排除了人与人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需要,从而使得文化传播成为一种世俗性的便捷方式。伴随着数码复制的新传媒方式的出现,一种新的大众生活交流方式已然来临,同时也将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90年代文化研究对"身体"的私人空间前所未有的重视,对过去那种唯理性的否定感性生命的做法,确有有纠偏作用。但是,这种"跟着欲望走",又使90年代的人比80年代少了一份沉重,少了一种社会价值的内在焦虑感。

一,超真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

法国著名思想家布希亚德(Jean-Baudrillard)注意到当代人缺乏交流、闭锁心灵和充满误解误读的现状,使其将思考的焦点放在后现代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电视的研究上,从而为当代信息播撒和心灵整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重视的文化视点。布希亚德声称,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类象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媒体、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按照类象符码和模型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在他看来,后现代时期的商品价值已不再取决于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是取决于交换体系中作为文化功能的符码。后现代的类象时代是一个由模型、符码和控制论所支配的信息与符号时代。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在人类进入后现代大众传媒(甚至数码传媒)时期,大众媒体重新界定着传播,并打破了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对立的深度模式。传媒以一种"真实的内爆"使出现于屏幕的内容等同于在场的真实,这种"超真实"使人停留在画面的切换上。面对信息的无休无止的狂轰滥炸,面对各种意图使人们去购买、消费、工作、选举、填写意见或参加社会活动持续不断的鼓动和教唆,大众逐渐滋生一种对立情绪。于是,冷漠的大众变成了忧郁沉默的一群,一切意义、信息和教唆均内爆于其中,就好像被黑洞吞噬了一样--社会也因此消失了,各个阶级、各种意识形态、各种文化形式之间,以及媒体的符号制造术与真实本身之间的各种界限均已经"内爆"。镜头代替了任何批判理论模式,因为符号已不再指涉外在的真实世界,而仅仅指涉符号本身的真实性和产生符号体系本身的真实性。符号世界的虚空由此而烈。

当然,就积极意义而言,传媒在促进人们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方面,提供了快捷多样的形式。我以为,拒绝传媒是愚蠢的,然而,同时又必须看到,大众传播行使自己的权力时,又在不断地造成信息发出、传递、接受三维间的"中断"。传媒"炒"文化的负效应,使人们跟着影视的诱导和广告的诱惑去确立自身的行为方式,传媒的全能性介入中断了人的独处内省和人我间的交谈。大众传播的播出的单向度属性,是一种"无回应"缺乏反馈的话语输出,但是其自由选择模式掩盖了这种"无回应话语"的不平等话语权力实质。同时,媒体具有"敞开"(呈现)和"遮蔽"(误导)二重性,当今世界通过镜头组接以后的弥天大谎层出不穷,甚至电脑特技的制造的真实的谎言或虚假的真实比比皆是。于是,媒体不断地造成各种"热点"和"事端",媒体成为当代价值的命名者和人生指南--在制造虚假和谎言的同时,不断地塞给人们虚假的幸福感和存在感。人们通过媒体看到的是,媒体与其它媒体之间不断参照、传译、转录、拼接而成的"超真实""超文本"的媒体语境,一个"模拟"组合的"数码复制"的世界。这种复制和再复制使得世界走向我们时,变得主观而疏离。尤其是在多媒体电脑加工的文化品,更日益成为成为沟通中的"绝缘体"。传媒在多频道全天候的持续播出中,人不断接受储存很多芜杂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却无法处理,并因超负荷的信息填塞而导致信息膨胀焦虑症和信息紊乱综合症。

电视终于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在多重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将不同人的思想、价值认同都整合为同一观念模式和同一价值认同。这种传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空间公众化和世界"类象化"有家庭化,导致了传媒的全球化倾向。从此,"超美学"成为后现代时代的审美原则,即美学已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着导致一书判断的丧失,和艺术市场标准的丧失--漫天要价使得价格不再代表作品的相对价值,而只是表现了一种"价值的疯狂"。

在我看来,布希亚德已经洞悉后现代传媒在社会心理和个体心性的健全方面所造成的威胁,并进而对传媒在"文化工业"生产中消蚀意义的功能加以清算,是颇具独到眼光的。尤其是他对后现代传媒的审理,进入到后现论本身的审理,认为其理论模式已经被"后现代化",理论不再是反思和划定边界,而是为了迎合当今时代的快速、时髦、肤浅和片断化特征。理论在这种自我蒸发中变成了一种"超级商品",成为无思时代兜售和宣扬最时髦消费意识和人生态度的一种谎言工具而已。

二,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

当论家莱斯理·斯克莱尔在近来发表的重要文章《文化帝国主义与在第三世界的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中认为:广告,这种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渠道,常常将自己装扮成教育的、至少是提供信息的正面行为。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三世界的大众媒体问题。对第三世界大众媒体以及其与广告的关系的研究,正适于着手研究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运行方式。这一研究是在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进行的。广告的类型在国家和国家之间尽管有些微差别,在每日出版和定期出版的媒体、电台、电视以及露天宣传栏广告之间也有些差异,但是商品和服务广告的绝大数都是与消费相关的,而无关于生产。媒体帝国主义在逻辑上是由文化帝国主义所导出的。如果允许美国或者西方对文化的控制,那么它显然是通过对大众媒体的控制来达到,因为它制造了使人服从于"霸权文化"的条件,并且限制了对它进行有效抵抗的可能性。

对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理论的审理主要有几种层面。即认为通常被认为是"美国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的东西事实上只是一种高级的专业活动;认为在它在不同的国家有非常不同的发展过程,在国家间模式的差异要比全球的模式要更重要;认为所有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和媒体力量,它抵消了美国的文化商品的外部影响;认为美国的媒体既可以阻碍国家的独立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独立。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身的同义语。这样,资本主义的重构,就是资本主义的美国化,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正是它的基本逻辑。但是把文化媒体帝国主义与美国甚或美帝国主义等同起来,是一种神秘化误区,因为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的影响能被屏蔽,那么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就会终结。

在我看来,这些看法无非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对全球传媒运作和控制。事实上,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扩张已经失控,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蔓延之势。因而,文化媒体帝国主义正在制造当今世界新的一元话语--全球化话语。全球资本主义化中的跨国媒体问题。全球资本主义即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一般而言,跨国公司生产信息,地方媒体负责传播信息,但是从根本上说是跨国控制着整个系统,它通过操纵金融领域,主要是广告业,给地方媒体系统强加上一个"生产-财经"的"钳形攻势",尽管这也容易导致民族主义和公众力量的有敌意的反弹。

新的传媒技术加速"跨国化"的过程,但也使得其他新的传媒形式产生,这些只能以跨国化的对立面,即民族主义/大众特色这一极来定义。以通讯自身来定义它们(如规模、技术、政治)是偏颇的,因为它们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都很少能战胜大众媒体。它们的真实意义是:找到传媒的"反霸权空间"。在世界各地,一直都有少数人批评本土版本的消费主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只是在最近,消费主义才被理解为一个全球问题。这样提出问题,已经不再是对消费主义本身的直接抨击,而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对上文所述的文化和媒体帝国主义的抗议。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之一就是呼唤一个新的世界信息秩序。

三,全球话语中的传播网络。

当代学者阿里夫·德里克《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中强调:在文化上,随着"技术理性"占据支配地位,反启蒙的宗教价值开始复兴,同时还伴随着成为"时尚"的"消费拜物教"。就其社会和生态后果来说,技术理性似乎也并不那么合理,哪怕技术理性和人类福祗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作为现代化理论核心的目的论已经过时,并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不再意味着自发地接受欧美社会的价值或把欧美式的现代化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全球资本主义传播网络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是"无中心化"即将任何国家或地区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变得日益困难,"高技术联盟"使全球化成为世界性播撒式的;其次,联系这个网络的媒介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已经取代国家市场而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再次,生产的跨国化不仅是全球前所未有地统一的根源,也是全球前所未有地分散化的根源。全球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文化上的同质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平行的分散化过程;最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上真正成为全球的抽象模式,而脱了其特定的欧洲历史渊源或地域模式。与经济和政策的分散化一致,文化也分散化。如果给它一个积极的伪装,就是"多元文化主义"。在《后殖民气息: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中进一步指出,后殖民的抱负在于实现文化话语的真正全球化,其策略在于:把中心地带的欧美文化批评的那些问题和思想取向扩展到全球范围;把以往处于政治的和意识形态殖民主义边缘的声音和主体性引进到欧美文化批评中来,它们现在要求能够在中心听到自己的声音。事实上,后殖民的宗旨是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所有那些被认为是殖民(主义)思维方式之遗产的"二元主义",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揭示出各个社会复杂的异质性和偶然性。如果说后殖民话语的语言标志着它的意识形态取向,杂交性所产生的矛盾则表现为后殖民知识分子在第一世界学术体制内的定位,不管后殖民知识分子如何强调定位的杂交性和可置换性,不同的位置在权力结构中并非全都处于平等地位。在后殖民话语中,当前的全球状态仅仅表现为第三世界出身的第一世界知识分子的主体性与认识论规划,它按照后殖民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来构造世界,这不是无权者而是新权贵的表现。而在这种新的权力关系中,利用当代传媒可以说是后殖民知识分子扩展自己的话语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理解当代传媒所面对的全球化语境的"类象化空间"、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全球话语中的传媒权力播撒化等,困扰思想者的当代前沿学术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公共空间"中"自我处身性"问题。对此,应该承认:"高度现代化下的自我并非是一个小小的自我,在广大的安全领域中,它是有时以微妙,有时一赤裸裸的激荡方式与泛化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那种经验。躁动、预期和失望的情感,可能会与对一定形式的社会和技术机构的可靠性信任一起,混在个体的经验中"。可以说,自我、身体、感觉、私人性等当今热门话题,与全球化中的后现代传媒有着重要联系,甚至直接就是其结果或表征。这无疑使得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更加复杂更加需要细心厘定。

第三节多元价值的媒体神话反省

思想者的传媒剖析,为我们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使我们有可能从文化的表层进入一种有深度意义的发掘之中。停留在传媒批判的"世界一体化"和"欲望膨胀化"分析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更进一层分析传媒与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的内在关系,分析当代传媒在消解理想而张扬消费主义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并进而剥离大众传媒在消解政治、文化神话的同时所塑形的金钱神话的实质,使人生意义失落的真相显现出来。

后现代性信息社会,具有现代社会和前现代社会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价值的多元相对化,传媒的消费性和隐性霸权,时尚趣味的游离不定,别出心裁的自我表演,影视无节制的集体偷窥欲望,爆炒社会和文艺明星花边新闻,时髦效应主导社会价值的取向,无节制的集体模仿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日益明显并失范,而且有一种难以遏制的趋势。

一,媒体与权力话语的关系。

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主义在消解意识形态话语时,自己却不期然地成为最具有话语权力的意识形态。今日大众传媒所禀有的意识形态性,使其不再揭露现实生活中的本质虚伪性,而是不断通过极为便捷的信息通道操纵大众生活并掩盖生活真相。从而将电脑化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消费的价值标准强加验所有的社会阶层和个人,以"金钱神话"的意识权力话语方式控制大众的思想,使"钱"成为意义匮乏时代唯一闪光的现代神话。

现代传媒塑造虚假的金钱神话和消费的目的,在于使使生活在现实各种压力中的大众,获得一种迷醉和谐的假像,通过复制一个个温馨的金钱神话和现代化神话,使人们忍受当下的精神心理压抑或下岗的苦闷,并把这种受经济权力和话语支配控制的生活当作自由愉悦的生活,把意识的灌输和强制当作自我自觉的意识,把只重金钱的消费社会所强加于个体的控制误认为是个人的自由必然体现。于是在大众传媒的诱导下,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出现了有利于操纵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使人们逐渐抛弃了超越物质享受的价值观念,丢弃一度拥有的或追求的创造性和个体性,走向迎合潮流、唯新是求地趋向"时尚"。因此,研究大众传媒必须回到文化生产方式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上来,才能切实地进入对文化的意识权力话语的分析批判。

随着"精英文化"的衰败,大众文化全面控制整个文化界面。当过去那种形而上的乌托邦无济于世,那种狂热的政治神话在现实中露出了非人化的面目时,意识形态开始转型,即由政治意识形态转向科技意识形态,再转为金钱意识形态甚至消费意识形态。于是,金钱和消费的政治化与意识权力中心化一经生产出来,就开始寻求并俘虏自己的理解者,使任何抛弃旧有意识话语而认同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的现代人,通过电视和广告不断强化和固化,将生活阐释成当代消费意识形态的形象解读。这种将外在的要求性变成为内在的主动性的过程,成为一个极有遮蔽性的当代问题。

二,现代广告的"沉重肉身"。

现代传媒的权力集中体现在影视和广告等具体形式上。现代生活离不开广告,以至于美国一个16岁的儿童,已经受到了10万条广告的冲击。但是,对广告的负面效应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充满诱惑的广告本身就是一种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一种制约人的意识的不可选择的"选择"。影视广告在制造神话的同时,使生活的压抑扩散成贫与富、奢靡与饥馁对应的新冲击波,对这种新意识形态的解读则必然使不同消费阶层的差异和冲突明晰化,使人类共同富裕的承诺在当下的消费巨大反差中,演绎成一种钱就是权的世界人生分裂冲突的对峙图景。而这消费至上所引发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紧张关系却不期然地被的超前消费性生活包装所掩盖,在国际和国内问题成堆的今天,影视娱乐与传媒广告却无视这些一触即发的问题,甚至掩盖这些问题,从而呈现不出任何时代的症候。当然,影视广告也许恰恰恰相反在以这种拒斥意识话语的方式呈现意识形态。它所渲染的生活成为与周围事物隔绝的产物,它同周遭人事相分离,钻进自己的价值空隙。然而却又在"语言的垃圾"中不断间接地提到这些周围事物。

于是,人们看广告似乎常常觉得效果"正相反",上面吹得天花乱坠的同它实际上指涉的东西恰好正相反。"问题"正是在其"没有说出的话"中无意透露的。现代某些传媒广告在许诺人世间温情时又显示出赤裸裸的钱权交易性。这种表面热闹的画面其本质是将虚设和冷漠作为其性格牲,其外热内冷的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会意识话语的冷漠性,并以其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反差显示了空隙的界限。这表明意识话语同真实历史的冲突关系,从而以自我揭露的方式不断消解,据此揭开了传媒本身所固有的欺骗性,当消费的意识形态通过传媒而上升为大众的显意识时,人们一旦误认为钱是正常的唯一意义所在时,社会的混乱就不可避免。

跨国传媒的意识形态化造成了东方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潜移默化的认同。它意味着在后现代主义张扬多元主义的旗号下人们却追新求新而导致"新的一元",这种消费主义的一元性排斥其它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这种传媒文化的膨胀和过剩生产,消费主义和犬儒主义精神日益成为民族精神中的癌症,使一种丧失了思想的生活状态成为当代精神的常态。当代人在欲望肉身对精神的"翻身"中,以大奇大怪的形式去变态地表现那不可自抑的感觉之流。由传媒所代表文艺"类象"表明,当代文化以自我"身体"暴露的方式回缩到冷漠绝缘的"纯客观描述",从而使当代传媒性格更为乖张而漂浮。

三,全球一体化的文化意识编码。

在传媒所掀起的"沉重的肉身"对"沉重的精神"的颠覆中,整个文化精神改观了:消解形而上的意义而张扬身体欲望,反对永恒乌托邦而酷好当下生命状态,弃置精神价值而嗜谈原始本能。大众文化在传媒广告的牵引下,已经从文化的价值层面向游戏层面回溯:由文化批判而形式结构,由形式结构布直觉表现,由直觉表现而对象摹仿。这种精神价值的转型标明人的精神世界已经被消费意识和虚无主义所填充。

在经济对个体日益增长的压力下,人们只好日益关注自己的钱包和自身的身体,而对"未来希望"之类的东西将信将疑,那种虔敬之心和美好情怀为失落之心和现实之困所取代。而流行文化反过来强调了这种现世生活的世俗合法性,于是,流行艺术借助传媒开始了轻浅谑浪的"侃"的文字游戏人生和世界,去掉了人们所剩无几的价值关怀,使生命升华之境开始错位,使无聊的"肥皂剧"统管了人们感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代缺乏高屋建瓴的人文精神导向和稳定的趣味情怀,怂恿不健全的好奇心和发财路径,在广告化的生活场景中泛滥媚俗的人生喟叹和唯功利的个人胸襟。而正常的文化批判被无批判的吹捧所淹没,追求一时的出名或生财成为当代文化景观中"短期效应"的全部目的。

无疑,传媒所代表的新的意识形态有着很强的浸蚀性。它在给人们感官刺激中不知不觉地"洗脑"。然而,在其影响下追名逐利的芸芸众生似乎又走上玩世主义的新迷途,即在思想观念上是无政府的个人主义,在生活趣味上则是超新逐俗的精神矮化。于是对理想的非难和对人类尊严的亵渎成为今日的时髦,否定精神信念而刺激感官享乐成为不少传媒的"动情点"。我不认为这是任何意义上的进步,不管它是打着什么样的"现代化"或"后现代性"的标识。

如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压抑人类精神是值得珍视的那部分潜能的状况。在这个张扬形式而压缩内容,热衷能指而消解所指(意义)的时代,一切误导都迅速地通过传媒传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这种文化生产的链条不同于往昔,它已由局部范围的方式变为全球文化的扩张,这种芜杂的信息和资讯传播的全球渗透,使电视成为有效的社会控制,成为个人消费和对未来策划的意识塑形,从而使媒介甚至广告形式都可以独立地复制主流意识形态。大众传播与意识权力互渗互谋,目的在于出售现代消费观念和生命价值观念体系,复制与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种种生产关系。于是人与传媒互相刺激:媒介生产人的欲望,充满欲望失对广告加以新的诠释。这样意识圈与经济圈所构成恶性循环,使人被牢牢地编入广告与行销体系的运转逻辑之中。

因此,在今天,有必要更进一层认识到大众传媒的新意识形态属性,使人们重新禀有批判意识和自由意识,并更深一层地透过消费主义和玩世主义而发现真正有价值的生命理想和价值关怀。

四,幻觉剧场与名牌政治。

沉醉在传媒"类象"构成的"幻觉剧场"中是危险的,同样,在"话语膨胀"中抛弃精神价值和本真情怀,只认同金钱带来的快感,而使文化日渐向日常生活话语靠近,同样是危险的。

传媒生产的幻觉剧场。90年代传媒危机是总体性的,不仅在节目的发送方式和接收方式上,而且在艺术观念、审美心态上都已生产"幻觉剧场"为目的。艺术这一以个性对抗共性,以自由对抗法则的精灵,却在日益精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社会中被技术化和程度化了,从而使艺术的独立不羁的个性和自由精神被剥离并同一在社会传媒的总体性过程中。这种遭到同化的"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反过来操纵了当代人生活体验,并逐步纳入了市场的轨道,使生命体验连带人的心性情怀也打上了商品的烙印。

在文字逐渐为镜头画面取代,在阅读逐渐为凝视电视所转换的今天,人已不可能逃离画面对去从独特的角度去看和听,并透过表面看到深层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人只有一种看的方式,那就是电视镜头提供给你看的方式。而且,这种看的方式是编排定的甚至不掺杂情感的。广而言之,这个信息迭加的时代,电脑多媒体、电视机、报刊杂志将成为成千上万的信息强制地塞入每个大脑。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化大众"的深度模式已被"大众化"的平面模式所取代,采编播人员不断根据大众需要推出千篇一律的实用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的节目,从而使大众在不用动脑筋的乐与笑中,放松(或放弃)了理性批判和世界重建的意愿,放逐了对生活世界的反省。

如今,大众看世界的方式凝固为屏幕的"窗口",凡是上面播出的就立即家喻户晓,凡是上面找不到踪影的则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无疑,这种获取信息的类像化、狭窄化、幻觉化,使商品市场经济导演的文化观、价值观趋同化。这一循环态势意味着"平面化时代"正在到来。因为,被媒体所聚焦则成为名人、名流、明星,而不被其关注,则有等于无。市场和传媒已成为存在与不存在、名与不名的场所和价值尺度。炒文化终于使文化中最可贵的"超越性"、"可能性"变成了"享受性"和"现世性"。

名牌政治的大众时代。文化传媒空间使人们乐意生活在一个虚拟空间,这使当今社会在消费热潮中进一步淡漠了人际关系和真实身份,而在虚幻的自我身份想象中以"追"名人和名牌为"时尚"。追求名牌并不主要追求其使用价值,而是在购买名牌商品时所体会到了出人头地的满足感和心理幻象,是以一种社会权力方式对人与自我、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重新编码。人们在对"暴富起来"的想象性自我想象时,被这种文化商品或商品文化金色包装所"震惊"。这种心理的失重使其立即放弃了原有的价值尺度,进而仅仅认同这种名牌的中心化品质。

消费主义风行使超前消费日益名牌化、政治化(中心化)。文化由心性的塑形转成为时尚的包装和营销,任何歌星、影星、丑星不经过名牌式的广告包装,就有被大众遗忘的危险。现代传媒的包装术,在明星的私生活、文稿拍卖与竞价的新闻镜头、作品发行之前的"炒新闻"的策略,甚至笔墨官司直到法庭裁决等等,更是有意制造"热点",刺激新的偶像"炒卖点"。于是,这个世界在镜头过度曝光中成为"太透明"时,人们便在目不暇接的明星图像晕眩中,丧失了判断力。于是,"跟着潮流,别落下",已然成为当今追逐时髦的新一代的心理和精神写照。可以说,传媒正是在"造星"和"追星"的现代幻象剧场中,前所未有地"变态"地运行着。

当然,电视及其传播系统本身是中性的,与意义无涉,但电视内容和电视播出与消费的方式却关涉意义与价值问题。出问题的不是传媒本身,而是操作传媒的人。当电视热衷于事件表面的喧哗和广告的竞相角逐(甚至数亿元的竞标)时,价值判断和意义本位却日益萎缩。传媒在以画面刺激人的感官时,成功地瓦解了意义以及对意义的追寻和反思。意义的失落是大众媒体溶解消散作用的负面效应,即拒斥深度意义,增强享乐消费主义的必然结果。于是,在意义消隐的终点,是一个正在到来的"大众时代"(themassage)。这个大众时代是一个以反思和情怀为"多事"的时代,它通过电视只看社会的日常景观和暴力场面,却不问这景观预示着什么?这一场面掩盖或暗示了什么?

人们前所未有地面临视屏取代书本"无纸工业时代"的迅速到来。就社会文化心理而言,现代传媒在平息人们的真血性、真情怀并冷却意义的价值生成中,在"炒文化"的信息盲目迭加中,不期然地抚平了现代人"生活在表面"的失重和创伤,使其遗忘竞争生活的严峻性以及经济动荡中"思考"的重要性。于是,今天的知识成为了电视的知识竞赛的周末表演版,今天的大众趣味是在无目的的"忙碌"中获取流行的"文化快餐"。当人们已经在消费主义潮流中感到唯一缺乏的是"钱"而不是精神时,感到扭曲的是知识者而不是的自己时,传媒的消费和消解功能就成功地实现了。

无疑,后现代时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已经制造出一种新的人的感性消费形式,人们不得不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习性"。于是,全球化语境中,新的电子群体或电脑空间群体的发展,新的人类存在感和电脑时空感,成为大众传媒时代对当代人的塑形的必然结果。对此,我们只能说,经过消费时代的人类本性拓展,将成为新世纪思想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第四节公共空间中的当代影视问题

电视传媒的负面效应正在加速意义的消解工作,在这个意义上,后乌托邦已然在大众传媒的网络时代中来临。然而,面对着一系列问题的现实态度,不是拒斥当代传媒,而是深入探讨大众传播中文化策略问题,探讨意识话语权力和接受心态的互相制约问题,探讨因传媒而加速并扩大的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文化"后殖民主义"问题。通过这一可行性方式,也许我们能够清醒而健康地直面"意义"而对话,实现真正的多元多维的心性交流。

一,后乌托邦时代的当代电影。

面对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技术化和国际化,以及有人称为的后殖民化,学术界对近十几年的电影文化景观的万花筒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电影究竟是精英艺术,还是大众花活大众性商品?是现代文化工业生产,还是后现代当下欲望复制?是主旋律意识形态的宣传体,还是当代个体身体欲望的展示?甚至是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被看"?这不仅意味着电影中心意义的消散,同时意味着政治意识形态向消费意识形态的转化中,已经没有一种共识性的看法能够被人们广泛接受,没有一种价值观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后乌托邦时代的平面化场景,在电影这一文化前沿不断变幻着旗帜。

在这种持续性的文化神经的震荡中,电影文化审美谱系事实上已经分裂。这一状况导致了学界长期的争论。肖鹰认为:文化工业的时代是大众传媒的时代--机械复制时代。第五代电影的处女作《一个和八个》和成名作《黄土地》(导演,陈凯歌)的开拓工作是把电影叙事性降到最低限度,而把它的造型性(摄影)强调到极点。这无疑是电影的本体性复归。《红高粱《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带来的轰动由一个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艺谋)引发,确属必然。通过对色彩(红色)的造型力的个性强化和背景音乐的风格化抽象(吹奏乐和打击乐的夸张使用),导演潇洒率性却又出奇制胜地把电影"玩转了"。事实上,通过极限抽象把几个基本的文化元素(生命、死亡、暴力与性)符号化为压抑与反叛的意识形态化的癫狂表演,是《红高粱》导演的系列影片的全部文化寓意或动机。可以说,通过制作对于现实和情感双重的虚假性,文化工业不仅自身成为虚构和矫情的机械表演,而且把虚构和矫情确立为大众基本的生活模式和个人话语代码。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工业不表达感情,但是,它激发欲望。

这种看法,从时代文化批评的层面对当代电影的市场化和技术化加以审视,对电影的文化编码的内在机制加以揭示,以敞开电影革命--从情节到造型、从故事叙事到视觉符号、从中国视界到西方世界。这种审视无疑是严格的甚至有些苛刻,而且其中充盈的人文情绪,已然反映出论者的精英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批判立场。

而另一位研究者的客观中性研究立场,使得其描述具有某种历史纵深感。而且,正由于具有了这种新历史视野,使其能够在电影固有秩序的拆解中,看到论者对大众话语权力结构和商业文化逻辑的重新解读的眼光。尹鸿认为: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执政集团通过机制修复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强化,加固了政治的一体化体系;另一方面已经形成惯性运作的经济的国际化和市场化,又使市场经济逻辑渗透和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处在政治/工业/艺术/意识形态/商品/美学这样"一仆三主"的境遇中。这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是新民俗片的大量出现,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风月》、《炮打双灯》、《桃花满天红》等。这些作品所展现的是远离现代文明中国乡民的婚姻、家庭的民俗故事,但它们并不是民俗的纪录,而是一种经过浪漫改造的民俗奇观。这种类型为中国的影视提供了一个填平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民俗性与世界性之间的鸿沟的有效手段,同时寻求到了获得国际舆论、跨国资本支撑并承受意识形态压力的可能性。黄土地、大宅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造型,京剧、皮影、婚丧嫁娶、红卫兵造反的场面,与乱伦、偷情、窥视等相联系的罪与罚的故事。

两位论者的分析实为重要。然而,我想进一步问的是:为什么中国电影在90年代在寻找自己的电影本体性的同时,所形成新的文化体验方式会采取同过去电影史的"中断"或"告别"的方式?为什么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却频频出现这类乡土影视片--新民俗片?为什么在导演的文化策略中,往往要将这类展示乱伦偷情、落后文化的东方主义景观去赢得西方人的赏识?为什么中国有实力的导演总是不在乎城市电影(夏钢是一个例外),而总是要到山野荒谷中去寻求蛮荒暴力的灵感,并以在西方影坛频频获奖作为自己创作的巨型想象和基本出发点?

我以为,这种告别过去的"文化选择"的定位在于两方面问题:其一,以西方的制造"看"与"被看"的原则为基本方略,对中国风情的东方主义再塑形是为了西方主义的文化审看要求,从而使西方在"高势位"的俯瞰东方的同时,获得对自身文化优越感的体认。其二,中国文化的当代转型的复杂,使得影视表现当代城市人生活的本质场景变得相对困难,而且在政治意识形态和市民文化的双重要求所构成的张力中,要成功地即获得主流话语的认同,又占有市场份额,甚至能打出国门,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事。因此,要么拍成主旋律影片可以稳稳拿奖;要么玩一把城市娱乐片,在打闹中获得票房价值;要么专拍生活情趣片(如《渴望》《爱你没商量》《皇城根》《京都纪事》《大撒把》《永失我爱》《离婚了就别来找我》等),让人一掬同情之泪,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要么打擦边球,弄探索片、思考片、实验片等等,走向先锋的崎岖之路。

当代中国影视的多元走向,除了创作人员的审美趣味、文化背景、拍摄意向、价值标准、成果设定等存在多种差异以外,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当代中国怎么看的问题,这是制约其选择背后的东西,值得进一步申说。

事实上,在中国90年代日益现代甚至类后现代的生活场景中,当代导演在跨国资本的大面积介入中,产生了文化眩惑和价值失重。这一根本性的症候,使一种文化落差的中国电影话语的"低势位",急于找到当代西方电影高势位文化语境,从而达到文化心理的平衡。于是"走向世界"在文人纷纷冲击"诺贝尔文学奖"又纷纷落马之时,电影却频频获奖,并使西方得以直观地看东方文化的神秘和晦暗。这种电影的高势位的获得,是以"中国形象"的原始落后的"被看"为代价的。难怪,海外华人对张艺谋、陈凯歌的获奖不仅毫无喜色,而且啧有怨言甚至冷漠以对,就不难理解其中三昧了。事实上,近年来张艺谋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后殖民文化悖论处境,并表现出寻求新的表现角度和叙事方式的努力。

就社会文化需要和再生产机制的深层原因看,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并非一般冷面谐剧处理以逗人发笑就可以了结的(当代城市喜剧电影,大多走的这条腻味的路子)。相反,夏刚的几部城市电影的深邃性,使我感到他对变幻莫测的城市"季风"的独到美学思考和生命关怀,只是因商业层面的考虑而厚度稍欠。

在我看来,现代城市生活最能呈现当代人的精神内核,是电影挖掘的重要的"场域"。现代城市最深刻的问题根源在于,个体要求保持其存在的独立性和个性,而疏理社会历史习惯的制约、生命的外在文化和技术的干预,葆有无可改变的人最为内在的存在依据。因此,人与他人、个性自由与个性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无尽冲突,个人性和社会性的双向扭曲问题,成为当代社会的根本性话题。抓住这一点,发掘当代人精神症候,将使西方人重新认识21世纪的"中国人的精神"。

因此,中国电影没有聚焦城市电影,或仅仅图式化地理解城市电影,或以及个笑星作为城市人的代表,在中国的历史巨变中,注重人的心灵巨大的痛苦迷惘和城市本质,使中国电影在文化景观上正在丧失与西方真正平等对话的可能性。城市人的生存焦虑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大都市这一独特的喧嚣语境,使人遭遇到时间的迅速变化和空间的相对缩小,每一个人都重要同时又都不重要,从而真切感觉到"生存的焦虑"。在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各种世界一体化的意象与意象碎片纷至沓来,瞬息万变出人意表。现代生活、经济社会、职业工作的节奏快机会多危机大。人们逐渐在迅速汰变的社会秩序规约中隐藏起自己最灵动最敏感的部分,自我与他人心灵保持并加大距离,而变得逐渐孤寂灰暗起来。

"金钱"成为都市人"商品拜物教"中的主角,刺激并生产出无边的欲求,出现了以"金钱"与"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唯一尺度去划定交往价值的新现象。这种分割程式化生活方式,形成城市中最无个性的面孔。因而,"金钱"与"时间"在对生活强制性约束中,造成人在快速生活中的迟钝,在日常忙碌中的傲慢,在优裕享受中的粗暴,在狂热追求当中的冷漠。金钱使社会出现虚假的平等,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获得表面公平,甚至成为人们生存意义空间的最后裁定者。以金钱为其生命的润滑剂形成恶性循环--赚更多的钱成为"都市欲望"唯一目的,并使城市人的精神价值观从"人伦关系"转向"契约关系",于是,冷漠成为了都市病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纪病"。

我以为,对这一当代"都市镜像"的全方位扑捉,是充满挑战性的,也是对走出"新风俗片"的风情杜撰的导演们来说,必得迈出的一步。

二,身体话语与媒体暴力。

就传媒的文化场效应而言,它提供关注身体的舒适,保持自我与他者的心灵和身体的双重距离,使身体像梦一样地在转型性断裂的社会"软着陆"的条件。换言之,现代传媒和娱乐机制提供了一套如做戏一般脱离自身生存的"场",而使人投身于重金属摇滚中,投身于卡拉OK的无情的抒情中,投身于体育运动看台上的山呼海啸的狂热和暴力斗殴中,投身于股市风波那理智丧失和欲望的无限膨胀中。"身体"已然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自恋话题。90年代由于社会的进一步世俗化和市民化,"身体"的私人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当"灵魂"成为可疑可笑之时,"身体"就直接成为现代化权力持续不断加工和消费的对象。私人化"身体"不再成为政治解放的现实场所,而是成为经济开放享受的最终栖居域。

在对私人空间或身体欲望重视的同时,同样有个"度"的问题,丧失了这个"度",就会从有效的意义逆转成为丧失了合法性的无意义行为。自我的身体性是存在的真正行为主体和意义主体。关于身体欲望话语,当代影视无疑是有新的开拓的,但或许从身体和看人性,以及表现这种欲望的疯狂和冲突还不够。因为问题还在于,对"身体"和"欲望"的过分强调,可能会逾出对生命本体生命感觉的正当伸张的限度,走向绝对化私人系统的不可沟通性。如何从更大的跨国或世界文化视野审视自我的"文化身份"和"精神禀赋",以及个我的真正存在意义和生命归宿,似乎还可以再讨论,甚至还可以从"自我身体"和"他者身体"入手进行深度描述,或许别有洞天。当代影视传媒(包括广告)对自我的身体性作为行为主体意义的强调,甚至对"身体感"和"性"的过分张扬,既重要又危险。重要在于这是对生命本体的正当伸张,危险在于容易绝对化而为人(欲望者)张目。

正是对性、暴力的玩味,对犬儒主义生活方式的认同,使当代传媒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又往往使人面对选择而无能为力。媒体的暴力问题从而变得尖锐起来。对媒介的暴力、词语的暴力、权力消费的暴力,最好抱以充分的警惕性。对此,阿帕杜莱认为:"以好莱坞和香港电影工业为中介,创造了新的雄风与暴力文化(culturesofmasculinityandviolence),它们反过来又刺激了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中愈演愈烈的暴力。这种暴力推动了遍及全世界的不道德的武器贸易的迅速发展。在电影里,在公司和国家的保安部门,在恐怖主义活动中,在警察和军事行动中,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AK-47和Uzi枪,这对我们是一个有用的提示,技术装备表面上的统一性掩盖着日趋复杂的形势,暴力形象和在某个想象的世界中建构共同体的渴望,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达上钩的"。"媒介的暴力",即媒介就是一切。媒介不仅表现暴力,而且因为独霸而自身成为整合调节人和整个社会的权力,当它成为人和社会的唯一中介时,就成为媒介暴力的一元独霸。而传媒的意识形态已造成新的"文化霸权",它意味消费观念和生命价值体系。词语暴力,尤其是野性的词语暴力,媚态词语暴力,性词语暴力、肉欲词语暴力、"床"词语暴力和对"家园"的排斥,对精神的排斥、对人的排斥的词语暴力,尤需加以警惕。银幕的暴力,同样需加置疑。电影无疑是充满魅力的,银屏无疑是充满感性的,肥皂剧无疑是在进行无情的抒情的,所以许多人把时间消磨在上面,不知不觉"被格式化"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尺度和为人处世态度。这种银屏单向注入的暴力是潜移默化的,批评者必得用批评的武器划破银屏或感性诱惑,看到银屏背后的"欲望生产和再生产"的潜台词。

面对这种欲望和话语暴力,已经有学者在面对并思考"全球化的陷阱"的问题。因为,在全球化将全球各国纳入到统一网络形成全新的政治文化结构,民族国家体制正经受的政治经济的严峻考验,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国家体制和政党等,都将产生空前的断裂。当然,文化尤其是大众传媒,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同样将日益丧失其文化的独特身份,而走向的一种世界性。我以为,这并不可怕,走回头路是不可能,也是行不通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全面进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人类新生活的支撑点。人类只能在新的道路上发现自己的问题,寻找自己文化的根,清理欲望和暴力的根源并加以揭底,从而超越全球化所带来的平面化和类同化弊端。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理性主义坍落的"后乌托邦"时代追问总体生命的价值归依何处?仍得追问现代传媒的中介作用下人与人的沟通和对话何以可能?追问当代人在精神消解的世界上怎样现实塑形与自我塑形?追问大众传播怎样走出"大众化"的低谷而迈上"化大众"的新境界。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无疑有其现实土壤和阐释接受者,这是不可忽略的。在跨国资本运作的国际化语境中,媒体尤其是卫视,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因此大众媒体在今日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全盘接受其所有正负面效应,相反,作为反思理论者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追求,其超越性思维和批判性眼光是十分重要的。对大众文化绝不能不加分析的完全拥抱,批判的品格就在于对任何问题都不能完全合二为一,而是要保持相当距离。距离正是产生正确辨识的可能性前提,丧失了距离只可能得到痛苦和谬误。因而,对大众文化,我在"同情的理解"和对其现实合法性加以肯定的前提下,对其负面效应给予审理和批评,使其在公共空间的正当合理交流中,具有自身真切的现实合法性。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6

文化主题是区域文化发展的主格调,是区域环境建设的灵魂,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需要有确定的主题或人为提炼、设计的主题,如北京的主题文化为“千年古韵”、上海主题文化为“世界博览”,西安主题文化为“东方神韵”等。根据城市特色资源形成的特质文化来构建城市主题空间形态,并围绕这一主题空间形态建设城市文化氛围,是城市文化主题定位的一般策略。城市历史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条件,承传历史文脉、反映地方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设计更具有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特点,因此,国内外许多城市注重在充分挖掘和深刻分析地域背景,发现和提取地方性元素基础上选择和确定城市文化主题,奠定文化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基调。福州,别称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闽都,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座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从福州的文化土壤看,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山水文化等都可以为培育福州文化个性和特色找到文化根基,究竟确定什么样的文化主题才能更好地概括福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大优势和特色?这需要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闽都文化是福州最具地域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因此,福州文化主题定位应充分体现闽都区域特有的文脉精神、地方意识、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必须根据闽都文化属性和审美价值进行福州主题文化定位,进而规划确定城市发展的文化主格调和文化资源开发方向。凭借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濒临东海,靠山向海,山清水秀,又有“州西北有福山”史志记载和寿山石原产地称号等自然与人文的特点,结合中国人对福寿的期许和中国文化中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诗话,我们可以在“福”主题上做更多文章。福州文化形象曾经以“福山福水福州城”、“福天福地福州游”等口号进行定位和宣传,主打“福”文化牌,有一定的根据。但是,实践中我们还缺乏与“福文化”主题相关的理念一致的设计,“福”文化概念尚未进一步具象化到福州的文化环境中,在城市空间范围内还没能使众多、分散的人工符号和闽都文化符号形成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统一整体。建议更多按照广告学和美学的要求,对福州文化形象定位思路进行归纳、提炼,确保福州文化形象定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议组织专家学者对福州文化主题和文化形象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除对城市文化形象焦点、视点、重点进行讨论外,特别是要对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等进行深入研究,弄清主要目标形象,然后对症下药提出城市文化主题和文化形象的定位思路。

二、重视城市风格设计,培育城市文化个性

文化主题是对区域文化景观的全面概括和提炼,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从一种宏观的角度指导全局的发展,文化主题一旦确立,就要努力将文化主题贯穿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全过程。城市文化个性体现在对历史街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对周边建筑与空间文化内涵的丰富,以及城市雕塑、文化场馆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等。长期以来,从福州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看,主要是对城市反复进行了经济意义上的功能定位,对城市的风格设计定位重视不足。近年来,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更多考虑到了福州城市建设从城市功能向城市美学发展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该规划在优化总体同时,着力加强了对一些重点地段的规划建设,例如,马尾新城建设中提出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山水资源,显山露水,打造天马山公园、东江滨公园、马尾船政文化长廊等公共休闲空间,建设大型文化休闲旅游区。”《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将福州古城保护区划为23处历史地段,并划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三种类型。2013年,福州相继出台了部分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包括《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草案等。

目前,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思路是比较明确的,但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以及风格设计还是比较模糊的,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闽都文化内涵的体现还不够充分。例如,已有的规划并没有对新兴的房地产开发进行有效的规范;在推进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中,从省城、县城、到城镇也尚未明确各自的文化定位、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培育福州文化个性和特色,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要从各类本土文化中深入发掘和正确认知文化特征,在做出准确可靠解读基础上,对文化个性给予明确定位。第二步要注意保持这种原有文化特征,维护好生成它的城市格局、风貌以及空间特征、整体环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个性;第三步要努力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特色,把文化个性忠实地反映在城市建设上,以固化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形象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才能形成,因此,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要考虑过去和将来的有机融合。福州范围内本土的、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各种文化,无论是古街道、古建筑,还是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意即历史的人、历史的物、历史的事等等,都是福州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需要积极地、慎重地聚集所辖范围内的最精髓的历史文化,在提取历史精髓基础上,理清特色文化,明确主题文化,突出整体发展观,实施特色共建,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精心打扮自己的“文化面孔”。

三、加强公共审美载体建设,塑造城市文化视觉系统

“城市文化的哲学本质,是一种密集空间里的心理共享。城市的密集空间,在政治上促成了市民民主,在经济上促成了都市金融,而在文化上,则促成了公共审美。”[2]79“作为一种公共审美,城市文化的主要方面应该是可视的。”81城市的文化、风格与印象是通过一些公共审美载体传达的,城市广场、标志性建筑、雕塑、绿地公园、商家招牌以及街道上的路灯、长椅、花坛、栏杆、垃圾桶等等,全都是公共审美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城市主题和城市风格确定后,要着力使城市主题视觉化。加强公共审美载体建设,是塑造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重要工程。

1.提升广场景观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城市广场对于城市来说具有聚集性与疏散性、文化活动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公共活动展示、城市环境艺术体现等作用。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客厅”,客厅景观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艺术特色和城市市民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的集体呈现。欧洲许多城市非常注重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塑造,城市的历史及雕塑、喷泉、绘画艺术在广场建筑空间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例如,巴黎的主要广场有协和广场、旺道姆广场、卢浮宫及德方斯门前广场等;罗马以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市政广场、威尼斯广场、波波罗广场及古罗马共和广场、帝国广场遗迹而著名;佛罗伦萨则以西格诺利亚广场群而著称;威尼斯最有名的广场有圣马可广场,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是这些广场具有的明显特点。五一广场是福州标志性广场,历史悠久,遗迹众多,传说动人。位于五一广场北侧的于山是福州著名的“三山”之一,山上有揽鳌亭、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平远台等许多名胜古迹,于山南麓留存有一段明代古城墙,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远古时有六鳌从闽江口移山于此,故称于山。汉时有何氏九仙在此炼丹的故事,因此,也称九仙山。清郭雍《九日登于山》诗写:“聊复登高去,仙台一放歌。夕烟天外淡,疏雨鸟边多。秋色老如此,流年伤若何。蓬山不可接,江水落松萝。”每年九月九日,福州人多在于山登高,所以又称“九日山”。站在于山上,五一广场尽收眼底。在五一广场的中轴线上有三座建筑,一是不锈钢的大型城雕《三山高耸,一水长流》,总高23.8米,为福州的市标。二是一座汉白玉的大型城雕《八闽茶女》,周围是大型的喷水池。三是一座汉白玉的旗坛,有二层平台,平台四周围着精雕细凿汉白玉的栅栏,类似北京的天坛。广场历史文化内涵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挖掘与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对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把五一广场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进一步表现出来,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可以借助六鳌故事和揽鳌亭、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等胜迹,创意建构“独占鳌头”概念;借助何氏九仙炼丹的故事创意建构“仙台一放歌,人生多如意”概念,借以吸引市民和游客眼球;建议在五一广场适当位置建造广场历史文化碑文,增强广场景观历史厚重感。

2.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强化主题文化细节展示城市公共设施被称为“城市家具”,主要包括交通设施,如公交停靠点等;信息设施,即路标、导游图、电话亭等;卫生设施,如垃圾箱等;照明安全设施,如路灯等;娱乐服务设施,如坐椅、桌子、游乐器械、售货亭等;以及艺术景观设施,如街头雕塑、艺术小品等等。城市家具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也是人们感受城市主题文化的细微场所。建议结合城市风貌整治工作,对城市交通干线的“城市家具”进行统一整治包装,融入主题文化要素,促使城市主题文化通过这些公共环境艺术景观系统得以充分的展现。

3.建设标志性雕塑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学中的关键元素,被称为“城市的眼睛”。一些经典雕塑可以成为城市的标记,如广为人知的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布鲁塞尔的撒尿男孩造型等。历史上福州市较为重视城市雕塑建设,例如,在城区通往外地的交通要道上分别立了四位福州历史名人雕塑,东大门有严复塑像,南大门有林则徐塑像,北大门有王审知塑像,西大门有张伯玉塑像,俗称“四老守四门”。在一些公园里,也有部分名人雕塑,如仓前公园有林觉民塑像等。福州市曾在南江滨举办过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展品已形成雕塑主题公园。林军等市人大代表曾就福州市名人雕塑的现状,提出了《关于建设福州名人雕塑公园的建议》。针对该建议,福州市园林局表示认同,认为可把历史科普(名人雕塑)公园的建设列入福州市园林绿化建设储备项目;福州市规划局也表示:名人雕塑公园的建设可结合目前的雕塑主题公园一并建设。目前福州还缺少审美意义上的城市雕塑,缺少具有优秀艺术品质以及内涵丰富的标志性雕塑。因此,建议在雕塑主题公园中建设能将生活、艺术、科学、技术、时代精神和福州大众情感融于一体的城市代表性雕塑,并进行宣传,使之成为福州的新标志。另外,随着城市发展,福州市一些名人雕塑所在路段或公园面临改造,这正好是提升雕塑符号化品质的重要契机。如在则徐广场上的林则徐塑像因福州地铁建设面临拆建,可以结合地铁站点周边建设进行重新设计,聘请高级别的专业人员进行创意制作。伴随城市扩展,福州四面八方的大门外移,也可以考虑建设能体现闽都文化元素的雕塑。标志性雕塑不一定要宏大,但一定要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艺术的魅力是最好的标志。

4.推动标志性建筑符号化标志性建筑是城市风格最重要的视觉识别之一,是人们认知城市的最直接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与社会价值。古民居、古寨堡及仓山老洋房等都富有福州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三坊七巷建筑群落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建议研究设计闽都建筑博览一日游项目;在这些建筑中举办一些文化活动,重新引导群众认识、欣赏经典之美;把这些建筑实体转化为对外宣传的标识性符号,如图片、邮票、画册等。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行为的研究是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背景,以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个美学元素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审美设计学、城市景观学、美育功能和美学取向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定位;二是社会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成就及其美学功能进行审美评价,并通过自身行为规范来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美育效果。

1.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主导创建、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公共的非赢利性场所,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注重美学元素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科学发展与有序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繁华的街市、洁净的步道、别致的建筑、精美的广场、常青的绿地、文雅的市民……等等,它能使人终生铭记,并由此生发出对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注重公共空间系统布局。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主次干道、绿化长廊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等。城市规划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形成,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创造公共空间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地貌、环境、习俗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材质、背景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特定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同时,要推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城市规划对建筑的整体要求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依赖各种建筑的成形和各种设施的配置而构成其功能价值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重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还城市和建筑以本来意义。换言之,将建筑物赋予美学行为能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社会教化和社会控制的审美教育功能。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譬如,现阶段盛行的广场、公园、景区建设和广场文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虽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审美教育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对陶冶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没有改变。通过公共空间扩大人际空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审美教育目标,不单单是满足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雕塑、小品、广场等审美个体,最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教育要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培养审美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通过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专业构思,应更多地溶入社会责任感、伦理关怀、处世哲理等审美内涵,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合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公共空间的绚烂美丽和景色如画,在欣赏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总体色彩烘托美的氛围。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建筑色彩时,设计师应根据规划要求通盘考虑建筑的环境及地理、气候等带来的影响和色彩的相长相消因素。色彩的择取和运用,必须适应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地说,在温暖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对寒冷地区,则宜采用厚重的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点设暖色,增强温和感。广场、园林建筑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色调应令人感受宁静安逸,使色彩的心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区别对待各地区、各种不同建筑对象的色差,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氛围。

2.3城市建筑应具美的个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建筑,构成城市内涵的精华也是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不可移动这一特性,对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特点、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及公共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用的绿地不得放弃;该蓄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的山体不得挖掘;该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运用“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建筑造型与城市环境的联结或整合,既反映在表层形式各要素,如光色、形象、形体、材质、尺寸、方位等方面,又体现在性格、情调、主题、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从规划设计实践中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

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美学行为包括: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8

【正文】

法国艺术史与美学博士卡特琳·格鲁(CatherineGrout)著述的《艺术介入空间》(注:PourdeI’artdansnotrequotidian.(desoeuvresenmilieuurbain)/CatherineGrout.[法]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ourdel’artdansnotrequotidian.)一书,从社会学、艺术学及文化学的多重视角,记叙和阐释了西方当代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建构中的某些方式和意义,它并非一部着重在纯粹的理论上进行抽象阐述的著作,而是借助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具体实践与观念的考察而进行的独到的评介。该著作中所阐述的公共艺术观念及主张,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国内外相关著述中的理论见解。它通过40余件公共艺术介入都市空间的典型个案,向人们推介和剖析了具有创造性及观念艺术特征的都市公共艺术之现象和方式。这对于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之公共艺术建设,显然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尤其是对于当下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的深化,有着某些可贵的启示及借鉴的作用。

本文试对该著作的部分解读,概要地梳理和明晰其内在思想的倾向,以及对我们相关领域事业的显在启示,并为寻求我们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坐标增添某些参照和比较的对象。下面将以原作者的言说及观念为蓝本,并伴以本文笔者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从4个基本方面加以有限的解读和阐述。

一、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艺术”的再定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再仅仅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广场、道路节点或公园、会所等场域。这些场所大多只是设计者或城市历史使之形成的一些实体空间,实际上它们在今日已经很少能够真正成为人们进行公共交流的场域,而人们更多地需要依据自身的环境条件、生活方式,创造出多样的乃至即兴的可供公众参与和互动的共享空间。况且,当代公共空间在相当的程度上已经隐形在诸如电子网络、电视、报刊等其他公共媒体之中,这使得公共空间形态(及社会政治学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形成了多元化、非物质化或非固定化的存在方式。同时,现实中的人们又永久地需求在真实的空间中进行面对面的群体生活和社会交流。因此,作为供市民大众了解复杂多样的世界和进行交流、聚会、娱乐及休闲的公共空间,就产生了各种相应的概念和形式,这显然是为了适应多元社会和现代技术的发展。

卡特琳·格鲁所著的《艺术介入空间》(以下皆简称为《艺》)认为,公共空间的诞生和存在,并非就是由即定的实体空间范围所划定的,而是由于生活着的人们的需要和行为所建构的。西方国家中以往城市广场等空间形式的存在,却不能掩盖“西方城市空间中公共空间的消失或缺席”之情形的存在。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公共空间建构的要点,是适应社群交流的具体需要和方便。《艺》以古希腊城邦国家为背景言及典型公共空间的原始语意:

“在初始,公共空间不等于城市空间,它有时会被放在一个称为‘公民广场,(agora)的空间,它在此聚集了自由及平等的人们。这么一来,‘真正的公众不是实体空间的城邦(地理位置或是建筑设置);它是人们群体的动员,这些共同行动、发言的人,以及他们为此目的所拓展、使用的空间……当人们聚集在那儿,它既非必需也无法永久存在’。在每个人为自由地行动或言论聚集的地方(可预见共同的目标),公共空间即因交流或相互的效仿竞争而活跃起来。这需要他人的参与,当我们谈到公共空间,它不只是众多个体集结的空间,它尤其是一个可以让人相遇、相互聆听的空间,一个含有视觉与听觉的空间。……公民广场,这个希腊专有名词的来源是公众思想的空间化,生而平等的人在其中聚集,并共同决定城邦的未来”(注:同上书,第21页。)

但由于世界城市及空间性质之历史的演变,其语意和实质也随着语境的变换而变换着。于是,在现代都市的公共艺术介入及与之相匹配的公共空间(它可以是非永久性的或即兴的)的建构中,重要的不是刻守传统意义(名义)上的公共空间的概念,而是要注重这种空间是否可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是否可能形成公众舆论及共有情感的产生和交流,并在共享这种空间与时光之时,使得公共精神与个人价值都能得到某种体现。《艺》注意到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明显区隔却又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关系,明察了公共领域及公共关系既不简单地依附于个人生存之急切(或狭隘)的实利需求,也不否定必须对私域的利益诉求予以必要的尊重和保护,以兼顾和维护两类不同领域的神圣性和合法性。

“回溯到汉娜·阿伦娜所说:‘公共(public)这个词描述两个相互关联但又不相同的现象:它首先代表所有在公共领域出现、享受最大的被看见与被听见的公开性的人,……再者,公共这个词描绘了这个我们共同享有,却又在其中相互凸显个人不同地位的世界本身。’我们因此可以断言,世界并非总是公共的,只有当它(时间/空间)被共同享有的时候才是,而它没有被大众分享、被其他人知道的部分,根据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人的认识,则还不具有真实性。这个观念已经改变了吗?今天我们是否可以援用这个定义?”(注:同上书,第21页至22页。)

显然,《艺》认为,真正的(或经典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仍然应该是具有真正被市民大众所分享,并能在其间发表公众意见和得以公开交流的空间,而不是冠以其名即可成立的。在追溯古希腊时期典型的城邦公共空间——市民集会广场(agora)的内涵及实质时,《艺》仍借用汉娜·阿伦特的认识指出:“它是实践自由平等的空间,这个空间用来接待每一位城市公民。这样的典型呼应了城邦组织的需求。在这个人性的环境中,所有的公民共同在此商议,决定他们共同的事务。如此一来,这个社会也就脱离了神明,以及家族(或族长)制度的支配……”(注:同上书,第76页。)

《艺》在阐释了初始的、经典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概念后,指出了在后来呈现的社会、政治和城市历史形态的变化下,原有的物理性质的城市中心或公共空间的中心已不复存在,那些以公民集会广场作为中心点来发展的城市结构已渐消失,那些昔日供公众争辩公共事务的集会地点已经丧失了特定历史的功能性质,以至于古希腊的广场精神已几近消逝。并且,它们中的许多已经成为近现代权力政治的象征空间,或成为“表现或是庇护权力的纪念馆”。客观上看,即使是同一个历史性的场域,也会由于时代背景的变换而变换其功能属性。例如《艺》在阐释法国的许多皇家广场在经历了封建皇权时代和大革命及共和国时代的过程中指出,它们都一再经历了客观语境和语意转换的洗礼。也就是说,一成不变的空间性质是不存在的,而需要的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再思考、再定义和再营造。因此,《艺》从当代世界的实情及自然逻辑出发,进而指出:“公共空间在今日,不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或划定区域的场所。同时,我们今天对宇宙的看法也不再执拗地认为,地球是所有运行系统的中心。因此,扩张、相对性与不明确的概念取代原有的稳定与对称,这个交流场所可以是随机不定的,并且没有一个固定的空间形态。(注:同上书,第77页。)据于这样的认识,可能使得今天的人们对当代城市空间的性质以及艺术介入其间的方式和意义,提出新的质疑和建设性的看法。

由于现代城市和人口的不断扩张,居住、工作方式及网络通讯的急剧变化,传统概念的城市公共空间已经远无法满足和承担起方便公众交流的使命,而通过艺术的智性的、包容性的随机介入,却可能创造出更多可供人们相遇、相谈的机会与空间。其间,一些艺术作品或许本来不是特地为公共空间设定的,并带有某些属于私域的性质,但由于它在开放空间的出现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并引发人们对公共性问题的关注或质疑,那么,它便同样具有了某种艺术的“公共性”,起到了营造或“激活”公共空间的客观作用。一些运用现代技术手法和文化观念的艺术作品(虽展期的长短不一),往往改变着周遭环境的意味和性质,使之具有了新的意义、氛围和公共参与的可能。正所谓:“与艺术作品的相遇因此是与世界、与他人,及与每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的相遇;它并非总是源起于公共空间。因此,只有部分的当代作品所创造的相遇具有公众的意义。这些作品中包含一个新的计划,它不将美学与伦理、公众性(polis)分开,却也没有把这三者混淆。”(注:同上书,第19页。)这里可见,作为介入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兼有传播美的意识,揭示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互关系及交往准则,及有关艺术作品与社会大众所面临问题的共同性和相关性等内涵或作用。使若干方面之间具有某些关联,但在作品的诉求上,又可具有其独立性或有所偏重,而不必要求思想内涵的面面俱到,承担所有的社会教化职能。这就可能使得公共艺术担当起不同的角色和功能,或使得私人性的关注与公共领域的关注通过艺术的演义而得以交汇和交流。

对于空间的公共性和艺术的公共性之判断(及定义),《艺》的观点倾向于倚重艺术、空间和人群之间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客观效果,以及在不同情形下所形成的动态的效应。而不是依凭艺术品作者的主观定义来判断其间公共性的有无或多少。《艺》十分强调艺术品在介入空间的过程中是否有助于人们的自然介入或即兴、自由地参与,而不是重在推崇一个固定的或事先就有了名目的公共空间:

“一个公共空间不是空间或社会的组织,而是一个让公共空间不受拘束地随机出现的条件,也就是说,让共享的世界展现出来(人们共享的、人们和作品共通的、人们和世界共通的)?这个公共空间可以事先就存在,或是和共享的世界同时产生……人们应该免于束缚,以免他对于品位的评判受到左右。……大多数的当代艺术并不是以艺术品的形式,供我们有时间或闲情逸致时才去欣赏;它的任务是在那里、即兴地出现,或是让看到的人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想法参与,而不太有意地去影响。”(注:同上书,第148页。)

相对于比较保守的概念而言,《艺》更加强调公共艺术对空间的介入以及对人们的作用应该(或可能)是随机的,便于人们以不确定的个性方式参与的,即不是去刻意教诲他人的。这种认识,是为了适应当代城市社会的空间形态和权力形态的复杂现实而做出的一种积极的思考和对策;反之,如《艺》所言:“如果我们硬是要在城市里找一个地方作为公共空间,就过于矫揉造作了,因为它就不再具有和当代公共空间的变动、未定的现实相互呼应的空间模式。”(注:同上书,第149页。)

二、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目的与使命

卡特琳·格鲁在《艺》中如是说:“一件在户外的作品……,它要结合两种功能,一为艺术,它是作品的上游精神,可以跨越任何界限;另一个,则是作为不相识的个体们集会与交流的公共空间。”(注:同上书,第18页。)应该说,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追求生产效率和物质效益的回报,城市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疲于应对。城市几乎成了人们行色匆匆的场域和利益角逐的战场,真正可以供人们邂逅相遇并引发自然的交流的公共空间,已经十分缺乏。但由于艺术所具有的对现实的超越性、愉悦性及非利害关系的“中性”特质,它的介入,往往可以激起人们平时藏而不露的深层意识或引发个人美妙的情感。因此,艺术对城市空间的成功介入,则可能彰显艺术本身的精妙及其人文精神,使人们的情感暂且超越浮躁与凡俗;此外,可能在为人们创造出具有兴味的和乐于邂逅相聚的空间环境。

我们在以往大量的户外艺术中看到,那些体量庞大、气氛庄严、表现手法传统化的纪念性作品(如雕塑、壁画等),给人的信息和印象大都是承担着道德或权力的说教功能,它们与观赏者保持着物理和心理的距离,使观众处于被教育、被训导的地位,欲使观者产生崇仰、乃至敬畏的感受。《艺》对公共艺术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职责的认识,在于强调它作为一种揭示多元社会中的多元经验和丰富的感性世界之存在。认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社会中为人们体验和分享多元经验提供不同的方式、视角和平台,并启迪、激发人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同时,在共同参与艺术活动(观赏、介入和对话)的过程中,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积极的成员。艺术在公共领域,可能是揭示一种现象或问题,或感动和启迪社会良知,以及警示政府及大众。当然,它们往往是通过亲和的、具有逻辑魅力的方式去引导人们参与的。

《艺》的阐释中强调,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基本目的,就在于要通过某种场景、事件或抽象的观念(运用某种可感知的形式)来调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显现出事物所含有的公共性。犹如《艺》作者在介绍案例《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注:这是《艺术介入空间》中介绍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依斯在1982年卡塞尔文献展时,策划的一项生态公益活动,即在弗里德利卡农美术馆前广场引导种植7000棵橡树的持续性公共活动。在该书第108页。)中所言:

“我们知道,种一棵树、立一块石头是一种原始仪式性的实践,某些公园便采取如此的做法。然而,邀请其他人在他之后继续这一举动,也就是要沟通一种已经过时的象征性价值,但这也是对未来的保证。艺术家在此被遗忘,他的目的是号召每一个接受此计划的人,愿意在城市的空间内与他人共同且公开地参与这个行动。”(注:[法]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在此《艺》为了强调通过当代艺术活动去化育社会和塑造优秀公民的意义,并引用了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依斯的有关“社会雕塑”的话语:

“我唯一的目的是用建设性的方式,呈现我们之中未开发的可能性……发现自己拥有这样的条件,并享有这样的自由的人,在通过他的工作与训练,变成一个强有力的创造者……,重要的是,一个护士或农夫的能力是否能转为创作的力量,并把它视为生命中必须完成的艺术课程。”(注:同上书,第110页。)

在此,把人们参与艺术以促使其唤起自身具有的创造灵性,抑或克服机械的物质社会所造成的异化现象,作为艺术的时代使命之一。艺术在此是作为愉悦和激励社会的一种特殊方式和途径,艺术家则意在搭建起公共交流的文化平台,呼唤一种群体的认识和共同的社会行动。因而,《艺》从一个方面认为,艺术对城市空间的介入,若能为那些本不相识,不属于同一阶层、同一地区及同样生活经历的市民提供一个相聚和参与的机会(虽经常呈现为个人化的),是最基本和普遍的要求:“尽管这样的相遇是非常个人的,它却并非与公共世界的情感不能相融。艺术可能提供了今日少有的可以和世界相遇的可能性,以相遇为诉求的公共空间,在实践上有时却可能与上述的理论恰恰相反:不一定具有公众性,也不一定是根据某参考架构来寻求共同记忆的追溯。在这里,希腊的历史成为看到我们时代差异性的对比坐标,而且是完全颠覆性的思考。”(注:同上书,第22页。)

《艺》明确地认为,空间的公共性的产生基于人们的相遇,而艺术品的主题或内涵也并非仅局限于推出一个事关本地区的故事和公共性话题,如有的“不是城市里的公共生活的议题,而是关系到全世界生态现实的公共生活议题”,强调了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去引发群众的关注和交换他们的思想观点,或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此外,《艺》的倾向除了在于肯定公共艺术与公众体验的互动关系之外,还在于公共艺术在公共领域所应承担的公共批评责任。如《艺》在介绍和分析克里斯多夫·沃迪斯寇(KrzysztofWodiczko)的影像投射作品《凯旋门》(注:作品《凯旋门》,是加拿大艺术家克里斯多夫·沃迪斯寇于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以影像投射的方式,将机关枪和加油站的油枪的影像投射到古代象征战争胜利的一个凯旋门的墙体上,以讽喻的手法批判和否定人类为了石油资源而进行的不义战争和屠杀。也即表达了对当时正爆发的海湾战争事件的态度。)时说:“他的作品不是为实用而设计,也就是说,他的作品只呈现艺术家的一种批评。若要把这些介入计划当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失去意义,不如把它视为攻击问题根源的利器。”(注:同上书,第51页。)又如《艺》在论及日本艺术家田甫律子的城市景观艺术作品《有许多规定的快乐农场》(注:作品《有许多规定的快乐农场》,1995年,由日本艺术家田甫律子在日本南芦屋国宅居民社区中进行的公共性景观设计,作品以日本本土的具有代表性的前工业景观之形态为基础,以现代都市社区景观的田园化和农耕性设计,呼唤乡土历史和人文传统的记忆与延续,以抗争现代都市的国际化和工业化的全球性主流话语,显示文化意识的觉醒和自主独立的文化立场))时,也着重肯定作品的哲理意义和文化的批评精神。它以艺术品作者的话道出:这是“一件艺术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地社区对抗国际化、标准化现代都市的胜利战场,以及对国家在地震后,中央集权以去人性化的观点进行制式建设的一种反动。其最终目的在于引进城市基础架构的软硬件,结合农地以及社区的责任,自行管理他们生活的环境。”(注:同上书,第70页)

《艺》对这种通过艺术设计对空间形态的介入,以起到表达社区意愿及民主管理的理念的方式表示赞许,因为这在艺术中显现了市民社会对国家政策的必要审慎乃至应有的监督批评。《艺》认为,公共艺术对公共空间介入的目的和意义,并非都只是为了美化环境,增添审美价值或实用功能,还在于它可以起到倡导和承载公共舆论和社会批评的特殊作用。也可能使得哪怕是一个十分寻常的空间而具有了公共性的场所感,乃至在另一层面上——实现使艺术成为公众文化;使艺术家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

三、多元社会与公共艺术方式的开放性

《艺》在探讨当代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的表现方式和观念性问题时,认为艺术不应是说教式的或令人拘束、产生畏惧心理的东西,而应该成为能够使大众游于其中、乐于其中的共享性的实践,以便人们在自由自在和游戏般的感受中与艺术相遇,与他人相遇。显然,这与历史上那种使艺术与生活处于分离或对立位置的做法迥然相异,这应归于当代民主政治及文化福利的普世主义之自然反映。《艺》在探讨某艺术案例时,对市民社会氛围中的公共空间及其意境做出如是的赏析:

“我们可以无预设地和他人闲聊,接受对话者的谈话而不担心其企图。这个事件通常很自然地发生,人们觉得很自在,轻松,并消除平常的心理防范。他们处在一个看不见的时间与空间界限中,并同时与寻常世界并存……不只是孩童们会自然地登上柱子攀爬玩耍、将铜板丢到水中、寻找自己喜爱的位置,坐上一段时间,看别人也与别人同在。”(注:同上书,第23页。)

在当代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的建构上,《艺》认为,艺术终究是诉诸于人们视听的一种感性形式,并且由于现代城市和居民形态的变化与复杂性,艺术的形式及展示方式都可能是非传统的(如以往的形式手法上所善用的系列化、统一化及图解化的手法),它指出:“不连贯性的感觉也不能排除,因为不连贯和其他反应相同,只是一种存在与思考的形式,它们不再是(如果它们曾经完全是)直线与统一性的。相对的,配合都市规划的多元性和不同标准及不同活动间相互矛盾的风潮,我们可以想象艺术性的介入是一种与世界,尤其是与都会空间接近的感性方式。(注:同上书,第146页。)

《艺》认识到当代都市空间和公共艺术建设在实施中存在着功能规划、经济价值、文化需求上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它律性,因此强调在艺术介入之前,必须对空间环境与社会状况和其他相关艺术创作的情况做出严格的、反复的考证和调研,才能做出必要的决策和行动。同时,为了在一定的范畴内尽可能保护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度和创造性,又主张提倡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探索性:“艺术需要一部分的冒险性,而冒险性和未知与自由几乎是同义词。”(注:同上书,第147页。)

出于对当代纷杂的环境因素作用下人们所形成的对不同空间的反应和经验的认识,《艺》十分赞许艺术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注重在艺术表现上善于利用和选择“材质、声音、颜色的介入模式”,从而“将观众引入一个前公共性(pre-politique)的环境”,但同时也对纯粹的物质性及技术性提出警惕。它更强调环境的品味与人的感觉特色,认为重要的是:“在人群中,艺术家不再专注于创造具象物件,并让人群对这物件专注反应,而是要创造人与整体现场环境的新关系(或相对位置)。”(注:同上书,第147页。)技术和材料的显现终究不是艺术的目的,而是一种有机的创作需要。

艺术所依托的物质和技术形态,在相当的程度上自然地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性和文化观念,并且,一定的传播媒介的广泛运用也将影响到整体社会的发展机制。尤其是在电视、英特网及数码影像等各种媒介技术普遍地运用于当今生活时,对于人们的观念、意识的交流以及对世界文明及利益的共享,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以至从社会学及政治学的角度看:“我们运用新技术所提供的服务和观念可以将甚至是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也引入国际媒介社会”及“一个‘更加紧密相连’的世界将会更加民主。”(注:原著为SpaceofIdentity/DavidMorley&KevinRobins1995。Firstpublishedin1995byRoutledge).中译本,《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6页。)

《艺》在其评说的大量个案中,对于艺术表现所运用的媒材、空间形式、视听展示的手法,显然采取开放的、肯定的态度。概要地说,这些形式手法包括了夜间影像投射,包裹及置换建筑物及自然景观,用电脑网络构建共享的虚拟空间,以光、电、声的手法去换取公众的记忆和心灵的体验,以水体、灯光、植物和构筑物构成作品以诉诸观念和情感,以社区景观(地景)的观念性设计去彰显社区精神,在环境中埋设仪表等现成品构成某种寓意和象征,用城市家具的特殊设计去揭示公共性问题,用创作者身体直接介入的行为方式去面对观众、阐释观念,运用公共交通车票、广告和各种装置(及信号载体)展现其文化理念……不一而足。客观上,运用新的媒介材料和技术方式的做法,除了是对传统艺术表现语言的突破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旧有的某些教条和僵化的思想观念的颠覆。当然,从特定的价值意义而言,艺术和艺术家在公共领域的根本目的,不是相互间的争强斗胜或一味追求外在形式的“不断革命”,而是在于尽可能地使所有社会成员通过参与艺术(或与之相遇)的方式,与社会公共领域产生密切的联系,以免落入社会的边缘之外。

相形之下,书中对于传统的露天雕塑或壁画样式似乎有意地搁置起来,不作为讨论的对象。诚然,《艺》对于历史上具有变革意义的公共性的典型作品的分析也有涉猎,如对1895年由法国雕塑家罗丹完成的纪念性群雕《加莱义民》(LesBourgeoisdeCalais)的展示方式,即认同艺术家在当时的新观念和手法:

“必须改变以往呈现伟大‘历史’的方式,而让作品能以当代的方式与城市的居民对话,或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叙述历史。汇集两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城市背景状况与其历史文本,在都市的雕塑中对其观众展开了另一种象征意义的表现”(注:《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法]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艺》的观点肯定了《加莱义民》创作开始时追求纪念性雕塑所强调的“荣耀、不朽的象征意义”,而最终却使人物群像以水平方向的构图(象征作品中的人以及他们与观众之间的平等与融洽)来呈现,并且,艺术家也没有使作品中的六个人物像传统的纪念雕塑所惯用的方式那样放置在高耸的底座上,而是放在平的地面上,使作品的“舞台”落到与平民日常活动的空间和尺度之中。艺术家的用意显然在于让雕像可以与每天路过的市民近距离地擦肩相遇,使市民大众能够强烈地感悟到自己与这些义士心心相映的传统精神。

其实,《艺》通晓传统的纪念性雕塑的用意,即强调承载启迪社会和张扬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及强调作品的叙事性和作为理想典范的功能,然而,《艺》则肯定艺术家新的做法:“他(指罗丹)不想制作一个超越时间的纪念碑,将早已为人熟知的英雄以最理想的单一影像烙印人心,相反地,他选择历史中正在受苦…最悲怅的时刻,并将它放在现在的时空。他并非叫人去认同这些已经失去个人意义的历史英雄,而是去认同这些在自愿受死的过程中,正在成为典范的市民们的美德。”(注:同上书,第50页。)

《艺》在此要强调的是,即便是历史纪念性雕塑,在当代艺术的观念中所要凸显的不是历史本身和只可远观的雕像,而是要使作品成为可以与观者们相伴、亲近和心灵对话的一种自然存在,这显然不同于先前的强调精英式的启蒙和教化的艺术主张。

四、公共艺术评析的价值思考

《艺》对当代公共艺术评价的观念,主要是看重艺术品是否在尊重个体经验的基础上能够唤起群体的某种共识,或者说,主要在于看艺术品是否可以使某种原创的或早已存在的观念、事件及事物的形式(即便它们原来不属于公共的范畴),在人们重新经历其艺术性的演示之后得到一种共同的体验和收益。因为,这是由于这个不同以往的时代和社会的特性所需要和决定的,也是由艺术的公共性和多元性所要求的。《艺》在公共艺术的评介中注重的是,发掘和肯定那些可以引发人们的共同感受及共同的情感基础的艺术方式与价值:

“在大型叙事史诗的年代逐渐被日渐增多的个人叙事取代。从单一说教转为不可胜数的故事叙述,它们交互重叠也互相回应。共同经验的产生因此不在于对相同背景的认识(统一论述),而是经验中的相同感受。当事件可能被多数人经历时,则具备了建构一个社群的共同基础。也就是说,如果经验(尤其是艺术品经验)是私密且个人的,大家就会知道其他人也感受过相同的经验,而从能创造一种独立于体制的论述和一种无阶级之分的联结;这联结是由共同的经验所建立,并且存在于经验的力量之上。”(注:同上书,第52页。)

《艺》对以往那种在权力政治(而非公益政治)下习惯于“宏大叙事”及着力推行统一意志的艺术现象表示了深度的怀疑,而希望艺术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使其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舞台,超越一般的利害关系而使人们属于整个世界及他们的城市。并认同公共艺术在相当程度上的“匿名”性,即不突出艺术家本身,不突出作品本身和不突出作品所在的城市(或地区)的方式,因为这“似乎变成一种我们属于共同世界的感受的保证。然后,这个共同的世界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空间。”(注:同上书,第149页。)这显示了《艺》意在通过艺术培养公民的世界意识和成为“世界人”的文化抱负与主张。

在价值判断的态度上,《艺》认为,公共艺术的要义不在于创造和再现一件具体的实物,也不在于强调纪念或庆贺一个人及一个历史事件,而重在建立当下人们与环境的一种新的关系,以及由此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回应,以促成可供民众自由、轻松交流的公共空间。显然,《艺》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导入和批评上,主张它需适应当代城市主体中呈现的文化的多元、民主、多样和开放的潮流。平民化、互动性乃至偶发性,是当代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重要特性和必然。认为即使在平庸的环境条件下,依然可能创造出有意味的公共空间和有品位的公共艺术。

另一个方面,《艺》认为,值得让人们关注和欣慰的是,当代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的职责也可能是与大众共同游戏,以唤起愉悦欢快的生活情绪或深层次的生命意识。这是一种从视听到心理的,以及从作品本身到整体环境氛围的创造。因为我们这个终日为实际目的而忙碌不休的世界,依然需要艺术来为人们汲取一份生活的欢乐与超越。如《艺》在介绍美国艺术家罗伯特·欧文(RobertIrwin)的装置性作品《九个空间,九棵树》(注:作品《九个空间,九棵树》,是美国艺术家罗伯特·欧文(RobertIrwin)在1983年,于美国西雅图公共安全大厦前广场上所做的装置性作品,作品以植物、金属的支柱和半透明的蓝色的塑胶板加以分割和组合,形成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空间,以使路过和介入其间的人们产生不同的游乐和深刻的心理体验。)时所言:“这个作品更像是一个视觉的游戏,吸引我们的目光、勾起我们的好奇心,它刺激我们对于空间的诠释以及视觉与身体互动的自觉。”(注:《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法]卡特琳·格鲁著;姚孟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并用作者的话说道:“艺术的实践是我们开始丰富我们感知的开端,现在它落实到特殊的社会活动、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注:同上书,第194页。)从多重性的意义上说,当代公共艺术在愉悦大众生活,激发和释放大众的才智与情感方面,的确可以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职能。

总体来说,《艺》所倡导的是一种多元的、开放的、建设性的和顺应时代之动态发展的艺术观及批评观。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我们单凭艺术或许不能直接创造和改变现实世界,但当艺术深度地介入公众社会后,却可能成为大众公共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潜在地影响社会的运行,培育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城市和公民的性格,生动地映照出特定时代的不同侧面的容颜。

结语

以上的文字,只是笔者对卡特琳·格鲁女士的《艺术介入空间》一书的粗浅的体认,或许尚不能作为一种全面、精确的解读与诠释。在这种有限的认识过程中,却发现《艺》的作者在有关公共艺术的观念与认知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几点显要的理念和启示,综上所述,大致归纳如下:

其一,公共艺术及其所营造的环境,除了在空间上具有使公众准入的开放性之外,还在于它具有追求和吸引普通公民参与和关怀共同问题的公共精神。它在创造新的公共空间以提供人们有益地相遇和交流的同时,提倡一种超越社会偏见和阶级(阶层)界限的艺术理想。强调公共艺术应接纳所有普通公民(或即纳税人)的至高理念。

其二,强调当代公共艺术应该伴随时代及不同的环境条件,创造出各不相同的艺术形貌。既肯定现实中公共艺术存在方式的多元化差异,又强调艺术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超越。强调作品可部分地担负起愉悦、启迪或警示公众社会的公共职责。

其三,强调当代公共艺术创作和导入方式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对追求宏大、固定、永久性的外在形式,以及传统的说教性、纪念性的创作立意表示出怀疑。主张使某些个体经验通过与公众的交流方式而产生有益的、新的共鸣,乃至成为公众的共有经验和情感的一部分,以扩大社会间的相互学习和彼此的了解。

其四,提倡在观念、空间、技术、材料等运用方面,扩展公共艺术的视野和创新意识。提倡新的艺术创作思维和方法的探索,不拘一格地使新的技术和文化观念有助于当代艺术的开发,并使之溶入城市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培育和造福共同的社会生活。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9

空间设计是指在现有空间的基础上利用可变换和移动的设施对利用空间进行二次分割和功能再造。图书馆空间设计是根据服务流程的变化,以读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对图书馆传统空间的再设计,使其动线规划、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更加完善,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1)空间设计应充分尊重用户的使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精神。空间设计方案应在用户利用倾向调查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体现读者的使用意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2)图书馆空间设计应注重读者能动性的发挥,设计过程应开放和透明,鼓励和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户参与设计进程,彼此分享、共同讨论、推敲论证,空间设计在满足用户普适性需求的基础上,体现用户的个性化特点。(3)空间设计应采用用户体验和用户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馆员和用户的交流、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分享,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创新图书馆空间服务内容。(4)图书馆空间设计应注重结果评估。现行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往往关注“怎么做”,而对做的结果并未客观评价,而通过设计评估有助于认清设计链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加强。

2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馆长吕春娇在“新时代图书馆规划与发展趋势国际论坛”上就新馆的空间规划历程与政绩做出报告,并对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做法做出介绍,其成功的空间设计极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2.1规划顺畅的用户、馆员和书籍动线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专业用语,将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便成为动线,顺畅的动线设计能让进到空间中的人,在移动时感到舒服,没有障碍感。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为避免盲区和死角,规划设计了读者、馆员、书籍3条层次化的空间动线。读者动线划分为管制区外动线、管制区内动线、由馆员引领的动线和楼梯动线。(1)读者管制区外电梯动线,包括从地下1、2层中央停车空间到一楼中央外大厅的动线及由东侧地下停车空间及自修阅览室至一楼东侧外大厅再到二楼国际会议厅/会议学习区的动线;(2)读者管制区内电梯动线,包括1-5楼的中央带串联动线及由2楼西侧多媒体区至3-5楼开架阅览区的动线;(3)由馆员引领从地下密集书库/报纸合订本区至一楼西侧再到二楼多媒体区的电梯动线;(4)读者楼梯动线,包括1-5楼的楼梯串联动线及2-5楼的多媒体区、开架阅览区串联动线。馆员动线分为电梯动线和楼梯动线。(1)馆员电梯动线又由3条动线构成,第一条是从地下停车空间至1楼行政服务入口收发柜台、2楼国际会议厅、3楼行销出版/公共事务组研究发展/公共服务联合办公室、4楼资讯组办公室、5楼行政支援办公室的行政动线;第二条是串联地下中央停车空间、外大厅、流通柜台、2-5楼中央区域带的动线;第三条是串联地下密集书库/报纸合订本区、1楼委外经营区、2楼多媒体区、3-5楼开架区域的动线。(2)馆员楼梯动线,即与读者楼梯空间的公用动线。书籍动线不同于读者动线和馆员动线纯粹的纵向性,它还涉及横向的动线设计,整个书籍动线由3条纵向动线及1条横向动线构成,且所有动线均为电梯动线。(1)3条纵向动线,第一条由地下密集书库/报纸合订本区至多媒体区、开架阅览区的动线;第二条串联流通服务台及3-5楼开架阅览区域的动线;第三条串联地下停车空间、行政服务入口收发柜台、馆藏发展与知识组织联合办公室的动线。(2)1条横向动线,特指横向连接3楼开架阅览区与馆藏发展与知识组织联合办公室的动线。

2.2实现知识保存的动态及多元化

实现知识保存形式的转化是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另一重要理念,吕春娇馆长认为,传统的知识保存形式是实体、秩序、堆叠、静止而受限的,而未来的知识保存形式应当是无形、动态、穿梭、速度及多元的。要实现传统知识保存形式向现代化知识保存形式的平稳过渡,必须大力推行数字图书馆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序的整体,提高各种媒体提供友好、高效的服务。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的数位化设计体现在以下几点:(1)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下的资源整合,通过实体馆藏管理的自动化系统、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及虚拟馆藏管理系统、ILM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开发,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及管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2)通过互动体验设备应用、咨询便利站Kiosk、推播系统及立面式/桌式互动系统等多种媒体途径提供读者深度参与的、交互式的开放信息交流环境;(4)通过数位资源入口网、线上视听媒体中心、远距传播教学中心、电子书服务平台等高度共享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分布式异构资源库的无缝对接。

2.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空间设计

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拉动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和便捷性,是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服务设计的另一特色。(1)资讯便利站Kiosk的建制及使用:图书馆在对不同形式资讯便利站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不同外型、颜色的Kiosk区分不同功能资讯便利式服务的设计方针,红色流线型的订位系统Kiosk、粉红流线型的空间导览Kiosk、白色附键盘鼠标的馆藏查询Kiosk使得各类资讯服务的操作既简单明了又方便快捷;(2)书目对比系统,所有书架均配有通过触摸显示屏操作的书目对比系统,该对比系统以馆藏索书号为索引实现与图书自动化系统的串联,用户点选触摸屏查看目前书架的馆藏内容、借贷状态等实时性信息;(3)遍布全馆的数位推播系统,馆内共设有53部42吋、55吋、60吋三种不同尺寸的资讯、海报推播系统,用于开展政令宣导、活动预告、讯息公告、礼仪阅览等便利性资讯服务,成为紧密联系市民与政府、用户与图书馆间的桥梁和纽带;(4)方便快捷的电子书借阅程序,馆内蕴含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及多媒体影音设备,并免费为读者提供电子书阅读器,馆内任何一角均可无线上网,欢迎读者带着行动载具来“K书”,此外,还提供电子书馆外借阅服务,读者上网借阅电子书,时间一到便自动注销,免去了还书手续。

2.4空间设计注重互动体验

通过读者情境互动、馆员读者互动打造不一般的用户体验,是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另一制式法宝。(1)AR扩增实境设备下读者与书本的互动,当孩子们通过AR设备扫描书本时,安装在墙体上的显示屏中的书本就会发生神奇的改变,文字可以翻转,标题通过动画的方式出现,还时不时的会有动态卡通人物出现,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能够接受到耳目一新的感官视觉体验,还能获取更多的展示信息,有利于其阅读力和想象力的强化;(2)儿童互动故事屋,利用数位技术及互动式操作(如绘本剧表演、互动游戏),通过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让儿童走进绘本所描述的故事情境中,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情感世界,从而能够更为深刻地传达故事的教育启迪意义;(3)三大数位互动体验中心的设置:数位休闲中心用于本土化原创动漫作品的主题化陈列展映;数位美术中心整合了各院校历年的数位创作优秀作品,并建立数位影音典藏资料库,提供读者欣赏;数位体验中心通过动态体感侦测、QRCode等数位展示技术,让民众可利用数位技术进行互动游戏,并以明亮、活泼的视觉设计增加学习乐趣,同时搭配立体桌面、墙面实体展示,让用户体验不一般的云端图书馆。

3台湾公共资讯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启示

3.1合理布局,优化动线,为用户提供轻松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空间布局讲究资源优化配置、布局合 理,这种合理性体现在3个方面:(1)用户、馆员、馆藏资源运作的动线明确,3条动线在各自功能区域内并行不悖,通过一系列的串联设计使得各动线之间衔接有序,运行高效;(2)整个空间功能布局的人性化,这种人性化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对同质化、相衔接的功能区域的集中规划,如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需要通过网络检索厘清书本中相关问题,因此图书馆布局设计就应以用户行为模式为基准,在考虑用户最可能的空间位移情况下实现各区域的模块化衔接;第二,整体舒适度、轻松感的营建,用户身处图书馆渴望感受到的是贴近大自然的舒适或是家一般的温馨,图书馆可通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入式设计,及室内绿色植物、提示标语、海报等细节设计为用户提供自然、温馨的空间体验;第三,一站式的便捷化服务,为省去用户的奔波劳碌,众多图书馆推出了综合服务台服务,在这里用户方向指引、复印打印咨询、参考咨询、IT相关问题可以得到一站式的解决,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及用户满意度。

3.2紧跟科技革新的步伐,为用户营造数位一体化高品质服务

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设备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一方面,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培养用户如何检索信息,还可以培养用户掌握信息化设备的能力,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很快,用户不可能拥有每一样电子设备,过去,用户缺乏图书,图书馆可以提供,现在用户缺乏电子设备,图书馆同样可以提供[7]。另一方面,RFID系统、咨询便利站Kiosk、推播系统及立面式/桌式互动系统、AR扩增实境设备等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推动了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数字化体验,以扩增实镜技术应用为例,其通过绘本内容与实体物件整合,藉由互动的模式与多媒体资讯整合,与使用者生活情境结合,为小读者创造出非同一般的整合式学习体验,在增加学习趣味性、情境性的同时,让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更加便捷地进行学习。因此,在图书馆空间设计领域,各类高新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数位一体化高品质服务的营建,图书馆必将实现与用户的双赢。

3.3分龄设计,互动体验,为用户提供共享、协作化知识服务

体验经济社会中,图书馆要更好地履行其知识化服务职能,必须迎合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于传统服务模式下的服务体验。空间设计同样需要围绕用户需求、用户体验展开,首先,图书馆必须针对其用户群进行分龄分众的需求调研及需求分析,制定分龄分众的服务策略,如面向儿童的阅读、导读服务策略、面向中老年读者的服务侧重领域确定等;其次,图书馆应在需求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读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如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共享化、协作化、共同创造的趋势。信息社会中,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顺应用户交互式的信息分享图书馆有了信息共享空间,正是由于协同创造成为社会的主流,众多图书馆开始出现创客空间建设。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知识的殿堂,图书馆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为用户提供共享、协作化的知识服务平台。

4结束语

公共空间论文范文篇10

|文史论文|学英语|范文|论文先生网社区|强力推荐!本站与百度合作新开频道>>>>论文知道

最新公告:没有公告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会员中心

|

艺术论文首页

|

美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舞蹈论文

|

音乐论文

|

电影艺术论文

|

电视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先生网>>艺术论文>>电视艺术论文>>正文

开放的演播空间

作者:admin2008-5-2619:13:17

开放的演播空间秦建伟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中国电视业经过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电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不论高度时效性的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性节目......优秀的制作与精美的包装,再加及节目主持人充满智慧的语言都对节目的收视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需要制片人(导演)主持人(演员)

-

开放的演播空间

秦建伟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中国电视业经过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电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不论高度时效性的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性节目......优秀的制作与精美的包装,再加及节目主持人充满智慧的语言都对节目的收视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需要制片人(导演)主持人(演员)摄像灯光美术设计音响编辑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整个片子的制作,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也是其中人非常重要的一环。

美术创作人员在得到一个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的任务时,酝酿最初的想法和形象化的概括,抓住对设计的独特理解,逐步形成它所塑造的演播空间外部形象的具体想法和意向.意在笔先,避免机械地按照节目规定的空间提供一般化地环境设计,才能提炼与节目有内在联系的造型因素,使空间成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创造出仅靠人物语言动作无法充分表达的深遂意蕴。

在这里,我暂把演播室空间的设计分为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假定的空间

假定性系美学概念之一,假定性是一切艺术创作所共具的属性,空间艺术中以抽象象征虚拟引喻,间接表现艺术的时空感。

演播室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假定的空间场景,通过不确定空间的指定性,体现节目风格,例如:凤凰卫视的“杨澜工作室”,是一档以讲述历史长河中种种发人深省的故事、轰动的事件、才子佳人的传奇,回顾历史,给人以启迪的栏目.,整个节目开始摄像机由上自下,由右向左缓缓移动,象征历史文化的罗马石柱屹立在运动着的蓝天白云下,每一个柱子的中间都有一个电视屏幕,不断播放着珍贵的历史资料,主持人从柱子间慢慢走进镜头讲述一幕幕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假定的空间定位在一个变化的历史长廊中,把一个古老的历史废墟景象搬到演播室,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环境中,让观众能更好地去了解过去的各种历史。

二情感空间

不同类型的节目体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不相同的,一般节目的开始往往通过一段音乐,几组画面,几行字幕,就可以让观众了解整个节目的风格,环境的设计同样也从背景到环境空间道具无不体现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用语。亚洲卫视的[V]频道,几乎所有演播室的空间设计,都采用极度夸张的色彩,奇异的道具,再加上主持人新潮的发型及服装,体现出先锋音乐的存在空间,在这样的气氛中,肯定不会有严肃的故事发生。

三交互式的空间

谈话式的节目中,演播室的空间设计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与节目中进行参与。“实话实说”栏目,演播室为圆型空间,观众嘉宾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在观众嘉宾中来回穿插,打破了空间的两面或三面的传统组成结构.这种开放的空间构架,能更加轻易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让主持人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从这一点来说,演播室空间的美术设计,已不是简单地独立出现的,它是通过空间这个媒介与节目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搞装饰装修的设计人员,在搞电视演播室的空间设计时,为什么显得有时力不从心了。失败的设计只能体现在独立的空间变化,独立的背景空间,与节目本身相差甚远。

四空的空间(通用性演播空间)

一些演播室不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关键是画面的整体和清晰,再配置简单的道具,这种布景也称为通用性演播,常用中景和近景,全景仅仅起到穿插作用。例如:凤凰卫视的“铿铿三人行”栏目,整个演播室只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幕布,以此体现“人生大舞台”“幕后休息室”的意象,以再简单不过的背景突出节目调侃诨谐的风格,是典型的后现代舞台风格,把三个人物放在一个简单的中性背景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性格更加突出,这种空的空间设计可以使观众唤起某种形象感触,也就是所谓的形象联想,形象联想也就是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契机,是塑造形象的基准。

五装饰性空间

如果是中性节目,不需要表明人物的特定环境,只需要有一个优美的背景来提高画面的艺术欣赏性,比如:音乐舞蹈节目杂技表演节目就需要在通用性的空间背景基础上,给予特意的精心设计,这也称为装饰性布景。这种装饰性空间场景,要考虑演员上下场的变化,利用色彩空间的变化,传统或现代的图形变化使节目本身更加充实漂亮,甚至可以利用机械装置增加演播室的空间变化,让节目更有可看性。

六虚拟空间

电视的发展总是伴